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班级我的家区域活动

2024-09-14

大班班级我的家区域活动(精选8篇)

1.大班班级我的家区域活动 篇一

大2班

区域活动

教师:孙望钦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操作区、科学区、语言区、音乐区。

二、活动目标: 总目标

1.能自选游戏内容和游戏玩伴友好、合作进行区域游戏活动。

2.幼儿通过规划、商量、讨论、合作来操作探索,获得多样化的学习经验。3.与同伴分享区域游戏的快乐。

4.活动中遵守规则,活动后能物归原处,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预设区域目标(一)美工区

层次一:能大胆运用捏、压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层次二:合作将作品粘贴在杯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二)操作区

层次一: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

层次二:会用语言描述分合的过程和结果。

(三)语言区

层次一:自主选择图书,安静地阅读。

(四)科学区

层次一:能细致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了解悬浮状态。

层次二: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并尝试用适宜的符号记录。层次三: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五)音乐区

层次一:大胆在同伴面前演唱、表演歌曲。

层析二:能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三、材料投放:

(一)美工区 1.橡皮泥作品若干 2.橡皮泥、垫板、(二)操作区

关于数字5以内的组合、分成的操作材料。

(三)阅读区

各种图书、故事卡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四)科学区 1.会沉的材料: 2.会浮的材料:

3.水盆(装上约2/3的水)、擦手的毛巾。4.幼儿操作记录表、笔。

(五)音乐区 1.歌曲播放器

2.各种打击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现在是小朋友进区域自由活动的时间啦。

2、教师说总规则

小朋友进区之前必须佩戴进区卡,选择一个区域后不得随便离开此区域。取材料时不能争抢,要爱护它们。游戏时尽量安静,不要干扰到其他区。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多动手。用到笔的小朋友要小心不乱涂,不乱画,保持衣服干净。最后要把材料放回原位。

3、幼儿自选区域,教师此次区域任务。师:现在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吧。

师:小朋友认真听今天在区域里要完成的任务哦。

美工区:橡皮泥用捏、压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将作品粘贴在垫板上 操作区:我们已经学过5以内数的分成,老师在操作区投放了数的分成的操作材料,请小朋友在区域里巩固练习吧。

语言区:在语言区里放着我们学过的故事,请小朋友自己摆放图片和讲述图片内容。

科学区:上一节课我们学过沉与浮,老师在这里投放了一些新的玩具,如果把它们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小朋友观察后做记录。

音乐区:咱们班成立了一个乐队,请乐队的队员们到外面的舞台尽情表演吧。4.幼儿在区域里操作,教师随机指导;(1)鼓励幼儿有始有终的完成游戏。(2)教师观察,随机介入指导 5.分享交流

1.请幼儿代表介绍自己的发现、分享自己的成果。

师:今天的区域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呢?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很棒,在各个区域中能遵守区域规则,与同伴通过规划、商量、讨论、合作来操作探索,友好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活动后能物归原处,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2.大班班级我的家区域活动 篇二

关键词:区域活动,大班幼儿,合作意识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亲身体验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快乐, 感受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域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园内活动, 对培养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学实践中, 我们尝试以区域活动为契机, 通过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引导幼儿生成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一、重视素材, 培养合作意识

儿童的智慧、灵感来源于生活素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 生活素材是儿童顺利进行活动的载体, 是引导和激发幼儿合作动机与行为的媒介。善于利用生活素材, 可使幼儿与教师之间、与同伴之间、与环境之间的合作互动欲望越发强烈。活动素材就像一位看不见的教师, 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学习。因此, 我们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操作素材, 让幼儿在操作中自发地与同伴合作起来、互动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如为了加深幼儿对数字的形象认识, 我们在教室的益智区放置四种花式的数字扑克牌, 让幼儿抽牌配对或比大小。又如, 为了增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 我们在教室的“超市区”摆放了玩具、文具等各种“商品”, 让幼儿进行自主“买卖”。玩转这些区域活动素材, 幼儿是不能单独行动的, 必须依靠彼此的分工与配合。幼儿就在这样的区域合作中, 自发地生成合作意识, 产生合作欲望, 形成合作能力。

二、提供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 幼儿有很多机会一起活动, 一起学习, 一起做游戏, 如一起拼卡通图, 共同搭积木, 一起作画或下棋等等。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能使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游戏的机会, 让幼儿抓住机遇, 学会自主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 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就合作起来, 逐渐形成自主合作的意识, 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如在“图书区”, 我们可以开展“同看一本书”活动, 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看书, 然后再互相讲述。这样, 既培养了合作意识与能力, 又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 在“美工区”, 我们可以作画材料有限为由, 让幼儿与伙伴一起合用作画材料。这样, 既能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 又能从小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与宽容美德。再如, 在“建构区”, 我们启发幼儿一起商议搭建主题和方案, 并要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一起搭建, 不独自占有, 不相互争抢, 遇到问题要一起商议解决。在“表演区”, 我们让幼儿一起载歌载舞, 自主商议各自分工, 共同完成小组节目表演。这样, 通过不同功能区提供给幼儿的合作机会, 幼儿真正做到了在合作中学习, 在合作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指导方法, 做好合作保障

幼儿年龄比较小,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自我中心意识。因此, 一些幼儿在区域游戏过程中, 可能在需要合作完成的情况下, 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个地方自己玩, 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合作, 怎么合作。这时,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给幼儿一定的合作方法, 指导幼儿进行主动而正确的合作。如在进行区域活动的主题建构时, 我们可以先教给幼儿一些简易的分工与合作方法, 让他们共同搭建, 一起完成建构作品。在游戏中途发生矛盾时, 我们要教会幼儿通过商议、谦让或制定游戏规则来解决。当伙伴在游戏中遭遇困难时, 要引导幼儿向伙伴提一些中肯的建议来帮助别人。对于游戏中的合作行为,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从一定的角度仔细观察, 比如, 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用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这么做的好处有哪些?这样, 通过教师的引导, 幼儿在观察与实践中, 一定能够理解什么是合作, 合作有多么重要, 怎样进行合作。

四、因势利导, 强化合作意识

区域活动中, 为了调动幼儿合作的积极性, 我们要对幼儿已有的合作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 给幼儿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比如, “这个游戏一个人是玩不了这么好的, 你们配合得太好了!”往往我们一个赞扬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对孩子的抚摸动作, 都能让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 让他们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与欲望, 更主动、更多地合作。而对于不太会与同伴合作、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 我们也要及时地点拨和引导, 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建议。比如, “你一个人完成得已经很好了, 但如果能两个小朋友一起完成就更好了。”“这个游戏, 几个人一起完成会怎样?”“你跟小娟说, 咱俩一起画, 试试看。”“你可以去帮忙一起搭。”在教师这样亲切又热情的鼓励下, 幼儿一定会大胆迈出合作的步伐。

五、共享合作成果, 体验合作的快乐

当幼儿顺利合作完成游戏活动时, 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幼儿常常会产生愉快的心情。但幼儿并不能很明显地体会到这是合作带来的成果。这时, 教师要主动为幼儿巩固和强化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如幼儿一起搭建完成了大型主题公园模型后, 教师要让大家一起欣赏, 使他们感觉到是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才有了这样的成果、这样的快乐, 单靠一个人是完不成这样大的作品的。再如, 对于幼儿捏彩泥、做沙画的作品, 教师可让其他幼儿欣赏和讨论。这样, 幼儿的合作行为在活动中得到强化, 可使幼儿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生成更多的合作行为。

3.大班班级我的家区域活动 篇三

1.通过开展各类棋类活动,让幼儿了解棋牌游戏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学棋的浓厚兴趣。

2.学习、掌握多种棋的下法和规则,并勇于和同伴对弈,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力、挫败力和自制力。

3.鼓励幼儿学会交往、合作,“胜不骄,败不馁”,在对弈中能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态度以及正面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区域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2.材料投放:

棋牌俱乐部:成品棋(围棋、象棋、跳棋等)、自制棋类(环保棋、分类棋、识字棋、计算棋等)、桌子、椅子。

棋牌培训中心:围棋、象棋、新授棋(计算棋、分类棋等),桌子、椅子、黑板。

棋牌擂台赛:自选棋类(围棋、象棋、跳棋)。

区域活动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师:“今天郑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棋牌世界),想去吗?”

2.师:“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认识字吗?猜猜是干什么的?”分别介绍棋牌俱乐部、棋牌培训中心、棋牌擂台赛的作用和用途。

(1)棋牌培训中心:专门培训棋技的,不会下棋的幼儿和想先学习一种棋技的幼儿都可以先到“棋牌培训中心”参加培训。

(2)棋牌擂台赛:会下棋的幼儿可以去参加“棋牌擂台赛”,争当擂主,当了擂主有奖品哦!

(3)棋牌俱乐部:让所有对棋牌活动感兴趣的幼儿娱乐的,如果你想去可以先到“棋类俱乐部”领一张体验卡去体验一下俱乐部里有趣的棋牌游戏,但只有八张体验卡,先到先得。

3.介绍俱乐部里部分自制棋的玩法。

师:“俱乐部里有许多有趣的棋牌游戏,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呢?”

(1)环保棋:2~4人参加,脱鞋在起点准备,先掷骰子,根据上面的点数走步,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游戏,如画面显示保护环境进3格就前进三格,谁先到达终点谁先胜利。

(2)分类棋:2~4人参加,可分为四大类:动物类、植物类、人物类、交通工具类。先将棋子背面朝上放在棋盘中间,选择种类,再通过猜拳决定谁先谁后,如果翻的是自己选择的种类的棋子,将它拿回来收在它的家里,如果不是就放回原位,不能让别人发现,谁先集齐谁先胜利。

(3)识字棋:2~3人参加,一人计分,看谁认字认得多,得的分就会多,得分越多的就是赢家。

(4)计算棋:2人参加,先将棋子正面朝上放在棋盘中间,为算式找正确答案,先找完为赢家。

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1.活动开始。

师:“欢迎各位来到棋牌世界,尽情地享受棋牌游戏带来的快乐。”

2.幼儿自选区域进行活动。

师:“如果你想当擂主,请选择参加“棋牌擂台赛”,说不定下一个擂主就是你哦;如果你想学一种新棋,请选择报名参加“棋牌培训中心”进行新棋的学习;如果你想去体验和享受俱乐部里有趣的棋牌游戏,那就去“棋牌俱乐部”领取体验卡参与游戏吧!”

三、幼儿活动,教师以“小记者“的身份观察指导

1.“棋牌擂台赛”。

师:“谁是新擂主?当上擂主的心情怎么样?怎么样才能当上擂主?当上擂主以后该怎样做?”

预设结果:游戏规则,理解“胜不骄,败不馁”的真正含义。

2.“棋牌培训中心”。

引导幼儿在下棋过程中遵守基本的规则。

师:“你选择了哪种棋的培训班,怎样才能很快学会新棋的下法?”

“我也想参加棋牌培训班,你能帮我介绍一下这种棋的规则吗?”

预设结果:

鼓励幼儿完整地向学员介绍新棋的下法及规则,引导学员正确学习新棋,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和倾听能力。

3.“棋牌俱乐部”。

师:“你们下的是什么棋?谁赢了?你有新的玩法吗?回家以后能不能自己设计一种棋?”

师:“你玩的是什么,我看你坚持好长时间了,成功了吗?”

预设结果:

引导幼儿探索新的玩法,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成功感。

引导幼儿做事情有始有终、坚持就是胜利,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意志力。

四、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五、组织幼儿围绕活动主题进行讲评

预设结果:

1.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探索的热情。

2.遵守游戏的基本规则。

4.大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四

第1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区域活动中,琪琪和双双两个小朋友在画画。琪琪受了范例的启发,她的画面上出现了许多大树。有的树枝上长出了嫩嫩的小树叶,有的树叶是大片大片的。她一边画一边告诉身边的同伴:“我的大树穿上绿衣服了,大的是妈妈,小的是宝宝。”双双受到了同伴的感染也开始在自己的画面上添上大树和小树。活动结束时,两个孩子的作品基本成型。如果再配上儿歌,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孩子来尝试画一画的。带着这个想法,我在交流分享的时候,请孩子们一起来根据画面来编儿歌。“大树是妈妈,小树是宝宝。妈妈爱宝宝,宝宝笑哈哈。”在老师和孩子们的一起努力下,一首好听的儿歌、一幅美丽的作品呈现出来了。

分析:

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学习增加了教师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加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运用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物体形象,形成鲜明表象,创编形象的儿歌导入学习,为动手绘画提供丰富感性知识。根据绘画内容合理创遍儿歌,能够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大胆地作画,形象的语言能调动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教学反思3

实录:

在“抢椅子”游戏中,我对游戏规则稍作改动,要求抢到椅子坐下的小朋友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腼腆内向的丹妮没有找到位置,小朋友拉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丹妮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不肯坐上去;个子矮小、聪明活泼的范志豪没有抢到位置,急的从椅子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跑了两个来回,终于和另一个小朋友分享了一张椅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那位为了抢一个大皮球跟小伙伴吵起来的贝贝竟然招呼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经常打架的小家伙竟然抱在了一起,还一起朝我笑,好像在说:“看,我们坐下了吧,我们是好朋友!”

随着椅子数量的减少,我们大一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和合作能力。最后,最多竟然有四个小朋友同坐一张椅子。虽然第四个小朋友根本不是坐下,而是两腿微屈,靠在后面的小朋友腿上!他们笑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认同他们的方式。

分析:

我被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打动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难道这不是合作与分享精神的雏形吗?我们常常“以成人之心度幼儿之腹”,过分地夸大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说实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常规确实使我头痛。但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纯洁、可爱、力量和不平凡!

策略:

1、平时注意多跟幼儿沟通,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2、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更有耐心,帮助并等待幼儿行为的转变。

第2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本周我执教了一个语言活动《新奇的世界》,此活动是主题《亮眼看世界》中的一个语言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透过老师的引导,仔细地观察图片,能大胆地透过自己的想象,生动而富有情节的讲述故事的资料。在以后的观察类活动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继续以新奇的眼光去认识的一切,在熟悉的场景中发现新奇之处。以新奇的眼光进行观察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有意识地转换角度,借助小老鼠的视觉来感知、体验;二是静心寂虑,调动各种感觉贯注于观察对象。本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幼儿凝神想象,并描述自己想象的情景。对于潜力弱或难以安静想象的幼儿,就让他们根据老师讲述中的一个细节进行描述。

整堂课进行的还算比较顺利,基本上实现了预定的计划。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最明显的问题是时间太长。

整个活动从头到尾一共上了差不多有40分钟的时间,在活动中,我发此刻最后的一个环节,幼儿已经坐不住了。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还需要不断的努力。此外,在活动资料的设置上也要充分思考到时间问题,合理地安排活动资料。

第二,图片的呈现方式不当。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时候是需要借助图片的,而图片的呈现也是有技巧的。我明白了图片的呈现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先出示图片,让幼儿先观察图片,教师再进行讲述,以此来锻炼幼儿的观察潜力。第二种是教师先进行描述,让幼儿产生想象,之后教师再出示图片。第三种是教师先出示最后一幅图片(如果有多幅图片),让幼儿产生某种疑惑,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展开前面的资料。还有一种是将所有的图片同时展示出来,但在每幅图片上盖上一张纸,教师每讲述一幅就掀开一张,这样做会让幼儿有一种新鲜感。图片呈现的方式所谓是五花八门,除了以上几种,可能还有其他不同的方式,无论是那种方式都要有条不紊、不浪费时间。教师只有采用适当的呈现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而我在上课时,由于图片比较大,而且一共有四幅,所以当我讲完第一幅后直接把后面的几幅覆盖在上面了。这样的呈现方式是不当的。指导老师推荐,如果图片实在放不下,不如在第一幅讲述完之后把它拿下来再放第二幅。

三、观察图片是引导还不到位。

在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时,不必拘泥于故事原作,而就应以幼儿的想象为主,结合挂图的画面进行描述。

“看”是天性,如何去“看”,深远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在诸多感觉中,尤为重要的是视觉,因为视觉能够十分直接、十分明了地认识事物,察觉事物之间的差别。每上一堂课都会发现很多不同的问题,我相信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练,必须能够有所提高的。

第3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数字》是一个科学活动。活动中首先我以身边的特殊数字激发幼儿的兴趣,“110”、“119”、“120”。这三组数字对于幼儿来讲是熟悉的,也是务必了解的。以这几组数字引题不但让孩子们了解了数字的用途,更增进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启发幼儿寻找自身数字,让孩子们从自己的身体上找一找有没有数字,孩子们一听要从自己的身体上找数字,赶紧都低下头仔细地找了起来。宇恒在自己的裤子上找到了一个“27”,可他并不是很了解这个数字所代表的意思,我没有直接的说出答案,而是请孩子们动动小脑筋,一齐讨论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觉得裤子上的数字是明白裤子大小的尺码,有了它就算别人给自己买裤子就不怕买的大小不适宜了。东东在自己的鞋底也发现了一个数字“29”,这又代表什么意思呢?这一回我请孩子们按自己鞋子上的号码进行了分组并一同来验证鞋子上号码的作用,得出的结果是让孩子们明白数字越大鞋子也就越大。这一环节让孩子们根据自身寻找身上的数字,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用心性。透过讲述、讨论、验证使孩子们对于生活中不起眼的数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一环节是发现生活中的数字,探索交流各种数字的含义。我出示带有数字的实物,来启发幼儿说出每种物体上数字的用处。这一环节是拓宽幼儿知识经验的环节,(温度计、食品包装袋、饼干盒等)让孩子们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中了解了它们不同的用途,并学会运用这些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整个活动中不仅仅激发了孩子对于数字的兴趣,更加使孩子懂得学会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美中不足的是孩子们的兴趣虽然浓厚但在过程中一些细节方面我做的不是很好,没有关注全班幼儿以及在分组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秩序也比较的零乱,这些方面十分值得我思考,有时候往往想的很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并没那么简单。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做的更好!

第4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三年的农村工作似乎已经把我的工作激情都磨灭光了。上星期突如其来的培训还让我满怀不满,但是仅仅才三天的学习,我就已经确定,如果没有来,我真的会后悔!

昨晚交流讨论时,有老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幼儿园上课的主体本应是幼儿,但是如今呈此刻我们面前的现实是,老师主导一切,老师控制着课堂的一切,为这个问题,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工作一年时已经发现了,每当有公共课时,不管是我自己上课,还是在听别人的课,我都感觉讲台上的人似乎在自己表演,而幼儿,本应为课堂主体的幼儿,却扮演着为老师充当绿叶的主角,于是有一天......那天,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群众行动。当我来到教室时,有的三五成群地在书柜前看书,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环境创设“花儿朵朵”前,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好处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简单,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构成必须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好处。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简单些。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群众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群众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学习网被逐渐磨蚀。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潜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群众约束会影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就应尽早改革。

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状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能够使孩子构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这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搞笑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应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望我的反思能给同样对这个困惑的老师带来想法,也期望各位同行姐妹都能放开对孩子们的束缚,让他们更自由,更快乐的学习!

第5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区域活动是实现大班孩子教育发展目标的良好途径,针对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给孩子们开设了美食一条街,益智区,阅读区,手工四个活动区,让孩子自由游戏,以促进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益智区中的“找不同”无人来玩,这种游戏材料是新投放的,“找不同”游戏的材料也算丰富,图片色彩鲜艳,孩子们应该喜欢的,可为什么不能吸引孩子们呢?

我通过认真的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思考这个区域的材料环境,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材料缺乏趣味性

投放“找不同”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观察的能力、有耐心、认真、专心做一件事的好习惯。但是很多孩子来到都是一看看,二翻翻,三就走人了,没有一个感兴趣的。

2、活动中幼儿缺乏成功感

幼儿在其他活动区中活动结束后都有作品给大家展示,从中得到一种满足,快乐,而益智区中的“找不同”却没有作品呈现。

3、材料有难度

两幅画或是两种物体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这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因为这种活动要求孩子必须有耐心、细心、还要专心才能完成。

第6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陈鹤琴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数学活动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领域。今天的《区分单双数(一)》,是一节随堂课。在活动的进展中,就发现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活动后就及时与领导、同事交流。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感知单数和双数的第3、4小点中:请幼儿按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的雪花片;请你2片2片地数,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尝试2片2片地数,其实就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中去发现今天要学的知识点:2个2个数最后多1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单数;2个2个数刚好数完的,相等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这一环节是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构建知识点的关键。而作为老师的我在设计了这一环节,幼儿也对其进行了操作感知,却没有对让幼儿的感知的、发现的进行及时地梳理,以至于落空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也没有为下面的知识点总结做好铺垫,使得总结成了灌输知识的一个形式了。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三、数学教育中的生活化、游戏化

在《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即数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点还做的不错。我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出示成双的实物:袜子、鞋子。提问:这是什么?有多少?(有几只?有几双?)配对的两个物体是一双,请你想想哪些东西也是一双的?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价值。巧妙地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自然地营造数学活动的环境。

设计—实践—反思的过程,让我对教材、设计意图的运用都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而在数学领域这一块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会多去翻翻老教材,多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学习她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认真实践与多反思中去感悟……

四、构图讲述活动让孩子画出讲述重点

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然后以其为背景进行讲述,如果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行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行精彩的讲述了。

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7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陈鹤琴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数学活动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领域。今天的《区分单双数(一)》,是一节随堂课。在活动的进展中,就发现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活动后就及时与领导、同事交流。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感知单数和双数的第3、4小点中:请幼儿按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的雪花片;请你2片2片地数,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尝试2片2片地数,其实就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中去发现今天要学的知识点:2个2个数最后多1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单数;2个2个数刚好数完的,相等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这一环节是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构建知识点的关键。而作为老师的我在设计了这一环节,幼儿也对其进行了操作感知,却没有对让幼儿的感知的、发现的进行及时地梳理,以至于落空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也没有为下面的知识点总结做好铺垫,使得总结成了灌输知识的一个形式了。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三、数学教育中的生活化、游戏化

在《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即数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点还做的不错。我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出示成双的实物:袜子、鞋子。提问:这是什么?有多少?(有几只?有几双?)配对的两个物体是一双,请你想想哪些东西也是一双的?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价值。巧妙地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自然地营造数学活动的环境。

设计—实践—反思的过程,让我对教材、设计意图的运用都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而在数学领域这一块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会多去翻翻老教材,多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学习她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认真实践与多反思中去感悟……

四、构图讲述活动让孩子画出讲述重点

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然后以其为背景进行讲述,如果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行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行精彩的讲述了。

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8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非常形象生动,很能激发幼儿的激情,活动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1、在难点的把握上我抓得较及时到位。

在歌词教学中就用游戏的方法渗透弱起拍,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弱起拍的表现,我用示范的方法和孩子互动,孩子马上明白了,既而互换角色互动,为学唱弱起拍作了充分的准备。

2、演唱风格的把握及发声方法的引导也比较成功。

更好体现进行曲的坚强有力,我引导幼儿发声时注意口型要圆,声音要集中并做了示范,通过多次的引导、体验、孩子有了感悟,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

3、幼儿对解放军打仗的场面和动作比较感兴趣,但最容易出现混乱,于是我给孩子一个敌人的目标进行攻击,可以用不同的武器来攻击,这下整个场面好看又有秩序。

这个教材我已经无数次的上过,但是每次上课时都会感到新鲜,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后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想。

因为我每次面对的孩子是不同的。

也许老师的快乐就在这里,是孩子带给你快乐,是孩子需要你去创新。

第9篇大班区域教学反思

实录:

在“抢椅子”游戏中,我对游戏规则稍作改动,要求抢到椅子坐下的小朋友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腼腆内向的丹妮没有找到位置,小朋友拉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丹妮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不肯坐上去;个子矮小、聪明活泼的范志豪没有抢到位置,急的从椅子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跑了两个来回,终于和另一个小朋友分享了一张椅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那位为了抢一个大皮球跟小伙伴吵起来的贝贝竟然招呼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经常打架的小家伙竟然抱在了一起,还一起朝我笑,好像在说:“看,我们坐下了吧,我们是好朋友!”

随着椅子数量的减少,我们大一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和合作能力。最后,最多竟然有四个小朋友同坐一张椅子。虽然第四个小朋友根本不是坐下,而是两腿微屈,靠在后面的小朋友腿上!他们笑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认同他们的方式。

分析:

我被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打动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难道这不是合作与分享精神的雏形吗?我们常常“以成人之心度幼儿之腹”,过分地夸大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说实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常规确实使我头痛。但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纯洁、可爱、力量和不平凡!

策略:

1、平时注意多跟幼儿沟通,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5.大班区域活动教案 篇五

1、幼儿了解秋天都有什么果实成熟。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各种秋天成熟的果子实物。

2、学习与活动用书——社会p8。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你们都知道什么果子成熟了吗?

2、幼儿讨论有什么果实在秋天会成熟。

二、学儿歌

1、师:有这么多的果实在秋天成熟。那我们就学一首儿歌吧!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三、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你们看书上也有好多小朋友在摘果子。他们摘的都是什么果子呢?(幼儿讨论)

四、农民伯伯从种到收非常辛苦,我们一定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

活动结束:

6.大班区域活动教案[模版] 篇六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科学区、积木区、阅读区。

二、活动目标: 总目标

1.幼儿通过规划、商量、讨论、合作来操作探索,获得多样化的学习经验。

2.能自选游戏内容和游戏玩伴友好、合作进行区域游戏活动。3.与同伴分享区域游戏的快乐,活动中遵守规则,活动后能物归原处,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二、材料投放:

(一)科学区 1.不同型号的电池若干

2.各种使用电池的操作材料如:手电、玩具车、闹钟等。3.制作不倒翁的各种材料 4.幼儿操作记录表。

(二)美工区

1.蛋糕盘、橡皮泥、各种纸、扣子、螺丝帽等。

2.勾线笔、铅笔、胶棒、双面胶、剪刀。

3.正方形手工纸、折好的半成品、窗花图示步骤图。

(三)积木区

1.建构区提供充足的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形体的积木。

2.各种桥的图片等。

3.辅助材料:自制高低不一的“饮料”圆柱体。

(四)阅读区 各种图书 3.小结

师:今天的区域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希望和小朋友分享的有哪些?

7.大班班级我的家区域活动 篇七

一、幼儿园大班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的学生相对于中班和小班的学生来说, 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强, 基本能够独立地在活动区域内自由的活动, 也能和其他小伙伴快乐地玩耍。与伙伴玩耍时也能够表达自己想要的观点并且与伙伴分享, 但是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教师指导能力较弱

在区域活动过程中, 教师一般只是向1 或者2 个区域进行重点指导, 有一些区域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还有教师只是关注幼儿园大班的预设目标, 因此忽略了幼儿园大班学生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要求, 不能够在此时及时地给予支持和解答。区域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成长要求, 而且也是幼儿园大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有的教师认为, 即便开展了区域活动, 只是把它当成集体活动来进行, 没有认识到区域活动与其他集体活动之间存在的差别。也有一些校园没有建设多种多样的活动, 活动区域的教材单一, 让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在区域活动内自由活动, 不给予指导, 这些都体现了教师指导能力弱, 必须寻求对策。

2.区域活动各种器材的放置和准备不合理

学校给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提供一些比较简易的活动材料, 不能好好利用自然物品和一些旧物品, 使得活动器材单一, 根本就不能为幼儿园大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供需要, 因此, 阻碍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展开。区域内有一些器材一放就是一两个月, 有的甚至是一两个学期, 有的甚至没有变化。还有些器材的投放位置忽视了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乐趣, 没有新鲜感, 因此没有起到区域活动本该有的作用。

二、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对策

1.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的指导主要以观察幼儿园大班学生为依据。要依据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能力, 将他们划分为几个小组, 便于他们在进行区域活动前, 教师可以有倾向性地向他们展示新的教学用品。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幼儿园大班学生先了解教学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又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教师在幼儿园大班学生进入该活动之前, 可以先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 为他们展示教学用品的制作方法, 使他们自由的发挥, 从而带动其他学生的发展。观察幼儿园大班学生是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前提。教师要观察活动内每个学生的制作情况。若是在区域活动中呈现的问题, 要立即给予解决方法。教师与教师之间要互相配合, 教师要重点观察能力比较弱的学生, 及时给予解决方法,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快乐的成长。

2.区域活动器材的合理放置

区域器材本身就能引导幼儿园大班学生形成活动目的, 例如, 算盘、图书、拼图等, 教师可以提供记录的材料, 让幼儿园大班学生进行自主操作;不仅可以提供放大镜, 让充满好奇心的幼儿园大班学生自主实践, 快乐地与大自然接触;还可以制作一个统计表让幼儿园在操作中就能学习统计, 更能深入地了解操作。

区域的创建要依据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个人特点, 比如有的学生缺乏一些经验, 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区域设置不能太多, 通常器材的投放应该要集中一点。有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 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 器材的投放适量增多, 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并激起他们的乐趣;还有的学生说话能力较强, 聪明伶俐, 教师不单单要增加器材的数量, 而且放置的器材应更具有挑战性。因此, 每学期初教师应该要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评, 了解他们的能力。在此方面上, 教师要不断地满足幼儿园大班学生的不同需求, 选择不同的器材, 尽可能让教学用品运用到每一个学生上。

总之而言, 区域活动的展开对幼儿园大班学生来说是很重要。活动不一定能够给他们带来学习、发展和成长, 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 那带来的效果就会很不一样, 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心中的好奇心, 使他们能够在这一阶段中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8.大班班级我的家区域活动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 区域活动 教师

引言

學前教育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所确立的明确的教育目标。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头兵,区域活动的开展也应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确立活动目标,合理的布置活动场地,科学投放活动材料,以幼儿自身的活动意愿和活动能力为基准,让幼儿自己动手,自主学习与探索。区域活动是一种灵活的幼儿教育形式,它能够充分顾及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幼儿的特长,因此区域活动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要想使幼儿的区域活动有效进行,就应当努力营造一个能够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环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快乐成长。幼儿在区域中偷快的游戏,凭着自身的喜好与需求,追求着自己的愉悦与满足,他们的个性挣脱了束缚,想象与创造活跃了起来。

1大班幼儿区域活动

大班幼儿处在一个从幼儿园步入到小学的转折期,其身心发展特点与小班、中班的幼儿有明显的不同。大班的幼儿逐渐养成了自我评价的能力;他们的情感发展趋于稳定,有意性逐渐增长;自己能够独立处理很多事物,劳动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与他人配合完成活动的意识不断积累;懂得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 动作更加灵活,能够较好的控制事物;喜欢学习,乐于提问,内心充满无穷的探索和求知的愿望;幵始逐渐能够了解周围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将事物加以概括和分类;他们能够生动、形象、有感情的描述事物;具有极高的阅读兴趣;想要创造的想法十分强烈;角色游戏的进行逐渐完整;他们能够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同一事物。

大班幼儿区域活动指的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宜的教育目标,结合教师的指导,为大班幼儿建造活动场地,大班幼儿能够在这个活动场地中选取各种材料,凭借大班幼儿的自身兴趣来选择活动内容。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的是主动的活动。简而言之,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就是通过区域中的教育来积累大班幼儿的经验,使大班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2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空间运用不合理

教师虽然注重空间与材料的运用,但是没有对空间和材料的运用进行更深一步的思量。区域活动的环境有时无法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无法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无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教师布置区域活动环境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区域环境的美观,只注重外观的华丽,却没有思考幼儿的真正需要,有些布置往往只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是幼儿所不需要的,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摆放的过于高或是过于低,不利于幼儿的取放,有的教师甚至简单的认为区域多比区域少好,材料多比材料少好。虽然教师将区域布置得色彩斑斓,但幼儿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往往只是盲目的玩耍,不清楚区域活动的任务,虽然幼儿在区域中玩得很开心,但是幼儿的收获却不能与区域活动的目的划等号。区域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也与大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脱节,不能有效的支持幼儿活动的进行,难以促进大班幼儿的发展。

2.2区域活动时间不充裕

虽然幼儿园制定了区域活动的时间表,但是不是每一天的区域活动都按照时间表上的进行,而且幼儿园大班有一小半的幼儿都需要上“兴趣班”,这些幼儿的区域活动时间更加无法保证。也有的幼儿园大多都设有活动区域,但是没有设定固定的区域活动时间。有的幼儿园虽然设定了固定的区域活动时间,但是活动时间多是在幼儿吃饭前后。幼儿的活动时间过短,没有超过半小时,使幼儿的活动很不尽兴。幼儿教师相对于区域活动,更看重课堂教学与其他活动的开展,这使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在幼儿园当中只是日常活动的小环节。

2.3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方式失当

教师投放的材料应当是能够鼓励幼儿大胆的动手操作,积极的动脑思考的材料。而有的教师所投放的材料无法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无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天才,致使幼儿无法完成活动目标,无法帮助幼儿形成成就感与自信心。比如在科学区的一次认识月亮圆缺的活动,教师只是将月亮圆缺的挂图贴在墙上,让幼儿观察,这就使幼儿觉得看完挂图后就无所事事,而且幼儿也未必会完全理解挂图的内容。教师应当制作一些幼儿可以动手操作的材料来让幼儿自行探索,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也能够锻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此外,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在有些方面并没有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比如在图书区,教师将小沙发、小垫子放在地上供幼儿坐在上面阅读。但是根据大班幼儿的身高与年龄特征,应当提供给大班幼儿桌椅,教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仅适合幼儿的身体发展,也为将来的入学打好基础。

2.4教师对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缺乏有效观察

教师对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缺乏有效观察。比如,在幼儿园大班的表演区,正在进行“小模特”的表演活动。老师向孩子们讲解完活动规则后,孩子们开始自己利用各种材料做成的服装、装饰品来打扮自己,然后跟着正在单曲循环的配乐进行表演。但不久之后,孩子们似乎厌倦了这个活动,孩子们开始把身上的装饰品取下来追打着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小模特”活动开展之前提出了明确的活动规则,但是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后就对幼儿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使活动变得混乱。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不能做到有始有终。

3结束语

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对于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合理运用区域活动的空间,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提供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他们所应当完成的任务,如果他们的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甚至可以适当的延长区域活动的时间,毕竟大班幼儿的想象力需要时间充分延展;鼓励幼儿积极动手操作,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鼓励幼儿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此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进行新活动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海红.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导刊,2006(10):11-13.

上一篇:年味作文800字下一篇:100字简短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