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的教学设计

2024-08-16

《谈中国诗》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1.《谈中国诗》的教学设计 篇一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2、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3、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你喜欢读中国诗吗?它有怎样的特点呢?

‚诗‛(湿)其实是‚干‛的,即它首先是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京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特点?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需牢记的代表作:(学生记录)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三、整体初读

1、理清文章脉络也对理解此文大有帮助。因此,我们首先来理清文章思路:文章总共有8个自然段。

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各个段落大意:1、说起中国诗和外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2、抒情诗——戏剧诗,没有史诗。是早熟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规律。)

阐述中国诗的特点3、中国诗的特点之一:篇幅短小4、5、中国诗的特点之二:富于暗示性6、中国诗的特点之三:笔力轻淡,词气安和7、特点之四: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8、总说中国诗没有什么特别“中国”的地方

2、总体把握文章主题(教师阐述)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3、要求学生根据上述阐述,再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标志性语句,回答教师提问:(教师应注意多启发学生)

问题: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中国诗的特征。这篇演讲稿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所以,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

追问: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

(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导引:这篇文章作者开头就表明了是从比较文学的立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迅速筛选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教师进一步概括,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问题:钱先生认为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有。在文章第十一段,‚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问题:通过我们的梳理,我们发现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很清楚。那么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问题: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导引:请你根据我们的探究,归纳本文的主旨。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布置下节课思考题(预习)

想读懂这篇文章,仔细品味一些有丰富内涵的句子是关键。而这些句子要么是用了反语的修辞格,具有幽默的效果;要么是用比喻的手法,须细细领会方可。请大家先找一找这样的句子,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学生可能对下述句子感兴趣,教师可做出预案)

预设:

1、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很幽默很诙谐,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中国诗小而精美的特征了。

2、我印象最深刻的第9自然段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一语就道出了两种诗歌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前者高亢雄壮,后者低沉斯文。

3、第三自然段‚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导引: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我也发现了一段文字很有趣味,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咱们一起交流一下,这句话要说明什么呢?

【课件出示】“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评。)

这段文字出现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应该是证明自己的结论的。但联系上下文我有一句话不明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点拨:你能感觉作者对“哈巴狗儿”的态度吗?(应该是嘲讽的。)

问题:这个“哈巴狗儿”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呢?

(比喻,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作者在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后,得出了反对中西方文化本位的结论,提倡中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

小结: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含蓄地告诉我们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

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二、深层探究

(一)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 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 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 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

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

③ 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最高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 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 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 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三、布置作业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引发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原文资料)

(提示:《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但包容着深远的意味。《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

作用。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2.《谈中国诗》的教学设计 篇二

艺术是相通的。外国的古代文艺理论家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强调诗歌与绘画的共性。公元前6~5世纪的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画为不语诗, 诗是能言画。”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亦犹画”都极好地证明了在西方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对诗和画的结合有了很高的认识。在古希腊、罗马之后的两千多年中, 虽然也有人谈到画和诗的差异, 但诗画共性的观点一直占主导地位。中国艺术家对诗画共性的认识较西方晚了一千多年, 但依文学 (或史传或宗教故事或传说) 底本创作绘画来看, 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至汉代源于社会需求更是盛行一时。东汉南都南阳汉画馆陈列的汉画, 便来自于各色的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 而这些在那时一般用作官葬的装饰或是佛教禅意的渲染。东汉之前的画作, 多为僧人所作。专业画家到三国时才出现, 且仍以绢帛绘制佛像闻名。到了晋代, 随着绘画的日益昌盛和当时文坛倡导的文风的影响, 一些画家有意识地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付诸画中, 凸显人物形神, 传达画者本意。“以眼现神”的大画家顾恺之的画, 如《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素材都出自于先人的作品。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创作的《女史箴图》以先贤圣女的事迹规劝当朝当政的女人放弃权势回归本我, 顾恺之用一种图解的样式形象地解释了这层含义。曹植的《洛神赋》以神话隐喻失去爱情的哀伤, 可能也是用爱情的失意隐喻政治上的不得志, 是一篇文学杰作。顾恺之以长卷的形式, 以他出色的绘画水平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有人认为赋可以看作诗的一类, 因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便可以看作是现存最早的一幅诗意图。《历代名画记》还记载顾恺之画有《陈思王诗》, 因为作品已经失传, 无从考证, 我们现在已不知道他是根据曹植的哪首诗作的画。但一句话, 顾恺之在中国诗画史中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宋代以前, 在画上题字的很少, 题诗的更是寥寥无几, 偶尔也会有几个字, 那也只是在不显眼的角落里, 写着作者小小的姓名。那时虽然也有题画诗, 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到了宋代, 才出现了一些集诗人、书法家、画家于一体的艺术家, 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写一段题记或一首诗。如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上都题写了诗, 除此之外, 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特别是杜甫被尊为诗圣以后, 他的一些诗, 成为后世诗人写作题画诗的样板。与此同时, 诗人、艺术家和理论家们渐渐领悟到诗与画是具有共性的艺术, 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孔武仲《宗伯集》卷一《东坡居士画怪石赋》:“文者无形之画, 画者有形之文, 二者异迹而同趣。”郭熙的《林泉高致》说“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言, 吾人所师。”苏轼的《韩干马》诗说:“少陵翰墨无形画, 韩干丹青不语诗。”由于他不是泛泛而论, 而确实有体验又善于阐述, 更为细致地揭示了诗与画共性的一面, 所以他的“诗画本一律”的理论, 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之后, 诗与画的关系被更加有意识地紧密结合在一起, “诗 (包括词, 张舜民云‘自古词人是画师。’) 画本一律”成为文人画所尊奉的一条宗旨。

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 从现有的资料看, 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 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 那么, 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随着诗与画的发展及结合, 元代开始普遍采用, 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赵孟、王冕、倪瓒、吴镇等。还有一些画家如倪云林等不仅自己在画上留出适当的空白处题写诗款, 还往往请诗朋画友在画上题写诗章。这种做法为明清至近代文人画家所继承, 在画上题写的题画诗因而大兴。清代陈邦彦编辑了《历代题画诗》一书, 收录作品多达千首。一般来说, 由画家自己整体构思的、预留空地题写的诗, 作为画面构成的一部分, 不仅不损害画面, 反而增加了供欣赏阅读的内容, 使诗与画相得益彰。

画上题诗题款, 也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当人们面对一幅山水画或花鸟画, 有时是很难猜透画者心思的, 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 就比较容易把握作者的意图。如宋代有名的皇帝画家赵佶画的《瑞鹤图》, 画上只有20只丹顶鹤绕殿飞鸣, 晴空中有浮云飘动, 虽然观画者可以从画中感受到一种轻盈舒朗之气, 但是对于画家借此想要表达的思想只凭观画是很难领悟到的, 如果结合画上的题诗书款和历史知识就一目了然了。原来在北宋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刻, 画家祈求上苍降下祥云以挽救王朝的危亡。

在画、诗密切结合过程中, 不仅是诗向画渗透的过程, 也同样是画向诗靠拢的过程, 这就是艺术家们特地据意作画作诗的一种创作的发展过程。诗与画的结合也是随着书与画的结合而慢慢出现的, 在那时出现了一大批书法写得比较好又喜欢作诗或作词的画家, 在不经意中把诗或词写在了画中, 而且效果不错, 经那以后, 很多画家就模仿着用不错的书法把诗词书到画面上了, 慢慢地就形成并出现了 (就画所赋的诗) 题画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便是王维那时的写照, 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不过这有赖于苏轼对他的推崇。苏轼也是一个诗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后人评价苏轼, 说他“以诗为有声画, 画为无声诗”, 他的题画诗影响最为深远。由此, 可以这么肯定地说, 王维和苏轼是诗画结合当之无愧的典范。

诗画作为两门艺术, 各有千秋, 若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更能取长补短。画所要表现的事物直观、具体、真实, 便于领略, 但它会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只能选取某一瞬间的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任意地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发展变化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如天上人间、古往今来、东西南北, 可以自由驰骋, 无论是空间换时间还是时间换空间, 容量都比画要大得多。将诗与画结合起来, 可以让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 使画面的内容和深度有了更大程度的拓展, 而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和想象的依托。因此, 诗与画的结合使两者彼此交相辉映, 使诗与画最终能够达到艺术上的高度统一, 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方面:

1. 诗、画在艺术本质上的一致性。

诗、画都讲究自然而为, 无雕琢之意, 苏轼将此归结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我看再合适不过了, 赵孟坚的“画谓之无声诗, 诗谓之无声画”也从本源上将两者连接在一道。近代学者钱钟书也说, 诗画“异体而同源”。所谓“同源”就是指艺术本质上的一致性。唐代王维的山水画开拓了诗画并行的先河。作为著名的诗人, 王维将《山居秋暝》中淡泊恬静的诗趣转而为画, 赋予山水画以诗的气质;而诗赋予中国画以精神灵魂和意境。诗和画反映画家、诗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具有相同的意境与内在的表现技巧。画的形象是可以看见的, 画家不以构成形象为满足, 更是在形象的基础上创设意境。诗的内容是可以被感知的, 但诗人也不以展现内容为职责, 更是在内容的基石上挥发情感。画的形象和诗的意境互为表里, 血脉相通。诗的意境建立在形象的基础上, 虽然这一形象并非肉眼可见, 要通过想象等思维加工才会显现。诗画之间的相互交融, 使绘画富有诗意, 使诗富有画情, 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 诗、画在情感体验上的一致性。

“高情逸思, 画之不足, 题以发之” (清·方薰) 。当画面形象不能充分表达出画家的“高情逸思”时, 就用诗词形式来补充, 观者以此来体会画家当时的情感意趣, 通过情感体验来感受作品的感情取向。

在过往那多风多雨的历史时代, 朝廷更替的变幻莫测, 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 使得文人、士大夫用诗画寄托人生希望和生活感慨, 体现自我情感。宋人特别喜欢“四君子”, 往往通过赏物给予情感的外在表现, 或委婉或直接。唐末的黄巢与一老人题菊诗, 老人在旁不能立即成就一文, 而黄巢发表了他的豪言壮语,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傲慢倔强, 傲然独立, 大男人的事业野心昭然于世。在外族入侵的宋元之际, 南宋诗画家郑思肖用菊表明自己的立场:“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以菊抱香死作为一种宣誓, 宁死也不屈于元人。元人王冕赞美梅花不求人夸, 高洁清新, 不合流同污, 但实则借梅自喻, “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明自己生活态度和不向世俗低头的思想境界。因而欣赏诗画时不应单单从文字或画上思意, 更要结合诗人画家当时的生活和情感历程去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以挖掘人生成长路途中的人性之美。

3. 诗、画在意境方面的一致性。

“诗传画外境”, 诗附画源于画面本身, 深层次传达了画家眼中的形象所具有的精神含义, 即借画境启示诗意精神, 也证实了诗画的共通之处, 艺术境界有上中下之别, 皆以境为上乘。被誉为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师的齐白石, 一生中诗与画结合交融的作品多达千幅, 着重反映了诗对绘画的作用。他所作的不倒翁像, 形象诙谐。有一经典之作, 画旁附诗一首, 其中一句是“虽无胆肝有官阶”, 此乃点睛之笔, 倘若齐白石不书这些文字, 观者也不过看到了件普通玩具罢了, 但他非限于此, 而将旨意置于画旁, 一言中的, 讽刺贪官污吏。另有一张“不倒翁像”所附一首诗, 从外在装束的“秋扇”“官袍”到特点品性的描述, 将一般的玩具拟人化, 再冠以“讽”, “嗟君不肯打倒来, 自信胸中无点墨”将社会官场中官员的不道德、不清廉、不为政的黑暗现实跃于纸上, 入木三分。一代大师齐白石借人人可见的不倒翁看到了一般人看不见的社会阴暗面, 让观者为之鼓舞。2011年5月22日晚8点在中国嘉德2011春拍中以巨资4.255亿元成交的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也是诗与画结合交融的典型。清代郑板桥也从“竹”中想到了民生, 将绘画竹子的各种状态升华到了社会大众的疾苦和呼唤, “一枝一叶总关情”。不止齐白石和郑板桥能见人之未见, 杜甫也是如此。杜甫的题画诗《画鹰》“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什么时候让这苍鹰展翅搏击, 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杜甫似乎在写鹰的卓尔不群, 但笔触之深处却在于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和疾恶如仇。塞北一书生刘崇德在《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文”———宋士人体的形成》一文中论述了, “诗不能尽, 溢而为书, 变而为画”, 也就是说“画乃诗之余”, “余”是“文章之毫末”, 但并非是可有可无, 而是必不可少, 有时更能为诗文锦上添花。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 缘于诗画都追求意境上的神韵。

笔者在上面阐述了诗画之间具有一种共性, 然而, 早在18世纪, 德国莱辛的《拉奥孔》, 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深入揭示了诗与画的特性及功能的差异的一面, 这一理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改变了“诗画一律”论的流行观念, 明确地认识诗和画的各自特性和功能的区别, 在某一领域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理论上, 艺术家更注重深入研究两种艺术各自的创作规律;在实践方面, 诗人和画家更着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使诗和画各自的特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正因为诗与画的蓬勃发展和亲密结合, 使中国画更具有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并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程式, 而且不断地发展着、丰富着。在现代背景下, 中国传统艺术如何继承和更新是我们艺术专业从业者所必然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画与中国诗发展结合的深入认识和研究, 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与继承我们的艺术传统, 更有利于其在新时期能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这对我们当下的中国绘画都是相当有益处的。

摘要:本文从欣赏诗人王维的题画诗《山居秋暝》入手, 简要论述中国诗与画相互结合的艺术现象。

关键词:中国画,中国诗,题画诗,互通,互补互济

参考文献

[1]程立国.中国画与诗、书、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2) .

3.《谈中国诗》的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人:艾振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了解中国诗与西方诗的异同。

3.熟知中国诗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2.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歌,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突破】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2.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三、教学设计:

【设计类型】

“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

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

【设计说明】

在现代文学习中,关键在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动讨论、反复品味,使学生学会鉴赏,敢于表达观点,将这节课上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生态化”课堂。【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默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课时计划:

一课时:以理解本文主要内容为主,着重讲解作者观点。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

活动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字词注音和解释

颦蹙(pín cù)精髓(suǐ)梵文(fàn)轻鸢(yuān)譬(pì)如 咻(xiū)咻然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颦蹙: 回肠荡气:

2.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

(1)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其妻杨绛为翻译家、作家.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等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篇》,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2)轶闻趣事

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钱钟书的身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像这样的价码,恐怕也是让大陆的歌星大腕们咋舌的吧!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了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以重金,请示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自便地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活动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你有哪些补充的字词?

2.你画出哪些重点的句子?

提示:作者关于“中国诗”特点及写作目的的句子。3.你如何理解“中国诗”?

中国诗,首先它属于诗歌范畴,加上“中国”二字,必定有着一定的“中国特色”。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课前三分钟(或激趣导入)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活动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学会思考 1.你能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吗?

作者列出了中国诗的发展特点和具体特征,指出中国诗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为文化论。

2.你能根据文意说说中国诗的发展特点吗?

A、中国没有史诗,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B、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3.能否从文中找出中国诗的具体特征?

A、篇幅短小

B、言有尽而意无穷

C、笔力清淡,词气安和

3.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写作目的的内容吗?

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

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你能说说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比喻吗?

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

B、比起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C、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这种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2.上述三个比喻,有何深意?

A、鞋子与脚:押韵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篇幅小也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中国诗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

B、桃核象牙:中国诗讲究精雕细琢,中国诗人往往更加精心创作。C、哈巴狗儿:中国诗与外国诗并无本质不同。

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3.你能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吗?

学生自由陈述。

4.本文的主旨探究。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活动

三、勤于动脑,学会提问,设擂辩论 你能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问题吗?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

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

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从写了什么的浅层角度(如有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3)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4)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5.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

(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

第五步:成果展示

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1)分步展示,质疑解疑。(略)(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3)遗漏问题,教师补充。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第六步:迁移应用(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提高应用能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读了钱钟书的《谈中国诗》,钱先生说,谈中国诗必须要有比较的立场,即不仅要有纵向的比较,而且更要有横向的比较,“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样才能居高临远,“对本国诗尽职”。他运用这个方法,不仅看出了中国诗的特征,而且看出了中国诗和世界诗歌的相通相融的关系。钱钟书先生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对中国格律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指出“一篇里不许一字押两次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的诗篇幅”,可是,“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正是因为篇幅简短,才使中国的诗“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形成了特有的“富于暗示”的诗风。钱先生的这一论断,对中国格律的作用给予了科学的分析。更有趣味的是,钱钟书先生通过对中外文艺思想史的研究,发现中国的诗歌、绘画乃至哲学,都是“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作者对于中国诗的这些看法,你同意吗?学了本文后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4.谈中国诗 篇四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一、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二、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一、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预习案】感知文本

(一)诵读课文注意四个方面

1、作者怎样在中国诗与外国使得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的资料?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3、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比喻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4、注意品位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感知过程

1、作家作品

2、识记成语

(1)一蹴而至:蹴:踏;至:达到。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4)轻鸢剪掠:鸢,指一种鹰科鸟类。鸢飞时飘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后翅向后成一角度而滑翔,与风筝飞行姿态类似。愿意是指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比喻简短轻灵!

(5)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6)凌风出尘:指品行高洁,超出一般人

(7)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形容力气极大。

3、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关键句:

第一段: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第二段: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第三段:关键词:简短

第四段、第五段: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

第六段: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七段: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八段: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2)思路:

⑴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具体说,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从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看出来的。

⑵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4、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第3至7段),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

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从文中找出作者幽默和睿智的比喻句,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二、小组探究本文结构布局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结构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论述中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

(1)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作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

(2)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

【课堂检测】

一、本月考点检测: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3、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25个字)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作出应有贡献。

二、阅读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 “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像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挑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如袁凯的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这些诗句像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1.下列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常常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古人“交通”。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与落寞的感悟,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

B.名句之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情境十分契合,所以读后作者“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3.对全文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常人的境界不高,因为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到一种生命方式。C.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的,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关系的诗句。

D.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课堂检测】

一、本月考点检测: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答案:A

2、解析:C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属望文生义。

答案:C

3、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解析:该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应锁定在“历史证明”到结尾,关键词语是“哲学思维传统”“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新哲学”,因此,概括主旨应落脚在“哲学思维传统”上。

5.《谈中国诗》教案(范文) 篇五

【教学目标】

掌握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暗示性,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暗示性特征和诗中蕴藉的情思意蕴。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形成诗歌暗示性效果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段。

【教学方法】文本细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迢迢牵牛星》比较朗读,作为导入,顺势引出中西方诗歌比较的梳理。

1、诗是人类心灵的雕塑,是时代和生活的情感投影。比较中西方诗歌的发展状况,由于民族秉性、传统习尚、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在艺术创作和表达上形成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展示PPT)以中西方诗作中常见的爱情题材为例,自由朗读并略说个人印象。比如: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张胜,中诗以简隽胜。(不宜细致分析,只需大概说出总体印象。这些最好由学生七嘴八舌地答出)

2、在西方情诗中,我们很难寻出“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而在中国情诗中,我们也很难寻出像布朗宁夫人那样的“是爱,就无所谓卑下,即使这爱来自最微贱的,那微贱的生灵献爱给上帝,宽宏的上帝接受了它、又回赐给它爱”这样的诗文

二、自学探究:阅读文本,梳理思路

1、作者论诗的立场是什么?

2、课文把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进行了比较,清晰地阐明了中国诗的特征。试用恰当的文字分条概括这些特征。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从诗歌的内容来看,3、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细读文本,品味诗歌的特征——暗示性

正如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提出了中西方诗歌的一些异同之处。

一般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而中国诗则不然,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的确如此,从《诗经》开始,中国诗就体现出这种强烈的抒情性和暗示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吟唱的是恋人之思;“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抒发的黍离之痛。“哀乐之心感,歌咏之声发”这些情深旨远的诗句在我们心中点燃了熊熊的火焰。

1、如何理解中国诗的暗示性特征? 研读文本相关段落,找出中国诗暗示性的艺术表现。(要求学生动笔勾画,用原文回答。)

如:“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言有尽而意无穷。”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老师相应地用PPT概括、展示出来)

学生展示:(此处老师的发挥讲解要尽量少,就是讲,也仅限于对学生举例的一点提示)

1)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尽意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词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这让我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谓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无限遐想。

2)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之响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诗人虽然没有诉诸言辞,但在行间有一种暗示,引导读者往某一个方向去想,以达到诗人意向的所在。我们学过的苏轼的《定**》就是如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从容淡定,随遇而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3)问而无答——耐人寻味。

“中国诗人呢,„„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这种暗示的艺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疑问语气中,情感变得低回往复、缠绵不尽。

2、除了文中所举的例子,你是否能从学过的诗句中找到体现这一特征的例子: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凄凉惜别的心绪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宇宙历史阔大恒久与个体渺小短暂对比下的悲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皆悲叹诸葛孔明,感喟自己政治理想落空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人生失意的寂寥落寞

(上面你所举的例句,只是备用,尽量让学生调动已有的诗句积累)

3、一般说来,中国诗总是避开了直说。因为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的困难。诗人总是不直

接向读者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也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或者叫做训练。我们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孕含的情思,就需要知晓中国诗常用的抒情手段和表达技巧,咀嚼再三,寻求真味。

研读文本中所举的带暗示性的诗句,并概括其抒情方式或表达技巧。——设问

小结:“诗家圣处不离文字,不在文字”,艺术的作用不在陈述而在暗示,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也才有了我们自由再创造的空间。

三、拓展展示:

下面我们就诗歌的暗示性,分组进行一些鉴赏,并试试看,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设问这一常用的艺术手段外,能否在这些诗中另找到一些鉴赏的方法。

同学们在小组内思考讨论,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段,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1、补充诗歌暗示性中的象征义

除了钱钟书先生所提到的几种艺术手段外,象征义也是形成诗歌多义性、暗示性的重要原因。象征义就是指用象征手法派生出来的意义。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象征了孤独忧愁,而一提到香草美人,我们自然就会想到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理想追求。

2、诗歌鉴赏

下面我们就来品味诗歌的这种象征义。]

请每组同学选择一首诗歌自主赏析、讨论。

(明确要求:

1、品析出诗中含而未露,言而未尽的情感;

2、从中总结出形成其暗示性特征的艺术手段或抒情方式)

感遇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1]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2]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也可加选修教材中《咏怀十二首其一》或《杂诗十二首(其二)》或《越中览古》)学生展示:(尽量让学生发挥,老师只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3、归纳总结,造成象征义的艺术手段(形成暗示性艺术特征的手段,这三首诗分别为何?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手段?试举例?后一个环节视时间而定)

1)托物言志(橘树本是客观之物,但诗人却借它言说心中之志这叫?)

2)用典(诗人希望举荐,但没有明说而是化用“临渊羡鱼”)

3)借景抒情、怀古咏怀、对比等(自己可以根据所举诗歌为例,加以整理)

4、小结:托物言志、用典这两种艺术手段使诗歌具有了丰富深婉的寓意,我们欣赏中国诗自然就要注重在其未表现而含蓄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要善于寻找并掌握鉴赏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才能由“知”到“情”到“趣”。诗是高级的艺术,诗需要咀嚼再三,寻求真味。

四、总结提升(本环节为机动环节,根据行课的具体节奏和所余时间,灵活删减)

中国古典诗歌含蓄蕴藉、富于暗示性的艺术特色与西方诗歌的热情直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血脉,但我们仍然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

回到本文一开始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比较文学的立场,中西方诗歌既然有异,当然就有同!

1、朗读课文末段

2、勾画出体现中西方诗歌殊途同归的句子

“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

3、勾画出诗的本质意义? “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

4、讨论此句话的含义(即结束语)

6.《谈中国诗》的教学设计 篇六

一、春风得意马蹄疾——情趣性拓展

古诗词有精炼的语言、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诗词本身的优势,努力增强教学的情趣性,寓教于乐,融理于情,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吮吸知识的琼浆,从而在心中留下一份精神的感动、情感的共鸣。

笔者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时,针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呈现出了如下的对话:

诗:“翁、媪相互怎么夸?”

(同桌角色扮演,全班交流)

生1:“老头子,这三个儿子可是像极了你,那么勤快。又都个个那么孝顺,连最小的,都知道采个莲蓬来给我们吃呢。”

生2:“老婆子,别说是我给孩子们做的榜样。那可要夸你生得好呀!”

生1:“老头子,你看,咱大儿也不小了,该讨房媳妇了?”

生2:“老婆子,我昨儿已经托媒婆留意了。”

生1:“老头子,等大儿、二儿都成家,小儿长大,咱也心满意足了。”

生2:“是啊,到那时,我们就一起慢慢变老吧!”(生2随口哼了几句流行歌曲:《最浪漫的事》)。

如此这般,采用创设情境和想象来引领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利用其本身的优势,让学生感其趣,受其理,才能保持始终旺盛的学习情绪,才能让师生在词曲美好的意境之中畅游,实在妙哉!

二、近山遥水皆有情——适切性拓展

古诗词教学中,教参的课程安排一般是一首古诗一节课,但是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来说,似乎太过松散和单薄,新课程理念下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其相同或相近的另外一首或几首古诗来进行拓展,既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耳目一新,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如笔者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后,出示苏轼另一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尝试发现这两首诗的异同。

生1:这两首诗写的“雨”的状态不同,前者为细雨,后者是暴雨。

生2:两者描写的角度也不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雨前、雨中、雨后的壮观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晴姿雨态的美好奇妙。

生3:我发现了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都是有晴有雨,都是写夏天的西湖。

生4:我还发现了这两首诗都用到了形象的比喻,用词非常精妙。

师小结:是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样的比喻形象,同样的用词精妙。同样流露出的都是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豪迈的气概。

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另一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异同,同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主题性拓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文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是属于综合性的,是融多项内容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整合性拓展,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

笔者在教学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后,设计了以下后续活动:

活动一:继续搜集,厚积薄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

1.继续搜集写“雨”的古诗词,交流“雨中情”。

2.搜集其他写“雨”的名家名篇,如马朝虎的《水》;汪国真的《雨的随想》;《苦雨》片段,让学生对诗人、作者笔下的“雨”有多元化的感悟。

活动二:妙笔生花,仿写续编(与习作教学整合)

选择一首写“雨”的古诗词画面,将画面改写成一篇短文或进行续编。

总之,以“雨”为线索,对与“雨”有关的诗词文章进行梳理、提升、拓展,以便构建一个关于“雨诗”的古诗词立体的知识体系,达到学以致用,形成人生感悟。

上一篇:刑事诉讼辩论下一篇:外语系同学毕业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