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11篇)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篇一
九年级思品学案
第4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4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主备:连红梅 审阅:九年级思品组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教师寄语:努力做科学的探究者!
学习目标:用知识丈量成长
1、了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作用。
2、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点)
3、明确教育的地位。(难点)
预习指导:
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了解科
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学会辩证地看待经济、科技、教育、人才之间的关系。知识网络: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②百年大计教学为本
③科教兴国
检查预习:万丈高楼平地起,努力突破基础关!
1、1、课本P58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改变着人
们的生活;等等
2、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3、教育的作用是什么?①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③教育是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④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的第一需要。等等
4、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交流探究:在探索中成长
1、搜集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世博会场馆、鸟巢、水立方、青藏铁路、纳米技术、嫦娥二号、神州七号、陶器等成就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
2、我国的科技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只是在载人航天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的科技水平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请你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几条建议。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资力度;注重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4、联系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作用,探讨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的关系。1
经济的发展要靠科技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巩固提升:知识的拓展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
基础篇
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百亿次计算机、“神舟五号”、“神州六号”等等。上述事实足以说明(A)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②我国已成为科技发达国家③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④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2、目前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一句口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充分说明(D)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③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④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建厂以来,坚持以聚集优秀人才资本、追求世界领先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为奋斗目标。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中拥有完全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品牌轿车生产最多的民族品牌企业。这说明(C)。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②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唯一因素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被人们称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以他的胆识、专注、智慧和淡泊名利的精神,成为“感动中国2004人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说明(A)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种子是改变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C、只要有胆识,就能成为科学家 D、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成为发达国家
5、下列对“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①我国要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我国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④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我们(C)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坚持以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③把科技教育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④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院院士大会的召开告诉我们(B)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②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③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只要重奖人才,就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能力篇
材料分析题:
2007年11月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完成了第三次近月制动,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之后传回了第一幅月面图像,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也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实施什么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2)要推进这一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为什么?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的创新能力。
请记一条你学习中的困惑 :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篇二
1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开拓
纵观历史, 中国古代科技可谓灿烂辉煌, 一度领先于世界, 但是到了近代却落伍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实现了独立自主, 于是恢复经济, 实现强国富民的任务接踵而来, 鉴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党对科学技术予以高度重视, 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发展科学技术。
首先, 组建国家科研机构, 制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新中国成立之初, 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方面组织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工作, 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一方面按苏联模式组建中国科学院。提出科学研究的方针是发挥科学的功能, 使之成为思想改革的武器, 密切配合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使科学做到能服务于国家的各种建设, 并提高中国的学术水平。1956年3月, 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 成立了我国科学规划委员会, 集中了我国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几百名,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 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 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在中央的号召下, 广大知识分子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使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出现繁荣发展的景象。
第二, 改革旧的文化教育制度。旧中国的教育事业, 基本上被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阶级所控制, 并为他的利益服务, 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要培养适应新社会的建设人才, 必须进行彻底改革。党和毛泽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①改革旧的学制, 形成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新的教育系统, 并使全体人民都有通过各种渠道受到教育的机会;②大力发展工农教育, 努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③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奠定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 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三, 充分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党和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是十分珍惜和重视的,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作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针对我国文化科学落后的状况, 强调要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中期, 在世界范围内以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曾经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党和毛泽东所确定的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赶超型现代化战略, 曾经抓住了科学技术的特征, 并为此作过宏大的战略筹划。这时党和毛泽东已有了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感。
总之, 经过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 新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级科研机构纷纷成立, 科技精英集团随着中科院的设立而形成, 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国, 国家有条不紊地派遣留学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科研成果取得重大成果, 这既造就了新中国科学事业的良好开端, 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2 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创新
1978年, 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也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此后, 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 为中国走向世界开启了大门, 也迎来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期, 围绕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与作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等方面, 邓小平高瞻远瞩, 实事求是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从而为中国迎接新世纪奠定了基础。
首先,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 从根本解决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等方面的问题, 使我们摆脱了“左”的意识形态的桎梏。在科学技术发展、人力资源培养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打开的新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 邓小平以很长篇幅的讲话重点论述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一个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并且最终得出结论: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率的提高“最主要的靠科学的力量, 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1988年,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此, 这一论断就成为中国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思想武器。
第二, 论述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提出发展科技教育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 从而奠定了科教兴国的基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过度到工业社会, 目前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经济形态演进过程中,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若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唯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 即实行科教兴国, 为此必须把科技现代化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要实现科技进步, 关键要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怎样处理好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邓小平也提出了若干指导性原则。①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③发展教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发展重点;④振兴教育, 教师是关键等等。
第三,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 提出力争使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性要求。1986年3月3日, 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上书邓小平, 提出了《关于追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们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如果抓晚了等于自甘落后, 而且难于再起。3月4日, 邓小平在《建议》上作了重要的批示:此事宜速作出决断, 不可拖延。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的批示, 批准实施了《国家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纲要》, 由国家拨款100个亿, 启动了七个领域 (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制造过程自动化、能源、航天、激光) 的15个主题项目的攻关研究。
邓小平的这些论断包含着意义深远的预见性, 即人类必将走向以科技发展为动力或知识为基础的新社会。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才能够提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科教兴国”战略, 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 赢得主动, 赢得时间。
3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延续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江泽民特别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新的一轮世界科学技术的竞争异常激烈,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对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强大。在这一形势下, 199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发表了《世界科学报告》, 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为了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 1995年5月26日, 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代表党中央郑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这样, 通过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 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治国方针, 终于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为了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科技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 把科教兴国作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 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以政治的稳定、政策的连续性前提的。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 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道路。为了加速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中共中央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科技领导小组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重申了新一届政府在就职时的郑重承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是大的任务。
(2) 加快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适应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为此, 中国高等教育正式启动了“211工程”:即到21世纪, 优先建立100所国家重点大学, 让部分优秀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发展。“211工程”无疑是针对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和高等院校改革步伐相对迟缓的现实, 借发展一批一流大学之机以促进和带动所有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举措。1998年7月, 国家在先期投入100个亿的基础上又追加56个亿。在“211工程”滚动实施的同时, 我国高等院校还注重了面向经济建设的研究开发,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目前, 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教育科技正在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 为了鼓励创新, 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 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家在北京及各省市创建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区和工业园区, 以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区中, 北京的中关村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 在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坐落着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 中国科学院的二百多家科研院所, 有近五千家新技术企业和与之相关的数千家其他企业。它们在许多研究领域成为中国最高水准, 一批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校技术产品从这里诞生。中关村已成为知识密集、智力密集、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群, 成为倍受国际国内关注的高校技术产业区。
总之, 在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关心和共同努力下, 经过全体科技人中的艰苦创业, 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目前, 我国科学队伍日益壮大, 科研机构不断完善, 科技技术体系逐渐齐全, 科学成果层出不穷, 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经济起飞插上了翅膀。在星火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火炬计划的指引下, 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 高新技术产业方兴未艾, 越来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这些都是中国科教兴国的希望和实力所在。
摘要:科教兴国战略是新时期我党的治国方略, 它的形成是建国后党的三代领导人艰苦探索的结果。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奠定了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践与创新, 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化作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篇三
1、2008年9月25日,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9月28日下午,“神七”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2009年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事业,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
[考点链接]
1、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显著提高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念,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成就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是爱好和平、积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奋斗的民族。
2、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结果。这一切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3、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一切时代成就一切伟业的重要力量源泉。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培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努力做到后来居上。
5、坚持科学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是应对危机、减少风险、正确抉择的思想基础。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6、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立志成才。
[中考预测]
把握时代脉搏,关注重大主题,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使命所在,也是中招考试的活力所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主题和社会热点,理应成为2009年中考复习和命题的重点内容。复习时可结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具体材料以及相关图片等,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党的正确领导等主干知识进行专项练习,重点关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重要意义、原因、对我们的启示以及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对我们的启示等。
[跟踪训练]
一、请你选择
▲单项选择
1、2008年9月25日,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_______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_______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9月28日,“神七”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三位航天员自主出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A、嫦娥一号首次
B、神舟七号首次
C、月亮女神第二次
D、神舟六号第二次
2、200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_______和_______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闵恩泽吴征镒
B、王忠诚徐光宪
C、袁隆平吴文俊
D、叶笃正吴孟超
3、所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后,某校九(3)班同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中错误的观点是_______()
A、小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
B、小勇: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C、小亮: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D、小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4、从2001年到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九次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进行表彰。这主要表明()
A、我国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B、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我国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多项选择
5、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
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了工程任务,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这说明()
A、自主创新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
B、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自主创新中发展的
C、启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D、自主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
6、“神舟”再度飞天,中华续写辉煌。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难忘和自豪的日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这一壮举()
A、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B、充分展现了我国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C、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D、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7、200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主席亲自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一大批优秀创新成果受到表彰。这表明党和政府()
A、对科技事业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B、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D、重视科技进步,增强国家科技实力
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没有邓稼先等一批核技术领军人才,就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功;如果没有王永志等一批航天工业领军人才,就不会有“载人航天”的实现;如果没有袁隆平等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就不会有杂交水稻的今天。这告诉我们()
A、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人才,决定性因素是科技领军人才
B、只有科技领军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C、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强大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D、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二、请你概括
9、观察右图,进行概括。
三、请你简答
10、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9月28日下午,“神七”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想。(两个方面即可)
四、请你辨析
11
五、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12、材料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材料二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三个方面即可)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广大航天工作者学习。(两个方面即可)
六、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
13、材料一2008年9月17日,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在郑州隆重举行。年会指出,要做好科普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材料二2009年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指出,3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深入人心,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技队伍发展壮大,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得到加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你校正在举行以“科学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科普知识竞赛,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至少两个)
(2)对于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请你献计献策。(至少三条)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4、A5、BCD6、ABCD7、ABD8、AC
二、9、①以崇尚科学为荣。②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③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等。
三、10、略。
四、11、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②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我国利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③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增强全民创新意识。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12、(1)①广大航天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我国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⑤广大航天工作者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⑦中华民族具有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⑩广大航天工作者团结协作、群策群力。(2)①树立远大理想,肩负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②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上不怕苦、不怕累。④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学习中敢于大胆质疑。⑤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⑥坚持科学精神等。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评课稿 篇四
2010年10月18日上午第二节课,孙老师作了一节教研组研究课,题目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总体上讲,我觉得这节课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新”。孙老师树立了新的课改理念,能用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设计、创新的行为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执教新的教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体可以把它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新
首先说导入,导入选取了和这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政史结合的内容——三次科技革命,提起了学生的兴趣,顺利进入新课,然后又展示了很多最前沿的科技成就,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把学生带入一种深深的思索中,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道理。之后的,东西方教育对比,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授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大量学生活动,如:猜一猜、议一议,你说我说等,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很多乡土材料,如:夏利车的科技创新,我市的教育投入和发展,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环境,增加了亲切感和可信度。此外,孙老师还不失时机地引入了正在召开的十七大的相关内容,与时俱进,新鲜生动。在总结全课时,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并做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延伸,孙老师在总结的基础上,给同学们留了思考题,使课程首尾呼应,完整而引人深思。
二、教学理念新
新课标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它更重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突出探究式学习等等。而孙老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中,自觉的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学上,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活动,关注学生的观察、发现、感知、体验、分析、表达、思考和感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或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或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或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不再是老师的支配对象,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教学的参预者,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基本上实现了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平等参预者角色的转变。比如说,让学生说生活中科技带来的改变,让学生讲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让学生体会科技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作用。这些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加深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再有通过东西方教育的对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再有体验活动,设计了小品表演,使内容形式化,活动内容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展思维、展现智慧,发展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和经历,从中受到教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
三、教材观念新
我们知道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个范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资源,是实现课标的一个工具。思想品德课教材它是以生活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那么这就给老师的设计留出了广阔的再创造的空间,为个性化教学留有了余地。孙老师从实践的层面上落实了这一理念,不再将教材视为金科玉律,神圣不可改变,也没有亦步亦趋,成为教材的奴隶,而是在真正的用教材,根据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思考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创造,老师成了教材的创生者,成了教材的主人。比如说对教材的结构顺序进行必要调整,使之更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拓展,使教材更为丰厚。如“名言欣赏”,使学生加深了对朋友的理解;“为朋友两肋插刀,伤他人自己坐牢”,让同学们懂得交朋友要讲原则,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再如关于益友、诤友、损友的三则材料,让学生阅读并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明确了交友方向。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对本课内容的丰富与拓展,体现了教师树立了新的教材观。
四、教学资源新
课堂教学资源实现了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注重了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按照原来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主要由教材来提供。老师只是将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学生基本上是置身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而新课程课堂教学资源是多元的,这就需要老师特别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观点、知识、经历,使之成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比如说老师设计了“谈谈你对朋友的理解”,“讲述你与朋友相处的故事及从中受到哪些启示”等环节,设计了“通过案例讨论并分析对于朋友提出的要求应该怎样做”等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让学生来讲述,那么学生的回答和讲述本身就成了新的教学内容,或者从某种意义上就成了新生的教材内容,成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
5.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篇五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方面的成就;理解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理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重点: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技和教育创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为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做贡献,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复习反馈:
1、我国资源国情:优势()、劣势()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
3、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预习导学】
1、科技的有什么重要性?
(1)科学技术源于,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 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科学技术成为 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
2、我国科技现状: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不足?
3、我国为什么要加快科技发展?(1)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 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 和发展先进的 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 的必然要求。
2.我们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的地位: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__________竞争、__________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__________,是一个民族__________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
教育作用:②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轨道上来。③办好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______________素质和______________。
办好教育的意义:④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______________,才能从根本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加强__________创新和________创新。
4、为什么说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 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 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2)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能力。
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战略,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知识梳理】
【目标检测】
1.(2008·乐山)“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位 ③要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④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比尔.盖茨说:“我们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了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这一观点主要说明()A.世界上高科技企业出现了日益衰退的趋势 B.选择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C.日趋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D.从实际出发,是选择人才的出发点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是()
A.科技 B.教育 C.经济 D.农业
4、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李振声院士获得200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这说明我国()①鼓励科技创新 ②将科技进步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国家设立最高科学进步奖主要依据下列哪些思想()
A.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B.科学技术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C.科学技术能直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长期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取得的又一成果。下列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认识不正确的是()
A.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 B.科教兴国战略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措施 C.科教兴国战略是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D.科教兴国战略是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唯一途径
7.我国之所以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要是因为()
①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④我国人口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专利,就是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的权益。在实行专利保护制度的国家,凡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的发明创造,发明者都可以申清获取专利。目前我国在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只有韩国的1 / 4。
材料二:多年来,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科研方面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我国原创性科技力量仍相当薄弱,许多核心技术主要还是靠引进。我国仍是一个产品生产大国,还没成为一个技术大国。
材料三:近几年,国家科技部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启动了三大科技战略:人才战略,引进和培养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专利战略,集中力量在集成电路和软件等12个重大项目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同时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激 励机制;技术标准战略,建立既符合世贸规则,又能保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国家科技部门启动的三大科技战略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战略?我国将怎样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3)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对我们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有何重要启示?
2、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由于产品利润过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难以得到较大 提高,从而使得扩大内需,促进服务业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措施难以顺利实施。(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解决上述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3、(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举世属目的科技成果?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如何才能将科教兴国落到实处?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篇六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框题。现就本框的课标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内容、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思路简单介绍如下:
一、说课标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意义,感受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提高自身素质。
二、说教材
1、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整个第四课内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即两大国策和两大战略。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其两大战略中最重要的一大战略。学生通过学习能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看到我国还面临经济科技上的挑战,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应是第四课重点掌握的一节。
2、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题目学习,第一目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围绕现实生活事例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引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并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成就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目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多角度让学生明确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从而得出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三目主要讲两层意思:一是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必然选择;二是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能力目标:认识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战备意义,辨证看待发展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四、说重难点
依据本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框的重点是:①认识科技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热情,坚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②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既重点,亦是难点)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本框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说变化,疑问导入新课
活动一: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谈谈中国大地几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然后用多媒体补充展示。
(二)看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活动二:多媒体展示我国科技、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这些活动和若干问题的设置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成就,懂得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找差距,树立危机意识
活动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比情况,再用多媒体展示、补充我国科技、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差距。
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而树立危机意识,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四)寻对策,提升综合素质
活动四:思考怎样才能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多媒体展示我国各届领导人对科教的重视情况及相关的一些图片。
科教兴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要突破此难点,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较全面、深入的思考。前面的教学已经为突破难点作好了铺垫,加上此活动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学生只有理解了此意义,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才可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主动创新。
(五)课堂小结,练习巩固知识,见导学案
(略)
(六)教学拓展,提升思想素质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篇七
关键词: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28-01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完善教育体制改革,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办好人们满意教育,是当今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1 科教兴国内涵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涵。
2 优先发展教育
人才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前途命运,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上不去,我国的教育就没有希望,完成科教兴国战略也就没有希望。提高综合国力,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人才是科技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新生力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积极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办学水平。
3 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实质未变
我国从1999年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目前素质教育现状仍然堪忧,特别是中学素质教育,许多学校虽然形式上在搞素质教育,但实质上仍在搞应试教育,难以实现学生个性能力自由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
3.2 应试教育积重难返、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
在中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很多学校和老师把提高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教育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目的和方向,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开放和科技创新。“考试经济”已经形成了一条规模庞大的产业链,与应试教育制度形成了牢不可分的利益结合体,已严重阻碍教育改革。教师道德素质整体下滑,急功近利,从事有偿家教和其他经济性活动,损害教师的良好社会形象。
3.3 高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不匹配
我国高校平均规模和办学条件都令人堪忧,院系结构混乱,综合效益不高,投入大、产出低,高校扩招片面强调人数的增加,忽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忽视德育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智能和情感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协调、科学发展,难以获得立足于社会、为科教兴国战略尽智出力的本领。高校政策不稳定,教师和学生在院校转型期无所适从,挫伤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积极性。
3.4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高等教育输出人才社会适应性差,与社会需要脱节现象严重。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狭小,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忽略实践环节,就业服务机构也不能有效地把高等教育人才转化为社会建设人才,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不能有效地把科学技术转化核心生产力,成果转化率过低,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4 我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议
4.1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推进素质教育
彻底改变现有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要自上而下问计于民、取智于民,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多元、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可操作性更强,严格执行,避免流于形式,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素质教育运行发展难题,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4.2 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适度发展
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事业的投入,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吸引社会力量办学,补充我国教育资源不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尤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最大程度减小城乡基础教育事业的差距,推动中小城市和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国家未来新生力量的茁壮成长,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真正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服务于一切有教育需求的人,选择教育内容、目标、方法,满足人的终身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开放办学、多元办学,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标准和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真正服务于终身教育。要关心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物质待遇, 重视教师素质教育,增加教师进修机会,开展学术文化活动,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学术型和专家型教师,鼓励优秀老师做教育家、思想家,在学术上和道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用人格魅力和一身正气教育感染学生。
4.4 普及提高并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普及教育,就是说要保证必要的教育投入和基本的办学条件,使学龄人口都有入学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建设,推进办学条件现代化,加强软件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及教育模式,落实高校扩招政策,人数增加和质量提高并重,避免频繁的院系调整,保证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科学安排实践课程,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实践能力。高校要选择合乎市场和社会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要保证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科研成果投入市场的应用率,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注入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
5 结语
总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全社会增强教育优先发展意识,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学校制度的创新,创造性地解决在发展、改革和开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参考文献
[1] 孙绵涛.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
[2] 林有禹.重视科学教育,实现科教兴国[J].上海教育,2009(18).
[3] 张祖峰.对科教兴国的教育思考[J].科技信息,2009(27).
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篇八
作者姓名:车孝婷学校名称:第十七中学班级:高一(9)班指导老师:所属城市:茂名不久前,中央刚刚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又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人才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颁布和实施这个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表明,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制定实施《人才规划》,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整体部署,既是立足国内发展需要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
-----引《人民日报》
一、我的看法:
1.实现国家的经济迅速稳定发展就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因此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人才规划》确立了人才发展战略地位,对未来十几年人才发展进行了部署,是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基础理论的新发展。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懈动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当前我们应努力培养高层次方面人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例如高科技创新型人才、跨国经营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等等。
2.我国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努力把教育摆
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力求实现人才培养社会化,加强人才能力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才。要努力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应当成为一种思想而并非一种模式。对学生实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应考虑可行性。比如我国建国后在高中教育实行的“文理分科”的思想基础是“社会分工论”,其认为集中精力专注其一能提高全社会的效率,这是效仿前苏联的高考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曾在新中国建设中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这种局限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学生日益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之中。而事实是,在学校学的再多,也不可能穷尽社会需求。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基本的综合素质,面对新的挑战时,一定会茫然所措。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从制度和教育入手。
3.培养人才要推动领域人才和全面发展人才的积极参与,将知识实现社会化,同时要加大教育改革,应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培养人才做基础。改革人才发展体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这样才可以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前进的人才。4.重视人才使用,应该逐步解决大城市的人才积压,鼓励人才创业,提高人才到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待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涌现,所以要形成广纳群贤、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用人机制,形成优秀的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用人单位。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努力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真正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5.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人才资源是一种最可靠、可持续开发、最具潜力的资源。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温家宝总理说过:“中国有13亿人口,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们牢记13亿是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一个巨大的生产力。所以我坚信《人才规划》的落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的启示和收获:
1.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了解到知识是个人修养内涵的根本。所以中学生应努力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培养自己的艰苦创业精神,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为我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2.在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一个新时代的现代人更加应该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创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才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扩大生存发展的空间。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经过不懈努力,不断探索才能真正落实。所以作为每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发展自己。
三、总结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篇九
项目50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0多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各2个、省名牌产品15个、省著名商标9个;国家重点新产品8项,省高新技术产品24项。200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制鞋业和石油机械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发展星火支柱产业。二是知识产权效应凸显。我县是江苏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县,2005年申请各类专利166件。石油机械产业形成了液压动力钳、钻井井口装置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集群,成为江苏省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全国油田井口装置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特达、信得等21家石油机械企业通过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液压油管钳、环型防喷器等产品占全国出口份额的20以上。三是平台建设步伐较快。建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2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27个。启动建设以县开发区为载体的建湖科技创业基地,森达、克胜等40家科技型企业进区发展。今年5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县开发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望成为吸纳尖端科技人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四是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107家企业与19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0多项,先后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34项。轻通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杉木小径材制造单板层积材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克胜集团投入2000万元,买断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国家863项目“新烟碱类杀虫剂I技术”。日月照明公司投资近300万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氮化镓半导体元器件,并与复旦大学共同投资开发绿色节能型科技产品,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今后一阶段,我们将以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以建设创新型县份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教兴县战略,把加快自主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实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狠抓关键环节,全力保障科技创新大投入。注重发挥政府投入导向作用。在安排财政支出时,优先保证科技三项费用的拨付,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占有率高、拉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扶持,着力提高科技三项经费的匹配比例,并拨付专款奖励省重点技术改造、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项目贷款贴息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企业投入主体作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5,重点骨干企业不低于2,一般中小企业不低于1,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注重发挥社会投入吸聚作用。坚持“多条腿走路”,吸纳各类资本投入科技项目。一方面,把吸引外资作为主攻点,充分发挥我县的人文、产业等比较优势,全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以大开放促进大投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从项目推荐、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知识产权抵押质押等环节入手,吸引金融资金,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以上。
1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 篇十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材料二:神舟九号飞船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飞往“天宫”。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18目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紧紧相拥.景海鹏、刘旺、刘洋依次“飞”进“天宫”。24目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手控交会对接。29日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材料三:2012年6月27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的7000米级海试的六次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
考点链接
考点1 科教兴国战略
1.目前我国科技和教育的现状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和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科技和教育有何重要性?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2)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3)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3.党和国家应如何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1)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2)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财政投入。
(3)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4)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强教队伍建设。
4.勇于创新有什么重要意义?
(1)从个人角度来说: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2)从国家和民族角度来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5.专少年应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做好知识积累。
(2)富于想象,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3)突破思维定势.培养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考点2人才强国战略
1.什么是人才?
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2.人才有何重要性?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3.党和国家应如何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1)营造崇尚科学、遵循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2)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3)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
(4)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4.青少年应如何响应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奋发进取。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3)富于想象,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能力。(4)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时代责任感,勤奋努力,立志成才。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这告诉我们
()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企业只要创新,就能走向成功④创新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④
B.①②C.②③
D.①②③
2.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就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下列做法中符合“四个尊重”的是()
A.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B.某市开展模范道德人物评选活动 C.国家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国家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3.自2011年秋季开学起,淮安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生将按照划定的施教区就近免费入学。这一举措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民主监督权
D.财产所有权 4.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 1 经得起颠簸的记忆才叫记忆,经得起诱惑的记忆才叫记忆。因此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欢迎各位同学补充、完善、指正。窦如涛诚助各位考生中考旗开得胜。
底庙中学2013思想品德中考热点专题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根本之举。’这个根本之举是指
()
A.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B.人才强国战略
C.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D.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非选择题
5.材料一:2013年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积极实施什么战略?
(2)请你对材料二中的画线部分。简要拓展一下原因。
(3)请你为青少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3)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做好知识积累;②富于想象,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积极参加实践活动;③突破思维定式,培养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
11.试论“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 篇十一
摘 要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把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进行了一次次的论证,一次次地的设想。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①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从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为后续中国、中华民族踏上伟大的复兴征程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关键词:科教兴国,教育,人才,发展,科技,战略 绪 论
科学技术是“内生的”,是经济体制的主要成份。科技的增长与人类科技方面的投入的资源成正比,科技能够增加投资的效益。英美等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的增长率,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世界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发展中国家为4.1%。然而现实中,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2.82%。②教育投入是一项长期工程,很难在短期内见效。而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不影响个人的政绩和升迁,宁愿把资金投到基础建设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不愿投到教育上,更是让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雪上加霜。
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政协委员、原北航校长沈士团呼吁尽快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这也许是我们国家的一种悲哀,但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赶上这些大国,就必须坚持并认真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1.1 什么是科教兴国③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1.2 科教兴国的历史沿革④
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同志就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国家要发展首先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赖于教育发展的思想,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1988年,邓小平同志通过总结当代科技领域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事实,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还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是把这个转移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实施建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但是,我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为我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指明了有效途径。
2.1 科教兴国的实施必须重视教育
我党和政府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力提倡、推动科教兴国的原因,很大一个方面就是我国教育现状的落后。因此,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人才就成了关键!
国家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发展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现在的教师不仅要承担着教学、管理的双重压力,每日8小时后还要操心学生的事情。而且教师领的薪水和社会地位都大不如前。这就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当教师,这样就导致教师质量的下降。因此国家应该提高教师的待遇,这样才能提高教育出来的学生更适合时代和社会需求,这样才能良性循环,教育出更多适合型人才,才能提高、加快科技经济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⑤。
2.2 科教兴国的实施必须重视创新
1998年2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对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上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金融**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科学院提了一些设想,又有一支队伍,我认为可以支持他们搞些试点,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
纵观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重视教育并把教育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可以说是教育观念上的第一次飞跃;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可以说是教育观念上的第二次飞跃;而把教育提升到定国安邦的战略地位,则是教育观念上的进一步深化。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而做出的重大抉择。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任重道远,我国的科技和教育固然取得了长足的提高,但总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完成建立和谐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保证国民经济继续快速谐和安康开展,提高群众的安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国度平安,就必须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的深远意义
发展高技术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掌握知识产权、实现产业化作为主要目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使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在21世纪再次腾飞,站在世界科技强国之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探索领会这一战略决策的理论内涵、运行机制和实践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1 科教兴国的内涵
“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而制定的重要方针和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它对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95、96年接连两年的全国大会上,彼时的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先后明确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教兴国 战略,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对于我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在这场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3.2 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的表现。国家实施这些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根据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这是毫无疑义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着力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科技力量,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成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结 论
1956年制定了全国科技12年(1956~1967年)发展远景规划,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的十来年间(十年文革),国家忽视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坐失了进步的良机。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使我国人民越来越意识到发展科学技术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个缺乏科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希望的。尽管中国沐浴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并不久远,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完全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各级政府及广大科学与教育工作者的勤奋和厚积薄发,依靠全国人民的坚强支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①摘自《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的气势》作者:李斌,沈阳大学。
②摘自2010年9月9日《新闻晚报》A1叠02:评论 《促进教育公平须落实教育投入》。
③摘自《科教兴国战略》主编:席巧娟,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④摘自百度百科(#2)。⑤摘自《2006两会专题》报告。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 老师,老师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案】推荐阅读:
科教创新成果09-02
医院科教管理制度07-18
2009科教处总结08-08
科教的中考作文素材08-28
信息技术上海科教版10-13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实验07-04
科教版三年级英语期末09-01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试题09-06
学校科教处工作总结10-24
科教版四年级品社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