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08-05

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精选15篇)

1.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篇一

**县审计局

2020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审计局的坚强领导下,县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大力推进审计法治建设。

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县审计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在保障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加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对全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重点关注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等方面政策措施的贯彻情况和效果,有力推进资金到位、项目实施和政策落地,保障政令畅通。二是加强财政审计。对有关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情况进行审计,重点查处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放管服政策落实、公务支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组织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落实等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政策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切实维护群众利用。四是加强重点项目审计,促进规范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五是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组织对部分党委政府、县直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情况进行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依法履责。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从严治党;

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成效上。

二是围绕贯彻落实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审计客观公正、包容审慎地评判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审计工作责任使命,服务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完善依法决策工作机制。

审计局党支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凡是涉及局内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审计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重大决定,均召开党支部会议、局务会议和审计业务会议等集体研究决定,并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保障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是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备案。

按照合法合规、完整统一、便于操作、责任清晰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集体审议、编号、印发、备案的流程管理,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发的程序化、科学化水平。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贯彻落实新审计理念。

在审计执法中坚持围绕中心与服务大局相统一、依法审计与文明审计相统一、坚持原则与客观求实相统一、移送问责与容错免责相统一、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统一、维护规范与促进发展相统一的“六个统一”的审计理念,坚持用实事求是、包容审慎的态度看待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

二是加强审计项目审理工作。

实行专人对口联络、全程跟踪服务、线上线下结合、项目清单化管理的审理工作模式。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是夯实纪律制度基础。

修订并完善了《**县审计局外勤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认真执行审计进点前廉政谈话、审计期间廉政巡查、审计结审后廉政回访等制度规定,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和“四严禁”工作要求,督促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规矩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要求审计人员站在讲政治高度,对标党纪党规,狠抓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

局主要领导主持党支部会和学习会,研究讨论依法行政工作、审计法治建设,局领导带头、全局干部参与学习《宪法》《审计法》,推动两法贯彻落实,强调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按照宪法规定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二是抓紧抓实法治学习教育。

将法治学习教育培训作为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审计大讲堂、全省审计法治工作会议、法宣在线学习的平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

三是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充分运用单位显示屏、展板等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县审计局将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审计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各项工作部署,不断深化审计法治建设。一是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加强对重点审计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保障政令畅通;加强扶贫审计,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强民生资金和重大项目审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守法守纪、秉公用权。二是提升依法审计能力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审计法治建设,不断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创新审计普法宣传,提升审计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审计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县审计局

2020年10月14日

2.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篇二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 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 已被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在建设工程领域, 回顾这些年造价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其信息化的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的艰苦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工程造价人员认识到, 只有走造价审计信息化之路, 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 其必将成为建设工程审计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和新亮点。

1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审计组织、审计手段和审计管理在变革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造价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 尤其是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中, 还存在许多困难, 这进一步制约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1 传统工程造价审计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尽管建设工程造价审计的信息化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信息化工作对于很多造价审计单位来说仍然是一项新生事物, 大家对它的认知还很有限。在过去的一二十年, 很多造价审计人员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开展工作, 惯性思维让人们对于新兴的信息化方式有所疑虑, 认为信息技术是高科技, 难学、难懂、难掌握, 再加上对审计信息化缺乏清晰的概念、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 所以很多人员不敢轻易组织和实施审计信息化项目, 这种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直接影响了审计信息化的推进。

1.2 建设项目审计的信息化准则和标准建设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建设工程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工程造价的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方法等各方面都随之发生着变化, 现行的准则和标准往往适应不了快速的发展, 造价审计工作需要新的标准和准则进行指引。计算机工程造价审计准则和标准制度建设的不完善, 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审计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包括:

1) 工程造价审计软件的技术不成熟带来的风险。目前市场上工程领域造价审计类的软件数量不多, 开发技术不成熟, 造成部分人员直接使用工程类软件进行替代, 这些软件种类繁多, 其中部分软件并没有经过科学全面的测试, 本身就可能具有设计缺陷, 使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存在被泄露的风险。

2) 造价审计程序规范性的风险。采用计算机进行造价审计的方法、程序与传统纸质造价审计存在一定的不同, 比如工程数据可以随时修改和更新, 如此简单高效的操作的确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但是重心的偏移又往往使得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和过程痕迹的保留难以得到重视, 使得造价审计程序的规范性缺乏相应的保障。

3) 审计数据可靠性的风险。造价审计软件本身的计算模式和工作人员对软件的操作决定了计算机辅助造价审计结果的稳定性。由于目前部分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依赖于软件的直接计算, 如果软件设计计算公式存在误差, 或者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缺乏可靠性, 则势必对审计结果带来系统风险。

1.3 计算机造价审计软件功能单一, 应用不成熟

目前相对成熟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审计软件, 主要还是涉及到金融审计领域。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方面, 由于本身起步相对较晚以及审计业务的特殊性, 审计软件开发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自行开发的审计应用软件还比较少, 功能也不够完善。已经开发的一些审计软件产品要么仅仅将审计功能象征性地作为整个软件的一个模块, 要么操作界面繁杂、不容易上手, 给审计人员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加强信息化审计在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是审计机构对建设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 其发展的路径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模式, 而需要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工作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先进实用、安全高效, 强化应用、创新发展的思路。

2.1 拓宽思路, 探寻方向

要更好地发挥建设工程造价审计的作用, 需要不断拓宽工作思路, 实现转型发展,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方式, 丰富工作手段和方法, 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应围绕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信息化建设, 以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为基础、平台, 开发适合工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造价审计的计算机软件, 实现与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网络对接、资源共享,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2 创新制度, 构建工程造价审计信息化新模式

单纯思想上重视, 不能保证工程造价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要在制度上落实, 审计机构都应将信息化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 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建章立制, 将信息化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考评之中。

可以考虑从建设项目前期开始, 实行网络信息审核程序, 在送审建设项目前, 建设项目主管部门须自行审核送审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及数据的真实性, 之后进行网上申报 (送审包含建设项目预算、合同、变更签证、拨款、结算内容) , 申报时须填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及组成材料是否完整及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申报通过后, 再送交纸质材料给审计机构, 之后的记录由其建设项目主审人负责录入进度及结果。这样的造价审计信息化流程, 使建设项目从事前、事中直至事后形成“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查阅建设项目相关审计事项时, 通过信息搜索即可查到完整的建设项目信息, 从而构建了新的审计模式。

2.3 加强造价审计方法多元化, 以信息技术推动审计效益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审计方法主要体现在造价审计软件的有效应用, 通过将原始建设项目文件与相应审计文件比对、分析、标注出不同之处, 让审计人员很容易就看出送审与审计之间的差异, 生成多种造价审计报表, 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以广龙软件为例:第一步, 由审计人员导入原始建设工程造价文件, 此时审核软件出现两个对比界面, 一个界面是送审数据, 一个界面是审计数据。第二步, 进行审计数据的计算和对比。此时, 当审计数据与送审数据有差别时, 界面将会用紫色标注, 建设工程项目缺项时, 用绿色标注, 当工程量或价格小于送审数据时用蓝色标注, 当工程量或价格大于送审数据时用红色标注, 并在界面最底下会出现送审数据与审计数据的差异分析表, 这样非常清晰的显示出送审数据与审计数据的差别, 帮助审计人员清晰、明了的看出建设项目中哪几项是需要重点核实、计算的。最后, 软件将实时对照送审数据和审计数据的差异, 生成多种审计报表, 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具体流程见图1, 详细内容可通过图1~3看出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审计的优势。

3 未来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

依托计算机的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审计可极大地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促进审计工作转型, 改变审计工作原有的思路和理念, 促进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型。同时, 联网审计模式可有效地提升审计工作中对审计资源的利用程度, 减少审计资源的浪费。审计信息化使全面审计进一步成为可能, 增强了审计的说服力、降低了审计风险。一是加速全面审计工作的进程, 二是提升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增强审计结果的说服力, 使得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大大增强, 有效地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

[ID:001103]

参考文献

[1]陈昊文.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四川建筑, 2011, 31 (2) :241-242.

[2]胡玲玲.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J].商业会计, 2012, 33 (10) :128-129.

[3]王天雪.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工程造价审计管理[J].中国经贸, 2009, 14 (18) .

3.深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51-02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工作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网络化,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摆脱手工作业,步入信息化审计的轨道,实现审计管理信息化是广大审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通过几年来的“金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配备了硬件和软件,引进和培养了人才,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的推广和运用,使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目前,审计信息化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尚未进入实质性的联网审计,计算机审计水平也相对较低,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高投入低产出存在较大反差。目前,各级审计机关都在不断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硬件配置不断更新,购建了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但是,这样高的投入,设备和信息利用程度及使用效益均不高,部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收集资料、检索资料等阶段,缺乏审计现场应用和审计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分析、数据处理、智能评价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投资效益远远没有发挥。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计算机等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有些设备还没有充分发挥效益,就面临升级、淘汰,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是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各地市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还不平衡,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信息化进展较快,不仅打造好了信息化网络基础平台,而且在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现场的运用和审计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有效地促进了审计工作由传统手工模式向计算机审计模式的转变。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信息化网络基础平台未能搭建起来,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的运用尚属空白,打不开工作局面,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审计发展的需要。

三是信息化对审计业务支撑较弱。近几年,虽然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努力,下大决心引进了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培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审计业务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还不够紧密,信息化对审计业务的支撑还不够有力。一方面,审计业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需求不明确;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人员由于大多不具备财务知识和审计经验,也往往不掌握项目的整体情况,造成对计算机审计需求的理解不透彻,不能用计算机手段实现审计意图。目前的情况经常是计算机人员将审计数据交给了审计人员,而项目实施过程中最核心的审计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却发挥不出计算机技术的功能和效率。

四是AO和OA未能广泛应用。审计现场实施系统(简称“AO”)和审计管理系统(简称“OA”)是审计署“金审工程”一期的主要建设成果,适应于各类审计业务的现场审计和审计机关管理和业务支撑的需要。但是目前AO和OA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还较低,部署完成后,也不能尽快投入运行,即使应用也限于公文的流转和传递,OA系统最核心的审计项目管理、现场交互、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尚未开展应用,远远未能发挥AO和OA对审计工作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由于AO和OA的应用尚不充分,也限制了对该软件的开发、升级和改造,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需求。

五是专业人才成为制约瓶颈。几年来,虽然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各种途径大量引进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优化人员素质结构,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编程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这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知识更新培训的不足,许多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不能同步提高,计算机应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计算机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审计系统计算机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各地情况不同,既有资金投入、人才匮乏、研发深度、应用程度等原因,也有审计机关对审计信息化研发与应用重视不够、计算机审计方向与思路模糊不清、系统应用量化考评与奖惩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

二、加快深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审计工作形势任务需要,各级审计部门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重要抓手,科学设置审计管理程序、内容,利用财务资料设置审计预警、疑点分析、综合评价等必要审计功能,把财务信息转化为审计信息,真正实现审计信息的高度集中和审计资源的高度共享,达到会计核算管理与审计监督同步,审计作业与审计管理同步,审计工作绩效与审计网上考核同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监督质量,努力实现业务事务一体化、责任分工明确化、监督管理实时化、审计分析智能化、业务操作流程化、数据统计电算化、查询资料快捷化、审计档案电子化、审计文书规范化、审计资源集约化、审计作业网络化、审计监督远程化的目标。

1.选择恰当的审计信息化发展路径。一是制定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围绕有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确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建设国家审计信息系统,有效履行国家审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监督职责,培养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审计队伍,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能力。二是完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对审计业务和行政事务的科学管理,提升审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三是全面开展计算机数据审计。第一,制定审计标准和指南。该系统框架应包括三大部分:一般标准定义计算机审计和审计报告必须满足的标准;具体指南为实施计算机审计标准提供实施指南;过程实例为审计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审计过程实例,这样整套系统才能结构清晰、内容完整,既有计算机审计总体的把握,又有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的实务性规定,将科学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给广大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提供可操作性较强的指导和示范。第二,搞好审前调查。全面细致地了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业务的信息化组织情况及其实现程度,及时获取和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有关电子数据和数据结构文挡等基础资料,并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情况进行汇总,制定工作流程图,包括业务流程图、内部管理控制流程图等。根据工作流程图,分析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业务工作的关键及薄弱环节,以确定审计方向和重点,为“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认真分析数据。根据审计目的,对审计数据作各种重组、计量、查询、分析、挖掘工作。利用法律法规、业务处理逻辑、数据钩稽关系、审计经验等构建数据分析模型或智能方案,查找问题和线索,实现传统审计经验向现代审计技术的飞跃,提升审计的层次和水平。第四,抓好试点推进。结合各系统、各行业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制定方案,重点实施,及时总结,稳步推进,实现审计署在2010年制订的《审计署“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要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逐步加大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力度,关注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被审计单位和国家的信息安全”目标。

2.建设审计信息化“一把手”工程。审计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首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领导和认识。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对“金审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审计干部对加强审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监督检查,健全领导机制,强化组织管理,明确部门责任,落实建设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处室、科室负责人要采取有利措施,督促本部门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项目中的应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参加了计算机审计培训、已通过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的审计业务骨干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作用,大胆使用,激励他们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提高计算机审计应用深度和广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加强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要领,切实提高带领本部门(处室)进行计算机审计和应用管理的能力、水平。

3.制定审计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划。各级审计机关要立足应用,长远规划,在较短时间做好两项工作。第一,要完善审计管理系统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使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的审计项目达到年度审计计划项目的80%以上,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成为审计人员普遍掌握的审计工具,全面加强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提高信息的综合性和时效性,为领导决策服务,提高审计业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第二,要积极探索联网审计。持续推进“预算跟踪”加“联网核查”的审计信息化监督管理模式,努力尽快实现由单一事后审计向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由单一静态审计向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由单一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监督职能的“三个转变”,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动态反应,全程跟踪,实时监控。

4.分层次分地区推进审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实施难度大、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审计机关要树立战略思维,着眼现实需求,立足解决实际问题,有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由于各级审计机关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发展程度不同,审计信息化不可能只有一个层次,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将长期性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立足实际,本着效率优先的原则,区别不同地区、不同审计对象,有效推进当地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要在摸清审计对象信息化现状和审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抓好落实,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逐步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中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审计生产力,强有力地推进实现审计工作跨越式发展。

5.造就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要把人才队伍培养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营造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既懂审计业务知识,又精通现代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审计队伍。首先,要培养人才。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审计工作的具体实际,在人员培养上,要细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培养少量的、水平比较高的专家型人才,成为信息化应用的领军人才,带领广大审计人员开创数据审计、联网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新局面;第二层是培养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审计骨干,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审计软件,掌握数据库技术,成为信息化应用的中间力量,组织信息化应用的全面展开;第三层是培养一般审计人员,能够比较熟练和灵活地使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数据的一般查询和分析,构成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力量。其次,要用好人才。各级审计机关既要积极支持和激励审计人员创造性地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为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的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良好氛围,使他们在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快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应用,提高资金和人才的使用效益,提升审计的信息化水平。

6.建立审计信息化奖惩激励机制。为推动审计信息化进程,各级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引入奖惩激励机制,加强目标考核,将计算机审计的推广与应用作为一项硬指标落实到每个审计项目中,纳入到每个审计干部的年度考核中,充分调动广大审计干部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信息化工作的跟踪监督,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按照有关时间进度、技术规范和应用效果等要求,对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进行综合考评,建立审计信息化工作通报制度,以制度推进审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素萍.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26)

2.高俊鹏.浅谈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1(4)

(作者单位: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 山西太原 030000)

4.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篇四

关于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信访局:

信访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信访工作有序务实高效、促进民主决策、提升信访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按照汉市信发„2014‟19号•关于转发国家信访局†关于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舒晓琴局长†在全国网上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要求,现将XX县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

2013年以来,我县在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达到100%录入。实现了省、市、县交办案件及全部信访件网上流转。在信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抓基础,强化软硬件建设。县委、县政府对信访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拨款用于软硬件建设,购置了服务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局机关达到每人一台电脑),并多次督查信访信息化建设,召开专门会议3次,解决相关经费及人员。据统计,几年来,全县共投入20余万元用于信访信息化建设。

二是抓队伍,加强培训指导。信访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推广,关键要有一批懂业务、精操作的业务精通型干部。为此,我局两次组织局机关工作人员参

加市局组织的信访信息系统培训班,保证了局机关工作人员熟练使用系统。确保录入率达到100%。全面实现信访件的网上流转。

三是抓规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在建设过程中,重点抓好规范工作,使来信、来访、来电、转办、督办、复查、反馈等各类信访数据,都通过网上操作,及时办理,如实上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建立健全了•网上登录工作制度‣、•现场接访工作制度‣、•信访信息登陆员工作职责‣、•网上信访登陆、办理责任追究制‣等12项工作制度,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网上信访总体情况

2012年,市局•关于加强外网投诉平台建设的通知‣文件下发后,我县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争取资金支持,于2012年8月份开通了XX县信访局门户网站,开设了县长信箱、局长信箱、网上信访等信访窗口,不断畅通网上信访渠道。信访局门户网站的开通,实现了“外网接收、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办理模式。同时,为让信访群众能依法依规合理反映诉求,我们在网站上增添了政策法规、信访指南、信访案例等内容,让更多的信访群众了解信访,理解信访。

2012年8月至今,信访局网站共受理网上信访5件次,均已按时办结。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专人负责,每天按时打开外网进行查看和更新;二是对网上信访及时转送交办,及时给与回复。

三、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

2010年,机构改革后,县信访局归口县政府办公室,属办公室内设科室,对外称局,对内称科室,设局长1名,副局长1名。现有编制5人,其中行政编制3人,事业编制2人。

四、存在的问题

1.信访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仍停留在信访件接收、办理和登记上,其它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2.信访局人员编制偏少,有些工作难以做到专人处理。

五、下一步工作规划

1.上下衔接,争取资金,积极推进全县8个镇和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平台,进一步扩大信访工作信息化应用范围。

2.规范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办理工作。严格按照•汉中市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则‣进行操作,优化网上信访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办理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3.拓展延伸系统功能,通过提高信访登记率,更好利用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查询、信访件排查调处、抽查回访等功能,通过网上信息报送,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访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无纸化办公进程。

4.进一步加强县信访局门户网站的宣传和实际应用,以便更好地为群众解决网上信访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少走弯路,减少信访成本。

5.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篇五

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而近年来,中央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我们深入乡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区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截止,通电话的乡镇39个,行政村448个,电话覆盖率100%,已连接光纤宽带网的乡镇38个,行政村254个,宽带覆盖率57%,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农村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凉州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我区第一个与涉农各单位及乡镇相连接的农村信息网络建立。区上成立了农村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采集、发布与信息网络建设。凉州区新农村建设网站正式启动。网页内容已全部添加完毕,并对涉农信息能够进行及时地采集、发布,对网页内容定期更新。

目前全区38个乡镇和13个涉农部门已基本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各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了信息员。网页内容添加基本完成。下一步争取为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好设备、培训好信息员专兼职信息员、制定好规章制度、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逐步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点。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资源不足,制约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

一是人力资源不足。农村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硬件资源不足。由于资金投入有限致使系统硬件技术改造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三是信息资源不足。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还不够科学,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处于初始阶段,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组织体系不顺,影响农村信息队伍的稳定

区农村信息中心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部分乡镇对农业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兼职农村信息员调换频繁,农村信息工作未列入乡镇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影响了农业信息人员的积极性、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

(三)部门协作不畅,限制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农村信息也不是单纯的种养业信息,需要所有涉农部门、乡镇及媒体单位的通力协作。但目前部门协作不畅,严重限制了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一是信息共享程度低。目前我区各涉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受部门职能的限制,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应用也较片面。二是协作单位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四)传输渠道不完善,影响农业信息交流的时效性

虽然目前每个乡镇都有农村信息站,但在农村信息的收集、储备、传播、反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由于部分镇村干部、企业协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不会使用互联网,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信息不能直接传送到农民手中。二是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受经济和文化基础的限制,没有条件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上网发布信息。三是区农村信息中心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兄弟县市、涉农机构、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流渠道。

三、对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6.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篇六

一、调查的对象、目的与方法

为了解国内旅游行业目前信息化建设的状况;掌握国内旅游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引导行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自2007年5月底起,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但对一些信息化的深层问题,如商业模式的思考、发展的理念等,难以通过一般调查问卷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截至7月18日,我们共收到6392家单位的调查表,其中参与调查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914家,集团类133家,旅行社2436家,饭店2010家,景区(点)845家,其他单位54家。下面,将各地的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汇总如下:

二、当前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公共调查情况

1、人员规模

从反馈回的调查表来看,占参与调查单位总数60.2%的单位其 人员规模在40人以下, 17.8%的单位的人员规模在41-100人之间, 人员规模在401人以上的单位的比例占3.4%。

2、计算机设备及网络情况 从反馈回的信息来看,占参与调查单位总数80.7%的单位拥有计算机的数量在20台以下,计算机以联想品牌为主,其比例为56.29%。在网站建设方面,占参与调查单位总数43.7%的单位有网站,其主要用途是发布信息、为旅游提供业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服务。在有网站的单位中,75.6%的单位网站的日均首页点击量在1000以下,日均首页点击量在5000以上的单位仅占总数的5.5%;51.2%的单位可对网站进行实时更新;54.6%的单位对网站采取托管方式,25.9%的单位通过ADSL(或ISDN)上网。

3、信息化培训

在“是否希望参加信息化专门培训?希望学习哪些内容?”这道题上,反馈回的信息表明,希望参加信息化应用基础、业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培训的单位占参与调查单位的比例分别为61.8%、71.3%、51.1%。

4、信息化机构情况

在机构设臵上,采取兼管方式的单位占参与调查单位总数的43.8%,有独立机构的单位占17.5%,没有机构的单位占30.8%,7.9%的单位未填此项;在信息化机构的人员方面,从事信息化工作人员的数量在1-5人之间的单位占参与调查单位总数的63.62%,没有从事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单位占22.4%,7.22%的单位未填此项;在经费上,占参与调查单位总数57.5%的单位没有信息化经费,32.7%的单位信息化经费在50万以下,4.23%的单位未填此项。

5、信息化规范情况

在满足国际或国内信息化规范方面,从反馈回的信息来看,没有满足国际或国内信息化规范软件的单位占参与调查单位总数的92.2%。

6、了解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情况

占参与调查单位总数59.8%的单位表示不了解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5%的单位未填此项。

(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信息化现状

从反馈回的信息来看,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单位占参与调查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总数的61.2%,36%的单位没有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未填此项的单位为2.8%;

在行业软件的需求方面,主要集中在行业管理系统的应用、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及应用软件等。

在行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面,占参与调查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总数40.6%的单位使用统一下发的行业管理系统;在行业管理系统的操作系统方面,参与调查的单位以使用Windows为主,其比例占85%;在行业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平台方面,使用SQL SERVER的单位占参与调查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总数的33%;在行业管理系统的开发工具方面,使用ASP、PHP、JSP的单位占参与调查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总数的16.1%。

(三)旅行社信息化现状

到2006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1847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688家,占旅行社总数的9.14%,国内旅行社16787家,占 3 旅行社总数的90.86%。

这次参与调查的旅行社有2436家,其中国内旅行社占参与调查旅行社总数的82.6%,国际旅行社占17.2%,未填此项的单位占0.2%;其中,5.3%的旅行社是某旅行社的分社或承包的部门。

在软件应用方面,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程度较高,其比例占参与调查旅行社总数的58.7%,其次是财务管理软件,其比例为42.1%;在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业务和营销方面,旅行社主要通过互联网维护客户关系、通过第三方旅游网站发布产品信息或销售产品。

(四)饭店信息化现状

到2006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一万二千多家,这次参与调查的饭店有2010家,各级饭店与参与调查饭店总数的比例分别为,五星级饭店占0.89%,四星级饭店占9.8%,三星级饭店占33.7%,二星级饭店占45%,一星级饭店占5.8%,其他占2.5%,未填此项的单位占2.31%。

在网站建设方面,有独立域名的饭店占参与调查饭店总数的22.3%,有二级域名的饭店占8.9%,没有网站的饭店占63.3%,未填此项的饭店占5.5%。

在软件应用方面,饭店主要拥有前台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其比例分别为75.90%、54.94%、41.74%。在如何为销售渠道提供饭店的内容和价格信息方面,反馈回的信息表明,饭店主要通过协约商定、电话传真的方式为销售渠道提供饭店的内容和价格信息,其比例分别为协约商定占71.38%,电话传真占83.38%。

(五)景区(点)信息化现状

各级景区(点)与参与调查的景区(点)总数比例分别为5A级景区(点)占1.9%,4A级景区(点)占19.5%,3A级景区(点)占21.5%,2A级景区(点)占21.2%,A级景区(点)占5.3%,其他占29%,未填此项的单位占1.6%。

其中,类别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游乐类景区/点、度假休闲类的景区(点)占参与调查景区(点)总数比例分别为43.2%、30.6%、6.85%、15.6%。

在软件应用方面,反馈回的信息表明,景区(点)主要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在管理中采取的信息技术方面,景区(点)主要采取多媒体解说和电子导游、景区实时监控系统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在营销传播方面,景区(点)主要通过在第三方网站发布、维护景区信息的信息化手段来进行营销;在和销售渠道及分销商交换信息方面,景区(点)主要采用电话、传真方式。

(六)各单位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1、在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目前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要提高认识,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现在部分单位仍缺乏足够的重视,推动工作力度还不够大;

(2)资金短缺,用于旅游信息化建设与项目运行维护的经费不足,制约了旅游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

5(3)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缺少高素质、复合型的旅游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等;

(4)旅游信息化机构不健全,在参与调查的单位中,只有17.5%的单位有独立的信息化机构,43.8%的单位仍采取兼管方式。对旅游信息化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家旅游局加强全国旅游信息化管理的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

(2)建立和加强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信息化中的主导地位,构筑有助于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

(3)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设备的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化专业人员的培养;

(4)加大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力度;(5)加快旅游信息的更新速度。

2、对国家旅游局“金旅工程”的建议?

(1)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提高旅游市场的宣传和整体管理水平;

(2)从全国角度进行旅游信息规划,并指导地市建立自身的信息化规划;

(3)整合全国旅游业发展的信息资源,帮助欠发达地区搭建旅游业公共信息平台,发挥信息引导作用;

(4)加强对信息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5)对网络的安全性需要严密考虑和规划;

6(6)建立健全各省的旅游网,实现资料共享。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

7.对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篇七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 “要审时度势, 清醒看到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不发展信息化就要被时代所抛弃。”内部审计也同样如此。信息化不仅仅是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变革, 也是一种审计思维的全面转变。信息化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主流, 既是内部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内部审计实现现代化的重点标志。与传统审计相比, 信息化内部审计具有审计时空更为广阔, 审计方式更加灵活、审计过程更加隐密、审计工作更加准确高效等优势。审计信息化使审计工作发生3个转变, 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 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 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这既能提高内审部门的工作效率, 又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二) 医院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管理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在医院的内部控制环境下, 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就医院文化、管理风格、控制程序等方面, 均非常熟悉, 并了解各方面业务开展的流程和关键点。对于外部人员和软件开发商来说, 内部审计人员还需要更加熟练的掌握医院流程和高风险领域。由于内部审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它能够对医院的经营活动给予较客观的评价, 充分汲取经营方面的情况, 从全局出发, 而非单个部门视角对医院的经营给予评价, 从而对经营的洞察能够更加清晰, 确保医院经营活动的开展。

二、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一) 目前我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 硬件条件初步具备。

从审计工具配备来看, 我院审计处配备有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设备等硬件, 并已建成了由单位内部局域网、系统专用网和因特网3套互相独立、物理上互相隔离、信息上互相联通的网络组成的信息网。内审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和资料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办公自动化技术。

2. 逐步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医院审计处近年来除广泛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和资料管理外, 也开始逐步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2010年初, 在医院信息中心大力支持下, 设计了针对我院合同审计的审计软件——合同管理系统。现在出具以及审核合同审计报告都通过该软件进行, 登录该系统, 可以进行审计项目管理, 可以对合同审计的公司进行添加与查找, 可以进行合同查询、审计查询等, 利用该软件, 大大提高了合同审计的效率与质量。

(二) 我院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 观念上认识不足。

观念方面, 涉及医院在其内部审计信息化过程中, 往往受思想观念的束缚, 认识不到位。对于该问题, 就管理者而言, 医院的主要任务或主要职能在于诊疗, 从而使得内审工作并不关键。因此, 内审的信息化也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足够重视。与此同时, 在实践中, 沿袭传统操作途径的内审工作人员为数不少, 缺乏对新形势下的内审信息化理念的深刻意识, 从而延缓了组织推进内审工作信息化的力度。

2. 缺乏成熟的审计软件, 信息共享困难。

当前, 适用于医院内部审计的成熟软件比较欠缺, 一些审计软件实用性不够强, 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不能切实解决审计人员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对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作用有限。现有软件中医院能使用的大多是数据访问、数据筛选与加工、统计分析等基本功能, 一旦涉及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预警系统、财务分析等较高层次审计时, 则无法满足医院特殊需要。而且, 我院许多部门有其自身业务系统, 由于审计软件不够完善使得数据接口不灵活, 从而导致与业务系统无法对接。在医院内部审计中, 涉及到审计部门与和医院各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审计报告也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传达, 但其大多以纸质形式传送, 达不到电子信息共享, 纸质化处理相对滞后, 从而延缓审计速度, 影响结果处理效率, 增加成本。

3. 人才短缺, 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

开展审计信息化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既要掌握财会、审计知识, 又要掌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虽然医院在职的审计人员大都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本技能, 但其多停留在OFFICE软件应用等常规的操作, 大多数未接受过专业审计软件应用知识培训, 不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审计或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 也不了解计算机处理与网络技术的运用有什么风险、怎样控制才能有效降低这些风险。缺少人才特别是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审计的复合型人才, 严重制约了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进程。

4. 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信息化标准规范。

目前, 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信息化标准规范比较匮乏, 标准规范包括法律规范、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我国已建立了与审计相关的法律规范, 例如《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然而, 由于被审计单位如医院的经营管理实现了信息化, 审计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会出现一些新问题, 而现行法规中并未明确规定, 导致在审计实践中遇到了法律障碍。业务规范是指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 尽管审计署和中注协都已颁发了一些有关审计信息化的准则和规定, 但是这些准则和规定还不完善, 缺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和系统功能审计方面的规定, 而且, 已有的规定也比较概括、笼统, 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些情况对尚处于摸索阶段的医院内审人员来说, 显然还缺乏具体的指南, 造成在计算机审计的实际工作中, 审计人员往往无章可循, 只好凭经验各显神通。

三、加强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 提高认识, 创造良好审计信息化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医院各部门通过广泛的技术应用, 将推动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而调整了审计的范围和内容、方式手段。采取恰当方式提高医院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切实理解审计监督是维护医院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 是医院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要在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 把内部审计纳入医院的经营管理中, 与医院业务流程、财务、实物管理流程紧密联系;要明确授权内部审计部门对医院所有信息系统充分的查询权;要在优化审计队伍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配备或培养一批具有计算机和审计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每个内部审计人员而言, 要从关乎医院内部审计前途和命运的高度理解审计信息化作用, 前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说“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 深刻阐释了计算机技术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性, 因此要产生紧迫感和主观能动性, 提高对审计信息化深远意义的认识。

(二) 研发医院专用审计软件, 提升审计资源的信息共享力度

“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对医院专用审计软件研发至关重要, 有的信息化工作花了很多钱, 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根本原因在于制定软件规划的人没有想清楚做这件事的目的, 没有符合自身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医院专用审计软件开发, 可以由卫生主管部门或行业内部审计协会统筹规划, 借助专家小组力量, 根据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收集、提炼、研究适合于本行业的审计模式, 以审计署审批通过的审计软件为基础, 通过与软件公司进一步合作研发医院专用内部审计软件。在软件研发过程中, 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第一, 严格遵循现行内部审计准则, 充分考虑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第二, 审计业务专家自始至终起主导作用, IT要跟着审计业务专家确定的思路走, 而不是相反;第三, 软件要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以满足各个审计项目的需要;第四, 系统开发时要考虑推广的基础条件, 软件操作要既方便又好用。此外, 医院应加快建立联网审计的信息管理, 比如, 建立一个医院内部数字化审计平台, 将该平台与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 这样就可以实时地获取审计人员感兴趣的数据与资料, 医院内审人员即可进行实时审计, 从而弥补事后审计线索不充分的缺陷, 为审计人员提高审计的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最佳的方式及手段。同时, 审计结论也应做到无纸化传递, 实现审计信息的共享, 提高审计效率, 减少审计成本。

(三) 人才是实施审计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鉴于目前审计信息化水平低的特点, 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一要积极开展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后续教育, 使现有的审计人员认识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特点, 掌握审计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二要选择有条件的内部审计人员, 进行数据库、软件编程、计算机内部控制与网络安全等专业知识培训, 积极培养使之成为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审计的复合型人才;三要克服畏难情绪, 勇于实践, 注重创新, 在各类审计项目中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 研究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审计信息化专业能力;四是可聘请外部专业公司或人员协助医院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四) 建立和完善审计信息化的标准规范

为促进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标准规范。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审计信息化立法进程, 尽快出台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法律法规, 使这项工作在法律的保障下得以顺利地开展。在计算机审计的实际工作中, 审计人员往往无严谨的规程可循。我省审计厅、卫生行业内部审计协会可以在考虑省情、本行业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借鉴省外、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 制定出计算机审计的相关准则和指南。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这样, 医院内审人员在开展计算机审计时就可做到有章可循。完善的法律、业务、技术规范对医院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光清, 陈航.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 2012, (3) :66-67.

[2]孙光慧.医院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6) :111.

[3]汪诗怀.河南省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3) :41-43.

[4]吕琦.论医院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J].中医药导报, 2008, (10) :83.

8.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篇八

【关键词】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改革的深化,一大批医院工程项目如医技大楼、住院大楼、病人康复中心、综合大楼等医院工程项目纷纷建成投入运行。这些项目投资额一般比较大,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由于医院建设医院工程项目有着建筑行业通行弊端,工程大,时间长,使审计工作范围更广,工作量大增。因此,加快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可以对医院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有利于促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提高医院投资效益的作用。

一、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通过在医院工程项目审计实践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审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审计的效率,锁定目标,实现精确打击。与传统审计相比,避免了传统审计用人工大量地看账看资料,耗时费力的不利局面,有效地增强了审计部门发现问题的能力。信息化审计方法可以广泛运用在各种工程软件、数据库的平台基础上,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分析,提高了审计技术生产力。

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均可在审计实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改扩建办公楼、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建办公楼,上海仁济医院等等,发现了建设单位违规应招标未招标、违规发包工程给无资质单位、超额支付工程款、施工单位串标围标、工程结算不真实等问题,对相关单位进行了处理处罚。

二、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不利于审计信息化规范管理

医院工程项目一般专业性比较强,而且目前的工程造价由于各个行业不同而导致造价定额不同,并且定额种类烦琐,造成了从事医院工程项目的审计人员对于各种定额掌握程度不深。同时困扰审计人员的还有诸如非标项目的定价问题、材料的价格问题等,如何将这些价格收集和统一也对信息化规范管理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2.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医院工程审计效率

审计机构在医院工程审计过程中,由于与建设单位及其过程参与各方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目录,无法形成信息交换体系而导致信息共享性差,导致单个计算机成为信息孤岛。医院工程审计的过程中的审计信息不对称,严重地影响了医院工程项目的审计效率。

3.资料来源渠道有限而致使结果失真

我国许多医院工程审计工作还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还依赖于纸质文档,如合同文档、图纸变更文档以及签证等。这样就使得审计信息的查找渠道过程繁杂、渠道不畅,并且最终收集到的信息结果还容易失真。

4.从业人员知识结构难以达到信息化的要求

审计专业人员应该有相应的工程专业基础,并且综合多方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懂得经济、法律、管理以及计算机等知识,而从我国当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并没有规定严格的知识体系,而且从整体上来看,其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很难达到标准要求,执业水平个体差异相差也比较大。

三、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改善策略

1.建立健全医院工程项目审计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医院工程项目审计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为项目建设单位,审计管理点以项目实施过程,并构筑一整套处理流程:分析医院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医院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招投标、投资控制、资金管理等环节。重点运用计算机对医院工程投资审计的跟踪审计方法,为规范医院工程投资审计业务、增强医院工程投资审计监督能力,加大信息化环境下医院工程投资审计力度和深度、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通过采取不同的工作流对业务进行管理。应用信息共享和工作流机制,使得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业务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消除医院工程项目审计执行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2.建立健全审计信息门户和医院工程审计窗口

随着医院工程项目审计的不断深化使得审计成果的日益累计,审计手段不断创新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以便于审计人员研究、学习、交流和拓展。从医院工程施工企业角度看,建立健全企业门户网站的医院工程审计窗口可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搜索、访问和分析功能,帮助审计人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分析和判断从而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绩效。

3.建立核心数据库

首先是法规资料库。在这个资料库中应涉及到医院工程项目所有的法规资料,高度融合法规与信息技术,并借助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法规资料库的查询和检索,并对法规资料及时更新和维护。

其次是财务数据库。基于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集成审计功能模块,实现财务数据与医院工程项目数据自动导出对应,比如,相类似医院工程项目的技术参数和造价、甲方供应才来财务数据和造价以及资金支付财务数据和施工进度等之间的关系,为构建本区域的医院工程项目造价指数、想买卖投资估算的数学模型打下基础。

最后是医院工程造价信息库。随着医院工程审计业务资料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可构建“建筑、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等专业的综合单价数据库,将以往已完医院工程项目造价资料存储起来,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标。同时,可对各专业造价信息进行趋势及关联分析,从技术经济的角度优化医院工程管理,实现科学决策。

4.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

医院工程审计信息化需要大量高科技和人才来支撑,高科技只有依靠人才才能完成最终的信息化审计工作。因此,在信息化爆炸时代,医院工程审计人员要树立急迫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调整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新的前沿的信息技术。同时,审计部门应对人才培养加以重视并引进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医院工程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才能为提高医院工程审计信息化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飞,周和生.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信息化的构想[J].建筑经济,2013(8)

[2]冯彦.工程审计信息化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3(7)

9.离任审计整改的情况报告 篇九

受市局的授权,我局先后安排了佛子岭、下符桥两分局负责人的离任审计,对征管分局和磨子潭分局2**2-20**年度财务收支开展了审计,另外,还对上年度两项审计的执行情况开展了后续审计。

以上审计共提出审计意见40条,归纳合并主要有十一个方面的问题,其他九个方面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现将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明确整改责任。

县局内审委员会及时传阅了审计报告,局长办公会对整改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责成内审部门会同财务管理部门和办公室,对审计报告指出的问题逐条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草拟整改措施报县局内审委员审议。

(二)强化措施,规范操作程序。

针对存在的问题,县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主要做法是:一是加强事前控制。

在年初按照系统整体、机关和基层分局三个层面进行经费预算编排,细化各级公务接待费用、车辆运行费用、会议费用等重点费用控制指标,从源头上把住经费预算关。

二是加强事中监督。

对大额经费支出全部通过县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等方式,对支出的合法性进行研究,可行性进行评估,在形成会议决议后再按审批权限支出。

三是加强财务公开。

县局党组定期召开财务公开专题会议,做到阳光理财,把握支出重点,评估支出效果;各基层分局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实行分局经费集体管理,由分局全体同志在分局支出明细表签字确认,在分局例会上晒支出,并张榜公布。

(三)严格考核,促进管理增效。

将审计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纳税作为党风廉政绩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进行考核,开展对经费使用责任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严格按照经费预算指标,实行超支不补,节余留用。

对重点控制费用支出情况、税收执法情况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严格兑现。

二、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的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财务人员会计基础知识学习。

主要是要认真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财经法规,把握好全省地税系统预算支出明细科目表核算内容,要能比较准确的进行费用支出核算的.分类,会登记现金日记账。

另外也要及时学习省市局和县局有关财务管理工作的文件,领会系统的管理新要求,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三公”经费支出核算的管理要求,加强公务接待费等重点控制费用的管理。

要养成转账结算和公务卡结算的习惯,规范现金管理等基础工作。

二是强化分局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管理职责。

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经费管理工作,不能因为经费统管而放松对基层负责人的要求,要求分局负责认真实行民主理财,积极推进财务公开,要注意预算管理,完善支出手续,督促分局经办人员及时结算费用。

三是督促县局财务部门要严格把关。

分局按月报账时县局财务人员要认真审核,要逐笔逐项审核票据的合规性,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或手续不全的支出凭证一律退回,待符合要求才可列支。

对应当履行先报告手续的,一定要督促分局认真履行手续。

对分局没有特殊情况超经费预算和定额的,要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要从严控制,特别是公务接待等重点控制费用。

四是加强审计整改情况分析。

10.关于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篇十

2019年10月28日至11月20日,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原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办公室主任巫法源任期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自收到《审计报告》后,征收指导中心主要领导对这次经济责任审计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自审,以积极的态度对问题逐一进行整改。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于重复领取加班伙食补助3000元的问题,我们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按规定退回重复领取的加班伙食补助,并组织学习《关于规范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夜餐费开支管理的通知》(遂财行〔2016〕13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审核,严格执行夜餐费开支管理规定。

二、对于结余资金89.93万元未盘活的问题,已与县财政协商沟通,由我中心合理使用。

三、对会计基础资料不完整的问题(2016、2017年发放2016年1—6月食堂饭卡,工会发放春节慰问品大米、食用油,发放清单未签字)作了全面整改,找到相关当事人补全发放清单上的签字,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严格做好原始凭证审核。

在积极整改的同时,认真自我反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财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队伍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财务理论业务知识。

二、加强财务管理。加强财务审核,确保外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确保入账原始凭证要素齐全、票据合规。

三、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单位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

遂昌县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指导中心

11.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 XBRL; 审计信息; 披露设计

XBRL是在XM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记语言,是XML技术在商业报告领域的应用。根据XBRL国际组织的定义,XBRL是商业和财务数据电子化交流的一种语言,是用来改革全世界商业报告语言,有助于商业信息编制、分析和交流,为提供和使用财务数据的所有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服务以及可靠而准确的商业信息。目前,XBRL国際联合会的成员达450多个。截至2008年6月,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已经获得XBRL国际组织的认证,成为这些国家正式运用的XBRL财务报告标准(张天西,2006;伯杰伦,2004)。

审计信息的披露对于社会公众和投资者了解公司审计工作情况,评价公司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深交所和上交所推动实施的基于XBRL定期报告实例文件和应用示范主要针对财务报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未定义专门的审计信息标准,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信息分类标准仅对审计报告进行了分类,但这远非审计信息的全部。本文简要分析XBRL报告格式下应披露的审计信息。

一、审计信息的构成:基于审计质量框架

之所以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审计信息,是为了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信息质量,通过对审计信息的分析,判断审计质量,以确定对财务报告信息的利用程度。因此,凡是能够影响投资者对审计质量判断的审计信息都应予以披露。根据DeAngelo(1981)的定义,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公司违规情况的联合概率。审计师发现财务报告中重大错报的能力取决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师报告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依赖于审计师的独立性。因此,凡是能够显示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审计信息都应披露。

(一)显示独立性的审计信息

根据现有的文献,有助于评价审计师独立性的元素包括事务所规模、审计任期、非审计服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DeAngelo,1981;漆江娜等,2004;夏立军等,2005)。具体来说有:

1.事务所规模

DeAngelo(1981)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事务所规模(以拥有的客户数目来衡量)越大,与某一特定客户相联系的“准租”在事务所“准租”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越小,事务所为维持该特定客户而以机会主义行事的动机就越小,从而独立性就越强。因此,应披露事务所规模信息供投资者分析使用。衡量事务所规模的指标有:

(1)总收入与审计服务收入。事务所总收入包括审计服务收入和非审计服务收入,审计服务收入是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所取得的产出。在竞争市场中,总收入尤其是审计服务收入的高低反映了事务所投入到审计业务中的“资源”的多少,而审计“资源”是事务所在审计业务规模的最好诠释。所以,审计服务收入是反映事务所规模的首选指标。易琮(2003)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曾用事务所的收入衡量事务所的规模。

(2)人力资源。审计活动是典型的脑力劳动,事务所在这一活动中投入的主要资源是人力资源,而反映事务所人力资源情况的指标有注册会计师(CPA)人数、证券从业资格CPA人数和从业人员人数。此外,事务所的分所数量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事务所的组织规模。

(3)客户数量。事务所是审计活动的供应方,而客户则是审计活动的需求方,所以,事务所拥有的客户资源侧面反映了事务所规模的大小。主要指标包括客户数量和客户规模,在具体衡量客户规模时,可采用客户的总资产、股东权益或营业收入。李树华(2000)、章永奎(2002)和原红旗(2003)利用客户数目和规模来衡量事务所的规模;漆江娜(2004)则以事务所拥有客户资产总额衡量事务所规模。

(4)事务所排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9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则从事务所多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总收入、审计收入、CPA人数、培训完成率、领军人才数量、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惩戒应减分值等)进行打分,并按综合得分进行排名。所以,“百家”排名也反映了事务所的综合规模。

2.审计任期

中国证监会要求从2002年年度报告起,上市公司披露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任期信息。关于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事务所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有削弱作用。Mautz和Sharaf(1961)注意到,事务所与同一客户建立长期联系会损害审计独立性。DeAngelo(1981)认为,当审计师的任期越长,审计师就越可能与客户建立私人友情,产生“经济依赖性”,从而使审计师的独立性及客观性受损。Davis et al.(1993)对美国1981至1998年间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随着审计师任期的延长,公司管理层获得了更大的报告弹性,审计独立性有所降低。方军雄(2004)在研究经济依赖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时,发现审计任期会削弱审计独立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审计师任期对审计独立性有促进作用。Marshall和K.Raghunandan(2002)选取117家1996至1998年间的美国破产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后发现:在审计任期的早期,审计人员更容易受到客户的影响,审计独立性较差,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独立性逐步提高;当审计任期超过5年之后,审计任期的作用消失。夏立军等(2005)发现审计任期能促进审计独立性的提高。因此,审计任期也是投资者判断审计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审计师变更

Dopuch和Schwartz(2001)将事务所审计轮换制度分为无强制留任或轮换、仅有强制留任、仅有强制轮换和既有强制留任又有强制轮换四种情况,他们发现后两种情况下的审计独立性要高于前两组,说明事务所强制轮换可以提高审计独立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994)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78)也认为,事务所强制轮换是提高审计独立性的一种办法。安然事件后,美国的SOX法案对审计轮换进行规定。李兆华(2005)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事务所定期轮换制对解决“共谋”作假的有效性。刘骏(2005)认为,实行会计师事务所的定期强制轮换制能冲淡事务所与客户公司长期合作形成的“融洽氛围”,减轻事务所保住客户公司的压力,从而提高审计独立性。美国审计总署(GAO)的研究报告表明:几乎所有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富》1 000公众公司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李东平(2001)的研究表明,如果事务所出具了“不清洁”的审计意见,该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在后一审计年度就被客户炒鱿鱼,说明客户可能通过审计轮换来购买“清洁”的审计意见,即审计轮换会降低审计独立性。因此,审计师更换是否影响独立性,是有争议的,也是需要披露的一项重要审计信息。

4.审计服务收费和非审计服务收费

(1)审计服务收费。收费更高的事务所可在审计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Simunic(1980)在分析了公司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后,发现“八大”获得20%左右的收费溢价。Craswell、Francis(1995)、Defond和Francis(2000)分别对澳大利亚和香港审计市场的收费情况进行研究后也得出相似的结论。漆江娜等(2004)利用2002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四大”的审计收费水平明显高于本土事务所,同时“四大”客户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明显低于本土事务所客户。

此外,还应披露初始审计收费,审计师为了获得审计业务有可能低价揽客,甚至恶性竞争,如果存在这一现象,很可能对其独立性造成影响。因此,除了每年的审计收费外,也有必要披露初次审计收费情况。

(2)非审计服务收费。关于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非审计服务会削弱审计独立性。因为审计师为审计对象提供非审计服务后增进了对审计对象的了解,从而会允许客户管理当局更大幅度调整可操作性应计利润,同时对客户的经营风险也会变得不敏感。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审计服务可以提高审计独立性。因为通过非审计服务可以增进审计师对审计对象的了解,更好地识别审计对象的风险,最终提高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能力。刘星(2006)的研究表明事务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并没有损害其审计独立性,但为了更好地让投资者了解非审计服务可能对审计服务产生的影响,也有必要披露非审计服务收费。

5.审计师选聘模式

审计师选聘模式,是指采用哪种方式选聘审计师,以及由谁决定审计师的最终聘任。Clikeman(1998)认为,损害审计独立性的根源在于审计师是由其财务报表接受审计师评价的公司(经理)聘用并支付审计费用。萧英达(1991)认为,选聘与否和审计报酬的多寡完全取决于被审计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要保持独立性是不可能的。这些观点说明,审计师的选聘模式也是投资者判断审计师独立性的一个信息元素。因此,XBRL财务报告可披露审计师的选聘模式,是直接由某一层级的负责人聘任,还是通过招投标聘任,以便投资者判断选聘模式是否构成对审计师独立性的威胁。

(二)显示专业胜任能力的信息

根据相关文献,显示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信息包括:

1.审计行业专长

Dunn et al.(2000)的研究表明,行业专长事务所的客户比非行业专长事务所的客户信息披露质量更高。Owhoso et al.(2002)等人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在其专长的行业里相对在其非专长的行业里具有更强的发现报告差错的能力。Grambling和Stone(2000)、Krishnan(2003)等人的研究也都表明事务所的审计行业专长能提升其审计胜任能力。余玉苗(2004)指出,提升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对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衡量审计行业专长的指标,Lys和Watts(1994)采用了行业市场份额,即某事务所拥有的某一行业的客户数量占该行业所有客户数量的比重。笔者认为,除了行业市场份额,还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行业资产份额,即某事务所拥有的某一行业的客户资产占该行业所有客户资产的比重;(2)事务所行业客户比重,即某事务所拥有的某一行业的客户数量占该事务所所有客户数量的比重。

2.CPA学历结构、年龄结构

《IFAC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体系》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都指出,学历教育在胜任能力培养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历教育的最终结果会体现在会计师事务所的CPA学历结构上。一般来说,CPA的学历越高,胜任能力越强。但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并不强求所有CPA都获得尽可能高的学历,而是要追求合理的学历结构。同时,CPA的年龄往往代表着其阅历和工作经验,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工作经验和阅历越丰富,胜任能力越强。而年青CPA的优势是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所以,对于事务所来说,也要使CPA的年龄结构合理化。

3.惩戒及处罚信息

审计师受到惩戒及处罚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罚款、吊销执照、审计诉讼等。当审计师被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惩戒或罚款,或者被列为被告时,说明有较多的理由认为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有过失或过错行为,侧面反映出事务所的胜任能力不强。

除上述信息外,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审计信息,就是审计意见,是投资者直接判断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存在瑕疵的依据。

二、XBRL年报中审计信息的披露现状

表1列示了中、美审计信息的披露现状。从表1可以看出,有不少审计信息已经在XBRL报告中披露,但仍然有不少审计信息是遗漏的。就事务所规模来说,披露了事务所名称,通过事务所名称,投资者可以了解该事务所是“四大”还是非“四大”,但对于非“四大”之间的差别就难以区分。目前我国对初次审计收费、非审计服务收费、事务所选聘模式也没有要求披露。尤其是忽视了对显示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信息的披露。如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过去的惩戒情况都未曾披露,投资者无从获得该类信息。

三、XBRL财务报告中审计信息披露的改进

(一)完善审计信息披露项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还有不少审计信息尚未披露,应进一步完善审计信息的披露项目。包括有关显示审计师选聘模式、审计收费的信息等。尽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要求披露审计收费,但只披露了审计收费的总金额,并未披露初次审计收费、非审计服务收费,以及审计服务收费变化的原因等。因此,应在XBRL报告中细化费用项目,更有利于投资者的分析判断。审计师的选聘模式也需要增加披露,让投资者判断选聘模式是否造成审计师被大股东操控,是否影响到审计师的独立性。

(二)利用超链接披露专业胜任能力信息

在我国,事务所的声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投资者尚无法区分不同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必要披露显示事务所胜任能力的相关审计信息,以供投资者使用。考虑到年报主要披露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而不是事务所的信息,因此,难以要求公司披露事务所的详细信息,应通过年度报告中事务所的签章建立超链接,链接到中注协的网站,在中注协网站上披露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的信息和事务所规模的相关指标(总收入与审计收入、人力资源指标、客户数量和事务所排名)。这样既有利于投资者对审计师信息的全面了解,也不会引起上市公司的反对,而且也充分发挥了中注协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通过上述措施,最终形成的XBRL财务报告的审计信息披露框架如表2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不清洁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J].会计研究,2001(6).

[2] 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4(3).

[3] 夏立军,陈信元,方轶强.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1).

[4] 刘骏.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与审计独立性[J].审计研究,2005(6).

[5] 刘星,等.非审计服务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6(7).

[6] 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7] 易琮.行业制度变迁的诱因与绩效——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证考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8] 布赖恩·伯杰伦.XBRL语言精要——21世纪的财务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论XBRL的理论框架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0] DeAngelo L.,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J].1981,3(3):183-199

[11] Davis L.R.,David N.Ricchiute and G.Trompeter.Audit Effort,Audit Fees,and the Provision of Nonaudit Services to Audit Clients [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Jan):135-150.

[12] Mautz R.K.,Sharaf H.A.,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M).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Monograph No.6.Sarasota,FL: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61.

[13] Marshall A.Geiger,K.Raghunandan.Auditor Tenure and Audit Reporting Failures[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2002,(3):67~78.

[14] Dopuch N.,King R.,Schwartz R.,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etention and rotation requiremen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1,39(1):93-117.

[15] Simunic,D.A.,The pricing of auditing service: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Spring):329-343.

[16] Dunn,K.,B.Mayhew and S.Morsefield,Disclosure quality and auditor choice(EB).Working paper CUNY-Baruch,2000.

[17] Gramling,A.A.,D.N.Stone,Audit firm industry expertise: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archival literatur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Literature,2001(20):1-29.

[18] Owhoso V.E.,W.F.Messier,J.Lynch,Error detection by industry-specialized teams during sequential audit review[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40):883-900.

[19] Krishnan,G.,Does Big6 auditor industry expertise constrain earnings management[J].The Accounting Horizons,2003,(Supplement):1-16.

[20] Lys,T.,R.L.Watts,Lawsuits against Audito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4,(Supplement):65-93.

12.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报告 篇十二

一、信息化时代与企业运营的关系

(一) 信息化时代是企业运营的成功的一部分

现在的中国随处都是信息化的产品和成果, 我们在生活中交流就是一个信息化沟通的过程, 可以通过社交软件、短信、通话, 来维持朋友和情人之间的交流。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数码产品都是信息化所带来的研究成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契合实际的关注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信息化”这个词语是古时日本一个学者梅倬忠在一本书中提到的, 并且能够预见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将对全世界带来一次社会性质的改革, 把我们带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这一词语是对各种系统类的东西进行了归类, 发挥了他们本身的作用来提高工作的能力。信息化时代是企业运营成功的一部分, 是不可缺少的功臣之一。

(二) 信息化时代对企业运营所具有的影响

信息化的定义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信息资源, 来达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作用, 他不仅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更能为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与成熟, 下一代互联网、Web2.0、移动计算、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与应用, 越来越多的组织与个体参与到数字化的价值创造过程之中。都是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成功。最成功的例子, 当属于马云及其团队所创办的阿里巴巴集团, 同时做支付宝、淘宝、速卖通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各项工作发展。这些app和平台不仅仅提供了信息, 还将信息非常好的运用, 旗下包括快递和客服还有售后, 都是在将信息化进行合理的使用, 并且达到共享的作用。这是将信息化的定义充分运用, 甚至达到了一种不可触摸的境地。信息化时代对企业运营就此奠定了基础, 并对企业运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和丰收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

二、信息化时代对企业内部审计体制的作用

(一) 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归根究底, 就是一个审核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会计工作。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基本职能, 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审计核算职能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 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为加强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这两个职能的运用都需要有信息的采集录入和资源的共享。合理的运用到信息化的技术和系统, 能够为审计工作带来很多便利的途径和办法, 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在审计核算中, 我们可以运用审计分录及明确录入方法, 更好的核对出资金出入情况及企业出账信息的来源等, 能够清楚容易的知道企内部的经营情况, 并且对其具有针对性的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达到信息化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体制的建设的目的。

(二) 信息化有助于明确审计工作的内容

在上述观点中提到的会计职能中, 已经明确的知道了审计工作的内容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是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审计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审计程序和系统,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政支出和收入进行监督和核算。例如在企业购入或者售出的产品中, 企业收到的成本和利润, 还有支出的增值税和材料费运输费等差旅杂费, 都应当纳入审计工作的目录当中。审计工作不仅仅能够反映出企业内部的状况、经营成果变现还有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还能够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的责任履行情况, 为审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具有决策性的有用信息。共同为企业提高经济收益和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考取审计从业资格证的时候需要考三个科目, 其中就有审计电算化。审计电算化的工作就是系统的归类了会计的工作内容。在自动化、无纸化以及数据化条件下, 审计不仅仅只要传统的审计方式, 还包括了运用审计软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审计电算化把繁琐复杂的工作内容, 精简而明确的表示出来, 使审计工作更加简化更加精准的抓到企业的经营变化, 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三、基于信息化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体制的具体措施

(一) 企业内部审计体制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增强法律意识

审计工作的内容不仅仅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会计财务的核算, 还包括了一些企业在财政支出上的法律效应。所以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不仅仅企业要学会盈利, 还要学会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在考取审计从业资格证时, 关于考试内容是有关会计的财经法律和法规, 这是规范审计工作的重要的理论知识, 审计工作远远不止这些, 企业内部审计体制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增强法律意识, 企业在发展中不仅仅要运用的里面的财经法规, 还需要企业自身对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审计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规定或者规范较少。管理的体系也不是非常的健全, 这就要求企业更加透彻的研究和探索相关法律知识。近几年来, 现代社会很多企业时常发生的法律纠纷, 主要存在账面做假问题, 核对账目时出现的价格差异悬殊, 有些审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失误等, 主要问题是企业内部审计体制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增强法律意识不够, 因此需要审计从业人员, 实打实的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 加强对法律的认识, 抓住的法律要点, 切实履行职责, 切勿违反国家关于审计工作的法律。法律的地位在我国的地位非常的高, 每个行业都有相关的法律, 主要目的是限制和约束各行各业所做出的不正当手段, 减少工作上的失误等, 加强法律上的意识, 是每个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做到的职责。

(二) 企业内部审计体制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强系统资源能力

加强系统资源能力, 首先就必须要让企业内部执行审计工作的职员, 能够熟能生巧的运用审计手段, 通过工作、程序、格式规范性等得到对企业有利的各项信息。以信息化为前提加强系统资源能力建设, 同时能使以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基础下所创新的模式得到运用, 还能够加强审计流程的重构, 提高审计方法的创新。加强审计资源系统共享和运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不仅仅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还能更好的提高企业各阶层人员的工作质量。审计工作中的资源系统, 既要完善审计信息之间的交流, 对于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 还要理解所进行工作的意义。加强系统资源能力, 还要对现有的内审人员要进行业务培训, 组织参加国际内审师资格考试等, 不断丰富业务知识, 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加强系统资源能力, 需建立强大的信息网, 主要针对审计信息的共享, 对审计工作的共同点进行互相交流, 最终达到审计工作的目的, 保持审计工作的高效, 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加强审计工作中的系统资源能力, 还需要从事审计工作的员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要有所突破, 从中能够得到更多的经验, 更好的利用系统资源, 来维持企业的资源共享能力, 最终实现加强系统资源能力的要求。

四、结语

在中国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 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对企业规范起到了非常大的治理作用, 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财政状况和经济支出起到非常大监督检查作用。账目上的错误是无法避免的, 肯定会有疏漏, 但是认为的对其做手脚, 这将是腐败滋生的土壤, 因此完善的审计工作, 对于以上问题有良好的解决, 同时也会反作用到审计工作, 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建设完善了, 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也会加强, 更加明确的审计工作在竞争中可以占到很大的优势, 让企业在本次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而在信息化时代下, 在提高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

参考文献

[1]仲福英, 赵永军.内部审计应对信息化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1 (02)

[2]郭峰.审计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 (05)

13.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自查情况报告 篇十三

符合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通过自查,也梳理出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将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

一、领导重视,周密安排自查工作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质量检查活动,要求充分认识审计质量检查的重要意义,要以此次自查为契机,认真梳理不足,研究整改措施,使审计业务质量跃上新台阶。为深入开展此次自查活动,局内召开会议,明确了自查工作的负责人、提出了自查的主要内容、研究了自查工作的开展形式、规定了自查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时限,为自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有序开展,二次复核审计卷宗

全局人员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对质量控制工作的人员配备、审理项目数量、项目质量责任追究情况进行了统计;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质量控制的做法进行了梳理;对审计卷宗的实施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文书等对照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二次复核,并将存在问题归纳梳理。

三、梳理结果,总结主要经验做法

(一)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完备、机制健全。局设有审理机构,明确专人负责,配备法制助理员,每年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的要求,及时开展审理工作。**年以来,针对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研究制定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跟踪督查办法》、《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办法》等5项办法,并将局内所有制度规章进行了梳理,汇编成册。

(二)审计执法程序合法。所有审计项目均有立项依据,实施审计前,在审计进点见面会上,向被审计单位领导及有关人员说明情况,张贴告示,实行公示制度。审计流程严格按照《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及审计署有关流程规定实施,审计组在执法期间均能严格遵守相关廉政规定,做到依法审计,确保审计项目成果的真实性、客观性,有效保证了成果的利用。

(三)审计文书严谨规范。送达审计文书都有送达回执,审计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送至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均通过审计业务会议研究通过,有力保证了审计处理处罚的客观公正。所有审计文书依照《江苏省审计厅关于印发主要审计文书种类和参考格式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撰写。

(四)审计卷宗归档完整。严格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和《江苏省审计机关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作业规程》要求,对审计项目一案一卷进行归档立卷,从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编研、统计、鉴定、移交都有文字记录成册,所有审计档案按照保存年限和种类移存档案室。

(五)以控制手段保证审计质量。主要抓好人员控制、过程控制、审理控制。坚持对审计实施方案实行集体审定;对审计结论资料进行层层复核和审核;所有项目都坚持专职审理和审计业务会议制度,认真履行审计跟踪督查办法;每年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有完善的项目评优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存在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此次自查,也发现了存在审计事项的变动与审计实施方案的调整未能及时契合;有些事项发表审计评价不够慎重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我局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明确整改要求,及时予以纠正。

14.关于校医务室情况的审计报告 篇十四

校后勤工作负责人:

根据本部门的阶段性审计计划,对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审计。组成了以唐婕为项目负责人的3人审计小组,对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全面集中审计,旨在遵循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后勤工作计划,以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为重点,在工作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强化后勤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办事的实效性。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目标是找出学校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我校后勤通过几年来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和规范管理,通过审计,指出我们在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是对我们安全行政的重要保障;大宗物资风险准备金计提和反补与物价指数波动没有直接关联,若将两者以制度化捆绑,不可操作,后勤服务部认为自营食堂是学校食堂平稳运行的调节杠杠,以自营食堂盈亏时段计提比较合理;后勤服务部物资采购坚持索证和索票原则,但是零星采购,如蔬菜等,在索取发票方面确实存在困难,但是后勤服务部要求采购过程必须两人或以上共同采购,以及采购公示制度,可规避采购环节有可能产生的漏洞;后勤服务部模拟企业运行,目前的财务科目设置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中心将逐步改进完善。

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本项内部审计工作,并采用了内部审计人员认为应当采用的必要的审计程序,根据抽查结果,内部审计人员认为,下列情况应当予以关注:

1、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2、严格执行学校批准的津补贴政策,不得越界。

3、对审计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形成书面整改报告开学后报学校监审处。

4、有效处理学生意见,做到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除上述问题外,内部审计人员认为,组织管理层对内部后勤控制的设计在整体上是符合学校管理规定的,其运行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内部审计人员认为,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跟学校对该部门的拨款较少有关,建议学校相关部门能够增加对学校后勤的投入,让学校后勤服务部真正做到为学生和老师服务。

附件:1.调查问卷内容

2.调查数据结果统计

审计项目负责人:唐婕

审计小组成员:胡璐 秦捷

工商管理专业审计机构

15.信息化建设助力审计转型升级 篇十五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转型

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完善国家治理、实现审计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 有四种信息化工具广泛应用于审计的各个领域, 如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等等领域。这四种信息化工具分别是: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联网审计系统、SQL数据库、VB语言。它们的出现, 对审计能力提升和方式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创新了技术手段, 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

一、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在审计中的应用

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发布开启了审计人信息化审计的征程, 是审计署金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 AO系统已经从2008版升级到了2011版, AO系统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凭证查询、明细账查看, 也开拓了许多新的审计路径, AO系统已在财政、地税、金融、卫生、企业审计等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如在资产运营审计中可以通过编写SQL语句查看房租是否缴纳完全;拆迁审计中可以查看是否存在非拆迁户购买安置房的行为;政府负债审计中可以通过编写语句复查填报的负债EXCEL表格是否正确。AO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 原来手工审计需要花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 现在AO系统一条语句就可以解决了。另外, 通过AO及《审计管理系统》OA项目管理功能, 建立项目, 数据分配、交互管理、数据复核、归档等, 提高了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档案管理的质量。AO与OA的数据交互, 也全面推进了审计无纸化办公, 促进审计管理效能与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推动绩效管理。

二、联网审计的应用

联网审计持之以恒的从速度和质量的发展带给审计人诸多惊喜。一是实现自动数据采集。通过系统实现了对全区90多家单位、200多个账套数据的自动采集, 这与单独利用AO进行审计相比, 数据采集的审计成本和数据采集的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既减少了审计人员往返被审计单位的时间, 又减少了审计人员手工采集转换的劳动量。二是编写预警模型, 利用ASL语言进行自动分析预警, 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使事后审计走向事中审计。利用区县联网审计的审计预警模块, 随时根据自动审计结果锁定审计疑点, 并跟踪财政资金的流动情况, 基本实现“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审计模式, 对各部门拨款及用款情况, 乃至审计整改及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达到“集中分析、锁定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效果。

三、SQL数据库在审计中的应用

AO2011及联网审计软件它们的后台数据库为SQL。许多被审计单位财务软件使用的数据库也为SQL, SQL大型数据库允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 在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大型数据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低保户资格审计, 根据每个人的公积金月缴额、缴纳比例可以推算出这个人的工资水平, 一般有能力缴纳公积金的个人因其收入水平不低, 从而不具备申请低保户的资格。通过将街道低保户的身份证号码与全市公积金大型数据库中个人信息表中的身份证号码相比对, 可以筛选出低保户可疑表。从而发现部分人员的工资收入不符合低保金申请的要求, 通过与街道, 民政等部门沟通, 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停保、减保等。又如低保金的发放核对, 通过身份证号码字段将工作人员报送会计结算中心的数据与实际打卡的数据对比, 发现部分身份证号码一样, 但是发放金额不一样或者银行卡号不一样的数据, 从而发现工作人员利用低保户身份证办理数张银行卡套取低保金的违法行为。利用SQL数据库的分析功能, 对数据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查询和分析, 从而为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四、VB语言在审计中的应用

VB作为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语言, 拥有图形用户界面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系统, 可以利用ADO等连接数据库。审计人员可以使用VB提供的组件开发出各种软件, 小到审计档案借阅软件、审计信息统计软件、审计收发文管理软件, 大到联网审计软件、地税审计软件、社保审计校验工具等。VB程序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编写语句, 开发出各种软件, 这样查处问题时不需要每次都编写复杂的程序语言, 只要运行软件, 点击相关控件, 就可以根据需求生成结果, 解决因数据需求不同编写程序语言容易出错的问题, 将复杂的过程简易化, 提高审计自动化水平。

五、审计信息化转型中存在的困难

信息化工具虽然在审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技术瓶颈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如目前很多单位的数据都联网, 我们采集到的备份数据都是整百个账套备份在一起的, 如何将这些数据正确采集并快速导入到AO2011是一个困扰的问题。由于目前AO的数据采集模板已经不再根据财务软件的升级而实时更新, 因此很多数据都需要人工导入。有的数据技术上讲可以导入, 但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分析, 而项目的时间往往很紧, 花大量时间整理数据导入AO与按进度实施项目必然会存在冲突。还有目前被审计单位的备份数据多种多样, 如ORA-CLE、SYBASE等数据库备份, 这些数据库用计算机中级学习的知识去处理显然是不够的。

六、深化信息化工具的应用, 打造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成果

上一篇:咨询服务承诺书模板下一篇:浅谈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