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河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工作(共13篇)
1.阳河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工作 篇一
歌曲《浏阳河》教案
一、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浏阳河》及,聆听两首江西民歌《斑鸠调》,《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二、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2、能以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浏阳河》。
3、能认真听赏江西民歌《斑鸠调》《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感受“红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湘赣两地民间小调的特点,以及放风筝的传统文化。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产生对湘赣红色革命圣地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
四、教学难点
了解湘赣地区的音乐文化及相关背景。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六、教学设想
设计这课时,我编了一个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春天,几个可爱的小女孩一起来到浏阳河边快乐的放着风筝,其中一个小孩的风筝断了线,断了线的风筝随着风儿飘过洞庭湖,它看到了洞庭湖上的好风光,了解到洞庭湖是个鱼米之乡,风儿继续吹着风筝往东飞。不知不觉地飘到了江西境内,听到了江西人民在高歌,并看到了毛委员和江西人民在一起苦中见乐的生活,并感受到了军民的鱼水情。学生很自然的跟随这一主线,学会和听赏《浏阳河》、《斑鸠调》、《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三首民歌,并从中感受民歌的魅力。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唱师生问候歌(2)发声练习
(3)节奏及节拍训练(4)视唱练耳 导入1揭示课题
师: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早日争取红色政权,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毛主席采用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所以,很多的地方都建有革命根据地,象我们湖南、江西等地,农民把这些地方称之为“红土地”。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人民以各种形式来表达欣喜之情。
2.教师唱宋祖英的又唱浏阳河一首歌,导入教唱歌曲<浏阳河>.学生接唱《浏阳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湖南民歌《浏阳河》 教师提问:浏阳河是什么样的?(老师弹琴,学生歌唱《浏阳河》)a、全班齐唱 b、男女对唱
师:湘江边有个什么县?(湘潭县)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啊?(毛主席)
3、学习歌曲《浏阳河》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浏阳河》通过教师的的歌声中,使学生对歌曲有所了解,并对歌唱产生浓厚的兴趣。(2)教师分析歌曲结构
(3)教师用钢琴完整的弹奏歌曲一遍,让学生随着琴声轻声哼唱。
(4)教师把难唱的部分划分出来。加以纠正(5)教师带唱一,二,遍歌曲
(6)学生用轻声带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7)学生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轻声唱歌词,(8)能运用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吗?(对唱,一问,一答的对唱)。浏阳河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用歌声来回答。(老师弹琴,学生歌唱《浏阳河》)师:湘江边有个什么县?(湘潭县)
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啊?(毛主席)
四、巩固练习
请其他组的同学仔细欣赏,看看他们用了哪些形式和方法来表现歌曲。
c、能凭自己对音乐的感觉,更细腻的处理好歌曲吗?(声音的强弱、速度变化等等)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湖南民歌《浏阳河》,听赏了湖南、江西其他两首民歌,这几首都是红土地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刚才我们用了些什么形式来演唱《浏阳河》。(对唱、方言、变化速度、合唱)
今后,我们会学习更多民歌,今天的课到这,下课!
2.阳河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工作 篇二
一、实施小学音乐和美术综合教学的现实意义
音乐和美术之间的综合离不开二者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音乐和美术与其他学科间也同样如此。这种综合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式方面的综合, 而是内在的动机价值和教学效果价值一致的综合。其价值在两个方面, 一是二者审美教育的价值, 二是二者人文学科的价值。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取得教学的成功, 就要顺应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 那我们就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个天性, 结合教学实际因材施教, 以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此理解的基础上, 我认为过早给小学生划分学科, 并以贯穿知识和技术为主线索的教学模式, 是不科学的, 因为无论从小学生的身心方面还是从生理角度来看, 这样做都忽略了综合性特点。相反, 如果我们采取综合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课堂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 这样更加切合小学生的天性与特点, 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内在学习动机, 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 增强学生审美感受,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地发展
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目的都不尽相同, 音乐和美术是艺术类学科,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升学生情感, 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这些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需要后天培养的;不是外界可以直接附加的, 而是一个自身不断内化与感受的过程, 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施音乐与美术学科的综合教学, 打破学科界限, 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 这样带给学生的是多方面的感受, 更加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审美感受,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三)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往的教学主要是教授学生学科的专业技能, 而新课改后的教学是以综合教学为主, 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二者的有机渗透与完美结合, 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 这样自然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更加利于学生知识面的开阔、见闻的增长, 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让学生学会全面思考问题
在小学的音乐和美术教学课堂上, 教学内容大都是基础性的, 综合的教学的改革, 就会让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灵活多样。在这样的教学的模式下, 更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审美价值的交汇和人文内涵的交融。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以综合的眼光来审视音乐与美术学科, 自然也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式, 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
二、实施小学音乐和美术学科综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关注学生心理, 体现趣味性
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其技能, 注定是枯燥无味的, 而且还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以音乐课上歌唱教学为例, 想学会唱歌要先学会识谱, 之后就是要记忆歌词、练习, 不断重复练习。如何能够让我们的课堂训练取得更高的实效, 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也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造合适的情景,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者设计的活动中来。这个活动的关键因素是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趣味性特点。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从专业的角度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为了避免这种枯燥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以具体的形象思维教育为主。在现实的教学中, 音乐和美术的课堂中可以互相借鉴穿插各自的有利于教学的因素, 这样会让音乐和美术的授课效率大大提高。以《飞来的花瓣》的欣赏教学为例, 让学生感受美妙音乐中的情感,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提耳聆听的同时手也动起来, 用手中的画笔把音乐的画面呈现出来, 边学习音乐, 边制作花瓣一样的信件或明信片, 表达对教师的无比热爱、真挚谢意。反之, 在美术的绘画课教学课程上, 我们播放相应的音乐作为环境音乐, 也可以把五线谱充分利用到五彩缤纷的绘画中。
(二)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加强体验性
体验式的教学是当前最为广泛接受的教学方式, 却很少把它作为一种常规的普遍式教学形态提出来。从音乐和美术课程的教学本质来说, 二者都是一种体验性较强的学科。因为其体验的直觉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运用动画结合音乐来强化学生的体验。在音乐和美术的艺术教学课上, 应该注重音乐和美术的互相融合, 提高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动画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 这样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入情入境。如《小企鹅》一课, 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播放《动物世界》中小企鹅的影视片断, 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 更能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造成的刺激,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小企鹅、冰川、风雪奇景。这样利于学生的记忆, 更能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而直观的表象。如此这般, 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不仅收获了体验美和感受美的享受, 还提高了动手创造能力。
第二, 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自主地体验。体验是多方面的,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对音乐的感受以图形、图表、图画、线条、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收获美的享受、表达美、创造美。也可以在特定的音乐背景下展开美术学习与创作, 用音乐形式来辅助美术表达, 用美术形式来增强音乐体验。这样可以带给学生全方位的直观感受, 更加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更加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浅谈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吴秋仲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音乐是音乐课的事。美术是美术课的事。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间,为人类精神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乱混沌。”
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
在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音乐和美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不同,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一体,使新课程的内容更充实。那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课堂有着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呢?
一、音美结合,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引进音乐,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同时,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如上《迷彩服》这一课。刚上课我先请学生欣赏关于动物的flash歌曲,随着歌声的播放。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在学生作业时播放了《高山流水》,那是一首琵琶独奏曲。优美抒情的音乐,创设了理想的气氛,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从而同学们在悠扬的乐声中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作业。
二、音美结合,酝酿情绪,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如《甜蜜的梦》。
三、音美结合,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的共鸣。
而孩子们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所以美术需要学生的幻想,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手工课上让他们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想象力的飞翔是无止境、无穷尽的。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例如在教学《感受声音》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象出画面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随着节奏的变化,学生这儿一笔,那里一划,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发展了,兴趣也提高了。
四、音美结合,鼓励参与,培养观察力与感受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如《我的同学》在讲人物动态的画法时,学生对人体比例就很难把握,这时光靠老师讲,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室里,老师可通过音乐中舞蹈的表演,或播放录音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舞曲声中,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跳,一边去观察。当学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时,便可组织他们进行写生,创作。你就会在学生的画中看到各种线条,形体组成的人物舞姿优美,充满了儿童的创意。这样的教学学生将感到轻松、愉悦,又达到理解人物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位变化的目的,容易使学生接受,方便了教学。
4.阳河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工作 篇四
《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优音乐录像课、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实施细则》
一、参加评选的对象:
在职在岗并具有两年以上教龄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方可参加本次评比活动。
二、评选内容、形式及要求:
1、参评录像课和教学案例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
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精神为指导,体现审美教育和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以及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新创造。
2、参评课例与教学案例必须使用经过教育部教材审查委
员会审查通过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小学音乐教材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教材,以及经过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部分乡土音乐教材等。
3、录像课评比:
(1)选送的录像课必须是较完整的一节音乐课的录像(小学每课时40分钟,中学45分钟)。可以是第一课时亦可其它课时。
(2)录像课的授课班级必须是学校普通教学班。艺术加 强班不能参加。班级学生人数原则不少于45人。
(3)以小学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初中、高中的录 像课分学段、分组进行报送。
(4)必须使用同期录像、录音方式一次完成,不得课后进行加工剪辑。中学、小学要分别录制在不同碟上(小学、中学、高中各一张碟)附教学课件。
(5)录像采用DVD格式录制,碟盒外必须写有(贴牢)录像内容名称的标签。录像光碟和课件必须同时报送,光碟必须认真检查,确保格式正确,可以打开,任何不能打开的光碟,视作弃权处理。建议备份两份光碟。
(6)报送的录像课例要填写登记表(附件2)2份,并附有详细教案及教科书本课内容页面的复印件8份。教案左上方用四号楷体字标明“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优秀音乐录像课、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4、教学案例评比:
(1)教学案例评比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
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恰当,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特色。教学案例设计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难点重点、教学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其中,教学环节必须有说明或解说,对整个教学案例要有课例教学点评(点评人署名)。
(2)参评教学案例一式6份,文稿上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单位字样,每篇参评教学案例必须填写登记表一式2份(附件2),要求同时附含课件光碟一张(光碟中可含作者、单位、地区)。
(3)教学案例格式:一律用A4纸打印,标题用二号黑体字,正文用小三号仿宋体字。左上方用四号楷体字标明“广
东省第五届中小学优秀音乐录像课、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三、参评方法:
1、以地级市为单位报送参评录像课和教学案例,须填写评比
登记表,加盖学校和报送单位公章,于2010年7月10日前报送省教育厅教研室,过期作自动弃权处理。
2、报送名额:
各市各报送优秀课四节至五节,其中小学组两节,初中、高中组两节,自选组一节。教学案例报送两至四篇。
3、每节课可以有1—2名指导教师,但只能担任一节课的指导。
四、评奖办法:
1、组织聘请有关专家和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评委会,对参
评录像课和教学案例进行评选。评选的出部分一、二等奖课例和教学案例一等奖,参加省第五届中小学音乐教学和教学案例说课现场评比活动。
2、本次评比活动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设指 导教师奖若干名(只设一等奖的指导教师奖)。
3、将在评比的基础上,于2010年下旬举办广东省第五届中小
学音乐优秀课例和教学案例说课现场评比交流研讨会,对本次评比出的优秀课例和教学案例进行研讨、交流(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并推荐部分优秀课例和教学案例在《广东教学研究》及中国音乐教育网广东站刊登。
4、经评选的获奖优秀录像课与优秀教学案例名单,将通过文 件下发,并在《广东教学研究》和中国音乐教育网广东站刊登。
五、联系人;伍向平
5.关于举办全市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 篇五
基本功比赛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开发区教育管理办公室、市直各学校: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推进学校音乐、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提高音乐、美术课教学质量,经研究,定于6月17日至18日在滨城区一中举办全市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热爱艺术教育事业、具有两年以上教龄(2007年9月1日前任教)的中小学在职音乐、美术教师。
二、比赛分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三、参赛内容及要求:
(一)音乐
1.理论常识。现场书面答题,内容包括艺术教育法规、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欣赏与相关文化。艺术教育法规笔试内容依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欣赏与相关文化笔试内容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笔试时间90分钟。
2.声乐。演唱一首自选的独唱歌曲(不得用通俗唱法),自备CD伴奏带或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必须是本市参赛的选手),限时6分钟以内。
3.键盘(限钢琴或手风琴)。演奏一首自选独奏曲,限时6分钟以内。
4.自弹自唱与合唱指挥。自弹自唱(占60%):根据指定的歌曲,边演唱边用钢琴作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占40%):根据指定的合唱曲目,指挥由两架钢琴代表的合唱队。
5.器乐或舞蹈:两项中任选一项。乐器除键盘乐器外可任选一种中、西乐器或中小学课堂教学乐器(竖笛、口琴),乐器自备,演奏一首自选独奏曲,可使用自备的CD伴奏带;舞蹈内容自选,舞蹈音乐可用CD伴奏带,服装和CD伴奏带均自备。限时6分钟以内。
(二)美术
1.理论常识。现场书面答题,内容包括艺术教育法规、美术教育理论、美术欣赏与相关文化。艺术教育法规笔试内容依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美术教育理论、美术欣赏与相关文化笔试内容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笔试时间90分钟。
2.设计制作。根据现场命题进行纸立体造型设计制作,制作材料(纸质)有组织者提供,制作工具自备,时间为180分钟。
3.色彩画命题创作(独幅)。水彩画、水粉画、铅笔淡彩或钢笔淡彩等不限,除画纸(4开画纸)外,画板、画架和其余作画工具材料自备,时间为180分钟。
4.国画人物写生。现场模特写生,水墨、白描等不限。除画纸(4尺3开生宣纸)外,其余作画工具材料自备,时间为180分钟。
四、参赛名额:各县区小学音乐、美术各报6名,初中音乐、美术各报5名,高中音乐、美术各报3名;北中初中部音乐、美术各报1名,高中部音乐、美术各报2名,实验学校小学、初中音乐、美术各报2名。
五、报名办法:参赛选手必须如实、完整地填写《参赛选手登记表》(见附表1、2),加盖选送单位的公章,务于6月10日前以县区(学校)为单位报送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联系电话:3188793。手机:***,***,邮箱:hanjing414@sohu.com。
六、经费:参赛教师每人交参评费200元,参赛、观摩人员每人每天向大会交住宿、生活、会务、资料、场地、器材、交通等费180元,大会统一在报到处安排食宿。
七、报到日期、地点:参赛教师于6月16日下午5点前到滨州
市建工宾馆(渤海10路、黄河2路交叉口西100米路北)报到,晚7:30在滨城区一中进行理论考试。
八、评奖办法:市教育局将根据音乐、美术教师参赛人数,分别评出小学、初中、高中组一、二、三等奖。获得各组别一等奖前3名的教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附表1:滨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登记表
附表2:滨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登记表
滨州市教育局
6.美术教学离不开音乐 篇六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 我们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 充分体现音乐和美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不同, 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一体, 使新课程的内容更充实。那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课堂有着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呢?
一、音美结合, 创设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才可以得益。”在美术课堂上, 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引进音乐, 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 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 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 视听结合,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 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 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 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 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 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 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 享受美感, 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同时, 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 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景音乐, 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如上《迷彩服》这一课。刚上课我先请学生欣赏关于动物的flash歌曲, 随着歌声的播放。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在学生作业时播放了《高山流水》, 那是一首琵琶独奏曲。优美抒情的音乐, 创设了理想的气氛, 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从而同学们在悠扬的乐声中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作业。
二、音美结合, 引发想象, 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 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 产生艺术的共鸣。
而孩子们喜欢幻想, 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所以美术需要学生的幻想, 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手工课上让他们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想象力的飞翔是无止境、无穷尽的。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例如在教学《感受声音》的时候, 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 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音乐的曲调诙谐, 幽默又欢快, 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象出画面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 随着节奏的变化, 学生这儿一笔, 那里一划, 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 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能力发展了, 兴趣也提高了。
三、音美结合, 鼓励参与, 培养观察力与感受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 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 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 深切感受。如《我的同学》在讲人物动态的画法时, 学生对人体比例就很难把握, 这时光靠老师讲, 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室里, 老师可通过音乐中舞蹈的表演, 或播放录音带,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舞曲声中, 跟着老师一边唱, 一边跳, 一边去观察。当学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时, 便可组织他们进行写生, 创作。你就会在学生的画中看到各种线条, 形体组成的人物舞姿优美, 充满了儿童的创意。这样的教学学生将感到轻松、愉悦, 又达到理解人物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位变化的目的, 容易使学生接受, 方便了教学。
音乐, 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比如画《千变万化的帽子》, 我先播放《小黄帽》, 古人云:“缘耳而知声, 缘目而知形。”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帽子并说出生活中有的一些帽子, 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 注意力也集中了, 听了音乐后纷纷举手发言, 讲述了自己感受和了解的帽子气氛非常热烈。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再进行绘画练习, 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东西画了。这样既解决教学上的难点, 又使课堂生动有趣。
7.《浏阳河》教学设计 篇七
《浏阳河》教学设计
广州开发区二小 王唱
一、教学分析: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是感知性的艺术,而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本课《浏阳河》正是一首通过歌词的美、旋律的流畅、画面的美为主题的一首湖南民歌,表现了人们对人民领袖毛泽东的热爱。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两段歌词分别为一问一答,采用男女声对唱的演唱形式。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感悟能力、自学能力、我认为应多重视学生们欣赏歌曲和理解歌曲的能力,这也是他们的一个过渡阶段,循序渐进慢
慢培养。学生们已经接触过很多的的演唱形式,也接触过一字多音的的唱法,但还不够深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初步感受音乐中湖南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歌的魅力和当年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深厚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调动听觉、视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在丰富的聆听、欣赏、歌唱、对比活动中,感受民歌的魅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巩固对唱、独唱等演唱形式;欣赏不同的《浏阳河》
三、教学重点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
感受民族音乐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古筝等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
播放《月光光》、《采茶扑蝶》、《浏阳河》
请同学们说出它们产生的地方。出示课件湖南民歌—《浏阳河》
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欣赏女声独唱,黑鸭子组合重唱,古筝独奏,);
生:抒情、舒展、流畅……
歌曲新授——创造表现,爱国爱毛主席
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首先我们来接龙唱:
1、范唱:第一段 学生们唱:第二段 师:第三段(评价)
2、学生们唱:第一段 范唱:第二段 师生合唱:第三段(评价)
3、全曲齐唱(同学们觉得哪里最难唱呢?最后一句… 连音线…)
4、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师示范一两句)
要求:完整演唱第一、二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将
第三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5、学生古筝伴奏跟伴唱音乐一起唱
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欣赏歌曲)
生:对答或问答式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生:《对花》。师:我们能否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请同学们安排怎样对答
6、问答式对唱
生: 齐唱、对唱(男女对唱、组与组对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
师: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
7、学生古筝伴奏跟范唱音乐一起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师古筝伴奏)
8、师:除了对唱的演唱形式之外你们还知道别的演唱形式吗?(独唱、合唱、齐唱、轮唱、重唱)欣赏不同演唱形式的乐曲巩固对演唱形式的理解
三、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
师:既然是湖南民歌,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带有湖南方言的演唱呢?(李谷一)请同学们记住方言的地方,我们待会也做一次湖南人;
生:用方言唱《浏阳河》
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唱浏阳河》,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
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
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
师:《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拓展欣赏——简析体验、课后要求
8.音乐美术教研工作计划 篇八
二月份
1、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七年级下册培训。
2、完成中学音乐优秀课的录像工作。
3、各片开展中小学音乐、美术起始年级第二册教材的集体备课活动。
三月份
1、中学美术研究课。(学校待定)
2、音乐、美术学科课题组活动。
四月份
1、小学美术实验教材课堂教学评优。
五月份
1、新课程实验教材初中音乐研究课。(学校待定)
2、小学音乐研究课。(学校待定)
六月份
1、音乐、美术学科课题组活动。
9.阳河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工作 篇九
一、作文教学改革达到的目的
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创造性, 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因此作文教学改革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 一直是我多年来实践的方向。
(一) 实施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
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重复性等诸缺点, 我看到, 作文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一次作文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不清晰, 盲目性干扰了科学性;作文的教学计划不系统, 每次作文课随意找个文题应付, 随意性影响了教学的计划性;而因为盲目与随意, 容易在作文中重复教学内容, 重复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针对此, 我实施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
(二) 作文教学改革要序列化, 序列化可以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
作文教学序列化, 才会建立起由易到难的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 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才可能使教师有效地分阶段引导学生完成作文学习目标, 真正掌握作文技巧,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作文教学改革重在教规律
学生只有掌握了作文的规律, 才能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飞翔。所以教规律就是教根本, 是引导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径。
二、作文训练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根据作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我采用排序列、讲规律、巧训练的作文训练教学法, 有计划、有系统地讲授作文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通过科学有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 排出序列, 就是按文体总体安排, 文体内分阶段
首先, 把作文教学按文体总安排, 不仅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作文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还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喜欢的诗歌、散文、谜语、对联和一些应用文也纳入作文教学的总体计划中, 并且按照文体安排序列, 讲授训练完一种文体, 再在此基础上讲授训练另一种文体, 前一种文体是后一种文体的基础, 后一种文体是前一种文体的延伸。
在各种文体之内, 再分阶段讲授训练, 这实际上是大序列中的小序列, 在每种文体的写作教学中, 又按其文体写作时的思路分成若干个要求, 这些要求要以低、小、近为标准。要求设置的低, 学生才能容易完成;每个要求要跨度小, 让学生循序渐进, 敢于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要求达到的目标近, 这样才可以迅速、明显地取得成效。这一个个低、小、近连起来就是高、大、远。
(二) 精讲规律, 就是学习每种文体时的规则和技能
文无定法, 但作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精讲规律, 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这些规律有别于写作教程中的规则, 因为那些规则太抽象、太概括, 中职艺术专业学生难以掌握和运用。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也广泛学习, 吸取他人的作文教学成果, 设计出适合音乐、美术类中职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易理解、易学习、易运用的作文规律, 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作文能力。
例如, 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 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个判断, 讲述一个道理, 议论文的题目应该是论题或论点, 所以, 论点可以从题目中找到, 或者找到提示。而讲论证的方法时, 重点讲解例证、引证和喻证法, 以学习过的课文为例讲解, 学生接受得快, 理解得深, 运用时还有范本仿效, 使议论文的学习化难为易。
(三) 优化训练, 就是精讲善练, 追求实效
1.精讲善练, 上下结合
在精讲规律的基础上, 精心设置课内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并且要求教师不要总是高高在上, 要亲自“下水”, 课上进行口头片段示范, 然后请学生分析评议, 再让学生仿作, 先说后写, 限定时间完成片段训练或提纲写作, 教师在巡行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 练习完成后, 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当堂展示, 师生共同评议, 对普遍性的问题课堂上集中解决, 个性化的问题课下单独解决, 简单的以评语的形式, 复杂的当面指导。这样, 教师台上讲授和“下水”示范相结合, 教师和学生评议相结合, 课上集中指导和课下分别批改相结合。
2.课内完成, 课后巩固
前面已经介绍了课堂上如何精讲善练, 课时所限, 课堂上只能进行提纲和片段的训练, 这些内容要求必须课内完成, 而完整的作文写作要安排在课外完成, 要求学生结合课堂上的讲授, 以课堂上的提纲写作和片段训练为基础进行丰富或扩展, 有效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避免了学生课外写作的随意性或抄袭现象。
3自改互改, 改在写前
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让学生自改互改, 一个是提倡写前改, 因为在课堂讲授和训练环节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调整自己的写作提纲, 加强写前改, 减少写后改。
(四) 提高兴趣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灵活多样, 生动活泼
为了吸引学生, 为了给训练课做辅导, 我在作文教学中也穿插其他课型。例如, 讲授诗歌时, 设计原创诗歌朗诵比赛课, 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 还设计了录音歌曲欣赏课, 口头作文课, 名篇佳句摘抄课等等。这些课型既新颖有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为学生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看似与作文无关的课, 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这种意外之喜, 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发表评论, 鼓舞信心
结合美术、音乐学生的专业特点, 我经常以不同形式来发表学生的作文。比如, 节庆墙报, 把学生作文配以插图悬挂在校园内;让学生编排文摘小报, 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章、片段、格言、警句摘抄下来, 设计成A3纸版面的手抄报, 要求有刊名, 有插图, 有版面设计, 定期在教室墙上展出, 相互观摩, 交流, 并进行评奖;我还让音乐班的同学选择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改歌词, 把诗歌写作和音乐演唱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演唱。这样的作文学习, 结合了他们的专业优势, 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又让他们展现了他们的强项, 这样学生就不再视作文为畏途了。
3.读写结合, 扩大视野
作文教学不是独立的, 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相连。
讲演绎、归纳、类比时, 就讲如何利用它们在议论文中进行论证, 分析课文时, 就探索布局谋扁的结构规律, 并归纳成结构图等。总之, 学生为用而学, 教师为用而教, 课课有得, 得得有用。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积累写作素材, 我不仅仅发动和鼓励大家借阅书刊, 而且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还给他们讲一些诗词和名人名作等, 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扩大了学生视野。
总之, 排成序列, 精讲规律, 优化训练, 提高兴趣, 从形式到内容, 从中心到铺助地全面实施作文训练教学法, 是对中职音乐、美术专业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尝试。这是我在中职语文写作课上教学法初探。爱因斯坦这样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作为一名教师, 探究教学教法目的是为了更充分的发挥教书育人的本质。培养身心和谐的人, 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愿这缕缕阳光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0.如何将音乐融合到美术教学中 篇十
参加组别:幼儿园 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学科分类:美术教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果能把音乐融合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体现学科的整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多方面激发兴趣,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把音乐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 音乐烘托 激发兴趣 培养创造力
一、研究目的:
幼儿美术和音乐都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它们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审美创造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一般都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眼、手、脑协调练习的机会较多,而听觉参与的机会仅限于听教师说、听同伴说。近年来,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结合我班的美术课题研究,我们尝试把音乐贯穿在美术活动中并进行有效地整合,使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为美术活动服务。
二、研究方法
1、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美术活动重要的环节,一个活动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吸引幼儿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节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也是一个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导入部分很精彩能在短时间内就牢牢地抓住幼儿的心,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从而使活动更加有效,调动幼儿求知欲。
在欣赏活动《波洛克和他的画》中,我不是直接向幼儿展示视觉作品,而是先让听觉参与,播放小朋友熟悉的动画片《小蜜蜂》的主题曲,让幼儿听音乐跟着节拍做自己认为可以做、想到做的事,欢快而优美的乐曲在教室里回荡,幼儿跟着音乐的起伏陶醉了:有的用手打着拍子、有的有节奏的点头、有的想溜冰、有的想跳舞、有的想画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波洛克也是一个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的美国画家,幼儿带着好奇进入了欣赏。
以音乐导入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活动,也为幼儿单一的操作活动增添了活力,调动了幼儿多感官参与了活动,使幼儿思维更加活跃、开朗。
2、音乐融入美术欣赏,帮助理解作品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低,在理解艺术语言上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对作品的点、线、面、色、情感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但许多时候还是似懂非懂。而如果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配以与作品表达情感相似的乐曲,不仅能加深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使幼儿更加投入、更加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欣赏邳州农民画《迎新娘》时,引导幼儿欣赏作品中鲜艳的色彩、热闹的场面、迎娶队伍中动态各异的人物的同时,配以乐曲《喜洋洋》。节奏明快、兴奋热烈、喜气洋洋的唢呐声在教室里回荡,每个幼儿都被震撼和感染。听着欢快的乐曲,观着热烈的场面,孩子们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只见他们在教室里尽情地跳呀、唱呀„„由于经历了多方位的审美体验与感受,作品在幼儿的心中因赋予情感而得到活化,幼儿融视觉的审美与心灵的体验于一体,艺术通感的桥梁使幼儿步入了最佳的审美境界。
3、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情境创设,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境的创设对于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幼儿完全投入到情境中去。既能张扬个性,又能轻松愉快地消化知识。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幼儿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恰如其分的引入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个性化探索欲望,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形成。
在美术活动《小鸟的家》中,首先让幼儿感知体验。小朋友们见过小鸟吗?喜欢小鸟吗?小鸟是怎样叫的?小鸟是怎样飞的?小鸟是怎样唱歌跳舞的?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绕有兴趣地模仿小鸟的叫声和小鸟的各种姿态。接着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大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心情豁然开朗。幼儿根据自身感受到的音乐节奏表演各种各样高兴快乐的小鸟。孩子们自由、投入,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只在大自然中,在树林中,在苗岭上空自由飞翔,嬉戏的一群快乐小鸟。他们充分感受到心情的轻松和愉悦,加深了对鸟的认识和了解,为激发幼儿的爱心,引出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作了充分的铺垫。
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趣味无穷的模仿秀和音乐情境中达到高潮,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4、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联想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联想创造是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增强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建立创造自信的有效途径。而优美的音乐可以为幼儿搭起一座由生活通往创造表现的桥梁,将幼儿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与情绪感受转化为美术创造的源泉。
在《下雨了》活动中,我巧妙地引导幼儿对在雨中的情景进行回忆、体验、想象、表演,在创作前就开始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当幼儿沉醉在音乐中时,我一边喊“下雨了”,一边用喷水壶浇洒“细雨”,孩子们欢呼雀跃,“下雨了,下雨了!”活动掀起了高潮。创作中,幼儿一边体会着《小雨沙沙》,一边描绘着雨中的情景,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点燃了幼儿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幼儿创造无拘、画面各异、个性鲜明、稚拙生动。这时音乐一转,节奏有了变化,幼儿都不由自主地看了我一眼我随意的拿起一位小朋友的作品,稍加折叠,插根小棒,一转眼,漂亮的画面变成了一把小雨伞,孩子们惊奇、兴奋,兴味盎然,跃跃欲试。
水粉画《我的梦》活动中,我先播放了音乐《梦幻曲》,该作品是舒曼所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曲。整个旋律起伏均匀,渗透着宁静、冥想的色彩,这首乐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如诗如梦的意境使人联想起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在幼儿沉醉在乐曲中时,我提供了几种暖色调、较柔和的水粉颜料(如粉红、粉蓝、粉黄、粉绿等),供幼儿使用。引导幼儿随乐曲想像自己的美梦,并用水粉表现出自己梦幻般的联想。
三、研究结果:
1、构建了幼儿园美术教学新模式,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健康人格的方面入手,组织教学活动,摒弃了传统的单一美术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
2、促进了幼儿积极多元的发展,真正成为幼儿表达自己所知、所想的活动。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3、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明显转变,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4、打造了幼儿园美术特色品牌,幼儿园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在镇教育系统行业和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幼儿园还被评为镇教育系统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四、结论与建议
1、将音乐渗透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音乐激活美术教育课堂,真正使孩子们在音乐和美术活动的整合中轻松、愉快、自由的活动,让音乐成为引领幼儿美术创作的导火索,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钻研和摸索,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幼儿放飞思想,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在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性情,张显个性,在美术活动中享受过程、享受成果。
2、音乐能够激活美术教育课堂,使幼儿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对美术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让美术活动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音乐与美术的完美融合,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小精灵儿童网站http://new.060s.com/article/2008/10/21/135527.htm
2、《自主性
绘
画
与
音
乐的融
合》
中
国
教
育
网http:// 如何将音乐融合到美术教学中
幼儿美术和音乐都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它们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审美创造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一般都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眼、手、脑协调练习的机会较多,而听觉参与的机会仅限于听教师说、听同伴说。近年来,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结合我班的美术课题研究,我们尝试把音乐贯穿在美术活动中并进行有效地整合,使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为美术活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美术活动重要的环节,一个活动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吸引幼儿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节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也是一个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导入部分很精彩能在短时间内就牢牢地抓住幼儿的心,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从而使活动更加有效,调动幼儿求知欲。
在欣赏活动《波洛克和他的画》中,我不是直接向幼儿展示视觉作品,而是先让听觉参与,播放小朋友熟悉的动画片《小蜜蜂》的主题曲,让幼儿听音乐跟着节拍做自己认为可以做、想到做的事,欢快而优美的乐曲在教室里回荡,幼儿跟着音乐的起伏陶醉了:有的用手打着拍子、有的有节奏的点头、有的想溜冰、有的想跳舞、有的想画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波洛克也是一个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的美国画家,幼儿带着好奇进入了欣赏。
以音乐导入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活动,也为幼儿单一的操作活动增添了活力,调动了幼儿多感官参与了活动,使幼儿思维更加活跃、开朗。
二、音乐融入美术欣赏,帮助理解作品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低,在理解艺术语言上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对作品的点、线、面、色、情感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但许多时候还是似懂非懂。而如果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配以与作品表达情感相似的乐曲,不仅能加深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使幼儿更加投入、更加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欣赏邳州农民画《迎新娘》时,引导幼儿欣赏作品中鲜艳的色彩、热闹的场面、迎娶队伍中动态各异的人物的同时,配以乐曲《喜洋洋》。节奏明快、兴奋热烈、喜气洋洋的唢呐声在教室里回荡,每个幼儿都被震撼和感染。听着欢快的乐曲,观着热烈的场面,孩子们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只见他们在教室里尽情地跳呀、唱呀„„由于经历了多方位的审美体验与感受,作品在幼儿的心中因赋予情感而得到活化,幼儿融视觉的审美与心灵的体验于一体,艺术通感的桥梁使幼儿步入了最佳的审美境界。
三、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情境创设,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境的创设对于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幼儿完全投入到情境中去。既能张扬个性,又能轻松愉快地消化知识。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幼儿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恰如其分的引入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个性化探索欲望,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形成。
在美术活动《小鸟的家》中,首先让幼儿感知体验。小朋友们见过小鸟吗?喜欢小鸟吗?小鸟是怎样叫的?小鸟是怎样飞的?小鸟是怎样唱歌跳舞的?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绕有兴趣地模仿小鸟的叫声和小鸟的各种姿态。接着播放音乐《苗岭的早晨》,大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心情豁然开朗。幼儿根据自身感受到的音乐节奏表演各种各样高兴快乐的小鸟。孩子们自由、投入,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只在大自然中,在树林中,在苗岭上空自由飞翔,嬉戏的一群快乐小鸟。他们充分感受到心情的轻松和愉悦,加深了对鸟的认识和了解,为激发幼儿的爱心,引出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作了充分的铺垫。
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趣味无穷的模仿秀和音乐情境中达到高潮,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四、音乐融入美术活动的联想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联想创造是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增强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建立创造自信的有效途径。而优美的音乐可以为幼儿搭起一座由生活通往创造表现的桥梁,将幼儿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与情绪感受转化为美术创造的源泉。
在《下雨了》活动中,我巧妙地引导幼儿对在雨中的情景进行回忆、体验、想象、表演,在创作前就开始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当幼儿沉醉在音乐中时,我一边喊“下雨了”,一边用喷水壶浇洒“细雨”,孩子们欢呼雀跃,“下雨了,下雨了!”活动掀起了高潮。创作中,幼儿一边体会着《小雨沙沙》,一边描绘着雨中的情景,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点燃了幼儿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幼儿创造无拘、画面各异、个性鲜明、稚拙生动。这时音乐一转,节奏有了变化,幼儿都不由自主地看了我一眼我随意的拿起一位小朋友的作品,稍加折叠,插根小棒,一转眼,漂亮的画面变成了一把小雨伞,孩子们惊奇、兴奋,兴味盎然,跃跃欲试。
水粉画《我的梦》活动中,我先播放了音乐《梦幻曲》,该作品是舒曼所作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曲。整个旋律起伏均匀,渗透着宁静、冥想的色彩,这首乐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如诗如梦的意境使人联想起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在幼儿沉醉在乐曲中时,我提供了几种暖色调、较柔和的水粉颜料(如粉红、粉蓝、粉黄、粉绿等),供幼儿使用。引导幼儿随乐曲想像自己的美梦,并用水粉表现出自己梦幻般的联想。
11.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漫谈 篇十一
一、小学生的美术欣赏习惯和欣赏特点
美术欣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通过观察、感觉和想象等获得审美体验的情感活动。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下面,笔者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分析一下小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点。其一,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自身的生活常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判断,对那些反映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为自己的范本。反之,他们很难认同陌生的绘画内容。如,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及高楼大厦等司空见惯,他们往往难以感受到表现农村低矮的房子、田间地头的劳作等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其二,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凭自己的第一印象来看待作品,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随意性较大。其在观察作品时,或许只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仔细琢磨、用心推敲。其三,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过于注重整体而忽视细节。如,低年级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致忽视了其中手帕的存在,变成了单纯地看花纹。中、高年级学生同样存在类似的现象。如,四年级的学生在欣赏工艺作品中的刺绣时,很多学生会把刺绣作品当做绘画来看待。其四,强烈的色彩刺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画中蓝蓝的天、红红的花及黄澄澄的果实,这些色彩鲜明的事物使他们的内心充满喜悦。如果教师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学生的面前,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从而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
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低年级的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生活周边的美好事物。如,《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虽然某些表达不符合常理,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此外,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学生喜爱。中年级的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一些优秀美术作品,以培养学生热爱美术艺术的情感。如,《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贴近生活、能使其理解和接受的中国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
1. 专题欣赏。
专题欣赏是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和组织形式之一,它是指在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如,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一课中,教材提供了十幅有关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图片。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最后,形象生动地讲述中国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在专题欣赏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也可在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 随堂欣赏。
随堂欣赏是指在绘画和工艺课中穿插进行的欣赏。如,在绘画教学中,出示范画,教师合理地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欣赏。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可出示一些范画,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素描知识。
3. 现场欣赏。
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欣赏的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欣赏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拜访画家、工艺美术家及雕塑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对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来说,现场欣赏的内容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12.阳河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工作 篇十二
毕业论文网-教育学论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面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代美学也表明:“美能使任何活动的境界得到提升。” 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大学科,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似乎是两种殊不相关的,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但现实的艺术活动中,所谓音乐中的画面和绘画中的音乐感,往往是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比如:美术中的术语“色彩”一词经常作为音乐用语出现在音乐理论文章中;音乐中的术语“节奏”一词也往往作为美术用语出现在美术理论文章中。人们在欣赏、谈论艺术作品时,也常常会说,这首乐曲简直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者说,这幅画简直像音乐一样迷人。艺术理论家们认为这些描述并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性的描述或比喻,而是在长期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的艺术经验。这种经验表明了音乐与美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其次,从物角度来说,音乐中的声音和美术中的色彩都是一种波动,即声波和光波。牛顿在研究色谱的同时还得出一个有趣的假设,他认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恰好相当于C、D、E、F、G、A、B七个音。根据是:七度音之间的比例为1:2差一点,七种颜色中红与紫的比例也正好是1:2差一点。尽管这个推测还不足以将音乐色彩与美术色彩一一对应起来,但人们依然依靠感觉在它们之间设下某种对应关系,如明朗、暗淡等等。艺术家们一直是在探索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与整合。德国美学家费歇尔说过:“人的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是共鸣。” 许多抽象派画家都力图将音乐注入画面。毕加索认为:“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蕴藏着独特的音乐感。”康定斯基更是这方面的典型,他认为“形与色彩本身组成足够表达感情的语言因素,正如音乐的声音直接灵魂一样。” 著名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也指出:“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他还举出例证来具体说明:“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六朝山水画家宗炳对着山水画弹琴,‘欲令众山皆响’,这说明山水画有音乐的韵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音乐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音乐中游戏、活动和。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听到音乐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他们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因此把音乐融入到美术课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人都有过快乐时情不自禁一个人大声唱歌的感觉,也有过面对奇美时想把一腔的兴奋挥洒在纸上的冲动,不论是什么人,激情是没办法禁锢的。这似乎印证了一句话——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声音是看得见的色彩。一个个音符从耳边跳过,一张张画面在眼前流淌,心中充溢的,是丰富的情感。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当学生陶醉在音乐的氛围中,伴随着活跃的想象、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精神得到充实,视野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
声形并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使学生融入美术作品中。在耳濡目染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比如画《上学路上》,我们可先播放《上学歌》,古人云:“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上学时高兴的心情和追忆上学路上发生的有趣事情,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听了后纷纷举手发言,讲述了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气氛非常热烈。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再进行绘画练习,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东西画了。这样既解决教学上的难点,又使课堂生动有趣。又如在教学《线的秘密》的时候,就可以选用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让学生欣赏,从中感受到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乐感,并用线条表示出来。这时候播放节奏强烈的《命运》,适合画跳动起伏的折线,播放轻柔舒缓的《高山流水》可以以感悟到平滑婉转的曲线。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画出线条,通过学生自身的感觉来提高对的感受能力。世界著名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经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点,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手段。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从音乐中联想到画面,由于每个人的感受能力都不同,联想到的也千差万别。同一首乐曲,有的看到了宁静的河畔星光在闪耀;有的则仿佛看到了茫茫的一片大草原。学生有了美的想象作为基础,再加以创造,作品就千变万化非常丰富了。借助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的联想,让学生尽情畅想美和境遇美,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21世纪竞争最激烈的是人的创造力,未来要求今天的儿童拥有更丰富的创造力,创造不是生活中的原样照搬,不是记忆的重现,而是在观察、回忆、联想、幻想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和取舍,发展创造形成有价值的思维结晶。而美术活动的价值就在于它引发儿童的创造力。音乐凭借着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音响,能直接迅速地通过听觉作用于儿童的大脑,引起情绪共鸣,发展审美情感,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听听画画》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象出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随着节奏、节拍的变化,学生这儿一笔,那里一划,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既稚拙、粗犷,又浑厚、简练,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童趣盎然、气韵生动,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发展了,兴趣也提高了。以美为本,是一条的教育之路。实践证明,美术和音乐融合,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把音乐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美育工作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水平,在他们细小的心灵中埋下美的种子,将来在伟大祖国的这个大花园中竞相开放,以促进我国群星灿烂,英才辈出的来临。: 《教育技术》 《美术教育》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13.阳河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工作 篇十三
1. 激发学生兴趣
数字美术具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创作快捷、传播迅速等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 拓宽艺术视野
数字美术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美术的魅力、艺术的熏陶,为学生的美术鉴赏、创作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
3. 培养信息素养
在小学阶段,数字美术主要是信息技术与传统美术的结合,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大有裨益。
4. 激发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使学生的艺术构思轻而易举地变成现实,大大激发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数字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 趣味性原则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激发他们潜能、培养他们自信、鼓励他们学习的根本因素。因此,数字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保护学生自信心。
2. 启发性原则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在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数字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引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创新。
3. 顺序性原则
数字美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遵循美术教学基本规律,又要兼顾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切忌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4. 兼顾性原则
数字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完全等同或取代传统美术教学,而是要与传统美术教学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协调发展。
三、数字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笼统来说,数字美术包含以下四种形式:(1)对传统美术作品的数字加工及资源利用;(2)借助数字技术进行的美术创作;(3)借助数字平台进行的美术创作及传播;(4)宽带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视域下的艺术作品。落实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美术鉴赏
在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数字美术资源,一方面向学生展示花鸟鱼虫、名山大川、雕塑建筑等具有艺术美感的实物或景观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另一方面向学生展示名家名作,让学生在欣赏、点评和临摹的过程中,夯实美术基础,提高美术修养。例如,在“名画赏析”课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美术资源,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格尔尼卡》《向日葵》《星月夜》等充满童趣的名家作品,并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电脑绘画
电脑绘画利用计算机的“画图”功能进行美术创作,降低了绘画成本,提高了绘画效率,创新了绘画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灵感,是数字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形式。例如,在讲“线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的“画笔”功能进行绘画,鼓励学生大胆应用线条和色彩来展示自己的构思,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数字绘画拥有便捷的“涂色”“修改”“删除”等功能,使学生放下了纸质绘画的种种思想顾虑,展开联想的翅膀,大胆作画,激发了学生绘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软件创作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应用Photoshop、Painter等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利用电子技术手段将自己的艺术理想变为现实。例如,在讲“色彩”的时候,教师给出一幅“夕阳西下图”,图中包含天空、晚霞、长椅、小路、树木、河流和游人等元素,教师分别给出了“欣喜”“悲伤”和“匆忙”三个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境,利用Photoshop软件调整图片中各元素的色调,让学生领悟不同的色彩在表达不同情感和氛围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于色彩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艺术素养。
4. 数码产品
美术是一门包罗万象、辐射广泛的学科,囊括绘画、摄影、动漫、雕塑等多个领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照相机、摄影机等数码产品进行数字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美术修养。例如,鼓励学生周末到周边地区进行艺术采风,并拍摄照片或视频,在班级美术学习群内共享,供学生交流欣赏。与此同时,可以将学生拍摄的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数字美术资源,利用画图、Photoshop、Painter等软件进行美术加工和再创作,丰富美术教学资源,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阳河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工作】推荐阅读:
浏阳河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调研报告07-28
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教学常规检查通报10-23
小学美术情境教学11-30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07-10
小学美术教学札记07-14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08-02
小学美术教师工作不足08-16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总结08-23
小学美术教学建议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