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指南

2024-10-07

2024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指南(4篇)

1.2024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指南 篇一

新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指南

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为了整合全市优质研究资源,促进教

师专业化成长,破解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突出教育科研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形成本地教育科研特色,提高教育科研对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贡献率,我们编撰了《新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指南》,供教师参考。

该指南突出灵活性、实践性、实用性、创新性和价值性的原则。研究者可根据课题指南的范围选择申报,也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力量,提出具有研究价值、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选题进行申报。

一、招标课题

1、特色学校创建与学校文化形成的研究

2、特色班级创建与班级文化形成的研究

3、特色课堂构建与教师风格形成的实践研究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形成研究

5、不同类型“学困生” 转化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6、教研组文化创建的实践研究

二、规划课题

1、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3、学生感恩教育研究

4、家校结合教育问题研究

5、中小学生品德教育生活化的研究

6、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7、幼儿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的系列研究(脑科学、游戏等)

8、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情趣培养的研究

9、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10、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研究

11、中小学生快速阅读与快速写作的系列研究

12、中小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指导的策略研究

13、优秀学生学习策略研究

14、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与培养方法的研究

15、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益的行动研究

16、中小学生课内外作业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17、培养特长生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8、心理学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及团队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19、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研究

20、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咨询)技巧及矫正措施研究

21、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习心理、情绪辅导规律及特点研究

22、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心理及充分开发学习潜能研究

23、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

24、中、小、幼各阶段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

25、中、小、幼积极人格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6、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的特点、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27、中考、高考中学生心态调整方法研究

28、中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建构研究

29、学生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研究

30、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有效途径的研究

31、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培养的策略研究

32、中华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孝道影响的研究

33、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网络公德教育等教育内

容和策略研究

34、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开发与实验研究

35、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对青少年全面素质(道德修养、行为习惯、学习能

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影响的研究

36、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37、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38、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40、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能力培养等问题的研究

41、网络信息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42、利用互联网优势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

43、网络时代教师素质提高方法的研究

44、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45、网络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模式研究

46、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研究

47、中小学生最佳作业量与素质发展的问题研究

48、教科研活动与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49、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研究

50、培养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51、优秀教师成长个案和规律探究

52、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案研究

5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研究

54、新课程背景下,青年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

55、青年班主任教育智慧生成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56、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的探究

三、微型课题

1、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研究

2、预防和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教学策略研究

3、小学生课内、外识字方法研究

4、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研究

5、培养学生写好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实践研究

6、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训练方法研究

7、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培养方法研究

8、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

9、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研究

10、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系列研究(注意力、读书、倾听等习

惯)

11、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12、中小学生课内外作业的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研究

13、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方法与艺术研究

14、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研究

15、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及评价研究

16、家校教育结合方式问题的研究

17、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18、中小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研究

19、中学生“合作学习”规则的研究

20、青年教师自身教学素养诸问题的研究

2.2024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指南 篇二

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二五”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

“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山东的攻坚时期。为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我们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山东省“十二五”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二〇一一年七月

目录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三)海洋科技保持明显优势....................(四)农业科技成果持续显著....................(五)民生科技进一步加强......................(六)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八)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奋斗目标...............................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三)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四、科技创新平台与园区建设......................(一)科技创新平台...........................707374

(三)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777879

山东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富民强省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和积极推进“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对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省科技事业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胜利完成了“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山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初步建成。全社会科技投入稳步增加,2010年全省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607.0亿元。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83.66亿元,比2005年增加58.05亿元。企业研发投入持

藻纤维食药用胶囊的研制”和“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体外重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洋新兴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势头强劲,海洋环境、生物资源和生态保护初见成效,基本形成海洋产业和区域经济互动融合的新格局,有力地支撑了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蓬莱红”栉孔扇贝、“东方3号”海带等海水养殖新品种得到推广;自行设计建造了我国最先进的“珠”字号大型豪华客滚船系列。

(四)农业科技成果持续显著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拥有县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100多个、农业高等院校两所,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育种、畜牧、农业装备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农业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良种普及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和96%。“小麦品质生理和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专用花生新品种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申请数量稳步增加,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实用科技成果整体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加强,粮食生产超过867亿斤,已连续8年增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稳步发展,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省级高新区规划管理,批准建

设济南、济宁等6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有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2000多家。

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实施成效显著。农业良种工程硕果累累,引进搜集作物种质1.7万份,畜禽、水产种质1200余份,创造优异种质5000余份;育成动植物新品种600余个,繁育推广畜禽良种10亿只(套)。粮食丰产工程辐射带动小麦1041.80万亩,玉米483.3万亩。农村农业信息化工程纳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试点。科技特派员工程进展顺利,推广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2180项,试点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6%以上。

(五)民生科技进一步加强

公共科技事业得到较好发展。共申报计划生育科技奖励31项;重大疾病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对健康影响等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人口健康得到加强。公共安全设备得到提升,基本构筑我省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围绕“五节一循环”,实施节能科技示范工程,组建节能技术战略联盟,推动节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示范及产业化。清洁发展机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联合国注册成功33个清洁生产机制项目,年减排量约211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4.98%和10.55%,位居全国前列。一大批示范项目顺利实施,年新增产值48.08亿元,新增利税9.98亿元。

点击率超过106万次。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平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发放实验动物许可证109份。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建设数据库21个,收藏图书4728.19万册、期刊162903种。种质资源建设取得新成绩。

(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层次结构更趋合理。全省拥有博士后工作站191个,博士点350个,初步建成了学科齐全、布局合理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我省住鲁两院院士由2005年的33人增加到37人,“泰山学者”增至2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76人。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创新人才的作用逐步显现。全省引进外国专家8.2万人次,2万多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归来,引智结构不断优化,引智渠道不断拓宽,创新人才的整体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建设创新型山东的重要生力军。

(八)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现行科技政策法规共88项,其中新出台或修订54项,《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山东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等为科技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制度逐步落实,形成了科技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科技合作交流向纵深深入开展。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合作建设LED光电子产业园等项目,联合建立一批研究所、工作站;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在新材料、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与欧盟、独联体、日韩等国家在合作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民创新环境有较大改善。大力推进以农村、城区、企业、青少年为重点的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积极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形成全社会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年来,我省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政科技投入较低,全社会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较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创新创业能力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十分复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赋予科技的任务更加艰巨,科技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山东和经济文化强省

98%以上。

3、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科技进步成为推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科技支撑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4、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投入总量和效率。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2%,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重达到1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

5、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45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33万人,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35人,国家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总量达到3000人。

6、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工程实验室达到1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0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家,省重点实验室达到150家,企业重点实验室达到10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00家。

7、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全民科学素养明显提高。全力推进全民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农村、城区、企业、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有建制的科普场馆达到30家,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8%以上。

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我省特色和优势,重点培育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培植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高端电子信息

开发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研发高效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服务器。开发计算能力千万亿次、存储容量为PB级的高性能计算和存储环境,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

——集成电路。建设EDA设计工具、测试环境,设计开发计算机存储、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等芯片。消化吸收创新12英寸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培植集成电路设计开发新兴产业。

——应用软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CAD/CAM软件系统、软件中间件、基于3G网络的通信应用软件、支持超级计算环境的应用软件及产品等。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建设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平板显示器。开发新一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完善LED背光源液晶显示器模组工程化技术,形成LED

3143、半导体照明(LED)

实施国家“十城万盏”试点,推进碳化硅晶体、外延片、芯片等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户外LED全色显示屏、LED路灯、汽车灯具等产品,提升我省LED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蓝光晶体材料及芯片。开发碳化硅晶体、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绝缘体硅片晶圆片及外延片、芯片等产品,开发功率型碳化硅基蓝光LED,形成2400万粒生产能力。

——液晶电视背光源。开发红绿蓝(RGB)三基色超大屏幕液晶电视背光源系统,形成500万套/年生产能力。

——显示屏及灯具。开发户外LED全色显示屏、LED路灯、汽车灯具、室内照明灯具、广告及景观灯等产品。

——晶体生长与外延装备。开发碳化硅晶体生长炉、外延炉等装备。

4、新医药及生物

培育新型药物、医疗器械与医用材料2个医药产业集群,确立我省医药产业的领先地位;培育生物育种、生物制品、生物质炼制、农用生物药物4个生物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生物产业。

——新药开发。开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致病菌感染、结核病、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等10类(种)疾病的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中药、海洋药物、诊断试剂与生物医药材料、疫苗等创新药物,包括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等。围

绕重大疾病的防治,重点仿制一批国外专利已经或即将到期、疗效确切、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药物。

——医药大品种培育与技术改造。培育和提升一批符合社会需求、市场潜力大、占有率高、销售额在5亿元、10亿元以上的名牌药物大品种。大力提高药物大品种产业化、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制造技术等水平。

——新药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攻克药物生产新装备、药物生产新技术与关键技术、药物生产工程化技术等严重制约新药发展的瓶颈技术与装备,提高医药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

——中药现代化。支持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研究开发中药材加工、提取技术及装备和中药评价关键技术、中药材标准化技术研究;开展经典中药成方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等;扩大中药饮片的生产水平和规模,培育现代中药生产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医疗器械。开发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脉动真空灭菌设备、放疗设备特别是四维放疗系统、新型药物涂层缓释心血管支架、生物安全灭菌设备及验证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健康状态(监)检测设备、中心静脉导管、妇科肿瘤筛查器械、大输液软袋包装全自动制灌封设备、生化分析仪器、生物医学材料(新型骨科材料、人造心脏瓣膜、人造耳鼓膜、血管支架、可植入体内的缓释材料、血液净化类产品)等重大产品,建设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2个医药产业集群。

7187、新能源

调整能源结构,重点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及新型储能产品关键技术,拓展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培育煤化工新兴产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太阳能热利用。开发中高温太阳能热管及集热系统,推广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太阳能供热、制冷和干燥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提升太阳能热利用效率,扩大应用领域。

——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发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铝镓铟硒硫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等产品,形成500-1000兆瓦电池组件的产业规模,建设一批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和景观照明工程。

——风力发电系统。开发兆瓦级双馈式、直驱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及风力发电机叶片、电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形成2000兆瓦的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风力发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600兆瓦。

——储能技术及产品。研制太阳能电池封装膜、燃料电池膜,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逆变系统和锂电池、钒电池、钠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储能产品,提高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开发研制多种秸秆资源化利用压缩技术与装备、秸秆造纸技术与装备、工业化气化发电与供暖系统、独立分布式农村秸秆热解液化能源系统装臵等,开发纤维素乙醇联产生物化学品技术和一体化装臵,开发生物质全株化液化制液

体燃料装臵和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水和废水处理用吸附和离子交换材料制备技术和设备,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水平。

——新型生物能源技术。筛选含油量高、生长迅速和适应力强的微藻藻种,研究规模化培养条件,开发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实现能源微藻的高密度、高产油、低成本规模化培养,使微藻柴油技术达到产业化水平;利用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研发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微生物油脂的规模化工艺与设备,实现微生物柴油的产业化。

——地热能与海洋能的利用。开发地源热泵、海水源热泵空调、无机超导热管等。开展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发电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煤化工。支持水煤浆气化、粉煤气化、煤间接液化、高硫煤和劣质煤气化技术、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煤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甲醇、二甲醚、醋酸、乙烯、丙烯、醋酸乙酯、乙二醇及煤焦化工深加工产品。

8、船舶制造及海洋新兴产业

开发新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造船装备和船用配套产品,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精细化工、海洋矿产资源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及产品,做大做强海洋新兴产业。

——新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大型客滚船、豪华邮轮、远洋渔船、LNG运输船、高档游艇等。开发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上采油装备、港口门机、大型起吊装备、深海潜标、海洋地质

122

——电子商务。综合应用电子商务交易、供应链管理技术,探索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交易与服务、生产企业供应链信息交换和整合服务,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

——现代物流。整合优化现代物流信息及技术,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RFID)、移动终端等技术,建设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与应用平台,培育一批技术供应商和骨干企业。

——数字媒体。支持数字媒体内容的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与营销运营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掌握动漫创作、数字影视、数字点播、网络出版、互动影音内容聚合与服务等核心技术、具有资质的龙头企业,建设动漫产业基地。

——地理信息化。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全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重大成果的市场化运营。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孵化基地,开展产业化示范,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地理信息加工和软件开发企业。

——农村信息化。建设综合性省级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产业化专业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媒体、远程呼叫、双向可视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三网融合”,促进农村信息网络兼容共用。加快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农产品现代物流等现代信息技术。

(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

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大力加强行业或区域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1、电子信息

围绕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软件技术、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网络与通信技术、数字化电子产品及配件的研究开发,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的步伐。

——软件技术。开展基于开放源代码的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嵌入式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网络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面向高性能计算的公共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网格计算及云计算,公共软件构件库等研究。

研究开发多媒体信息加工与处理技术、大型公用数据库和面向重点领域的服务库;研究开发人机交互、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中间件、安全与保密等软件;开发金融、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电力调度、智能交通、数字矿山等领域的软件产品及整体应用解决方案。

——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研究开发计算机存储芯片、控制芯片、计算机总线等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自主开发新型高性能小型机/服务器、新型打印机等设备的核心部件。开发生产高性能小型机/服务器、海量存储系统、军用计算机、打印机及设备等。

——网络与通信技术。研究开发异网同构、数据压缩传输与

526

等。开发陶瓷基片、陶瓷覆铜板、健合丝、导电涂料、荧光粉、封装树脂等配套材料。

——新能源材料。研究开发核电主回路管道材料、反应堆壳体材料、泵阀材料、密封材料等关键配套材料。研究开发燃料电池膜材料、电极材料,锂电池阳极材料及隔膜材料,矾电池隔膜材料,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等。

——新型建筑材料。研究低能耗的轻质、保温、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自洁、低辐射玻璃及窗体材料,轻质、保温、隔音、环保墙体材料及耐候性自洁内外墙涂料,防水、保温层面材料,无光污染的立面装饰材料等。

3、先进制造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加工技术和分析技术、先进制造模式等。研制开发大型成套装备,提高大型成套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带动半岛制造业产业升级。

——先进设计加工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协同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虚拟设计、系统设计、可靠性设计、模块化和并行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研究精密成型、高效加工、微细加工、微纳制造、复合加工、快速成型、CAM、材料连接和焊接新技术等加工技术。

——先进制造模式。研究不同行业的先进制造模式,改造传统生产、流通方式,研究绿色制造、虚拟制造、可重组制造、网络制造、服务型制造、精密检测计量等先进制造模式。

——工业流程设计。开发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等先进制造技术,优化造纸、纺织、化工、建材、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流程,研究基于RFID的车间自动化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物流系统,提高装备的协调控制水平。

——成套装备及产品。开发性能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装备;研究汽车电子、船舶电子产品及精密配件,研究开发重型卡车、大吨位远洋运输船舶;研究开发符合欧Ⅲ、Ⅳ标准的低排放发动机,建立先进发动机生产基地;研究开发智能化节能抽油机、数控电动钻机等石油钻采关键装备,建立石油机械研究开发基地;研究开发化工生产线、建材生产线、纺织机械、造纸机械、塑料机械、特种机器人等装备或产品。

——精密配件产品开发。研究精密模具、快速成形技术、模拟成形加工技术,开发精密铸造件、粉末冶金件、注塑件等汽车、机械、电子配件产品。培植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电子器件产业基地等。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加强生物质能、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低值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生产过程热能回收技术研究等,促进新能源产业及节能技术发展。

——生物质能。研究利用农林废弃物气化联合发电技术、液化制燃料油技术、废弃植物油制燃料油技术;食品加工废弃物、930

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建立统一的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培育第三方服务龙头企业。

——电子商务与物流。开展电子商务交易与平台技术、客户关系及供应链管理技术、现代物流过程优化与监控技术、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系统集成技术和标准规范研究,研发无线移动、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等技术与装备。

——数字内容。研究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与管理技术、数字内容智能分类和搜索技术、业务模式交互技术和数字媒体内容转换技术,开发互动音视频内容聚合和服务平台,支持创生作品的在线提交和整合、数字作品整合和营销、面向公众的内容综合应用服务等。

——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开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社区、数字旅游、电子金融等应用领域的示范工程建设与应用推广,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

7、化工及建材

围绕石油、轮胎、化肥、氯碱、纯碱、现代煤化工等产品及技术改造,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加强能量梯级利用,提升行业技术竞争力。

——氯碱装备。支持自主研发全氟离子膜,推广电极材料和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的设计与制造成套技术;加快干法乙炔技术推广应用、无汞催化剂的开发应用和氯乙烯回收利用;研发应用

大型整流技术、盐水处理技术、无汞催化剂技术、干法乙炔生产技术等。

——化肥。研发先进煤气化技术,加强废煤、煤渣和煤粉利用,支持磷石膏和副产盐酸的综合利用;研发基于生物合理性的创新产品与转化技术,加快控释肥和微量元素肥的开发生产。

——石油化工。研发清洁燃料生产、重油深度加工、含硫原油加工和增产柴油技术及装备。开发乙烯、丙烯、芳烃等深加工产品;研发分离技术、羰基合成技术、万吨/天超大甲醇示范装臵技术;研发聚合技术、分子量分级技术等合成材料生产技术。

——农药。支持高效、低毒、安全、经济、低污染和使用方便的新品种农药及生物农药;研发替代高毒杀虫剂的新品种和中高毒品种的低毒化剂型;研发旱田除草剂新品种;研发水果蔬菜用新型杀菌剂、杀线虫剂和病毒抑制剂;研发环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新剂型;研发高效生物抗生素等。

——煤气化。研发大型化多喷嘴气化炉及配套技术、粉煤气化技术、高硫煤和劣质煤气化技术;研发煤制乙二醇工业技术、高效催化剂工程化技术及规模化制备技术,建设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大工业示范装臵。

——水泥。支持水泥窑处臵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及可燃废弃物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生产技术和大型化装备,开发生产5000t/d级以上成套设备。

334

化、信息化、精准化。

——农业生物技术。开展农业生物基因组学与主要动植物品种品质改良、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和动植物基因工程、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及可持续控制、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功能性生防微生物、生物农药和肥料、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等研究。

——农业信息技术。推进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建立以完整产业链条为服务对象的农业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大田种植、果蔬、畜禽、水产、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专业化的管理辅助决策信息技术平台。

——精准农业。研究开发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实时土壤水肥光热探测技术,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定位变量作业智能机械和健康养殖设施技术与装备。

——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规模化制种、繁育技术和种子综合加工技术。加强地方特有林果、畜禽、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10、农业生产技术

支持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建立我省优势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体系,农业防灾减灾预警预报与综合决策体系。

——种植业。支持小麦、玉米、花生等粮经作物生产重大应用技术和中低产田改造等适用生产技术。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北方水果、干果、花卉苗木等林果业研究开发,完善种苗快繁技术体系。

——养殖业。支持生猪、鸡鸭、肉牛、肉羊、奶牛等良种培育,生态循环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养殖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建立畜禽生产、疫病防制、环境控制和检验检测等畜禽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生态林业。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研究开展封山(滩)育林、平原防护林(农田林网)、退耕还林及荒山绿化等关键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

——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植物病害诊断、预警和防控技术。加强重大畜禽疫病高效防制技术的研究,开发简便易行、灵敏特异的诊断技术和试剂。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农药、生物疫苗、新型兽药等生物制品,研制专用原料药、兽药新剂型、中兽药及复方制剂等新产品。

——农业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农业综合节水、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与减排、同步脱氮除磷等技术及新产品;研究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水、废弃物多级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开展重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典型行业循环经济和污染负荷削减、中小城镇群水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

——农业灾害预警及防治。研发农业灾害监测预警新技术,738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土、肥、水、气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耕地质量保育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研究可降解农用生物质新材料、新型酶制剂产品等技术与工艺。

13、新农村建设技术

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城镇空间布局与系统设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一体化配臵及共享技术等研究,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生态安全。加强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研究制定生态安全格局测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确定生态安全等级划分和预警标准。加强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的研究,探明黄河三角洲土壤、土地、水、湿地及其生态脆弱性等资源与环境的状况及其动态演化。

——农村适用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开展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沼气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开发与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村居环境优化与农村康居建设。研究基于农村低碳循环的村庄综合规划,村内道路与给排水设施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生态化处理与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村旧房改造、节能改造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村内废弃土地复耕与再生利用,村庄生态循环系统构建和生态环境营造等技术,制定农村康居评价地方标准。

——农民营养健康保障。开发以降低营养损失和减少安全隐

患为重点的农村自制食品安全改善技术,建立农民营养平衡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农村重要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技术集成研究,研究重要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研究集成一批适宜农村使用的公共卫生装备和技术。

——农村饮水安全。开展农村供水安全、农村水污染防治、农村安全水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村清洁饮用水工程引水净化、农村安全水处理和农村水质检测与水源性疾病监测等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示范。

14、资源与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集中突破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等资源节约和循环生产关键共性技术,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

——“三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煤矸石、高附加值粉煤灰、有机废水等综合利用技术,冶炼废液、落地原油、污油和泥浆、石油化工废气、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工业赤泥等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秸秆、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垃圾、工矿业废气等工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

——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煤层气、煤系共伴生矿、稀土、钒钛磁铁矿、金属矿高附加值利用和精深加工技术;煤系共伴生资源深加工和利用技术与装备。

142

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与保护技术。研究开发退化生态、退化生态区、重大工程沿线、黄河三角洲、滨海湖泊、环渤海湿地芦苇、典型脆弱生态等综合整治技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等。研究开发消耗臭氧物质(ODS)替代技术及新产品。

——区域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生态经济共性技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开展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流域水环境与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等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流域水污染控制、近海浒苔及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和水环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重点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关键设备与重大装备的产业化,构建信息、技术创新和设备检测等运行高效的产业化平台,突破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深度处理及输送技术,开发安全饮用水保障集成技术和水质水量优化调配技术,建立水体污染监测、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体系。

——空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展SO2与NOx、大气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300MW以上火电厂机组脱硫、可资源化脱硫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

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大型燃煤电厂锅炉袋式除尘、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汽油车和摩托车排气催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矿山气载粉尘高效抑制等控制治理技术与装备。

——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展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危险废弃物鉴别专用仪器、细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采样仪器和持久污染物、环境激素类、二恶英等污染物的专属分析仪器与设备、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与仪器、污染源远距离遥测系统、污染追踪技术等研究。研发室内污染监测技术和设备。

——环保材料与药剂。开发膜材料与膜组件、耐高温耐腐蚀的袋式除尘滤料、高效生物填料和专用催化剂、垃圾卫生填埋防渗材料等环保材料。开发与污染治理设备配套的高效杀菌剂、灭藻剂、破乳剂、絮凝剂、清洗剂(低磷或无磷)、脱色剂、醇雾抑制剂以及氯氟烃替代品等环保药剂。

16、人口与健康

开展优生优育、疾病防治、公共卫生、新药开发、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攻关和产业化开发,研发新药和新型医用新材料及先进适用的医疗器械,全面提升医疗诊断和治疗能力与水平。

——优生优育技术。开展新型避孕节育药具、不孕不育诊治、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诊疗、提高出生婴儿质量干预、人工流产干预等技术和设备研究与开发。研究常见重大出生缺陷筛查、遗传病的防治和综合优化干预技术,开发出生缺陷诊断、规范化治疗

3.2024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指南 篇三

一、重大课题

重大课题围绕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设立。以全省性的宏观教育政策研究、原创性的理论研究为主,着眼于全面提升省级研究的前瞻性、学术性和创新性。课题在全国范围内招标。课题名称不能改变,研究内容要依据本指南所提出的“研究要点”设计,可增设但不可减少。课题申报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课题申报评审表》,经过初评后以现场集中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

1.江苏教育全面现代化核心指标的研制

研究要点:系统回顾江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历程和阶段,明确江苏教育现代化已经达到的现实水平;以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为参照,明确人力资源强省、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依据《江苏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研制包括投入水平、办学水平、结构水平、质量水平等在内的核心指标及评估标准;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对策等。

2.完善江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制度与关键政策研究

研究要点:“十一五”期间江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主要成绩与存在问题的研究;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制度与关键政策的价值选择、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的理论研究;发达国家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和政策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弱势群体子女(特殊儿童、贫困学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接受公平教育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完善江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和政策的对策和建议等。

3.2020年江苏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要点:“十一五”期间江苏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以江苏规划纲要所提出的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全省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方案和设想;明确提出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特殊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对策建议等。

4.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分类研究

研究要点: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明确研制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思路、基本依据和基本原则;发达国家教育质量的内涵、框架和标准的比较研究;建构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基本框架和主要指标;提出保障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对策与建议等。

5.江苏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研究

研究要点: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的 研究;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工程的设计;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重大措施的研究等。

6.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的整体推进研究

研究要点:“十一五”以来江苏初中教育发展的经验、成绩、问题的研究;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初中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分析与设计的研究;初中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变革、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教师队伍建设等专题研究;初中教育内涵发展与全面提升的学校案例研究;初中教育全面提升省级行动计划的研制;初中教育区域整体推进的思路与策略的研究等。

7.学术性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研究

研究要点:学术性普通高中对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的研究;学术性普通高中与一流高中的关系研究;学术性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优质特色发展等专题性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术性普通高中办学经验的研究;江苏省学术性普通高中案例研究;学术性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指标的研制等。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化研究

研究要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趋势和走向的比较研究;课程改革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梳理与解释的研究;以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核心建构中国本土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措施和对策建议的研究等。

9.省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研究要点:省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省域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创新驱动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研究;统筹省域高教发展与优化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研究;做强省域高等教育与区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研究; 分类指导与不同类型高校综合改革试点研究。

10.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特点、价值取向的研究;高水平大学主要指标的国际比较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案例研究(包括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保障、学习支持、经费投入、质量管理等方面);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实现方式及对策措施的研究等。

11.江苏高校特色办学研究

研究要点:高校特色办学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研究;发达国家高校特色办学的经验借鉴研究(包括办学定位、资源配置、绩效评价、政策指导等);江苏高校分类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研究;江苏高校特色办学的典型案例研究;江苏高校特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江苏高校特色办学的外部支持体系建构研究等。

12.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研究

研究重点:江苏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背景、新要求、新问题的研究; 发达国家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度和经验的借鉴研究;江苏中职和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江苏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江苏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政策选择等。

13.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研究要点: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发与使用现状分析;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战略目标、任务、难点突破;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支持与开放共享;江苏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14.江苏开放大学的研究

研究要点:开放大学(学院)的国际比较研究;江苏开放大学建设的功能定位与目标任务的研究;江苏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共享机制的研究;关于终身教育课程开发、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15.“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苏派教育”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包括 “苏派教育”形成的源头、环境、条件、作用等;“苏派教育”代表人物及风格、流派的传承研究;“苏派教育”的基本理念、特质、内涵及发展规律的研究;“苏派教育”的国内外比较研究;“苏派”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思路的研究等。

二、研究方向与范围

以“基础教育”、“职成教育”、“高等教育”为三大领域,“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三条主线,形成“研究方向与范围”的基本结构,共分四个部分:一是基础教育,二是职成教育,三是高等教育,四是自选课题。为方便研究者选题,力求表述的完整和全面。“研究方向与范围”是课题选择的提示,不是具体的课题名称,需要研究者自拟研究课题的名称。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经费资助和经费自筹)、各类专项(经费资助和经费自筹,名教师专项和青年专项)、立项课题的申报在此范围内选题。超出三大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史研究等,为自选课题,请在申报评审书相应栏目注明“自选课题”。上述范围的所有课题均填写《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申报评审书》。

㈠基础教育 ⒈政策与体制研究

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演变和发展的研究;0—3岁婴幼儿社区早教公共服务体系研究;“0—6岁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研究;0—6岁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康复研究;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与制度建构的研究;区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研究;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的研究;幼儿园准入管理的机制研究;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幼儿园建设研究等。义务教育“全面覆盖”的内涵与政策保障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进城务工农人员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区域推进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体制与机制的研究;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有效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择校问题的政策研究;义务教育从机会公平走向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政策保障研究;学龄儿童明显减少背景下科学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研究等。

区域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研究;深化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研究;统筹协调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相关政策研究;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保障措施研究等。

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与使用的比较研究;江苏学前教育投入与收费的政策研究;政府采购民办学前教育学位问题的研究;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的调查研究;城镇/农村幼儿园合理布局的研究;幼儿园园舍建设的研究;幼儿园办园经费的核算研究;幼儿园收费标准与管理机制研究等。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投入的历史演变及现实状况的研究;我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的调查研究;促进我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保障政策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小班教学的成本核算研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政策研究;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岗位设置的研究;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与制度创新研究等。

公办普通高中政府投入所占比例逐步增加的研究;逐步取消“三限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成本分担研究等。

⒊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幼儿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幼儿园安全管理研究;幼儿园教育评价与督导体系的研究;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幼儿素质发展的评价标准研究;特殊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研究等。

建立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政策研究;改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制度的政策研究等。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机制研究;区域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保障研究;建立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切实减轻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等。

⒋区域教育发展研究

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及其实施的研究;区域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研究;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区域推进学校共同发展及学校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区域推进校长队伍、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研究;区域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研究;区域推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学校 品牌建设的研究等。

⒌学校发展研究

学校发展与变革的国际比较研究;学校变革的基本理念、主要目标、整体思路、实施途径的研究;江苏中小学学校整体变革的案例研究;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及学校共同体形成机制的研究;学校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的研究;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的研究;江苏名校的个案研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深化研究;中小学全纳教育的实践研究;家庭、社区与学校共享共建的研究;教师、学生、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重大决策的研究;幼儿园园本发展的研究;学前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特殊儿童医教结合康复教育模式研究;公益性导向民办学校发展研究;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体系和学校文化活动体系构建的研究;学校体育、艺术、卫生教育的研究;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研究;学校领导与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学校领导的基本趋势与实践样式研究;学校领导与管理体制的变革研究;区域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研究;校长专业化的内涵、特质、标准及培训的研究等。

⒍课程教学研究

整体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研究;学校课程特色与教学文化建设的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的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研究;“三维目标”相统一的教学过程优化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网络教学的研究;学前教育整体课程建设的研究;幼儿园混班制课程与主题活动的研究;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普通高中模块化教学的创新研究;学校(幼儿园)课程审议制度建立的研究;学校(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变革的研究;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特殊儿童教育有效性及评估研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研究;中小学校本教学评价改革研究;中考制度变革研究;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国际比较研究等。

⒎学生发展研究

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儿童观、学习观的研究;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促进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及评价的研究;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研究;学生道德成长与价值观形成的研究;学生学校日常生活体验的研究;学生学习情感与学习态度的研究;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差异的研究;特长生破格录取的学校政策与制度研究;学前儿童智力的早期发展研究;儿童文化与儿童发展的研究;营养与幼儿身心发展问题研究;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及干预策略研究;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和应急机制研究;学生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研究;生命教育研究等。

⒏教师发展研究

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男幼儿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机 制研究;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流动的政策研究;特殊教育教师准入机制的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研究;初中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培养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流动制度和机制的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普通高中教师课程能力全面提高的研究;校本(园本)教研活动与机制的研究;建构学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学校(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等。

㈡职成教育

⒈区域教育发展研究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战略定位、建设标准及示范服务功能的研究;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江苏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战略研究;江苏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战略研究;经济全球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研究;生源减少背景下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研究;江苏中、高等职业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化、开放、共享的研究;区域推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社区、学校成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研究;城乡一体社区教育体系研究;终身教育学习网络研究;农村成人培训体系研究;江苏老年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等。

⒉政策与制度研究

现代职业院校制度研究;职业院校招生与就业制度创新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学分与本科院校学分互认研究;中外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制度的比较研究;江苏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学的教学制度与体制机制研究;江苏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学的政策制度设计的研究等。

⒊经费投入研究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投入的实证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投入经费的比较研究;江苏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研究;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的制度研究等。

⒋学校发展研究

职业院校董事会(理事会)运行机制研究;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职业院校合作发展、合作育人的机制研究;职教集团创新发展研究;职业院校评估制度优化研究;职业院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运行研究;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与内部治理结构研究;江苏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名校发展的案例研究;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等。

⒌课程与教学研究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研究;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文化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标准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教学质量管理与多元评估制度研究;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职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网络课程开发与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研究;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学校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管理的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有效提高职成学校教学质量的案例研究等。

⒍教师发展研究

江苏职成教教师现状与对策研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研究;职成教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名师成长规律与有效培养的研究;职成教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职成教教师职业心理研究;兼职教师进修和管理模式研究;江苏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名校长研究等。

⒎学生发展研究

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学生学习效能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职业院校毕业生海外就业服务机制研究;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研究;学生创业教育的案例研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学生挫折教育与失范行为管理研究等。

⒏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机构的转型与创新研究;成人非学历教育研究;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研究;老年教育研究;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建设研究;自学考试改革创新研究;公民学分积累、转换与认证制度研究;学习型组织创建标准研究;成人闲暇生活教育研究;成人网络学习研究等。

㈢高等教育

⒈区域高教发展与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与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与特点的研究;统筹推进各类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的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研究;建设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的研究;江苏区域高校联盟试点研究;长三角高等教育改革联动机制研究;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方式研究等。

2.教育经费投入研究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与使用的比较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历史演变的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投入现状及问题的研究;江苏省建设新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与机制的研究;江苏省研究型大学经费投入渠道的实证分析;江苏省普通本科院校经费投入的实证分析;影响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因素分析;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高效投入与使用的研究等。

⒊教育国际化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与历史的研究;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经验研究;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苏省高校外国留学生的人数变化 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大学课程的国际化研究;大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国际化研究。

⒋教育质量研究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认证与评估的比较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保障内涵及措施的差异研究;大学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与政策制度研究;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保障与长效机制研究;建立大学学习与教学中心的国际经验研究;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等。

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与典型经验研究;江苏省高校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特点;产学研的定位、过程与机制研究;促进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

⒍大学发展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的研究;大学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的研究;大学去行政化与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高校自主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研究;国内外优秀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高校全纳教育的内涵与实践研究等。

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达国家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与比较研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课程与教学模式、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的满意度研究;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就读经验的满意度研究;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研究型教学的方法、策略与模式的研究;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等。

⒏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国外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及趋势研究;大学课程思想史研究;通识课程的内涵演变及当代发展研究;大学课程开发的研究;大学有效教学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教学研究;研究性教学的研究;大学跨学科课程研究;大学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的研究;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系列研究等。

⒐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演变与发展的历史研究;国外著名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中外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比较研究;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状况的研究;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状况的研究;大学通识教育改进与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等。

⒑大学生学习研究

学习科学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中外大学生学习经验的比较研究;国外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其学业表现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学习差异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就业能力 的关系研究;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不同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学习的变化研究等。

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动态关系研究;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机制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起薪与就业质量调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研究;高校毕业生工作状况追踪调查研究;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经历与其就业、工作质量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就业及工作状况的差异研究;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等。

⒓大学招生研究

大学本科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杰出生源选拔研究;国外顶尖大学的本科生招生制度的经验研究。

⒔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建立学习型、创新型、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财政问题研究;江苏省大学间的优质资源共享问题研究;高校教师的薪酬及激励机制研究;大学教师的评价及聘用制度研究;江苏省高校学术梯队建设的策略研究;江苏省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及学术监督机制研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等。

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研究;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拔尖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领导力与创业能力研究;新时期工程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研究;信息技术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工程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等。

⒖独立学院研究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研究;独立学院的学生人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独立学院的长效发展机制研究等。

㈣自选课题

4.江苏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篇四

课 题 组 活 动 记 录

课题名称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课题组长

研究时间 2015.2----2015.12

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教科室印制

目 录

1.课题组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2.课题组活动过程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每学期不少于5次,活动记录自己添页 3.课题组活动学期总结

4.课题活动材料(如案例、调查报告、问卷、论文、照片等)

2014-2015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一、子课题研究题目:《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二、课题级别:江苏省级

三、指导思想、目的和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数学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数学教育,应当具有时代的特征。在《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发展学生“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从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就是自主学习的价值所在。

通过对《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可以使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很多的指导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使其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更有理解性和实践性,使我们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有意义地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地数学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为其他学科的自主能力学习提供方法与其他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选择《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作为实验研究课题。

四、研究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坚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教改的急切呼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与交流,收集与研究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要素及外在因素培养,努力发现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抽象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与交流能力。2.对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指导策略作调查研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保姆式”为“自主式”,使课堂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研究。

4.通过分析调查学生在数学上自主学习能力的障碍及外在表现,形成解答题指导策略,填空题指导策略,思想方法篇指导策略,运算能力篇指导策略,应试技巧篇指导策略等,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实践。

五、研究进度和课题组人员分工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时间 2015年2月—2015年5月

工作 1.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 2.制定计划,教师分工 3.开展学生调查,了解情况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时间 2015年6月—2015年7月

工作 1.研究调查取得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 2.课堂听课进一步调查研究 第三阶段 实施阶段

时间 2015年9月—2015年12月

工作 1.对听课情况、学生统测成绩进行汇总、分析

2.准备并开展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成果展板与成果交流。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何静全面组织协调课题研究工作及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负责课题研究的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案的制定;各年级组青年教师等负责研究的实施和研究论文的撰写;何静、杜志国、各年级备课组长及报名参与的老师各自承担以本班为中心而进行数学自主学习活动的实施及其模式探讨研究实践工作,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提供案例和撰写论文。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一)1.活动时间: 2015.2.18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公布本课题组本课题研究计划。全体组员开始讨论计划的细节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①讨论本课题计划的总目标的实施步骤及方法,同时探讨实施方法的可行性。

②讨论本每月的研讨任务

2、课题组成员按学科组别制定案例研究计划。

3、各年级班主任制定学期班级教育计划(案例形式)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二)1.活动时间: 2015.3.25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组织本组教师继续学习应该如何撰写好的案例,弄清好案例的特点、形式作用等(优秀案例不是教案,案例不同于教学心得和体会,案例更不是论文)案例中要有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途径,对他人的示范和启发作用。

2、结合本课题组的案例研究计划,配合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组织人员对本组内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师展开课堂教学调研,可通过说课和组内公开课等多种形式。

3、对课堂教学调研情况做好记录,并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三)1.活动时间: 2015.4.8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对高一高二部分课题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调研情况进行通报。

2、上课老师简述调研课备课,上课思路,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尝试以及经验和失误。

3、课题组内其他教师就上述问题在授课过程中的处理、应用展开讨论,指出好的做法,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要求各位上课教师写出案例,后加以讨论。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四)1.活动时间: 2015.4.22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结合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所有数学老师以年级为单位,参与制定期中复习计划,并制定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与安排,每一位教师针对自己的班型微调策略,同时加强对高分学生的解题策略指导,对临界生的复习策略指导,对基础薄弱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应试技巧指导。

2、各组员根据自己平时教学实践结合本人所教学科,写出详尽的期中复习指导策略,然后以年级组分组讨论,选一些较好的策略与案例形成年级辅导特色。对一些存在问题较多的案例,学生整体数学水平落后的班级的任课老师进行指导,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五)1、活动时间:2015年5月20日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5、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活动内容:

1、高一年级组成员讨论本学期以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中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期中考试成绩,每一位老师交流本班的自主学习指导特色及对均分的贡献与不足。

2、高二年级组成员讨论本学期以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中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期中考试成绩,每一位老师交流本班的自主学习指导特色及对均分的贡献与不足。

3、以高三年级为主,通过案例形式的讨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中作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4、布置撰写研究小结。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六)1.活动时间: 2015.6.24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活动内容:

1、高一年级组朱善华老师在高一(2)班开设展示课期末专题复习《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侧重展示如何指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抓住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将学生害怕的难题化归为学生熟悉熟练的题型。

2、各老师评课及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指导方法。

3、以高一年级为主,通过案例形式的讨论,总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中一些好的做法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七)1.活动时间: 2015.9.16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高一新生自主创新学习现状调查

①在初中阶段,你有经常预习新课程的习惯吗?

②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你是否会自己选择一些练习来做? ③你是否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④出料学校的课程学习,你经常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吗? ⑤你经常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吗?

2、配合教务处对新教师的教学展开摸底调查。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八)1.活动时间: 2015.10.21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组织全体组员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对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特点展开学习和讨论。

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①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②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③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应尽可能地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④课程目标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用教科书书”。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感性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要求。课程标准的特点:

2、讨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

3、观看新课程标准解读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录像资料。

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

(九)1.活动时间: 2015.11.18

2.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3.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4.主持人: 何 静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1、杜振义、杜志国老师就所教的高三文理班级数学谈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并结合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指导策略的优点与不足。

2、何静、朱艳燕老师就就所教的文理班级数学均分提升较快,交流了各自的指导策略

3、各组员讨论并针对自己的班级制定下阶段的指导策略并攥写心得。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总结 课题组长:何静

一、对课题的认识:

1、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自主学习能力力已经构成未来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中华民族能否21世纪中胜利的迎接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蓝图,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全取决于全民族综合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能否培养出一代具有自主学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江泽民同志说:“科技的进步,知识的自主,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自主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自主学习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哪一个时代对自主有着如此急切的呼唤,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培养自主人才有着如此迫切的需要。

2、教育发展的需要

时代呼唤教育自主,呼唤自主型学习,素质教育把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还是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自主精神和能力是对未来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能够按照规范完成任务就算是合格工作者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还要求工作者有新思想、新创意、新建议,不断又所发现,有所前进。

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是很突出,迫于应试和高考的压力,部分教师片面追求高分数,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现代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因此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严重弱化,失却了自主思考自

主学习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现在,我校提出了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的发展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求一种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案例研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课题的组织工作: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际活动的反思。

本课题就是将教育教学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课题组成员对研究对象(一生、一班、一科)有意跟踪,深入调查,发现问题,追根溯源,探究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可以围绕课题研究开设实践课,进行教学研讨,记录研究体会,撰写教学随笔,促使自己反思,全面提高教育学生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对教育教学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案例研究是一种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一次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过程,即用教育理论解析教育实例,解读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是教师重新认识那些事件,整理思维,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对教育教学实例进行深度解读,对已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开掘和理论解释。

三、课题的具体实施策略

本课题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2月-----2015年5月)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 集结优秀案例,结合学科教学为实践,具体实施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同时对案例集进行进一步整理、提炼、评析、总结、改进和完善。

第二阶段:(2015年6月—2015年7月)为课题研究阶段,主要工作是: 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体会、心得,在此基础上撰写学生自主案例研究专题论文。开展课堂教学展示和对比试验成果展示,开展师生自主学习大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观摩课、观摩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教研员和学生家长进行观摩指导。进一步完善归纳整理全部资料,装订成册。

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为提炼完善、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是: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参与结题工作。认真撰写好课题研究的试验报告。

四、课题实验成果

1、经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反复实践与总结,我校三个年级的数学课都形成了导学案为特色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即学生通过老师设置的每一节课的目标和问题,先预习和独立解决问题,再课堂小组讨论,再班级汇总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与策略,老师必要的时候进行点拨与总结。

2、以年级为单位,每一位数学老师都能按照年级统一的策略指导学生,如分层指导、面批解答题、与学生面对面分析数学应试策略、师生共同探究难题等等,每一位老师也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班情,增加自己独特的指导策略。如: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解题思路讲解给老师听;对班级里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加辅导次数,有的老师对待学生的错题是错一题面批一题,并并配一道同类型的题让学生讲解了再练习,确保学生理解到位,掌握到位。

3、学生的读题能力、分析题意的能力、运算能力、分步得分能力显著提升。

4、近三年,学生在各类数学竞赛中获奖从无到有更有荣获苏州市一等奖的。

5、高

一、高

二、高三数学历次统考成绩稳中有升。2015级高一学生入学两个半月,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列三星级学校第一位;高三年级学生成绩在历次模拟考试中节节攀升,有的重点班在历次模拟成绩赶超震川均分。2015届高三理科数学高考成绩列三星级学校第一位。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设想

1、基础较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这些学生自己思考的少,常常依赖于小组的总结,没有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只会越来越差。

2、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除了增加面批辅导的次数以外,没有更多更好地指导策略。

3、因为我校是三级学校,学生总体基础较薄弱,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不成 正比,思维好的学生有的字迹潦草,写的字自己都看不懂,类似这种习惯差的原因导致运算出错、题目解错的比比皆是。好的态度和习惯的养成迫在眉睫。

4、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获得的能力。努力达到让全体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5、要加强对中下生的指导力度,跟踪他们的导学作业的按时完成与阶段进展情况,作好课题实施过程的分层要求与阶段分析。

上一篇:奇妙的实验500字_三年级作文_小学作文下一篇:2023上半年区发改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