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发展规划

2024-10-17

中学发展规划(8篇)

1.中学发展规划 篇一

槐桥中学发展规划

槐桥中学确立了“创一流育人质量,建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健康、文明发展。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优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初中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我校将沿着“升学并重,造福社会”的发展思路,特制定《槐桥中学近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二、组织机构

为使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为下一步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奠定基础,槐桥中学成立创建普通初中示范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组织机构。

三、时间要求

2013年12月,努力进入市级示范初中行列。

四、办学理念

依法治校

科学管理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依法治校”,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通过依法规范办学思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管理,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科学管理”,就是要确立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系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作为办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

“和谐发展”,就是要强调学校管理、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相互配套;五育并重,师生互动,全面协调;最终达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师、家长的和谐统一,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创一流育人质量,建邯郸示范学校

创一流育人质量,就是要倡导教育民主。学校从一开始就大力改变传统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具有创新精神;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使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造力得到良好培养,坚决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上、教室里、题海中的不良现象;要培养创造型教师。学校要不断创设环境、创造条件,力争使所有教师具有豁达自信、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超越自我的人格力量,具有尊重学生人格,实行教学民主,发展学生个性的先进教育观念,具有思维敏捷而富于想象,充满理性而富于激情,既严谨执著又幽默灵活的教学艺术。

建邯郸示范学校,就是从一开始,学校就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设施配备,高质量打造。学校加强各科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加强教学管理和行政决策,营造文化氛围,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

1、行政管理优质高效。优化管理职能系统,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网络,对学校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协调,营造团结奋进、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凝聚力强和有感召力的战斗集体。严格干部任用标准和程序,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精悍、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懂教育、善管理、务实型、创新型开展工作的干部管理队伍。

2、学校管理科学有效。班子成员能分工负责,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校园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注重实效,讲求科学。进一步完善和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统一的科学机制。

3、德育工作注重实效。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构建“学校—班级—家庭”立体德育网络结构;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以不同形式把德育渗透到课堂及校园环境各个角落;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注重学生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身心素质、诚信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竞争、学会生存,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德育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4、师资建设高标准优化。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培育优质人才需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专多能、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引进优秀教师加盟学校,也要为促进一批本土名优教师奋斗。

5、学生培养德智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使其志向远大、兴趣广泛、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多样、特长明显、人格健全、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无论在尖端技术领域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6、规模轨制适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扩轨与提高质量之间的矛盾,构建全市一流的优质初中学校。

7、硬件建设高规格设计。现在学校的硬件设置已完全能适应初中教育的需求。今后三年,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住宅楼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努力构建绿色环保、数字化校园,铺设校本培训基地及现代信息化“高速公路”。实现“文化品位先进、教学设施一流、校园景观优美”的办学目标。

8、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认真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本校特色,在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等层面上,建设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体制全新的课程文化、严谨务实的教师文化和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通过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现代学校的校园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9、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全面关心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依法治校日益彰显。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学法、普法教育,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11、体艺文卫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鼓励师生参加各类体育项目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继续推进文明卫生校园、班级、宿舍等创建活动,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保障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多元化

1、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重大决策经专家论证,教代会审议,上级批示,做到教工、家长、学生知情。坚持依法治校,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决策—执行—反馈—监督—评价”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根据公平、竞争、科学、可操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实施方案、考核条例和细则,督查评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用人制度。学校将积极稳定地实行合理流动的用人制度,不断建立完善、推行择优聘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采用低聘、缓聘、解聘和分流转岗、待岗的办法,盘活教师资源,营造竞争机制,既增强在职教职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又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3、实行“一二五”目标管理体制。即“一先”:思想领先;“二参”: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参与管理;“五优化”即优化年级、优化班级、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优化教辅人员。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不断对该体制充实完善。

4、强化考核、分配机制。调整和完善《教职工考核奖励细则》和《教师功能评价系统》,在年度考核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对教师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量化分等、绩效挂钩,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制,建立重绩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5、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增强校务管理透明度和民主性,建好校务公开帐,设立校务公开栏;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重大事项须公开广泛征询意见,再由校委会讨论决策,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然后实施。

6、完善校内外监督机制。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各类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社会评学校”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

(二)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1、进一步启动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实行包班包组包学科,坚持定期听评课或“推门听课制度”,对学校新近聘请及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搞好“传、帮、带”结对子工作,每周总结一次师带徒活动情况。大力培养县、市、省三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培植各科“教学能手”。主动指导带动新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开展教学大练兵。每学年举办3—4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要求名师和高级教师上精品课,中级教师和教研组长上示范课,获奖教师上观摩课,青年教师上竞教课,教坛新秀上公开课,新分教师上汇报课。组织教学竞赛和新分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教研组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青年教师上来。

3、逐步落实“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设计一个优秀教案,讲好一节公开课,制作一个优质课件,接受一次业务水平测试,搞好一次社会调研,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4、严格执行考评机制。不断充实完善《学校教师考核量化标准实施细则》,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家长、社区参评,校委会总评的程序,进行考核评价。公开、公正、公平地任用和分流教师。

5、继续抓好“安居乐教”工程建设。对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和津贴水平,改善办公、住房、生活、娱乐条件,为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有用武之地。”

(三)德育工作网络化

1、进一步抓好德育工作的“三创三全”运行机制,即“创新德育管理机制,创设德育氛围,创新德育评价办法,全员、全程、全方位”。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多样化,尤其抓好每周一下午主题班会,把“四文明”创建活动落在实处。

2、德育工作在继续贯彻“一条主线”(常中“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精神)、“两支队伍”(校内德育队伍和校外兼职辅导队伍)、“三个结合”(与学科教学结合、教科研结合、活动课程结合)、“八项教育”(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为准则进行八项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德育科研,探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

3、强化班主任培训、评估、考核制度,将班级各项行为规范评比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建立班主任各种考核机制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通过日记、周结、月考核和期末评定制度,评选和奖励“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班团干部”和“文明班组”、“三好学生”,逐渐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4、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建立各种类型教育基地。

5、重视人文教育,营造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墙壁空间说话,使花草树木育人,通过各种名人字画、名言警句,各种标语、警示牌,创设浓郁的人文环境和育人氛围,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四)教学科研工作经常化

1、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试验。进一步发挥试教领导组的带领作用,发挥试教学科组的带动作用,试教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轮实验当中。

2、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益。

3、根据教学计划,开足开全开好每一门课。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材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4、合理地安排好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课。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综合实践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研究性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推动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5、强化教研组工作。一是增强竞争机制,每学期分别评选2—3个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积极分子;二是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教研组工作及时通报,加强督导;三是稳定教研活动形式,每周三下午进行教学研究。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会议。

6、加大教改教研工作力度。

(五)硬件设施配备现代化

1、更新改造及配备。

2、主要建筑设施。

3、校园美化绿化。进一步形成美化、绿化、香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校园环境。

2.中学发展规划 篇二

中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画家、设计师, 而是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 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审美教育, 在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下, 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 从而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健全人格、高贵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合格学生。美术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以其自身特点向我们证明,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做好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生创造精神, 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完善人格。”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中学生智力发展迅速, 独立倾向增强, 个体思想与品德趋于成熟, 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尽量给他们创造独立自主的发展条件, 实现德育目标。

一、欣赏美术作品, 培养学生探究德育内容的意识

每幅美术作品, 既有艺术欣赏价值, 又有德育价值,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其中的营养。

根据美术作品类别推究德育内容。中学美术教材有欣赏课, 大致分为西方绘画、雕塑欣赏, 中国绘画、书法和园林建筑欣赏, 剪纸、风筝、脸谱、年画民间艺术欣赏, 等等。欣赏课上需要按类别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 在欣赏张大千的《泼墨图》和吴冠中的《小鸟天堂》时, 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清绘画类别, 再在认识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泼墨图》洒脱、狂放, 《小鸟天堂》彩墨蕴含画风新理念, 都表现了国画的神韵, 从中让学生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美。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水墨画的材料、技法、特点, 而且埋下了爱文化、爱自然的种子。

根据美术作品特点推究德育内容。在每件美术作品里都能找到德育内容, 例如, 欣赏罗中立的《父亲》, 可以让学生在认识朴实、善良与辛苦的老农形象的基础上, 激发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父亲》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 而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农民的缩影, 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 同时笼罩着对农民贫穷落后的一丝忧伤。学生谈观后感, 有的说“太丑了”, 有的说“很沧桑”, 显然, 学生没有认识到这幅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与现代农民对比, 他们自然懂得了《父亲》是过去贫穷农民的形象, 再结合对作品时代背景的认识, 他们就会抓住特点找到德育内容。通过对《父亲》的欣赏, 学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现在做起, 珍惜机遇, 发奋学习, 为将来建设更美好的祖国储备力量。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按照一定方法探究德育内容, 久而久之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德育意识。

二、进行美术实践, 发展学生的自我育德能力

在欣赏中学习了如何探究美术作品的德育内容, 就要在实践中进行巩固和发展, 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育德能力。

了解名家生平, 提高学生的育德意识。学习名作前,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网上学习、社会询问等途径调查作者生平, 并进行推究, 从中得到启发。例如, 在学习齐白石的作品时, 学生对他勤奋画虾的历程进行了解。为了画好虾, 加强对虾的体会, 齐白石便在家中养虾。他每日都会仔细观察, 有时还用笔杆触动一下虾, 使其惊游、跳动, 认真感受虾的各种姿态。常年如此, 让他对虾的结构、特点、姿态了然于胸, 经过多年努力, 在70岁时总结出一套画法。学生经过推究从中悟出, 要做好事情成为有用的人, 就需要有齐白石那样苦研细究的精神。

课内美术实践, 巩固探究作品德育内容的方法。例如, 《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 要求用平时收集来的废旧纸杯、纸盒进行艺术加工, 制作出一件生动的艺术品。学生惊奇地发现, 被淘汰了的废旧物经过自己的双手制作, 又焕发了生机。与此同时, 学生认识到了讲节约、论环保是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课外美术实践, 发展学生的育德能力。观察、思考、绘画是学生参与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的过程。走出校门, 来到了大自然, 来到了社会, 让学生观察天、地、人的美和社会的进步, 观察是非曲直。之后, 绘出既有艺术美, 又含深义的美术作品。这样学生不仅发展了育德能力, 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对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大有益处。例如, 《发展中的唐港》是一位学生课外实践的美术作品。远处, 群群海鸟于碧水蓝天之间飞舞, 是朦胧而诱人的画面;近处, 塔吊林立、货轮争相鸣笛, 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赞美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赞美了祖国的蓬勃发展, 表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

三、提高教师修养, 使学生主动完善品格

“学高为师 , 身正为范”, 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完美的品格, 让学生在自己的言行中得到教诲。双休日, 我坚持长期在学校里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或练习毛笔字、绘画, 做到深学专业知识和苦练教学基本功, 求得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课上, 我注意自己的仪表, 做到语言美、行为美, 尊重与信任学生, 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教师修养是影响学生矫正品格的有利因素。

3.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篇三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能够坚持的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把教师和学生都做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量不够,有的完不成。同样的练习如果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同样练俯卧撑也考虑抬高手的位置或抬高脚的位置的俯卧撑,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和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至的指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的指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的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协商式等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新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不要过多强调自己的指导作用,不要过多地花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实际教学中,可借鉴、参考的实践经验少。由于是新事物,现有资料、方法少。对每一位教师又是挑战,更是机遇,去探索、尝试,所形成的做法、思想,也就是课改的经验和成果。

前滚翻分腿起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的动作,然后就前滚翻分腿起的动作进行示范和讲解。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几次练习,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感到完成动作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结束时,不是站不起来,就是站起来两腿有弯曲。于是我就请学生思考和比较:前滚翻和前滚翻分腿起两个动作完成难易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我再借助动作的图解,让学生找出在做两个动作时,身体重心的变化。结果学生发现:前滚翻时,人的身体重心起伏不大,而前滚翻分腿起,人的身体重心有较大的起伏,尤其是在结束姿势时,重心有较明显的提高。然后我再请学生想一想,怎样用已学过的力学的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议论,我因势利导地给她们指出两点:一是如何增加一个动力,帮助提高身体重心;二是如何在动作结束时有一个适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动力的获得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在动作开始时增加两腿向前蹬地的力量,使身体有较快的向前滚翻的速度;二是在滚翻至身体坐垫时,两手及时靠近胯前推垫获得。两手推垫的时机和位置一定要恰到好处。

4.马桥中学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要求,我校体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积极做好体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订我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

二、现状分析

1、学校概况

我校始建于1974年,学校占地45亩,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628人,教职工74人,专任体育教师二名。全校教师都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全部符合国家规定学历。是一所管理严谨有序,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突出,社会声誉显著的农村特色学校。

2、学校体育工作现状

(1)严格执行课时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并按课标的要求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各年级每周3节,学校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同时分为冬夏两季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了阳光体育锻炼的实施。学校还专门制订了体育工作计划,并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把这项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中。

我校还利用周二、四下午的时间组织建立了体育特长团队。如乒乓球团队、田径团队、篮球团队等。训练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有教案、有总结。并配备了体育器材室一个,器材室内配有跳箱、跳绳、羽毛球、篮、足、排球、体操垫等体育器材,为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

(2)开展多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管理、制定制度、分工协作,建立良好高效的工作秩序,这是我校对体育工作的定位。常规工作如:上课、课间操、大课间等活动均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如遇到重要活动,各组老师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特长,互相帮助。学校每年都开展“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我成长”的运动会,雷打不动,另外还经常组织一些小型的体育比赛,如:拔河比赛、排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等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丰富的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制,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关注学生身体健康。

我校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和实践的检测,目的是让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要了解一些体育方面的知识,从而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我校每年都要按照《国家学生体制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并认真记录测试成绩,对学生体制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工作。学校还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学生学生评价机制。

(4)学校着力培养体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将体育教师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大力鼓励他们通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评先进、职称评骋时,和其他教师享受同样待遇。目前我校有专职体育教师2人,且都是青年教师,符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5)体育设施配备到位,学生安全得到保障。

我校校园划分为两个区:运动区和运动场。运动场含300米跑道及足球场一个;运动区含排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篮球场两个。

近年来,我校体育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按照三类标准配备了各种体育器材,学校每年还从公用经费中专门拨出一部分基金用于完善体育教育的设施、设备。体育课学生安全有了保障,体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

3、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重点问题

我们体育教育工作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帮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

(1)学校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根据学校现状,体育器材配备还不够完善。个别活动还不能正常开展。

(2)体育场地还不够规范。

(3)由于各方面原因体育师资队伍还不能达到定期定时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工作总体目标

1、总体目标:

努力构建与我局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具有我校特色体育工作体系;构建班级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融通的体育课程体系,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2、具体目标:

(1)开齐开足体育教育课程。所有班级体育课程开课率均达到100%。(2)结合课程改革,更新理念,调整结构,整合内容,优化评价,逐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程体系。

(3)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专职教师,强化教师在职培训,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

(5)加大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力度。学校要按教育部制定的体育器材目录配备要求建设、配备体育活动场地设施。

四、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2013)

1、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教法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进一步挖掘体育课的育人功能,育德、育智、育体、育心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体育课及格率、优秀率力争达到80%和40%以上。

4、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得以落实,并在时间上、内容上、场地安排上得到有效保障。

5、群体活动形成系列,具有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6、“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得以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力争接近100%。

第二阶段(2013——2014)

1、教研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开展专题研讨、观摩课、研究课等活动。

2、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申报课题,并有计划的开展科研活动,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3、积极探索和解决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4、在三年期间力争有一项课题在市区获奖,有3篇论文在市区的刊物上发表或征文中获奖。

5、课间操在组织形式、练习内容上再有新的突破,融教育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

第三阶段(2014——2015)

1、坚持体育竞赛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丰富竞赛内容,突出群众性和参与性,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机会,充分挖掘体育竞赛的育人作用,实现体育竞赛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体育教学、健康标准测试、中考体育的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和办好体育节、新生运动会、球类联赛、队列广播操比赛等体育赛事。

2、坚持课余训练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在抓好田径队训练的同时,实施课余训练拓展工程,建立非田径项目训练队。田径队要力争实现三次进入市级比赛前六名,区级大型竞赛保持前二名的奋斗目标。男篮代表队要继续保持区前三名的成绩,女篮在保持区前六名的基础上,争取进入前三名,乒乓球进入区三甲行列,争创区级球类重点校。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政策规划、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之中。学校要有领导分管学校体育工作,负责研究、统筹、协调学校体育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检查、督导、评估的指标之中。

组织机构如下:

长:郭建平

副组长:孟本法

员:洪罩保

冯朝辉

钱定强

方火宁

黄继业

王绍清

廖奇志

刘于侯

唐宏贵

金光柱

邓晓丽

组员有行政人员和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学校体育工作。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制定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预算、审核和监督学校每年体育工作经费;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制度保障。

(1)教导处要坚决保证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教学时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严禁随意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切实保证学生每周体育课、体锻课,要坚持做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2)体育组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标准、教材、教法研究,要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节的教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坚决不允许无教案上课或用同一本教案对不同年级使用,对备课、上课,辅导等工作,纳入本校量化考核。

(3)体育教研组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每周安排2~3次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4)体育教研组要把推行《国家测试标准》和体育合格率当做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并做好验收班级达标率制度。

(5)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组织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组建适合本校条件的各类业余体育训练队。坚持定期的业余训练,要组织好本校每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和各类体育单项比赛,积极组织参加县举办的有关体育比赛,要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比赛水平和成绩。(6)学校对体育工作将逐步确立有关项目的工作质量标准,按标准实施本校量化考核。对体育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班主任、体育教师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凡体育达标率达不到学校规定标准的班级,当年不能评选先进集体,其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不能评选为优秀教师,体育成绩不合格,体育不达标的学生不能评选市、县、校优秀少先队员、队长。

学校自觉接受上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对本校体育工作的监督。定期上报有关的计划、总结或单行材料。

3、经费保障:

(1)保证体育经费,关心和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问题。学校要注意加强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帮助他们参加上级有关单位举办的培训班或外出参观学习,对他们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与其它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工作服装、津贴等基本待遇。

5.大水井中学发展规划 篇五

(2006年—2015年)

一、学校现状

拟建大水井中学,位于鲁甸县南部,大水井新集镇旁。距县城19公里,目前未有任何设施。按照初级中学建设规划,首先要有一定硬件设施和部分教学辅助设施,软件建设相应配齐。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办学规模达30个初中教学班,有学生1500人,教职工140人,各种设施不断完善,创办一流学校。在学校发展中,需要建设经费2167.44万元,教学设备经费207.5万元,教师队伍建设经费32万元。

1、到2009年,实施“普九”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到2015年,学校办学规模保持在30个教学班,在校生保持在1500人左右。

三、具体措施

6.鱼市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篇六

(2011.9——2016.8)

为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我校确立倾注草根情结,实施鹏程教育,培养诚信,树立自信,引导广大农村子女走向人生幸福之路的办学宗旨,以“精致管理,创办特色,三年回归中游,五年晋升上游”为奋斗目标。在认真分析2007年6月—2010年6月办学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与全面总结2011年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经验之基础上,寻找新的发展点和突破口,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使方向更明确、动力更集中、行动更统一,朝着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全县名校品牌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规划基础

(一)学校基本情况

鱼市中学是一所地处新晃西部离城区较近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已有30多年的建校历史。学校占地面积15838平方米,建筑面积5004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栋。教学辅助用房、收发室、食堂等设施基本够用,但已经不能满足三年内学校发展的需要。校内配有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室、音乐舞蹈室、绘画室、理化生实验室和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学校图书馆藏书10239册;有25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一个,篮球场两个。由于多年来学校基本没有新的建筑和大的维修,很多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学楼、师生宿舍楼继续扩建,校园布局也还存在较多改良的地方。

学校有一个团结勤奋、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有一批团结拼搏、敬业爱生、竞争协作、争创第一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63人,教职工32人,其中专任教师31人,学历合格率100%。

2010—2011学年,学校渡过了艰难的磨合期。全校教职工在新一届学校

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终于实现了触底反弹,取得了可喜的进步。2011年中考成绩成功摆脱了曾经连续三年的全县倒数第一,实现了很多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肄业班的成绩更是实现了大超越,并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后劲。2010年与2011年全县中小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中,我校又连续两年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开创了校史的最好记录。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学校风气的不断优化,人文关怀在管理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信心,激发了强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推进学校办学水平不断向前发展。学校建立和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推进新课改的实施,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以优良的校风和极大的教学质量提高赢得广大家长的信任与好评。

(二)发展水平

1、学校管理规范

学校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现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作用和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职能,形成了一整套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2、学风教风优良

学校坚持以“优良的校风促进优秀的教学质量”的思想,狠抓校纪校风建设,狠抓各类常规的落实。一个了学善思、励志进取的优良学风和严谨善教、敬业爱生的教风已经形成。

3、教师素质较高

学校一直重视教师政治学习和师德教育,强化校本培训,已逐步形成一个师德水平较高、业务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职工群体,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体艺活动丰富多彩

德育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富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多样性,每月都有主题,以校训“信”的践行活动为主线,以广播操和跑操为载体,积极开展

体育节(运动会、广播操、篮球赛、素质运动会、每周争霸赛等)、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

(三)发展瓶颈

1、教师专业的后续发展空间亟待拓展。少数学科教师已基本饱和,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缺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人数偏少,一些教师的业务水平较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在新课改形势下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2、学校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均有待提高。若想成为示范初中,怎样进一步理顺学校课程体系,提高课堂效益,凸显教改传统,凝聚办学特色等都还有待于继续研究和不断努力。

3、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复杂,传统的德育工作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如何正确定位德育工作,寻找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严峻课题。

4、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加强。

二、目标与理念

(一)发展愿景:

三年小成,五年大成。

(二)治校方略

以人为本 科学民主 精致管理 特色发展

(三)办学宗旨

倾注草根情结,实施鹏程教育,培养诚信,树立自信,引导广大农村子女走向人生幸福之路。

(四)办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教师专业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和谐发展。

(五)管理风格

管而不僵 放而不乱 新而不浮 抓而不死 卓而不群

(六)一训三风

校训:信

校风:文明和谐 博学奋进 教风:严谨善教 敬业爱生 学风:乐学善思 励志进取

(八)办学目标

按照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形成现代教育的科学管理制度,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前沿教育理念、具备现代教育手段的“学者型”师资队伍,实施创新教育策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培养个性特长,发展全面素质,为培育和造就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效率、高品位的品牌学校。

(九)培养目标

使受教育者具有现代社会必需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良好的自信心和成功感,热爱自然,热爱读书,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三、具体工作目标、措施和保障机制、推进计划

(一)德育工作:

1、工作目标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要求,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要途径,进一步加强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探索校本化、课程化、体系化的校本德育,培养学生成为健康阳光,具有自主性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修养、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创建成为新晃德育特色学校,新晃家长示范学校。

2、具体措施

(1)抓机构,注重队伍建设网络化。一是工作主干队伍(校长室—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建设,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

导小组决策德育工作,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种关系。二是德育引导队伍(德育处、团委、团支部)建设,领导干部与后进生结对帮教。三是自我教育队伍(学生会、班委、值周班、广播操评分员等)建设。充分发挥党团队对学生引导教育功能,发挥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发挥学生干部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他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排头兵作用。四是建立家长学校,班班建立家长委员会,每学年都召开家长会,开展系列化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庭访问、学生成长记录册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全方位地开展德育工作。五是培养心理教育教师和建立心理教育组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六是安全教育队伍,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成立学校护校队,保障学校周边环境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加强班主任对学生安全教育,让安全意识和责任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一条准绳。学校和各部门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确保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2)整合资源,形成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校本德育课程。加强全员育人意识,落实学科德育,构建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分年级培养目标、德育内容框架和实施要求,形成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校本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掌握管理、掌握规范、自我发展的意识。探索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校本化的实施意见,开发并实施学生干部培养系列课程,开发并实施学生社会实践系列课程,积极开展艺术节(演讲比赛,辩论赛,十佳歌手比赛,元旦书画展,元旦文艺汇演),体育节(秋季运动会,年级篮球赛,广播操比赛)、读书节、科技节以及学生社团等活动,实施活动课程化,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加强全校教职工师德教育,强化教书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聘请专家与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培训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德育导师队伍,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教活动,重点关注单亲学生、留守学生,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4)大力推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强化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每学年第一学期入学要进行五天的军训,着重训练他们的意志、纪律、习惯,组织学生学习践行《鱼市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实行值周班制度,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竞赛,当日公布,每月累计,以特色广播操做为习惯教育的一个“支点”与学校德育智育整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竭力做到“墙壁会说话,小草会唱歌”,让校园处处都发挥育人的功能。成立绿色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宣传环保知识。校园之音定时(每周二、四中午)播放时政要闻和好人好事及身边的先进事迹,德育之窗不定期刊出有关育人知识,校园宣传栏及时展示各项活动的剪影和表彰先进事迹。

(6)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加强法律普及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开设模拟法庭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配备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进一步加强包括年级组长、班主任在内的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心理辅导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完善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的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3、保障和激励机制:

(1)思想保障:加强师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和重在落实的思想,学校将通过课程研究、组织优秀德育案例评选、开展优秀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围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研讨,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2)制度保障:健全文明班评选,行为规范达标班评比,校园之星评选,十佳学生评选等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绩效考核,德育论坛活动,德育学科评价及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

(3)经费保障:加大德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班主任津贴,逐年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经费,确保德育经费三个到位,即德育教师培训经费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经费到位,师生德育活动经费到位。

4、推进计划

(1)2011年9月—2012年8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觉悟逐步形成,师生开始践行新的一训三风。成立家长学校,更好地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功能。积极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注重学生自我发展。推进活动校本化和思想品德校本化研究。

(2)2012年9月—2013年8月

学校为主渠道,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工作网络逐步健全;实施学生干部培养系列课程,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思想觉悟、公民素养,意志品质有较大提高;抓好校园美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训三风” 开始内形于心,外化于行。

(3)2013年9月—2014年8月

形成一定的德育特色和有效的工作机制,教师敬业精神达到一定高度,师生诚信度高,自信昂扬,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得到充分展现,奋发进取,自强不息,永不却步的品质基本形成。“一训三风”得到较好的执行与展现。德育工作开始走上新台阶并着手与创建品牌。

(4)2014年9月—2016年8月

基本形成特色德育和高效德育,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教师的家园,文化的圣园。诚信、自信成为基本品质,文明和谐、博学奋进的校风,严谨善教、敬业爱生的教风,乐学善思,励志进取的学风,得到很好展现,自信、和谐、奋进的学校精神已经形成,学校有了自己的德育品牌。

(二)教学工作

1、工作目标: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重视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三课五步教学模式”为主线,努力打造阳光自主高效课堂,强化课堂教学研究,为全面加强课程改革工作增加科学含量。通过“三课五步”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把掌握知识的过程,变成一种探究的过程、合作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逐步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终身学习的愿望,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愿意从被动的接受者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从而发展自我,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掌握初中阶段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合格的中学生。

2、具体措施:

(1)实施“三课五步”课堂教学模式,要经过按步实施、完善巩固和创新升华三个阶段,涉及备课、上课、课外辅导等环节。加强理论学习和指导力度,强势推进“三课五步”教学模式。一是全校所有教师要认真学习《三课五步教学模式简介及基本操作流程》,明确此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领悟此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要义,确保所有学科教学都能按照“三课五步”模式进行备课与教学,并逐步探索完善三课五步教学模式,打造阳光自主高效课堂,促进教学效益的稳步提高。二是加强教学研讨,大力探索总结“三课五步”的最佳教学模式。在推进“三课五步”教学模式的初期,各学科组和教研组主要采取示范课引领的形式,通过上课、说课、研讨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引导所有教师充分理解“三课五步”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不断完善“三课五步”教学模式。在实施一定时间后,各学科组要有不全唯模式论的思想,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帮助教师提升经验,为“三课五步”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撑。逐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培养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新课堂学习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阳光、自主、探究、合作、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倡导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建立合作共赢的学习型组织。加强教研组研修力度,丰富教研组活动内涵,培养教师科研意识。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研究为载体的,教师主动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加强备课组建设,强调备课要备在实处。倡导学科作业优化设计,形成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备课组氛围。通过评选优秀教研组、备课组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合作共赢的学习型组织。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

(4)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和有效落实研究性学习,形成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

(5)努力提高后30%学生的学习成绩。关爱学生,搭建各类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通过老师的辅导和同学的帮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保障与激励机制:

(1)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和课堂评价体系,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评价和课堂评价系统。

(2)实施《鱼市中学教师教学常规评价》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建立和健全《鱼市中学校本教研制度》、《鱼市中学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奖》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建立和完善《后30%学生提高措施》,切实做好后30%学生成绩的提高工作。

(6)建立和完善《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规范课程的开设和实施。

4、推进计划:

(1)2011年9月---2012年8月

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常规,逐步规范课程的开设,开展有实效性的

校本研训活动,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彻底摆脱以往教育教学质量全县摆尾的状况,力争考试各项指标较前三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2)2012年9月---2013年8月

狠抓教学过程的管理,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探索拓展型和探究型课堂教学,探索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力争考试各项指标位列全县中上游水平。

(3)2013年9月---2014年8月

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探索,并及时反思总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形成以科研来提高质量的教学氛围。形成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和有鱼中特色的教学模式。力争考试各项指标位列全县前五名。

(4)2014年9月---2016年8月

《三课五步》教学成为常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注重实效,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常态,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大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得到很好结合,“名教师”、“名学生”在全县舞台得到很好展示,课改成效名列全县前列。

(三)学校管理

1、工作目标

将人本思想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意识,构建现代科学气息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2、具体措施

(1)实行民主化管理,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决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水平。发挥学生会和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2)完善考核制度。完善督查、考核制度,加强学校、各处室、各年级组、教研组三级督查机制,通过督查、考核、评估、协调,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健康、和谐发展,真正实现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3)实行信息化管理,在学校原有网络的基础上,把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德育管理、财务管理通过网络纳入信息化轨道,提高管理效能。

(4)实行社会化管理,学校教育工作紧紧依靠社会,大力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

3、保障和激励机制

(1)增强人文服务意识。尊重、关怀、信赖、体谅和帮助每一位教师;尊重和重视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的爱护学生、服务学生;急家长所想,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学生的教育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倡导合作精神,增强参与意识;通过教代会、校务公开、党支部建设等,让教师参与学校透明管理。学校重大决策前,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后,再集中意见做决定。

(3)创建平安生态校园

坚持“每个人都是学校安全的教育者”原则,狠抓卫生安全工作,打造平安卫生校园。通过全体师生的自主设计、共同参与,创建优质平安生态校园环境。

4、推进计划

(1)2011年9月---2012年8月

构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章为本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以绩效工资制度建设为契机,建立一整套教育教学发展性评价制度。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

(2)2012年9月---2013年8月

继续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逐步渗透人性化管理机制,形成团结、民主、和谐、互助的校园工作氛围。

(3)2013年9月---2014年8月

总结学校办学和管理模式,形成我校的管理特色。使我校的办学宗旨初见成效。

(4)2014年9月---2016年8月

学校管理特色得到充分体现,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一训三风在学校的各个环节均能得到很好展示,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浓郁,自我发展,诚信、自信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与独到气质,学校彰显出独到、稳定、强烈自信、拼搏奋进的精、气、神。

(四)教科研工作

1、主要目标

以“校本研训”为依托,深化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添助力。进一步推进高一级层次课题的研究,更好地梳理、传承、发展教改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并推动各级课题研究质量的提升。

1、加强师资培训,转变观念与新课改同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首先,要加强教师理论与业务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高效课堂教学理论为主要学习内容,采取理论联系实际,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深入进行学习研讨,要求所有教师认真研读课改论著,做好学习笔记,撰写教学心得反思,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交流研讨,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自己的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其次,要抓住我校成为全国名校共同体成员学习的有利契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认真学习以“洋思”、“杜郎口”为主体的名校共同体的九大教学模式,积极获取先进的教改信息,不仅从理论层面,更从操作层面和实践经验上进行吸收和内化,运用“扬弃”原理和“拿来主义”思想,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完善提升我校的“三课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争创我县先进教学模式;第三,通过实施“师徒结对、青胜于蓝”工程,开展“互帮互学、齐头并进”活动、群体教研活动、教师基本功达标竞赛活动,提

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2、充分发挥教研组、学科组的教学研究职能,开创教研活动的新局面。围绕“转变学习方式”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学科组要制定出本组的研究内容、操作步骤,每一位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节教学研讨课,把自己新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共同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程的实施能力和研究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1)常规性教研活动,实施“五段式”校本教研模式:

“校本教研”基本程序包括:“集体备课-教师上课-反思调整-重新上课-总结提炼”五个环节。

①集体备课:落实课改的集体备课要求,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出课堂教学设计。

②教师上课:执教教师对充满集体智慧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备课组教师到场听课、观摩)。

③反思调整:参与听课、观摩的教师集体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后,执教教师与同组教师进行“同伴互助式”再备课,反思、调整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方法、手段和策略。

④重新上课:执教教师按照调整后的预设,在另一班重新上课实践(领导、教研组教师到场听课,此实践提供了教学研究的素材)。

⑤总结提炼:在听课者的集体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执教教师进行第二次教学反思。在第二次反思中找出成功的原因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能概括出有一定价值的经验。

(2)开展“人人上一节优质课”活动,每学期末,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献课竞赛活动,展示推广学科教研成果。

3、加强科研工作,密切联系教学实践,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将课题研究与学科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向“教研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迈进。各教研组要把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课型模式及课堂教学环节操作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小组建设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课题研

究的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全组教师自觉地将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小问题”转化为“小课题”,使科研由“个体状态”向“集体状态”转变。每学年末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总结式论文。

3、保障与激励机制:

(1)制定并不断完善《鱼市中学新课改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方案》、《鱼市中学教学教研奖励办法》,重视、优化过程管理与评价。

(2)加大课题前期经费投入,核定教科研课题的立项、结题或获奖的奖励金额。

4、推进计划

(1)2011年9月—2012年8月

参照洋思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和杜郎口教学模式,探究我校的“三课五步”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争创我县先进教学模式。

(2)2012年9月—2013年8月

完善提升我校的“三课五步”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七、八年级各学科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完成从临帖到出帖的过渡,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合我校师生教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

(3)2013年9月—2014年8月

“三课五步”教学模式成为我校常态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三课五步”课堂教学的实效,“三课五步”教学模式成为全县的课堂教学示范典型,效果显著。

(4)2014年9月—2016年8月

“三课五步”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体教师在共性的教学模式中又充分彰显出了独到的个性,展现了独到的理解和个人的教学艺术,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人人争当名师,个个争做能手。“三课五步”教学模式日臻完善与成熟,我校教研工作跨上台阶,形成品牌。

(五)体卫艺工作

1、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体卫艺科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积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体

育、卫生、艺术等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激励机制,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卫生意识,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形成我校体育的篮球与田径特色,艺术类的书法、绘画、舞蹈、歌唱、演讲特色,使之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具体措施:

(1)每学期开展音、体、美三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抽测活动和学生身体测试的统计和上报活动。深化体卫艺课教学改革,大力提高体卫艺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体卫艺教育的教学质量。

(2)开齐开足学校各门课程,落实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安排。(3)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探索我校科技、卫生、艺术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使课外活动有计划、有组织。

(4)积极推广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体艺活动,并逐渐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并形成学校的特色。

(5)着重抓班级卫生工作,宿舍和食堂卫生工作。落实日常卫生检查包干打扫制度和每月一次的卫生检查,评选每月卫生先进班。

3、保障与激励机制

(1)加强体、卫、艺、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水平。建设一支能基本满足学校体卫艺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师资队伍。

(2)组织青年体育、艺术辅导老师参加各类培训,组织各项体、科、艺、技兴趣小组,提高学生身心健康。

(3)加大对体、卫、艺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活动正常开展。

4、推进计划:

(1)2011年9月—2012年8月

全面落实课程的开设情况,切实落实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广播操。

添臵一定数量的符合《体育教学大纲》需要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满足

体育教学的需要,加速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抽测活动,力争学业考试中学生体育达标在99%以上,A等率在80%以上。力争艺术教育多样化、标准化,完善艺术节的实施方案。

建立文体艺术活动室。

(2)2012年9月—2013年8月

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开展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力争各项活动在全县团体总成绩名列前茅;完善二大节(艺术节、体育节),大部分的内容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组织和完成。

体育器材做到有计划、逐步增设完善。力争学业考试中学生体育达标在99%以上,A等率在80%以上稳中有升。

(3)2013年9月—2014年8月

优化教师结构,坚持走特色创新之路,积极开展科技、体育、卫生教育研究,以科研带动特色工作,争取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卫、艺教学模式。

(3)2014年9月—2016年8月

艺体类教育成为强校的特色教育,师生艺体素质高,特长教育成果显著。

(六)后勤管理

1、工作目标: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观念。健全后勤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学会经营,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努力使后勤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后勤工作人员学习和践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制度,使全体工作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工作踏实,诚信待人,力争工作不出差错。

(2)每年分批次组织后勤人员到兄弟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转变观念。

(3)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工作制度,如《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学校内保安工作制度》、《食堂管理工作制度》等。

(4)严格执行收费标准,科学合理使用经费。

(5)学生财产保管队伍和学生就餐管理队伍做到包干到点到人,能正常的开展。

(6)创和谐后勤,师生满意后勤。

3、保障和激励机制:

(1)制定后勤工作人员工作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互相协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加强制度建设,奖惩分明,严格制度考核,努力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

(七)校园美化和基本建设

1、工作目标:继续搞好美化校园工作,抓紧抓好校园基本建设,争创绿色,书香校园。

2、五年内具体任务:

(1)做好学校预算,更新硬件设施,配合校园大修,创建优美、整洁、健康的现代化学校。美化校园,绿化科学。加快流动书吧建设,加固学校办公楼。室内体育锻炼活动空间基本能满足正常的教学。

(2)每年合理增购图书,图书馆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基地之一。学校廊道文化建设,墙壁文化建设日臻完善,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3)增添办公设备,改善教师教学条件。

(八)教师队伍建设

1、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建立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精湛的业务和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县级以上名教师每年增加1至2位。

2、具体措施:对教师队伍建设两手抓:一手抓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一手抓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1)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育、教学成果奖细则”和坚持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优原则。

(2)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学校每年组织“教育沙龙”;观看名师教学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体味探索的艰辛;根据学校教师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及我校教师发展的整体规划,采用四种基本研究形式:撰写反思性教学日记;备课组内部切磋;合作性课堂研究;协作性课题研究。

3、保障和激励机制

用岗位成才激励中青年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用学校发展的前景鼓励中老年教师挑战自我,不断前行。

(1)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和教职工评聘制度。实施师德标兵、师德先进集体表彰机制,对违反师德规范、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实施教师岗位评聘和解聘。

(2)强化校本研训和教育科研。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实施听课学习归来汇报课制度,公开课、展示课前学科组磨课制,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加大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不少于学校公用经费的10%。

7.中学美术课堂创新发展与反思 篇七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发展

一、前言

中学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旨在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中学美术的课堂上, 学生应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提高个人修养,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上,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不足, 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革, 让学生享受美术课, 在美术课上收获快乐。

二、传统中学美术教学的不足

我们要对中学美术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首先要科学的认识中学美术的教学经验, 从实践教学中找到问题。

第一, 开设中学美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在教学中, 很多教师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 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传授绘画技巧, 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 难以达到设置美术课的初衷。

第二, 美术应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讲解理论知识, 在实践教学中, 也采用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 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的空间。实际上, 在实践教学, 可以极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 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第三,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有不妥。美术是一个发散性思维很强的课程, 但是教师经常用不变的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如果达不到统一的标准, 就严厉的批评学生。教师经常用排名的方式选出传统意义上的好作品, 但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

这些方式在中学美术的教学中都是十分不可取的, 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找出学生的优点, 并帮助学生发扬自己的优势, 开发出自己的潜能。教师在进行评价是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引, 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对中学美术课程的创新改革策略

1.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

教师在授课前都要进行教学设计, 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 教会学生什么。传统的教学标准过于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的实施, 注重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情感的体验, 从而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目标的指导下, 为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符合学生的心里特点和行为习惯,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地方设施的完备程度, 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例如, 在学习素描时, 课本要求学生从正方体、圆等基本图象画起, 在进行任务肖像的素描, 有的学校不具备人体的石膏像, 可以将这一部分改变成画学校的一个角落, 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与学校的情感。美术教学的过程不是讲解与展示的过程, 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让学生动手的过程。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 性格等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教师不能同时用一种方式对待。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 将外向的与内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内, 取长补短。因为美术课程的不确定因素多, 受环境、认为的影响大, 所以教师一定不能被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之内, 应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不断对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 是教师和学生都在美术课上有收获。

2.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 是教育界的成果, 也是教育教学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灵活, 让学生能真正置身其中, 体会到美术的美。美术是一门需要通过眼睛去看, 耳朵去听, 心灵去感受的学科, 如果在教学中应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 经可以将学生代入体验空间内,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 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在多媒体技术中, 可以利用投影仪、录像机、幻灯片、动画、影音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环境, 让老师所教在学生的头脑里从抽象转为具体, 更能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的美时,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可能需要教师在课下积极的准备好对称的图片, 有时还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绘画, 可是有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各种、各类图像都可以进行随意的变化和转化, 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用计算机画出复杂的对称图形, 是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 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的积极性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被极大程度的调动起来, 学生还会对相关联的各类事物产生兴趣, 这样学生的探究精神, 创新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每个学生的潜能是无限大的, 只是有的人还没有表现出来, 在美术的课堂上, 就是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施展。在中学时期, 学生已经渐渐从小学那个对什么事物都感到好奇的阶段走出来了, 相对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学生们渐渐有了厌学情绪, 但是在美术课, 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们怎样体会美、创造美。美术知识一种教学工具, 让学生们学习美术的目的是陶冶情操。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需要注重多让学生独立思考, 不要尽快的给出答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锻炼学生在团体中的交流能力, 全方位培养人才。如果只局限于美术的学习, 就会使学生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的美术作品往往来自于突发奇想, 对生活中的事物的大胆想象也可以创造出美的作品。这些不管是学生的兴趣表现还是偶尔的突发奇想, 都能让学生在美术的环境中收到启发, 体会到快乐。例如可以采用命题式画图的任务方法, 向学生给定一个生活的主体, 学生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联想和探索, 自由选材、自由创作。这样的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大力发扬, 不要一味的只求美术作品的像与不像, 要看到学生背后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进行的, 在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同时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孙乃树, 程明太.新编美术教学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李炳德, 李仁定.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8.谈谈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篇八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素养

新课改从教学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改善、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这对于教师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挑战。可以说,教师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人数占全国中小学人数的75%左右,中国目前有普通中小学教师1043万人,其中81.7%的教师在县镇以下的农村地区任教。农村教师担负着中国最庞大、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部分,因此,农村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农村教师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这是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时代主题。

而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专业精神不强,很多教师没有把教师当作一种促进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神圣职业,而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敬业和奉献精神不强;学历合格率较低,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地区拔高使用教师的现象十分严重,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科课程知识过专,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过窄、过陈,尤其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自我发展意识较弱。这些问题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燃眉之急。因此,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强调教师质量的重要性,特别是改善农村教师的质量问题。对此,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教师在农村学校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养,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将不利因素转变为有效条件,这不仅对推动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农村教育的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农村教师也要相应的提高自我发展意识,自觉的不断的学习积累,总结反思,开拓进取,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提高自己专业素养。下面我就从农村教师自身发展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农村教师,思想观念必须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而走进校园和师生的头脑,这一切已经引起广大教育者本身的思考,从而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农村教师也不能例外,否则将被这个时代远远抛在后头,最终将面临着被时代变相淘汰的尴尬局面。因此农村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通过阅读、参加培训、出外考察等各种途径,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思考自己的教育生涯,看到自身专业发展的前景,对自己的职业有所规划,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这其中,网络和远程教育培训将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打开一扇新的窗户,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带来新鲜的风、空气与阳光,为他们将来的“展翅飞翔”提供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二、学会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

农村教师,由于所处环境和自身素质、眼界的限制,在接受了各种培训、学习后,往往出现各种专业发展的误区:比如有的邯郸学步,机械移植,刻板模仿,生搬硬套;有的无所适从,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入手;有的认为各种培训学习都是虚幻的形式,过后还是老样子……产生这种误区的主要根源在于:部分农村教师不懂得自我分析与自我审视,对于接受的各种理论上的知识和教育思想,没办法真正在实践中实施和运用,出现学习培训与自我认识、运用的脱节,学习培训与教育现实的脱节。所以,农村教师要学会时时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措施进行重新的观察和审视。通过这种经常性的形成习惯性的自我审视与剖析,把学习到的知识、理论与教育现实挂起钩来,建立它们连接的桥梁。

三、开创自己的教育特色

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要开辟新的道路。相比城市学校,农村教师工作的环境条件往往比较简陋,因此他们的专业发展的渠道和途径有时候就得另辟蹊径。比如开发校本课程、实施实践活动课程等问题,很多农村教师一开始都在抱怨,农村学校哪有力量来开发资源实施课程呢?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会发现:农村学校尽管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但实际上,农村学校拥有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农村天地的自然、民俗风土资源。像一些农村学校利用农村常见的稻草开发稻草编织手工的校本课程,资源随处可见顺手可得,学生对该活动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搞的有声有色。所以另辟蹊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将赢得一片新天地!

四、善于发现自己不足,吸收他人长处

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中,农村教师要能看到自己的周围环境,包括身边的各种人、事和物。把它作为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所折射出来的,恰恰是我们平常最容易忽视的。因为它所映照出来的一切,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如此常见,我们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因此,要善于运用这面镜子,从它的映照中,看出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如与领导、同事关系是否和谐,与学生关系是否融洽,与学生距离是否适当,其他人身上有没有值得学习的优点长处,或者有没有需要我们借鉴的教训经验。农村教师要获得有效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向身边的人学习,向周围的优秀学者、骨干教师学习,善于吸收他人的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状态,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五、立足自身的教育实践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满足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把追求专业发展同教育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以发展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但现实中,有不少农村教师认为,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就必须离职到高校进修学习,这种观点失之偏颇。他们没有看到教学实践在自身发展上的重大意义。要知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它不断地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新挑战。这种要求和挑战本身对教师就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教师在通过教学创新、教研创新满足这种要求的同时,既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自身的提高。同时,农村教师由于自身素质和工作环境的限制,所进行的工作都宜小不宜大,从“小事”开始做起,才能不断获得成功,避免贪大而无从下手难以实施的局面。

以上是我对农村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总而言之,农村教师应该抓住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踏实学习,努力进取,从而让教学工作成为一件很有意义与成就感的职业甚至是事业,努力实现专业发展的目标。农村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应该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提高途径,使自身的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素养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真正为农村教育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上一篇:心态培训下一篇:五分钟演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