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文化介绍

2024-09-13

清明节文化介绍(精选9篇)

1.清明节文化介绍 篇一

一、节日源流感物思亲

清明本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即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发明, 是根据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而制定的一种历法,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 北斗星柄指向乙位, 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草木萌茂、桃红柳绿、天朗气清、生机勃发的景象。此时, 气温升高, 雨量增多,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清明下种, 谷雨栽秧”, “清明谷雨紧相连, 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足见清明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 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 又称禁烟节、冷节。节日时间为冬至后105天, 也就是在清明前两天。节日持续3天, 期间禁火冷食, 故而得名。寒食节起源甚早, 大约始于周代。后来,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逐渐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 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 只吃冷食。

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 与春秋时期一段动人的故事相关。传说, 在春秋战国时代, 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 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 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 为了躲避祸害, 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 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随他逃亡的臣子, 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前程去了, 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 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 重耳饿晕了,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 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 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19年后,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 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 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 心中有愧, 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介子推坚辞不就。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时介子推因看不惯众臣的争功邀赏, 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 隐居起来。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 没能找到。于是, 放火烧山, 只留下一条路。大火接连烧了三天三夜, 一座青山变成了焦土一片, 仍没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 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一起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准备安葬, 突然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 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 原来是一片衣襟, 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据考证, 此诗并非介子推之作, 显为后人所托。传说中,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 在山上建立祠堂, 并把介子推蒙难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晓谕全国, 每年此日禁忌烟火, 只吃寒食, 以示纪念。

第二年, 晋文公领着群臣,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表示哀悼。行至坟前,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 绿枝千条, 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珍爱地掐了一个枝条, 编了个帽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之后, 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 励精图治,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从此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的祭日, 大家皆以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捏成燕子的形状, 用杨柳条串起来, 插在门上, 召唤他的灵魂, 称之为“子推燕”。此后,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重大节日。每逢此节, 人们不生火做饭, 只吃冷食。在北方,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 以示怀念。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它形成于春秋末期, 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魏晋以后固定在三月初三。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 并到水中洗浴, 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 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 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 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 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 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自汉代以后, 上巳节逐渐变为了带有一定社交性质的春游活动:到野外踏青郊游, 欣赏大自然风光。文人墨客则常在此日登游名山胜迹或濒水饮宴。其中最有名的是王羲之:东晋永和九年上巳, 王羲之等四十余人欢聚绍兴兰亭, 曲水流觞。王羲之由此写下了书文俱佳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时至唐代, 上巳节成了一个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的全国性统一节日, 这一天人们常到水边嬉戏。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逐渐合而为一, 上巳节重郊游踏青的特点随之被整合到了清明节习俗之中。时至今日, 农历三月三仍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苗族、土家族、黎族、壮族等都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活动。例如在广西境内, 不少壮族同胞聚居的农村, 以三月初三为歌节。届时, 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的地点, 畅怀对歌。海南黎族苗族每年都载歌载舞欢度盛大节日“三月三”。

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 即清明节矣, 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 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 罗列杯盘, 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 遍满园亭, 抵暮而归。”可见, 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 寓嬉乐于哀痛之中, 使清明成为一个非常盛大的综合节日。北宋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此图以朴厚细腻的笔触, 生动准确地为我们再现了清明时节汴梁城内外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各种活动。画面自右至左分为三段:首段为郊野乡村, 几间茅屋掩映在疏林薄雾中, 纵横阡陌, 柳绿草茂, 行人往来, 踏青赏春。中段绘以水势轻缓的汴河, 漕船散布其间, 两岸屋宇连绵, 人头攒动。尤为夺目的是汴河上那座宛若飞虹的木拱桥, 桥上及左右, 车水马龙, 熙熙攘攘, 人物众多, 各具神情。末段为鳞次栉比的房舍, 交错的街市, 百肆杂陈, 招牌幡幌, 目不暇接。人流如潮, 川流不息, 活动多样, 各尽其妙。这些祥和繁华的场景, 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以后, 清明节不仅为汉族世代所传承, 而且还传到许多少数民族中, 成为不少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祭祖寻根迎春健身

清明节的习俗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在古代, 清明节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赏春、插柳戴柳、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 有的习俗已被淘汰, 有些习俗传承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清明节的主要礼仪习俗有以下几种。

(一) 祭祖扫墓

祭奠祖先、尽孝寻根、缅怀英烈、敬贤感恩是清明节的核心礼俗。中国人自古就非常崇拜祖先、尊敬长者。祭祀扫墓的习俗自秦汉相沿承袭, 普及民间, 历两千年而不衰, 成为清明节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正如民谣所云:“三月清明雨纷纷, 家家户户上祖坟。”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 清明“官员士庶, 俱出郊省坟, 以尽思时之敬”。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 男女扫墓, 担提樽, 轿马后挂楮锭, 粲粲然满道也。”清明祭祀扫墓往往倾家出动, 上至君王大臣, 下至庶民百姓, 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 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清明前后数日, 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 规模极盛。早已家喻户晓的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传神地写出了雨中孤身行路的扫墓人触景伤怀的复杂心境, 并将清明扫墓的悲凉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传统社会上坟扫墓,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二是培修坟墓。古代科学不发达, 人们相信人死后有一个“阴间”世界, 想借扫墓之机给阴间的先人提供生活费用和各种器物, 因此, 出现了焚烧纸钱和纸制祭品的迷信习俗。近年来, 个别人的迷信举动愈演愈烈, 连纸制的家电、轿车、别墅、银行存折、信用卡甚至三陪小姐都烧给祖先享用。然而, 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阴间”之说, 更不相信焚烧成灰的纸钱冥器可以为先人所用, 因此多用鲜花代替纸钱和祭品, 体现出现代文明祭扫的新风。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 是清明扫墓的又一项内容。在人们精心修整坟墓的一举一动里, 倾注着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哀思。现代社会以火葬逐渐代替了土葬, 使死人不再与生人争地, 也有利于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逝者的骨灰盒存放在“公墓”, 清明时节人们到公墓祭奠, 擦拭护理先人的骨灰盒, 敬献鲜花, 以示怀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扫墓祭奠。时下出现了“网上墓园”, 数以百万计的人已在网上为逝去的亲友筑起了一座座网上灵台。人们可以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上香、擎烛、祭酒、留文, 表达怀念和敬慕。网上祭奠既可免去车马拥堵, 又避免了焚烧纸钱污染环境、引发火患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跨越时空, 让被祭奠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精神融入永恒。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方兴未艾, 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新颖文明的网祭方式, 必将大大减少传统清明祭祖给环境、交通、安全带来的压力。

(二) 踏青赏春

清明节正当农历三月,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满目葱翠, 一派生机, 是人们外出郊游的大好时光。踏青郊游原为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主要活动项目, 后来由于上巳节并入清明, 而扫墓又要到郊外去, 因此清明节踏青便流行开来。

清明踏青赏春的习俗自古有之。魏晋时, 每到上巳节, 人们便到风景区或溪水之畔嬉乐, 带着春食、春酒, 或席地野餐, 或在河边“曲水流觞”相与为乐。唐宋时, 踏青活动更为盛行。古代礼教森严, 大家闺秀多深居闺阁, 平时不能随便外出, 而在清明踏青时, 她们才可以盛服靓妆结伴踏青, 尽情地赏春嬉戏, 故民间有句俗语说:“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杜甫在《丽人行》中也说:“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人对踏青更为热衷。周密在《武林旧事》中, 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一幅宋人清明踏青图:“清明前后十日, 城中仕女艳妆饰, 金翠琛璃, 接踵联肩, 翩翩游赏, 画船箫鼓, 终日不绝。”生动地反映了宋代踏青活动的盛况。在祭奠哀悼祖先之余, 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饱览秀色、愉悦身心, 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待生命特有的豁达态度。

踏青在今天更多地被称为春游, 而且在时间上也不仅仅限于清明节, 凡春季风和日丽之日, 哪一天都可以去春游踏青。如今, 每到清明前后, 全国各地众多的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大中小学都会纷纷组织春游, 参观名胜古迹、观赏奇山秀水、开展健身活动。

(三) 娱乐健身

顺应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 清明也是人们走出家门, 舒展身体、愉悦精神, 开展各种户外体育活动的好时候。自古清明时节的娱乐健身活动就丰富多样, 主要有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等。丰富的娱乐健身活动和繁荣的节日景象, 构成了清明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略述一下清明节几种主要健身活动的源流。

(四) 蹴鞠

蹴鞠是古时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蹴鞠的意思是踢球。蹴鞠运动产生于战国时期, 汉代时发展较快, 当时, 上自帝王, 下至普通百姓, 爱好蹴鞠的人极多。据《汉书》记载,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位蹴鞠爱好者, 他曾在宫中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蹴鞠场, 四周围以高墙, 并把它命名为“鞠城”。到了宋代, 蹴鞠运动进入黄金时期。据史书记载, 在宋太祖时期, 每年的清明节, 王公大臣、宰相宾客, 都要在皇宫里举行蹴鞠比赛, 有时候皇帝亲自下场, 与臣同乐。元代钱选所绘的《蹴鞠图》, 便是对这一事实的生动写照。画中宋太祖赵匡胤与五位臣子围成一圈, 正在聚精会神地踢球。由于朝廷对蹴鞠的推崇, 蹴鞠运动在社会上极为普及, 不仅男子蹴鞠, 还有女子蹴鞠。无论南方还是北方, 在清明时节, 人们都会选择高岗的空地举行蹴鞠活动。当时还出现了类似当今足球协会的专门组织——齐云社, 它对于促进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 蹴鞠运动渐渐衰落。然而, 到了19世纪下半叶, “蹴鞠家族”中的足球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 足球运动迅速普及开来。

蹴鞠比赛与今天的足球比赛有不同之处。蹴鞠时, 人们在球场的中央竖起高高的竹竿, 并在上面悬挂布网, 以此作为球门。球门上的洞, 名曰“风流眼”。比赛时, 双方球员互相不能过界, 要依靠高超的球技把球踢过风流眼, 以此分出高下。这种比赛很有观赏性。

(五) 荡秋千

荡秋千源于远古藤秋千, 春秋时已有。秋千最初叫做千秋, 据说是齐桓公北伐山戎族后传入中原。开始时只有一根绳子, 双手抓绳而荡, 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踏板的秋千。到了汉武帝时, 因千秋含有人虽死却永垂不朽的意思, 为了避讳, 故把千秋改为秋千。荡秋千在汉武帝时主要是后宫女子参与的一项活动, 魏晋南北朝以后, 此项活动由宫中向民间普及。到了唐代, 荡秋千则成了最受女子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每至寒食清明时节, 唐玄宗必会组织宫女们举行荡秋千比赛, 眼看着彩娥飘舞, 耳闻着娇声婉转, 唐玄宗心醉神迷, 情不自禁地把女子荡秋千称为“半仙之戏”。

历代文人墨客对女子荡秋千的歌咏之词不胜枚举。白居易在《和春深》中写道:“秋千细腰女, 摇曳逐风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云:“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在歌咏荡秋千的诗词中, 最为精妙生动的要数唐代王建的《秋千词》, 词中写道:“长长丝绳紫复碧, 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中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动, 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 复畏斜风高不得。”把少女荡秋千时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人们在荡秋千时发明了多种玩法。一种是比赛谁荡得高。人们常在高处系上花、铃等物, 看谁在荡秋千时能碰到这些花或铃;或在秋千横板下系上一根用来衡量高度的绳子, 看谁在秋千荡起时能把这根绳子彻底带离地面。另一种是比赛谁荡得花样多。一些秋千高手, 能在秋千远离地面时, 做出金鸡独立、翻身转体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由于荡秋千有益于身心健康, 能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 因此, 荡秋千早已成为中国传统体育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项运动。

(六) 放风筝

清明前后, 春风正盛, 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自古以来放风筝成为清明节人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风筝原名纸鸢、纸鹞, 意即一种用纸扎成的能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的东西。风筝之名始于唐代, 因为当时有人在纸鸢上绑上一个竹制的哨子, 当纸鸢飞上天空时, 风进入哨子, 发出了像弹筝一样的声音, 故称之为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期, 起初主要用于军事。自唐代后, 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每逢清明节, 人们趁扫墓之际, 进行风筝比赛。不仅白天放, 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像闪烁的明星, 被誉为“神灯”。过去有放风筝就是为了放晦气的说法。为此, 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断线的风筝吹到远方,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给自己带来好运。

放风筝是一项能给人带来诸多好处的娱乐活动。传统中医认为, 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 有“疏泄内热, 增强体质之益”。阳春三月放风筝, 清新的空气, 轻快的奔跑, 不断反复地抬头观望, 无疑会促进身体健康。风筝被扎制成各种优美的造型, 绘上五彩缤纷的图画, 寄寓着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既能彰显出民族风格又有浓郁的文化蕴含, 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今, 风筝早已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 唐代始有拔河之名。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盛行军旅, 主要是用于军事训练, 后来逐渐成为民间广泛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唐代尤盛清明拔河, 当时拔河是用一根四五十丈的粗麻绳, 两端各有许多根小麻绳供人牵拉。比赛时画线为界, 立旗为标, 两队人数相等, 看哪一方能把对方拉过中线就算是胜利。唐代帝王将相、后宫妃娥都醉心于拔河。唐玄宗曾在清明时组织过一次上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 并邀请各国使节前来观看, 以此显示国威和国力。从那时起, 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由于拔河运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且有益于弘扬团队精神, 因此, 这项运动在历史上一直长盛不衰。而且, 直到今天, 一些单位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际, 亦常常会组织拔河比赛。

(八) 插柳植树

民间有清明节插戴柳枝的习俗。在扫墓踏青时, 人们要在乘坐的轿子和马车上插挂柳枝, 妇女儿童还把用柳条编制的柳圈戴在头上。扫墓归来, 人们总要折几枝柳条, 插在门楣房檐下, 以避瘟驱邪。谚语说“清明不戴柳, 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戴柳, 死后变黄狗”。这说明古代民间热衷于插柳戴柳的习俗。

关于插柳戴柳的由来, 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二是说由于寒食断火, 清明后, 由宫廷用杨柳点火赐近臣, 受赐者以此为荣。点火后, 将柳插于门楣, 以示炫耀, 后相沿成习。三是说清明为冥三节之一, 是百鬼出没之时。柳树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灵性, 可以驱邪避鬼、护佑生灵。四是说插柳是为了纪念在柳树下烧死的介子推。诸种说法虽然不同, 却说明随着历史的演变, 清明柳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蕴含, 人们借柳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

杨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 插到哪里, 活到哪里, 年年插柳, 处处成荫。古人在清明插柳、栽柳的习俗, 后来发展为植树造林。清明时节, 春阳普照, 春雨润物,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生长快, 故农谚有:“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特别重视植树造林事业, 并将之视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建议下, 1915年, 北洋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 为了纪念他, 1928年4月17日, 国民政府发布通告, 以孙中山先生逝世的3月12日为植树节, 全称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 全国人大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如今, 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每逢清明时节, 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 都加入到了植树造林的行列, 全民义务植树, 为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着一片又一片的新绿。

三、慎终追远清明永驻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存在于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和民族之中, 经历千百年世变沧桑而历久弥新, 至今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它为何具有经久不衰的无穷魅力呢?因为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它承载着神州华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 记录着中华民族共祖同宗上百代的文明信息, 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想情怀, 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可以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杰出的文化创造, 也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种标志。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 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忠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 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长期以来, 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宗, 通过扫墓、祭祖, 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 饮水不忘掘井人, 祭奠的对象扩展到先烈英杰、先贤名士。清明节时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或墓地扫墓, 到英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 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站在墓碑前, 就是在接受先烈们的鞭策, 接受着革命的洗礼, 从中汲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 这是非常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 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 以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精神。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公祭轩辕黄帝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活动, 每年清明, 在黄帝陵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海内外华人到此汇聚, 在庄严神圣的祭典中, 找到了灵魂的故园, 找到了我们的根, 同时传达出了炎黄子孙寻根问祖, 企盼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的共同心愿。无论是国家公祭, 还是民间的扫墓上坟, 都在庄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一份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 年年轮回, 代代传承, 构成了人们珍惜现世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 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在祭奠与追思中, 孕育我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这便是清明节的文化精髓。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了悲伤与欢娱双重元素的节日, 既有缅怀逝人的悲痛泪水, 又有踏青嬉戏的欢颜。由于清明上坟要到郊外去, 人们在悼念祖先之余, 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赏春, 正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 能更充分地享受到了节日的心灵滋养和别样的情趣,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 并达到了提升精神层次和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 此时天清地明, 到处生机勃勃, 人们远足踏青, 亲近自然, 可谓顺应天时, 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 驱散积郁的寒气和抑郁的心情, 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 扫墓与踏青融为一体, 使清明节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如今, 人们又把传统的清明踏青郊游和插柳, 发展为包括植树造林、环境保护在内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节日活动。从插柳留春到植树留春, 越发向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迈进, 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2.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异同之辨 篇二

[关键词] 政治清明;清官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 D6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007(2014)03008704

[收稿日期] 2014-04-01

[作者简介] 梁芷铭,男,钦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府行为与政策分析、公共治理与媒介传播。(钦州535099)

在中国古代,曾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政治清明时期,也有推动社会善治的经验积累和浓厚的清官文化思想,也出过包拯、海瑞等清官,这是当下推进廉政建设、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思想来源。但人们往往把古代政治清明时期的出现和清官文化联系起来,以致于迷失于清官文化的精彩和政治清明时期的社会景象中,也就可能把当代政治清明的实现寄托于清官文化。显然,这与在新形势下实现政治清明的观念相违背。因而,深入分析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的异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之同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不属于同一范畴层面:政治清明偏向于以政治格局、政治大局的角度来理解,是国家对自身政治文化的一种愿景,是一个大概念;而清官文化更多是从民众的角度,从清官本身去解读的一个现象,是一个小概念。但是,由于任何政治都是人的政治,任何清官都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产生、形成和发展,再加上廉洁清明是政治体制和政治官员的“共同理想”,因此,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诸多可探讨的共同之处。

(一)依靠力量一致

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多方面力量、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明清两代,由于“关于清官的议论、奏折、书籍、传记、话本以及曲目等”广泛流传,清官群体及其特征魅力逐渐深入人心,清官文化逐渐被民众熟悉和推崇,可以说,“清官是官,但清官形象是百姓塑造的”[1](129~144)。简而言之,政府官员、社会大众和社会监督是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得以形成的主要依靠力量。

首先,政府官员是实现政治清明和形成清官文化的核心力量。一方面,作为公务人员,政府官员处于国家机构的不同部门和岗位上,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能,他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国家执政理念的影响,有着自己的权力观、法制观、政绩观和义利观等,这是他们推动实现政治清明和构建清官文化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依据一定的行政理念行使行政权力,立足于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协调处理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持着国家机构的运转。通常而言,当他们的权力观、法制观、政绩观和义利观等契合于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基本权利的时候,政治清明便可逐渐实现,而清官文化也将深深烙印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中。

其次,社会大众是实现政治清明和形成清官文化的群众基础。一方面,社会大众对国家政治统治有着美好的期待,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政治,参与国家治理,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清明的实现和清官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国家法制和公共政策的实施情况与实施效果最为了解,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智慧,对国家治理有着这样那样的建议和意见,而这恰恰是国家政治统治智慧的来源之一。因而,离开了社会大众的参与,离开了社会大众的智慧,政治清明的实现和清官文化的形成都将失去坚实的基础。

再次,社会监督是实现政治清明和形成清官文化的外部力量。一方面,出于实现自身基本权利的需要和改善自身生活处境的需要,民众会通过各种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对政府官员和行政权力形成不同程度的监督,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和政府官员的行为,使行政权力的运行切合于社会公平正义。可以说,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是实现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不可缺少的保障。另一方面,在政治秩序混乱、政府官员普遍腐败、权力滥用的时代境遇下,社会大众的普遍监督则成为倒逼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强大外力。

(二)行为主体和客体一致

无论是政治清明的实现,还是清官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行为主体和客体。政府官员是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主体,也就是说,政府官员是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主要造就者,他们践行清官文化,维护政治清明,同时还是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受益者。一方面,政府官员对权力有着清醒的认识,能自觉地正确行使权力,忠诚于岗位职责,在浓厚的爱民、爱国情感驱使下秉公执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另一方面,在造就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过程中,政府官员践行清官文化,不仅自己做一个洁身自好的官员,还以实际行动影响官员群体,使政治清明得以长期维持。正如有学者指出:“清官之所以能够常驻百姓心间而流芳后世,与其重民、安民、保民的廉政行为密切相关。”[2](61~65)

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是政府官员在治理社会与管理国家事务中形成的。政府官员只有深入各个公共领域,掌握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国家治理压力,以敏锐的眼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发现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大胆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治理经验,正确使用手中权力解决各个领域的问题,才能在造就、维护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三)价值追求一致

在清官内心里,有一种“高于自己命运和自身幸福的价值目标”,他们“为民请命,替百姓伸张正义”,但绝不在职务利益之外谋求“非分的利益”,从这里可以看出清官的“守道、爱民、无私”[3](106~112),而这恰恰是清官文化的价值追求。政治清明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状态,不仅社会安定有序、政府清廉、而且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实现,民众的基本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政治清明所追求的价值与清官文化相一致。

nlc202309051603

首先,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都追求“道”的实现,对“道”的守护。当然,在不同的时代,“道”的具体含义不同,但必定高于官员个人命运和幸福,并与人间正义、民众意愿、社会共同价值追求和公共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使政治清明被破坏,清官文化失落,但只要存留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生长空间,这些价值追求就不会被抛弃,也不会被忘记,而最终会在民众—社会—国家的互动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其次,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都以实现民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政治清明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政治清明为民众根本利益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而清官文化所宣扬的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爱民如子、为民请命等无不是为实现民众根本利益提供保障。《清史稿》之所以认为于成龙“刚正之行,苦节自厉,始终不渝,所至民怀其德”,彭鹏“拒伪命,立身不苟,在官亦以正直称”,陈瑸“起自海滨,一介不取,行能践言”,陈鹏年、施世纶“不畏强御”,就是因为这五位清官能心怀百姓,能以民众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4](10098)

再次,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都追求无私,即当个人利益或者家庭利益与国家法制、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抛弃个人或家庭私利而维护国家法制和社会公共利益。当然,这里所说的无私并不是完全不顾个人基本利益的无私,而是一种职务上的无私,即在行使职务权利的过程中,提倡拒绝接受非职务所得利益之外的其他一切利益,提倡不为金钱和更高的权力所动,甚至为了民众的利益而不惜“得罪”上级、同僚。

二、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之异

虽然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政治理念、制度设计和治理趋向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又形成一个整体架构,政治理念是行政精神层面的施政指向,制度设计是中观层面的政制设计,而治理趋向则是对政府未来行动的目标设定。

(一)政治理念之异

就政治清明而言,其政治理念是法治,是民主政治。一方面,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方式深入人心,社会公众和政府机构普遍遵从国家法制,公权力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权力被置于阳光下运行,“法良法”成为至高无上的金科玉律,成为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力武器。正如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应当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5](199)另一方面,民众有充分的权利参与社会国家治理各项事务,并推动国家机构和相关制度日趋完善,监督政府部门严格履行职责,并免受暴力、监禁或死亡的威胁。另外,政治清明表征着社会的善治,而“社会的善治,需要形成均衡的权力结构。只有形成均衡的权力结构,才能真正平衡和协调各方利益,才能形成各种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平等参与。”[6](118~120)那么,如何才能形成和维护“均衡的权力结构”,真正“平衡和协调各方利益”,保障“各种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平等参与”?无疑,这需要法治建设和民主政治的持续推进。

就清官文化而言,其政治理念是人治。一方面,清官是清官文化的核心元素,在清官文化的影响下,民众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趋于萎缩,逐渐远离社会治理和国家政治生活,对清官产生强烈的依附心理。[7](126~127)而清官则以个人能力与权贵、贪官污吏斗智斗勇,维护民众利益,而不是通过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法制来为民众利益提供保障。这一点在清官文学文本中并不少见。另一方面,清官的出现和清官文化的形成是国家对个人道德教化的结果,而非民众对公权力约束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说,清官是个人忠君思想的产物,而非现代法治思维的产物。因而,清官文化的形成与民众对清官的迷信,说明了“政治国家与社会组织的严密整合,民众政治力量的极度薄弱,百姓大众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8](108~116),而这恰恰和人治的出现并得以维持有着莫大的关系。

(二)制度设计之异

在社会国家治理中,制度设计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通常而言,制度设计直接关涉到政权的运行以及社会国家治理的成效。可以说,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政权的运行,依赖于特定的制度设计,同时也是特定制度设计的结果。

政治清明是“权力良性运行状态”的一种体现,不仅公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才智得到自由发挥,而且社会充满生机活力。[9](16~17)固然,关于社会国家治理的制度不少,但能使具有天然扩张性的权力“良性运行”,使社会充满活力,显然与民主制度设计分不开。一方面,民主制度设计让民众不再像原来那样远离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场域,而是借助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逐渐成为社会国家治理的主要力量,他们正当权利诉求的实现不再寄希望于某个官员,而是依靠社会国家制度的良性运行;另一方面,民主制度设计使公权力得到有效制约,政权运行规则具有合法性、廉洁性、科学性,市场、社会和国家的边界明确,关系得到正确处理,权力和权利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公众的正当权利诉求得到理性化解决。而离开了民主制度设计,缺乏有效制约的公权力必然引来腐败和权力滥用,损害公众利益和侵蚀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使社会丧失活力。

相比之下,清官文化则非民主制度之结果,而是集权制度下的政治生态。密尔认为,“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任何参加,即使是参加最小的公共职务也是有益的。”[10](55)显然,非全民参与的集权政府并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所要求”,于是,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民众不得不“把自身生存与发展、快乐与幸福的希望”都寄托在“偶然出现的”清官身上,[11](29~33)甚至通过不同的文学作品塑造清官形象,以寄托自身对人间公平正义和美好社会的渴求。实际上,在集权制度环境下,官员的权力并未受到来自民众的约束,官员个人意志往往高于法律制度,于是,官员的个人价值追求和道德自律就成为权力良性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一旦官员的道德自律之堤崩溃,官员手中的权力便露出了扩张、贪婪的本性,最终受到损害的依然是老百姓的利益。

nlc202309051603

(三)治理趋向之异

基于政治理念和制度设计的差异,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治理趋向也必然不同。简而言之,立足于法治和民主制度的政治清明最终将走向法治社会,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全面实现,而与人治及集权制度密不可分的清官文化则难免会使社会国家治理走向专制。

一般而言,在政策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得到一个可以为社会所接受的可行方案,政策过程才能进展顺利。”[12](123)如何才能得到一个“为社会所接受”的可行方案?这显然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对社会民情的认知和理解,离不开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尊重。在现代社会中,借助不同的传播媒体,各种信息流动加快,唯有立足于民主法治,维护国家法制权威,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广开言路,扩大民众政治参与,推动实现政治清明,才能切实把握民意,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制定出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政策方案。而只有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政策方案,才能使各项政策的实施得以顺利推行。而为社会广泛接受的公共政策的形成及其顺利推行,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法治程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法治的发展。

但同样的状况并不会出现在清官文化塑造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知道,在清官文化治理下,国之兴衰、社会之安定往往依赖于官员的道德品质和能力才华,而非完善的法令制度,即使有法令制度,但也大多出于当权者的主观意志并可据当权者意志而随意变更,因而,这样的社会治理方式“缺乏可预期性和稳定性”,决定“地方管理的良善和恶劣”的是官员个人的“人格品质、能力和意志等”,[13](29~30)而统摄官员“人格品质、能力和意志”的是“忠”的观念。可以说,“忠”的观念是清官文化环境下政治伦理“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一切政治品德中的“中心品德”、也是一切政治义务中的“中心义务”,即对君主无条件的忠诚。由此一来,社会国家治理难免走向君主个人的专制。

参考文献:

[1]魏琼:《清官论考》,《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

[2]赵天宝:《古代清官廉政思想及启示》,《兰州学刊》,2011年第6期。

[3]徐祥民、马建红:《清官精神的儒学渊源与当代价值》,《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4]赵尔巽等:《清史稿》(第33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5][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6]陈洪波:《当代中国的权力非均衡性及其社会治理》,《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王燕、唐爱芳:《清官情结探析》,《理论月刊》,2003年第2期。

[8]徐忠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9]毛高杰:《清明政治的法理解读》,《领导科学》,2013年第19期。

[10][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吴延溢:《清官文化的辩证解读》,《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1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胡杰华:《谈民众的清官意识》,《理论前沿》,2008年第10期。

[责任编辑 张克军]

3.湖州清明节习俗介绍 篇三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

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湖州清明节习俗介绍]

4.清明节习俗介绍作文 篇四

还没有到清明节然而我对那艾饺却已经有了很深的期待。前两天我见到了一个同学的奶奶给她送来了艾饺,我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我一回到家就和妈妈说了这个事。疼我的妈妈立刻动起身来,准备特意为我提前做顿艾饺盛宴。

艾是多年生草本,可供药用,有杀虫和防止植物病害的功效。小小的一只艾饺需准备的材料还挺多的,首先,取洗净的艾叶稍煮一下,捞出煮熟的艾叶放入清水中冷却几分钟,再用刀我爱夜切成碎末,加入糯米粉,和成一团。

以猪油、白糖、芝麻、松仁、核桃肉、百果为馅。准备好了材料,妈妈就开始做艾饺了,只见妈妈先把艾糕做成僧帽状,然后,把艾饺馅放入里面,再在边缘用棉签涂抹一圈水,然后在边缘用手捏一圈像裙蕾一样的花边,一只艾饺就做好了,看着这只艾饺,我垂涎欲滴,口水不停地往喉咙里咽,肚子里的馋虫已经在打转了,我迫不及待的把艾饺放进了蒸炉,几分钟后,艾饺熟了,那黑芝麻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房子,我吃了一口,满口留香。

5.2022年清明节民俗介绍 篇五

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传统上,这一天 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亦称“扫墓”。

清明节期间,古代中国人习惯戴柳条编制的头饰。这源于佛教的影响,他们认为柳 枝有魔力,可以驱鬼辟邪。所以戴柳枝头饰成为一种传统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除了清明扫墓戴柳枝头饰外,还有纯粹的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等。尤其在 中国北方,春季是多风的季节,正好放风筝。所以清明期间放风筝成为一种普通的活动 就不足为奇了。中国的风筝史是很有意思的。据说风筝是多年前由传奇式的著名 木匠鲁班发明的。

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所以叫木鸢。“Mu”的意思是“木头”,“Yuan”的意思 是雀鹰,雀鹰是一种鸟。所以“Mu Yuan”的意思是“木制的雀鹰”。纸的发明同样引起风 筝制作者的注意,不久风筝又叫“纸鸢”,“Zhi”意思是“纸”,所以“Zhi Yuan”的意思是“纸雀鹰”。

风筝不仅用来娱乐,也用于军事目的。有描述特大风筝的历史记载,据说有的风筝大到足以把一个人带到高空去观察敌人的行动。大约在15以前,梁武帝(梁朝皇 帝,502~549)在南京被判军围困时就是用风筝送出呼救信号取得外援的。

在唐代,人们开始用薄薄细细的长竹片连接起来做风筝。当这种风筝在空中飞得很高时,风会使这些竹片震颤发出低沉的拨弦声,非常像中国古代的一种叫筝的弦乐器。 以后,又有了“风筝”这个人人皆知的名字。

在清朝,人们把风筝放得高高的,然后放开风筝绳,让它飞走。认为这样厄运和疾病 也会随它而去。相反,捡到别人丢的或放的风筝会带来厄运。

有些爱好者喜欢在晚上放风筝。他们把里面装有蜡烛的小彩灯点着。系在风筝绳 上。几十只风筝一齐飞向天空,闪烁着多种颜色的灯光构成一条条弧线点缀着夜晚的天空。

过去观光者都到天安门广场看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风筝,最大的可能有100米长, 用100个小的风筝连成一条龙或一条蜈蚣。每年的4月份在中国东部的山东省举行的 潍坊风筝节,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它吸引着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和放风筝的竞赛者。

清明节公祭的意义

每年清明,人们为什么要在英雄烈士陵园的那些有名字,或者没有名字的英雄墓前,默哀、唱国歌、宣读祭文?为这些从未谋面的陌生亡者送上一束鲜花,或者在墓夯永远沉默的柏枝上系上白花一朵?只为了他们的鲜血肥沃了我们脚下这片热土,这群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出生命的英雄儿女,值得人们纪念他们:每年清明,南京大屠难同胞纪念馆里公祭的人群也络绎不绝.其中不乏那些侵略者的后代,仟悔他们的先人曾经的罪行:于是,清明祭又衍生出一种忏悔的文化社会内涵。

5月12日四川特大地震,约近七万人遇难,一万多人失踪。那一天扯痛了所有黄皮肤黑眼睛人的心。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灾区建造了地震遗址公园,并设有祭祀坛,让人们在清明时节寄托哀思公祭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哀悼去世的人,更在于表达所有活着的人们那一份血脉相连.同为人类的感恩之情。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里那样歌唱的:“没有人是孤岛/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群体中密不可分的一员。”

清明节从古传承至今的习俗有哪些

踏青

清明踏青活动,在宋代曾经出现过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成为历史上清明活动的艺术经典。但清明踏青活动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期,那时就有踏青和野浴的户外活动。

宋代有关记载和描述更多。如欧阳修在《阮郎归》词中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昊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鸢。”这是文人墨客们在踏青游乐中写下的切实感受,成为清明诗文中的名篇。从中可见,踏青中往往有野宴、弹唱等活动。

戴柳、插柳和植树

古时清明节要采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说此时戴柳圈可以免蚕毒。同时有驱疫避邪、生机勃勃之意。古人也认为插柳能顺阳气。唐中宗时曾向侍臣赐柳圈,表示对臣子的关爱。宋朝时京城人在门上插柳条,叫作明眼,这天孩子们也必须戴上柳圈,说是防邪避毒、不闹杂病。清代、民国时也有插柳戴柳的习俗,有的竟然把房檐插满,显得青青可爱,生机勃勃。

古人早就有寒食、清明植树的习惯。但近代植树造林提倡最早的是清末左宗棠,他带领部队在西北行军中边走边栽,形成“左公柳”,一直被后人所称道。孙中山又是一位植树倡导者。他青少年时曾在家乡种桑树,创立兴中会时提出中西部植树造林计划,后在《建国方略》中又描绘了造林蓝图。

19,北洋政府把清明节定成植树节,是我国最早的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后,国民政府为纪念他,于1928年3月1日号召在领导纪念日植树,同年又确定3月12日为“领导逝世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全国绿化。1979年3月由全国人大通过决议,仍然以3月12日为植树节。现在每逢植树节、清明节,各媒体纷纷报道各地植树造林活动情况。

荡秋千、放风筝

荡秋千是春秋时北方山戎人的发明,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戎后带回了这种游戏。在云南拉枯族中也有相关传说,富有神话色彩。秋千在南北朝时传到长江流域,成为寒食清明前后的一种游戏。南朝梁人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仕女衣彩服坐其上而推引之,名日打秋千。”

6.清明节文化介绍 篇六

古诗是传统文化大树上结出的一朵小小的奇皅。它艳丽无比, 光辉四射。它不仅是古代文化精髓的沉淀, 更是一个时代盛衰的见证与标志。小小一首诗, 蕴含着太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仔细研读, 你会惊叹不已, 真是小诗映出大世界。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一直被选在小学课本上。但凡有一点文化的人都能口背手写。“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短短的二十八个字, 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 令人百读不厌。

此诗是写:诗人清明时节到郊外游春, 当春雨下大时, 诗人寻找酒家问路。整首诗清新秀丽, 引人遐想。那么, 透过这首诗, 我们还会发现它自身所折射出来的许多风俗习惯和传统美德。

农耕文化:“清明”是一个节气,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劳动人民特别重视自然现象和气候的关系, 以此来安排农事, 于是有了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农谚说:“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 又云“春雨贵如油”。从此诗首句可以看出那又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头, 是国泰民安的征兆。作者的喜悦, 读者的欣喜荡漾其中。

踏春风俗:清明前后, 山花盛开, 杨柳轻摆, 春风拂面, 浅草嫩绿, 娇莺轻啼, 迎春花鹅黄, 一切都昭示着生命的鲜活与蓬勃, 于是我国便有了踏春的风俗。人们呼朋引伴, 三五成群, 荡秋千, 赏美景, 放飞心情, 陶冶情操。白居易的《丽人行》就是对这种风俗的生动写照。诗人正是因为踏春遇雨, 寻找酒家, 以抒心中愉悦之情, 才有了这首传世经典之作。

谒陵祭祖之风俗:首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表明行人之多, 这么多人都是踏春的?不, 更多的是谒陵祭祖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 所以对亡者的追思贯穿岁月的始终, 清明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按照我国风俗, 清明这天子孙后代要到祖坟上拜祭祖先, 同时只有在这一天才能立碑、动土修坟、栽树等, 以示对先祖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而作为女儿, 在这一天要为亡者送去遮阴的“花树”, 告诉死者, 天越来越热, 到花树下乘凉。尤其对我们黄陵人来说, 清明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因为我们的桥山之巅, 长眠着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所以, 可以这样说, 一座桥山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一座黄陵就是一条华夏民族的根, 一种黄帝精神就是华夏民族的魂。有地才能生根, 有根才能枝繁叶茂。于是, 这一天, 全世界华夏儿女从四面八方, 千里迢迢, 漂洋过海, 汇聚桥山, 祭拜我们华夏民族共同的始祖。桥山巍巍, 泪水荡荡, 情思悠悠。黄帝, 一个功德盖世、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巨人。黄帝精神, 一条浩浩荡荡、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长河。她孕育了华夏文化, 养育了华夏民族, 强大了华夏民族。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洗涤和感召下, 世界华夏儿女众志成城, 踏过万水千山, 走过坎坷泥泞, 创造出了一个灿烂无比的辉煌盛世。

礼仪文化:“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问”一“指”相映成趣, 令人愉悦。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历来重视人的礼仪之举。谦谦君子, 温文尔雅, 知书达理, 为人礼貌, 做人诚实等。诗人彬彬有礼的一问, 牧童温和可爱的一指, 古人的文明修养, 社会风气的和谐尽在其中。

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 也是诗的国度, 但礼仪与诗都离不开酒, 酒文化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从杜牧这首诗问世, 后人常以“杏花村”作为酒家的代称。山西杏花村所产的汾酒, 扬名天下。由此追溯酒文化的源头, 真是多彩多姿, 目不暇接啊。酒祖杜康发明了酒, 从此酒与文人、与礼仪、与百姓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浇灌的文化一下子醉倒了无数文人墨客, 而且至今酒香不散, 还在不断向外溢散, 飘荡。曹操“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真是欢也酒来悲也酒, 盛也酒来衰也酒。百姓过日子, 逢年过节酒更是离不了。酒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水准, 生活的品位。一个“酒”字, 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酒”字, 荡漾了多少生活。

一副意境优美的水墨画:中国诗自古讲究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你看, 一川雨雾, 细密的春雨, 轻拂的柳枝, 浅浅的嫩草, 匆匆的行人, 温和问路的诗人, 纯朴可爱的牧童, 这一切构成了一副多么幽雅、宁静、温馨、清新的图画啊。观之令人神清气爽, 品之令人爱不释手, 思之令人心绪飞扬。

这就是《清明》, 一首短小的诗, 其中却蕴含了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 真是小诗大世界。

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必留内容, 从小学就学习, 一直到大学。古诗文除了自身的诗文化外, 它更多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生活情趣等, 它对人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作为我们语文教师, 应该充分认识到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 正确健康地引导学生, 以一种健康的心态、长远的目光、向上的姿态去赏析古诗, 去发觉古诗中蕴藏的美, 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 得到熏陶, 体现在言行上, 并能将其传承、发扬。而不仅仅是支离破碎的肢解理解, 味同嚼蜡的赏析, 麻木迷茫的记诵。让学生抛开枷锁, 以真情真性真心去赏析古诗, 品位古诗, 实践古诗的内涵。

7.清明节文化介绍 篇七

一、巧设计,探究文化的内涵

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为例,本单元以“inventions”为话题,通过对过去时被动语态的学习,了解不同发明物的有关历史。我设计两条主线,让不同时态的被动形式变化得以呈现和反复训练,并注重在教学中展现相关的文化内涵。

以inventions的“过去——当今——未来”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从Section A的car, computer, calculator, telephone等物品的发明历史谈起,到现在大家熟悉的iPhone, PSP等, 再到很多对于未来的奇思妙想,如pens with light on the top, electric chopsticks,Google眼镜等, 引导学生从发明者、发明时间、发明用途等不同角度来丰富话题。过程中反复操练了重点知识结构:be invented by...,be invented in..., be used for doing...,be used to do...借由贯穿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话题引出“inventions”背后新奇、有趣的历史或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和信心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另外,我以“中国——外国——全世界”为线拓展inventions话题,设计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西方近现代发明、世界未来大预测等内容。整个话题从民族延伸到外国,更放眼世界。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充分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主动了解、探索话题后的文化背景与内涵,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二、择时机,渗透文化的真髓

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为例,单元的话题是家规、校规等各种规则。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教育的许多共同点。比如:在校学生不应穿耳洞;夜晚未经家长许可不能外出。但许多学生受制于见识或错误理解,仍然平添了许多“他们比我们自由得多”的羡慕,对种种约束感到不满甚至是抱怨。我便择机向学生介绍了美国学校的校规:美国学生早上5:45必须起床,早餐后乘校车到校。7:40开始上课。每节课30-60分钟。中午休息加午餐只有30分钟的时间。上学不许戴帽子、墨镜;不许穿过肥的裤子;上衣必须扎在裤子里;上学使用的书包必须是透明或网状的,能一眼看清里面的东西……听着一条条规章制度、一个个细节,学生们露出了诧异的眼光。虽然是课堂上的“顺便聊聊”,学生却得以正确认识西方教育的自由、个性只是表象,其实他们也有对学生的种种严格约束或规则。通过背景文化的正确介绍与引导,可以避免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的盲目推崇与效仿。

三、阔眼界,感受文化的魅力

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是一个以“vacation”为话题的单元。我设计了通过阅读和观看各国申奥视频的方式,介绍了“国外学生度假方式及取向”的背景知识,以及亚洲、欧洲等的不同风土人情与文化差异。又如Unit 12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我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上网、查阅资料,分组了解哥伦比亚、瑞士、日本、美国等国的交往礼节。在有关餐桌礼仪的学习中,我设计了“聚宝盆”环节,学生搜罗相关信息,既巩固了课本的内容,还了解到不同国家的习俗:在秘鲁,人们在餐桌上交流才被视为礼貌;在巴西,人们每次喝过东西后都要用餐巾或纸巾擦嘴。学生通过各种办法搜索信息,积极的准备,窥探大千世界的种种习俗、礼仪。

我也积极引导学生多接触各种英文材料,如经典原声电影、流行歌曲、《英语画刊》、《英语周报》等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课外学习材料,既锻炼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从中开阔了眼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心和不断学习的兴趣。

8.清明节的英文介绍80词 篇八

The Qingming Festival (simplified Chinese: 清明节; traditional Chinese: 清明�; pinyin: Qīngmíngjié, Ching Ming Festival in Hong Kong, Vietnamese language: T?t Thanh Minh),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or Clear Bright Festival, Ancestors Day or Tomb Sweeping Day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on the 104th day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or the 15th day from the Spring Equinox), usually occurring around April 5 of the Gregorian calendar (see Chinese calendar). Astronomically it is also a solar term (See Qingm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fifth solar term, named Qingming. Its name denotes a time for people to go outside and enjoy the greenery of springtime (踏青 Tàqīng, “treading on the greenery”) and tend to the graves of departed ones.

9.清明节文化介绍 篇九

由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企业文化评审委员会等部门组织的全国企业文化创新成果等项评审表彰活动, 已经连续开展了多年, 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为配合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此项活动, 自2004年开始, 组织开展了全国建材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案例和突出贡献人物的推荐、宣传等项活动, 累计申报创新成果等近350多项, 已经成为我会为会员单位服务, 提高建材企业管理水平的传统服务项目之一, 得到了行业内企业的广泛关注和认知, 在行业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推动建材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2013年度全国建材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优秀案例和突出贡献人物的基本情况介绍

2013年开展全国建材企业文化创新成果的申报、审定、宣传活动, 指导思想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 推动现代建筑材料发展, 提高我国建材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发展。在当前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和宏观经济不振的大气候条件下, 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当下非常关注的课题。

因此我会2013年开展的全国建材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优秀案例和突出贡献人物活动,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备受企业的欢迎。2013年开展此项活动, 共计收到了200余项建材企业文化创新成果、优秀案例和突出贡献人物的申报材料, 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经过评委会的评审, 今天, 大会将表彰全国建材企业文化优秀成果80项, 其中一等奖43项, 二等奖37项;全国建材企业文化优秀案例10项;2013年度全国建材企业文化突出贡献人物45人。

今年此项工作的开展, 得到了建材企业的广泛响应, 特别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对企业文化工作十分重视, 集团专门发文由其文化、党办等部门具体组织下属企业申报, 经过认真筛选后推荐报送, 因此整体水平比往年有了较大提高。

总体来看, 申报的企业文化创新成果和优秀案例内容广泛, 创新点多, 特色鲜明, 成效显著, 不少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实施, 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 因而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企业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获奖的2013年度全国建材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大多是企业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他们大多有企业的创业史, 视员工为自己的兄弟姐妹, 带领全体员工锐意进取, 荣辱与共, 深得员工的拥戴, 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以上获奖的项目和突出贡献人物的事迹再次验证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真理。

我会从申报的各项成果和人物中, 择优推荐了5个创新成果、案例和突出贡献人物参加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全国评审, 其中沈阳远大企业集团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德州晶华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建材企业获得了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励, 展现了建材企业和企业家的风采。

2 建材行业企业文化创新成果、优秀案例、突出贡献人物的特点

根据2012年建材行业企业文化创新成果、优秀案例和突出贡献人物申报的情况来看, 有如下特点:

2.1 建材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知度有了较大提升

从2013年申报的企业数量和创新成果数量来看, 申报总量达到250余项, 比往年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 企业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有了较大提升。值得关注的是, 以往申报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多以国营大中型企业为主, 今年股份制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也积极地申报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和突出贡献人物。

从获奖的134项优秀成果、案例和突出贡献人物统计:

国有及国有改制企业:556家 (项)

股份制、民营企业:66家 (项)

上市公司:13家 (项)

2.2 行业分类

从上表可以看出, 申报企业以水泥和新材料企业为主, 两类企业合计占比达65.67%。

2.3 建材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和案例的特点

从2013年获奖的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和案例来看, 企业文化活动目前已经得到大多数企业认同, 多数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 注重顶层设计, 落实上有标准, 员工的认同感强, 各个企业的文化特色鲜明, 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较强,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从建材行业企业文化获奖企业的经验来看, 各企业不仅在企业现实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时许多企业又大胆的进行了发展和创造。这就是说, 全行业不仅全面的推进了建材企业的现实文化, 而且又有许多企业在深度、广度和形式上实现了全面的推进和创新。因此是值得肯定的。

总结中国建材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全部是围绕着如何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这一最基本的文化要求进行发力的。其中不论是发展文化, 还是兼并重组, 国际化, 设备更新, 管理变革, 流程再造, 信息化,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都是企业利益的实现过程, 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过程。在这一目的的驱动下, 我们各个企业才根据我们各自企业当时, 当地的环境, 条件以及对于各种大小、轻重、急缓的利益要求进行评估, 一是判定哪一种要求最重;哪一种要求最急;哪一种要求最具影响, 最有决定意义, 企业就首先选择实现和满足这一利益要求。比如, 节能减排;兼并重组;管理变革;技术创新等等。

通过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我们从中悟出了这样两个深刻的道理, 其一: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利益的实现过程;其二:企业文化同时又是我们企业不断选择 (创新、变革、发展、推进等) 的过程;凡认真总结所有企业的文化过程, 都不外乎企业以不断选择、创造、创新、发展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来争取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3 建材行业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的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建材企业文化建设植根于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实践, 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取得了长足进步, 不仅取得了丰硕成果, 而且涌现出了中国建材集团、中国中材集团、北京金隅集团、华新水泥, 上海联合水泥, 冀东发展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典范。近年来, 为适应结构调整的大趋势,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抓住机遇, 主动应对全球化挑战, 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我国建材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支撑企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 使其在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加行之有效的作用;并在培育品牌、提升商誉、打造企业软实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

第一:深化企业价值体系建设, 增强企业文化驱动力, 是这次会议的主题。从2013年申报的企业文化和优秀案例来看, 不少企业是否重视企业价值体系建设,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些企业得到很好的展现,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显著提高。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出现深度的融合。文化管理与传统管理不同, 它是以价值观为引导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和执行力, 强调员工的主动性, 做到制度管理和自我管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要把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文化管理结合起来, 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 用宏伟的视野凝聚人, 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 用和谐的环境熏陶人, 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达到人企合一的境界。

比如广东东鹏陶瓷建立现代化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从“建陶万千, 东鹏领先”的发展口号到“百年企业, 百亿东鹏”的发展愿景, 无不体现出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非凡气魄。现在, 彰显东鹏“新东方文化”的“生活体验馆”、“梦之家”等展厅在全国随处可见, 通过一系列对企业文化的全方位建设与不断完善, 形成了以“和衷共济, 诚信立业”为核心理念的系统完整的新企业文化体系。

华新水泥历经百年风雨积淀下来的厚重的企业文化, 在中国水泥行业中独一无二, 华新又对企业文化进行整理, 将企业精神提炼为优质、高效、超越、服务, 并对内涵进行定位,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弘扬华新百年企业文化, 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联合水泥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在发展过程中提炼形成的, 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提升和深化, 在这个过程中被积淀下来的理念、目标、价值观就是上联水泥的精髓。上海联合水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形成大致遵循了这样的模式:企业文化雏形→企业文化积累→企业文化传承并与时俱进→企业文化提升。

上海宝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以共享绿色价值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 不断开拓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把先进文化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社会责任,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南京非金属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对文化创新的理解, 也更为宽泛。南矿认为, 企业发展, 一年靠运气, 十年靠机制, 百年靠文化, 主动求变就是创新, 它包含:观念理念的创新, 其实质就是解放思想, 这是创新之魂;经营结构与方式的创新。几年前公司涉足骨料项目以及十几年前转战采矿服务, 都是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都属于经营结构的转型创新;组织架构、机制体制的创新。公司实行项目经理、助理以上岗位竞聘就是激励机制的创新。通过深入完善机制体制, 有效激发起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达到“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双赢目标。

以上案例, 从企业文化的层面, 建立了一套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办法, 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

这些获奖企业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经济的繁荣;为了企业员工的福祉;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壮大艰苦奋斗, 不断攀登。同时在人才战略, 技术创新, 管理变革, 流程再造, 模式创新, 产品研发, 市场开发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试验。场面是那么的恢弘, 壮观;精神是那么的生动、感人。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管理, 需要造就一大批企业文化的领军人物

企业发展靠管理, 管理成功靠文化。企业文化的有效实施靠企业的主要领导。2013年建材企业文化突出贡献人物的事迹充分说明领导的重视至关重要。

比如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南阳分公司刘天成总经理以睿智进步的思想、脚踏实地的作风、敢于创新的精神, 汲取时代精华和先进理念, 围绕南阳分公司科学发展这一核心, 大胆探索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模式, 不断开拓南阳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把先进文化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

华新水泥股份李叶青总裁, 凭借着在工作中所展露出的激情和智慧, 年仅35岁的李叶青成为华新的掌舵人。十几年来, 在这位温文尔雅的博士企业家率领下, 华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大胆实践, 勇于创新, 组织实施了“十字型”定位发展战略、“纵向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管理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社会责任战略等五大战略, 坚持走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着力打造绿色环保型企业, 实现了企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企业的技术、设备、人才都可以被带走, 惟独无法带走的是企业的文化。这些规律和这些理论值得我们深思。

这些获奖企业的老总, 不愧为时代的精英, 民族的脊梁。你们在兑现历史、民族、国家、地方、百姓、员工所赋予你们的使命的时候, 也同时把你们自身的成长以及价值的实现, 全部融入到了企业的文化建设之中。你们不仅领导、推进和亲自实践、助推了企业的成长与腾飞, 而且最壮观、最值得敬仰的是你们把人生、事业、价值、追求、成功、责任、担当、奉献、牺牲, 以及全部人生文化都融入到了伟大的企业文化事业中去, 是你们的智慧画就了企业长盛不衰的发展蓝图;是你们的身躯铺就了企业百年大厦的基业;是你们的精神塑造了艰苦奋斗, 不屈不挠, 合作共赢, 永不言败的企业灵魂……

第四: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现实文化, 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企业的现实文化, 由于企业情况不同, 有的可能是产品创新;有的可能是技术创新;有的可能是市场开发;有的可能是管理变革……认真总结全行业企业的文化过程, 其实大多企业所成就的, 多数属于企业的“现实文化”。

拿目前中国的现实为例, 在中华民族现实的情况下, 提出“民族复兴”是全民族 (包括海外华人) 共同的利益诉求, 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梦想, 也是全体华人共同奋斗的目标。“实现中国梦”的提法是非常及时的, 是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的。原因是, 民族复兴了, 也就是国家强大了, 对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有利。是全体华人最大的利益诉求。其实, 企业也是这样, 企业做好了, 首先是所有有着利益期盼的相关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利益, 因此, 企业的现实文化不仅是各利益主体要求的, 同时也是他们亲自支持和亲历践行的。

从建材行业获奖企业的经验来看, 各企业不仅在企业现实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时许多企业又大胆的进行了发展和创造。这就是说, 全行业不仅全面的推进了建材企业的现实文化, 而且又有许多企业在深度、广度和形式上实现了全面的推进和创新。因此是值得庆贺的。

第五:企业的使命、责任和义务在企业中全体利益主体都是以“使命、责任、义务”的方式联系着, 他们, 既企业与全体成员;全体成员与企业;全体成员之间;企业、成员与社会之间等等也都是以“责任”的方式联系着。在这里, 我们看到, 全体成员对于各自利益的追求, 变成了全体成员对于企业的“责任”的承担。无形之中, 全体成员的“追求文化”转型成为“担当文化”, “责任”则成了全体成员文化的综合形式。这样, 企业全体成员对于各自所承担的“责任”的理解和积极承担就变成了这一成员文化素质的全部体现。有人说企业与员工之间是一种价值交换关系, 我们说,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 企业与员工是一种“责任”关系。而“责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担当、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必要的牺牲。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分析, 我们看到在企业内外, 人与人之间都是以文化的方式联系着, 而其中文化的本质是利益的实现。因此利益的有无、大小、轻重、急缓就成了企业各种关系选择的依据。我们看到, 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我们称之为“市场关系”。市场关系很像胎儿的“脐带”, 直接连接着企业与消费者。只要这条脐带断裂, 企业很快就会夭亡。继续研究我们又看到, 市场关系不是空洞的, 虚无的, 而是实实在在的, 是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体现着。这就是说,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就是企业活的, 现实的市场关系。这就告诉我们, 企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有好的产品和服务。而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消费者永远喜欢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为企业的核心文化力, 若反映到市场上去就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像南京矿山工程公司孟庆好同志的观点就非常好“企”字头上是个“人”字, 企业的活力在于人。企业文化, 说到底就是人的文化。只有人的文化、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了, 企业生产力才能得以进步, 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打造一流企业必须践行人本理念, 建设人本文化。

上一篇:公司发展党员的函调证明下一篇:安全例会记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