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2024-09-2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精选12篇)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综合科科员职务描述书

职务:科员工作地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办公室 部门:综合科(办公室)编写日期:2010年11月12日

工作关系

间接上级:人力资源开发办主任

直接上级:综合科科长

内部联系:综合科长、主任、各科室负责人

外部联系: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相关人士

工作职责

1、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普查工作,并按农村人力资源的分布状况、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劳动技能等进行造册登记、建档立卡;逐步建立起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库。

2、负责编制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制定近期和增收目标任务。

3、负责按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发展建立相应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介组织、协会等,对各级成立的职业中介组织、协会进行法律法规监督。

4、负责编制上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按省、市政府的要求将计划批复分解下达各县区;并按季度、统计上报劳务输出、培训等情况。

5、负责协调落实项目资金,并做好资金计划的下达、项目实施后的提款报财及资金到位情况的统计监测工作。

6、负责对全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做好上情下达、纵横联系、后勤保障和本办的人事、财务管理及其它事务。

7、负责拟定本办的表彰、奖励计划。

工作条件和环境

1、大部分时间在办公楼工作,极少有外出要求。

2、办公条件:办公室两间、计算机两台、传真机一台、固定电话

一部、打印机一台、保险箱一个、办公桌椅、储物柜、办公用品等。

知识与技能

1、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2、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能操作使用打印机、传真机等。

3、有较强的计划能、控制和协调能力。

4、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体能要求

1、身体健康,体力充沛,行动敏捷。

2、无严重疾病和传染病。

其他特性

1、责任心强,注重细节,严谨求是。

2、个性随和,积极乐观。

3、有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二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

2006年末, 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 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长期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正在逐步转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主, 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问题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至关重要的战略。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资金、物资和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 尤其需要富足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在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量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基本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 需要一批能正确理解中央农村工作精神、熟悉政府农村工作政策、了解村情、懂农经管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需要精通农业科技的专业技术人才, 需要高素质的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存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亟需通过各种途径缓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瓶颈。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农业发展要超越主要通过增加耕地和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提高产出的传统模式, 现代集约型农业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开发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者, 有赖于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保护生态平衡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关键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使农业增长由原来的依靠开发自然资源转化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舒尔茨的研究结论, “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富是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在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即财产, 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农民是农业科技的直接运用者, 是农村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培养具有现代科技素养、文化素养的农业劳动者, 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改变原有的农业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改善,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对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认识不足

农村的“去组织化”使农民更多的时候以一种个体形态出现。游离状态的农业劳动者在获得生产生活自由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组织“约束”。农民的发展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 在充分认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意义的同时, 不断探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系统措施。

2、农村人力资源丰富, 富余劳动力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迁移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 人力资源丰富, 但是人均耕地少, 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断升级, 加之农业机械化也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 因此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如一个东方神话,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游走。

3、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截至2006年,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仍占到39.5%, 而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50.6%。另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 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 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的“观察、观望”心态。农业劳动力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6.4%, 2006年末, 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 其中, 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94万人。按职称分, 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2万人、46万人和149万人。其次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营管理人才较少。我国部分农业劳动者因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思想”的影响, 市场意识比较淡薄, 信息接收与反馈能力较差, 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再次是身体素质偏差。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人力资资源投资主要是通过教育投资来完成的。中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刀子了二元教育结构。当我们谈及农村教育之时, 主观上已经默认了落后于城市教育的农村教育的存在。实际上, 农村教育是一种大教育, 是指一切可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路径选择

1、转变观念,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农民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部门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工作的力度和进度。人力资源开发, 农民自身的发展需要是内在动力, 外部举措是促进手段。首要的是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 勇于承担公民义务和维护公民权利。相关单位尤其是政府部门, 以人为本, 在农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的良好氛围, 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2、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教育培训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教育成就未来, 现代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的基本手段。面向“三农”的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业教育、农民教育或者是农村教育, 而更应该是三者的有机融合。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 保证入学率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为农村儿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大力发展面向“三农”的职业教育, 让致力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学子们学一技之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三农”的水平;不断探索适应“三农”发展的终身教育体制, 学以致用, 学有所教。

3、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其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 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占到62.3%。农民的这种就业形势既减轻了农村负担,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现阶段城市还有乡村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城市生活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成长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仍是必然趋势。

其二我们也要看到农村劳动力的双向迁移——一部分农民工放弃城里的工作回乡创业;还有一部分“城里人”投入到服务“三农”的工作中来。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通过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势, 如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特色、政策扶持等, 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力量。农村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互动为“三农”工作呈现了另一种思考维度。农村不仅要让农民走出去, 还可以发挥自生特色吸引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 这本身就体现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潜力。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重视对农民的健康投资

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使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可靠有效的保障, 解除农业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完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改善农村医疗环境,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雅崖、张德江:《加强农村社保体系建设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四川劳动保障》, 2010 (2) 。

[2]许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 2010 (27) 。

[3]邓涛:《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 《农村经济》, 2004 (1) 。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现状 农村经济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农村人力资源总量过于庞大,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尖锐。

要想开发、配置和利用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必须对现有农村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现状作出相关的分析。据1999年《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农村年劳动力(男16岁~60岁,女16岁~55岁)约有4.6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1%,其中16岁~2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农村劳动力的35%左右,这一方面表明有过多的劳动力人口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就过早的投入到劳动中,使人力资本低水平积累;另一方面也为农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增加了压力。据调查,目前我国估计剩余劳动力在1.2亿左右。

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固然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个潜在优势,但潜在的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优势,一般的人口并非就是人力资源,只有投入到生产过程,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创造价值的劳动人口才能成为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优势。另外,人是物质资源的创造者,又是物质资源的消费者,创造物质资源是有条件的,消费物质是无条件的,庞大的人口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会减少整个社会用于积累的资本量,恶化人力资源投资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人力资源供给量过大与我国农村耕地等自然资源不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国现有1.5亿剩余劳动力,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力素质整体低下,束缚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结果看,全国56147.9万农村从业人员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3258.7万人,仅占5.8%;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7867.5万人,占14.01%;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3665.5万人,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1356.3万人,占38.04%。2000年我国农村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仅占0.49%,而城镇占到8.899%(见表)。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更加明显。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1988年小学入学率达100%,1993年高校入学率达46%,中学入学率达91%;而我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总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纯农业户从业人员中,有5366.8万人为文盲,占全部农业从业人员17.23%,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仍占到44.05%,高中以上文化只占10.98%。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加快,城乡户籍制度逐渐松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寻找就业岗位。从1994年以来,形成了一年一度居高不下的民工潮,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的转移。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人口上千万,而这些净增人口又主要来自农村,“十五”期间恰逢是农村劳动力供给高峰,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将相当艰巨。据统计,我国现有3.3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剩余约占50%。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还将出现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此外,由于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以及各种不利于转移的制度壁垒、高转移成本、价值观念、习俗、劳动者自身素质等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极不稳定,近年来,已开始出现民工“回流”现象。据农业部调查,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出省就业比重有所下降,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開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的决定因素已经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12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严重滞后,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非常薄弱,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业劳动力的这种文化程度现状与农业科技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要求相距甚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必须坚持,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实现。而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经济改革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一项伟大的任务。这项改革需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农村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只有广大农民具备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农村的改革才能深入下去;农民有了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农村的许多落后和愚昧现象才能逐步消除,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才能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农村经济改革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才有充分发挥作用的载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千方百计地开拓城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消费支出。但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初的经济超常增长、农民收入超常增加的阶段已经过去,加上受传统农业结构的影响,农民的收入增加开始放慢,农村对工业品的有效需求有限。所以,如果仍按老思路去开拓农村市场,以期启动经济,不会有明显的成效。但是,农村和城市一样,农民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社会的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工农业产品已处于供求平衡或已经形成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教育这一特殊的产品仍然供不应求,仍然是卖方市场。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教育产业,增加农村人口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继续消费教育产品的余地,大力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那么,教育产业不仅能够成为我国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而且能为农村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掌握专门技能的人才,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挖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途径,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一个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把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其次,农科教相结合,构筑农村成人科技教育体系。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要继续把搞好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措施,加强协调管理,把农、科、教有机结合起来。在继续抓好成人扫盲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建立县、乡、村科协网络,系统举办农业广播学校,农业函大辅导站、农业技术夜校以及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形成一个开放式、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同时,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发挥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协的作用,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农业新技术,强化科技意识,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土地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实现农民富裕,达到全面小康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快农村城镇化。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好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多增长。其次,加速乡村工业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溢,需要适当的载体来吸纳。现阶段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是乡镇企业。它既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再次,加大城市化吸纳。要下活农业人口转移这盘棋,一是发展小城镇,二是发展大城市,扩大吸纳。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化。目前,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超前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使经济迅速增长。而我国的特点则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不足,并且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大城市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但目前许多城市带动不了周围的小城镇与农村,更吸纳不了多少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原因之一就是城市规模过小。这将不利于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

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这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受地域、人们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难度及复杂性。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培育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一方面可以使农民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接受现代生活的熏陶,使他们在思想意识、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不自觉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后,给滞留在农村的农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带动其周围农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都存在不平衡,受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支配,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会越来越复杂,如果完全依赖市场機制调节,必然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因此加强人力资源流动的宏观调控,全面考虑人力资源配置方向、配置比例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2]万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6

[3]陈继勇肖德程玉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张锡嘏:农村经济问题[M].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003

[5]牛靖南:我国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J].中国农村经济,2004.6

[6]曲直.治穷先治“根”———关注农民教育培训[N].人民政协报,2004.4.13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篇四

但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体制观念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如何打破这一“瓶颈”,让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是一项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现状 对策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乃至我国发展问题的最根本出路,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5.浅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篇五

笪王慧平

目前“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 “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 源,充分发挥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是最关键和根本 的一环。特别是现在国家积极建设新农村,开发农村人力 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战略举措。因此,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实现一个历 史性的变化,即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转向 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提高人力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 贡献率。

凡是人力资源丰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较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国家,一定与其人力资源质量不高,人力资源开发 利用率低紧密相关。目前我国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不全 面、非均衡的,这主要表现在农村,而农村的低水平、不均 衡,首先表现在农民素质偏低与农村人力资源的低水平、不平衡,这也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首先是农村基础教育和思想方面。中国目前农村人

力资源开发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 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而对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保健、在职培训、和迁徙等投入很少。但农村职业教育、成 人教育、在职培训等对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 影响。农民受教育年限短,职业教育普及率低,多数农民 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就会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 持有消极态度,这就大大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此 外,很多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传统的小农意识价值 取向。部分农民的思想禁锢、安于现状,对土地的依赖性 较强,不愿离开土地从事其他行业。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 产,市场经济意识仍然淡薄,观念陈旧。不少农民表现出 颓废和封闭的思想观念,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缺乏 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对腐朽落后 的东西认识不到位,甚至沉溺于封建迷信活动。

第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上也有一定的滞后

性。政策是否有效,关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败,从现 有情况看,农村人力资源公共政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 题。现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缺乏系统性,现有农村人 力资源开发政策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辅助部分散布于其他

“三农”政策之中,缺少专门的政策安排。在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领域,由于其开发对象素质较低、经济条件差、所处 环境相对落后等问题,市场培训机构不愿涉足,一定程度 上被排除在市场之外。政府必须要“主动出击”,制定政 策、使用政策,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己任,以“非市

场”的手段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资本凝聚,最终实现其自 身价值。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仅农村人口就有9亿多人,农

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总体素质不高,未形成高效优质 浅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个对策

一、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

各抒己见12 ■2010■市场研究的人力资本。

农业经济的落后,并不在于自然资源的贫瘠,主要原 因在于人口素质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发 展,不能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只好囿于传统生产方 式从事单一的自然经济。结果,无论自然资源如何丰富或 者人们如何辛勤劳动,都无法得到大量产出,反而造成资 源的浪费和低效率转换,甚至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开发面 临着严峻的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失衡。反之,如果是一个具 有并精于运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机械和市场营销等 现代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可能得 到丰富的产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目前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依 赖于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由劳动者数量的增 多转化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 他们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 带动整个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 的进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社会主义和谐农村,首先要求农村经济繁荣、充满活力,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较大幅度地提

高。当前,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生态环境恶 化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大难题。城 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从 而出现了城市就业难的问题。“三农”问题给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带来了种种的“不和谐”,给顺利推进和谐社 会进程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他 们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全面提高 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才能实现农 村的全面发展。

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大力培养人才,使劳动者成 为善于创造发展条件和运用新生产要素来进行生产的 人,这对于我国的全面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充分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利

用现代教育和网络等技术,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

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发掘农村劳动人群的生产力,提高 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科技文化素 质和社会价值,创造农村集体合作精神,实现农村劳动力 在整个社会中的合理分配,促进农村经济及整个社会发 展。

首先,要全面推进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依托现有的农

业技术推广系统,来补充农业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目前 农业技术推广系统适合农村紧密相连的政府农业工作机

三、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条对策

各抒己见

趮趨市场研究■2010 ■12

构,直接负责向农民提供必要的农业技术服务,这些人员 非常熟悉农村的情况,了解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能够 为农民提供比较有效的技术咨询,是一只重要的师资力 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高等学校和 相关学校的师资力量积极开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对现有 的高校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教师拥有更多 的自主权,以便他们有机会选择完成校外的部分工作。同 时,政府也要制定一些激励性的政策,让这些教师能够开 展有偿服务,从而实现双赢甚至多赢。选派一批适当的高 校毕业生,开展职能服务作为师资力量的补充,目前高校 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毕业生一毕业就面临着 失业的危险,国家可以考虑合适的政策和制度设计,鼓励 部分学生投身到农村职业教育中来,通过这种形式既暂 时缓解了这些学生的就业压力,又为农村带来了新生的 师资力量,有利于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和 改善。此外,还可以积极发展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利用公 司所具有的优势提供相应的师资力量,公司加农户的模 式是一个创新,主要为各类涉农企业所采用,特别是和种 植业、养殖业有关的企业应用更多,这种模式保证了公司 拥有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确保了公司的稳定收益,同时 农户也获得了有关的技术,取得了相应的收益。

第二,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加强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 校、文化站建设。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等农民合作组织,要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 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 的展示教育内容。此外,加强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和政策,引导广大的农民建立一种健康而文明的生活方式。第三,推行积极的金融政策,为新农村的人力资源开 发提供资金保障。利用现有的农业开发银行提供资金支 持,现有的农业开发银行主要是面向涉农的龙头企业,为 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现有的资金渠道中,设立一 种专门资金,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积极发展各种形

式的农业专业协会,不断的完成资金的自我积累。以支持 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开发,农业专业协会是一种新的准 经济组织形式,介于公司和农户之间,负责对农户进行组 织、协调、管理工作并负责向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 其他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形式,协会可以收取一定的费 用,作为服务的报酬。此外,还要大力开展公司加农户的 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由这些公 司完成某种形式的融资行为,大型公司进军农业产业是 一个应该鼓励的发展方向,实践中有很多公司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农 民的素质和技能。

第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的 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但普遍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限,很难将这些剩余劳动力都转化 为非农业户口,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也极其有限,加之 农村青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导致其转 移就业受到限制。针对以上情况,除了要提高劳动力本 身的素质外,还要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有待发展 的地区或国外输出。我们要充分利用开发西部、振兴东 北、中部崛起等机遇,将我国剩余人力资源中的优秀部 分向这些地区合理转移,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 长。同时,要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国外转移,提高 劳务输出总数,减轻就业压力,又可刺激劳动者主动参 加教育和培训,提高对自身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人力资 本积累水平。此外,提高劳动力外出的组织水平,设立统 一的劳务开发管理机构,建立系统的农村劳务开发管理 工作政策和办法。

总的来说,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艰巨的任

务,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有重 要而深远的影响。笙

参考文献:

[1]岳杰勇.新农村建设中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 究,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7期

[2]时海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王晓冬,索志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 新农村经济建设,商业研究.2007年第1期

[4]李恺,项朝阳,李崇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 状及对策取向,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5]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北 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6]王德海,张克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及战略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9期

[7]王广利.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农民增收

问题的治本之策,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12卷 2期

[8]黄秋香,朱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综述,湖南 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28卷11期

6.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六

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

作者:刘世刚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34期

摘 要: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偏低,这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该文在概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提升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农业经济 农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01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经过一段时间教育之后,能够将体能和智能发挥出来,进行生产和服务的适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教育、培训等措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并优化配置,使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趋于合理化,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的过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1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减少,但总量依然庞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拓展,农村人口大量转变为城镇人口;工业化的发展,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一些农民基本上成为终身打工族,已经成为准市民,因而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尽管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总体而言,农村人口的数量依然庞大。据统计,我国2001—2010年每年的农村人口数量都保持着7亿人以上,虽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逐渐减少,但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丰富。

1.2 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素质偏低。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在4.6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有1亿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仍为多数,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的现实,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第二,经营管理素质偏低。我国传统封建小农意识还占据着农民的思想,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产生的“等”、“靠”思想的影响,农民还习惯依赖政府,缺乏自主的经营管理意识,缺乏市场意识,缺乏风险意识。第三,科技素质偏低。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造成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弱,加上我国对农民的职业培训重视不够,导致农民职业技术水平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出现了当了一辈子农民,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不会种地的尴尬局面。

1.3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

受人口控制政策和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结构呈现新的特点:第一,中老年比重较高。受30多年的人口控制政策影响,农村人口在不断减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有些人已经脱离农村,已经成为准市民。而在农村的劳动人口中,年龄偏大,中老年比重很高。第二,女性比重上升。在目前农村适龄人口中,虽然是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的增长速度快于男性,特别是中青年人(20—39岁)中,男性人口比女性少。这是由于这部分人口中,男性青年大多外出务工经商,而女性因为婚育,外出的大多数要返回原籍结婚生育,使得性别比下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教育落后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要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向城市倾斜,也导致教育资源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农村学校教学条件非常落后,教学仪器缺乏,教师待遇低,这导致农村教育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教育中,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而与农村人力资源水平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却往往被人忽视,一些边远农村职业教育根本就是空白。由于农村劳动者技能形成的根本途径被斩断,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就见怪不怪了。

2.2 农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不完善

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主要在于,可以消除剩余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可以持续有效地进行开发。目前我国虽然已经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了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力度,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还处于完善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民的各种保障还是有限的,没有根本上消除其后顾之忧。这就使农民不能从根本上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不能有计划地持续地开展。这就导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处于生计影响之下的低水平之中。

2.3 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不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决定着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而目前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不够,财政扶持力度不够。人力资源投资主要靠教育支出、科技推广费用支出、劳动力流动迁徙费用支出等,其中教育支出是人力资源的主要部分。由于我国教育投资是由县乡一级政府掌握,而现在农村乡镇多为负债运行,这样很难保证农村教育经费足额到位。这样就把教育投入的责任转移到农民身上。农民是经济的弱势群体,仅靠自身的投入无法保证其子女的教育需求,这就使农村教育处于被动境地。目前我国农村人均教育经费和教育经费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例,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3.1 充分发挥政府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方面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既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者,又是各项事务的协调者,只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人力资源提升才能有保障。政府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保证农民切实享有受教育和培训的各项权利。要制定农村人力资源提升的长期规划,使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在制度上得以保证。

3.2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的根本保障。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根本上认识到兴办好职业教育是农村经济腾飞的根本保证。职业教育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特色职业培训,培训出更多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3.3 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全国已经铺开,但该项工作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需要不断缩小。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扶持力度,逐步探索建构和完善适合农村实际,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形成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农村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政府要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入理性、持续发展的轨道。参考文献

7.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尤其是沿海的出口外贸生产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一些工厂倒闭,还有一些工厂为应对危机大量裁员以缩减生产成本,由此,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阵“民工荒”后,2008年至2009年初,又出现了大批农民工返乡的现象。大批返乡农民工赋闲在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重重,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没有掌握较好的实用技术,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简单的生产操作。大批没有专业技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同时,也凸显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些国外的成功经验,探讨和解决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韩、日两国同处亚洲,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国有一些相似之处,二战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在工业飞速壮大发展的同时,两国的农业也均有快速的发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对两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两国在农村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自1970年4月起,以韩国政府为主导倡议的以“勤奋、自助、合作”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即新村运动正式启动,其基本理念是把传统落后的乡村变成现代进步的希望之乡。

韩国新村运动进程中高度重视对人的教育和开发,其核心内容就是新村教育。最初的方式是官民一体同心同德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不分职业、职务、年龄及社会背景都接受了新村教育,无论是国会议员、各部部长、部队将领、教授、法官、企业家、宗教界领导人都与新村指导员、骨干农民一起参加内容与形式相同的培训。新村教育在初期阶段比较注重于对社会各阶层核心骨干人员的培训,后来逐渐扩大其培训范围。进入新时期新村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包括七部分:一是地区社会开发教育;二是意识革新教育;三是经营革新教育;四是青少年教育;五是外国人新村教育;六是幼师培训教育;七是市民教养教育。新村教育以地区开发教育为起点,至今成功地开展了30多年,其内容、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经调整和改进现已成为现代化的国民意识教育运动。

同时,韩国国家农林部等政府部门直接负责农民培训。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审查、评审委员会,实现农业后继者与创业农民培养一体化,使其有连贯性和连续性,包括资金与相关政策制定、调整和管理。根据农民教育的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和扶持的科学原理,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后继农民,改进韩国农业专门学校教育,通过加强创业研修和实践,实施“成长方向型教育”;二是通过对非农科专业人才、大学生加大职业训练,培养“回归农业”的创业型农民;三是通过教育和经营革新,补充和更新原有的农民队伍;四是加强评价与管理体制,发现和宣传优秀农民和他们的先进事迹。建立农业教育审议委员会,按农业专业分类加强专门化教育,贯穿从品种到市场,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培训。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民教育的分工与实施(承担)主体是:第一,专业教育委托专业化生产者团体;第二,农村政策与领导型人才教育委托“韩国农业经营人联合会”和妇女联合会;第三,对已经形成“农业产业化产学研联合体”的区域加以重点扶持[1]。

2 二战后日本的农村教育

二战后,日本实行由教育系统和农业改良普及及事业系统协作开展农民教育工作。1949年立法利用公民馆、图书馆对农村青少年、妇女、成人进行教育。1953年立法规定由政府资助,在村镇对青年农民进行培训。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农民教育更加正规化制度化,全国建有53个县立农业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参加实践一年以上的青年,学习二至三年。办学经费由国家负担2/3,县里负担1/3,还设立农业改良普及及推广机构600多个,实行季节性进修制度,内容有新技术推广、增进农民健康长寿和对后代的教育。

另一个措施是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指导思想是农村青年不再只是农业个体劳动者,而且要成为工业化国家企业的劳动者,这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知识和技能。上世纪90年代,日本农村应届毕业生初升高比率为95.4%。而高中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三类。这一举措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

日本农民教育呈现出教育主体多元化特征。从总体上看,一是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二是高中等农业院校;三是企业与民间的各类培训服务机构;四是各级农民协会;五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改良普及系统。这种由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共同构成的多主体参与,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全方位供给系统,在抓好基层教育的同时,能够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日本的农业高等教育和研究非常注重结合日本实际进行学科布局和科研创新[2]。

3 韩日农村教育经验总结

从韩日两国的农村教育体系运作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相同的经验:

1)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程。

2)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投入足够的经费,政府和民间均给与大力支持,无论是在经济困难时期还是经济迅速腾飞阶段,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都不仅仅停留在政策上,更表现在资金的投入上。

3)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4)有一套科学的计划评估体系,对整个体系的运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制订新的计划,适当超前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知识基础,促使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一步到位地实现从农村转移出去,还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蓄力量。

4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手段和现代媒体,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已经把科技知识和职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一些地区组织部分农村青壮年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少部分农民取得了技术职称,部分农民常年在外经商,甚至从单纯外出打工赚钱到回乡投资兴办企业,已经从“打工者”变为“创业者”、“企业家”,特别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壮年已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的骨干力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的现象说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和开发仍存在很多问题。

4.1 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没有完整的农村教育体系

一些地方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工作无从着手。不少地方的党委、政府没有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放在应有位置,年初无计划,年终无考核,政府调控处于“空档”状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仍处在较低层次。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即使实施了农村人力资源培训,也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流于形式。在教育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普遍存在,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管理落后,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还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法律化,对农民的培训随机性很大,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4.2 农村教育目标定位单一化

我国农村教育的落后,并不仅仅因为是农村贫困、观念的落后,也不仅仅因为是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而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的目标错位。长期以来,潜在的教育导向使我国现行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唯升学的应试教育,过分热衷于书本知识,强调应试升学,鄙视职业技能培训,“轻农”、“弃农” 、“离农”特点显著,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4.3 农村教育资源贫乏且缺乏整合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整体把关不严,质量不高。在软件资源上,农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在硬件资源上,农村教学设施严重落后,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办小学,缺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仪器设备,学生无法享受到城市学生所享受的幻灯机、投影仪和计算机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另外,农村教育资源在农业、科技和教育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不少地方是就农业抓农业、就科技抓科技、就教育抓教育,难以形成一股合力,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政府部门各行其职,多头教育、多头培训,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安排;经费难以做到专款专用,难以落实到人;培训师资和场地得不到有效保障;培训把关不严、随意性较大,只重形式,不讲质量。

4.4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分布不合理

据2008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国农村共有从业人员48 090万人,在三大产业中的从业比例为42.6∶25.2∶32.2。其中,第三产业中30%以上的从业人员集中在传统的批零和交通运输邮政业中,从事新兴服务业的人员相对较少。到2008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已占据我国全部第二产业岗位的57.6%,商业和餐饮业岗位的52.6%,加工制造业岗位的68.2%,建筑业岗位的79.8%。而这部分农民工中高达86%的人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大部分人从事传统型体力劳动,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不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2008年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比例仅为0.6%,而发达国家是3%~4%。我国的非农产业正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大部分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只能从事技术水平较低的工种,如搬运杂物等脏、累活。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村劳动者较为缺乏。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从业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轻,普通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技术行业比重轻的特点[3]。

4.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有效的外源性融资支持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开发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但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偏向城市和工业部门的金融政策取向,使农村金融抑制相当严重。一方面农村金融组织不断萎缩,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农村信贷困境日益突出,表现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严重不足与农村金融机构流动资金大量过剩并存。这些使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缺乏必要的外源性融资支持,不能通过市场制度,去扩大人力资源的开发规模,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率[4]。

5 韩日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5.1 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而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证明,只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农村的发展不仅不会延缓工业化过程,反而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大的市场和人力物力支持,进而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韩国新村运动还告诉我们,单靠农村自身是不足以实现发展目的,必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与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有机联合。因此,我们在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视角简单的局限在农村、农业,而是要同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紧密联系,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紧密联系。

政府的积极支持、大力推动是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韩日的农村教育体系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强有力支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推动新村运动之初,为了防止扯皮推诿,更好地发挥组织指导协调作用,韩国中央政府成立了由内务、农林、工商、建设、文教、邮电、经济企划院等部门行政官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道、直辖市、市、郡、面、邑、村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领导体系。因此,我们的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形成相互协作机制,并在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倾斜,大力进行倡导、扶持、示范、带动。

5.2 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绩效评估体系

结合韩日两国的农村教育经验来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有其特定要素及运作的固定环节、内容和目标。它应该是以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为相关的开发主体,以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为依据,以正规教育、职业培训和医疗卫生等为手段,以发掘、培养、利用和发展农村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最终达到对农村人力资源数量的控制、质量的改善、结构的优化和有效合理配置利用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这样庞大复杂的体系需要有效地进行不断的评估才能更加有效率地运作和实施。

政府应尽快建立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的评估体系,通过评估体系来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从人口规模、人力资源素质、人力资源结构和人力资源流动等多个方面着手,从分析评价中准确的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5.3 构建新的农村特色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要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技术水平,职业技术教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并不完全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和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其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构建应设计为城市、县、乡三级职业教育网络,扩大农村地方办学的自主权,充分利用农业院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现有的设备、师资等资源,开展包括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中,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还是教材、教学方法,都应突出职业特色、区域特色,重视实践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针对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还不高的特点,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分层次,分区域,有区别的展开。例如在区域特色上,应立足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了解人才数量、类型、水平等关键指标,从而使所开发的人力资源能够满足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真正实现为当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标。同时在人才的培养上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特色,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既使是在同一个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往往存在着诸多不同层次。因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同层次的人才开发数量,培养多层次的人才,使高、中、低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更能适应农村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的需要。

5.4 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资金保障体系

政府要调整公共财政投资政策,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规范财政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财政投入在GDP中的比重;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经费比例,改变现行的县、乡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投资主体的投资体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同时加强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各级政府可以建立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并注重和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吸引资本市场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倾斜,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

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营养、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医疗卫生条件等,为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资金保证。

参考文献

[1]汤继伦,芦刚.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J].东疆学刊,2007,24(1):109—112.

[2]赵庆海,王庆菊.国外乡村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1):87—90.

[3]牟秋菊.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85—86.

8.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八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这一消息让全国亿万少年儿童感到欢欣鼓舞。20年了,义务教育法终于开始真正实施了。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程碑。

“两会”代表委员向会议提交议案提案是反映民意和为民谋利的重要途径。综观2006年“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大多数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两会”代表委员非常重视发展农民教育,基于当前农民教育的艰难现状和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代表们建议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农民子女教育:一个也不能少

对于农民子女的教育,代表委员呼吁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和扶持力度,并建议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努力实现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融资的农民教育供给体制。为了使应受教育的农民子女一个不少地接受教育,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应的议案。

一是在城农民工子女。为解决在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代表委员建议:其一,国家对农村的义务教育补贴,应落实到人而不是地区,要钱随人走。其二,发行“教育券”,让农民工向流入地政府“买”回免费义务教育权。应建立起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人学较多的地方和学校给予补助。其三,应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其四,创办农民工子女学校。

二是在乡留守儿童。全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2200多万,其教育和成长问题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社会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代表委员建议:推动关注留守儿童的政策措施出台;各级政府要为他们的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将其中的贫困生纳入重点资助对象;创办留守孩子托管中心或寄宿制学校;发挥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代理家长”,设置“亲情电话”,使他们得到生活上的温暖和关爱。

三是农村在读学生。对农村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代表委员建议:其一,要彻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难题,不仅要发挥政府在经费保障方面的主体作用,而且要调动学生家长的责任意识。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来督促落实这项法律义务,例如张家界出现的“教育警察”做法值得借鉴。其二,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妥善管理,应建立与完善监控机制和投入公示制度。其三,农村教育内容要与农村建设相适应,改变当前农村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现状。

四是农村学生上大学难问题。代表委员建议:通过高等教育资源在全国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管理,降低高校的运营成本和学生的就学成本;控制高校收费标准;对农村孩子要有特殊政策(或补贴或降低学费);国家可以在高校中试点免学费学校,让贫困学生通过学习上的努力,争取到免费上大学的机会;建议发行“高等教育彩票”,为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募集资金;进一步完善“六位一体”(奖、贷、助、减、补、保)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建立有弹性的贷款偿还制度,即:如果贫困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或按国家的要求到特殊行业工作,则由国家部分或全部代还贷款。

农民职业教育:一项也不能少

代表委员建议各级政府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设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农业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技能和创业教育,并制定各类优惠条文鼓励和吸收农民参加教育培训。

针对目前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只占很小比例的现状,代表委员建议:国家要尽快出台法规,保证对农民工进行规范化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夜校和技能短训班;倡导设立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教育门槛”,使农民和当地政府重视对输出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加强培训教材开发,全国统一编写专业教材;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农民工培训,建立企业的农民工培训基地。

针对目前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偏低问题,代表委员建议教育培训在乡务农农民:实施农民“绿色证书”、“农业技师”培训计划,为农村培养专业骨干人才;国家应鼓励职业教育向农村转移,坚持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成教,推进“农科教结合”;有关部门应创造条件免费培训农民学电脑,要呼吁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农民上网;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教育环境建设:一步也不能松

教育环境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对于农村教育环境建设,代表委员的建议有:

一是软件环境建设。缩小目前中国城乡教育差距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代表委员认为,要改变现状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国家要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应尽快出台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村优秀教师流失问题;建立城市教师轮流下乡支教制度,逐步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扩大志愿者队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政府投资资金在农村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建立一些教师特设岗位。

二是硬环境建设。针对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受应试教育严重影响,学习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问题以及校园环境与基础条件普遍较差的问题,代表建议实施“农村学校生态园创新工程”: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建立综合实践课程,编写农村适用乡土教材,建立农村生态校园网;利用学校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活动,学生家长和附近农民到学校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发布产品信息等。还建议农村中小学实行一校挂两牌,办日校和夜校,成为乡村的文化和科教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邓小平理论研究室 王鸿 邮编:102800)

9.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九

为了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工作,@@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加强农村劳务开发、优化农村就业结构、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开展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方面进行了有

效的探索,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劳务开发五个机制,,逐步形成了“农民工+培训基地+企业”的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2003年,全县共开展培训126期,培训农民13200多人次,输出劳务13.2万人,劳务收入11多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已经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8万人,增长13.6,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有序地展开。概括我们的运作方式和基本作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政府统筹与市场运作相配套的长效机制

@@县农村劳动力总数80万余人,据测算,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农林牧渔业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为2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道难题,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从2001年开始,县委、市政府就通过不断强化行政推动,把加强农村劳务开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重要实事来办。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度。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把农村劳务开发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督查、考核。县、乡两级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劳务开发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履行市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进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注意总结和交流各地经验,经常性召开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会议,不断推动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上新水平。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落实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的意见》、《2003-2010年农村劳务开发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营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加大劳务开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劳务开发专项资金,有关单位统筹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和劳务开发龙头企业、重点乡镇的奖励。

三是市场运作,培育劳务中介。在不断强化行政推动的同时,积极培育劳务输出市场主体,以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成立@@县劳务输出中心,同时在龙港等4个发达乡镇和12个省级欠发达乡镇成立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站,实现了欠发达乡镇和发达乡镇在工作中互动与合作。按自愿、民主、平等、互助的原则,把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学机构、中介机构、用人企业等各种力量组织起来,实施统一的经营策略。通过劳务信息发布、技能培训、职业推介、举办劳务供需见面会等方式,不断增强对各种信息、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提高劳务开发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自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成立2年以来,共向欠发达乡镇传递用工岗位信息8000多个,成功推介用工2000多人。

二、建立技能培训与职业推介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既是劳务开发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努力健全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建立新的培训工作机制。

一是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教学和实践训练条件建设,在县民兵训练基地新建了300平方米的缝纫车工教室,购置了60台缝纫机,建成了@@县农民技能培训中心;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确定@@县职业技术高中等10个教育培训机构为县级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和用工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走“先培训、后就业”的路子。比如县培训中心与温州市泰勒制药有限公司、温州市海马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新雅印刷有限公司等长年建立了劳务培训与输出关系,上半年已经向这些企业输出劳务500多名。通过对培训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全县建立起农业与非农部门统筹、学校与企业结合、乡镇与企业合作的培训机制,形成县、乡和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学校等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培训网络体系。

二是开展灵活多样办学方式。坚持农民受益、学校有利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大力开展1个星期左右的常识性引导型培训,增强农民寻找就业岗位的能力,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积极开展1月左右的熟练工的培训,结合学历教育开展1年以上高级工的培训,提高农民进城的择业竞争力。为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培训内容。根据各地劳务市场需求状况,开展了传统技术型、新兴产业型和现代服务型“三大类型”专业培训,同时立足当地优势,开展井巷爆破、纺织缝纫、电子装配和商标印刷等特色培训,不仅解决了本地劳务的就

业,也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壮大发展。

三是积极引导各培训教育机构向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实现招生、培训、就业、跟踪服务一体化。目前全县有5个培训学校经劳动部门批准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一些学校还设立了职业介绍部门。@@县职业技术高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已达10个工种,每年推荐就业近1000人,从该校毕业(结业)的学生(学员),就业率达98。经过鉴定持证上岗的人员工资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如针对我县井巷劳务大规模输出却缺乏规范化管理,爆破人员队伍中持证上岗人员紧缺的实际,全县从2002年开始开展了3期井巷爆破人员培训,共培训人员150多名,经过培训后,这些劳务月工资收入从1000多元上涨到3000多元,翻了两倍。

三、建立引导转移与便民利民相结合的服务机制

我们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高效服务,促进农民进城务工和外出就业。

一是对外出农民,简化办事手续,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农村劳务办印发了“@@县农民外出务工指南”“@@县驻外机构联系一览表”和“@@县主要技能培训机构基本情况一览表”,张贴到村,方便农民外出求职和选择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劳动保障部门把农民培训与就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用工信息、求职指导、技能培训、鉴定考证、职业推介,以及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等方面积极为农民提供服务。县司法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县法律援助中心增加了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职责,并成立了“法之剑律师事务所外出(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站”。两年来专为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多件,受援农民工157人,为他们挽回和减少损失600多万元。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扩大农民就业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

二是对进入本县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我们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出一条农民进的来,住的下的工作路子。对户籍制度实行重大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同时,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应改革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连的劳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努力创造一个使城乡劳动力在就业、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权利平等、机会均等的制度环境。在就业方面,取消各种准入条件,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在教育方面,进入本县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安排其子女就近入学,不收取任何附加费用。在社会生活方面,树立进城农民是“新的市民”的价值理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暂住人口”,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环境。到2003年全县就有4万多名农民进城落户,从“农民”转化为“市民”,他们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应享受的权利待遇与当地市民一视同仁。

四、建立异地输出与本地转移同步的就业机制

近年来,我县坚持本地与外地市场一起抓,不断扩大就业领域,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就业格局。

一方面,抓住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机遇,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和山海劳务协作,做好劳务异地输出。各乡镇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山海协作、招商引资的机会,想方设法参加沿海地区召开的各种劳务交流会,进行广泛的劳务交流和洽谈;定期同沿海发达城市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交流会、劳务供需见面会,有序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与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劳动力交流中心签订长期了长期的劳务协作关系,双方定期举办劳务招聘会;五凤乡引导本地农民走“电子装配”特色劳务输出,每年都组织温州电子加工企业前来招工;沿浦镇每年都会邀请制鞋公司和当地农民举办以“鞋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把打工经济与当地文化产业两块蛋糕一同做大;赤溪镇利用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之际,联系结对帮扶的宁波市北仑区有关企业来本地开展订单培训,最多一次就签定150人的劳务输出合同。

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三化”战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2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到2003年,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带动农户5.6万户,占总农户数的30%。有注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00家,直接安排近2万名农民就业。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培植城镇产业体系,为农民提供就业新载体。近年全市新开发城区面积500多万平方米,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与定居。新上工业项目300多个,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新增市场经营面积40万平方米,增加就业岗位10000人。

五、建立外出就业与回乡创业并举的双向流动机制

在抓好农民外出就业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能够施展聪明才智的创业平台。一大批外出务工农民从“打工者”变为回乡“创业者”,从农民变为商人,他们带回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全新的市场意识,成为一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民致富的生力军。他们的角色转换,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引导一批农民走出去,成为打工经济的领路人。一些在外地闯出了市场的农民大胆的把本村、本乡的农民组织起来,把本地的特色劳务优势做强做大。如@@县矾山镇现在大大小小的井巷劳务公司就有几十家,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些本地人在外成功了,回来在把父老乡亲组织起来,一起抢占井巷建筑劳务市场的,对于他们,一些人已经把他们的称呼从“包工头”叫成了“打工头”。

二是立足本地资源开发,做好修路人。一些打工者在外面赚钱回来后,积极投身到本地的产业开发中去,利用在外面积累的市场经济知识,推进本地的产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发展。如现在的@@县安盛马蹄笋有限公司,也是其创始人利用在外务工赚的资金投资当地的特产马蹄笋,从单一的种植开始,通过几年时间,一直发展到现在产、供、销一条龙的资产上千万的龙头企业。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是引进一个新兴产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开路人。市场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和一些优势产业的日新月异,在增加一些外出务工者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不断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他们比那些还没走出家门的农民更清楚自己的比较优势,也更清楚如何把他们做大。以手工劳务加工为主的五凤乡的海马电子加工厂,就是当地的一些能人看到了本地劳动力富余和低廉的优势刚从温州引进来的。它的引进,不仅每年为当地创造近百万的税收收入,而且还解决了2000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当地农民每年就工资收入就达到了2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贡献。

10.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十

人力资源被誉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中女性人力资源是社会总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女性人力资源得到了持续的开发,但开发水平极不平衡,在城市里,女性人力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男女机会趋于平等,但在农村,由于长期受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以及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影响,农村女性在接受人力资源开发上遇到不公正待遇,力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且进展缓慢。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劳务输出的较多的省区之一,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广西大量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儿童、妇女、老人,俗称“613899”部队。人力资源的素质低和人力资本的存量少在一定程度制约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有利于维护广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当前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现状和问题

(一)受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养不高

广西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根据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广西乡村 6 岁以上女性人口未上过学的比重为 7.61%,小学文化占46.62,初中文化占 40.21%,高中及以上文化占5.56%.而同期乡村 6 岁以上男性人口未上过学的比重仅为 2.46%,小学文化占 39.52%,初中文化占 48.96%,高中及以上文化占 9.06%.可以看出,广西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不高,比农村男性受教育程度要低得多。

(二)政治参与程度不高,话语权不够

农村女性干部在基层公共管理和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广西加强了农村女性基层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担任农村“两委”的女性干部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广西农村女性参政议政的比例仍然不高,女性在基层管理和决策中的“话语权”不够。根据《2013 年度广西妇女发展状况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3 年,广西全区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为 18.3%,其中村委会主任中女性的比重为 7.2%;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为 44.4%.

(三)身体素质不高,健康状况欠佳

良好的身体条件是农村女性从事生产经营,照顾家庭,培育子女的前提。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广西农村孕妇死亡率 14.7/10 万,高于广西城市孕产妇死亡率 12.9/10 万。有学者近期对广西某县农村育龄期妇女病普查,结果发现农村育龄期妇女发病率高达 37.51%.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女性倾向于早婚早孕,对卫生健康知识缺乏了解,对母婴保健不够重视,影响到她们的身体素质。由于大量男性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女性承担起了主要的农业活动、家庭抚养和赡养责任,长期以往积劳成疾。

(四)接受培训少,专业技能差

接受培训和成人继续教育是现代农村人力资源再开发的一种有效形式,然而广西农村女性接受培训的机会和自主意愿不高。据统计,2013 年,广西全区培训农村社会结业人数为 37969 人,而同期相邻省份广东的农村劳动者接受培训人数高达 187219人,大约是广西的 5 倍。在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者中,占主要的是男性,女性比例并不高,据有关学者实地调研发现女性仅占 40%左右。

(五)外出务工经历少,社会经验不足

广西长期是劳务输出大区,根据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广西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 680 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占 59.1%,女性劳动力占 40.9%.由此可知,广西的农村劳动力输出主要以男性为主,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的机会并不多,这也致使广西多数农村女性的阅历少,社会经验不够,缺少在实践工作里“干中学”的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宝贵机会。

二、制约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分析

(一)自我因素:农村子女自我发展意识较弱

由于广西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中,信息传播比较闭塞,农村女性与外界交往少,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狭窄,造成了农村女性狭隘保守的思想观念,其“等、靠、要”的心态比较严重,在民族贫困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相当多的农村女性习惯于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只注重眼前利益而缺少长远打算,不太愿意挑战和开发自己,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不够,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继而影响了她们的个人的就业和创业。

(二)家庭因素: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

当前,男女平等在我国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且得到了法律的保障,然而由于受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贫困文化的影响,广西农村地区家庭的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农村家庭的宗族家支观念和刻板的社会性别观念仍然比较强,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例如广西彝族至今还有“缺不得粮食、少不了家支”的男性为主的传宗接代思想。家庭重男轻女思想的盛行,致使广西农村女性有从小就很少的受教育和其它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

(三)社会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开发的又一因素。广西属于西部地区,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也就意味着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容纳农村女性就业的人数十分有限。在我国,第三产业一直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但就广西而言,第三产业发展的程度不高,特别是城镇郊区第三产业规模小、力量分散,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这也就意味着广西农村女性在当地实践工作里“干中学”的提升机会不多。

(四)制度因素:农村教育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可以说是影响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性因素。农村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民生工程,在短期内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出于政绩工程的考虑,一些落后地区在面对捉襟见肘的财政资金上,往往会减少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导致农村教育体系不完善、农村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落后的局面,极大地影响了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此外,广西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也不够完善,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还不够,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远落后于城市,医疗资源的分布也不够合理,难以满足广西农村女性卫生健康的需求。一些地方病、流行病、妇科病在广西农村女性群体中比较普遍,还有相当多的农村贫困女性在重大疾病面前因高额的医药费而无能为力。在某些民族地区农村女性由于无法享受到较高质量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或难以承受其高额的医疗成本,在健康问题上过度迷信于巫师法术,致使贻误最佳治疗时期而加重病情。

三、促进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加大农村教育投资,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是提升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基础义务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两大部分。在基础义务教育上,要继续贯彻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进一步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适当加大对农村女童的校园生活补贴。特别是要保障和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女童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努力提高整个广西农村女性受教育年限。职业教育方面,除了一贯的加大对农村适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习费用补贴外,还应该降低农村女生进入职业院校入学的门槛和标准,让更多的农村女生能够进入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就成人职业教育而言,要依托各地区的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女性的特点和专长,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劳动职业技能素养。

(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制,提高农村女性健康水平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对于增强广西农村女性身体素质来说意义重大。一是要合理分配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充分照顾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加大对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乡村基础医护人员在常见病方面的诊治能力,让大多数农村女性能够在“家门口”解决一般性常见的身体健康问题。二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活动,继续扩大母婴健康“两免一补”幸福工程、农村女性“两癌”免费检查项目、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等项目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村女性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成果。三是积极促进广西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规范民族医药行业秩序。民族医药是各少数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创立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在保障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卫生健康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积极推进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组织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工作,规范民族医药行业秩序,坚决打击各种邪教组织的非法行医行为。

(三)营造良好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环境

一是要深化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动员全社会力量通过树立典型、宣传政策、引导舆论等方式宣扬男女平等思想,要在广大农村地区解除思想观念的桎梏、突破认识固化的篱笆,破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消除性别歧视的观念,塑造多元的农村女性形象,营造有利于广西农村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激励广大农村女性积极投身于广西经济社会建设当中。二是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做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使各类社会资源向农村女性群体倾斜,建立专门针对广西农村女性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加强对农村女性就业和创业的培训与指导,促进广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开发。

(四)加强农村妇女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女性话语权

首先,以妇联为代表的妇女组织是政府了解和沟通农村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应进一步发挥其职能作用。广西各级妇联组织应立足于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从农村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农村女性就业服务热线”、“农村女性法律援助中心”等农村女性专项服务渠道,为广大农村女性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其次,应加强农村女性经济组织建设。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形势、市场的需求以及不同民族农村女性的特点,建立形式多样的基层农村女性经济合作社,一方面农村女性可以通过闲暇时间来提高技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继续在农村从事农活,照顾家庭。最后,还应该鼓励农村女性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继续提高广西农村“两委”的女性以及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干部的数量和比例,维护农村女性干部在选拔、任用和晋升上不受歧视,要让更多的农村女性群体广泛参与到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提高农村女性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丽阳。17342 名农村育龄期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营养保健,2012,(10)。

[2]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 2013[Z].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1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合理开发 问题研究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4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丌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丌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l%左右。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丌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2.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妨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亿人。

(2)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二、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實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丌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丌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丌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丌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同农村人力资源丌发的最有效措施。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没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1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篇十二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 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增长速度快。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 但由于我国人口生育工作曾一度失控, 人口基数居世界第一, 农村人口数量和农村劳动力数量十分巨大。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 我国共有农村人口72, 750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55.06%。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估计在2.5亿~3.3亿, 每年还有大约600万的新增劳动力。因此,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高位增长的水平。

(二) 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较低。

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一般来说, 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与其受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其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 农村中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5.14%, 文盲率达到11.17%。其次, 由于营养、卫生、医疗、保健以及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也低于平均水平。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农民看病难的状况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卫生和医疗设施匮乏, 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和保健的需要。

(三) 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我国农村劳动力想要实现非农就业是很困难的, 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 由于我国农村的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 农村多余的劳动力难以向非农业转移。其次,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范围。另外,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 严重的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四) 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存在障碍。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低, 使得劳动力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看, 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自谋出路, 在城市务工就业的主要方式还是靠家庭成员的带领、亲朋好友的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的示范等传统方式, 在这种供求信息缺失的情况下, 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很低, 并且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着盲目性。另外,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地位, 只能在低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 并且就业主要集中于稳定性差、收入低、劳动强度大、晋升机会少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部分地方政府官员思想认识不足。

地方政府作为教育投资的主体, 缺乏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由于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收益的长期性, 与很多地方政府官员追求短期政绩的心理存在矛盾, 片面强调经济建设, 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培训、扫除文盲等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由于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的待遇和政策没有落实, 一些农校、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处于闲置或无用武之地, 出现了人才短缺和浪费并存的现象, 农村现有人才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

(二) 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支持力度不够。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 政府应处于主体地位。我国每年GNP的2.5%左右用于教育投入, 而明显较少的国家教育投入又严重倾斜于城市及高等教育, 极少部分能够真正投入到农村教育。义务教育中政府的责任越来越下移至地方政府, 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尤其是基层乡镇普遍财政困难, 难以保证教育经费到位, 致使农村地区教育经费严重缺乏, 教学设备陈旧落后, 拖欠教师工资, 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持续有效的开发。

(三) 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滞后。

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覆盖面不广, 很多农村劳动力在结束了基础教育之后, 很少有机会再继续进修。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 很多职业培训学校对农民培训采用了普通模式,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并存在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相脱离的倾向。加之政府和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全面重视和支持的局面尚未形成, 经费投入较少, 办学条件差, 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大, 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也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另外, 外出务工人员也很少接受继续教育, 较低的文化水平使他们在求职方面缺乏竞争力, 多数只能选择一些收入低、不稳定、层次低的工作, 因而也无力对自身进行高层次的素质开发。

(四) 农民自身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

农民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另一主体, 是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和受益者的统一体。然而, 农民对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积极性, 影响了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由于传统思想文化及陈旧教育的消极影响, 广大农民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 认为农村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 形成了受教育只为升学的错误观念, 而不是将其看作致富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源泉, 显然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新技术, 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缺乏基本认识。这种狭隘而片面的思想观念妨碍了农民的自我开发意识和素质能力的自我增进。

(五) 缺乏系统科学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组织体系。

由于人力资源开发在近些年才在我国出现, 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更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 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是一项长期工作, 而有些地区对农民进行培训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对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以及紧迫感。其次,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系统的研究与规划, 培训的内容往往与现实脱节, 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培训项目,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另外, 农村需要培训的劳动力数量庞大, 但是各级政府所能提供的培训项目和培训人员的数量非常有限, 这就难免出现供给远远低于需求的现象。

三、深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今时代, 人力资本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而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则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根本。因此, 各级政府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把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制定各种切合农村, 农民实际的政策和制度, 保证人力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其次, 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 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普及教育, 鼓励并促使他们进行教育投资, 为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奠定思想基础。

(二) 继续加大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合理有效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从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来提供保证, 这就需要依靠一定的资金支持。首先, 要加大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以提高身体素质。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要尽力完善农村医疗设施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探索适合农村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 全面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健康体质, 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其次,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这是提高我国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因此, 必须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三) 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

首先, 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是加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可以按照不同层次来展开进行:一是扫盲教育。主要针对的是我国农村目前存在的文盲及半文盲群体, 举办各种类型的扫盲培训班, 以扫除文盲。二是提高教育, 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村劳动力, 利用晚上或农闲时教授他们一些简单的农业技术、实用的经济、法律知识, 和一些专门技术和技能的培训, 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三是学历教育。主要是以农业大中专院校为主, 采取函授和委托培养等方式, 针对农村优秀中青年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农业现代化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 以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的专门人才。其次, 切实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这是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直接培养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 对于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同时, 适当适时分流, 多层次, 多渠道, 多形式地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以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出大批实用型人才。

(四) 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这是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 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的有效途径, 也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首先, 要尽快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转移, 以改善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分散和无序状态。其次, 加快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更好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有利于扩大内需, 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第三, 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关培训的基础上, 推动其向非农产业流动, 将农民流动进城就业并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加快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

(五) 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是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条件。一方面, 要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各管理部门要通力合作,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系统的组织和规划, 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系统保证。另一方面,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分别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流动、使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规范性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叶水英, 张德山.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现代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2].宋述科.试论新农村建设体系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科技信息, 2008:27

[3].姜道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

[4].岳杰勇.新农村建设中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8, 7

[5].郄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 3

上一篇:西班牙留学优势与申请条件下一篇:秋季幼儿保健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