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dtnl教学课件

2024-06-18

声母dtnl教学课件(共10篇)(共10篇)

1.声母dtnl教学课件 篇一

《d t n l》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与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因此在教学《dtnl》这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的特点,有目的的选择和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体的求知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形象化,突出重点、难点、采用各种方法(直观、电教、观察、分析、推理、发散、操作……)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课堂有张有弛、有静有动、有讲有练、有想有说……丰富多彩,创设愉快学习的天地,通过这些诱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等心理品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巧借生字卡片,激情入境

在dtnl的拼音教学中,开课通过生字卡片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四个声母,接着引入本节课的四个声母,然后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回到生活语言环境中掌握观察图画。这样设计是因为课件可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融直观性、多变形、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二、活动中学习,体验乐趣

在教学dtnl时,我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1、在老师教完dtnl的读音后,让学生看图后,想好办法记住它们的读音和形。学生一听可来劲了,积极开动脑筋,有的通过编顺口

溜、儿歌记住它们的读音,有的则联系生活的经验来记住读音。例如“l”学生是这样记的:小木棍lll小猪小猪lll;小铅笔lll等。

2、让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手势或姿势做出dtnl的形,便于学生牢记dtnl的形及写法。

三、赏识孩子,树立信心

课堂上我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上课开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的,有的孩子读的很好,我就让全班学生给与鼓励;有的学生不服,就继续挑战他,这样一来,孩子的积极性大涨,在比赛中掌握本课要点。这样,一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使学生的信心大增,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学习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才能使刚入学的儿童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使课堂40分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华李小学于盼盼

2.声母dtnl教学课件 篇二

笔者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汉语音韵学的过程中, 觉得有两个大问题特别难于讲授, 学生们亦均感头绪纷繁、无从下手。一个是在讲授郑张尚芳先生 (下文简称“郑张”) 的上古音复声母构拟体系时, 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如何按照该体系构拟出某字的上古复声母?具体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另一个是如何讲授汉语中古音韵母至现代北京话韵母的演变条例, 即如何把古今韵母演变的规律简单明晰地讲授出来。对这两个问题目前的汉语音韵学论著或无涉及或虽有涉及而不得要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两个问题都有较长时间的探索, 有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现在写出来以就教于广大同仁。

本文只对第一个问题加以探讨。即按照郑张的体系, 如何从某字的中古声类出发构拟出该字的上古音复声母。笔者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方法, 或可看作是阅读郑张著作上古音复声母部分的一个导读。下文对郑张体系的介绍和举例均取自郑张 (2003a, 2003b, 2005, 2007) 诸论著, 文中不再逐一加注, 特此说明。全文经郑张尚芳先生审阅指正, 谨致谢意。

一郑张尚芳的上古音复声母体系简介

(一) 郑张的上古单声母表及其发展历程

要想掌握郑张的上古复声母构拟体系, 须分两步走:第一步, 应先全面了解郑张的复声母系统, 作为下文讨论的基础;第二步就是对某个汉字如何按照郑张的体系, 构拟出它的上古复声母。

欲构拟上古汉语的复声母, 须以上古单声母为基础。单声母郑张又称为基本声母。不同的上古单声母构拟体系会导致复声母构拟形式的不同。下面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郑张的上古单声母构拟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大致说来, 自高本汉以来, 从时代和代表性上考量, 上古单声母的构拟体系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各阶段均有其不同的贡献。目前以郑张的上古单声母构拟体系较为完善。

第一阶段:高本汉/王力体系。从声母发音部位数量的角度看, 该体系共有7组声母 (以每组的第一个声母为代表, 下同) , 即:p (帮) 、t (端/知) 、ts (精) 、t拶/t蘩 (庄) 、掎 (章) 、k (见) 、揲/諂 (影) 。其特点是, 除了唇音、舌音和个别喉音吸收了前人对上古音声母的研究成果外, 大体上与中古音的格局相去不远。有关评述见李方桂 (1980:10-14) 和冯蒸 (2006:47) 。

第二阶段:黄侃/李方桂体系。该体系的共同特点是均持古声19纽说, 即只有五组声母p、t、ts、k、揲。与第一阶段的不同点是取消了庄 (t拶/t蘩) 和章 (掎) 两组声母。黄侃与李方桂先生的上古单声母体系虽然基本格局相同, 但是李先生的体系与黄侃的古声19纽说仍有三点明显不同: (一) 增加了一套圆唇舌根音和喉音声母, 计6个 (kw, khw, gw, 耷w, 揲w, hw) ; (二) 增加了一套清鼻流音声母, 计5个 (hm, hn, h耷, h耷w, hl) ; (三) 喻四 (以母) 独立作r。所以李氏的单声母实是31个 (19+1+6+5=31) 。我们知道, 李氏所增加的一套圆唇舌根音和喉音声母只是中古相应声母的合口;至于清鼻流音系统, 虽然在谐声系统中是不同部位的声母谐声, 但李氏仍处理为单声母, 即视为与浊鼻流音系统相配对的清声母, 与塞音和塞擦音的清浊相配情况相同。除去这11个声母后剩下的20个声母本质上同于古声19纽。

第三阶段:郑张尚芳体系。该体系共有25个声母。该系统虽也以黄侃的古声19纽为基础, 尤其是与李方桂体系很相似, 也是p、t、k、揲、s五组声母。但与第二阶段的体系有五点不同 (郑张2007) : (一) 匣母古有塞擦两源, 至中古非三等混并为匣母, 三等分为群云二母。故上古除群母外还应有云母。上古[k]组为“见溪群疑”;[h]组为“晓云影”。此处群母g和云母G/揿易引起误解, 须加说明。从中古音的角度看, 群母、云母似均只是三等声母, 在郑张的上古声母体系中, 则兼含非三等声母匣, 郑张认为群、云、匣三母同出一源, 上古实有舌根浊塞音g和浊擦音G/揿两个音值, 只是g:G/揿之别中古在三等还保留着, 即群、云二母, 而在一、二、四等则合流为匣母。按照传统的古本韵理论, 上古基本声母应为一、四等韵的声母, 故本应以匣母为代表。但为明确起见, 郑张改用群、云二母作为浊塞、擦二母的代表, 而不用虽为一、二、四等但已混为一套的匣母作为代表。在郑张体系不列匣母的情况下, 此处群、云二母都应理解为是四等俱全的声母, 已非中古仅为三等的群、云的含义了。如果写得更准确一些, 应是群/匣1g, 云/匣2G/揿。而且由此可知, 传统古音学的“喻三归匣”说并不准确, 因为匣有g、G/揿两源, 喻三只能归G/揿, 而与g无缘。 (二) 上古来母为闪音r, 以母 (喻四) 为边音l, 故上古单声母有以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古重纽韵中的喻四合口字上古为喻三, 如“匀尹营”等字拟为*Gw-, 换言之, 上古喻三*Gw、*Gwr中有部分字中古变为喻四, 此为郑张系统的一大特色。 (三) 上古原有二套清鼻流音声母, 其中一套为5个, 郑张分称为[抚]*mh->ph-、[哭]*耷h->kh-、[滩]*nh->th-、[胎]*lh->th-、[宠]*rh->th-五母, 中古都变入次清, 即送气清音。它们均为单声母。与另一套中古变入晓母的清鼻流音*hm-、*h耷-、*hn-、*hl-、*hr-不属一类, 此类属于带*h-冠音的复声母系列 (详下文) 。又*nh-、*lh-带冠音s-时可形成“清”母字。 (四) 上古无塞擦音, [s]组原只有擦音心*s->s-、从*z->dz-、清*sh->tsh-, 擦音才可结合-r-、-l-。有如藏文的sr-、sl-、zl-。精母后起, 多来自上古的*揲s-、*揲z-、*sl’-, 属复声母, 汉代才形成塞擦音ts-, 精母原非基本声母。[s]组加-r-变中古庄组*shr-初、*sr-生、*zr-崇。 (五) 影晓云在上古前期为小舌音*q, *qh, *G, 在上古后期喉音化为*揲, *h, *揿。概而言之, 郑张体系的特点是:1.喻三 (云) , 喻四 (以) 均独立, 与传统上古声母说不同;2.清鼻流音系统分为两套, 一套是单声母, 一套是复声母;3.喉音影组与精组的拟音与李方桂的上古单声母体系明显不同。

现把上述三个阶段的异同表列如下, 同时列出郑张的单声母表, 以作为下文讨论的基础:

(二) 郑张的上古复声母系统

郑张尚芳的上古音复声母结构复杂, 下面我们分三点加以论述。

1. 郑张上古复声母体系的材料与思路

郑张对沈兼士《广韵声系》的全部947个谐声系列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 在逐字核对《汉语大字典》后, 严格区分出《广韵》收字哪些是上古字, 在此基础上, 得出了他的上古音复声母构拟体系。他的《上古音系》后附古音字表以《广韵声系》为基础, 主要收录《广韵》字已入GBK者, 依声符今音的音序排列 (非谐声字即以本字作独立声符) 。可查看一万八千字的古音音韵地位及所属声符系统。 (非上古字加#为标记, 无#号的才为汉代及汉以前文献上的古字)

2. 上古的音节结构

郑张的上古音节完整结构如下表:

基声母或称声干, 此据郑张 (2007) , 《上古音系》11页前冠音称“前置冠音”, 后附尾称“后置韵尾”。其框架类于藏文, 前冠音相当藏文基字的前加和上加字, 垫音相当下加字, 韵尾相当后加字, 后附尾相当再后加字。足见这一结构是古汉语古藏语共同的音节结构。

3. 郑张上古复声母系统

郑张先生的上古音复声母体系分为三种类型: (一) 后垫型复声母 (基本辅音+后垫音) , 即基本复声母; (二) 前冠型复声母 (前置冠音+基本辅音) ; (三) 前冠后垫型复声母 (前置冠音+基本辅音+后垫音) , 也即基本复声母加前冠。

(1) 后垫型复声母

郑张先生称为基本复声母。垫音分-w, -r, -l, -j (-lj) 。

-w垫音只在舌根音和喉音后面出现表示圆唇, kw、khw、ɡw、耷w表示见溪群疑合口, qw (揲w) 、qhw (hw) 、Gw (揿w) 表示影晓匣喻合口, 它们紧密组合为一个整体, 不涉及组类变化, 于表中不再单列。

-r, -l垫音有双重作用。一方面-r垫是中古二等和三等重纽B类以及庚蒸幽喉牙唇音出现条件;-l垫则是一等、四等、除上述之外的三等带流音字的出现条件。另一方面, -r和-l的塞化作用 (写作r’, l’, 它们不是独立流音音位, 只表示塞化作用) 产生了舌音 (郑张2003a:137)

(2) 前冠型复声母

前冠音分五种, 分别是咝音s-;鼻音m-、N-;喉音揲-、h-、揿-;流音r-;塞音p-、t-、k-。

郑张认为上古无精母字, 咝s-冠可以在塞音前生成精、清、从母字, 在鼻流音前生成心母。而与唇舌牙喉无联系的精母字主要是来自喉冠揲s-、揲z-和sl’-塞化。鼻音m-、N-冠主要在浊塞音前吞没浊声干而形成主声母, 在清塞音前大多脱落。N-冠表示同部位鼻冠。流音r-冠在舌音前形成知组。李方桂的知组是tr-, 但郑张根据汉藏亲属语言中复声母只有kr-、pr-而无tr-的现象, 认为汉语的tr-也是后期的, 早期应该是rt-。r-冠影响演变为知组:rt-知母, rth-彻母, rd-澄母, rn-娘母。喉音揲-、h-、揿-冠在鼻流音前吞没声干形成影晓匣云。但是当喉冠后的l和r塞化整个结构变为端组时, 喉冠脱落但决定发音方法。塞音p-、t-、k-冠不太普遍, 后两种尤少。有些见组字又有帮组读法, 可能有p-冠, 根据藏文, b冠音在k、g之前, 但g却不在p、b之前, 所以郑张认为这样的复声母结构应是p-k, 而非k-p。

(3) 前冠后垫型复声母

也即加前冠的基本复声母。这种类型复声母形式主要见于中古庄组以及晓、书、船、邪、来、以各母的构拟。具体类型请参看下文表8。

为了便于掌握郑张的上古音复声母体系, 下面我们以表格形式列出全部冠音、垫音在与基本声母结合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例字。各表的表头为上古基本辅音 (单声母) , 表心为中古音类。 (依郑张1981/2003表的修改, 并经郑张本人审定) 。其中表4为带冠塞音、擦音。表5为带冠鼻音、流音。表6为带后垫塞音、擦音。表7为带垫鼻音、流音。表8为前冠后垫型复声母表。表中楷体字 (部分例字无法显示楷体, 以宋体表示) 为代表字, 音类留空表示未见到这种组合, 代表字留空表示暂未找到合适例字, “×”表示不可能的组合。

二构拟上古复声母的原则与方法:郑张尚芳的上古复声母谐声说

关于上古汉语声母的谐声原则, 高本汉提出过谐声说 (见冯蒸2006:17-18) , 李方桂也提出过谐声说 (李方桂1980:10) , 这些谐声说都是关于上古单声母或称基本声母的构拟原则, 至于复声母的谐声说, 除高本汉对Cl-型复声母、李方桂对心母或审二与别的声母的谐声提出过构想外, 基本上少有人系统全面提出。我们认为, 按照郑张的体系, 如何从中古声类出发构拟出某字的上古音复声母, 须遵循下列16条原则, 这16条原则或可称为郑张的复声母谐声说。这16条原则可分为三大类:1.总则;2.流音类谐声;3.非流音类谐声。其排列既是互相联系又是有序的, 只有依次考虑, 才能够把上古复声母构拟出来。这16条作为构拟上古复声母的一整套方法论原则, 系笔者首次提出。

(一) 上古复声母的构拟原则

1. 总则

原则1在谐声系列 (含通假反映) 的处理中才会出现复声母问题;非谐声系列中的字, 则需依通假和亲属语言形式来考定其复声母。

原则2一般说来同声符字的词根声母 (声基) 或完全相同或部位类型相同 (不论送气不送气, 清或浊之异) 。例如:皁*zuu揲, 草*shuu揲, 早*揲suu揲;白*braag, 百*praag, 魄*phraag。而复声母针对的是谐声系列中的异部位相谐问题, 所谓异部位相谐指的是谐声字 (被谐字) 的声母发音部位和声符 (主谐字) 的发音部位不同。同部位的谐声不涉及复声母问题。

原则3严格区分流音 (指来母和以母) 谐声系列和非流音谐声系列, 它们的结构有别。

原则4根据谐声和通假的情况, 一个中古单声母可有多个复声母来源, 详见郑张《上古音系》 (2003a:225-230页) 及本文的第三节。《上古音系》中的归纳表或还可增加。

2. 流音类谐声

原则5含流音的谐声系列涉及后垫式复声母。流音总是位于后垫音的位置, 即复声母的第二成分 (端组除外, 非tr-, 而是rt-) 。例如“各*klaag:格*kraag垎*graag貉*glaag洛*raag<g·raag<揿kraag (很多kr式复声母基辅音是清的, 如“监柬各京”等字, 而因冠揿-使基声母变浊为g, 才脱落) 。

原则6在含有流音的谐声系列中, 凡是没有舌音字的, 流音表示等的归属;在谐声系列中有舌音字的, 流音具有塞化作用, 即可以使整个复声母结构塞化为舌音。因为流音 (r, l) 与舌音 (t) 同部位。

原则7有些谐声系列不能显示后垫音, 须靠词族以及亲属语言或借词音来推定已消失的后垫音。

原则8声符本身是否复声母, 也要考察整个谐声系列来决定。看谐声系列中有无流音, 例如“多”, 本身不是谐声字, 但是它可以作“移”字声符, 所以是复声母*揲l’-。

原则9各组加流音有部位的限制, 流音可以出现在声母的p, k, 揲, s后, 但不出现在同为舌音的t、th、d、n后 (即tr-等是后起的) 。s后加l变中古精组, 如锡是*sl-, 酒是*sl’>ts-。

原则10与流音来母 (-r-) 和以母 (-l-) 谐声体现中古的等位关系。-r限二等、重纽三等, -l限一四等、普通三等、重纽四等。复声母有些靠谐声定, 有些靠等位定。

原则11与来母谐声的字, 如果不是二等字, 则一律构拟成-l-, 同于以母的上古音值。

3. 非流音类谐声

原则12在非流音谐声系列中, 异部位谐声涉及的是前冠式复声母, 被谐字 (即谐声字) 的声母读音一般是复声母的第一成分, 即代表冠音, 主谐字 (声符) 代表词根声母 (声基) , 即复声母的第二成分。换言之非流音音节一般由该谐声字的中古音声母发音部位决定其5种冠音系列所属 (如喉音就是揲-, h-, 揿-, 精组就是s-等) 。

原则13前冠音共有五类, 可分称为喉冠音 (揲-) 、流冠音 (r-) 、鼻冠音 (m-, N-) 、塞冠音 (p-, t-, k-) 、咝冠音 (s-) 。各组冠音原则上虽然可加于p, t, k, 揲, s五组基本声母前, 但变化的结果则多不相同, 均有其规律。流冠音r-只加在t-组声母前变知组, s-可加于各组基本声母前, 但一律变精组, 鼻冠音m-, N-的区别是m-可加在非同部位声母前, N-则正相反。

原则14鼻流音的谐声情况有两种, 应严格区分, 与晓母谐声的算前冠喉冠音式的复声母, 与送气塞音 (滂、溪) 谐声的是后送气的单声母 (抚哭帑等) 。

原则15同部位 (但不同发音方法) 的鼻音和塞音之间的谐声和通假有可能是前冠鼻音N-类声母, 但鼻音与同部位送气流音的谐声通假则是单声母, 应构拟为送气的鼻流音, 共5个, 即mh (抚) 、nh (帑) 、耷h (哭) 、lh (滩) 、rh (宠) , 实际是mh、nh、耷h、lh、rh。除了这种情况的谐声和通假则构拟为带有前冠鼻音N-类的复声母。

原则16前冠p-、t-、k-式塞音复声母是清的, 与藏文的浊前缀音b-、d-、g-不同, 究其原因, 是因为从汉藏比较角度看, 藏文的“八”“百”的浊音b前缀均对应汉语的清音前缀p-的启示。带此类冠音其读音清浊、送气由基声母决定。

(二) 上古复声母构拟的步骤方法

按照上述原则构拟上古复声母, 在具体操作方法上还要按照下列步骤:

1. 首先准确确定某字某读 (该字有同义又读) 的汉语中古音韵地位 (声母地位和韵母地位, 通常包括摄, 开合, 等, 声调, 韵部, 声母六项) 。

需要说明的是:构拟上古复声母, 原则上似乎只要知道中古的声母就可以了, 不必管韵母, 其实不然, 我们还必须知道该字的有关韵母信息, 如等位, 是否是重纽等, 否则某些类型的复声母仍然构拟不出来。根据上文的原则10可知, 某些后垫式复声母是根据中古等位得出的。汉字的中古音韵地位《上古音系·古音字表》已有, 也可查《广韵声系》或者《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等。

2. 知道了某字的汉语中古音韵地位后, 接着要判断该字所属的谐声系列, 即谐声字或声符。

如果是谐声字, 就分别考察主谐字和被谐字的中古音韵地位是同部位还是异部位。同部位不涉及复声母问题, 异部位要根据上文的16条原则依次加以判断。判断该字是不是谐声字主要根据《说文解字》, 有些字形结构《说文》解释有误, 还要根据当前古文字学家的成果,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等古文字加以断定。

3. 如果该字不是谐声字, 只是声符, 还要考察其谐声系列。

如果该字没有谐声系列 (主要参考《广韵声系》) , 则要考察其在亲属语言的同源词或者借词读音, 做进一步的判断, 这方面主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

以下按照上述构拟原则与步骤试举几例说明。

(1) 病並母庚韵去声重纽三等

此字属“丙”谐声系列, 谐声字“柄炳寎邴蛃”等全部为唇音帮组字, 从谐声系列来说, 由于是同部位似可不必构拟复声母。但从中古等位来考虑, “病”属重纽三等, 需加后垫音-r, 所以仍需构拟为复声母*bra耷。

(2) 姜见母阳韵平声三等;佯从母阳韵平声三等

此二字从“羊”声, 羊, 以母, 声符“羊”与谐声字“姜、佯”中古声母发音部位不同, 且主谐字“羊”为流音, 所以故需构拟带垫音l的复声母, 声基一为见母k, 一为从母z。故姜*kla耷, 佯*zla耷。

(3) 唐定母唐韵平声一等

此字从“庚”声, “庚”见母。“唐”为舌音字, 则要考虑构拟含有流音塞化的复声母。另外“唐”在“道路”义上与“行”*glaa耷为同源异形词, 从谐声和同源词两方面考虑, “唐”应构拟为*gl’aa耷。

(4) 造清母豪韵去声一等;糙清母豪韵去声一等

此二字从“告”声, 谐声系列中有见组字“诰靠”等。谐声系列声母发音部位一为齿音一为牙音, 故需构拟复声母。谐声字“造”“糙”的声母读音为复声母的第一成分, 即冠音, 主谐字“告”的声母读音代表复声母的词根声母。“造”“糙”中古为齿音, 所以复声母的冠音为s-。这样“造”“糙”应为带s冠音、声基为溪母的复声母*skhuus。

(5) 邊籩帮母先韵平声四等

此二字的谐声系列中“臱矏櫋”皆明母字 (据郑张新拟:臱为*mb-, m冠音吞没浊塞音, 而留下m) 。“邊籩”为帮母字, 同部位的鼻音塞音相谐, 则考虑鼻冠音, 所以构拟为*mpeen。

三中古38声母上古来源表

郑张尚芳 (2003a:225—230) 列有“上古声母四家对照表”, 此表其实可称为“中古声母上古来源表”, 今略加简化 (删去原表“高本汉、王力、李方桂”三家拟音) 转录如下, 以供参考 (亦请郑张先生审阅增改过, 已与其《上古音系》之表不完全相同, 而更为完备)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中古全部38个声母中的每个声母均有1个以上的上古来源。如光列前冠变化的中古见母有3个上古来源, 精母有8个上古来源 (后来郑张在“东方语言学”网上又增加了2个上古来源, 如此则精母有10个上古来源) , 等等。此表可以看做从中古声母出发构拟出某字的上古音复声母的索引。所以会出现这种“一对多”的情况, 那是郑张对《广韵声系》中每个中古声母所含的全部谐声系列进行穷尽性分析的结果 (《广韵声系》全书共收有947个谐声系列, 分布于中古41声类中, 每个中古声类含有数量不等的多个谐声系列, 如见母有107个谐声系列, 精母有34个谐声系列, 等) , 故形成如此丰富的复声母结构系统。

关于该表, 原书的说明是:“本表只列基本声母及主要的前冠变化。后垫变化r在二等、三B, l在其他等, w在见影组合口, 不涉组类变化的就不列, 只列章组-j (皆含-lj) 。” (郑张2003a:225)

关于表9, 我们还需要稍微做些解释。此表所列为中古声母来源于上古单声母, 或带冠声母, 或带垫声母, 带r、l、w垫音的不涉及声组变化, 故不列。带塞化流音的变端知组, 带j声母变章组或邪母, 则列出。以表中帮组第一个声母帮母为例, 表中列有4个来源, 如帮母带r、l的皆不例, 但带冠音的mp变帮, 影母带p-冠音的p-q、p-k也变帮, 列入。而pl’变端, pr’变知则另列于端知组。再看第二例滂母, 表中列有5个来源:第一个来源, 滂母来自单声母ph, 如滂字;第二来自鼻冠音mph-, 如氵百字;第三个来自清鼻音mh, 如抚贝冒二字;第四个来源于呼母qh, 指的是冠音是p-, 基声母是呼母 (中古晓母) qh, 如烹字;还有冠音是p, 基声母是溪母kh, 如叵字。表中原则上不再举例 (个别难于理解的附有例字) , 具体例字可见上文表4—表8各表。

参考文献

[1]陈大为《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说研究》,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2]冯蒸《上古声母构拟体系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 载《汉字文化》1998年2期17-30页。又见《冯蒸音韵论集》35—54页

[3]冯蒸《冯蒸音韵论集》,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6

[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5]郑张尚芳《上古音系》,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简称2003a)

[6]郑张尚芳《汉语上古音系表解》, 原撰于1981年, 系油印本, 正式发表于《语言》2003年第4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称2003b)

[7]郑张尚芳《原始汉语P类复声母在中古的表现形式》, 《汉语史研究——纪念李方桂先生百年冥诞论文集》, 台湾历史语言学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 台北, 2005

3.浅谈普通话平翘舌音声母的教学 篇三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理论;平舌音;翘舌音;声母辨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60-02

普通话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和说话,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声母教学是学好普通话的第一个环节,平翘舌音声母的发音是否标准,直接影响到方言区人们的普通话的标准程度。

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普通话里有平舌音:z c s (因发音时舌尖平伸称为平舌音,又称舌尖前音)和翘舌音zh ch sh r (因发音时舌尖要微微上翘称为翘舌音,又称舌尖后音)两组声母,它们的发音部位不同,区别明显。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省份,由于受本民族母语和当地汉语方言的交互影响,学生的平翘舌音声母失误较多。在普通话的3500个常用汉字中,平翘舌音占的比例为28﹪左右,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两类声母,正确、熟练地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失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有平翘舌音对立,但翘舌不到位;②无翘舌音声母,混发成平舌音;③部分平翘舌音相混。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掌握两组声母的发音区别,解决好发音问题;二要注意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辨别、识记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来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实践,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普通话平、翘舌音声母的教学。

第一、从发音原理入手,用语音理论指导发音。

让学生了解平舌音和翘舌音的概念,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一)让学生切实掌握声母的正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直观的“发音部位示意图”,先向学生逐一介绍17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后着重介绍翘舌音声母的发音部位。让他们用舌尖在口腔里找出上齿、齿龈、硬腭的发音位置,之后给学生示范发音并要求他们仔细听辨,力求正确发音。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以翘舌音为重点,以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异同为难点,运用手势语和“发音部位示意图”,引导学生找准发音部位,体会两者发音部位的不同,通过带读、范读等方式,从读-听-写-说,从声母到字词句段篇进行强化训练。

发翘舌音时,关键在于找准发音部位,先将舌尖前部上举,轻巧地接近或贴在硬腭前部,舌肌放松,不要紧张。有了良好的位置感后,发翘舌音就比较准确了。突破难点关键在于发音部位及舌位状态的不同:发平舌音时,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舌头平伸。发翘舌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舌尖略翘。相同点在于发音方法近乎相同,成一一对应关系,如z zh 不送气塞擦音 ,使学生明确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异同。

结合发音原理,指导练习时进行纠错:如果翘舌音发音部位靠前,注意舌头稍稍后缩,舌前部上举,舌尖接触或接近硬腭前端(隆起的小鼓包处)。如果平翘舌音混读,运用多种记字方法记字。

第二、采用阶梯式教学模式,进行平翘舌音字词句段篇训练。

(一)训练形式多样化。有教师范读,教师带读,学生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情景会话练习,绕口令比赛等。读-听-写-说并重,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拾级而上,从平翘舌声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同调对比、混编练习)--句子(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情景会话)--段落(标注平翘舌音并分类)--短文(先找出平翘舌音的字词,再进行朗读),重点练习翘舌音声母的字词。在教学中,对学生存在的语音问题,及时指出并对照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进行纠正,注重培养学生的纠错(自我纠正和互相纠正)意识、规范意识,争取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并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课后加强训练。通过小组合作、比赛来巩固平翘舌音的发音,互帮互学,运用全班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学生担任不同角色进行情景会话练习,小组合作找出平翘舌音的记字方法,选出小组代表进行绕口令比赛,大大增强了普通话课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对比练读贯穿教学始终。从声母对比练习,到单音节词的对比练习,再到双音节词的对比练习,到记字方法,直至绕口令练习,通过多层次的对比,落实了教学任务,使学生逐渐分辨了平舌音和翘舌音。

第三、运用有效的记字方法,分辨清楚平翘舌音。

在普通话中,平翘舌音的字词很多,需要花功夫记忆常用的平舌音字与翘舌音字,可以采用以下的记字方法。

1.记少不记多:平舌音声母的字少,只有300多个,翘舌音声母的字多,所以记字宜记平舌音声母的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音节sen下,只有一个“森”字,而shen 音节下,却有“身、神、审、甚”等34个汉字。

2.利用形声字偏旁类推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大约占了汉字总数的80%以上,分别记住常用的平翘舌音的简单字,这些字加上偏旁的其他字,大多数也念平舌音或翘舌音(极少数例外),记住一个字可以带出一批字。例如:仓c—苍沧舱伧;昌ch—猖唱倡娼菖。

3.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类推:

①平舌声母z、c、s不与韵母ua、uai、uang相拼。例:“抓、刷、庄、床”等字的声母是翘舌音。

②翘舌声母sh不与韵母ong相拼,所以“松、宋、颂”等字的声母是平舌音。

4.用d、t检示法测定翘舌音:

形声字中,声旁用字的声母是d或t的,大都念翘舌音。例如:滞、蝉、查、橙、说等的声旁的声母都是d,又如纯、治、撞、始等的声旁的声母都是t,这些字都读翘舌音。

5.编口诀:

①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编口诀:“uang、uai、ua,翘舌不用怕”。

②选出最有代表性的翘舌音字编口诀,以例类推。“少者周中尚,壮者朱召昌,长者章主丈。”

6.趣味绕口令记忆法。如:“树上有个涩柿子,树下有个石狮子,风吹柿树哗哗响,树上掉下了涩柿子,柿子打着石狮子,狮子碰坏了涩柿子”,这个绕口令解决了柿子、狮子、涩、石等容易出错的字。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学生在有趣的绕口令练习中愉快记忆,增加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7.在词语中巩固记忆平、翘舌音的字。通过读大量的平翘舌音词语混编练习来巩固记忆。如zh-z:准则、制作… sh-s:上司、哨所… 。

8.在句子、文章中巩固记忆平、翘舌音的字。在朗读或背诵句子或文章前把平、翘舌音的字标出,朗读时特别注意,学生就会逐渐形成正确发平翘舌音的意识。

9.少部分字音特殊的字。

记住这些规律,有助于辨别和记忆平、翘舌的字。

通过以上有关平翘舌音声母的语音理论及辨正的教学,学生对普通话的平翘舌音声母的相关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发音要领,明确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异同,读准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r,从而为学生进行下一阶段普通话朗读和说话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梅.单春樱.《普通话口语层级训练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婷婷.《浅谈平、翘舌音和鼻、边音声母的教学》《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第10卷第3期.2008年6月.

[3]李邦秀 《谈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性及方法》《贵州教育科研》.2010年2月.

4.dtnl教学设计 篇四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2.学会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3.正确认读、识记四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声母d t n l的发音方法以及音节拼读。通过教师的拼读示范,让学生反复观察、模仿,反复练习拼读,能初步掌握拼读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运用拼读方法对声母与带调韵母组成的音节进行拼读是教学难点。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游戏复习导入新课

二、声母音的教学

(一)引入

1.拼音乐园里可热闹了!今天老师还要带小朋友到这里认识一些拼音娃娃。瞧,乐乐正和小朋友们在参加学校的庆祝教师节联欢会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2.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说说同学们是怎样表演的?(重点说出“打鼓”、“模特”、“快乐”等,初步感知声母d t n l的发音。)

3.我们今天要学的几个拼音娃娃就藏在这幅图里面。看看谁找得快(学生纷纷找出图中隐藏的d t n l几个声母)。

(二)教学声母d

1.小朋友,你认识它吗?指名试着读一读。(看图,出示声母d及直观图。)教师迫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2.教师示范发音引导学生读对,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纠正发音。

(三)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声母tnl

1.读t时,发音动作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发n时,舌尖顶住上牙床,发音时声带颤动,气流从鼻腔出来。发l时,舌尖顶住上牙床,发音时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2.方法同上,着重区别n和l的发音。教学n、l时,可让学生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松开鼻子发n的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

3.d、t、n、l的发音部位都在舌尖和上齿龈,叫舌尖音。

4.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n、l,纠正发音。

三、声母形的教学

(一)屏幕上的图能够帮助你们记住d、t、n、l的样子,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一想有什么新的发现,同座交流交流

(二)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畅所欲言。

5.《dtnl》的教学反思 篇五

然后,创设情境,学习新知。让学生看图和实物学习带调音节。在看看、听听、拼拼、读读、说说的动态过程中巩固了字母,认识了事物,训练了说话。

因为n和l极容易混淆,也是本课难点,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常用词让学生听音分辨:“奶奶、拉车、你们、鸭梨、泥土、礼物”等词语,不仅训练了他们的听力,而且化难为易,从而使学生轻松掌握。

6.《dtnl》教学设计1 篇六

1、巩固学过的声母,使学生能牢固掌握。

2、继续练习拼音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 t n l的字形。

1、比较区分:b―d、f―t、m―n、b―p

(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伞柄朝下t t t,伞柄朝上f f 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出示卡片:dà mǐ、tǔ dì、mǎ、tù 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读词语要连读。(范读、领读、开火车。)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轻轻地》,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六)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拼音 d t n l

7.清以降上古声母、声调研究综述 篇七

(1)传统语言学中的上古声母研究。

相对于韵系的研究而言,上古声母的研究起步很晚,而且多是零散、不成系统的。对上古声母研究作出贡献的学者主要有钱大昕、章炳麟、曾运乾、黄侃等人。

(1) 钱大昕的上古声母研究。

钱大昕是清代著名学者,精通经史、考据之学,在文字、音韵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古音学方面,主要成就是考定了“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他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中说:“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也就是说,“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他举了大量古文献中异文、重文、古注和方言材料作为例证。“古无舌上音”是钱大昕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钱氏在《十驾斋养新录》中列出的题目是《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他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牀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也就是说,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到了6世纪,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钱大昕的这2项发现论据充分,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公认。

(2) 章炳麟的上古声母研究。

章炳麟是第1个完整地建立上古声类系统的学者。他在《国故论衡》中提出了一个《纽目表》,认为上古音有21个声纽。章氏的纽目表吸收了清人钱大昕的研究成果,但也有自己的创见,即提出了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他的论证方法与钱大昕相同,所引文献证据除了异文、重文、古注、声训等,还较多地引用了谐声材料。章氏的“日纽归泥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多数学者认为“日”与“泥”在上古是分立的。至于娘母与泥纽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2者在《切韵》时代尚且为一类,在上古自然归为一类。

(3) 曾运乾的上古声母研究。

曾运乾于1928年在《东北大学季刊》第2期发表的论文《喻母古读考》中提出了著名的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喻三归匣,是指中古喻母三等位的声母在上古属于匣母。曾氏举出“古读营(于倾切)如环”等42证,广引先秦文献,论证“于母古隶牙音匣母”,于母就是喻三。喻四归定,是指中古喻母四等位的声母在上古属于定母。曾氏举出“古读夷(以脂切)如弟”等53证,广引文献古注、通假、异文等,论证“喻母古隶舌声定母”,这里所说的“喻母”就是指喻四。

曾氏所引的例证十分充分,上古声母的这2个语言现象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在解释这2个现象方面,后来的学者并没有完全接受曾氏的归并说。喻三归匣得到了广泛承认,而喻四归定则未成定论。

(4) 黄侃的上古声母研究。

黄侃在上古声母研究上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古音十九纽的上古声母系统,具体纽目如下:

喉音:影、晓、匣

牙音:见、溪(群)、疑

舌音:端、透、定、泥、来(含照三组)

齿音:精、清、从、心(邪)(含照二组)

唇音:帮非、滂敷、竝奉、明微

黄氏的十九纽吸收了钱大昕、章炳麟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声与等的结合规律,构建了一个独特、完整的体系。十九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照二与照三分开,并将照三归端,照二归精,比之章氏的精照合一,实为一大进步。

(2)现代语言学中的上古声母研究。

随着现代语言学上古音研究的深入,上古声母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现代音韵学对上古声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上古个别声母的考证。

周祖谟根据经籍异文及书传音训等材料,证明审母三等字分为2类。一类“古代均曾与舌音塞音一类字相通。其音值虽不易确定,但若从高氏之拟音,古读为,则与以上诸母之音相去过远矣。然而今之审母三等字尚有一类不可详考者,其古音盖与心母相近。如少,书沼失照二切,古与小声近义通。故力小亦曰力少,少君亦称小君,少主亦称小主,少腹亦曰小腹,小心母字也。”

审母二等字的上古音,黄侃、高本汉均谓读如心母,周先生通过列举大量经籍异文,证明“审母二等字古音当读近心母无疑。惟其正确音值是否即与心母相同,尚待研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有一些考证上古声母的文章发表。如钱玄同《古音无“邪”纽证》、罗常培《经典释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于两纽》、黄焯《古音为纽归匣说》、朱芳圃《照穿神审禅古读考》、蔡凤圻《见溪变晓匣说》、戴君仁《古音无邪纽补证》、马汉麟《古音审并于晓考证》、林语堂《古音中已遗失的声母》等。

(2) 上古声母系统的拟测。

高本汉是最早拟测上古声母系统的学者。他在《中日汉字分析字典》里将上古声母构拟如下:

k见 kˊ溪 g喻三 gˊ群匣 ŋ疑 x晓 ø影

t端tˊ透d喻四dˊ定n泥l来

ts精tsˊ清dz邪dzˊ从s心z喻四

tş庄tşˊ初d拮ˊ崇ş生

p帮pˊ滂 (b?) bˊ並m明

高本汉认定谐声系统是上古声母研究的主要材料,其指导思想是:不同的谐声现象反映了不同的声类性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构拟出34个上古声母。高氏利用谐声资料构拟上古声母的尝试无疑是成功的,但问题在于他对谐声资料的运用还存在若干缺点,如谐声通转的情形十分复杂,如何分清主次,并进而提出数理上的根据,高氏似乎没有考虑到;又如对谐声材料的时代鉴别这一基础性工作,高氏也没有做好。

继高本汉之后,董同龢也全面构拟了上古声母系统。他在《上古音韵表稿》中提出了古音36声母。

唇音:p pˊbˊm m。

舌尖音:t tˊd dˊn l

舌尖前音:ts tsˊdzˊs z

舌面前音:ts tsˊdzˊnˊsˊzˊ

舌面后音:ĥ ĥˊĝˊgˊn xˊj

舌根音:k kˊg gˊng x r

喉音:·

董先生的构拟取消了高本汉的 (b?) ,增加了清鼻音m。;舌尖前音取消了dz,以z代表邪母,同时取消了高本汉的4个照二卷舌声母;舌面前音与高本汉大致一样,但禅母董拟作捺,高氏拟作掭;他还构拟了一套舌面后音ĥ ĥˊĝˊgˊn xˊj,这是高氏所没有的。

对于高本汉的研究,王力先生不太相信谐声字可作为考定上古声母的主要依据。他认为谐声关系太复杂,从中古角度看,不同声母之间的互谐很多,不宜作主要依据,所以他对高本汉及其后一些学者以谐声为主的音类研究不予采纳。

王力先生在清儒研究基础上考察上古声母系统。合并了三十六字母中的八母,后来又接受了李荣“俟母独立”说,在照二组擦音全浊位上增加了一个“俟”母,是为三十三纽,分为五大类七小类。

双唇:p (帮非) pˊ (滂敷) b (並奉) m (明微)

舌尖前:ts (精) tsˊ(清)dz(从)s(心)z(邪)

舌尖中:t(端知) tˊ (透彻) d (定澄) n (泥娘) l (来)

喉音:ø(影)

李方桂的上古声母系统的构拟则继承了高本汉以来谐声偏旁的研究思路,在构拟中力图解释各种谐声现象。他吸收了近年来海外汉学家对上古音构拟的成果,在古音构拟中引入了上古译音和民族语文尤其是古民族语文的材料,加上作者在汉藏语系民族语方面的渊博知识,使得他的上古拟音系统新颖独特,在上古音研究中独树一帜。与王力一样,他也批评高本汉声母越分越细,尤其是给三等声母另构一套声母不妥。他提出了2条谐声原则判断谐声行为的常例与例外:一是上古发音部位相同的塞音可以互谐;二是上古的舌尖塞擦音或擦音互谐,不跟舌尖塞音互谐。

(3) 上古复辅音有无的论争。

最早提出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声母的是英国牧师艾·约瑟。其后,高本汉在《汉语词类》中也主张汉语有复辅音声母。

国内语言学家首先论证复辅音问题的是林语堂。他于1924年发表的《古有复辅音说》一文中提出了研究复辅音的4条途径,即:古今俗语之凭证;读音及异文的凭证;文字谐声的凭证;由印度支那系中的语言做比较,证实中原音中也有复辅音的材料。

继林语堂之后,论证古有复辅音的还有吴其昌。他于1932年1月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来纽明纽古复辅音通转考》,从6个方面证明了来、明二纽古为复辅音。

李方桂对复辅音抱着谨慎的态度,他承认汉语上古音存在复辅音,但是又认为“现在我们仍没有满意的解决方法”。在《上古音研究》中,他讨论了3种复辅音:a.单辅音后面跟介音-r-、-j-、-rj-的形式,如tr-、trj-、tj-等;b.加词头s-的形式;c.来母与牙音、唇音相谐,大致采用高本汉的意见,拟为kl-、bl-等。只不过将其中的二等字改为kr-或br-。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反对古有复辅音的说法。如唐兰《论古无复辅音凡来母字古读如泥母》、王健庵《“来纽”源于“重言”———兼论带r复声母问题》、刘又辛《古汉语复辅音说质疑》等。

2. 上古声调研究

(1)传统语言学中的上古声调研究。

上古音的声调研究相对于韵系而言,要困难得多。中古四声在上古用韵与谐声中,不同声调字之间的通押与通谐特别多,很难像韵部与声纽一样从中寻求演变的条理。所以传统语言学关于声调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假说,很难说其中哪一说可以成为定论。

(1) 清代的上古声调研究。

顾炎武认为“古人四声一贯”,就是说,上古汉语有四声,但在诗歌用韵中不必限于同声调相押。

江永的看法与顾氏大致相同。但与顾氏不同的是,江永认为中古不同声调的字在上古一章诗中做韵脚字的现象是上古的异调相押,而不是临时变调。

段玉裁最先从语音演变的角度提出他的声调学说。他说:“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于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后人因而将段氏的声调学说简述为“古无去声说”。

孔广森提出了古无入声说。孔氏以《中原音韵》和元曲来比拟《诗经》用韵,似有以今律古之嫌。把入声看做六朝审音者从去声中别出,似乎是一种人为区别的结果,这是不妥的。

王念孙、江有诰2人都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并且认为每一个字的声调古今不一定相同。王氏曾一度改从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但晚年改定《合韵谱》时认定古有四声。江氏起初也认为古无四声,但经过反复研究,最终断定古实有四声。江氏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但认为古有四声,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上古的四声不同于中古的四声。

(2) 近代的上古声调研究。

黄侃提出上古只有平、入二声。这也跟他的古本韵说相关联,与二、三等韵为古变韵一样,上声、去声韵也属于古变韵。如果只承认上古有平、入二声,则意味着上古音中其实没有声调。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八中认为三代秦汉之间阳声自成一类,有平而无上去入,阴声平上去入具备,合为五声,提出古有五声的观点。

(2)现代语言学中的上古声调研究。

现代语言学中关于上古声调的研究所得出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2派,一派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周祖谟为代表,认为上古已经存在平上去入四声。

(1) 王力的古无去声说。

王力的观点可以认为是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补充和修正。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这一点上,2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是段氏认为上古只有平上入3个调类,而王力则主张上古有4个调类,他将上古声调分为舒、促2类,舒长的声调就是平声,舒短的声调是上声,促长的声调是长入,促短的声调是短入;中古的去声是由长入和一部分平上声2大类变化而来的。另外,陆志韦、李新魁等人的观点也与王力先生的观点大同小异。

(2) 周祖谟的古有四声说。

周祖谟的古有四声说是对清人王念孙、江有诰等人观点的继承和发挥。周祖谟于1941年发表的《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辨》一文中专门论证了上古不但有平、入两声,而且有上、去声。主张上古有四声说的学者除了周祖谟之外,还有李方桂、张世禄等人。

参考文献

[1]胡安顺.音韵学通论[M].2版.北京:中华书局, 2003.

[2]刘晓南.汉语音韵学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3版.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4]王力.汉语语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8.声母dtnl教学课件 篇八

关键词:《拙庵韵悟》;音系;声母系统

《拙庵韵悟》,清康熙甲寅年间河北易水人赵绍箕撰。赵荫棠先生曾说:“其实它(拙庵韵悟)所体现的,比老守着等子门法而不敢改变的价值更高。设若我们要编一部公平的音韵史,他无论如何也该占点篇幅。”

《拙庵韵悟》最早将儿化音明确记录,是一部既有韵书,又有复杂的韵纲图、韵目图、会声图、会韵图的等韵化韵书。作者想创造出一个既能解释读书音,又能体现口语音的体系。《拙庵韵悟》反应了当时,尤其是河北地区的实际语音,为研究清初的语音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拙庵韵悟》的声母系统。

一、全浊声母消失,并入相应清声母

全浊声母消失,是指中古时期的並、奉、定、澄、崇、从、邪、船、禅、群、匣等全浊声母全部转化为清声母。这一变化在唐代已经开始,到了《拙庵韵悟》记录的语音系统中,全浊声母都已消失,赵氏自己亦发出了“平声确有两音,何以休文命名惟一?”的疑问。

下面来看一下全浊声母在《拙庵韵悟》中演变的情况:

(一)塞音 並、定、澄、群

並:[p‘] 莆盆培朋裒婆盘排旁爬膀皮频平瓢(平声)

[p] 鲍避便暴别(仄声)

定:[t‘] 涂 徒 屯 颓 同 驼 团 腾 头 覃 唐 陶 题 庭田 迢 挺 窕(平声)

[t] 盾 对 惰豆淡荡毒夺迭(仄声)

澄:[t?‘] 椽持沉绸缠场茶(平声)

[t?] 住仲篆召(仄声)

群:[k‘] 葵狂其琴勍求乾茄强乔群穷权瘸(平声)

[k] 噤强窘郡竭(仄声)

由此可以清楚的看到,並、定、澄、群的平声字均变成了发音部位相同的送气清音,如“盆、涂、持、狂”等。仄声字变成了发音部位相同的不送气清音。如“鲍、盾、住、狂、郡”等。无一例外。

(二)塞擦音 从

从:[ts‘] 齐秦酋前墙樵慈层蚕才藏曹全(平声)

[ts] 奘祚坐净贱自赠造聚杂绝

塞擦音从的演变规律与塞擦音的变化一致。

(三)擦音 匣、奉

奉:扶冯浮烦房(平声)

[f] 凤缚(仄声)

匣:[x]胡浑回红和桓完怀华痕行侯何寒孩杭豪形贤谐降爻玄(平声)

[x]混缓踝晃互慁鬨狠沆恨行候货撼亥吭号悻蟹下系幸现械效暇泫获斛滑涸学(仄声)

擦音匣母和奉母字,无论平声还是仄声都变成了发音部位相同的清擦音如“胡、混”等。

二、[t?]、[t?']、[?]可能形成

古精见二组的齐齿呼、撮口呼两组声母,由于同化作用,在i、y韵母前演变为[t?]、[t?‘]、[?],这是现代汉语 [t?]、[t?‘]、[?] 的来源,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颚化或舌面化。明确记录这一语音现象的著作是18世纪中叶的《圆音正考》。那么在《拙庵韵悟》中是否出现颚化了呢?

笔者选取《拙庵韵悟》韵目图中精、见两组的细音字进行考察,

“基”音里包括“基巾京鳩角兼皆迦姜交加幾緊景九簡解講矯賈计禁敬救建戒绛呌駕”。这29个字的中古来源都是见母。

“欺”音里天声“欺欽卿丘牵羌敲呿”, 上声“啓糗遣楷巧”, 去声“器菣慶欠竅强”都来自中古的溪母;平声“其琴勍求乾茄疆喬伽”, 上声“噤” ,去声“强”来自中古的群母。

“希”音里包括“希歆興休軒香喜?朽顯響晓釁齅向”29个“晓”母字;“见”母字:澆;“匣”母字:徯形賢諧降爻悻下系幸現械暇;“疑”母字:呀;“溪”母字:救。

“隮”音中除了“净”“賤”二字来源于中古的“從”母,其余的“隮浸精啾笺將焦濟盡井酒翦姐獎剿霽浸僦借將醮”都来自“精”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基”音来自“见”母,“欺”音来自“溪”、“群”、“见”三母,都是“见”组。“希”音来自“晓”、“见”、“匣”、“溪、”、“疑”五母。除了一个“疑”母字,其余的也都为“见”组字。“隮”音包括“從”母和“精”母,即“精”组。这些字,除疑母字“呀”之外,在现代语音中都读为尖音[t?]、[t?']、[?],作者能如此清晰区分尖团音,说明[t?]、[t?']、[?]在《拙庵韵悟》时代应该已经形成。

三、知庄章合流,卷舌音形成

通过统计分析,《拙庵韵悟》宫音朱中有章组8个:朱諄錐專主準稕腫,莊组2个:莊壯,知组6个:中撾轉仲住篆,從1个:奘。“支”有章组字20个,莊组字7个,疑母1个,常母1个。“摛”有章组字9个,莊组字15个,知组7个,常母1个。“施”有章组字18 个,莊组字7个,常母1个。

知三组声母的变化先是从塞音变为塞擦音,再进一步改变,也就是先与章组合流,再与庄组合流。在《拙庵韵悟》中知章庄已经完全混用,这三音完全趋同,并形成了卷舌音。

四、微母独立存在

《拙庵韵悟》韵目图中的乌类声母共有119个字。分别对其进行考察。统计得出中古影母的有53个“乌温威翁倭剜汪哇蓊委蓊盌崴瓮恩鞥歐阿安哀咉爊妸影俺影坱媪沤桠暗愛盎伊音英矮煙挨央么倚怨印映影鞅隘偃丫怏要亞,”占总数的44.54%;以母字有17个,“移淫盈 由延涯疑用耶陽攸引勇野夜容以”,占14.29%;疑母字有24个,“吾?瓦悟臥危垠娙腢娥皚 卬敖偶傲五垚牙御雅意元语彥”,占20.17%;云母字有11,“王位运旺云越有远宥陨云”,占9.24%;微母字有5个,“文吻问罔万”,占4.20%;晓母字有3个,“歪歪夭”,占2.52%。

从整个音系来看,微母和零声母字是对立存在的,但也有个别字混淆界限,这表明在这一时期或者更早,中古微母的独立地位已经动摇,向现代普通话的格局发展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构拟出《拙庵韵悟》的声母表,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赵荫棠.清初审音学家赵绍箕及其贡献.辅仁学志,1932.

[2]赵绍箕,拙庵韵悟.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57卷.

[3]王力.汉语音韵学[M].中华书局,1982.

[4]李无未.汉语音韵学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汉语拼音dtnl》教学设计 篇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根据这一要求和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直观生动事物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同有趣的游戏、儿歌、竞赛等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拼音乐园中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另外,我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自主探究新知识;同时,我力求让拼音教学生活化,通过创设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积累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的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更主动、更轻松、更活泼。教学目的:

1、学会 d t n l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 d t n l 和单韵母的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体验童趣。教学重点:

1、学会 d t n l 四个声母,掌握字母的音、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d t n l 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练习直呼音节。

3、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汉字。教学难点:

1、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单韵母的拼读。

2、d与b、t与f的形的辨认。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d t两个声母及它们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教学目标:

1、学会d t 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 t 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d t 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教学难点:d 与b、f与t的区分。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卡片、铅笔、半圆环若干。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旧知

1、认读拼音卡: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6个单韵母和6个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课件出示一棵苹果树,树上结着6个单韵母和6个声母苹果)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苹果树上的拼音字母吧。(学生齐读)

2、区分声母韵母: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上来,把这些苹果摘下来,分成两类(课件出示两只写有声母、韵母字样的空果篮图)。(指名一学生上台在老师的指导下点击鼠标把苹果卡片分入相应的果篮里)

3、读准声母韵母:开小火车读单韵母,再指名学生说说读声母时要注意什么并读声母。[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摘苹果和开火车的游戏形式,将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谈话过渡,导入新课

其实,声母家族里还有好多拼音宝贝呢,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再去认识几个新朋友,想不想去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d t n l的动画娃娃,每个声母出现时都会发出例如这样的声音:“hi,大家好,我是声母d。”(师边读边板书 d t n l)

三、学习声母d t

(一)、学习声母d

1、看图认d:初次见面,新朋友给我们带来礼物了呢,(出示队鼓和鼓捶图)瞧,这是什么?(生说)同学们都很聪明,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声母就藏在图中,你能找出来吗?(生答后,师点击小鼓,d从中拖出并闪烁,师板书d)

2、读准d的音:

师范读,讲解发音要领,学生观察教师读d时的口型。生练读,感受舌尖的变化,同桌互读、共同正音。指名学生读并纠正发音。

(4)同学们读得真好,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d”?(请个别学生范读,其他学生跟读。)

3、认清d的形:(1)同学们都会读d了,那你能记住他的形状吗?(请学生说说d的形状与哪些事物相象)(2)辨别“b和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同学们说得真好,就连d的好朋友b也来夸你们了。(课件出示b d)看看这两个声母朋友,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说)谁能用编顺口溜的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声母的形状?(指导学生自编顺口溜如“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b转身变成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课件演示儿歌:“b d是对好兄弟,竖起拇指对面坐,b的半圆朝着右,d的半圆朝着左。”(学生拍手念儿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听一听、摆一摆。拿出你们的铅笔和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半圆,现在,老师来读b和 d,你们仔细听老师发的是哪个声母的音,你们就用竖条和半圆把那个声母摆出来,看谁听得准、摆得快。(如:师说“dd”,学生就摆d的形。〈同桌检查〉师说“bb”,学生摆b〈再检查〉)

[通过鼓励学生自编顺口溜、齐读儿歌、听听摆摆这些新颖有趣的活动,既强化了学生对d、b的形状的记忆,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指导写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过渡:小朋友真棒,不但会读d,还能正确辨认d和b了。要是能正确地在四线格中书写d就更好了。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学写d好不好?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教师在四线格上范写,强调笔顺及书写格式,学生边观察边书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请大家拿起笔来练写吧,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漂亮。(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展示评议:找几个不同书写水平的学生的作业本上台展示,集体评议,指出优缺点。

[学习汉语拼音的初始阶段,一定得要求学生认真正确地进行练写。教师的范写和要领的讲解相当重要,学生的临摹练习也要达到要求。通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作业的比较,引导学生看到优缺点,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书写要领的领会。]

(二)教学声母t

1、看图认t:看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要给大家变个戏法,(课件出示小鱼跃出水面图)这是什么?再看老师把这鱼变出什么来。(点击小鱼,拖出“t”)瞧,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二个声母t.(师边发音边板书t)

2、教学t的发音。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感受“t”的发音。

(2)辨别“t ”与“d”的发音(让学生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不同的发音方法:发d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3)多种形式练读t。

3、记t的形:(请学生说说t与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相象)

4、比较f和t

(出示f 和t)声母“t”与“f”也是一对好兄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区分他们吗?(鼓励学生用编顺口溜、摆一摆、做手指操等方法自主记t和f)

5、练习t 的书写。

(1)学生观察课本中t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2)学生自由练写后四人一小组互相检查评议。(3)指名一学生上台书写,集体评议。

四、学习拼读,掌握方法

1、练读da及其带调音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声母总喜欢与韵母交朋友组成音节,d t也一样,看,现在老师来做个动作,你们来猜猜表示这个动作的音节是由d和哪个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师做‘打’的动作,学生说音节)(板书da)你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拼读方法来读出这个音节吗?(指名学生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如果给它加上声调,你还会读吗?(指名学生读da的带调音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请学生用da的四声组词,并试着说一句话(如dà大家下课了,大家在操场上做游戏。)

2、学法迁移,自学其他音节:(板书“de di du te ti tu ta”等音节)学生用以上的方法自由练习拼读音节。

3、开火车认读带调的音节。

4、连一连:(出示电灯、笛子、提包、土豆、白兔等图片及与之相应的音节,请学生上台把音节和图片连起来)

[在学习拼读音节时,如果采用机械枯燥的练习,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采取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看、听、拼、读、说、连的动态过程中学习练读音节,学生会乐此不疲、愿学乐学。另外,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所以,我采取先扶后放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这就做到了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d t这两个声母,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不但能读准d t及他们与单韵母拼成的音节,还正确区分了b和d,f和t,并练写了d t。课后,请你们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先去预习n l两个声母及他们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做得到的。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找一找生活中与d t相似的事物。

2、在课本中找一找d t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读一读。

[这样设计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时时、处处有拼音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渠道向课外延伸,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4

d t n l(队鼓鼓捶图)d

(小鱼跳舞图)t da di de du

ta

ti

te tu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n l及它们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声母n l, 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并能学会拼读n l 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声母n l, 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学会拼读n l 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能区分l和n的发音。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拼一拼,读一读。(贴出声母卡片d t,韵母卡片a e i u,指名学生上台动手拼成音节,并带全班同学读一读音节。)

二、教学“n”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生答)(齐读:“两个门洞m m m”)这节课,我们要先去学习一个门洞的n。(板书n)

[用猜谜的形式引入,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自然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中。]

2、看图认形:出示门洞图,请学生看图,观察n的形状,问:“谁能编顺口溜记n ?”(指名学生说自编的顺口溜:一个门洞n n n,茶杯倒放n n n„„)

[鼓励学生看图编顺口溜,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读准n的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师范读n的音,学生跟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同桌互读正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全班齐读。

4、书写指导(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练习,展示,板演、评议)。

三、教学“l”

1、看图说话,引出“l”:(出示小朋友赶猪的情景图)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答)这个小朋友在赶猪时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生说)今天我们要学的另外一个声母就跟小棒一样,它就是声母l。(板书l)

2、读准l的音:

(1)教师范读,让学生反复比较口型,并讲解“发n 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 时却没有这种感觉。”(2)学生尝试发音。(学生捏鼻子发n的音,松开鼻子发l的音,体会发n l时,气流不同之处)。

(3)指名读n和l。(4)听音分辨:(教师说带n l的音节词语,如“奶奶、礼貌”,学生听音后说说声母是n还是l)

[由于地方方言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易把n l读混淆。然而,通过以上的教师示范、比较练读、并联系生活中的常用词让学生听音分辨等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而且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n l的发音要领,能迅速而正确地区分n l,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3、声母“l”像什么?(指名学生说)引导学生把l与i进行比较。(再鼓励学生自编儿歌、顺口溜记l,并与同桌互相交流)

4、指导书写

(1)谈话:现在,让我们把拼音朋友l送回四线格好吗? l住在四线格的哪几层呢?(生说)(2)学生在课本的四线格中临摹,练写,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内展示评议。

四、课中操。课件出示顺口溜:“对鼓鼓捶d d d,鱼儿跳舞t t t,一个门洞n n n。小棍赶猪l l l”,学生拍手齐读顺口溜。

[课中操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放松一下,保证学生接下来能保持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活动,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四个声母形状的记忆。]

五、拼读音节

1、看图竞说音节:上节课,我们知道了d t能与a e i u相拼,那声母n l 会和哪些单韵母交上朋友组成音节呢?让我们一起做个“看图竞说音节”的游戏,好不好?(点击课件,逐个出示图画,让学生说音节的组成。如:出示梨子图,学生就读l–í–lí)[借助图片的直观形象,让学生用竞赛的形式学习拼读音节,使学生更加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主动地调动生活积累建构新的知识,学习效果更佳。]

2、板书音节:(na nu lu nü ne le li ni)学生自由练读后开火车读。

3、出示带调音节卡片,指名读并说词语。

六、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师指着板书引导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课堂上,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而且表现也越来越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七、布置作业:

1、课后,好朋友之间互读b d f t n l,互相正音。

2、搜集生活中与d t n l相关的音节,继续练习拼读音节。

板书设计:

4、d t n l

(门洞图)n

(小棍图)l

m--n

i – l

na ne ni nu nü

la le li lu lü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大、米、土、地、马”5个汉字和儿歌。教学目的:

1、学会看图说图意,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汉字。

2、学会拼读儿歌,体验童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汉字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游戏:打气球(课件出示写着拼音字母和音节的气球若干,指名学生读气球上的字母和音节。)

二、看图识字

1、看图说话。(贴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问:图上有些什么小动物?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指名学生看图说图意)

[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口语交际教学和看图写话做好铺垫。]

2、引导识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一大群生字朋友呢,(出示带拼音的“大、米、土、地、马”的生字卡片)你会拼读这些生字的音节吗?(指名学生拼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如果把拼音去掉,你还能不能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学生展示认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看看图画,你能把这些生字卡片张贴在图中相应的地方吗?(指名学生上台把生字卡片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谈话: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你在哪见到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识字方法,然后反馈评价)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究、掌握识字方法,能逐步地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识字能力。]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游戏:找朋友。(发给学生一些生字卡片,播放音乐《找朋友》,让学生上台并各自去找能与自己组成词语的生字结成朋友。)(找完朋友后,全班同学齐读组成的词语,并尝试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学生不仅进一步巩固了识字,还学习掌握了几组新词,同时又练习了说话,为积累词汇、发展语言做好了准备。]

3、课件出示与图有关的儿歌,引学生拍手读儿歌(“小马驮大米,米粒洒一地,小兔追上来,劝它快停蹄。”)

三、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练读已学音节: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拼音朋友也要送给大家一首儿歌。(课件出示儿歌《轻轻地》)请大家找一找、划一划你会读的音节,再认真地读一读。

2、指名读红色的音节。

3、指名学生带读音节:你会拼读哪些我们还没学过的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好吗?(学生自我展示带读音节)

4、小组合作拼读儿歌:请你们在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拼一拼,读一读这首儿歌,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

[同学之间互相竞争、合作学习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监督,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多种形式练读儿歌:(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表演读)

[经常变换练习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表演读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伴随着这种轻松活泼的学习形式,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总结:

这几节课,我们学会了声母d t n l和它们的拼音。并能拼读词语和儿歌,还认识了几个生字宝宝。大家学得很认真。课后,小朋友们要多用拼音卡片来练习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能做到吗?

五、布置作业:

1、在生活中找一找学过的生字,认认读读。

2、把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3、大胆想象,把这首儿歌画成一幅画。

[这些作业,我是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一两项去完成的,这种分层设计作业的做法,能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作业。另外,我将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既能使学生在作业中感受乐趣,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复习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dàmǐ

mǐfàn

yùmǐ 大米米饭玉米 tǔdì

dìshàng

tiāndì 土地地上天地

xiǎomǎ

mǎpǐ

10.声母dtnl教学课件 篇十

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

2.准确拼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继续学习带调音节的拼读。

3.完成语文书中的练习。

4.正确书写dtnl。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btü的字母卡片

教学板块与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一--读准认清

一、故事引出声母dtnl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孙悟空斗哪吒”的故事。话说孙悟空不愿做天上的弼马温,就溜回了花果山。玉皇大帝看到孙悟空不听话,便派哪吒三太子来收服他(说到此处,点击课件,出示n)。可谁知,悟空使出绝技,打败了哪吒。哪吒心里直嘀咕:悟空的本领特别大,俺打不过他,咱撤!(点击课件,出示d与t)。悟空这时啊,乐得笑哈哈。(点击课件,出示l)

二、学习声母,读准认清

过渡:孙悟空很厉害,我们小朋友也厉害。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会这四个声母。

1.读准dt

先来学前两个(点击课件,出示dt表音表形图)请跟我读:dd,tt。能读得又轻又短吗?来,把手心对着自己的嘴,再读读这两个声母,你有什么发现?(插入动画:请自己试一试)是不是发现,读d时气流较弱,读t时气流较强?你们也和孙悟空一样脑子特别灵。让我们一起对着手心,请跟我读:ddd,ttt。

2.认记d

你打算如何记住这两个声母呢?请小朋友自己观察一下图形,用记声母bpmf的方法来想一想。(插入动画:请自己想一想)想好了吗?看,闹钟与笔插在一起的形状很像d,闹钟发出的嘀嗒嘀嗒声也是d,这样我们就一下子记住了d的形状和读音。还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呢:闹钟笔插ddd。还有谁会用不同的方法编个顺口溜来记住这个声母吗?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插入动画:请自己试一试)

3.认记t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来记t这个声母。看谁的方法灵,记得又快又牢。大家来看图,图上画的是一位模特女郎,这个模特女郎正穿着很别致的衣服在表演呢!看起来就像t这个声母。老师同样要送你们一句顺口溜:模特表演ttt。请跟着读一遍:模特表演ttt。

4.游戏巩固

现在,我要和你们来玩个变脸魔术。(出示bdpq的剪贴纸)请听好,b向后转是什么?(声母d),t竖蜻蜓是什么?(声母f)u带眼镜儿呢?(ü)请把答案告诉你们的老师,让她看看你们是不是跟孙悟空一样,有一双火眼金睛。(插入动画:请自己试一试)

小朋友准备好卡片,我们再来玩一个听音拿卡片的游戏。老师报到哪一个声母,就请你拿出这张声母卡片来,大声读一读。看谁拿得又快又对。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了。(插入动画:请开始做游戏)

5.现场学习活动

还有两个声母朋友n和l,怎么样读准它们呢?(出示n与l的表音表形卡片)请听我读:nnn,lll。老师有没有读得又轻又短呢?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插入动画:请自己读一读)要想记住这两个声母,一点也不难。你们可以学着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住它们。老师用动画给大家一点提示,看谁能从中受到启发。(点击课件,让学生观察)

教学板块二--带调拼读

三、复习方法,带调拼读

1.练读语境歌

你们和孙悟空一样,脑子灵,眼睛亮,真厉害!学儿歌也一定很棒!请听我读:(老师诵读,留白,让学生跟读)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哈哈,你们也成了小悟空了。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好吗?(师生击掌齐读)

2.复习拼读方法

小悟空们,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拼音节的方法吗?那就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现在,我们用拼音翻台卡片开火车来拼一拼,看谁已经把这个本领学到手了?火车火车往哪开?请从第一排往后开。(插入动画:开火车,拼一拼)

3.练习带调拼读

上节课啊,我们还学习了带调音节的拼读。知道要先拼音,再定调。其实,如果读韵母的时候就把调放进去,也是一种很好玩的方法呢。请大家看图,(课件出示17页第一幅图)听老师读:d-í-dí,笛子的笛。请跟我读:d-í-dí,笛子的笛。生活中还有哪些字也发dí音呢?请大家想一想。(插入动画:请自己想一想)呵,音节用处可真不小。我们来读读其他几个调的音节。(手指图下的四声音节)请跟我读,d-ī-dī,什么dī?滴水的滴;d-í-dí,什么dí?敌人的敌;d-ǐ-dǐ,什么dǐ?底下的底;d-ì-dì,什么dì?土地的地。瞧,把韵母带调读出来,很好玩吧?请跟着我读一遍di的四声。

4.现场学习活动

十七页上还有三幅图,你会用带调读韵母的方法读会图上图下的拼音吗?请你们的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读读吧!如果能再给这些带调音节找出可以注音的汉字,那你们就更了不起了。(插入动画:请一起读一读)

教学板块三--课堂练习

四、对号练习,强化巩固

1.看动作,猜音节

(课件出示音节词:nátídú)看,这里有三个表示动作的音节词。小朋友们自己拼一拼,一会儿老师做出这个动作,就请你指出这个音节,再拼给大家听。

先听一听,跟老师拼得一样吗?(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拼读)准备好了吧?游戏开始了。(插入动画:请开始做游戏)

2.听物品,说声音

动作难不倒你们,考考你们会不会说声音。小闹钟怎么响?(嘀嗒,嘀嗒)对,就是这个音节词(课件出示18页下面的一幅图),请跟我读dīda、dīda,没有声调的音节da要读得轻一些。再来,小汽车怎么叫?(dīdīdī)拖拉机,怎么响?(tūtūtū)小小猪,怎么赶?(lēlēlē)。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18页,读读音节,连连线。(插入动画:读读音节,连连线)

教学板块四--书写练习

五、书写练习

过渡:(课件出示连线答案)请小朋友对一对,跟老师连得一样吗?(老师边说边点击课件连出)

1.观察字母

又到了写字的时间了。我们今天再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灵,自己会看清dtnl这四个声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课件出示,停留三秒,让学生观察。)

2.重点讲d

要看清楚了,d与我们上节课学的b笔顺不一样。要先写左下半圆,再写一竖。记住了,要先从最左边的笔画写起。t,要先写竖弯,再写横。最后,再整体地看一遍。

3.练习做操

看清楚了吗?就要写字了。写字前还可以做做写字操呢,今天老师就想请小朋友看看写字操是怎么做的。(课件播放写字节操)

4.开始写字

好,请拿起笔,静下心来,注意一拳、一尺、一寸。我们开始写字啦!(放《春江花月夜》的片头曲)

第三部分教学备注

重点难点

1.dtnl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是重点。

2.带调拼读音节是难点。

使用注意:

1.带调拼读可以让学生使用韵母带调读的方式拼。

2.当“请跟我读”教学环节出现时,使用教师可以暂停录像,用个别抽读、开火车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3.儿歌编读范例:马蹄声声ddd,反6反6ddd,左下半圆ddd,伞柄朝下ttt,小伞把儿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一扇门儿nnn。

4.开火车,拼一拼处,请现场老师准备好拼音翻台卡片,按照语文书17页上的四组音节,让学生开火车拼一拼。

5.现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17页的其他三幅图时,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一下相关的音节字。

6.玩听音拿卡片的游戏时,要求学生准备好学具袋里的学具。于课前剪好带来,以便课堂使用。

7.课前根据14页四组音节准备好拼音翻台卡片。

上一篇:小学足球教学总结下一篇: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