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发行条件(精选6篇)
1.绿色债券发行条件 篇一
企业债券发行程序、条件及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企业债券发行程序、条件及要求等等法律知识,让您更深入地了企业债券的发行,该文由法律快车公司法小编为您整理,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延伸阅读】股东权益、公司法全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一、发行依据:
1.《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07]602号)
4、《公司法》
5、《证劵法》
6、《公司法》
二、企业债券发行条件:
1.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净资产规模达到规定的要求;
3.经济效益良好,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4.现金流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到期偿债能力;
5.近三年没有违法和重大违规行为;
6.前一次发行的企业债券已足额募集;
7.已经发行的企业债券没有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形;
8.企业发行债券余额未超过其净资产的40%。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累计发行额不得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20%(目前执行30%);
9.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需要确定的企业债券重点支持行业、最低净资产规模以及发债规模的上、下限;
三、办理流程:
1.批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企业按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及其规定的格式,提出债券发行规模申请。省属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其他企业由各设区的市发展改革委初审后,向省发展改革委转报申请。经省发展改革委统一审核后,集中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我省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2)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市场情况和已下达债券发行规模发行情况,不定期受理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
定的发债条件,对企业的发债规模申请进行审核,符合发债条件的,核定发行规模和资金用途,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发债规模,再经省发展改革委统一转发涉及省直属企业和相关市的企业发债规模并提出有关要求。
2.批准企业债券发行方案,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企业债券发行人获准发债规模后,按照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及其规定格式,逐级上报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经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企业债券发行方案后,根据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发债条件,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规模通知的要求,对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反馈意见,通知发行人及主承销商补充和修改申报材料。
(3)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反馈意见,对企业债券发行方案及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出具文件进行说明。
(4)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会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后,印发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并抄送各营业网点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等有关单位。
(5)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给省发展改革委后(中央企业除外),再由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给企业或相关市发展改革委。
四、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
1.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材料目录:
(1)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申请书(省属企业直接向省发展改革委申请;其他企业通过设区的市发展改革委申请);
(2)发行人近三年的财务资料;
(3)发行人投资项目批复文件复印件;
(4)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资料。10.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本次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文件;
(2)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申请书;
(3)发行企业债券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债券资金用途、发行风险说明、偿债能力分析等;
(4)发债资金投向的有关原始合法文件;
(5)经审计的发债主体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6)经审计的担保人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7)企业债券发行章程;
(8)企业债券发行公告;
(9)承销协议;
(10)承销团协议并附承销网点和承销金额一览表及承销网点所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
(11)担保函;
(12)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报告;
(13)发债主体和担保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4)法律意见书;
(15)各中介机构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16)其他必要文件,如发行公司债券的,需报送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17)本期债券发行有关机构联系方式;
(18)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上述申报材料用A4纸印刷、装订成册,一式3份。
注:出具的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材料、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2.绿色债券发行条件 篇二
一、公司债券的发行
企业发行的超过一年期以上的债券,构成了企业的长期负债。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有三种:面值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如果是溢价或折价发行则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二、利息的核算
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间内可以采用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一)平价发行债券利息的确认
企业平价发行债券时,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名义利息与实际利息相等。企业应按照这个相等的金额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或者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对于到期一次付息的债券)。
(二)溢价发行债券利息的确认
企业溢价发行债券时,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名义利息大于实际利息,应按照实际利息的金额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科目,按照名义利息的金额贷记“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付利息”科目,将二者的差额(即债券溢价的摊销)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例1:2005年12月31日,A公司经批准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50 000 000元,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年利率6%。假定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A公司该批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52163500元。
A公司根据上述材料,采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尾数调整
1.2005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时:
2.2006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时:
2007年、2008年、2009年确认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同2006年。
3.2010年12月31日归还债券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费用时:
(三)折价发行债券利息的确认
企业折价发行债券时,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名义利息小于实际利息,应按照实际利息的金额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按照名义利息的金额贷记“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付利息”科目,将二者的差额(即债券折价的摊销)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例2:B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行面值为500000元,期限为4年的债券。该债券的票面利率为6%,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8%。B公司该批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466860元。
在债券发行期间,B公司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每期的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计算过程如下表:
单位:元
*尾数调整
*尾数调整
1.2006年发行债券时:
2.2007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时:
2008年、2009年、2010年确认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同2006年。
3.2010年12月31日归还债券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费用时: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三、债券的偿还
3.发行企业债券审计综述 篇三
一、了解某煤业集团所在行业及其环境
(一)煤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煤碳行业主要指标连年创新高
继“十五”期间煤炭工业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后,“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上半年,煤炭行业各项指标再攀新高,其中煤炭销售、工业增加值、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四个主要指标更是创出四个“历史最好”。
2.煤炭行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煤炭行业结构的大幅调整,无证小煤窑的整顿关闭,表明政府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在大幅增强。通过结构调整,维持目前的供求关系,保持煤炭行业现有的盈利能力,解决煤炭行业多年积累的问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能源供已经成为煤炭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3.煤炭行业利润呈下降趋势
目前煤炭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人工成本及动力成本在上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利润增幅下降。煤炭行业单月销售和单月利润增幅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国有大矿和地方小矿的竞争力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煤炭公司的采矿权是无偿或低价取得的。公司的资产没有完全反映这一项目,所以国有煤炭公司低估了公司的价值。同时,也正是由于资源无偿使用即将改变,煤炭资源储量价值将有价可循,煤炭资源储量价值将成为煤炭公司价值的重要方面,采矿权价值的提升必将增加煤炭企业的投入,降低其利润。
4.煤碳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市场风险。
(1)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已见端倪,煤炭需求由旺盛期逐渐转入平稳期。煤炭行业前一周期投资过热,形成煤炭行业生产能力旺盛,因此冲击了煤炭的市场价格;其次,出口的减少,也加大了国内市场上的煤炭供给,进一步加剧了煤炭行业产能的过剩状况。
(2)出口受阻。煤炭库存增加,煤价出现同比回落。库存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煤炭进口增多、出口减少。中国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例如下调出口退税,已经抑制了煤炭生产商的出口兴趣,降低了煤炭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了解某煤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1.某煤业集团与行业发展的趋同程度
随着全国煤炭行业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某煤业集团也实现了经营业绩的飞跃,近几年利润大幅度攀升,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与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有较高程度的趋同。
2.某煤业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情况
(1)某煤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建设及执行情况
某煤业集团系我国建矿较早的国有骨干煤炭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内部管理制度等比较完善,建立了人事、生产、安全、财务、资产管理、采购、销售、后勤服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内部控制能够较好地执行,审计中未发现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
(2)企业财务管理情况
①集团内部非法人单位之间的结算方式
该煤业集团分支机构之间、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通过内部往来核算,相互之间以内部
转账通知单作为入账依据。
②资金管理及对外投资管理
在资金管理方面,某煤业集团未成立财务公司,但设立了资金结算中心,由结算中心对集团企业的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
对外投资管理方面,某煤业集团设立了专门的投资管理部,由其负责对外投资统一管理。
(3)某集团的会计核算情况
①某煤业集团之子公司——某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集团总部及其他子公司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②某煤业集团的会计核算特点
第一,煤矿井巷构筑物折旧费计提方法
某煤业集团按照有关规定,以生产每吨原煤计提2.5元井巷费作为井巷构筑物的折旧,计入制造费用。
第二,劳动人事特点
该煤业集团煤炭开采大量使用农民工,煤业集团与劳务输出公司签订农民工使用合同,向劳务输出公司支付劳务费,由劳务输出公司负担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等费用。第三,低值易耗品核算特点
煤矿用的十二种小型设备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
第四,税金方面
该煤业集团按原煤开采量计算缴纳资源税,税率1.00元/吨,计入管理费用。第五,产品销售特点
该煤业集团煤炭产品主要供应国内特大型冶金、电力企业,部分冶炼精煤和多种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一般是先到款,后发货,拖欠货款的情况较少,现金流量比较充裕。第六,关联交易特点
该煤业集团煤炭产品,先销售给其子公司某股份公司,再由某股份公司对外销售,存在大量关联方销售。
第七,固定资产投入特点
前期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入;需要投入大量的不直接产生现金流量的安全设备、环保设备;煤矿属于资源型企业,资源枯竭期到来后,企业存在转型问题,矿井构筑物等固定资产的弃置处理费用较大。
第八,煤炭行业特殊费用
维简费。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财建[2004]119号文规定,自2004年5月1日维简费计提标准由6元/吨提高到12.5元/吨。
安全费。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规定,自2004年5月21日起按照8元/吨标准计提安全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作为长期应付款管理。
塌陷补偿费。根据煤矿自身所在矿区塌陷情况,按照历史经验,由企业合理估计,对需要支出的塌陷补偿金进行预提,计入管理费用。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核算。以煤炭销售额的0.82%计算缴纳,计入管理费用——矿产资源补偿费明细科目。
3.某煤业集团会计核算模式
某煤业集团母公司实行二级核算,母公司有六十多个二级核算单位,另设基建财务,生产成本由二级单位发生并归集,集团财务部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机关,每月由二级单位上报财务报表,由集团财务部汇总编制母公司会计报表。集团总部负责集团重大决策、制定财务政策、经营方针,子公司定期向集团上报财务报表,由集团编制合并会计
报表。
二、某煤业集团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评估经营风险,并考虑这些风险是否可能导致重大错报。
根据对某某煤业集团所在行业及其环境的了解,受煤炭行业大环境的影响,该煤业集团经营失败的风险比较低,因此由经营风险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较小。
2.初步评估审计风险
发行企业债券需要公开企业债券发行前三个完整会计的财务报表,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发行企业债券审计属于高风险审计项目,根据该集团历年的审计情况,我们确定的重点审计领域如下:
(1)前几年煤炭行业不景气,行业亏损严重,企业为了满足发行企业债券的要求,企业存在粉饰会计报表的可能性。
(2)由于需要按《企业会计制度》调整原会计报表,因此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应该调整的项目是否调整到位,调整金额是否正确即是审计关注的重点。
(3)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是否正确,基建报表是否纳入母公司会计报表范围,应予以剥离的非经营性单位的资产、负债是否已剥离,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是否已纳入合并范围,是否存在通过合并范围的变化调整利润的现象。
(4)应该计提的维简费、安全费、塌陷补偿费等是否已足额计提。
(二)制定审计工作方案
1.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总体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2.明确审计目的本次审计的目的是为某煤业集团发行企业债券提供2002-2004会计报表审计服务。
3.确定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的范围是对某煤业集团200X、200X+1、200X+2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4.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根据某煤业集团发行企业债券审计的要求,以及200X-200X+2该集团财务决算由我所审计的情况,制定以下审计策略:
(1)重点对财务决算由其他事务所审计的子公司进行审计,包括了解、研究内部控制并进行符合性测试,对财务决算由我所审计的集团总部及子公司,本次审计不进行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
(2)实质性测试方面,主要是审核我所财务决算审计底稿,对其业务类底稿予以利用,对
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出记录,并补充相关审计程序,对财务决算由其他事务所审计的子公司进行实质性测试。
(3)对原财务决算审计报告中保留的事项予以重点关注,着重关注其影响是否已经消除。
(4)对未纳入母公司会计报表编制范围的基建报表进行补充审计,并将基建报表并入母公司;
(5)将债转时确定的非经营性单位的资产、负债从原会计报表中予以剥离;
(6)某煤业集团存在下年财务决算调整期初决算数据的问题,本次审计对此类调整情况进行追溯调整,查明企业期初数调整原因及相关内容,并调整至相应的会计。
(7)按《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三个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并对期初数进行追溯调整。
5.项目组人员组成及时间安排
(1)项目人员组成、阶段划分及时间安排
根据某煤业集团会计主体较多、资产规模较大的实际情况,我所派出20人组成某煤业集团项目组,历时40天,分审前调研、审计实施、审计汇总和审计意见交换、审计报告等4个阶段完成审计任务,其中现场工作时间为25天。
(2)项目组分组情况
本次审计共分五个小组,小组长分别由经验比较丰富的审计师担任,随着项目的进展,部分助理人员可提前撤离现场。
6.确定重要性水平
某煤业集团200X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160亿元,200X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亿元,以千分之五为标准,计算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金额分别为8000万元、5000万元,以较低者5000万元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子公司也按主营业务收入的千分之五计算重要性水平,并分配至会计报表各科目。
(三)项目培训及质量要求
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发行企业债券监管要求,制定统一的审计工作程序,明确规定各阶段的审计工作时间;制定统一的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模版。明确关联交易的级次、统计口径和统计内容。
由现场项目负责人组织审计项目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介绍被审计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体系,以及被重大会计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讲解非经营性单位的资产、负债如何从原会计报表中予以剥离;下年财务决算调整期初决算数据的,如何还原到相应,如何按《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200X年期初数进行追溯调整,如何按《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重新编制200X-200X+2会计报表,将审计计划和审计业务指引传达至项目组全体成员。明确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和各级人员的职责,把握整个项目时间进度,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四)项目成本的控制
按照有效工时制度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在审计过程中,我们明确: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在报项目外勤时,对超额工时将不予考虑;在项目考核时,将工作效率作为助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予以考虑。由于项目工时控制方法得当具体,从而调动了项目组成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较好地控制了项目成本,提高了项目组整体工作效率。
(五)项目的沟通与协调
我们采起了多种方式(包括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互联网)建立联系机制,形成定期(一般为一周,遇到重大问题要随时)汇报制度。构筑项目组、项目负责人、集团公司多重沟通、协商、汇报体系。形成对重大的共性问题统一解决口径的信息互通机制。
(六)项目审计工作实施
根据本次审计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审计工作实施进度及各阶段工作内容如下:审计工作阶段
时间进度
主要工作内容
1.审前调研阶段
200X年1月23日至1月27日
了解某集团基本情况、审前沟通工作协调、内部控制环境及风险评价、制定详细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标准、对参与审计的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建立协调、汇报机制。
2.审计实施阶段
200X年2月5日至200X年2月25日
按审计方案要求对被审计单200X-200X+2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核算合规性、资产变动情况、有关经营活动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情况、企业经营绩效变动情况进行审计,就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及时沟通,完成现场审计工作。
3.审计汇总和审计意见交换阶段
200X年2月26日至3月2日
二级单位汇总审计情况,与被审计单位及委托方沟通审计结果。
4.集团审计汇总及报告阶段
200X年3月3日至200X年3月10日
4.绿色债券发行条件 篇四
1.依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承接负面清单指引》的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可以组织负面清单评估专家小组对负面清单进行讨论研究,决定调整方案,报()备案。
A.交易所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国证监会
D.财政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依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承接负面清单指引》的规定,承销机构项目承接不得涉及最近()年内财务报表曾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发行人。
A.1
B.2
C.3
D.5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依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承接负面清单指引》的规定,承销机构项目承接不得涉及最近()个月内因违反《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被中国证监会采取监管措施的发行人。
A.3
B.6
C.12
D.24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依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备案实施自律管理的机构为()。
A.中国证券业协会
B.中国基金业协会
C.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D.中国证监会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5.下列内容属于负面清单的有()。
A.最近12个月内公司财务会计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B.存在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的发行人
C.地方融资平台公司
D.典当行
E.非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的担保公司
您的答案:A,C,D,B,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下列规则属于债券市场自律规则的有()。
A.《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备案管理办法》
B.《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承接负面清单指引》
C.《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执业行为准则》
D.《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规范》
E.《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尽职调查指引》
您的答案:B,A,D,C,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7.依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与中国证监会、地方证监局及相关自律组织之间的信息应当独立。()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8.依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备案材料不齐备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在收到备案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承销机构或自行销售的发行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9.依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承销机构或自行销售的发行人提交的备案材料,涉及发行人商业秘密或可能对募集资金使用产生重大影响的非公开信息,可对备案材料进行保密处理,并出具相关情况说明。()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10.依据《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报备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备案文件,并对备案文件内容的合规性负责。()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非上市公司企业债券发行流程 篇五
一、申报材料制作阶段
1、发行人形成发债意愿并与发改部门预沟通
2、制作发行人本次债券发行的申请报告。
3、召开股东大会,形成董事会决议,制定债券发行章程.4、出具发行企业债券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应包括债券资金用途、发行风险说明、偿债能力分析等。
5、安排担保事宜。发行人做好企业债券发行的担保工作,按照《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聘请其他独立经济法人依法进行担保,并按照规定格式以书面形式出具担保函。
6、安排审计机构。发行人及其担保人提供的最近三年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经具有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7、安排信用评级。发行人聘请有资格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其发行的企业债券进行信用评级。
8、安排律师认证工作。企业债券发行申请材料由具有从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进行资格审查和提供法律认证。
9、组建营销团。企业债券由具有承销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承销,企业不得自行销售企业债券。主承销商由企业自主选择。需要组织承销团的,由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承销商承销企业债券,可以采取代销、余额包销或全额包销方式,承销方式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10、其他。主承销商协助制作完成债券申报材料,并报送省发改委,由省发改委转报国家发改委。
附:发行申请材料目录
1、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或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转报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的文件;
2、发行人关于本次债券发行的申请报告;
3、主承销商对发行本次债券的推荐意见(包括内审表);
4、发行企业债券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债券资金用途、发行风险说明、偿债能力分析等;
5、发债资金投向的有关原始合法文件;
6、发行人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连审)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7、担保人最近一年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如有);
8、企业(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9、企业(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10、承销协议;
11、承销团协议;
12、第三方担保函(如有);
13、资产抵押有关文件(如有);
14、信用评级报告;
15、法律意见书;
16、发行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7、中介机构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18、本次债券发行有关机构联系方式;
19、其他文件。
二、发行报批阶段
1、上报发行申报材料。按照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及其规定格式,逐级上报企业债券发行方案。经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
2、跟踪核准进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企业发债申请后,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发债条件、申请材料齐全的直接予以核准。申请材料存在不足或需要补充有关材料的,应及时向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提出反馈意见。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反馈意见对申请材料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重要问题应出具文件进行说明。
3、修改方案及材料。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反馈意见,对企业债券发行方案及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出具文件进行说明。
4、债券发行会签。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会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后,印发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并抄送各营业网点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等有关单位。
5、会签结束拿到批文。企业债券发行批准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给省发展改革委后(中央企业除外),再由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给企业或相关市发展改革委。
三、债券正式发行阶段
1、刊登发行公告。发行人应当通过指定媒体,在债券发行首日3日前公告企业债券发行公告或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发行公告和募集说明书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市场宣传工作。承销团做好债券销售市场宣传工作,推广债券的发行和认购工作。
3、债券销售工作。在企业债券发行过程中,各承销商面向社会公开零售企业债券的所有营业网点及每个营业网点的承销份额。
4、承销团工作监控。发行人应当及时了解承销工作进度和发行销售情况。
5、募集资金划付。承销团销售债券募集到的资金应划付到发行人专门的资金账户。
6、验收资金。发行人根据债券的发行情况对募集资金相关情况进行查验。
四、发行后期管理工作
1、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债权登记托管。托管人为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的法定债权登记人,在企业债券发行结束后负责对企业债券进行债权管理、权益监护和代理兑付,并负责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2、制定偿债计划。发行人、担保人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偿债计划并认真执行,确保企业债券本息按期兑付。
3、发行人应当在债券本金兑付首日60日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告兑付方案,并于兑付首日5个工作日前通过指定媒体公布兑付事项。
4、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首日5个工作日前,发行人应当将兑付资金全额划入指定账户。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划入托管人指定的账户;无记名实物券企业债券划入主承销商指定的账户。
5、发行人不能按照规定期限履行兑付义务的,主承销商应当及时通知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
6、发行人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每一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发行人、担保人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并公开披露。
7、主承销商应当在企业债券发行和兑付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企业债券发行、兑付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
8、在企业债券存续期内,发行人、担保人发生可能影响企业债券兑付的重大事项时,发行人应当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并公开披露。
9、在企业债券存续期内,发行人应当委托原信用评级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跟踪评级,并于信用评级机构出具企业债券跟踪评级结果之后十五日内,将跟踪评级结果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并公告披露。
注:参考文件包括
1、《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国务院[1993]121号)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 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07年第一批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07]602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
6.我国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探讨 篇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政治经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等诸多方面。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一笔巨额的长期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为15万亿元左右[1]。增加资金持续投入,拓展投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已经形成了政府、金融、农户、农村集体和企业以及外资共同构成的多元资金投入新格局。然而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面临诸多矛盾:(1)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比较突出。(2)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提出的需求。(3)财政支农绝对值上升,比重却出现下降。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无法为农村发展提供足够金融支持、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大,我们可以探索利用资本市场建立机制,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 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2.1 居民高储蓄率为新农村建设债券的发行提供了经济条件[4]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增多。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每年新增1万多亿元人民币左右,2009年底银行储蓄存款总额268645亿,其中活期存款约占三分之一,定期存款约占三分之二。2010年底预计银行储蓄存款总额能达到30万亿。按照30年来平均增长速度,预计2020年底银行储蓄存款总额将达到100万亿左右。2010年10月20日起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010年12月26日起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的两次加息,只能使居民储蓄存款有增无减。由于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筹资成本低于银行利率,加上免征个人所得税,债券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因此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时机已经来临。
2.2 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市场条件正逐渐成熟[4]
从发行方面而言,我国证券市场日益发达和证券监管机制日益健全,且我国具有多年发行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的经验,完全有能力保证新农村建设债券的顺利发行。一是市场体系日益成型。已经形成了以银行间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场内市场为辅,场内外市场并存、分工合作、互通互联的债券市场体系。二是产品品种日益丰富。顺应市场需求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地方政府债、汇金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三是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已跃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六。四是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市场发行主体从政府、大型国企、金融机构拓展到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市场投资主体现已涵盖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用社、企业等各类机构。五是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有关市场规章制度互为补充,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各方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2.3 新农村建设债券的市场潜力巨大
在我国专项政府债券由于信誉度很高,安全性强、收益稳定的特征,是稳健型投资产品,一直受到我国居民投资者的青睐。新农村建设债券作为专项政府债券,可以解决我国农民有钱没有投资项目的问题。我国农民思想保守,有钱不舍得消费,可以通过发行农村建设债券将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目前急需资金的新农村建设的领域中去,发挥这部分资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效应,实现债券政策在筹集资金方面的重大功效。虽然新农村建设债券与一般国债相比风险略高,但是在新农村建设债券的发行过程中是以中央政府信用为担保,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短期信用证为新农村建设债券提供担保。这些做法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债券的信用等级,从而增强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我国,由于投资国债可免利息税,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如果新农村建设债券的发行能够借鉴国债发行的经验,也实行免税政策的话,可以预见,新农村建设债券必然会成为投资者的新宠。
3 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思路
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将缓解我国各级政府的大量的财政压力,同时,将有力地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为我国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已经完全具备通过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来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条件。
3.1 新农村建设债券的主体的界定
在发行初期,因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必须确定新农村建设债券发行主体。目前可将发行债券主体初步确定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省辖市两级地方政府,并选择重点省市先行试点。但在对试点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评估后,即我国新农村建设债券发展相对成熟后,发行主体应以县(市)政府或镇(乡)为主。此外,还应对发行主体的资格进行严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和审核过程中,要重点围绕偿债能力,综合考虑一个地区现有的GDP、经济效益及财政收入水平和未来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潜力等因素,并认真考核其对现有债务的偿还业绩和债务资信。
3.2 债券发行规模与期限的确定
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显然不是发行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债券到期要还本付息的,发行规模过大过多,则可能会难以偿还,因此,必须根据各地方政府的财力及新农村建设总的资金供求量来决定各地政府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规模。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目的是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筹资,发行期限确定应结合各地建设项目的投资周期,不能太短,以中长期宜,要充分考虑缓解政府财政的压力。
3.3 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的投向“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
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债券所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重点支持农业主产区投入、农村小型水利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与推广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支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投入、农民职业培训教育支出。
3.4 强化监督管理
我国新农村建设债券的监控体系应由中央政府、地方权力机关、地方审计部门组成,对是否发行债券,其规模、期限、利率、偿还办法以及具体的用途及效益等进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监控。同时应该建立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公众和社会舆论对债券募集到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3.5 建立偿债保障机制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的时间
表和路线图制定偿债计划,并建立偿债保障机制,做到偿债能力与投资收益、盈利保障、资金供给能力有机结合。偿债资金的来源由三块组成:一是地方政府年初预算时必须按一定比例安排债券的还本付息支出,二是发债所投资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三是上级政府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转移支付。
摘要: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目前,在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足够金融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发行新农村建债券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分析了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的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债券,资金瓶颈
参考文献
[1]杨洁“.低门槛”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国财经报[N].2007-01-16.
[2]严浩坤,罗湛君.我国农村资金外流分析:规模、渠道与机理[N].中华合作时报,2009-3-20.
[3]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龙海阳,徐智华.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可行性的经济学探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绿色债券发行条件】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债券发行条件06-17
各类债券发行程序07-09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流程10-12
第24号——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文件08-06
印发《发行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的规定》的通知07-22
上半年安徽省证券从业《证券发行与承销》:可转换公司债券申报程序考试试卷09-03
债券结算合同08-17
企业债券09-06
债券投资10-30
地方政府债券现状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