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分解(共11篇)(共11篇)
1.中国旅游地理分解 篇一
中国石化全面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在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到来之际,6月1日《中国石化报》一版发表章建华署名文章,要求各企业、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安全生产特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并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全文如下: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全面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写在开展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之际
章建华
今年6月是第十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3月16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专门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确定今年安全月主题为“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要求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树立红线意识,加强安全法治,落实安全责任,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下发通知对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部署安排。各企业、各单位要结合当前安全生产特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切实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积极开展安全发展主题宣讲活动,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此次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考核。通过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为保障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把握规律,创新形式,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各企业、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采取学习班、安全咨询、安全考试、专题讲座、讲演、展览等形式,宣传安全发展理念,普及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使安全发展理念植根于每名员工心中,打牢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明确责任,强化落实,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全面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工作的灵魂,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安全生产最基础、最根本的要求。各单位要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分解落实到全体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和每个业务岗位,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切实做到有岗必有责、上岗必担责。
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手册》。《安全管理手册》是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的纲领性、强制性文件,是各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要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使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正确理解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理念,逐条落实具体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手册》明确要求,直属企业安委会下设专业安全分委会。尚未成立的单位,要借“安全生产月”的契机,结合企业实际,抓紧组织成立专业安全分委会,为全面落实业务部门主体责任奠定基础。
切实做好安全风险识别和防控工作。石油石化的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抓安全工作的过程就是与风险、隐患作斗争的过程。只有事先把风险识别出来,及时把隐患消除掉,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的意识,系统识别出本单位重大安全风险,针对每项风险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做到严防死守,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天津港“8·12”特别重大事故和江苏靖江“4·22”火灾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事故,再次敲响安全警钟。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近日联合下发《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安全生产。
扎实推进全员安全诊断工作。积极开展“我为安全作诊断”工作,加强正向激励,鼓励全体员工立足岗位实际,深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身边的不安全行为。通过持续开展全员安全诊断工作,强化安全意识,促使安全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务必抓好汛期安全生产。今年汛期我国降水总体偏多,尤其进入5月以来,南方一些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江河湖库水位偏高,防洪防汛形势严峻。各单位要高度警惕,对各项防洪防汛措施再检查、再落实。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值班备勤和应急物资配备,做好应急准备。加强海(水)上石油作业安全监管,及时了解有关气象、海浪信息,配备相应抢险救灾物资,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监管。当前,正值工程建设、装置检维修施工的黄金季节,工期紧、任务重、队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增大了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切实加强承包商,特别是分包商的资质审查,严把机械设备、机具入场检验关,强化对承包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监督,确保各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无事故。
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作为中央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中国旅游地理分解 篇二
进行现代化建设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平均每年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 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反思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动因, 不难发现这种增长是以资源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 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与低效率, 而且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随着全球生态破坏日益加剧, 大气中CO2等排放物增多,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日趋严重, 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正在逐步成为人类发展的责任和共识, 如何实现碳减排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 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碳排放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 对科学制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碳排放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 测算方法
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使用。本文参照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表1) , 计算出中国代表性产业的二氧化碳的排量, 据以观察国民经济增长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点产业。本文用于计算碳排量的公式为Et=δf Ef+δm Em+δn En, 其中, Et为碳排放量, δf为煤炭消耗的碳排放转换系数, Ef为煤炭消耗量;δm为石油消耗的碳排放转换系数, Em为石油消耗量;δn为天然气的碳排放转换系数, En为天然气消耗量。
资料来源:根据徐国泉、汪刚等人的相关研究整理得出。
(二) 数据来源
数据根据1994-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获取, 代表性行业选取了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零售贸易、贸易、餐饮业和其他产业。
三、中国碳排放变化特征分析
根据已给出的碳排放测算公式, 测算1996-2011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1996年碳排放总量为467646.21万t, 而2011年碳排放总量为852116.88万t, 年均增速为4.12%, 从总体上来看, 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速呈阶段性上升趋势。
从中国碳排放量变化趋势 (图1) 中可以看出, 1996-2011年碳排放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但不同阶段增速存在着一定差异, 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变化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96-2000年, 不稳定快速增长期, 年际增长率基本大于5%。这主要是由于步入20世纪90年代后, 中国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对煤炭等能源需求增加。另一方面, 国家对于建造现代工业的经验不足, 政策制定频繁变化, 导致碳排放不稳定增长。
第二个阶段为2001-2007年, 缓慢增长期, 年均增速低于3%。这主要是由于前一个时期盲目加快现代化进程, 导致很多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 受其影响, 各个行业对能源的需求放缓, 碳排放的增速放慢。
第三个阶段为2008-2011年, 增速反弹回升期, 年均增速介于2.5%-4.5%之间。这是由于国家调整了经济发展政策, 解决了一些前期出现的矛盾与问题, 经济增速回升, 对能源的需求增加, 碳排放稳定增加。
四、中国碳排放总量影响因素分解
(一) 研究方法
Kaya碳排放恒等式是用数学分析方法将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与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素建立起联系。该恒等式显示, 碳排放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四个, 分别是人口、生活水平、能源使用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具体公式为:
其中, P、CI、EI、G、分别为人口规模因素、能源结构因素、能源效率因素、经济规模因素, C表示的是碳排放量, E为能源消耗总量, 而GDP、P则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总量。为了便于分析, 各产业间以产值代替规模, 统一采用产值作为比较量。为了消除残差对于分析的影响, 将该恒等式的残差部分去除。故将该恒等式变形为:
△CIt:代表从T-1年到T年仅有单位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变化而其它因子未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碳排放量相对于基年的排放量变化。
△EIt:代表T-1年到T年仅有能源效率发生改变而CI、G、P均保持在T年水平条件下碳排放量的变化。
△Gt:代表从T-1年到T年仅有经济规模变化而其它因子未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碳排放量相对于基年的排放量变化。
△Pt:代表从T-1年到T年仅有劳动力规模变化而其它因子未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碳排放量相对于基年的排放量变化。
通过变形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这是一种没有残差的分解方法, 通过此方法可以得到:
(二) 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以及搜集得来的数据, 借助相关分析工具, 得出中国各产业碳排放驱动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生产效率因素、结构因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量, 尽管促进碳减排逐年增强, 但是作用有限。1997-2011年相比基期, 生产效率因素、结构因素分别累计贡献13.6% (217.54万t) 、43.9% (982.37万t) 的碳减排。总体来看, 碳减排的效果为:结构因素生产效率因素。从图2波动下降的态势可以看出, 近年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有助于碳减排。随着劳动力规模的增大, 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进而不利于实现规模经营, 不利于碳减排, 而经济发展则成为了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1997-2011年相比基期, 劳动力规模因素累计产生了34.4% (718.24万t) 的碳排放增量,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则贡献了127.6% (7358.74万t) 的碳排放增量, 因此, 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劳动力的增加, 碳排放会增加,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经济发展仍会成为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
五、促进中国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一) 加快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碳减排
生产率提高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可以促进碳减排, 要使国家发展经济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提高生产率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应加大生产技术的改进, 从而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发展规模经济, 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高产出、低能耗的生产方式, 达到碳减排的目的。
(二) 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减少产业碳排放
在确保经济稳定的前提下, 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当前我国能源消耗仍以碳排放量大的能源种类如煤炭、石油为主, 绿色能源如风能以及低耗能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因此, 我国经济在未来发展中应减少对高耗能产业以及高排放能源的依赖, 适当向低耗能产业以及绿色能源扩展, 尤其是环保产业, 一方面发育水平较低, 拥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另一方面还能起到增加碳汇、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减少资源高消耗、投入大的产品的制造, 加大高生产率、低资源消耗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三) 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 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 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 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 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 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统筹兼顾, 促进经济与气候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 树立低碳经济意识, 降低人均碳排放
3.分解中国碳排放峰值 篇三
工业部门的排放峰值
工业化过程是排放峰值是否能够尽早达到的首要因素。工业部门排放约占当前排放总量的70%,即使不包含工业过程中的排放也已超过51亿吨二氧化碳。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和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2010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分别已经达到60%或66%(不同指标),中国整体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一般认为,基本完成工业化的水平大约在80%以上,也就是说还有近20个百分点的空间。从工业化国家和中国历史数据比较来看,工业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则相应增加约0.6亿吨,意味着中国在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时工业部门至少还要增加约10-12亿吨排放,总量将可能超过61亿吨。工业化水平超过80%以后,即工业化后期的下半阶段,如果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增长主要在新兴和服务产业,相应1个百分点平均降为约0.3亿吨,即意味还有6亿吨左右的增量。那么当前至2030年工业部门排放总的增量在16亿吨左右,排放峰值大约为67亿吨。
根据行业协会对目前主要11个行业产品产量趋势的预测,合成氨峰值约在2015年,水泥峰值大概在2017年(约26亿吨),粗钢峰值可能要到2020年(约8.5亿吨),平板玻璃和电解铝峰值估计在2025年,都要比原先预判的延后。主要高耗能产品排放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虽然是可以争取的,但从预测的峰值水平来看,要高于之前估计的数值约20%-30%。而高耗能产品产量趋稳后,工业部门排放仍将缓慢上升5-10年的时间,因此2025年前工业部门总体达到峰值有难度。
城镇化排放的峰值
城市将是中国未来排放的主要增长来源。交通和建筑等部门当前占排放总量的近30%,已超过21亿吨。中国正处于工业经济为主向城镇经济为主转变的阶段,城市化仅为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同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未来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般的城镇化过程在20%-30%的水平起飞,越过50%以后会放缓。城镇化趋于平稳和终结时点可参考:一类是移民国家,一般到80%-90%,比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另一类是原住民国家,一般到65%-70%,比如日本、欧盟部分国家。中国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约为52.6%(按照户籍人口测算仅为35%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国内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总体可达68%-72%的水平,还有近20个百分点的空间。考虑到后期速度的放缓,存量的深度城镇化(“半城市化”农民工的市民化,超过2亿人口)和增量的城镇化(约3-4亿人口)至少仍需要25-30年的时间。按OECD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村能耗和排放大致是城市的3倍,而中国的城镇人均生活能耗是农村人均水平的约1.5倍、城镇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农村地区的约4.5倍,相应的总能耗和排放约为农村水平的3倍。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格局的变化对排放峰值水平影响很大,而城镇化过程中建筑和交通模式一旦形成和固化,能耗和排放是较难降低的。
中国当前的城镇化速度是每年约1个百分点,这1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机动车近2000万辆。从发达国家和中国历史数据比较,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交通和建筑等部门新增能源需求约8000万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将相应增加约2亿吨,意味着在工业部门排放增长之外,中国完成增量城镇化过程还可能至少增加约40亿吨排放,完成存量的深度城镇化预估也要增加约17亿吨,总量将可能达到78亿吨。也就是说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排放总量峰值可能达到约145亿吨(仅包括能源活动排放),即使不考虑存量问题也至少要达到128亿吨,未来25年的平均年增长量至少约为2-3亿吨(约为当前年增长量的一半)。因此,在2030年前要实现排放峰值仍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且峰值水平要显著高于110亿吨。如果按110亿吨目标实行倒逼机制则意味着在产业结构调整假设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减少年排放量至少20-30亿吨。
能源结构调整的潜力
能源结构调整将对峰值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据统计,非化石能源2012年的消费量约为3.3亿吨标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9.2%,煤炭约占66.4%,石油和天然气分别约占18.9%和5.5%。当前能源结构高碳特征明显,相比于国际平均水平,能源结构清洁化和低碳化的空间至少有20个百分点,也就意味着同等消费总量下可以减排10%-25%左右,问题是可行的调整速度是否能够满足峰值目标要求。事实上,过去20年中能源结构调整幅度非常有限,非化石能源比重仅上升3.5个百分点,煤炭比重下降8.2个百分点,石油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天然气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即使自2005年加强政策力度以来,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的速率快了一倍,每年也仅略高0.3个百分点。
如果至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速度相比于“十一五”时期再提高一倍,即每年0.7个百分点左右,则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接近15%,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超过30%;而2020年至2030年继续保持相当速度,即每年0.5至1个百分点左右,则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20%-25%,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超过45%,与此同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煤以内,煤炭占比降低至45%左右,天然气占比增加至10%左右,那么能源活动排放大致可以控制在110亿吨左右。但那就意味着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要翻一番,达到7亿吨标煤以上,非化石电力装机要超过6亿千瓦,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要再翻一番,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非化石电力装机要超过10亿千瓦。这种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美欧,是极为罕见的,从以往的经验数据看,相当于年投资额要超过1万亿元。而同时天然气的消费量要达到4000亿立方米,如果新增量的一半来自于页岩气开采,那么需要打3万口生产井以上,总投资额也将接近于4万亿元。结构调整速度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代价都很大。endprint
事实上,如果按照上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能源消费总量大致还要增加30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加速发展也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增量需求。“十二五”煤炭消费量规划已为39亿吨,即使2030年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下降至45%以下,即今后每年下降1.2个百分点以上,煤炭消费总量预期仍会大大突破40亿吨,增长至45-50亿吨,并将长期处于该高位平台区间。
全国“同步低碳”的区域差异
区域发展差异性将对峰值目标部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区域在发展水平、功能和结构上非常不平衡,事实上从多类研究指标标定的发展阶段看,中国区域间发展梯度可能长达20年甚至更久。目前东部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其中东部两个直辖市已跨入后工业化阶段,中部和西部则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其中西部5个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两个自治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对发展阶段不可逾越的规律认识,促使我们更为理性地思考全国“同步低碳”是否可行的问题。事实上,虽然东、中、西部2011年的人均GDP还存在较大差距,分别约为4.4万元、2.5万元和2.3万元,但人均能源消费量分别已达到约3.4吨标煤、2.9吨标煤和3.0吨标煤,人均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也已达到约7.9吨、7.0吨和7.7吨,已相对较为接近。
从工业化过程看,东、中、西部2011年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分别约为81%、59%和51%,“十一五”期间年增长率平均约为5.4、4.2和4.8个百分点,按照历史和规划数据预测,东、中、西部基本完成工业化分别约在2011年、2021年和2023年,完成全阶段工业化过程分别约在2018年、2031年和2031年,东、中、西部工业化过程排放到达峰值前的增量还有约2亿吨、6亿吨和8亿吨;从城镇化过程来看,东、中、西部2011年城镇化率分别约为61%、47%和43%,“十一五”期间年增长率平均分别约为0.9、1.2和1.4个百分点,按照历史和规划数据预测,东、中、西部基本达到约70%水平分别在2024年、2034年和2036年左右,东、中、西部城镇化过程排放到达峰值前的增量保守预计约为9亿吨、16亿吨和15亿吨。
应该说,中国区域的梯度特性既为中国长期发展创造了波浪式的后劲和潜力,同时也延长了增长的过程,意味着全国的排放峰值将取决于区域间发展的叠加效应,峰值前后的平台期预计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当中,东部确实应率先控制排放,但如果中西部不达到峰值,全国排放峰值也很难实现。因此,国内各区域的减排政策应在公平和差异化的基础上同步推进。
实现战略目标的建议
中国的排放峰值和发展方式息息相关,需要统合起来全盘考虑,科学、公平、有效的峰值目标将有利于形成倒逼机制,但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峰值方案的风险和挑战性。
中国总体上还存在20%的工业化、20%的城镇化、20%的能源结构调整、20年的发展跨距要面对,应该有步骤地实现排放趋稳,并在更大的社会经济全局内权衡,阶段性的排放峰值目标决策方式和渐进式的峰值目标计划有助于凝聚共识和降低风险。
同步推进针对工业化后期的生产性排放增长和城镇化后期的消费性排放增长的控制政策目标和手段,重视部署后发展地区的“同步低碳”战略,确立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碳功能定位,形成公平的区域差异化气候政策体系,有序建立行业碳排放标准准入和区域碳排放总量控制与市场机制等关键制度。
4.中国旅游地理 篇四
期末论文
学生姓名:王一茜学号:03709115指导教师:王建梅专业班级:经济管理系
09级 公共事业管理1班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风光 摘要: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伊斯的利亚半岛北部与意大利交界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岩溶地貌发育典型,于是,“喀斯特”一词便用来代表岩溶地貌,这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地貌类型性多样,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这些地方既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又可以进行科研考察,是旅游观光的明珠,是科学研究的宝库。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分布、类型、著名景观
1.喀斯特地貌在中国的分布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此外,在中国的华东地区,虽然出露地表的石灰岩面积比较小,但仍然发育有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在苏北、皖北地区发育着相对高度100-150米左右,顶部浑圆的喀斯特丘陵;江西萍乡-宜春一带出现了具共同基座的短锥状峰丛;浙江天目山及皖南、赣北则为有少量溶洞的喀斯特化山地;喀斯特发育最为强烈的是福建西南部的龙岩、三名地区,不光有类峰林、峰丘、溶斗等还有长达数百米的喀斯特地下河。
2.地表喀斯特类型及相关景点
2.1溶沟和石芽(云南石林)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云南地区的石林就是发育比较好的形态高大的石芽群,它的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和湿热的气候环境。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石林分布范围甚广,如: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李子营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此外,溶洞景观有:泸西阿庐古洞、奇风洞、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湖有:大叠水、长湖、月湖、仙女湖等。
2.2天坑和竖井
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2.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例如广西都安有一溶蚀谷地宽一公里,长十公里。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2.4干谷
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2.5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广西桂林)
广西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2.6地表钙华堆积(黄果树瀑布、黄龙风景区)
这是一类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瀑布华,钙华堤坝和岩溶泉华。瀑布华指地表瀑布水流速度陡然增大,内力作用减小,水中的二氧化碳外逸,形成瀑布华。我国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属于这一种。此外,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2.7地下岩溶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在我国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鄱阳湖口石钟山景区、彭泽龙宫、瑶琳仙境、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通化鸭园溶洞等。
3.结束语
5.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篇五
三亚学院2014年中国旅游地理作业
1.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思考三亚市在旅游市场开发中目前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要求300字以上)
2.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海南旅游,请您试分析旅游活动对海南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3.三沙是我国最南端的城市,有人把三沙比喻为中国的马尔代
夫,请同学们对这两个地方进行比较,举出二者的异同点。(字数在300字左右)
1.一、三亚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旅游产品品种不多高档次的度假休闲旅游产品还没有,如游艇,深海钓鱼,高水准的高尔夫球场,低密度的度假酒店等等。现有的一些旅游产品不配套,如游客住的亚龙湾,晚上干什么,既没有高档的演艺节目,也没有其他游乐活动。在大东海,三亚湾,到了晚上,游客也没有什么地方好去。
(二)旅游市场秩序较乱?在三亚市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黑旅行社、黑导游、黑旅游车、黑购物店(简称“四黑”)依然存在。零团费、负团费,导游司机服务质量差。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于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旅游环境不甚理想三亚市的生态环境不错,但城市的卫生很差。酒店内外、景区内外卫生条件反差很大。外语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人少,与外国游客交流很困难。而且国际航班少,外国游客来三亚的可进入性还不高。
(四)国际上的知名度、美誉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促销力度不大,队伍素质不高,三亚市虽然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
名度,但实际上?美国、西欧许多国家的人不知道三亚这个国际性旅游城市。
二、三亚市旅游也发展中的对策。根据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设政府管理部门如何为旅游产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特别是旅游管理涉及到许多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如何协调行政?如何到位而不缺位、不越位?而且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立,相关职位的设立和人员的录用不能照搬国内旅游大省的建设模式,而是应该根据三亚市的具体情况设立.(二)加强旅游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是旅游城市规划的重要问题,规划过程中应该避免旅游资源的异地开发,景区景点的重复建设。作为一个地级市,三亚市必须和海南省里的城市规划相协调,同时也必须规划好三亚城市的建设。
(三)加大旅游促销?旅游产品促销与物质产品促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不可移动性和整体性。物质产品可以移动,直接送到用户手中。而旅游产品只有游客移动到旅游目的地来才能消费。所以,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高不高,是非常关键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促销必须有个整
体性。因此,政府在旅游促销上多花些费用是完全必要的。
(四)培养旅游人才队伍人才、队伍这是各行各业都遇到的问题。旅游产业也不例外。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太快,从业人员素质一下跟不上。这是必然的。面对现实,只能一方面加强引进,一方面加强培训。政府不仅要把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而且应该加强与旅游专业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发更好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项目。同时,要下决心抓好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通过运用新闻媒体,旅游学校基地,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培训旅游从业人员,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培训涉外旅游人才。锻炼和造就出一支爱岗敬业满足中外游客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的旅游从业队伍。
2.影响:
一、森林遭受破坏 ,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三废” 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有所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
二、海岸带与近海资源屡遭破坏。
三、城市空气;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
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二、开展生态科学知识普及
三、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
四、加强环境立法
6.“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反思 篇六
本学期我负责担任学校的旅游班的“中国旅游地理”的任课老师,在担任授课老师的一个学期里,现将本人的教学心得叙述如下:
1.本班的学生是从事旅游工作的学生,未来将全国各地带团旅游,对中国各个地方的旅游景点了解应当多而丰富。针对学生的这样的特点,我在讲解中国旅游点的时候,分成了各个大块:包括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每讲解一个地理区域的时候,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杂技团是否到过那里表演,在那里观赏了哪些景点,有哪些和我们身边不同的习俗和习惯,那里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很有兴趣,因为自己亲自体会过的,这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具体的事物在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就会在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
2.中国的景点很多很丰富多彩,每个学生不可能每个景点都亲身体会过。所以我的课程就要和电影以及电视风景记录片相互结合了,在边讲解的时候边播放相关的风光片,虽然学生没有去过那里,但他们会被那里的风景吸引,会有想去看看的想法,也会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那里的地理风貌是这样的的?为什么那里有这样的习俗和语言呢?为什么那里的土壤颜色是红色的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我就在回答与设问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书本中,也可以在其他的一些资料中,学生在欣赏风光片的时候,也同时有所收获的。
3.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利用地图和地理物件,这样在到陌生城市旅游的时候能够运用地图,在野外的时候如果迷路能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4.对南京的了解:南京是古都,南京有许多的风景名胜点,是让学生了解最好的资料和财富。让杂技班的学生了解南京城,既是对我们城市的认同和了解也是对我们城市的丰富的底蕴产生很强的自豪感。
7.中国旅游地理分解 篇七
自从18世纪中期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的社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从IPCC发布的四次气候变化报告来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特别是占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影响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重新审视以能源消耗为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经济增长方式。于是,低碳经济自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40%~45%,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研究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动关系,探讨减排二氧化碳的影响因素,对实现减排目标和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K.Lisakas等[1]利用代数分解方法研究了欧盟1973—1993年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实现。Josep G等[2]研究发现与19世纪90年代相比,2000—2006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速率从1.3%到3.3%,其中65.16%来自全球经济活动的贡献,17.6%来自全球碳强度的贡献,18.15%来自最近50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变化的贡献。James B[3]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和经济产出的关系,认为三者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来看,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具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李艳梅等[4]以1953—2007年的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数据估算了碳排放的变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增加的因素是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碳减排效应的因素惟有碳排放强度降低。徐国泉等[5]采用1990年为基期,利用1995—2004年的数据研究了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变化,认为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均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的调整作用不大,能源效率有效的抑制了人均碳排放的增长。王迪等[6]利用Laspeyres分解技术,以1996—2007年的6部门终端能源消耗数据研究了江苏省的碳排放变动,认为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解释了江苏省碳排放量变动的大部分原因,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不明显,能源效率的提高对抑制碳排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合上述文献可知,因素分解法被广泛的应用在研究能源和经济发展相关领域的问题,其有助于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及通过理论的指导可以发现哪些因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尽管国内部分学者也应用因素分解技术研究了影响全国或者区域的碳排放因素,但有的分解因素不够完善,或者是数据期较短,研究的结论作为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1981—2008年中国能源消耗量、人口数和人均能源碳排放相对于基期的变动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完全分解技术,从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三个方面考察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
二、模型构建
(一)能源碳排放计算公式
本文根据IPCC[7]能源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将能源碳排放总量分解为:
式中,Ct为t时期能源碳排放总量;Cit为第i种能源t时期能源碳排放量;Et为t时期所消耗的能源总量(折算成标准煤,下同);Eit为第i种能源t时期所消耗的能源总量;Cit为第i种能源t时期碳排放量;Y为t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P为t时期的人口总数。
(二)因素分解模型
由公式(2)可求得,第t时期人均能源碳排放量为:
公式中,Sit第i种能源第t时期所占总能源的比重,即能源结构;Fit第i种能源第t时期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即能源排放强度,也就是能源的碳排放系数;It第t时期单位GDP消耗的能源量,即能源强度;Rt为第t时期人均GDP量,作为经济发展指标。
相对于基期的人均能源碳排放变化量为:
式中,△ACS,DS分别为能源结构变动因素;△ACF,DF分别为能源碳排放强度变动因素;△ACI,DI分别为能源强度变动因素;△ACR,DR分别为经济发展变动因素;△ACrsd,Drsd分解余量。
需要注意的是,△ACS、△ACF、△ACI、△ACR分别是各因素的变化对人均能源碳排放量的贡献值,有单位;DS、DF、DI、DR分别是各因素的变化对人均能源碳排放量的贡献率,无单位;
根据Ang等[8]人1998年提出的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结合式(3),把影响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各因素分解,结果如下:
式中,L(ACit,ACi0)=(ACit-ACi0)/(ln ACit-ln ACi0)
即这是一个完全分解,不带有残差。
对式(5)两边取对数,可得:
由式(5)和式(11),可得:
则有式(12)和式(13)可得:
三、数据来源、处理及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所用能源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9》;人口数据和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其中GDP数据已经由作者换算成1978年可比价格;能源碳排放总量数据依据式(1)计算得到;各种能源碳排放系数据见表1,计算结果见表2。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能源碳排放情景分析(2003)》。
注:1.能源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2.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折算而成。
(二)人均能源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
本文依据Ang等[8]人1998年研究中国工业行业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分解因素,把影响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四个变量。文中假设Fit不变,即各能源碳排放强度不变,所以△ACF=0,DF=1,也就是说影响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变化的因素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本文研究的基期为1981年,依据公式(6)—(9)和(14)—(17)计算可得表3的结果。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相对于基期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1982—1996年相对于基期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变化较为缓慢,呈逐年较平稳增长,2002—2008年人均能源碳排放相对于基期的变化显著。特别是2002年以后,人均能源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10.03%,略低于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长率10.69%。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相对于基期的变化从1996—1998年有一个下降的阶段,尽管降幅较小;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相对于基期的变化从2007年以后增幅开始显著收窄,2000—2007年,后一期比前一期的能源碳排放总量增幅都在1 000万吨以上,但2008年仅比2007年多排放约400万吨。
经济发展与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引起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图1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曲线对人均能源碳排放曲线的走势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对人均能源碳排放曲线的向上拉动作用显著,这也符合人们的预期。经济发展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呈现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增大的趋势,这主要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有关,1990年三大产业的比例为27.1∶41.3∶31.6,2008年则为10.7∶47.4∶41.8,第二产业占比的增加导致了人均碳排放的快速增长。能源结构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影响先呈现正相关,而后呈现负相关,开始起到抑制人均能源碳排放增加的作用,其拐点出现在1995年,但是能源结构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相对于基期变化的影响有限,贡献很小,主要原因是非化石能源的供给总量较小。值得注意的是,能源结构对于人均能源碳排放量变化的抑制作用近来年有加大的趋势。能源强度相对于基期的变化呈现出逐步加大的趋势,是抑制人均能源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弱于经济发展对人均能源碳排放增长的贡献,且其贡献有减缓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率的趋势,我们将各因素对人均能源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分为拉动因素和抑制因素,拉动因素为经济增长,抑制因素为能源强度的降低。由于能源结构在1995年以前对人均能源碳排放变化起到了微弱的促进作用,而后开始起到微弱的抑制作用,故能源结构因素贡献率数值在很接近数值1的上下微弱变动。根据经验可知,非化石能源在消耗的总能源中的占比越大,其总能源碳排放量越小,在人口数不变的情况下,人均能源碳排放也越小。综合以上分析,能源结构的变动也作为人均能源碳排放的抑制因素考虑。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将抑制因素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取倒数,即为人均能源碳排放降低的贡献率(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拉动因素(经济发展)对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型增长,且各阶段的贡献率明显大于抑制因素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率,加上能源结构变化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率微弱,从而导致人均能源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能源强度在2002年以前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率逐步上升,但是在2002—2004年有一个快速下降的趋势,之后贡献率开始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25.8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率更高达26.02%;此时中国的国民经济也开始了再次重工业化的趋势,对能源的需求量快速扩大,而能源利用技术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相反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催生出了盲目投资,经济结构调整有走回头路的趋势。2004年以后,能源强度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率止跌反弹,逐步开始提高。笔者认为这主要得力于2004年11月国家出台了节能领域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其后国家先后对焦碳、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出台了一系列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政策文件。在此期间,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照明器具等数十类产品的能效标准相继出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一系列与建筑节能设计有关的标准与规范也陆续颁布,这些文件对2004年以后能源强度对人均能源碳排放贡献率的增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发现能源强度的降低对抑制人均能源碳排放量随经济规模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2002年以后,由于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其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显著超越了能源强度降低的贡献,尽管能源强度的贡献在逐步增加,能源结构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贡献值由正转负,即由加剧人均能源碳排放到抑制人均能源碳排放。
四、结论和建议
综上可知,自1982年以来,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主要呈增长趋势,且增幅成指数型增长,其中1996—1999年增幅略有下降,2002—2007年增速显著加快,但2007年以后增速放缓,可能出现下降的趋势。而抑制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强度的降低,而能源结构的改变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变化先有拉动作用,而后出现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能源强度在抑制人均能源碳排放的作用具有阶段性,开始抑制作用明显,中间有一个调整过程。近年来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有不断放缓的趋势,但是其和能源结构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仍然没有超过经济增长对人均能源碳排放的拉动作用,故人均能源碳排放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减少人均能源碳排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中国工业化发展现状出发,将节约能源,降低能源强度,即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作为减少人均能源碳排放的长远战略方针。一方面要坚决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发展方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实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节能减排政策,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加大非化石能源总量的供给,逐步提高天然气、核电、水电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的比重。考虑到中国人均水资源紧缺,在水电开发的时候,要注重统筹利用,加大太阳能、风电的开发力度,同时大力发展核电,增大核电能源的供给,有效改变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
第三,应大力发展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加快建设百万千瓦级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建设,推进高温气冷堆、核中子增殖反应堆、核聚变反应堆等技术的研发应用,真正实现零碳排放。
第四,加快技术升级,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在高效利用煤发电技术、建筑节能、清洁生产等方面组织科研攻关,攻克消耗能源总量大和高耗能领域中的关键节能技术,重点发展冶金、制造、水泥、化工等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
第五,转变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遏制对人均能源碳排放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高耗能和高排放的第二产业不合理的增长,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转变国民经济再次重工业化的不合理趋势。充分利用财政和税收等手段,发挥市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和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有效地引导国民经济走上低碳发展道路。
摘要:以1981—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人口数和GDP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经济发展、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对这一时期人均碳排放的贡献发现:经济发展拉动了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增长,能源强度的降低抑制了人均能源碳排放的增长,能源结构的变化在研究期内先对人均能源碳排放起促进作用,然后起抑制作用,其拐点出现在1997年,但研究期内贡献不显著。近年来,能源结构的贡献却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人均能源碳排放,经济发展,能源强度,能源结构,LMDI
参考文献
[1]K.Liaskas,G.Mavrotas,M.Mandarka,et al.Decompositionof industrial CO2 emissioms:The case of European Union[J.]Energy Economics,2000,(22):383-394.
[2]Josep G.Canadell,Corinne Le Quéré,Michael R.Rau-pach,et al.Contributions to accelerating atmospheric CO2growth from economic activity,carbon intensity,and effi-ciency of natural sinks.PNAS,2007,(11):18866-18870...
[3]Jam es B.Ang,CO2 emissions,energy consumption,andoutput in France.Energy Policy,2007,35(10):4772-4778.
[4]李艳梅,等.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2):218-222.
[5]徐国泉,等.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58-161.
[6]王迪,等.江苏省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比较[J].资源科学,2010,(7):1252-1258.
[7]IPCC2006.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Gas Inventories[J].Energy,2006,(1).
8.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心得 篇八
因为对旅游的热爱以及对地理的浓厚兴趣虽然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和已经学习过中国旅游地理的学生但是我还是在这学期的选修课上选了中国旅游地理。我觉得旅游对当代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焦点同时地理对于所有有广阔视野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可以高谈阔论的话题当把旅游和地理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个永远都没有结局的美妙的梦境所以一千个老师可以把中国旅游地理讲成一千个版本出来。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周的时间杨教授运用详略结合的讲解以及视频教学不但让我们对中国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全国各地出名的旅游景点更是能够娓娓道来特别是每次讲解过后的视频欣赏让每个同学都有了想出去走走的冲动零距离的去接触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味不同的民俗风情。而且有了这一系列的系统的了解在以后的和朋友聊天时关于旅游的话题也不再会只是一个倾听者而是一个可以海阔天空的发言者即使是一个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凭借着对杨教授讲解回忆以及对视频的回顾我相信我们也可以把那个地方描述的绘声绘色仿佛去过一般那个时候朋友是否也会对我们刮目想看呢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即使不是为了在朋友面前充面子学习中国旅游地理这一门课程对于我们以后自己出去旅游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在旅游之前对于目的地的了解以及游览方法的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相信有了这门课上所学习的知识作为铺垫一定会给我们今后的旅游带来很多便利并且可以比别人看到和体味到更多如果我们以后出差到某个地方我们也可以凭借之前的了解利用空暇时间即使不需要导游也可以把当地的名胜古迹游个大概我觉得那样应该另有一番风味吧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故宫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哈尔滨的冰雕浙江的杭州西湖安徽的黄山、西递宏村山东的泰山、湖北的武当山、湖南的韶山、广西桂林漓江、四川的九寨沟、大熊猫栖息地重庆的大小三峡、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云南的大理古城、西双版纳陕西的华山、新疆的天山天池、福建的土楼、武夷山……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我相信它带给人们的都是不同的感受只有亲临其境了我们才能真正的体味到不一样的山不一样的水还有不一样的全国各地的我和你所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就等着我吧总有一天我要和你们一一握手。
9.《中国旅游地理》读后感 篇九
我在跨学科选课时,选择了杨载田教授的《中国旅游地理》,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我认为这门课有趣味兴,同时学到的东西在以后自己去旅游时可以应用到;二是个人对杨教授的倾慕,杨教授主导的这门课是我们学校响当当的牌子。初进学校,我就认识到了杨教授的名字,这次选课算是慕名前往吧。
跨学科选修课算是大学里最容易上的课了,它只要上五周,到时交个作品就行。管的严的老师在上课时会要求签到,只要不被老师抓到三次,学分是很容易拿的,所以一般上选修课,大家经常逃课,请人代签到就行,有时一个人可以代好多人签到。我上了杨教授的课后,彻底改变了我对选修课的看法,让我觉得,大家逃不逃课还是和老师有很大关系的。在杨教授的课上,座位是坐得满满的,竟还有慕名前来倾的旁听者,这算是大开眼界。杨教授看起来很老,背有点驼了,就知道他毕生心血全献给了祖国的地理研究事业和教育事业,他的讲课很是生动,很有吸引力,当真是一代名师的风范。所以在他的每次课上,我都是用心受教的,几节课下来,感慨颇多。
在课后我将《中国旅游地理》(大三版)一书通读了一遍,书写很得很好,既可作为高校旅游、地理、经济等专业的适用教材,又可供旅游工作者和旅游爱好者自学,同时对广大旅游者的出行也具有参考价值。本书从中国旅游地理的一般理论与实践说起,完整的分析了怎么来研究旅游资源和中国的旅游资源状况及发展问题,我看得最细的是书的下篇的“中国旅游地理分轮”该篇详细的说了我国所有地方的各种旅游景点,并作了很好的解释。
教授以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熔岩风光旅游区、华北黄土文化名山沃野海景风光旅游区、华东吴越淮河文化山水园林都市旅游区、华中荆楚巴蜀文化名山胜水旅游区、东南沿海闽粤文化南国山海岛风光旅游区、西南民族风情岩溶山水风光旅游区、青藏藏传佛教文化高原雪域草原风光旅游区、西北丝路文化绿洲草原大漠风光旅游区等八个区总括了我国所有旅游资源。看到这八个区的命名,就知道教授研究之广,祖国所有山河全在教授心中。读到这些,让我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了无限的热爱之情,理解到对祖国的疆土寸土必争的无比重要。现在我国的统一大业还未完成,日本觊觎我钓鱼岛,菲律宾也无礼的争我黄岩岛,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产生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愤怒。愤怒归愤怒,理性爱国才是最重要的,在解决领土争端时,历史和地理是很重要的。我身为一个学电子的大学生,我能做点什么呢?当然是学好我的本专业,学好了,能把所研究的成果转换为我国的实力,能为祖国在社会、经济、军事方面所利用,则是我们学生和科学家们最大的幸福事。
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空间、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数量丰富、品种繁多、分布普遍、相对集中而又多奇绝旅游景观的特点,使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快速地进入了世界旅游大国行列,而且到2020年有望成为头等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为把握21世纪的发展机遇,争取更大发展,需要我们国家考虑的问题很多,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国际出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完善问题最为关键,只有解决了好了这些问题,才能是我国的旅游资源得到很好的发展,才能是旅游资源在社会经济中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唯一选择。作为正在为实现旅游强国战略目标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尤为珍重,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推出了《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并在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参加国际公约组织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面提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制定科学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态旅游产品,这三条理念得到很好的执行了,我相信我国的旅游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兴起,也是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步棋,愿看到在党的领导下,这步棋走得稳,走得好,走出特色。
10.中国旅游地理分解 篇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然而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区域收入不平等程度也迅速扩大, 1978年不同省份农民收入的极值差率为2.78, 2005年该比值上升到4.39 (SSB, 2006) 。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吸引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从研究视角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收入结构角度对农村居民区域收入不平等及其变动进行分析, 发现收入不平等扩大与经济结构变化密切相关。[1]②从地理区位角度对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进行地区分解, 发现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在总收入不平等中比重超过50%, [2]且有明显扩大趋势。 (张 平, 2003, 陈仲常、明 朗、余 翔, 2006) ③从新古典经济学收敛理论的角度对农民收入进行收敛性检验, 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存在绝对β收敛, [3]但存在条件β收敛 (闫仲勇, 杨满华, 2007;王洪亮、孙国锋, 2007) 。[9,10]
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但以上研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就是造成不同省份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从收入来源角度看, 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因素, 一是不同地区物质资本积累的差异, 如农业机械、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二是人力资本的差异, 如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三是土地生产要素的差别;四是效率因素 (TFP) , 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等因素。收入不平等扩大主要来源何种因素?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 如果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主要是由物质资本差异导致的, 那么今后政府政策就应多鼓励落后地区物质资本积累;如果收入不平等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 那么政府应该加大对落后地区教育的投资, 改善其教育软硬件环境, 加强对落后地区农民的知识技能培训;如果生产效率是造成农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那么接下来政府可能更应考虑如何促进落后地区技术进步, 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拟首先测算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的大小, 然后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对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进行分解, 从而辨析收入不平等主要来源于何种因素, 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我们采用不同省份农民收入对数值的方差来反映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程度, 通过构造生产函数的方法, 测算不同要素的产出弹性, 在此基础上, 将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按生产要素分解, 测算不同要素对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作用的大小。方法如下:
设总量生产函数为:Yit=AitKundefinedLandundefined, (0<α<1, 0<β<1) (1)
Yit是第i个省份t年全部农民的总收入, Kit是第i个省份t年的农村物质资本存量, Hit是相应省份“放大”的农村人力资本 (H=h*L, h指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通常以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 L指农村人口数量) ;Landit是相应省份的农村耕地面积;Ait指全要素生产率。
令Yit=Yit/Lit, kit=kit/Lit, hit=Hit/Lit, lit=Landit/Lit, 我们经过简单的推导, 就会得到人均生产函数:yit=AitKundefinedlundefined。
将人均生产函数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1nyit=1nAit+α1nkit+β1nhit+ (1-α-β) 1nlit (2)
将公式 (2) 移项并整理得:
1nyit-1nlit=1nAit+α (1nkit-1nlit) +β1n (1nlit-1nlit (3)
公式 (3) 便是我们要估计的计量模型, 其中, yit、kit、hit和lit分别为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农村物质资本存量、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耕地面积。α、β、1-α-β分别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土地的产出弹性。
在测算出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后, 我们即可将农民收入不平等进行方差分解:
undefined
公式 (4) 中的var和cov分别表示方差和协方差。公式 (4) 的含义是把各地区农民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物质资本差异的贡献、人力资本差异的贡献和土地差异的贡献。即如果观察到两个地区人均收入相差1%, 则在条件期望下有多少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造成的, 有多少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造成的。[4]
本文所用数据有1988~2005年分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消费价格指数、历年分省农村物质资本投资及投资价格指数、历年分省农民受教育情况和分省农村耕地情况等。其中1988~1998年的以上四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1998年后的分省农民纯收入及其消费价格指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0~2006) , 1986~2000年分省农村物质资本投资数据包括农林牧渔业基本建设投资、农林牧渔业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 主要来源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 (1950~2000) 》, 2000年后物质资本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1~2006) , 1988~2005年分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人口和农村人均耕地情况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1989~2006) 。
我们对于资本存量的估计, 采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永续盘存法。按照永续盘存法来估计资本投入, 定义本期的资本存量为上一期的资本存量加上当年的投资, 再减去折旧, 即:Kt=It+ (1-δ) Kt-1。上式中, Kt是t年的资本存量, It是t年的投资额, δ是折旧率。我们以1986为基期确定为初始资本存量, 在资本存量初始值的估计方法上, 遵循Kohli (1978) 的思路。具体来讲, 假定1952 1986年之间投资的实际增长率与实际产值的增长率是相同的, 以稳定的速度r增加, 这样可以得到:K1986=I1986/ (δ+r) 。这种估计方法的优点在于, 它可以保证1986年的资本存量不受以后逐年数据的影响。[5]在估计出资本存量初始值的基础上, 我们假定资本折旧率为0.05, 并按照永续盘存法估计了农村生产性资本投入总量。将各省历年的农村生产性资本投入总量除以农村总人口数, 得到人均生产性物质资本存量。
三、经验结果及其解释
我们首先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1) 的有关经济指标进行了描述性比较, 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见,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存在较大
差距, 且逐年有扩大。与此相对应, 人均农村生产性资本存量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1988~1993年东部人均资本存量是西部的2倍以上, 而1995年后资本存量的比值更是扩大到4倍以上。东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也明显高于西部。东部地区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 仅相当于西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70%~80%。
比较中部和西部地区, 中部和西部农民收入之比由1988年的1.05扩大到了2005年的1.33, 人均资本存量比虽有下降趋势, 但差距依然明显存在。
为进一步较精确地分析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 我们采用不同省份农民收入对数值的方差来反映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程度, 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显示不同省份农民收入对数值方差除在个别年份略有下降外, 大多数年份均呈明显扩大趋势。具体来讲, 农民收入对数方差从1988年的0.08上升到2005年的0.17, 扩大了1.06倍。
图1和表1都显示出我国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较大并呈迅速扩大趋势, 那么这种区域收入不平等扩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试图通过模拟生产函数, 在测算出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的基础上, 采用方差分解技术来探寻收入不平等扩大之原因。
我们采用1988~2003年28个省、市、自治区 (不包括西藏、重庆和海南) 的面板数据 (Panel Data) 对理论模型进行模拟。计量结果如表2所示。
注:括号内为估计参数的标准差, ***表示参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检验。
该表同时报告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模型的回归结果, 比较两种模型的回归结果, 我们发现各参数相差不大, 这说明我们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稳健性。从Hausman检验上看, 由于模型Hausman检验值为6.66, 其伴随概率为0.04, 这说明我们不能认为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是无差异, 而应接受固定效应模型。由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知, F值等于964.17, 其伴随概率小于0.01, 这说明整个方程模拟效果较好, 从各变量的标准差和T值上看, 各参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不等于0, 且范围符合我们的理论预期。表2显见,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0.59和0.04。
在测算出各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后, 我们依据公式 (4) 将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分解为物资、人力、土地、TFP四部分的贡献, 具体如下页表3所示。
从表3看出, 在我国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从1988至2005年迅速扩大的过程中, 物质资本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呈现出逐年扩大的特征,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不平等贡献各年基本变动不大;全要素生产率对农民收入不平等贡献2000年以前的大多数年份小于人力资本的贡献, 但在2000年以后, 其明显超过了人力资本的贡献且表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土地在所有因素中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小, 且数值为负。
在测算各因素对农民收入不平等贡献的基础上, 我们分别计算了它们各自的贡献率, 如图2所示, 它显示农民收入不平等50%以上来自物质资本差异, 1990年后, 物质资本差异对农民收入不平等贡献率达到70%以上。人力资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较大, 1990年达18.99%, 之后基本上逐年缩小, 到2005年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下降到9.51%。TFP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在1988~2000年的多数年份中小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 但2000年以后, 其明显超过人力资本的贡献率, 2005年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达到16.81%, 是人力资本贡献率的1.77倍。土地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始终为负, 其贡献率绝对值均在3%以下。从1988~2005年整个期间看, 各因素对农民收入不平等扩大作用贡献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土地。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区域收入不平等的来源。主要结论如下:农村居民区域收入不平等程度在这一时期内明显扩大, 东部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尤其明显。我们通过构造生产函数, 采用面板数据进行模拟, 发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土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0.59和0.04。采用方差分解方法,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将农民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四部分, 发现农民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主要是来源于物质资本的差异, 其次是人力资本, 再次是全要素生产率 (TFP) , 土地有一定缩小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但作用较弱。
结论隐含的政策含义是政府有必要平抑农村各地区间日益扩大的收入不平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有三条途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配置的效率, 但它们有轻重缓急之分。
首先, 应从加大和引导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入手, 改变西部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 要着力全面改善中西部农村的水、电、路等小型基础设施, 促进其物质资本积累, 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的差距。其次, 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 大力开展农村科技培训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再次是要注重引导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 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 改善其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试图从扩大中西部地区农作物耕种面积上缩小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可能是效果不明显的。
参考文献
〔1〕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05) .
〔2〕林毅夫, 蔡日方, 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06) .
〔3〕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3) .
〔4〕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 2005, (09) .
11.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篇十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2、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特征;
3、熟悉各类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及典型代表。重点难点:
1、中国旅游资源的特征;
2、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及典型代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欣赏图片和视频、参观景点 课时安排:8-10学时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一、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二)多样的地貌形态和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样分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三)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四)物种丰富,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二、中国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历史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历史上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
(二)中华民族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大多是炎黄子孙,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
三、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
(一)多样性
(二)地域性
(三)季节性
(四)古老性
(五)独特性
第二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地质景观 1.典型地质构造遗迹 2.典型地层剖面 3.生物化石 4.岩石与矿物 5.地震遗迹
(二)地貌景观 1.花岗岩地貌景观
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怪石、石柱林立、雄伟壮观。我国花岗岩山地的分布:我国的花岗岩山地主要发育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著名的花岗石风景名山有:黄山、华山、泰山、九华山、天柱山、衡山、崂山、千山、普陀山、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典型代表:黄山(视频)。
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河南)
2、岩溶(喀斯特)地貌景观
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往往奇峰林立。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于全国南北。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有大面积连片分布。这里,气候炎热、降水丰富,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风光区。
典型代表: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3、丹霞地貌景观
特点: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分布: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著名的丹霞地貌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的武夷山,河北承德的磬锤峰(棒槌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甘肃的麦积山、四川的青城山、重庆的四面山、乐山凌云山等。
典型代表:丹霞山、武夷山
4、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石英砂岩在流水的侵蚀和重力崩塌,加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造就了峰林、峰柱、方山、石林、峡谷、嶂谷、幽谷等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典型代表:武陵源。集神、奇、秀、野等特色于一体,峭壁万仞,千姿百态,世所罕见。5.火山地貌景观
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地貌景观通称火山地貌景观,包括火山堆、火口湖、堰塞湖、火山熔岩石林和洞穴、温泉等。
我国的火山地质景观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雷州半岛、海南岛、长江下游、闽浙沿海、台湾、澎湖列岛及滇西等地。
典型代表:五大连池、云南腾冲 6.峡谷地貌景观
峡谷是指谷地深狭,两坡陡峭的河谷地貌景观,最为常见的为“V”形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流水或冰川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峡谷景观气势磅礴,具有“险、雄、幽、隐”等美学特征。
典型代表:云南丽江的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等。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大拐湾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7.海岸地貌景观
按海岸地貌景观的成因可将海岸分为侵蚀海岸、堆积海岸、生物海岸。
典型代表:南天一柱、大连金石滩、秦皇岛北戴河、南戴河、青岛海滨、海南三亚东南沿海的红树林等。8.风沙地貌景观
风沙地貌是指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由于风沙的磨蚀、侵蚀、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有: 风蚀地貌景观——雅丹地貌,典型代表:乌尔禾风城
风积地貌景观 ——沙丘,典型代表:鸣沙山 9.冰山雪峰地貌景观:
地势高峻,终年冰雪覆盖,自然景观垂直地带性明显,拥有独特的冰川、冰川地貌和造型地貌景观,呈现出以山为骨架的冰雪奇峰世界。
著名冰山雪峰: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日喀则)、乔戈里峰(喀什)、博格达峰(新疆)、梅里雪山(云南)等 10.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地貌景观主要有地势平缓的黄土塬、长条状的黄土梁和支离破碎的黄土峁等地貌组成,他们与梯田、窑洞构成黄土高原特有的景观。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三)中国名山
1、我国的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雄; 西岳华山(陕西)—险; 北岳恒山(山西)—幽; 南岳衡山(湖南)—秀; 中岳嵩山(河南)—峻。
2、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山西)—文殊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四川)—普贤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安徽)—地藏王菩萨的场; 普陀山(浙江)—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3、风景名山:
黄山、武夷山、庐山、井冈山等。
4、疗养名山
以自然环境优美,区位条件优越,成为避暑疗养的山岳。如江西的庐山、浙江的莫干山、河南的鸡公山等。
二、水体旅游资源
水体是陆地水和海洋水的总称。水体旅游资源包括陆地上的江、河、湖、泉、瀑和海洋等水体景观。
(一)海洋旅游资源 1.海洋的旅游价值。
(1)康乐价值。表现于海滨的休养功能和运动功能。
(2)观光价值。2.海洋旅游的内容
(1)滨海休闲、疗养与水上运动。
(2)滨海观潮。
(3)海底风光游览。
3、主要海滨风景名胜区(1)秦皇岛北戴河(2)大连海滨——旅顺(3)胶东半岛海滨(4)三亚热带海滨(5)浙江嵊泗列岛(6)厦门鼓浪屿-万石山(7)辽宁兴城海滨
(二)江河旅游资源
我国山高水长,河流众多,径流资源十分丰富。
1、风景河段
典型代表:长江三峡、珠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漓江、楠溪江、松花江、鸭绿江等。2.主要江河旅游资源
(1)长江:全长6300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在高山峡谷中穿行,称为金沙江,其中的虎跳峡最为著名。宜宾以下称为长江。举世闻名的三峡库区,也是巴蜀文化的源地。长江中游是楚汉古迹、三国古战场、江南三大名楼等集中地。长江下游地区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园林之母,亦可欣赏现代化都市风貌。
(2)黄河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沿途有众多的古都名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名人遗迹、传说典故等。大黄河之旅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线路之一。
全长5500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上游河水清澈、峡谷众多、形成了平原银川平原、河套平原等;进入中游后黄土沉积后,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在中游峡谷,有著名的湖口瀑布、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等景区。下游河床比降下降,河床变宽,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开封等地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景观。
(3)珠江
珠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全长2210公里,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支流水系在珠江三角洲汇集,形成纵横交错、港汊纷杂的网状水系。西江中上游经云贵和广西的石灰岩地区,形成众多的峡谷、瀑布、激流、溶洞、地下暗河等景观。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大叠水瀑布、漓江山水风光等著名景观都在该流域之内。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现代化都市风貌是其旅游特色之一。
(二)湖泊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的类型很多,拄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湖、泻湖、堰塞湖、河迹湖、海迹湖、冰川湖、岩溶湖、风蚀湖等;按湖水与何流的关系,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按湖水的矿化度,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另外,我国还有大量的人工湖泊。
五湖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四海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三)瀑布旅游资源
(1)河流瀑布。主要形成于江河及其支流的中上游河段。如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九寨沟瀑布等。
(2)山岳瀑布。主要是由溪流通过山岳中的岩坎或断崖形成的。如雁荡山的大龙湫、庐山三叠泉等。
(3)洞穴瀑布。多发育于石灰岩溶洞中,如金华冰壶洞和宜兴善卷洞中的瀑布等。
(四)泉水旅游资源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流水。泉具有旅游审美功能、医疗保健功能和品茗酿造功能。
1、温泉:泉水温度差别很大,从0℃以下到100℃以上都有
2、矿泉:矿泉,是指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并且具有医疗和饮用价值的矿化泉水。
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雨凇与云海、日出、夕阳、佛光、蜃景合称为“天象六景”。
(一)气象与天象旅游资源 1.云、雾、雨景观
在我国以湿润的南方及东部沿海地区较为普遍,尤以山区为佳。
典型代表:黄山云海、庐山瀑布云、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江南烟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冰雪、雾凇(树挂)
中国的冰雪景与雾凇奇景以冬季的北方,特别是东北较为普遍。
典型代表:嵩山的“少室晴雪”、西湖的“断桥残雪”、吉林雾凇等。3.蜃景、佛光
蜃景、佛光 蜃景也称海市蜃楼。海湾、沙漠和山岳顶部,均可能出现海市蜃楼景观。
典型代表:蓬莱阁、庐山五老峰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的海市蜃楼,庐山、峨眉山、泰山、黄山、华山的佛光景。4.日出日落
中国许多名山形成了固定的观日点,如泰山的日观峰、华山的东峰、峨眉山的金顶、黄山的翠屏楼等。不仅旭日东升有着无穷魅力,而且夕阳西下也有难以道尽的妙处。
5、月色景观
月相变化使人产生丰富联想,中秋赏月已成传统习俗。“洞庭秋月”(古画)、“三潭印月”(杭州)、“二泉映月”(无锡)、“风花雪月”(大理)等都是月色胜景。
(二)气候旅游资源 1.阳光型气候 :三亚 2.避暑型气候 :哈尔滨 3.避寒型气候 :海南 4.空气负离子气候 :鼎湖山
四、生物旅游资源
(一)植物景观旅游资源
1.森林景观
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天山雪岭云杉林(新疆)、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吉林)、尖峰岭热带雨林(海南)、白马雪山高山杜鹃林(云南)、波密岗乡林芝云杉林(西藏)、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云南)、轮台胡杨林(新疆)、荔波喀斯特森林(贵州)、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黑龙江、内蒙古)、蜀南竹海(四川)。2.草原景观
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天山草原等,草原面积大,开阔坦荡,令人心旷神怡。3.观赏植物
根据观赏植物中最具美学价值的器官和特征,将其划分为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和观枝冠植物。牡丹、月季、梅花、菊花、杜鹃、兰花、山茶、荷花、桂花、君子兰等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榴莲、西瓜、中华猕猴桃、梨、苹果、葡萄、柑桔、香蕉、荔枝、菠萝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 4.珍稀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是人类保护的主要对象,同时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5.古树名木
有些树木以树龄长、规模大、形姿美、社会环境特殊被称为古树名木。它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历史。如黄山的迎客松、黄帝陵的黄陵古柏等。
(二)动物景观旅游资源 1.观赏动物
北极熊、斑马、金钱豹等都是以斑斓的色彩吸引旅游者的动物
2.珍稀动物 珍稀动物指野生动物中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现存数量又极为稀少的珍贵稀有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被称为中国四大国宝。
五、自然风景区与自然保护区
(一)自然风景区
在风景名胜区中,一般把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景区称为自然风景区。如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自然风景名胜区、黄龙自然风景名胜区、武陵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等。
(二)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物自然栖息地、珍稀植物群落、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地区和重要的水源地等划出界线,并加以特殊保护的地域。
自然保护区内一般都有特殊的地理景观、珍稀动植物、原始自然风光,是旅游者的向往之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中国旅游地理分解】推荐阅读:
中国旅游地理吉林09-02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论文06-18
中国旅游地理检测题09-11
中国旅游地理 各章练习12-19
媒体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应用07-13
高考旅游地理旅游设计07-13
旅游地理08-20
旅游地理学概述06-21
旅游地理学心得08-27
旅游地理环境保护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