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建设

2024-10-10

外汇市场建设(精选8篇)

1.外汇市场建设 篇一

加强专业市场建设 促进市场提质升级

专业市场作为一种城市主要商业业态,它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反映了能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流通服务便利程度。最近,我们就如何加强专业市场建设、促进市场提质升级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目前我区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一、基本现状

截止2005年底,全区共有各类专业市场115家,其中农贸市场60家,总营业面积8.5万平方米,年销售总额2.5亿元;农副产品市场13家,总营业面积7.9万平方米,年销售总额2.3亿元;工业消费品市场16家,营业面积37万平方米,年销售总额36亿元;生产资料市场5家,总营业面积5.2万平方米,年销售总额6.6亿元;其他各类市场(商场)21家,总营业面积9.1万平方米,年销售总额11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我区商贸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向多元化投资、多业态并存方向发展。专业市场与其他10种商业业态一样,迅猛发展,市场成交额占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逐渐形成了以泰和小商品市场、长城建材装饰材料市场、巴陵大桥服装市场和花果山水果批发市场、丽珠陶瓷批发市场、亚华蔬菜批发市场为行业代表,兼有医药、汽贸、花卉宠物、餐饮、美容、家私、农贸等具有专业特色的大中型市场,且市场分布广泛、门类齐全,从老城区到新城区;从主要街道到居民社区,应有尽有,特色明显,专业市场的物流集散功能日渐显现。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区专业市场日趋繁荣,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专业化市场体系通过提质升级得到长足发展。我区专业市场发展现状相对于实现商品市场现代化的要求来看,尚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1、专业市场分布不合理。现实中大部分市场分布在东茅岭和巴陵中路、巴陵东路沿线人口相对密集地段,而作为城区新干道的金鹗路、岳阳大道等分布较少,不便于新干道周边新城区的市民生活购物。

2、局部网点设置不科学。由于过去没有科学的商业网点规划指导,加上商业地产开发商与商业业态的实际需求相脱节,造成市场网点之间过于密集,通道狭窄、给停车卸货和人员通行造成不便。有的市场为图眼前利益,更是占道经营,给市场带来安全隐患。如巴陵大桥服装市场综合经营农贸、小百货、超市、综合商场等多种业态,紧邻的还有商业步行街和南岳坡老城区商业中心,整个商圈过度集中、人口密集、商场之间、店铺之间原有的消防通道经常被占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小龙城的火灾事故就充分暴露了这一点。市场布局不科学还造成了空壳市场和有场无市的情况。例如1994年建成开业的商业城,投资总额8000万元,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门面摊位700多个,原定位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但目前门面摊位利用率不到20%,仅有少量临街餐馆、旅店、家具店能够维持经营。究其原因,是建筑设计不实用,市场内部布局太复杂,置身其中象走进了迷宫,找不到出路,这样市场很难吸引招商和招租,把黄金码头搞“黄”了。另外,在火车站广场紧邻泰和小商品市场的火车站又建设了一家规模不大、业态雷同、硬件设施不好的地下商城,造成地下商城空摊率达到70%。

3、规划审批把关欠严密。一是城市规划与市场建设不协调。在整体布局上应把重点放在道路交通、市容美化、生活区、工作区的规划建设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与城市建设配套的市场网点包括专业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二是审批不严格,导致圈地市场。如同立汽车配载市场,投资1000万元,占地27亩,系经市政府[2003]85号会议纪要确定的城区定点汽车停放配载市场,至今商业网点审批手续不全,市场产权不明晰,它是继湘城汽贸、北临货运配载及君山武装部汽贸配载市场之后,在巴陵东路沿街的第4家货运停放和运输配载专业市场。因市、区政府对汽贸配载市场项目尚无统一规划,上述四家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市场群,而是各自划地割据,用争抢商户客源强行压低成本来相互拆台,造成恶性竞争。三是市区两级在监管职能上不协调。多头审批、多头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档案和台帐,以致于留下的管理真空,如开业后再办证,证照不齐,不按时年检等问题,市里不知情,楼区也脱节。

4、周边环境差,导致市场滑坡。长城装饰市场一区、二区和长城通达装饰市场属居民聚集点,人流、物流不畅,周边环境状况欠佳。

5、市场经营管理不到位。位于巴陵东路的图书城是2000年开业的我市唯一的一家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管理,造成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官司不断,目前图书城尚欠300多名经营户门面押金120余万元及部分国家税费。

6、部分市场扰民和污染问题突出。如市区3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和1家牛羊定点屠宰场均分布在市区居民密集区,屠宰场所设施简陋、肉品二次污染严重,尚处在手工原始屠宰阶段,完全不符合城市规划、环保要求,市民反响强烈,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难度大。

三、对策和建议

加强专业市场建设,促进市场提质升级是服务城市建设、方便人民群众、搞活商品流通的必然要求。

1、统一市场规划报批手续,将其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建议政府按照湖南省地方标准《商业分级设置规范》、《商业业态规范》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尽快制定适合于城区商业网点发展要求的可操作性文件。一是明确职责,完善管理,避免政出多门、多头审批,明确市场审批和网点规划的职责归属于政府的市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审批监管和规划布局工作由商务局所属的市场体系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城区各种类型的市场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先报请市场体系建设主管部门考证审定,再由申报单位持市场体系建设主管部门批文办理其他证照手续。对未取得批文的,其他相关主管部门一律不得核发相关证照。这样有利于宏观调控、合理规划、完善监管机制,有效杜绝重复建设、布局不当等现象,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二是坚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对包括专业市场在内的各类商业网点实行超市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新建、改建和扩建,政府不宜再随机审批小型农贸市场项目,做到“建一个市场、活一处流通、富一批业主、利一方群众”。

2、加强市场联合监管,整顿规范经营秩序。建立市场网点规划和监管服务方面的联系会议制度,经常开展有商务、计划、工商、治安、质监、规划、城管等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和集体整治行动,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和马路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监督已批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和经营管理情况,防止建设项目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另作它用。

3、合理规划新城区产业特色市场的建设项目。岳阳不是重工业城,但是有名的化工基地,大型化工企业——巴陵石化众所周知,然而化工市场的发展与化工工业挂钩甚少,没有形成一体。事实上,工业和商业是城市经济命脉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借助化工强势,大力发展化工专业市场。同样,作为有名的“鱼米之乡”,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粮油加工销售基地,以现有的城陵矶鲁粮新元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闽岳精米厂、金健米业精米有限公司、新世纪大米加工厂、康大饲料有限公司、九九饲料厂等民营经济实体为龙头,组建一个集产、供、销于一体的规模龙头企业群体和基地,并利用特有的物流优势,大力拓宽粮食的深加工广销售业务,逐步形成粮油加工销售大市场。

4、规划构建四大基础性专业批发市场。四大基础性的专业批发市场是:(1)牲畜屠宰交易市场。将现有三大定点生猪屠宰交易市场,即九龙堤屠宰交易市场、洛王屠宰交易市场、大市场屠宰交易市场搬迁至107国道梅溪乡胥家桥村,建设一家高标准的机械化屠宰交易市场,逐步形成集牲畜交易、屠宰、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肉品产销基地。彻底改变目前城区屠宰市场布局不合理、屠宰生产方式落后、场地设施简陋、卫生环保状况差的格局。(2)二手车交易市场。将机电公司现有二手车交易市场搬迁至107国道胥家桥村(驾考中心斜对面)。(3)竹木市场。将洛王现有竹木大市场搬迁至107国道胥家桥村,邻近规划牲畜屠宰交易市场北面。(4)再生资源市场。在107国道驾考中心斜对面邻二手车交易市场,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市场。

由基础性市场群拉长并衍生的服务性市场:(1)牲畜副产品加工销售市场;(2)汽车室内外美容、装饰品销售市场;(3)竹木制品销售市场。

5、分步实施农改超,提升农贸市场品位。一方面要选择性地对一批硬件条件较好、具备一定基础的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注入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改革。另一方面,对一些硬件设施陈陋、环境脏乱差占用消防通道的马路市场铁腕取缔,为农改超打好基础。

6、加强市场经营管理,促进市场提质升级。将电子商务、微机管理、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管理方式和理念注入到专业市场的经营管理机制中去,这是专业市场提质升级的必然途径,要鼓励和引导专业市场吸纳和实施这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不断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7、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功能。行业协会是专业市场的主要中介力量。这种力量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各个经营者的道德底限、道德风险,最终影响到行业的兴衰。建议尽快成立岳阳楼区市场行业协会,将其置于商业道德法庭地位,形成行业公信度较高的“裁判”角色。政府要继续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引导,通过行业自律,加强对行业低质乱价等不良经营行为的谴责和整治,提升行业仲裁的权威和公信力,使行业协会在专业市场乃至商业网点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外汇市场建设 篇二

一、从西方汇率新理论看外汇市场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传统的汇率理论侧重于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构筑研究框架, 然而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 这些宏观结构的模型对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解释能力非常的脆弱, 由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汇率决定宏观结构模型, 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突破和发展。1980年代建立起来的新闻模型和投机泡沫模型就不是从汇率决定的根本因素出发, 而是从引起汇率波动的直接原因--新闻消息入手, 来解释外汇市场即期汇率的波动原因和规律, 以及预测即期汇率。

1990年代之后的一些学者认为, 汇率波动的直接原因取决于掌握不同信息或是对信息的理解不一致的外汇交易者在特定的交易体系下相互博弈的结果。基于此, 他们从外汇参与者的行为和市场特征等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汇率, 形成了汇率决定的微观结构分析。微观结构理论跳过了传统理论中宏观经济变量对汇率影响的分析过程, 认为外汇市场的定单流和做市商报出的买卖价差才是传递和反映私有信息的核心工具。其中关于定单流的分析是微观结构分析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部分, Lyons通过研究发现外汇市场交易者普遍认为定单流是内部信息的重要源泉, Evans还发现汇集了各个交易者私有信息的定单流与对汇率波动几乎没有解释力的宏观经济指标相比, 能够更好地说明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外汇的走势。

可见, 在最新的汇率理论中, 外汇市场交易被视为市场的传播与意见的发现过程, 汇率决定内生于外汇市场。因为外汇市场是实现各种货币兑换和形成市场化汇率的重要场所, 也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可以说, 在一国汇率形成机制中, 外汇市场发展起着基础作用。

二、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的滞后与不成熟

近年伴随着汇率制度的改革, 中国外汇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是与建立多种交易方式并存、分层有序的、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体系仍有很大的差距。

1. 我国外汇市场组织结构市场化不足。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组织者和服务者, 在成立初期中心采取的是会员制的组织体制, 应是具有一定市场中介色彩的自律性组织。然而由于半官方的性质, 中心还承担了某些管理职能, 从而淡化了市场效率目标。随着1 0多来的发展, 外汇交易中心的市场色彩不断在弱化, 成为监管机构的直接下属机构, 使之成为人民银行的一个事业单位, 在组织管理上仍面临行政干预和非市场化运作等问题。

2. 我国外汇市场交易职能缺位。

在当前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 外汇交易存在管制的条件下, 商业银行不是基于商业需要或盈利目的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 其交易行为是为了履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结售汇周转头寸的管理规定。这使得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更多是基于交易的实需原则, 充当一种结售汇头寸平补市场的角色。

3. 我国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单一。

从全球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来看, 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交易占外汇市场交易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 而且其类型越来越多样化。相比之下, 中国外汇市场参与者类型较单一, 银行仍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06年12月底, 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外汇交易中心共有会员262家,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 3家、政策性商业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45家、商业银行授权分行15家、外资银行150家、信托投资公司1家、农村信用联社1家。

4. 我国外汇市场规模发展不足。

虽然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连年翻番, 但交易量仍然极其稀少, 2006年我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年成交量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不但无法与发达市场相比, 而且远远低于周边许多小国的水平。例如英格兰银行外汇联合委员会的数据显示, 2 0 0 6年1 0月伦敦外汇市场外汇日均交易额是9670亿美元。

5. 我国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相对单一。

从1994年至2005年7月间, 中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仅仅是一个即期市场, 直到2 0 0 5年8月才开办银行间市场远期交易和掉期交易。但从成交量上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以即期交易为主的市场。从国际外汇市场发展来看, 在成熟市场中即期交易往往居于次要地位, 衍生市场居主导地位。2 0 0 4年的全球外汇市场上, 掉期交易占5 3%, 即期交易占3 5%, 远期交易占1 2%。

三、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难以适应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进一步改革的需要

自2005年汇改之后, 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在运行中仍存在着汇率变化缺乏弹性等问题, 随着经济格局的进一步开放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 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应成为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必然归宿。然而真正实现汇率形成市场化要配合市场规则的改革, 目前中国外汇场发展较为滞后, 已成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进一步改革的障碍。

1. 外汇市场供求被扭曲, 阻碍了汇率定价功能的发挥。

由于市场发展未摆脱行政干预, 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仍充当了一种结售汇头寸平补市场的角色, 这使得外汇市场所反映的外汇供求并非根据市场主体自由意志决定的真实供求, 从而阻碍了外汇市场的发展和汇率定价功能的发挥, 其可能的结果是由于缺乏外汇市场基础, 汇率制度收敛于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仍然趋于无弹性。

2. 外汇市场发展缺乏深度和广度, 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应有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

中国外汇市场的规模偏小, 不利于平抑汇率波动, 使人民币汇率的生成缺乏市场基础, 也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应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企业导向功能。同时衍生品市场在技术、产品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欠缺, 很难满足各种交易主体对规避风险的需求, 使他们承受过度的风险。

3. 外汇市场竞争程度不高, 难以满足汇率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的需要。

交易量在交易主体中的分布过于集中降低了外汇市场的效率。据统计, 中国银行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银行间外汇市场总交易额一半以上。由于许多潜在的外汇供给方和需求方被排除在外汇市场之外, 这个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的效率就大大降低。同时中央银行可以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大规模干预, 使得央行成为当前外汇市场上事实上最大的做市商, 而商业银行习惯以央行为交易对手, 致使其缺乏创新交易品种的动力及外汇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降低了外汇市场的市场竞争程度。

4. 外汇市场仍为单边市, 央行政策独立性继续受限。

市场主体类型单一导致市场参与者的供给需求趋同, 这种供求的单一运动不利于市场出清, 使央行不得不被动入市干预。近年来央行被动大规模干预不仅使外汇市场干预持续性减弱、干预成本增大, 且弱化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 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四、完善外汇市场的相关举措

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以保证人民币汇率维护在合理、均衡水平, 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一个成熟的市场, 市场化汇率和均衡汇率的形成就无从谈起, 政府的管理职能是进一步扭曲市场而不是纠正市场失灵, 并使管理浮动收敛于僵化的固定。针对中国外汇市场存在的缺陷, 完善外汇市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快改革外汇市场组织结构。

外汇交易中心在本质上是外汇交易的中介机构, 为提高效率, 实现竞争优势, 公司制应是中心改革的长远目标。通过公司制改造, 吸收作为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银行和其他有兴趣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入股, 提高中心的商业化运作水平。

2. 完善外汇市场基础建设。

一是不断增加市场交易品种;二是营造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 提高中小银行和“两非企业”的市场参与程度;三是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尽快形成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3. 外汇市场发展方向必须与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相适应。

今后, 应继续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进程, 同时逐步通过试点实行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为外汇市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摘要:成熟、高效的外汇市场在一国汇率形成机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而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滞后已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真正走向市场化的障碍, 因此文章认为加快外汇市场建设、完善市场规则才能促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外汇市场,建设,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参考文献

[1]陈雨露侯杰: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当代经济科学, 2005年第5期

[2]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 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2007年5月

[3]哥德弗里特·德维兹, 三年来外汇市场的演进与发展.中国货币市场, 2007年第5期

3.外汇市场建设 篇三

一年来,外汇局在外汇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规划纲要推进小组,由外汇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外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的组织、推进与协调。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外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外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确定2015年重点任务及分工,为有序推进外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打好基础。三是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刊发《积极推进外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署名文章,深入解读外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四是加大外汇违规信息披露力度。按季度以查询方式披露外汇违规信息,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将外汇违规信息纳入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全国电子口岸委进出口企业综合资信库。五是严厉查处各类外汇违规行为。2014年全年,共查处外汇案件1903起,处行政罚款4.5亿元人民币;与公安机关合作破获地下钱庄等外汇违法犯罪案件32起,涉案金额2224亿元人民币。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安排、规范信用信息记录与使用、健全分类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外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外汇信用环境。

4.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篇四

2.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验收规范

月二十四日

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一、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一)交易厅棚。市场交易大棚应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的钢架结构。有条件的宜建成封闭的室内市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层高应不低于4m。

(二)地面及墙体。市场地面应硬化、防滑,并向排水槽(沟)倾斜。有条件的敞开式棚架建筑市场周围应有围墙或相应建筑物围栏,围墙应牢固,高度不低于1.8m;室内市场的内墙宜贴墙砖,高度应不低于1.5m。

(三)出入口及通道。市场应设置2个以上的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4m;市场主通道宽度应不小于2m,次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5m,有条件的市场可单设进出货出入口。

市场出入口、通道等公共空间应设台阶的,应同时设置无障碍通道。

室内市场通道上方应设置悬挂应急疏散警示牌装置。

(四)停车场。应根据市场规模相应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地面应硬化,停车场面积不小于市场建筑面积的5%,有条件的市场可为经营户和消费者分设停车场。

(五)卫生设施。市场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可按2-3个/千人(市场内日平均人口流动数量)的标准配置厕位(含市场外50m内公共卫生间的厕位),公共卫生间不得设在熟食区域,有条件的市场可以设置1-2个无障碍厕位。

市场应设置垃圾池或一定数量的带盖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可设置垃圾中转密闭间。

市场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防鼠、灭鼠设施设备。

(六)给排水设施。市场内应配备合理的供水系统,水产品供水应到档口,畜禽肉类供水应到畜禽肉经营区,宰杀间、现场食品加工间等应供水到专间。市场内应设置供消费者使用的自来水供水点。

市场内部排污管道(沟)应单独设置,自成系统,不与连体建筑污水管道共用。排污管道(沟)应尽量采用直排式,减少弯道且应有合理坡度。当地有公共污水排放系统的,市场排污管道应与其联通。

市场柜台外侧或内则应设置排水槽(槽宽宜为8-12cm,深度宜为3-5cm,底部应呈弧形)或明沟(断面尺寸不小于10×10cm)并加盖隔栅盖板,宰杀间、现场食品加工间内应设置下水管道。水产、畜禽肉类污水排放口应设隔离过滤设施。

市场内应配备清洁墙面地面和设施设备的冲洗装置。

(七)供电设施。市场应配备满足用电负荷、安全的供电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宜设独立的配电室。

市场应统一合理布线,有条件的市场宜穿管暗敷,并配备漏电防护装置。

市场应统一配备照明灯,室内市场应设置应急灯。

用水较多的区域应采用防水电源开关和防潮型照明灯具,灯具防护罩应为防爆型制品。

交易厅内照度应不低于100lx,专间内照度应不低于200lx。

(八)通风设施。室内市场应达到良好的通风条件,有条件的可配置低噪音抽送风机,宜按建筑面积1000㎡安装不低于2KW,1000㎡以上每增加100㎡相应增加功率300W的标准配置。

宰杀间、现场食品加工间内应配备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九)消防设施。市场内应按照国家对消防有关规定,配置消防栓、消防水带、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

二、经营设施建设要求

市场应按蔬菜、果品、粮油、干货调味品、水产品、禽蛋、畜禽肉、豆制品、熟食、副食品、百货等商品大类科学分区,合理布局各档口。生熟、干湿、鲜活经营区之间应有通道分隔。

水产品区与其他食品加工经营区间距应不小于5m或设有效的物理隔离;食品档口距离卫生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m,其中,熟食等直接入口食品档口距离活禽档口和卫生间应在10m以上。

(一)档口。档口设置应整齐划一,台面、柜台外立面及外沿挡水凸边应光滑平整;柜台高度宜为70-80cm,挡水凸边应不低于5cm,台面尺寸宜为长100-200cm,宽80-100cm。各档口应统一设置档口号牌、价格牌及相关证照的悬挂装置,高度宜为1.8-2m。价格牌、档口号牌等标识牌应统一制作。

1、蔬果档口。柜台宜采用斜面或阶梯摆放式设计。

2、畜禽肉档口。柜台面积应不低于1.4㎡,应统一配置不锈钢操作台、砧板、冷藏柜、不锈钢制挂架等专用器具。有条件的宜设置专间,配置空调。

3、水产品档口。地面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有条件的宜铺设防滑地砖;应统一配置不锈钢或贴面砖的操作台、砧板、蓄养池或不锈钢盘、冷藏柜或冰台等专用器具;活水鱼销售可在鱼池、鱼缸前设挡水板,挡水板高于鱼池、鱼缸20cm。

4、熟食、散装酱菜、糕点类档口。应配备全封闭式防尘、防蝇罩,有条件的宜设置营业专间,配备带滑门的玻璃或有机玻璃柜、加热或冷藏设备、洗手池。

从事熟食、糕点、馒头等现场加工的应设置加工间,配备相关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宜将加工间与营业专间分开。

有条件的档口可以安装空调,设置缓冲间供营业员洗手、更衣和消毒。

5、活禽宰杀档口。市场活禽经营区应封闭或半封闭,且每一活禽档口的存放、宰杀、销售三区域应适当分离。存放活禽应使用笼子,笼底设置接载粪便的设施;应设有隔离的集中宰杀场所,配备照明、通风、加热及上下水等设施设备。

(二)保鲜、计量经营器具设备。应根据《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统一配备相应的保鲜和依法检验合格的计量器具及设备。市场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公平秤。

(三)管理服务设施设备

1、办公设施。办公室面积应能满足日常管理及服务需要,受理投诉、索赔,调解纠纷,维护市场治安秩序,配备投诉电话、档案管理柜等基础设施。

2、服务设施。市场应设立导购图、公示宣传栏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以开办门户网站,配备上网端口和电脑等终端设备,设置便民服务区域,设置配钥匙、小家电维修等档口。

3、治安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以配备电子监控等治安设施设备。

4、检测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以配备食品卫生检测等设施;从事蔬菜、水果交易的市场可以配备农药残留快速检验设施设备;从事水产品交易的市场可以配备检测甲醛等化学物品的快速检测设备。

附件2:

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验收规范

第一条 为加强“双百市场工程“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验收管理工作,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引入科学的评估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三条 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竣工后,应首先对项目建成情况进行评估,由具有合法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四条 项目承办单位根据自评和审计结果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提交相应材料,并在材料上加盖公章。

第五条 项目承办单位申请验收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未办理企业登记的,提供其他依法设立的批准文件;地税、国税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未办理纳税登记的市场应出具税务部门的说明和相关免税政策文件(原件由受理单位核对无误后退回,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下同);

(二)规划、国土、环保、消防等有关部门出具的批准建设文件;

(三)自建项目应当提供购置设备、材料和建设改造工程签订的合同及发票原件及复印件,统一招投标项目应当提供项目承包合同及工程结算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四)购置设备、材料和建设改造工程清单(列明设备和材料名称、型号、数量、价格、制造厂商);

(五)有关部门出具的工程验收报告以及建设部门出具的工程验收备案证明;

(六)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项目资金审计报告(附相关单据及证明材料);

(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提供或者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六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受理项目验收申请和组织项目验收。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农贸市场项目进行直接验收或者委托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小组由商务、财政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成员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验收小组应当在受理项目验收申请20个工作日内派出至少3名成员对项目进行实地验收。

商务部会同在财政部组织有关专家或授权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对中央企业建设项目进行验收。

第七条 验收小组应当重点核查项目是否达到基本功能要求,是否按照有关建设标准配置必要的设备,满足使用要求;是否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核查项目资金使用和财务审计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验收小组应当对项目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新增年销售额等)和社会效益(带动增加就业数等)进行客观评价。

第八条 验收小组应对每个承办单位或项目做出验收结论,并形成验收报告(包括验收的形式、成员、时间、结论以及

第七条规定的内容等)。验收小组成员应当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验收结论包括“通过“、“整改后再验收“和“不通过“三种。

第九条 验收工作应当于有关工作文件要求时间前完成。逾期未能完成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于要求时间前向商务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于有关工作文件要求时间前,向商务部报送本省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验收工作报告(包括验收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及项目验收情况汇总表(包括项目承办单位名称、项目名称、验收结论、补助金额等)。每个承办单位或项目的验收报告及材料应装订成册,作为附件报送。

第十一条 项目承办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有关情况。

第十二条 项目承办单位对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验收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商务部(市场建设司)提出复议,商务部在接到复议申请的20个工作日内组织复核。

第十三条 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对各地上报的验收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十四条 本规范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5.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五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紧密结合湖北教育的发展要求与我校自身条件,依托相关专业,通过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本专业结构与布局,形成较为突出的专业优势和特色。

(二)基本原则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团队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以评价体系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本专业建设成校重点学科,紧贴市场需求,在学校 “十二五”专业发展规划框架下,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优势,建立一个教学条件优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市场营销专业。

二、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

我们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按学生兴趣分为营销管理方向、营销策划方向进行针对性培养,组建专业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和训练,旨在加强学生在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特长,使学生的学习训练更加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三、专业建设目标及措施

(一)总体目标

按照校级品牌专业的建设要求,结合我校的特点以及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形成比较有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争取在2014年建成校级品牌专业。

(二)分项目标及措施

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品牌专业建设最终目标是要高质量的培养复合型的具有一定特色的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品牌专业建设规划中,通过充分的调研,结合我校学科背景和荆楚文化的地域特点,我校品牌专业建设应该不同于其他高校的做法,有一定的自身特点。那就是以市场营销专业素质培养为重点,以拓宽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两翼,培养实践能力强的能较全面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专业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优化师资结构。必须要有重点、有倾向性地引进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并采取在职提高的方式,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要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以课程为中心组成教学梯队,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业务优良,治学严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壮大师资队伍。计划到2015年,市场营销学科组教师达到20人,正高级职称达到20%以上,并且要求全部硕士或讲师以上,且有企业经验,年龄结构上也要老中青相结合,比例合理。重点是引进几个有专业研究特长的教师来丰富和加强营销师资队伍。第三是要抓师资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团队文化的建设。本着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用人原则,完善教师队伍的激励、考核和控制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外的学术和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中重点是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3.课程建设

首先,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上,我们坚持合适、选优的原则。其次,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已经自编了相关的部分教材。最后,市场营销学教材建设还包括市场营销学相关课程网上资源库建设,要建立自己的网站。还可利用《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中外管理》等有较大影响的杂志,以及中国营销传播网等有一定影响的网站,指导学生阅读,以拓展营销视野,把握营销前沿知识。

我们开设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调研、推销管理与技巧、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广告策划与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连锁营销、经纪学等主干课程,辅以系列技能养成和实训课程,以后还会根据发展需要增设新兴专业课程。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革新

在教学环节,我们综合运用问题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模拟训练式和课堂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指导学生学习。

5.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对于市场营销专业非常重要,也很有效果。我们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比重占总学时的34%。我们将实践活动部分提前分散安排,每门主要课程后都安排2—3周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社会活动,而且四年级的绝大部分时间安排作为毕业实习,以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我们将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6.教学条件改善

未来五年,将加大图书室建设,将会购置营销管理专业相关的图书约2000本,并且利用本校的校园网、Bb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 Academic Suit)、成熟的计算机网路教学管理体系等众多的资源,为老师的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使大多数同学都能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查询资料,满足在课程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的需要;也为教师们的科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提供大量的资源。

7.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1)未来五年,将加强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并弥补横向课题不足的缺陷,努力争取学校的支持,一方面从学院课题做起;另一方面要努力自主地创造条件,申报省级或国家的科研课题。有条件有能力的可自主申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加强人才引进,组建学术团队。

(2)建立和完善学术讨论制度,保证每年两次的学术讨论会或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从学校申请资金或从发展基金中拿出一定的经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给学术研究成果予以适当的奖励,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我院将有计划、分步骤的扩大交流范围和交往次数,同时对学科点的建设也将有计划的组织或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

四、其他方面

实践性教学对于市场营销专业非常重要,也很有效果。我们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比重占总学时的34%。我们将实践活动部分提前分散安排,每门主要课程后都安排2—3周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社会活动,而且大四的绝大部分时间安排作为毕业实习,以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我们将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教研室(2010-12)

6.网站建设市场分析 篇六

网站建设市场分析

1、市场概述a、网站建设市场发展简述第一代网站建设技术:运用一般的网页制作软件,把一些平面页面效果转化成网页,然后把网页链接起来成为一个企业网站。采用“第一代网站建设技术”制作出来的企业网站,由于更新以及修改网站内容均需专业人员,维护麻烦,网站修改以及增加网页均需支付费用,导致企业经常不更新其网站内容,失去了建设网站的意义;同时由于纯静态页面没有交互性,使得客户不能很好的与企业沟通。第二代网站建设技术:是指在第一代网站建设技术基础上,针对网站的某一个功能采用一些数据库管理模块(如新闻发布、产品发布等),网站的后台对这些个别的功能模块进行管理。采用“第二代网站建设技术”制作出来的企业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第一代网站建设技术在网站内容更新困难上的缺点,适合对于网站日常更新维护频繁,对网站各功能模块有独特需要的大型企业网站,但由于需要对企业的不同建站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所以价格一般也较高,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第三代网站建设技术:2003年初以来出现了第三代网站建设技术――智能建站系统。网站用户通过智能建站系统能够很方便快捷地管理自己的网站,自己定义网站的框架内容,并能够随时升级网站的功能,且解决了每个客户都需要的网站前台界面个性化的需求。使用智能建站系统进行企业网站开发建设,能够适应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于网站建设的一般需求,开发周期短,更新维护便捷,是中小企业建设网站的理想选择。b、网站建设市场前景近几年来,网站建设业务一直呈快速上升势头,行业市场越来越大。就国内情况而言,沿海发达省市比中西部省市市场需求要大,业务普及工作也很到位,许多行业形成了竞相建设企业网站,开展网络营销的局面。新技术的应用将促使企业网站建设更具魅力。随着技术融合与发展,许多在其他行业热门应用的技术如视频、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都已经实现向互联网上移植,未来的不久,他们就会出现在企业客户网站上面;新的网络编程语言(.net技术)和服务器cdn(内容发布网络)技术也将使网站结构更紧密,访问更流畅,更能适应新的要求。网络营销服务将同网站建设融为一体,提供一体化服务。企业客户现在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网站,然后自己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网络公司还要为企业客户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策略并实施,让企业网站真正发挥作用,为客户带来实在的效果。这对网络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站建设从业者必须要加强自我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这一要求。个性化的个人网站、面向个人的主题网站等多种形式的个人网站建设服务现在已经初露端倪,个人网站建设服务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2、网站建设市场调查a、企业网站数量及比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表明:截至2003年7月,我国共有473900个网站;而在2001年和2002年的报告中,我国的网站数量分别为242739个和293213个,到2004年初,这一数字更是上升到了59万个。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经历了2000年网络泡沫经济的洗礼后,企业网站的数量正在稳步、快速的增长中,特别是最近一年的增长幅度高达60%。由此可见,网站建设业务在不断发展,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司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大家都想分一杯羹。b、网站建设服务商调查目前国内从事网站建设业务的企业有很多,几乎每个网络公司都在开展网站建设业务,只是业务所占比重各有不同。第一类,行业门户网站。许多行业门户网站,在其vip会员服务项目当中,包含了为vip企业会员提供网站建设的服务,像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等公司,吸引了大批行业类的企业注册成为他们的vip会员,获得包括网站建设和维护在内的多种服务项目。行业门户网站的企业建站服务占到所有企业网站建设服务市场的20%;第二类,网络综合应用服务公司。指提供包括网络基础应用服务(如域名、主机、邮箱)和网络增值应用服务(如网站建设和推广)等业务在内的综合应用服务公司,企业网站建设是重要业务之一,业务总量占到所有企业网站建设市场的40%。像上海网络(http://)

等公司,通过网络综合应用服务业务的宣传与拓展,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提供的网站建设服务也普遍为客户所接受。第三类,专业网站建设服务公司,以网站建设业务为公司主要业务,突出个性化制作和客户长期跟踪服务,业务总量占到所有企业网站建设市场的40%。

7.运用市场手段建设美丽乡村 篇七

我国农村建设通常存在资金不足, 劳动力资源、产品不能自由流通等问题, 各种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 限制了农村各方面的发展。运用市场手段使社会各部门的资源进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使社会各部门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有利于快速、高效地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1 运用市场手段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

目前, 学界没有统一建设美丽乡村的标准, 但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可以总结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把乡村建设成生态环境美、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经济发达、社会关系和美、文化生活丰富的现代化新农村。

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政府需要对整个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 设计整体框架, 投入资金, 提供政策支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规模日趋扩大化、多样化, 单凭政府的力量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 政府可以将一部分功能还给市场, 通过授予企业经营权、合同外包、政府参股等形式委托市场供给公共产品, 让市场为乡村建设提供专业的、高效的支持, 直接地或间接地促进生态环境、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提升。

2 运用市场手段建设美丽乡村

2.1 引导企业参与, 提升生态环境水平

生态环境美好是美丽乡村的显著标志, 是考核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由于政府的资源有限、专业化程度低、供给效率不高, 可以把一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任务委托给市场供给, 由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公共产品。如:政府可以将环卫工作、绿地管理养护等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 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考评标准, 负责监督管理。

山东省昌邑市政府把城市环卫和乡村环卫打包, 用政府买服务的方式, 向社会招标。山东省康洁环卫集团投入了优质的环卫设施, 建立了现代化的网络管理系统, 为昌邑市提供了优质的环卫服务。昌邑市政府在投入上没有增加, 但效果却显著提高。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彩云南路、聚贤街、雨花路等17 条路段, 共计27 万平方米公共绿地, 已经通过市场招标的方式, 外包给专业管养公司管养。市场化管养方式使得养护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绿化环境更加整洁优美。除此之外, 成本也较之前降低了5% 左右。可见以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公共产品既能节约政府的支出, 又能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产品。

2.2 市场化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

2.2.1 政府放权, 推进农村市场化。农村市场化能够使资金、劳动力、土地等各种资源自由流动, 更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作用;同时, 农村市场化能够推动农业领域内部和外部的竞争, 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 政府应当把市场的职能还给市场, 不能再做全能政府, 不能对农业产品的供产销活动进行过度干预, 让农村经济发展遵循市场规律。当然, 政府并不是完全放手不管, 仍然要承担规范市场秩序、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以及提供服务的职能。除此之外, 政府可以给予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着力扶持龙头企业, 为农业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2.2 村民和村集体创新经济组织形式, 主导产业经济建设。为了获得更多与市场联接与合作的机会、实现产业经济的发展, 村民和村集体应当充分利用集体资源, 实现高效的管理运营, 规避经营风险, 采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式体现村民意志, 组建有利于村民和村集体利益的经济组织形式。

建立由村民自己作为股东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企业。以股权形式保护村民对集体经济的所有权, 明细集体经济成员的利益权益及分配, 从体制上保证村民个人财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和部分处置权。这样的制度能够提高集体自由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使村民的资金得以高效运营,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使村民主动参与社区经济的管理, 注重集体事务, 关注社区发展, 同时也解决了农村社区居民在“农转非”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利益分配问题。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运营管理、新项目的开发建设都需要资金支持, 集体股份合作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如:云南省呈贡城内社区和社区各小组拥有约12 万m2集体公房, 大约一半以上用于出租经营, 2011 年社区年终分红1061 万元, 人均3255 元, 成为城内社区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另外, 社区成立了两家实体公司, 主要经营商场、停车场等业务。2011 年收入154 万元, 利润21.96 万元, 同时解决了92 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这些集体收入已经满足了社区事务管理的资金需求, 使社区的运营管理、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等各方面都不乏资金支持, 对提升社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间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这种组织重视市场需求, 运行管理相对灵活, 能够从农民的自身利益需求出发, 为现有的供产销机制带来良好地转变。首先,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可以改变原本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 整合资源, 实现统一管理运营, 配备现代化农业设备等生产资料, 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保证产品质量, 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 使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同时,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推进更具附加值的农产品深加工业提供了条件。其次, 合作社可以整合农产品的销售, 使产品的销售在市场上更具优势, 交易过程也更加便利。除此之外, 可以将农产品注册商标, 实现品牌经营, 保证产品的竞争力。

2.2.3 企业承包经营。政府拥有大量具有潜在价值的资源, 应广泛寻求投资合作机会, 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解决失地农民的收入问题。

云南省呈贡小古城社区以花卉种植业为主要经济产业, 鲜花畅销省内外。近几年, 新区规划征用小古城社区约46.67hm2土地, 社区两委将现有的约46.67hm2土地整合起来, 集中流转出租给浙江、广西、四川等省的外来苗圃经营者。出租的土地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收入, 种植苗木美化了社区居住环境, 完成了规划要求的绿化任务, 苗圃基地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平台, 这种密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引入外来资本的模式深得人心。

安徽宏村旅游闻名全国, 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 不仅是由于当地美丽的人文景色, 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及良好运营推广也起到重要作用。其实, 宏村旅游经营最初由黟县地方政府负责, 但经过12 年的开发经营, 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1997 年, 黟县政府组织招商组, 参加了安徽省年度北京招商会, 北京中坤科工贸集团与地方政府达成协议, 租赁经营包括宏村在内的3 个古村落和中城山庄, 经营期限为30 年。北京中坤科工贸集团成立了京黟旅游开发总公司负责宏村的日常经营。在开发公司的经营下, 宏村旅游迅速发展, 门票收入不断增加, 当地住宿、餐饮、交通等旅游行业随之被带动起来, 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 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 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2.2.4 企业培育新型农民。参与产业经济建设的企业, 为了保证劳动力的供给, 可以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由政府、村集体提供培训场所。从而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能力、能够获取信息、适合自己企业、适合产业经济的新型农民。既解决了企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又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提高了村民收入。同时为农村经济培养了新的人才, 为创业村民提供了出路,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3 兴办企业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支持作用

鼓励在乡村兴办企业, 企业生产运营需要通电、通水、道路、污水及废弃物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作为生产条件, 因此企业为了实现生产可以承担一部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另外, 许多乡镇企业或企业家都乐于为所在地区或家乡捐资筑路、兴修水利、资助教育事业, 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显著贡献。

2.4 开放市场有利于社会和谐

开放市场有利于乡村社会和谐。首先, 开放的市场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如有的村民愿意从事农业活动, 有的村民愿意到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 农村市场的开放吸引了农业企业、工业企业以及各种类型的企业进入农村, 既调整了产业结构, 减小了村民自行生产经营的主观风险, 也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2.5 企业参与文化建设, 有利于乡村文化的提升

政府可鼓励企业参与到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中来, 为愿意付费享受高质量、高层次文化教育产品的村民提供差别化产品。如引入企业建设专业的体育活动场所, 企业对使用活动场所、享受服务的村民收取费用。兴办农村剧院, 演出高质量的话剧、戏曲、音乐等各种形式文艺表演, 放映优秀电影, 为村民的业余生活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推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扩宽村民文化生活兴趣, 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境界, 拉近城乡距离。除此之外, 还可以鼓励个体经营, 如鼓励村民投资开设报刊杂志销售点、音像店等, 提出了新的创业方向, 同时促进城市文化向农村的传播。

城市文化向农村输入的同时, 要加强乡村特色文化向城市输出。鼓励企业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文化产业, 针对特色的村庄, 开发特色的乡村品牌, 政府给予大力政策支持。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感受美丽乡村的优美环境和乡风民俗, 购买传统手工艺品, 带动当地旅店餐饮等产业的发展, 为村民带来新的巨大的收入来源, 也推广了乡村特色文化。

除此之外, 农村依然存在着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 这严重制约着农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因此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是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要问题。我国政府在保证农村地区青少年的基础教育上做出了努力以及现实效果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为了使农村地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满足不同的受教育需求, 加强成人科学文化教育, 还需要民间资本的投入, 以实现教育多样化。

3 结束语

除了运用市场手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以外, 政府放开手脚可以发动村民和村民组织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法, 找到适合不同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而政府本身则以规划为引领、以财政为引导, 组织协调全社会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摘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 单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需要, 使用合理的手段调动其他的社会资源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为了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结合案例分析, 提出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乡村生态环境、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快速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美丽乡村,市场手段,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华臻.农村市场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2 (3) :42-43.

[2]刘小莲.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多渠道路径构想[J].农业经济, 2012, (2) :55-57.

[3]刘慧洁.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31) :236-237.

8.外汇市场建设 篇八

关键词:文化市场体系;政府;市场;定位

一、政府与市场定位问题的提出

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实行的是事业体制,文化管理机构是根据文化意识形态在产业形态上的不同表现方式所作的一种划分,即只是把文化看作一种意识形态,而没有把它看作能够创造和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形态,依靠政府主导发展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市场仅处于从属地位。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行,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

除一般的产业属性,文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意识形态属性。研究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首先必须解决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角色定位,这具有复杂性:一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活动部分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和意识形态属性,市场对其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外部性问题,就必须依靠政府管制的干预;另一方面,政府管制本身包含了大量的成本,如果管制成本高于市场调节或社会管制的交易费用,将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哈耶克曾说,“尽管每个人都希望国家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但在政府该干些什么的问题上,几乎有多少不同的人就有多少种看法”①。因此,如何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就成了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关键。政府与市场在文化市场体系中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哪些因素决定了政府应该采取手段干预市场以有利于实现最大化社会整体利益?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二、政府与市场定位问题的探讨

政府与市场机制构成了文化资源的两大配置方式,两者的关系是通过管制制度建立起来的。市场失灵在理论上界定了市场与政府的行为边界,为政府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照系,②丹尼尔·F·史普博在《管制与市场》中将市场失灵分为三大类,即进入壁垒、外部性与内部性,下文将以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试图划定政府管制有改善资源配置余地的范围。

1. 市场机制的作用机理

市场是交换的场所,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的交换来实现的。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以及趋于一致的过程来发挥作用的,而价格相对于价值的波动则是由供求来影响的,市场机制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决定性地位。

文化市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资源配置功能。在文化市场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支配文化资源配置的方向、数量和资源流动的速度,各类文化资源将以最有效的方式配置到短缺的或社会最需要的文化单位或行业。第二,交换功能。文化市场的交换功能主要是指文化消費者和文化企业通过文化市场中的行业中介与流通组织等了解市场供给与需求,通过产品交换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三,经济功能。我国文化市场交易及文化产业的总体收入已经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性,据文化部2012年发布的“2010年全国文化发展基本情况”统计,2010年底,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全年营业收入1069.63亿元,利润总额为375.26亿元,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③。第四,政治功能。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文化市场的政治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④。此外,文化市场还具有供给功能,价值实现功能以及服务功能等。

2. 政府管制的作用机理

由于市场经济的常态是信息不完全或市场不完善,所以大量的市场失灵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市场失灵的存在就为政府通过干预市场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市场失灵反映的是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缺陷,市场缺陷使得市场经济背离完全竞争的条件,致使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化目标,市场存在缺陷是政府干预的主要依据和必要前提。⑤政府管制的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理念是维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运行。丹尼尔·F·史普博指出,“市场失灵是政府管制介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可以解释为政府管制是要纠正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但市场失灵却未必需要直接的管制介入,因政府管制本身包含了大量的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需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事务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改革可以理解为逐步放松计划性政府管制的过程,即从全面的、直接的一体化管制逐渐转向部分的、间接的介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管理职能的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2010年12月发布《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努力实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从注重事前静态审批向注重事中和事后动态监管转变,从注重市场主体、产品和服务准入向注重市场交易机制和规范建设转变,从注重刚性监管方式向寓监管于服务的刚柔相济方式的转变”;2011年10月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nlc202309042102

3. 政府介入市场失灵的范围划定

(1)进入壁垒

要认定政府管制的潜在任务,就需要对是什么构成一种进入壁垒作仔细的定义。丹尼尔·F·史普博认为,“进入一个市场的壁垒系指一种不由已建立的企业而由新进入的企业承担的生产成本”。进入壁垒是市场失灵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与规模经济、沉淀成本有关,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行政垄断、自然垄断、价格—生产联盟等。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现全国性或国际性的文化企业或集团,所以其中的自然垄断、价格—生产联盟等对我国文化市场影响不大。而由于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组织结构条块化所导致的行政垄断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法学界将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制交易、政府专有交易看作行政垄断。行政垄断被看作由政府设置的进入壁垒,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排斥竞争。由进入壁垒而引发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条件之一,政府的干预方式主要是挪去进入壁垒或消减它在资源配置上产生的不良后果,可以很容易通过允许新的进入来实现。

我国文化行政管理机构是计划经济时代按照行政分业、行业分类组织的,这种“竖井式管理”方式导致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不同文化行业之间存在行业壁壘,政令畅通的高度行政性,忽视了市场机制,造成文化资源配置的分割和低效率。行政区划所形成的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是严重制约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制度性障碍,政府有必要进行干预,解除对文化市场的行政分业管理以及由此造成的行政壁垒问题。2004年4月《文化部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和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第五条指出,“坚决推进全国文化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文化市场的地区封锁和壁垒,分割了市场,限制了竞争,保护了落后,提高了成本,不利于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为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不得通过明文规定或者隐形规则,排斥外地文化经营单位进入本地文化市场……”同年9月,中办、国办转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以属地管理对文化市场实现统一综合执法,在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域内,对现有的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实行合并,这是对条块分割的文化行政管理资源整合迈出的关键一步。当前,随着国务院陆续发文取消和下放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行政审批项目,简政放权,还权于市场和社会,我国文化领域由于行政分业造成的进入壁垒也在逐步瓦解。

(2)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交易者未加考虑而由非交易方(第三方)承受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即两个当事人之间由于缺乏直接相关的交易或补偿性支付,使得资源的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从外部性商品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对接受者来说是有利的外部影响,就称为正外部性,反之即为负外部性。科斯在1960年提出了两个造成外部性产品或补偿性支付缺乏经济交易的原因——缺乏明确界定的产权和消减交易成本。这使得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在界定产权和消减交易成本方面具备了潜在的作用。

就文化产品负外部性而言,低俗化、虚假化的文化产品(如侵权盗版出版物等非法出版物)的生产将导致一些成本产生,这不仅会危害到公民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整个社会和民族带来严重的精神污染。外部成本使个人的自身利益偏离社会效率,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这种成本不会被生产者承担。根据科斯第二定理,在(市场)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将产生影响。科斯认为,将外部性内部化的社会成本最小化、最适当的方法,就是通过法律制度界定明确的产权,使权利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进行转移与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但科斯同时强调,在由法律制度调整权利需要成本的现实世界中,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只有产权调整后的产值增长多于它带来的成本时,产权的调整才能有效进行。

就文化产品正外部性而言,文化产品能传播先进的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认同感,文化的正外部性主要是针对于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品而言。具体来说,所谓公共品就是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人的消费减少,因为使用公共品的机会成本为零,所以每个使用公共品的单个人都会尽量少支付,因此公共品的生产就是一种正的外部性。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使得政府通过法律界定其私有产权的交易费用过高,非竞争性使得界定私有产权没有形成必要的激励(由于外部性收益过大,导致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外部性收益不能形成充分的内在化激励),而且消费者在消费时总想“搭便车”而导致公共品提供者的生产成本与收益不一致,因此,应由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资源配置。此处值得一提的是,意识形态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的特点,属于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形式,它是软性的,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它的投资有着规模经济的性质和很强的外部性,意识形态应该而且只能由政府进行管理。

(3)内部性

许多管制直接对私人交易和合约协议进行干预。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是内部性问题的产生。内部性是指交易中未加考虑而由交易一方承受的成本或利益,即交易者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交易成本。内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交易参与方不能完全分配所产生的净利益,当市场交易因交易成本而无效时,必要的管制手段就会成为政府补救市场失灵的方式而被建立。由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导致了内部性问题的产生:第一,在存在风险的条件下签订意外性合约的成本,即存在不对称信息,如果交易者占有不完全的或不对称的信息,市场机制就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第二,当合约者行为不能完全被观察到时所发生的观察或监督成本,即当合约参与者的行为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时他们就不会服从于谈判并不愿按合同条款进行合作,这将引发“道德风险”问题;第三,交易者收集他人信息和公开自身所占有的信息时发生的成本,即观察代理人特征的成本将导致偏好或技术的不当表示,就会引发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政府调整必定要采取直接管制、间接调控与自我调控有机结合的模式,针对问题类型的不同采取最适当的管制方式,如对于不对称信息引起的内部性问题,信息公开管制的建立可能是有效的,管制能使信息标准化而降低消费者的市场搜寻成本,政府通过管制政策对信息公开或合同条款设立一般的规则,然后依赖市场力量使私人信息得以公开等。

nlc202309042102

三、结论

由于文化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这使得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定位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且较为复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避免其对文化产业社会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既要发挥政府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又要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而影响市场机制效用的发挥。上述关于市场失灵问题的讨论,目的就在于要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由进入壁垒、外部性与内部性所造成的各类市场失灵,理论上为政府与市場的行为边界划定了范围,为政府管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且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但是我们也需明确,市场失灵只是政府介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政府管制也是需要大量成本的。科斯认为,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不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理机构)以及转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我们应考虑总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从科斯的社会成本理论研究入手,将政府管制与其他选择性方法(如社会力量)的制度成本进行比较,选择出一种相对而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法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黄先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出版发行学研究所所长;郝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ZD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何伟,陈玉雪.市场经济下中国政府定位及其职能取向[J].当代经理 人,2006(03)

② 宇燕,席涛.监管型市场与政府管制——美国政府管制制度演变分析 [J].世界经济,2003(05)

③ 国家统计局.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8071亿元 [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30826_402921959. htm

④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 www.ce.cn/xwzx/gnsz/szyw/201311/18/t20131118_1767104.shtml

⑤ 鲁国强.论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J].当代经济管理,2012(01)

参考文献:

[1] 谭庆刚.新制度经济学导论——分析框架与中国实践[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1.

[2] 顾玉民.健全现代市场体系[M].重庆出版社,2009.

[3] 胡乐明,刘刚.新制度经济学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 [美]丹尼尔·F·史普博著;余晖,何帆,钱家骏,周维富译.管制与市场 [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数学教案课题三有余数的除法下一篇:县房产局2011年度党员民主生活会情况综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