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24-09-14

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选16篇)

1.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篇一

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艺术组 王 萍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特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特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公平性特点。有利于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再树后进生自信心,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美术任务,提高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1、“小组合作学习”能减轻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再树自信心

传统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面向全班几十个学生,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往往觉得教师的讲解与自己无关,可听可不听,而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后,每个小组只有几个人,无形中给了每个人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后进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再加上老师在旁边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使他们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了满足,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有利于后进生自信心的树立。由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孩子对美术感兴趣,绘画水平强。在常规教学中,布置的美术作业有的孩子能快速、高效的完成,而有的孩子不想画,也不会画,即使画了,由于没有信心也不敢给老师看。“小组合作学习”中采取优势互补,由绘画素质高的学生带领能力差的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不但减轻了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压力,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也锻炼了能力强的孩子,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绘画制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后进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笨。

2、“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惟我独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学生同其他伙伴配合,积极主动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又要融入小组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协同完成任务。这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理解,面对同一个目标,大家齐心协力,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达到共同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更好的完成美术任务,提高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现在的美术课涵盖的范围甚广,内容甚多,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完成教学内容。可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孩子学习材料准备不足较难完成作业的情况,对于我们美术老师来说,最头痛的恐怕就是学生的美术材料准备情况了,我想每个美术老师都有同感。不久前的一次美术课,当我问及同学们准备美术材料的情况时,有位学生小声地跟我说:“王老师,今天我没带材料!”随之响应的有好几位学生。今天美术课是要求学生收集家乡的风景图片进行创作。上次美术课结束时,我还特意强调,一定要记得带齐材料。可现在这么多学生没有材料,这课还是否按计划继续上呢?我暗暗地想道,各种不和谐的音符在脑海中碰撞。按以往经验,我会狠狠地批评这些学生,但经验又告诉我:这是徒劳的。全班同学都随着我的沉思而安静地等待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创作课,学生没有材料或准备不充分,再好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也是在“纸上谈兵”。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资源互补,孩子们把自己准备的材料集中起来,最大限度的使用每个人现有的学具,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效果很好,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很高。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势在美术课堂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他们能够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

2.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篇二

由此可见,中学美术教学是能分享人类美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

一、中学美术教学是人文性质的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把美术课程的性质定位为人文性质,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从而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中学美术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应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技能;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创造力,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是因为其处处以人为本,优秀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许多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

二、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中学美术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任务,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给其带来的艺术熏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思想上不断积极向上摆脱现实社会物质和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中学生能够具备完善的三观和文明感、使命感、归属感。根据以上表述中学美术教师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各不相同,总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

2. 肯定人的价值,对神和神学对人的束缚的否定。

3. 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在肯定人欲的合理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反对人性在物欲中的泯没。

4. 坚持理性,反对迷信、盲从和认识领域的强制服从。

5. 个性解放,建立同学间的自由、平等。

6. 学生的精神文化品格。

7. 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8. 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可见,人们对人文精神理解各有不同,但始终要明确美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追求,能够主观上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一定文明感和历史感,在现实中不断追求人文精神。

三、中学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现实关系

1. 美术教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培养学生人文涵养和审美素养方面是无可替代的,对不同时代和国家的优秀美术作品的学习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让其在不自觉和自觉的欣赏过程中逐渐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性体系。在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能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精神情操,其人文素养也得以培养。在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从而提升个人审美水准,在美术课堂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文化素质,这就是人文精神。

2. 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是灵魂。

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关怀,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类的一切智慧都是文明的结晶。而美术作为人文核心学科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需要中学美术教师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改进旧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性关注,是对美术教学的重新认识,实现“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改变教学方式。

1. 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改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讨研究。新的教育模式体现了更高的教育目标,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美术教学过程中培育人格、塑造人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修养。

2. 提高教师素质。

任何艺术活动的发生及其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并能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文化情景的熏陶下认识美术,发挥美术独特的魅力。同时,美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要自觉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本身对学生来说是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文榜样。

3. 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不只是一个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的人,而是一个启迪学生思想的,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指导者,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多角度思考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完善学生人格。

4. 完善自我人文意识。

逐渐完善自我的人文意识,丰富自我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五、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应注意事项

1. 不能单纯讲技能,更要从美术文化上进行分析,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区学习。

2. 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和身边的一些典型的现象。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

4. 分析美术作品的技能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作品是怎样表达的这种思想情感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特征、代表作品。

5. 美术学习不能摆脱文化情景,在保持民族独特文化基础上接纳世界多元文化。

6. 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的美术作品,自编人文美术课外材料和课件。优秀美术作品中往往隐含许多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这是人文精神的反射。美术教学能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7. 通过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再认识。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态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关系到民族文明和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学生在学习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时能够使其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并在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绘制作品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情操,更加热爱自己、热爱生活,使其有较强的责任心,逐渐养成尊师重道和努力奋斗以及主观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愿望和主观能动力,并将种高尚的情操在“蝴蝶效应”下扩散给其他的学生,共建平等、和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最终实现完美品格的塑造。

摘要: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是因为其处处以人为本,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人文性的体现,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中学美术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任务,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思想不断得以净化,在实际生活中摆脱现实社会物质和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中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具有文明感、使命感、归属感。

3.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篇三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 信息化 方法

自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教学改革热潮,纷纷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教学重心也由单一的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与基础知识培养齐头并进。美术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用力度,全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下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的五大感官中,用于获取信息的主要感官是视觉,其获取信息的数量占据总体信息的85%,而味觉、听觉、触觉、嗅觉仅占1%、9%、1.5%、3.5%。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该实验数据可发现,如若在美术教学中同时实现教学材料的可视、可听和可操作性,通过调动学生的多项感官,使其能够深入感知该教学材料并充分掌握美术教学内容,相对比单一的教师口头教授,教学效果更为突出。在对学生进行多项感官刺激的基础之上,科学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沟通,并运用自身的语言基础将其有效的表达出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知识渗透力和持续力。信息化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满足以上设想的各项指标,该教学方式是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实现各感官功能的有机结合与相互协调,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的禁锢,将美术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层次、多元化的形式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活跃教学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全方位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新精神是推动民族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主要突出教师的教学过程,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现阶段,通过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了美术课堂的生动性、活跃性、直观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于参与课堂、乐于探索问题、乐于解决问题,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所以说,美术课堂的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实现初中美术课堂信息化的关键途径

(一)开设多项美术信息化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美术课程能够使学生获得美学感知能力、美学鉴赏能力、美学判断能力,并能通过对视觉神经、听觉神经、触觉神经的感官刺激,获得心理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充实了自身的审美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其生活情趣,培养其良好的兴趣爱好,树立健康的人格。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优化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课堂中有机融入简单易行的绘图软件教学以及设计软件教学,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技能,加强其持续发展动力。通过实现初中美术课堂的信息化,有效呈现全方位感官刺激和静动态和谐交融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新型教学、学习环境,在此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手、眼、脑的协调、配合能力。

(二)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各种网站资源平台搜索并整理相关美术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养成自主学习、借助有利资源进行知识探索的意识,提高学生探究美术知识的热情。学生只要运用相关搜索浏览器,就能够准确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实现探索知识的首要步骤。然而,必须要正视的是,现阶段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在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往往缺乏准确的判断与自制能力,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管理,组织学生分成小组,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完成资料搜索和收集。另外,还可以通过公共网络社交平台,将学生作品刊登出去,使广大学生家长、老师能够欣赏到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掌握情况,并提出客观、忠恳的建议,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家长或者其他教师的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的功能作用更加突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信息化技术为辅助动力的初中美术课堂中,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美术教学材料,并通过重新组合、创新应用等方式,将该教学材料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间还要取得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借助团队的力量,有效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然而,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探索并有效展开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并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培养计划,通过漫长的实践过程才得以实现。美术教学虽然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要方向,但不能完全否定外界物质的引导性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教师的辅导和影响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学生展开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思维启发,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真正实现美术课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叶金容.论初中美术课堂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J].学周刊,2014,(33):152.

[2]刘华.信息化教学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3,(04):99.

4.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重要性 篇四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管理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从历史上看,经过了两次转折,管理学才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第一次转折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意在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管理在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次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看到,不依照管理规律办事,就无法使企业兴旺发达,因此要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这促进了管理学的发展。管理也日益表现出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管理是促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键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关键是由于管理落后。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先进的技术,要有先进的管理与之相适应,否则,落后的管理就不能使先进的技术得到充分发挥。管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判定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是管理者的管理成果。通过实践可验证管理是否有效,因此,实践是培养管理者的重要一环。而学习、研究管理学也是培养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并可缩短或加速管理者的成长过程。目前我国的管理人才,尤其是合格的管理人才是缺乏的。因此,学习、研究管理学,培养高质量的管理者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会日益复杂,而日新月异的社会将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因此,管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5.初一学习方法和重要性 篇五

2.学习方法:认真听课,课后再巩固一下。多看一些课外书,学习一下课外知识。每一天做一下工作计划,写总结。

3.学会主动学习:课前做好预习,找出不懂的地方,专心听讲,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

4.学会听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5.练习:课堂上完成的作业要认真检查,不能拖拉,不能抄,不能替别人写作业。

6.重要的复习:每天把学习过的知识复习一遍,一个月后,一个季度后再复习一遍。

6.美术教育的必要性论文 篇六

摘要:

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要求、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通过采取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多点教学;加大投入,更新设施等策略,推进小学美术教育顺利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美术;必要性;策略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得到社会的青睐。小学是一个人教育的初级阶段但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而美术教育是培养人“美”的重要方式,因此,大力推进小学美术教育是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

1小学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本节将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要求、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小学美术的必要性。

1.1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然后是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注重培养学生的知美、审美、用美能力,通过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小学教育多从7岁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对美学具有强烈的认知和感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是开展美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培养还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的重要时期,有效的开展美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然后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必要性。

1.2美术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具操作性和主要形式和最有效途径[1]。新课程在全国全面推广,对美术课程也有了全新的安排,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水平势在必行。

1.3美术教育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所谓创新型人才,然后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充分利用小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美术课程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有利载体。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美的环境中,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和想象,不断提升想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学美术教育的推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要采取有利的措施,扎实的推进小学美术教育顺利开展。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教育实践中,虽然素质教育提出了很多年,然后但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以分数为主,学习内容以数学、语文、外语为主,美术教育往往被忽略。因此,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学校应该转变观念,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提倡全民创新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是培育新时期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创新美术教育的考核方式,不仅仅简单以分数论英雄,更加注重学生对美术、美学的思考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通过在实践中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才能使家长、学校、社会充分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2.2创新方法,多点教学:美术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和大纲,然后美术能够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发挥空间,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多创新的灵感。所以,要创新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倡多点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想的能动性。首先,引进互联网技术。在大力提倡互联网+的时代,要讲互联网引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枯燥乏味的课堂转换成生动逼真的画面和声音,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中获得灵感;其次,将声音引入美术课堂。每个人对声音都具有天生的敏感性,通过将声音导入美术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然后通过海浪声以及海鸥的歌声,可以使学生联想到身临大海的感觉,然后鼓励学生将想到的场景用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第三,通过实践丰富教学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需躬行。课堂教育可以传授知识,但知识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升华,美术教育更应该重视实践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感知美,并引导学生将发现和感知的美通过画笔进行表达和扩展,逐渐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3加大投入,更新设施:教育部门应该建立美术教学专项资金,用来发展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美术教学设施,导致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力不从心。然后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更新美术教学设施,提供充足的教学素材、工具、材料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大对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特别是美术教学,教师应该首先具备较高的美术素养以及美学素质,才能充分引导学生走进美术的世界;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资料、杂质、画集等,使美术教学能够有的放矢。

3结论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各级教育部门,然后特别是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教学的必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有利的措施,推进小学美术教学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7.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篇七

民办大学是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 教育体制深入改革的产物, 发展到现在民办大学正在经历民办普通高校转型的“过渡期”。民办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其中之一的英语教学同样也关系其发展命运。外语教师如何运用动机激发策略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 是每一位民办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建构适用于我国民办大学课堂的动机激发策略, 对外语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关系到民办大学未来的发展, 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 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有效学习时间不足。民办高校学生生源参差不齐, 在英语方面更是差异显著, 这些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只是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习英语, 课外也是在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的压力下被动的学习英语, 长期形成的语言学习习惯, 让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严重不足, 英语应用能力薄弱, 绝大多数学习者将英语学习看作是升学和就业的敲门砖, 而不是综合能力的提升, 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外语动机从长远上来看, 对外语学习非常有害。

2.学生语言基础较差, 对外语学习有抵触情绪。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期间, 迫于应付高考, 加之这些学生本来学习成绩就相对较差, 一些民办高校的学生会忽视语言的用法和运用, 不少学生学了将近十年的英语, 依旧不能用英语说上一句完整的话, 写出一个规范的句子, 学生上课情绪低落, 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结果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很多学生不愿再学英语, 甚至是抵触英语, 课堂教学很难圆满进行。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就西安市各大民办高校为例, 2006年前, 大学英语教师多半是本科毕业, 2006年以来学校引进了大量英语专业研究生。并且本科学历的教师经过努力都顺利拿到了研究生学位, 却很少有老师具备英语专业的博士学位。学生很难了解到地道的英语, 加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疲于奔命, 课外时间有限, 根本无暇反思教学和集中科研。

三、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调整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尽力和学生一起共建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 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 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需要, 设计课堂教学。课外也可以设计延续的, 可操作性的相关话题和主题, 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 在有趣而轻松的教学活动中本章节的内容已潜移默化地印入孩子们的脑海中。这种轻松、愉悦, 让学生亲自参与的教学氛围, 淡化了教师教的痕迹, 突出了学生学的主体性, 更重要的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英语,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2.夯实英语学习基础, 综合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要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基础, 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不可操之过急, 要给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和实践上有一定的缓冲和适应, 趣味有效的课程设计和练习,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 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内容感兴趣, 锻炼了学生语言的综合技能, 让学生保持持久自主学习的动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淡化以教师为主体的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 改进评分标准, 倡导合作学习, 多给学生表现和选择的机会。

3.调整和优化外语教学队伍和结构, 提高师资水平, 并适当为老师减负。民办高校应提高对教师的重视程度, 增加教师外出进修、深造的机会, 积极聘请学识渊博的、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优化教学梯队, 使英语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英语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同时, 民办高校应适当为教师减负, 减少任课时量, 使教师在上课之余有时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集中精力搞科研,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也应该从自身出发, 转变教育理念, 并且实际教学方法要与教育理念相一致, 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整合教学内容上灵活运用教材上下功夫,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等综合文化素养。

四、结语

本文从民办大学学生的特点出发, 主要研究了民办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实施效果以及有效性。探索适用于我国民办大学英语教学的动机激发策略, 为民办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激发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决策, 指导教师教学实践, 提高民办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摘要:目前外语动机激发策略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普通高校的单一视角进行的, 对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学动机激发策略没有足够的关注, 本研究尝试突破这一局限, 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从师生双重视角进行研究, 试图准确把握其存在的问题, 探讨适用于我国民办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机激发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Dornyei, Z.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 78:273-284.

8.背诵和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篇八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训练学生,效果非常显著。

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学作品,把它们弄懂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通过名家的言谈,我们能看出朗读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一旦语感形成,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很多句子能在适合的场景中脱口而出,从而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英语这种语言的美,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语感,使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

笔者的儿子是初中二年级学生。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虽说笔者是教英语的,但是他的英语成绩没有多大进步,笔者就很困惑。记得一位古人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笔者就想办法提高他的兴趣,让他每天早晨起来朗读一段短文,背诵几个单词。笔者再给他讲解,加深他的印象,借此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还记得在2010年的暑假,笔者带着儿子去了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看到好多外国游客,为了提高孩子的胆量和说英语的勇气,笔者就鼓励孩子去给外国游客打招呼,提出来合影留念,可是孩子还是因为平时说的太少,有点胆怯,就是不敢说,在笔者的再三鼓励下,才勉强說了一句英语。

现在的教学中每周的几节英语课学习有限,除了早自习练习,其他时间基本不用。而大部分学生早读时不敢开口,怕读错了被人笑话。那么,如何创造机会让学生多锻炼呢?

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笔者发现,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尤其是对于极其缺乏英语环境的地区更是如此。同时也是克服当代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

第一,朗读和背诵同样不受时间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于在上下学的路上。笔者每天和儿子骑车子上学,在路上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笔者向他提问一些刚学过的单词和句子,甚至是跟他练习一些刚学过的对话,很随意地就掌握了一些知识点。

第二,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我们只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练习对象。笔者就经常利用下午放学后的半小时内将指定内容要求学生背会之后再回家,因为在回家的欲望的督促下,他们会尽可能快速地完成背诵任务。

第三,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词汇、短语、句子、习惯用语。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熟能生巧是不变的真理。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很多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做一道填空题时,我们可能每个单词都认识,却填不出空缺的词。倘若反复读几遍整个句子,也许空缺的词就知道了。这就是英语语感形成后在大脑里存在的潜在灵感,有时甚至可以做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第四,坚持不懈的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还应发挥主体性评价的功能,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精神。如果初中二年级就养成了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能大声地朗读,积极地背诵,自然就会记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习惯用法,这样对以后继续英语学习会大有帮助。

初中学生刚到一个新环境,对学校和新学科充满好奇。在小学里学了英语,有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就要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如果从初中一年级就重视英语朗读和背诵,那么以后学习起来就更轻松了。如果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教师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单词,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

实践出真知,通过总结这些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识到了朗读和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儿子的英语现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以和笔者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每次英语考试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自信心也大大提高了。所以,笔者觉得朗读和背诵是学好英语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用心实践,英语一定能学好。

9.浅谈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篇九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教育越来越体现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美术教育属于一门艺术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精神文化能力的教育功效,同时也具备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文化享受潜质,是一门集文学和艺术的学科,其艺术魅力非常广大。文章就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重要性等内容进行阐释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66-1

现阶段高中美术专业课的开设,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指导作用,目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一种灵感,更直观地掌握一定的技法,提高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意识,领略艺术文化的知识性、情感性、社会性、广泛性,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此,美术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一)美术教育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

高中美术教育离不开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因为美术对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直接作用于高考,解决高考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故而受到很多普通高级中学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目前很多普通高级中学的美术教学已形成规模,而且现阶段发展态势良好。

(二)当下普通高中美术教育师资现状

普通高中的美术师资状况,随着美术生队伍的逐年扩大,普通高中的美术师资力量也不断得到加强。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专业功底扎实,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能给学生清晰的思路。能带领学生正确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三)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条件现状

完备的教育设施是一个学校对其学科的重视和对这个学科的专业性教学支持的具体体现。建立健全美术专业班教室和教学楼是当代高级中学所要趋向的发展方向,相信不久会实现更加门类齐全,美术教育设备更加丰富,美术师资力量更加强大。美术教育措施将会向更加科学化和高端化方面发展。

(四)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社会支持现状

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然而,现阶段不少家长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现阶段的美术教育现状和意义缺乏充分的了解程度,大多数认为美术专业教育是针对成绩差的学生而设的,甚至认为报考美术院校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没办法而不得不去参加的高考形式。这就造成在教学与管理上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容易形成负面因素,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二、在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的推动作用探微

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中,美育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1996年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主要的。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是自身,而且也渗透到德育之中,“以美辅德,以美辅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美育对德智体各方面教育均能发挥主要作用。18世纪德国杰出的思想家席勒也曾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出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指出:“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透露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这种和谐的人格结构、智能结构将是一种均衡互补的优化结构,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所应具有的典型特征。

三、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中生美术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能力不同,人们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目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仅仅停留在欣赏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应重视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创造并不只是指专业的美术创造,而是有广泛的内涵,像个人的穿着、寝室的布置、良好人际关系等等,而审美创造活动能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高中美术教育可以实现学生不良兴趣爱好的有机转移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虚拟游戏使不少高中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漠视了现实生活,渐渐疏远了亲人和朋友。对其实现美术兴趣的培养,能够转移他们的爱好,使他们更加喜爱现实世界,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降低学校和家长对其管理的负担,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三)美术教育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美术是一门综合的基础学科,它不仅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同时还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美术不是我们脑中虚构一个世界,而是我们现实世界的反映,有一个很好的观察力不仅对美术有帮助,对其他各科如英语、语文、生物等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而学习美术是锻炼观察力最好的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学在教学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美术教育更加显现出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乃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府钊.新课改下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现状与对策[J].学周刊,2011,(07).[2]韩捷.蔡元培美育思想对当代美术教育的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3]胡海啸.浅谈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0,(06).作者简介:

10.浅谈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篇十

摘要:色彩课教学是美术学科中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同时也是美术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表现的两个基本要素,要使学生在比较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就需要美术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施教。

关键词:

美术

色彩

教学

重要性

色彩基础教学是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在色彩的审美修养、造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色彩基础教学重在“以技入道”,其内容偏专偏窄,陈旧重复,往往用统一的方法步骤要求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新的课程改革提倡重视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色彩基础教学方式明显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的色彩基础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思考。以下是我在色彩基础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表现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色彩绘画中所画的内容必须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因为动情作画和不动情作画,其作品的内蕴大不相同,假如把前者比作有血有肉的活人,后者则是没有生命的蜡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下列两套选择题材的方案效果较好:(1)让学生按自己的爱好爱好来选择题目或者内容。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格爱好千差万别,专业素养、审美喜好不同,他们对喜欢画的内容自然也就不一样,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或者内容,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表现欲望,而且思考选题也是一种创造过程,让学生自己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先由老师拟定几个题目,再让学生自由选择。老师觅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学生了解的并且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更多个,由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入手。

2、加强表现性色彩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较长时间以来,色彩基础教学实行“写实画法”的单一教学模式,“写实画法”着眼于物象间的光色变化关系,强调对客观对象的体积塑造和空间、质感的表现,画面具有较强的真实感,但这一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熟悉色彩的过程中,只注重练习学生对写实性自然色彩的表现,很少涉及主观色彩的运用,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艺术是精神的创造物,自然只提供了一种机遇,学生需要重新安排自然,这种安排应从美的观念出发,变被动地模拟自然为主动地组织画面,学生取得了作画的自主权,便具有了作画的热情和创造性。

3、利用多种材料实施色彩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以往的色彩基础。教学中,老师普遍规定学生用一种材料来作画,现在看来这种方式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为色彩基础课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有限而短暂的学习阶段,全面而充分地理解和把握色彩规律和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从而进一步全面地熟悉色彩,表现色彩,而不仅仅是把握个别画种的个别技法。在色彩课堂上可以用多种材料表现同一教学课题,只要这种材料学生感爱好而且适合学生就可以,培养学生在材料及技能技法上形成个性化,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并且应该鼓励学生综合地利用各种材料来作画,应大力提倡在色彩基础教学中,充分而综合地运用不同画种的材料和技法,从而真正实现色彩基础教学的五彩缤纷。而且这种色彩基础教学方式也有利于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艺术取向,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

4、加强肌理制作的学习,发挥学生创造替能肌理是绘画的重要形式语言,它是指在画面上利用不同物质材料,使用不同工具和技法制作出的表面纹理效果,即各种高低凹凸,粗滑干润等纹理变化,肌理是画面整体美感的一部分。肌理能丰富绘画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意蕴,肌理的抽象美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肌理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作画爱好,激发作画热情,使绘画创作具有游戏般的自由快感,能焕发创造潜能。所以在色彩基础教学中,我们应加强肌理制作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释放学生的创造潜力。

色彩课教学是美术学科中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同时也是美术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表现的两个基本要素,要使学生在比较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就需要美术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施教。

1、分步示范法

美术教师用分步示范的方法,将色彩写生的整个过程演示给学生,从构图起稿→勾小色稿→确定色彩大关系→局部深入刻画→调整各局部间的色彩关系→整体作品完成。在进行色彩教学过程中,直观的教学效果较好,可以把作品形成的每个步骤清楚地展现给学生,可以行之有效地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色彩表现物象的客观规律,给学生提供直观感受的机会和条件。

2、阶段教学法

美术教师在进行色彩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利用讲评、讨论、修改等方法,找出本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比较扎实有效的绘画技巧,而且绘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有助于勤学好问良好学风的养成。

3、分层次教学法

由于每班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色彩的感知能力强弱不均,因此,在色彩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三个组进行教学:色彩感知能力较强,绘画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除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任务外,可以自选题材多画多练,并加强默画练习;中等绘画水平的同学,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计划的学习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在完成计划学习内容的同时,加强临摹画的练习,以此来降低色彩学习的难度。

4、色彩写生训练法

色彩的认识感受来源于生活。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色彩的运用需要老师的引导,告诉他们如何区分概念的色彩和感情色彩,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和独见性,使学生可以把色彩融入自己的情感而富有情趣。色彩写生训练包括:色相专门训练,色阶专门训练,色彩明度训练,色彩纯度训练,冷暖色调训练等,让学生全面认识基本色彩的变化。

另外,色调是几乎决定了一幅色彩画的生命,而学生在色彩绘画的过程中,往往忽略色调与色彩关系的把握,缺少整体观察。因此在学生进行色彩写生时,先指导学生用大色块摆明写生对象的主体色调,同时对照写生对象进行一至多副的色彩变调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掌控画面色调关系的能力。

11.美术的重要性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准备充分

一、准备充分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做好课前准备是任何学科开始之前必须要做的功课。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学生更要做好课前准备。对于教师而言,上课之前把课堂所需教学的重点搞清晰,把握好每节课的节奏,保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此外,准备也不单单局限在基本的课程内容上,还包含了很多课堂上需要准备的学习用具等等。对于学生而言,做好课前准备对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上课前给学生布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比如,在进行素描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上课前每人找一幅素描作品,在课堂上解释喜欢自己所选作品的原因,具体可以从体积、形状以及结构等方面做出赏析。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查阅某位素描大师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感,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更有灵感。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课堂活力之源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好学生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根本,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做到充分集中。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从一方面看,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学习美术不仅可以考取大学,还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美水平能够应用到生活的不同方面,特别是对于服装搭配以及家具环境布置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用处。学生掌握了良好的美术基础不仅对未来的生活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激发作用,同时对于提升生活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具体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和美术心理学相关的有趣知识。教师应该肯定每位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和夸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受到关注的,这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是有帮助的,同样对于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也有着重要作用。肯定学生比引导学生更有效,教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感受学生需要的,教师可以多和学生在一起做游戏。比如,开展素描比赛等,让学生感受到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是充满乐趣的。从另外一方面分析,教师还需要开展示范教学以及直观教学。美术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美术作品,教师现场示范美术作品是如何画出来的,这种教学是最有效的。

三、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丰富美术课堂

美术课堂上所有环节的组织以及衔接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深入才可能让学生真正记住知识并掌握知识。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必要的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用一个问题、一幅画或者是某个细节引入主题,引导学生向优秀的美术大师学习,讲解作品的独到之处,接着讲解应该如何创作这幅作品,具体的绘画方法以及绘画技巧是怎样的。教师讲完绘画方法以及绘画技巧之后要带领学生自行完成,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如何把所学习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践创作中,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练习不仅给了学生讨论和提问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学生能够自行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也是有帮助的。课堂学习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检测,教师可以布置美术作业,让学生自己思考一幅作品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创作一幅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十分有益。

提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水平不仅仅需要依靠教师,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只有做到教师和学生完美配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在进行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应该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随之产生兴趣,有效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故事来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此外,课堂教学内容也应该环环相扣,保证学生在上课途中不走神。只有做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统一、配合,高效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兰宗意,胡玉康.高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4).

[2]陈婷.基于微课程支撑下的高中美术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设计模块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岳建飞.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12.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篇十二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明显变动, 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胡锦涛曾强调, 当代大学生身处这样的大变革时期必须要在党的领导下, 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 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时需要将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 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以上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各项要求是由大学生在社会中所处地位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决定的。当代大学生是中国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和人生观直接决定着今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否。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要求进取的, 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积极健康, 娱乐休闲方式丰富, 对待社会问题有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看法, 他们的自我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对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 由于社会原因、自身原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当代中国大学生精神领域现状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当代部分大学生信仰缺失, 理想失落

我国目前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由此必然会导致社会竞争激烈。一些大学生因就业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 迫使许多大学生们采取一种务实功利的生存态度, 形成了功利为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果导致中国的大学生们普遍面临着一种信仰缺失。当一个人缺少信仰的时候, 很可能他的全部行动都是利益驱动, 当下中国大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都跟信仰缺失, 利益作为唯一驱动力有关。比如, 部分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 消费追求档次、崇尚名牌, 有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玩物丧志, 有些学生向父母索要金钱无度, 物质攀比现象频繁。他们在精神层面出现真空状态, 缺乏“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和气魄。他们仅仅将目光局限在自己身上, 只想着如何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对身边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缺乏认识和思考, 或者根本就漠不关心。

2、以“自我”为中心, 重个人利益, 轻社会利益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为“80后”、“90后”, 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其父母坚持“穷不能穷孩子”的理念, 自己节衣缩食, 也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 享受安逸的物质生活, 这种对孩子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方式, 会让现在的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漠, 在和他人相处中只懂索取, 不会回报。凡事从“我”出发, 以“我”为中心, 认为从社会索取利益是理所当然, 却不愿意将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报给社会。社会由此便分裂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人, 犹如一盘散沙, 这样的社会由于内部缺乏精神凝聚力和情感纽带, 毫无疑问是不堪一击的。生活在这种社会中的个人由于缺乏社会的保护最终也只能走向消亡。

3、追求自我, 追求个性的方式, 价值观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价值体系也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由于社会高速发展, 带来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价值观, 同时针对一些新现象也尚未形成一个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公德体系。这种状况下, 很多人都会产生价值观的迷茫———没有分辨是非对错的标准和依据。伴随着报纸上屡见不鲜的面对歹徒无人见义勇为的报道, 必须认识到社会上确实有道德滑坡的现象, 这是与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有很密切的关系的。这种影响也深深地体现在大学生的身上。但另一方面, 也可以看到, 新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也并不是毫无前景, 仅仅是大家在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的汶川地震, 全国人民都伸出了爱心之手, 大学生也走在了援助队伍的前列;2008年奥运会, 无数大学生志愿者为我国的奥运会服务, 成为了北京奥运会顺利完美举办的中坚力量。同时,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当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不友好, 或针对一些敏感问题进行寻衅的时候, 他们会自发采取抵制外国货品等运动。如09年“抵制家乐福”的活动就反映出了大学生们高涨的爱国热情。

所以, 当代的社会变革使社会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传统的人生价值观与现代的人生价值观发生撞击时, 当代大学生一方面感到兴奋, 有的会以超越现实的方式去展现自我, 另一方面却又感到茫然, 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他们由此产生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的偏颇, 以及在价值观选择和价值观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多变性特点, 实际上都反映了这些学生价值目标追求中的困惑与摇摆, 这也是这个多变、躁动的时代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打下的烙印。

二、马克思主义可以解决当代大学生精神领域问题

黑格尔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自身、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 无疑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大学生精神领域的问题必须借助这一优秀先进的精神来解决, 通过借助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功能来解决问题, 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作为工具来改变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包括革命性的批判功能和制度化的辩护功能。具体表现为:

1、革命性的批判功能从新中国的建立这一历史过程中就可以看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无产阶级解放自身和人民群众的直接理论依据和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历史作用就在于它帮助我们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重新定位, 正是这种重新定位, 创造了民族解放和发展的历史机遇,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 就是一条“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却给饱受凌辱的中华民族指明了一条富强民主的光明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批判的功能, 唤醒了被压迫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决心和斗志, 激发了他们的历史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效地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新制度奋斗的决心和斗志。

2、制度化的辩护功能主要是指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

立后,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批判功能逐渐隐退, 取而代之的是制度化的辩护功能。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作用逐渐转变为为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辩护。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是中国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基本的社会制度其地位不容动摇。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进行辩护, 就是为广大下层人民的平等要求辩护, 为人类千百年来的公平和正义的呼声辩护, 更是为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已经获得和将继续获得的根本利益辩护。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文化功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 作为中国基本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依据的同时, 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马克思主义中涵盖的唯物辩证法的认知功能、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为人类而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刻影响。

因此, 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 必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掌握这个“批判旧世界, 建设新世界”的重大思想武器。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让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才能实现自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使命。

三、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第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想的同时, 也提供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总结了有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等历史规律。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 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相关研究方法, 同时要结合目前国内国际形势, 继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的指导地位, 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加强教育;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人们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政治思想, 在青年大学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04年第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文件还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第二, 马克思主义作为从实践中产生的思想理论, 与实践有着共生共存, 彼此影响约束的关系。所以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主要通过实践来学习。因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的成效检验也必须通过实践。同时也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 没有理论, 实践就会永远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 由于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而无法得到深化, 也就失去了指导实践的普遍性。因此, 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 必须正确处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既要看到实践的基础地位, 同时也要看到实践和理论各自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克服理论和实践矛盾的时候, 既有根据实践去检验、筛选和发展理论的一面, 也有运用理论去改进实践、创造新的实践形式的一面。否则, 都将会陷入片面性, 从而偏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初衷。大学生只有通过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 才能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以英雄楷模为榜样, 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摘要:当代部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 有必要提出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可以把握政治方向、明辨思想是非, 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获得不断奋斗前行的动力。

13.中班美术数学教学目标及重要性 篇十三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的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中班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的转折期,有了较明显的主动学习的需要,教师应十分注意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培养幼儿有目的地观察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表现通过比较发现各种事物的明显不同点,较完整地观察和把握客观对象的基本特征,在思维方面 开始先命名再作画,能为作品的每一个图像命名,尝试围绕一个主题思考如何在画面上表现,但构思常不稳定,仍然边构思边作画,极易受环境或情绪的变化转移而偏离主题。手眼一致动作的能力逐步提高,开始能用手腕动作来创造图像,但小肌肉动作上不灵活,在控制力度上尤为困难。我们是以蜡笔色彩画为主,同时还穿插着线描画和水粉画,剪贴画,纸工和泥工。

中班美术活动的发展目标有以下几点:

1、鼓励幼儿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胆进行美术表现。每次美术活动我都会围绕主题给孩子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都有一种跃跃以试的冲动,就可以激励孩子们去画画,甚至画好,愿意用图画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冲动。并且还鼓励他们大胆添画,使画面丰富。我们班孩子绝大部分都会动笔画画,能按照要求并添加一些自己的想象单独完成美术活动,如张宁宇、赵自陶、胡塍淏、郑刘宇、章怡等,但有几个小朋友不够自信不敢下笔或者就叫老师我不会画,但只要你鼓励他或是给予他肯定也画的不错,如洪佳俊,曹恩丰、郑颖琪等,还有几个小朋友就是看情况的,如果今天画的画是他们感兴趣的或者是他们比较熟悉的,他们都会动手去画,如果是不经常接触的内容他们就坐在那里不动或者玩油画棒,如王培博、徐祥云、朱子轩等。

2、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幼儿都比较喜欢纸工和泥工,虽然有的小朋友技术还不怎么娴熟但至少都是积极参与大胆动手操作。并且能在操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3、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8—10种颜色,并逐步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在这一方面我们班幼儿都比较欠缺,对于渐变色还领悟得不够充分,在作画上有很大的困难。

4、引导幼儿乐于参加手工活动,学习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帮助幼儿养成独立取放、收拾整理的习惯。

5、引导幼儿学习用捏、插接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综合体。

6、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在自主操作上,幼儿还不够大胆,需要老师的指引和帮助。在折纸上幼儿练习太少,手指不够灵活,幼儿的耐性也不够。

美术活动的教学要求:

造型

1、运用图形取代线条

2、多个图形进行组合3、关注和表现细节,运用图像取代符号。

色彩

1、有控制地涂色,提高力度

2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

3、有目的地选配颜色。构图

1、有目的地确定图像的位置,画较大的物体在画面的中央

2、散点式地表现多个图像。(但不能保证画面的整洁与美观,添加时就像排队一样整齐地排在那里或者毫无层次的摆放在上面或是不遵循自然法则)

数学

幼儿数学活动的价值更凸显在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利用或直接在生活中借助可操作性材料提高数学能力的运用和提升,进而促成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认识数字10-20,知道10以上物体的进位计数方法和读法,进一步理解数字代表的基、序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尝试按群计数。

2.发现周围环境中数字不同的作用意义,乐意探索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意义。

3.在数列中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

4.能够进行自然测量,发现物体存在的差异。

5.了解感知更多的平面图形,在认识长方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发现其内在的关系。

6.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里外。

7.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四季;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尝试认识整点,建立初步时间观念。

8.尝试运用标记等记录周围事物和现象,能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尝试按自己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培养思维的个性化。

9.辨认并操作简单的规律模式,AB、AAB、ABABC等。

10.有初步的数目守恒观念,尝试在活动中培养量的守恒意识。

活动的实施环节,我们更多采用游戏法和操作法。更多体现幼儿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强调活动环节承载的活动目标的递进性及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的反映情况。同样借助活动教具演示也是我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活动目标在生活中的渗透更应凸显。

设计意图定位相对准确,能基本凸显本领域在幼儿阶段应追求的核心价值,但应有更具体到位的描述,尤其是中班实际幼儿在活动价值上面的分析。

课程目标体系展示的活动目标全面包含了幼儿数学学习内容的数量、形状、时间、空间。并且在每个版块提出了相对恰当的目标。目标表述明确简介,能够基本概括出活动所达成的目标。但在整体内容板块上缺少更细致的归类和统筹,没有将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形式展现出来。

活动内容基本能够体现活动的价值追求,体现幼儿活动方式和选材的幼儿化生活化的特征,活动的课操作性较强,目标定位相对准确既体现了具体目标又有上位目标的表述。

14.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篇十四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自己的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没有了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增强自身的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实力,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词:民族精神;整体素质;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树立民族形象,保持全体人民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需要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以“警世救国”自箴自策,三易其志的鲁迅,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从李大钊到毛泽东,从林觉民到秋谨,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奋努力,克己奉公,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然而,在当今社会,“大量人才外流、留学生学成不归、明星移民海外„„一些未能出国的人也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极力地贬低甚至丑化我们祖国的现象层出不穷。每当看到这些消息,我作为象征着中华民族未来与希望的一名在校大学生,总是痛心疾首。爱国是任何一个国家公民最起码的素质。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些人的“根”在哪里、究竟还爱不爱养育自己的祖国?他们固然是少数,但毕竟代表的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想,有些同胞之所以数典忘祖,是因为血脉中缺少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衡量一个民族有无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就能凝心聚力、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忽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只会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正如梁启超所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想象一个精神衰落的民族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不能想象一个不能构成自己核心精神内核的民族会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莫称王,人无脊梁莫做人。一个民族没有脊梁就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民族魂就难以屹立世界强国之列。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磨难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弥坚?是什么撑起了她的脊梁,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那不朽的民族魂——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弘扬民族精神,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以往人们多关注的是硬国力的竞争,往往忽视了以文化力为焦点的软国力竞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它作为统一人们思想、规范人们行动、保持国家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是重要的软实力。民族精神可以凭借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影响力与经济、科技实力融合在一起显示国力的强大,影响国家的发展。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作为民族文化对其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作为统摄人心、团结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自然要以民族精神为依托。没有民族精神的存在,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通过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共同调整着民族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缓解矛盾,化解冲突,保证整个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个整体。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使各民族环绕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周围,给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提供价值方向。使人民以社会主要价值观为导向,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服务;有利于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以爱国主要为中心,加强我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精神。把这种爱国主义与社会主要荣褥观联系起来,形成高度的自觉的爱国热情,并把这种热情释放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利于让各民族人民形成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要努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首先要学习先驱们,培养起“兼容并包”、“中华一体”、“协和万邦”的理想,孕育出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使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维护团结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和主线。其次,要在学习中,从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现实中,我要领略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也要明白肩头担负的重担。要勤劳勇敢,要发奋图强,我要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去学习,去积蓄力量。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准备。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和根本,丢弃民族精神就会迷失方向、丧失自我、甚至亡国灭种。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如果民族精神在我们每个公民的灵魂深处都能根深蒂固、生根发芽,那么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能够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

15.浅谈美术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篇十五

一、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巧, 较强的动手能力, 以及较高的审美素养

一名优秀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他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 是他面对课堂面对学生自信的资本。作为美术教师, 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是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课堂的重要保证。教师没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上课讲不出内容;教师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上课不敢给学生做示范;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部分学生会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美术教师的立足之本。教师应系统而扎实地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美术涉及生活各个领域, 美术教师必须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 在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提高审美素养。这才是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的教育观点。

二、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传统美术教学偏重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双基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导致了学生对美术含义的偏面理解, 更为严重的是挫伤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兴趣。所以, 我们要想办法解决传统教学对学生造成的思维桎梏, 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解放思想, 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意味着教师再也不是课程知识被动的传递者, 而是一个主动的调适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接受者, 而是一个有差异性和个别性的活生生的人, 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学是以师生的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 这正是新时期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方式。因此, 美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 不只是影响着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着自己从事的美术教学,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 为了学生和自身的协同发展, 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观念, 培养他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 善于吸纳新知识, 获取新信息, 并善于把这些新理念、新知识、新信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以保持与时代同步。

三、具有娴熟高超的驾驭教材能力

能够熟练驾驭教材是课堂取得成功的关键, 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只有自己对教材理解透彻和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把握准确, 才能将知识准确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一定要有钻研精神。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新的课程规范, 教师必须去了解信息, 查阅资料。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或不明情况, 有针对性地寻找原因, 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在美术新课程的教学中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要不断地研究教材, 逐渐地形成强烈的教研意识, 实践将锤炼出意气风发的创造型教师。

四、具有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

尊重与关心学生是一名教师高尚品德的基本体现。教师这一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后, 学生会团结在你的周围, 以你为荣。作为开放型教师, 讲课要体现出学者风范、智者风采, 一举手一投足都应该是吸引人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教师要具有高雅的气质、魅力的人格、对事业执著追求甘于奉献的精神, 对学生要长辈式的关怀、朋友式的交谈, 严厉中充满慈爱, 以身作则, 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 培养自己良好的气质。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学海无涯。知识是无限的, 也是不断更新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站在时代的前沿并常学常新, 不断汲取营养, 使自己永远处于一个知识鲜活的状态, 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16.确立“美术教育哲学”的必要性 篇十六

【关键词】 美术教育哲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从美术教育学科发展的宏观视野看,研究美术教育哲学是必须的。从思考中国当下美术教育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微观视点看,也需要及早建构美术教育哲学学科。

一、何谓美术教育哲学

面对美术教育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果有另外的学科学理或认知方式的支持,也许会有办法一些。比如:“如何认识中国画的程式教育问题?或如何认识中国画的模式化教学问题?”如果从美术教育哲学的视野去思考,此问题可以从辩证的角度予以解析。认识到了中国画程式教育的正负性内容,可以更主动和全面设计与掌控中国画的教学活动。即,首先认识到程式的优效性:整体、快捷、惯例。也就是对中国画的模式、语言、修辞、造型、意味等编码知识有直观清晰的快速认识。其次是认知到程式的欠缺性:阻碍新见、惰性养成。即,程式性容易导致对中国画艺术的封闭认知,故而,宜以“不仅仅是这些”的观念而注重认识中国画的个性,以及叩问自己对中国画艺术的诉求是什么?这样,才有助于在享受中国画程式化教育带来益处的同时,又发展性地学习了中国画。在此基础上,继续思考中国画的课程设置,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施。一句话,如果从“美术教育哲学”的视野审视美术教育,可以有助于从原理上思考美术教育的系列问题,获得另一种促进美术教育开展的思路与方法。

美术教育哲学(Philosophy of Fine Art Education),是研究人们理性终极关怀美术教育存在的学科。或者说,美术教育哲学,是以思辨方式求解美术教育的学科。简言之,美术教育哲学,就是美术教育的哲学观照。即,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研究美术教育的学科。

美术教育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术教育存在,或美术教育存在及其关系。因为,“在一切学问中,哲学被认为是最根本、最抽象的学问,是人类对于存在的思考与探索。”(1)美术教育存在:是指美术教育的本体存在、已经存在、可能存在。美术教育的本体存在,即美术教育应该的学科存在。美术教育的本体存在的范畴包括:美术教育目的、美术教育理想、美术教育评价等根本性内容。依此思考切入点,是可以从“中国传统图案教学与素描教学的比较中”获得各自独立的价值体系性认识结论;美术教育的已经存在,即美术教育发生了的存在。其包括美术教育在事实上存在的所有事象,如美术教育的问题存在等等内容;美术教育的可能存在,即美术教育的确保走向和不可控走向。

美术教育哲学强调:整体主义、非美术教育中心主义、反思行为、思辨、理论思维、创造理想、促进成长。这是由美术教育学科和哲学学科所决定的。美术教育是人类对美术文化理解传达的育人活动。即:美术教育是人帮助人获得把握美术文化系列知识与能力的活动。哲学一般探析的主题领域是: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逻辑学。通过这些诉求关于事物本体、知识、伦理的学问。哲学这门智慧之学的根本价值在于:提供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以及知识体系。即,“哲学,按其本性说来是人类思想的批判反思维度和理想创造维度,它要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冲击人们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使人们葆有鲜明的主体意识、自觉的反思态度和鲜活的创造精神。”(2)简单地说,哲学要诉求“深化理论思维、提升人生境界”。当然,美术教育哲学不是美术教育与哲學的简单相加关系。美术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科、美术学科、哲学学科的有机化合的产物。因此。美术教育哲学有自身的特征——反思性:诉求美术教育主体的主动性、批判性;引导性:诉求美术教育主体的实践性;智慧性:诉求美术教育的纵深思考性;学术性:诉求提供美术教育成长的思想基础、原理、方法和洞察力。

美术教育哲学的贡献诉求是——美术教育哲学旨在为美术教育提供认识论、方法论、模式论与实践论,并不断构建美术教育秩序,把握美术教育的领会一致性与差异多样性。

美术教育哲学为美术教育提供理性思维。也就是做美术教育的哲学求解。如思考:当下美术教育的逻辑起点是什么?美术教育哲学为美术教育提供理性思维,一是要诉求创见美术教育思想。二是要追求积极定位美术教育。总之,美术教育哲学是要诉求和提供美术教育的哲学精神,以及美术教育的高级知识,让美术教育哲学学科的建设真正达到哲学学科的高度。

美术教育哲学要诉求检验美术教育思想。一是诉求将自己创建的美术教育思想予以自我检验。即耕耘美术教育试验田。二是诉求检验他者的美术教育思想。如思考和检测“中国画与素描的教育观相同吗?”“美术学科对设计艺术的正负性影响是什么?为什么?”等等。

美术教育哲学要诉求反思美术教育行为。一是对已有的美术教育究竟该如何评价与定性?如系统思考:“在中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中 ,看不到什么?看到了什么 ?”“在当下的中国美术教育中,相反的美术教育信息是由谁提供的?”“各美术教育主体的美术教育的荣誉与教学艺术风格是什么?”“中国美术教育的现实关怀是什么?”“以经验和他者为支撑的中国当代学院美术教育何时是个头?”“自己的美术教育高招是什么?”二是追问“美术教育还有哪些?”即确立“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这些”的观念。如:通过学生对课程学习后的回忆评价看美术教育实效。“为什么我们的高校美术教育中还画石膏像?”这些现实问题是值得追问的。因为,“现在的西方艺术学院特别是美国的艺术学院里已经看不到这些石膏像了。以芝加哥艺术学院为例,它曾经拥有大量的石膏像,以供学生临摹,可是早在1950年代就全部处理掉了。”(3)

美术教育哲学要诉求引领美术教育学术。即便是已有美术教育的阳光大道,也还要另辟美术教育的蹊径。美术教育学术,是指关于追求美术之教育学问的行为信仰。学术(Academic)是指关乎追求学问的行为信仰。学术的内涵:一是指研究者探究事物规律和系统知识的行为;二是指人的一种信仰。美术教育学术是要研究推进美术教育活动与美术教育研究。也就是说,美术教育哲学是诉求和促进美术教育之学术教育的必须。

美术教育哲学要诉求促进美术教育发展。美术教育哲学不仅要着力揭示美术教育认识论、方法论,还要揭示美术教育的系列模式和实践系统。如从美术教育本体论的角度是可以探究认识美术教育最基本的内涵的。即,从本体论追问美术教育是个什么?可进一步思考“美术教育学科究竟诉求的内容是什么?”例如:有人问——找个什么样的人教小孩学美术为好?或者,如何教美术?回答很简单:教美术文化。首先,理解美术是什么?美术就是通过人们视觉反应和表现的意味图式艺术。其次,寻找训练方法?答案就是——观看。视觉观察——形狀、色彩。训练——观察到一些图式及其色彩、记忆、表现、动手做出相关有味道、有形的可欣赏图式。久之,自然会增强图形识别观念、意识和方法,进而也知道了美术是怎样的一种文化。

美术教育哲学要诉求丰富美术教育生活。包括美术教育范畴的哲学的、创造的丰富生活。

构建美术教育哲学的三大观照构成系统:一是,美术教育实现系统。即:美术文化的教育学活动哲学。二是,美术教育构成系统。即:美术教育门类范畴哲学。三是,美术教育学术系统。即:美术教育学科目哲学。

以学科结构论为旨,可以将美术教育哲学的本体范畴划定为这样几个结构内涵:(1)美术教育哲学本体论;(2)美术教育逻辑论;(3)美术教育认识论;(4)美术教育相关论;(5)美术教育反思论;(6)美术教育实现论;(7)美术教育空间论;(8)美术教育哲学的自觉。比如:美术教育逻辑轮,就要讨论这几个问题:其一、美术教育要讲逻辑。美术教育逻辑论,是指探讨和说明美术教育的形式与规律等事理。包括对:美术教育目的设立逻辑、美术教育内容选择逻辑、美术教育方法选择逻辑、美术教育评价实施逻辑、美术教育思维及其思维规律的认识。美术教育逻辑论的核心是探究美术教育的规律。其二、认识美术教育的逻辑起点。其三、认识美术教育的规律性。其四、认识反思美术教育的常态性。再如:美术教育相关论,则要讨论:其一、如何认识美术教育相关论。美术教育相关论,是指审视美术教育与存在之关系价值的主张。寻找与美术教育相关的方法,一是寻找以美术教育为中心的思维触点而求关系。二是发现与美术教育相关的具体连接点。其二、美术教育相关的运用原理。总的理论思想是——确保美术教育在关系中自由行走。即注重把握构力作用、避让作用、创生作用。其三、美术教育的内相关。美术教育内相关,是指美术学科系统内的彼此影响关系。其四、美术教育的外相关。美术教育外相关,是指美术学科与外在存在的关系。其五、美术教育的正相关。美术教育正相关,是指美术教育的积极价值——积极正面意义、积极正面作用。其六、美术教育的负相关。美术教育负相关,是指美术教育的负面效应——消极作用。其七、美术教育与人生成长。美术教育相关论中至为重要的核心关系是——美术教育与人生成长的彼此互动关系。

在教育哲学中,有教育活动哲学与教育学术哲学的区分。依此类推,称为“美术教育活动哲学”系统的内涵有:美术教育理想、美术教育目的、美术教育政策、美术教育主体、美术教育内容、美术教育方法、美术教育组织、美术教育评价。其重点是关注研究美术文化的教与学范畴的哲学思考。而称为“美术教育学术哲学”的系统内涵是,一方面是:美术教育哲学、美术教育原理、美术教育历史、美术文化课程论、美术文化教学论、美术教育评价论、比较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学术。其重点是关注研究美术教育学科范畴的哲学思考。二方面是:美术教育学知识、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育学术、促进美术教育完善。其重点是关注研究美术教育作为深层学问的哲学思考。比照教育哲学的演进历程,此类“美术教育学术哲学”可以称为“现代美术教育哲学”。不过,我的美术教育哲学观点与此不同。我主张的美术教育哲学,是将美术教育所有存在予以理性质疑与反思研究的专门学问。美术教育哲学是美术教育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内涵构成学科。

总之,美术教育哲学的终极命题和任务目标是——追问美术教育是什么或什么是优效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哲学是新兴的美术教育学科,美术教育哲学为美术教育活动的全面和完善开展提供自律性保障。一句话,美术教育哲学是美术教育学科建设和学科现实的需求,是追求美术教育生态智慧的结果。尽管,目前研究美术教育哲学还困难重重。

二、为什么要研究美术教育哲学

为什么要研究美术教育哲学?这是探究构建美术教育哲学首先要追问的问题。从总体上来回答,一是美术教育实践的完善与纵深发展需要哲学介入。二是美术教育学科的完善建设需要美术教育哲学。三是中国当下是到了需要着手探究构建美术教育哲学的时候了。音乐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哲学等学科教育哲学已经是成果较为丰富的学科了。美术教育学科自然是不应该缺失“美术教育哲学”的。从学理上来看,探究构建美术教育哲学是:解决美术教育依据的需要、解决美术教育问题的需要、满足美术教育学科自觉成长的需要。

构建美术教育哲学是解决美术教育依据的需要。也就是寻求“美术教育的哲学基础。或者说:思考解决中国美术教育建立在什么哲学思想上。寻求解决美术教育的依据,也就是探寻美术教育的道理。对美术教育依据内涵的认识,一是美术教育要讲道理。其核心是:探究什么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怎么教?二是要积极创立美术教育行为之思想。三是要主动寻求合乎美术教育根本的原理。研究美术教育原理:就是探究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性内容。即诉求美术教育的“统之有宗,会之有元”(三国·王弼)的内涵。

构建美术教育哲学是解决美术教育问题的需要。美术教育问题是多元的,其主要包括:美术教育理想问题、美术教育命题、美术教育现实问题等等。比如:从美术教育哲学的视点审视解决美术教育生存问题,便可以从下视点切入:其一,校正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误区。如:当面对在大学美术专业从事素描、中国画教学的人说出“我不是搞美术教育的”之后,听者有什么感受或认识?这种事象揭示出:人们应该全面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存在。即区分“常规化美术文化教育”与作为美术教育范畴的“美术教育构成”、作为学科研究的“美术教育学”,以及“美术教师教育”的概念。其二,解决忽视美术历史变迁脉络教学的问题。现实中,教油画的人,多不给学生讲清楚:其课程是从油画史的哪一个历史断面切入而展开的。事实上,美术教育是要诉求全面传播美术文化,并求得有效促进提升美术学习者获得美术文化教养。其三,解决缺乏美术教育策略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设计初中美术课中《生活中的标志》的教学过程中非专业的问题突出。这从其设计给学生做的作业题可以看出:“为学校、班级或个人设计一个标志。要求:单纯、简洁。”试问:怎样理解“单纯”?或者说怎样的标志为单纯?出题应该有品位和专业性。作业要求至少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准确、系统、细化。如:规定用色多少种、尺寸、材料、原则、评价标准等等。

构建美术教育哲学是满足美术教育学科自觉成长的需要。即,美术教育哲学的建设是为了美术教育学科建设需要、美术教育学科完善需要、荣誉美术教学实施需求。

研究构建美术教育哲学是有学术与现实价值的。一是美术教育哲学可以促成美术教育始终保持望在高妙的视点和视野。不断提示各美术教育主体思考自己的美术教育依据?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学观念?美术观念?学生观念?自己的美术教育学派?如:北京美术教育学派的内涵是什么?二是美术教育哲学可以促成人们不断追问自己的美术教育的学理依据。三是美术教育哲学可以促成诉求美术教育现实问题的自我解决。四是美术教育哲学可以促成获得美术教育健康成长的方法。五是美术教育哲学可以促成完善建构美术教育学科。总之,美术教育哲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促进美术教育超越美术教育的俗常性思维与行为,可以远离美术教育经验而开拓出新的视野。

三、如何研究美术教育哲学

当下讨论美术教育学哲学的语境是不乐观的。一方面,美术教育哲学是新兴的美术教育学科。美术教育哲学的起始学科性质,决定构建美术教育哲学的路较为艰难和漫长。二方面,美术教育哲学构建的必要性还没有被业界予以应有的重视。较之同为艺术学科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建设来看,中国的美术教育哲学研究是起步晚了。不过,做任何事情都不怕晚,而是怕不被意识到。教育哲学被关注是在19世纪上半叶。中国是在1919年杜威来华讲学才开始注意到教育哲学的。1921年年仅26岁的范寿康(1895-1983)撰写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哲学的著作(《教育哲学大纲》,1922年出版)。他认为: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學的假定的哲学。”(4)将教育哲学的内涵界定为三大单元:教育论理学、教育美学、教育伦理学。教育论理学,即教育逻辑学,研究教育的价值。教育美学,研究教育情意。教育伦理学,研究人生观等问题。而今,中国的教育哲学研究是成果丰富的。因此,只要现在意识到并开始着手探究构建中国的美术教育哲学,是会促进中国美术教育学科发展的。

当下研究构建美术教育哲学,可以从借鉴他者、自立构建、吐故纳新的探索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借鉴他者而构建美术教育哲学。其方法是:一是在积极学习与研究教育哲学的基础上探究构建美术教育哲学。二是在比较学习研究其它学科教育哲学的基础上探究完善构建美术教育哲学。三是深入学习哲学而谋求美术教育哲学的深度建设。

其次,自立构建美术教育哲学。其方法是:一是以学科结构论思考美术教育哲学的具体结构内涵。以学科基本框架与基础知识为审视切入点而构建。即,本体探索法。追寻美术教育哲学作为学科存在的最基本、最终生命组成元素内涵。二是守候哲学认识与方法作用于美术教育实际而展开多视点的研究。三是守候美术教育学科。四是开掘个人智慧。个人智慧开悟法。即强调从美术从业者与美术教育业者个体直接经验切入认识和建设。一方面,重视和认识从业者的个体直接经验与有限编码知识。每一个美术与美术教育从业者都会有自己的直觉或悟对反映的认识。注重发掘和提升美术与美术教育从业者的诸多个性化认识结论,有助于形成对美术教育的本质性认识。另一方面,重视和认识“缄默知识”与“附属意识”理论的价值。20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ichhael Polanyi,1891-1976),在1957-1969年期间分别提出了著名的知识理论——“个体知识”(personal knowledge),以及“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与“附属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和“焦点意识”(focal awareness)等知识新概念。(5)该理论,不仅对客观知识理论是一个解构,重要的是对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学术引领价值。“个体知识”,强调个体的理解而形成的个体直接经验。“缄默知识”,是强调个体的不可言传、不可反思的知识。“焦点意识”,是指专注对象意识。强调注意力分配。“附属意识”,是指利用工具意识。在美术教育哲学研究中,研究者的“个体知识”、“缄默知识”与“附属意识”和“焦点意识”的揭示是重要的。也就是要注重运用自己对于美术教育哲学学科的独特认知拓进研究方法。即注重个人学术思路与研究方法。每个美术教育哲学研究者的个体知识,对于探究完善构建美术教育哲学十分重要。

最后,吐故纳新的探索构建美术教育哲学。研究和构建美术教育哲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美术教育的有效作为,只要是有助于有效构建美术教育哲学的实效理论与方法都可以采用。比如,运用深生态学(Deep Ecology)和艺术深生态学的学理就有助于深入研究美术教育哲学的构建。(6)深生态学,是指关于整体性认知人和自然互相关联而自我实现的学说。艺术深生态学,是指关于整体性认知艺术与相关存在联系而自觉实现内在价值的学说。

总之,只要注重实践“三多”的取向: 多看——借鉴、多思——独立思考、多动——调研与撰述,是能够不断探究构建起体系完善和内涵深厚的美术教育哲学学科的。

上一篇:数学教学杂谈论文下一篇:柑橘醋饮料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