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2024-12-12

个别教育工作小结(精选11篇)

1.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一

如何做好班级个别教育工作

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认真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这对形成良好的班风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做好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呢?

一、正确认识学生。一个班集体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思想品质都有积极、中间和落后的区别。学生表现出的优点、缺点,“好”与“差”不是绝对的,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质虽有密切联系,但绝不是等同的。学习优秀的学生,不见得思想品质就好,后进生身上不是没有一点积极因素。因此,摸清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认识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

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班主任在摸清学生特点情况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研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在一定环境下所产生的某种心理特点。这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优秀生不可疏忽。尽管他们学习努力,成绩优秀,遵守纪律,但也常常隐藏着瑕疵。特别是有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因被家长所喜爱,被老师所重视,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抱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为了保持优良的学习成绩,往往不愿意在班上担任更多的工作和参加集体劳动。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能放松要求、姑且迁就,同样要提出严格要求,因势利导,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其次,中等生需要督导。由于他们在班集体中“好坏”无名,常被老师和同学所遗忘,他们学习和参加各项活动的能力有限,想干好怕干不好,想上进又缺乏信心。班主任要善于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抓住其思想矛盾的焦点,引导他们学习先进,力争上游。

再者,后进生加强转化。虽然他们一般在班上为数不多,但他们的“能量”不小,破坏性较强,成为班上的消极因素。因此针对这些学生,班主任要以情感人,关心他们,关爱他们,和他们建立感情上的联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尊重、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长处;让班内同学、干部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三、注重谈话式教育方法。班主任在正确、客观、全面地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受到行之有效的、事半功倍的效果。谈话式教育法就是我在长期的个别教育中常用一下的教育方法。

谈话法就是班主任以尊重、平等看、信任、亲切的态度和商讨的谈话方式与个别学生进行语重心长的谈话,达到了解和教育学生的某种目的。亲切的谈话可以营造师生间和谐信任的氛围,消除学生对老师的警戒和成见。如发现某个学生上课心不在焉,成绩下降,情绪低落时,我就找空余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他用心真诚交谈,他们就会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地告诉老师,从而及时化解矛盾。

总之,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级,班主任就要重视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补充,是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有效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方法。要树立好的班风,要培养好的学生,班主任就应该抓好个别教育。

2.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二

在学校教育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个别孩子”是学校教育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也代表了一个必然会出现的群体。教师要承认“个别孩子”的存在是一种教育常态,正视这种教育现象才能寻求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1.“个别孩子”的心理差异决定要采取个别化教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知识基础,与周围的环境产生碰撞,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一定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总结发现,除了一些该年龄阶段特有的心理特征之外,还有一些个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个人性格、情绪情感等方面。“个别孩子”很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跟班级其他学生的某些方面相比,较为特殊。有些是在学习能力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理解新知识的速度较慢;还有些是在情绪情感上,较为活泼外向、难以管束;还有些是在性格上,较为孤僻、难以接近等。“个别孩子”在心理特征上体现的特殊性,决定了个别化教育的必要性。

2. 对“个别孩子”实行个别化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的要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化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方向。学生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教育的两大主体。二者是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关系。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目标与教育手段上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发挥双方教育的最大价值。“个别孩子”的形成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的成果。准确来说,家庭教育在“个别孩子”的形成上的影响要更大些。要想转化“个别孩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必然需要教师与家长的联合。家长向学校提供全面的学生成长信息,学校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关注孩子在转变中的细微变化。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化的模式之下,对“个别孩子”实行个别化教育势在必行。

3.“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对“个别孩子”施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重要依据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的。他在著作中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水平是他们现在具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水平是他们可能发展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部分。他认为只有那些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优秀的教学。因此,我们关注的教学重点就应当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推测他们可能发展到的状态,选择“最近发展区”,采用最大效果的教学方式。“个别孩子”是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对这类孩子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关注孩子“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措施。“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针对“个别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实践分析

对于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需要由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共同研讨而制定,其中专业人员主要包括教育与心理研究人员和语言、科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家长参与学生教育计划的制定,才能突出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对计划的执行更加认真负责。专业人员主要任务就是确保“计划”的科学性,而教师则是“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1. 分析“个别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通过对现有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学生个别教育计划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必须对每位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了解,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制定者需要通过家长和教师收集有关学生心理测试方面的有效信息,从而总结出各个学生的发展现状。

2. 分析“个别学生”的发展目标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确立“个别学生”的最近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就是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发展目标的制定受到学生年龄阶段的影响、个性化特征的影响。针对“个别学生”要采用个别化的教育目标。从“个别学生”差异的外在表现分析,从“个别学生”的优点着手,运用有效的引导措施,以学生可能达到的最佳知识水平为基本目标。

3. 设置有效的家庭学校一体化教育模式

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确立学生可能达到的最佳水平之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者就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设置有效的家庭学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即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适用于他们的一体化模式,将教育效果放大化。

“个别孩子”虽然属于一个特别的群体,但是也具有这一群体鲜明的普遍特性。除了一些特殊的先天性智力发展障碍的孩子,大部分的“个别孩子”都只是因为个性差异、情感情绪差异而形成“个别特性”。因此,在对“个别孩子”进行转化教育时,学校和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分析“个别孩子”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个别孩子”能够达到的最佳知识水平,并以此为教育目标,设置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摘要: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以及独特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孩子”是教师时常遇到的学生群体。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有些研究者提出对于“个别孩子”要采用个别化教育。

关键词:“个别孩子”,个别化教育,依据,实践

参考文献

[1]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

3.幼儿教育呼唤个别化教育 篇三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4月6日晚,央视《对话》节目播出了高端访谈:“谁来拯救我们的教育”,特邀嘉宾金鑫向观众做了“用个性化改变教育”为核心内容的访谈。指出“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呼唤个性化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也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

以上观点说明“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别差异”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也将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统一的教育模式。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培养目标和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让天真烂漫的孩子接受了“一刀切”的教育,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幼儿的闪光点和潜质的发现,也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充满个性的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要实施科学教育,实现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就必须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并不单纯是个别教育,是相对于一致化教育而言的。它是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是:教育对象的个别性和教育方法、形式的差异性。

二、幼儿园如何实施个别化教育

(一)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实施分组教学活动

幼儿园在实施统一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有计划有的进行个别化教育。幼儿园教师要在了解不同幼儿的自身智力发展水平、身体发育情况、情感类型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智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适当提高活动难度,鼓励幼儿在原有活动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开发幼儿潜能;对于智力发展一般的幼儿,可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加强引导,培养幼儿兴趣;对于个别智力发展滞后的幼儿,可以适当降低活动难度,增加活动次数,适当提供帮助,增加幼儿信心。总之,要让幼儿按照自身智力发展程度进行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从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制订相应教学方案

幼儿园里天真烂漫的幼儿,犹如花园里的百花,各有各的艳丽,各有各的芬芳。每个幼儿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由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幼儿园教育就是要找到适合每个幼儿的教育方法。教师要注意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作为课程设计时的重要依据。通过仔细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每一个幼儿的认知特点、动作协调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在活动的方式、材料的样式、空间的安排、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合理设置,制定出适合不同幼儿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三)创设内容丰富的区角,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幼儿园的区角有阅读区、计算区、美工区、科学区、生活区、益智区、建筑区和表演区等。幼儿教师可根据幼儿所处的年龄段和认知水平,在不同的班级设置不同的区角,创设可供不同幼儿选择的区角活动环境,投放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喜欢的区角活动。然后,根据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掘每一位幼儿身上蕴含的潜能。幼儿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幼儿在某方面存在的潜能和不足,加以引导、纠正和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专长,做到以长补短,长善救失,让幼儿在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四)根据幼儿日常表现,随时进行个别教育

幼儿园在实施统一化教学时,可以把个别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随时进行。在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和幼儿在一起,可以针对幼儿在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随时进行个别化教育。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可以根据幼儿的行为方式和情感特点进行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教育;体育锻炼时,可以结合部分幼儿动作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安全教育;做游戏时,可以借助个别幼儿的不合作态度进行互帮互助,协作精神的教育;吃饭时,可以针对剩菜剩饭现象进行进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总之,幼儿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做好常规工作,还要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和幼儿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个别化教育,帮助每个幼儿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全面发展。

(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做好幼儿个别化教育

幼儿的很多启蒙来源于家庭,因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对幼儿有很强的感染力。一个家庭中,祖辈和父辈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差别较大,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也各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教育经验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灵活多样。幼儿园应通过校讯通、家园联系册、家访等形式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及时把幼儿的认知情况,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协作精神等反馈给家长,便于家长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幼儿在家庭教育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个别教育化成果。

三、进行个别化教育应注意的事项

(一)尊重幼儿兴趣

实施个别化教育必须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感兴趣,才能激起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幼儿园要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开展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长和求知欲望的增强,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针对幼儿的兴趣点,因势利导,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切不可不顾幼儿的兴趣点所在,强制性教育或者填鸭式教育,这样只会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使幼儿渐渐失去兴趣,最后无果而终。

(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实施个别化教育必须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现在,一些教育机构和家长,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急功近利,不顾幼儿所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幼儿进行过度教育或超前教育。为了追求结果,对幼儿进行高强度训练,让幼儿感到筋疲力尽。久而久之,泯灭了幼儿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扼杀了幼儿天性。

(三)结合区角活动

实施个别化教育要和区角活动相结合,因为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要坚持趣味性和渐进性原则,材料要清洁、卫生、无毒无害。环境布局要合理,做到动静结合,干湿区分开。区角内容要丰富多彩,及时更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区角还应适当设立私密空间,满足幼儿独立活动的需要。幼儿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更要做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旁观者和促进者,在幼儿活动探索时,多观察,多鼓励,少打扰,少干预。

(四)尊重幼儿个性

尊重幼儿的性格是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的人格、学习方式和家庭背景,同时也是具有不同成长类型和进度的独特个体,因此每个幼儿都有有自己的性格,思想和情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做事原则。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在兴趣和能力上的个别差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去探索,去体验。幼儿教师要熟知每个幼儿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遇到问题先认真倾听幼儿心声,了解幼儿的动机和愿望。切忌不明真相,凭自己经验处理,让幼儿蒙受委屈,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挫伤幼儿感情。

(五)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个别化教育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发现幼儿已有的兴趣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起幼儿的兴趣。这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灵活的教学机智,还要有丰富的百科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幼儿发展动向,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幼儿个别差异,关注个别差异,积极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提高个别化教育水平,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四、结束语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幼儿园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积极响应时代的要求,认真履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尊重幼儿个性,关注个体差异,做好个别化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幼苗,为将来适应多元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4.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谈话教育 篇四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谈话教育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一般教育的同时,抓好个别教育,并以此联系学生情感,了解学生情况,解决学生的问题,这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善于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别教育的教育家。他深切地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作出不同的评价。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意思是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而且孔子对同一件事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教育迥然不同。有一次子路和冉求先后问:“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给予了两种不同的回答,当人们问这是为什么时,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胆小退缩,因此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因此我要约束他。孔子这种个别教育的方法,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经常运用个别谈话这样一种说服教育方式。为了使谈话卓有成效,班主任必须要注意谈话的策略。一、要有责任心、爱心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自觉主动地关心、爱护学生,时刻把他们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只有这样, 才能运用好谈话这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其次,班主任还应有一颗爱心,时时处处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惑,乐学生所乐。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就能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学生只有热爱教师,才会信赖教师。为此,班主任在谈话时要多进行“心理换位” ,也就是说教师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用学生的思想去度量,从心理上、思想上完全扮演成学生角色,和学生一道去开创新局面。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正是这种“心理换位”的体现。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渐渐地与你心贴心。班主任就会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最终赢得学生的心。二、要善于放松心情由于班主任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而找学生谈话的。所以,学生一听说班主任要找他谈话,一般都怀有一种准备受“训”的紧张不安的心情,与此同时,在思想上已作好了对付老师的准备。此时,如不先消除学生的这种紧张情绪,谈话势必要变成一问一答的`“审问”,事与愿违,达不到教育目的。因此,班主任首先总是以热情打招呼,主动让座等礼貌行为给学生以亲切感,然后从学生所感兴趣的问题引出话题。这样,学生的戒备心理解除了,师生的心就靠近了,谈起话来就自然、和谐、投机。重要的是,只要班主任平常不只局限于批评学生的错误,而更多地应用于增进了解和激励进取,经常这样做,学生就不会对个别谈话产生防御、恐惧和不安的心理了。三、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谈话要把握时机,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说早了,条件不成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谈晚了,失去最佳时机,甚至可能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只有在有可能引起学生内心的需求及共鸣时,谈话教育才是适时的。那么,什么是有利的教育时机呢?心理学研究指出,每个人平时都有一种相对的心理平衡状态。当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时,正是他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候,也就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当学生犯了错误或情绪激动时,班主任应该先稳定他的情绪,等到情绪较平静能听进老师的意见后,再视情况找他谈话。否则,会形成逆反心理,使谈话受阻。在学生积极上进,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情绪高昂时,当学生违反校纪受到处罚时,当学生或其家庭遇到困难、挫折、或不幸时,当学生心理困惑不知所措时,班主任都应主动去找学生谈话,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经过我的教育的实践证明,新学期或新的一年开始时;学生的正当愿望得到满足时;调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时;师生感情比较融洽时;学生在教训面前已认识到错误的后果时,也是教育的有利时机。在这些时候找学生谈话,都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捕捉教育的有利时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研究学生,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做教育的有心人。

5.个别教育材料 篇五

八监区

巫辉敏

个别教育是我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视为中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近年来,个别教育工作却面临着机制僵化、功能弱化,内容空泛化、手段单一化、地位边缘化的趋势。在监狱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监狱职能日益纯化、执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新观念、拓展内容、完善机制、不断深化个别教育工作是监狱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联系对照行刑个别化理论,笔者认为个别教育工作应在以下十个方面实现转化。

一、由重视经验总结转变为重视理论指导

众所周知,个别教育工作来源于改造罪犯的实践,是几代监狱干警从教育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经验性”是其标志,也是其“先天不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个别教育工作深化发展的“瓶颈”正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一是没有系统性。开展个别教育主要依靠经验,没有系统的预案,策略的运用和时机的把握完全凭民警的“即兴发挥”,缺乏计划性,“跟着感觉走”,过程的可控性差,难以实现规范管理;二是没有普遍性。有些经验做法只是针对特定的对象、由特定的干警来实施才会有理想效果;三是没有理论性。缺乏说服力,往往告诉我们怎么做,却讲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难以令人信服;四是没有成长性。始终是从实践到实践,从经验到经验,没有上升为理论,几十年一直在低水平重复,难以突破和发展。为了弥补不足,我们曾经努力地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来解释和说明个别教育中的经验(例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符合教育学上“因材施教”的原则等),即使如此,这种“事后联系”,与事前的理论指导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深化和发展个别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克服其先天不足,加强理论指导,我们不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个性差异性理论的基础地位,而且要广泛引进现代管理学、犯罪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作为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大胆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形成既包含现代文明发展成果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罪犯个案矫正模式,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二、由重视监管安全转变为重视改造质量

长期以来,监管安全一直被看作是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监管安全大于天”,“维护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最大的政治”,个别教育之所以受到广泛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教育工作在教育转化重危分子、维护监管安全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重点危险罪犯展开的。各地监狱普遍实行的民警个别教育工作中的“三包责任制”(包管、包教、包转化),其对象是从罪犯中排查出来的各类重点危险分子(简称重危分子),在个别教育工作中实行的“集中攻关”,其对象也是“重危分子”,个别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为了教育转化各类重危分子,维护监管安全。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毕竟,维护监管安全是监狱干警的基本职责,教育转化各类危险罪犯也是“改造人”的宗旨的体现,但其局限性同样不能忽视:一是监狱的职能不仅仅是维护监管安全,更要提高改造质量,而且要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如果只是为了极个别“重危分子”才开展个别教育工作,那么,一旦没有了“重危分子”个别教育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吗?二是教育改造工作(包括个别教育工作)的对象应说是罪犯整体而不是特定少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也是提高罪犯整体的改造质量,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做好个别罪犯的教育转化工作,而很少顾及其他罪犯,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造质量的提高。此外,随着监狱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化和监狱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级加大了对监管设施建设的投入,物防和技防水平不断提高,监管安全的长效机制日趋完善,确保监管安全的基础日益稳固。我国监狱将实现从“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的转变,个别教育工作更要从重视安全稳定转变为重视教育改造质量,发挥“治本”功能,从根本上确保监狱的长治久安。

三、由重视创新形式转变为重视拓展内容

个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实际上在新中国监狱工作建立之初就已经广泛存在,但是作为一项教育改造制度,确切地讲,应该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个别教育的形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有所创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民警“责任承包制”,至今仍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为了维持个别教育工作的活力,各地监狱纷纷进行了创新和尝试,如湖北沙洋监狱实行“约谈制”;上海市未管所建立个别教育工作招标承包制;浙江乔司监狱首创“一警一箱”制度;山东潍坊监狱成立“女警教育中心”,用“女警+网络”的形式对罪犯开展个别教育和咨询服务;安徽省巢湖监狱实行个别教育罪犯“点警制”等等。这些创新和探索,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形式,在内容和方法没有实现真正的突破。笔者认为,深化个别教育工作,不仅要有形式上的创新,更要注重内容的拓展。个别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针对罪犯的“个性”进行有的放矢的说服和疏导,关键是针对罪犯的个性化的犯罪原因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犯罪结构、犯罪原因、犯罪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综观我国当前的犯罪类型,既有政治上对立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也有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侵犯财产等的刑事犯罪,还有因贪污、贿赂而致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犯罪,更有利用高科技、高知识手段的智能型犯罪,导致这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相当一部分罪犯犯罪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障碍,如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等,对于这部分罪犯,运用传统的“说教”的方法,非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事与愿违。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就会有效。因此,我们认为深化个别教育,不仅要创新形式,更要丰富手段、拓展内容;不仅要关心罪犯的思想问题,而且要关注罪犯的心理问题;不仅要立足于解决罪犯在服刑期间所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更要关注罪犯如何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未来。

四、由重视强制性转变为重视和谐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贯强调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首先要体现强制性,民警在对罪犯个别教育时也是居高临下,“我说你做”,事实证明,这种强制性容易使罪犯产生抵触情绪,当然也就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深化个别教育重点之一,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民警与罪犯的关系。如果仅从个别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笔者认为民警与罪犯的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可以称之为特殊的“师生关系”,按照教育学的原理,两者要达到心理相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通情然后达理”。陈士涵先生认为“两者之间应当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所谓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指作为个体的监管人员与罪犯之间不存在私人的亲密关系,更不存在私下的权钱交易或其他的彼此利用关系;所谓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是指监管人员与罪犯之间的关系是友好的、能够合作的,如果一旦发生冲突和矛盾,则能够较快地消除敌意和对立”。“如果你不与罪犯和谐相处,你就不可能了解他们,更不可能改造他们”。个别教育工作要取得预期效果,过分在意强制性是行不通的,建立民警与罪犯之间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且民警占据着主导地位。

五、由重视个体行为转变为重视整体功能

众所周知,个别教育主要是采取相对固定的方式,由特定民警对特定罪犯进行“一对一”的教育、交流和沟通,整个施教过程基本上也是一名民警负责完成,对于某一名罪犯的教育转化工作,基本上由承包民警独立完成,这种运行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罪犯教育改造的效果完全由承包民警的能力和素质来决定,若承包民警的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心,就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反之,效果就会不理想,甚至会强化罪犯的抗改意识,增加改造的难度;第二,容易造成罪犯对于承包民警的依赖性,罪犯的改造表现往往随着承包民警工作岗位的变更而产生波动,不利于罪犯长期改造;第三,容易形成民警在个别教育上“各自为战”的局面,妨碍了监管改造资源的综合利用,制约了整体功能的发挥。避免出现上述不利局面的途径:一是调整个别教育的运行模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优化组合,成立矫正小组(攻关小组)实行一人负责,多人参与,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罪犯一旦出现思想问题,由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民警进行说服教育;发现罪犯有心理问题,则由负责心理咨询的民警负责提供帮助等等,这样可以发挥整体优势,使罪犯在现有条件下得到最好的教育;二是整合现有的监管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改造工作,从分管分押、劳动生产、考核奖惩等各个方面,制定协调统一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计划,实现罪犯教育改造功能的最大化;三是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建立社区矫正制度、志愿者服务制度、受害人谅解制度等等,最大限度转化罪犯的思想,将其改造为守法公民。

六、由重视直觉感知罪犯转变为科学认识罪犯

如何认识罪犯决定着如何改造罪犯。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罪犯的构成主要是历史和现行反革命分子,我们对罪犯的整体认识是一个政治术语——“敌人”。对于“敌人”的改造,主要是世界观的改造,教育形式主要是集体教育,如形势报告、政策教育、组织参观等。到70年代至80年代,罪犯的构成主要是刑事犯罪分子,我们对他们的整体认识是一个道德术语——“坏人”。监狱的教育形式主要是课堂化的分类教育,通过办特殊学校,实行扫盲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同时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行为矫治。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押犯构成日趋复杂,犯罪形态日趋多元,犯罪原因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已经很难用诸如:“敌人”、“坏人”等简单概念来将罪犯进行有效归类,在此情况下,个别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和重视。但是在如何认识罪犯的问题上,很多民警仍然靠经验、凭直觉,沉湎于惯性思维,结果引发了有关行刑理念上的热烈争论,再加上监狱体制的制约、经费保障的困难、监狱生产经营的艰难以及监管安全的空前压力等等,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陷入了止步不前的困境。新世纪之初当上海市监狱系统率先提出“科学认识罪犯”的命题后,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响应和广泛深入的讨论。我们认为科学认识罪犯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改造罪犯,科学认识罪犯的重点不仅仅在于从客观上把握罪犯的整体,更要从行刑个别化的意义上认识罪犯的个体,关键在于对罪犯进行科学分类。在新的历史时期,罪犯分类是教育的前提,监狱应根据罪犯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所犯罪行的轻重和人身危险性的差异,在科学认识罪犯的基础上,对罪犯实施科学改造,从每个罪犯的具体情况出发,实行个别处遇、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实行关押分类化、处遇个别化、改造个性化。

七、由辅助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

关于个别教育的定位,我们习惯上将其视为集体教育和分类教育的细化和补充,尽管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教育个别工作,尽管各地监狱均建立了个别教育制度,并坚持常抓不懈,但是在监狱教育改造制度体系中,个别教育始终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这种定位严重矮化了个别教育工作,压缩了个别教育的发展空间,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近年来,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矫正模式,即个案矫正模式(又称个别化矫正模式)。有学者研究指出,完整的个案矫正模式具有3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观念层面,无论对罪犯进行分类、管理,还是矫正、处遇,无论出台规章制度,还是进行实务操作,都应当树立“立足于罪犯个体”的理念;二是程序层面,关于罪犯评估、分类、管理和教育矫正的流程、步骤与程序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充分适应不同罪犯个体的具体情况;三是技术层面,在评估、分类、管理与教育矫正罪犯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所应用的技术工具应当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基本符合“因人施管”、“因人施教”的原则,并切实满足“罪犯个体矫正与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个案矫正模式,特别是其中的教育矫正工作与我们的个别教育工作有很多相似和重合之处,很显然,相比之下,个别教育工作定位太低,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个案矫正模式”的有益元素,对个别教育工作机制进行充实、完善,保留我们原有的合理成分,构建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个别教育(矫正)工作新模式,为科学的教育改造罪犯提供新的支点、搭建新的平台,使个别教育工作在改造罪犯中居于主导地位。

八、由重视言教转变为重视言传身教

首先,个别教育工作对于个人民警的施教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能力决定教育效果,而在客观上,监狱民警的素质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也就是说有部分基层民警是不适宜独立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前文已经提到过,个别教育的对象事实上只局限于对监管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重点危险罪犯”,而监管安全责任制的要求是“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随着排查工作越来越严、越来越细,“重点危险罪犯”的比例不断上升,导致了一线民警人人都有“三包”对象,个个都要开展个别教育工作,这种“全员上阵”的局面,必然造成个别教育工作的“广种薄收”,影响了其效能的发挥。其次,对于民警能力的要求,要与时俱进、注重实效。我们经常把抓个别教育常被称作“谈话教育”,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民警的表达能力往往被看作个别教育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认为,在新时期,面对日趋多元的押犯构成,民警的“能说会道”只是教育改造罪犯的次要条件,改造罪犯的实践,对一线民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素养,“人性化”理念已经被争论得过炽热,也产生太多的歧义和疑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我们提出“悲悯”理念,认为担负着教育改造罪犯的监狱民警应当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更能体现中华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也易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第二,要平等地对待罪犯,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第三,要以身作则、公正执法,我们不仅是教育者,更是执法者,公正廉洁是我们的天职,“一次不公正的执法,是摧毁千百次的说教”。2006年上海市犯罪改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服刑人员对监狱民警评价”专题调研,他们以在押罪犯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民警的仪表、言行举止、刑罚执行能力、教育改造能力、工作态度等运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监狱民警在监管改造罪犯的工作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民警的教育管理水平需大力提高;二是对服刑人员人格尊重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三是有损公正执法的现象并未杜绝。“服刑人员尊敬的民警类型排序”依次为:公正、诚信、人道、责任、亲和、关心、修养、德行。由此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九、由重视思想教育转变为重视人格改造

为什么要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基层同志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有的人认为,是完成规定的谈话次数;有的人认为是为了了解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以便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监管安全;也有的人认为是为了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教育转化罪犯的思想。我们认为,个别教育工作重点是为了解决罪犯的个性问题的,思想教育不应当作为个别教育的重点。有学者提出,在思想教育方面,传统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对于当今的大多数罪犯已经没有针对性,应当重点开展法制教育,培养罪犯的服法、守法意识,法制教育应当用集体教育和分类教育的方式进行,对于极少数有罪不认的罪犯,可以结合其犯罪行为和思想状况,采取个别教育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个别教育应当立足于采取个性化的方式解决罪犯在服刑中遇到的个别问题,重点是关注对于罪犯人格的重塑。陈士涵先生在其专著《人格改造论》(上、下)中,系统阐述了改造罪犯人格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改造罪犯人格,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方法。至于如何通过个别教育促进罪犯人格改造,我们的体会是关键在于发挥民警的示范作用。“监管人员在改造罪犯的活动中,应当身体力行,使自己形成健康、发展的人格特征,形成高尚的人格形象,形成真正的人格力量,由于这些健康良好的人格特征、人格形象和人格力量是以监管人员的行为体现的,它在无言无形之中就对罪犯的人格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造。这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人格对人格的教化、人格对人格的改造。这是庄子所说“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这也是个别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十、由重视主观评价标准转变为重视科学评估标准

对于个别教育的考核评估,包括相互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罪犯改造状况的评估,我们通常用“转化率”来衡量;二是对于民警开展个别教育工作状况的评估,一般是检查民警的“谈话记录”,(重点是记录的数量和内容),考核一贯是认真的,各级“个别教育能手”和“个别教育标兵”的评选标准也是严格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够严谨、科学,具体表现为:第一,罪犯是否转化没有明确标准,无非是看近期是否违纪、没有违纪就算是“稳定”,如果获得了行政奖励,那就更能说明罪犯改好了;第二,缺少关于民警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的直接效果的考察,民警记录的数量多,就能反映个别教育效果好吗?内容详实就能说明成效明显吗?罪犯没有违纪,甚至是受到行政奖励也不能说明已经改好了,对其真实思想包括人身危险性、重新犯罪预测等,需要借助评估量表和工具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如果单纯地依靠主观评价标准,不但不能真实地反映个别教育的效果,也会给下一步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加强个别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对于考核评价标准的修订和完善,重点是要建立关于罪犯改造评估体系,对罪犯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估,并以此作为对罪犯进行分类、处遇、考核奖励的基础和依据。在司法部的高度重视下,探索改造质量评估标准已成为当前监狱理论与实践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江苏模式”、“湖南模式”、“山东模式”等等。罪犯改造质量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个别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必将进一步促进个别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个别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造罪犯的成功经验和基本制度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学习和借鉴有关理论和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个别教育工作,提升个别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三监区2008年全年工作总结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我监区在监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同志悉心关怀下,在监区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紧紧围绕年初监狱党委提出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全年取得较多成绩,收到诸多成效,得到很好监管效果。在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的前提下,以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为首要任务,抓好对罪犯的监管、教育、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目前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2008工作责任目标,现将我监区2008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工工作方面

(一)队伍建设

以“抓基础、提素质”为目标,全面推进监区政治、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落实监狱“四包”责任制。2008年是我监区监管工作整顿年、监区正规化建设投资年。监狱中层领导人事变动、监区班子、分监区班子调整等都牵动着我们每位民警的心,在这种情况下,监区民警的思想也极其复杂、多变。目前我监区民警队伍年轻同志多,新人多,有实际业务经验的民警少,较多新民警基本功不扎实,管教业务可操作能力不强,就这种客观情况监区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统一思想,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治本作用,适时加强监区民警的思想政治建设,专项业务能力建设,这一方面工作取得较好收效。

在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一名同志被提任正科级领导职务,一名同志被提任中队级领导级职务,三名同志被提任为副中队级领导职务。我监区高度重视民警队伍建设,把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班子的协同能力和整体战斗力,同时努力强化民警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提高民警的履行职责能力。实现了全年无民警违法、违纪、违规,队伍建设状况良好保障了其它工作的有序健康开展。本监区开展了正规化建设取得较好效果,现正在开展深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二)党的建设

本我监区有两名预备党员同志预备期满经考察合格转正为中共党员,一名同志经过组织培养新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目前我监区党员人数为12人占监区民警总数的70%,这一比例在全监来看是较高的。党员同志政治责任感强为党的事业付出也较多,急、难、险、重是总冲锋在前,在人民民主专政工作中,党员同志发挥党性坚持原则,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事迹很多很突出,党员同志能够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勤勉尽责,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能够说明我们的基层堡垒是很坚固的,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

二、监管改造工作方面

(一)政狱工作

全面落实各项监管制度、措施,确保监管秩序安全稳定。

我监区全年落实监狱各项监管职责和措施,努力实施了“五心”工程,下大力度开展打击罪犯持有手机、现金、酒类食品等违禁品专项活动,认真落实“四包”责任制,进行隐患大排查活动,精习组织部署“四项安全防范”大会战活动,确保了我监区监管秩序绝对安全和稳定,实现监狱管理全年“四无”目标。

(二)刑罚执行、狱侦工作

2008年罪犯改造质量也是提高较快一年,在押罪犯的能够认罪服法,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积极参加“三项”学习,没有罪犯狱内又犯罪,罪犯监内重大违纪率同比上一有较大程度降低。通过规范执法和执法规范化,促进执法公平、公正,切实推行政务、狱政公开,罪犯百分考核工作做到日清、周核、月结,全程公示。罪犯有效奖分评比工作做到分监区民警集体评议,监区评审,罪犯百分考核领导小组核查审批,层层监督。罪犯减刑、假释、保外等执法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执行,此项工作民警从未出现任何错案和渎职行为。

狱侦工作有效开展,对打击罪犯违法违纪起到重要作用,专案耳目、控制耳目准确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狱情报告能够真实反映监区犯情动态,为监狱准确部署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三)教改、生活卫生工作

在对罪犯教育改造过程中,全体民警能够依法行刑,公正执法,摸索教育改造新方法,总结新鲜经验,使绝大多数对一些重点犯、顽危犯能够有效的包夹和转化,改好率持续提高,对一些个别的抗劳抗教,持有违禁品的罪犯予以严厉打击,也给予其它违纪罪犯不同程度的处理,有效的净化了改造的环境,同时我监区进一步保障罪犯权利。努力解决罪犯改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罪犯排忧,提高了罪犯改造积极性,消除了潜在危险隐患。

今年监区投巨资对罪犯生产车间环境卫生进行建设性改善,使安全生产、生活卫生环境得到较大提升,下一步是对新迁入的监舍环境进行规化性改造,提高罪犯居住质量和卫生质量,同时也要较高程度要求罪犯的内务卫生,使罪犯有一个温馨整洁的家园,环境美好要在罪犯改造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工作方面

我监区在年初受领监狱制定的生产任务后,就明确目标,层层分解指标任务,落实责任制,通过内引外联,广泛招商引资,保持了生产连续,并与新老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我监区通过科学分工,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响应的激励机制,使各项生产顺利开展,全年上缴利润

万元,由于罪犯持续减员全年未得到补充,调整后新任务将在12月下旬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及监狱有关规定,水、电、生产用煤气、劳动工具专人管理,全年没有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和责任事故。

四、2008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监区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一是民警队伍建设个别民警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适应变化的监管工作实际。二是监管改造工作中部分罪犯规范化意识稍差,有些情况导致监管工作在全监综合考评中不够突出,与改造职能科室沟通还是不尽完美,有待于近一步和谐。三是,生产经营指标只能够按人均完成,由于项目基础原因,及犯人的劳动水平极限发挥,经济任务很难再实现新突迫。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力争实现的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努力打造平安监区,为此我监区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1、民警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实现民警无违纪、无违法、无违章失职,整体合力显著增强,执法执纪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2、保持监管秩序的持续稳定,实现“四无”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罪犯的改造质量全面提高。

3、生产经营指标在科学合理计划内,力争完成任务继续挖掘生产潜力,扩大生产规模,调整生产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形成大生产格局。

5、立求2009年引进全新项目,提升利润价值。

6、力争2009年综合排名跨入先进行列。

在依法对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小龙潭监狱认真贯彻执行 “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十分重视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针对改造对象的不同特点,紧紧依靠法律政策的威力,加大个别教育工作力度,因人施教,恩威并举,通过全体监狱警察的共同努力,使得绝大多数罪犯的思想得到了改造,从而促使狱内罪犯改造秩序不断稳定,改造质量逐年提高,取得了连续九年无罪犯脱逃的良好成绩。

一、认识到位,坚持个别教育不放松

多年来,监狱党委始终把对罪犯的个别教育工作,作为新时期提高监狱警察素质的基础工作和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监狱党委每年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听取教育改造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个别教育工作,提目标、定要求。党委要求在个别教育工作中,要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充分运用科学知识,进行个案分析,在对罪犯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治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分析罪犯的心理、思想特征、犯罪原因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攻心和行为感化,促使罪犯的思想转化,向个别教育工作要监狱稳定,向个别教育工作要罪犯改造质量的提升。

二、各级领导亲自参与、率先垂范

我监狱各级领导在个别教育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严要求,亲自参与并积极做好罪犯个别教育工作。从党委书记到党委成员,无论分管改造,还是分管生产和安全,或者是分管政工、后勤的领导,都对监区的管教、生产进行责任制包干,并直接参与包干教育罪犯,每名监狱领导直接参与包干教育顽危犯1人,有针对性的进行谈话教育。监狱领导除外出学习和工作外,无论工作多忙,每月都要抽出时间深入监区找罪犯谈心、了解思想情况及改造表现,对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教育。监狱领导直接参与包干教育的顽危犯转化率三年均达100%。

三、以制度作保障,保证个别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多年来,我监狱非常重视个别教育的制度建设,早在九十年代就建立了个别教育工作的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2004年以来,监狱根据省局有关要求,重新修订了《小龙潭监狱罪犯个别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以规范全监狱的个别教育工作。为便于检查落实《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监狱又结合实际制订了《小龙潭监狱个别教育工作考核办法》,《考核办法》从十八个方面检查考核个别教育,每季度用于检查考核全监狱的个别教育工作。各监区根据监狱的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措施,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考一级”检查考核制度。从今年开始,将个别教育工作纳入整个教育改造工作进行考核。

在个别教育工作中,全监狱形成了“层层负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的工作格局。监狱分管领导每季度率领监狱管教业务处室有关警察深入各押犯监区,认真检查考核个别教育工作,总结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监狱在下一季度考核时严格考核上季度存在的问题,对仍存在的问题加倍考核扣分。这一制度的严格落实和执行,是我监狱多年来监管秩序不断稳定和改造质量稳步提高的关键。

四、强化培训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监狱警察业务素质,是做好罪犯个别教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多年来监狱领导高度重视教育警察的培训工作,监狱教育改造处与政治部培训中心密切配合,三年来先后派出95名警察参加了省监狱局举办的培训班,已有3名警察参加了部监狱局在扬州大学医学院举办的“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学习班”为期一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学习后现从事罪犯心理矫治、个别教育工作。在此同时,监狱为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先后自办个别教育培训班三期150余人。通过培训,监狱警察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罪犯个别教育工作的质量。

五、总结经验,提升水平

为了不断深化个别教育工作,监狱每年都在监区个别教育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召开全监狱个别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所交流的经验材料都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性,从而实现全监狱个别教育经验资源共享。监狱严格按照个别教育能手的评选条件,推荐省级个别教育能手,三年来我监狱经过监区、监狱的逐级选拔,有36名警察被评为省级个别教育能手,有64名警察被评为监狱级个别教育能手。今年还从监狱近三年来个别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中挑选30篇汇编成册(《监狱基层警察个别教育经验材料汇编》),供全监狱警察学习、借鉴,并进一步充实了监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学习内容,更好地利用这些经验指导个别教育工作。

六、创新工作方式,开展“点警约谈”工作

在认真做好罪犯“四知道”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监狱根据省局要求严格推行“十熟悉”工作,通过警察对罪犯十个方面基本情况的了解掌握,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我监狱还在认真坚持行之有效的个别教育制度和措施的基础上,从2003年起采用必谈与约谈的方式,在全监狱探索和推行“点警约谈”制度,深化个别教育工作,通过让罪犯挑选并预约自己信得过的警察汇报思想,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

三年来全监狱罪犯共预约一般警察谈话4257人次,预约监区领导谈话162人次,预约监狱领导谈话5人次,谈话满意率都在96%以上。

七、重点抓好顽固危险犯的教育转化工作

顽危犯因其固有的危险性、顽固性,给监狱的安全与稳定工作,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威胁。因此,教育转化顽危犯是个别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监狱认真做好顽固危险犯的排查和教育转化工作,将顽固危险犯的教育转化工作全部纳入“挂牌攻坚”工作。每年初,各监区根据罪犯在改造中的现实表现和顽固犯、危险犯的认定标准,排查出罪犯中的顽固犯、危险犯,根据《关于开展“个别教育攻坚”活动的实施意见》(龙狱教[2004]13号)的文件精神,依据顽固犯危险犯的改造表现分为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进行“挂牌攻坚”。三年来全监狱共排查顽固犯、危险犯225人,教育转化177人,转化率为78.67%。通过对顽危犯的教育转化工作,确保了监狱的安全稳定,为监狱连续九年实现无罪犯脱逃奠定了基础。

6.个别教育案例 篇六

个案背景

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此外信任是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许多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信任老师,亲近老师。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因此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那么,对于班中的问题学生而言,其实更应该建立这样的亲和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严中有爱,训练之外的用心良苦。促进孩子发自内心的与不良的习惯告别。

个案介绍:

这个学期,我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小罗。

家访前,我就知道他有着问题和攻击性。到了孩子家中,方发现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专一,家长的溺爱让孩子的这个问题越发严重。到了班上,更发现孩子特别容易激动,一旦激动,头脑发热,就会出现开心的大叫,甚至跑出教室的现象。一旦和其他孩子有了冲突,头脑一热,还会打人,老师或同学一批批,他轻则说我生气了,重者踢打来与他交谈的老师。 我与孩子的家长交流多次,发现家长也对孩子的变化有些许了解,但对于交往中产生的问题,家长每天与孩子只在生活中遇到,则不甚了解。作为教师,我也遇到过他大叫我恨你,我不要理你吗,甚至踢打我的情况。而可怜的孩子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哭打之余,边说我明天要逃学,也在不断努力克制自己。

有一头狂暴的小狮子藏在本性善良,积极上进的小可爱心里,我的担心无以复加。一旦走错一步,一旦在教育上有了偏差,我是不是就是那个打开栅栏,把这头小狮子释放的人呢?

所以,我这个班主任只能边操作、边思考。首先,还是要发自真诚的进行管理,我往往在严厉之余,还要补充加上一句温柔的话,让孩子知道,我指正的是他不当的行为,而不是攻击他的人格。又比如孩子对我这个一年级老师有着对于母亲的热爱,心情大好之事,第一个要来看的就是我,而出现了困扰,他也会对我说:我恨你。哈哈,真是爱恨交织。这样的情感作为班主任其实是为难的,如此纵容下去,只有让我的管理出现公私不分的现象。所以,我采用让他少爱我一些的方法。许多时候,当我批评或者表扬到他以后,孩子的眼中流露出情感了,我便将视线离开他,去展开其它的话题,孩子得到教育即可,这便是“就事论事”。过分呵护和包容,甚至我展开对待其他孩子那样的关心和体贴,反而是害了他。

第三是对于家长的态度。孩子出现了行为上的偏差,我每每都会致电告知。但我也很困扰,小罗妈妈的确是个善良而又好强的女性,每每与我交流以后,她也会有一两句的偏袒(作为母亲,能够理解)但第二天,孩子的表现立刻有了很大的转变。

个案分析: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决心信念。自决心信念是学生各方面学习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对于小罗,我也时时寻找契机表扬他,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我还和他一起想办法,让他寻找到克服缺点的好方法。

还有,还有帮助家长树立帮助孩子转变的动力和信心。以先在的我看来,这些6岁孩子的家长都是些小妈妈,小爸爸。他们有时是缺乏方法的。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不断变化的“内动力”,关键看家长能不能找对“钥匙”,激活孩子成才的“发动机”家长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仰”,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和将来!我们必须坚信孩子身上有着巨大潜能,坚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成为我们最大的骄傲。

7.对“培智儿童”个别化教育的探讨 篇七

一、确立个别化教育概念

个别化教育是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实现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也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特征, 因此个别化教育的探索受到特殊教育界的空前重视, 但对个别化教育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在认识上还存在许多模糊、混乱之处。

个别化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孤立的教育模式, 更是一种理念、模式、方法和策略的总称。个别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方法上的一种教学方式。个别化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现象, 可追溯到我国封建社会的私塾教学。1978年出版的《个别化教学》定义为:“个别化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每门学科的学习进程, 按照学生各自的速度来组织。教学是不分年级的, 以使每个孩子在学习每门学科时, 根据他们的能力许可的程度前进。”

现在人们对个别化教学的关注不仅是作为一种教学形式, 还和教学目标、成绩评定、教材教法等密切相连, 作为一种强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加以研究。随着教育实际的不断发展, 个别化教学的含义已有了很大的变迁与扩展。

个别化教学可以是一对一的教学, 也可以体现在小组或班级教学中。根据培智儿童的个人能力、兴趣和需要, 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针对培智儿童的具体发展情况制订教育计划, 设计教学内容。它与集体教学是不对立的, 是协调发展, 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别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是教育理想的最佳实现。

二、培智儿童个性化差异体现

我国特殊学校中常见的智力障碍儿童的类型有: (1) 唐氏综合征 (先天愚型) 、脆性X综合征; (2) 先天性颅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 (3) 精神发育迟滞; (4) 脑瘫; (5)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6)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7) 广泛发育障碍; (8) 多重障碍; (9) 严重的触觉失调儿童。对于智力障碍儿的分类, 美国多达8种, 但我国大部分特殊学校全部归为智力障碍, 而不分类型和今后康复的可能预期。也不管其发展程度, 全部按入学时间分班, 使用统一教材, 统一教学基本要求。这样只会使许多教师成了“高级看护”, 只要保证孩子在学校不出事就行。

培智儿童的认知活动表现较迟钝, 认知能力存在缺陷, 记忆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都明显迟滞于正常儿童, 思维形式具体而直观。在感观方面, 他们的感觉器官没有明显病变, 但对事物的感觉能力比不上正常儿童, 往往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感知觉的主动选择功能较差, 不会积极主动地观察周围世界, 常常被事物的外部特征吸引, 而忘记认知的主要任务。培智儿童的个性差异, 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 还表现在心理方面, 如兴趣、爱好、需要、智能、个性等方面。这些导致了培智儿童的个体差异。培智儿童的主要障碍可能分别表现在记忆力、注意力、言语能力、自控能力等方面。

因为培智儿童存在个体差异, 在具体的教学中更要注意这些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 为了使培智学生健康成长, 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 在教学上最大限度地个别化, 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特征教学, 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围绕特殊儿童, 以特殊儿童需要为中心进行教育。

三、个别化教育的实施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诺说:“不相关或跨度较大的教学内容, 容易使智残儿童产生记忆的零落甚至脱节和遗忘, 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而定, 尤其是教学内容更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而定, 这正是个别化教育的关键。个别化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计划制订、教学内容选定及课堂教学。

1. 师资配置———分工与合作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 如何利用好他们的专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是协同教学的关键。培智学校的教师不可能像普通学校的教师那样有学科专职之分, 常常是一位老师要兼不同学科内容的课程, 而且有一至两门是主课, 这就要求教师一专多能, 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在了解每位教师的专长和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安排所教学科, 派最适合的教师开展教学。

2. 课程设置———全面与典型

培智儿童的教育教学需要主要体现在五大领域, 即学科教学、动作功能、社会交往、生活劳动和兴趣技能。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这五大领域, 在功课的安排上要全面, 包括学科教学、康复训练课、自理活动课、兴趣活动课、个别教学、情境教学。除了这些系统的课程安排外, 还可以做得更细致, 可以再分出几门适合智残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代表性课程, 例如休闲、谈话、个别活动、感知训练。

3. 计划制订———制订与实施

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 是制订良好的教学计划。教师在制订计划时, 不仅要全面考虑培智儿童的综合情况, 综合情况主要是指弱智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个别特点, 还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弱智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个别特点, 这样才能掌握弱智儿童的学习“脉搏”。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所拥有的7种智能会出现不同的组合。智能组合的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教师在制订计划时, 要充分分析研究培智儿童属于那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类型。了解培智儿童的学习类型和具体情况, 然后制订出在课上或课后实施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包括个别化教学的内容要求、时间步骤、形式途径、手段方法, 等等。

4. 内容选定———课内与课外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计划性、可变性、联系性。教师必须制订教学计划, 而教学内容应根据这个重点或主题而定, 再将这内容分散到每个领域中。每天的教学内容在选定的领域和重点内应具有可变性。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选择课本材料, 也可以找一些课外相关知识;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相关的课外材料作为补充, 根据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又可适当增减学习内容。培智儿童遗忘较快, 让他们每节课所学的知识都建立关联, 及时地进行巩固反馈, 更有利于他们掌握并加以运用。

5. 课堂教学———班级与学校

普通的班级教学不能适应弱智儿童的个别差异, 无法照顾到各个弱智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特点, 此时, 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个别化教学既可在班级中进行, 又可在特殊学校中进行。个别化教育的理念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活动, 控制学习进度”。弱智儿童与普通儿童不能一起学习, 需采用个别化教学。培智学校在实施班级教学时, 可以分组、分层、分类教学的方式进行。个别化教学既可在课堂集体教学时进行, 又可在课堂集体教学后进行。在向全班弱智儿童授课时, 可给予某些弱智儿童必要的个别化教学;课堂教学之后, 也可对少数弱智儿童进行个别化教学。

总之,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 以及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更多关注, 接受教育的培智儿童的障碍类型越来越复杂, 不同培智儿童的个别性差异很大, 除了智能和适应行为不良外, 还伴随诸如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人格特点、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突出差异。因此, 教学模式也正由原来的统一教学转向个别化教学模式。

摘要:培智儿童大多是因为遗传、出生过程或出生后脑部受到损伤而造成的智力缺陷。每个儿童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 培智儿童也不例外。培智儿童的教育, 已成为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培智儿童的特殊性, 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应针对其心理生理特点展开。培智儿童的个性差异尤为明显, 针对培智儿童的个性化差异, 应采用个别化教育。

关键词:培智儿童,个别化教育,个性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张文京, 许家成等著.培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与实践 (第一版) .重庆出版社, 2002:92-93.

[2]邓志伟著.个性化教学论 (第一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4:133-135.

[3]张文京.培智儿童个别化教育与教学, 重庆出版社, 2005.

8.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八

我校根据学生的现状,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个别化的礼仪教育计划。这里所提到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一种根据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要制定的针对每个残疾儿童实施的教育方案。它既是残疾儿童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总体构想,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积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并取得了一些实效。

制定小而实的目标

在个别化礼仪教育训练计划制订初期,教师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习惯等,结合其日常表现充分预设学生各月的礼仪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结合月教育重点,立足一月一目标,为每位学生客观地制定每月的礼仪教育重点目标及运用的策略。例如,对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会从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流畅度方面重点训练,对语言表达能力差或语言有障碍的学生,教师会从发挥其肢体语言、表情神态的角度考虑,使其达到礼仪训练目标。总之,因人而异、切合实际、有效达成是个别化礼仪教育计划实施的目的。

开展多形式的训练

班级教育是推动、落实个别化礼仪教育计划的基础阵地。礼仪目标确定后,教师通过创设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促进礼仪目标的达成。如情境模拟、教师讲授、模仿训练、活动实践、日记交流、辅助支持、简化练习、展示培训等,通过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实践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愉悦自信的情感体验,使每位学生在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多渠道引导

智障学生的礼仪教育是一个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长期坚持的教育训练过程。个别化礼仪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必须由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以及社会实践基地人员参与、支持、协作。因此,我们请家长和社区相关人员走进学校,参与学生的礼仪教育计划的制定,达成共识后,明确一段时期内学校礼仪教育重点目标,在家庭与社会多方提供教育环境与支持下,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还在各班教室创办礼仪教育角,开展礼仪班会、五星文明班、礼仪小标兵评选等活动,将每人每月的礼仪训练目标进行展示,使礼仪教育的宣传学习更加贴近学生。与此同时,科任教师参与的领域教学训练也有效地促进了礼仪教育中相关技能的学习,让课堂教学成为促进礼仪技能学习的有效推手。如通过例行教学训练、综合课、音乐课、康复课、社会实践课等学习,学生们明确了鞠躬问好的标准动作;在外出实践与人沟通时,掌握了礼貌向人询问的方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入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在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中运用礼仪、礼貌实践技能,其礼貌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全方位渗透

在各种展示活动中,学生们学习和巩固礼貌用语、形成礼仪习惯会更加自然,教师的教育引导更有针对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为学生们提供真实的文明礼貌用语、仪表礼节礼仪的实践机会,成为检验礼仪教育成效的平台和载体。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也是学校全方位展示学生礼仪教育的宣传阵地,有的班级通过情景剧“客人来我家”,带领全校学生学习招待客人时应有的礼貌语言和行为;有的班级通过礼仪歌曲大家唱,让文明礼仪规范在校园中传唱,时刻提醒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的学生学会主动问好,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能问好、回答问题,还有的学生懂得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体态与客人交流。

9.个别教育案例分析 篇九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就有了很重的责任。 记得刚刚接这个班时,班级里就有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同办公室的老师早就向我提起过他。他是个被领养的孩子,可能是家长工作忙碌,对他疏于管教,因此他非常调皮,常常不做家庭作业。成绩因此每况愈下,最后家长决定办个休学,让他在四年级重读一年。 经过了解,我发现他还不仅仅是调皮,他还有偷拿别人东西的历史。这不,没有过多久,班级里有同学告诉我少了20元,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他。而他脸也涨得通红,辩解着:不是我。我当即说,在事情没有查清之前不要冤枉自己的同学,可能是放的地方记错了。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放学时分,我把他留了下来,跟他谈起了心。

我告诉他,其实老师心里很清楚,如果他能主动告诉我的话,我会很高兴,而如果查出来的话,那么他会多么的没有面子。人偶尔犯错是可以谅解的,而如果知错不改就不可以原谅了。他听了,点着头,我知道他心理开始动摇了,于是我告诉他,这会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当然,父母那里我是得告诉一声的,征求他的意见。当时他还是有点觉得不能告诉父母,我让他知道,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告诉他们是为了他更健康的成长。最后他答应了。我让他把钱悄悄放在那个孩子的课桌里。第二天,我让那失钱的孩子再好好找找,他欣喜地告诉我找到了。这时候,他的头低着,一定是内心还有着难为情吧。

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因为上课经常不听,作业不按时完成,所以功课早已经拉下了很多,因此对学习也有了畏难情绪,越发觉得学习没有乐趣了。他不仅应用题不会分析问题,连计算也不过关。当时他做计算题时,我发现他竟然小数乘除法也不会。我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帮他补习,先从小数乘法教起。慢慢的他掌握了方法。而应用题

我常常把各种类型归类,举一反三。他逐渐愿意做作业了,作业本上的优也多了起来。有时候,遇上不懂的地方,他还能主动来问。

10.个别教育实训案例 篇十

(1)请示范警察与姜某的个别谈话。

5月中旬,姜犯与其妻的离婚案件在监狱开庭,姜犯在反复思考后同意离婚。管教民警注意观察了开庭的情况,发现姜犯妻子离婚的真正原因,发现其妻对姜犯仍有感情(离婚不离家,愿意帮姜犯抚养判给他的一个孩子,承担其在监狱服刑的生活费用,庭审始终泪流不止,言语中流露出仍有和姜犯复合的可能)。

(2)请做出对姜某的个别教育计划。

2、罪犯刘某某(盗窃罪,寻衅滋事罪,2年6个月),31岁,沭阳人;罪犯杨某某(妨害公务罪,聚众斗殴罪,3年6个月),40岁,连云港海州区人。两犯于2007年5月12日入监,入监当天因不听助训员安排,与助训员发生争执,由民警给予了及时的制止教育;入监第2天早上训练时两犯有不服管理的表现:杨犯在队列里跑步时摇头晃脑,不喊口号,刘犯不跑步,与助训员对抗。针对这种情况,管教民警立即找两犯进行个别谈话,对其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通过分析了解两犯特征:发现两犯自恃多次入监服刑,与其他犯人相比自觉有优越性,想树威风,好面子。

(1)请做个应急性的个别教育谈话

(2)请做个事后教育行的个别教育谈话。

3、仲某(强奸罪,二年),21岁。2006年4月1日入监,入监后,监区民警通过日常观察:发现该犯情绪极为焦虑,经常在号房里来回踱步,不时地向窗外张望,注意到这种情况后,管教民警及时找该犯谈心,该犯反应自己很彷徨、烦躁,主要担心刑满后受到村里人的鄙视,为了逃避,自己一度产生过永不回家在外流浪的念头。

(1)根据以上情况,请示范与该犯的个别教育谈话。

(2)请制定对仲某的个别教育计划。

4、罪犯丁某曾系某劳改农场管教干部。一日,丁某在搜监时,发现劳改犯米某私藏小锉一把,遂怀疑其妄图越狱潜逃。丁某召集与米某同监的七名犯人,先向他们介绍了米犯的情况,并且说:“今晚如果他不老实就好好地收拾他(指拷打)。”随后,丁某将米某押至中队办公室内审讯,令米犯跪在地上,米犯不肯交待。丁某遂一直罚米犯跪着。晚上,丁某找来看管禁闭室的职工王某、张某参加审讯。丁某用木棍、竹竿和浸湿打结的麻绳抽打,边审讯边抽打达两个多小时。米某被打得伏在地上昏死过去,无法继续审讯。被告人丁某遂叫人用冷水将米犯冲淋后抬回监房。

(1)现丁某为你所管理的罪犯,针对以上事例,你如何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11.个别教育工作小结 篇十一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个别化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43-02

当前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中,最突出的是两条:其一,让每个学生成功,加强“个别化教育”;其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由此可见,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是以人为本,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一、了解每个教育对象,构建课堂目标和内容

1、了解每一个教学对象的个体。个别化教学的前提是学生个性及个性差异的测查诊断,根据诊断安排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需要、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为他们安排灵活的课程和内容,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最大可能的得到发展。

2、建立适应性的学习目标。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所以个别化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建立了适应性目标。适应性目标既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也不是永远达不到的,而是指经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身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

个别化教学强调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改“课堂”为“学堂”,改“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教”为“学”服务。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能力强者的学习目标层次较高,能力差者的学习目标层次较低,内容较简单。由于教师对学生已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确定了每一个学生的适应性目标,所以不同的学习目标为不同的学生的“学”服务,以期达到人人发展目标。

3、提供可选择的多样性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提供可选择的多样性的教学内容。除了一般程度的教材内容外,教师可以指导能力较高的学生利用其它资源自行练习、阅读相关的资料。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能简化其教学份量及内容。

二、探索个别化课堂教学形式,形成个别化教学模式

1、营建个别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小班化教育环境为个别化教育的展开提供了自由的心理环境。心理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潜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客观条件。个别化教育教学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气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关系。课堂上,让学生不怕老师,让学生敢说“我不懂”,让学生会说“我认为”,让学生觉得“我讲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的理解对大家很重要”,让学生提高学习需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中,给学生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空间;让学生兴趣发展、个性舒张,但对于个性过分张扬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扬“长”改“过”,一步步走向自我完善;对于胆怯自卑个性的儿童,坚持多肯定,少否定。

2、倡导交互型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个别化教学中积极倡导交互型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在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中,使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碰撞不断发生,使每一个独特的自我得到张显,每一个个体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都有不同,但大家又能悦纳不同的观点,从而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3、安排不同的辅导策略。学生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相同,但能力差者需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适时的辅导。具体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辅导。课前辅导: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个别化教育对象自身特点,课前对个别化教育对象进行个别辅导,这里的个别化教育对象指的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内容可以包括教材内容的预习指导,并预估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为课中的及时辅导和反馈作铺垫,以降低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课中辅导: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特点,预估其掌握的速度、程度,预设教学反馈和调整教学过程的措施。课堂中,教师力求从课堂教学反馈中发现问题,随机应变,及时点拔;课后辅导:对课堂教学尚不够理解和掌握学生,则应进行课后辅导,可由教师负责,也可由合作伙伴担任,有时甚至可以是家长。对课堂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和好奇的学生,教师应于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型的辅导。调整学生的学习速度。允许能力较高的学生自我控制学习速度,熟练一项内容之后,接着学习新的内容,以期加速学习。

4、开展“双休日”分层作业设计活动。从学校班级人数较少的实际出发,开展双休日分层作业设计。学生们双休日的作业是自助餐式的,有自己选择作业的余地,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通过双休日分层作业布置可以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使作业发挥出反馈、矫正及交流的功能,而不是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5、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对一”的教学只有父母才能做到,所以,在小学父母是学习困难学生的最好老师。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一般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通过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建立“一对一”的家庭辅导机制,使学校教育在家中得到延伸,保证个别化辅导在家中也能实施。

6、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集体教学+合作教学+个别化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伙伴帮助、补偿教育等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结构。

这样,通过交替采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既满足了学生的个别需求,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个别化教学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三、展开过程评价,建立以个别化学习的评价机制

个别化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教育理念为指导,力图改变传统评价内容的单一性、统一性、被动性,评价根据多方面的内容,对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过程评价,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评价时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亲子互动”。具体有:

1、自我评价。注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我分析,从而实现自我调整。其过程为: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回顾、自鉴自评。小组互评:小组之间集体互评。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征求家长、老师的评价。

2、对话式的评价。教师和学生之间每天通过“家校联系册”上的“心情日记”和“留言板”进行对话。教师请学生当天的表现和对他的评价写在“留言板”中,学生则在“心情日记”中回答老师的评价,有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在“心情日记”中互相评价,互相激励。

3、评语式评价。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个别化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增设了两种评语——学科评语和即时评价。

(1)学科评语。各科教师结合各自学科教学为学生写的评语。学科评语打破了班主任包办代替的评价方式,真正把各科教学摆在了同等地位。如五年级第二学期老师们对学生郑燮园的评语:

上一篇:2020酒店前台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say动词的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