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方案

2024-07-27

政务公开方案(精选12篇)

1.政务公开方案 篇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强化监督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政务公开安排意见,结合水利系统工作实际,经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反复讨论,制定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水利行风的根本好转为目标,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

二、政务公开工作的原则

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与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相结合,与加强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相结合,与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政务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具体实施中要坚持以下原则:㈠依法公开原则;㈡真实公正原则;㈢突出重点原则;㈣讲究时效原则;㈤注重实效原则。

三、公开内容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凡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务活动内容都应当公开。

(一)机关股室

公开水利局全体领导的分工和职责,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党政办公室公开本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全系统干部的民主推荐、测评考察和上报工作;公开全系统干部的管理、教育考察和任用工作;公开机关和各单位职工计划生育、准生证发放有关规定和办理结果;公开有关党务工作的内容;公开各类《责任书》的考核情况;公开干部职工调动原则、程序和结果;公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条件、结果;公开评模选优的标准,指标和结果;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计财股公开本股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水利事业费的预算、决算和预算外资金及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公开多渠道筹措水利经费的收支情况;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水利股(含项目办)公开本股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灌溉用水计划、灌溉管理制度、公开常规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指标;公开全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情况;公开工程项目的招标条件、程序和结果;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水政办公开本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水法律、法规及有关水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公开取水许可审批程序;公开全区水资源收费标准及处罚依据;公开水事违法案件和水事纠纷查处程序;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设计队公开本队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水利计划内容;公开农村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喷、滴、渗灌、防洪堤坝、干支渠等建设计划;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防汛办公开本室的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内容;公开防汛预案及水库运行计划;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综经办公开本室的主要职能及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公开综合经营项目下达指标和落实情况;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二)各基层单位

公开本单位全体领导的岗位和职责;公开各级职称的评定条件、分配名额和评定结果;公开干部职工考核的内容、程序及结果;公开评优选模的级别、数量、条件和评选结果;公开财务、伙食标准的收支帐目;公开本单位待遇及工作奖励情况;公开工、青、妇有关情况;公开应当公开的未尽事项。

四、公开形式

(一)采取设置专栏、张贴公告、刊登报纸、电视广告、印发明白卡、监督卡、宣传材料,查询等多种形式。做到“两有、三挂、四上墙”,即:有举报箱,有举报电话,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办事机构示意图上墙、办事程序上墙、办事依据上墙、办事条件和办事结果上墙。建立健全“一栏、两簿、三项制度”,即:公开栏,政务公开登记簿,民主评议监督簿,政务公开制度、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民主评议监督制度。除上述形式结合实际选择使用外,具体要求:

1、机关股室

①统一标准,以壁报、橱窗、专栏等形式公布机关科室公务员、干部职工的岗位和职责,各办公室需要公开的事项。

②统一标准的壁报制度框公布各办公室比较固定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定。

③设置临时公开栏,由机关科室负责在栏内公开需要公开的事项。

2各基层单位

①统一标准公布全体领导的岗位和职责(一职一版),需要公开的有关事项。

②统一标准的黑板或橱窗公布各单位比较固定的行为准则和规定。

(二)组织有关人员每年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评议,适时举办咨询听证、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公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具体要求

1、实行政务公开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机关和各基层单位公务运行情况的监督,提高工

作透明度,加强依法治水,推进民主建设,促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创造水利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为发展水利经济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求务必达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硬监督、严查处、求实效”的目标。

2、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各单位要必须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一把手负总责,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政务公开登记簿,对公开的内容、形式进行记载备查。

六、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强化组织,抓好督办,经研究决定: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

七、监督保障措施

1、局纪委负责各单位及机关政务公开的监督评议,并聘请基层单位的干部职工担任政务公开特邀监督员,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定期评议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局纪委经常性地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并将查访结果予以通报。

2、实行预公开制度。对涉及群众切实利益或者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的决策,在正式决定或者办理前,要先将方案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并调整、修改后,再予以正式公布。

3、鼓励干部职工进行积极参与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对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局纪委要及时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布。

4、要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结合全系统工作年终考核;对政务公开的情况进行考核。对在政务公开中工作不力或者不称职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提出调整其工作岗位或者免去其所任职务的建议;对拒不推行政务公开或者在政务公开中存在弄虚作假、打击报复、侵犯群众民主权利等违纪行为的干部职工,要追究其党纪政纪处分。

2.政务公开方案 篇二

随着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的逐步延伸, 电子政务外网即将成为承担政府部门之间的各项信息交换和业务互动, 实现同层次和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各主要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的主要载体。

为了实现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化, 推进部门外网建设与整合, 统一各部门等外网出口, 和响应省/市级政府文件, 县级政府应建立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

1 网络结构

1.1 乡镇/局所

在每个乡镇/局所的办公地点, 配置二层交换机作为接入设备, 完成政府职员的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入。

每个单位划分不同的VLAN, 通过物理专线上联的PTN传输设备。如下图所示:

1.2 传输系统

通过运营商的传输/PTN网络实现, PTN汇聚层设备向下采用物理专线接入各县直单位、乡镇单位, 提供10-100Mbps接入, 通过GE链路接入核心网络, 如下图所示:

1.3 核心网络

在核心层部署2台高性能的三层交换机, 汇接各县直单位、乡镇单位到核心网;部署2台防火墙, 用于电子政务外网上联到上级网络和连接Internet;部署1台用户行为管理系统, 规范政府职员的上午行为;部署深度检测设备, 保护数据中心。如下所示图:

1.4 互联网出口

县级电子政务网一般通过连接2个不同运营商的网络, 确保单个运营商网络故障时, 仍旧能实现网上办公功能。同时, 上联到2个运营商的链路带宽往往是不同的, 需要进行负荷均衡配置, 如下图:

1.5 路由策略

根据本项目在核心层部署OSPF动态路由协议, 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和链路的自动切换。

对于互联网接入区和上级政务外网的节点, 由于连接至启用的防火墙, 使用静态路由实现网络的联通性;对于内部数据中心节点, 由于是连接是三层防火墙安全设备, 实现网络的联通性。

2 安全防护

2.1 设备/链路冗余

在核心交换机和出口防火墙等关键设备均配置2台, 均衡负载互为备份;核心网络设备均采用双上行链路, 通过部署动态路由协议 (OSPF) , 保证链路不中断, 即一台设备或一条链路中断, 整个网络运行不受影响。

2.2 信息安全

县电子政务网外网平台, 对于外网有两个连接节点, 一个是互联网, 另外一个是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同时, 在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上, 还要部署政府门户网站群, 实施政务公开, 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该网络规模大涉及人员及各单位部门较多, 需对相关网络访问控制进行严格管理。为实现电子政务网的系统安全专门定制一套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主要针对安全防护、区域隔离、入侵防御分析、Web应用的防护等功能的实现。

2.2.1 部署出口防火墙

在互联网出口处, 部署一台高性能的防火墙, 在保障网络可用性同时实现内外网间的逻辑隔离。开启WEB安全防护、IPS入侵检测、服务器安全防护等安全功能。

在连接上级电子政务网, 也部署防火墙, 保障电子政务网的各自独立性和隔离, 反正病毒/故障等蔓延, 避免影响上级网络或者被上级网络所影响。

2.2.2 部署用户行为管理系统

提供多样化的身份认证, 保障接入网络人员合法性的同时, 同时支持对设备的实名认证, 保障了接入网络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从而加强内部网络的可控性, 方便管理员对网络的统一管理。

实现深度感知网络应用, 利用带宽管理技术, 实现对用户和业务的分级化识别管理, 达到基于用户和用户业务流量的管理的目的, 增强对网络洞察力, 全面透视应用流量, 掌控网络资源 (净化流量;流量负载均衡;控制上网行为;进行带宽管理, 保障关键应用) , 同时采用集中式管理与分析工具, 全面分析并预测网络资源使用状况。

开启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的舆情审计和应用控制功能, 可以实现针对县电子政务外网的整网安全防护和上网行为控制、审计功能。可以基于关键字和应用步骤针对负面网络言论、反动言论等不良的上网行为进行阻断和记录, 在发生网络违法违纪行为时候, 可以通过上网行为管理的溯源功能, 直接定位到违法的PC。

2.2.3 部署深度检测设备

用户保护数据中心系统的安全性。

开启网页防篡改功能模块, 可以提高相关WEB站点的安全性。当出现黑客攻击或工作人员某些操作失误, 网页防篡改软件能够实时恢复网站文件, 保证网站的连续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记录篡改事件的相关资料, 从而为安全部门提供调查的线索和证据。防篡改系统具备实时、低耗等性能指标, 既能够保证篡改页面的立即恢复, 又能保证网站的正常服务性能不受影响。

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请求, 减少数据服务器主机的风险, 提供对系统的访问控制;阻止攻击者获得攻击网络系统的有用信息, 记录和统计网络利用数据以及非法使用数据、攻击和探测策略执行。

3 数据中心

3.1 数据系统

一般包括OA办公服务器、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IMC智能管理平台服务器等, 通过交换机汇聚后, 保证对服务器被访问量, 满足对服务器所要求的带宽。

3.2 设备功能

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布置电子政务应用的数据库, 是电子政务应用的数据存储中心;主要用于运行大型数据库系统, 进行存储、查询、检索应用系统信息。数据库在运行时会大量的使用系统内存, 要有足够容量的系统内存进行支持, 并且要有足够强计算能力和I/O吞吐能力。

应用服务器:用于支撑整个电子政务的各类应用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 , 根据应用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服务器。

Web服务器:支撑电子政务中的Web应用。

OA服务器:用于支撑整个电子政务的煤OA办公应用。

门户外网服务器:用于支撑整个外网门户网站群。

4 IP地址规划

4.1 出口IP地址

从县政务外网连接上级部门IP地址, 由上级部门统一分配, 有专门的IP地址作为管理和互连地址段。

互联网地址出口IP地址由运营商统一分配。

4.2 用户地址规划

县电子政务外网用户地址应提前规划, 各个单位的IP地址由政务办公室统一分配或调整;各个单位地址段内随机分配, 同时进行于电脑的绑定备案, 以便后期安全等问题追查定位。具体分配原则如下:

(1) 各县直单位分配崇信县段IP地址, 原则上是先满足网络设备和网络维护管理所需的IP地址段, 对各接入单位的地址分配原则是每个接入单位分配1个C类私网地址, 统一在防火墙在NAT转换;

(2) 如果部分单位之间的IP地址段重叠, 则由接入设备将重叠的用户地址进行地址转换 (NAT) 为政务外网的相邻段地址进行通信。

(3) 各单位用户采用DHCP方式接入本单位IP地址段的网络内, 再由崇信电子政务办公室统一进行用户终端的IP地址与终端MAC地址绑定工作。

IP地址规划如下表:

5 结束语

3.电子政务网的网络管理方案 篇三

什么是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就是对网络进行监视和控制。网络管理有五大范畴:

失效管理:对网络中的问题或故障进行定位的过程,它包括:发现问题,分离问题,找出原因,修复问题。

配置管理:发现和设置网络设备的过程,它包括:获得当前网络配置的信息;提供远程修改配置的手段;储存维护最新的设备清单并产生报告。

记帐管理:跟踪每个个人和团体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其收取合理的费用;并且增加了网络管理员对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认识。

安全管理:控制对网络中的信息的访问的过程。

性能管理:测量网络中硬件及软件的性能。

为了完成上述的管理功能,一个网络管理系统有四大组成部分:

——多个被管代理(被管理对象);

——至少一个管理者;

——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如SNMP/RMON(网络管理者与被管理对象之间的语言);

——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管理者利用SNMP请求代理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设置。代理根据管理者的SNMP请求,访问MIB管理信息库,获取MIB信息,并对管理者作以应答或根据其改变请求改变MIB中的内容。代理在有紧急情况时也可通过自陷(Trap)向管理者主动发送数据。

一般情况下,网管工作站为管理者,其它网上的机器为代理。管理者和代理也可是一台机器,如网管工作站。

代理上的信息存放在管理信息库(MIB)中,一个管理信息的特定类型或分类称为MIB对象,而一个MIB对象的取值的存在称为实例。MIB对象的定义使用管理信息的互联网标准结构。

网络管理技术分析

在网络管理领域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技术,就是SNMP及RMON。SNMP是管理者和代理之间交流的桥梁,而RMON则是SNMP技术的进一步扩展。

1、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 TCP/IP协议家族的重要成员。它有以下特点:

简单性:顾名思义,SNMP非常简单,容易实现且成本低;

可伸缩性:SNMP可管理绝大部分符合TCP/IP标准的设备;

扩展性:通过定义新的“被管理对象”即MIB,可以非常方便地扩展管理能力;

健壮性:即使在被管理设备发生严重错误时,也不会影响管理者的正常工作。

SNMP是一种广为执行的网络协议,它使用嵌入到网络设施中的代理软件来收集网络通信信息和有关网络设备的统计数据。代理不断地收集统计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记录到一个管理信息库(MIB)中。网管员通过向代理的MIB发出查询信号可以得到这些信息,这个过程叫轮询(polling)。然而SNMP轮询有两个明显的弱点:它没有伸缩性:在大型的网络中,轮询会产生巨大的网络管理通信量,因而导致通信拥挤情况的发生;它将收集数据的负担加在网络管理控制台上。

2、RMON

IETF于1991年11月公布RMONMIB来解决SNMP在日益扩大的分布式网络中所面临的局限性。RMONMIB的目的在于使SNMP更为有效、更为积极主动地监控远程设备。RMON探测器和RMON客户机软件结合在一起在网络环境中实施RMON。当一个探测器发现一个网段处于一种不正常状态时,它会主动与在中心的网络管理控制台的RMON客户应用程序联系,并将描述不正常状况的捕获信息转发,客户应用程序对RMON数据从结构上进行分析来诊断问题之所在。另外,网管员通过报告意外事件,可以识别出占有最大带宽的用户,从而对这些用户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他们对其他用户的影响。RMON代理可以部署成独立的专用探测器,各自监控一个单一LAN网段。

RMON可以提供:

——任意网段上的主机之间、网络设备之间高层协议(网络层以上)交通状况的统计、分析;

——完善的用户自定义警报、事件的管理(TRAP);

——地址翻译功能,方便路由器、VLAN的管理;

——强大、方便的网络高层协议数据采集、过滤功能等。

黑龙江省政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

黑龙江省政务网络是基于Cisco网络设备为核心的网络结构,是承载于电信骨干网平台基础上的,整个网络的逻辑结构是一个“三横多纵”的网络。“三横”具体是指網络可分为省、地市、县三个层次;“多纵”具体是指多达67个厅局各自的覆盖省、地市、县三级网络。由一个主干网和若干子网构成,主干网和子网之间通过高速的光纤网络进行互联。图1是政务网络整体拓扑结构图。

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系统构成包括:管理代理(Agent),网管软件,网管平台及网管工作站四个部分。

1、管理代理(Agent)

对于Cisco路由器,IOS12.0以上版本,在所有设备中内置了以下的管理功能:SNMP、HTTP服务器、MIB结构、NetFlow、RMON、Telnet/CLI、TraceRoute、Accounting 、诊断、安全性。

2、网管软件

所有CISCO产品均支持全面的网管功能,通过网管软件,可对全网进行实时监控,由于网管命令对广域网线路,网管工作站资源有一定的开销,因此同时能进行图形化监控的设备在数量上是有限制的,网管工作站可以安装在网络上的任何一点,也能通过Terminal实现本地管理,即使用CISCO路由器中的IOS软件命令以命令行的方式查看端口状态,配置或修改参数等;也可以通过SNMP/TELNET/BOOTP/TFTP等工具实现设备的远程管理,但图形化的管理只能在安装有网管软件的PC或工作站上运行。本方案配置的网管软件采用的是网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络管理系统平台。

网强标准版网络管理系统有以下特点:

——易用性:全中文界面;用户定制的界面风格;操作简便;回避了复杂晦涩的专业网络术语,以直观易懂的方式,提供非专业网络管理员日常使用的全部功能。

——通用性:可以管理所有支持SNMPv2c(以及SNMPv1)的网络设备。

——可靠性:采用应用与服务分离的MVC 软件架构。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在多个备份主机上开启服务,当主要的控制主机出现故障时,可以在备份主机上开启业务,对网络进行管理。

——安全性:采用集中式的网络管理模式,并且对用户的权限进行严格的划分和认证。

——个性化:提供了系统界面配置功能。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系统的显示进行定制,包括拓扑显示,故障告警等。

网络管理系统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集成工具,使其可以通过网络的一个图形化表示方法控制和管理多个联网系统和应用程序。

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减少网络系统和设备的故障时间,无需中断网络即可快速检测和更正网络问题,通过监视数据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测),记录信息以供历史分析,在一些预定义事件和情况发生时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故障管理:事件监视,告警提示,网络工具;配置管理:自动拓扑发现,设备背板管理;性能管理:性能分析,统计报告;操作员管理和日志管理等。

3、网管平台及网管工作站

选用操作系统平台:Microsoft Windows XP(Professional 或Home);使用PC机作网管工作站,CPU的主频在Intel Pentium III 1GHZ 或以上的处理器;256M 或以上的内存;带有SVGA 图形卡的1024*768 显示器;剩余磁盘空间:500MB 以上。

一个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是计算机网络能够稳定可靠运行的保证。网络管理对于政务网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网络管理做得好,可以确保业务不致中断,高性能的网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网络管理员必须确保这些网络应用能顺利运行;确保网络的规模和性能随业务的扩展而增长,不至于拖业务的后腿;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降低网络维护的成本。

4.党务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四

关于印发〘微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现将〘微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

微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局党支部党务公开工作,保证党务公开各项任务要求的落实,构筑民主开放的党务工作新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0〕29号)和〘中共济宁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济办发〔2011〕20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实施,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党内民主监督,营造党内民主环境,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加快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公开原则和目标

(一)公开原则

1、民主公开原则。尊重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确保公开内容真实可信。

2、注重实效原则。正确把握党务公开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将党员群众的要求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改革创新原则。结合实际,积极研究推进党务公开的特点和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

4、依法依纪原则。依照〘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周密组织、规范运作,依法依纪进行。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能力。把事关发展大局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及时向党员公开,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他们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使党员的民主权利进一步落实、党内民主进一步发展。

2、提高党组织科学决策的能力。通过党务公开,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聪明才智,使党组织充分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扩大社会对决策过程的监督,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决策的顺利实施。

3、提高党组织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的本领。通过党务公开,给广大党员及人民群众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和务实为民、清廉执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公开内容

党支部在实施党务公开工作过程中,要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可信的要求,对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

党务公开内容主要包括: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的作风建设情况;党的组织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其具体目录分为固定公开目录、定期公开目录和随时公开目录。

(一)固定公开内容:组织设置和党员分布情况;领导班子分工、主要职责和办公电话;党建工作计划、重点任务目标及上目标完成情况;党务公开监督小组人员组成。

(二)定期公开内容:组织活动开展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在岗履行职责和分管工作完成情况;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及进展情况,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等;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廉政情况;党员发展情况,包括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情况,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情况;党费收缴情况。

(三)随时公开内容:主要公开党组织出台的有关文件,关于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和阶段性工作重点;重大财务开支情况,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招投标情况以及项目进展情况;党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干部调动和任免情况;党内各类先进评比情况;违规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理情况和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处置结果;党员和干部群众提出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党员发展公示情况;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以上凡属定期公开内容,可视情况分别按月、季度、半年公开。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常规性工作要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要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要及时公开。对于重大或复杂性的工作,应根据公开后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可再次公开。

四、公开方式、程序和时限

(一)公开方式

1、要在适当的地方建立党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党务公开栏可与政务公开栏合并,使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同时进行。党务公开内容必须处于醒目位置。

2、发挥互联网作用,实行网上公开。要有专人管理互联网,随时充实公开内容。

3、通过党内有关会议、定期通报、编发简报、设立文件查阅处等形式公开。

(二)公开程序

1、制定目录。党支部要针对所属基层党组织的不同特点,制定所属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目录,规范公开的内容、时间、方式和时限等。

2、实施公开。党支部党务公开依照目录进行。

3、收集反馈。党支部应认真收集党员对党务公开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处理或整改,并将结果向党员反馈。

4、归档管理。党支部对公开的党务信息资料应及时登记归档,并做好管理利用工作。

(三)公开时限

党务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固定公开的内容一般一年更新一次,阶段性工作要根据工作进展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要随时公开。对于重大或复杂性的问题,应根据公开后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必要时再次公开。

五、实施步骤

党务公开工作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当前我局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6月1日—2011年7月31日)。

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做好舆论造势和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实践党的宗旨、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2、制定方案阶段(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

党支部要提出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制定所属基层党组织公开目录,规范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时限等。

3、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9月1日一10月31日)。

党支部要制定制度,明确公开方式,添置必要的硬件设施。要统一制作庄重、大方、实用的公开栏和意见箱,党务公开要实现“八有”标准,即有健全的领导机构,有完善的办公设施,有规范的公开档案,有完整的配套制度,有明确的公开内容,有丰富的公开载体,有扎实的公开活动,有实实在在的公开效果。公开内容要进行会议研究,决定后在公开栏上分项公开。

4、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1日一11月25日)。

进行检查验收,适时召开总结会,总结经验,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建立党务公开长效机制,推动我局党务公开工作转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六、监督保障

1、实行公开内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凡属方针政策的大事、全

局性的问题,都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由党组织成员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2、实行预公开制度。党组织在决定或办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前,应当事先公开初步方案,初步方案公开不得低于半个月,要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在调整后及时公开。

3、实行公开内容审核和送审制度。公开前,先由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交党组织成员集体讨论决定,最后向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送审后方能实行公开。

4、实行党务公开监督员制度。我局要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一定人数的党务公开监督员,定期听取党务公开的意见、建议,广泛收集群众反映意见。党务公开监督员的主要职责: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提高党务公开的实效;及时收集、反馈群众对党务公开的建议和意见;向群众宣传党务公开的内容,以保障人民群众 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5、实行实名举报反馈制度。对署真实姓名举报有关党务公开内容的,应认真受理,并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听取其意见。

6、实行党务公开责任制。要明确党务公开各个环节的责任,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公开的全面性、具体性负直接责任,及时、准确地向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提出党务公开方案。主要负责人要对公开内容及其全面性负总责。

七、组织领导

1、建立机构,加强领导。我局成立由党委书记布福俭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及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局党务公开工作。党支部要把党务公开列入议事日程,设立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指导、协调所属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向广大党员和群众大力宣传党务公开的意义,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参与党务公开的各项实践活动。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党支部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党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为重点,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拓展党务公开的内容。当前,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情况、新农村建设、干部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行党务公开,促进各项工作。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进一步提高全局党务公开工作水平与成效,促进党务公开工作落实。

5.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篇五

一、基本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对于进一步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部门、各社区要切实增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铜陵“四个之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维护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摆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稳步推进。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继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从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入手,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1.调整充实领导小组。今年是区政府换届之年,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

2.健全信息工作体系。大力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网络,各部门、各社区要实行一把手负责、一名副职分管、一位工作人员主办的“三个一”管理模式,将目标分解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去落实。

(二)突出重点领域,不断丰富信息公开工作内容。各单位要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信息的公开,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领域。

1.加大房屋征收、查违拆违等城建类信息的公开力度。严格落实征收补偿方案“三轮公告”制度,重点做好房屋调查情况、补偿标准、安置结果等各环节的信息公开工作,对拆迁、拆违中的特别困难群体实行社区公示和评议制度,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提高工作透明度。

2.加大保障房分配、城市低保等民生类信息的公开力度。在以往公开申报程序、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等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结果等信息,确保这一民生工作能够公平公开透明。建立低保“两级联审”制度,将提标、调标、清退和新进等四类低保对象在社区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加大学校招生、就业等社会类信息的公开力度。推进小学、幼儿园招生信息公开,全面公开有关学区划分、入学资格、报名方法、录取结果等各类信息,并公布举报电话、投诉信箱,实行阳光招生。

4.加大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经济活动信息的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强招标采购领域的全过程监管,在区政府网站等载体公布每次招标公告、中标公告等信息,确保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资金的使用安全。

5.加大餐饮服务、环境保护等行政许可信息的公开力度。根据行政职权目录的清理结果,进一步推进各部门行政许可项目公开,积极公开许可依据、收费标准、办事流程、办理结果等各类信息,做到权力清、主体明、依据准,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三)加强信息管理,努力提升信息公开工作质量。信息质量至关重要,信息公开中的失误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必要的关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公开管理,切实提高信息质量。

6.政务信息公开活动方案 篇六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和标准,落实经费,升级硬件和软件,增设便民设施、增加服务内容、优化服务平台,增强服务能力。

2、推进自治区级示范点建设。按照《-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荐--年自治区级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示范点名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福建园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五一中路社区政务服务中心3个自治区级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3、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年完成40%的行政村建成政务服务中心的目标任务。完善真、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整合镇基层站所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资源,逐步把行政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法律服务等群众普遍需要办理的事项统一纳入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建立健全村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领办服务机制,方便群众、企业就近就地办事,务求实效。

(二)加大行政审批事项窗口审批力度,拓展政务服务领域。

1、强化“三集中”。严格执行部门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的审批、协调、督办和指导本系统政务服务工作的职责。健全行政审批权力科学化、公开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清理部门向窗口书面审批授权情况,梳理审批流程,从制度上和实际审批工作中体现窗口的审批权限,切实解决“名进实不进”,审批速度慢、现场办结率不高的问题。

2、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编制、修订各职能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操作规范和流程图,并向社会作出行政审批服务公开承诺,探索行政审批行为标准化的新模式,限度地简化审批程序,改善投资软环境。开展行政审批事项内部清理工作,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

3、完善审批“绿色通道”。通过联合审批、预约审批、代办审批、服务上门等方式,建立项目落地快速审批机制,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项目审批服务。

4、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服务优的人才队伍。严格选派及培养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在城区、镇中心、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中,开展优质服务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加强文化建设,探索以人管理为主的办法。

5、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体化管理。严格按照《区党委办公厅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将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纳入政务服务管理的范畴,建立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政府采购、建筑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二、积极拓展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领域

(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信息公开化,着力推进过程和结果动态公开,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及时编制、更新各部门的职权目录。重点公开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职权的权力名称、内容、办理主体、行使依据、条件、期限、监督渠道等。

(二)全面深化政府信息公开。

1.着力加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着力推进公共财政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社会公共事业领域、重大建设项目领域,以及红十字会、民政捐赠等方面的信息公开,推进社保、教育、安居等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相关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好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尤其是物价、环保、征地拆迁、教育、卫生、民政、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捐赠等社会热点问题,营造良好的政府与社会公众关系。

2.切实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依法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完善工作流程,加强指导和监督。依法办理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讼工作,认真受理、办理群众举报、投诉。

3.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不断增强政府门户网站作用,丰富网站内容,加快数据更新,改进栏目设置,优化搜索功能,提高网站服务能力;探索网络问政,充分利用官方微博、政策解读、在线访谈、网上直播、网上咨询等问政互动平台,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完善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建设,完善、规范查阅场所工作制度,更新改善办公设备和政府信息查阅设备,及时将各单位送交的主动公开文件分送到“一中心两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整理上架,方便公民查阅。

4.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机制,明确公文类和非公文类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流程,规范不定密不公开公文的处理机制。加强信息的保密审查和属性审核,按照“先审查后公开”、“谁审查谁公开”、“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保密审查机制,防止泄密事件发生。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做好数据采集和评分工作,以绩效考评任务促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实。

四、大力推进“一服务两公开”信息化建设

(一)推进行政审批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按照--区行政审批标准目录库建设要求,规范各级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实现行政审批无差异化、政务服务均等化和办理流程标准化;配合上级对各部门独立行政审批业务的系统对接,逐步实现行政审批业务系统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联动办理,解决“二次录入”问题。

(二)做好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和“一服务两公开”基层信息化应用平台应用工作。通过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指导、督促检查各镇(街道)、各部门规范使用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及时录入、更新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时效性。完成自治区“一服务两公开”基层信息化应用平台的部署应用。将涉农惠农资金、扶贫救灾资金、新农合资金、补贴资金发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纳入自治区“一服务两公开”基层信息化应用平台统一监管,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要统一在基层信息化应用平台办理。

(三)强化“一服务两公开”信息系统安全。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坚持技术和管理并重,切实做好“一服务两公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以及数据的推送和备份工作,逐步实现数据实时备份。

五、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一服务两公开”工作,将其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统一研究部署。行政首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建设、抓督促、抓协调、抓落实,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内部和参加市培训,加强指导和沟通,努力提高政务办工作人员、窗口人员、城区各相关单位“一服务两公开”工作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努力培养“一服务两公开”队伍。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一服务两公开”各项工作的宣传,营造有利于“一服务两公开”建设的社会氛围。

7.政务公开方案 篇七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OAERP

1. 背景

随着电子政府的飞速发展, 在带来办公便利的同事, 也使政务信息面临前所未有的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电子政务系统一旦发生信息被窃取, 网络瘫痪, 将瘫痪政府职能的履行, 对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公众产生严重的危害。

2. 系统安全现状

根据省电子政务内外网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 充分整合市政府原有的办公资源网, 公务外网, 将原办公系统整合到统一的办公业务资源平台上。将办公业务资源网与公务外网、互联网实施物理隔离, 公务外网与国际互联网实施逻辑隔离。

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 承载多个业务单位系统数据传输, 核心交换区应具有良好的安全可控性, 实现各业务网络的安全控制。由于安全防护为整个网络提供NET、防火墙、VPN、IDS、上网行为管理、防病毒、防垃圾邮件等功能, 因此, 政府建立办公业务资源网的工程虽是非涉密网, 但安全保密仍然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存在的问题如下图:

(1) 缺乏统一的访问控制平台, 各系统分别管理所属的系统资源, 随着用户数增加, 权限管理愈发复杂, 系统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2) 缺乏集中统一的访问审计, 无法进行综合分析, 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入侵行为;

(3) 缺乏统一的权限管理, 各应用系统有一套独立的授权管理, 随着用户数据量的增多, 角色定义的日益复杂, 用户授权的任务越来越重;

(4) 缺乏统一内部安全规范。为了保证生产、办公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部及各部门制定了大量的安全管理规定, 这些管理规定的执行和落实与标准的制定初衷存在一定距离。

3. 网络与信息安全平台设计方案

3.1 设计思路

信息保障强调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防御和恢复, 同时安全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方案也超越了纯技术范畴。由此形成了包括预警、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五个环节的信息保障概念, 即信息保障的WPDRR模型。

3.2 安全体系设计方案

综合安全体系结构主要考虑安全对象和安全机制, 安全对象主要有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信息安全、设备安全、信息介质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等。目前, 政府网络中心安全设计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

3.3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设计方案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总体设计方案架构如下图:

基于PKI/PMI的信任体系和授权体系提供了基本PKI数字证书认证机制的试题身份鉴别服务, 建立全系统范围一致的新人基准, 为整个政府信息化提供支撑。

网络病毒防治服务体系采取单机防病毒和网络防病毒两类相结合的形式来实施。网络防病毒用来检测网络各节点病毒入侵情况, 保护网络操作系统不受病毒破坏。作为网络防病毒的补充, 在终端部署单机反病毒软件, 实现动态防御与静态杀毒相结合, 有效防止病毒入侵。

边界访问采取防火墙和网闸来实施。网闸可以切断网络之间的通用协议连接;将数据包进行分解或重组为静态数据;对静态数据进行安全审查, 包括网络协议检查和代码扫描等;确认后的安全数据流入内部单元;内部用户通过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获取所需数据。可以根据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案。

3.4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方案

由于网络是承载各种应用系统的载体, 因而网络系统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必须从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安全扫描、安全审计、VPN等方面来进行网络安全设计。

在应用层, 根据网络的业务和服务, 采用身份认证技术、防病毒技术、网站监控与恢复系统以及对各种应用服务的安全性增强配置服务来保障网络系统在应用层的安全。

在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系统安全, 采用先进的身份认证和加密技术, 为整个系统提供一套完整的安全身份认证机制, 以确保每个用户在合法的授权范围内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

3.5 灾难备份系统设计方案

灾难备份是为在生产中心现场整体发生瘫痪故障时, 备份中心以适当方式接管工作, 从而保证业务连续性的一种解决方案。

备份中心具备与主中心相似的网络环境, 例如光纤, E3T3, ATM, 确保数据的实时备份;具备日常维护条件;与主中心相距足够安全的距离。

当灾难情况发生, 可以立即在备份中心的备份服务器上重新启动主中心应用系统, 依靠实时备份数据恢复主中心业务。

4. 网络架构

针对办公业务资源网和公务外网既要相互隔离又有数据交互的特点, 在两网之间部署网闸;为了分别保证两网的安全, 在核心交换区分别进行防火墙的部署, 在核心交换区和应用服务器区分别部署IDS;建立智能安全管理中心, 在办公业务资源、公务外网部署流量检测系统, 于公务外网设置流量清洗系统, 抗DDOS攻击。在系统安全方面部署防病毒系统, 另外公务外网部署了Web应用防火墙、网页防篡改系统。通过安全集成在办公业务资源、公务外网各部署一套网络管理平台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系统。为防止外来终端接入对内部网络安全的影响, 将引入终端准入产品。

5. 电子政务公务外网安全设计总结

综上所述, 根据市政府网络中心功能需求, 我们在网络中心建立入侵监测系统、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内网管理系统。在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电子政务网络防护的同事, 加强了安全管理手段。实现技术和行政双重方式来维护整个系统的安全, 在通过对网络使用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安全知识培训, 有效的发挥了网络安全防护效果, 达到了放牧目的。

参考文献

[1]龚俭.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

[2]闫宏生, 等.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M].电子工业出版社.

[3]张公忠现代网络技术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8.政务公开方案 篇八

【关键词】电子政务开放;法律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目前政府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开放、共享不足,大数据产业基础薄弱、政府机关间信息系统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开放与共享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电子数据安全、共享等法律法规制度,保障规范安全的应用大数据,积极主动开放整合政府信息平台,建设政府间数据集中共享的电子政务大平台。本文首先明确了介绍电子政务及特点,然后着力阐述电子政务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特点

电子政务即政府通过运用电子网络信息化平台搜集发布信息、日常办公、管理公共事务等形式进行国家行政管理。包括政府办公OA自动化软件、政府信息发布及公告、政府上下级间远程通讯的视频会议系统、个人网上查阅的政府公开信息等内容。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是:用户数量庞大,不同政府部门间业务领域差异大,信息内容的权威性高,信息采集、维护要求严格。

2.电子政务开放、共享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共享中普遍存在“信息孤岛”、“信息黑洞”,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不足、共享不均、共享不畅,等问题。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体制条块分割的约束和高层领导对共享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足;部门内电子政务系统分散未形成有效共享资源;部门对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的考虑拒绝共享;部门间信息共享的需求不明确、不清晰;电子政务共享的资金不充足;共享的法制基础不健全;重视硬件忽视软件、缺乏信息技术人才。

二、电子政务共享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案

以法制促进电子政务信息开放、共享中政府观念的转变;以法制克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过程中对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犯。

1.以法制促进电子政务信息开放、共享转变政府观念

通过法律的制定促进政府观念的转变。政府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或观念陈旧,意识不到政府信息公开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并且主观上不愿意公开信息。通过立法,督促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促进政府与个人信息互动,增加政府的公信力。打破政府行政机关上下级纵向与部门之间的横向的界限,使其更加扁平化,提高政府内外沟通的效率,及时有效的传达各项政策方针,提高行政运行效能。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系统性、完整性、针对性,以便于政府可以真正接受人民的监督,实现政务的公正公平。

2.以法制克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过程中对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犯

电子政务信息数据的所有者是政府。但是,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政府除特殊情况外如涉及国家安全等,不能侵犯个人隐私权信息进行篡改或公开。一个典型的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例子著名的“斯诺登”事件,美国严重侵犯全球民众隐私以及互联网自由,此事件也表明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强烈意愿。引以为戒,应出台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权。目前,我国关于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也严重匮乏。随着电子政务的开放与共享,结合国外立法的经验,针对电子政务系统开放与共享中个人数据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可以制定一部专门的、系统的、全面的《个人电子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法》。同时,如果个人信息隐私被侵权或泄露等违法问题,我国应建立健全的救济制度,畅通救济途径,可以在《行政法》和《行政复议法中》增加公民对个人隐私权被侵权时有申请复议、向法院起诉的权利;在《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国家赔偿责任。

3.以法制促进电子政务开放、共享安全

信息开放共享与信息安全本质上就是相互矛盾的,信息越開放共享,就越容易导致信息安全泄漏的为问题。电子政务均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开放共享,面临的最大的安全问题是网络信息安全。由于互网络信息本身开放与共享的属性,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针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网络犯罪,可能侵入电子政务后台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非法窃取,删除损毁、篡改;侵犯知识产权,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和军事秘密。另外,在电子政务在利用信息技术来传输数据过程中,传输的政务数据也可能涉密或涉及个人隐私一旦丢失,政府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或陷入危机。目前,主要通过信息化技术与相关电子政务法律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如数据加密传输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保障电子政务,而通过法律保障电子政务安全才是根本。通过国家《宪法》、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对电子政务安全加以保障,形成全国人民及各级政府共同遵守的根本。我国80、90年代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数十部法律法规,保障维护互联网信息系统安全,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在我国《刑法》第285条、第286条、第287条规定均适用于电子政务领域,针对信息安全所作的规定,完全适用于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保障。法律保障引导人们健康地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参与到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中去。

电子政务共享需要加快法规制度建设,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探索数据开放、安全等相关制度,保障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的管理过程,促进政府数据在保密安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开放与共享。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建立政府部门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和共享复用制度。研究推动网上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界定个人信息采集应用的范围和方式,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基础信息网络和关键行业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保障网络数据安全。研究推动数据资源权益相关立法工作。

9.药监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篇九

推行政务公开实施方案按照黑龙江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推行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精神,加大对行政执法部门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证药品监督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局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廉政勤政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效率,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工作目标

政务公开工作要同“形象建设工程”相结合,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基本实现:方便群众和管理相对人办事,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严格依法监管,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公开内容

贯彻一个方针。就是以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方针。

发扬一种精神。就是“管好药,为人民”,强化一个理念,就是“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胜于生命,药品监督管理责任重于泰山”。

树立三个形象。就是依法治药,科学监管,监帮结合,促进发展的系统形象;求实创新、纪律严明、勤政高效、服务热情的机关形象;忠于职守、清正廉明、公平公正、风纪严谨的人员形象。

坚持五个不变。就是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意识不变;依靠地方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共同搞好监管的格局不变;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原则不变;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一方百姓吃上安全有效的放心药使命不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变。

监管向社会公开做到八个统一。就是统一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精神和理念;统一宣传口号;统一标识;统一领导接待日;统一药品监督举报电话;统一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统一廉政执法准则和工作人员守则;统一药品质量宣传日和假劣药品集中销毁日,即9月15日、6月25日。

四个规范。就是公开系统行为规范,公开系统工作规范,公开机关服务规范,公开执法监督规范。

四个公开。就是股室审批项目职能公开,审批项目条件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办事人员身份公开。

四个承诺。就是审批时限承诺,行政处罚承诺,工作效率承诺,优质服务承诺。

对执法人员规定了“五不准”即:不准接受被监管企业吃请,不准酒后上岗执法,不准不出示证件执法,不准一人执法和不准以职务之便勒卡监管相对人。

对机关内部公开的内容:机关内部财务收支情况;干部任免及人事调动,机关其他福利待遇等。

为了便于人民群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我们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管相对人21名同志为药品监督员,对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外,还积极鼓励、支持对假劣药品和违法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举报,向社会承诺举报保密,保护举报人及公布举报信函投递办法,举报电话等措施。对于举报的案件做到有举必查,查必有回音,调动了群众举报积极性,举报电话:7782343。

四、保障措施

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摆上日程,把政务公开工作当作加强和完善全省药品监管组织体系的奠基工程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对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环节制定严格,操作性强的监督管理措施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10.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宣传实施方案 篇十

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2号)、•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1‟37号)、•中共蚌埠市委办公室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蚌办发„2012‟16号)、•中共蚌埠市委宣传部蚌埠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蚌政公办[2012]7号)精神,扎实推进全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各项工作,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决定在全区开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集中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深化政务公开,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水平,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为蚌山区创造更加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宣传重点

重点宣传中办发„2011‟22号、皖办发„2011‟37号、蚌办发„2012‟16号文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我区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的基本情况及成效,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公开情况等。

三、工作安排

1、政府办公室:

1)制定全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集中宣传活动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对宣传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2)通过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入宣传报道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及典型经验、典型做法。

3)6月上旬召开政务公开集中宣传活动动员暨工作培训会。

4)6月中下旬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

5)6月30日前开通政务微博。

6)7月20 日前将全区开展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集中宣传活动情况报送至市政务公开办公室。

2、乡街:

1)根据活动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宣传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全面做好集中宣传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方案于5月31日前报送区政府办公室。

2)通过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入宣传报道本单位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及典型经验、典型做法。

3)通过开辟宣传专栏、设置宣传橱窗、发表署名文章、发送手机短信、开通宣传微博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成果,提高公众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认知度。

4)6月30日前至少开展2次集中宣传日活动。走上广场街头,进入村居,通过制作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5)认真分析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相关总结材料及图片资料请于2012年7月10日前报区政府办公室。

3、部门:

1)通过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深入宣传报道本部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及典型经验、典型做法。

2)围绕活动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内容,至少制作1块展板用于参加6月中下旬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的全区集中宣传日活动。

四、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街、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此项工作作为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要克服形式主义,从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出发,确定活

动内容和具体方式,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组织宣传,加强政府部门与群众互动。

2、落实责任分工。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全区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办和考核工作。各乡街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做好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扎实、有序地组织好宣传活动。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单位要围绕工作重点开展活动,并结合部门和行业特点,做好本系统集中宣传活动的组织工作。

3.认真总结考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集中宣传活动结束后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适时予以通报;同时将此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政务公开考评内容。

11.政务公开要突出群众观念 篇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以来,国务院多次为深化政务公开出台相关“意见”和“要点”,此次细则的出台,是进一步用制度的刚性,确保施政的公开透明,意味着政务公开将越来越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是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虽然细则详之又详,政务公开中也难以避免“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

推进政务公开,要想群众所想,在涉及群众利益、社会重大热点等问题上积极主动发声,披露真相,还要保证发布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公开的内容,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甚至避重就轻、故弄玄虚。

制度的执行,关键是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这也是群众观念的必然要求。此次发布的细则明确提出,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解讀人和责任人”;各地区各部门则要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这无疑对政务公开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主要负责领导首先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总结提炼需要公开的内容,还要将晦涩难懂的政策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才能真正实现群众满意的政务公开。

制度从纸上变成现实,群众的广泛参与必不可少。细则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新兴技术,以此扩大公众参与,让群众真正能够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在这个方面,各地有关部门也有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迈上新台阶,使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参与度高等。只有真正树立群众观念,政务公开才能取得实效,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12.政务公开方案 篇十二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如何安全、有效、可认证地对消息进行存储、处理、传输成为信息安全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传统方法是发送者对消息先签名后加密或先加密后签名,而接收者则按照顺序进行解密和验证签名,这种组合的计算和通信代价是加密和签名的总和,因而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效率,Zheng[1,2]于1997年提出了签密的概念,签密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步骤内同时实现消息的机密性与认证性,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签密在实现消息的机密、完整和认证等安全要求时需要更小的通信代价与计算量。因此,签密方案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现已提出的多数签密方案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方面,由于被签密的消息在签名的同时也被加密,所以不能像一般签名那样被公开验证,而且在签密验证过程中,往往需要消息接收者提供自己的私钥,因而不能满足签密的公开验证性;另一方面,一旦签密者的私钥泄露,任何得到签密者私钥的人都可以解密签密者本次及以前通信的签密密文,从而恢复出消息,这样就不能满足前向安全性。为此,本文在分析文献[2]中Zheng签密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有可公开验证性和前向安全性的签密方案,其中签密的消息只能由指定的接收者才能解密,并且在公开验证的时候不需要接收者的私钥,也不需要信息明文,而且,即使签名者的私钥泄露,用此私钥签密过的任何消息均不会被指定接收者之外的其他人解密,满足签密的前向安全性。同时本方案没有使用Hash函数,从而消除了以往使用Hash函数的签密方案所承受的相应的安全威胁。

1 Zheng签密方案

Zheng签密方案[2]是最早提出的签密方案,该方案的公开参数为(p,q,g,H(),E,D),其中p,q为大素数且q|p-1,g∈Zp *是q 阶元素,H()表示单向无碰撞Hash函数,(E,D)是安全的对称加密算法。

假定消息发送方Alice的私钥和公钥分别为xa∈Zp*和ya=gxamodp,消息接收方Bob的私钥和公钥分别为xb∈Zp*和yb=gxbmodp,如果Alice要签密消息m给Bob,则他们执行以下过程:

(1) Alice签密过程

Alice随机选取整数k∈Zp*计算:K = H(ybk modp),将K分为适当长度的K1和K2;

然后计算:r=H(K2,m),c=EK1(m),s=k/(r+xa)modq。

Alice将(c,r,s)作为m的签密密文发送给接收者Bob。

(2) Bob解签密过程

Bob收到(c,r,s)后,首先计算:

K1 ,K2 = H((yagr)sxbmodp)

然后解密出消息:m=DK1(c);

最后验证r=H(K2,m)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接受m是Alice发出的,否则拒绝接受。

安全性分析 一般地,签密方案应满足不可伪造性、机密性和公开验证性的安全要求。由于Zheng方案是基于离散对数困难问题和哈希函数单向无碰撞性的,所以该方案的不可伪造性和消息的机密性是有保证的。但是该方案不具有公开验证性。因为只有接收方才能恢复被签密的消息m并验证签名的有效性,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发送方否认给接收方签发过消息m,接收方只有将自己的私钥提供给第三方才能进行验证,因此是不能公开验证的。Zheng建议接收方用零知识证明协议向第三方在不泄露自己私钥的前提下证明这一事实,但是零知识证明的计算复杂性又使得该方案的实用性受到限制。另外,Zheng方案不具有前向安全性,因为一旦Alice的私钥xa泄露,任何获得xa的敌手都可以通过式子K1 ,K2 = H((yagr)sxbmodp) = H((ybr + xa)smodp)计算出K1,K2,进而解密出消息。知道签密者私钥不仅可以恢复本次通信的消息,而且可以解密以前使用xa签密的消息。所以Zheng的签密方案是不具有前向安全性的。

2 本文方案

Zheng签密方案利用了对称加解密高效高速的特点,并且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计算通信双方的共享密钥值,使得只有指定的接收者才能恢复它,从而达到认证加密的目的。本文对Zheng方案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公开验证性和前向安全性,并且本方案没有使用Hash函数,从而消除了以往使用Hash函数的签密方案所承受的相应的安全威胁。

本方案所用到的公开参数和用户参数同上述Zheng 签密方案中的参数。

假设Alice要认证加密地将消息m∈Zp *发送给Bob,那么,Alice执行签密和Bob执行解签密过程如下:

(1) Alice签密过程

Alice随机选取整数k∈Zp*,计算:

K = (ybk(modp))(modq)

r=mgk(modp)

c=EK(m)

s=k/r+xa(modq) (1)

R=grmodp (2)

Alice将签密密文(c,R,s)发送给Bob。

(2) Bob解签密过程

Bob收到(c,R,s)后,计算:

K=((yaR)sxb(modp))(modq)

然后解密消息:m=DK(c)

Bob验证过程:首先计算r=(m·(yaR)s)(modp),然后验证R=gr(modp)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接受消息m,否则拒绝接受。

(3) 第三方验证过程

当发生纠纷,Alice否认给Bob发送过签密密文时,Bob可将(m′=mmodp,R,s)给第三方验证,第三方首先计算r=(m′·((yaR)s(modp)))(modp),然后验证R=gr(modp)是否成立来进行仲裁。

该方案的正确性推导如下:

K=((yaR)sxb(modp))(modq)

=((gxagr)sxb(modp))(modq)

=((gxa+r)sxb(modp))(modq)

=((gxb)(xa+r)s(modp))(modq)

=(ybk(modp))(modq) =K

r=(m′·((yaR)s(modp)))(modp)

=((mmodp)·((gxagr)s(modp)))(modp)

=((mmodp)·((gxa+r)s(modp)))(modp)

=((mmodp)·((gk)(modp)))(modp)

=(mgk)(modp)=r

3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一个安全的签密方案应满足机密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否认性的安全要求。本文提出的方案是基于离散对数的困难性问题的,它的安全性具体分析如下:

1) 方案满足机密性

机密性是指除了特定的签密消息接收者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从签密密文中获得消息明文。因为(E,D)是安全的对称加密算法,只有得到加密密钥K = (ybk(modp))(modq) = ((yaR)sxb(modp))(modq)才能由密文c解密得到消息m,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困难性,除了Alice和Bob外的任何攻击者都不能恢复密钥K,也即只有签密方案中的Alice和Bob才能得到消息m。攻击者想要从密文(c,R,s)中求解秘密参数k要同时遇到离散对数难题和双重模难题;想从式(1)解出xa或从式(3)解出xb和K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从公开参数及(c,R,s)解出秘密参数k,xa,xb和加密密钥K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该方案是满足机密性的。

2) 方案满足不可伪造性

不可伪造性是指任何攻击者都不能伪装成发送方生成可信的签密消息,即攻击者不能产生有效的签密消息对。在该方案中除了Alice,其他任何人包括Bob想要伪造签密密文(c,R,s)都是不可能的。如果Bob想要伪造来自Alice的满足式(2)的签密密文,那么他可以随机选一些参数,再试图由签密过程中的方程解出其余参数,但是在求解其余参数的过程中他必然会遇到离散对数或双重模运算难题,因此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其他攻击者想要伪装Alice来伪造一个消息m′的签密(c′,R,s)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不知道Alice的密钥xa,所以也就无法构造出合法的能够通过接收者Bob验证的R和s,从而无法伪造有效签密。因此该方案是满足不可伪造性的。

3) 方案满足不可否认性,即方案是可公开验证的

不可否认性是指签密消息的发送者不能否认他曾经发送过的消息,也就是说,第三方可以在安全可信的基础上证明发送方确实发送过这个消息,并且在证明的过程中,消息接收者无须泄露自己的私钥,便可实现签密方案的不可否认性证明。在该签密方案中,当发生纠纷,Alice否认给Bob发送过签密密文时,Bob可将(m′=mmodp,R,s)给第三方验证,第三方通过计算r=(m′·((yaR)s(modp)))(modp),然后验证R=gr(modp)是否成立来进行仲裁。在验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验证方程的正确性是建立在离散对数困难问题上的,并且在验证中只用到了发送方的公钥ya及签名(R,s),无需消息接收者的私钥xb和明文消息m,这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了通信双方的利益。若上述计算验证均通过,则第三方就可以断定消息m确为Alice所发。因此该方案是可公开验证的,满足签密的不可否认性。

4) 方案满足前向安全性

前向安全性是指如果消息发送者的私钥泄露,在此之前用它所生成的签密消息仍然是安全可信的,攻击者即使拥有了发送者的私钥,也不能获得以前的签密消息内容。该方案的前向安全性是建立在等式

((yaR)sxb(modp))(modq)=((yb)(xa+r)s(modp))(modq)

成立基础上的。消息接收者Bob可以利用自己的私钥xb由等式左边计算出加密密钥,从而解密消息。一旦消息发送者的私钥xa丢失,因为知道xa的攻击者不知道xb,所以他只能利用上述等式的右边来计算加密密钥,而等式右边的r又是一个未知数。在本方案中r是通过式子R=grmodp隐藏起来的不公开信息,要想由R计算出r相当于求解离散对数难题,这是不可行的,因此攻击者也就无法计算出加密密钥,也就不能从签密消息中恢复出消息明文。所以该方案是满足前向安全性的。

4 结 论

保密认证在网络信息通信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签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理论和技术。签密可以在一个逻辑步骤内同时完成签名和加密,具有代价低、效率高的特点。然而签密方案在满足机密性、不可伪造性、不可否认性的同时,它的公开验证性和前向安全性也应得以保证。本文给出的签密方案将消息可恢复签名与对称加密相结合,在满足签密安全性原则的同时具有可公开验证性,即在公开验证的时候无需消息接收者提供自己的私钥和消息明文,保证了接收者的秘密信息和通信信息的安全性;并且该方案具有前向安全的性质,即使签密者的私钥泄露,他以前产生的签密仍然有效,从而保护了签密者的利益;同时该签密方案没有使用Hash 函数或Redundancy 函数,这样也就避免了使用这些函数所要面临的相应安全威胁。因此,设计这样的方案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还有着实际意义。

摘要:提出一种具有公开验证性和前向安全性的签密方案,弥补了已有签密方案大多数不能同时提供可公开验证性和前向安全性的不足。该方案中,只有指定接收者可以从签密密文中恢复出签密消息的明文;在公开验证中不需要接收者的私钥及消息明文;并且具备前向安全性,即使签密者的私钥泄露,攻击者也不能恢复本次及以前所签密消息的明文。同时该方案改变了传统上使用Hash函数或Redundancy函数的验证方法。最后对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签密,认证加密,公开验证,前向安全

参考文献

[1]Zheng Y L.Signcryp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efficient public key so-lutions[C]//LNCS 1397,in Information Security Workshop(ISW`97).Berlin:Springe-Verlag,1997:291-312.

[2]Zheng Y L.Digital signcryption or howto achieve cost(signature&en-cryption)<<cost(signature)+cost(encryption)[C]//CRYPTO`97,LNCS 1294 Springer Verlag,1997:165-179.

[3]Nyberg K,Rneppel R A.Message recovery forsignatrue schemes based onthe discrete logarithm problem[C]//Advances in Cryptography-Proceed-ings of EURO-CRYPT94.Berlin:Springer-Verlag,1995:175-190.

[4]Chen K.Signature with message recovery[J].Electronics Letters,1998,34(20):1934.

[5]Bao F,Deng R H.A signcryption scheme with signature directly veri-able by public key[C]//LNCS1431,in PKC 98.Berlin:Springer-Ver-lag,1998:55-59.

[6]王彩芬,葛建华.新的可验证加密方案及其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4):22-27.

[7]赵泽茂,徐慧,刘凤玉.具有消息恢复的认证加密方案的改进[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26(3):431-433.

上一篇:挫折也是收获下一篇:慢性病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