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案例(精选12篇)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篇一
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不是“仿”,而是“抄”。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故事会》等杂志,从而使学生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从刚接一个班开始就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慢慢来。“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四、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课标》还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进行交流,实现了更加充分共赏互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总之,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优秀的禀赋、主体意识的强化与写作规律的有效渗透的结晶。而作文教学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我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2.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篇二
1.初中作文写作现状
笔者曾经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上做过一个调查, 要求同学们创作一篇话题作文, 在评阅过程中发现, 有70%的学生选择了基础创作, 谈论持之以恒与勤奋乐观等一般立意有20%的学生;同时有大约5%的学生是根据事物观察与认识层面谈论;5%的学生谈到了难易、深浅的辩证关系。而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 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单纯的叙述方式, 也有一大部分学生选择运用议论法, 而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的则在少数。在立意方面, 大部分学生立意普通, 表达模板化、公式化, 真正能够有新颖巧妙的立意, 并且能够进行不落俗套表达的学生屈指可数。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 在初中作文的教学中还存在问题, 而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提高初中作文思路策略
要打开初中生作文思路, 首先要分析造成其作文思路狭隘的具体原因。笔者将其归纳为两点。首先是与社会相关的原因, 中考的阅卷制度局限了很多学生的思路, 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思路单一与封闭。其次则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思维定式, 长时间陷入某种单一的文体写作模式, 就会导致思路僵化的问题。因此, 要想使得初中生作文思路能够打开, 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要想使初中生的作文思路能够逻辑严密, 想象丰富, 就要从多种角度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应给予学生多种思考路线, 而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方面渗透。从古今中外许多大作家的创作经历中都可以证实这一点, 如屈原、郭沫若、莎士比亚等一些在文学上具有相当成就的大作家身上可以看出, 要想具有高质量的写作功底, “观察”“想象”以及经常性“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成为一名能够开拓学生写作思路的合格语文老师, 就需要研究如何能够运用创造性引导方式发挥学生脑中思维定势的积极方面, 发展所教授每个学生的思想个性, 使得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具有灵活性和敏捷性, 并且在学生的形象和逻辑思维方面有所提升。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打破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 改变原有意识。作为一名初中生, 如果一味地模仿前人的创作思路, 那么就只会单纯地发展机械化记忆, 语文素养就很难得到提高。也是因为这一原因, 即使积累了大量前人的优秀段落, 也很难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上, 就会导致学生读过很多书却因为没有清晰思路而不能写出有内容的文章, 就是平常人们说的死读书, 读死书。反之, 有很多没有积累优秀段落的学生, 倒是思维非常活跃, 在写作上取得一些成绩。当然, 在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少读书, 与此相反, 希望大家能够阅读大量书籍, 在取得一定积累的前提下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 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除此之外, 在平时还要注意训练自己的思维, 掌握正确的方法。教师在指导作文的过程中, 应当以启发为主,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精华, 从而开启学生写作思路, 进行新思维的多角度创作。
在实际写作教学上, 单有意识的转变也是不够的, 还要有相应的教学措施相配合。近些年来, 在写作教学中采取的大量教学方法往往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 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师多会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式写作, 当然这对初学作文者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过度依赖模仿就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维。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 这是作为一名写作者需要注意的, 我们应当知道“文无定法”的含义, 不可能一种写作方法适用于每一名学生, 因此就要量体裁衣, 不能照搬同一种写作模式, 强加给每一名学生同一种写作思路。当然, 教师亲自进行创作, 能够亲身领略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 对启发学生思维有很大好处, 但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决不能越俎代庖, 尤其是创作思路, 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且教师应当反对“押题”式写作教学, 一些学校为了应付中考, 片面地追求升学率, 而忽视了生本思想, 让学生背诵范文。这种方式对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有极大的危害。因此, 教师应当把工夫用在平时的教学中, 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教师只有将学生写作思路的开发作为教学重点, 才能使得学生的写作有所提升, 才能使得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想象能力有所进步, 使学生创作出真正有内容、有思想的好作文。
参考文献
吴昕.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架起课文与作文之间的桥梁[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5) .
张娜.感悟——写作的生命[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6) .
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 作文教学;学生日记;开放作文;评价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中不难看出,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
一、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难首先表现就是素材缺乏,老是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只好胡编乱造。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空洞乏味。我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缺乏生活的积累;二是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水平发展不平衡,说起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写起来却无从下笔。
针对这个问题,我坚持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感觉效果还不错。学生坚持写日记能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训练书面表达能力。实际上很多教师都知道让学生写日记的意义,也要求学生写,但往往不注意提高学生兴趣,不注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觉得写日记是多余的负担而难以坚持,也就收效甚微了。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水平,我注意了以下两点:
一是尽量降低要求,放手让学生写。我对学生日记的要求只有一点:只要是写真人真事真心话就行,不用考虑字数的多少、布局与谋篇、开头与结尾等等。当找不到事情写,就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一写也行,就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记下来也行。这样就把影响学生书面表达的所有枷锁都去掉了,让学生觉得容易写,才能乐于写坚持写,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情感的习惯。
二是认真“读”学生日记,把日记作为师生思想交流的一个平台。这里我提的是“读”而不是改,就是我一般不批改学生日记,往往是在学生日记上用三言两语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比如,当学生写的是自己在家做家务,我会写上“你真能干!”;当学生写的是上课老师错怪自己,我会写上“真对不起,以后我一定注意。”这样的“读”一定要坚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成长的关心,在与他进行心灵的对话,自然就感受到写日记的快乐了。
二、由“仿”入手,激发兴趣,加强训练指导
写日记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应该注意大作文的系统训练指导,让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我在作文指导上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抓好“仿写”,帮助学生轻松通过“入门关”。 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能降低入门的难度。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仿写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全篇,让学生从对范文的仿写中学习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
“仿”不是生搬硬套,不能成了“抄”。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过多约束,而要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二是巧设文题,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 理特点和思想状况都要有一个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内容,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三是注意阅读与作文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自己读书的点滴心得。这样,既使学生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其作文能力。
三、发挥插图优势,指导作文
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课文插图,教者应充分发挥图画的优势指导学生作文。先通过看图,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并指导学生能按一定顺序说出或写出图意,再根据自己所写的图意内容对照课文,找出自己写的与课文的差距,并进行补充修改,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又观察图画,还可以写出哪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挖掘图画的内涵。如:七年级下册《社戏》一文,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把人们看社戏的热闹场面给学生做写作指导,并让学生进行场面描写的练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四、开放作文评改形式,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改得费时费力,其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在近几年的作文评改实践中,尝试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了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者,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对于系统训练的大作文,重点是师评。师评的要领一是尽可能与学生面对面评阅,便于师生交流,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二是要及时,要赶在学生对作文构思还很清晰、创作激情还没消失前完成。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的能力。自评与互评互改往往要結合起来,自评是基础,互评是提高。互评互改是指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边评边改,相互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扬长避短。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教师要注意监控与指导,发挥作文评改的激励作用,就是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优生要多“挑刺”,对差生要多找“亮点”。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领域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和学习。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思考和尝试,肯定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2]方范智,赵志伟.走进初中语文课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浅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四
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唐伏秀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语文写作方面,主要指不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在较长的时间里不懈地努力。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受益颇多。它是夯实人生成才之基,开启事业成功之门。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觉得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以下六个方面的习惯。
一.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是启迪思维、认识事物、增长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对语文素养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自然、社会和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多角度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写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脑子里的“货”就会多起来。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就写不出深刻隽永的文章。
二.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作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现代文学家邹韬奋写道:“我所看到的书当然是不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手了,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的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于我的脑际。”如果我们能多挤一些时间,经常阅读报纸,阅读高质量的杂志,吃掉若干本好书,既可以感受时代的脉搏,接受新思想,又可以吸收丰富的词汇,那些名人传记、中外名著、名人名言、历史典故、文化资料、详实数据等等,一旦被我们掌握,到用时,就会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作文水平就会慢慢提高。
三.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意也。”古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抓住“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们并不多谈理论,也不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去背,一遍又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层次脉络、表达方式、思想感情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读者,久而久之,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巴金先生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说熟读是基础,成诵是关键。在成诵之后,那些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才能变成自己随时驾驭的知识,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四.养成经常练笔的习惯
课外练笔,一直是语文教学大纲倡导的内容之一,中学生课外练笔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教育家叶圣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反复阐述过,他分析说,单靠教师出题每周一作,未免回数太少,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须课外作文”。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周记,写画家写生式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及时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多写才能使我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课外练笔同课内作文相比,有它的独特之处:它强调一个“练”字,不过多地在写作知识或理论上做文章;它的自主性很强,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老师、家长等任何人的限制;它可以有多种写作形式,不受写作体裁的制约,它有强烈的真情实感......总之它是课内作文缺陷的弥补。
五.养成快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习惯
审题,要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的文字和文题要求,认真品味文题中的导语,冷静排出文题的干扰,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如果审题不准,偏题甚至跑题,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立意,要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立意时要围绕文题放开视野,纵横拓展;要紧扣时代特征,有的放失;从小题材着眼,以小见大,从大题材落笔,化大为小;从多角度思考,由表及里,平中见奇,准 2 中求异。选材,确定文章主题后,要快速从思想和记忆的宝库中寻找材料,选材一要切题,二要典型,三要具体,四要新颖。构思,是一篇文章写作的通盘规划和总体设计,比如,如何对选择的材料进行组织、取舍、裁剪,如何谋篇布局,结构成文,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怎样安排详略、运用技巧等,都要快速思考,想点子,找办法,构建写作蓝图。
六.养成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不厌百回改。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一切大文章家,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修改。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据传说,宋代的欧阳修写文章,最初也写不好,后来他看到韩愈文章的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从此很注重修改文章。可见最优秀的作家要写出好文章也离不开修改。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不仅可以促进作文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严肃认真的作文态度和高度负责任的精神。修改文章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所写文章确实可以改,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在内容、结构、语言方面没有大的问题,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离题,内容空洞,思路混乱,语言太差,就不适合修改,因为修改也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修改作文首先要明白修改的要领,一般可以从主题的深化、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文字的推敲等方面入手。要坚持自己动手,勤练修改,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师或同学的意见,或试改后再听听老师的意见。
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把无目的、无计划、低效率的学习转化为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的学习的关键。作为一个教师应当尽自己所能,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浅议初中作文教学
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唐伏秀
写作是一个人在一辈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中学阶段则是掌握这种技能的黄金时期。因此,重视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了一套作文教学的方法,积累了作文教学的点滴经验,整理出来,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现在通行的作文形式一般有三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下面就如何让学生写好命题作文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方式,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指定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内容、体裁等来写一定规格的文章。这种命题作文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向;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能较快地完成写作任务。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这类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每次作文一定要做到认真命题、指导、评改这最基本的三点。其实要做好这三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命题作文要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A.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常言说的好:“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题目就是文章的“慧眼”。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学生写作训练的成败。因此,教师要掌握命题要领,提高命题技巧。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就要求题目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最能体现学生生活。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设计出一些可写性、新颖性、启发性的作文题目。命题符合学生口味,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来也 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例如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成《你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和XX说说心理话》就不如改成《XX,你了解我吗?》等等。
B.要了解学生心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命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倾诉心里话。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5岁,这个时期的学生叙事能力强,对所叙的事能做一些抽象的槪括,所以命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的日趋成熟而有所侧重。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期,他们还不能很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趣事》、《儿时的伙伴》、《我上初中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作文得心应手,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活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我又出了这样一些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哪儿去了?》、《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课堂提问》等让学生训练。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善于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这样我又设计了《中学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雪中情》等之类的题目。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训练过程,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比较有科学性。
二.指导学生写好命题作文
A.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前提。审题就是通过审读、分析,弄清题目所给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加以综合,直到真正弄清题目的要求。审题要达到落实题眼,明确限制的目的。审题审清楚了,作文时就不能越“雷池”半步。如审读《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读题便知,题眼是“趣”,文章就是要着重突出事件的趣味,这也是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所在。文题中的其他词语 5 显然当属限制的内容了,它们分别从对象(我)、数量(一件)、范围(身边)一一作出了限制。
B.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如《愉快的星期天》,这样的题目,如果同学们想表现自己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以选取星期天去游乐场玩、参观科技馆、与小伙伴们一同外出野餐、郊游等内容。就拿郊游,野餐来说吧,应围绕“愉快”这个中心,写郊游的过程,尤其是令自己感到快乐、有意义的事情,郊游当中发生的愉快的、令人难忘的片断等。而自己郊游当天的早上怎样起床穿衣,怎样准备郊游用品等等与中心无关的事情,就不要写了。
C.列好提纲,确定详略。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以上三步做好了,你就可以按提纲进行作文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可以避免选材不当、文不对题,或者结构混乱、条理不清,或头重脚轻、主次不分,甚至没有中心的毛病。
三.采取多种多样的评改方式
A.自评自改。学生作文写好以后,教师不要急于收,可安排早读时间让学生拿出来朗读,让他们运用听觉器官来检查、修改文章,如从感情的强弱、停顿的长短,查看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从语言是否畅通,朗读是否上口,查看用词造句是否确切;从内容是否混杂,前后是否重复,查看段落层次是否分明等。6 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
B.互评互改。习作自我修改之后,同学之间依据作文的基本要求,互相评改,互相商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扬长避短。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这时候教师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最高的公正评判者。
C.教师评改。学生自我修改、互评互改之后,教师就要把作文收上来作最后的总结评改。教师是学生作文最后的读者和评判者,需要把每个学生的作文认真的改一遍,把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挑出来,把不符合要求的也挑出来。符合要求的,当然是我们鼓励和表扬的对象,对不符合要求的怎么办呢?那就要因人而异,既要批评他们没有写出符合老师要求的文章来,具体指出存在哪些问题,又要表扬他们文章里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搞好作文的最后评讲。
5.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篇五
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
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根据这些情况,我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从讲读课文中积累写作材料。
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譬如,我把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吴晗的《谈骨气》、鲁迅的《〈呐喊〉自序》、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以及江泽民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理论阐述及名言佳句等介绍给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时,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
面加以灵活运用。
二、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学生对教师们津津有味地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例如《荷花淀》、《最后一课》、《孔乙己》等课文中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
例如《孔乙己》的细节描写不用繁文缛节,不求纤毫毕现,仅用极精炼极俭省的笔墨去摹写人物的特质气韵,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一两句肖像细节就勾勒出了一个迂腐穷酸好喝懒做又死要面子,死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人物形象。
《孔乙己》一文中的动作细节很多,而让人过目难忘的莫过于下面两个细节:“排出九文大钱”和“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既对酒店表示出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又能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来。“摸”,不仅真切地反映了孔乙己此时的经济处境,同时也表明了孔乙己沮丧的内心世界。《孔乙己》一文的细节描写如同针线细密的网络,细节之间彼此呼应,声息相通,或彼此映衬,或前后对照。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制度奴役下的可怜的牺牲品,这
个被封建社会扭曲了灵魂的“多余的人”的性格特征显现在我们面前。
三、利用范文,讲评作文。
通常的作文教学,老师们往往在学生们作文之后,一个学期中进行为数不多的讲评,将学生们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但缺少讲评的参照文章,学生常常有过眼烟云的感觉。我的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行作文讲评外,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学生作文的瑕瑜,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水汪汪”、或“暗淡无光”等词语形容人的眼睛,这当然比不用这些词语去描写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这就把人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眼睛写得既熟又俗了。在学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时,我把作品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行将结束的祝福前夕,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祥林嫂在这之前遇到“我”时,要问“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鲁迅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人,极省俭的方法是描写眼睛。我在讲读教学中着重讲祥林嫂的眼睛,其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千篇一律的概念化的词儿将使人物形象失去个性特征。这样结合范文讲评作文,具有较强的启发力量和说服力量。又如,根据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往往思路拓展不开的实际,我在讲解《说“勤”》时,特别详细地分析文章主体部分论“勤”,指出作者在论说这部分内容时,从“勤是美德”、“ 勤出成果”、“勤出智慧”(应改为“勤能补拙”为好)进行论说,在论说中,作者多用例证法和引证法,以此说明作者思路开阔,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学生们认为这样的讲评学有榜样,生动、具体、实际,确能解决问 题,教学效果明显。
6.论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 篇六
参 评 表
注:学科分类包括: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中学数学、小学数学、中学英语、小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幼儿教育、非学科论文统属综合类。
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单位:平江县梅仙镇团山中学姓名:陈高寿职称:中一电话:***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作文还是一种信息输出,其信息来源于实实在在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人手。要解决这一问题,使之具有生命力,能准确反映文题要求,必须抓好作文的立意和观察积累生活,正确选材等环节。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生搬硬套范文,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似乎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这就不是“仿”,而是“抄”。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教室到西边的**》。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夏》。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张开着创造性思维的双翅,历练不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了。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文也是这样。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能成为作家、诗人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得以发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 上放大张挂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我不断用这些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哪怕一点一滴也及时给以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一次作文,一个学生在题为《树根的联想》一文写道:“树根弯弯,像爷爷的拐杖,耸立着一个美好的希望!”纵观整篇文章,错别字病句很多,想到哪,写到哪,全文紊乱,仅此一句较好,我在评讲作文时就暂避其不足,只对这一闪光的语句给以高度评价,该生深受感动,同学们也深受感染。既然能写活一句,也一定会写活全篇,从此该生便对写作有了浓厚兴趣,建立起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另外,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诉于笔端。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
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
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ⅩⅩ》不如改写成《和ⅩⅩ说说心里话》《ⅩⅩ,您了解我吗?》等等。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取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读者俱乐部》、《意林》、《故事会》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
起自己的写作体会时,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所以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对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不无裨益。
7.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篇七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老师教学的模式化
由于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 而教师又过分地追求教学成果, 因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传授学生简单的写作模式。例如, 很多语文教师都主张龙头、凤尾、猪肚肠的行文布局。于是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作文创作之时, 风格千篇一律。为数众多的学生都在作文开头引用名人名言, 在结尾又以名言收尾, 这就导致了小学语文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
2. 缺乏足够的阅读量
学生要想写出质量高的作文, 就必须通过平时阅读积累来增加自身的文学素养。初中学生受年龄和理解能力的限制, 其文学阅读量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初中生在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 有词穷的现象, 翻来覆去地只说那几句话。导致初中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另一原因, 主要是不重视学生阅读量的积累,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
3. 枯燥授课, 压迫式教学
由于我国的教育方式以应试教育为主, 因此导致了很多教师过分重视卷面分数。在语文课堂之中, 语文教师多采用课堂讲义的方式, 忽略了课堂兴趣的重要性。此外, 很多教师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 严重地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这不仅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还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1. 提倡创新写作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创新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倡导创新写作, 即改变以往模式化的作文格调, 要求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灵感。例如, 春天,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到郊外踏青, 让学生充分感受芳草生长的美感。在踏青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 由于学生在大自然中亲身经历了充满生机的春日, 因此会有来自于自己的感慨, 这种感慨是不同于他人的, 不会被淹没在模式化的作文中, 十分利于作文创作。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此, 通过不同的视角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 并且创作出不同的文章, 因此, 教师在教授个性化作文创作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 当针对《水浒传》中林冲这一人物进行写作之时, 既可以从林冲性格的角度写, 也可以从林冲的义气写, 此外林冲的智慧也是创作的主题。因此, 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角度, 这是一个长时间锻炼的过程。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因此,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以日记和随笔的方式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3. 积累写作素材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老师应该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得好,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扩大阅读量才能够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书目的过程之中, 学生应该多读书, 读好书, 并且是适合读的书。这就需要教师科学的引导, 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知识的时候, 也应该将一些思想丰富、文辞优美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古今中外, 为数众多的名著可以供学生选择。例如, 《繁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飞鸟集》等书籍, 这些书籍之中的行文布局十分精巧, 且语言精炼, 而且正是适合初中生阅读。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而且能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也有助于学生日后的文学创作。
4. 鼓励学生独立创作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具备独立写作的意识, 这对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以及个性化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写作的意识与能力。以亲情题材的文章为例,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文章的题材不拘泥于散文等格式, 学生可以自由写作。这样能够使初中学生所创作的作文具有一定的个性,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情感受, 所以不再随波逐流。遍观古今中外各大文豪, 他们在写作上的造诣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但是每个人却行文各有风格, 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其进行文学创作之时独立写作、自由表达的原因。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 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 能够充分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处于一个体验的阶段, 因此其生活和学习都充满好奇。在初中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对其积极地引导, 并且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来教授知识, 才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作文的教育。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文字驾驭能力, 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本文主要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建议
参考文献
[1]马鸣芳.引生活源泉做灵动文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 2014 (3)
8.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已经引起了师生的重视。但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针对不同作文能力的学生对学生提出不同的作文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升。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到了初中,作文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有些学生乐于表达,善于习作,对于教师布置的每一项作文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不但如此,有些学生还善于随时记录下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在不断的自我作文训练中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有些学生对作文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他们害怕作文,甚至对于教师布置的作文都不能顺利完成,更不用说自己主动写作了。针对本班同学的不同作文能力,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既要鼓励作文能力强的学生加强作文训练,又要激发作文能力差的学生的作文兴趣,让这些学生逐步克服畏难情绪,从而喜欢上习作。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第二课堂,将作文教学渗透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写作,还可以开展佳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从而能够掌握作文提升的途径。对于作文能力差的学生作文,教师要积极发现其闪光点,不断鼓励学生,强化学生的作文训练。
二、教会學生积累,让学生从阅读中学写作
一些学生感觉到作文很难,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平时积累的语言不够,对生活也缺乏相应的观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还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写作,让学生大量阅读,积极展开对生活的思考。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对于缺乏社会经验以及生活阅历甚浅的中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生活中获取实实在在的素材。对于不知道怎么观察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富有特色的花草树木、山水景观,并引导他们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对自然万物以及生活的观察为自身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习作来也就更容易找到想要表达的东西。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学生熟读多背经典篇目,对于提高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摘抄,让学生不断汲取教材内的优秀篇目中的好词佳句以及课外名家名作中的经典句子,甚至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名人名言、格言、典故等写作素材。学生的积累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厚度,才能下笔成文,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具体的作文指导
在语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于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作文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年段的作文要求对学生展开作文训练,教师要结合每一个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以及每一单元的作文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让学生能够使用本单元在阅读教学中所学习到的作文方法进行作文训练,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不同层次的要求提出不同要求的作文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文训练中提高作文能力。
总之,在初中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作文能力进行作文训练,教师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作文层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喜欢上作文,并能积极主动进行作文训练,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薛晓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8).
(作者单位 湖南省慈利县国太桥九年制学校)
9.初中语文教学及作文教学经验小结 篇九
西华营镇一中:高金凤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我始终热爱着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一个快乐的语文老师是我一直以来努力奋斗的目标。
下面我想把我这些年来在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积累的一点不成文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我开办了“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上台展示才艺:朗诵,讲故事,讲笑话,猜谜语,唱歌…..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平时在语文教学上,我非常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每学完一单元我都会先让学生每人出一份基础测试题(我给他们先定出题范围和题量),让同学来做,做题人做好后,交给出题人批改,然后再发到做题人手中,将错误彻底纠正,上交老师检查。每学两单元,我还会亲自为学生出一份试题,亲自批改,并奖优罚差,计入班级量化分。
字体是一个人的门面,更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我非常注重对学生字体的训练,除平时的言传身教外,我每周都给学生布置
练字作业,督促学生练字,并将好作业在教室内展示。每周给学生补充一首课外著名诗文,要求学生背诵,并展开背诵比赛,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虽然做了这么多工作,但我依然觉得自己不是个称职的语文老
师,因为在作文教学方面我一直缺乏良策。我不知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不知如何尽快地把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上去。我学生时代时最怕写作文,从教后也很少写东西,单单给学生的作文下几句批语,就已让我大伤脑筋。绞尽脑汁写出来的那几句话,也老是词不达意,感觉自己词汇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太差。
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更为了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争取做一
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我决心在作文教学方面采取点措施:准备和学生一起“下水文”。批改作文的方式也准备加以变革:先让学生互批,然后我再“审批”,并借鉴魏书生老师的方法,给学生定下一些批改作文的“条条框框”。
说了要干,定了要算。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我就郑重其事地向
学生承诺:本学期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语文,一起写作文。每次评讲学生作文前,老师先范读自己的下水文,请同学们监督指正。
凡事说说容易,坚持做很难。有时候实在不想写或写不出,但
一想到自己在学生面前信誓旦旦的承诺和学生期待的眼神,又只得硬着头皮“支撑”下去。没想到时间一久我也能下笔千言了,感觉写作文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痛苦了。更多的时候,我把写作当作一
种倾诉的途径,写自己的童年往事,写自己的求学经历,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教学体会。不料想我的学生还很喜欢我写的作文呢。说我写的作文语言朴实,很有真情实感,好像有一种特别打动人的力量,有几个学生还在他们的作文中宣称要做我的“铁杆粉丝”。学生的话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而且我还惊喜地发现我们班同学从此对作文好像也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竟然是作文课,要是哪一次作文课我说不写作文了讲课吧,学生肯定严重抗议。
当然让学生爱上作文,并不仅仅是因为我能“身先士卒”,愿
和学生“同甘共苦”。每次作文课,我喜欢让学生上台范读自己的作文,我认为这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自豪感。起先是我把我认为比较优秀的作文挑出来让学生范读,读的时候连同同学和老师批语一并读上。后来就是自愿,把自己感觉比较满意的作文读给大家听,然后老师和同学再作点评。我还把学生的得意之作全部打印出来集结成册,在班里让同学传阅。看着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对学生也是一种无形的激励。
10.刍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十
【关键词】初中作文 现状 策略
写作是集识字、阅读、理解、观察、思考、书写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活动,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经验、生活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初中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师生共同关注、探索初中作文教学。
一、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时心生“厌烦”,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教师教作文千篇一律,老生常谈是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初中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的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功底都有关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文教学思想急功近利
应试教育使作文教学日益忽略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扭曲了作文的本来面目;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无论从作文题目的限定、思想内容的规定还是结构模式的确定以及固定材料的运用,老师几乎手把手地指导,一心扑在应试技巧的机械化训练上,甚至让学生背范文、套格式,压抑了学生的自由创作情感和个性表达愿望,使本来鲜活的作文指导陷入了模式化的轨道。
(二)作文教学模式僵化
目前的作文课堂大多遵循着一种教学模式:写前指导—学生写作一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的作文训练一般是依附于阅读教学体系下的被动训练,写作前结合阅读教学中涉及的一些写作知识做一些简单的提示,然后是学生在规定的作文课上根据命题完成作文,之后教师按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再选出符合标准的作文进行讲评。作文训练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集体操练,这种操练基本上排斥个体的体验,强调的是规范,突出的是审题,注重的是分数。
二、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调整作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在他的《写作是极平常的事》中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中学生也这样,他会观察生活,他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他能用作文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的需求,他要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心实意。那么作文教学的目标就应由“应试”调整为“应需”。而我们正是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环境,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对这一理念,长期以来是有共识的。要想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就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捕捉生活中材料的自觉性和善于捕捉的能力。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深入生活中,将观察生活与观察自我结合起来,能够细心观察生活的环境,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体验每天的喜怒哀乐,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及时记录真切感受,不断丰富内心世界,从而思考生活,为更好地表达生活而进行写作创造。
(二)强化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
写作是一种技术,对于技术而言,要想切实地掌握它,反复的操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写作知识,掌握写作技巧,目的还在于写作,事实上也只有在写作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体味、掌握写作的知识与技巧,古人谚称“读十篇,不如写一篇”也就是这个意思。进行实践训练,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数量保证,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数量不足,训练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目前,学校安排课堂作文三四周才有一次,远远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课堂作文的训练次数。其次还应该要求学生加强课外写作的训练。对于课外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来用命题作文的形式,也可让学生自由命题,形式尽可能的灵活,但无论何种情况,教师都要介入训练之中,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训练。如此,教师才能把握课外写作训练的效果。
(三)实施个性化教学方式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出发点,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写作活动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个性不是单因素的简单存在物,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是由情感、意志、兴趣、气质、能力、经验、品德、信念、世界观等众多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成的综合系统,它是生理、心理、社会等各因素的优化整合。个性化作文教学能使学生通过作文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并在这种真性情的抒发与展示中,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充实,情感得以升华,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自我。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推出构思新颖、内容独特、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语言清新明丽、感情真实自然的好作品,而且有利于挖掘、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发展,培养造就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劳动,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通过立意构思去安排材料,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创新,创新即写作的生命,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精神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创新之路,这也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从平常的事物中寻找到创新的闪光点,正如法国杰出的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所说:“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无尽的源泉。因此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1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 教师的思想观念过于传统
有些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只重视学生能否取得较高的成绩, 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步骤进行设定, 并交给学生应对作文考试的方法, 使学生由以前自由的写作变成现在充满框架的写作, 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写出的作文缺乏创造性。
(二) 学生写作脱离生活实际
初中生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 所以在写作中有时会无话可说, 但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又不得不写一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时, 学生可能就会抄袭作文书中的范文或者自己编一些内容。学生的写作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造成文章内容缺乏真情实感。长期被动地写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不但使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而且抑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 学生语言贫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很多学生都学会了上网, 而且一些学生还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这些学生每天面对电脑, 缺乏与教师、同学的沟通, 语言积累量少, 造成语言贫乏, 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
(四) 学生的素材缺乏新意
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写作模式, 但是其写作素材没有新意。在写“一件最感动的事”时, 学生经常写自己生病时母亲的悉心照顾;写“自己长大了”时, 就写自己为父母洗脚……这些事例缺乏新意, 很可能全班绝大部分的学生写的都是这些事情,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而且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 不注重作文评改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教师安排作文, 学生写好后统一交上来, 教师改完后, 再发给学生。有些学生在拿到作文本后只看一下自己的成绩, 对教师给出的评改并不重视, 还有些学生即使看了评改, 但是在下次写作时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使得作文的评改发挥不出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初中生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 他们喜欢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事物, 但是他们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 而且也不注重积累, 这导致他们的作文水平不高。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 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并且让学生学会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让学生将一天中观察到的事情记录下来, 并对这些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日记中表达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通过写日记,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且能够为写作积累素材。初中生大多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需要在教师的不断督促下, 才能够更好地积累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并且摘抄一些好词好句。教师要定期地让学生进行互相交流, 并互相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以及自己收集的一些好词好句。
(二) 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写作充满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写作。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知识竞赛、朗读比赛,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一定的知识, 这也可以为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户外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学生通过亲近自然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并为写作积累素材。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对其进行鼓励。教师要带着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即使学生只有很小的进步, 教师也要积极地给予鼓励, 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教师也不能对他们进行批评、训斥, 而要对学生进行鼓励, 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出现错误的原因,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 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内容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都是教师给学生一个题目,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题目进行写作。这使得学生即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素材, 但却运用不到。这种教学方式, 不仅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 而且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写作, 使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素材加以运用, 进而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 为学生安排口头作文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刚开始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 演讲的题目可以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刚开始可能会比较紧张, 说话不连贯, 这时教师要不断地鼓励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增强其演讲的信心。教师通过安排口头作文, 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注重作文的评改
教师在评改过程中要恰当地使用评语, 不能过分地夸大, 也不能一味地贬低, 而要讲求实事求是。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评改形式。以往的作文评改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改, 这种评改形式使学生得不到重视。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评改形式, 让学生进行互评。学生在评改之前, 教师要强调评改的重要性, 以便使学生在评改过程中保持严谨的态度。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 使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对文章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找出其中优秀的部分, 而对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学生则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之间互评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初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师要不断总结作文教学经验, 创新教学方法, 使学生乐于写作文, 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通过作文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 而且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 语文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学习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2.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及教案 篇十二
杜建波 设计
亲爱的同学,祝贺你又取得了新的成绩。进入初二,你的作文水平肯定会有新的提高。那么,你知道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有哪些要求吗?让我们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的写作要求吧!《课程标准》是这样说的: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从上述要求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做到感情真挚。作文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史记”,因此,我们要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决不能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当然,说真话要有一定的是非标准,有一定的原则性。我们要在作文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要表述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注意处理好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第二,要培养自己写作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要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认识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充满自信心。二是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名家名作,也要读同龄人的习作,要注意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课本上的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我们应该认真领悟其中的奥妙,学习写作技巧。三是平时养成写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积累语言,积累素材,做有心人。认真对待大作文与课外练笔。四是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如诗会、笔会、文学社活动。五是注重语言锤炼,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第三,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同学们是这样的吗?如果我们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大家在写作时一定要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只有这样,你的作文内容才会丰富起来。有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不断创新。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可见创造才能的重要性。作文必须创新,要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
下面就本学期的作文训练作一个全面的安排,希望你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
第一单元
湖光山色——写一篇游记
你一定游览过家乡的小桥流水、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何不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你游览时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训练
第一单元 写一篇游记
一、训练目标:
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把握住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文章才能写得深写得透,才会感染人。
2、记叙清楚,重点突出。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按移步换景顺序,或者时空两才融合在一起,以游踪为线索,走一程,写一物,脉络清楚。再者,在所记的景物中,要分清主次详略,抓住重点,写具体,写生动。
3、要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游记中的写景,一般是为了抒情言志。写作中须把情、理渗透到景物的描绘刻画之中,做到景与情、景与理的统一和融合。
4、要有点艺术色彩。可以把游地的历史、名胜、人情、习俗、文物、特产以及民间传说、文人诗句等,加以融会贯通,穿插引用,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景物,烘托景物,使画面显得充实饱满,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理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那是很有意义的事。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浏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能作为游记的材料。但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作些努力。
(二)指导:
1、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来
游记散文不能写成流水帐,关键是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要写出游时的“味”来。比如同一座泰山,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季节,在不同人的笔下所具有的情韵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也到泰山去,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就算是两个人在同一季节、同一天去同一个地方,两个人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两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爱好都不一样的,我们的游记散文就是要把这不一样的体验写出来。
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受触动最大的方面去写
我们在游记散文的写作中,一定要试着去捕捉那些撼动我们心灵的东西,捕捉那些刹那间产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
3、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散文讲究借物寓意、托物言志、从而把人们的思想引向一个丰富而深邃的境界。游记散文也应如此。有些游记散文主要描写祖国的壮丽山河,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热情;有些文章则通过一定的事物或游历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某种人生哲理。我们在写游记时应该做到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寄寓一定的思想。
4、游记类散文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及教案06-29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初探07-19
初中语文案例评析试题08-21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难点10-02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10-24
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07-20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研究07-22
初中语文线上教学07-24
初中语文教学的论文07-24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浅议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