苏州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2篇)
1.苏州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一
如何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信息技术老师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随着21世纪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也将成为推进学校现代教育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对现代教育媒体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所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成为推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力军,就必须具备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和合作创新的能力等素质。下面我将具体谈谈这三方面的内容:
一、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端正职业思想,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爱学生的爱心,还有一颗干好工作的信心。当然,更要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到这项事业上,精心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全心全意、热情周到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尊重、信任、期待他人共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
其次,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能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所有工作。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感性认识,勇于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路。
二、专业知识素质
1.掌握教育学科基本知识
信息技术教师必需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育管理等基本知识,以教育理论和现代化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工作,树立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
2.掌握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信息技术教师既要在理论上刻苦钻研学科知识,又要通晓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使用技术及教育教学的方法,还要了解中外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过程、现状及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中小学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卓有成效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此外,信息技术教育正在步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不仅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人文背景也迅速扩展,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掌握社会学、哲学、写作、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三、合作创新的能力素质
目前很多小学的现代教育系统规模较小,并且存在各种关系和矛盾,信息技术教师应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从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从现有条件出发,本着既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又注重求新的原则,尽可能帮助学科教师准备他们需要的设备和教材,无法满足教师需要的,应作出合理的解释,使他们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帮助他们重新设计方案、选择媒体,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真正促进发展和进步。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能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要善于吸收新观念、新经验、新方法,促进教育与先进科技的接轨;要多渠道地接触新信息、新技术,根据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形势,结合实际扩展新思路,提出新方案、新办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更好发展。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想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刚才所说的,还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从现在起,我们只有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未来充满魅力。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苏州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二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制约和教学方法运用不当的影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到协调作用、促进作用,为学生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在学习计算机软件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功能具有共通性,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喂”给学生吃,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吃。教师示范具有代表性的操作,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些思考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教学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插入一张图片,通过演示,学生掌握了插入图片的方法,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提示性的问题: “既然我们学会了怎样插入一张图片,那么插入一个电影片段或一段声音该用什么方法完成呢? 这几个操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插入’操作。”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适当的任务,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大胆地去尝试,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那些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示范。
2.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强,通过完成相关任务和电子作品,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常用软件的操作技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实践中充当助手的角色。
例如,给学生布置电子报刊和演示文稿的任务时,有的老师给学生提供现成的模版和素材,使得全班学生的作品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一样,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个性发展。
相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主题,通过使用微机教室的电脑上网搜索并下载相关素材,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为学生演示一些类似于“组合”、“背景”等特殊效果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基本操作技能实现不同效果的制作。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能完成的创意,教师可以协助其完成。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软件的应用,还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二、德育教育的渗透
社会道德滑坡和西方主流价值等的侵蚀,造成了高中生在心理、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多数学生缺乏爱国主义情操,缺少团队合作意识,喜欢攀比、浪费。
课堂是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主渠道。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渗透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1.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在日常的课堂管理中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和机房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例如,上机时对电脑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爱护,下课后对电脑设备及椅凳的整理等,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习惯,进而培养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例如,在Excel教学过程中,通过创建“中学生日常消费统计表”,利用排序及创建图片等操作,分析并总结自己在日常消费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给出对策。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方法,同时又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自觉抵御不健康的内容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然而,在这个开放的、共享的超大型信息世界里,信息鱼目混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因特网,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用社会上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体会到不正确使用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在学校机房安装“电脑妈妈”和“网络爸爸”等电脑控制软件,限制学生浏览不健康网站; 另一方面,教师多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音乐,结合爱国、团结合作、孝敬父母等积极向上的主题,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电子作品,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意识
高中生说脏话、随地吐痰、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已习以为常。虽然这些现象与家庭影响不无关系,但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遵守公共道德,这是身为教师的一份职责。
例如,有的学生总爱在文章中输入一些“某某是大笨蛋,某某是大白痴”等攻击性语言,还有一部分学生把其他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删除。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保护学生的文档,把学生的文件上传到教师机或专门的文件服务器中保存,为每个学生建立用户并设置密码保护; 另一方面,对那些违规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地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
【苏州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推荐阅读:
苏州新区商业调查报告06-27
苏州大学高等数学竞赛02-04
苏州高中必背古诗文07-12
昆明市高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07-31
苏州化学教师招聘真题12-06
教师苏州学习心得体会08-12
苏州市吴中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总结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