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

2024-08-02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精选10篇)

1.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 篇一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集体备课主讲稿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p40-53的例题、练一练及练习七练习八。

二、教材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常用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画图、表格、文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数据,并能对简单数据进行一些简单分析和解释,积累了一些统计活动的经验。不过,这个阶段学生接触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是非正式的。从本单元开始,讲结合具体的统计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以及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积累分析和比较简单数据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教学难点是: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结合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简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应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使学生在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活动的实际价值,体会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

1、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教学难点:

1、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

2、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六、课时安排:共6课时

1、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课时

2、数据的分段整理

1课时

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

2课时

4、平均数

1课时

5、平均数练习

1课时

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第一课时 分段数据统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3、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

1、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

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

(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

2、现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

(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

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

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 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

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1、其实我们身边用分段的方法来整理的现象是很多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比如成绩:90多分的为A,70多、80多的为B,60多的为C,60以下的为D……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出示)

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怎么分段比较的合适?

(50多的为A,40多的为B,30多的为C,20多的为D。)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交流校对

2、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演示: “你知道吗?” 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一些常识

3、现在你们想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吗?(出示p.72第2题)

找一找,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优”?画“正”字统计在表中。那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请大家找一找。(良)把其他也是“良”的城市找出来,统计好

剩下的几个城市空气质量属于哪一段呢?继续填写。根据“正”字整理情况,完成统计表。看了这份统计你有什么想法么?

指名读一读表名,这个表名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时间:2004年4月30日

指出:空气质量随时会随着一些交通、工业等情况发生变化,所以这份统计表还特意要说清楚统计的时间。

4、再来看一份我们比较熟悉的城市——上海在2004年4月整个月中的空气质量情况

演示该题,先找到刚才提到的“4月30日 58”指出:4月30日这天,它的空气污染指数是58,空气质量良,是不是每天都这样呢?

(不是,有空气质量优的时候,也有轻度污染的时候。……)根据这份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你能评价一下上海2004年4月份的空气情况吗? 你想到了什么?(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三、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后请大家多搜集一些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素材,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在刚才提到的空气特别好的城市中,我去过四个地方:北京、贵阳、桂林、海口 边说边出示自己在这几个地方游玩时拍的一些照片,让学生感受美。

练习七

教学内容:44页2—7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3、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一、第二题

1.出示题目,弄清题意 2.学生完成分段统计

3.怎么计算合计人数呢?算加法

4.分析数据: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前十名,你能估计她的成绩可能是多少吗?(只要估计)

二、第三题

1.分别画出横向统计图 2.注意标注数据

三、第四题

了解我国代表团在第24~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完成统计图。

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韩国汉城 5枚 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西班牙巴塞罗那 16枚

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美国亚特兰大 16枚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澳大利亚悉尼 28枚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雅典 32枚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北京 51枚

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英国伦敦 38枚

四、第五六题 学生设计表格,在班内统计后,完成统计表 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分工合作。数据记录准确,分析有道理

五、作业:完成思考题,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49—5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2、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感受条形统计替可以说明生产、生活中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从报刊或查阅资料中获得信息或数据,体会统计有说明问题、对问题有简单预测的作用,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教学准备:光盘,事先调查好4大河流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以前认识过条形统计图,谁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条形统计图有几部分组成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选用的话题是关于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

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学生轻声阅读“你知道吗?” 读完后,交流,主要要明白:(1)有89个成员国

(2)确定的方式有2个。一是超过半票的直接当选;二是没有超过半票的时候,最少的会被淘汰

追问:89个成员国超过半票是多少票? 5个国家一起竞争,需要多少次的淘汰?

二、学习例题:

1、演示: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投票决定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图略)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

(比如具体的5个城市以及相应的得票情况等。)这些数据使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评选规则,没有出现超过半数的情况,虽然说上海的票数是最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兰将淘汰了……)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甚至可以问:89个成员国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

引导学生把图里的5个数据加起来,得到84票。问“84票”说明了什么问题?)

质疑:这张条形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认识的有什么不同呢? 注意观察纵轴上的数据,指名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在制作这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把1格表示成多个单位,比如说这里的1格就表示5票

当不正好是5票的时候,比如说是2票,就需要根据经验去选择合适的高度。

2、预测一下,波兰被淘汰之后,接下来哪个城市也可能被淘汰? 读试一试,看一下,自己的预测正确吗?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注意规范学生画条形时的步骤:(1)确定高度,并标上数据;(2)画框,连成一个条形;(3)画阴影

学生继续完成,并交流检查。说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些什么?

最后提醒:完整的统计图还要有图名(已有),制作时间等,所以要填上时间:2002年12月

三、完成想想做做

1、(1)说说上面每座电视塔的高度(2)中央电视塔比江苏电视塔高多少米?

问:如果我再提一个问题“江苏电视塔和中央电视塔一共高多少米?”合适吗?为什么?

那谁能继续提比较合适的问题?

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注意:(1)条形边成了圆柱体;(2)单位:万吨(1)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低?(2)2004年的棉花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多少万吨?(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如下表(略)

说说第28届是在哪一年举办的呢?27届呢?

指出:奥运会每4年一届,正好和闰年是一样的,这几届都是在闰年举办的。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吗? 要提醒学生注意: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区别

画完统计图后问:你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么?

4、查资料,了解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四条河流的长度,再把统计图绘制完整。

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 注意这份统计图和前面讲的有不同:条形是横向的,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这几条河流的长短。

教学反思:

练习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怎么求出平均数(先求和,在求平均)

二、练习1.练习八第3题

1.平均身高160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 2.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说说理由 2.练习八第4题

指名板演。平均每天卖出苹果核橘子各多少箱? 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多多少?少多少?一样多?)3.练习八第5题 判断,注意平均数的含义 4.第6题

估计平均数,只要在最多与最少之间即可 5.第7、8、9题,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校对,订正。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要细心。

三、作业

完成第10题,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九、备课困惑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 篇二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教学设计

总论

【学习目标】1.熟练诵读课文,背诵《六国论》。2.体会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的结构特点。3.了解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作品中表现的情与理。

【课时安排】8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

1.学习“赏析指导”,理解本单元散文的写作特点。2.结合注释,疏通《六国论》一文的意思。【活动过程】

一、阅读“赏析指导”,理解本单元课文的“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整体特点。

二、学习探究

1.结合注解,梳理《六国论》一课的词语。准确理解课文意思,做学案“积累整合”部分。

2.找出文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3.分析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4.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自主赏析《六国论》并探究其主旨 【活动过程】

一、理清作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

二、诵读课文,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

三、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的特点。

四、阅读苏洵《六国论》和李桢《六国论》,及有关历史资料,谈谈你对六国灭亡原因的看法,写一篇小论文。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自主赏析《伶官传序》,疏通课文意思,理清文章思路。【活动过程】

一、结合注释,参考工具书,疏通课文语句。准确理解课文意思。

二、熟练诵读,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学案“学练平台”部分。

三、明确文章中心论点,分析本文怎样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法来论证中心论点的。第四课时

【活动内容】自主赏析《伶官传序》,品味其语言,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活动过程】

一、熟练诵读课文,仔细体会本文语言的三个特点:语言委婉,气势充沛;文笔酣畅,波澜起伏;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二、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领会作品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三、熟记并理解本文引用的名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讨论本文的观点及名句中传达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是否仍有指导意义。写一篇小论文互相交流。第五、六课时

【活动内容】自主赏析《祭十二郞文》,了解祭文的特点,品味其语言,体会其感情。【活动过程】

1.熟读课文,读懂文字,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2.梳理课文层次脉络,感悟课文的抒情基调。

3.鉴赏韩愈散文边诉边泣,于叙事中抒情的艺术手法。

4.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至真至切的亲情。学习通过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5.品读第五段,理解虚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6.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试归纳其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7.查看比较其他作者写的祭文(如袁枚《祭妹文》、欧阳修《泷冈阡表》),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第七课时

【活动内容】自主赏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并探究其主旨。【活动过程】

1.结合注解,参考工具书认真疏通本文语句,准确理解课文意思。

2.思考“探究讨论”中第一题,体会本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写作特点。

3.读学案“拓展应用”部分的文段做练习,理解领会作者与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4.积累苏轼的文章和诗词名篇,体会其写作特点,感受其开阔的胸襟。第八课时

【活动内容】单元主题活动

3.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 篇三

设计集体备课

阅读第五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怀素写字》《小河与青草》练习6组成。《怀素写字》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小河与青草》是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草与小河的对话,告诉我们:河水的清澈离不开小草对河岸泥土的紧紧拥抱,小草的碧绿也离不开小河充足水分的供给,揭示出事物间是有联系的,自然界中的万物相互依存。使学生懂得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彼此才能生活得更好的道理。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整篇语言生动,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读来生动有趣。二单元目标要求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4、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食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5、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三单元设计意图

1、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2、学习过程中,应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寻找不同的切入点:一是引导学生学会表演,指导学生补充事情发生的原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当堂表演;二是开办诵读大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与兴趣;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适当做一些仿写练习,让学生尝试写一些见闻。

3、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朗读,要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体会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4、课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观察图片,边看边讲,使学生既认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对课文的描绘有更深的理解。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

10、怀素写字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与难点: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听说训练听说训练老师说句子,每个句子说两遍句子:(1)这里的风景真美呀!(2)小方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二、看图导入1.出示第一幅图,引言: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板书:写字),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怀素)2.简单介绍:怀素3.指名读课题1.说说怀素在干什么?什么时候的人?2.齐读课题学生能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三、学习新课1.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学。巡视,个别指导2.检查自读情况。3.指导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4.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板书新笔画

(3)范写1.看课文听音朗读,边听边想:怀素是怎样写字的?2.自读课文两遍,(1)不认识的字多读,(2)句子读通个别读,齐读3.说说怀素是怎样学写字的。1.读准生字,读准字音2.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字义,组成词语。3.书空,描红4.仿影,临写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习字册板书:板书:怀素写字

日长书(带拼音)作业:、把今天学习的生字每个写4个。课题

10、怀素写字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重点与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学习怀素好学上进、刻苦练字的精神。课前准备:词卡、小黑板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1.认读2.

听写1.认读:写字、从小、日子一长、上进、以后

2、听写:写字、日子一长

二、理解课文

(一)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小结过渡:怀素从小喜爱写字,好学上进,值得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那怀素是怎样学写字的呢?

提问:怀素这样做,结果怎样?问:“看清形状”“记住笔顺”能颠倒吗?

(二)细读课文第3,4自然段1.问:当时,他在什么上面练字呢?2.为什么在木板上写字?3.他写呀写呀,说明写的次数怎样?4.问:怀素从小写字不但认真,而且刻苦,长大了以后怎么样呢?

(三)有感情地朗读。1.认读:写字、从小、日子一长、上进、以后

2、听写:写字、日子一长一.1.学习第一句,说说怀素写字态度怎样?“认真”可以换哪些词?2.学习第二句,说说怀素先做了什么准备?又怎样写?再怎么样?3.学习第三句。学习口答二.1.个别读2.说说用木板写的理由。3.写次数多,时间多,要读慢些,轻一些。4.学生读课文,口答。三.小组朗读,个别读,全班读。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推选代表在会上交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三、全文总结1.

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2.小朋友,我们该如何写好字呢?写之前,先应该怎么做?板书:

板书:12.怀素写字

喜爱写字好学上进认真写穿木板长大书法家作业:

1、背诵全文。

2、默写词语。课题

11、小河与青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新课标第一网重点与难点: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课前准备:挂图、词卡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看图,谈话导入(1)出示插图(2)过渡:小河与青草的确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板书课题)(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齐读课题注意:“青”是后鼻音,指绿色。

二、学习课文 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干枯

水分

对抱住

青草(带拼音)2.(1)“开火车”分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2)说说你理解了什么词,用什么方法理解的。(3)提出不懂的词,大家一起讨论。1.

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2.用“

”画出会识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自由初读课文齐读词语。说说本文有几个自然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教学生字词(1)卡片示生字(2)指导书写自由读生字,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的读音。在《习字册》上把生字描红、仿影、临写学会本课生字。板书:板书设计13.小河与青草干枯

水分

对抱住

青草(带拼音)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生字每个写4个。课题

11、小河与青草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课前准备: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词读一读卡片上的生字,书空“对”“青”“草”

二、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1.精读第一自然段示图引:文中第一自然段就写到了小朋友说的。2.精读第2-3自然段过渡:为什么小河会这么青,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它们的谈话,你也许会明白。(1)教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2)出示一瓶清水(3)引:小河听了小草的话,怎么说呢?现场演示,理解“浑浊”3.精读第4-5自然段引:小河与青草接下来又说什么了呢?我们接着听。1.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自由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把“弯弯”“青青”有点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1)模仿小草夸一夸小河,(自由读,评读)(2)大胆地夸一夸清清的水齐读第2自然段(3)在教师的引读下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听了小河的话,你知道了什么?(4)拓展练习:你准备怎样感谢它?3.(1)听录音,播放第4-5自然段。(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理解小草的话。讨论:为什么小河会这么青,小草会这么绿?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三、总结全文

1、组织讨论2.引导学生思考:说说谁与谁不能分?板书:13.小河与青草

感谢小河

青草清

绿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生字每个写4个。课题练习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着教材中的方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姓。

2、按先中间后两边,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与难点:先中间后两边,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课前准备: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习字词句1.观察图画,写上相应的词语。白云、树叶、蚂蚁、河水、青草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给这幅画涂上颜色,使图画变得更美。

3、给这幅图编个小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借助拼音写词语。指名试读,注意读准前后鼻音。给这幅画涂上颜色。自己看图练习讲故事,然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说说写写

4、读一读,说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你还知道哪些节日,请写下来。指名说。同桌讨论以后说。

学生能了解主要节日的名称。

三、写好铅笔字

5、掌握笔顺规则(1)小卡片示:小,水,厅(2)、指导书写读题,明确题意指名读生字按笔顺书空,说说前两个字与后两个字的笔顺规则有什么不同?学生能说出这些字的笔顺,书写美观。

四、作业设计实践,把全班作业本按组分好,每组选一人来发。板书:练习6

小,水,厅作业:课题练习6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歌谣《九九歌》。

2、能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口语交际的第4条: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重点与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难点:课前准备: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读读背背师简介:冬至那天起,第一个九天为一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一直到第九个九天叫九九,《九九歌》向我们介绍了数九寒冬的气候变化2.指导背诵1.读题,理解题意2.借助汉语拼间,自读儿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指名读儿歌,注意读好停顿。4.理解“不出手”,“冰上走”什么意思?说明什么?自由练习背,指名背,集体背边表演边背诵指名读题,说说题的要求是什么?学生通过诵读,了解严冬数九的气候变化。

二、口语交际 1.理解题意2.看图,听故事

(1)出示四幅图,要求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第一遍: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第二遍:小猫是怎样犯钓鱼的?第三遍:大概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学生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完整地练习说话。板书:练习6

4.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 篇四

主备人:周玉农

一、教学内容:(第38---41页)

二、教材解读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

教材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就是单一标准的分类。如果这些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可以分别以这些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就是不同标准的分类。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三、教学课标要求

单一标准的分类方法是不同标准分类的基础,所以教材在编排上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在不同标准的分类活动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学生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儿童能够自己提出分类依据。本节课重点是观察儿童能否独立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四、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五、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学生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牢固、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

六、教学建议

1、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2、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分类能力发展

七、课时安排

分类……………………………………………………… 2 课时

八、问题研讨:

5.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 篇五

语文

章(组)

学习内容

《战争年代的故事》

单元内容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四组成。三篇课文分别是精读故事《游击队之歌》《手术台就是阵地》《珍贵的教科书》和略读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单元学情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在上个学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几种段的结构,本学期可以向篇章的结构过渡,引导学生能够按事件的发展顺理清文章结构。本单元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可利用比较、填空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学习目标

1.会认28个字,会写3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归纳课文大意。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学习如何将玩游戏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说写结合,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5.背诵古诗《塞下曲》

6.注意总结学习语文的方法,并学习其他同学介绍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生字、词的读写。

3.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习作

学习时数

11课时

课时分配

课时

17、《游击队之歌》、18、《手术台就是阵地》

19、《珍贵的教科书》

20*《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6.第一单元单元集体备课讲稿 篇六

单元主题: 多彩的春天 具体篇目:

识字

一、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爷爷植树、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 单元目标:

教材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图画,“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引导入情入境,去体验春天,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在识字课后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用图画表现春天,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要热爱生活,要走进春天,用心观察,有所发现。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最好带领学生去找春天,感受春光的美好。在“语文园地”里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我们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发现,并且用语言、用图画、用歌声、传达出对春天的热爱,表达出自己的发现。

单元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及片段。

3、感受春天、体验春天,学会留心观察,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发现春天里的变化。

4、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计:

第一单元,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一提起“春天”,我们就会联想起无数优美的词语和诗句……

本组教材一开始,就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图画,用眼去欣赏,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悟春天。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由成语或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四篇课文,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学生找春天,画春天。语文园地中,讲春天,唱春天。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

《识字一》本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识字一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教学本课应该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水平,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个别的差异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指导。

《柳树醒了》,题目就散发着诗意。这既是一首小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春雷把柳树叫醒了,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孩子们也醒了,不知不觉长高了。一年之际在于春,孩子们又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了。整篇课文,包括插图都让人感到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是迷人的。是催人奋进的。

本课的生字在出示课题的时候就可以认识“醒”,余下的可以结合对课文的朗读与感悟随机出示。在识记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利用偏旁、部件、新旧字联系等方法牢记字型。在写字的指导上重点指导“枝、梢、春”。本课的朗读可以通过不同的读法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讲述型,语言亲切;描述型,语言轻快活泼;抒情型语调轻柔缓慢。实践活动可仿照课文编诗句。

《春雨的色彩》,春雨贵如油。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发自肺腑的感叹。春雨细如丝。丝丝春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飘动;像春姑娘纺出的丝线,轻轻垂下;又像春姑娘缝衣的细针,扎进刚刚苏醒的大地。春雨柔似水。柔弱的春雨蕴藏着巨大的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像甘泉、像乳汁一样滋润着、哺育着世间万物,使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春雨美如画。不知不觉中,春雨已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畦。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大地上展开。春雨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五彩缤纷的世界。

本课生字的呈现可随课文的朗读与感悟出现。大部分的生字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记住生字。生字的巩固可采用开火车朗读,组字游戏等方法完成。本课的内容可采用朗读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学会想象,学会欣赏。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感悟:对春雨本身的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感悟春雨的轻柔、欢快,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最后可以分角色把课文表演一下。

《邓爷爷植树》,“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本课生字可以让学生看看认识了哪些,还有哪些不认识,在文中勾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字型的识记可以采用熟字加、换偏旁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较等方法识记。本课是一则短小的故事。朗读本文要读得平实和读出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体会邓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可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例如: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的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的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实践活动可讨论:为什么植树、怎样植树?

《古诗两首》,雨后的早晨,从香甜的春睡中醒来,推开窗户,扑进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那漂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润着的芳草绿叶,令人振奋。那湿润的落花,那鲜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风和春雨又送到了窗前。《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这剪辑的“春之声”,正是那“春意闹”的画外音。高鼎的《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情调。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两首古诗重在背诵感悟,对于诗句不做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可结合课文插图,在反复的朗读中理解感悟。《春晓》情真意切,速度稍慢,边读边想象。《村居》较为明快,适当将情绪外露,读得轻快,体现优美的环境和儿童快乐的生活。

《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日积月累部分让学生了解并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并背诵小段文《花园果园》,注意的是不可唱读,可采用比赛的形式。口语交际可以采用歌唱春天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所得,将搜集的图片等资料展示一下。

识字一

教材分析:

《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等10个生字,会写“万、丁”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4、留心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进入春天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猜猜,这是什么歌曲?

2.对!同学们,你们认为春天在哪里呢?

3.是啊!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春天,开始学习《识字1》。教师板书课题。

二、看图学词,感知春天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

2.你能用完整的句子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大家吗?

3.图中有什么鸟?它们各自在做什么?

黄莺在唱歌,我们可以用“莺歌”来表示;燕子在跳舞,我们可以用“燕舞”来表示。教师相机出示词卡──莺歌燕舞。(指名学生朗读,小组赛读,齐读)

图中的黄莺和燕子表情怎样啊?你们能读出它们的快乐吗?(指名读,齐读)

4.细心的你还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教学“柳绿花红”、“冰雪融化”、“百花齐放”。三个成词语的教学均按看图回答──出示词卡──以点到面地读──再看图──一有感情地朗读的程序进行。在“再看图”和“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环节,对于“柳绿花红”这个成语要引导学生观察红绿相映的色彩,体会色彩之美,读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绿、红”读为重音;“冰雪融化”要让学生明白融化是因为气温升高的原因,所以语速稍快,读出温暖之感;“百花齐放”要让学生通过看图了解春天许多花儿都会开放,要读出花儿种类多,“百”字应为重音。

5.聪明的你能从无声的图中听到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泉水丁冬”、“百鸟争鸣”。学生朗读。(如果学生说听到“莺歌”要肯定学生)

你认为这两个词该怎样读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提示“泉水丁冬”要读出流水声的清脆;“百鸟争鸣”要读出许多鸟儿都在啼叫,“百”是重音)

6.齐读上述六个词语:“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7.这些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表示动物们、植物们都醒了,这便是──(教师出示词卡“万物复苏”,学生读:万物复苏),这让我们感到──(教师出示词卡“春回大地”,学生接读:春回大地)

三、朗读词语,抒发情感

1.多媒体分别出示文中词语描绘的图画,学生以四字词语抢答。

2.与喜欢的小伙伴合作朗读。

四、总结全文,师生共读

1.春天的图画五彩缤纷,春天的声音变幻无穷,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多彩的春天吧!师生齐读8个词语。

2.比一比,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8个词语背下来。

五、识字交流,写字指导

1.课件呈现8个词语,让学生找出10个要求会议的生字。你会认吗?学生尝试自我认读。

2.同桌互读,交流认字方法;互考,互相辨音,看谁读得准。注意“苏”是平舌音,“柳”是边音,“冰、丁、争、鸣”是后鼻韵。

3.游戏:燕子报春。让学生当“燕子”,课件随机出现生字(生字放进以“春”字为背景的各式漂亮的窗花图上),要学生随口正确读出生字。

4.说说书上田字格里的生字哪个最难写。重点指导“万”字,教师具体范写,着重强调“横折钩”运笔过程的轻重和笔势的变化。

5、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6、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说说书写注意点。学生自写课后生字,展示评议。

六、实践活动:找春天

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里找春天。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的色彩。在找春天的过程中听到哪些声音,用上一些词语,完整地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找到的春天画下来。

七、推荐作业:背诵课文中的八个词语、并写一写。板书设计: 柳树醒了

教材分析

《柳树醒了》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的题目已散发出诗意,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澡、枝”等7个生字,学写“说、话、枝”等6个生字,并会用生字扩词。

2、会用“春天跟__说话了,说着说着,_____”等句式说说春天里还有什么也醒了。

3、在自己喜欢的多形式的朗读中发现柳树的变化,感受到春天的美。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感受到春天的美;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音乐《春之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把课前收集到的柳树画拿出来,让学生互相观赏,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柳树成为好朋友呢?老师送你们一首小诗,出示课题《柳树醒了》,在黑板上粘贴一棵柳树(不完整的,少柳条柳叶),只要大家能好好地学习课文,跟它成为好朋友,它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感知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拼拼读读记记。再读课文,想一想,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二)学习生字

1、用柳叶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教读。小组赛读等。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音“醒”。

2、一字开花游戏:给“春”和“柳”组词。请同学在柳树上指一指“柳枝、柳梢、柳絮”。课文中还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

三、多种形式读,感悟课文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交流: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二)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有感情地读读自己选的那一段。

(三)交流:从什么地方看出柳树醒了?(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课文的每一小节)

1、学习第一节

(1)“春雷”组齐读,全班同学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呢?

春雷跟柳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指名说,或说说你的同桌是怎样说的?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节。(指导读、跟同桌一起读、同桌互读等。

(3)小结板书: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2、学习第二节

(1)“春雨”组读,指导读。

(2)赛读,谁读得好,谁就可以上黑板给柳树画几根柳枝?

(3)同桌互读,各小组展示读。

(4)小结板书: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3、学习第三节

(1)“春风”组齐读,读着读着,你们发现柳树又有什么变化了呢?

(2)谁愿意跟老师来比赛读?指名读,小组赛读。

(3)小结板书: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4、学习第四节

(1)“春燕”组读,说说在你们的帮助下,柳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指名读,可以请你喜欢的小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自己读。其余同学听后说说,他们什么地方读得好?什么地方还要努力?

(3)小结板书: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5、学习第五节

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它在干什么呢?师引读,指名读,评议。全班齐读。

小结板书: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6、读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柳树的变化。小结,齐读全文。

四、巩固生字

(一)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忙着跟小柳树交朋友,它的柳叶宝宝可等急了,比一比,谁能跟柳叶小宝宝交上朋友。

(二)同桌互相认字,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些字,还有哪些字比较难记,可以请同学教师帮忙。

(三)逐个出示生字,让学生带读,读得好的同学奖他一张柳叶(每张柳叶背后各写着一个词语:苏醒、打雷、洗澡、树枝、软和、梳洗、玩耍、柳梢)

(四)请拿到柳叶的同学上台,出示词语,让别的同学挑战读,挑战读对了,就可给板画柳树贴上柳叶。

(五)男女赛读生字、词语。

五、再读课文,练习说话。

(一)挑战读

柳叶小宝宝藏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喜欢的那段多读几遍。挑战读,读得好可以给黑板上的柳树画柳条或柳叶,帮它变得更加。

(二)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出示:春天跟__说话了,或 春天跟____,说着说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说得好,可以把相关的内容画在黑板上)

(三)小朋友们,我们跟柳树做朋友,柳树更美了,跟春天做朋友,春天更漂亮了,你想跟柳树说几句话吗,你想跟春天说什么呢?

六、总结作业

1、小朋友们,柳树在大家的帮助下,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小诗送给春天吧。《春之歌》配乐朗读。

2、你还想知道柳树的知识吗,去问问爸爸妈妈或查查资料,柳树一般都长在哪儿,它有什么作用……然后做个剪贴报,把你的收获带给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朗读与背诵。

1、小组进行朗读,师巡视、指导;

2、分组分节朗读课文,分男女分节朗读课文;

3、同桌互相背诵课文,背不出的地方可稍加提示;

4、让能够背诵课文的同学上台背诵,并让其说说背诵的方法;

5、自由背诵课文,师巡视、指导;

6、检查背诵情况,并表扬背诵快又好的同学,鼓励还背不出的同学继续背诵。

二、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学生观察,说说怎么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最难写的字,重点指导好怎样书写合体字。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4、指导写好“说、话、枝、梢、春、高”;

5、及时展示学生习作。

6、组词。

7、书写生字组词

三、推荐作业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你们看看,还有什么醒了。写一写。

2、生字组词写一遍。

板书设计春雨的色彩

教材分析

春雨贵如油。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发自肺腑的感叹。

春雨细如丝。丝丝春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飘动;像春姑娘纺出的丝线,轻轻垂下;又像春姑娘缝衣的细针,扎进刚刚苏醒的大地。

春雨柔似水。柔弱的春雨蕴藏着巨大的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像甘泉、像乳汁一样滋润着、哺育着世间万物,使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春雨美如画。不知不觉中,春雨已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畦。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大地上展开。

春雨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五彩缤纷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燕子、麻雀、黄鸳的图片和头饰。

3、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古今诗人的诗歌。

4、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淘气的春风娃娃对着云儿使劲儿的吹,使得春雨沙沙地下。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知什么原因,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争论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读了课文就明白。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陌生的词语多读几遍。

2、下面请几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让我们从文中找出答案。(读后进行鼓励性评价)

3、谁来说说它们争论的原因?(它们为春雨的色彩而争论)教师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今天我们来学习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

三、感悟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悟春雨的特点。

1.请同学们看屏幕,说说春雨的特点是什么?(小而密)

2.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春雨的特点,练习朗读。请同学读,读后评价。

3.听老师读,“春雨沙沙,沙沙,沙沙……”选择正确的读法。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二).抓住“争论”一词,结合下文来学习体会其含义。

1.咦,小鸟们在干什么?请你在书中找到小鸟们的对话,自己读一读。

2.你喜欢哪只小鸟?把它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读,教师板书:

小燕子 绿色的小麻雀 红色的小黄莺 黄色的

3.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

4.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5.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的对,所以争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

6.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7.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8.请同学说一说“争论”是什么意思?教师随机点拨。.听了它们的争论,不知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

10.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请同学到屏幕前点击电脑,讲明理由。

(如,学生认为小白鸽说的对,可根据生活经验所知。小麻雀、小燕子、小黄莺为什么会认为春雨有不同的色彩呢?学生如果答不上来,可以在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点拨。

(三).小雨不停地下,小鸟们的争论引来了其它的鸟儿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屏幕上出现学生常见的鸟类,如:孔雀、啄木鸟、仙鹤、大雁等。

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鸟类说说你眼中的春雨的色彩。让学生感悟平时所见到的春天色彩的美丽。

(四)春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

1.放录音,听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思考: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3.体会“沙沙沙”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读“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

4.理解句子“我本身是无色的,可是我能给春天送来美丽的色彩”的意思。

教师点拨:植物的生长与春雨有关,在春雨的滋润下,植物吐绿,花儿盛开,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春雨的色彩是美丽的。

四、推荐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春天的美景。

3.和父母一起到公园去寻找春的色彩。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课前你都找到春天的影子了吗?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朋友找到的春天最多?谁是生活中的小主人?

1、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春天

2、小组派一名代表交流自己小组的收集,尽量说一些比较有诗意、别人都不容易观察到的那样的春天。

二、再读感悟,激发阅读兴趣

(一)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1、跟着老师朗读,注意课件中情感的运用、尤其是语气、语调的掌握,多跟读几遍,自己在稍加练习一下。

2、“生生对抗赛”。小朋友们,现在朗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读出秋天的美丽。怎么样敢不敢来试试?自己选择挑战的小朋友和你进行对比,大家共同来当小评委。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3、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不同语气的掌握。

4、说一说这一次的读书,你又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说的进行相机指导。

(二)巩固生字的认识

1、老师出示字卡,大家共同说出字卡中写的是什么?读出它们的读音。大家共同来评价。

2、小组之间通过字卡,合作交流学习。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小朋友共同来评价。

(三)合作学习生字的书写

1、看一看。小组之间共同来认识每一个生字,说一说,你打算怎样来写这些字呢?有没有最快的记忆方法?

2、谈一谈。学生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共同来学习,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就作为典范,我们共同来学习记忆。

3、描一描,写一写。在书中描一描,注意要正确的书写生字的笔顺,尤其是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的安排。然后照着样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生字的书写。

4、评一评。以小组为单位评一评学生的书写,好的字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上记号,写的不是很好的字请你给他指出不足。老师适时指导。

5、改一改。按照刚才小组的小朋友给你提出的不足,进行修改。还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再请教一下。虚心接受小朋友的合理化建议。

6、再进行评一评。把刚才书写的生字小组内再进行评一评,争取让每一个生字都得上小红花。

7、练习给这几个生字娃娃分别组几个词语,并会用词语说一句话。大家共同来交流,共同来学习。

三、拓展延伸练习(作品展示)

1、你在课后收集了哪些有关春天的文章,说出来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小组展示评选最好的例子班上交流。

2、小组之间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反馈

用字组词造句子

欢 欢乐--------------------------

绿 绿油油

题 问题

四、推荐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2、生字组词抄写一遍。

板书设计 邓爷爷植树

教材分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准备

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1、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三、读文感悟。

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三、拓展活动。

1、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

2、全班交流。

3、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

五、总结课文。

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行动吧!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现在正是春天,天坛公园到处是绿树,到处是鲜花,你们看,这就是其中的两棵树,美吗?(课件出示两棵开满鲜花小树,花儿上面写有“我会认”中的10个字)谁会读花儿上的字,就把花儿送给他。(学生读对一个字,点击课件上相关字,花上的字就消失)

2、谁能把小树苗栽进树坑里?

(课件出现八棵小树,上面分别写有:“爷、节、己、已、多、岁、站、亲”;八个坑里写有这八个字打乱后的音节,学生读对一个相应字就进入填里)

3、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4、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请学生上台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4、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

拓展延伸

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课件出示一个精致的植树卡,上面这样写:

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种下一棵小树,我给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雨后的早晨,从香甜的春睡中醒来,推开窗户,扑进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那漂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润着的芳草绿叶,令人振奋。那湿润的落花,那鲜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风和春雨又送到了窗前。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这剪辑的“春之声”,正是那“春意闹”的画外音。

高鼎的《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情调。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2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字词、背诵古诗,理解意境。

教学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6、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5、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风拂面

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揭题:

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出示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

二、创设情景,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1:“说春天”

a、出示课件。(春姑娘微笑着对小朋友说:“大家好,我是春姑娘,听说你们都很喜欢我,能不能讲一讲和我有关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关的古诗、课文呢?”)

b、学生下座位找好朋友说一说、背一背。

c、指名说、背、评议。

d、说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2、创设情景2:“找春天”

a、出示课件:(春姑娘:“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呢?快和小朋友说说吧!”)

b、分小组交流。

c、指名说、评议。

d、播放春季美景的有关录像,指导学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得好的及时给予鼓励。

3、创设情景3:“赞美春天”

a、谈话:既然大家都找到了春天,想一想用我们动听的歌声、多彩的画笔来表现它、赞美它?

b、自由组合成“创意组”、“演艺组”和“剪贴组”。

c、明确要求:

(1)请创意组的同学合作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并写上描写春天的句子。

(2)请演艺组的同学加上动作,歌唱春天。

(3)请剪贴组的同学根据搜集的图片合作贴出一本春天的画册,可以配上诗句或课文。

(4)根据三个组的内容,准备几个问题向对方组提出。

D、“创意组”、“演艺组”、和“剪贴组”依次上台展示介绍,接受对方组的提问并回答。(说说自己的画和剪贴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贴、唱的歌里有些什么)

三、总结。

1、出示课件。(春姑娘:“我真高兴,你们送给我这么美丽的图画、动人的歌曲,还有那么好听的故事,谢谢你们!”)

2、教师谈话:是啊,春姑娘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3、播放乐曲《春天在哪里》,学生齐唱。

7.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篇七

沉寂 口哨 埋伏 凝神 烧毁 维护 沉浸 凯旋征衣阿姨 精通 呼吁 不慌不忙 以防万一

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木屑 蘑菇 宛转 芦苇 苇絮 枕头 卓越 蓝盔 威胁 梦幻 弥漫 巡弋 阻挡 脊背 绿茵茵睁眼瞎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所向无敌

《夜莺的歌声》

1、文中体现小夜莺智慧勇敢的句子:

(1)“野兽来啦,野兽来啦”——(一语双关,谩骂敌人)

(2)小孩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迷惑军官)

(3)„„„„„.2、《小英雄雨来》

每一段落小标题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8.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 篇八

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一、选择题

1.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永远的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这揭示的道理是()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B.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C.集体离不开个人

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集体对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体现在()

①良好的集体是陶冶个人情操和品质的熔炉 ②良好的集体有利于我们战胜困难,增强信心和勇气 ③良好的集体有利于个人成才、事业成功 ④我们要象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珍惜我们的集体

A. 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参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我们应该()①分析造成困难和逆境的原因 ②怨天尤人,埋怨生活不逢时③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④意志消沉,丧失斗志⑤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A.①③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人社会。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学校给(1)班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相互谦让

B.李洋同学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给同学们传阅

C.同学们知道刘梅同学因家境贫穷而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帮助

D.张颖见别人学唱歌,她也学唱歌;过几天,见别人学跳舞,她也学跳舞

5.香港之子“阿福”(黄福荣),从2002年开始在内地做慈善工作。在青海玉树地震中,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4个孤儿院师生的安全。这说明“阿福”()

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能亲社会,服务社会

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④个人荣誉感太强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

6.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分享,就应该()

①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②和同学一起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 ③把自己掌握的信息

和生活感悟与人交流④把自己的值日任务留给别人,减轻自己的负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

7.下列属于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心理的是

A许多同学举行热闹的生日聚会,马明认为没有必要,等到自己生日时,他又担心不搞聚会会被同学笑话,因此还是举行热闹的生日聚会B赵伟本不想 参加“校外收集废旧电池”活动,但他看到大家都踊跃报名也报名参加C看到电视上年轻人都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王强也学着这样做D受到“追星族”的影响,小丽在自己的学习用品上贴满李宇春的照片

8.“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2009感动中国人物”李灵,在家乡创办希望小学。为给留守儿童撑起梦想的天空,她负债累累。在烈日下她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满头大汗地载回“精神食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她克服困难、勇担重任,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誉②她积极承担责任,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③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④她不珍惜自己的健康,完全放弃了个人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概况起来就是“争”和“让”:“争”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让”是谦让、辞让,让的是个人的名誉、地位和金钱。在钱老的身上体现着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宽容他人、与人为善的高尚品质④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

10.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一些社会话题。下面对于社会认识正确的有D.①②③④

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在不断的向前发展②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充满了危险③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丑恶的东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④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010年2月20日,2009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词是: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1)你如何看待沈浩的行为?

(2)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12.养成亲社会行为

在北京西单北大街上,一名年轻人为失明的老乞丐洗脚。这名衣着整洁的男青年随

身带了暖壶、塑料盆和装了凉水的可乐瓶,蹲在老人面前,先细心地调好水温,然后将老人的双脚放入盆中搓冼。最后,还仔细地给老入穿好袜子和鞋子。老人感激地问男青年的姓名,男青年笑笑说:“我是北京人,我就想做做好事。”临走前,男青年还将塑料盆和一个指甲刀送给了老人。

(1)这位青年人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

13.团结互助 共渡难关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震中在县城附近。截止17日15分25秒,地震已造成1706人死亡,256人失踪,12128人受伤。据悉,灾区急需挖掘设备、帐篷、被褥、生活物资和防寒物资等。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绵薄之力,积沙成塔,携手同心,抗震救灾”这两个抗震救灾的口号说明了什么道理?

(2)“众人拾柴火焰高”,为集体添光彩,你能做些什么?

单元达标题参考答案

1.B2、D3.A4.D5.C6.A7.B8.A9.A10.C11(1)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沈浩舍小家顾大家,正确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集体利益。这是热爱集体、热爱祖国,也是敢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的表现。

(2)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其他言之有理的语言也可酌情给分。)

12.(1)这位青年的行为属于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行为。(答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也可)

(2)①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不仅要学会分享欢乐,也要学会分担他人的痛苦和忧伤。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作贡献。③遵纪守法,不做有损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事。

13.(1)团结就是力量

9.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讲话稿 篇九

语文

章(组)

第五单元

学习内容

《科学与发现》

单元内容

本单元以“科学与发现”为主题,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五篇课文中,《奇异的琥珀》、《自然之道》、《一位这样的老师》是精读课文,《表里的生物》、《最佳路径》是略读课文。这五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大自然中奇妙有趣的知识,有的展现了人类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去学习,去探索。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五”中,编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大栏目。

“温故知新”有“词语辨析”“认识分号”“拓展与交流”和“阅读平台”四个小栏目。“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生活与科学”,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使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增长知识,增强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中的应对能力。“习作”要求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习作讨论平台”从习作内容和方法上都给学生进行了提示。

单元学情

《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初读课文,应该能理出文章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应留有让学生自己概括、体会的时间,能力强的应让学生预习时写一写,通过课堂逐步深入的学习,修正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感受,提高概括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怎样成为最佳路径的,从中受到启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懂得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2、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表达效果;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理解“左右”“一般”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的段落。

4、认识14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读读写写”词语19个,“词语采集”16个;能够辨析和正确使用反义词。

5、了解分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6、围绕“生活与科学”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实例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做到有条理、有重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注意礼貌。

7、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文章不少于300字。

学习重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

难点:从中领悟科学思想的启迪。

学习时数

12课时

主备人

21课《奇异的琥珀》

22课《表里的生物》

23课《自然之道》

24课《一位这样的老师》

25课《最佳路径》

语文百花园五

两课时

一课时

两课时

两课时

一课时

10.第五单元整组备课 篇十

主备人

肖红艳

一、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所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人民币对它们并不陌生,但他们自己购物的经历可能不多,对换钱买东西算钱比较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也有限,因此我在设计问题时力求简洁明了,指向性强。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于是我不停地变换花样,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整节课他们都学得很轻松。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五、教学难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六、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记住人民币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

会单位之间的换算、能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当堂训练:

一、看图写一写

()元()角

()元

二、你能说出人民币都有哪些面值吗?

()元()角

()元()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通过购物活动,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教学重点:

汇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当堂训练

一、我会换

1.一张

能换()张

2.一张

能换()张

3.一张

能换()

或者可以换()

二、填一填

3元=()角

80角=()元

2元4角=()角

5角=()分

1元=()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2.会计算人民币的试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初步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便利及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会进行人民币的计算。

当堂训练

一、我最棒

3张2元=()元

5张10元=()元

6张1元=()元

4张5角=()角 5张20元=()元

10张1角=()元

4张2角=()角

7张5元=()元

1张2元=()元

10张10元=()元元

二、填一填

1张10元+2张5元+1张2元=()元

1张50元+1张5元+3张1元=()元 3张1元+2张5角=()元

2张2元+4张1元+3张2角+2张1角=(5张5元+3张2元=()元

4张5角+3张1角=()元()角 7张10元+1张5元+4张1元=()元

上一篇:图书馆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青阳县图书馆下一篇:提高企业竞争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