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2024-07-09

图书经费使用报告(共15篇)

1.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一

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滚动课题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经费使用报告

我们徐集教办课题组承担的济宁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是《农村小学学困生转换策略研究》,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经费使用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050元

图书资料费500元;印刷、复印费100元;购买移动存储设备200元;购置纸张费150元;申报课题、立项差旅费100元.第二阶段:调查分析形成方案阶段花费1400元

图书资料、打印费500元;调研活动差旅费300元;设备购置费150元;参观、考察差旅费400元;会议费50元。

第三阶段:实施调整阶段的花费3120元

图书资料费850元;外出学习、考察费、主题活动费用1100元;会议费用300元(中期验收费用150元);实验课录制费360元;印刷、复印费230元;购置纸张费280元。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花费1010元

印刷、复印费100元;会议费用150元;差旅费300元;课题活动费300元;咨询电话费60元;购置纸张费100元。

以上四阶段合计共花费 6580元。

梁山县徐集镇教办课题组

2014年5月

2.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二

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和意见, 我们针对主要的文献资源的收藏情况、流通阅览服务、参考咨询和学科馆员工作等设计了21个题目做了调查问卷, 发放了100份问卷, 回收100份, 有效问卷率99%。发放对象为本部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其中大一、大二学生46名, 大三、大四学生54名, 文科和理科学生人数各占一半。同时还对20多个研究生进行访谈。

二、数据分析

我们将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如下。

1、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去图书馆

的频率, 51%的学生是每周去图书馆1~2次, 研究生大都去自己专业的资料室, 还有是在网上查找电子资源和数据库。总体反应我校学生利用图书馆频率不高。原因有:

(1) 大一和大二的学生空闲时间多, 去的次数较多。大三和大四因为找工作或者选择考研, 去图书馆人少。研究生大部分去自己的专业资料室看书, 他们大部分人有笔记本电脑, 在宿舍上网查找资料。因为图书馆没有插座, 而且无线上网的信号弱, 所以都不会选择带电脑去图书馆。

(2) 库藏量少, 学术书籍少, 更新慢, 学生借不到自己需要的书, 去的动机减弱。

(3) 图书馆没有单独的自习室, 而且阅览室不允许学生带自己的书进入, 这样一部分想上自习的同学就不会选择图书馆。

(4) 学生觉得离宿舍远或布局不合理, 图书馆的新馆、旧馆离得远。

(5) 有一部分同学反映图书馆的设施问题, 例如供暖不好, 没有热水供应地方, 厕所只在一楼, 二三楼都没有, 旧馆灯光昏暗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去图书馆的频率。

2、在对学生去图书馆的目的调查

上, 67%的本科生都是去借 (还) 书。查阅电子文献和用多媒体的人数相当少。在经常使用哪些资源的调查上, 73%的本科生学生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纸本书, 研究生除了利用纸本书外, 还利用学校的数据库资源。在第6题中, 93%的本科生希望进一步系统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 反映出了学校这方面工作的不足, 同时也可见我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造成此状况的原因有:

(1) 图书馆没有单独的电子阅览室, 而分布在阅览室中, 每个阅览室只有有限的几台电脑, 电脑少, 是影响学生利用电子资源的重要原因。

(2) 学校没有统一安排好新生的入馆教育, 很多学生缺乏查阅文献的检索技能。

3、选择平均利用门户网站资源频

率低的人数占总数的76%。学生中大部分利用门户网站的目的是进行数目检索、图书续借等, 用电子资源和关注信息公告的少。在影响电子资源利用的因素中, 52%的人认为是没有计算机或网速太慢。25%的人选择是因为校外访问权限的问题。

4、在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时

的主要障碍上, 学生主要反映的问题集中在缺少需要的文献资源和查找不方便、不了解图书馆究竟有什么等, 主要原因还是图书馆藏书量少, 电脑使用不方便或技能不够, 图书馆自我宣传少等。

5、在学生不良行为上, 同学们都

反映藏匿, 乱放书刊等行为和在库室内接打手机等行为最不能接受, 在研究生反感问题上, 主要是超期情况。造成此的原因主要是馆员的监督和引导力度不够, 学生的素质教育有待提高。学校对违反馆规者惩罚措施不够, 不能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6、在调查学生对馆员满意度方面, 普遍不高。原因有:

(1) 图书馆人员的应聘不严格, 由于中国的事业单位的聘任制普遍存在“近亲”, 缺乏严格的选聘机制。

(2) 学校没有相应的在职培训和考察制度, 馆员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工作方面缺少制度化管理。

总结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 我们对我校图书馆的实际使用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总体归纳如下:

1、馆内宣传方面。应该做好新生入馆教育, 就馆内分布、开放时间、使用说明, 检索技能等进行培训。多办图书教育活动或专门讲座。

2、资源建设方面。多买新书, 增加学术性书籍和数据库资源;或者基于财力安排, 购进电子版图书;图书馆的门户网站注意及时更新和改进;开放样本书库给本科生;做好校际借阅工作。

3、借阅时间方面。解决学生借阅时间和上课时间的冲突, 借阅室中午和周末时间也要开放;设置成学生可以自己用图书证刷码, 自行借还书。

4、馆内设施方面。设置专门咨询台解答学生的疑问, 并在一楼设置统一还书区, 不必到借出的馆室去归还;图书室内设置梯子, 因为有的学生够不到上层;要求有单独的自习室;设置电子阅览室, 增加电脑量;各室增加插头数量;冬天暖气和夏天的风扇等要配备好, 确保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3.1工会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篇三

(第五届工会委员会)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

第五届工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对各项经费的开支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经费开支的有关规定,对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工会拨缴的经费、办公室对各项活动给予的经费补助、房屋出租以及银行存款利息等收入进行了规范管理,工会经费的使用也认真按照《工会法》一直在工会法关于经费的使用相关要求范围内开支。工会财务收入方面设会费收入、拨交经费收入、行政补助收入、其他收入(房屋出租)、银行利息收入等会计科目。在经费支出方面,设有:会员活动费、职工活动费、工会业务费、其它支出等科目,会员活动费包括文体活动各项开支、职工活动费主要是节假日补;工会业务费包括探望住院职工、购支票、发票、缴税单据、新年慰问困难职工、捐款等杂费支出;其它支出主要是上缴营业税、教育附加税、城建税、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金等。现就2006年6月至2009年本届工会委员会经费收支情况分年度报告如下:

一、2006年经费收支

本届工会委员会财务经费接转2005年结余27267.22元,收入方面主要有行政补助收入、房租收入,全年收入合计:52922.74元;支出情况主要用于工会会员参加省民委组 织的迎新春活动,我单位工会组织到富民明熙苑山庄文体活动和元旦节补助;职工福利方面,主要是春节、三

八、和国庆节补助;其它支出包括上缴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房产税等,全年支出合计73273.56元,经费接转上届工会委员会经费结余27267.22元。年终经费结余6916.4元。

二、2007年经费收支情况

收入方面主要有会费、行政补助、房租三个科目,全年收入合计63659.63元,这一年行政活动补助、经费补助达30000元,有力地支持了工会活动。支出方面主要是用于会员参加省民委组织的春节联欢节目排演、健美操比赛、职工运动会等运动用品、餐费,合计达28087.9元;职工福利方面,主要开支在春节慰问、三八节等方面;其它支出包括捐款3000元,上缴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房产税等。全年支出合计40818.14元,与上年经费结余相抵,年终滚存经费有29757.89元

三、2008年经费收支

本年度收入方面大的主要是拨交经费、行政补助、房租等,全年收入合计50770.13元。支出方面主要是会员参加省民委组织的春节联欢、运动会开支,合计有11456.9元;职工福利方面,主要开支在元旦节、春节慰问、三八节、中秋节、国庆节补助;其它支出包括上缴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房产税等等,全年支出合计53952.23元,与上年经费结余相抵,年终结算经费结余:26575.79元。

四、2009年(截止8月)经费收支情况

截止8月,收入方面主要是会费收入、拨交经费收入、行政补助收入,1 至8 月收入合计:17000.26元。支出方面,主要是用于职工春节、三八节、五一节补助,达24255元;1至8月支出合计:37374.84(含2009年一、二季度上解经费9592.84)元,与2008年经费结余相抵,经费结余合计6201.21元。

以上经费使用情况本届工会委员会已报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核,对报告中经费开支有不清楚的地方,各位会员可与经费审查委员会咨询,本届工会委员会各年度经费开支均存有账目、凭证、票据,提供查询。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4.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四

经费使用报告

我校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极文件精神要求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为把禁毒工作落实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经费保障制度,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每生一元的经费从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预算提取,用于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现就我校经费使用情况作如下报告:

1、2、在围墙显眼处设置永久性标语一幅,经费支出250元。在教学楼显眼处禁毒宣传教育喷绘一幅,经费支出150

元。

3、召开一次禁毒知识专题讲座及全校师生禁毒宣誓活动,经费支出2167元。

4、举行一次学生安全禁毒知识竞赛活动,经费支出300

元。

以上禁毒教育工作经费支出以发票和相关图片为印证材料,附后。

安场镇建政小学

5.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五

一、学生数变动情况

本月***县***中心学校无学生转入、转出和辍学情况,在籍在校学生数小学665名。

二、公用经费使用管理情况

公用经费支出项目名称、用途、金额:

小学:办公经费39436元;水、电、邮费:10237元;差旅费:210元;维修维护费:92006.9元;会议费:610元;培训费:12630元;招待费:2778元;专用材料费:89240.8元;劳务费:10460元;取暖费:0元;其他支出:55396.3元。

凡符合政府采购项目的,一律进行采购,否则不予报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要求,采购与预算基本一致。

三、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管理情况

***县***中心学校有三人享受困难补助,补助经费1500元。

四、循环教科书使用管理情况

循环教科书存放在图书室,每年暑假进行整理晾晒,消毒、防虫蛀,在存放处放置卫生球,并经常开窗通风,发放时由班主任的签领单,循环教科书补充是按学生数的20%补充。

五、收费管理情况

收费项目:

1、簿本。

2、教辅用书。收费标准:

1、簿本 小学簿本10元。

2、教辅用书 一年级:37.76元。二年级:53.30元。三年级:62096元。四年级:70.55元。五年级:70.26元。六年级:70.55元。

收费公示:公示栏、校会、致家长一封信公开公示收费的项目、标准,做到老师知道、学生清楚、家长明白,杜绝乱收、搭收现象,进行阳光收费。

六、民主理财情况

1、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及教工代表理财机制,凡经费支出超过500元的项目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通过且签字后才可报批,支出超过1000元的项目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和教工代表共同审核通过且签字后才可报批(呈报后不得提现金,一律转账),否则不予报批。

2、财务公开:在公示栏按月公示每一笔支出明细(项目、金额、经手人、时间、用途等)

3、理财小组名单:

组长:

成员:

4、教工代表:

6.经费预算管理与使用效益的研究 篇六

经费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最基本、最有效, 也是最有权威性的管理方法, 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 是实施经费供应, 保障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进行论述, 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益, 保障预算单位各项建设任务。

一、加强预算管理, 科学编制预算是基础

1. 确定具有权威性的预算编制主体。

首先, 建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这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流于形式, 未发挥其真正作用, 造成了以往只强调财会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 忽视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作用。这个机构的建立, 就是让各业务职能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 促进信息最大范围的流动, 使预算编制的沟通更为细致, 增加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次, 单位最高领导参与制定预算。过去往往只是由财务部门完成预算并进行实施, 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 造成预算约束力不强, 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让单位最高领导参与制定预算并拥有最后决策权, 并且一定要做到逐项推敲、研究、确定, 唯此才能从整个单位大局出发,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第三, 预算编制“人性化”。对参与编制预算的主体提高要求, 在制定预算工作中应该尊重人性, 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营造“这是我们的预算”的氛围。参与编制预算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掌握人员情况、业务发展需求, 并以此为基础, 确定人员、业务经费水平, 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历史和未来因素的影响, 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变化, 并以提高效益为目标, 编制具前瞻性的预算。

2. 把握预算编制原则。

(1) 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小家过日子, 花钱先摸摸口袋, 大家更是如此。在安排事业任务时, 要根据财力可能,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把建设规模和速度放在一个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不花过头钱, 也就是说要根据收入总量确定支出规模, 做到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 (2) 坚持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原则。单位各项建设,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编制预算时, 要有系统论的思想, 搞好综合平衡, 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做到统筹兼顾, 一是要加强经费的宏观调控, 保证科学地确定和及时地调整相关事业费的分配比例, 保证相关事业按比例协调发展;二是要防止和克服经费分配的随意性, 科学地制定各项经费供应标准, 避免苦乐不均;三是要将预算外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防止与克服只重视预算经费而忽视预算外经费, 造成预算经费失控。突出重点, 就是要确保单位建设事业中主要的、急需的、对全局有影响的事业任务。这就是要根据年初单位工作中心任务, 确定全年工作重点, 既要统筹兼顾, 又要突出重点, 切实做到保障有力。 (3) 坚持严格计划, 依法办事原则。通过审批的预算将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制定严格的编制计划, 按照预算编制办法的要求, 按时保质完成。 (4) 坚持勤俭节约, 讲求效益原则。我国预算法第三十条规定:“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 应当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坚持厉行节约, 不仅可以发挥有限财力的最大效能, 缓解供需矛盾, 而且有利于发扬我们国家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有利于单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实行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力求以最小的耗费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 讲求预算的效益, 就是要认真寻求最优化的方案和目标。

3. 运用科学系统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的制定应当是各参与方之间重复博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流动是多向的, 也是反复的, 直至达到最后的一致。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 我们经常会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比如在编制预算时, 由预算编制机构组织各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举行研讨会, 由各部门根据各自全年工作主要任务, 提出部门预算, 对于所报项目逐一进行研究、讨论, 按照“二上二下”程序, 最终完成预算编制, 主要方法如下: (1) 建立项目库。预算单位应根据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 建立项目库。首先将保障工作急需及日常工作运转的项目列入项目库, 其次对可列可不列的项目进行调研, 在经费允许情况下, 考虑单位工作实际所需, 有必要的列入项目库, 无必要的一律去除掉。 (2) 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对于基本支出, 比如水电费用、取暖费用等开支相对确定的公务性支出, 直接列入预算内;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项目, 由预算委员会提出关键性指标, 将这些指标交由各职能部门充分讨论, 直至形成一致意见, 委员会需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于专项支出, 比如基建项目、大型物资采购, 要由业务部门提出项目建立依据、工程概算、批准立项文件、货物采购询价单等相关信息, 论证其可执行性, 经预算委员会上报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 (3) 以零基预算为基础, 科学编制预算。单位经费预算编制已由过去的基数预算转变为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它是指将基期的各项经费开支情况视为“零”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就是在预算安排时只考虑预算期内各项经费支出的必要性及其规模, 不以上年预算指标为基数, 而是围绕单位确定的年度中心工作, 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 对所有预算项目排队, 统筹安排经费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从预算编制方法来看, 零基预算法逐步替代“基数+因素”法, 预算编制趋于合理。支出预算由也过去宽打宽用变为精打细算, 控制的目标更具体。从预算控制上看, 各级财务活动由不重视预算到月、季、年对照预算分析进度。财务预算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预算编制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编制方法简单, “零基预算”流于形式。尽管运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已推行多年, “零基预算”仍难以落到实处, 预算编制中往往不以部门或单位的具体人员状况, 实际业务发展为基础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 调整支出结构;还有单位习惯于“上年基数+本年因素”的老办法, 编制的预算比较笼统, 不切实际, 并且难以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

二、加强预算管理, 严格执行预算是关键

有了预算, 并不等于有了预算管理, 预算的有效实施和过程控制, 才是预算管理的主要环节。执行预算的过程, 是组织与实施经费保障, 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只有切实抓好预算执行工作, 才能有力地实施计划管理, 获得最佳的经费使用效益。

1. 转变观念, 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

许多单位的预算流于形式, 形同虚设, 完全成为应付检查的手段, 做的只是表面文章。因此, 转变观念, 广泛宣传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正因为所有人有了这种预算意识, 这种大局观念, 才能避免支出随意, 拍脑门花钱现象。

2. 增强预算法制观念, 强化预算约束。

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 是一种机制安排。预算不等于预测或计划, 预算制定后如同一部内部的“宪法”, 各责任单位必须执行。预算本身不是目的, 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预算使各责任单位的权力得以用表格化的形式体现, 这种分权, 是以不去控制为最低限度。预算是权力控制者采用的合理方式, 即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目标下, 明确各预算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各尽其责。

3. 严格把关, 确保预算的执行。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控制, 严格执行预算。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 各预算执行机构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将预算层层分解, 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岗位, 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严格把关, 对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所谓严格, 即严格票据审核, 严格按照既定预算执行, 严格拒绝随意性支出。改变过得去就行, 当老好人的思想, 把好预算支出的第一关口。

4. 及时调整预算, 做到灵活性与严肃性并存, 加强预算科学性。

预算一经确定, 预算执行者应当对预算进行管理, 促进预算的实施, 必要时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修订和调整。尽管我们在制定预算时预见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 但预算管理不能一成不变, 要对预算进行定期检查。这里要兼顾预算灵活性与严肃性, 预算如不能灵活性进行调整, 就可能造成偏离实际, 失去了其指导作用, 但如果随意进行调整, 又势必失去其严肃性。因此, 在执行预算时, 要随时追踪预算执情情况, 灵活性与严肃性并用。

三、加强预算管理, 注重预算分析考核是必要延伸

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主要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虽然预算执行完了, 并不代表预算执行任务就完成了, 还需要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 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价, 这是预算执行的必要延伸, 也是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考核, 可以及时了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情况, 发现和研究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各种不利因素, 从而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采取措施,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作用。如何对预算进行深入分析, 以达到对预算执行的促进,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 挖掘不同角度, 进行综合分析。

在进行年度分析时, 根据管理层需要, 应挖掘不同角度, 进行综合分析。比如, 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 即在进行全面分析时对一些管理层关注的项目进行专题分析。全面分析时, 要分析整个资金流向, 重点保证的事业任务, 达到的事业成果, 总结经验, 提出存在问题。对于全年工作重点方面, 可进行专题分析, 对项目进行专题论证、分析, 总结项目开展得失。再如, 可将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 在按年、季的基础上, 可进行不定期分析, 为管理层及时提供数据, 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2. 运用多种方法, 进行全面分析。

运用多种方法, 如对比分析、因素分析等专业技术方法, 结合有关财务、业务、技术、政策等信息资料, 分析预算与实际完成数之差异, 找出差异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并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 分析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力以及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下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在运用这些方法时, 可变静态分析为动态分析, 比如预算年度结束, 我们只是将本年的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使得分析存在局限性。我们可以向前延伸比较, 使几年的数据滚动起来, 这样使得数据更准确, 更可靠。再如, 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预算以外事项, 比如价格调整、突发事件的发生, 我们可以利用概率来进行预测, 预计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或降低经费支出, 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和预算值的准确性, 降低预算指标的风险。

四、结论

经费管理必须分三步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分析。这三个环节相互关联, 环环相扣,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费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摘要:经费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 利用科学的财务技术手段编制预算, 并结合各项财务制度执行预算的同时, 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以实现预算编制的实用性, 切实做到预算与实际支出相结合, 最大限度发挥经费使用效益。

关键词:经费,预算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剑萍.公安现役部队财务管理[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8

7.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七

1.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大众体育竞技化的多元效应研究”批号11SB042,项目实施状况:

前期准备相关材料,设计、制定问卷,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现在问卷已经发放,处于回收阶段,已经回收的问卷已经进入数据录入阶段。已经完成相关论文及综述3篇。

2.四川省教育厅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学生就业发展趋势的契合研究” 批号 TY201120,项目实施状况

前期完善各相关材料与设备,设计、制定访谈内容,通过专家访谈法进行问卷设计、制定,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现在问卷发放完毕,开始回收。已经完成相关论文及综述2篇。

3.由于四川省教育厅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经费尚未到本人科研账户,所以还需在计财处咨询,所以没有收支明细。

4.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的经费已经到账,但是由于本人前期都采用垫付的方式进行相关采购与支出,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使用该经费。(见附件)本人将在最后报账的时候,统一向科研处、计财处提交使用收支明细账。

附件:计财处提供的项目收支明细账

注:请研究生导师写好 然后到邮箱249737118@qq.com

自查报告人:沈建

学 院: 体育

学院

2012年10月19

8.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八

依据上级部门要求,为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教育专项资金支付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及支付效率,规范我校的收费,我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规定开支保障经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做到了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措施得力,得到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的好评。为进一步增强我校义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学校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自纠自查,现将自纠自查报告如下: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孙磊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报账员及教师代表为成员的义务教育经费自纠自查领导小组,领导组首先学习了上级关于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检查的指示,进一步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教育的惠民政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二、切实加强经费预算,严格规范收支管理

1、严格按上级标准做好经费预算

根据经费机制改革精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按一般预算拨款编制预算。

2、进一步严格经费支出手续

学校根据县财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了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努力确保教学业务与管理、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资金的落实到位。教师培训费按照不低于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

三、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努力做好“义保”宣传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精神,每生每学期只收取10元的簿本费。学校积极宣传收费政策,每学期开学都张贴了收费公示,让广大学生及家长及时、充分了解收费政策。认真开好了教职工会、家长会,大力宣传“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各班主任及时向所有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让学生及家长和社会了解义务教育的惠民政策,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政策的温暖。制作了两免一补公示栏,让学生、家长清楚享受两免一补的情况,对学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各项经费使用予以监督。

四、加强财经管理,严格财经制度

学校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分学期分对学校的财、物进行清理,实行财务公开、校务公开,充分听取每一位教职工合理建议,力争把每一分钱都用于学校发展上。

三、自纠自查情况

1、我校对“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经费发放政策和规定,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严禁“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现象的发生,使此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2、学校按规定科学合理编报2018年的预算,并严格按预算办理开支保障经费的支出;

3、学校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学校的房屋建筑物、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实行专人管理,全体教师协同管理的良好局面。

4、学校按上级要求,按期组织教师培训并对培训教师严格要求,以便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9.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九

一、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的原因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承担的科研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加, 其通过各个渠道获得的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多。随着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的增加, 科研经费和科研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低下。

(一) 预算编制不合理。目前, 国家缺乏统一的科研经费支出科目预算体系和预算定额标准, 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更多时候流于形式。科研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不具体参与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 其主要是由项目负责人编制。而项目负责人在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时由于不熟悉经费制度的相关规定, 不重视预算, 在课题申报时随意编制预算, 造成编制出的预算的合理性 (特别是支出结构的合理性) 和准确性较差。预算编制的不合理致使提交的科研项目预算总额与批复总额之间差异较大, 预算经费在各科目间的分配不合理, 致使预算调整频繁, 失去预算的严谨性。

(二) 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目前, 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主要以课题制管理为主。课题制管理就是由课题负责人管理科研经费的各项开支和使用, 但如何使用无具体规定, 因此部分课题负责人产生了错误认识。他们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 就是自己的钱, 对科研经费如何使用有绝对的支配权。对于这种认识, 甚至有些学校也默认了。导致出现了课题负责人使用课题的经费购买私人物品, 或者不按照预算计划来进行经费支配的现象, 这种情况往往会阻碍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因为我国当前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只规定了财权的划分, 并没有涉及对权力控制与约束, 所以可以说出现科研经费使用支出不规范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力缺乏制约, 即项目负责人的权力过大。

(三) 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独立性差。虽然各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立的审计部门, 但是高校内部的审计部门和专业的审计部门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高校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往往存在人员不够充足、人员业务能力较差等问题。而且目前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主要侧重于基建工程和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审计, 对于科研经费的审计技术掌握不够熟练, 导致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高校内部建立的审计部门由于行政干预而受到较多的管制, 导致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难以发挥独立性。高校的科研创收总是直接与高校在全国的排名相关, 而高校排名越靠前, 其获得的荣誉和科研经费的金额也越大。因此, 很多高校的审计部门, 往往会对一些不合理的支出项目采取不作为的态度。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监督部门的业务能力和独立性较差, 降低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 科研人员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有不被发现的可能,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 科研用固定资产管理不当。固定资产登记不及时, 对那些化整为零、以耗材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亦未仔细核对, 不利于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以往用科研经费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 随着时间的推移,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偏差越来越大, 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科研项目结项时或科研人员岗位发生变动时, 科研管理部门未能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清理核算, 办理相关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 这极易造成科研资产流失;纵向科研项目, 具有严格的经费使用期限。当项目面临结题但经费没用完时, 项目负责人可能会购买大量科研设备, 可能存在重复购买的情况。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较大, 科研用固定资产利用不充分, 就降低了购买固定资产这一部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五) 高校科研经费事后绩效评价机制缺位。科研经费的事后绩效评价是指采用客观的评价标准、有效的评价方法、合理的量化指标, 对科研项目所确定的科研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性评价。

目前, 高校并未真正重视和落实科研经费的事后绩效评价工作。高校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尚不完善, 没有形成科研经费的管理有目标、使用过程有监控、使用结果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的全过程经费绩效管理机制。不能对绩效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就难以对科研人员的努力成果予以客观公平的肯定, 可能会抑制科研人员努力进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措施

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科研设备的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影响着学术风气的健康发展。因此, 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和科研设备的管理, 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规范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高校应当在认真学习, 仔细研究《经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根据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际需要, 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编制科研经费预算, 相关部门也要改进预算的编制方法, 完善预算的编制指南。

国家可以通过专业的调查研究, 确定一个统一的科研经费支出科目预算体系和预算定额标准。由于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科研项目负责人编制的预算不合理。为了提高预算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要加强三方之间的联系, 使三方都能准确了解项目预算的具体明细, 同时三方可以都参加到预算的编制过程中, 确保预算的精细化和合理化。

(二) 提高科研经费使用透明度。首先, 要建立有关科研经费信息的公开制度, 切实做好有关科研经费信息的公开工作, 把信息公开作为监督科研经费使用的重要措施。科技部、财政部和其他相关主管部门应及时公开非涉密的科研项目的预算安排情况, 积极推进公开披露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公开内容主要包括:立项信息、科研项目进行的过程信息、结题验收信息等;其次, 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的结算方式。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所发生的会议费、差旅费等要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公务卡”结算, 项目承担单位对设备费、劳务费等的支出, 原则上应当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结算。公务卡报销制度提高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的公开、透明程度, 公务卡强制结算制度的实施, 也加强了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的跟踪监控, 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杜绝了科研人员的违规操作, 使科研支出实现了“阳光消费”;最后, 新预算法在1994 年的版本上, 加强了预算审批、公示、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其精髓在于加强对权力的约束。而科研经费使用支出不规范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力缺乏制约, 因此新预算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研经费的违规使用。

(三) 加强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首先, 高校要对内部审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方面进行改革, 完善高校的审计制度;其次, 高校的审计部门应该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到科研机构去接受培训, 通过培训使得工作人员熟悉一项科研需要具备的器材和大概的经济预算。此外, 高校审计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科研财务相关的报销制度, 需要对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有一个准确把握, 对一些不合理的支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不予报销。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加强了对科研人员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监督。

(四) 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因为高校的审计制度受到较多的行政干预, 高校审计部门在科研经费的审核上发挥的功能不明显。为了能更有效地监督科研经费使用, 高校要给审计部门充分的自由, 并建立起独立的查账机制。审计部门独立性的增加, 提高了审计部门的执行力, 减少科研经费的违规使用。

(五) 加强科研用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对已有的科研用固定资产抽调专人, 进行集中彻底的清查盘点, 按照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可使用年限等要素分门别类登记在册;对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对尚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按新会计制度的规定来计提折旧。这可以有效地加强科研用固定资产的长期监管与控制, 并规范对科研用固定资产的管理, 使现有的科研用固定资产可以充分发挥效用, 提高购买科研用固定资产这一部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六) 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各高校要时刻关注国家有关科研经费方面的规定和意见, 对其进行认真解读, 并据此完善本校的评估制度。审计部门应该利用财务标准和经济指标来对每一项科研都进行客观评价, 并且依据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科研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对科研结果做出有效评价, 对经费的效益性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为了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精确度, 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专业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构。只有完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 才能对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 使得科研人员的努力能够得到同行业的认同, 提高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转型期, 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 建立创新驱动机制, 让科研人员自愿创新, 善于创新;通过加强科研经费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 加强科研设备的规范管理, 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机制等措施, 达到高效使用科研经费的目的。同时, 合理加大科研投入的弹性, 使科研项目经费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 实现科研项目的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促使科研项目更好地为当代经济社会服务, 把科研创新转变为生产力, 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强度的加大, 高校所获得的科研经费在逐年稳步上升, 但大多数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研经费的投入同样要追求产出最大化, 因此如何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造成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的原因, 并提出应对措施, 以达到提高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郑言成.对科研腐败应当零容忍[J].新产经, 2015.8.

[2]张慧丽, 夏丽琼.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提升措施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 2015.8.

[3]刘华清, 陈秋金, 郭楠.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5.8.

[4]李荣.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特区经济, 2015.9.

10.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十

况调研报告

根据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示范市框架协议》要求,为贯彻落实好《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境况调研工作通知》(郑人社职业[2011]45号)文件精神,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服务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和惠济区的经济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关于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和企业按规定提取与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政策精神为指针,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各类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措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有力推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

在我辖区被调查企业中,少数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占职工工资总额比例平均为1.4%,基本接近国家规定的1.5%标准。

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在部分企业落实或基本落实,少数企业按国家规定提取了职工教育经费。调查显示企业按国家规定提取职工工资总额1.5%作为职工教育经费,存在没有提取,未足额提取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政策。

企业在加强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少数企业做到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部分企业额外增加了内部培训,增强职工的岗位技能。

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重视全员素质的提高。根据调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上能够做到结合企业的发展,突出重点,保障急需。教育经费使用包括按岗位规范进行的专业技术、工作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培训、新员工人职培训以及岗位适应性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鉴定培训等。在调查的企业中少数企业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和培训,其中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经费总额占经费总额的60%以上。大多企业都把经费使用的重点投向关系企业为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高素质、高技能职工队伍的项目上,教育经费使用以提升岗位技术技能为主。

三、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企业不能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几乎都没有按要求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个别行业、个别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远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水平。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关于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的办法或制度,存在着随意性的问题。

四、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建议

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认识。企业是职工教育的主体,肩负着本企业职工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履行职工教育职责。企业要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关键要靠企业经营者观念的转变。各类企业的职工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应纳入领导的考核指示,并作为企业参加各项社会评比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

11.图书馆报告厅使用管理规定 篇十一

为加强图书馆报告厅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经研究,对图书馆报告厅的使用作如下规定:

一、使用范围

1、学校或各部门举办的学术报告。

2、学校召开的各类会议。

二、使用时间

原则上为工作时间,特殊要求的协商确定。

三、使用程序

1、为避免使用冲突,需要使用报告厅的单位,应在每周一学校主要工作安排公布后开始预约本周内的使用登记。后勤总公司物业服务中心负责预约登记。地址:逸夫楼YF502,电话:83559029。

2、若使用时间冲突,一般情况下先预约者优先,特殊情况协商解决。

四、本规定自 2010 年 6 月 28 日开始执行。

12.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十二

一、中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状况

作为科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科研在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始终非常重视包括高校在内的科研经费投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 年中国科研经费(研究和发展经费)支出10 240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之的1.97%,比2011 年增长17.9%,其中高校科研经费呈现出逐年上涨趋势,在总科研经费中占比也在不断提高[1]。

中国高校科研经费在过去十余年中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自2006 年后,增幅尤为显著,这与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是分不开的。另外,从教育部科技司对各高校2012 年纵向科研经费排名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清华大学2012 年纵向科研经费达到25.6 亿元,而排名前十的高校平均纵向科研经费为16.4 亿元。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日益上升,其使用与监管过程究竟如何,越来越值得关注。

现阶段,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样,科研人员往往将多渠道的经费进行渠道归一,这样便使得科研经费在预算过程中无法清晰、准确地反映来源,预算存在先天不足。经费批下来后,因为高校财务处人员规模和水平有限,无法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2]。项目结项后,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效率没有得到很好的测算和评估,很多高校对此不了了之,加剧了经费的后期滥用。目前,提高科研人员综合素质、有效地控制项目支出,是提高中国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关键。

二、中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虽在不断增长,科研成果日益丰富。但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评价体系不健全

众所周知,科研活动作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鉴于此,科研活动的投入和产出并非完全能够量化。目前中国针对该领域的测算指标体系尚未健全,各单位和组织所采取的测算指标不尽相同。从中国教育领域较具权威的统计机构,如教育部、统计部等发布的统计年鉴来看,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测算所选取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多为看得见的绩效指标。正如巴恩斯等人所评价的,“绩效指标几乎不能测量真正的绩效,他们测量的只是那些能够测量的”,“绩效指标是模棱两可或不明确的,更糟糕的是,一些不适当的指标由于其不适当的激励将成为导致无效率的直接原因[3],甚至有人认为“绩效指标只有当他们不需要的时候才被建立起来”[4]。因此,想要科学测算中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必须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评价体系。

(二)科研工作者劳动价值未被认可

和高校或科研机构相比,科研人员是被动的一方,对于高校的薪酬管理办法,他们能选择的只有“接受”或“离开”。人作为科研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很多高校有关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中却没有明确对科研人员的报酬支付,这反映了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未被认可[5]。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不仅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有些高校和科研人员通过虚假申报科研项目、做假账等方法来暗补科研津贴。在高校劳务费政策中劳务费所占比例最高的横向科研项目,一般来说最多也仅有40%,纵向科研项目则少之又少[6]。由于补贴政策不对等,申报项目多集中在利益高、见效快的项目;对于那些效果和影响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或者根本不能见效但对科研进程来说却又不得不做的项目,则少人问津。这对于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活动而言,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三)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严重

高校有政策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作为管理费用,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上缴管理费将手头的科研项目挂靠校外,从而避开学校的监管。或以开假发票、虚报收支等手段套取现金,由于高校内部财务人员只凭借材料和手续是否齐全、准确来核对账目,对科研过程的具体收支并不了解,使得科研资金在科研工作者手中自行支配,缺乏监管。另一方面,科研主管部门只注重争取项目和收取管理费,对于最为关键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管理却疏忽大意。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但却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形资产,如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人员等进行工作,使得学校的有形资产无形中发生折旧。在学校得不到实际效益与设备补偿的情况下损失了相当数额的资产。

三、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对策

(一)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

当前中国对于科研活动的评价,主要是以产出和成果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忽略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项目的科研过程,这对于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环境而言是不利的。中国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对科研活动实行绩效评价制度。所谓绩效评价制度就是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配置和使用过程及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衡量比较和综合判断。

财政支出领域中的绩效是从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所处的特定状态,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做的贡献,包含了节约、效益和效率,其内涵比效益、效果和效率更加广泛。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已形成了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投入产出模式为基础,以经济性、效益性、效率性(俗称“3E”原则)以及公正性为核心基准,适合部门工作特点的绩效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标准体系,它对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特别是对预算管理改革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7]。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是提高科研质量的指挥棒,其特点是“一个部门或行业一套指标体系”。为此,必须严格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一套符合本国、本机构的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

(二)科学设定薪资标准,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福利待遇

目前中国国家级科研资助经费管理办法中的支出范围虽然包括劳务费,但对象仅限于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受益范围窄,且补助力度小,和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的付出不成正比。截至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都没有在职科研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的薪酬奖励规定。鉴于此,应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工资报酬折现法,合理测算出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并基于此予以奖励和补贴,以激励他们能以更好、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这不仅是尊重劳动的表现,更充分表明了国家、高校对知识创新活动的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重视科技发展的同时,更应对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给予人文主义关怀和物资上的奖励。这对科研活动的长期健康发展和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潜能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降低科研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13.科研经费使用现状 篇十三

科研人员段振豪涉嫌贪污的丑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除了近日院士初选段振豪出局外,似乎看不到别的下文。不过,段振豪事件拉开的有关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黑幕却一时难以闭合。社会上针对整个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来自公共资金的科研经费究竟有多少被冒领、多领、挪用、浪费,又有多少被真正、有效地用在了学术研究上?项目越多,经费进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就越高 “段振豪虚报了几个差旅费就是腐败,这在科研圈内算什么呢?恐怕很多‘硕鼠’会笑掉大牙。”对于段振豪事件引出的科研经费管理质疑,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姚卫红说。一次课题经费申请告捷的庆祝宴让姚卫红记忆犹新。酒酣之际,宴会主角向大家透露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自己的个人资产即将突破千万元。这位工科教授年薪只有15万元左右,哪来这么多钱?姚卫红很是不解。这位教授私下告诉她,自己和某主管科研经费的部委官员很熟,项目来得容易,钱也就来得容易了。譬如一次学术研讨会的预算是10万元,这位教授“省吃俭用”只花了4.5万元,找熟人凑好10万元的发票,剩下的5.5万元就进了自己的腰包。“几年内申请到3个‘863’项目,每个项目300多万元。他下手的机会太多了。”姚卫红说。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0年中国科协年会特邀报告会上披露,我国科技经费节节攀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我国科技基本走出了经费短缺的时代。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的科技部2010审计为 此写下注脚:审计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课题扩大开支范围、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课题突击花钱购买设备,其间手法多样、漏洞一一展现,涉及资金数以亿元计。

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给出了更为直观的数据: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结余出来的资金,只是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无法用发票抵消掉的部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研究员介绍,更多与课题项目无关的经费已经在使用过程中进入了个人腰包。对一些科研人员而言,项目越多,也就意味着进入个人腰包的可能性越高。科学界里一个广为人知的细节是:“汉芯事件”举报人曾对媒体回忆,2002年,陈 进骑的是一辆28寸的自行车;“汉芯”发布之后,2003年四五月间,陈进花30万元买了 一辆别克君威;到2004年,陈进的坐骑已经换成了宝马。买“马”的钱正是陈进骗取的 科研经费。姚卫红认识的另外一位教授买了一台彩电,发票的台头是“电脑显示屏”,这样可 以用“设备费”的名义把彩电报销了。尽管这台“显示屏”和他所研究的地质方向没有一点关系,唯一说得通便是这位教授的经费申请单中有一项计算机设备更新费。而在校方资产管理部门贴上“固定资产”的标签后,只要他不离开工作单位,这台“电视机”便任凭他个人处置,抱回家“看电视”也不会有人来过问。预算频频上演“移花接木术”北京一高校土木专业的赵博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展示了一张“科研经费项目预算”的申请单。

这份申请单详细罗列了经费的用途:国际合作费10万元,专家咨询费7万元,劳务费10.5万元;在科研业务费中,差旅费10万元,出版费5万元,材料费23.5万元,化验加工费18万元,会议费3万元,设备费63万元。这样一个总计150万元的项目中,按预算赵博士应拿到8000元劳务费。可在课题结题时,他只拿到2000多元,“这要看导师的脸色。”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课题申报表上,虽然都有预算一栏,但多是粗略罗列“资料费”、“会议差旅费”等名目。即便是将“科研业务费”细化到许多小项,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也难以照单执行。“需要10万却申请了30万。”赵博士说,要想在账目上过得去,靠的是在发票上玩“移花接木”的把戏。一名中部理工科大学化工专业博士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所在的课题组通常是隔一段时间,便有专人把科研经费支出相应的发票拿到财务处去报销,随之对应的是给学生派活儿——收集发票。课题组负责人对学生的要求是,平时出去吃饭或者买东西尽量开发票,只要抬头是学校的名字,开的项目是办公用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额度一般都可以报销。导师们最喜欢的票据是火车票。这位博士生说,火车票报销时弹性很大,比如北京到天津一来一回的火车票,中间隔五天的话,便可以按五天的标准来计算在天津的住宿、交通、甚至会议等费用,“而这些‘中间多出来的部分’通常不需要再拿出相应的发票。”更有甚者,不是课题组成员的科研人员也能帮忙充账。某机构地质研究所一位副研究员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一个和自己研究领域八竿子打不着的课题组找到他,“我们的经费还没有花完,你买的东西拿到我这里报销就可以了,发票签谁的名字都行。”在科研经费的发票报销过程中,一些财务处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有学发博文称,他付给秘书的劳务费,秘书用另外一 个名字领走了。他专门找到财务处,财务处却说没关系。这让他头一回感到财务处的“粗心”。还有一次,张有学去外地作报告的机票已经在科研经费中报销了,后来接待单位又销了机票费用。张有学急忙把钱退给财务处。财务处竟对他说,退钱做账挺麻烦的,你就当外地接待单位给的钱是报告费或劳务费。张有学不解:规定上不能这么报。财务处却说:那你下次报销时少报一些。“中看”的国家经费常常向“中用”的企业经费低头北京某重点高校化工系教授张超(化名)透露,每次项目评估前,课题负责人除了准备各种技术文档外,“调账”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所谓“调账”,就是按照项目申请书的要求列出科技经费使用的财务表,把其中与项目资金申请书不符的进行调整。具体说来,除了凑发票,就是纵向横向经费互换。在科研圈子里,横向是指课题组承接来自企业、学校等平行单位的科研项目,纵向是指课题组申请的国家级、部委级的科研项目。后者说出去好听,对评职称等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在不少圈内人看来,由于管得太严太死,“只中看不中用”。于是,纵向和横向便“结为同盟”,纵向经费中一些实在走不了的账,就通过横向经费抵销。一些科研人员将能够正经花的钱都凑到纵向的账目上,比如张教授要购买一台200万元的仪器,李教授要买40万元的耗材,都可以通过纵向经费中设备费的名义来报销;而 诸如私人聚餐、打车费等纵向经费难以报销的项目,则依赖于横向经费,若用不完就塞进自己的腰包。不过,这种互换并非等价。纵向的经费由公家埋单,几十万元也算是少的;横向的钱是企业交到自己手上的,几万元也算是多的。“中看”的纵向便常常向“中用”的横向经费低头,前者贬值,后者升值。圈内流传了“1/3”这样一个数字,即纵向经费的含金量是横向经费1/3,“你花我1元横向,我花你纵向3元。”张超教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只有在“调账”时,那些掌握着大把纵向经费的“ 大牛”才会低三下四,“手里的纵向经费多了,没有一定的名目又花不了,只好和人换横向。”其实,“调账”并非只是在项目评估之时才有的。在科研经费审批通过不久,很多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就知道哪些是可以走纵向的账,哪些是不可以走的,不可以的就通过横向经费来替换。

张超认识一个研究员,他花100多万元买了台对自己的课题一点用也没有的仪器。问原因,这个研究员刚开始支支吾吾,不说话。后来张超才知道是他和卖仪器公司的老板是朋友,“可以吃回扣”。这20多万元的回扣,便是从纵向的科研经费里“偷”走的。在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的科技部2010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显示,部分科研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有的虚假配套,这从横向纵向经费互换上便可见一斑。

14.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十四

根据中小学9月21日会议安排,我校对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先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和做法

1、严格按照教育局、中心校公用经费使用的文件精神进行使用,严格按规定的列支项目使用公用经费和其他专项经费,没有违规列支、挤占挪用公用经费的问题;没有超范围使用经费:没有私立支出,套取资金的情况;没有私设小金库;没有虚报冒领的情况。每学期对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教师、群众的举报。

2、寄宿生生活补助,足额发放,清晰公示,资金到位,及时输入学生饭卡,没有出现带领冒领的情况。确实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

3、营养餐的经费使用情况。采购有两人负责,每次采购所要凭证,采购的食品价格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伙食团长、仓管验收、记账报账落实专人,环环相扣,确保不出现徇私舞弊行为。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财务公开有待加强。财务公开制度不健全,许多教工从未听说过公用经费的标准、用途和去向,公用经费的使用明显缺少民主监督。

建议:公用经费的收支应公开透明,拨多少、用多少、怎么用,全体教工都有知情权。期末召开会议,财务对各种经费的使用和全体教师说明解释。

2、学校记账员、报账员的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一些票据、凭证的使用不太清楚,致使每次报账的时间长,耽误的教学内容多,所任班级成绩下滑。

建议:组织记账员、报账员学习相关文件,借鉴其他学校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会人员执业能力。

3、食堂岗位有所变动,具体职责不够清晰,没有落实到位。建议: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所任岗位的职责。

15.图书经费使用报告 篇十五

关键词: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效益评价

公安现役院校是融“政治性、公安性、军事性、专业性”为一体,为培养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公安现役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学校。近年来,随着公安现役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支撑院校发展的教育经费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经费作为一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投资,与其他经费投资一样要有预期的目标和效益。本文结合公安现役院校教学规律和办学特点,从发挥其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探讨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促进公安现役院校建设与发展。

一、教育经费的涵义及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教育经费也称教育资源投入,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各种类型的产品和劳务中教育经费是一种公共产品,其性质表现为教育收益外部化和不断形成社会收益,因存在收益外部化,需要政府成为教育投资的主体,并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投资额,但是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科学评价其管理和使用效益呢?这需要构建评价体系,以寻找差距和发现问题,更好地提升公安现役院校办学水平。

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应立足于投资效益理论,投资效益理论是指教育以培养人的特定活动和行为为目标,需要投入一定的社会劳动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并有望得到回报。现实中评价投资效益通常采用综合分析法,即对总体现象首先进行单因素评价,然后加总评价其整体效益,具体内容包括: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标准和条件、将各项指标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汇总各项评价指标并形成综合评价数据,以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二、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公安现役院校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及其承担培养公安现役部队专业人才的特殊使命要求,决定了其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构建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具有政治性。

公安现役院校培养的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思想组织观念、纪律作风严明、专业知识过硬、业务技能精湛,能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和作风优良的边、消、警现役军官干部,其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较高,这种特殊的人才培养使命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严肃性和高度政治责任性,对其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性。

(二)公安现役院校教学管理具有特殊性。

公安现役院校除了完成地方一般院校教学工作外,还需承担学员军事化训练和军警技能培训任务,融“教科研”与武警部队建设为一体。从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来看,除了保障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需承担部队作战训练、军官培训和各项应急支援支出,其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具有特殊性,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性。

(三)公安现役院校经费管理具有公共性。

从社会三次产业分工来划分,公安现役院校属于社会公共消费领域,不能直接产生社会经济收益,其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实行自上而下的单向分配结算制度,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军事保密性,对其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很难真正做到向社会全面“公开化”,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效益评价体系,这对加强教育经费监督与管理具有必要性。

(四)公安现役院校教学发展具有社会性。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公安现役院校各项改革工作也在紧密锣鼓不断推进,军警民融合是最终发展趋势。随着公安现役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国家对其教育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多,亟需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效益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公安现役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迫切性。

(五)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评价具有可行性。

国家对公安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目前公安现役院校教学评估工作基本趋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发展,为建立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高校财务运行体系不断完善和财务信息化发展为加强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等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基础保障,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三、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现状分析

(一)教育经费配置简单。

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目前配置采用的是“基数加发展”的拨款配置方式,即由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教学规模、供给人数核定拨款基数,而没有参照其实际工作需要和发展绩效,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方法过于简单,容易出现资源与业绩相脱钩等问题,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平均分配财政资源现象,甚至发生配置错位、浪费和低效等问题。

(二)教育经费编制粗糙。

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预算编制虽然遵循“零基预算”,但基本上是由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预算数字,再由上级审核下达预算执行数,其编制基数多是参照以前年度预(决)算数字,并在当年财政发展计划和单位财力基础上作增减调整,缺乏对教育经费编制效益的跟踪评价,即这种预算编制缺乏精细依据和科学标准,容易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不符。

(三)教育经费结构失调。

公安现役院校与地方其他高校相比,存在办学历史短、发展起步晚、学科建设慢等问题,虽然国家给予的教育经费投入在逐年增多,但保障行政公务开支占了很大比重,而用于教学、科研投入比例相对较低,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其在学科建设、师资培育、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益。

(四)教育经费效率不高。

当前,公安现役院校一方面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不能有效满足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教育资源浪费和闲置现象也存在,如建立的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购进的仪器设备设施使用效率不高,造成了有限财政资源的浪费。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建设滞后。目前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管理基本是沿用军队财务管理模式运行,其财务制度也大多是套用军队相关财务规定,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公安现役院校教学管理和自身发展需要。从其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特点来看,除了保障日常教学活动外,还应着力于公安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应当有区别于军队财务管理之处,但目前缺乏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教育经费管理保障制度,不利于推进公安现役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二是监管系统落后。目前公安现役院校对于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多是注重事后审计监督,而忽视事前控制和事中审计追查,其财务联网审核报账系统还未全面开通,全程监管系统落后。而且缺乏一种全程、有效、全方位的财务监管机制。三是评价体系缺失。当前公安现役院校对于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效益评价仅停留在年初安排多少预算,年内完成相应支出和决算,只要不超标或是无违纪违规问题,其资金运行效益基本得到认可的这种初级评价方式上,与现代教育管理和科学化发展还存在距离。所以,亟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

四、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对于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价,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主要从使用原则、指标设计和措施保障等方面构建。

(一)使用原则。

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教育经费使用应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能够全面反映公安现役院校办学特色和教学活动实质内容。二是总体性原则。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是一个完整的多变量输出系统,能够综合提升公安现役院校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状况。三是实践性原则。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能够满足实际教学和学校建设任务需要,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体现公安现役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及实践应用性。四是动态性原则。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能够因地制宜、适时变化和动态完善,不断适应教学改革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

(二)指标设计。

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效益评价需要以动态管理为对象,以提升资金效益为核心,主要从综合实力、教学保障、科研发展、基础建设、社会服务和提升部队战斗力等方面设计指标评价其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状况。

1. 综合发展评价。

该类指标主要反映教育经费支撑公安现役院校办学能力和发展实力状况,其评价指标有:拥有固定资产规模、图书馆馆藏图书、在校学生人数、财政拨款占总支出比例、年总经费收入增长率等。(1)拥有固定资产规模。主要计算两个指标,一是拥有各类固定资产的数量及价值,即全校固定资产总量大小;二是在用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总量的比例,它反映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2)图书馆馆藏图书数。主要反映公安现役院校拥有各类馆藏图书和建立数据资源检索库等,可用来评价其信息资源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撑度。(3)在校学生人数。统计折算各类在校学生人数,本专科生按照1:1比例折算(含部队在职进修学员),硕(博)士生按照1:2比例折算。其反映了公安现役院校教学规模和受益对象发展状况,它是评价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一个基础支撑数据。(4)国家财政拨款占总支出比例。指学校当年收到财政拨款数占总支出数的比例。财政拨款是公安现役院校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地方捐助和学校自创收入等,它们是教育经费的有益补充。该指标反映了教育经费的缺口程度,同时也是学校获取综合财力的一种体现。(5)年总经费收入增长率。指学校总经费收入较上年增长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学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发展程度。

2. 教学保障评价。

该类指标反映了教育经费对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保障程度,评价指标主要有:(1)生均培养费。指当年教育事业费支出与在校生总人数的比值,反映了生均投入教学成本,是评价公安现役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数据。(2)教职工人均教育经费。指学校当年总经费收入除以在编教职工人数,即每一个教职工年平均享用的教育经费资源。该指标反映了教育经费的普及能力和运营效率。(3)教学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指学校当年教学活动支出占总经费支出的比例。教学活动支出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等各项支出,它反映了教育经费对教学工作的保障程度。(4)教学支出年增长率。指当年全部教学活动支出较上年的增长比例,该指标从动态角度反映了学校教学规模增长和发展趋势。

3. 科研提升评价。

关于科研提升的评价指标主要有:(1)获取科研经费能力。指学校当年获取各类科研项目资助(包括纵、横向课题立项经费),它是评价学校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指学校当年科研经费总额除以在编教师人数,它反映了学校人均获取科研经费能力。(3)科研活动投入年增长率。指当年科研经费投入较上年增长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科研发展程度。(4)实验室建设规模。指投入各类实验室资金及建设规模状况,该指标反映了学校科研实践发展情况。(5)完成科研成果量。以完成各类科研成果量与投入相应科研经费进行比较。统计科研成果量时需要折合相应系数,如专著可视其出版社级别系数分别定为5、3、1(即一级、二级和三级出版社),研究报告系数定为3、2、1(即分别被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部门采用),发表论文系数定为3、2、1(即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若获取专利可根据专利等级参照相关规定确定系数。该指标主要反映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效益状况。(6)科研成果获奖情况。以获奖科研成果数与完成科研成果总量比较,统计各类获奖科研成果数时需要依据获奖级别参照上述折合系数进行加总,它反映了科研经费产出优秀科研成果比例情况。

4. 基础建设评价。

该类指标主要反映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增长潜力,评价指标主要有:(1)基本建设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即学校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学校当年投入基本建设的规模状况。(2)基本建设投资年增长率。即当年基本建设投资额较上年基本建设投资额的增长比率,该指标反映了学校建设规模增长速度。

5. 社会服务评价。

社会服务评价主要通过组织官兵、学员参与地方社会实践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做出贡献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1)现役官兵学员服务地方社会实践情况。即组织现役官兵学员参与地方军民共建、结对帮扶、应急救灾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主要以参与活动的人(次)数和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为评价依据,它反映了公安现役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2)退役官兵学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指服役期满退役的学员和官兵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其所做出的贡献程度,它反映了教育经费支撑公安现役院校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效益状况。

6. 提升部队战斗力评价。

提升部队战斗力是公安现役院校办学宗旨,主要通过向公安现役部队培养和输送合格、优秀学员数量及其所做出贡献程度来考核评价,评价指标主要有:(1)优秀、合格学员占比。指向部队培养和输送合格、优秀学员占毕业学员总数的比例,它反映了教育经费支撑人才培养质量的效应程度。(2)毕业学员立功获奖比例。指毕业学员在部队立功获奖比例,该指标反映了教育经费支撑部队建设的效应程度。(3)公安现役院校综合排名。通过对上述各项指标划分权重和赋值,综合评价其在同类公安现役院校中的排名情况,以反映教育经费支撑学校整体发展状况。

(三)措施保障。

一是规范制度化建设。这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基本要求,需要立足公安现役院校特殊的教育教学规律,建立相应的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办法,它是有效保障工作绩效和提升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基础。

二是推进信息化发展。加强和提升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效益还需要从信息化建设入手,全面推进信息化服务工作,强化院校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到及时、快捷、全面、准确掌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为开展科学评估和效益提升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三是强化全程化监控。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效益应强化全程化监控工作,即将广大教职员工和学员纳入评价主体,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等融为一体的监控流程,使其为公安现役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提升提供监督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剑萍.加强公安现役部队财务监督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7,(7).

[2]张兆亮.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6).

上一篇:小学秋季新学期的寄语下一篇:商铺投资可行性报告 (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