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教学观摩心得总结

2024-06-18

关于教师教学观摩心得总结(精选4篇)

1.关于教师教学观摩心得总结 篇一

教学观摩心得

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的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通过这次的教学观摩活动,我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同时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使我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我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李老师精心设计的备课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新颖的图画讲解方式更是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此外,在以往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很心动。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第三,李老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教学基本功扎实,调空课堂能力强,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第四,板书用结构式分解,主线清楚,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

通过这次教学观摩,深感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今后,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我发现教学基本功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基本功的练习,要注意语言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语速要快慢适中,语调要抑扬顿挫。板书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要环环紧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观摩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关于教师教学观摩心得总结 篇二

我们教导语言书的语言,文本的面孔,我们教文本还是教语言?答案是教导语言。阅读教学教学语言使用口语沟通的方法教学生提高口语沟通的质量,学会教导布局寻找文章,写作句子。阅读教学语言的方法是语言课的主要目标。阅读教学专家提出了两个变化:第一,从阅读到实践,第二是将意识形态内容的文本转化为使用语言,也就是说,不能将教材内容作为我们的语言教学内容。这让我想起过去几年里班里的老师都会把学生带入文本环境,然后学生开始从整个班级开始哭泣,其实学生们只能理解其中的意识形态内容文本,这是想法的目标。而语言类应该重点关注悲伤中所显示的文本是什么样的语言,写什么样的方法。

如何教学是采取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生活,学习兴趣,学习有效性和学习评价。这里特别注意要满足 学生的实际,他们不是零起点,所以分为水平,这是学生没有教,这只需要一点点的学生就能掌握,这就是我们需要专注于教学。

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思考

在我是什么读写组合课,我专注于指导的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理解写作的特点的例子,理解第一人用自然界描述水的存在,使用隐喻,拟人等方法写文章具体,生动;第二是老师的水打开学生写的想法,选择生活熟悉,喜欢的东西,通过小组对方,学生评论,老师评论生活和生活,老师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想说,会说,说,写自己的童真,童话。对于学生随机问题,我尽量使用各种形式的评价语言来欣赏,鼓励学生,但也用学生的语气指出缺乏口头表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招生:

我是一个小包。我有一个大胃,它充满了这本书的小主人,但我不觉得累,因为小主人每天我在肩上,我的心感到美丽。小主人的快乐时光 会给我洗个澡!

3.关于教师教学观摩心得总结 篇三

分宜二小 赵秋艳

5月16---17日我和王敏,刘清华等人到宜春参加了小语观摩活动。听了著名教师薛法根的观摩课《鞋匠的儿子》,盛新凤的《乌塔》。彭峰的《七颗钻石》,吴勇《舌尖上的滋味》的观摩课。每堂课都精彩不断。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学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名师们的课堂没有华丽的外衣,也没有所谓扣人心弦的导语,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引领学生感悟课文。感觉一堂课上下来很朴实,却又紧紧地围绕着小学语文课标。他们的课堂朴实自然,却又令人回味无穷。叫人深有“曲终人散有时尽,余音绕梁无绝期”的感觉。

在日常教学中我总以为低年级写字是重点,到了中高年级生字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了,加上生字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渐渐地我就忽视了。可名师们却教育了我中高年级同样要注重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去写。薛法根老师的《鞋匠的儿子》教学首先让学生听写生字,并通过连词成句的练习和重点字词的区分比较,完成了字形的识记,字义的理解。盛新凤老师的《乌塔》课堂回味无穷,以练导学,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方法让一线教师很受用。盛老师设计三个训练三种口语能力让我记忆犹新,即.训练独白体语言、训练对白体语言、训练辨白体语言,通过三个环节(讲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将整堂课环环相扣。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鞋匠的儿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既朴实、扎实,又让人眼前一亮,看似漫不经心,又是有法可依。

薛老师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

1、词语积累,2、概括事件,3、揣摩话语,4、情境运用。薛老师让学生分两组听写6个词语,看似是很简单的形式,其实颇具匠心。把6个词语分两类出现,富有内在联系。一组“尴尬、傲慢、羞辱”是写参议员的,一组“出生卑微、毫不犹豫、反对分裂”是写林肯的。薛老师通过纠正、找近义词、找反义词、品析,解决了字音、形、义的重难点,还教学生学习词语要去归类。颇具幽默的言语,使学生对字的学习印象深刻,更为后面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

薛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流畅、机智、幽默,时刻不忘对学生鼓励和表扬,连批评学生的语言,也不亚于文中林肯的语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师评价:你已经有点像林肯那样,具有演讲的口才了。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全国特级教师居然会在公开课上既直言学生的错误,又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呢!又有谁能想到薛老师居然还会给五年级的指导“尴尬”的写法呢!还会有谁能想到薛老师居然能指导学生给“傲慢”找出“谦虚、谦逊、谦恭和谦卑”四个反义词呢!整个课堂,薛老师用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征服了孩子们,整个教学一气呵成,令人回味无穷 课后,薛法根老师还作了《散文,如何教得不散》的讲座。他以林清玄散文为例,详解了散文该怎样教。薛老师先分析了散文的特点即“散”,散文的缺点也是“散”,再具体讲述了如何处理这样的关系,从以下几个层面考虑:类与篇、虚与实、人与我、内与外、言与意、文与声、阅读与生活、起点与终点。薛教师从文学的高度畅谈,从教学的角度引领,深入浅出的阐述令人受益良多。薛法根老师作为当今小语届的重量级人物,他特有的“薛氏幽默”,独有的厚实底蕴、平实心态、朴实话语、踏实作风都令人如沐春风。回顾两天的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们有理由、更有信心踩着前人的足迹,继续向着本色语文之路踏实前行。

4.关于教师教学观摩心得总结 篇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

唐立娟

2014年3月15日到3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好课堂教 学观摩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了华应龙,许卫兵,蔡宏胜和庄慧芬四位全国著名特级 教师的示范课和他们的优秀经验讲座。我体会到什么是功底深厚,什么是名师魅力。在这里重点与大家分享一下华应龙老师和庄慧芬老师的课。华应龙老师是位理论与实践能完美结合的大师,听他的课确实是一种享受,整 堂课上,充满了人文气息,完全没有了课堂上的约束,让学生自由发挥。课由游戏 “小组口算 比赛”导入,学生们兴致盎然。学生们求出后,华老师围绕这样两个问 题展开讨论:

1、这样比公平吗?为什么?

2、怎样比?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却将平均数的意义讲解得清晰透彻。华老师课堂的最大特点是敢于突破原有思维角度,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 革。他的这节课重点不是计算平均数,而是渗透平均数的内涵和意义。他在课 中放了一段关于平均数的故事,使学生们领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将新课标提倡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华老师喜欢打篮球,他也将篮球融入到 数学例题中。已知篮球队8个人的平均年龄,猜猜他们每个人的年龄,让孩子体 会到平均数的趣味性。随后又让学生比较7个学生队员、1个篮球教练和7个 的平均年龄,让学生发现有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两个平均数差别这 么大?华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更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悟求平均数的一个前提条件:这些数据要很接近、不能相差太多。听华老师的课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学生,被他的睿智和风趣吸引。“我怎么没 想到?”是我最大的感受,没想到他的教学方式如此独特,没想到他的思维模 式如此创新,没想到他的课堂如此有趣。没想到我的收获如此新奇。

庄慧芬老师的示范课《认识图形》,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怎样让学生有一双 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怎样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庄老师整节 课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动手验证、比较归纳来探索菱形的规律,在探索和运用规 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仔细验证,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 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 生命的活力。课后,还听取了庄校长作的《数学,儿童与我在场》的一个专题讲座。在庄 校精彩的讲座中,运用了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分析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数学老师必须注意的许多问题,阐述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 略。其严谨的话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分析,不时得到我们老师的赞许和阵阵 掌声„

上一篇:安全会议议程下一篇:学校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