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2篇)
1.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一
创新民主管理机制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敖汉特校校长作业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敖汉特校是一所新建校,为了在建校之初营造良好的民主治校氛围,养成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意识,树立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形成民主管理的文化场,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在2012年3月份,根据教育局文化办会议精神确定了以“树立民主治校理念、创新民主管理机制”为主题的校长学校文化建设项目作业。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秉承民主管理的理念,认真执行项目作业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项目作业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确定了这个作业项目之后,我们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通过反馈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已经习惯听从学校领导安排,大事领导做主的“惯例”,觉得学校的管理和决策都应该是领导的事,做教师的只要认真执行就行了。鉴于此,我们组织召开了一次全体教师座谈会,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了学校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想法,让教师意识到自己使学校的主人有权利参与学校的管理,也认识到民主管理对于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以后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落实、正确引导
1、引导教师参与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
科学、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常规有效运行的保障,开学之初,学校组织各部门制定了关于师德建设、请假、教学管理、安全工作、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制度、职责近60项。拟定完草稿之后,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审阅,对其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不人本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并形成文字材料上报,学校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后在下发让教师审阅、提建议,如此反复,几易其稿终于初步确定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常规职责。为了确保制度的科学性、长效性在6月份我们又召开了一次“学校规章制度落实座谈会”针对各项制度、职责的实际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对各项制度、职责进行了修改、完善。在此过程中教师们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建议在学校制度、职责制定中所起的作用,更加强化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
2、共同参与教师考核方案的制定
教师工作考核量分是教师工作成效的量化呈现,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在制定时我们做的不是首先由班子确定,而是下发《敖汉特校教师考核工作调查问卷》拟定师德行风、常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等几个维度,让各位仔细思考各维度在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如果认为还有其他方面可以在空格处补充,然后以自己的标准,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之后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确定了各个维度在教师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考核方案讨论稿,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再次征求意见并酌情修改,最后成稿的《敖汉特校教师考核方案》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认可。
3、集思广益,确立学校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了确保学校的精神文化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和“文化自觉”,为了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我们组织教师全员参与,集思广益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字斟句酌确定了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共同愿景、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并进行了内涵阐释。一所学校的“灵魂”里有自己智慧、思想的影子,这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参与学校管理的信心,也使得“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4、坚持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
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对于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优、评模等焦点问题,总是将相关文件进行公示,在民主监督下公平、公开的进行相关的评选、确定。一学期以来,阳光透明的校务公开管理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信赖。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我校内逐渐形成了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的良好风气,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体现了教职员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决策,为学校的稳步、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敖汉旗特殊教育学校
2012年9月12日
2.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二
中职学校校、部(系)二级管理模式就是实行目标管理,并把管理重心和相应责权下移至部(系),确立部(系) 的办学实体地位。教育部〔2010〕6号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文件中指出:“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置若干专业部(系 ),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为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从而进一步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促进中职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大连商业学校二级管理模式
1. 二级管理的部门人员构成
教学系部由主任、副主任、军转干部、学科带头人、一名实习就业指导老师、一名留校学生及教学系部专业老师和学生构成。教学系部主任负责教学 系部的教学、学生管理、招生等全部工作。具体聘任也是通过公开竞聘产生,由教学校长直接领导。教学系部副主任负责教学部的学生管理工作,由学生管理校长进行直接领导。教学系部还同时配备一名从部队转业的军转干部和一名留校学生做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系部的班级由若干专业老师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所以教学系部的学生管理队伍由副主任、军转干部、一名留校 学生、班主任及学生会共同组成。
2. 二级管理实施的职责分工
学校的管理具体分为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其中财务处、办公室、政工人事部、招生就业办、后勤、教务处、督导组、学生处和团委属于一级管理部门,同时下设7个教学管理教学系部,学校为了简政放权,并赋予教学系部在人事、财务、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其具有更大的工作活动空间和工作自由度。
教学系部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配合教务处拟定专业发展规划,根据专业需要配合政工人事部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②配合教务处和政工人事部制定并实施教学科研计划、教学目标责任方案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③根据学校的考核方案制定本部门的教学及管理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学校的中层干部的考核由学校领导班子及广大教职工给予打分,评为优秀、良好及一般三个标准,教学部的老师由所教的学生打分占50%、教务处考核占10%、教学部考核占40% 组成。④按照教学大纲独立组织并实施教学工作,根据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课程结构。⑤负责专业建设,实施对专业部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工作。⑥负责制定和实施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学生的细致教育和学生管理。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实施对学生的奖惩。⑦配合学校招生办提出招生计划意向,专业老师和学生(全员参与)招生和常年招生;对所录取的学生进行面试、审核、分班。⑧配合学校学生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一日常规细致管理,专业老师在承担专业课程的同时,担任班主任。⑨教学系部配合就业办,并配备的一名专职负责学生就业实习的老师,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勤工俭学、工学结合和第三年的实习就业跟踪指导工作。⑩教学系部配合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远程网络教育招 生和培训工作。
3. 管理的成效
大连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 自2005年实行二级管理以来,初见成效,无论是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就业质量及社会的影响力和教育教学成果迭出,办学规模年年上台阶。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不但提高了管理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教职工的工作动力。学校创办至今已逾60年,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二级管理的实施历经9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功创建了一套科学、规范的二级管理体系,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机制——二级管理机制。而今,学校已成为拥有7个教学系部(计算机教学部、金融财会教学部、酒店旅游教学部、应用语言教学部、商贸经济教学、体育休闲教学部和美容美发教学部)、20多个专业、100个教学班、4000多名在校学生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具体来说,二级管理实施具有以下优势:
(1)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促进了人才培养,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科学性和引领性。教学系部能够及时地对所在的市和行业及实习基地对人才需求做市场调研,能够及时地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加合理地培养学生充分就业,满足行业需求和市场需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2)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使专业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更加规范化。通过规范化管理,教学系部制定了《教学系部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条例及培养办法》,对待教师既有大量的培训、指导,又有奖惩制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敬业精神、法制意识等,教学系部的全体老师成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和教学系部的蓬勃发展。
(3)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促进了校企合作。通过跟大连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共建,涌现了一大批校内专业的实训室和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作为老师,通过跟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通过有计划地派老师到校外的一线岗位进行定岗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并培训了老师的专业实战、实践能力,使企业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第一时间被带到学校,使学生真正受益。
(4)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的实施,学校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控制制度,尤其是政策的导向、控制,使教学系部不偏离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系部的工作出发点和归宿以学校大局为重,以保证二级管理体制的有序运行、健康发展。为此,学校出台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和考评制度,这为教学系部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实施二级管理机制,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保障的平台。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大了各项工作的考核,群体竞争的激励机制。考评制度针对不同人员实施不同的考评标准,考评结果大力度地与分配、晋级、奖惩、岗位津贴挂钩,使广大教职工成为学校的主人,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
4. 存在的问题
教学系部的二级管理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不少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有的教学系部和部分老师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由于体制的原因,制度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教学系部与教学系部之间、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部分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不够,对职能部门职责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教学系部的压力,尤其是老师兼做班主任的压力过大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提高。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探索一套最具科学性、最具实效性的管理系统,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每天都有大量的来自全国的、不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前来参观,我校都认真接待,同时举行了大量的座谈,通过座谈,我们也学习到来自不同省市的学校的先进理念。总之,认真做事、认真思考,我们肯定会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使我校更早进入全国一流的、并具特色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行列。
摘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为了更高效、更深层、更细致的学校管理,中职学校实行二级管理成为新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该模式的创新也为学校深入开展内部管理改革打下了基础。
3.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三
一、正确定位学校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学校文化的打造非一日之功,它是学校历史的见证,是学校在成功与挫折中历练出来的永不消失的“遗传密码”。这个“密码”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或是否实施“绩效工资”等具体措施而动摇。一个学校,校长可以换了一个又一个,教师可以换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是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是学校文化这个“根”却能根深蒂固,愈来愈让人感受到它强大的魅力和深远的感召力。
如何正确定位学校文化,让这种文化在师生心中扎根?这是学校领导需要回答的问题。一所学校,不论地处在城区还是乡村,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不论师生人数的多寡,也不论综合实力的大小,都应该能在学校历史中寻求到一种独树一帜的精神气质,一种永不磨灭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的独特学校文化。所以,正确定位学校文化,让这种文化在师生的心中扎根,就需要学校领导以科学衡量的方式,用睿智的眼光挖掘出学校历史中最能体现学校文化传统的灵魂———科学进取、成人成事、和谐统一的智慧之魂。这“魂”,正是学校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的“魂”。
二、树立全员教育理想,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写道:理想是伟大与平庸的分野,理想使人与众不同。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理性;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色彩斑斓。不错,教育是一个需要执著地追求理想、不断地超越自我的事业。同样,学校文化也是一个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内的全体人员树立教育理想,并将在为达到这个教育理想而奋斗不息的工作和学习中凝结出巨大的力量,提升起学校文化的卓越品位。
要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学校就应该树立起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教育目标,通过现代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推动素质教育和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宏伟教育理想,构建起学校文化的基本品位。也就是说,全员教育理想当是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和变化着的教育实情,科学分析,精确判断,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规律,探寻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树立起全体师生的共同目标追求,使学校文化的品位得以提升,形成一种高瞻远瞩又不脱离实际的文化氛围,并以此铸就学校的品牌优势,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遗传密码”———学校文化。
三、坚持独特办学思想,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
独特的办学思想一直是优秀学校和卓越学校领导追求的目标。一个学校的特色往往通过学校分析利弊、大胆探索,寻求最佳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中展现出来。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坚持独特的办学思想日益受到学校及领导的重视,也成为家长和学生择校的依据,并业已成为社会对学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改中对课程管理的放权,给学校创造了机会,也为学校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创造了条件。
我们不难看到有这样的学校:生源没有国家级重点中学优越,教师教学水平也达不到省级重点中学的水准,连学校规模还达不到地区级重点中学的要求,但就是这样的学校却找准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思想———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身体素质好;教师先天素质不够理想,但积极肯干,进取心强;学校规模不大,但设施齐全。基于此,学校立足农村,努力打造学校文化。通过努力,将艺体类,特别是体育类人才托举得很高很高,走出了一条让人羡慕的艺体特色之路。所以,强调独特的办学思想,就是要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思路,用别具一格的办学思想引领学校的发展,打造出和谐的学校文化,而不受其他因素(包括绩效工资的实施等)的影响。
四、大胆追求勇于超越,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文化滋养着一代代师生,也推进着学校乃至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就是要让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都要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或许只是一句学校的标语,但是它饱含着育人的深情;或许只是一个老师的眼神,但是它有着无比的温存;或许只是学生一言一行,但是它是那样的自然和文明……
温家宝总理勉励青年说:“此时、此地、此身。”而对于学校、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要把握当下,从今做起。学校文化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二要立足本职,拒绝平庸。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寻求教育的智慧,追求不断发展着的学校文化,不求显赫与辉煌,但求平凡之中见真谛;三要勇于担当,奉献教育。担当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学生及家长、国家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这就是“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温家宝语)的最好体现。
4.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四
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本,我县按照省《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提升发展内涵”的工作思路,立足全县实际,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有效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布局调整任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全县教育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全县经济社会状况。***县位于……南麓,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辖7乡9镇,289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万人。全县自然地貌“七山一水二分田”,有省定深山区乡镇5个,浅山和丘陵乡镇6个,平原乡镇5个。***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07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7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035元,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序第74位。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略有增长,但仍处于全省中等偏下位次。
2.全县教育基本情况。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39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普通初中23所(含2所民办学校),小学328所(含79个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335所(含民办7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各级各类学的大量涌入,新增的适龄儿童少年有近千人。而城区学校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接纳能力几乎达到极限,各学校均出现了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一些学校每班甚至达到了七、八十人的规模,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问题。二是随着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的到来,适龄儿童大量回升,各学校生源均大幅增加,不少学校办学规模已经达到省定标准的上限,个别学校甚至超过了省定标准。原来撤并的教学点,已经逐步具备了重新恢复的条件。三是学校建设水平不高,各学校校舍普遍紧张,办学条件简陋,学生在校住宿要求得一到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四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部分学校教育资源紧张,另一部分学校还有一定数量空闲的校舍,甚至一些已经撤并的教学点依然作为国有资产在闲置。五是在前两轮的布局调整中,虽然学校布点得到优化,但是学校与社区和政府的新型关系并没有得到确立,学校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真进行了研究论证,确立了“实事求是,科学规划,提高水平”的原则,立足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为目的,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改造和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为契机,以创建标准化学校为手段,制定了《***县2011-2015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提高学校规模、办学效益和教育
给,满足了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
2.加强农村学校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近年来,我们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应对新的入学高峰的到来。一是实施农村初中寄宿制改造工程,先后为**初中等3所初中建设了高标准的学生宿舍楼和配套设施,满足了学生在校寄宿的要求。二是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先后为***乡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加固校舍,新建教育教学辅助用房,增加了学校的容纳能力。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了******明德小学,方便了学生就近入学。四是根据生源实际,恢复了……教学点,方便了学生就近入学,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100%的入学率。
3.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建设是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根本保证。我们一是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布局调整工作结合起来,凡是在规划撤并范围内的学校一律不安排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无效建设。二是将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与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活动结合起来,将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三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在工作中,我们实行了“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完成情况好的乡镇和村委进行奖励。在学校建设中,对能够筹措三分之一以上资金的乡镇和村委所辖的学校,县局配套剩余的资金,优先安排学校建设,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四是积极实施实验楼建设工程。在多媒体成套实验室建设
见和建议,凝聚学校发展合力。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使我县各学校建立了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和社区的新型关系,加快了广大中小学校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步伐,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县域内中小学校均衡发展的水平,为创办人民满意学校和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成效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改革,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其成效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本身,也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
1.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教育投资效益。学校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的开办,使生源相对集中,办学规模扩大,教育资源得以合理重组,有效的提高我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效益。一方面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硬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教育资产得到集中使用,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节约师资等软资源,减轻财政负担。
2.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布局调整使学校规模扩大,教师专业成长加快,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得到推行,教育文化氛围浓厚,大大激发了我县中小学生昂扬奋发的斗志,提高了相互学习和竞争意识,增强了育人功能,促进了全面发展。
3.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
点和突破口,研究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订了符合***实际的工作规划,促进了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实施。
2.增加投入是关键。资金投入是布局调整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我们在保证县级财政最大投入的同时,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纳经济发达地区的剩余资金,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办学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使他们积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千方百计的扩大有效资金投入,确保了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
3.统筹发展是基础。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把布局调整与改善办学条件相结合,与建设标准化学校相结合,与满足人民群众结优质教育的需求相结合,与促进各学段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安排,较好的处理了现实与长远、巩固与提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高了布局调整的整体工作水平。
4.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的。教育质量是群众的最大期待。我们在布局调整的进程中,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核心任务,大力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积极创办标准化学校和管理规范化学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均衡、优质的教育质量成为布局调整工作的可靠保障。
5.人才机制创新建议措施 篇五
一、优化人才环境,做好人才引进。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二是创新战略环境。三是改
善服务环境。
二、完善教育机制,抓好人才培训。
一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开展公务员培训。二要以增强业务技能为基础,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三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开展乡土人才培训。
三、坚持科学发展,创新人才管理。
6.后备干部培养应注重机制创新 篇六
后备干部顾名思义就是单位下一步或下一次想提拔重用并向组织部门申报的人选。机关事业单位后备干部作为下一步组织考察并有希望担当领导或更高层次的领导,时常被一些人神话化,而且有些人为被推荐成后备干部,动员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目的就是为了如愿,这也就免不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为杜绝弊端发生,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考察也得有机制可循,机制下还得保证不发生腐败问题。
一是明确后备干部培养的条件。后备干部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利益的问题,所以从一开始就应该设定特定的范围,在设定的范围内选人,才不至于招致非议。如:后备干部要是大学本科以上文凭,须3年以上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且在基层锻炼,在二级班子谋职多年等先决条件。设定条件,既是对选拔干部的负责,也是对干部本身的考验,将有助于部门干事活力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
二是后备干部的培养要注重征询群众的意见。不能排除极个别后备干部为了牟利利益,利用私人关系、在小范围内拉票成为后备。群众最有发言权,如一个人的德行、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处事交际能力等,得到群众拥护的,群众一致推荐的,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该同志处事能力的一面,可以考虑成为后备。
三是后备培养可以不拘一格。后备干部培养是为了工作的提高,对于确有能力的,破格也不失为一种途径,但一定要做到量才施用。这不能成为某些人捞关系的借口,对于必须采取这样的措施培养的干部,上级组织部门或纪委部门可以进行监督,只有到位的监督才能免
7.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七
一、以人为本,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管理运行机制
以提高应试教育质量和高考升学为目的的学校管理,更多地强调学校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对师生的刚性管理。这种刚性管理的弊病是,制度高于一切,管理者高高在上,师生往往得不到尊重,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束缚了教师创新潜力的发挥,对学生全面的发展极为不利。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树立“以人为本”和“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管理氛围。因此,在新课改下,学校管理应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强调师生的自律精神,辅以制度管理,构建以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课程管理要改变管理者的角色,变“领导”为“指导”和“服务”,全面落实新课改关于课程三级管理的政策,加大力度开发校本课程。学生管理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以“章”为本,构建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新课改的核心是“教学民主”,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大力提倡民主教学。在构建学校管理制度的时候,一要完善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改变校长“一言堂”的做法。二要加强民主规章制度建设,重点突出两个方面:①规章制度简明具体,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富有“弹性”;②要赋予教职工对领导的监督权,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对领导有监督权,制度建设才具有实质意义,只有在民主管理中按照新课改理念使教师、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民主化。
三、突出发展,构建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传统的学校管理评价把学生的考试升学率和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优劣的唯一指标。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教师便不顾一切、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研和教改缺乏热情,无暇顾及自身专业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由此,学校务必构建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立足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着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学校评价教师除关注教师的工作成绩外,要关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同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由于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倡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在具体评价时,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要重视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等质性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注重评价的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只有这样,新课改“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才会实现。
8.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 篇八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构建却明显滞后,特别是继续教育管理和办学职能相互杂揉、自主办学的责任和义务尚未明确、监管评价体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依法治校,管办评分离”,就体制与机制改革而言,依法治校就是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格局。本文结合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的实际,提出应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协同体制、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改革创新,增强继续教育办学活力与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的内涵
“体制”是制度外在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通常以权力配置为中心,以结构、功能、运行为主体,由各种硬件和相应的规范所构成。“机制”通常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工作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体制和机制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作用于某一事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加强继续教育监管和评估。”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体制可被理解为国家和地方为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所制定的用以确定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的制度,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继续教育机制是指继续教育体系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是继续教育系统内外各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发展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等。
二、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表述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制度和能力两个层面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就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决定》指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表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在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方面,强调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依法治校,管办评分离”。就体制与机制改革而言,依法治校就是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格局。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起制度体系、决策程序体系、信息公开体系、监督体系、自主办学体系和社会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子体系,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管办评分离就是政府层面的教育管理要从靠行政化管理转向依法治理,学校层面的教育管理要从行政化管理旧体制向依法办学转换,社会层面的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教育评价要独立为专业化评价机构。具体来说,就是明晰教育管理、自主办学、专业化评价三者之间的责权利法律关系。
三、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继续教育管理和办学职能相互杂揉
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和办学职能相互杂揉,继续教育的管理主体和办学主体有待分离,以保证管理和办学主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就国家层面,管办评的主体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专业评价机构。其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是监管主体,学校是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组织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评价机构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主体。就学校层面,管办的主体是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学院系,评价主体是学生。其中,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代表学校对校内所有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实体单位依法依规管理;各实体单位在国家和学校的法律法规框架内自主办学,平等地接受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学生对继续教育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通过校内、校外评价机制反馈意见,促进继续教育的改革与提升。目前,我国众多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和办学职能有待进一步厘清界定,由同一校内主体同时承担继续教育的管理和办学职能的情况比较普遍,造成体制机制僵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求等问题。
(二)自主办学的责任和义务尚未明确
高校继续教育自主办学的责任和义务尚未明确,继续教育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待进一步发挥。赋予继续办学主体自主权并不意味着自主权走向绝对化,而是要让办学主体在法定监管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赋予的办学权力和义务合法地从事教育组织实施活动和教育改革活动。具体到学校层面,就是教学院系依法依规落实办学责任和义务,依法依规组织建设继续教育课程、依法依规管理教学科研、依法依规聘用和管理教师、依法依规开展校外合作等等,教学院系如果做出了有违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明令禁止的事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则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追究其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目前国家对高校继续教育自主办学的责任和义务尚未进行明确界定,相应的学校层面对办学院系开展继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也缺乏明确界定,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继续教育办学院系常常面临摸着石头过河的境遇,例如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市场定价问题、教师课酬与课时转换问题、继续教育社会合作机制等问题。
(三)继续教育监管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还缺乏有效监管,继续教育办学的监督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准入与退出机制远未形成。从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客观需要看,在理顺教育监管、自主办学和社会评价三大主体责权利关系的前提下,必须把教育监管水平和自主办学的水平评价职能分离开来;必须改变自己办学、自己监管、自己评价的陈旧方式,主动构建专业评价体系和机构,真实吸纳受教育者意见,客观有效开展继续教育的评价与监管。当前继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就整体而言,高校继续教育监管制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教学标准层次不齐,教学质量高低不一,特别是部分非学历继续教育收费标准、教学质量、服务水平差异严重,缺乏有效监管,使得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在质量和社会认同度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四、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实践
北京大学历来注重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自2013开始着力推动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
(一)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改变继续教育管办合一、自我办学、自我管理的现状,建立由继续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各办学单位分工协作、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现代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1.健全继续教育领导体制
针对继续教育办学易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等实际情况,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由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参加的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构建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领导体制。继续教育协调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校内的继续教育工作,统筹规划继续教育发展,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研究和制定推进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等。2005年,北京大学设立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由北大分管继续教育领导担任。作为北大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咨询、议事和决策机构,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宏观把握北大继续教育发展方向;开展继续教育基本制度建设;在解决继续教育发展难题等方面发挥指导、咨询和决策作用;兼顾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保证学校继续教育顺利发展。
2.专门机构统筹继续教育日常管理
对继续教育的日常运行实施统筹性的专门化管理需要组建专门机构。高等学校应明确职责、整合职能、建立机构、理顺管理,在校内设立继续教育部(处),负责校内继续教育的宏观管理和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制定、办学机构设置、教学质量评估等管理工作。1999年,北京大学成立继续教育部,统管全校继续教育工作,兼有管理职能和办学职能;2013年,北京大学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充分酝酿,顺利完成了“一部一院,管办分离”的重大机构改革,以保障继续教育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地健康发展,加强品牌形象、管理服务、质量标准的一体化建设,以及促进学科优势、教学模式、市场渠道、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后,继续教育部作为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对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原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合并成立继续教育学院,与其他继续教育办学单位一同接受继续教育部的管理和监督。
3.建立继续教育协调机制
继续教育工作涉及到学校的众多行政管理部门、教学院系和广大师生,与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发展紧密相关,应当把继续教育纳入全校发展的统筹规划安排中,明确划分校级领导、行政主管部门、教学院系的继续教育职责,制定有利于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继续教育多方协调机制,形成学校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各教学院系分工合作、师生广泛参与的新机制。北京大学在推进办学体制的综合改革中,注重加强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战略发展研究、指导与协调作用,坚持继续教育部在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强化专业教学院系在提高办学质量、优化继续教育品牌的建设作用,发挥继续教育学院的重要基地作用,通过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畅通管理、办学、学习三方渠道,促进继续教育有序、规范、稳定运行。
(二)继续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
1.引导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与学校专业教学院系协同发展
高校应鼓励建立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统筹开办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鼓励继续教育专门办学机构与学校专业教学院系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开办继续教育新模式。专职继续教育机构开展多类型综合性继续教育,归口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其他院系适当开展专业继续教育。2013年1月,继续教育部及原直属实体完成了“管办分离、一部一院”的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将继续教育部原直属的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培训中心进行整合,同时其他32个院系同时开办各类专业性的继续教育项目,形成了统分结合,良性发展的格局。
2.鼓励继续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继续教育面向市场,特色和品牌是在激烈竞争博弈中胜出的关键。北京大学重视继续教育创造价值、传递价值的理念,坚持继续教育项目应该从长远利益和推进研究的角度出发,开办具有长期教育和培训价值的项目。各办学单位积极进取,多个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品牌与经济效益,实现人文、社科、理工、综合多个培训领域的健康发展。例如,继续教育学院连续5年开展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项目,与中央部委建立畅通沟通机制,保障干部培训质量效率,树立委培项目工作典范;光华管理学院开发适应客户需要的定制课程项目,通过行动学习将管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优化决策;哲学系凭借学术纯正、导师一流的优势,依托“乾元国学教室”品牌在国学、西学培训领域打下扎实基础,赢得良好口碑。
3.建立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高等学校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构建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机制,一是建立以资源库为支撑的数字化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开发、整合、汇集,提供公益性的继续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开展区域内横向联合、纵向延伸,避免重复建设,注重资源质量,推出优秀精品。北京大学积极牵头,联合国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103所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起来协作性组织,以“联合协作、共享知识、开放资源、服务社会”为宗旨,建设“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以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资源特色和优势,促进普通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开放与共享,推动普通高校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
(三)继续教育协同体制的创新
1.建立校内多种教育形式的联动发展机制
高校继续教育学科与师资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本科和研究生教学院系的支持,发展继续教育不能挤占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资源,同时要对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有促进作用,实现协调发展;继续教育要以教学科研力量为支撑,突出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优势与特色,把继续教育与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继续教育促进教学进步和科研深入。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坚持“三不”的基本原则,即不损害北京大学的学校声誉,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挤占学校紧缺的设施资源。同时,任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办学行为都将得到学校的政策支持,即有利于扩大北京大学的社会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有利于支持学校的整体发展(包括社会服务、学科建设、教师发展、资金支持、软硬件设施配套等)。继续教育部依照“三不”原则与“三个有利于”标准审批管理继续教育项目,严厉查处违反“三不”原则的办学行为,优先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教育项目,积极为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增光添彩,时刻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保持良性互动,主动为学校的设施与资源“添砖加瓦”。
2.建立校外对口支援与合作机制
教育培训合作是国内合作和对口支援的重要形式,高校继续教育需要积极在省校合作、市校合作、开发区合作的框架下开展教育培训合作,服务区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大学支持各院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教育培训合作关系,对北大对口支援地区和单位加大教育培训扶持力度,既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能力奠定基础。2014年,北京大学稳步推进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持续、高效、稳定运行,全年累计承办各级、各类干部委托培训项目376期,学员总数19827人次,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参训学员既有厅局级干部、处级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有来自乡镇、社区管理一线的基层公务员。
(四)继续教育监管机制的创新
高校开展继续教育自我监管是保障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声誉、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日益规范的法制环境,高校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才能保证本校的继续教育办学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获取最大的办学自主权与市场竞争力。
1.推动继续教育依法监管
在国家和地方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高校应当加强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建设,保障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依法依规运行,为继续教育监管提供制度依据,如继续教育合作机构准入与管理办法、教育经费管理与使用办法、继续教育质量评价办法等。2003年7月18日,北京大学通过《北京大学开办成人、继续教育管理条例》(校发〔2003〕157号),明确规定了继续教育的定位、主体、办学、审批等事宜;2013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印发了《北京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校发〔2013〕225号)文件,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管机构和办学主体、项目申报、招生宣传、合作办班、收费、办学质量、结业发证、违规处理等事宜进行了明确规定;2014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纪委、财务部、审计室、继续教育部联合发布《<北京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财务专项实施细则(2014)》,进一步明确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预算决算制度、教师课酬标准、学费分配制度、第三方单位支付制度、招生宣传制度、相关工作人员聘用制度等内容,防范超收超支学费、合作机构未获委托即获学费分成、校内与校外单位互聘人员等风险。
2.强化继续教育联合监管
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一般涉及审批、财务、法务等部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高校需要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严防违规隐患,杜绝办学漏洞。北京大学纪委、督查室、财务部、法律顾问办公室、审计室与继续教育部多部门密切配合,组建继续教育清理整顿工作小组,完善联合调查与清理整治工作机制,加强对继续教育办学行为的监管,力争将违法、违规、违纪事态扼杀在萌芽状态。针对纪检、信访举报案件,加强调查研究,不轻信轻疑,注重事实证据;对暴露出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明确纪律要求,及时予以通报,防止事态扩大;对已查明立案案件,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对严重违规的办学行为,将追究办学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声誉。
3.突出继续教育监察的重点
高校应该定期开展继续教育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发现新问题,解决老问题,攻克难问题。继续教育的监察重点,一是围绕办学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监察;二是社会合作机构的招生、宣传行文进行重点监察;三是对办学单位的教学、发证等关键环节进行监察,防止和及时纠正继续教育办学中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学校的办学声誉,确保学习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大学在2014年继续教育监察中重点关注经费使用、人员聘用、学科相关性等方面的规范建设。通过严格执行校发〔2003〕157号、校发〔2014〕225号、继教部字〔2014〕第008号和继教部字〔2014〕第009号文件要求,全面实现全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的逐班预算、决算管理;停止审批与教学院系学科不相关的培训项目;禁止将合作单位人员聘为院系职工;禁止合作单位人员以院系工作人员名义开展活动;停止审批20万/人及以上的高收费培训项目,对5万/人以上培训项目进行收支评估,严格管理。
当前我国正在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化行政、事业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需要依照“依法治校,管办评分离”的总体原则稳步推进,探索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监督体制,适应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北京大学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体制与机制,为国家的人才战略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 education.news.cn/2010-07/29/c_12389320.htm,2010,07.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 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35.htm,2013,11.
9.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九
江泽民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事人才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搞好服务,而做好服务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没有止境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人事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实现人事人才工作的“四大突破,一个调控”。
加
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上有新突破。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对国家公务员工作态度和效能的投诉处理暂行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拿出本单位、本部门切实可行的措施,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市人事局要尽快拿出这项工作的量化细则,集中人力、物力把这项工作抓细、抓实;要积极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办法,推动竞争上岗,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要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大对违规录用的查处力度;要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和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在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方面走出新路子;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培训,着力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运用信息技术与资源的能力和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
在人才市场建设上有新突破。列宁同志曾经指出:革命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于挑选人才,“如果不抓住这个关键,那就要犯政治错误,就要使整个经济建设受到挫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有序流动,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人才资源充分的市场化配置,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现新的跨越。要在引进人才的政策上有新举措,加快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必须取消人才引进的门槛限制,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制度,树立只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的大人才观,建立更加灵活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和允许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采取兼职讲学、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的方式加入到我市经济建设的行列之中。要在人才交流方法上有新举措,切实改变传统的交流方式,拓宽人才流动的渠道,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用日常型的交流弥补定期交流的不足,人才市场要严格审查招聘单位的用人环境和资格,搞好招聘广告的审查工作,开辟网上人才市场,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提高人才交流的效率,加快人才流动的步伐。要在人才市场的投入上有新举措,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人才市场的投入,使人才市场拥有宽敞的交流场地,先进的服务设备,把人才市场建成“人才之家”。拓宽市场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可以采取各种所有制形式办市场,既可以由人事部门控股,个人投资兴办市场,亦可以适当引进外资,发展合资的人才市场,逐步提高我市人才市场的建设水平,加快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步伐。
在优化人才结构上有新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事部门要在“三农”问题上有所作为,就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应根据县域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技术开发的需要,加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农业科技推广普及人才、县乡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有了人才保障,“三农”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加大为民营企业人事人才服务力度,人事部门要尽快拿出服务民营经济的具体意见,促进民营企业人才配置的市场化进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高技术人才的若干规定》,把高层次和急需专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作为实现人才强市战略的工作重点,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引才与引智并举,培养一批高层次,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投融资人才和外经贸人才;注重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快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在事业单位改革上有新突破。“事业”改制是政府转制的关键性配套改革,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去年7月就公布执行,但是,这些年,对于事业单位改革喊得多,做得少,始终无法打破“事业大锅饭”的体制。运城市中心医院不等不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本着“减员、增效、满负荷运转”原则,采取“因事设岗,以岗定编,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双向选择,按岗取酬”的方法,实行全员竞争上岗,逐步建立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才结构合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了注重实绩、注重贡献的新分配激励机制,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在运城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充分认识到“改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积极稳妥,按照“看准一个搞一个,成熟一批解决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改革步伐,处理好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注重调动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确保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协调平稳地推进。
10.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十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的理念,必须努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加快推进旅顺口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以公开、平等、竞争、择忧为导向,构建有利于忧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任工作机制一是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党政机关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逐步深化党政于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企业积极落实竞争上岗制度,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为企业面向市场搭建人才平台。事业单位以聘用制为重点,抓住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通过全员聘用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二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合理流动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 的用人原则,开辟灵活多样的引进人才途径,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优秀人才以惜调、兼职、技术合作、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创业等形式自主择业,开辟“人才引进”新的空间和新的渠道。大力调整人才结构,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积极引导人才合理流动,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才互动,促进青年人才向企业转移;鼓励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
三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机制。健全人才市场机制,必须进一步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变政府办市场为政府管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市场环境。完善人才市场的供求、价格和信息机制,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努力发展高层次人才市场,把高级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各项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使各类人才在广阔的空间选择职业,使用人单位在丰富的信息中,找到需要的人才。重点发展网络人才和网络人才信息库,实现人才开发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培育发展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化的人才中介机构,全面建立门类齐全、设施先进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二、以求贤若渴的“大人才”观为动力,构建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整体素质的培训机制一是确定人才引进的条件和重点。抓住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落户旅顺的机遇,依托“大大连”建设对旅顺的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城区、产业不同发展时期和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分析地域性、外部人才竞争环境等因素对人才引进的影响,合理确定人才引进条件。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招聘引进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不断扩大人才总量。重点引进以下方面的人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拥有国内外领先的专利、发明专项技术的人才,具有高级资格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我区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特殊人才(如软件人才和高级技师等)。
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投入机制。与大连市平均人才密度14%相比,我区低近4个百分点,可见,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匾乏是我区人才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此,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注重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培养纳人发展规划中,坚持“谁用人,谁培训,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人为主体,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教育培训投入机制。研究有偿培养、有偿转让的有效措施,规避用人主体因人才流动而带来的人才教育投人风险,保护用人单位在人才教育培训投入上的积极性。
三是完善人才长效培训机制。首先,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培训部门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来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需定产”,分层次培训。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其次,要注重人才的“继续培养”。借鉴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上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对人才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继
续培养,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终身学习,尽快构建开放式、终身化教育体系。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及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充实和完善后备人才库。
四是提高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重点,探索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农业技术培养相衔接的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培养管理和技术型复合人才,支持一流人才向企业集聚。努力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寻求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园。适时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国外进行中、短期培训,到经济发达地区或市以上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挂职学习,到革命老区、艰苦地区挂职锻炼,增强实践经验。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丰富实践经验,为其成长成才提供舞台。
五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要广开思路,加大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重大项目,把吸引人才同资金、项目、技术的引进密切结合起来,对重点科研项目要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依托重点工程、项目,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的投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吸纳人才的主体。建立地区人才信息网,加强与外地专家、技术人才的合作,通过便捷的交流和良好的服务吸纳人才。继续推行优秀大学毕业生的选调工作,每年选调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我区工作。通过人才流动站、区校联姻、企校联合等方式,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
三、以营造敬业乐业的社会环境为目标,构建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进程,实行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以岗定薪,突出分配差距,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探索完善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做法,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人员年薪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鼓励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奖励红股或股份期权。
二是制定人才表彰奖励办法。加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奖励,技师、高级技师在工资、养老、福利等方面可分别享受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按照高标准、多层次、多渠道奖励的方式,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政府奖励和社会奖励相结合,调整和完善现行人才奖励政策和办法,建立经常化、规范化的人才奖励政策。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的有偿转移制度,将人才资本和科研成果,包括知识、管理、专利、商标、科技发明和原创科研成果等有形和无形的资产转化为货币或股权,作为对人才进行激励的依据,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规范、科学的激励制度。
三是规范人才评聘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完善配套措施,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分配激励制度和来聘人员的安置制度,坚持评聘分开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岗位聘任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用、政府调控的人才评价新机制,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可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职业资格。拓宽人才评价的服务领域,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审标准、条件,规范评审程序,强化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以科学设岗为基础,以加强单位自主聘任为核心,真正建立起“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11.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对策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教育机制;实践机制;合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37-0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纲要》)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并对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做出明确部署,包括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这一系列论述为今后加强和创新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人才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当前重点要消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中,直接影响着人才发展的状况,因此,本文主要就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是引导人才培养开发工作沿着预定方向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纲要》对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统筹规划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展开来说,《人才纲要》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做出了规定:一是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有比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落脚点。这就为解决当前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相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这一尴尬局面提供了解决之道。二是指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基本途径,即教育和实践。教育与实践是人才培养开发的两种基本途径,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育人的作用。三是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原则,即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人才多样性、多层次性、变化性等特点,更加注重系统培养、分类培养以及个性化培养,努力做到促使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教育机制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学培养人才是人才辈出的基础和前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中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教育。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首先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教育机制。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人才培养开发需要的教育机制,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具体来说,当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明确教育机制改革发展的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学校教育、学历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体系,对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视不断加强。但是整体来看,人才培养开发的教育机制还存在着不够灵活、不够开放、不够协调等问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因此,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教育机制,首先就需要从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自觉调整学校定位、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做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二是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避免一刀切。注重对学生的系统培养、分类培养以及个性化培养,尤其要重视非常规人才的培养,要为一些天才、奇才、怪才、偏才等特殊人才开辟专门的成才通道,使各类人才都能够得到合适的教育,都能够脱颖而出。正如《人才纲要》所指出的:“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三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培养大批有着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就需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教师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实践机制
实践是人才成长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机制,还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实践机制,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人才学表明,人才成长是以创造性实践作为中介的内外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其中创造实践在人才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具有第一位的决定性意义。没有创造实践,就没有人才及其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如此。”[1]《人才纲要》多次反复强调了实践在人才培养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在提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时指出:“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在论述“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时强调指出:“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又在阐述“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时,进一步指出:“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系列论述,既强调了实践在人才培养开发中的突出作用,又为我们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实践机制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多样化、多层次性的人才培养开发的实践基地。要不断探索适合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实践实训基地,努力建立人才共建机制,推行“人才+项目+团队”、“人才+基地”等人才培养新的实践模式;要继续深化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制定推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程师研修基地和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明确各类主体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职责和评价标准,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培训锻炼,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将岗位竞赛作为一项常规活动长抓不懈。通过组织经常性的职业技能竞赛、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一方面普遍提高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使岗位能手脱颖而出,在广泛宣传报道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从而为人才的大量涌现提供平台和条件。三是要依托重大项目培养开发人才。重大项目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选拔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到重大项目一线岗位上接受锻炼,积极构建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中培养开发人才的工作机制。制定有关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中培养开发人才的实施意见,建立全程跟踪考察制度,对实际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人才大胆选拔、大胆使用,努力做到建成一批项目,同步培养发展一批人才的新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
四、创新人才培养开发的合力机制
人才培养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等各方面的作用,要努力形成各方面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互为补充的合力机制,如此,人才培养开发的系统工程才能够顺利推进。
具体来说,一是政府首先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开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力度。政府一方面要制定良好的政策,用政策来引领人才凝聚,用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因此,要求政府首先要解放思想、解放科技生产力,制定使各类人才都能够脱颖而出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各级政府要保证人才培养开发的资金保障,在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资助、奖励资助、人才队伍建设资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人才资源培养开发、人才结构优化调整、人才制度创新完善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政府要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多个主体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二是社会要努力为人才培养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良禽择木而栖”,人才具有很强的环境选择性。整个社会要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提供优质创业服务、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创新争优的软硬环境,使创新潜力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充分展现。三是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为人才培养开发搭建平台。坚持“谁培养、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调动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开发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学校要发挥人才培养开发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既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促使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五是个人要自觉地将自身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自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素质,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忠海.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J].人事天地,2010,(11):31.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姚志文.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J].人民论坛,2012,(12)上.
[5]潘晨光,祝伟伟.国家荣誉制度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革新[J].人民论坛,2012,(12)下.
[6]孙安平.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2,(2).
[7]尹蔚民.加快人才优先发展努力建设人才强国——在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报告[J].中国人才,2010,(11).
12.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篇十二
“双师型”教师是指一个专业教师既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 又具备相关行业的职业素质。“双师”既指“教师”, 又指“师傅”, 就是既能像“教师”那样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 又能像企业中的“师傅”那样示范并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
实际上, “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指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的简单叠加者, 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既具备教师能力、又具备工程师能力的教师。从工作对象来看, 工程师面对的是物, 而“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从知识和能力来看, 工程师应当知道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 并能实际操作;而“双师型”教师必须能将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后再现, 并传授给学生。
2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这就对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的时代, 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未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只有具备较广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相关专业操作技能, 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
2.2 新时期科技进步的要求
科学技术进步一般都会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新时期, 从总体上看, 社会职业越来越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岗位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 从事某些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差异越来越难以区分。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的操作能力, 如机械专业的教师, 除具有传统机械知识和普通机械加工操作能力外, 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数控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等。
2.3 新时期中职学校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 由于中职学校市场竞争加剧,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普通高校的扩招,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和数量呈下降趋势, 给其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 中职学校必须及时转变观念, 改善办学软、硬件环境。一方面设置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另一方面确立终身教育理念, 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强调“宽基础”, 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保证毕业生质量。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既具备现代教育理论知识, 又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具备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 又掌握相关专业的最新技术。
2.4 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 强调中职学校要根据专业需要, 开设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课程,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这也彰显了中职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不统一, 难以规范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不统一, 尚未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 并为管理部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所认可的评定标准。职业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也是五花八门,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1) “双证”说, 认为凡是持有“双证” (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 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 (2) “双素质”说, 认为既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又具备技师 (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 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 (3) “双职称”说, 认为既具有讲师职称, 又具有工程师职称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许多中职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上没有明确、具体的方向, 评定标准不统一, 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难以规范化实施。
3.2 学校对“双师型”教师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许多中职学校领导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表现在对专业课教师培养和进修方面态度消极, 缺少资金支持, 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举步不前。
3.3“双师型”教师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基本上由职称决定, 与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没有多少关联。职称评审标准中对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从教年限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使得教师纷纷将重心转移至这些“看得见的成果”上来, 而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3.4 企业、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得“双师型”教师培养效果不佳
目前, 许多中职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采取“派出去”的方式, 即让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调研、锻炼。然而这一方式往往会因企业、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搁浅。一方面, 许多中职学校由于编制的原因, 专业教师不足,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只能让教师将大部分时间安排在课堂教学和校内工作上, 往往“派不出去”;另一方面, 一些企业虽然接受了少数教师, 让其挂职锻炼, 但是关键技术、关键岗位和整个生产过程并不愿为教师开放, 人为地把教育与生产隔离开来, 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效果难以保证。
4“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4.1 战略性规划机制
“双师型”教师是中职学校能否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执行者, 中职学校应将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 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学校相关领导要始终围绕“双师型”来建设师资队伍。
4.2 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应在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对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 在岗位津贴和课时津贴等方面给予优待;设立“双师型”教师特聘教学领导岗位, 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 激励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4.3 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双师型”教师培养必须根据学校发展需要, 根据专业建设需要, 根据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需要, 确定培养数量、对象以及方式。原则上以校本培训为主,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 在此基础上, 切实加大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鼓励教师接受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4.4 校内实训基地培养机制
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是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依托本校的实训基地建设,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促使教师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信息, 将企业最新的生产工艺成果应用到实训基地建设中, 使基地建设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相一致, 形成仿真的职业环境, 通过实训基地建设, 不仅可锻炼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也可以增强其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4.5 企业挂职锻炼机制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荐阅读:
南方电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06-15
学校德育创新项目07-12
科技创新学校简介08-27
职业学校创新工作方案09-13
浅谈学校图书管理的创新09-12
凤鸣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汇报材料10-14
浅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07-07
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 改革学校教育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