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诗歌的艺术特点(12篇)
1.席慕蓉诗歌的艺术特点 篇一
《唐宋词选》读后感
陆游词的艺术特点
摘要:陆游是我国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因此爱国题材是陆游创作的中心题材,抗敌复国是他诗歌反复强调的主题。他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他晚年留下了一首《示儿》其中一句“北定中原”也表现出了,他一生做为爱国诗人对国家的牵挂。陆游诗歌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有他鲜明的特点,而他诗篇的思想内容大致也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他的大量诗篇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一生写了很多诗,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关键词:陆游、爱国主义、创作分期特点、思想特点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人,是我国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因此爱国题材是陆游创作的中心题材,抗敌复国是他诗歌反复强调的主题。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变。陆游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报国的伟大事业中,但是当权者贪恋偏安小朝廷的私利,一味求和,致使国家统一的历史任务迟迟不能实现,因此现实中既然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豪情,诗人便常常借助梦境一吐胸怀。陆游的诗中有许多这样意味深长的梦境,或许,连他自己也未必清楚梦境中的圣主亲征到底是他的理想还是梦想,每一首记梦长诗的背后总会有一个同样漫长而不真实的世界,他将自己所有的希望的一切倾注进这个不真实的世界里,似乎这样才能宣泄内心得失望。虽然他满心的失望,但是他没有放弃作为一个爱国诗人,他自身所附有的使命。
陆游的诗集中现存诗有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最长但留存的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不过即使诗风前后转变了三次,但是他诗中还是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也是他最大的特色与传颂千古的原因。爱国情感在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了七律创作上的“三变”。
陆游的诗歌,不仅包含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优美的形式,表现了巨大的艺术力量。他的诗在体裁方面应有尽有。清代学者赵翼说他“使事必切,属对必工。”各种诗体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有人称他“小李白”。在语言方面,陆游的诗晓畅平易,精练自然,“无语不天成”。他才气豪迈,议论精辟;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有丽语而无险语,有艳词而无淫词;看似花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他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直被人们颂为佳句。陆游的艺术手法流满现实主义,他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南宋时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因此有人把他的诗誉为“史诗”。他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也曾说过“功夫在诗外”,“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强调社会实践的意思。他重视写实,也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他的诗词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他幻想抗金战争的胜利,就写道:“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他写自己武艺超群,竟作了这样的夸张:”十年学剑勇战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他常借助梦境描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
他在晚年时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示儿》这首诗是他的临终之作,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爱国情怀的抒发。这首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贴的话;可是他只说了“北定中原”。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从过去的诗人里来看,或许只有陆游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陆游诗词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他鲜明的特点:第一,对封建士大夫来说,爱国和忠君是不可分的,而陆游的爱国思想则包含更多更为广泛丰富的内容。他认为:“食粟本同天下责”,“神州未复土堪羞。”着眼点不限于一朝一代,一君一姓,他在诗中还常常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更为可贵的是,他将祖国命运和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三军不征战,比屋困征赋。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他的那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同样不能与其热爱祖国的思想分开。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都是祖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他认为人民最爱国,“忠言乃在闾里间。”他的许多诗赞颂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给南宋军人提供情报的北方人民,就是本于这种认识,他热情颂扬宗泽的联合农民起义军;“君不见昔日东都宗大尹,意感百万虎与狼。”第二,对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他不仅热情歌颂,而且要投身其中。他的诗不只抒写爱国忧国的情绪,以及表示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而且声明要把生命交给这场正义战争,“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他的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其他爱国诗人中都更进一步,因此反侵略战争在他笔下就表现得豪迈,雄壮。第三,陆游较少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和单纯报复情绪,而这是当时许多爱国者都很难避免的。他力主抗金是从正义的立场出发反对侵略,只要求恢复“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士马发赵燕,布帛来青徐”的国家统一安定,而不是为了“开边、扩张”。他希望各族政权互不侵犯,各守疆界,和平共处,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说:“不须绝漠追败亡,亦勿分兵取河皇,”他也不主张民族报复主义,只要求赶出入侵者。
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中,或言征伐事,或对统治者进行谴责和揭露,或反映人民生活的艰难,或抒发自己难以抑止的悲愤,这些思想内容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爱国情思。他一方面怀着火热的感情,强烈的愿望,大声疾呼,用激动人心的语言和艺术形象宣传爱国思想,歌颂爱国斗争,抒发豪情壮志,同时又以饱满的热情在幻想中寄托爱国理想,激昂慷慨、乐观自信。但是,诗人对客观现实又有清晰的认识、冷静分析形势,深入而真实地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心,抒发了深沉的忧愤。
陆游爱国主义诗篇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在他的爱国主义诗篇中,最突的特点就是:“多言征伐恢复事。”他在诗篇中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南宋统治者屈辱卖国,激起了陆游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志向不仅仅作为一名诗人,而是作为一名战士.投身抗会战场上。第二,在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中还表现了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第三,在陆游爱国诗篇中,对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寄予无限深切的关注与同情。第四,由于诗人反对投降.要求抗战,使他一再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第五、由于诗人破敌卫国的宏伟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所以他常常通过梦境或醉酒的幻化境界来寄托他的报国理想。
陆游的一生写了很多诗,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大量诗篇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晚年留下了一首《示儿》其中一句“北定中原”也让后人对更加的崇敬。
参考文献:
1、黄连平、陆游诗歌艺术特色浅论[J]、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5月。
2、吴彬、论陆游诗歌思想和艺术特色[J]、《神州》、2011
年18期。
3、曹子江、试论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J]、快乐阅读、2011
年第12期。
4、施兴芹、浅谈陆游诗词的爱国主义思想[J]、读与写杂
志、第5卷第12期。
5、渠正堂、谈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J]、《时代文学
(上)》2010年03期
2.席慕蓉诗歌的艺术特点 篇二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 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 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 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 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 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 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 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 “仁”是它的核心, 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 之所以立足的依据, 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 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 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 表现为一种深沉, 浓郁, 郁结, 哀怨, 郁愤的情绪, 体现为忧患的精神, 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 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对民族命运的焦虑, 对国家前途的忧愁, 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有着诗圣般的情怀, 他心中饱含对天下万物都有着关爱和同情, 天地万物都关乎生命关乎情感, 都能引起对生命的感触和对时间的理解。在杜甫的诗中能得到浓郁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杜甫的沉郁风格内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的研究,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的诗歌有着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沉郁顿挫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内涵, 以含蓄蕴藉为特点, 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 是由对人及世间万物的爱而生发出的醇美, 壮美, 含蓄凝练之美。
摘要:在诗歌领域, 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 因为其诗歌具有强烈的写实性、细节性、典型性又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作品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杜甫诗歌入手, 从论史的角度尝试性的对其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进行解读, 通过分析其沉郁顿挫风格内涵、三种美学特征来透视杜甫诗风。
关键词:杜甫,沉郁顿挫,诗史
参考文献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1卷[M].词话丛编.中华书局, 1986.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4]仇兆鳌.杜甫详注[M].中华书局, 1979.
3.席慕蓉散文的结构艺术 篇三
一 切分,以求板块松活
切分手法,主要运用于叙事散文,叙事散文在席慕蓉的散文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说来这类散文,所叙内容时间跨度较大,或为一段漫长经历,或为某人终生际遇,或为一个完整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形成冗长沉闷的叙事板块,使读者失去阅读兴味。因而,作者采用了化整为散的方法来结构。
漫长经历的切分。《猫缘》写恋爱的经历与婚后的生活。从上大学到恋爱结婚到孩子长大,时间跨度是很长的,作者采用数字标题联章的形式,把这段长长的经历切分成五个片段:最爱是猫——同学会上——与他重逢——订婚结婚——开始厌猫。除了第二章、第三章隔时较短外,其余均较长,形成了若干艺术空白,结构也就自然松活了。《异乡的河流》是一篇万字长文,写自己的情感经历。为了避免结构的死板,作者把完整的经历拆开来,再进行精心的拼接。全文分为“少年时”、“美好的时光”、“离别后”、“启蒙”四章,以莱茵河畔为背景,记写了父亲对后人的关爱、对故乡的怀念。每一章内部,也把完整的经历拆开了,由若干片段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板块,这些片段之间用“﹡”号隔开。比如“美好的时光”用了四个片段:赴波恩请教父亲——父女谈生命原乡——带凯儿重到波恩——凯儿闻噩耗大哭。这些生活分镜头的转换和组接,有效地克服了结构的板结之病。这种切分,有时表现为主体叙述内容的偶尔中断。《几何惊梦》以恶梦起,以恶梦结,主体部分则是追忆中学生活,但这个主体内容的叙述并不一律是“过去时”,作者时而插进“现在时”的叙议。如叙及当年在数学书上画满图画之后,初三数学补考及格如期毕业后,以及台师艺专不再上数学课之后,笔墨都一一跳回现在,这些“现在时”叙议的插入,把漫长的“过去时”的追忆暂时阻断了,读起来使人不致感觉沉闷。
人生际遇的切分。席慕蓉散文写人的不少,《我的泪水》、《玛丽亚》、《老伊凡》、《阿克赛》都是写人,不过写得最长的是《歌王哈扎布》、《丹僧叔叔》和《席德进》等篇,这几个作品展示的是人物一生的命运,几乎相当于人物传记。但是,作家并没有采用人物传记通常的写法。《歌王哈扎布》的开头很特别,用六个“他们说”分别领起小段落极写歌王歌声的美妙、创造的奇迹和获取的荣誉,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而后两用“而我来何迟”连接起两大叙事板块,民间歌手的命运悲剧被切分成两半来叙述,前一叙事板块写他的传奇经历,虽说总体上以时为序,但不是编年式的琐述,只侧重写他几次因歌罹难的片段;后一叙事板块插进“我”对他的探访,写歌王晚年境况和人生态度。《丹僧叔叔》的叙事容量更大,时间跨度更长,它写一个喀尔玛克蒙古人的一生,借个人的悲剧来反映种族的悲剧(战争和政治高压给他们带来的灾难)。这篇13000余字的长文读来也丝毫不感冗长,不感单调,在内容上将个人命运与部族命运相融合,在结构上采用了切分重组方式,时而由“我”转述,时而“丹僧”自述,时而听者、述者一同出现。漫长的部族迁徙史和个人命运史的流水式叙述,因了切分和表述方式的变换,经常被暂时阻断或转弯,不仅结构松活了,且引发了读者对部族和人物命运的急切关注。《席德进》写一位孤独的艺术家的人生,作者把画家艺术上的求索和精进切分成几次画展片段,在片段的拼接之间,又插进“我”与画家几次接触的情景,如此切分重组,哪怕表现的内容很专业,读者也不生厌倦感。
完整事件的切分。《解谜人》叙述米文平解“鲜卑石室”之谜的经过,作家把完整事件切分成三个板块,每一板块又切分成若干片段。比如第二章分为未被留意的“嘎仙洞”、史学精英错失“机缘”、游寿教授点醒、米文平顿悟等片段,文章这样结构,不仅仅避免了平铺直叙,还扩大了表现空间,加浓了生活气息。再如游览某地、参观画展,也可以说各是一个完整事件,事件本身的时间跨度即使不很长,作家也惯于把它们切分成数个片段,加以艺术组接。《欲爱的神殿》是一篇印度圣地卡修拉荷游记,作者并不采用移步换景的传统布局,而根据游地最重要的特点——神庙中有许多男女交媾的优美雕像——来设置标题:“前言”、“生命的根源”、“昌德拉王朝”、“刹那的永恒”、“沧桑”、“复活”。章节与章节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又呈现跳跃状,自始至终有眼光贯注,有思想贯注,有热情贯注,时空被无限地扩大了,历史与现实、画面与想象、形而上与形而下诸端得到了完美融合,文章结尾以想象收篇,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莲池》叙述一次画展,但作者没有逐一介绍林玉山的画作,而是重点突出《莲池》一画,切分成四个片段表现:六十年前的创作——六十年后的展出(收藏)——画家谈其他作品——画家深情回望《莲池》,末了拟声结情,余韵不绝。此事换成他人撰述,也许“密不透风”,而《莲池》却“疏可走马”,留白多多,不写胜写。
二反复,以求前后钩连
台湾散文家王鼎钧曾这样谈及席慕蓉散文的语言:她“有一种本领,能把一句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或者一个词用了一遍又一遍,而每次包含不同的感情或表示不同的意思。”其实,这不仅是她语言上的特色,也是她结构艺术的体现。的确,在席慕蓉散文中,反复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方式。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
通篇的反复。《远处的星光》是作家为一本现代蒙古语诗集所撰写的前言,题目中的“星光”在文中反复出现:以渴望“星光”的心情渴望读到蒙古诗(“这样的渴望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种不可实现的梦想,恍如在夜里眺望那远处的星光。”“心中充满了渴望,渴望能够亲近那些星光。”)——以亲近“星光”的心情赏读集中诗作(“一直高悬在远处的星光如今近在咫尺,明亮而又炽热,这些诗里深藏着蒙古民族的渴望与梦想。”)——期待着“星光”向人们靠近(“每一首诗都是穹苍上的一颗星光。/只要你肯读它,再远的星光也会向你靠近,炽热而又明亮……”)。“星光”多次反复,实际上已成为象征性意象和贯穿凝结全文的线索。《夏天的日记》写人生感悟,“莲花”在文中三次出现:“只要夏天到了,在浅水的塘里,荷花总是欢然开放。”(第一章)—— “莲花”乃时间和季节的标志;“合掌为朴素礼敬/微启又如莲花。”(第四章)——“莲花”已带有宗教意味,象征宁静的世界;“让我拿起笔,摊开纸,再来细细地描绘罢。我可以描出一朵又一朵的荷花。”(第五章)——“莲花”又象征着单纯的心境。“莲花”通过反复,内涵渐次丰富,文章结构也凝结得更为紧密。《生命的滋味》由一个朋友“学着不后悔”的话生发,这句话在文中也是几次反复:“还要学着不后悔,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我能学着会不去后悔吗?”(第一章)“请让我学着不去后悔。”(第四章)这一句话的反复出现,显示了由不解到自疑再到醒悟的心理历程,结构也就在内容的逐渐深入中愈来愈紧密了。《风里的哈达》第一章、第六章、第十一章均为献哈达语,此语在文首、中腰、尾部三次反复,像主题句串接全篇,既使结构趋于稳实,又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表达效果。
局部的反复。在席慕蓉散文中,更多的是在层次转换和上下照应中使用反复。《父亲教我的歌》中,层次之间的衔接是通过特定词汇的反复来实现的。比如,第一层次的末尾是“年轻的我,却不十分在意,也丝毫不觉得疼痛”,第二层次的开头是“那强烈的疼痛来得很晚,很突然”,特定词语“疼痛”在上下层次之间的反复,收到了类似顶针的效果。这样的反复,用于叙事,有利于展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于说理,可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丰饶的园林》先讲述了一个等车、乘车的梦,结尾处写“只见来路上竟是一片漆黑”,这句话紧接着反复一次“来时的路上一片漆黑”,引出醒后所思,梦中和梦后两个片段就这样绞接在一起。再如经南横公路去东部时在车上睡着醒来,有一句“满天都是闪烁的星星”,下面紧接着反复:“满天都是晶晶亮亮的星星,”对自然景观的观照和其后对生命的感悟,就因为这句的反复牢牢地钩连了起来。《在那遥远的地方》,反复也起着连缀章节层次的作用。如“我用我整个的心来祈求,希望一切都不会太迟”,类似的话语在文中反复三次;“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本书的原因了”,也在文中反复两次,这些无疑起到了缝章合片的效用。《黄粱梦里》写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前两章叙事,后两章议论,叙事与议论两大板块之间用同一个词“永远”绾合起来(“永远都不会忘记”、“可是,‘永远的定义是什么呢”)。后两章结尾都用差不多的话:“那么,我们还有什么遗憾的呢?”文章若是没有这些反复运用的词语和语句,结构的紧密度会削弱不少。
首尾的反复。在上面谈到的反复例证中,如《风里的哈达》、《夏天的日记》、《生命的滋味》等篇也同时是首尾反复。再看几例:《琉璃的旷原》写草原行车的经历,表现身在高原故乡心情纯净美好。文章开头引用了夐虹的诗句“心情还在琉璃的透明的旷原”,结尾处则是一句“只为,我的心情在琉璃的旷原之上”。夐虹的意思是心情若此不用写诗,而作者认为此时此刻正宜写诗,这样一个反复式的反呼,使结构的圆合中显出命意的灵动。《一个春日的下午》的开头与结尾是同一句话:“人生也许就只是一种不断的反复。”中间诸多小片段,依次谈迷与悟的反复、得与失的衡量、离与聚的好坏、求与败的计较、有限与无限的分别等,这么多内容就被容纳在这首尾反复语构成的理性框架内,彼此之间产生了割不断的联系。《星期天的早上》洗菜时听到墙外女孩歌唱:“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华年如水……”心有所动,引发人生思考;结尾又回到当下洗菜情节中来,以女孩的歌唱“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华年如水……”收束。这一首一尾,采用歌词反复以遥相呼应,形成“实(歌声)——虚(思考、追忆、自问)——实(歌声)”式的结构,中间所有的文字都包容于年光如水的咏叹氛围之中,构成和谐的艺术整体。
三、粘贴,以求通体简洁
凡诗人写散文,一个普遍的特点便是结构的跳跃,这是长期写诗对其他文体写作的潜在影响。席慕蓉首先是诗人,其次才是散文家,其散文结构带有明显的跳跃性。她的作品大都是小标题联章体,不是文字标题,就是数字标题,或者干脆空行分节,这似乎成了她结撰散文的一种偏好。她散文的片段与片段之间,除少数运用反复或关联词外(如《原始林》的“然而”、“可是”、“然而”、“然而”),一般都无衔接性文字,呈现出“粘贴”风貌。
事件的粘贴。《说梦》叙述了三个梦:锦旗梦、吉它梦、长发梦,这三个梦之间没有必要的过渡,一个梦叙述完,接着就粘贴上另一个梦,显得紧凑而利落。《飘莲》写了与刻骨乡愁有关的几件事:儿时外婆教我说蒙古话、唱蒙古歌;童年听父亲讲赛马的故事;壮年听父亲谈故乡的草香。这几件事被安排在数字标题的序列中,是典型的粘贴。《飞鸟们》写身在异乡的孤独感,既是写鸟,又是写人。文章讲了三个故事,两个自己的(“金丝雀”、“燕子”),一个别人的(“白鸽”),故事与故事之间也无任何结构关系的暗示。《花的极短篇》写几对少男少女的故事:“昙花”写志成给文美送了一朵昙花,此后无缘再见;“圣诞红”写幼梅因球赛错失与昌伟去看话剧的机会,从此再无交道;“栀子”写康平把一朵栀子郑重放进心茹的掌心,因没点破“盟约”终未结成良缘。这三个情感故事都没有任何文字上的钩连,也是粘贴。这些事件省去一切拖带,接二连三地拼接在一起,结构上却不显松散、生硬,什么原因呢?因为它们或有其内在线索,如《说梦》中的“梦”,《飘莲》中的“乡愁”,《飞鸟们》中的“孤独”;或有一个能总挈的标题,如《花的极短篇》,三个故事虽然各殊,但有其共同点,即故事均与花有关,又都是少年“极短”(生命中极短的时光)的情感故事。
场景的粘贴。《成长的痕迹》写对生命的感悟,对青春美的渴望。“山百合”(荒岭采花)、“那一轮月”(林中望月)、“八里渡船头”(凝视对岸)、“在南下的火车上”(窗前流泪),四个场景的转换(花前、月下、途中)隐喻人生“没有一段永远停驻的时间,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空间”,短章之间没有任何粘合性文字,也无时间上的联系,粘贴在一起的内在依据是情调一致:对青春易逝、心灵易伤、生命永不重回的感伤。《此身》文题后省去了“如寄”二字,表达的是漂泊者的怀乡之情,以不相连贯的“四月早上”、“秋日下午”、“夏日薄暮”,连起香港、波恩、台湾三个不同地点,展示了三个不同的人生场景:长廊独眺:追忆童年、故居、友伴——河畔散步:父女携手而心中隐隐作痛——山坡观景:欣喜之后是无奈的喟叹。三个场景之间没有衔接文字,只有“四月香港”、“十月波恩”、“山坡上”三个毫无关联的标题。但场景的粘贴决不是任意的,其内在的线索是“乡愁”,即使温暖回忆、亲人相携、奇景在目,也驱不散“乡愁”。《月色两章》也是用两个小标题(“明月夜”、“花香”)连接两个场景:夜间行车,一路月光相伴;昙花开放,人睡在花香里。这两个场景之所以能粘为一体,就在于它们都在月光的统摄下,情调上是和谐的,一个触动恍惚的乡愁,一个勾起朦胧的忧伤。不论前后场景之间时空距离多大,一经粘贴,就珠联璧合。
话题的粘贴。那些谈艺术、谈人生、谈环境的散文,大话题中有诸多小话题,小话题之间也是粘贴式处理。《画幅之外的》三个话题:“美的归还”、“魔鬼与天神”、“美的来源”,这绝不是一篇美学论文,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但能粘贴在一起,就因为它们都被统挈于一个总的话题:美。《从画面看现代人生》因不同的画作而逐一谈及现代人的自我禁锢、绝望不安、孤独感、乡愁和心灵上的战争阴影,五个话题不存在进层的理性牵连,也不存在因果逻辑联系,后面的话题逐一粘贴,共同展示了现代人生的荒诞和无奈。《妇人之见》谈及自然环境的破坏(第一章)、文化环境的破坏(第二章)、天然美景的破坏(第三章)、怎样面对未来(第四、五章)……这些话题也是粘贴式的,下面的话题与上面的话题虽有联系,但不存在互证或进层关系。《她的一生》谈女性问题,先谈对事物的敏感女性胜于男性;再谈天赋才情男女没有什么区别;接着谈女性与男性大“同”中有小“异”。表面看这是分总式结构,而骨子里还属于话题粘贴,三个话题从不同的侧面申述女人有理由拥有丰盈而充实的人生。粘贴成倍增大了信息容量,却排拒了一切拖泥带水,作品结构因之远离臃肿,走向简洁。
读过席慕蓉散文的人,大都会发现:她的散文与传统散文不很搭界,有一种明显的现代感。这种现代感的来源,不仅在于作品所表现的现代意识,也不仅在于作品所展示的抒情格调,而且在于作家营构作品时成功地运用了切分、反复、粘贴诸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她散文文字的布列遵循着一种特有的秩序,结构于缜密中有松活,随意中见匠心,简洁中寓繁复。这样有意味的艺术形式,理当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口味。
4.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意义 篇四
1、浓厚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 :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奇景和幻想出来的人物,表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带有浓厚的虚构和幻想色彩,强调主观情感。抒发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2、丰富奇特的想象 :想象瑰丽、变幻莫测,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很大,优美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
3、清新明快的语言 :语言明丽爽朗的色调,不加雕饰、潇洒清丽,呈现出透明纯净而绚丽夺目的光彩。
4、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
5、豪放飘逸的风格:擅长用自由的古诗和绝句,诗歌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豪迈奔放。
二、历史意义
1、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歌领域中,李白他继往开来,求实创新,是无与伦比的诗歌领袖。他是一个开拓者,是中国文化长期沉淀孕育出的旷世奇才。
5.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篇五
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摘要:在诗歌领域,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因为其诗歌具有强烈的写实性、细节性、典型性又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作品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杜甫诗歌入手,从论史的角度尝试性的对其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其沉郁顿挫风格内涵、三种美学特征来透视杜甫诗风。 关键词:杜甫;沉郁顿挫;诗史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为少陵野老,是唐代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一生作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作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炽烈的情感。这种对国家深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杜甫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不仅有着史诗般的纪实性也体现着浓郁的“沉郁”美学风格和特色。杜甫主要的经典作品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即唐王朝有盛转衰的拐点之后。他主要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的思想。他热爱天下百姓,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宏伟的抱负,坚持自己的信仰,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作出牺牲,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愫和强烈的大爱于天下的情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沉郁指的是作品的主题和意蕴,内容所蕴藉的意味,指的是哀怨郁愤、充满人生的悲凉感和历史的苍茫感的一种审美形态,它的文化内涵是儒家的仁。而顿挫指的是“法”,即组织作品的章法,即作品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组织架构等一些表达。历数杜甫的作品,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又蕴含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感情深沉忧郁、悲壮凝重;表达方式又含蓄蕴藉,深挚又曲折婉转。杜甫对祖国前途有着深深的担忧,对人民的疾苦有着深深的挂念,所以他的作品立意深远宏大。杜甫时常将一腔深情选择含蓄凝练的表达出来,先将感情蕴藉甚深甚浓,已蓄势待发之时,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响,又将感情及时遏制住,转为婉转低回的表达,因此杜甫感情蕴藉浓郁而表达顿挫。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立足的依据,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表现为一种深沉,浓郁,郁结,哀怨,郁愤的情绪,体现为忧患的精神,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有着诗圣般的情怀,他心中饱含对天下万物都有着关爱和同情,天地万物都关乎生命关乎情感,都能引起对生命的感触和对时间的理解。在杜甫的诗中能得到浓郁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杜甫的沉郁风格内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的诗歌有着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沉郁顿挫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内涵,以含蓄蕴藉为特点,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是由对人及世间万物的爱而生发出的醇美,壮美,含蓄凝练之美。 参考文献: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1卷[M].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3]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仇兆鳌.杜甫详注[M].中华书局,1979. [5]宋恪震.也谈“沉郁顿挫”探源[N].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
6.浅谈顾城诗歌的写作特点 篇六
一.关怀的主题
顾城诗歌关怀的主题,和其他众多作家一样,在他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反映现实的特点。他们既反思历史又探索未来,在现实中彷徨,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小巷》自《顾城的诗》49面
重复的“又”“又”“没有”“没有”的字眼和“旧”“厚厚”的陈旧厚重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探索的艰辛和无路可寻,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该怎么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无奈都包含在其中。
种子在冻土里
梦想着春天
它梦见——
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
长睫旁闪耀着露滴的银钻
它梦见——
蝴蝶轻轻地吻它
春蚕张开了新房的金幔
它梦见——
无数花朵睁开了稚气的眼睛
就像月亮身边的万千星点……
种子呵
在冻土里梦想春天……
——《梦想》自《顾城的诗》18面
在这首诗里诗人还是对未来进行着憧憬和希望。“春天”是在梦想中,而现实是“种子”被困在“冻土”里,现实的残酷和诗人坚持理想的信念形成鲜明对比。面对时代的变迁,巨大的伤痛历历在目,诗人不能摆脱,他通过对未来希望来让自己坚持下去。
在他的《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里顾城写道: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这句话在每一段描写前被重复着,全诗七节,而这段每次作为独立的一节一共出现了四次,对真理对未来的不懈追求如此执着。
这些都表现了顾城“时代式的彷徨”,这在他们那个时代的许多诗人的诗作中都有表现,他们处在一个新旧时代交叠的路口,免不了对方向的踟蹰和犹豫,并具有一种内心的忧郁。不过顾城在后来还是有充满希望的诗。
尘土可以埋葬乡村
可以埋葬水
埋葬树林
埋葬在水边开出大片花朵的愿望
可以在远离水鸟的内陆
让风吹出细细的波浪
我始终相信
人类不会这样灭亡
雨在谷物和新鲜的平原上飘撒
他们在密集地走动
紫云英在软软的墓地上生长
他们走动的姿态在渐渐改变
天空开始晴朗
淡蓝色的天光,青春
闪在一个又一个少女脸上
——《在尘土之上》自《顾城的诗》162面
“我始终相信/人类不会这样灭亡”“天空开始晴朗”,这时的顾城以一种满怀希望的心情去看待事物,所以他看到“淡蓝色的天光,青春/闪在一个又一个少女脸上”。书上显示的写作时间是1982年8月,而《梦想》是1979年1月,《小巷》是1980年6月,可以看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感受和思索后顾城对未来已经变得充满希望了,他的这首诗也就显得更加阳光和愉悦。
还有一些看似爱情诗又有争议的诗,一说它们写的作者的爱情,表现他的爱情观,一说这些诗是写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心理的距离与现实的距离的巨大差距。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自《顾城的诗》54面
“你”的动作和“我”的内心感受的巨大落差形成强烈比照,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不信任惨白地被诗人曝光。若从爱情诗来看就表现的是恋人间的隔阂了。这类诗还有《雪人》《游戏》《泡影》等,时间上集中在1980年2月到6月。
还有表现诗人坚持自己的信念,甚至为此殒身不恤也在所不惜的诗篇,像《我唱自己的歌》(《顾城的诗》85面)、《早发的种子》(《顾城的诗》87面)、《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的诗》101面)。在《我唱自己的歌》里诗人先是在原野中唱自己的歌,后又在嘈杂的城市唱着自己的歌,他最后唱得是“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静”,这首诗歌颂原始的生存状态,把城市工业描写得可怕混乱,带有反对工业文明渴望自然安静的味道。而在《早发的种子》中诗人最后说:我从来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记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表示他为理想为时代愿意做急先锋而默默献身。
在顾城年轻时他还有充满激情的代表年轻一代人的宣言式的言语,这个时期作者创作的十分有名的《一代人》和《巨星》就是代表。
此外,诗人不乏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有时祖国只是一个
巨大的鸟巢
松疏的北方枝条
把我环绕
使我看见太阳
把爱装满我的篮子
使我喜爱阳光的羽毛
我们在掌心睡着
像小鸟那样
相互做梦
四下是蓝空气
秋天
黄叶飘飘
——《有时》自《顾城的诗》97面
和这个时期的另外一首《假如》一道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我将在冥夜中/编织一对/巨大的翅膀/在我眷恋的祖国上空/继续飞翔”。祖国是使人温馨的归属和最后的家。
后期顾城的许多诗歌笔者个人感觉是看不大明白,其艺术手段也与前期的大相径庭。也许他出国后学习了外国诗人的写作手法,他后期的诗从篇幅上来说一般较前期要长许多,更多的带有西方叙事诗的一些特点,一些意象也看不出来是中国传统的意象象征。另外他后期的许多诗不知所云(应该是笔者个人学识有限),笔者怀疑他是否陷入虚无主义,在这一时期的两首诗《我要成为太阳》和《我是你的太阳》让人想起尼采,他们都说自己是太阳,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们的精神境界是不是很相似。
二.写作方法
顾城作为朦胧派诗人,他的诗歌除了具有朦胧诗共有的一些特点外还有顾城自己的特点。
重复。在顾城的诗歌中重复是很常见的,在《梦想》中间三段都是以“它梦见——”展开作者的想象内容,在《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中则不断用“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来强调自己的不懈追求。其它像《我唱自己的歌》重复“我唱自己的歌”,《我知道了,什么是眼泪》重复“我知道了,什么是眼泪”,这些既是对表达内容的重复也是对主题的强调,使得诗歌的格调和主题贯穿始终。
感官感觉的组织和运用,这在顾城前期的诗中很常见。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安慰》自《顾城的诗》57面
“青青”“淡黄”“红”这些暖色系的色彩营造了一个温馨安静的画面,“小”“甜甜”则突出一种细致美好的感觉。顾城对颜色的敏感是很显然的,在《眼睛》(《顾城的诗》22面)一诗中“打开一顶浅蓝的伞”“在黄金的沙滩上”“在深绿的波涌中”都是表现色彩的。而著名的《黑眼睛》更是以黑与白的颜色的对比来表现主题。
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意象的运用。意象不论是在传统诗歌还是在新诗中都是作为极其重要的艺术手法来运用的,意象具有暗示和隐喻的作用,另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许多事物被作为意象运用是有其特定的寓意和内涵的。意象的建构和组织可以营造特殊的境界和氛围,实现诗人表现特定境遇的目的。新诗的许多诗人在意象的运用上早已突破传统,甚至出现跳跃的看似毫不相干的意象并举和大量意象集中出现的“意象群”式的意象运用。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他对意象的感觉是直觉而又独特的,顾城以一种儿童的心去看待事物,所以他的诗歌的许多意象具有儿童眼光下事物的特征,他也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孩子并表现对童年的向往,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和《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中他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孩子。
顾城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以《我的诗》为例:
我的诗
不曾写在羊皮纸上
不曾侵蚀
碑石和青铜
更不曾
在沉郁的金页中
划下一丝指痕
我的诗
只是风
一阵清澈的风
它从归雁的翅羽下
升起
悄悄掠过患者
梦的帐顶
掠过高烧者的焰心
使之变幻
使之澄清
在西郊的绿野上
不断沉降
像春雪一样洁净
消溶
——《我的诗》选自《顾城的诗》113-114面
这里的羊皮纸、碑石、青铜、金页、指痕都与文字与书写有关,这些意象群的出现是表现诗人诗歌的落寞。而诗的第二节回到现实说我的诗是“一阵清澈的风”,但后面却掠过的是“患者梦的帐顶”和“高烧者的焰心”,它的作用是“使之变换/使之澄清”。这些意象则有比较和转换的意味。
顾城的诗我还是很喜欢的,总体说来,他的诗具有儿童的眼光和童真,他的忧郁,他的希望,都代表着一颗渴望纯洁的伟大的心。
参考文献:
[1]《顾城诗歌探析》黄晚 文化研究 2007.06
[2]《浅论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张虹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9月
[3]《顾城的诗》顾城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10
冉建平,盛家林,教师,现居重庆黔江。
7.席慕容的诗歌推荐 篇七
【篇一:《前缘》】
作者/席慕容
人若真能转世
世间若真有轮回
那麽我的爱
我们前世曾经是什麽
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
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
你若曾是逃学的顽童
我必是从你袋中掉下的那颗崭新的弹珠
在路旁的草丛中
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
我必是殿前的那一柱香
焚烧着陪伴过你一段静默的时光
因此今生相逢
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
却又很恍忽无法仔细地去分辨
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
【篇二:《进发》】
作者/塞宾的左手
两个节气之间
隔着一座蜿蜒的迷宫
心灯亮起的时候
白鸽从月影中消失了
我抚摸身下的骏马
明天的路途
仍将是一招定式
青铜的酒樽
静坐在喧哗的王庭
寄予哀思时
请一炷香
让倦鸟安歇
在迷途中一路探问
陌生的轨迹上
堆满猝不及防的笑靥
东风一直在被召唤
露水从未停止凝结
春草疯长成呐喊的时候
我的泪水
必将决堤
离开一个城市的时候
我没有迟疑
脉脉
或是不舍
新鲜的泥土在岁月中苍老
由是怀念最开始的生疏
或许重新选择后
你会远走天涯
留下我徒自衣带渐宽
若是沧海终被冰封
请原谅我将在雪原上筑巢
不再多想
我愿意相信每一次的神迹
都是恰逢其时
离圣城还有十二个昼夜的时间
我的快马却化成美人
谁拨快了一棵树的年轮
就像拨快一支离弦的箭
又是谁在前路上
吹响永无止尽的号角
仿佛我儿时的歌
【篇三:《一棵开花的树》】
作者/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篇四:《盼望》】
作者/席慕容
其实我盼望的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你给我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麽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时
8.席慕容诗歌 篇八
七里香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了二十年後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易 假如,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一笔抹去 ——席慕容《错误》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还未滴落。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现在,正是,最美丽的时刻,重门却已深锁,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 ——席慕容《莲的心事》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 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再缓缓地老去 ——席慕容《抉择》
一直在盼望着一段美丽的爱 所以我毫不犹疑地将你舍弃 流浪的途中我不断寻觅 却没料到回首之时 年轻的你从未稍离 从未稍离的你在我心中 春天来时便反复地吟唱
那滨江路上的灰沙炎曰 那丽水街前的一地月光 那清晨园中为谁摘下的茉莉 那渡船头上风里翻飞的裙裳 在风里翻飞然后纷纷坠落 岁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 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怅然回顾 亲爱的朋友啊 难道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 难道青春必要愚昧 爱必得忧伤 ——席慕容《回首》
总希望 二十岁的那个月夜 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 然而 商时风 唐时雨 多少枝花 多少个闲情的少女 想她们在玉阶上转回以后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席慕容《千年的愿望》
那女子涉江采下芙蓉 也不过是昨曰的事 而江上千载的白云 也不过只留下了 几首佚名的诗 那么我今天的经历 又有些什么不同 曾让我那样流泪的爱情 在回首时也不过
恍如一梦 ——席慕容《悟》
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 在这时候 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 而黑暗尚未来临 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 还有着最后一笔的激情 我也喜
欢将暮未暮的人生 在这时候 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 而结局尚未来临 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 ——席慕容《暮歌》
我知道凡是美丽的总不肯,也不会为谁停留。所以,我把我的爱情和忧伤挂在墙上展览,并且出售 ——席慕容《画展》
我为什么还要爱你呢 海已经漫上来了 漫过我生命的沙滩 而又退得那样急 把青春一卷而去 把青春一卷而去 洒下满天的星斗 山依旧树依旧 我脚下已不是昨曰的水流
风清云淡 野百合散开在黄昏的山巅 有谁在月光下变成桂树 可以逃过夜夜的思念 ——席慕容《月桂树的愿望》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席慕容《邂逅》
9.席慕容诗歌《盼望》鉴赏 篇九
其实 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没要求过 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麽 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拓展】:
作品风格
写作情感
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写作技巧
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两大方面,一为对花卉的描述,二为颜色的词汇使用。在于“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画家的身份,在颜色的运用上,自然比较于其他作家贴切,形成她的一种特色。
特色——重覆的句型及问句的使用
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
10.席慕容经典诗歌及赏析 篇十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赏析
11.解读席慕容乡愁诗的艺术特色 篇十一
海 南
在当代, 乡愁文学在台湾文学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盛行于20 世纪50 年代, 此后绵延不绝, 直至今天, 成为台湾文学最常见的内容之一。在众多的 乡愁 作品中,席慕容的乡愁诗具有独特的魅力。诗中充分蕴涵了席慕容对历史、对民族、对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内涵, 曾在80 年代的海峡两岸文坛产生过巨大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至今仍有余波。
一、普遍性
与于右任, 覃子豪, 余光中, 钟鼎文等人的乡愁诗一样, 席诗中思归、思乡、怀人、忆旧, 反复吟唱的是心理的回归, 具有鲜明的寻根倾向和漂泊意识。[ 1] 如同所有成长在台湾的人一样:
我所有的记忆, 所有的期望与等待都与这个岛有了关联, 我实实在在是这个岛上的一分子, 是这个岛上的人了。(席慕容《漂泊的湖》)她同大多数由大陆去往台湾居住的诗人一样, 生活在隔水思乡、思亲、思归的感情漩涡之中, 都有一种背井离乡的苦涩, 个人的苦吟与民族的不幸合而为一。在席慕容的笔下, 强烈的民族情感, 火一样的激情常常会宣泄而出。民族的苦难、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在诗人心中燃烧不灭。正像席慕容所说:
源 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 她是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埋伏在最初的生命基因里面的呼唤。当你处在整个族群之中, 当你与周遭的同伴并没有丝毫差别, 当你这个族群的生存并没有受到显著威胁的时候, 她是安静无声并且无影无形的, 你可以安静地活一辈子, 从来不会感受到她的存在, 当然更可以不受她的影响。她的影响只有在远离族群, 或者整个族群的生存面临危机的时候才会出现。在那个时候, 她就会从你自己的生命里走出来呼唤你。[ 2] 在当代, 台湾乡愁文学体现出无根的一代对根的呼唤和寻求, 是 民族情结在人情和人性层面上的盘绕。[ 3]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也曾说过:
大陆是母亲, 不用多说, 烧我成灰, 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后土。
二、特殊性
但是, 与其他台湾作家的乡愁诗相比较, 席诗又有其特殊性, 诗人在创作其众多乡愁诗代表作的时期, 还从未见过自己的故乡。她的乡愁诗, 无疑是独具特色的, 主要体现在:(一)特殊的蒙古民族文化的积淀
席慕容全名是穆伦 席连勃,慕容 是 穆伦 的谐译, 意即大江河。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 1943 年生于四川, 1949 年迁至香港, 后随家飘落台湾, 直至1989年才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大草原。作为蒙古贵胄, 席慕容的乡愁是来自原始初民的民族深层心理积淀, 是维系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无意识情结。她写乡愁所凭借的, 更多的是根植于源远流长的血缘纽带, 前辈的启蒙及天赋的诗性想象力。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观点曾指出: 即使这个人不是在她自己民族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 其民族意识的基因也会在冥冥之中对其发生一定的作用。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铸就了席慕容特殊的民族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感情方式, 她从文化寻根的方式中获得了创作优势。
(二)特殊的主题意象
席慕容诗中常常是通过托物寄情的方式用诗歌描绘她生命的精神家园, 寄托她深邃的思乡之情。而诗人表现的乡愁, 许多总是与特定的民族地域、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联系在一起。内蒙古茫茫的草原, 沙漠中的驼影、长河的落日、大漠的孤烟;塞外、长城、黄河、风沙、草原, 都以鲜明的形象, 带着特有的色彩进入席慕容的诗。无论是意象的选择, 还是意境的营造, 都渲染着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的色彩。纵观席慕容乡愁诗, 有几个最常用的意象浮现在我们面前: 1.长城。身处异乡的游子, 无不把长城作为漂泊中精神的寄托, 故乡的象征。席慕容尤其如此。长城有很长一段在内蒙古境内, 因此席慕容在很多的散文和诗歌中都使用了长城这个意象, 作为她抒发乡愁的载体。例如: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长城谣》);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都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出塞曲》)。[ 4] 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我所拥有的, 只有那在我全身奔腾的古老民族的血脉。我只要一闭眼, 就仿佛看见那苍苍茫茫的大漠, 听见所有的河流从天山流下。而丛山黯暗, 那长城万里是怎么样地从我心中蜿蜒而过啊![ 2] 的确, 特定的身世和特定的记忆使得她的乡愁的载体与其他台湾作家不同, 那片记载着祖先光荣与梦想, 记载着家族辉煌的大草原就成了作家无边乡愁的栖息地。2.月亮。像很多浸濡了古典中国文化的作家一样, 席慕容大量使用了 月 这一意象来抒发乡愁。例如:
敕勒
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海月深深/ 我窒息于湛蓝的乡愁里
于是/ 月亮出来的时候/ 只好揣想你/ 微笑的模样/ 却绝不敢/ 揣想它如何照我/ 塞外家乡, 充分体现了 月是故乡明 这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此外, 席慕容也使用了如 飘蓬
浮云(《寻觅的云》)、游子(《流浪者》)、孤鸟(《流浪的鹰》)、风(《狂风沙》)等意象来表达漂泊的愁绪, 这些意象无一不是草原故乡的自然之物、常见之景, 这与诗人的怀乡之情完美契合, 而 流浪者 应是席慕容对自我存在状态和心态的真实写照。
(三)特殊的艺术风格
女诗人善于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感受生命, 感受诗,缘于她特殊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生长背景, 她的作品以南方纤巧细腻的笔触, 给读者带来了相当大的精神空间, 并自然流露出北国的豪放, 无意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的根在故乡, 魂牵梦萦的是故园, 她向往那
长城外、阴山旁 的离离草原, 仿佛总能听到 风沙呼啸过大漠的声音, 闻到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希望 用九十公里的速度能近得上风沙/ 呼唤着风沙的来处我的故乡,遂在疾驰的车中泪满衣裳(《狂风沙》)。饱含激情的乡愁, 在字里行间充溢着满满的诗情, 婉约中透出豪放, 激荡起读者心中阵阵的情感涟漪。(四)特殊的诗情与哲理
席慕容能站在哲学本体高度看待生命。她意识到瞬间就是永恒, 把握瞬间就是把握永恒。应该说, 席慕容的思想已经超出了社会学层次而达到了一种哲学高度。再看《长城谣》中, 诗人笔下的长城更显得苍凉、冷峻。尽管争战不断, 长城始终 冷眼 相看, 它以岿然不动的雄伟英姿见证着战争的酷烈、历史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动与静、短暂与永恒的对比反衬中, 人间的恩怨荣辱、悲欢离合, 显得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衬托出长城在历史上的永恒和历史见证者的地位, 烘托出苍凉、悲壮、深邃的历史感。诗人心中的长城即故乡, 即是诗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 面对它, 自然歌不成声, 赋不成篇, 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这种思乡情结便借助长城的 躯体 面容长城的 云
树
风 传递出来。应该说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长城与诗人心中主观树立的作为祖国和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象征的长城, 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及至第三节,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 应如水/ 而黄河/ 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 不眠的梦中敕勒歌代表的蒙古文化 人与自身、与自然、与其他生命的和谐统一 的核心内涵;长城代表的长城文化中 自立、自强、自信、自卫, 崇尚和平的核心文化价值;月夜怀乡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黄河代表的黄河文化的绵延流长和谐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最终归结为对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全部寄托于梦境, 流露出深沉的乡思。
(五)特殊的 诗画结合 的艺术手法
挚爱于世界, 挚情于人生, 融诗歌、音乐、绘画于一体, 集诗人、画家、散文家于一身的席慕容, 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传承了盛唐以来 诗中有画 的诗歌创作传统,又将西方绘画艺术的技巧融会其中, 运用感性的色调、色彩的对比、明暗的处理、光线的捕捉, 将情感图景化。例如: 那首著名的《乡愁》: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 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眼前似展现相思图、离乡图、老树图三幅品彩不同、格调迥异的画面。第一幅清新淡雅, 明朗欢快;第二幅模糊朦胧, 沉闷惆怅;第三幅阴冷凄凉, 悲痛忧伤。对比十分鲜明。诗人以极具画面感的场景, 变无形为有形, 变抽象为具体, 凭借超凡的想象力, 使读者进一步体会出那沉重的缠绵的思乡之情, 画面优美, 想象空灵。又如: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 应如水/ 而黄河/ 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 不眠的梦中。(《长城谣》)一个 今宵月色应如水 的 应 字, 使全诗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诗人想象中的故乡在柔和朦胧的月光下, 草原辽阔、牛羊成群, 雄伟的长城向天边延伸, 滚滚黄河自身边流过, 是一幅壮美而深情、令人神往的画面。而光的映衬使画面在静态中流动起来, 轻轻地诉说着对情感的爱恋和对宁静和平生活的永恒祈愿。月光如水在画面中的柔柔流溢, 使色彩弥漫于光亮的波动之中, 从而整个画面笼罩着一层圣洁的光亮。令人欣慰的是诗人最终踏上了故乡的草原, 这也成为诗人创作的分水岭。诗人心中一直有的火种, 在踏上故土后被点燃了。一贯的空灵、遥远有着如梦似幻气氛的诗风中进一步融入了深沉、豪放和旷达, 意境更为壮阔、深沉,语言质朴、沉郁, 情感热烈真挚, 在华夏儿女特别是草原人民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12.精选席慕蓉诗歌无怨的青春读后感 篇十二
诗集很特别,分了九篇,每篇都有一节类似散文诗的引首,常常略微可窥见全篇的主题,尤其第一篇的引首,“无怨的青春”就点初此书的主题之意。
是的,作者所欲传达的信息,无非是无怨的青春与无暇的美丽。但何以获得呢?尤其,当人在彼是已然怨了,爱上已然有了瑕疵了,如何复无暇?与此我们并非无路可寻,而正可以经由事后的省思、觉悟,而重征彼时本有的纯洁晶莹,真的,往事本来纯净,而所有的瑕疵只是人自己“莫须有”的妄加。正如在《入歌的行板》中,我们憬悟永恒。是的,那永恒已经铸成,所欠的,也只有读者的心领神会了。
岁月的流逝,青春不再,在陷落的惊悸中,人需得却着亘古的谜题。但爱的力量造就了种.种不朽,雨夜里凄冷的流泪,开晴世界里激奋的乞求,一切可爱的,不都源于这人类满怀冲动的时节——青春。春天怜爱小草,造就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天地;夏天钟爱蝉儿,成全了那朴实短暂的丝丝绵绵;秋天痴爱落叶,终结了从容淡漠的不悔精神;冬天恋爱孤雁,留下了那无法追忆的似水年华……
【席慕蓉诗歌的艺术特点】推荐阅读:
席慕蓉经典诗歌10-18
席慕容经典的诗歌10-22
草叶集诗歌艺术特点10-20
我的记忆席慕蓉06-18
席慕蓉经典名句06-08
席慕蓉精彩语录08-28
席慕蓉《乡愁》写作背景08-17
席慕容散文《心灵的对白》09-27
席慕容散文《美丽的声音》10-28
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