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人(精选4篇)
1.身残志坚的人 篇一
何军权,三岁时遭电击失去双臂。凭着坚强的意志,从1996年5月参加第四届全国残运会起到2004年9月雅典残奥会,共获得世界级金牌12枚,5次打破世界纪录。何军权先后被授予“特别贡献奖”、“无臂英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朱彦夫,是一个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他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战,向人生挑战,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黄阳光,5岁失去双臂。凭着惊人的毅力,他不仅学会了用脚自理生活,而且学会了用脚写字和绘画。在2001年第五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他获得了艺术汇演特别奖。后来进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他的代表作《秧苗青青》在全世界演出千余场。
约翰•库提斯,天生双腿残废,17岁被迫切去下半身。他的口头禅是:“因为我们能行”。就是因为这种信念,他不坐轮椅,坚持用手走动;为能够走远路,还学会使用溜冰板,他坚持参加体育运动并取得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成绩,是世界上公认的国际超级激励大师。
海伦•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老师的帮助下,考进哈佛大学,掌握了五国语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28岁那年的因病耳聋。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
邰丽华,幼年因高烧失去听力,是位聋哑姑娘,15岁接受正规的舞蹈训练,经过刻苦训练,她勤奋敬业、勇于攀登、从不言弃。她在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千手观音”的舞姿至今还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现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刘伟,10岁失去双臂,2002年,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19岁时开始学习钢琴; 2010年,参加《中国达人秀》获得冠军。
桑兰: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她用顽强的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
霍金,他得了一种怪病,40年都没有离开轮椅,后来又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不能说话,不能动,他凭着坚强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他用仅可以动的一根手指在一个小小的鼠标上编写出了好多关于宇宙的论著,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大家称他是“宇宙之王”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在砍去双脚后,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著作有《孙膑兵法》。
2.身残志坚故事素材 篇二
美国天生失双臂女孩的身残志坚故事
没有翅膀,也可以成为美丽的天使
“这孩子真可怜,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将来她可怎么生活呢......”25年前,她呱呱坠地,接生的护士抱起她,一脸的惋惜:这孩子天生没有双臂!妈妈安娜从产后的昏迷中醒来,来不及品尝初为人母的快乐,就被孩子的状况吓呆了。
幸运的是,痛苦之后,安娜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积极面对现实。安娜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计划地对她进行训练。最开始,教她用脚来抓玩具,用手可以轻易完成的动作,她总要反复很多次。好在,她非常聪明,渐渐地,不仅学会用脚拿玩具,还可以轻松地用脚吃饭,穿衣服,甚至给自己梳头。
很快,她到了入学的年龄,妈妈早已教会她用脚来写字。在去学校之前,她还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放学归来,却满脸泪痕。原来,有好几个小朋友嘲笑她写字的样子,甚至没人愿意当她的同桌。
女儿委屈的.样子,刹那间刺痛了安娜的心。她开始为女儿讲故事:“传说中,天使都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她们整天飞来飞去,为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可是,有一个天使,出生时就没有翅膀。为此,她十分悲伤,天天以泪洗面。上帝知道了这件事,就安慰她说,没有翅膀照样可以当天使,只要你懂得宽容,积极去帮助别人。小天使忽然就明白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悲伤,总是千方百计传递爱心,大家都喜欢上了她......”
没等安娜把故事讲完,女儿忽然就破涕为笑了:“妈妈,我也要当一个没有翅膀的天使!”从此,面对别人的嘲笑,她不再抱怨,而是尽可能传播善良。比如,把自己的巧克力和小约翰一起分享,把彩笔借给坐在前排的莫莉,在小朋友们上体育时,帮他们看好衣服。
就这样,虽然身体有缺陷,她还是一路阳光而快乐地成长着。高中毕业那年,她正在为学习什么专业而犹豫,突然传来一个坏消息,邻居家的一个女孩自杀了。那个女孩,不仅非常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就在前几天,她们还在一起聊天。那么健康美好的一个生命,怎么会突然消失了?
原来,那个外表阳光的女孩,其实早就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只是粗心的父母一直没能发现。为好友悲伤之余,她当即决定报考心理学专业,希望将来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拯救那些心理有“残疾”的人。
22岁那年,她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次偶然,她认识了一位战机机师,对方建议她学飞行。因为自己天生胆子小,而且有恐高症,她拒绝了这位朋友的建议。
就在这时,有一个跳芭蕾舞的女孩,因为车祸失去双腿后,屡次悄悄自杀,被父母带到她的心理诊所。面对绝望到极点的女孩,她下定决心要打一个赌,于是跟女孩说:“如果像我这样没有双臂的人,能够学会驾驶飞机,你就必须答应我好好生活下去!”女孩根本不相信她能做到,机械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她努力克服恐高的心理,花费了比常人多5倍的时间,终于考取了轻型飞机牌照,成为首位利用双脚驾驶飞机的机师。驾机冲上云霄的那一刻,她禁不住热泪盈眶,而那个跳芭蕾舞的女孩,也终于被她的勇气打动了,发誓一定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她的名字叫考克斯,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这次翱翔天际的壮举,让她一下子成了当地的名人。在接受一家电视台的专访时,她微笑着说:“原来,就算没有双臂,也一样可以实现翱翔蓝天的梦想!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童话故事中,那个没有翅膀的天使......”
3.身残志坚 自强不息 篇三
罗素容,女,49岁,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眉师附小。1983年毕业于峨眉师范学校,长期在边远的金花小学任教,先后担任学校工会主席、教导主任。2004年调入眉师附小。罗素容老师是东坡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区首批骨干教师,第二批名教师,多次被评为受区政府表彰的先进教师,其先进事迹先后在《眉山日报》、“眉山电视台”专题报道。
罗素容老师3岁时不幸摔伤左腿,从此落下终身残疾,14岁那年母亲病故,作为家中老大的她,小小年纪,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承受着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重担。但是罗老师努力学习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
千辛万苦踏上工作岗位,却爱上一个体弱多病的丈夫:胃病、直肠癌,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不知熬坏了多少个药罐。尽管生活非常艰辛,但她在工作中总是争挑重担,勇挑重担,无论担任什么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尤其在担任教导主任期间,在培养年轻教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调入眉师附小后,罗老师努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她所带的05级8班班风正、学风浓,运动会、歌咏比赛、艺术节都能取得可喜成绩,课间操踏步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罗老师课余时间几乎都和学生在一起,就连生病也不会离开。
罗老师不仅工作干得很出色,而且在孝敬父母、教育子女方面更是值得称赞。
2004年,罗老师在爱人病故四年后与同命相连的青神西龙小学的张建怀老师结合,组成新的家庭。张老师的爱人病故后,带着一个10岁的女儿。罗老师有个12岁的儿子。两个一贫如洗的家,组成的新家,生活的艰辛无以言表。但罗老师硬是用自己的
爱心、耐心、细心为一双儿女把苦日子变甜,真不容易。2007年前,张老师一直在青神,每周回家一次,两个孩子的教育的任务几乎都落在罗老师一人的肩上。
2004年9月,罗老师主动提出把读六年级的女儿从青神转到眉师附小读书。当时的女儿,缺乏自信,见人总是很胆怯,说话总是把声音压得很低,走路也不敢抬头,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为了帮助女儿树立自信心,罗老师时时对女儿进行理想和前途教育,想尽千方百计。首先和老师取得联系,让她在班上多认识新朋友,鼓励女儿主动承担一些班级管理工作,有了成绩及时表扬。
在家里,罗老师总是让女儿和自己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拖地、洗碗等,并把这引起信息及时反馈到女儿的班上,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予表扬、鼓励,慢慢地女儿也变得开朗一些、自信一些。
到了初中一年级,女儿第一学期实验班入学考试,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罗老师让女儿把在她前面第五名的同学的名字抄写在家里写字台的右上角,每天对着这个名字说一遍:“第一次月考,我一定要超过这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罗老师每天关注女儿每个学科的学习进度,做到女儿学到哪里,自己就跟到哪里,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常常和女儿一起讨论各个知识点,一起做练习题。用同样的方法,每次超五名同学,女儿第一学期下来,在全班55名同学中,考到了35名。
女儿的点点滴滴进步,罗老师都及时表扬,随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女儿的各学科期末考试总分已跃居全年级第15名。这时,罗老师心里有数了,女儿这样坚持下去,考眉中就有把握了。但在青春期的女孩子来自生理、外界的干扰因素很大,罗老师为了帮助女儿排除这些干扰,常常用自己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教会女儿如何战胜自我,顺利考入了眉中。
为了培养女儿的良好习惯,罗老师在女儿读大学之前从来就
没有单独让女儿自己在家,无论什么情况,她都要陪在女儿身边,随时了解女儿的心理动态,让她在家里学习时,心里感觉很温暖。
在生活上,罗老师对女儿的关爱远远胜过对自己的儿子。儿子对这个妹妹也非常关心,两兄妹一直都非常要好,这让罗老师感到非常欣慰。
2005年暑假,儿子的鞋子已经补了又补,一家四口人,准备一路上街走走,顺便给儿子买鞋。但罗老师心里一直想让儿子把鞋补一补再穿。因为罗老师想用这笔钱给女儿购买消疤液,女儿3岁时因为意外不幸将左手胳膊中部烫伤,留下了一片疤痕。罗老师觉得这样女儿穿短袖时就不那么美观,也会影响女儿的自信,一直想替女儿除掉这个疤痕。
那天,女儿和她爸爸在前面走,罗老师和儿子在后面,一边走,她一边给儿子讲妹妹这个疤痕的来历,激起了儿子的同情心,最终让儿子主动提出用这笔钱给妹妹买了消疤液,共花了398元。这笔钱对当时罗老师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全家人乐呵呵地拿着消疤液,其乐融融就回到了家。
组合家庭,最难做好的就是子女的教育。罗老师为了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做到人品要求儿女一视同仁,严格要求,生活上尽量给女儿多一些爱。多少个日日夜夜循循善诱,多少次苦口婆心。她用自己的言行为子女树起了自强不息的榜样。用自己的爱为成长中的儿女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这个家虽然经济上不富裕,但处处充满浓浓的爱。
罗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儿子考上西南交大,女儿考上泸州医学院,这都是罗老师爱心教育的再现,也是给罗老师的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在女儿的生学宴上,女儿动情地历数着为了自己成才妈妈付出的点点滴滴的场景,泪流满面地抱着罗老师,悄悄地说:“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你。”在座的各位亲朋好友,无不为之动容。这是罗老师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场景。
尽管这个家庭在经济方面异常困难,但在孝敬父母长辈方面,罗老师总是想得非常周全。父母病了,她总是主动送到医院,争着出力出钱,给公婆购买衣服总是舍得花钱。从春天到冬天的,从内裤到外套、再到鞋袜,一应俱全。正如她女儿说的那样:“妈妈心目中只装着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给公婆、奶奶、女儿买东西,她会舍得花钱,尽量买好的,给她自己买时,她总是舍不得,能省则省。
罗老师心目中总是装着这些老人:前任婆婆、现任公婆、现任老公的丈母娘和老丈人,还有娘家的百岁奶奶,因为她想这些健在的老人,都不容易,她觉得都放不下他们。
最让罗老师割舍不下的是,前任婆婆和女儿的外公、外婆,他们都不幸失去了儿子和女儿,需要关爱。娘家百岁奶奶也是她难以割舍的牵挂。自己母亲死得很早,奶奶为自己和弟弟妹妹弥补了缺失的母爱,都应当报答。现任公、婆没有女儿,只有两个儿子,自己更应该既当媳妇、又当女儿。所以这些老人的生日、各类节日,罗老师都早早为他们备上礼物。每次去店里买衣服,一买就是各种型号的四、五套,连卖衣服的大妈听后都非常感动。
2013年12月,现任公公生病住院,罗老师忙里忙外,特地赶车到崇礼路口买土鲫鱼熬汤,端到医院床前,一勺一勺地喂。旁边的病友都说:“你女儿真孝顺。”公公急忙说:“这是我媳妇。”旁人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4.身残志坚作文400字 篇四
昨天我看到了一则新闻,有一个女孩叫周芷晴,她左眼失明,右眼的视力只有0.1,虽然她的视力很低,对于她来说视力只是一个磨练的阶梯,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
周芷晴以407分的优异成绩成功地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江苏的学长说:“满分才480分,周芷晴就能考407分,真厉害啊!”周芷晴是残疾人,她申请了一张残疾试卷,她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以优异的成绩笑傲人生。
她曾经吃过怎样的苦呢?因为视力太低,所以她用望远镜看黑板上的字,用放大镜看试卷,看一道题需要好几分钟,可能会看错,可能会看串行,也可能会看错字,写的时候也很费劲,可能写的一笔和一笔重叠了,也可能写得一笔和一笔空的距离太远了,别人写一份卷子用一个小时,她得用一个半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但周芷晴从不气馁,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芷晴的妈妈心疼地对她说:“宝贝歇一歇吧!”她却不肯放弃,亲戚们也佩服地说周芷晴坚持不懈,真难得。
【身残志坚的人】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