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2024-09-18

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精选11篇)

1.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篇一

一、引言

近些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改革逐步兴起,并且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财政部门作为掌握着经济发展全局的非常重要的公共部门之一,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平稳运行,所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国仍然处在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阶段,受传统经济影响较大,政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先天不足,并且由于城镇的快速发展,县级财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人力资源改革是重点和难点。所以,发现和分析县级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解决办法对于县级财政部门提高效能和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城镇发展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县级财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一定发展目标的要求,通过对人力进行招聘、选择、培训并给予一定报酬等步骤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运用,以满足组织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确保组织和组织成员发展最大化的一项管理形式。可以分为六个方面: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如今的管理活动中成为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政府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就是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选取、开发、培训、激励、评估等,但其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其最终也是要为部门履行相关职能,实现公共利益服务。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具有很多共同点,但是不同部门由于自身的`职能不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特殊性,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

(一)具有公共的利益取向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公共部门之一,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等职能,宗旨是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的,这就决定了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能谋求自身的利益,而应该以公共利益为最基本的利益取向。

(二)在管理行为上具有政治性

财政部门是政府的部门,以政府为核心进行活动,所以财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无法避免的具有政治色彩。

(三)管理的层次更加复杂

财政部门以政府为核心,组织结构交错复杂,这就使得财政部门在人事管理上具有不可比拟的复杂性。

(四)法律规定的严格性

为防止财政部门中有人谋取私利,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各个环节加以约束和规范,部门会依法进行管理。

三、县级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财政部门作为掌握经济发展大局的一个公共部门,其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提高财政部门效能,行政效率,促进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尚不乐观,尤其是在县级财政部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级财政部门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识不足

我国很多政府部门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制影响,把工作和职位作为中心,而把人作为完成工作目标的工具,是违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应该把人作为主动的方面来进行控制,而不应该把人看做对立面来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注重将开发人的潜能和实现组织目标相结合。县级财政部门由于改革缓慢,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深刻,所以在这个方面存在问题。

(二)县级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基础薄弱

人力资源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而县级财政部门的人力资源信息还大多停留在人员状况、薪酬、培训等方面的简单数据,不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财政部门人力资源信息不充分、不对称、不适用都是信息基础薄弱的表现,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共享不足,财政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方面无法高效运转。

(三)人力资源培训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差距

县级财政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会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但是在培训的时候缺乏科学的分析,无法满足部门的需求,无法将组织目标和人员需要有效结合,并且培训方式不科学,难度低,不注重人的潜能的全面开发,除此之外,培训的方式也很落后,以讲授为主,不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

四、县级财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策略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于财政部门更好的行使行政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关措施,对其进行解决,有关发展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认识

财政部门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宣传,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其次政府也应该积极引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重视起人的作用,加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更新管理理念,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更新。

(二)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管理手段网络化

县级财政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共享,也应该将信息分门别类,以便管理人员可以快速获取有关信息,提高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效率。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对信息进行归类和记录,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大量深入的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网络化势在必行。

(三)完善人员培训体系

财政部门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首先要对部门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明确培训的目的,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对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其次在培训方法上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按需施教,注重和人员之间的互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对人员潜在能力的开发。

(四)建立科学的职位分类制度

建立科学的职位分类制度可以对各个职位要素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职位是静态的,不能很好的体现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往往会注重人是否适应职业要求,而忽视人员的努力程度、责任性等其他方面。所以,县级财政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以按照责任、努力度、技能等方面进行衡量和考核,来确定人员是否满足职位需求,使职位分类简单、公平,为更多的人员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财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县级财政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只有运用有关决策,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才能确保财政部门的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关永杰.乡镇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以菏泽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10).

[2]朱正徐.县级质监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昆明市Y县为例[D].云南大学,.

[3]沈琪.财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厦门大学,2014(04).

2.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篇二

重温新中国气象史, 气象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易到复杂的发展历程, 尤其是通过改革开放30年不懈努力, 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2008年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防御台风等重大气象灾害以及奥运会和残奥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中, 气象服务取得了突出成绩, 气象事业发展的水平和实力已经充分体现。但还应当清醒地看到, 在较长时期内仍将面对发达国家在科学和技术上继续占据优势的严峻挑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新挑战、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情况下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矛盾。对此, 我们必须坚定和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2007年, 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 (气发[2007]477号) , 提出建设由公共气象服务系统、预报预测系统、综合观测系统组成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它是在研究国内外现代化指标体系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和气象业务科技发展趋势、深入总结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经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和“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精神实质后提出的气象事业发展举措,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对推动我国由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二、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是和谐社会建设对气象部门的最基本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 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防御自然灾害, 人们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要求越来越高, 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因此做好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当务之急, 是和谐社会建设对气象部门的最基本要求。

我国的气象服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以保护人民利益为宗旨。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网络、手机、报纸等媒体, 各种天气预报、预警, 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传遍千家万户, 大大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近年来又增加了各种气象生活、健康指数的预报, 为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做出了新贡献, 气象服务产品的覆盖面和收视率更加广泛, 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要清醒地看到,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如果还是沿用过去几十年一贯制的预报产品来开展公共气象服务, 人民将越来越不满意, 气象部门的价值和地位将会越来越低, 气象部门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将微乎其微。

因此, 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面向国家需求, 紧密地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才能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从而推动气象现代化持续快速发展。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公共气象事业已成为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所要做的, 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继续加大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尽最大可能减少气象灾害给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 尽最大可能减少气象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尽最大可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从目前我局的情况看, 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方面, 结合我局实际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1) 准确的气象预报是做好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公共气象服务是根本, 气象预报预测是核心, 综合气象观测是基础。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 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非常重要, 因为有了准确的观测我们才能搞好预报, 有了预报我们才能进一步做好服务。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越准确, 服务越及时, 范围越大, 效果越好;反之, 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不准确, 服务不及时, 范围越小, 危害可能越大。所以, 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在这个基础上, 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才能够上一个新台阶。2) 逐步建设气象预警系统, 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逐步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加快突发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步伐, 拓展气象灾害信息发布系统功能, 增加信息发布内容和发布频次, 建设不同群体的发布和接收子系统。在广场、学校、医院、车站、企业、机关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 在农村设立广播、大喇叭等设施接收和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3) 用现代化传媒手段, 解决公共气象信息发布问题。目前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单一, “最后一公里”一直以来都制约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发展, 出现突发性气象灾害时未能及时通过电台、报纸等宣传媒体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 随时发布雷电、大风、强降雨等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建设短信发布平台, 给老百姓提供本地区适时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 解决气象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非常必要。4) 转变服务方式, 切实让公共气象服务体现价值。预报员在预报服务时往往只注重预报评分, 很少考虑公众接受能力。应该在公共气象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公众的接受能力, 采用专业语言转换、图形图像说明、背景交代等方式, 用大众化的语言将专业的气象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易于让老百姓接受的语言, 从而让各级政府官员和老百姓真正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气象预报产品, 使服务工作能够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比如我们在说降雪的时候, 不能只说一个小到中雪就算完成任务了, 还要告诉他们, 这场降雪可能会产生多厚的积雪, 会对交通、农牧业生产、老百姓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我们还要在目前两维的基础上向三维发展, 从只有图片和文字向图、文、声音甚至动画的方向发展。

除了语言上的转换, 还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 采取不同的方式, 有侧重点地开展气象服务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效果。在实施公共气象服务的过程中, 我们还要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 逐步建立和完善我们的各种气象服务流程, 使这一流程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摘要:2009年是县级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 更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 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我认为县级气象部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必须转变思路, 找准切入点, 以推进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为重点, 才能实现气象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3.组织部门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篇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责任重大,并且工作大有可为。我们认为,组织部门要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找准工作切入点,围绕建设“和谐队伍”、“和谐班子”、“和谐组织”、“和谐机关”做文章,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中去,好范文版权所有推动和谐社会不断发展。

一、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努力打造“和谐队伍”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首先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证。打造“和谐队伍”,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1、严把“入口”,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员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要想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打造一支和谐的党员队伍,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至关重要。应当注重建立完善党员培养纳新机制,从源头上保证党员的质量。工作中,我们组织实施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源头培养工程”,加强对“红星少先队员—红星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党员”相互连接的递进培养,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同时,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突出做好在青年、妇女、高学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调优、调强、调活党员队伍结构。我们专门制定了发展党员五年工作规划,从今年开始,每年使35岁以下青年党员、妇女党员、高中以上学历党员的比例分别提高1.5%、0.6%、1.6%以上,力争用5年时间,使我市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2、抓实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要打造一支和谐的党员干部队伍,重要的是构建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机制,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能力。当前,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应重点在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探讨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工作中,我们突出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建设,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党员干部的不同需求,将党员干部培训分为不同的培训板块,针对不同板块党员干部的特点设置不同培训内容,采取邀请老党员讲课、瞻仰革命烈士祠、参观山区治理现场、把培训课堂搬到经济发展前沿等灵活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初步构建起了“板块式”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今年以来,已培训村级干部5期780人次,副科级以上干部3期180人次。

3、畅通“出口”,不断纯洁党员队伍。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打造一支和谐的党员队伍,重要的是探索建立党员激励奖惩机制,畅通党员队伍“出口”,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工作中,我们重点建立健全党员动态评价、民主评议、资格年审等制度,全面推行《党员证》管理,对党员的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民主评议等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年审,凡不符合党员标准要求的,一律收回《党员证》,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从而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二、以基础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干部选任工作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班子”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1、突出基础化、规范化建设,为正确评价使用干部奠定基础。各级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我们本着从基础化、规范化入手,积极探索应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准确、快捷、高效的干部信息管理模式,创建了干部任职回避休息库,实现了对干部基本情况及社会关系的信息化管理。实行领导干部经常性考核制度,打破过去“不动干部不考察”的传统模式,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采取跟踪考察等方式,及时延伸考核触角,努力把考核范围扩大到领导干部职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分类建立“一把手”、经济型、党务型、科技型、管理型等不同类型的后备干部队伍,并实行动态管理,努力做到备得好、用的上。

2、实施“阳光工程”,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法,制定体现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

领导岗位上来。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公开”,即公开考察对象、公开考察程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考察结果,使考察工作由原来的“神秘感”变为“透明化”。坚持“民意否决”制度,对群众公认能力较差、政绩平平,或有这样那样问题、群众反映较大的,原则上调整出领导班子,真正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和谐局面。

3、建立科学的选任工作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干部选任工作质量、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在科学发展中积极干事创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我们通过绘制形象直观的工作流程图,以“文字 图表”的形式予以展示,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都有章可循。选拔任用干部,严把推荐关、考察关、程序关、监督关,对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进行科学、明确的界定,保证参加民主推荐人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考察干部注重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群众对推荐人选的公认程度,同时注意征求纪检、综治、计生等一票否决部门的意见。坚持专职监督与兼职监督相结合,正职监督与副职监督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构建起完善的干部监督体系。

三、以创新工作机制为重点,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努力建设“和谐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努力探索党的基层组织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方法、途径,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富于创造性。

1、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谐农村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构建和谐农村的本领,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农村的重点问题就是解决人的问题,面临的突出任务就是如何尽快提高村干部的执政能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如何加强对各类经济产业链中致富带头人的组织、引导、管理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面对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产业化链条上的各类经济组织为载体,以党员为主体,通过依托产业建立党组织,探索出一条农村“产业建党”工作的新路子,促进了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同时,针对换届后的新形势,围绕村级事务管理、党员管理等重点方面,制定了《加强村级管理的规定》,不断加强村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了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与山农大继续联合办好农村干部大专班,目前,第一期200多名学员的大专班已经毕业,第二期近期即将开学,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村干部”的目标,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

2、以“两服务、三参与”为抓手,努力建设“和谐社区”。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联系群众、服务社会,提高党在城市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舞台。由此,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不仅是关系到党的领导基础和执政能力的重大政治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重大政治问题。作为县级城市来说,社区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必须不断加强社区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才能维护社区的安定和谐局面。近年来,我们针对县级城市社区特点,在全面完成村改社区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完善了“两服务、三参与”(社区党建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居民群众服务,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的建设、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的活动、“三离”党员和“两新”组织参与社区党的组织)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建立“三会共商”机制(市里成立全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积极落实“三离”党员(离退休党员、离岗离职党员和离乡进城务工经商流动党员)进社区,把从单位游离出来的党员及时组织到社区党组织中,实现了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党员的全覆盖。今年,我们又推行了以“一套班子、两套人马、一区两制”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3、以落实“双百”规划为目标,不断扩大党在民营企业的工作覆盖面。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党的工作如何有效地去占领这一新领域,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提高党员素质,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民营经济业户已发展到近2万户,民营经济占到了全市经济总量的64以上。面对铺天盖地的民营经济发展形势,从去年开始,我们制定实施了民营企业党建“双百”规划,提出3年内(到2006年),实现“职工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的达到100%、职工1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达到100%”的“双百”目标。好范文版权所有通过摸清底子,建立台账,实行发展党员责任制、党组织组建限时制和销号制,积极开展争创“五好”党组织、五好”党员等活动,促进了“双百”规划的有效实施。目前,全市50名至100名职工的民营企业有党员的已提高到87.3%;100名以上职工的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提高到86.5%。下一步,我们准备将规划目标前移,争取使30人以上的民营企业有党员的达到100%,50人以上的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达到100%,以进一步扩大党在民营企业的工作覆盖。

四、以提升公道正派形象为重点,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塑造“和谐机关”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的素质优劣、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组织工作的水平和组织部门的形象。组织部门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好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和谐机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素质提升快捷化。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干部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组工干部,只有实现自身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成为组织工作的多面手,才能适应工作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我们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激励竞争、实践锻炼等机制,坚持“开门评部”、“开门纳谏”,组织开展以“每人参加一个兴趣学习小组、每天阅读一篇有意义的文章、每月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每季度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定期组织组工干部到企业、社区、农村开展实践活动,促进了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提高。

2、部门工作规范化。规范组织部门各项工作,是保障组织工作畅通运行,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们制定了《组织业务工作规范》,形成严谨、有序、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了岗位目标责任制,每一科室、每一名组工干部,年初制定岗位目标,半年进行实绩展评,年终组织成果展示,为每一名组工干部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励他们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开通《青州党建》网站,构建起新型党建工作平台;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办公网络化、无纸化,有力地推动了组织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4.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篇四

今年,是我市创建“平安xx”有效夯实和谐社会基础的重要一年。作为我市执法部门,工作中直接面对社会、面对企业、面对群众、面对外商投资者,掌握着城市发展的命运大计,掌握着企业发展中的生杀大权,掌握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处罚大权,从这个意义讲,执法部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推动我市加快改革、加快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卫士”。我局作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自组建以来,积极探索、力争处理好执法和服务的关系,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为民服务的意识有所提高;公正文明执法的态度正逐步加强。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我局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全市执法部门存在的各种不公正、不文明的现象,我就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开展分析建议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执法观念淡薄

(一)、服务观念淡薄。个别执法人员认为“管理就是审批、执法就是处罚”,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执法态度生硬的现象。个别执法人员认为“权力是自己奋斗得来的”,把“执法为民”变成“执法为已”,把为民服务的大局变成服务部门利益,使得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

(二)、程序观念淡薄。个别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简单粗暴,随心所欲,不按法定的程序办事,而在“规则之内求变通,规则之外图方便”,行政处罚中违反告知制度、申辩制度、听证制度和案件会审制度等法定程序制度,强调自己的管理职权,漠视管理相对人的权利,造成个别案件查处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或不当的现象的发生。

(三)、效率观念淡薄。个别部门虽然“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拖着办”。虽然实行了办事时限承诺,进行“一站式”、“窗口式”办理,却不时发生工作人员办事拖沓、交待事项不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2、执法行为失范。

执法观念淡薄必然会导致执法行为的失范。具体体现在:

(一)、执法人员存在利益执法的问题。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挑肥拣瘦”,对没有利益、“难缠”的事情能推则推,“自家门前的雪”也不愿去扫,该管理的不管理,该作为的不作为。

(二)、执法人员存在执法不公的问题。对当事人相同的违法事实,处罚结果差异很大,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主要是执法人员受利益驱动或自身素质所限,不能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导致执法不公现象的出现。

3、执法监督不力。

监督不力,就会产生腐败。执法工作中一些久禁不绝的问题,往往与执法监督不力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监督不到位,个别行政 机关不能有效地防止下级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尽管社会监督对我市的执法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渠道还不够通畅、执法部门主观接受监督的意愿不够强等原因,也影响了社会监督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

二、具体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执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固然与执法机关重视不够、抓得不力有关,但更直接的是与少数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滥用职权、执法犯法有关,是缺乏为民服务意识的直接体现,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必会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埋下隐患。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尤其是执法环境,是执法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工作目标,作为执法部门应当站在全面推进我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转变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具体建议如下:

1、要树立全新的执法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牢固树立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执法理念,是我们做好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执法工作中暂时存在的问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因循守旧、思想落后并且冥顽不化。

第一,树立“依法治国”理念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对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和改革,核心内容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依靠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权。我们的执法机关和执法工作人员都大大小小地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树立依法行使权力的法制意识,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滥用权力,把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办好。

第二,树立“人民公仆”的理念

我们讲依法行政、依法办事,首先要按照法律化的制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核心是要始终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属于人民的,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行使,就是要我们用来保护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我们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原则,以人民的评判为工作直接动力,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以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监督为根本措施,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全局与部门的利益。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人民的公仆就有可能转变成人民的老爷,人民的权力就有可能转化为个人的权力,就会产生消极腐败现象。因此,我们的执法人员要成为公正、正义的化身。

第三,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

现在我们正在大力倡导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对执法机关和执法工作人员来讲,就是要坚持在执法中体现服务的精神,切实把执法的过程看成是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过程,看成是向广大管理相对人宣传法律、法规的过程,既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又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树立起 执法者良好的形象。

2、要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执法工作水平和效率

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做好执法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讲严格执法、依法办事,首先要严格和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建立统一、公正、合理的执法机制。

(一)、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

执法的透明就是要透明在执法行为的公开化方面,不仅要公开办事要求、办事时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公开办事依据、办事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而执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稍不公正,就会变样,就会变味,就会造成不公正结果。因此,在执法过程中不得实施“暗箱操作”,也不得发生“内外”有别、“外外”有别之类的问题。要全面推进和落实执法公示制,建立对企业执法检查的登记许可制度和预告制度,以保护当事人的知情权。

(二)、规范执法行为

重点是改变那种重执法实体、轻执法程序,重结果制裁、轻过程治理的现象。要通过完善执法程序及其相关的执法标准,防止执法人员滥用任意性程序和自由裁量权,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建立执法过程中的监督和引导制度,帮助当事人合法经营、遵纪守法,而不是等出了违法问题,一罚了事。

(三)、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

执法责任制是执法职权与职责的统一,并以责任制约权力。随着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机构改革带来的变化,各部门、执法机构必须对已建立的执法责任制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切实可行,做到狠抓落实,防止流于形式。特别要完善建立健全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执法过错责任,要按照具体的规定,认真执行,严肃追究,把执法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3、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搞好执法工作,必须要有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精、法律素质高的执法队伍。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这样的执法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执法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着眼于队伍建设,执法队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形象,关系着我市的经济发展。

4、要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执法工作制约监督机制。

(一)、要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

除了发挥好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政府上对下的层级监督外,要特别注意强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要建立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的检查。

(二)、要加强执法部门相互之间的监督。

按照科学化、法制化的要求,逐步使行政管理权、审批权、监督权、处罚权分离,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行使,改变自己定规矩、自己执法、自己监督的现象,使相关的执法权之间保持一定的制 约关系,防止权力的滥用。

(三)、要加强社会对执法工作的监督。

扩大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投诉、信访的作用,切实承诺做到对投诉举报的信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对执法人员要实行一次投诉有效警告、二次投诉有效下岗,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经济和法纪方面处罚的制度;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一方面对于文明执法的典型要积极宣传报道,另一方面对于个别损害政府形象的执法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

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5.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篇五

一年一度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又要开始了,刚才大家学习了《关于编制2022年县级部门预算和2022-2024年中期财政规划的通知》,这个文件非常重要,对编制好2022年的预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以看出,今年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跟往年有很多不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再接再厉,严格按要求完成2022年预算编报工作。下面,就全县财政运行和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预算编制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为了使大家对当前全县财政运行情况有个大概了解,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的全县财政收支形势。首先是收入方面。1—9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增收XX亿元,增长XX%,增幅位居全市第X位,高于全市平均XX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XX亿元,增收XX亿元,增长XX%,增幅位居全市第X位,高于全市平均XX个百分点;税收占比达到XX%,位居全市第X位,较上年提升XX个百分点。从完成情况来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努力克服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完成了既定目标。再次是支出方面。1—9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XX亿元,占预算的XX%,增长XX%,其中教育、社保、卫生、农林水等民生支出完成XX亿元,增长XX%,占财政支出的XX%,民生财政的特点明显。同时,为确保财政正常运行,全县各部门单位积极包装项目,多方向上争取,今年1—9月份,全县已争取到位上级各类无偿性资金XX亿元,争取到位新增专项债券资金XX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XX亿元。以上资金的到位,有效地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推动了教育大班额、棚户区改造、农田水利、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的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县财政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受疫情防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给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带来了空前压力,突出表现为收入难、平衡难。收入方面,由于我县的产业基础薄弱,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成效尚未完全显现,财政收入基数小,近期受环保治理、安全生产、拉闸限电、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影响,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实现的税收增幅放缓,财政增收困难。向上争取方面,受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等一次性政策退出和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的向上争取的空间压缩。另外,我县谋划包装且能够进入实施阶段的大项目相对较少,上级大力扶持的生态环境治理、产业集群基地、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等项目数量有限,导致有时虽获取了上级项目信息,却没有成熟的项目上报。支出方面,随着工资、民生等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再加上较多的重点建设项目亟需资金保障。综合起来看,全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也要求各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要从财政经济形势出发,从发展大局出发,从财力实际出发,精打细算、有保有压、科学合理地编好部门预算。

(二)财政监督越来越严格,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近年来,在各预算单位的共同努力,县级部门预算编制质量有所提高,部门预算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序推进、预算透明度明显提升、存量资金盘活成效显著。但对照人大、审计、社会对财政监督的要求,我县县级部门预算编制仍有较大差距,亟待改进。从审计要求来看,根据县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我县仍然存在部分单位预算编制不完整、“三公”经费支出不规范、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有待加强、财政资金滞留结余比例高、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些指出来的问题,虽是预算执行的结果,从根本上讲还是预算编制出了“毛病”,与预算编制不够精细、预算内容不够全面、预算编制不够科学、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等密切相关。面对覆盖更广的审计监督和更严的问责措施,各预算单位要引起高度重视,更加注重预算编制的质量,更加注重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严密性,从源头上堵住违纪违规的漏洞。因此,各预算单位都要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认真对照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从预算编制入手,把好预算管理的关口,切实把预算编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二、切实突出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重点

基于对2022年县级收支形势的预测以及上级政策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针对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22年预算编制要在“强统筹、压一般、保重点、提绩效、重公开”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加强。

“强统筹”就是要在加大组织收入力度的同时,深挖资金潜力,强化收入统筹,统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金,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加大与上级转移支付、部门(单位)自有资金、存量资产资源等结合力度。

“压一般”就是要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各部门单位的一般性支出要只减不增,同时从严控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以及“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支出。

“保重点”就是要在当前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下大气力优化部门支出结构,将资金用于支持重点支出需要。各部门单位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合理提报预算,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提绩效”就是把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支出安排的约束,绩效评价结果达不到优良等次的政策和项目按不低于10%比例压减预算;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结果为优良等次以下,或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适度压减2022年部门公用和项目支出预算;对于绩效监控和全周期跟踪问效的政策和项目,根据监控结果调整其当年及以后预算。

“重公开”就是要依法依规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一直以来,财政支出公开透明是社会各界的呼声,“建立透明预算制度”也是预算改革的首位任务。近年来,中央、省、市连续下发系列文件,明确了公开主体、时限、范围、内容和方式,财政部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我县的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预决算公开真实性方面,出现了个别单位账务处理不规范、账务混乱导致公开数据账实不符,部门预决算中“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安排情况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公开质量有待提高等情况。这些都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整改,明确落实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公开意识,依法依规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

三、科学编制2022年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编制是单位工作的一件大事。为做好2022年县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任务高质量完成,这里,我再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增强主体意识。

部门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是各主管部门,各预算单位要落实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责任,对资金的安全、支出进度及使用绩效负责,这一点要再次明确。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想清楚“哪些事需要花钱”,真正确定“每件事怎么花钱”,真正谋划“如何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二)提高编制质量。

按照上级要求,202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要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实现与中央财政对接,系统将动态反映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真正实现资金从预算安排源头到使用末端全过程来源清晰、流向明确、账目可查、账实相符。各预算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把基本情况核实准确,把相关要求落实到位,严把预算质量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算编制管理,数据填报上做到“零差错”,收支安排上实现“零失误”,以期达到预算执行上“零障碍”。要通过我们的精心编制,细化预算,使部门预算在执行中既能适应单位开展工作需要,也能适应国库集中支付需要,不因预算编制问题而影响单位工作,不因项目细化不够而影响正常支付。

(三)加强沟通衔接。

在座的都是单位的财务人员,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衔接。一是加强对上汇报。部门预算编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单位的各个方面,绝不仅仅是分管财务工作的负责同志和财务人员几个人的事。会后,各个单位要迅速将今天会议精神向单位主要领导作好汇报,特别是要把预算编制的新精神新要求、预算监督的严形势严要求等情况汇报清楚,引起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二是加强单位内部配合。我们财务人员也要与业务科室做好沟通衔接,比如下工作重点、设备购置、经费保障和管理模式等,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在部门预算政策和资金额度内,为单位领导把好关,统筹保障好单位重点工作。另外,涉及机构改革导致人员交流的单位,更是要在工作交接上做好衔接,避免出现断档。三是加强与县财政局相互沟通。各预算单位也要与财政部门多沟通,便于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情况、诉求等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部分预算单位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财务科长变动了的,要积极与财政部门做好工作对接,熟悉财政各项业务的流程和规定,自觉地按程序办、按原则办;特别是在一些项目建设等变动事项方面,坚决不能搞先上车再买票,否则受影响的还是单位的工作,一定要按照财政管理的相关规定,提前与财政部门做好沟通和衔接,先有预算安排和额度控制,再实施相关项目与活动,这样既能保证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促进财政资金的节约高效使用。

最后,借此机会,对今年的预算执行再强调一下:目前已经进入第四季度,各项工作进入收尾阶段,财政、财务工作更是到了测算收支平衡的关键时期、收官时期,刚才说了,今年的财政形势异常艰难,财政平衡的压力已经很大,第四季度要严格控制追加预算,除非特殊情况,经费性质的追加一律不再办理。同时,各科室、各预算单位要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将上级专款拨付下达到用款单位,确保支出进度快于时间进度,切实减少资金结转,避免“年底突击花钱”现象。

同志们,202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预算单位要深刻认识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准确把握预算编制的重点和要求,将预算编制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全力做好部门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6.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篇六

1.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土地、测绘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负责本辖区内的基础测绘及更新、行政区域界线测绘。

《基础测绘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基础测绘条例》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收集有关行政区域界线、地名、水系、交通、居民点、植被等地理信息的变化情况,定期更新基础测绘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十八条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地籍测绘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籍测绘规划。

以上职责为金坛市国土资源局职责,本单位作为下属事业单位履责。

3.负责本辖区地籍测量、宗地测量,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维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籍测绘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籍测绘规划,组织管理地籍测绘。”

金坛市国土资源局职责,本单位作为下属事业单位履责。

4.负责本辖区内各类土地项目地形测量及土方测算工作。

金坛市国土资源局职责,本单位作为下属事业单位履责。

5.参与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沉降观测、测绘业务咨询等测绘业务。

7.立足国土 依法测绘 服务社会 篇七

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以下简称勘测院)成立

于2003年9月,为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直属二级事业单位。勘测院经过近八年的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探

索到专业,按照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成为肩负着全盟基础性、公益性测绘工作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技术服务职能的具有乙级测绘、乙级地勘、乙级土地规划、矿产储量评审、矿山储量核查检测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内设勘测技术部、地质勘查部、质量管理部、制图中心、综合办公室五个部室,共有相关专业中、高级技术人员37名,先进的外业测量、绘图设备35台(套),并于2008年3月通过ISO9001:2008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被盟国土资源局评为“领导班子工作目标实绩考核优秀”荣誉称号;2008年被盟行署评为“全盟测绘事业先进单位”;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被巴镇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11年3月被阿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阿盟档案史志局授予全盟“十一五”期间“最佳支持档案史志工作班子”荣誉称号;2011年4月获得“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自治区(省、部)级”称号;2011年6月被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授予“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勘测院成立以来,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基础测绘、土

地利用调查等专项经费。组织实施了巴彦浩特镇、达来库布镇、额肯呼都格镇、阿拉善经济开发区1:1000航测等多项基础测绘项目和孪井滩示范区塔日阿图嘎查、吉兰泰镇哈图陶勒盖嘎查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测绘保障服务示范项目;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矿业权实地核查、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等国家重点勘测项目及“数字阿拉善”建设项目前期筹备、旗区基础测绘规划编制等工作;完成了临策铁路、银巴高速公路、乌巴一级公路、旗通油路及全盟报批建设用地项目等200余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测绘、勘界工作,为提升全盟基础测绘工作水平、丰富基础测绘资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8.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篇八

——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县级统战部门工作的思考

县政协副主席 县委统战部部长XXX

县级统战工作部门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最基层的组织。做好现阶段的县级统战部门的工作,对于充分发挥统战工作部门职能作用,落实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统战工作任务,促进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历史条件,为县级统战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已有的实践表明,要完成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任务,要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县级统战部门的工作,根本在思路,重点在方法,关键是态度。清晰的思路、良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是做好县级统战部门工作的有力保证。

一、理清思路是做好县级统战部门工作的前提条件

思路就是做工作、办事情的设想和谋略。做任何一项工作,办任何一件事,只要有把这项工作、这件事做好办好的愿望,事前必然有一个思考谋划的过程,这就是通常说的理清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思路清,才能方向明。实践证明,好的思路必然形成好的措施,必能创造好的方法,必定产生好的结果。反之,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如果没有清晰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思路,就不会有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工作要出成绩、发展要见成效是不可想象的,统战工作也不例外。

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构成。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统战工作要有清晰的思路,这是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前提条件。清晰思路的形成和确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充分了解上级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其次是要清晰部门的现实状况和目标定位;第三是要清楚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一句话,就是“吃透两头、明白自己”。

当前,县级统战部门的工作思路必须建立在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把握上;必须建立在对乡镇、村社、社区社情民意基本情况的透彻分析上;必须建立在对全县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包括统战工作现状以及前景的正确认识上。只有把三个层面搞明白,在认识上把三者辨证的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的认识才能符合客观实际,我们订出的目标计划才切实可行,我们设想的措施办法才扎实有效。

统战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全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目标,党的统战工作部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在论证和确定工作思路时,必须牢牢把握,并以此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以贯之。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所有应该团结、能够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把所有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献计出力。只有人心顺了,人的创造性、人的聪明才智、人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发挥,才能在推进新跨越、全面建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积极的贡献。从这一点出发,进一步理清并正确确立统战工作思路是十分重要的和非常有意义的,县级统战工作部门必须把理清思路作为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放在首要的位置。

二、优化方法是做好县级统战部门工作的重要环节

方法决定效益。每做一项工作、每办一件事情都必须讲究效益,效益优先。统战工作也要强调效益,要树立正确的效益观。统战工作的效益最直接和大量的反映在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这是由统战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统战工作的内在规律性、内在要求所决定的。

方法决定效益。实践证明,好的方法,切合实际的方法,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够极大地推动工作,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反之,就于事无益、“事倍功半”甚至失败。

县级统战工作直接面向基层、面对群众,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范围越来越广阔、工作面越来越宽泛、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另一方面,县级统战工作部门尤其是地处西部地区的县级统战工作部门,无论从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工作措施、手段、力度等诸多方面与所面对的形势、所承担的任务相联系,都程度不同的存在不适应。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现代公务模式,面对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级财力相对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的状况,这种不适应在短期内还不太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不适应还有加重的趋势。这就为统战工作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统一战线工作是全党的工作,是要用全党的智慧、举全社会之力、靠全民参与才能做好的工作。靠统战部门单枪匹马就能把统战工作做好的想法是幼稚的、非常错误的和十分有害的。这种想法一不符合中央的要求,二不切合客观实际。县级统战工作部门的同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必须着力寻求一套与形势和任务相适应的办法和措施,探索出一条与形势和任务相适应的基层统战工作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统战工作部门至关重要的是要十分注重资源共享、整合社会力量,把社会力量资源转变为统一战线的工作资本,发挥整个社会对于党的统一战线事业的向心力和助推力。要善于把握形势、善于“借力发力”,在发挥全社会力量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起好组织协调、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

要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县级统战工作部门的同志要正确分析形势、正确认识自己。要看到有利的一面,更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要坚定信心、不断进取,努力发展大好局面、创造有利条件;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要发挥统战工作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打通主干线,坚持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社会各方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三、端正态度是做好县级统战部门工作的关键所在

态度决定成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者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统一战线工作,直接关系到所在地方、部门、单位统战工作开展的程度,关系到所在地方、部门、单位统战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所在地方、部门、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统战工作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是每一位统战工作部门的同志必须认真思考、切实回答的非常严肃的大问题。

作为在县级统战部门工作的同志,首先要有光荣感。要真正从理论的深度和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思想上、感情上深刻认识从事统战工作是党的选择、事业的需要,自己看重自己,从而激发爱岗敬业、在岗尽责的原动力,筑牢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基础。第二,要有责任心。要以良好的心态、赤诚的心志、旺盛的心力去对待统战工作,不断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寻求新办法、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推动统战工作出水平、上台阶,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第三,要真抓实干。要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工作中要着眼全局、立足本职;要放眼长远、着力当前;要积极谋划、争取主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到基层、到生产工作的第一线去与社会各界广交朋友,切实加强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社会知名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和党外干部等的联系,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县级统战工作部门的同志真抓实干,必须牢固树立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经得住考验,努力拓展活动空间,努力成为统战工作的宣传员、调研员、协调员和实干家。

首先,统战工作部门的同志要做宣传员。要不厌其烦,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宣传党的统一战线主张,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统战工作,支持统战工作,参与统战工作。其次,要做调研员。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统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经验并加以推广利用,提高统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要做协调员。在统战实践过程中,因为力量的整合、利益的分配、认识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在人与人之间,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统战工作部门的同志有责任、有义务去加以协调,去做求同存异的工作。又次,要当实干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统战部门的同志要自觉地把统战工作放到三个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中去考虑,增强工作主动性。要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统战工作各项任务抓紧、抓落实,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良好的工作态度必然赢得广泛的理解和尊重,必然带来良好的工作局面,这已为已有的实践所证明。县级统战工作部门的同志必须牢记“态度决定成败”,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品质和优秀的工作业绩展示新时期新世纪党的统战工作者的新形象。

9.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篇九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主要情况及任务

山西省商务厅整规办 蒋鹏(2006年11月20日)

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是贯穿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的一项重大任务。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我国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同时,就明确把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要规范市场行为,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涉及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 的深刻变革,涉及到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不仅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与各方面的制度创新和思想道德建设密切相关。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十多年时间,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即使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这些都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二、五年来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简要回顾

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营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根据当时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现状,2001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召开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并做出了•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后,我省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先后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的实 施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成立了以时任省长刘振华任组长、时任常务副省长薛军等7位时任副省长任副组长、38个政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之后,又先后进一步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五年多来,省政府先后统一部署了联合打假(包括食品打假、药品和医疗器械打假、农业生产资料打假、棉花打假、拼装汽车打假五个专项整治行动)、整顿文化市场(包括整顿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歌舞娱乐服务场所、音像制品经营场所、出版物和计算机软件市场、印刷业六个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传销、整顿建筑市场、强化税收征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贸市场和加油站专项整治、毒鼠强专项整治、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地图市场整治、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治、土地市场专项整治、石油天然气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整治、防治非典相关市场专项整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等二十多个方面,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财经秩序、价格秩序、交通秩序等方面的整治。专项整治行动涉及几十个领域,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净化了市场环境,推动我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的来看,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我省范围内,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一定遏制,一批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得到揭露和处理,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力度得到加强,执法队伍得到锻炼。人民群众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是认可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已经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当前,无论是生产、建设、流通、财税、金融领域,还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其他方面,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都仍然有所存在。

三、2006年我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任务及进展情况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面对着新形势,任务也更加繁重艰巨。为了使全年的整规工作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省整规办及时制定了•2006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在充分征求各市和省直各单位意见并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报省政府办公厅,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全省。•要点‣提出2006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围绕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突出问题,争取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领域有所突破。重点抓好强化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治理商业贿赂、严厉打击传销等专项整治,同时促进相关法制建设,确保整 规工作取得实效和长效,避免出现一抓就好、不抓就乱的局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重点专项整治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务求实效,加强协作,认真完成好各项整规任务,下大力气解决市场经济秩序中久打不绝、久治不愈的顽症,推动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好转,为净化消费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扩大对外开放和国内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保障。

(一)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综合监管合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建设,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形成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隐患和危害因素的监督检查,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和回访督查制度;实施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

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农业部门要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重点推进粮油、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和优势区域农产品的标准化,创建国家级和 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监测范围覆盖各市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定期发布监测信息,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全省蔬菜水果生产区剧毒高毒农药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6‟7号)精神,深入开展对蔬菜、水果生产区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治理和整顿工作。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的监管。质监部门要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厂点进行普查,健全企业档案;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监督抽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出厂检验;严查无证生产,坚决遏制生产销售无证食品的违法行为;大力整顿食品小作坊的安全卫生;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检查范围覆盖60种以上食品,重点监督抽查的食品不少于6类;规范食品标签标识,对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专用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加强对非食品用原料的风险监测,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流通的监管。工商部门要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开展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清理,依法取缔无照经营;对全部食品经营主体实行商品质量准入制,建立企业自律、行政执法干预、社会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监管网络。扩大食品监测范围,监测品种要达到40种以上。省、市工商部门配齐食品快速检测设备,指导经营者加强自检,督促大中型综合批发市场、食品专业市场、商场、超市等食品主要经营场所设立检测室,严格市场准入,强化不合格食品退市管 理;健全举报投诉网络,在上述食品经营场所普遍建立12315投诉举报站;开展重点区域、经营者自律和节日食品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商务部门要继续推进“三绿”工程建设,引导绿色生产,遏制假冒伪劣食品进入流通领域。要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和酒类流通的管理。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业的卫生许可和监督。卫生部门要继续推进“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单位、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单位的卫生许可要求,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抽检力度,加强对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和餐饮业的卫生监督检查,加大对学校食堂、农民工食堂等集体就餐单位的卫生监管力度,切实做好对弱势和重点人群的健康保护。

把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制定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和技术装备,开展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执法人员培训以及开展防止源头污染专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

(二)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工作

工作任务: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开展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和省际、区际间合作。健全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成立“山西 省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并建设“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网”,构建具备“信息服务、案件督办、数据统计、状况评价、信息预警”等功能的网络平台。按照国家的安排部署,组织好我省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要把保护知识产权与促进科技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我省专利事业的发展;与培育名优商标结合起来,推动我省商标事业的发展;与开展“品牌万里行”活动结合起来,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推进行政机关使用正版软件行动结合起来,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

工作进展情况: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的通知‣(国办发[2006]22号)精神,全国整规办(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商务部提出今年要在全国建成50个地方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并将在资金、技术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要求各省成立相应的机构,落实办公场地,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省政府常务会议已研究同意成立省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我们克服困难,保证了省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按照商务部的要求于7月28日正式挂牌并投入运行。目前,我们正在争取有关部门在办公用房、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严厉打击传销

工作任务:坚决取缔“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入门费和利用互联网等形式的传销活动,严厉查处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非法聚集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工商、公安部 门要集中力量查处涉及地区广、参与人员多、社会危害严重的重点案件,彻底摧毁传销网络。严惩传销的幕后组织策划者和主要骨干分子,惩戒、教育一般参与人员。加强对传销多发区、易发区的整治,严防传销进入学校。传销活动长期存在的地区,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死灰复燃。加强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出租房屋的管理,严厉惩治为传销人员提供仓储、培训场所和住宿的不法房主。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认清传销的违法犯罪性质和欺诈本质,消除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和一夜暴富的错误观念。公安部门应将打击传销活动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的范畴,加大打击力度。

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坚决查禁各种传销活动和非法直销活动,严格规范直销企业营销活动,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狠抓落实。制定下发了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确定开展了以打击“拉人头”、团队计酬、利用互联网和假借“直销”名义从事传销的行为作为重点的专项执法行动。

二是广泛宣传,强化教育,营造“打传”氛围。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广大群众自觉抵制传销。利用广播、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辟“打传”专栏,进行“打传”知识讲座等形式宣传,加大对传销危害性的宣传力度。

三是加强部门配合,坚决打击各类传销活动。充分利用公安110指挥中心、12315投诉举报网络,形成了多渠道的投诉举报体系。在查处、取缔窝点时,工商、公安积极配合,形成联动体系,对打击传销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通过现代化通信手段,采取短信发 送的方式提醒广大用户远离传销,谨防上当受骗。

四是积极做好•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宣传培训工作。

五是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传销行为。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全省共查处各类传销案件58起,罚没款59.64万元,取缔窝点60个,取缔违规培训6起,遣散传销人员4484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3起。

(四)继续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

工作任务: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晋政办发„2005‟66号)精神,遏制虚假违法广告、非法行医和商贸领域欺诈行为泛滥的势头。加强对商业欺诈的监控,强化执法协调,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定性、早查处,防止对群众利益构成更大损害。打击商业欺诈要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建立反商业欺诈的长效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反商业欺诈预警监管、执法协调和社会联防体系;构建反商业欺诈预警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和联合监管;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反商业欺诈的宣传教育;推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工作进展情况:

1、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2006年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后,我省于3月初召开了全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会议,对今年的打非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将打击非法行医列入了 各市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各市也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和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会议精神。省打击非法行医成员单位结合我省实际,联合下发文件,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许多市、县均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各市和大多数县理顺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机制,修订完善了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整治重点、组织领导和工作步骤。

二是组织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为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机构领导、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执法办案水平,今年以来,全省共举办监督员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3700余人次,卫生监督队伍的法律素质和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增强了执法办案能力。

三是组织开展了专项查处行动。按照全国打非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重点指导各市加强了对重点问题的查处。各市在执法检查中,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报道,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四是组织开展了全省突击行动。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我们于2006年7月1日-30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集中统一突击行动。各市、县(市、区)按照省里的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依法取缔非法行医的“黑诊所”、“黑机构”,严肃查处无证行医的假医生等行为。

本次突击行动,全省共出动卫生执法监督人员9014人次,出动车辆2307台次,检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855户,取缔无证黑诊所 1326户,罚款1001159元,没收药品、器械价值616646元,没收非法所得6100元。

五是在全省组织了检查督导。全省组成4个督查组,对11个市、22个县(市、区)、132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对各市上半年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考评。

截止9月份,全省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20491人次,出动检查车辆5452台次,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161户次,对医疗机构的监督覆盖率达到了73%。查处案件843件,取缔黑诊所2071户(次),没收非法所得11.57万元,罚款189.0659万元,移送案件13件。

(五)结合行业和地方特点搞好其他专项整治

除搞好上述四项专项整治之外,领导组各成员单位和全省各市还要结合行业特点和地方特点开展其它方面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建材、汽车配件、卷烟、酒类等产品及其商标和包装物的违法行为;遏制非法拼装车、“地条钢”、“黑心棉”和“毒鼠强”反弹势头;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等坑农害农行为;严格进出口物流监控,严厉打击货运渠道价格瞒骗以及加工贸易和减免税货物进口中的各类走私活动;强化税收征管,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偷逃骗税违法行为;打击高利贷活动,取缔地下钱庄和变相期货市场;整顿土地、文化、建筑、房地产市场和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开展对化肥价格、医药价格、涉农收费、教育收费的监督检 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六)完善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制

积极探索市场监管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逐步建立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信息共享与案件移送机制。坚决杜绝对涉嫌犯罪案件该移送不移送、以罚代刑的现象。探索治本之策,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今年三月,省整规办会同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和省监察委员会转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规办、公安部、监察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高检会„2006‟2号)。最近,省整规办又会同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和省监察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的意见‣,对贯彻高检会„2006‟2号文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七)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和社会监督作用

各级新闻宣传和整规部门要利用各种传媒,坚持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日常宣传与专题报道、正面引导与批评曝光相结合,围绕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商业欺诈、打击传销等工作内容,制定专门的宣传报道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为社会经济秩序的好转营造好的舆论氛围。

2006年9月,我省根据全国整规办、中宣部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诚信兴商”活动的意见‣(整规办发„2006‟26号)以及全国整规办•关于印发†2006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方案‡的通知‣(整规办发„2006‟27号)文件的精神,在全省 组织开展了2006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各市和有关部门积极行动,结合本地方和本部门实际,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八)加强队伍建设

全省各市和省整规办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整规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队伍和机构建设,按照吴仪副总理的要求,做到人员、机构、办公经费和场所四落实。省整规办将在近期对全省各市进行督促检查,使我省的整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应着力抓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大打击力度,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1、加大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

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行政主管部门与执法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中发现的犯罪线索,必须及时通报并依法移送公安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坚决制止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瞒案不报、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现象,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依法加大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法犯罪者为其行为付出巨大代价,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2、严惩各种违法犯罪分子 集中力量侦破一批涉及面广、数额巨大、影响恶劣、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大案要案,依法严惩一批违法犯罪的首恶分子和惯犯。对国家机关中与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违纪的必须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

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通畅的渠道,认真受理群众和企业的举报、投诉,制定并完善举报奖励办法,筹措奖励经费,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二)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1、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职能,明确分工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首先要规范政府行为。各级政府都要与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和中介机构彻底脱钩,把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营销方式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政府部门之间要明确职责分工,避免因职能交叉造成管理上的重复或疏漏,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2、切实减少行政性审批

加快清理政府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行政性审批,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废止。依法需要保留的行政性审批,要程序公开,手续简便,除法定规费外,一律不准收费。按 照审批权力与责任挂钩的原则,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

3、打破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

彻底清理并废除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带有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内容的规章。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任何形式阻挠、干预外地产品或工程建设类等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阻挠、干预外地产品或工程建设类等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进一步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推进政企分开,强化竞争机制,推行现代化服务方式,实现规模经营。

(三)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1、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清理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按照立法的法定程序适时提出制定、修订有关法律的建议,制定、修订行政法规。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政府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企业和公民必须守法经营的观念。

2、坚决纠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依法行政、有法必依、严格执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不予制止是政府的失职。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建立信息共享、沟通便捷、防范有力、查处及时的打击经济犯罪的协作机制,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构成犯罪行为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改善执法机构装备,加强执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坚决纠正各种形式的收支挂钩现象。同时,要增加财政投入,保证办案经费需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从严惩治并清除执法队伍中的腐败分子。

(四)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1、加快建设“金关”、“金税”、“金卡”、“金盾”工程等信息网络监管系统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已经建成的电子监管系统要尽快实现全国联网,并加快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实现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信息网络监管手段建设进展迟缓的部门和单位,可视情节轻重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故意设置障碍严重影响市场监管的,要撤销其领导职务。

2、建立健全以行业自律、新闻监督、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教育、监督、约束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舆论监督,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披露和对查处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扶正压邪,形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浓厚舆论氛围。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人人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制止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社会中介机构作为维护市场经 济秩序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的功能。

(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1、把依法治国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使全体人民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2、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

缺乏信用不仅造成经济关系的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要逐步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防止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及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六)加强领导,分工负责

建立“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

1.成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 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统一领导本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指导、部署和协调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定期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政府报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承担日常的检查、联络和协调工作。

2.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由地方各级政府组织领导本地区 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能不能搞好,关键在一把手。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健全和完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区也要确定本地的整顿工作重点,进行具体部署并加强监督检查。对整顿工作不力,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而又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地区,要依法、依纪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主管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切实负起责任

对重点专项整治行动,要按照国家和我省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提出标本兼治的措施。各部门要严肃执法,边整边改,转变职能,建章立制,完善法律法规,不断巩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成果。

4.各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要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在查处跨地区的违法活动时,地区、部门之间要联合行动,相互配合。各部门在工作中要从大局出发,力戒政出多门、互相推诿扯皮。

10.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社会服务承诺 篇十

在开放中整合资源服务社会-谈高校校园文化资源对市民的共享

本文从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着手,结合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诉求,以及现有面向市民的`文化活动投入的滞后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稀缺,来阐述高校向普通市民开放文化资源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对高校自身发展的意义,并对文化资源开放过程中注意事项提出看法,旨在通过高校文化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来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文基础.

作 者:刘婧婧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02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资源 资源共享 市民

11.县级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一

2011年,我局按照县委县府和市局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培养“四有”公民,做合格的公务员作为总体指导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县文明办的指导帮助下,结合食品药品监管的实际,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促进了全县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年,我局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形象 今年是贯彻“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遵照县委县府和市局的工作部署要求,我局把“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树立一流食品药品监管形象,作为最根本的工作任务。在班子建设方面,坚持以领导班子创“四好”为载体、为抓手,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作风、组织和能力建设;我们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把学习贯彻《党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富民惠民.关注民生”活动、贯彻县“十二五”规划和《公务员法》作为重点内容并开展讨论交流;坚持班子成员分工合作,交心通气,保持班子成员的团结统一;坚持人事、工资、重大收支、项目投资、行政案件等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坚持班子成员分管有责、分管落实。在人少、事多情况下,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既当指挥员,又当工作员,率先垂范,要求职工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班子成员向组织和职工承诺的,确保言行一致。通过实践,我局班子成为了讲政治、讲正气、工作务实、清正廉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团结统一的集体,职工基本信赖的集体。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以“三型机关”建设为载体,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先进典型。先后学习了《党章》、《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思想 1

道德建设纲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以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监管方面法律法规;坚持开展政风行风、“十要十不要争做文明宜宾人”和“八荣八耻”、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制定印发了县局机关新的《工作制度》、《工作规范》。严格实行了工作纪律、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公示。形成了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分工协作,不计得失、同甘共苦、敢于拼搏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全局工作政令畅通,县委县府和市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二、加快“三型机关”建设,不断规范行政行为

创建“三型机关”的目的,是促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提高,努力提升部门监管形象。今年,我局在创建”三型机关”方面,突出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向职工制定印发了新的《工作规范》、《工作制度》,做到机关工作有章可循,坚持用制度管人,约束和规范行政工作行为;二是认真梳理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执法依据,并要求全体机关人员熟练掌握运用;三是组织所有机关公务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考试,对公务员进行了认真清理和基本情况建档;四是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行政监督、行政罚没收缴规范等进行了认真清理、上报,坚持政务公开;五是在实施食品、药品执法监管中,特别注重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将食品药品执法监管寓帮促服务之中;六是主动向人大、政协、纪检监察部门汇报工作,自觉接受法律、党纪政纪和民主监督。全局无一人因行政和行政执法过错受到追究。

三、发挥“抓手”作用,主动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责

(一)广泛宣传。为了让各级各部门、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基本情况、职责,今年,我们利用会议、展板、板报、简报、宣传车、印制资料、报刊、上街设点咨询、举办培训班、政府文件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局机改后食品安全监管的职

责、方法,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步入了更加有序的工作轨道。

(二)当好“抓手”,积极履职。在不断扩大宣传的基础上,我局认真按照国家赋予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的职能,不等不靠,主动发挥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抓手”作用。

(三)加强信息沟通,信息资源共享。为有利于处置全县食品安全重特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改革促进了县委、县政府“一把手”责任制得以落实。县长亲自与各乡镇、部门签订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在全县推行了“首责管理制、属地管理制、责任追究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完整的监管链。在我局的建议协调下,县人大开展了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调研、审议。在办理县政协评议、提案中推动药品广告专项整治取得了突出成效。县委、县政府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制定了《县2011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细则》。较好的扭转了过去乡镇一级对药品安全“可管可不管”、“不知该怎样管”情况。

四、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深入宣传。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快6年了,尽管我们前段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但仍存在盲点、误区。今年,我们加大设点咨询、印发资料、主动汇报、深入农村执法检查、曝光典型案例、举办农村药品义务监督员信息员培训、召开多种专题会议、深入宣传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扩大和促进社会各界了解掌握药监职能、相关的监管法规和技能知识,为营造药品监管的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适应新的监管体制要求,调整充实食品药品监督员和信息员。对原农村药品监督义务监督员和信息员进行重新调整,组建

新的食品药品监督义务员和信息员,实行一网两用,人员主要来自乡镇分管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等。

(三)不断规范农村药品市场。一是严把进药渠道关。今年,我局向全县涉药单位又一次重申:除参与国家招投标采购药品外,所有涉药单位必须就近或从连锁公司进药,对外来销售药品企业必须索取合法资质;二是会同卫生部门加强对个体诊所、门诊部使用200个药品品种的监管,规范用药行为;三是对经营单位变更地址、新增经营品种、新办药店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及时向市局反馈真实情况和意见;四是认真受理查处群众举报。五是召开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将全年药监工作重点事先告知当事人,督促自查自纠;六是大力宣传药品安全使用分类管理,作好药品经营企业等次评定准备;七是坚持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今年,通过有线电视节目、3.15活动、乡镇赶场天设立咨询点、书写标语等形式进一步向人民群众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印发有关资料15000份;八是深入农村场镇“赶场”,严厉打击取缔游医药贩;九是开展全县零售药店专项整治。通过一系列手段,今年全县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规范,受到广大群众肯定和好评。

五、加强财务管理,厉行节约开支。

为了确保工作经费正常开支,促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上半年,我们坚持量入为出,厉行节约的原则,认真控制工作经费支出。一是严格项目预算,凡局机关重大支出事先都制定了方案,经集体审定后实施,尽量不突破;二是打印各种文件资料,原则上在局机关处理(个别需要交付印刷的资料除外);三是除局领导按规定每月报销电话费外,平时未向职工计发任何费用;四是严格公车管理,做到公车贴标,专人驾驶,节假日休息期间不用车,个别私人用车经领导同意后付一定的用车费;五是压缩对外接待,接待从俭;六是未向管理相对人乱收费、乱罚款,严格收支两条线

管理。

六、坚持以严格的标准狠抓学习提升,行政风气更加廉洁高效务实亲民,执法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新的食品药品监管形象得以树立

一是内强素质,树立良好的行风政风和人员队伍素质形象。行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认真贯彻行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向社会作出了十项承诺,公开了举报电话。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争创一流执法队伍。根据省局《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行政规范化建设工作标准》和市局要求,积极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成立了专门组织,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就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召开了5次专题会议,作到有安排,有部署。按照要求进行了自查,对执法文书进行了认真归档整理,共入档28份案卷。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局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今年的所有案件中,无一起提出行政复议和诉讼。以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工作坚持做到有计划,季度有安排,逐月抓落实。在学习内容上,除按计划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外,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安排内容和主题。在学习形式上,采取了请专家讲座、举办短期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观看电教片、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今年共举办专题讲座3次,组织观看电教片2次。

二是强化外宣,树立良好监管社会需求和服务群众形象。主要领导亲自抓,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并要求全体人员都要争做新闻记者。在年初各科室的工作目标中确定了稿件任务数,同时制定了奖

惩制度,对完成的按照稿件数量进行奖励。2011年共印发《县食品药品监管简报》35期,《食品安全动态》12期,其中多篇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文摘》、中国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网、中国网络电视(CCTVCOM区域博览)、中国网、《搜狐》、四川三农网、四川新闻网、省局网、市局网、《宜宾晚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媒体发表。开展了

3.15、安全生产月、全国安全用药月、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拒绝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四个大型宣传活动,设立宣传咨询站,共计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宜宾日报》、宜宾电视台、《博乡珙县报》、珙县电视台,先后多次登载、播放我局开展监管执法和公益宣传活动报道。广泛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食品药品监管氛围。

上一篇:是什么让大学生沦落成为“蚁族”?下一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开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