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僚主义

2024-08-29

关于官僚主义(精选8篇)

1.关于官僚主义 篇一

4篇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避免以新的形式主义反对旧的形式主义”,强调要克服形式主义的顽疾。从当前来看,作风不扎实、工作不落实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在群众中间产生很坏的影响。因此,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要从自身实际、从岗位实际、从工作实际做起,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真党员、好党员。

一、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图虚名,不求实际,误党误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妨碍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决定部署的贯彻落实,影响了政令畅通,导致了信息失真,导致决策失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时间,丧失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现实中,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仅引起群众反感,还增加群众负担,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政风社风。

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然会诱发干部的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总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于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干部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坚决反对和制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深刻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不同,究其根源:

一是在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发生偏差,严重脱离实际;

二是个人主义作怪,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往往不顾主客观条件,不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是注重表面,注重形式,注重印象,“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别人看不到”。

三是大都带有很强的私心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博得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的“好感”,给自己制造一点“政绩”,沽名钓誉,谋取好处。

三、深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思想路线。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形式主义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回顾党的历史,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才经过无数艰难曲折,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正是因为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开创了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反之,什么时候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吃苦头,走弯路。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充分说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丝毫偏离不得,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万万丢不得。我们一定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把高涨的工作热情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做到讲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党性修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这样,形式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键在党员干部带头。

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好大喜功,制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层层下压,逼下面搞形式主义。评比、达标活动过多过滥,基层应接不暇;检查工作不深不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下面做表面文章,上面看表面文章。凡此种种,都在客观上起到了纵容和助长形式主义的作用。因此,反对形式主义,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决不能只看下面的问题,不找自身的原因,用形式主义来反形式主义。

(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形式主义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眼睛向上。他们做样子,是给上级看的,心中根本没有群众。谁搞形式主义,群众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痛恨。因此,反对形式主义,必须依靠群众来进行。要把政策交给群众,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工作孰优孰劣,让群众来评判。要努力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让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人获得荣誉,得到重用。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严厉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以此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有效遏制形式主义的滋生蔓延。

篇二

日前,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明确了4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比如,对中央精神只做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在工作中空喊口号,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等。事实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群众获得感。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际上是作风建设方面“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连日来,通过参加主题学习活动,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影相随,互为表里,前者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后者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比如,对中央精神只做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在工作中空喊口号,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等。事实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群众获得感。尤其是,有的干部只讲究形式的有无、多少,而不注重内容的落地。为了迎接检查,一些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危害更是由表及里,令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对和政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抓,一个表现接着一个表现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下一步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改。

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用心体会党中央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深刻理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深谋远虑,摒弃各类私心杂念和小算盘,让政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是切实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学习,着力提升政治业务素质,保持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是着力改进工作作风。

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工作失误。

四是坚决守住纪律底线。

不能把对自己的要求放到纪律底线上,不能总在纪律底线周遭徘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记职责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做到为官有为,树立和弘扬新风正气。

许多基层单位迎接检查多了,三天两头会有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领导前来督导工作,干部没有时间去抓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要么成天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准备材料,要么就是整天陪同来督查的领导同志,总结汇报、实地陪同,等等,严重占用了干部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和为民服务的时间。

二、充分认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艰难性与长期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绝、甚至愈演愈烈,追根溯源,在于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偏差、“官本位”思想严重、领导能力欠缺、懒政怠政突出。如饱受人民群众诟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数字政绩”“会议干部”“衙门作风”等,便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典型表现。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让“关键少数”带好头、作表率,才能确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达到人民群众期待的“疗效”。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顽疾,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这就需要把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要在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土壤上做文章。如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将投机取巧、不讲政治的干部“拒之门外”;建立完善更具针对性、更有科学性的检查评比方式,尽量减少基层工作的负担,避免出现用假数据、假资料“忽悠”上级检查的不良风气。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题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中明确指出“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大危险中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四风是脱离群众的集中表现。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党内存在的作风不纯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不想”的思想基础仍不够牢靠;压力传导存在逐级递减。只有狠刹四风,才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的条件。

要解决四风问题,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决铲除糊涂认识,破除思想障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意识。针对“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干部要带有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四风”问题呈现隐形变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仍然突出,需要着力破题整治;有的制度修订完善不及时,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执行不到位。这些都说明党的作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要加强制度建设,政府要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相关政策,与时俱进完善相关制度。

要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构建“反四风”长效机制,同时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监督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利用群众监督来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篇四

开展党风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要求为切入点,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就为什么反对形式主义,如何解决党内形式主义,我有几点思考:

一、我们党内向来反对形式主义

毛主席说过:“形式主义害死人”。

邓小平同志讲:“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小生产的产物,同社会化的大生产是根本不相容的。要搞四个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非克服官僚主义这个祸害不可。”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当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是一种只收集整理虚名、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有:

(一)xx会海,公文旅行。

以为工作就是开会,不管大事小事,不分轻重缓急,都要层层请示,照抄照转,天塌下来与我无关。

(二)高高在上,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不调查研究。

(三)工作不落实。

只讲话,不做事,不督查。规章制度制定了一个又一个,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

(四)作风粗暴。

阿谀之词百听不厌,逆耳之言一听就炸,顺我者上,逆我者下。对群众不做说服教育工作,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甚至滥用职权,欺压群众,等等。

(五)弄虚作假浮夸。

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往往以点“代”面,甚至弄虚作假,搞数字游戏,向上报假数字,向下压高指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最终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六)不负责任,遇事推诿。

今天“研究”,明天“考虑”,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当前,形式主义已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党的作风,就必须克服形式主义。为此,我们要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表现虽然在形式方面,根子却在内容方面。少数人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只图虚名,不讲实效,惯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责,投机取巧,全在于他们私利的驱动,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表现。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约束,真正以“三个代表”作为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认真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理论素养。有些好心人之所以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搞起形式主义那一套,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素养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我们要搞清楚事实的真相,性质,无论如何不能停留在形式标志上面,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面,必须由标志而结构,由形式而内容,由手段而目的,由局部而全体,由现象而本质,全面彻底地把握事物,这样任何形式主义就蒙哄不了我们。同样,做事情必须从需要、条件、内容、目的、效果出发来考虑形式的选择和运用,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而不是相反。

第三,重视形式问题的研究,以形式创新来反击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形式的误用和滥用,因而克服它就不能不深入研究有关事物形式的问题,形式当中有方法,有技巧,有发明,更有智慧,灵活掌握并运用恰当的形式来完成各项认识和实践的任务。来揭穿和清除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第四,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惟一的选择,切实为老百姓办事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形式主义则是脱离群众,违背党的宗旨的祸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反对形式主义。

第五,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办公手段,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代替那些小生产为基础的陈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适应社会运转节奏加快的形势,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交通手段,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提高工作效率。科技的进步,领导方式、方法的改进,不仅不会影响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反而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勤政为民,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辜负人民的重托。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扎扎实实地工作。

总之,把改进领导方式、方法与真抓实干勤政为民同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统一起来,我们就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党就会如虎添翼,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关于官僚主义 篇二

(一) 基本理论

福利主义理论基于公民的权力, 是一种平等的福利权益观。在福利制度下, 所有公民相互之间不存在身份、等级和人群的不同, 也不会因此享有不平等的福利权益。当然, 西方工业化、现代化的文明基础和福利主义制度发展的道义基础是基督教民主文化的民主观、平等观以及生态平衡伦理等。基督教民主文化在社会保险上的发展可以说是西方政治民主的社会援助, 它的本质一面是追求社会公正。

(二) 模式典型

福利主义模式强调的是小额贷款公司的扶贫功能, 必须服务于穷人中的最穷人。小额贷款公司的这种模式的代表是孟加拉乡村银行 (简称GB) 。运用联保方式代替抵押担保, 降低贷款人在资金方面的压力, 同时, 以自我管理和互相监督的小组平台的建立, 不仅能使贷款人互相学习, 也能够大大降低银行在管理运营方面的成本。同时, 孟加拉乡村银行运用的这种联保方式也被认为是小组贷款模式。主要面向贫困农民, 特别是向妇女提供存、贷款以及保险等综合业务。该模式实行的是贷前、贷中、贷后全程管理。

整个GB小额贷款公司的系统由两部分构成:即发放贷款机构和接受贷款机构。其中, 发放贷款机构分为总行、分行、支行、营业所在内的四级;接受贷款机构分为中心、小组、贷款人在内的三级。目前为止, GB共有1个总行, 12个分支行, 108个支行, 1195个营业所, 12万名员工。通过实现商业化运营, 该机构为6万个贷款人中心, 40万个贷款人小组, 312万贫农提供金融服务, 还款率超过98%。GB模式的核心是自愿原则下的团体贷款机制。2

1. GB的运作方式:

(1) 资金来源。成立初期资金由创办人自行注入。1984至1996年, 主要由国际社会和国际农业发展银行和基金组织提供资金。1996年开始, GB以自身市场化运作方式作为资金来源, 实现了自身的稳定发展。

(2) 客户群体。将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女性作为主要对象。GB的创始人尤努斯认为, 女性在改变自己贫困状况方面比男性困难, 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3) 层级的组织结构。GB运行的基础是乡村中心和借款小组。设立之初, 借款小组由5个村民自愿组成, 乡村中心由6个小组构成。它的第二个层次由各地设在总行的下属机构即分行构成, 分行包括10-15个支行。GB的基层组织是支行, 它在财务上实现自运营, 同时管理120-150个乡村中心, 拥有2-3个培训员、6-7个工作人员、还有会计和经理各一名。

(4) 风险管理与监管机制。GB采用一些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接受的无担保、无抵押贷款制度。GB起先是采用小组联保的方法制度, 如果一个成员有违约现象, 很可能导致小组内其他成员也发生违约现象, 即“风险扩散机制”。2000年左右, GB在总结过去经营的基础上, 提出并开发了“广义化推广模式”。和以往的管理制度不同, 该模式通过道德约束对小组成员进行监督, 小组成员之间不需要承担连坐的担保义务。

(5) 利息规定及其放贷与还款制度。GB的利率一般为20%左右, 是比较高的, 它由GB根据市场状况自行决定。小组贷款优先贷款给到小组内最贫穷的2个人, 然后再贷给另外的两个人, 最后是小组长, 这样的贷款次序就叫做“2+2+l”。

2. GB模式的主要特征:

(1) 贷款给穷人, 但不是与单个的贫穷农户发生直接的联系, 是与项目实施的基层中心和小组发生联系。一般情况下是一个中心由5到6个小组组成, 一个小组则由5人根据自愿原则组成。

(2) 提供比较小数额的短期贷款, 每年扶持。一般52周作为一年的贷款期, 第二周就要开始还贷, 根据每周偿还1/50的本金的原则, 在50周之内全部还清。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贷款的金额是1000元, 若借款人能够按照规定准时还本付息, 那么第二次就可贷款1500元, 以此类推, 一次最高可贷的金额是3000元, 连续的扶持直到脱贫。

(3) 贷款由小组内联保代替担保向个人自负过渡。贷款一般优先贷款给其中的两个成员, 进行两周的观察后再向另外的两个成员贷款, 完成后, 最后才贷款给到小组的组长, 即“二二一”顺序。每次的借款都必须有所有成员的保证或共同担保。

(4) 妇女作为小数额信贷的主要对象。这只是强调主要的牵头人是妇女, 当然, 不排除有男人参与的情况。

(5) 中心和小组会议的制度。一次中心会议约15天召开一次, 一次小组会议约7天召开一次, 进行收款的活动是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要交流致富信息, 传播科技知识等。

(6) 可强制执行的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或抵押品不是基础, 而是“信任”。在这种商业模式下, GB银行贷款给穷人并不是没有利息的, 其利率甚至比一般的商业贷款还要高。如孟加拉国目前存在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大约在15%左右, 乡村银行的最高贷款利率是20%。当然,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利息并非完全都是很高的, 如给乞丐的贷款利率就是零。

二、制度主义 (商业性) 模式

(一) 基本理论

制度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公平观, 它是一种基于制度主义分析的公平价值观。它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系统和运转良好的道德维度和基本的行为准则。直接主张制度主义的公平观就是规则的公平, 即对个体行为通过一些没有歧视的相关规则来加以约束, 这是在个人和他人自由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一种过程上的公平。没有歧视的原则或者主体平等的原则是公平最中心的原则。

通过没有歧视这项规则的约束来保证过程的公平, 并且结果公平必须在规则公平基础上发展起来。原因在于规则是强制性的, 并且制定规则的过程必须是公共选择过程。减小起点差异的目的是减小结果不平衡幅度。政府是缩小起点差异和实施结果公平的主体。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社会福利政策、转移支付和税收政策等策略实现结果公平, 并缩小起点差异3。平等原则是统合公平的第一原则, 也就是说主体在特定范围内的没有歧视原则。

在对公平的保障方面, 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显然可能会忽视弱势群体, 它只能使社会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收敛于结果公平。因此, 赫波特·施皮戈尔伯 (Herbert Spiegel berg, 1944) 提出了补偿原则4, 在该原则中他认为, 社会应该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 实现真正的公平, 制定改善弱势群体的长远目标。

(二) 模式典型

制度主义模式, 也被称作是正规金融机构模式, 其主要强调的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性。他们认为一个最好的小额信贷机构 (达到了财务上的可持续) 才是最能减缓贫困的机构, 因为只有可持续的项目才能被推广和覆盖更多的贫困人口。5这种模式的小额贷款公司的代表是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 (简称BRI) 。

BRI-UD主要采取的管理模式是:总部对央行和财政部负责, 下设地区人民银行、基层银行和村银行。其基本经营单位是村银行, 实行独立核算, 通过贷款权力下放, 村银行拥有贷款的决定权, 即可进行自定的贷款规模、期限和具体执行贷款发放与回收。实行内部激励薪酬制度, 每年经营利润的10%分配给员工。贷款利率实行商业化, 同时, 通过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流动服务等方式降低了运营成本, 确保了BRI-UD的可持续发展。

1. BRI的运作方式:

(1) 资金来源。BRI已经实现商业化经营。其经营资金既不需要政府拨款, 也不依赖于国际捐赠。BRI的主要资金来源:自有资金, 即机构获得的收入;社会存款;到资金批发机构融入资金。

(2) 业务范围。BRI提供全面的金融业务, 在吸收社会存款和放贷的同时还为客户提供支付清算和外汇业务, 这和其他信贷机构是不相同的。其他小额信贷机构没有这么复杂的业务范围, 相对来说很单一, 它不提供外汇和支付清算服务。

(3) 贷款对象。BRI的贷款对象主要有农村人口、城郊和城市的中低收入水平群体以及年经营收入约为1万美元的小企业, 而不仅仅是针对贫困人口。商业贷款、营运资金贷款、房屋贷款、农业贷款等是其贷款的主要种类。

(4) 货款期限及利率。小额贷款的贷款金额通常不超过5000美元, 且最长贷款时间为1年。在实际中, 80%的乡村银行贷款时间都在3个月以内, 年利率通常都达到20%-40%。

(5) 还款方式。采用分期还款方式, 客户在贷款发放一个月后就需要分期还款, 通常的还款方式是按月偿还。银行对能够按时还款的借款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信贷员还为偏远的农村客户提供登门办理还款业务服务。

2. BRI模式的主要特征:

(1) 对村银行和其贷款储户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印尼, 农村银行是经营最基本的单位, 它采用独立核算模式。

(2) 增加盈余空间的另一方法就是通过采取鼓励储户储蓄的措施和增加存贷利润差的方法。在19世纪80年代印尼当地政府允许银行自己来确定利率。存款数额作为印尼银行存款利率的标准, 存入的数额大, 利息就高。并且对存款期限没有做明确规定, 可在任意时间提取金额, 利息也是每月根据储户账户上的最小余额来计算。

(3) 简单的报告体系和较低的贷款管理成本。借款人通常第一次贷款从申请到通过只需要7天左右, 以前合作过的客户的审批周期更短。

三、制度主义模式与福利主义模式的比较

制度主义模式与福利主义模式的根本性区别在于:

1.认为机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

2.商业性融资。

表1表示的是福利主义模式与制度主义模式的比较。

结论:国外小额贷款成功模式对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有借鉴意义, 但是中国国情和相关政策法规又决定了中国小额贷款的特殊性。中国城市乡村发展差距大, 不同发展模式对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借鉴意义。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式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汪三贵.中国的小额信贷[J].农业经济问题, 1998, 4.

[2]孔德蜻, 肖潇.求解中国商业性小额信贷发展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11.

[3]顾自案, 王伟宜.制度主义的公平观:一种“统合公平”[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4]赫波特.施皮戈尔伯.保卫人类的平等[J].哲学评论第2卷, 1944, 53.

[5]Hossain, M.:“Credit for alleviation of ruralpoverty:the Graeme Bank in Bangladesh”, Washing-ton, DC:IFPRI, 1988.

3.关于“魔幻现实主义” 篇三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本书在为此流派下定义时写道:“……其中多半描写神魔、鬼怪、巫术、幻景,这种把现实与幻想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评论家把它叫做‘魔幻现实主义’。”据我们所看到的拉丁美洲一些评论家的论文,“魔幻现实主义”最根本的特点是以印第安人传统的观念反映拉丁美洲大陆的现实。脱离了印第安的传统观念,即便情节再离奇,鬼怪和幻景的描述再多,也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换言之,“魔幻现实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遗憾的是这个根本原则却被忽略了,以至给读者一种错觉,觉得“魔幻现实主义”是汲取西方现代派手法所形成的。

正由于从这一不精密的定义出发,书中把凡是拉丁美洲出现的新小说都纳入“魔幻现实主义”的范畴,将新小说其它流派的著名作家也都误挂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名下。例如阿根廷的著名老作家路易斯·博尔赫斯受英美文学的影响较深,他以东西方的一些哲学观点来创作小说。象老庄的时空观和柏拉图的哲学观,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反映,但他从来未用过印第安传统观念写过小说,因此,虽然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过不少奇特的现象和概念,但不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这一点,无论是拉美评论界还是英美评论界都划分得非常清楚,而本书竟将他归入“魔幻现实主义”流派。阿根廷的另一位著名小说家胡利奥·柯达萨尔也受西方文学影响较深,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更使人吃惊的是,书中竟将秘鲁著名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拉入“魔幻现实主义”行列。略萨的作品是纯现实主义的,只是在结构上不断创新,故有“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之称。“结构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另一种重要流派,绝不能与“魔幻现实主义”混淆。何况略萨的作品根本没有什么神魔、鬼怪和巫术之类的东西。

将拉丁美洲这么多流派的作家都挂在“魔幻现实主义”名下,使人便提出疑问:是否拉丁美洲当代文学就只有“魔幻现实主义”一个流派?其实,拉丁美洲是当代世界上文学流派最庞杂的地区之一,只现实主义的名称列举出来就是一大串:“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电影现实主义”、“恐怖现实主义”、“动物心理现实主义”等等。这些流派的从属关系也比较复杂,互相渗透也比较微妙。举一个例子:本书提及的古巴著名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虽然可以算作“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但严格区分起来,又与这个流派有原则性的区别。因为他不是以印第安传统观念来反映拉美大陆的现实,而是以黑人的“布杜”教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所以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神奇现实主义”。评论界也尊重他本人的意见。所以说,“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当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流派。它的民族性不容忽略,这是它的根基。

由这件事而联想到,如果对西方现代作品了解不多就忙于下什么结论,往往意见片面。例如有的同志想当然地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多是色情作品和侦探小说。其实黄色小说与侦探小说到底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占多大比重?往往自己也搞不清楚,也拿不出论证来。

4.关于官僚主义 篇四

近期,我们组织对全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中共XX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干部素质不断提升,干事氛围日益浓厚,有力助推了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仍存在“四风”问题,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据统计,201X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存在“四风”问题的违纪党员干部XX人,平均每月就有XX名党员受到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通过对有关案件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形式主义方面

一是学习不扎实。

对学习敷衍了事,特别是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包装的手段,不是为了武装头脑而是为了武装嘴巴,不是为了指导工作而是为了装潢门面,既不联系思想实际也不联系工作实际,满足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学而不思,学而不行,学而不用,学而不信,空对空,走过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只当“收发室”和“传声筒”,照本宣科,照抄照转,不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认真贯彻落实,导致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比如在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时发现,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形式上轰轰烈烈,文件记录一应倶全,但问及实质内容却含含糊糊、语焉不详,个别党组织书记甚至将“两个责任”误解为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或直接责任、间接责任。内涵都没搞清楚,落实又从何谈起呢?

二是工作不务实。

文山会海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只读稿子不动脑子,更不想撸起袖子。有的单位认为会议召开了,领导讲话了,文件下发了,就等于工作落实了,缺乏深耕细作的意识和办法,使得上级精神永远飘在上面、无法“着陆”。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念稿子,大小讲话要人起草,缺乏独立思考,且报告八股习气重,穿靴戴帽,套话大话空话比比皆是。

三是调研不踏实。

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偶尔下去,也是前呼后拥,热衷于造声势,搞花架子,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听不到群众的真话,看不到基层的实情,就像“葫芦掉到井里”,好像深入了,其实还是浮在表面。有的名为调查,实为扰民。如攸县新市镇新联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后,前往调研的各路人马络绎不绝,令当地政府应接不暇,给当地的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当地群众对此极为反感。

四是说话不老实。

有的报喜不报忧,或者多报喜少报忧。讲成绩添枝加叶,讲问题轻描淡写。应付检查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掩盖问题和矛盾。实际工作没做多少,汇报起来头头是道,经验一套套,技巧一串串,但真正做到的确是乏善可陈。

(二)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脱离群众,与民争利。

少数干部宗旨意识淡化,耍特权、抖威风、摆阔气,以权压人,作风粗暴,“冷硬横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有的干部对群众没有感情,和群众没有共同语言,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痛恨什么,对群众声音置若岡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无动于衷,甚至对贫困群众赖以生存的“救命钱”垂涎欲滴,同群众的关系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201X年以来,XX市共受理信访举报线索XX件(次),同比增长XX%,群众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违反廉洁纪律、违反群众纪律和违反工作纪律三大类,占到问题线索总量的XX%以上;全市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XX起,处理党员干部XX人,追缴违纪资金XX万元,清退资金XX万元;全市查处的涉农案件中,涉及侵占挪用贪污截留各种惠民补贴、扶贫救灾、征拆安置等专项资金以及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侵占集体收益等案件占总数的XX%,个别县达到XX%以上。如:XX。

二是腐化堕落,胆大妄为。

十八大召开已经七年多了,但还是有一些党员干部头脑昏愦,浑浑噩噩,似乎生活在桃花源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仍然不收手不收敛,毫无顾忌,毫无敬畏,照吃照喝照拿。201X年以来,全市“XX”廉政账户共收到党员干部主动上交的红包礼金XX万元。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违规插手工程建设。一些工程建设招投标表面上程序到位、合法合规,实际上背后几乎都有暗箱交易,招投标成为了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遮羞布。还有一些人打着领导干部或领导干部亲属亲友的幌子,在工程项目、土地出让、公共资源交易中“提篮子”,谋取不正当利益。有的干部律已不严,什么人送的钱物都敢收,什么人请吃都敢去,什么朋友都敢交,生活圈、朋友圈极不健康;个别干部底线尽失,道德败坏,以身试法,影响极坏。如XX。

三是独断专行,胡乱决策。

有的领导干部有长官意志,不讲民主,独断专行。有的领导干部不依法行政,盲目蛮干,“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201X年至201X年,XX。XX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

四是玩忽职守,为官不为。

一部分党员干部对工作极不负责,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有的表面上作风好了,门也好进,话也好听,但就是擅长“踢皮球”,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推来推去,打官腔应付;有的延误重大决策的落地生根,阻滞政令通达的渠道;有的玩忽职守,导致恶性事故发生,造成重大损失。201X年XX月XX日,XX。XX。二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XX市人民法院以玩忽职守罪判处XX。

五是贪图虚名,急功近利。

一些干部有着错误的政绩观,片面追求数字的显绩,用数字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不惜剑走偏锋。如XX,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六是丧失原则,弄虚作假。

有的党员干部习惯于当“老好人”,当八面玲珑的“水晶球”,为了在上级面前得欢心、“朋友圈”里有面子,视纪律如无物,视原则如无物。如,XX,均受到警告处分。

二、对策措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党多年来着力铲除的一个毒瘤,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要彻底清除这一毒瘤,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深耕细作,深挖细查,驰而不息地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

(一)要抓好固本培元。

作风的根本问题是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钙”、“贫血”所导致。背离群众路线、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端正权力观、政绩观,强化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一要解决好“信”与“疑”的问题。用好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这个有效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采取学、讲、议、评等多种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党员干部对利欲诱惑等不正之风有足够的抵御力量。二要解决好“公”与“私”的问题。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学力度,开展公权与私利的讨论,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将党的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存公去私,拒腐防变。三是解决好“远”与“近”的问题。清除横亘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陋习,重点从群众看得见、听得到的问题改起,让干部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赢得群众信任。

(二)要抓好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是抓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少数,必须以身作则,树好标杆,做好榜样。一要勤说。通过公开场合就加强作风建设做好承诺、践诺,这既是对自身作风建设的约束,也是带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有效方法。二要真做。把作风建设要求牢记心底,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出发,从身边做起,率先垂范,改变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和会风,大兴调研之风,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把良好党风政风展现在群众面前。三要实改。重点在带头落实党的政治纪律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上下功夫,以榜样力量带动党风进一步纯洁。

(三)要抓好整章建制。

作风方面的顽疾陋习,归根结底要靠制度来祛除。一要建好制度。将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融入党建工作各领域,与法规制度无缝对接,与党内政治生活紧密结合,用制度的手段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要大力开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活动,实施“五问工作法”,要按照规范权力运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体现群众意愿的要求,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不符合“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要求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制度建设重点,列出制度建设清单,建立科学规范、简洁高效、务实管用的制度规定。二要用好制度。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关于改进作风的若干规定,突出问题导向,逐条逐项细化工作措施,对违反禁令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

(四)要抓好查究问责。

纠治作风问题,必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一要抓具体问题。再小的作风问题也能割裂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整治党内不良作风,关键要聚精会神,抓一件成一件,长此以往,才能形成好的风气习惯。二要抓关键节点。多数作风问题都带有时间性、普遍性。要紧盯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时间节点,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下去,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好转。三要抓曝光通报。将违纪违规行为晾晒于阳光之下,曝光丑恶行为,警醒“易感染群体”,提振广大群众对抓好党的作风建设的信心。

5.关于官僚主义 篇五

1、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

存在的问题:到基层单位考核工作时,检查不全面、时间短,不能全面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没有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成绩和亮点。整改措施:开展考核、检查工作时,要做好准备,科学制定考核细则,有针对性的去检查,找准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2、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

存在的问题:对群众、基层单位的同志来办事时,能热情接待,但对一些能办但比较麻烦,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的同志才能办的事,往往是推诿,假装自己不会做、不能办。整改措施:接待群众时要态度热情,推行首问负责制,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要不怕困难,想办法,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确实无法办理的要跟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不是职责范围内的事,也不能一问三不知,要积极协调其他部门,帮助群众了解办理的程序和具体承办的单位,避免群众跑冤枉路。

3、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存在的问题:追求面子工程,不管是在项目工程还是其他日常工作喜欢迎合领导的喜好,认为自己做的事领导看见了、表扬了才有意义,才值得去做,忽视群众最迫切的真实需要。整改措施:做任何工作都要精益求精,要以解决群众需求和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为根本出发点,不能单单追求领导表扬,图表面现象。

4、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

存在的问题: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时,往往就是召集基层单位的同志开个会,简单传达一下上级的要求就算完成任务,没有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工作安排,也没有检查基层单位的落实情况。整改措施:在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时,要充分领会上级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指导基层如何开展工作,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督办检查。

5、部分地区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

存在的问题:出台财务管理规定的时候,要么是对上级的文件全文照转,要么就是在qq群里一句话通知,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基层单位没办法操作。整改措施:充分领会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指导基导开展工作。

6、一些干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把责任往上推;

存在的问题:在办理群众事务和本职工作的时候,总是在推脱,认为不是自己的事,或者往后迤,一直不办理、不开展,实际迤不了的时候敷衍了事,不讲质量。整改措施:积极主动,找准工作方法,迅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要不怕困难,提高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能把什么事都往领导身上推,往同事身上推。工作量大的时候要乐意加班,肯牺牲休息时间。

7、一些地方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

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只讲面子,不讲里子,特别在接受检查时,不敢直面问题,总是把自己的工作吹得天花乱醉。整改措施:平时的工作就要高质量,不能敷衍了事,开展工作时要经常回头望,找出遗漏的问题加以改正。正确对待检查提出问题,认真分析总结存在问题的原因,要敢于面对问题,不能总是遮遮掩掩,蒙混过关。

8、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

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履行科室负责人的职责,特别是在需要结硬仗,承担责任的时候把工作推给下属,认为不是自己具体负责的工作就不管不问,没有担当精神。整改措施:要当好负责人,对科室内的全部工作承担责任,耐心指导具体负责同志完成工作任务,为完成任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9、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态度漠然;

存在的问题: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遮遮掩掩,不敢暴露,对别人工作中的问题往往不愿意指出来,认为反正不关自己的事,出了问题也不是自己的责任。整改措施:要敢于面自己的问题,不怕亮丑,要勇于接受批评,及时改正错误。对别人的问题要敢于提出批评,不能当好好先生,也不能坐视不管,导致出现更大的问题,要不怕得罪人,及时纠正,降低损失。







































6.关于官僚主义 篇六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共xx省纪委xx省监委关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xx号)、《中共xx市纪委xx市监委关于印发的通知》(xx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在xx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纪委、省纪委有关决策部署,紧扣市委xx届xx次全会、市纪委xx届xx次全会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抓常抓长、标本兼职、深挖根源”的工作原则,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深入开展整治工作,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隐形变异的“四风”新问题得到有效根治,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二、整治重点

(一)党要管党方面

1.爱惜羽毛,回避问题,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

2.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定,或者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

3.对中央、省委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放任、包庇、纵容甚至指使下属人员违反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等法律法规,弄虚作假的;

4.巡视巡察整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5.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表态积极、行动迟缓,作风建设流于形式,以致职责范围内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6.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不重视,长期不整顿或整顿不力的;

7.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落实,“三会一课”弄虚作假、民主生活会走形式,谈心谈话走过场的。

(二)服务群众方面

8.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

9.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的;

10.在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问题上“推绕拖”,依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

11.对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

12.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的;

13.落实“四到工作制”(市级领导到乡镇、县级领导到村、乡镇领导到组、村干部到户)走形式的;

14.在落实“放管服”政策中,该减的环节不减、该省的流程不省、该批的项目不批、该放的权力不放或“放而不管”“新官不理旧账”“现任不管前任”的。

(三)精准脱贫方面

15.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安排部署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造盆景”“垒大户”,搞数字脱贫、算账脱贫、被动脱贫,造成恶劣影响的;

16.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致使国家、集体或者群众财产和利益遭受较大损失的;

17.在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组组通”等工作中审核把关走过场,造成资金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18.拍脑袋决策,制定政策、安排项目、分配资金与实际脱节,造成较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19.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新问题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的;

20.对定点扶贫、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工作不重视,派出的干部不得力,帮扶工作存在“挂名走读”“电话扶贫”的。

(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方面

21.未按照时间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化解旧债,违法违规直接或者变相举借政府债务,违法违规融资担保的;

22.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好高骛远、寅吃卯粮,举借政府债务没有明确的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的;

23.热衷于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借企业名义举债违规修建楼堂馆所,或者在民生工作和民生工程建设中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缺乏科学规划和长远打算,造成严重后遗症的;

24.违规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化解债务,搞虚假化债、数字化债,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污染防治方面

25.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作为、慢作为,发生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或者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处置不力的;

26.在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方面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27.片面追求政绩,批准上马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的。

(六)其他方面

28.贪图虚名,违规举办各类节会、庆典活动,或者擅自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

29.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态度消极暧昧,对党员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护短遮丑,应查处不查处,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

30.在重大项目建设或者处置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中工作拖沓、懒政怠政,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出现安全隐患,产生恶劣影响的;

31.检查考核督查巡查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发现问题隐瞒不报,袒护包庇的;

32.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不力,对存在的问题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发现后不处置不报告的。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问题导向。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发现问题和查摆问题作为整治的主要目的,聚焦“虚多实少”的主要矛盾,对发现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深挖问题根源,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进行精准“画像”,不但要查清责任人员不正确履职尽责甚至权力寻租、造成经济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客观事实,还要关注其中反映出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挖掘其主观方面存在的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等问题,准确定性量纪,充分发挥教育、震慑作用。

(二)全面压实责任。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盯住党性锻炼这个根本,扭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关键,树立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治工作。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要切实加强与上级纪委的沟通衔接,及时报送相关情况,并将上级纪委工作部署细化为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职能科室;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作为“两个责任”督导主要内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县纪委宣教室要深入宣传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整治情况,积极菅造良好舆论氛围,并密切关注舆情反映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及时处置,回应社会关切;县纪委信访室负责受理属于形式主义、宫僚主义的信访举报,对信访举报等渠道发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进行逐条梳理、分类摘要、规范管理;县纪委案管室负责建立整治问题线索受理台账,统筹做好问题线索分办、处置工作,统计汇总本级问题线索办理情况,并对下级问题线索进行登记备案;县纪委各纪检监察室要加大对问题线索查办督办力度,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作为执纪审查的重点,按照快查快结的要求,及时进行查处;县纪委审理室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进行精准“画像”,列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表述,对“四风”问题优先审核处理,及时提出纪律处理或处分意见;县委巡察办要在巡察工作中着力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将其作为巡察重要内容;县纪委各派出(驻)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对县直各单位的监督检查和联络指导,督促分管、联系单位查找在工作推进、日常监督、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各派出(驻)纪检监察机构负责对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进行查处,列出责任清单,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工作措施,定期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推动整治工作向基层延伸,形成长效机制。

(三)畅通信息渠道。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深入整治工作的沟通协调,建立查处问题月报制度,每月xx日前将整治工作情况、发现的典型问题等报县纪委,报表实行“零报告”制度,有无数据均需按时报送。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将收集汇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定期进行党内通报或公开曝光;适时公布全县查处数据,通报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各派出(驻)纪检监察机构查处问题情况。报表严禁迟报、漏报、瞒报,报送情况将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四)注重自身建设。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标中央部署、对表省委、市委、县委要求,认真检查纪检监察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不断从源头上校准党员干部的思想航标,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查处问题的能力,力戒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五)加强监督检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聚焦党要管党、服务群众、精准脱贫、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污染防治等六个方面32项整治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机动式、全覆盖的明察暗访。同时,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将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打折扣、搞变通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盯死看牢。

7.关于独立学院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篇七

一独立学院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现状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下,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目前, 独立学院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不强, 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模糊、集体主义意识淡薄、集体主义精神缺乏等,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取向多元化, 少数学生表现出缺乏甚至质疑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个人主义趋向渐强而对集体主义认同渐弱。少数学生存在集体主义就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 集体主义完全无视个人利益的存在等思想, 表现出对集体主义的不认同甚至是误解。他们没有集体意识,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常把个人与集体对立起来, 表现出不愿为同学服务、不愿承担社会工作、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行为。功利化和现实化的价值取向让他们把个人利益的得失程度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和依据。重实际, 轻理想, 目的性强, 功利心重[1]。究其原因, 有对集体主义的误读和对个人主义的认识误区, 更是我们对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不足与消解。

社会和家庭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对学生人文价值观教育, 高校又对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不够重视, 学生们往往只片面理解和接受个人主义, 忽视实质上的工业化大生产的社会更需要集体合作。目前, 独立学院学生班级专用教室少, 班级概念趋于淡化, 小团体和个人的概念增强。班级活动容易流于形式, 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 班级建设质量不佳。由此可见,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都为学生的本位意识提供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2 自我主体意识突出, 学生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当今大学生的自我成长经历和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使得他们的自我主体意识不断加强, 他们对自我主体需要的尊重, 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异常强烈[1]。但是由于自律性太差, 他们达不到集体生活需求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对于集体强调的规定和纪律等等种种约束难以适从,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由散漫, 不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他们一方面展现出主体意识较强的优点, 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自理和自律能力较差的缺点, 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把自己当成一份子融入集体生活。

3人际交往障碍, 学生未能创建集体和个人“双赢”局面

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寻求情感宣泄, 用人与机器的交往代替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 导致学生现实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不足, 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在脱离家庭的大学住宿生活中, 这种欠缺更是日益放大和明显。虽然独立学院学生普遍爱好广泛、多才多艺, 但由于缺乏集体意识, 不能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团队活动时整体协作能力较差。他们在团队活动时总是遭遇尴尬, 在努力表现自我才能与团队整体协作之间出现矛盾。人际交往障碍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将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之中, 达不到集体建设与个人发展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培养独立学院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途径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增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 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和锻炼大学生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等方面[2,3]。在当前社会思想、观念和文化大交融的时代,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及差异性日益增强, 这就要求我们开展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断开拓与创新。

1正确理解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发挥其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指导作用

新集体主义价值观摒弃了旧集体主义观只片面强调集体利益, 否认和轻视个人利益的狭隘观念。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重视集体对个体的关心、引导情感归属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公正、平等、民主和个性, 是一种包容多元的有机整体。在集体主义原则下, 个人与集体互为目的和手段, 个人存在于集体, 但不湮没于集体, 而是在集体中发展自我[4]。既强调集体利益的个人性质, 把集体利益看做是个人利益总和的载体, 又同时强调集体利益自身的独立价值, 把集体利益看成是个人利益的一种过滤器和道德价值导向目标。集体主义内涵启示我们, 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同时,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个人的思想建设和发展, 要把学生个人的思想建设融入集体的建设之中, 优秀集体的发展应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者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大学生只有真正明确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才能摒弃以往对于集体主义的消极内涵的影响, 真正从内心接纳和继承并发扬集体主义, 高校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才能显现实效。

2 丰富校园文化, 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熏陶作用

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适合高校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义特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独立学院要注重创建优良丰富的校园文化, 利用丰富多彩又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为载体, 开展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沐浴在高昂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学术气氛中, 自觉培养性情、陶冶情操、砥砺品质。积极抢占一切宣传阵地, 如网络、广播、报刊等, 旗帜鲜明地宣传集体主义, 讴歌集体主义精神, 表彰践行集体主义思想的典型,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 及时曝光和批评违背集体主义的行为,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5]。扎实推进高尚学院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和舆论的良好育人氛围中自觉接受集体主义价值观, 推进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

3 努力加强班集体等学生组织建设, 发挥“真实集体”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强化作用

真实的集体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孕育生成的落脚点。班级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小单位, 班集体建设的好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学院要克服困难, 努力为班级提供固定的活动场所, 让同学体会到班级的存在感。大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抓好班主任和班干部工作, 利用比赛和竞争等形式开展各种班级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自觉融入班集体中, 强化集体意识, 增强集体荣誉感。独立学院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大多喜欢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因为共同兴趣而自发组成的学生组织是沟通个人自由与公共规范的中介, 是形成集体主义精神的关键。我们要大力建设各种学生社团和协会组织,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发挥社团和协会的独立性和参与性, 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通过抓好班级即“有形集体”和学生组织即“无形集体”的平台建设, 增强个人对真实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发挥“真实集体”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强化作用。

4 积极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发挥社会实践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支撑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最生动、最直接的形式, 实践中的集体及集体主义的状况, 直接影响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理念的内化与践行。学院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企业、社区等基层, 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教育帮扶、法律援助、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学习与劳动相结合, 提高社会实践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 构筑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抗挫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既检验和锻炼了学生, 也服务了社会, 让学生真正领会集体主义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把个人融入集体带来的真正实效, 即优秀的集体更能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衡量个体与社会的价值观, 学会甄别和自觉抵抗不良价值观的侵蚀, 真正肩负起历史和国家赋予的重任。

5 创新学生考评机制, 发挥“集体考评”对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导向作用

当今大学生主体意识强烈, 特别重视集体和集体中的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积极谋求实现自我价值, 渴望得到外在的认同。因此, 独立学院要摒弃以往单凭分数的学生考评方法, 创新学生考评机制, 在考评机制中应该融入并且重视集体及同伴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以班级、社团、公寓等为集体实践的载体和操作平台, 将集体置于竞争环境中, 建立完善科学的集体评价体系, 如开展优秀集体的评选活动, 将每个集体成员的表现都与集体的整体成绩相关, 集体也依据成员的表现对个人进行考评。这样学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融为一体, 集体与个人就建立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荣辱关系。“集体考评”制度能有效引导学生融入有利于促进个体不断完善的集体中, 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而牢固的集体意识, 强化集体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昭彦.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有效结合[J].传承, 2010 (2) .

[2]陈华.当代大学生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9) .

[3]狄奥.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2008, 1.

[4]陈莉.走向后集体主义—当代大学生文化的价值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09, 1.

8.关于自由主义的若干问题 篇八

“自由主义”一词源于十九世纪初西班牙一个政党的名称,而其思想渊源则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思想与信仰中。但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政治信念、哲学和社会运动,作为社会体制构建和政策取向以及宽容异己、兼容并包的生活方式的自由主义,一般认为,它发生发轫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发展、成熟于“光荣革命”到一战之前,而在二战以后直到今天的六十多年里,自由主义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话语。

在自由主义发生发展的漫长时期内,它被赋予了太多的意涵。萨托利曾这样写道:“如果我们用‘自由主义’这个标签与那些和它相近的概念比较,如民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那么,自由主义在有一点上是无可匹敌的:它是所有概念中最不确定、最难以被准确理解的术语。”尽管如此,但它还是大致保持了其基本的价值追求和理论内涵,与其他政治理念和思潮有着显著而重要的界限。众多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都曾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讨论过自由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在我国,胡适先生曾经简明总结过“自由主义的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容忍反对党,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改革”。近年,顾肃教授概括说:“自由主义把自由价值置于其他价值之上,强调尊重人,不可轻信权力和权威,坚持宽容和民主政治,接受真理、理性和社会变迁,但也要学会妥协和保持批判精神。”并以为“这些可谓自由主义之精华所在”。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群体或集体。胡适先生当年著名的“争你们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一语,盖缘于此。其次,自由主义把自由作为它的核心价值来追求,走的是一条以自由为本位兼顾平等的道路;而社会主义,走的是一条以平等为本位兼顾自由的道路。再次,自由主义奉行宽容原则,不同意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垄断,以为多元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竞争就像太阳系的星星一样,可以造成一种均衡与协调。最后,自由主义强调权威应该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以上的这些认识,使自由主义注重个人权利、机会平等、妥协和合法性,倾向于支持法治、宪政、代议制政府和民主制度。

自由主义的认识论以理性为基础,反对盲从和非逻辑思维,认为经验观察、理性思维、逻辑自洽是伦理、社会和政治原则得以成立的条件。自由主义的方法论是个人主义的。它把个人作为社会分析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确信在政治中并不存在比个人目的更优越的原则。这种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建立在“每个人是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这一基本信条之上的。它在强调自我依靠、隐私权以及对他人权利尊重的同时,对权威、权力表示怀疑和否定,但并不排斥社会共同体的价值。换言之,这种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在逻辑上并不必然推导出排斥一切集体取向和选择的结论,甚至从经验上看,在个人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一点也不缺少爱国主义情怀和利他主义精神。

二、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

自由主义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十五、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但作为一种思潮和知识传统,作为一种可以辨认的思想要素,则一般以十七世纪英国的光荣革命为起点,并把洛克当作第一个真正具备自由主义特征的思想家。从那时到现在的三百多年里,自由主义大约经历了革命的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等四个阶段。

自由主义在其发轫的时候,作为对中世纪的一种反动,它强调的是解构中世纪的神权政治,因而带有十足的革命性。那时,它甚至尚没有精力去积极设想在自由主义成为主流以后的国家政治制度的构建问题。霍布豪斯曾这样描述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最初是作为一种批判出现的,有时甚至作为一种破坏性的、革命性的批判;在长时期内,它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的任务似乎是破坏而不是建设,是去除阻碍人类前进的障碍而不是指出积极的努力方向或制造文明的框架。它发现人类受到压迫,立志要使其获得自由。它发现人民在专制统治下呻吟,国家受一个征服种族的蹂躏,工业受社会特权阻挠或被赋税摧残,就提供救济。它到处消除自上而下的压力,砸烂桎梏,清除障碍。

早期的这种革命的自由主义反映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愿望,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与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作为一种政治观念,它只是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并没有倡导后来的自由主义者所极力主张的民主政治的意涵。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被后世称为古典自由主义者的斯密、洛克、贡斯当、托克维尔等人都或多或少将社会视为个人的联合体,而不是有机的共同体。他们在继续反对专制主义、砸碎中世纪黑暗牢笼的同时,积极探寻前进的方向,期望建立一个以争取并保障他们一再珍视并宣称的个人权利的新世界。在政治体制上,他们不再将自己的视角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是试图发展出一套关于个人、国家、社会的基本理论以及制度设计。总的看,此时的自由主义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强调个人自由是目的,国家权威是手段,接受有限政府这个前提,并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到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的主要国家和美国大致完成了这方面的任务,建立了宪政政府:一方面,对个人的权利有了切实的法律上的保障,一方面对政府权力来源和行使有了明确规定和有效制约。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第一次有了明确的界限,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从洛克、贡斯当到密尔的理论大致反映了自由主义在这方面的诉求。

在经济上,受牛顿力学的鼓舞和影响,古典自由主义者所信奉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受到推崇和赞美,而一切政府对经济的干涉都受到抱怨和谴责。它反对国家任何形式的对经济生活的干涉,在它看来“最好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少的政府”,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不仅是保障个人自由、促进经济繁荣的充分必要条件,它还是保证社会正义的最好方式。而国家的职能就是一个“守夜人”,其任务就是保证公民的自由不受侵犯。

但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起,强调私有财产、市场经济以及国家较少对经济的干预与控制的经济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劳资关系紧张、工人待遇恶劣、贫富差距悬殊等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等左翼社会思潮开始兴起,另一方面也迫使自由主义内部开始进行反思和回应。于是,作为对古典自由主义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有格林(1836—1882)、霍布豪斯(1864—1929)、霍布森(1858—1940)等。它的主要理论受到黑格尔主义的较大影响,拥护一种更为宽泛的“积极自由”的观点,强调国家应该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一是国家应该干预经济,保障公共利益;二是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应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以保证最低限度的社会公正。这些理论的提出,体现在英国的现实政治中,是其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实行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体现在美国的现实政治中,是大萧条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被罗斯福接受并日渐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经济思想,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可以把凯恩斯主义约略地认作是既主张政治自由又主张经济平等的一派,是自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一条中间道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71年、1973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连续发生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两次经济危机,致使1944年建立起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随着美元由稳定汇率变化为浮动汇率而宣告解体。而凯恩斯主义面对这些经济危机无能为力,于是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区别于格林时代的newliberalism)风生水起。事实上,凯恩斯主义即使是在它最流行的时候,也曾经遭遇哈耶克等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者的巨大挑战。neo本身有“复古”之意,neoliberalism的内涵主要是对亚当·斯密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复兴,其主要流派包括现代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新自由主义主要还是书斋里的学问,对现实政治经济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此时,它被撒切尔政府、里根政府明确地作为其经济纲领。其后,在欧洲诸多国家,从德国开始,一个又一个放弃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政策,接受或部分接受新自由主义作为其基本的经济政策。在拉美,包括智利、巴西、阿根廷等也先后进行过以其为基本内涵的改革。而苏东剧变后,新自由主义在前苏联和东欧地区迅速传播。从九十年代中期至2004年“朗顾之争”,国内也多次掀起新自由主义的浪潮,并且一度成为国内经济学界的主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自由主义在今天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思潮和经济模式。

三、自由主义的价值关切

自由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关切,一曰自由,二曰平等,三曰民主。

一、自由

自由这个词在西方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希腊、罗马时代。在东罗马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里面,则有了自由的明确定义:“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能力。”

在英文中,liberty和freedom被视为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将liberty一词和“自由”对应起来,是严复先生的贡献。严先生当年翻译密尔的《论自由》的时候,曾经深为我们的文明中没有把自由“立以为教”而遗憾。但是,当我们把探寻的目光移向其他古老文明的时候,我们发现,正像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中所指出的,就自由“作为个人权利的观念”而言,它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都是缺席的。因为这一意义上的自由,纯属现代人的观念。

一般,在英语表达中,这一现代人的观念常常被定义为免受强制和阻碍,即一个人的自由意味着他的行动和选择不受他人行为的阻碍。这应该是自由一词的本义,其他的意义均由此引申而来。

古典自由主义者是在上述原初意义上使用自由这个词的。他们的“自由”与封建的“专制”相对应,指的是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即个人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动。当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事情”的时候,他还同时批评了封建专制对人的自由的各种限制,他并不以为自由就是做“恶法”所允许的事情。因此,他对自由的理解正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石上。

卢梭在其著作中,频繁地使用了自由这个词。但卢梭的自由,按照贡斯当的说法,是一种古老的自由,而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自由。

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家研究的深入,伯林在贡斯当古代自由和现代自由区分的基础上,发展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概念。所谓消极自由,就是不受干预,即个人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可以按照其意志做或不做某事。所谓积极自由,是指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够实现其意志的能力。在英文里,自由的上述表述分别被表述为:being free from something和being free to do something。前者强调的是“你不要干涉我”,而后者则着重“我能干我要干的事”。你干涉我,使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当然是不自由;你尽管不干涉我,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我却干不成事,这仍旧不是自由。对前者的限制,如果说来自外部的话,对后者的阻碍则来自自身。于是,消极自由又被称作外在自由,积极自由又被称作内在自由。

斯密、洛克等古典自由主义者坚持消极自由的概念,把内在自由的实现交由个人去解决,其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使他们确信,在涉及自己利益的问题上,谁都不比谁聪明多少,个人可以而且能够做出足够明智的决定。如果不加限制和干预,每个人就都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幸福。所以,他们以为,构建一个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公共权力除了维持其基本的公共职能外,最好什么都不管。政府是“守夜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等等都是基于这一理论而提出来的古典自由主义者的典型口号。从英国的洛克、密尔到法国的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均认为,在个人自由和公共权力之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如果超越了这个界限,专制就将必定出现。

而格林等新自由主义者则坚持积极自由的观念。自由这个词的积极意义,来源于个人想要成为自己主人的愿望。“我希望我的生活与选择能够由我本身来决定,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我希望成为我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别人意志的工具……”,但希望是一回事,希望能不能变成现实是另一回事。新自由主义者正是在这里为自己辩称:

对于一个靠要饭为生的人,如果政府说“我不限制你,你有要饭的自由,如果哪一天你不愿意了,你也有不要饭的自由”,那么,这个政府简直就是最不道德的;对于身受疾病折磨而又无钱医治的病人,如果政府说“为了保障你的个人自由不受侵犯,我同情你,但我不能管你”,那么,这个政府简直就是最不人道的;对于一个无钱上学的孩子,如果政府说“你现在有上学和不上学的自由,将来还有失业的自由”,那么,这个政府简直就是最不负责任的。

所以,持积极自由观念的自由主义者批评“消极自由”限制了政府发挥的作用,降低了政府所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并且,消极自由的观念把整体看成是个人之总和,没有注意到个人和整体、眼前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忽视了政府在调解这些关系上应有的担当。但无疑,历史上由积极自由的观念所带来的权力的滥用,并因此造成的人类文明史上的灾难更值得警惕。于是,在公共权力与个体的私权利之间,设置一道坚实的屏障,就同样成为“积极自由”支持者的要求。并且,无论消极自由的支持者,还是积极自由的支持者,他们都认为这道屏障的坚实与否,正是专制社会与自由社会的分水岭。

由此,自由主义明确划分了属于个人自由的三大领域,即思想意识活动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并确定公民应当享有如下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一)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行动自由、安全自由、居住迁徙自由、住所安全自由等;(二)精神活动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著作和讲学自由等;(三)选择职业自由、团体生活自由(包括秘密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这即是时至今日全部自由主义者所理解的属于私域的绝对不容侵犯的自由,是自由主义的首要价值关切,可以把它们叫做“绝对自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由主义者说:“No Liberty,No Life”。

二、平等

平等这个词与自由一样,“作为个人权利的观念”,也是一种现代的政治思想。当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封建贵族提出平等要求的时候,它针对的是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特权,其平等的理想主要是政治权利的平等。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它与自由连用。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曾就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说过一句大堪玩味的话。他说:“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自由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于我们的意志。”“做了主人的人,就不可能自由。”他认为如果允许一部分人居于另一部分人之上,可以干涉和支配他人,便没有自由可言,也就是说,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

随着后续思想家讨论的深入,平等的概念也像自由一样逐渐丰满起来。如果说,前述消极自由的意涵侧重的是对个体人所具有的个体差异的尊重和保护的话,平等则更多侧重于对个体人种属的肯定和保护。伏尔泰曾经在孟德斯鸠的书上挥笔写下:“人类早已丧失了他的尊称,孟德斯鸠重新找到了它,把它归还给人类。”而勒鲁说:“其实,卢梭才配得上这样的夸奖。”

卢梭在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指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财产的出现,而后继者勒鲁则直接把平等思想的有无视为区分新旧两个世界的界标。当代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德沃金则强调平等权利观念的普适性,认为每一种自洽的政治理论都具有平等这一种终极价值追求。它们都是一种在权利和人格上平等的所谓“平等主义”的理论。它超越了具体文化和伦理差异而具有普适意义,是衡量当今世界政体的最基本的尺度。

从前述消极自由的概念出发,在逻辑上我们可以推导出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由的,并且享有的这种自由都应该是平等的。但从积极自由的概念出发,我们发现每一个个体都是存在差异的,并且,他“能干什么”与他的这种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大约是从平等的概念出发、却并没有得出平等的结果这样一种事实,使得政治学中所讨论的平等概念从哲学上的信念转向资源的分配原则。而根据所分配的对象不同,平等大致有了以下四种形式:

(一)根本平等:是哲学信念上的平等,坚信人生而平等,强调人类的生命是等值的。

(二)形式平等:指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正式身份的平等,如法律面前的平等和政治参与的平等。

(三)机会平等:指每个人起点相同,机会均等。其意义在于区分了两种不平等的结果:由于社会的区别对待而产生的不平等和由于个人在价值、才能和工作意向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平等,它反对前者。

(四)结果平等:指收益的平等分配。

上述平等形式的前三种,关涉的是人的基本权利。否认这三种平等,则前述属于私域的个人自由即无法想象。因此,这三种形式的平等,本文以为可以叫做“绝对平等”。它同样是公权力所必须保障的。套用“No Liberty,No Life”的表达方式,则“No Equality,No Life”。而第四种结果平等,指涉的是非基本权利的分配,可根据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和多少来进行,而这种贡献的大小和多少的计量,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因此这种形式的平等,本文称为相对平等。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他们内部的论战决然不是要不要平等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平等的问题。在自由主义内部,对于前述绝对平等的三个方面,也不存在重大分歧。他们讨论的重点是收益的平等分配问题。其中,罗尔斯解决该不平等的途径是通过国家税收进行收入的再分配,而诺齐克则认为任何平等的分配最终都将导致不平等,任何再分配都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平等”在内的任何东西都不得越过“权利”这个“雷池”一步,这也就是他著名的“边际限制理论”。并且,鉴于该种“平等”的实现需要公共权力的介入,以致可能助长其对私权利的过分干预的倾向,从哈耶克到诺齐克等自由主义右翼均对该平等的实现抱持极度的谨慎,力主“最小国家”,以防人类在追求“平等”的号角声中不幸踏上“通往奴役之路”。

三、民主

俞可平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李君如纠正说,周延的表达应该是“民主是个不坏的东西”。其实,考察现代民主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它是和对自由、平等这些权利的保护相伴随的,或者干脆说,民主是为了预防在积极自由的口号下对每一个个体的消极自由可能的侵犯而产生的。民主就是横亘在私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那道屏障。如果说,近世以来,自由主义追求的是“私域要自由”,追求的是前述平等的前三项“绝对平等”的话,那么,民主就是实现这种自由和平等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手段,民主就是对于公权力的一种当然要求,也即“群域要民主”。正是从这个角度,自由主义以为,就民主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来说,它是功能性的,是构成现代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不管民主是“好东西”、“坏东西”,还是“不是一个坏东西”,它都不能缺少,就像心、肺对于人体不能缺少一样。

因此,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无论是熊彼特的精英民主理论对古典民主理论的批判,还是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对精英民主理论的反动,民主之所以成为其最重要的价值关切之一,就在于它第一要回答的是公权力来源的合法性问题,第二是公权力合法行使和制约问题。于是所谓民主的标志就是公民可不可以和平地任用和解雇他们的“老板”。

综上所述,贯穿启蒙以来的思想家们思想始终的是对自由、平等状态的描述、展望和对自由、平等精神的维护和弘扬。他们或为自由、平等寻求哲学依据和伦理法则,或以自由、平等的立场去寻求社会政治的变革和制度设计,并在这一过程中,生长出了下面的这些重要且影响深远的社会历史信念:

上一篇:安全是一首恒久的歌下一篇:关于护士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