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

2024-10-23

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10篇)

1.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 篇一

如果说一滴水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那么,我相信,一片小小的叶子也能映射出人间的真情。今天,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就为我们讲述了它与三个艺术家之间的感人故事。走进故事之前,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ppt)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结尾写法之妙

2.探讨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三、再现故事、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请一位同学复述故事。(引导学生从三要素角度概括)

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狭窄、阴湿、穷苦)

人物:贝尔曼、琼珊、苏艾、医生——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情节: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

示例:在华盛顿广场的一个狭窄破旧的小区里,住着三个艺术家,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了肺炎,生命垂危。她固执地认为窗外飘零的藤叶就是自己生命的昭示,当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就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画出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使她重燃生活的希望,绝处逢生,而老画家却因风吹雨打染上肺炎而去世。

四、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四天的时间里,三个社会底层的穷艺术家,一片小小的常春藤叶,共同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1、了解琼珊的命运转变。故事开头就告诉我们,琼珊得了肺炎。

(1)医生是怎么说的?(希望只有一成)

(2)她自己觉得呢?(自己快要死了)

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琼珊的这种感受?找出来,带上感情读一读。

(见文中①②③④句)

(3)小说的最后告诉我们她活了下来,表现精神好转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

2、讨论交流:是谁挽救了琼珊?

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肺炎,从一开始的心灰意冷、数叶等死到最终的重新振作,点燃生活的希望,真让人感到欣慰。欣慰之余,我们静下来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挽救了琼珊?(小组讨论2分钟。)

(1)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

(2)苏艾。室友,萍水相逢,不离不弃。一位善良、具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姑娘。不仅在生活上给生病的琼珊以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给她精神上的鼓励。

(3)医生。尽力医治,意味深长的提醒。

(4)琼珊。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再见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无济于事。琼珊的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

(5)周围的这几个人。都给了她力所能及的关爱。

(6)最后的常青藤叶。(是谁创作的?归根到底还是贝尔曼)

小结:

是啊,琼珊的生命奇迹是大家共同创造的,既需要她自己坚定的信念;也需要医生精心的治疗、意味深长的提醒;需要苏艾危难之中不离不弃的耐心呵护、热情的鼓励;更有老画家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的藤叶的作为精神支持。

教师: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是琼珊的亲人吗?(不是)

教师:你从他们共同救助琼珊的行动中看到了什么?(一列同学依次用一个词概括:爱、善良、真善美、无私、崇高等)

教师:刚才有同学用了“崇高”“伟大”的字眼,一般都用在英雄身上,而用在小人物身上合不合适?(合适)

教师:为什么?(伟大来自平凡)

爱心,不是英雄的专利,伟大往往来自平凡。社会底层的贫苦人自身能够生存下去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自顾不暇,很多人往往会自扫门前雪。而文中的这些底层的平凡的人们在苦难来临之时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甚至付出生命代价,让我们感到了底层的善良,人性的高贵。)

3、琼珊的精神支柱。

这些人中,谁起了关键的作用?(贝尔曼)

(1)贝尔曼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前后左右合作分析讨论一下。文章总共几次写到贝尔曼?(三次,先明确哪三次)

①第一次描写出现在哪一节?请一生读第30节。

第一次见面你对这老头的印象怎样?

一个相貌丑陋、酗酒成性、性格暴躁、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②贝尔曼的第二次出场主要是跟苏艾的对话,我们请两位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看看这第二次出场同学们对他的印象是否有所改观?

第二次见面,大家对贝尔曼是不是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呢?

贝尔曼关爱他人、善良、富有同情心。让我们觉得这个老头还是有那那么一点可爱的地方的。

③贝尔曼的第三次出场是通过苏艾之口侧面描写的,齐读最后一段。

这次贝尔曼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心灵的震撼,通过医生和苏艾的话,得知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每次读到最后这一段,我的心都被强烈的震撼着,我觉得他小鬼般的身体在我的面前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只是有些不明白,这最能展现贝尔曼崇高精神的场景,作者却没有正面细致的刻画出来,而是在小说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才借助他人之口转述了一下。这个情节他是忽略了?还是有意的安排?如果让我们展开想象,来把这个场面补充完整,应该怎么描写?不要凭空去想象,找到想象点,即末段的提示,注意合情合理。用好动作、语言、面貌、心理、细节等手法进行评价。年老、体弱(小鬼似的身材)、天黑、风雪、高墙、颜料易被雨水冲掉,贝尔曼一定遇到了不少麻烦。写出波折才不失真。大家可以用一两句话说说你讲注意描述那些细节,集体合作设计场景。教师再展现一段成品,如果将场景描写放在文中,让大家比较优劣。引出欧亨利式结尾。

作者的巧妙的构思技巧。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在结尾高潮处戛然而止,使人恍然大悟。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艺术留白,令人回味无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苏联有位作家曾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即“卒章显志”。欧亨利小说擅长在文章结尾时让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营造审美的刺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老贝尔曼在凄风冷雨中战斗了一夜,终于画成了最后的藤叶,而他也因此染上了肺炎,并很快的死去了。而他留给琼珊的珍贵的礼物——最后的藤叶却风雨中傲立,成了光秃秃的墙上的一道绝美的风景。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叶子?

(2)最后的常春藤叶(生齐声朗读ppt上的内容)

①贝尔曼为何不把叶子画成翠绿的颜色?一是不真实,时令在深秋,饱受风吹雨打。二是人与叶有相似之处,饱受风雨侵蚀的叶子如同经受病魔摧残的琼珊,同病相怜。

②叶子对琼珊来首,意味着什么呢?最后一片叶子是希望的象征,生命的寄托,是支撑琼珊活下去的精神支点。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最后的常春藤叶”,历经了几天几夜秋风秋雨的侵袭依然是深绿的、傲然地挂在枝头!竟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象征了生命在凄风苦雨中顽强的生存,它是生命的象征,是美丽的象征,是诗意生活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信念,象征着精神信念可以战胜一切磨难。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启示,生的希望。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觉得那些字词需要用重音来强调,从而突出最后的常春藤叶顽强的生命力?(仍旧、深绿、傲然、依旧、仍在。再齐声朗读。)

五、藤叶内涵,主题探究

1.贝尔曼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他的杰作到底是什么?(最后的常春藤叶)

为什么这样说?(1)从画技方面来分析,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她们,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2)从体现的主人公精神方面来分析,这片藤叶是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它给予琼珊生的希望勇气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展现了贝尔曼高尚的人格和善良的品德,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这是一幅人性世界的千古名画,是在二十五年的画布上描绘了真善美的青丹。

法国雕塑家罗丹:“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作一个人。”只有先做好一个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善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奉献了绝世的杰作,生花妙笔绘就了世上最浓的生命之绿。这片叶子也不再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叶子,它承载了太多的精神元素,有希望,有爱,有人性美的光辉。(ppt一片绿叶,上面闪烁着几个红字)我相信,贝尔曼会因这片世上最美的叶子,永远活在人们心灵的上空。

2.这篇小说的题目其实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比如《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你觉得那一个更好?为什么?

【明确】常春藤叶的象征意义

“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象征忠诚;在希腊神话里,“常春藤”代表酒神,代表欢乐和活力,同时也象征着不朽和永恒的青春;而尼采又将酒神作为音乐艺术的代表。

“常春”二字有着深刻的含义。这片叶子是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是崇高的爱心的付出,是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是真善美的丹青,更是人生最精彩的杰作!它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它是一个人生命的寄托,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奉献。生命固然不能永恒,但绿色是永恒的,人类的真善美的精神是永恒的!而其他题目都不能体现这么深的含义。

3.常春藤叶的故事讲完了,现在大家合上课本,根据你的阅读和理解,你认为本文是一篇关于谁的故事?它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启示?

(1)关于琼珊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要有精神支点,要热爱生命。

生命需要信念支撑,信念决定生命质量。人在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会走向衰竭,甚至死亡;而一旦坚守对于生命的信念,就会转危为安、柳暗花明。

一个人在挫折困难面前要有不息的战斗精神,要有信念去支持自己的人生大厦,哪怕在最最危难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放弃是一个闪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生命的奇迹往往属于那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有着在危难时刻懂得自救的人。让我们也记住海明威的那句话“一个人尽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信念、精神等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这样的精神。

(2)关于贝尔曼的故事。从他和苏艾的身上,揭示出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里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让我们震撼。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个平凡的英雄,完成自己今生的杰作,只要心中装有爱,只要勇于付出爱。

(道德的行为是不考虑值与不值的,他只是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追求,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和精神的伟岸,体现出的是个体生命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道德的力量、精神的传承,至真至善的人性,迸发出灿烂的生命之光。)

教师总结: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境,失落与沮丧也在所难免,但是一定要记住,痛苦之后,还要坚强!

琼珊曾因病痛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其实本文作者欧·亨利,他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艰难与坎坷,他幼年丧母,生活极为困苦,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甚至做过监狱,但是生活的种.种苦难没有打垮他,反而将他造就成了一个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让我不禁想到了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

所以,同学们,请热爱生命,不只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还要要热爱他人的生命,热爱一切生命。爱是这个世界共同的守望和期盼。“人”这个字就是“互相支撑”而成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能多多关爱他人的生命,每个人才能立稳脚跟,才能顶天立地,世界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构成的和谐美好的人间!我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大家心中的光明和力量,用自己的双手握住自己生命中的常春藤。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最后让我们齐读食指的诗《热爱生命》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六、作业:

1.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欧亨利小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独特的语言风格。

“欧?亨利式的小说往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品味语言的魅力

2.比较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爱的牺牲》,进一步体会欧·亨利结尾的妙处。

2.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 篇二

一.学科特征突显对人文性的理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人教版教材加入了许多有关人文、人性的内容, 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特征的同时, 力求突出对人文性的理解, 努力“挣脱功利主义和工具性的桎梏, 为语文教育走向其人文性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为便于研究, 仅以第一册内容为依据 (以下同) 。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花未眠》《我的空中楼阁》《〈宽容〉序言》等。人文性特质的增强, 对人性的尊重, 赋予了语文教育更多的生活意义和人性价值, 这是对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怀的具体体现。人教版教材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 进行了重新选择。比如:朦胧派诗人舒婷作品的不同取舍, 《致橡树》的回归取代了旧教材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怀。《致橡树》表达了对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爱的追求, 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平等, 友爱, 团结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而《祖国》则更多表达的是热爱祖国的“政治”话题。

二.编排体系结构趋于整合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格乔伊说:“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习能力及方法的重要性, 而人教版教材显然注重了这一方面。其主要体现就是结构的日趋整合, 即构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教材体系。这一体系, 不仅有机地融合了语文内部的读、写、说的要求, 而且紧密地联系了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 多层次, 多角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在阅读教材中, 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 兼顾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相配合, 合编为一本书。”[2]阅读教材部分, 仍按单元组合编写, 但人教版教材的独特之处, 就是改文体杂糅回归为文体统一, 每单元都按照文体组织, 每四课组成一单元, 共六单元, 每单元前均保持有单元说明, 并且每单元后都有知识短文的学习。课文共有24篇,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50%, 每篇课前删除了所谓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 单元说明更见详细。基本按照先介绍本单元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再说明其相关的特点, 最后强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展开编写。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知识短文和综合性专题的学习内容。比如:第一册新增了《综合性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散文的艺术魅力》《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等5篇文章。显然, 人教版教材不仅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贯通、衔接, 还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纵横联系, 而且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 还注重学习过程。这样, 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3]。

在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 按照写作心理编排, 内容整合优化易于学生接受。比如, 教材第一册“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也分五个单元, 但内容更加紧凑, 如把“用心感受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整合为“感觉与思考”等。把单元外材料“自由写作实践”整合为一单元, 且新增了“个性与创新”单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写作的内部规律, 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见, 人教版教材内容最出彩之处就是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线索简明一目了然。既富有思想教育功能, 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配有部分内容的图片、注释、表格、资料。精选了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黑白和彩色图片, 具有较强的审美观赏价值和教育功能,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北京清华园荷塘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课文下面都有准确简练的注释。练习题设计有清晰直观的表格, 显得更加清楚, 赏心悦目, 便于理解。如《荷塘月色》的表格设计等。课文后面提供有客观真实独具权威的相关资料。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配有《论语》的说明等。同时, 新增了大量的选作题, 激发学生动脑去思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突出了创新和综合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说读写的能力。如:第一册第3课第4题“课外查找资料, 了解新时期文学中‘朦胧诗’和‘后朦胧读’及重要作家作品, 然后在班上展开交流”, 第11课、第3题“就其中一点谈你的看法, 并写一二百字的短文”等等。新增了用现代观念审视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第一册第18课第1题第3小题“讨论:今天看来, 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这样, 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既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另外, 部分外国作品附加了英文原文, 如:《我有一个梦想》, 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中英文两种语文的异同, 体现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化态度。

三.选文内容文质兼美不断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 你要让他心理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 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笔者以为学习亦然。这样说来, 学习内容即教材选文也就极其重要了。总体说来, 人教版教材的选文, 选择空间更加广阔, 有吸纳全人类最优秀文化遗产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样一方面提升了课文的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学习难度。以第一册为例来说, 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突增。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两位和平奖得主: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法国白人医生史怀哲《我的呼吁》。选文主要涉及审美、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等领域, 学生在阅读中有较强的新鲜感和新奇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胸襟和视野。这些作品虽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尽相同, 但是, “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有利于形成学生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 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4]它们的入选, 标志着教材体系的更加开放和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的趋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中外诗歌内容, 删减文言文内容。人教版教材大幅度增加了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的内容。高一上学期, 是初高中的衔接过渡阶段, 教材首先设置的是诗歌单元, 利于学生记诵和赏析;同时增加了诗歌的数量, 由13首上升为16首。新增了风格各异的诗作6首, 如: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 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豹》等, 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 由背诵降低为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 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力。第一册文言文内容压缩, 仅两单元共8课, 所选文言文多篇幅较短, 对学生要求有所降低, 只《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这两篇要背诵, 8篇文言文只背诵2篇, 占25%。在衔接阶段, 在继承传统文化 (主要是文言文) 方面, 要求有所降低, 更侧重学生对语感的把握, 即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取的, 当然, 随着年级的变化, 文言文的分量也有所递增。

2.课文教学难度增大, 课本练习难度降低。主要表现为自读课文《死水》《赞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胡同文化》提升为教读课文。相比较而言, 对同一选文的处理, 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较高。但练习题难度相对应的却降低了, 把练习题第一题或最后一题设置难度较大, 学生不感兴趣, 练习效果不明显的题目删除,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荷塘月色》的练习一:“朗读课文, 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 然后联系景物描写, 说说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这道题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作家的家庭生活等因素, 对高一学生来说, 难度太大。而人教版教材的问题设计, 其角度更加灵活, 随之变化为:“讨论:对于本文中‘我’应该怎样认识?下面两种看法供参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人教版教材在降低难度的同时, 改换了提问的角度, 即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得更新颖, 富有新意, 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恕不赘述。

3.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搜索”、“讨论”和“探究”的要求。教材设计基本每一课都设计这类题型, 且题量较大, 可以说是教材课后练习改革的一大亮点, 这一尝试在当时无疑起到了课程改革风向标的作用。有的是培养找资料的能力, 如:教材第一册第9课第4题“课外搜集有关马克思的资料”等;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写作能力, 如:第一册第4课第3课“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朗诵你自己写的或你最喜欢的诗歌;第23课第4题“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字”等;有的大力倡导自主, 合作, 探讨的学习方式, 如:第3课第3题“和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等。这样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整体素养和综合素质, 值得教材编写者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杰关怀人性与张扬理性:析2003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2003, 10。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 (第一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比较分析人教版初中高中教材 篇三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高中教材 文艺复兴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7-02

“文艺复兴”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本文以同一出版社(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同一课“文艺复兴”为例进行比较,以期在中学教育阶段为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文艺复兴”的整体认知

1.新课标的解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标准要求如下:“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标准为: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很明显初高中使用的课标不同,使得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初中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主要可以从几个关键词体现:知道、复述和初步认识这三个词,非常清晰地表明教材在初中这个层次还是以了解为主。而高中的课标则是“知道”和“认识”这个层面,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要求要更深一些。

2.课程所在单元的比较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文艺复兴”作为世界通史的内容放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实际第10课),单元主题是“步入近代”。内容涉及7各方面,包括政治革命、经济变革和思想文化运动。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是板块结构,体现中西历史的横向比较,“文艺复兴”放在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实际第6课),单元主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导言还设计了“学习建议”,可见高中教材强调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不过这也造成了对历史一定程度的切割,在授课过程中无疑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难度。

3.课程的标题比较

初中教材将该单元命名为“步入近代”。高中教材的单元名称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在课文标题上,初中的由于是通史性质的编纂模式,因此标题较为概括,实际上这一单元名称的命名非常重要,它体现出人类在从古代跨入近代的重要分水岭。

在这一课的课程小标题上,初高中教材的着眼点也不尽相同。初中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两大内容合为一课。高中版则是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设为一课来叙述则体现了紧扣“人文主义”这一核心内容的编写要求。

二、课程内容比较

1.导入部分的比较

初高中教材都设置了导入部分,并配有插图,这也是人教版的传统。初中教材是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开篇的介绍。并非常直观地介绍了这幅图使用的是“微笑”、“温柔”“宁静”“期待”“生命力”等几个体现的人文精神的词汇。让初中学生一下子就能对课文内容充满好奇和阅读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高中版的导入框采用的图片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应该说它比《蒙拉丽莎》所体现的信息量更大,也更为准确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基本内涵。所以高中教材无论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的都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

2.人物举例比较

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人物列举人数都一样,为7人次。但是很明显,初中版的人物涵盖面更广。涉及了文艺复兴成就最突出的几个方面:文学、艺术、科学。应该说是对文艺复兴成果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初中的新课标没有对“文艺复兴”这一课的人物进行规定和限制。第一位介绍的人物是但丁,对他的评价教材抓住了但丁的历史地位。高中教材因为新课标的原因,主要对薄伽丘和《十日谈》进行了介绍,并引述了《十日谈》中的一个故事,以此来说明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怎么都绕不开的人物,所以两版教材都作了说明,但初中版的内容较详细。教材详尽分析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作,并配有插图和一段话。高中教材用一个段落对他的成就作了评价。

三、插图和问题设置比较

1.插图比较

初中版在选图上与高中有较大区别。初中版选择了达芬奇的两幅作品,高中版的选图面较广。两版插图有两处雷同之处,一是都使用了相同一幅莎士比亚的肖像画,只是初中版为彩色图,高中版为黑白画。二是对佛罗伦萨的介绍图也一样,初中版用了全景图,高中版则是局部图。新课标并没有具体规定使用插图的情况,这就给教材的编著者较大的空间。不过,作为普及性的基础教材,应该在插图的说明上有所考虑。两版教材在涉及到大师们的作品建议署名和标上创作时间。

2.问题的设置比较

初中教材在特别强调了问题的设置。就这一课一共出现了三个问题。其中两个在文中,以设问形式出现;另一个是连线练习题,放在课文正文之后。两个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平时阅读才能回答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高中教材同样对学生的课堂听课情况进行了考察。在文中一共设置了3个问题插入了一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学思之窗”插入的问题,让学生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外,更强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另外两个问题是课后习题,以“探究学习总结”的形式出现:分为“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针对本课的内容有都所涉及。“本课测评”的问题是“14~16世纪,欧洲有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结合史实具体说明。”这道题很明显是一个跨度性较高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教学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也要求学生拓展知识面,理解所学内容。

总体而言,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都体现了对问题的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地空间维度,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课本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初中教材更贴近现实,设置的师生互动环节更多。

参考文献:

[1][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从古代城邦到现代都市》,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439页。

4.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 篇四

重点分析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本课重点。

近代中国是资本主义民主革命时期,1840-19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革命的是资产阶级,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这就意味这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产生了。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它在领导革命时会动摇妥协,无法完成革命任务,最终革命领导权会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所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本课重点之一。

中国的无产阶级自产生之日起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所受压迫最深,因而革命性,再加之其他的自身优点,这就决定了它必将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最终会取代中国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所以,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也是本课重点。

难点分析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本课难点。学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并不生疏,但是,对产生这种两面性的原因却知之甚少。而且,学生缺乏有关经济地位决定政治立场、态度即阶级性的理论基础,在分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的形成时,较难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与他们的政治态度联系起来,所以,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外商企业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情况的补充材料,使学生了解: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必然会形成既矛盾又依赖的关系。理清其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形成过程。从中华民族工业的最初投资者的身份入手,来分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势力尤其是同中国封建势力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无产阶级的来源、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布以及课文中有关中国无产阶级的地位、待遇,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课内探究活动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制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一览表。

在教学中溜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就本课内容提出尚未理解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解决。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重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难点: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的综合方法;教学用具:相关的历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只要学生能回答出国外资本主义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企业向中国倾销商品、使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派掀起了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即可。)由此导入新课。

二、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让学生回忆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告诉学生,虽然清朝的封建统治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向西方国家那样发展成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在少数地区、少数部门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将缓慢的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分拣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即由于西方商品的大量涌入,造成中国大批手工业者失业和农民破产(中国农民的经济来源一为农耕、一为纺织,当洋纱洋布涌入后,农民通过纺织而得的收入大量减少甚至消失,导致其入不敷出,最终破产。),这就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商品生产,这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可能。强调受外商获利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起来。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文字,由学生制作民族工业出现表。要包括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时间、主要分布地区、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身分。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分布地区,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工业的分布与外国经济的入侵有着密切联系。

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情况的补充材料和引文,分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规模、资本情况、与外国企业的关系(就此点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制造缫丝和加工面粉的机器设备和技术是自欧美引进的,缫丝业更是与出口密切相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关系等问题。从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势单力薄,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面前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而且,其发展必须依赖外国企业。中国最初投资近代工业的人是官僚、地主和商人,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产物。

三、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教师要强调中国的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

通过分析中国无产阶级的来源,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盟;通过阅读课文中有关中国无产阶级境遇的补充材料,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受到的压迫最深,所以革命性;通过回忆中国境内的近代企业的分布,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高度集中,便于宣传和组织。

通过阅读课文中有关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斗争的补充材料,使学生了解早期工人的斗争方式及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制作民族工业出现一览表、分析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5.高中英语教案人教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肢体语言”,介绍了肢体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生活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及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重点介绍了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含义及世界通用的肢体语言。本单元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展开的。

“热身”(Warming up)部分以五幅不同的面部表情导出本单元的话题之一:面部表情是传递某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使他们能在平时注意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注意自身的面部表情。

“听力”(Listening)部分是以听的形式进一步向学生介绍了肢体语言的交际功能,然后以选择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听力材料信息的筛选能力,同时又要求学生把所听到的信息应运于讨论之中。

“口语”(Speaking)部分向学生提供三个情景,让学生通过编对话进行“请求帮助”和“提供帮助”的日常英语练习。

“读前”(Pre-reading)部分编者设计了三个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如何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欲望。

“阅读”(Reading)部分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We use both words and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We can learn a lot about what a person is thinking by watching his or her body language。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的意思是:Part 1 (Para 1): We use both words and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 Part 2 (Para 2-3): Just like spoken language, body language varies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Part 3 (Para 4-5): Some gestures seem to be universal.

“读后”(Post-reading)部分设计了两种练习。第一类是三个问题,其中前两个测学生阅读的结果,第三个是一个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把所学的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第二类是填写表格,对比肢体语言在美国和我国的异同。

“语言学习”(Language study)包括以下两部分:词汇部分设计了两块内容:1)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六个身体部位进行交际,鼓励学生学着使用动词-ing形式;2)设计了6个生词与英语解释的配对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生词的习惯及能力;语法项目是有关动词-ing形式作名词使用及其在句子中的功用,具体包括四个步骤:1)学会区分动词-ing形式在句中的所担任的成分功能;2)联词成句,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动词-ing形式在句中充当主语;3)词组翻译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动词-ing形式在句中充当定语及翻译;4)按要求用动词-ing形式进行句子改写,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动词-ing形式在句中充当宾语或表语。

“综合技能”(Integrating skills)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6幅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图画进行写作,该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建议”(Tips)提供了一些写故事的建议,旨在帮助学生完成综合技能的写作练习。

“复习要点”(Checkpoint)部分简要总结了本单元的语法重点。同时通过两个问题引

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词汇作一次小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I. 动词-ing形式在句子充当主语、宾语、表语或定语

II. 交际功能句型: 如何提议和请求及其答语的句型

III. 重点、难点词汇词组

confused, avoid, go ahead, crazy, get through, tear down, occur

IV. 常用句型

Just like spoken language, body language varies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sth./doing sth./to do sth.

二、语篇分析:

Body Talk (P59-P. 60)

(一)课文图解

1. Read the text “Body Talk” and then complete notes about body language.

1) Generally, we can divide the whole text into three parts:

Part 1 (Para 1): We use both words and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

Part 2 (Para 2-3): Just like spoken language, body language varies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Part 3 (Para 4-5): Some gestures seem to be universal.

2) Fill in the table about gestures, countries and their meanings in these countries. (Words in italics can be blank.)

GESTURES COUNTRIES MEANINGS

eye contact some countries a way to show that one is interested

other countries rude or disrespectful

countries. (Words in italics can be blank.)

GESTURES COUNTRIES MEANINGS

eye contact some countries a way to show that one is interested

other countries rude or disrespectful

a circle with one’s thumb and index finger most countries OK

Japan money

France zero

Brazil rude

Germany

thumbs up the US great or good job

Nigeria rude

Germany the number one

Japan

moving the index finger in a circle in front of the ear some countries crazy

Brazil You have a phone call.

(二)课文复述

Retell the text using about 100 words.

Notes:

1. Try to use the –ing form to retell the text.

2. Make use of the notes and table above while retelling.

3. The possible version below can be used as material for both retelling and dictation.

One possible version:

6.人教版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六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二、整体认知: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对联的起源:

《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对联的特点:

1、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一致。

(4)内容相关或相反。

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上下联竖行书写,从上到下。张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四)对联的分类:

1、就上下联的语义关系,对联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这三类:

(1)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映像。如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连接。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根据对联的功用,又可以将对联分为以下类别:

(1)名胜联:为装饰名胜古迹而题写的对联

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喜庆联: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做的对联。

如:幸有良辰迎淑女,愧无美酒宴嘉宾。

(3)哀挽联:为悼念死者而做的对联。如:人们为前不久去世的钱学森写的挽联,学脉播千古,十亿后学同心恸;

功业耀九天,九万星辰失光辉。

(4)谐讽类:这类对联以诙谐幽默为主题,以教育劝诫为宗旨,运用多种修辞技巧创作的妙趣联。如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年。

(5)文艺类:文学类对联

(6)集句类:从古今文人的诗词、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两句。

三、阅读鉴赏: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那么在对联中呢属于反对,所谓反对,是根据对联上下联的语义关系来分类的,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其中有语言学家周祖谟的答案为“胡适之”,在当时得了满分。我们知道胡适先生在五四前后的戏剧性表现,之前提倡白话废文言,极力否定传统,抹杀历史,鼓吹全盘西化,后来又自称有历史癖,号召人们整理国故,研究国粹,走向新文学的反面,用其名字来与“孙行者”相对,讥讽戏谑之意不言而喻,而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无懈可击。

陈教授自己的对句是“祖冲之”,也不失为优秀之对。

3、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此联传说是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寺庙方丈将阮元当做一位普通游客,只说了一声“请”,又对下人说“茶”。随之交谈,觉出语不凡,便改了口气“请坐”,吩咐下人“泡茶”。后来当他知道是大学土阮元时又换成了“请上坐”、“泡好茶”,到了阮元临走时,方丈恳求墨宝,阮即出此联,活脱脱描绘了一个前倨后恭者的面目。作者以方丈的言语入联,对仗十分工整,别开生面,确是一副很难得的佳联。

1、上联:房价涨.地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医费涨.学费涨.税费涨.罚款涨.婚费涨.随礼涨.送礼涨.丧费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

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赚钱难.发财难.办事难.送礼难.加薪难.提升难.告状难.-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横批:何邪社会)

由此可见,对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旧影响很大,人们用传统的对联写作规则真实形象的反映了我们现实的生活。

四、阅读评价:

从课题来看,应该着重从对联的奇妙的特征来讲,所以应该多多举例,通过举例加深学生对对联的理解,从而尝试简单的对联写作。但由于时间问题,举的例子有限就要求学生课后注意积累。

五、课堂小结: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遗产。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株奇葩,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今天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欣赏了优秀、有趣的对联,还尝试着创作了对联,体会了对联的美妙之处。学习对联知识,能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和驾御文字的本领。因此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利用时间去探究这一中国特殊文学,去感受它独特无比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1、《岳阳楼记》的第三四段具体表现迁客-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端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7.高中人教版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反思 篇七

一、人教版新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1. 优点。

新编教材在编写体例和行文中, 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 重视规律的揭示过程, 将启发法、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模块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 通过渗透现象示意图让学生讨论: (1) 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 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3) 如果玻璃纸内外均为清水结果如何?通过启发,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讨论、总结物质跨膜运输发生渗透的条件: (1) 有半透膜; (2) 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从而为本节主体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激发学生从宏观角度 (白菜加盐渗水、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 、微观的角度 (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及成熟的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细胞形态的变化) 去认识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及微生物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学生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地学习新知识。

2. 不足。

(1) 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课后习题的要求不一致, 课后习题的难度偏高, 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教学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编者可能对目前初中生物的教学状况不太了解 (大多数地区初中没认真地教与学生物) , 所以教材编写的起点较高, 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章涉及的知识点太多, 大多数学生很茫然。 (3) 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上有待调整, 如: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一章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最难学的蛋白质部分放在一章的开始, 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 学生没有一定的有关细胞结构的知识怎么去学?在本节中还出现了许多新名词, 如:腐生、寄生、染色质等。 (4) 每节内容开始的讨论题语言不够简练、好多处的说法有点不知所云。 (5) 教辅资料与教材不配套, 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使教师汲取新知识和教研的时间大大减少, 不利于教师的尽快提高和成长。

二、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 老师只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使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基础, 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教学改革的亮点。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具体实施措施有以下几点:

1. 教学方法的恰当把握。

生物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 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 多种形式并举,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编教材的使用上, 教学方法应多采取启发式,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教学地位, 变教给学生知识为指导学生学知识, 变教会学生知识为学生会学知识, 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思考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

2. 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

在实验课上要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当的时候教师予以指正即可。教师要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实验中都有机会体验成功。

3. 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与实际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 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可能。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 完善教学手段, 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三、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建议

1. 依赖教材、囿于教材, 不能对教材进行精加工, 不能突破教材束缚。

作为教师应研究编写者的意图, 研究新教材的变化, 通过示范课、公开课、汇报课等活动, 悉心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调整、补充、完善。扩大课改的影响, 变个体优势为整体优势, 发扬合作教学的精神。

2. 学生的主动参与不能流于形式, 要注意学生参与的深广度, 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参与了, 应减少一些低思维量的问题。

3. 一定要深刻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为

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确定的活动, 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为活动而活动。

4. 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关系, 仍然要注重双基教学, 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能力的提高无从谈起。

8.高中计算机教案人教版 篇八

一、用词不恰当

1P18,“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这段内容中的“破碎”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破成碎块的;零碎的”,日常使用时更多地是指立体的大块东西变成零碎的小块的东西。而城市用地是平面的,用“破碎”一词来描述城市用地不太恰如其分。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往往比较零散,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2P20,“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District,简称CBD)”。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一词使用不恰当。这是因为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能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但也可能会形成多个特殊的商业区CBD,例如上海就形成了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人民广场中心区、虹桥、南京西路静安寺、五角场新江湾城等七个风格明晰、个性迥然的CBD。建议将这段内容中的“一个”修改为“一种”。

二、定义不确切

3P8,“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这一定义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内涵上缺少具体的明确的质的规定,造成了外延过宽,使“人口迁移”的概念等同于“人口移动”。建议把原定义修改为:“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长期性的改变。”

4P41。“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这一“农业”定义外延过窄。这是因为:(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不直接利用土地而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获得农产品;(2)现在人们已广泛通过栽培木耳、香菇、平菇等菌类作物获取农产品,而菌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而是属于微生物。因此,建议把上述“农业”的定义修改为:“人类利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三、概念不明确

5P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减少,例如俄罗斯、德国和日本。”根据前后语意,这里把“俄罗斯”作为了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形的典型代表,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从经济上来讲,俄罗斯不属于发达国家;再者,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减少原因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人口减少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制度健全,人们衣食无忧,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愿意要孩子,所以生育率低。而俄罗斯人口数量减少是因为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住房、医疗、教育等没有社会保障,人们生活比较紧蹙,养不起孩子,所以人们不愿意要孩子;再加上气候寒冷。酗酒成风,平均寿命短,离婚高等原因,造成生育率低。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中的“俄罗斯”删除掉。

6P5,“阅读”中,文字说明有三句话,前两句讲的是“人口大国”怎样,后一句讲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怎样,前两句里的“人口大国”是属概念,后一句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是种概念,前后概念游移不定,易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为了前后概念统一,语意连贯,建议在“所以,”后添加“人口大国、尤其是”。

7P10,“案例2”介绍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目前,在美国人口中,白人占82□,黑人占12.7□;华人有100多万,印第安人有100多万。”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因此,对于美国来讲,除去100多万印第安人外,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裔。而P24“案例1”介绍到:“纽约市内约有1/4的人口是国外移民的后裔,……”言外之意,纽约市内约有3/4的人口是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据资料表明,纽约市现有人口1800万以上。据此推算,现在纽约市约有1350万印第安人。显然,P24“案例1”介绍的内容与P10“案例2”介绍的内容相矛盾。造成两处内容相矛盾的原因是两处“移民”的标准不同,即两处“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建议编者将两部分内容统一起来。

8P1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段内容中,“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后表述概念不同,容易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概念外延大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事实上农民工在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同时,也在向其他沿海地区流动,尤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田地,走出家乡,源源不断地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9P50,“案例3”介绍到:“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这段内容中的上一句是“玉米带面积”与“美国耕地总面积”作比较,从逻辑上来讲,下一句就应该是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与全国粮食总产量作比较,但根据教材内容中的数据,实际上却是在与全国玉米总产量作比较。因为,玉米带的玉米产量不可能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由此可以看出,这段内容前后比较对象不统一、不清晰,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混乱。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建议编者将这段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0P53~54,“活动”的标题为“西欧的乳畜业”,内容介绍的也都是西欧乳畜业的情况,但在第一句中却冒出“和中欧一些地区”。为了表述上的清晰,前后概念的统一,建议把“和中欧一些地区”删除。

11P83,图5.7的标题“浙江嘉兴略图”语意表达模糊,所指范围不明确。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这是因为浙江省实行的是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所以,“嘉兴”有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嘉兴”仅指嘉兴城区,广义的“嘉兴”除所辖城区的2个市辖区外,还辖2个县、3个代管县级市。因此,根据图中所绘内容,建议图的标题修改为“浙江嘉兴城市略图”

12P91,“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这句话表达不够明确。因为,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地关系,但是人类是不是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否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四、判断不准确,推理不合理

13P83,“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至少有一个商店。”这一判断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这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可能是集聚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可能是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可能是法定性的城市中的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也可能是世代繁衍、自然形成的小山村。现实社会情形是,这些小村庄小山村可能有商店也可能没有商店。因此,建议把这句话修改为“在我们居住的社区中,一般会有一个商店。”

14P83,正文第2自然节介绍到:“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判断缺少前提条件,不够准确、恰当。因为,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因素有多种,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在人口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交通运输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但是,当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就决定着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的影响依此类推。因此,不好无任何前提条件地断定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者,这节内容从P84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与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的比较中,得出因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结论,推理上不合乎逻辑。因为从图中观察可以看到,山区与平原相比不仅“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而且人口少,因受地形、河流、耕地面积等条件制约,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还有,一般来讲,山区比平原地区经济落后,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购买力弱。由此可以看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不是造成“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唯一原因,而是还有其他原因,如人口密度、交通运输、购买力、消费观念、地形等。所以,把“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的原因归结为山区比平原“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未免以偏概全,牵强附会。建议编者调整图5.8、图5.9的绘制内容,调整到两图人口密度、可能具有的购买力等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再来比较交通的差异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5P84,“……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这段表述不完整、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以偏概全。因为,自然是“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那么,一般来讲,商业网点就应首选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其次选择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然后选择市区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因此,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的地方、市区交通干线的两侧、环城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16P86,“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建议修改为:“大部分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由全称量项改为特称量项更符合集镇形成的客观实际。

17P91,“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段内容语序上存在问题。一般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所以,建议把这段内容修改为:“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攫取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

五、文图内容不统一

18P8,正文介绍的我国人口迁移的时间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即可理解为1949年10月1日以来,分为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P9图1.8绘制的我国的人口迁移是从“1949年以来……”(图的标题),即可理解为1949年1月1日以来,也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6年期间”和“80年代后期”。图像内容和文字内容表述不一致,时间有差异,容易造成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混乱和困难。因此,建议图像和文字上的时间规定和表述要统一,都统一为文字介绍中的时间划分和表述。

再者,图中把“80年代后期”人口的迁移仅仅认定为是“民工潮”,这是狭隘的、不全面的。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除了民工外,还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工人和大学生等迁移到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建议把图例的文字说明由“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1949~1986年期间)和“民工潮(80年代后期)”,修改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9P27,“案例2”介绍到“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原因时讲:“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但是,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市并不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而是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东部中间位置。所以,为了避免前后文图表述上的矛盾,建议P27“案例2”对上海市的位置表述修改为“上海市位于长江人海口的南岸、长江三角洲的中东部……”

20在P44、P46、P48、P49、P50、P51等多处文字内容中涉及“科学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P49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也已经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种因素,但是,P42图3.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却没有“科学技术”。文字与图像、图像与图像之间内容不统一,显然不妥。为了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使教材内容前后对应、统一,建议把“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一项主要因素添加在图3.3中。

21P58~59,教材文字内容“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把“技术导向型工业”单独列为一种工业类型,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P59教材文字内容“工业区位的选择”中特意强调:“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区位的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同时,在P61还特意强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没有标注“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教材文字中十分重要十分突出的内容图4.2中却没有对应标注,显然有失偏颇。所以,建议把“科学技术”和“环境质量”标注到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中。

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篇九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引言分析】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提: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活动1】了解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1、阅读课本P32,说说北魏政权是我国北方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什么时候崛起?

2、哪一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根据课本P32最后一段,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概括黄河流域统一的意义。

3、根据P32—33,指出拓跋珪改革在经济、政治上带来的影响。

【活动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阅读P33“社会改革迫在眉睫”一目,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2、阅读P34“冯太后与孝文帝”一目,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1)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对孝文帝进行系统严格的汉文化教育;(3)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动其改革政策。

【活动3】结合活动1、2的问题,概括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3、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材结构】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2、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活动1】阅读P36“卓有成效的新制”,了解冯太后的改革。

1、冯太后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措施有哪些?

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1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篇十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学习,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两幅烧伤程度不同的病人图片。

师: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过后,都会有烧伤病人。在治疗烧伤病人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却无奈,用他人的皮肤来源不足,而且会产生排异反应。怎样获得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呢?这个难题,动物细胞工程为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经典图片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动物细胞培养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培养动物所用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

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

放在培养瓶中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在培养箱中培养的过程叫做原代培养;随着细胞生长的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传代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细胞株;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细胞的特点,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系。

(四)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的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还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

2.营养:合成培养基中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

3.温度和pH:适宜温度为36.5℃±0.5℃?,适宜pH为7.2-7.4?。

4.气体环境?:主要是O2和CO2。

(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1.生产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2.健康细胞培养;

3.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

4.科研方面:筛选抗癌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等。

(六)思考讨论

1.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材料??

答: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2.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答: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用胰蛋白酶对取出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答: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以使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获得单个细胞。

4.细胞株和细胞系有什么区别?

答: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5.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

答: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之处有:A.动物细胞培养液为液体培养基;B.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而植物组培培养基多数选取蔗糖为营养物质。

6.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答: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师在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式探索,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动物细胞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福田区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招生办法下一篇:青年突击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