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24-12-31

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共9篇)(共9篇)

1.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篇一

一、经济全球化定义及其特征

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门术语, 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组织的一份报告认为,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他用全球化一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 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120世纪90年代, “经济全球化”这一词已被普遍采用, 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 对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在国内外发表的难以计数的文章和著作中, 表述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尚无标准的定义和结论。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普拉卡什和印第安拿大学的哈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系列导致要素、中间与最终产品以及服务产品市场的经济活动跨越地理界限形成统一整体, 并使跨国界价值链在国际循环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2我国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由各国市场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开放, 势必会推动商品 (包括服务) 、信息、技术及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不断增加, 多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内部扩展延伸到全球, 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3还有学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生产社会化或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来定义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生产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 是生产社会化在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条件下的新发展。”“生产社会化这一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向, 在当代……衍出经济全球化潮流。”4等等。无论是生产社会化的新发展, 或再生产过程在全球的展开, 都意味着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两篇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问世以来, 全球性问题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逐渐成为东西方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兴起, “反全球化运动”也正在全球化。在国内外, 有一些“反全球化”的人士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主观的东西, 是少数人有意操纵的产物, 是“美国的阴谋”, 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陷阱。6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 因为它抹杀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在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 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的一个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向。7首先,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单传依靠自身的力量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需求。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 技术进步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整个经济的全球化。其次,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市场化既是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的起点, 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证明, 在市场经济成为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都接受的体制后, 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市场的力量强迫一国内部经济自然而然地摒弃了强烈的地域和民族色彩, 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分工中去, 由封闭的国内分工走向开放的国际分工,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再次, 经济全球化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必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指的是国际间物资、服务、技术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在当代世界经济中,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 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 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 更无法抵挡。各国政府的推动, 法律、规则、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对经济贸易自由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时代, 国际分工日益细密, 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等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基本上是制造业各部门之间的水平分工;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大力发展制造业。二是贸易全球化。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传统, 也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别是20世界8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贸易的迅猛发展, 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三是投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相比, 国际投资的发展更为迅猛, 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纽带。当代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首先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上。除国际直接投资外, 国际间投资的发展也很迅猛。四是跨国公司大发展。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采购和全球化研发, 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当代, 跨国公司的数量激增, 规模日益扩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2》提供的数据, 2001年, 跨国公司总数为65000家, 国外分支机构数量为851234家, 国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为1875170亿美元, 与1990年相比, 分别增长了77.6%、400.7%和238.0%。8近年来, 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说, 世界任何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必须要充分考虑跨国公司的作用, 世界任何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 离开了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一切表明,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在广度、深度、速度和制度等方面都有重大新发展和新变化, 这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变化, 而是从量到质的变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总趋势的三个组成部分。贸易从产品狡猾关系体现国际经济关系, 金融从要素配置角度体现国际经济关系, 跨国经营则从生产角度体现国际经济关系。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国家经济体制, 它反映了国际经济关系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一变革也给当前国际关系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9经济全球化作为国际关系的基础和条件, 最终决定着国际关系结构和形势的发展和演变。10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柄双刃剑, 它既给民族国家带来机遇, 又使民族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侵蚀着民族国家主权基础;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 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经济竞争;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对各国政府施政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1

(一) 国家主权面临严峻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最严峻的挑战, 莫过于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自1648年的维斯特法利亚和会以来, 主权原则成为构建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基石, 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现实中, 主权原则也是各国保护自己的独立和安全的最重要的法律武器。但是超越民族国家经济之上的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正在对传统的主权内涵形成巨大的冲击, 主权问题因此而成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中最突出也是争议的一个问题。

在全球化进程中, 我们必须严肃而认真地对待主权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今天最重要的, 不是要不要否定主权, 而是面对全球化这一客观事实, 对主权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做怎样的解释和调整。国家为了实现和扩大自己的利益, 在不违背根本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在适当的情况下, 对主权进行自主的限制是必要的, 也是符合主权的历史发展趋势的。今天, 在许多问题领域, 各国已经而且必将还会将更多的传统主权属下的权力让渡到更高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手中, 这种基于实现更大国家利益而作出的主权的自主限制和让渡, 并不违背主权的本质精神, 也不构成对主权本质精神的伤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应该反对的是那种片面的、绝对的否定主权和宣扬过时的思潮, 如果任随这种思潮的泛滥, 并以其指导未来国际关系的实践, 必将使国际关系处于混乱和失序状态。

(二) 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过程中的另一个独特现象是本土化倾向的发展。正如前面所指出的, 全球化的发展, 对各国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是在既有的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 不同国家在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面前, 拥有的选择手段和行动空间是不同的, 那些实力雄厚的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能够迅速作出政策上的反应, 从而积聚更多的财富, 而实力弱小的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极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落入更加边缘的境地。因此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在以西方价值观念、贸易和金融准则、民主和市场制度为基础的全球化过程中, 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 面对这些西方的、所谓“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和准则”的全球扩张, 如何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作出抉择和行动, 是走向“世界”, 还是退回“本土”, 是抵抗还是接受, 这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大的问题。12

因此,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本土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那些弱势的国家, 面对以强势国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基础的全球化冲击, 必然会本能地考虑如何在这一冲击下守护自己的本土文化和社会秩序。后者的行为说明了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发展提出的一个尖锐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即谁的全球化, 谁“化”谁?

(三) 全球化与国内政治

传统上, 我们习惯而且主要从国内政治角度寻找国际问题的国内根源, 相比之下, 对国内问题的国际根源则重视得远远不够。全球化的发展对国内的影响, 一方面表现在国内问题的国际化上, 即本属一国管辖的事务因为关涉周边国家利益而被置于国际的协调和谈判中去。例如一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就越来越被纳入到全球或地区环保政策的范畴中去;另一方面体现在国际问题的国内化上, 即跨国政治运动、国际经济的繁荣或者萧条、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或者动荡等国际因素对国内政治的反作用上, 这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力量, 往往是单个国家所无法阻挡或对付得了的。

这是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 超越民族国家经济之上的全球经济的发展, 各种用以协调乃至管制各国内部经济政治政策的超国际组织的涌现, 跨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 使得民族国家愈来愈被包容在一个全球化的网络之中, 今天, 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脱离全球范围之外, 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不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可能因为亚洲国家的经济危机而放慢, 巴西的债务问题可能因为美国联储利率的变动而趋于恶化, 日本国内的政局兴许因为中东的一场战争而发生动荡, 而印度新的工业发展政策在过去完全是国内主权的问题, 现在则可能因为会威胁到邻国的环境状况而遭到这些国家的抗议。凡此种种, 无不说明国家内部的问题愈来愈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压力, 带有很强的外部痕迹。这从客观上迫使我们必须在观念上纠正对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的一些传统看法, 既要看到国际问题的国内因素, 但更要注意国内问题的国际因素。

(四) 南北关系的相互依存和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 发达国家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是给国际关系注入更强的和平因素, 还是导致国际关系可能的更剧烈的冲突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是加重了还是转化了呢?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国际社会能否持续、公正、和谐发展的关键。

战后以来, 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技术特别是资本和金融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相应加强。发达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还体现在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加强和发展。

除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依存外, 我们也应看到, 当今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同样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且相互依存已不只是产品市场上的互补交换关系, 而是在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中的深层次的相互联系。不过这种相互依存的意义既不同于殖民主义时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相互依存, 也不同于发达国家间的依存关系。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一种依附发达国家的地位, 这是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关系的典型现象。

事实表明, 各国间的相互依存是不对称的,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社会结构及组织体制等方面的薄弱, 往往成为全球化负面效应的受害者, 加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甚至造成国家内部的不稳与动荡。事实上, 经济全球化从来就不是对各国一视同仁的, 并非总是机遇大于挑战。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 经济全球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也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时期。经济全球化一直具有两重性,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从来不是公平分享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利大于弊;广大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把经济全球化作为谋取经济、政治霸权的手段,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扩大了南北两级分化和贫富差距;使南南合作面临挑战等。

目前, 以利为本的全球化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没能平等地分享到成果, 相反却付出了代价。但是, 从长远来看, 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与日俱增。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充分发展, 发达国家的繁荣也终将会受到影响。因为全球化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在一条船上。全球化这一柄双刃剑, 当务之急是如何铸剑为犁, 使利润至上、贫富不均的全球化变成为一场以人为本、共同繁荣、持续发展的革命。这正是新时期的一个世界性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叔红.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4, 第32页.

[2]李琮.经济全球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5, 第2页.

[3]张燕生, 毕吉耀.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世界经济, 2003, 4.

[4]黄范章.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点思考.全球化与新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年版, 17-19.

[5]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 7, 第3页.

[6]刘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和平崛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7月版, 第26页

[7]李京文.经济全球化与西部资源开发战略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编.全球化与21世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第301页.

[8]刘力.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和平崛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7, 第15页.

[9]http://www.hglm.com/lwzx/jj/zgjj/200701/30463_4.html.

[10]李朝:浅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之影响, http://fanleo.bokee.com/1412577.html.

[11]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 7, 第8页.

2.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篇二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货代企业 物流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的国际货代业的发展现状

1993年以前,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即业内常说的中外运(SINOTRANS)在国家政策保护下高度垄断外贸运输业。由于政策的保护而很少有外资企业的竞争、承运人货运网络不完善而对货运代理的依赖等原因,使国内货代企业用简单的经营手段赚取了高额的利润,享受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

随后,国内中国远洋运输公司(COSCO)、中国海运公司(CSCO)等大型承运人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货代机构,航运市场的开放使外资船公司,即一些大型全球承运人开始直接向国内的货主企业揽取货物。在舱位与订舱佣金决定着传统货代业经营与利润空间的市场里,经营环境日趋恶化。例如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设立及运价指数的公布时运价市场信息公开化,标志着货代暴利时代的结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他的产生意味着“无国界经济”及“地球村”等现象的显现,表明世界经济中各国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及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货运代理作为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一个环节和子系统,也正在深受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增大物流的需求量

经济大全球化的加强迫使国内外工商企业为参与市场竞争,越来越注重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培育在技术、管理、采购、营销等上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把非核心的如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作为整体供应链的一部分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这是现代物流产生的重要动因。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特征之一是“两头在外”(物流的需求方和供应商多为跨国公司),现代物流服务作为传统货运服务的替代品,前者同后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功能的集成和基于合同为基础的客户合作伙伴关系,由此导致物流服务的发展潜力巨大,它的兴起和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货代企业的生存空间。

2.改变货源的分配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巨大推动力就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内部生产、贸易和投资应分别占世界生产的2/3、世界贸易总量的70%和世界投资总额的80%以上。反映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构成中,加工贸易和比重已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其中的加工贸易就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货物运输的安排上,基于安全、快捷等服务要求,这些贸易通常是在国外已选择好承运人或货运代理,一般不会随行就市,且采用FOB 制定货代的形式,这是具备全球网络优势的跨国物流服务商就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目前中国进出口货物运输合同中已有50%比例采用FOB 条款。目前国内货代企业由于普遍缺乏海外网络,导致货源结构主要为CIF出口预付货源,因此在这些增加的货运真正落入国内货代企业手中的比例在逐渐下降。

3.重组货代业的结构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使得货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命力在于其网络优势。目前,跨国货代优于国内货代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海外客户、指定资源、全球网络和信息系统这四个方面,其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是其全球网络经营的优势,其它三个方面是网络优势派生和发展的产物。这是由此,德讯(KUEHNE&NAGEL)、泛亚班拿(PANALPINA)、辛克(SCHENKER)、联邦快递(FEDEX)等这些跨国货代被称为网络货代,2005年以来我国允许他们独资经营以货代为核心的物流业务,他们不仅在指定货源市场中占据主导,而且可通过在过渡期内的空过收购,吸引和争取部分预付货客户和市场,市场竞争的结果将导致过渡期结束后国内一部分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货代业要寻求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物流化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

三、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物流化的可能性

传统大型国际货代企业一般拥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可以实现企业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中外运(SINOTRANS),中远(COSCO),外代(PENAVICO),中海(CSCO),招商局、华润集团等国有货运企业都提出了明确的物流发展战略,国外的FREIGHTFORWARDER也有这一趋势,事实上国外的很多物流公司都是从货代企业演变而来的。在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企业物流的技术能力。目前DANZAS AEI/PANALPINA/MSAS/K&N 等业界领先货代公司都在或已经完成了向物流公司的转变,还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在着手公司业务的转型,以适合客户不断发展的多层次的需求。

在继承货代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包括SCM(SUPPLYCHAINMANAGEMENT)管理,信息管理在内的纵深物流能力。同时货代企业国有的以客户为服务中心的服务宗旨及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更有利于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在简单的中间人难以继续为生的时候,通过物流提高增值服务能力,由此增强核心能力发挥市场价值,将成为我国货代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的主要途径。这也是货运代理人经营理念上的回归。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清一主编. 现在代物流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87-90.

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三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 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篇四

赵惠东

目录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3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4

(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4

(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

(四)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5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5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5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6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的挑战。....................................................6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策略。...........................................................7

(一)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7

(二)加强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和快速融入国际市场。................................................8

(三)努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8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它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同时它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它给我国国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同时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和我国政治稳定提出了挑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这种趋势下,我国也必须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强对外开放力度、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经济法制改革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策略。

全球化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全球化的基础是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化的动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革命,这为全球化提供物质手段;二是生产关系和制度,资本为了获取更大、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扩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综合起来说,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就是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搞好了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搞不好则会遭到挫折和损害。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20 多年的发展之后正在积极地走向世界。我们不断扩大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并通过这种开放的联系成功地促进了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应该说首先是利于我们,是我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吸取国外经济及发展的好的经验和成果,引进和利用技术、资金等国际资源,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的,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种种压力和风险;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实力差距很大的全球竞争,同时还要面对同发达国家所主导的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包括各种不公平乃至苛刻的条件和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科技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经济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而关起门来搞建设只会越搞越穷。我国要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必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事实上,在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显著提高,对外经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攻坚阶段棘手问题的解决。

改革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解决原有经济体制僵化封闭的弊端入手的,经过放权让利、全面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等几个阶段后,现在进入了解决棘手问题的攻坚阶段,所以一些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的贸易加以封锁和限制。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按世界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遵守国际规则、惯例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各国发展正常的贸易关系,从国际规则的遵守中获得利益。因此,在改革的攻坚阶段,一定要解决改革中积攒下来的棘手问题。

另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外在压力,也会变成改革的内在动力,因为这种压力有助于我们实现政企分开,机构精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经济全球化对于深化改革,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任务是个良好的机遇。

(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相对封闭和较为落后的状况。产品市场主要依托国内,也可称之为以国家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打破我国经济的自我封闭,促使其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之中,其进出口贸易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只要发达国家不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采取保护主义的强硬政策,不对贸易自由设置阻碍,只要能够建立起资本流动的合理规定──保护生产性投资,预防如投机之类的负面影响,那么,经济全球化完全有可能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除了有赖于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此外,在贸易保护的条件下,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可以享受到许多来自政府政策上的优惠,实际上进行的是不平等竞争,使国内企业对提高自身素质缺乏紧迫感。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相互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必然带来国外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大量涌入,从而对我国国内同类商品和服务行业带来冲击。为了把这种冲击减至最低程度,政府、行业和企业都要抓紧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利用世贸组织允许的过渡期,实现结构优化和素质提高。

(四)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能够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搞市场经济,我们还缺乏经验,这就要通过对外开放,在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和接触中,考察和总结各国活生生的实践,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各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利弊得失,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以借鉴和选择的经验。8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体制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今天,我们已经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同于社会制度的思想束缚,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我们应当向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有用的知识和经验,汲取别国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但是我们不允许也没有必要从传统的市场经济开始,沿着西方资本主义老路慢慢地发展到现代文明、有序的市场经济。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贸易和投资不断自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想在一国范围内保持我国经济的自给自足已经不可能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之中。我国的原材料、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的供求状况都有国际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国民经济干预权的削弱正在成为普遍现象。同时,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此外,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缺乏竞争优势等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中国的轿车工业可以作为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保护的时间也只有五年左右,充其量十年。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有紧密联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世界各国陷入失衡和危机的境地。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有个最好的例证。这就要求我国务必提高经济管理智能,防范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的发生。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较为灵活的汇率安排是减轻失衡和外部冲击的有效手段。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国际经济组织的挑战,一是跨国公司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对诸多的贸易、投资等问题,哪个国家也无力单独解决,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组织。这就使国际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时也意味着原来主权国家部分经济管理权利的消失或转变。

(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的挑战。

政治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威胁和挑战加大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为西方的干预主义提供了很多的借口。美国一直奉行干预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美国更以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为借口,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子干涉别国内政。美国的一些政客和学者宣称,在冷战后的世界里,国家内政与国际问题之间的区别一直在减少,推广民主、对付动荡及非人道主义、建立集体安全是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的三项内容。美国必须帮助那些“没有能力保护本国少数民族、种族和宗教的政府”履行其职责。北约就是以民族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动武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民族和宗教问题,还有诸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等需要处理,如 果解决方法失当,就有可能成为西方干涉我国内政的借口。

2.为西方的经济政治化倾向提供了方便。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出于对抗的需要,为了笼络住盟友,将政治问题经济化,竞相对集团内部的成员实施经济援助。如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和日本进行大量的援助和贷款,帮助它们恢复和发展经济。苏联也用同样的办法使一些东欧国家与它靠近。冷战结束后,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经济成为最大的政治。发展中国家把经济的发展作为政治成功的标准,发达国家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比如,西方国家为了制止波黑战乱,通过安理会对南斯拉夫实施经济禁运;为了消除伊拉克的军事和政治威胁,迟迟不解除对伊的经济制裁。在与中国的关系上,多年来西方更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压迫中国就范。1989年中国发生政治**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制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性。西方文化日益明显地呈现出一种霸权化的趋向。西方意识形态正有计划有步骤的侵入我国,一些有害的文化价值观念也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愈来愈多地被输入我国。这些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极其严重地动摇着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策略。

应从总体上明确,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不能也不应有任何的动摇。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强调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继续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浪潮到来之际,我们决不能采取消极退缩的做法,而必须以积极进取的态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因此,在这里,我们的策略关注点也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信息网络化是当今全球化四大潮头之一,也是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动力。全球体系得以形成的现代科学基础是微电子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而推动的信息工业的蓬勃兴起,微电子计算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的运用,将使世界进入一个信息革命时代。如今,国际互联网络已扩大到155个国家和地区,它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片刻之间就能在国际间完成,这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加速了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到来。

(二)加强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和快速融入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对外开放的体制环境发生变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变为体制性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是全球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规则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各国必须遵守的规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还处在劣势,因此在准入领域和准入时间上一定要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相适应。我们要把中国企业的实践经验认真地进行案例研究,上升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专家学者要深入到企业里,总结中国企业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

(三)努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在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中,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必席卷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强化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以及知难而进的顽强斗志,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应加速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应注意将以下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固然要借助于全球化而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尽可能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力求实现某种程度的“跨越式”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增强经济发展的坚韧性上下功夫,要认识到我们得要面对的压力和冲击力会是很大的,只有依靠坚韧的努力,才能站稳脚跟,才能以此为基础而寻求发展,寻求“跨越”。这两个方面应该是一致的和统一的。21世纪,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将会更加激烈,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很脆弱;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的优势有限,信息化整体水平还很低; 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正视差距,直面困难,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从差距和困难中找到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5.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篇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想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必须契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毋庸置疑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给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但机遇挑战并存,我国矿产资源产业若是能够抓住时下的发展先机,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影响,合理设计相应策略,必定能够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产业良性发展,进而使之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莲芳,黄伟泽.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矿业,,26(4):21-27.

[2]李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鄂尔多斯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6.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篇六

1.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应该可以诠释成是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1.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1)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动、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已不可逆转。(2)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的时空约束减少、成本降低及资源互补,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渗透,使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特征、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3)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单元和行为主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4)高度的依赖性和高度的异步性。这主要体现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可以有选择地输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设备,甚至直接将纯物质生产外壳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强化其对输出资本的控制,从而形成不对称的依赖性。(5)高度的风险性。这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管理的快速流动和思想、文化的渗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程度不一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政治安全等问题。

2 经济全球化成为物流国际化的推动力量

2.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一,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第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中心”与“外围”的格局。第三,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第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布局达到了新的水平。

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产生意味着“无国界经济”及“地球村”等现象的显现,表明世界经济中各国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及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货运代理作为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一个环节和子系统,也正在深受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增大物流的需求量。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迫使国内外工商企业为参与市场竞争,更注重集中精力发展主业,培育在技术、管理、采购营销等上的核心竞争力。(2)改变货源的分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巨大推动力就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内部生产、贸易和投资应分别占世界生产的2/3、世界贸易总量的70%和世界投资总额的80%以上。反映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构成中,加工贸易和比重已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3)重组货代业的结构。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使得货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命力在于其网络优势。目前,跨国货代优于国内货代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海外客户、指定资源、全球网络和信息系统这四个方面,其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是其全球网络经营的优势。(4)行业将发生裂变和整合。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全面的开放,货代和物流行业将按市场规则进行整合和裂变。首先,包装上市。目前,中外运和中远都有物流板块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些国有大型物流公司,如中铁系统、中邮系统等正在整合物流资源,准备以物流为核心业务上市。其次,网络化经营。中国的货代和物流公司在网络化方面比较薄弱,随着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货代公司必须在国内、国际建立健全的代理网络,通过联盟形式,快速实现网络化经营。最后,专业化经营。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货代,应该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强化自身在某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3 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的现状

2.3.1 进入货代业的企业日益增多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货代和物流的发展。显著的标志就是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日益增多。1983年,中国只有中外运一家国际货代企业,到2003年11月,经过商务部批准设立的一级国际货代已经有4100家。世界各国已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40000多个,从业人员达800万~1000万人之众。目前,世界上80%左右的空运货物,7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货物,75%的杂货运输业务,都控制在国际货运代理人手中。

2.3.2 政府对行业管理“秩序缺位”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处留下了计划经济的痕迹,货代和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目前,政府对货代和物流的行政管理可以描述为“行政主管条块化,市场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规化”,这种状况叫做“市场秩序缺位”。中国对货代和物流行政管理是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而又盘根错节,各部门都有各自主管的市场和业务。

2.3.3 中国货代企业服务单一且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多数货代企业服务范围仍局限于提供揽货、订舱、报关、报检等中介劳务服务,只停留在代理概念上,尚不具备增值服务能力。相当一部分货代企业是以皮包公司的形式存在,对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严重不足,服务缺乏特色,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2.3.4 外资企业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我国政府早在2005年就已经允许外资控股75%,而到2005年12月的时候,就已经允许外商独资。现有的外资公司在中国市场凭借管理优势、海外代理网络优势,以及出口FOB条款优势,掌控相当大的货源。

3 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物流化影响的策略

3.1 明确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在物流领域中的定位

当前,我国对物流的理解有两种趋势,一种观点认为物流是以运输为中心的服务延伸,提出自己的物流产品和发展计划,基本目标是通过物流来扩大运输主业的份额和收入。另一种观点认为物流是一种以综合控制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强调长期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的协调稳定,基本目标是实现产业的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管理服务产品。所以,我国的货代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融入到全球物流体系之中。

3.2 我国国际货代企业要根据不同需求不断改进与创新

(1)发展货代的资金融通作用,增强货代企业竞争力。

(2)建立国内、国际网络。

(3)以提高服务附加值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

(4)以培育新的客户群为目标的个性化物流服务。

(5)以实现产业更新为目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4 结论

我国的国际货代业正受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货运代理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开拓市场发展创新业务,以客户利益为首要,从传统的业务中发展出新的增值业务。只有这样,我国的货运代理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物流化影响下,更好地迎接挑战,不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濮小金,司志刚.现代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5-36.

[2]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58-59.

7.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篇七

[内容提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不简单,它不仅仅涉及经济层面的问题,在更深的层面,还涉及两个重要的因果关联,即国际经济体系扩展、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变迁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与近30年来美国国内政治重大变迁之间的关系。同时,此次危机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的范畴,导致了国家间权势的此消彼长,大国关系的明显变化,以及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外交政策和战略的深刻调整。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及其变迁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元本位制保守主义垄断财团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图分类号:F8371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2-0001-08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初,我们讨论危机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的关系问题,多少会被认为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一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程度大大出乎了人们当初的预料。次贷危机已逐步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经济组织和多国联手救市效果欠佳,许多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一些国家甚至挣扎在破产边缘,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权力结构及主要大国的经济、政治、外交政策也在发生相应的调整。种种迹象表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不简单,它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的范畴,并不可避免地会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产生重大冲击。因此,深入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探讨其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的关系,无论对于预防和抵御金融危机,还是把握当前和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动趋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从波及的范围、影响的深度,还是从冲击的强度来看,此次危机已不是简单的信贷危机。从当前大多数经济分析来看,危机的爆发牵扯到以下几个层面、不同领域、长期积累的问题:在美国国内经济层面,从金融领域我们能够发现缺乏监管的金融泛滥造成了美国金融信用体系的断裂;从美国国内经济结构上,我们能够看到美国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不成比例扩张所堆积的经济泡沫的破裂;在国际货币体系层面,我们可以发觉美元本位制所导致的美元流动性泛滥、全球贸易失衡,以及现有美元储备体系的脆弱;在世界经济层面,我们同样可以发现愈益明显的全球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世界现有的生产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现有的消费能力)。总体来看,上述分析在经济层面是比较全面和细致的,但是仍然存在两点明显的不足与缺陷。第一,经济研究与政治研究的隔离。正如国际政治经济学著名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在《国家与市场》中所强调的,“将政治学与经济学作为两个互不相干的学科独立进行研究是片面的,是权力决定了权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除非施展权力和拥有权威的人允许,否则市场不可能在政治经济功能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发现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层面,金融危机爆发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扩展、政治经济权力结构的深刻变迁同样密切相关;第二,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研究的脱节。事实表明,国际体系内所有重大问题都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因素密切相关。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同样不可忽略金融危机与近30年来美国国内政治重大变迁之间的密切关联。本文认为,后两个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探究金融危机体系结构层面的深层原因,有利于挖掘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美国国内政治的根本诱因。总之,与单纯的经济分析相比,对后两个层面的研究更侧重危机爆发原因的根本性、全面性,体现了更深刻的内涵。

1国际经济秩序变迁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和深入,国际经济秩序也经历着重大的变迁。这种变迁可以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突出特点表现出来:第一,全球经济体系的扩展与愈发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这主要指随着前所未有的全球贸易、金融的扩展和融合,今天贸易和金融的触角已几乎伸向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国家、组织、公司、团体、个人的活动与利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相关、互相依赖。第二,全球经济权力结构的多级化趋势。即与全球经济不断加强的相互融合和依赖相伴随的,以原有的成熟工业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各种新兴经济力量崛起为标志的全球经济权力结构的多极化趋势。这些新力量主要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人们常说的“金砖四国”BRICs)、富含储备的石油出口国和各种各样的权力经纪人(Power Brokers)。前两者凭借它们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或者资源供给能力在全球经济供给链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后者如同缝制全球贸易和金融关系网络的能工巧匠,在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舞台上地位凸现。这些推动经济多极化的力量正在重新塑造世界经济的权力结构并深远地影响着它未来的发展。第三,非国家行为体作用凸显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国家主权、淡化了领土边界。“各种形式的跨国经济交流活动已超越了传统的国家间关系。这其中最明显的是货币流通,现在全世界每天接近2万亿美元跨越国际边界,而近乎90%的这些国际交易是与货物和服务贸易无关的资金流动”。应该说世界经济发展的上述三大特点也是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迁的三个最显著的动能,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对美国主导下的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重大冲击。

这种冲击的直接结果就是现有的美国霸权主导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愈发不相适应,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与矛盾。这至少在以下三个层面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第一,传统的以“中心-边缘”模式进行划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不能掌控世界经济体系的复杂性。正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06年联邦储备银行年度经济研讨会所承认,“成熟工业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与融合。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世界生产制造能力比重的提升,19世纪以来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中心区与边缘区划分模式显然已无法继续维持。同样,另一导致这一模式崩溃的重要变化就是资本流动的方向。19世纪处在中心区的英国,能够保持经常账户盈余并向边缘区国家输出资本,但今天作为世界最强大经济体的美国却存在着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而向其提供资本输出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当然,伯南克有一点没有讲透,即传统的“中心-边缘”两级构建的世界经济体系具备非常明显的非对称的权力关系,即中心能够通过掌握生产和资金来控制和影响边缘。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支配能力是逐渐下降的。最初要应对日本、欧洲经济复兴的挑战,现在要面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的冲击,这一切都使维持霸权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第二,缺乏调整的世界经济秩序已经导致一个倾斜、不稳定的体系。“尽管经济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扩散,但它并没有得到平等的分配。新生力量实力的增长更多体现在他们的行动能力上、而不是影

响能力上。世界经济权力的天秤依然倾向老的一极”。美国虽然缺少了对经济体系支配性的控制能力,但却仍然要保持霸权地位。不难发现现有的关于权力的各种政治安排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话语权的分配依然不合理、联合国的政治改革基本没有实质性进展、各种国际规范和机制的制定仍然远远落后现实的发展。第三,权力结构的变迁、体系的失衡以及秩序调整的僵化导致国际体系内各种矛盾不断积聚,进而导致各种危机的不断爆发。在经济领域最为明显的是贸易战、金融危机、能源资源的争夺、货币主导权的博弈。在政治领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战争,冷战结束以来几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科索沃、高加索冲突)无一不涉及与体系变迁密切相关的重大政治经济利益冲突。

综上所述,国际体系的扩展、经济权力的分散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政治权势的转移不可避免会导致美国权势的相对衰退,而美国要想继续维持昔日的霸权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本文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在体系结构层面矛盾不断激化的一个集中释放,国际体系变迁与美国霸权之间的内在矛盾至少通过以下几条相互关联的危机传导链条最终促成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一,美国为了继续保持支配地位,必须将其资源更多地用于军事力量、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对外援助,以及与维持国际经济相关的各种费用,这些保护以及有关成本不是生产性投资,相反却消耗其本身不断衰弱的经济力量;第二,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直至虚弱的经济力量不足以维持高昂的统治成本时,国家的财政不可避免的趋于恶化,陷入严重的财政赤字;第三,为了解决维持霸权所堆积的财政赤字的融资问题,美国需要通过“美元本位制”控制国际货币体系,然而滥印美元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的信贷泡沫、美元流动性泛滥,以及前所未有的贸易失衡;第四,全球性的贸易失衡使得贸易顺差国家持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以购买美国债务的投资方式重新流入美国,这也使得美国这个世界上主要的赤字国家变成了历史上债务负担最重的国家;第五,重新流入美国的资本如同注入银行体系的高能货币一般催生了美国金融行业疯狂的金融投资与信贷创造,直至形成经济泡沫,而当信用创造制造出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需求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导致信用的断裂;第六,美国金融行业的超前发展与金融监管机制的严重滞后促成了危机的爆发,而金融触角伸向世界每个角落的惊人能力与国际金融监管机制极度薄弱的现状也决定了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的全球性。

2美国国内政治变迁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如果说以上论述从国际政治的层面探讨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那么以下内容将尝试从美国国内政治层面来探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诱因,本文认为近30年来美国国内宗教、社会、政治的变迁与此次金融危机同样密切相关,这些国内层面的因素同样通过几条相互关联的危机传导链条最终促成危机的爆发。

第一,宗教保守主义兴起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如果谈美国国内近30年来的重大变化,那么最令人瞩目的要算以基督教右派为核心的宗教保守主义势力的迅速崛起。这股势力在宗教上主张按原教旨主义、福音主义的立场去理解《圣经》和美国宗教传统,认为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按上帝旨意建立的国家,因此注定要统治世界。“在有关社会、性与文化问题上,宗教保守势力坚决反对堕胎、同性恋,支持男女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分工。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上具有明显种族与社会歧视倾向。对环境保护问题也持漠视态度,体现了明显的反现代主义倾向”。在政治上,宗教保守势力认为政府与大众文化日益受到世俗化的危害,主张教会重新参与公共政治,作为政治压力集团向政界领袖施加压力,借以影响政府政策和社会舆论,从而实现用基督教原则治愈美国的目的。总之,伴随其势力和影响不断壮大,美国宗教保守主义的上述价值、主张已经全面渗透于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之中,并对其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正如研究美国宗教政治的著名学者乐马可所言:“美国宗教右派势力的迅速崛起,已不能把宗教排除在美国政治生活的研究之外了”。

第二,宗教保守主义与美国国内政治的变迁。宗教保守主义推动美国国内政治变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与共和党联姻推动美国政治南方化。20世纪70年代,以南方州为主、拥有庞大民众基础、社会资源的基督教右派因不断加剧的政策、利益分歧而与民主党近乎决裂。他们迫切需要新的政治代理人,以使自己的价值、利益在政治生活中得到有力表述。与此同时,处于逆境中的共和党也开始检讨自己的政治路线,需要获得新的选民基础。相互需求促成两者结成政治联姻。这种联姻的直接结果就是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政治的南方化,以及令人注目的共和党围绕宗教的重组”。(2)宗教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结盟,助推共和党取得政治优势。得益于自由主义衰退而崛起的基督教右派和新保守派,一个活跃于社会基层、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另一个在活跃于社会文化、思想领域,对国家政策、公众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双方在价值、政治观念等多方面都有共同利益,都迫切需要通过政党来获取影响政治的途径。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双方结成了相互促进、互相扶持的政治联盟。“这个联盟不仅支持共和党重新夺回了美国政坛的优势地位,而且决定了美国社会近30年的整体保守趋势。如今新保守派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影响着布什政府的政治理念与政策构建,而基督教右翼是决定近两届大选共和党获胜、得以连续执政的主要选民基础”。

第三,宗教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垄断财团势力相互配合主导美国内政、外交。经过数十年的渗透与影响,共和党已逐渐成为三股势力获取利益的工具。正如菲利普斯强调,“如果美国有一个地区希望推行十字军式的原教旨主义来控制国家政治,那一定是美国南方各州(宗教保守势力的大本营),而如果有一个地区最想通过国家为其谋取石油、军工垄断利益,那这个地区一定‘阳光地带(即美国西、南部迅速崛起的石油一军工财团),而这一切促生了一个宗教、商业、政治紧密合作的复合体”。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布什领导的近两届共和党政府内政、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变迁无一不体现这三股势力的强大影响。(1)小布什本人就是一名虔诚的美南浸信会教徒,并毫不忌讳在公开场合强调宗教信仰对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在国内,小布什政府无视环境保护问题,坚决抵制签署《京都议定书》。在社会保障、医疗问题等政策上也带有强烈的宗教保守色彩。在对外方面,小布什政府强行套用宗教非善即恶的评价标准,强调美国是福音普散的超级强国,理应成为世界领袖,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救世主;(2)新保守主义对小布什政府影响也非同小可,政府内阁多位鹰派人物与新保守主义关系密切,一些重要官员本身就是新保派份子。新保

守主义提倡的“单极世界论”和“新帝国论”在小布什政府外交政策、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很有市场,直至促成通过发动战争来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3)布什家族与南部德克萨斯石油、军工财团关系密切,共和党历来都是大垄断财团积极扶植的对象。在全球化时代,美国垄断财团已成为全球扩张谋取利益的急先锋。因此,美国对外政策、战略必须要控制世界能源资源、石油管道、地缘战略要地、重要航道以确保石油财团的核心利益。美国需要保持军事优势,不断向外扩张、维持霸权以满足军工财团的关键利益。美国必须要推行全球金融扩张,垄断货币主导权,以符合银行财团、华尔街的核心利益。

综上所述,从某种程度而言,宗教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垄断财团分别为美国向外扩张、推行霸权提供了社会基层动力、思想动力和经济利益动力,三者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不断推动美国对外谋求霸权的国内基础和动因。而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又严重威胁美国的霸权地位。于是,在国际一国内两个层面所构筑的封闭循环里,一边是夺取霸权的欲望愈发强烈,另一边是维持霸权的成本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弱。体系内的各种矛盾不断积聚,最终导致危机在冲突最激烈的领域、治理或监管最薄弱的环节不断爆发。从国际体系近几十年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并不是现有体系内爆发的第一次危机,金融领域也不是危机爆发的唯一领域。因此,此次危机可以说是现有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结构矛盾不断激化的一次集中释放。

美国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的影响

通过对上述深层原因的梳理,不难看出此次金融危机所涉及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金融、经济领域的范畴(如金融监管、国际金融体系调整、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等)。在更深的层面,它还涉及到国家间权势的此消彼长,大国关系的明显变化,以及主要国家为应对危机所不得不进行的经济、政治、外交政策和战略的深刻调整。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及其变迁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分析这种影响,本文将尝试性地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此次金融危机对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造成了哪些冲击?这些冲击是否从根本上动摇了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基础?金融危机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有何影响?

从目前事态的发展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地冲击大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对美国霸权经济基础的重大冲击。总体来看,美国经济受到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大型金融机构不断破产,巨型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接连倒闭。美国政府投入巨资救市,但仍未阻止危机恶化。当前金融危机正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由于信贷恶化,美国制造业萎缩速度显著加快,失业人口迅速增加。正如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所说“这是自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陷入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尽管金融危机具体的损失尚未明确,但其不可避免地会削弱美国维持霸权的经济基础。(2)对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冲击。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机制的缺陷和调解的乏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本位制被认为是导致全球贸易失衡,促成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预防和应对危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方面的糟糕表现,已使其内部管理结构(权力分配)的正当性、机制效率和管理职责备受争议。国际社会要求对国际经济治理机制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3)对全球政治治理体制的冲击。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已使得美国不得不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协调来共同解决问题。当前,新兴经济体在抵御金融危机蔓延、维持全球经济稳定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全球政治最引人瞩目的变化莫过于更具代表性的G20取代了战后一直垄断世界经济命运的G7,登上了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未来走向的舞台。

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验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尽管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国和世界政治经济体系造成了重大冲击,但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冲击更多还是体现在量的层面,并没有从质上改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基础。原因如下:(1)虽然美国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但在决定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四个权力结构上,美国依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安全结构上,美国仍然是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和左右其他国家的安全、地区和国际体系的稳定。在生产结构上,美国仍然在高技术、高利润制造业中保持优势,这使其能在全球产业链条中长期处于上游主导地位。在金融结构上,美元仍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结算货币之一,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仍能主导着全球的资本流动和信贷发放。在知识结构上,美国的知识创新能力依旧出众,美国的价值观、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软权力在全球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作为现有秩序最大的受益者和维护者,美国维持霸权的意愿和能力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都不会显著降低。(2)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盟的表现一度非常活跃,不仅率先对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挑战,而且在2008年第七届亚欧峰会上,意欲拉拢新兴经济体一起迫使美国做出让步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欧盟自身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同样意味着欧洲对世界经济支配能力的相对下降。此外,在关键时刻总不能形成统一的声音,一直是欧盟外交政策和战略的一大软肋。欧盟内主要大国法国、德国、英国在如何缓解金融危机冲击、刺激欧洲经济增长、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上也存在明显分歧。美欧在华盛顿峰会达成的共识与欧盟最初的改革期望相差很远。种种事实表明欧盟现有的实力仍很不足,无法动摇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基础。(3)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但其更多是体现为行动能力的加强,而不是影响能力的提升。无论从意愿还是从能力来讲,新兴经济体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依然有限,国际社会对其实力的评估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未来发展潜力的预判。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这些国家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治理层面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4)全球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已使得彻底替换现有政治经济秩序的成本实在太高。从某种程度而言,G20所代表的世界政治经济主体力量,尽管与现有的政治经济秩序都存在大小不一的矛盾,但或多或少都是现有体系的受益者。巨大的成本代价、密切的共同利益使得主要国家倾向于选择协调与合作,推行渐进式的改革,修补现有国际秩序,而不是彻底的替换。

从某种程度而言,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重大影响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正处在变迁的关键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前者来讲:第一,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国际社会进一步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维护国际金融、货币体制稳定及其公正、健康、有序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

机遇。第二,世界各国密切协作、共同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对于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国际经济规范和制度,建立健全的国际经济治理体制,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契机。第三,国际金融、经济领域的有效改革有利于为推动国际政治治理体制改革积累必要的经验,有助于为国际社会探索和平变迁机制,促进国际秩序平稳、有序的过渡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当然,在上述机遇面前,国际社会也不得不面对多项重大挑战:第一,国际社会能否及时、有效地遏制金融危机的恶化与蔓延,防止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联合救市,但效果依然欠佳。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遏制,进而造成全球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那么很可能会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重创,进而扭转国际秩序变迁的方向。第二,多边主义能否压倒单边主义、约束美国霸权。金融危机如何解决很大程度是对国际社会现有多边主义的一次重要考验。美国虽然同意对国际金融、货币体系进行改革,但也“显然不会认真考虑创建某种超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约束其主权,无论在原则上有多么可取,美国仍将在可预见的将来保留决策权”。此外,不管是奥巴马击败麦凯恩入主白宫,还是民主党取代共和党控制国会,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维持美国的霸权)都不会因此发生根本的变化。对于后布什时代欧洲与新兴国家来讲,如何让奥巴马维持美国向世界的开放,减少美国对世界的干预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第三,新兴经济体能否真正将手中的潜力转化为实力,并将实力变成现实的影响力。从目前来看,至少存在内外两大障碍:首先,新兴经济体自身的持续发展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增长很大程度是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经济发展过度依靠出口导向模式,对外依存度偏高,内需严重不足;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等等),金融危机也使这些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其次,西方依然牢牢地保持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话语权。如果权力因为新兴经济体的到来而不得不重新分配,那么美国和欧盟希望谁转让的更多一点呢?显然,无论从心理层面还是从具体操作来讲,这种转变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综上所述,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仍然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能否更加公正、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各国、国际社会如何把握当前的重要机遇,如何应对潜在的重大挑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不断恶化并向全球蔓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仔细了解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认真分析金融危机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的内在关联,无论对中国自身预防和抵御金融危机冲击,还是配合国际社会共同维持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合理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8.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篇八

[摘要] 在美国 金融危机蔓延、全球 经济 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出口 企业 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如何抵御风险,度过难关是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 了金融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提出了企业有效地规避、防范、抵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出口企业 影响 对策

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 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拉动经济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降低它们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目前 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的影响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就 业的影响逐步加重,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由于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问题凸显。

1.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首先,国内就业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就业增速明显放缓。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和金融、房地产、大宗能源、原材料行业。外需和内需同时减少,导致就业需求萎缩。2008年10月,城镇新增就业增速为8%,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出现连续增长后的增速下降。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证实了就业增长放缓的事实。对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下滑。

第二,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先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大量关闭,导致约15%以上、2000多万农民工提早返乡、流动就业或失业。与此同时,内地一些企业、特别是为大企业做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也出现岗位流失。此外,民营的金融、房地产等部门也有减员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点监测显示,第三季度被监测企业中,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流失,新增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在经济下行时期,这些失去岗位的劳动者很难重新找到新的工作。

第三,海外回流劳动力不断增加。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普遍恶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的萎缩,一些已经失业和面临失业的海外劳动力转而回国寻找就业岗位;一些国际劳务承包工程也受到影响,以及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劳动力就业机会而限制国外劳动力就业的政策,都导致海外就业的劳动力回流不断增加,加重我国国内的就业压力。

2.就业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日益凸显

首先,劳动者权益受损情况增多。随着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社会保障面临新的困难,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一是企业关门拖欠职工工资情况增多;二是因企业无力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而发生争议。一些企业为了逃避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以其他裁员方式规避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社会贫困问题逐步加重。迄今为止,受影响的主要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就业人员,他们主要是农民工、城镇待业青年、下岗失业人员等。他们就业时很多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参加社会保险。金融危机后,他们更难找到工作,又失不起业,会因此而陷入长期贫困和就业缺乏保障的状况。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2009年的就业形势

1.总体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20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2009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较难有根本性的转变;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处于放长假等隐性失业状态的职工,有可能会有一部分转为公开失业,2009年失业率会有所增长;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2009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如下:

从供给来看,新增非农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新成长的劳动力,二是失业人员。2009年各级各类学校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人数近1800万,绝大多数需要进入非农领域就业;按目前4%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计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830万人。按照目前

5.3%的调查失业率推算,则失业人数达1600多万。新增非农就业需求总量合计约2600-3400万人。即使假定约700万的农村劳动力不向城镇转移就业,也有大约2000-2700万的城镇劳动力供给。

从需求看,按目前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社会新增就业0.107个百分点(或85万人左右)估算,假设2009年GDP增长7%—9%,则带动新增就业800—1000万人。城镇劳动力供过于求,缺口在1200万-1900万人。失业率将可能攀升到6.3%。

2.三类就业群体需要特别关注

??2009年,三类就业群体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大学毕业生。2009年求职大学生将达到700万,压力巨大。二是农民工。农民工队伍中的主体已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大多想在外继续寻找就业机会,根本不可能在农村稳定下来的。这一群体如果外出不能找到工作,将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三是城镇低学历青年。这一群体中需要就业的人数大约为600-800万。受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双向夹挤,他们在中高端和低端劳动力市场上都不是很受欢迎,导致这部分劳动力失业率高,非正规就业多,就业极不稳定。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不足、就业不稳定等特点,这类青年也将是受到冲击很大的群体。

中国政府采取的稳定就业的措施

针对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中国政府已实施一系列积极政策和举措。除了财政、货币等政策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外,在就业方面出台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措施,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通过保企业来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一)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

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主要是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劳动关系调整的灵活性,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减少裁员。

1.在2009年之内,可以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和参保人员费用负担。

2.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可以在2009年之内、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3.调控和预警失业,鼓励国有企业减少裁员。

4.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5.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符合条件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主要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已经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条:

1.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200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2.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确保2009年调整后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对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

3.困难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通过放松户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工作;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积极吸纳和稳定大学毕业生。

2.减少或推迟供给: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大学生;研究生或第二学位扩招。通过见习实习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所有高校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5.为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四)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政策措施

1.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稳定粮食和食品价格,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务农提高收入。

2.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3.一些劳动力输出地方已经出台支持返乡农民工的政策:3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当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失业救助,救助期不超过半年。

上述政策措施对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解决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农民工群体和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将发挥作用,但还远不足以消除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局势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进一步维护就业稳定的对策建议

2009年,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就业压力可能是历史上最巨大的,必须要有最困难的准备。要切实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把增加就业岗位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一)维护社会稳定

1.继续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降低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或提高封顶线,提高保障水平。

2.着力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

(二)促进就业

1.将下岗失业人员纳入登记失业人员范围,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2.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

3.落实好技能提升特别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根据需要延长培训期限,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缓解就业压力,并以此提高技能水平,做好技能人才储备。

(三)扩大就业

核心就是“小三多,密非外”,即“小企业、第三产业、多种就业形式、劳动密集型、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正在考虑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完善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信贷、社会服务等扶持政策;

2.全面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3.扩大积极就业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操作办法,重点做好关闭停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实现四化,即教育模式灵活化,专业自由挑选;教育体制弹性化,更宽进、更严出;内容应用化,将大学分为职业性、专业性和理论性三类;教育层级职业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现在的高校职业教育。

(五)做好失业统计和失业监控

9.试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篇九

高晓莹

(北京交通大学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44)[摘]介绍了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及现状,剖析了其发展趋势,并在分析集装箱运输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最后指出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其发展现状也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借鉴发达国家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全球经济;影响

1言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 莱文森在!集装箱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全球化∃,#集装箱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形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集装箱将继续引领世界交通和物流发展的方向和潮流。面对世界集装箱化的发展大势,中国集装箱铁路运输业只有认清形势,把握大势,正视差距,明确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后发先至,努力超越世界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水平,引领未来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2界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

集装箱作为现代物流业的先进运输装备,其发明、应用和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乃至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响,其作用和地位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可。一个结构简单、看似普通的大铁箱子,为什么能对世界经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仍蓬勃发展、无法替代,甚至连替代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回顾其发展历程和发展轨迹,或许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纵观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程,从1801年英国人提出集装箱运输概念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从其发展阶段来

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起步探索期、试行推广期、积极发展期和快速扩张期。

(1)起步探索期(19世纪初~19世纪末)。英国人安德森博士于1801年率先提出现代集装箱运输概念[1];1845年,英国出现了酷似现代集装箱的载货车箱;1880年美国试制第一艘内河集装箱船;189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简陋的集装箱。

(2)试行推广期(20世纪初~50年代)。1917年美国首先在铁路上试行了集装箱运输;1926年、1928年德国、法国先后出现了集装箱运输;随后,日本、意大利相继开始了集装箱运输。但此时期各国集装箱标准不一,规格繁杂,港口、船舶、公路、铁路、吊装机械等配套设施发展缓慢,制约了集装箱优势的发挥,集装箱运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积极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1956年4月26日美国新泽西州纽华克港,#理想X号∃油轮改装后运载58个铝制集装箱驶往休斯顿,开创了集装箱规模化航运的先河;1961年被业内人士称为#集装箱之父∃的美国人马尔科姆 麦克莱恩先生出资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集装箱专业技术委员会,专门研究和制定国际集装箱运输相关技术标准,推动了集装箱在全球范围内标准化、规模化;越战期间,美国人迫于战争后勤补给需要,大量使用集装箱运输作战物资,效果甚佳,改变了战时后勤物资补给混乱无序、效率低下的状况,集装箱运输高效便捷的优势被美国军方一致首肯;1966年,麦克莱恩领导的海陆联运公司(Sealand)在北大西洋航线上开始使用改装的集装箱船#费尔兰(Fairland)∃号,为集装箱直达联运翻开新的一页。(4)快速扩张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集装箱航运进入亚洲蓬勃发展,日本、新加坡、韩国、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集装箱大港层出不穷。公路、铁路、航空及内河水路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多式联运体系逐渐完善,优势日益显现。

3界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集装箱运输经过20世纪下半叶的快速成长和不断扩张,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其标准化、规模化、大型化、多样化和智能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总结当今世界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货运集装箱化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巨大。集装箱规模化应用至今仅有五十几年的历史,其发展虽然历经坎坷,但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先进运输方式。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集装箱化大势所趋,方兴未艾,全球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化比重日益提高。北美地区铁路集装箱运输占铁路货运量的比重,一般都在20%至30%,有些国家的铁路公司集装箱运输比重甚至达到40%至50%。2008年,12家美国和加拿大的铁路公司铁路多式联运总运量完成约1366万箱(车),其中集装箱运量达到约1160万TEU,占北美铁路多式联运总运量的84.9%,占2008年北美铁路货运总量1657.27万车的69.99% [2]。

欧洲地区的集装箱铁路运输,近二十年来同样高速发展。据统计,1986年欧洲地区铁路集装箱货运总量为8000万t,2000年达到1.8亿t,年均增长15%。预计2015年欧洲铁路集装箱货运量将比2000年再翻一番。

同时,集装箱运输涵盖的货物品类也在不断扩大,从大众熟知的粮食、日用品、农副产品、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医药、纺织品等,向冷冻食品、鲜活农产品、花卉、化工品、危险品等更广阔的货运市场拓展,可以说,随着集装箱品类的不断丰富,特别是特种集装箱的快速发展,集装箱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2)集装箱多样化、大型化趋势明显,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特种箱丰富多彩。发达国家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化程度高,新产品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集装箱产品的多样化、大型化特征十分明显。不仅有最常用的20英尺、4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各种大型化集装箱(如45、48、53、57英尺)、冷藏箱、苫盖篷布集装箱、弧形罐式集装箱、干散货箱、开顶箱、侧开门箱、台架箱、汽车集装箱、散装水泥箱、水煤浆罐式箱、公铁联运箱等得到广泛应用。另外,欧洲的内陆箱、交换箱,美国的国内箱(半挂车)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发展了宽度2550mm、2591mm,高度2670mm、2896mm、2908mm的非国际标准大型 化集装箱[3]。在特种箱应用上,欧洲铁路采用壁挂式发电机的冷藏箱非常普及,技术成熟,无论是在冷藏箱自身安全还是铁路运输安全方面都有可靠的保障。

部分在各国内陆使用的集装箱,已做到根据特定货物的种类、性质量身定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装箱#门到门∃运输的优势,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经济效益和市场反应良好。集装箱航运船舶发展也趋于大型化,国际集装箱船舶按运载数量划分已经历了五代,最新制造的大型集装箱船已进入第六代。目前,世界上投入运用的最大集装箱船是地中海航运公司(MSC)的#地中海丹妮斯∃号,长365.5m,宽51.2m,航速25节,可运载20英尺集装箱14028只,拥有1000个冷藏集装箱插座,船员25人,于2009年3月首航[4]。(3)集装箱铁路运输直达化、班列化。集装箱定期直达列车是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上世纪60年代始于美国。由于集装箱班列的运输时间和运力有可靠保障,便于和班轮衔接,深受港口、船公司和货代公司的欢迎。日本铁路1994年集装箱班列就已达到每天370列;美国铁路实现了集装箱班列直达化和网络化,只有10%~15%的支线上还保留着随普通货物列车零星挂运的集装箱车辆。北美的集装箱班列主要以双层运输为主,1984年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PL)率先开始了双层集装箱铁路运输,之后双层集装箱运输在美国迅速发展。由于美国铁路列车轴重大、限界高、内燃牵引等优势,可实现5联车装载,双层箱高可达2896mm,由20辆五节式双层集装箱车编成的列车总长度可达1609m,牵引重量达6000t,能装200个40英尺集装箱,列车载箱量比原来单层集装箱车编成列车载箱量提高了一倍。20世纪90年代,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向东开行的双层集装箱班列数量就已达到每周发送240列。当前又开行了南北双层集装箱列车通道,而且东向的通道也延伸到了东海岸。

美国西海岸港口群在美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承担了美国与亚洲贸易的大部分航运需求,在美国西海岸10个集装箱港中,洛杉矶长滩港群、奥克兰、西雅图和塔科马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占到西海岸港口吞吐量96%以上。其中,洛杉矶长滩港群集装箱吞吐量全美排名第一,有3条横贯美国大陆干线铁路由此驶发,港区内的主要集装箱码头都有铁路线贯通,集装箱在港区离船后,通过铁路5天可以到达美国东部的纽约,铁路疏运采用由4辆机车牵引的双层集装箱班列,每趟班列可装载300个TEU。洛杉矶港2003年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达到172万TEU,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24%。洛杉矶港有邻近码头的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站,铁路装卸线位于码头泊位旁边,岸桥既可以把集装箱卸到堆场搬运车辆上,也可以卸到铁路集装箱列车上,海铁联运衔接顺畅。北美铁路货运曾一度低迷,正是由于集装箱海铁联运、定点定时集装箱班列,拉动了铁路货运新的振兴。

欧洲集装箱班列运输同样非常发达,德国汉堡港所有码头都有铁路贯通,铁路在进出汉堡的长距离运输竞争中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每天大约有160列国际国内集装箱班列进出港口。汉堡港可以利用港区内外的铁路货运编组站,以及遍布港区的铁路线,快速、高效疏运港口到发的集装箱货物。汉堡港为了将港口的辐射范围延伸到欧盟扩大后的东欧市场,大力发展远程集装箱铁路运输,开通了至波兰等东欧国家的五定班列,并将进一步通过铁路将港口的经济腹地由俄罗斯拓展到中亚地区,并最终与欧亚大陆桥连接,形成横跨欧亚的铁路集装箱疏运体系。

(4)信息化支持的#门到门∃运输服务周到、细致。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的紧密结合是当今世界物流和多式联运发展的大趋势,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集装箱多式联运企业都有先进、高效的信息系统支持其规模化集装箱#门到门∃运输服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集装箱多式联运企业必不可少的营销、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支持工具,可以说,这些大型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和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

以美国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为例,作为美国九个一级铁路公司之一,其经营范围跨越美国东部22个州、哥仑比亚区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线路连接22个港口,为170个煤矿、139个电厂、165个造纸厂、150个钢铁及运输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公司营业里程3.5万km,拥有车辆10万辆,机车3750台,多式联运车站52个,员工约3万名。2006年总收入94亿美元,盈利26亿元,集装箱发送量320万TEU。

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开发信息应用系统,目前有近500个应用软件,功能十分完善。在运输管理、多式联运、货票管理、运价管理、财务管理,尤其是客户服务方面有效支撑了公司的运营与发展。正是由于有成熟、稳定、功能完备的信息系统的支持,使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成为北美铁路运营成本最低、运输安全最好的铁路公司,连续16年获得北美铁路运输安全协会的金牌奖。为公司参与运输市场竞争,跻身北美一级铁路公司发挥了巨大作用。

(5)多式联运衔接紧密。加强港口铁路建设,强化海铁联运,已成为许多世界级港口完善港口集疏运交通的重要举措。鹿特丹港是欧洲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港口占地10500公顷,目前仍在不断填海建造新的码头。港口水深为24m,满足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船舶停靠要求。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8万TEU,其中公路集疏港比例为50%,铁路为18%,其它为水运驳船。汉堡港作为德国最大的港口,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2006年处理的海运货物总量达到了1.35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90万标箱,其中铁路疏运集装箱160多万标箱,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18%,汉堡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集装箱铁路运输中心。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是欧洲第三大港,也是12条国际铁路线的始发站,每天有120多列满载货物的列车离开港口驶向内地,有100多列货车进入港口,定时到发铁路集装箱班列可到达法国南部、西班牙、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和德国南部。预计到2012年,安特卫普港铁路集装箱运量在港口吞吐 总量中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提高到15%以上。

北美地区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北美铁路与从事集装箱运输的海运船队、专用码头及负责内陆集疏运的公路已形成相互匹配、日益完善的多式联运综合运输系统,为货主提供优质的#门到门∃运输服务,物流体系的衔接配合和整体效率已经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推动了北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物流成本的降低。1997年开工建设的洛杉矶港阿拉米达通道是美国近年铁路多式联运重大工程之一,由一条32km的地下沟壑式铁路通道构成,穿越了洛杉矶市区连接洛杉矶、长滩港与铁路干线车站,使原90km、200处平交道口的铁路连接线变成地下快速铁路线。既解决了汽车穿越铁路道口的等车现象,又缩短了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时间,成为美国海铁联运的标志性工程。

在短途衔接上,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铁路均自备一定量的汽车为货主办理集装箱接取送达业务,其费用在承运时一并核收,集装箱接取送达实行#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门到门∃全程运输。

(6)大型物流园区蓬勃发展。发展集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为一体,紧密衔接的大型物流园区是当今世界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趋势之一,不论在欧洲还是北美地区,规划科学、综合配套、高效运转的综合物流园区为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北美为例,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选址充分遵循市场化原则,物流地产开发商为追求商业利益,对物流园区布局经过了详细科学的市场调研,园区周边货物加工、包装、仓储、运输设施完备,为物流园区高效运作奠定了基础。北美物流园区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政策支持,呈现出规模大、融资渠道广、自动化程度高和铁路处于核心地位的特点。比如美国北柏林顿铁路公司芝加哥物流园区占地7284亩,装卸线长达2700m,以铁路集装箱场站为中心,周边布局有汽车运输专线等联运设施,还建设了大量的仓储设施。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多伦多物流园占地4249亩,物流园土地采取预留空间、一次征地、分步实施的发展策略。由于美国政府不直接向铁路投资,因此,美国的物流园区建设多采用发行和出售股票或由政府担保发售长期债券募集资金。北美物流园区大多采用横列式,铁路作业站场与正线平行,铁路装卸作业区、公路衔接作业区,布局合理,疏解顺畅。另外物流园区吸引了如沃尔玛、三洋等大型企业入驻建立配送仓库,由此产生了商品分拨、配送、包装、条码粘贴、质量检查控制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拓展了物流服务领域。4装箱运输的优势及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 4.1装箱运输的优势

集装箱运输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其最大优势就在于将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散杂货物装入标准规格的集装箱内进行运输,并由此带动了船舶、港口、航线、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吊装设备等多式联运物流体系的标准化、规模化,由此促进了物流系统效率的大幅提升和运输成本大幅下降。地球上任意地方生产的产品可以快速、廉价地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从而改变了全球生产与贸易的格局,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事实,进一步说明了集装箱运输与传统散货运输相比所具有的的巨大优势:(1)运输效率高。显而易见,一架龙门吊或正面吊装载两个20英尺集装箱仅需要一个吊车司机几分钟时间(大型龙门吊每小时可以完成起吊箱作业30次)。而装满一辆铁路棚车恐怕至少要4-6个工人两个小时以上时间,人力、时间、成本相差巨大。卸车作业同样如此,一装一卸效率相差悬殊。同样,装载量为5000t的散杂船要5-7天装卸完毕;而3000个箱位的集装箱船在港口装卸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

(2)运输质量好。集装箱具有坚固密封的箱体,运输途中可防止恶劣天气对箱内货物的侵袭,装卸过程中与外界接触的是箱体而非货物,因而货损率大为降低。同时,封闭集装箱在运输各环节中不易发生盗窃事故,有效降低货差率。有统计资料显示,公路卡车蔬菜运输的货损率一般在20%-30%,而集装箱蔬菜运输,特别是冷藏集装箱蔬菜运输货损率不到1%,而且蔬菜保鲜度大大提高。在集装箱未大量使用前,运输的货物大都装进麻袋或编织袋、纸盒、木箱等。先在码头上将一箱箱或一袋袋的货物搬进一个大钢丝网兜中,用岸上或船上的吊杆吊进船舱内,再由守候在舱底的装卸工人把它们一一搬出网兜,整齐地摆放在船舱内。这种运输方式在中国持续了一个世纪,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而且今天在长江、珠江内河运输以及铁路普通货物运输中仍可见到。与集装箱运输相比,这种原始装卸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

(3)运输成本低。由于集装箱运输促进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提升,缩短货运时间,加快货物周转,节约包装材料,降低企业库存,由此产生的#及时生产∃概念[5],造就了丰田、沃尔玛、戴尔等一大批跨国企业巨头,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实现专业化分工,组织零库存生产,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便于多式联运。集装箱作为标准化运输单元,可以方便地由一种运输方式转换到另一种运输方式,实现无缝对接和零换装,从而大大简化和加快了换装作业,减少了货物反复倒装和损失。由于集装箱具有密封和单元化的特点,口岸监管单位可以加封和验封转关放行,加快了通关速度。因此,集装箱能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及进出口海关监管工作联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的#门到门∃多式联运,实现全程快捷物流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5)实现智能化管理。集装箱标准化和单元化的特点,使集装箱运输非常适合与信息技术、智能追踪技术等新科技手段相结合,进行智能化、高效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精确性、及时性和最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运力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物流运输需求。4.2装箱运输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

正是由于集装箱运输与散货运输相比的巨大优势,使集装箱运输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迅猛发展,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正是由于集装箱运输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

(1)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由于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克服了散货运输的弊端,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促进了全球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加速了经济一体化进程。

(2)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由于集装箱运输促进了运输组织方式的变革,提升了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从而促进了企业由传统封闭式生产模式向全球化、专业化、规模化、精细化的全球分工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了世界范围的区域分工合作,促进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3)提升了全球运输装备水平。由于集装箱运输标准化、模块化的思想理念,推动了世界范围物流设施设备的改进和优化,港口、船舶、公路、铁路、水运、龙门吊、场站、海关边检等一系列物流设施、装备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完善。可以说,集装箱运输推动了世界运输装备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4)促进了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运用。由于集装箱标准化、单元化的特点,极易与信息技术融合并相互促进,标准化信息采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电子货票、集装箱追踪、电子商务平台等信息技术与集装箱运输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了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集装箱运输的市场空间不断拓展。5语

上一篇:政协文史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西湖之美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