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2024-06-15

一年级语文教学措施(共18篇)

1.一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篇一

一年级数学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一年级五班 王文娟

一、还给学生时间,教师少讲多听,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习惯。

课堂上,要适时、适当的给出新知,让学生猜、议、评,教师多听学生的想法,在关键处、疑惑处再加以点拨,不能全盘脱出,再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及公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数学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或喜欢的游戏中,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状态,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使学生在自觉的参与过程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发现、理解、总结与应用。讲评作业时,鼓励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经过自己思考,主动讲出自己怎么错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给予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合作者。

二、教师带疑发问,激起学生串问,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的提问重质而不求量,对于记忆性及事实性的问题在复习环节中可适当提出,对于“这样做对不对?”“大家说是不是?”等这样的问题,尽量不问。在讲授过程中的提问要侧重于设置悬念、渗透疑惑、激发想象等,并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得教师的一次提问可以诱发学生的多次提问,把思考的空间尽可能大的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质疑进行讨论。

三、分享板演乐趣,师生共写板书,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教路”的过程中,要规范书写,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到黑板上展示“学路”的机会。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发现的规律,概括自己得出的结论。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如教师的美观规范,语句也不够通顺,但那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学生去判断,去评价。

四、注意宽容肯定,彰显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和学生平等进行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情感上的磨合,要有耐心听学生的完整表达,听到不正确的想法,不要马上打断学生的说话,特别不要马上否定,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分析问题,等学生说完后,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自我纠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联想、自主表达的个性。注意引导学生同中求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感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从事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探究和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将为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而不段改进。

2.一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篇二

一、规范写字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

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 就是亲自拿笔做示范给学生看。所以, 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字时, 我从不用多媒体课件代替, 首先要写好字的笔画, 包括每一个笔画的运笔、行笔、收笔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对学生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用彩笔标出。这样通过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 变抽象为具体。比如教学生写“木”, 我会带着学生一边写一边说, 横——竖———撇——捺, 并不断嘱咐孩子注意:横要平平, 竖要直直, 撇捺两脚站得稳。这样严格的运笔指导, 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其次要掌握偏旁的书写, 偏旁是汉字的一部分, 学会书写偏旁也就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比如一些偏旁我边示范边讲解其要领, 如:“四点底”, 两边大, 中间小, 四点分开托在下;“双人旁”, 一撇短, 二撇长, 再加一竖双人旁。再次, 教学生掌握字的结构。汉字独体字比较少, 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 左右偏旁高低不同, 宽窄有别, 如左窄右宽, 左宽右窄, 左右相同等。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 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更加多样, 老师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示范, 提醒学生注意。要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的同时, 还要做到心到, 就是要专心致志。

还有, 我在平时的板书中, 尽量让学生都看到, 并注意把每个字写端正, 这其实也是一种示范, 也是一种熏陶。我发现, 我班上的孩子就喜欢在下课时, 用手指头在黑板上临摹我写的字。一学期下来, 孩子们写的字就已经有模有样了。

二、写字习惯需要老师时时刻刻地提醒

刚入学的孩子, 年龄小,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 但容易反复, 具有不稳定性。所以, 我们想要他形成某种习惯, 就必须不怕唠叨, 时时提醒。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 我把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编成儿歌让孩子们背诵。“眼睛离书一尺远, 太近要得近视眼。手指离笔尖一寸远, 头正身直姿势好。身离桌边一着拳头, 防止桌子压胸口。一尺一寸一拳头, 牢牢记在心里头”。“小朋友, 写字了, 细细铅笔手中拿, 拇指食指捏住它, 笔杆靠在指骨上”。在孩子写字时, 我会不时问问, 头要怎样, 身要怎样, 手要怎样, 脚要怎样等等。然后又时不时地帮助有问题的孩子把头放正, 把腰伸直, 把笔握好……对书写姿势规范的孩子, 我会大加赞赏, 全班孩子的目光会一齐投向他, 并努力模仿。

就这样, 严格地要求, 反反复复地提醒, 直到孩子不知不觉成为习惯为止。在我们的声声叮咛中, 孩子们就会坐得越来越规范, 写得越来越认真。

三、写字兴趣需要老师表扬赞赏

有人说, 孩子是为赞美而生的。此话不假, 我发现, 一年级的孩子, 只要一听到老师的赞美就会十分兴奋, 干劲十足, 同时也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因此, 当发现有孩子写得很棒时, 我会很夸张地说:你真了不起, 这个“鸟”字比老师写的还漂亮, 真是个小小书法家。在孩子们的羡慕中, 这个孩子写得更认真了, 其他孩子也想得到老师的赞赏, 也变得认真了。当发现某个孩子书写不够规范时, 我会拿着他的本子, 找出写得最好的一个, 温和地说:这个“土”字最漂亮, 横平平的, 竖直直的, 占格也很棒, 老师可喜欢了。对写得不好的字, 我会范写在他的本子上。无形中, 孩子得到了赞赏, 也学会了写好其他字的方法, 自然, 写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根据一年级孩子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一特点, 我总会在教室的墙上设立一个展示栏 (我是小小书法家) , 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学生的星级作业本, 也可以是孩子的竞赛作品, 还可以是进步学生的作业等等。

就这样, 在表扬赞赏中, 孩子们你追我赶, 逐渐爱上了写字。

当然,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 老师布置作业要适量 (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 尽量不要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 批改学生作业最好做到面批, 批改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各学科教师鼎力配合等等。

总之, 请记住: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作为启蒙老师, 我们的责任重大, 需要我们手把手地领着他们走好每一步。我相信,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 耐心仔细地指导, 并持之以恒, 就一定能让孩子把字写好。

摘要:一年级语文教师必须在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写字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示范, 需要老师时时刻刻地提醒, 需要老师表扬赞赏。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孩子的心, 就一定能让孩子把字写好。

3.一年级语文:“学”二年级数学? 篇三

说着李老师让面前的七八个孩子读背“方位”儿歌,并轻轻地对我说:“一年级的孩子读读背背儿歌还行,可是要他们根据提供的相关的图填方位。还真难为了他们。这不,今天上午才给他们讲过,下午他们又不清楚了,即使今天过关,明天可能又有一些学生弄不清了。”李老师讲的话,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因为就是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方位”,也有一些学生有困难。听我一说,李老师轻声问我:“那。我是讲还是不讲呢?”“这……”我也被李老师问住了,只好含糊其辞:“少数学生有困难可以暂时放一放。对于方位问题,既然教材上有,就尽量耐心地给学生‘磨一磨’吧。”

离开一(2)班教室,我直接回到办公室,打开苏教版国标教材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第97页,(图1)同时打开苏教版国标教材二年级数学课本(上)第58页(图2)。经比较,发现语文和数学中的“方位”问题十分相近,而且,感觉二年级数学中的学习要求,比一年级语文课上的要求还要简单一些。“方位问题”让孩子在一年级学习好,还是在二年级学好呢?我为难了。

第二天,我召集任教一年级的5位语文老师、4位数学老师和任教二年级的6位老师。开了一次小型“实话实说”座谈会,就“认识方位”的教学问题,听听大家的意见。结果老师们的一致意见是:把它安排在二年级数学中学习要好一些(当然二年级学生学习方位也不容易)。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一年级语文中可保持“方位”儿歌的学习,把“方向的练习”取消。

4.一年级数学改进措施 篇四

一年级(3)高曙青

通过这几次的考试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上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所以我做以下三点改进措施。

(一)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例如符桓玮同学就会在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例如:李阳、魏嘉庆等一些同学小动作太多,王佳、张思思等的写作业太慢。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从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书写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组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争取让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力求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进,不断提高。

5.一年级学困生转化计划及措施 篇五

陈新德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两全”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本段的实际情况,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力争后进生转化面达到80%;

2、培养后进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各科成绩合格率达95%以上。

三、我班学困生情况分析

学困生比率占全班40%左右,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

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例如:学生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是“出卖朋友”等,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

3、认识特征上特别是认识能力低下,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常是非常模糊或颠倒,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4、表现学习上,学习水平、能力水平、基础都比较差,学习习惯及学习心态偏差,普遍缺乏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动机。

四、班级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本身素质差,不求上进,觉悟低。

2、家庭的不良影响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3、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恶果。

4、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学生等因素有关系,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女和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五、工作措施与方法:

㈠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将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㈡尊重信任,平等对待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应懂得“大目标,小步走”;

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

㈢晓之以理,增强后进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通过开讲座,看教育录像,纠正他(她)们认识上的偏差。

㈣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爱护学生。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后进生,在生活上体贴细心,在学习上帮助提高,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转化观念。

1、成功教育理念:期望—尊重―信心―因材施教―低小多快—成功

2、正确的成材观:树立学生成才的多元化思想

㈥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一整套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教学过程要分层渐进,以创造成功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核心,改革教育方法。

六、主要工作安排

1、由班委会组织对后进生摸底和结对子;

2、针对后进生进行建档和跟踪了解;

3、针对后进生行为习惯差,进行行为习惯讲座;

4、针对后进生法制观念淡薄,进行法制系列讲座;

5、针对后进生心理障碍严重,进行心理咨询活动;

6、针对后进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七、工作要求

1、每周找学生谈话一次;

2、每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一次;

3、每月电访或走访一次;

八、奖励方法

1、每学年每期评出数名后进生转化突出的班委会成员;

2、每学年评出“一、二、三等”的经验交流心得,学校将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6.一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篇六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5、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加强实践活动,强化应用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7.浅谈一年级写字教学 篇七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 才能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写好字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发挥榜样的作用, 多给学生讲解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 结合学生身边刻苦学习的实例, 在学生身边树立榜样, 充分利用榜样的影响效应。例如, “以讲欧阳修沙地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为何成书圣”的故事告诉学生只有刻苦练字, 才能有所成就等。定期举行作业展和竞赛评奖, 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通过开展各种写字活动, 写字台比赛, 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评”榜样, “找”差距, 努力练字, 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了要写好字的愿望。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形成要写好字的内在驱动力, 促使学生努力练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当拿起笔写字的时候, 首先就要讲究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和《习字册》上执笔的正确姿势图进行教育, 让学生记得住, 乐于做。要求学生写字做到“头直、身正、肩平、足稳”, “一拳、一尺、一寸”防止握拳式和搭扣式等多种错误执笔的出现。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 正确的写字姿势并非一学就会, 教学中, 可将写字姿势错误的, 不到位的学生集中起来具体辅导, 强化训练, 对写字姿势“反复抓”和“抓反复”。每次作业前, 学生先念写字歌 (如写字姿势很重要, 头正身直要坐好。两臂桌面左右开, 小腿垂直脚平放。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课桌要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远, 不松不紧捏空拳) , 摆好正确的姿势后学生再动笔写, 教师不断巡视提醒或纠正。当学生写字姿势出现错误时, 教师要不厌其烦, 给予耐心纠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优化写字方法的指导

写好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描红的效果要比临写效果要来得快。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描红, 并且有与之配套的习字册。在学生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后, 教师应先着力抓好描红和临写的结合点, 让学生在描红中整体感受汉字的结构特征, 找准主笔, 让学生注意笔画之间的关系, 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书授不如口授, 口授不如手授。教师本人的范写是优化写字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平时教学生字前, 教师事先可在田字格黑板上临写, 反复琢磨要讲授的知识点。上课时, 当堂示范, 要求学生观察: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看看哪几笔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这样一来, 学生的印象就比较深刻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年级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由此, 我想到一年级的写字训练要始终把正确的姿势, 执笔方法等作为写字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 常抓不懈。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定势及学习习惯。

四、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和空间

写字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写字教学应提到教学日程中来, 引起普遍重视。目前, 课堂上经常是识字之后, 把写字的任务放在课后, 由学生自己完成, 小学生受其认知水平及自制力较差的限制, 课后在无教师监督、辅导的情况下, 小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字, 只以写完为目的, 而不是写好字为目的, 如果这样, 写字质量就无法保证, 更不用说什么培养能力了。因此, 写字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必须保证学生的写字时间, 即便课堂上没有时间, 课后教师也一定要保障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写字的辅导, 写字必须是在教师的耐心指导, 及时检查, 及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8.谈一年级思维教学 篇八

1.导入要“有趣”。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犯难”,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要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人。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怎样的?怎样才能符合儿童智力活动的规律呢?小学儿童的思维总特点,就是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这个过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学习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从具体事物的实际数量上升到抽象的数的概念,进行运算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具体过渡。这可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儿童虽然入学前在他的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事物,但他们注意的往往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特点,什么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它的实用意义等等。而对事物的数量方面是容易被忽视的,头脑里的数量观念也是极其淡薄的。那么,如何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才能使儿童很好地形成和掌握书中的概念呢?这就必须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与教学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如:当每个数的概念出现,总是在一定数量的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的基础上用抽象概念概括出来。但从以往的教学经历来看,我们虽然在直观的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讲授数的概念,教学时间用得也不少,但儿童在掌握数的概念时,总是离不开掰手指头。在加减运算中也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把11写作101,又如:刚学过加法后再学减法时,儿童总是把减法当加法来运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向我们说明我们的教学仅仅服从人的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服从儿童智力活动过程的具体规律。

对10的认识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中的十进位制的理解,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因此要不惜时间的讲深讲透,使儿童真正理解,彻底弄懂,牢固掌握。

对10的认识与对10以内其他各数的认识相比,就有些不同了。这里有个区分个位和十位的问题。如果区分的好,对以后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乃至多位数都会有很大的好处。怎样才能使儿童更好的认识10呢?怎样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十进制?

在讲进位加法时,我们同样利用小棍和数码进行。比如讲9+2=11,讲明9根小棍和2根小棍各自都不成捆,因为都不够10。但从2根里拿出1根放在9根里,便凑成10根,可以捆成一捆,然后把这一捆放在十位的格里。由于个位数的2根,已拿走1根,还剩1根,所以9根加2根,就成了1捆余1根,用数字来表示就是11。虽然“够10进1”的进位加法与“退1当10”的退位减法,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是更为抽象的,是难以理解的,但当我们用直观事物与数码把个位和十位以及它们之间的10进位制的抽象关系形象化、具体化之后,儿童就能儿童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儿童对科学知识掌握的越好,对概念理解的越清楚,儿童的思维能力也就越发展。事实上正是这样的。

儿童较好地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进位退位法则,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就非常顺利了。经过测验,这样的教法使儿童的学习成绩提高较快。因为儿童对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掌握得好,所以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正如任课教师所说:“他们学的活,接受能力强。”儿童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儿童对科学知识掌握的越好,对概念理解的越清楚,儿童的思维能力也就越发展。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儿童较好地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进位退位法则,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就非常顺利了。经过测验,这样的教法使儿童的学习成绩提高较快。因为儿童对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掌握得好,所以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一年级的数学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最基础的一步,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这一步迈得如何,关系到以后能不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以及多位数的乘除法和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等其它一系列内容的学习,也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能不能保证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白银区明德小学)

9.一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篇九

本次期末考试一年级考试人数66人,最高分99,最低分63。有两人未达到85分。

听写部分,学生有的字写不起,没有空出格子造成后面的字继续出错。粗心的出错情况较多,有部分学生还是听写部分没有掌握牢。

看拼音写词语部分,有学生词语掌握不好生字写不起造成扣分的情况。拼音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需要加强巩固。

生字加偏旁变成新字,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他们比较熟悉此类题型。但是就对于部分,可能没有复习到的生字加偏旁就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出错就在于不肯动脑筋。选正确词填入括号里,这一题重点是让学生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量词的正确运用。量词的应用上,学生大部分出错较低,但是在同音字的区分上还是有些学生弄不清楚每个字的不同意思。因此在连蒙带猜的情况下有可能做对,但是没有掌握牢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更加注重区分生字的意义这一部分。

造句这一题,学生大部分是能造句的但是错误出在题型不熟悉上面,平时练习时是在例句里有加点字,再在下面的横线上用加点字造句。学生熟悉了这样造句的方式,遇到这次考试是采取词语后面加冒号并在冒号后的横线上写句子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写了。书写格式完全不符合要求,扣分的情况较多。还有就是在不会写的字要求其写拼音代替时,拼音书写也有很多的错误,这也是本题扣分的重要原因。连线题,本题为课文以外的题,要通过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理解来完成。比如说,小鱼是游的,熊猫是吃竹叶的,小狗是在院子里的,小鸟是在天空中飞的,这些题要通过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常识结合部分识字内容进行思考后就能做出来。部分学生出错在于,识字量不够,不认识生字不了解意思,还有部分学生是不能把题整体的考虑到,只顾一小题就不顾及另外的题,顾此失彼的情况较多出现。

看图说话部分,图中内容显示的是校园中在举行运动会,因为学生没有什么这方面的直接经验,根据图来叙述显得不够准确。而且在写话的过程中很多字不会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写些他们想当然的生字代替,有学生用拼音代替又把拼音写错了或者是把声调标错了。还有就是我教学上的欠缺的地方,没有跟学生强调好一个自然段前面要空两格,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注意。有些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说不清楚说不明白。语句不够通顺,重复叙述等情况较多出现,这也是以后教学重应该要注意提醒学生改正的地方。

10.一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篇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走进阅读”,而阅读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的识字量。过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阅读速度过慢,学生识字的潜能没有很好的发挥,致使学生迟迟不能很好的进入阅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学习好语文很重要的是要培养其阅读兴趣和习惯。而这种兴趣和习惯在学生初学语文时就应该培养。

要走进阅读,首先必须解决识字问题。我们的语文教材识字量大,阅读篇幅长,且根据我们的教学计划,每两天孩子们就要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十几个汉字,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我们认为:识字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其特有的经验作为记忆的支柱形成联想,才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与音、义的联系,记忆的效果也才会好。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而今,新课程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又加强了整合性,提前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一年级的识字量大大增加。因而,使识字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引起了许多教师及家长的质疑,也为我们能够制定出及时、有效的识字的体

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作为一线教师更渴望有一种适合我们的教学识字的体系。因此,我们创建了字形剖析与音、义结合,整体认知的识字教学体系。

二、研究目标:

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在生动的语言材料的阅读中巩固所识生字,发展语言,使学生能够做到识字、阅读、发展语言互相促进。

三、研究内容:

1、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阅读初中活动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让课文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在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学生兴趣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3、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4、通过长期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5、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同时将识字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的同时,与一些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把识字教学引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拓宽识字渠道

四、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

有人担心,大量识字,提前读写,对初入学的孩子来说,大脑能承受得了吗?从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大脑发育水平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学龄儿童的大脑潜能是巨大的,是有待发掘的。但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义的联系。在以往机械的识字方式中,学生建立这种联系只是依靠枯燥乏味的认读和课后大量的机械抄写,并未通过积极的思考去精细分析生字的形音义,因而识记的效果不好。只有当学生发挥了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其特有的经验作为记忆的支柱形成联想,或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特别是形声规律对形音义进行有意识记,才能比较牢固地建立起字形与音、义的联系。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以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因此,先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从整体上感知,再来学习单个具体的生字,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另外识字教学还必须遵循以

下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从较低能力层次向较高层次逐步发展的原则,遵循从“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渐进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很显然是让学生更多去实践,通过自己拼读、自己识记、自己理解、自己归纳、自己纠错等一系列亲身识字、写字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能力,最终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3、知情统一原则。赫尔巴特主张“要使教育心理化”。我们要让识字写字教学成为学生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相互统一的优化过程。在教学中,要教学生识字,同时又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主动想学,主动去学,让知识、方法和情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得到完美的整合,达到知情统一的目的。

4、分层教育原则。分层教育所蕴含的教学理念是“因学而教”。在教学中对程度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能力强的,鼓励优先发展,不限制发展;能力弱的,允许暂时落后,实行特殊照顾,但要有严格的最低要求。

5、生活性原则。训练的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标,选择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内容,利用充足的生活素材着重进行生活识字的训练。

五、识字教学的实践操作:

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朗读全文,圈一圈不认识到字,借助上下文及拼音自学生字,教师范读、正音,将这些字提炼出来重点识记解析字理、感知细节,然后再将其放回课文整体感知。这样的随文识字是把朗读和识字融为一体,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朗读。教学开始,她先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程序自学生字。其程序是: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自己拼读生字字音—自己拼读词语读音—同座同学互相帮助,如相互指认等。由于一年级学生辩认字形不够精细,有的字比较难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字理点拨法。如生字中的“星”、“男”两个字我会说星星借助太阳的光芒所以我们说日生星;田里最有力气的人是男人。

2、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

3、字形点拨法,如,教”牧”字,点出””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

4、演示法,如教”灭”字,可进行火上加盖东西以灭火的演示。

5、联想法,如,教”沙”字,启发学生想像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

6、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这些识字教学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

能力和想像力的培养。这样进行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也比较好。

7、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在课堂上,在识字教学中,我尝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做一些互动,如:大小读、男女生读、接读、游戏猜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字,他们很喜欢,且能在课下模仿、游戏,受益匪浅。在完成了这个环节之后,我们再将其回归课文,再一次整体感知,因为,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而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加之一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100个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400个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识字评价的有效方法,也更是汉字学习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11.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96-02

涉身于教育赋心于教育,才可发现教育这行之乐。灌育蓓蕾,使其沐受古今之精華汲取中外之养分,于数年后茁壮立于天地,其乐何穷。入行便着手带着一群可爱的精灵,探身于教育这一趣味无穷的天地。但要真正做到教之乐学之愉却也不易。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做到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另外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其实也不外乎听、说、读、写、看、感这几方面。但针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要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便要从课堂内外,生活中挖掘一些可用的有意义的资源。而教材本身就包含者无尽的资源,需要每位任课教师去探究挖掘以带领孩子们去感受去汲取营养。

阅读教学不论在任何一个学段都是一个重点,我个人认为小学低段也一样,在侧重识字写字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应努力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一些感知性的乐趣,从低段就培养孩子们对于语言的热爱之情。《新课标》中在小学低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及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且乐于与人交流;能够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此外还有一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因此教师因特别重视阅读教学的教授,以从小培养学生这种最基本和最必须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安排六大单元的阅读教学,分别从景物、童话故事,生活场景、名人史事方面渗透语文素养的理念。结合孩子们的特点,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及动力,一定要让孩子们主动去发现乐趣主动去学。

在课堂教学三步导学模式中首先和必要的便是激情导课,这个导课模式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且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师生基之于课本的互动过程。结合阅读教学就是一定要让孩子们愿意走进去一同探究与欣赏文本的美。很多优秀的教师之所以吸引学生,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在学生意愿与文本内容的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他们只作为引路人,桥梁的另一端便是孩子们自主探索的乐园!三步导学的第二阶段便是民主导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阅读中怎样引导孩子们去或自主或合作学习呢?在阅读中怎样让孩子们去感悟与欣赏呢?质疑--探疑--解疑--归疑;发现--感受--鼓励--总结这是我个人总结的两种阅读教学的方法,前者适用于读事明理型,后者适用于看景悟情型,或者在一些文章中这两种方法也是可以相互参用的。例如在第八单元中有一课《司马光》,一篇让大人小孩都受益颇多的经典课文。拿来给小孩子讲,除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要求外,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还有很大的教学容量可以给老师发挥,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是主体不妨让他们自由一点去探索,看看他们在某一危险环境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听听他们在同一危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说说他们自己的理由。这就是质疑--发现,之后老师要进行鼓励--总结。阅读阅读,让孩子们自己乐意去读,读出乐趣读出知识才是主旨所在。本册还有一些贴近生活的文章比如《奶奶的白发》、《好学的爸爸》,从生活贴入学习,在课文与生活实际中寻找契合点,让孩子们从生活感悟中读出奶奶的辛劳与不易;读出爸爸的好学与上进,在文本中激发孩子们对于长辈的敬爱之情体贴之情;激发孩子们乐学向上的主动之意。在引导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引导换词感悟,情景模拟对话读,反面假设推导读,设身处地感悟读等等。方法永远服务于效果,只有让孩子们好读,多读,读好,读出感情,这节阅读课才上的才算是大致达标。

要从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光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平常的教学中教授一些方法。让孩子们知道该怎样读书,对于低段要给出一些基本的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干什么。除了读通读顺读准确读流利不错读漏读读断句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外,还应该在这些基础上读出感情!或者针对于文章让孩子们读出一些信息,从文字背后捕捉一些明显的信息,这样日复一日的提高孩子们对于语言的感受力和敏锐力。比如第四课《春到梅花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人流”是什么样子的?欢乐的海洋又是怎么的局面?通过有感情的多次朗读,应该努力引导孩子们通过字面看到画面,通过画面悟到情面。又比如第十五课《放小鸟》:我听到窗外有一只小鸟在焦急的叫唤,这只小鸟同被我“关”起来的那只可爱的小鸟有什么关系?它在叫什么?它为什么叫得那么焦急?我最后为什么决定放小鸟?读文章我们不仅要读出字面交待的信息,还要看到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融洽美好。又比如《司马光》:公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从这句话你知道了公园里置放的一些东西,除此之外,还能感受到什么呢?老师应该善于去引导孩子们质疑探究主动发现,如果没有假山,没有水缸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12.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初探 篇十二

一、巧编顺口溜, 激发学生拼音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俗话也说:“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 我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单韵母时, 我就采用编顺口溜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顺口溜, 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读音和字形。如:“圆圈竖弯a、a、a” , “圆圈圆圈o、o、o”, “一横半圆e、e、e”, 1上加点i、i、i。学生借助顺口溜很快就记住了单韵母的读音和字形。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声母时, 我讲到“b”的字形时, 引导学生说“一个6字, b、b、b”, 有个别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碰溅了, 他创编了右下半圆b、b、b。字形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记住了, 读音我是这样教学的“小东听广播, 广播广播b、b、b。学到声母“p”时, 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p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顺口溜“右上半圆p、p、p ;”另一位同学马上编顺口溜“泼水泼水p、p、p”。我听后及时鼓励这两位学生, 并鼓励全班同学都能像他们一样展开想象的翅膀, 把我们的拼音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变“枯燥”为“趣味”。汉语拼音教学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着, 学生愉快的接受了知识的同时, 他们的想象之门也由此而打开。在后来的汉语拼音教学中, 我们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展开想象创编顺口溜记字形, 记读音, 我只是略加指点。如“一根柺棍l、l、l;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伞柄朝下t、t、t;一尊大佛f、f、f……”这样不只是让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与发展。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妙用多种游戏活动, 巩固汉语拼音

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尤其是小学一年级孩子, 他们更是对游戏情有独钟。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生理特点, 我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妙用多种游戏活动, 加以巩固所学汉语拼音, 可以说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我教学生学习声母j、q、x时, 课前做了j、q, x、u、ü的头饰, 课堂上我利用这些自制教具教学。先让5名同学分别戴着j、q, x、u、ü的头饰, 让声母j、q、x、分别找韵母朋友, 组成音节, 全班同学一齐拼读,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声母j、q、x, 碰到ü时, 会把头饰上ü的两点碰掉, 此时, 我顺势引导学生, 声母j、q、x碰到小ü时会把小ü 的眼睛碰掉, 碰掉两点还念ü, 通过这样有趣的游戏活动,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因而汉语拼音教学也变得不再那么枯燥。其次, 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学习汉语拼音, 比如;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拼音游戏, 见到什么就用拼音来拼读。孩子当声母, 爸爸当韵母, 妈妈合成音节, 这样的亲子活动, 不仅能增进亲人间感情, 同时还潜移默化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巩固了汉语拼音。再次, 每天坚持写一句话日记, 让学生用汉语拼音和汉字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教学中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表现自己。我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 每周把孩子写的一句话日记小组展示, 评选写作小能手, 并在班上表彰奖励。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 又将读写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写话不难, 与此同时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即学习了汉语拼音, 有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真可谓一举两得。学生看到自己会读书了, 会说话了,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同时, 激发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

总之, 在枯燥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中, 只要我们教师能充分把握好教材, 课堂上运用生动有趣的适合低年级孩子年龄特点教学方法, 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就能点燃学生学习拼音的激情, 我们的拼音课堂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要:掌握了汉语拼音识, 就能更快的认汉字和学习说普通话。掌握了汉语拼音就能学会更多的本领。巧编顺口溜, 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妙用多种游戏活动, 巩固学习汉语拼音。课堂上运用生动有趣的适合低年级孩子年龄特点教学方法, 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就能点燃学生学习拼音的激情, 这样我们原本枯燥无味的拼音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3.一年级语文教学措施 篇十三

一年级语文期末

班别: 姓名: 成绩:

看拼音,写词语。(16分)读儿歌,把三拼音节用“——”画出来。(8分)写笔顺,数笔画填空。(12分)

火: 共( )笔,第三笔是( )。

鸟: 共( )笔,第四笔是( )。

衣:共( )笔,第四笔是( )。

果: 共( )笔,第五笔是( )。

比一比,再组词。(16分)

手( ) 里( ) 月( ) 升( )

毛( ) 果( ) 用( ) 开( )

小( ) 目( ) 东( ) 马( )

少( ) 自( ) 车( ) 鸟( )

写出反义词。(10分)

出——( ) 关——( ) 外——( ) 黑——( )有——( )

连一连合适的量词。(4分)

七、 选择正确的读音,在( )里画“√”。(4分)

八、连一连,读一读。(9分)

长长的 尾巴 小鸟在水里 飞。

闪闪的` 草地 小鱼在天上 跑。

青青的 星星 小兔在草地上游。

把句子补充完整。(12分) 的西瓜又 又。 2、我会画 。

3、像 。 4、 是 吗?

14.一年级《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篇十四

一、教学效果:

对于“我的发现”,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减一减”识字方法,这是直接的方法的学习,渗透“发现”的意识,如观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接着让学生运用方法识字,达到巩固识字方法的目的。最后,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方法,并运用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堂课超越了我预先的设计,这样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印象,远远比我苦口婆心地讲解到体会收效大。因此,我不得不相信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因老师而精彩。我们不要拘泥于课前预设,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捕捉这突如其来的课堂生成资源。这一临时教学流程立足教课书,立足教学内容,向书外开放。

二、成功之处:

1.为学生搭建了口语交际的平台。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特级教师也曾说过:“口语交际的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动机:要抓住教学中随机生成的资源,展开口语交际的活动”。

2.在情感体验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表演说话中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悟中读,朗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三、不足之处: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要求一年级同学掌握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但是光靠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识字量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识字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识字,是有效的识字途径。

四、改进措施:

15.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篇十五

一、创设情境识字

如果教师一味地出示生字, 让学生跟着拼音去识字, 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太过于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 在教学新课时, 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 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要认的字。如教学《在家里》一课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朋友, 你们瞧, 小芳家漂亮吗?可是小芳碰到了一个难题, 爸爸要小芳把手中的词语卡片贴到相对应的家具或电器上去, 可小芳不认识上面的字, 你能帮帮她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并且能说出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识字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二、利用新旧知识联系识字

我们知道知识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 在教学生字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了新知识。如在教学《口耳鼻》一课时, 我问学生:“你是怎样记住‘日’这个字的?”学生有的说“口”加一笔, 有的说“白”去掉一笔。我说:“你们能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字, 真不错。”又如在教学“本”这个字时, 我问学生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学生有的说是“木”加一横, 有的说是把“禾”字的撇改成了横, 有的说是把“术”的点改成了横。我说:“你们不仅能用加一加的方法, 还能用换一换的方法, 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学生在欣然接受老师表扬的同时, 又会明白原来以前学过的知识都可以再拿过来用, 初步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结合阅读文本识字

一年级上册共编排了20篇课文, 每篇课文安排识字9~13个。针对识字量过大这一问题, 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都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首先, 在每次新课开始之前, 我都会让学生预习课文, 自主认识每课生字条上的生字。教学时,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 我都会问学生:“看看生字条上的生字宝宝, 你们认识它们吗?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再问学生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 让学生借助拼音来读一读。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去找课文中的生字, 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 在学习生字时, 我会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同学认读生字。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热情,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如让学生跟小老师读三遍, 若小老师读错了, 其他学生可以指出或代替他当小老师。再次, 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义。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 其中有个“画”字。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体会“小鸡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 知道“小鸡画竹叶……”的“画”指的是画这个动作, 一幅画的“画”指的是图画。我又让学生说说谁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这样的教学, 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 让学生明白了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是不同的。又如《阳光》一课中有这么一句:“河面闪着阳光, 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学到这里时, 我让学生打开书本第17页, 读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通过比较读, 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语音不同, 字义也不同。

16.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篇十六

关键词: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小学教育是与幼儿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他们彼此联系,但也相互区别。一年级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阶段,所以,本文结合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没有定性,喜欢有趣的东西,因此,老师要把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识字与拼音方面,旨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并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教材安排

1.汉语拼音

人教版一年级的教材中,关于“汉语拼音”一共有十三个小节。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汉语拼音,并且能够准确地区分并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另外,学生也要能够准确、规范地写出这些汉语拼音。

2.识字、写字

关于“识字”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主要涉及八个小节。人教版教材会在书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第一个生字表是要求学生全部认识的汉字,第二个生字表是总结要求学生会写的汉字。整体来说,在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四百个汉字,其中有一百个汉字学生应该会写。另外,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这些汉字的书写笔画。

3.阅读

人教版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使用学习的汉字与拼音,学会使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本中的文章。人教版为了增加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在课本中加入了一些十分生动的图画,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口语交际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也是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组“识字”或者是课文后面,都会安排一个“语文园地”,这个部分的编写主要是为了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针对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汉语拼音比较抽象,记忆这些符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生性好动,而且善于形象思维,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等,这些儿童的特点都为学习符号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老师要深入剖析语文教材,挖掘书本中的趣味因素,并且可以制作一些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汉语拼音。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拐杖,在拐杖朝下的时候,演示“t”,在拐杖朝上的时候,让学生看到“f”,然后再示范这两个拼音的读法以及写法。再如,在讲到b和p;d和t;g、k和h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嘴巴旁边放一张白纸,通过发音时,是否呼出气体进行区分。另外,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也比较分散,老师可以把这些汉语拼音的发音特点编成一些儿歌、口诀等帮助学生记忆。

识字、写字的教学一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对一个事物没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这项学习活动。要想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学好识字、好写字,就必须要激活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把汉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根青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这是什么东西?”有的学生会回答:“青菜。”随后,老师可以出示“青”字的拼音以及书写顺序。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青菜,也经常吃到青菜,所以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感觉非常亲切,也非常有趣。通过这个步骤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出“晴”“清”等相似词语的教学。

针对阅读教学,老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1)培养小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阅读教学比较少,注意力很难集中。老师要帮助学生专心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接力,通过比赛选出发音最准确、朗读最有感情的一队。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读准生词的发音。(2)养成勤奋、善问的习惯。老师要教导学生认真阅读书本,对于课文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发问。(3)让小学生爱上阅读。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小学,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爱上阅读,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针对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力,老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图画,让学生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并且学生可以针对这篇课文,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这些图画,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梗概,然后鼓励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以此来达到提高听、说交际能力的训练目的。另外,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训练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自己的经历,这也可以达到提高他们交际能力的目的。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科目。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一生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老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7.语文一模考试卷面分析及应对措施 篇十七

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这次考试语文试题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试卷的整体难度较中考真题略有提高,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套试题。解决好这套试卷所反映的问题,是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的关键。

首先来谈一谈这次模拟考试试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本大题共24分,5道小题,分别考查了书写、字形、字音、仿句、词语的使用、病句、古诗文、及名著。

这些当中的仿写是一道知识能力非常综合的一题,原题是“中国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流、隋唐的昌盛、宋元的神意、,直至今天仍百花齐放,盛传不衰。”这题既要求有书法的相关知识的储备,又要知道浅显历史的常识——宋、元后一定是明、清,还要求用语文的能力来解决这题。因此许多学生即使是在降低评分标准的情况下,也仍有很多失分现象。

关于古诗文的考查,内容和题型都符合以往真题。但学生在这题上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认真读题,第三道题,题干中明明写着在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是什么,可还有不少学生写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另外学生就是不动思考,随意性很强,古诗文默写题最后一题是这样表述的:“毕业在即,挚友李想在毕业留言簿上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赠言,请你选择有关友情、志向、祝愿的古诗名句回赠李想”。有学生看到友情,就写“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根本没有考虑在留言册上写的应是积极向上的、能鼓励对方的、能振奋精神的诗句。还有同学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意虽然是符合了,但题干中要求写古诗名句,但他写的却是词,这又是不认真审题的结果。

名著题共4分,最后一分是给出了《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海上历险的四次经历,让学生排序。如果让学生只是单纯的写出这四个事件,学生问题不大,但让他们按时间顺序排序就提高了难度,由于很多同学都没有读原著,所以失分现象较为严重。

第二部分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这题共四道小题9分,学生在答第一题时有丢分现象,原因是学生答题不全面,漏写采分点。

第三部分 古文阅读

这道题共同11分,包括古诗赏析3分和古文阅读8分。对于古诗赏析问题不大,但在古文阅读的答题上,主要出现在文言文加点字的解释“书”上,文中是“书于《春秋》”,学生平时积累的书的解释是“书写”和“书信”,但在此处应该解释为“记载”,学生没有接触到,联系上下文的能力不强,大多解释为“写”,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写对了。句子翻译“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详也亦宜”。学生对此句中“待”和“宜”不能很好把握也造成了试卷上的失分。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关于说明文,学生没有出现特别的问题。

议论文读起来就不太好理解,答题出现的问题就更多了。第一个问题是概括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题,答案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倾听。学着倾听,感受寂静之美,收藏快乐,洁净心灵”。学生不是概括不全,就是概括不准。全校无一人答对。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读透这篇文章。整篇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倾听自己,倾听别人,倾听自然。但许多学生都没有读透,片面理解为或倾听自己,因为开篇先写的这方面的内容;或倾听自然,文章结束部分论述的是这方面的内容。议论文的第2题是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平时答题时应从引论点或论题,激趣这两方面答题。学生也只是从这两方面去思考。本文是引出三个方面之一的倾听自己这个方面的论述。学生没有见过这样的类型的题,也没有认真思考,再加上本来文章也没有读懂,因此有很多同学丢了一分。第3题是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一题。学生平时答题是不会丢分的。但这次论证方法能 说对,但概括能力不强,文章又没有读明白,作用的这一分有很多学生去文段中找了一个并不能总结这段内容的句子,绝大多数学生都丢分了。第四题,是考查谁七、八两段思路的试题。第七段应是举自己的事例去谈倾听自然的,第八段是举了名人的话来证明倾听自然的意义。但学生没有概括准,也严重丢分了。

记叙文的第一题,是让学生回答老师三次来到病房姚子由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大多都能准确答出第一次和第三次的心理,而第二的心理变化不太明显,文章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提示,所以学生的概括就不是特别准确,失分较多。24题是一个赏析题,这一题答案有个四个采分点,由于是模拟考试,要求比较严格,少一个点都没有给全分。

第四部分

作文

这次作文,学生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材单一,立意不高。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目,不从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选取素材,而是写一些大家都常写的一引起事,作文空洞、言之无物。二是缺少真情,匮乏实感。大多作文内容平铺直叙,文章情感过于苍白,多为凑数而,为应付而写,所以缺乏真情实感。

其次,我来说说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

从本次考试一看突出的问题就是尖子生不尖,高分没有考出来。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等老师喂的现象”,即使是尖 子生也是老师教多少,他们消化多少,没有自己主动探究的,下课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少之又少,这个是尖子生的大忌。“马不吃夜草不肥,人没外财不富”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生想出类拔萃,如果不是天才,那就要勤奋。因为是被动学习,学生就很少主动思考,就更谈不上形成应试能力了。但这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可是大多数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质量上就有问题了,不认真、应付,甚至是有的投机取巧,胡弄、甚至不写。

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许多家长对学生根本就是失控,不知道孩子有哪些作业,有的学生在家不写作业,第二天早早到学校来抄袭同学的作业,这就导致老师布置的内容学生都不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另外此次语文试卷还是有些难度的,另外我们在一轮复习,有些内容还没有复习到,所以造成答题漏到采分点的情况。

最后,来说说如何改进,最终提高语文中考成绩。总体上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特别是尖子生。只要激发他们爱上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研究,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形成能力。即使是九年级的学生多表扬、树标杆都不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有效方法。可以采取表扬、PK、设定目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法营造那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对于尖子生,还要让他们选取年组中的PK 对象进行PK,对胜出者给予奖励。可以评出最佳写手、最佳进步奖、最佳书写高手、最佳审题、最严谨答题„„以刺激学生们的斗志。有了动力,就要精选习题,尽量不要搞题海战,对于典型的有代表的训练题,让学生练好练透,以点带面,让学生触类旁,通做到举一反三。

具体做法是:

关于记忆积累类的古诗文、名著这类知识,在做综合题的同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每天让学生都在不断的巩固,加深印象。采取全班抽查,小组互查的方式加以巩固,确保中考这类题不丢分。

然后收集有关成语、病句,标点类训练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做题时,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步形成能力。

针对现代文阅读,对学生进行分文体的训练。说明文和议论文是较容易得分的,通过整理、归纳答题技巧的方法,加上系统的训练,争取拿下这两题中常见题的分。

记叙文虽然是试卷中较难得分的一道试题,但绝大多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做题时,引导学生将这些能够归纳的规律都记在自己的本上,并将其背下来,通过做题加以巩固。用好错题本,要求学生不仅仅将错题改正,并加以分析原因,记住答题思路。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

18.刍议小学一年级的写字教学 篇十八

一、引导学生感知字形美

1.引导观察, 定位字形

观察力是学生需要习得的基本能力之一, 观察力的强弱是决定孩子将来成功大小的条件。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字形的能力, 既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 也是对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感知字形特点, 感知字形结构, 并在头脑里对所学汉字的字形进行定位。另外, 还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所学的字在字格中的位置, 并将此位置定格在自己的头脑里, 这样, 学生就会在写作之前胸中有“字”了。

2.引导联想, 活化字形

联想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思维能力。在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也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师在具体的写字指导中, 可以通过汉字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联想, 充分理解字形;可以通过儿歌让学生在兴趣昴然中产生联想, 从而感受汉字的魅力;还可以运用比喻对汉字进行联想, 让学生对抽象的文字产生兴趣。例如, 引导学生练习“伞”字, 就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想象,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可能想到大蘑菇, 可能想到大树, 还可能想到房屋……在想象之后, 老师辅之以生动的电脑画面, 就会让学生头脑里构建美化的汉字形体, 字形在学生的联想和教师的画面配合中被活化了。

二、引导学生体会书写美

从哲学意义上讲, 视觉审美比行动审美要强, 具体到学习上就是观察审美能力强于书写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体会书写美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观察审美能力变为书写审美能力。

1.示范指导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 示范指导这一步骤必不可少, 从指导的角度而言, 大到一个字的字形指导, 小到一个笔画的起笔指导, 教师都要精心设计, 力求指导到位。首先是书写的基本笔画, 这是基本功, 教师要一丝不苟;其次是笔顺规则, 教师要细心指导, 不要出现丝毫差错。

从示范的角度而言, 示范是对学生的一种引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模仿的天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 示范比指导更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示范, 要精于示范, 要乐于示范。善于示范是从方法论上对教师示范的要求, 精于示范是从业务水平上对教师示范的要求, 乐于示范是从教学态度的角度对教师示范提出的要求。从示范的时间点上看, 教师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了字形之后, 运用教学用具对学生展示写作过程;从示范方法上看, 教师要将需要学习的字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 让学生感受字形的同时, 也感受每一笔每一画的具体位置。同时, 教师在示范时需要以慢动作的方式进行, 将每一笔的起笔运笔和收笔慢节奏地表现出来。

2.比较感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 仅仅是示范指导还远远不够, 他们还无法临摹到位,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比较, 然后反复临摹。首先, 比较运笔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教师的运笔范写和自己的运笔方法进行比较, 然后在多次临摹中掌握方法。比如, 教学“横”这一笔画, 我先在黑板上慢慢示范, 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留心, 非常细致, 然后让学生仿作我运笔的方式运笔, 然后让学观察谁的“横”写得好, 最后鼓励学生再三临摹, 写出老师一样的“横”来;其次, 比较字体结构就是书写时的间架结构, 教师范写后让学生感知字体的间架结构, 然后学生临摹, 接着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病因或者给学生指出病因, 引导他们反复摹写, 针对自己的病因改正, 直到自己看着都比较满意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充足的细心。

三、引导学生在书写训练中发展个性美

人是灵性的动物,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个体, 教师在对学生的理解过程中别把学生想成是千篇一律的“仿制品”, 要想成是充满个性的灵动个体。新课程理念指出, 要培养学生个性, 要在教学中呵护学生个性, 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张扬学生个性。同时在课程标准中针对写字培养个性方面也有精辟的论述。

1.在正确习惯培养中展示个性美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保障, 也是学习效果的保障。从第一学段开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既是写字教学的要求, 也是语文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课程标准中的这一段论述, 是从习惯培养的角度对写字教学的定位, 这个定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具体到教学中就是写字前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比如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等, 写字过程中要时时矫正学生写字的不良习惯。

2.在学生的自主评价中展示个性美

小学生的肌肉还不发达, 长期的写字训练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课堂上量太多也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因此, 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一个原则是贵在好, 而不在多, 每次不过二三个字即可, 有时就写一个字也行。但量少不等于放松, 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写完字后对自己的字进行评价, 自己觉得满意了才算完成。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多表扬, 多从学生写字的个性上去认识学生写的字, 千万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认识学生写的字。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主评价, 要引导学生自我表扬, 看到每一笔画的优点, 这样学生的个性也会在写字中, 在自我评价中展示出来。

总之, 从“美”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写字, 从“美”化的角度设计自己的写字教学都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也会使学生写字的兴趣高涨, 同时在“高涨”的背后, 是习惯的养成, 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王双, 丁佩洲.写字教学必须进行综合改革, 2005.

上一篇:幼儿园工作制度心得下一篇:神经内科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