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毕业演讲稿

2024-08-28

学生毕业演讲稿(13篇)

1.学生毕业演讲稿 篇一

中学生毕业演讲稿 我爱我校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望窗外云卷云舒,看门前花开花落”,每每闲庭信步,呼吸带有花香草香泥土味的新鲜空气,很快融入其中,感到这校园是属于我的。校园是美的,但她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启迪与荡涤、思想的陶冶、内在气质的培养,让我以一种更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踏入社会。远离了都市的喧闹嘈杂、尘世的尔虞我诈、社会的复杂多变,有的只是自然与心灵的安宁与和谐,这就是我的校园,我心中的一片净土。

我们的校园美丽、和谐。当早晨 一中的成长岁月变成我们生生世世永难忘怀的记忆!堂上,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课后,有同学间的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关怀。天冷的时候,总有个亲切的声音在说:“注意身体啊!加点衣服。”一句叮咛,给我的是莫大的温暖啊!“同学们,你们课排的紧,而且数学还比较难,有疑问就来找我,我在教室等候。”老师微笑着说。我带着问题去问了,老师耐心的一一解答。“怎么其他的同学没有来,他们有问题吗?你去帮我问一下,我在这等。”这是怎样的一种关心啊!那一时刻,我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感激。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中心,强化教学管理,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并组织我们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对我们进行多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有丝毫的松懈,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们有一种踏实感和充实感。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心情越来越开朗,对学校的报怨少了,热爱之情加重了。校领导象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关心我们,处处为我们着想;各科的任课老师都尽心尽职,对我们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最令我感动的是,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具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心,和学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他们用爱去教育、关怀每一位学生。

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爱心如春雨,播撒在每个学子的心间,催生着希望。爱是和煦的春风,可以暖醒冷冻麻木的心;爱是灯塔,引导学生走出漆黑的迷惘;爱是排空大浪,涤荡了心灵的沉渣,构筑了无垠坦荡;爱是磅礴的交响乐,演奏着伟大的乐章,唤起新生的渴望。

我们的学校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今天,她以卓越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明天,她的成就将更加辉煌。愿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为她的明天谱写一曲华美的乐章。

在爱的家园里,我们健康的成长,日益成熟,我感谢我的“家”,是 她不仅让我拥有了知识,更让我懂得了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我今后的人生方向……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学生毕业演讲稿 篇二

一、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2]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种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语言的人际功能是指语言不仅可以表达说话人的经历和内心活动,而且可以表达其身份、地位、态度,以及他对事物的推断等。语言的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情态和人称三方面来实现。语气系统表明了交际过程中说活人与受话人所扮演的角色;情态系统用以表明说话人对自己所表达内容的有效性的判断;人称系统则可以体现说话人与听众及语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关系。

二、人际意义分析

(一)语气系统

语气系统体现出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说话人的言语角色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即给予和求取,而交际中的交际物有两类,第一类为物品和服务,第二类为信息。将言语角色和交流物进行组合,可以组成四种言语角色:给予物品或服务为提供;给予信息为陈述;求取物品或服务为命令;求取信息为提问。提供、陈述、命令、提问这四种言语功能与语气系统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陈述一般由陈述句实现,命令一般由祈使句实现,提问一般由疑问句实现,但皆有例外,而提供是由不同语气实现的。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作为说话人会向听众提供大量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同时,演讲者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演讲对听众的思想甚至行为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给予”和“求取”这两种角色在演讲中也有一定体现。

从表中可以看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的句子总数为138个,其中陈述句123个,祈使句11个,疑问句4个。这篇演讲中陈述句的比例高达89%,这是由演讲的目的与内容决定的。乔布斯用大量陈述句讲述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三段经历,并以此来鼓励学生们珍惜时光,用正确的方式看待不同的人生经历,找到自己所爱并为之而奋斗。祈使语气在演讲语篇中多用于表示劝告、邀请、建议、敦促、要求等。[3]这篇演讲辞中祈使句在句子总数的占8%,这些句子的使用是为了呼吁、劝告学生们意识到时光的有限性与找到自己毕生所爱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例如:“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Don't settle.”这里,乔布斯通过连用两个祈使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表达出了一种命令的口吻,恳切地提醒学生,如果没有找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一定要继续寻找而不要贪图安逸,让学生们体会到这一观点的重要性。而疑问句则只占整个语篇的3%,用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并与其进行良好的互动。

(二)情态系统

韩礼德认为,人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讲话者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2]情态的体现形式包括情态和意态。情态用以表达命题中的可能性,意态用以表达提议中的可能性。具体来看,情态是指介于“这是”和“这不是”之间的可能性,是这两者间不同量值的概率频率。意态是指介于“做此事”与“不能做此事”之间的可能性,是不同量值的义务和意愿。情态具有多种体现方式,本文重点讨论情态动词,情态动词的使用能有效地将讲话者的意图传达给听众。情态的量值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级。在情态动词中,高量值情态动词有“must”“has to”“ought to”“need to”,中量值情态动词有“will”“would”“shall”“should”,低量值情态动词有“may”“might”“can”“could”。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篇演讲词共使用29个情态动词,其中中量值情态动词有18个,所占比例为62%,使用频次最高;低量值情态动词有9个,占31%,高量值情态动词仅使用2个,占7%,使用频次最低。在演讲中,中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既可以表达演讲者的期望或意愿,又可以显示出演讲者对所要表达命题的态度,有时因其表达的感情色彩而易于影响听众。在这篇演讲中,乔布斯使用频次最高的情态动词是“would”,“would”既是对将来时间的限定,又用于表达一种意愿。例如:“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乔布斯虽然在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安排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学,却用“would”显示出他对未知的将来充满信心,建立起一个值得信服的演讲者的形象,并形成一个伏笔,表明退学这一选择对自己之后的事业影响深远,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他在之后的演讲内容中表达的“回望过去,很多经历与选择都很有价值”的观点。

高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可以表明演讲者坚定的立场与态度。在某些情况下,如在政治类演讲中,高量值情态动词通常用以体现演讲者的地位与权威,从而影响听众,但在其他类演讲中则使用较少。这篇演讲中,高量值情态动词仅出现两次:“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your gut,destiny,life,karma,whatever.”乔布斯连用两个“have to”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表达出自己对学生强烈的期望与建议。他很确定地让学生们相信,虽然无法预测未来,但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一定会对未来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们相信人生和因果等。“have to”的使用具有权威性和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如果使用过多,会营造一个高高在上的演讲者形象,但适当的使用可以使乔布斯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以更平静的心态面对现在,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低量值情态动词用以表达一种可能性或能力。低量值情态动词因其低绝对性,可以体现出演讲者对观众的尊重,并且因其主观性较弱,更容易使人信服,所传达的信息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例如:“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乔布斯用“might”表达了他退学去参加美术字课程和之后的个人电脑拥有美妙字体的联系。显然,参加美术字课程并不是个人电脑具有美妙字体的唯一原因,“might”所表达的较低程度的可能性使演讲者所表达的内容更严谨,更值得信服。而偏温和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演讲内容易于被学生们接受。

(三)人称系统

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可以体现话语的人际意义。李战子认为,语篇中的代词指称能告诉我们作者是如何看待语篇涉及到的人物的,这些人称代词有助于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特定的关系。由此可见,演讲过程中不同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人称代词的选择会受到演讲的性质、目的、演讲者的地位等方面的影响。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用来表达演讲人的观点、态度和经历等。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既可以是“包含式”的,也可以是“排除式”的。包含听话人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把演讲者与听众置于同一情境下,缩短了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从而使演讲更具有接受性。不包含听话人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往往用以表达自己一方的想法与事迹,可以体现演讲的客观性或自己一方的坚定性和权威性。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实现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并引发听众的思考。第三人称代词通常用以表述第三方的观点或事迹,可以增强演讲的客观性。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人称代词单数占整个语篇人称代词总数的62.95%。乔布斯通过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对自己生命中的三件重要经历和对自己影响深远的思想进行了清晰阐述。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也较多,占22.77%。乔布斯使用第二人称实现和学生们的直接交际并引发学生们思考自己的人生。例如:“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在这一部分,乔布斯使用了6个第二人称代词,通过把学生们的工作和爱情进行对比,对工作和人生的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工作的选择不仅与自己的人生幸福感息息相关,从事自己所爱的工作也会使自己的事业更容易成功。乔布斯不仅向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更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热爱的是什么,并鼓励学生去克服困难,把自己所想付诸实践。

第一人称复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较少,乔布斯既运用包含式的第一人称复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其感同身受,又用排除式的第一人称复数和第三人称体现出演讲的客观性,使演讲更具有说服力。例如:“No one wants to die.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we”既包含乔布斯自己,也包含现场的每一个人。通过包含式的“we”的使用,乔布斯把学生们和自己置于同一境况下,表明虽然并非每个人都和他一样曾经距离死亡那么近过,但是死亡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进而阐述了时间的宝贵性,使学生们感同身受。排除式的“we”和第三人称则主要用于讲述与乔布斯父母或合作伙伴相关的事情,增强了演讲的客观性。

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入手,对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进行了语气、情态、人称三方面的人际意义分析。分析发现:在语气方面,乔布斯选择了陈述句为其主要表达方式,并以祈使句和疑问句点缀,以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们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在情态动词方面,乔布斯多用中低量值的情态词,使整个演讲平易近人却又不失影响力;而在人称代词的选择上,乔布斯多用第一称单数与第二人称,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引发学生们的思索,获得了很好的演讲效果。由此可见,正确的语言手段的选择有助于实现演讲的人际意义,促进演讲者与观众的互动,从而达到其演讲目的。本研究中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演讲稿,并有助于我们在演讲稿的撰写中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语言手段实现演讲的人际意义,达到演讲的目的。

摘要:本研究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基础,以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为文本,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人称系统三个方面对演讲辞中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演讲者如何通过对语言手段的选择来实现演讲中的人际意义,进而达到其演讲目的,从而为演讲辞的撰写与欣赏提供一定启发。

关键词:演讲辞,人际意义,蒂夫·乔布斯

参考文献

[1]卢卡斯.演讲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4.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站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4,146.

3.“根叔”演讲感动毕业学子 篇三

南方多省遭暴雨袭击,近日,总理温家宝冒着大雨,趟着一尺多深的水,前往洪涝灾害严重的江西抚州市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看望受灾群众时,他亲切地询问一灾民家里的情况,当听说她的家人都已安全转移时,总理鼓励她说:“人保住了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慢慢恢复家园。”(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总理奔波忙碌的身影,洪水无情,关爱有情。)

02 “根叔”演講感动毕业学子

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在两千余字的演讲稿中,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俯卧撑”、“躲猫猫”、“蜗居”、“蚁族”、“被就业”……都是演讲中出现的词汇。这番临别讲话打动了毕业生的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们呐喊着“根叔”,自发鼓掌达24次,讲话数次被打断。“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8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这句引用的话经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说出后,迅速成为该校众多师生的网络签名。(从“85后”到“90后”,学生的世界,他都懂。这样平易近人的潮人校长,大家怎会不喜欢?)

03 酷站风向标

我学网—http://www.5xue.com/

2004年7月由李开复博士创办,网站是致力于帮助中国青年学生成长,解决求职、留学、情感、学习等方面问题的公益互助平台,注册用户已达50多万,其中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同时包括部分中学生以及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和境外会员。

活跃在各版和学生交流的不仅有李开复,还有很多热心的各界专家学者。在网站论坛里,李开复长期坚持和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每天有大量的学生参与讨论学习、工作、成长、情感、出国、企业、科技等话题,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在助人和他助中收获快乐和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04 漂白女星

车模兽兽、嫩模闫凤娇和马诺,她们的成名路大有相似之处。早前,靠着拜金言论搏出位的马诺公开含泪表态,今后与“拜金”划清界限,专心磨炼演技和唱功,期望能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地。大胆言行爆出新闻噱头后,立即躲避公众关注制造神秘感,最后经过全新包装,在娱乐圈杀出一条血路。于是,一个“漂白女星”的新名词诞生了。利用丑闻赚足关注度,是娱乐圈新手们惯用的伎俩,但是“出位”是柄双刃剑,虽不可能背负一辈子的骂名,但不从内心改变自己,在娱乐圈照样走不远。(成名的路不止一条,但想走得更远只有一条,那就是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05 人大国学院首届毕业生就业率居首

6年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争议声中成立。现在,首届毕业生已经结束6年本硕连读的学习。30名学生中有15人顺利就业,就业状况居全校第一。人大校长纪宝成在和毕业生座谈时说,现在评价创办国学院成功与否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说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于国学,同学们是探索者,学校、老师也是探索者。(有探索才能有进步。)

〉〉〉〉〉更多

▼2010年的试点工作效果良好,2011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福布斯推出《2010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华兰生物林小军、新和成胡柏剡、特变电工叶军、中天科技薛继萍、三一重工向文波位列前5名,

▼《家有儿女》“刘星”的饰演者张一山和“夏雪”的饰演者杨紫已经确认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上北电的希望很大,两位童星继初中同学后,有可能再次成为大学同学。

▼阿根廷在南非世界杯的角逐中战绩显赫,远在上海世博会的阿根廷馆同样为之沸腾。馆方特地为游客们准备了特别礼物。每迎来25万名参观者,阿根廷馆就会送一件队服,预计到世博会结束时,刚好能送出11件球衣,这个数字也恰巧组成了一支足球队。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行,增收了“微博”、“低碳经济”、“减排”等大量新词语。

更多信息请登录《哲思》博客:

4.毕业学生演讲稿 篇四

转瞬即逝又是三年。当生命蓬勃着它们欲滴的绿色,我知道,我们即将分别。三年里的喜怒哀乐,一齐涌上心头……

犹记得,20xx年的金秋,你们带着憧憬和梦想来到了这里,一脸的稚气未脱;晶莹嫩软的嗓音至今还回响在耳边。三年了,你们已长成了青春阳光的翩翩少年,看着你们身高的猛增,欣赏着你们学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与欣喜!

三年前,我儿子降生,而现在他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想想这些,人生真是奇妙啊!在时间的长河里,这短短的三年微不足道,可,就在这三年里,一些生命发生蜕变,一些生命孕育新生,开始成长……看看儿子,再看看你们,顿时觉得,这短暂的三年真是意义非凡,无比厚重!

回顾过去,我浮想联翩……

语文课堂上,有多少难忘而精彩的瞬间依然历历在目,你们激情昂扬,争先恐后的表现就是最动人的青春写意!你们用如珠的文字抒写着生活的情愫,更表达了对语文的钟爱,对未来的美好希冀;这是一颗颗心,一颗颗插上翅膀的心啊,多么让人欣喜,多么让人崇拜!有时看着你们阅历的丰富,见闻的开阔,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为人师表的神圣与崇高,更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满足和自豪!

可是,由于我的鲁莽与冲动,我曾经伤害过一些脆弱的心,也许是口不择言,也许是大打出手,其实每一次我都为我的这些错误做法而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苦恼。人一旦发怒,理智是很难战胜情感的。但,只要你们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白这是一位极负责任而又血气方刚的老师的真爱表达,我就倍感欣慰了,毕竟“爱之深,恨之切”!在这里,我真诚地向那些曾经被我无意伤害过的同学们,最后道一声“对不起”。这里面,包含了我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自责;让这一声“对不起”,消融太多的隔阂与误解,让更绚丽的春天向我们盈盈走来……

无论有多少过失,但我始终认为,我这颗对你们无比挚爱的心至真至诚。所以,由此而产生的浓厚的师生之谊,才是需要我们珍藏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三年来,我们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一直保持着优异,这是我们足以引以为荣的资本。这是你们刻苦勤奋的结果,更是你们对语文深爱的结晶。其实,成绩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这梦幻般的语文之旅里,体验着浪漫,享受着生命的灵动与生活的乐趣。我们领受了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更品读了与众不同的异域风情,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最高贵的洗礼。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不过,这一切都将过去,都将存留在记忆中;也许会在我们以后不经意的一次回望中玩味不已。这,便是拥有的幸福!

再过些时日,我们就要经历中考――十几个春秋轮回里最具有价值,最值得期待更弥足珍贵的一次人生抉择。

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一定异常激动。其实,你们完全有必要淡然视之,这无非就是一次考试。发卷,答卷,收卷;流程跟我们曾经经历的无数次考试没有什么两样,有这么多应试经验做后盾,我们有何惧怕的呢?走进考场,我们就占有了整个世界;握住这只笔,你就掌握了一切!但要紧的是,你一定要仔细审清题意,答题时要认真周密,如果时间充裕,最后你再尽善尽美地检查一遍。就一定将你的满腹才华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进行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

更何况,我们的人生又不能仅凭中考定成败,只要用心对待,重视它,享受它,拥有过,就无怨无悔,问心无愧。

中考过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将发生质的变化:首先,你们都将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心智日益成熟。更重要的是,你们中间,有的可能踏入社会,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创业;有的可能参军入伍,成为光荣的人民子弟兵;我想更多的还是升入高一级学府聆听真谛,逐步拉近自己的大学梦。这是多么神妙而新奇的体验啊!

临别之际,我没有什么箴言妙语,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我只想把自己切身体验凝成的深刻人生感悟告诉你们,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只要你们能秉承谦逊笃实的求学或处世态度,就一定能事事顺心,人人称赞!虽然,这是一个缺少诚信,尔虞我诈的年代,但更显谦逊笃实之珍贵,因为这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中流砥柱,唯有它,才能赢得名符其实的成功。苦读寒窗,你要谦逊笃实,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有丝毫的轻慢与浮躁,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实现我们最终的梦想还需要一如既往地往前走。直面社会,你更要谦逊笃实,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能获得更多人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左右逢源,开创自己的壮美人生!

“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适合你走的路,走你选择的路。只要你用谦逊笃实的态度填充自己的生命,再用锐意创新的精神,不甘人后的品格打造生活,你的人生一定超级精彩!

匆匆而逝的三年,是这短短的几行文字无法诉尽的,深深的师生之谊,更是这寥寥几句独白难以承载的,好在来日方长,生命永在。无论以后谁将与你们赏读语文,谁又将指引你的人生,但请你一定要将自己的记忆腾出一点空间,把我们的昨天悉心收藏!请记住,无论你的人生轨迹延伸向何方,我都将会在你曾经留下青春足迹的土地上静静关注着你,并为你默默祝福!

5.初三学生毕业演讲稿 篇五

大家上午好!

我们努力、我们拼搏、我们骄傲、我们自豪。随着夏季的到来,我们这个学期的学习,也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作为初三学生的我们,已经结束了初中阶段所有的学习。是的,所有!我们走过了初一的懵懂,度过了初二努力,拼过了初三的奋斗!三年结束了,我们——毕业了!

三年的青春时光,我们相伴着走过了这青葱岁月。三年的时光,我们听过了老师无数的教诲。三年的时光,我们走过了人生的又一段路途。同学们、老师们,感谢你们三年来的陪伴,感谢你们三年的教诲。这三年的青春,会永远的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忆往昔,大家可还记的,在我们的刚刚踏入初中的时候,牵着父母的手,走过xxx校园的大门,等待我们的,是未知体验与经历。在这个迷茫的阶段,我们一群刚刚从小学毕业的“孩子”,聚集在了一起。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但是相处与一个教室当中,让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我们是同学!

将时间翻到第二页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为了一名在学习中努力的中学生了。一年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太多,也让我们彼此带着竞争的心理。我们彼此鼓励,彼此比拼,顺利的结束了我们的会考!从此,我们的脚步便更快了……

接下来,相信不用我来帮助大家回忆。在这一年来,我们的经历,相信大家都深有感受!我们拼搏、我们奋斗!即使是晚自习的最后一分钟,也总有同学在埋头苦读!哪怕是早操铃响起前,也总会有同学早早的拿起了单词表。

同学们,看看我们这这三年,想想我们在学校的点点滴滴!三年的经历,铸造了现在的我们!经历过这次的毕业考试后,我们更是脱胎换骨!三年结束了,我们的初中的学习,也终于结束了。我们即将离开这里,即将走出这里。但是!这绝不是代表着我们的结束!我们会走进高中,会走进大学!我们,终会走进自己理想的殿堂!

同学们,我们的旅途与青春都才刚刚起步,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松懈!未来,我们会更加的出色!

6.毕业学生代表演讲稿 篇六

犹记得第一次的见面是在暑季一个清凉的下午,高高的天际吹来凉爽的风,静静站在紫藤萝花架下,那声“你好”渐渐在心底氤氲开来,荡漾成一脸幸福的微笑。

就这样自然的走入了你的怀抱,你陪伴了我一千多个努力奋斗的日日夜夜,我见证了你整整三季花开花落的春秋冬夏。

你给的春天,是奏响希望的音符。

身上厚厚的棉衣还未脱下,操场上的小草却已冒出绿芽。本以为这样重复乏味的生活,除了冷暖自知,我不知春至,而你却依旧演绎着春来草自青的道理。步出校园,我找不到春天,而在办公楼后面的操场,却会不经意的发现那枯黄草叶下萌生的点点嫩绿。我震撼,我惊喜,震撼于这还未变暖的天地间有如此弱小而顽强的生命,惊喜于这仍料峭的春天里有如此之多星星点点的希望。

清晨的第一缕晨曦射来,每一点光芒都被你收纳,是万物迎接春天的福祉,是微而不弱的希望,是歌唱,是力量。

你给的初夏,是段浪漫的舞蹈。

带着春天无尽的希望行走,再行走,见着那海棠的花苞由青涩变为浅浅的红,褪为淡淡的粉,最后开成一树的洁白,没有丝毫暮春的伤感。看那希望开成花朵,淡淡的清香溢满校园,感觉到肩上有一种力量,是责任,是用辛勤的汗水再次浇灌出希望的责任。最爱的紫藤萝短短的花期,瞬开即落的大气,一泻如瀑的美丽,让所有有幸目遇它的人感受到这样的生命亦是一种永恒。当一阵风将海棠花瓣吹的纷纷而落,我想伸手接住几片希望,又生怕破坏了这般浪漫的摇落。而这样的花瓣雨,即是再看,也不是我的故园。

繁密的树叶遮住炙热的阳光,却有疏漏下几点斑驳的光影,是时间的游走。水样纯净,花样年华,在你给的夏天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你给的秋季,创造拼搏的起点。

轰轰烈烈的仲夏,我们送走了两届学哥学姐之后,迎来自己的高考。而你自建校始,又成就了多少学子的大学梦,开启了多少学子拼搏的旅程。花落不是结束,因为你给的秋季是又一届学子追梦的开始。没有了炙热阳光,没有了花飞漫天,只余下温暖的光芒,一种充实的平静。听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我们学会了沉思,这样的开始,谁也不会错过,更不会辜负。

拾起一片叶子,放于掌心,清晰可见的脉络不只记录了树的宿命,更见证了这个校园和它的孩子们所有的荣耀。

你给的寒冬,有着温暖的回忆。

寒冬里的温暖是那样少,似乎不能融化内心的坚冰。而你却将所有缺少的温暖一一补足。你看着我们跑操,身上生出丝丝暖意;你看着我们在雪地里狂欢,脸上露出温暖的美丽;你看着我们奋笔疾书,就惬意一笑;你看着我们伤心失落,便邀来太阳一起给我们温暖。

冬天并非所想的那样漫长,你给的这温暖的冬季,是破茧成蝶的过程,胜不骄,败不馁,才有望蜕为蝴蝶,在花枝起舞。

你的百岁诞辰已经过去,新的百年已然开启。百年的年轮,百年的沧桑,百年的传承,百年的荣耀,以及你我携手走过的春夏秋冬,必将成为我青春年华里最美的回忆。

美丽一中,难说再见。看到我的老师们已经搬入新校区,看到老一中的门口更改了校名,我们知道,你的精神必将永恒不变。于是,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仍会记起那令人流泪的句子: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

7.学生毕业演讲稿 篇七

说到西方修辞学,我们自然会想到古典修辞学和新修辞学,古典修辞学的鼻祖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修辞是“劝说”;而新修辞学的代表人物则是美国的肯尼斯·伯克,他认为修辞是“同一”,这是对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继承与发展。

本文拟从伯克的同一理论出发,分析英国最畅销小说作家JK罗琳2008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旨在揭示其背后的修辞动机。

二、伯克的同一理论

伯克认为修辞是“人使用词语形成态度或导致他人采取行动”,其本质是“同一”。受众与修辞者能否“同一”是修辞成功的关键。他说:“只有当我们能够讲另一个人的话,在言辞、姿势、语调、语序、形象、态度和思想等方面做到和他一致,我们才说得动他”。伯克提出了三种同一手段: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不准确同一。同情同一是修辞者强调与受众享有共同的情感而达到同一的一种手段。比如政客为了赢得选票,亲吻投票人的小孩。对立同一是一种“通过分裂而达成凝聚的最迫切的形式”,修辞者与受众由于共同反对某种东西而组成联合。抗日期间国共两党合作共同对抗日本侵略就是个对立同一的例子。不准确同一是一种无意识的认同,这种同一把我们带到了修辞情景的根源。比如我们在电视上看见做洗发水广告的美女的头发很柔顺,似乎自己也拥有这样一头柔顺的头发,自然就会产生购买这款洗发水的意愿。

三、从伯克同一理论分析JK罗琳2008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

JK罗琳凭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一举成名,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畅销作家。但鲜为人知的是,她曾经历过一段艰辛岁月——30岁时,她差点流落街头。在2008年的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JK罗琳分享了这些经历,告诉毕业生们失败也有好处。同时,她还强调了保持想象力的重要性。演讲意境深邃,丝丝入扣。伯克的同一理论也可以很好地阐释这次演讲。

1、同情同一的运用

首先,JK罗琳在开篇表达了对哈佛大学邀请的感谢。她的致谢与台下的听众达成情感同一,听众更容易接受她下面的演说。

接着,罗琳讲述了成名前的困惑与失败,得出人生感悟:失败会带来好处,它使你看清人生的本质是什么;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察他人的苦乐。哈佛毕业生们,作为人中骄子,其学业辉煌,但同样要面对未知的将来,此时,他们很需要像罗琳一样的成功人士的指引和鼓励。这些话体现了她对哈佛毕业生价值观的认同,情感上的同一。

2、对立同一的运用

对立同一的对立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的生存环境。对于自己那段最悲惨的日子,罗琳也很坦然的讲了出来:“An exceptionally short-lived marriage had imploded,and I was jobless,a lone parent,and as poor as it is possible to be in modern Britain,without being homeless.”当听众听到这些悲惨的事情的时候,肯定也为罗琳曾经历的日子感到悲痛。但演讲者的目的不是悲天悯人,而是如何调整心态,这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说更为重要。罗琳试图通过这些逆境唤起毕业生们对对立面的思考,于是对立同一建立,听众改变态度,接受罗琳的观点。

失败作为演讲者和听众共同的对立面,罗琳也提出了经历失败所带来的好处:“gave me an inner security”、“taught me things about myself that I could have learned no other way”、“I discovered that I had a strong will,and more disciplined than I had suspected;I also found out that I had friends whose value was truly above the price of rubies.”为了应对失败,听众与演讲者暂时联合起来,认识到失败也会带来优势,这也是对立同一的有效运用。

3、不准确同一的运用

JK罗琳的演讲中也不乏不准确同一的例子。她在演讲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I”,听众情不自禁地进入演讲者的角色,发生在演讲者身上的故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例如在讲到一个非洲酷刑的受害者,罗琳使用第一人称“I”做了叙述。而作为受众的哈佛毕业生们仿佛自己就是那个罗琳,面对那个还没有我大的年轻男子,因在故乡的经历而精神错乱。我护送他到地铁站,他小心翼翼地握着我的手,祝我未来生活幸福。似乎自己就在体验这次经历,听众无意识地与罗琳达成了共识,接受了演讲者的观点。

另外一个不准确同一的运用就是第一人称复数“we”,罗琳的演讲中也有这样的例子:“We do not need magic to change the world,we carry all the power we need inside ourselves already:we have the power to imagine better.”听众会不自觉地认为“we”也包括自己,不准确同一达成。

四、结语

本文利用伯克的同一理论对JK罗琳2008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进行了分析,揭示演讲者是如何通过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不准确同一这三种方式达到与听众取得同一,并实现自己的修辞动机。

参考文献

[1]Burke,K.A Rhetoric of Motives[M].New York:Prentice-Hall,1950

[2]张晶.修辞的核心:不是说服而是认同[J].修辞学习,2009

8.学生毕业演讲稿 篇八

北京时间5月26日,哈佛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的学生何江,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登上毕业典礼演讲台,讲述中国故事。而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何江成为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与他同台演讲的,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从“郭奖”得主到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人

七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何江,带着象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的光环,来到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初到哈佛的何江发现,校园里经常能偶遇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学术“大咖”,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原来都是在教科书里才能看到的。

随着留学生活的展开,在课堂上,在讲座中,何江发现,学生可以大胆地对“大咖”们的观点提出质疑,相互讨论,还能与他们相约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泡酒吧,谈论学术问题,时不时地还会受到他们的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成长得很快,也变得非常自信。

正是在一位教授的鼓励下,何江决定申请毕业演讲的资格。经过精心准备,何江凭借比较新颖的题材和流利的英语口语一路过关斩将,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申请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程序很严格,要通过3轮测试。第一轮,递交个人材料和演讲初稿;第二轮,从12名入选者中挑选4人,申请者可以对着演讲稿念稿;第三轮,从4人中选出1人,进行脱稿模拟演讲。最终,校方从申请者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

何江的准备很充分,从题材到具体内容,细细打磨,加上多年苦练的流利口语,他顺利入选。在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台上,华人面孔很少,而几乎被文科生占据的演讲舞台,理科生更是凤毛麟角。何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美国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演讲中,何江从科技与知识在社会的不均衡分布入手,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阐述了对科技的思考。“在未来,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在类似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大学教会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时间退回到2005年,何江高中毕业,坚定地报考了以学风淳朴著称的中国科技大学。入学的前两年,根据学校教学要求,生物专业的何江学习了很多数学、物理学科的专业课程。当时的何江很有些不解,多年后,当远在大洋彼岸的他攻读博士学位,将研究方向定为跨学科领域的生物物理研究时,他在中国科大打下的扎实的数理基础优势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在一个人的求学过程中,大学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何江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四年,学业上精进勤勉,课余广泛涉猎各种社团活动。

大二时,作为中国科大学生自然保护协会的一员,何江跟随社团前往江西鄱阳湖湿地进行越冬水鸟调研。那是他第一次参与野外考察,缺乏经验的他,与团队紧密配合、努力学习。那个冬天,何江与团队记录了很多珍稀鸟类的行踪。在与保护区村民接触的过程中,他也深深地了解到科技知识在普通大众中传播的重要性。

直到今天,何江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依旧非常关注。就像他在毕业演讲中所说的,“比以往任何时候,我们的社会都更强调科学和创新。但我们的社会同样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心是将知识传递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

何江在哈佛的导师,是34岁就晋升哈佛大学正教授的青年科学家庄小威,二人本科都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在她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对科研的热情和喜爱,这是一脉相承的科大血液”。

科学知识可以随时学习,而科学精神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何江一直心怀感激,“大学教育对我的影响,除了学业成长外,最重要的就是教会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将压力转换为动力

1988年,何江出身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那个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何江的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是父亲给孩子的必修课,而必修课的主题,就是“好好学习”。在父母的影响下,何江始终明白,教育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2005年,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里的孩子,几乎家家都拥有了电脑。而何江在上大学之前,连电脑都没怎么“摸过”。大一下学期,学校开了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连键盘都不怎么会用的何江,学习的困难可想而知。

怎么办?克服困难,将压力转换为动力。何江找同学借了一个键盘,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何江有空就在宿舍里用键盘拼命练习打字,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向同学请教。学期末,何江这门课得了高分。

“一个人只有了解、认清了自己,才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成长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何江对很多新鲜的事物都“不懂”,而恰是因为“不懂”,更促使他主动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取长补短”。

刚到哈佛时,何江一口“中国英语”,为了找机会练习口语,他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的本科生当辅导员。“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反正就是想多讲讲英语。”从入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种方法让他的英语表达方式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纯正的“美式”。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本科学生上课了。

哈佛毕业后,何江将前往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生物工程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利用2D或3D打印肝脏细胞技术,进行药物筛选、疾病模拟以及癌症早期的灵敏检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9.学生毕业演讲稿 篇九

大家好!

转眼间,又一批熟悉的面孔将带着大学四年的回忆离开校园。四年时光匆匆,大一的青涩懵懂,大二的奋起拼搏,大三的勤学苦练似乎都还在眼前,还未好好享受,却要轻轻挥手,告别哭过、笑过、闹过的兄弟姐妹,告别迷惘过、奋斗过的校园青春。

大学里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也许是坚持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许是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也许是结识到了知己。有无悔,也有遗憾。比赛的失力,考试的挂科,同学间的小摩擦等等,也在调剂着大学这碗五味杂陈的汤。当然,还会有不少感悟。新闻学院大四的邹佼向记者畅谈道:“我认为大一到大四都要坚持努力学习,劳逸结合,学和玩都不能少。大一做到适应大学生活,学会独立,多阅读、多交朋友,打下良好基础。大二思考一下自己想做什么,确定大体的方向,并做初步准备。大三可以根据之前所学去实践一下,并为自己选择的道路做最后的冲刺。在大四,一方面要淡定地等待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去做自己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情。”这些感悟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创造一个多彩无悔的大学生活。

我始终相信,告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见。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才真正的见识到拥挤的招聘大厅,或是切实地感受到考研的重重压力,遇到了以前从未碰到的难题,拉开了另一个生活场景的帷幕。据了解,今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699万人,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在收入等严峻的实际问题驱使之下,众多大学生竟相信花20万就能进银行、国企或事业单位等骗局,不仅打碎了“铁饭碗”梦,也将自己推入更深的渊谷。这其中虽然有许多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但仔细想想许多大学生的观念更是亟须纠正,走后门、托关系的投机取巧心理是万万不可行的,既危害个人,又败坏社会风气。

要想出人头地,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嫌弃职位的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手头工作,多积累经验,终有出头日。

又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可是再见是为了再一次的相见。等到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之后,等到大家都接受了社会和生活的磨炼,等到每个人都变得成熟优秀,等到各自都有了全新的生活,再次相见,微微一笑,大家仍然是朋友,仍然有拥抱的理由,因为友谊地久天长,因为青春值得我们去追忆。

毕业离歌渐响,还未离开,却已开始怀念。青春终究是会逝去的,不必伤感,不必慌张,它将永刻在岁月里,化成一股温暖的力量,让前行的路因回忆而充满无限阳光。

10.大学毕业典礼学生演讲稿 篇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学毕业典礼学生演讲稿》的内容,具体内容:毕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话题:毕业意味着收获,也同样意味着离别。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篇一】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日在此作为代表发...毕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话题:毕业意味着收获,也同样意味着离别。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

【篇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日在此作为代表发言,一方面无比荣幸,另一方面又惶悚莫名。惶悚的是我未必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留在本校继续读博,还能在人大度过之后四年的时光,事实上并未曾离别。不过硕士毕业终究代表一个阶段的结束和一段新路途的开始,值得去仔细回顾与品味。

自 20**年 9 月入学至今,在人大校园度过了前后 70 个月、约合 2100 余日。这 2000 余天的经历,所造成的不仅是知识之积累、视野之开阔、人生之成熟,更是对何为“学问”与如何为学的深刻体悟。大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初入此门的学子最常引用的话,也是理想中心向往之、念兹在兹的终极追求。然而六年间穿行于书林之间,我们却可以获得一个更为踏实的理解。事实上,读书、写文章本都是由兴趣所驱使、较为私人性的事情,固不可以功利计之,亦大可不必

以渺远宏大的愿望相期许。清人俞樾形容治学“聊贤于无所用心而已,固不值大人先生一笑也”(《俞樾函札辑证》上册 167 页),陈澧亦云“为学是一片欢喜境界”(《东塾读书论学札记》,《陈澧集》第 2 册 359 页),伯希和更坦诚其潜心于西北民族史的考证仅仅是因为“好玩”(《怀念伯希和》,《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414 页)。学问亦本是“为己”之事,读书之快乐,恐怕无过于“纵心所欲”四字。

能得出这样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应得益于国学院宽松、自由的培养氛围和六年本硕连读的学制。这六年来,我们选修过古代史、古代哲学、古典文学各学科、各方向的课程,未必会对专业方向之外的学问有多么深入的了解,但多元与会通的知识背景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在“西潮”泛滥、竞相以西方社会科学方法为尚的今日,能够用六年的时间,对中国古典学术有所熟悉、对其治学方法有所体悟,无论今后是否继续学术的道路,都将会是一段终生受用的经验。犹记本科入学不久后,曾和几位对史学有兴趣的同学用一年多的时间仔细研读过大半部《史记》;去年又与几位同道共同组织了满文文献读书班,精读了满文实录、军机处录副奏折等不同文类的史料。在这些某种程度上具备初级“学术共同体”性质的读书班中,我们得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背后的动力正在于强烈的兴趣以及因之所生的为学之热忱。近来读到葛兆光教授一段文字,描述理想中的读书境界,大意谓“没有强迫性的耳提面命,没有功利性的计算考量,兴趣是唯一的指标,愉快是最后的收获”(《书林穿行断简》,《看澜集》196 页),用以形容在人大的六年读书时光,当大致不误。

张之洞在《輶轩语》中曾说,“泛滥无归,终身无得,虽多无用;得门而

入,事半功倍”,学问门径之获取,固然在读书,更在于师承。幸运的是,在人大遇到了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六年间在课堂上留下了太多值得珍视的记忆。自 20**年起,有幸追随业师乌云毕力格教授问学。业师素对学生持其大端,不为之限定具体的研究题目,鼓励自由探索学术道路,感谢业师五年来的谆谆教诲与宽容、理解和支持。感谢诸葛忆兵老师、陈壁生老师,还有已经不在国学院任教的孙家洲老师,在古典文学、经学与历史学方面给予我们最初的启迪,在懵然无知的大一新生心中留下对学术、对传统的无限敬畏,孙老师更是以亲身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何谓学者的风骨。陈伟文老师的文献学课程、张齐明老师的史学理论课程,也时时为我们指点迷津、示以学问门径。

要感谢的老师还有很多,在此无法一一致谢。在此,我谨代表国学院 20**年的所有毕业生,向学院的各位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谢谢老师们多年来的辛勤付出。最后,也祝各位同学顺利开启人生新的阶段,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愿在人大静心读书的这段时光,成为美好的共同记忆。

谢谢大家。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能够作为 20**届毕业生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四年的时光已匆匆离去,如今我们满载梦想,怀着激动与兴奋的喜悦准备扬帆起航。

回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我都阻挡不了时间的脚步。我们在曲江和

金花留下了欢声笑语,留下了曾经的自己。

是否记得我们入学报到时的忙碌?

是否记得父母将我们送到学校时的千叮咛万嘱咐?

操场、图书馆、自习室、餐厅和宿舍都记录着我们的回忆,印证着我们的青春。

喷泉旁边的拔河比赛,呐喊声依旧在耳边回荡;团日活动期间,你我都在现场忙碌;宿舍在讨论班里谁最漂亮、谁最帅气的话题,你是否也参与其中?

记得有一次参加比赛,我四天三夜总共睡了 8 个小时,获奖之后又万分欣喜。这些难忘的经历深深地镌刻在脑海,让我们在多年之后回首,依旧能够想起生命中这段美好的时光。

感谢

母校就像母亲,给我们提供营养,让我们不断成长;为我们插上翅膀,让我们在天空翱翔。大学里,我们碰到了传道授业的老师,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母校以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熏陶了我们;恩师以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培育了我们。

大学里,有太多的人值得感谢:感谢辅导员,他对我们关怀备至,给我们指引了人生的方向;感谢班级导师,他给我们生活和学习上莫大的帮助;感谢授课老师,他给我们倾囊相授;感谢打扫卫生的阿姨,她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学四年,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

大学里,我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曾获得国家及省上多项奖励,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 4 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6 项,成绩优秀,现

被保送到西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我也多次参与志愿者活动,感受到奉献社会的乐趣......说不尽母校恩,道不完师生情。今天站在这里,让我们说一声:“谢谢您,我的母校;谢谢您,我的老师;谢谢你,我的朋友”。

离别

曾经,我们经过不断努力来到这里;今天,我们又难以割舍对母校的眷恋;曾经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现在的我们又要奔赴四面八方;曾经的我们带着懵懂与幼稚,现在的我们充满梦想与希望。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但母校之恩、师生之情、朋友之谊只会随着时间的酝酿而愈加浓香。班里的散伙饭上,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有些人也会失声痛哭,四年里情感和生活的交织,一旦触及到离别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饭局虽散,但我们的感情是不会随之消散的。

毕设答辩,散伙筵席,举手话别,各奔东西。这一切似乎都早有预想,这一切又蕴含太多感伤和不舍。同学们,请记住这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大学时光。

梦想

同学们,大学时光已经悄然结束了,我们即将奔赴新的征程。今天,我们接过毕业证书,怀揣务本锦囊和母校故土,为实现梦想而告别母校,明天,我们将背负着期望走向另一片天,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我们将时刻谨记“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并且常询良策于锦囊,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

挑重担的人。就像师长寄语中所述,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未来,我们将在激流中奋勇前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为中国梦开创新局面,创造新机遇,为世界梦注入新的活力!明天,母校将以我们为荣。

今日同窗分手,道一声:珍重!明朝校友相逢,贺一句:成功!

最后,我谨代表全体毕业生衷心的祝愿:

祝愿我们的母校明天更加美好!

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工作顺利!

祝愿学弟学妹们的青春时光无愧于心,大学生涯精彩绚烂!

祝愿 20**届的毕业生们前程似锦!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 12 级嵌入式 1 班的干阳,非常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都说毕业是一首久唱不衰的老歌,是散场之后的余音绕耳,是所有甜美或者苦涩的故事,定格为热泪盈眶的欣悦,依然真诚直率的目光,依然奔流激荡的热血。

大学生活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却又在而后的思念里细水长流,思念中夹杂着深情,夹杂着感动。岁岁年年,流光溢彩,在东软的这四年,像等待那么漫长,又像幸福那么短暂,转眼间,我们已经走到了象牙塔的尽头。此时此刻,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纵然心中充满喜悦,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留恋与感伤。昔日的点点滴滴在记忆中编织成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联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年华,见证了我们的茁壮

成长。

四年前,我们满怀梦想,背负期望,聚首东软。回望这几年大学生活的每个镜头,我们都经历了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知识的,也是情感的。老师们在课堂上或循循善诱,或旁征博引,为我们展现知识的无限魅力,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给了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一双洞察的眼睛和一颗热忱的心灵。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四年来辛勤给予我们启迪、授予我们智慧、教育我们正直、赋予我们关怀的领导和老师,向所有关心我们成长的教职工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最美的大学时光就要过去了,一生只一次,一次忆一生。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怀念母校陪伴我们走过的分分秒秒!我在图书馆遇见你,你是迷人的家园,我在你的书香瀚海中流连忘返;我在课堂上遇见你,你是成长的力量,我在你的精湛渊博里汲取营养;我在实验室遇见你,你是激情的源泉,我在你的技能创新中严谨磨砺;我在报告厅遇见你,你是丰厚的底色,我在你的憧憬追求中全面发展。遇见你的一切美好,遇见飞扬的青春,遇见我生命中多样的我。

让时间作证,承载着梦想的我们一定会更加勇敢、坚强、成熟地面对未来!我们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还应该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毕业并不代表结束,更不是代表完成,而是孕育着一个新的开始。

过了今天,我们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给我们谆谆教诲的老师,告别辛勤培养我们的母校,从此开始人生的新的起点,踏上新征程。在这与母校挥别之际,让我们满载豪情立下誓言:我们的努力将无悔于自己的青春和志向,我们的拼搏将无愧于东软对我们的培养,我们会在未来奋斗的道路上永远坚守东软人的梦想,在振兴中华的征途中,再续华章!

谢谢大家!

看过的人还:

11.毕业课程引领学生走过“毕业季” 篇十一

《中关村第三小学学校发展纲要》提出:中关村三小要站在新的起点,在弘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我们要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拥有北京气质、世界品位、大家风范的学习场所。围绕这样的目标,我们在反复开会、调研,集思广益之后统一了认识:对于当今的孩子们来说,责任心、实践能力、耐挫力、团队精神等是孩子们普遍缺失的,也是孩子们未来的发展中最需要的。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六年级的毕业课程。

三月:“学长日”课程

课程内容是大手拉小手和岗位锻炼,课程目标是使六年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发挥榜样作用,形成团队精神。

六年级孩子是全校最高年级,他们的思想相对成熟,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容易和低年级的学弟学妹沟通,而且,那份特有的人文关怀是我们成人代替不了的。于是,六年级第二学期开学之初,我们便开始了“学长日”课程,确立了六年级学生作为学长的心理角色。向学校老师、领导寻求“金点子”,征询家长、学生的心声。之后,“学长日”在我们的头脑中雏形渐丰。我们把学长下到的相关班级叫作学长履责班,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是学长老师,而原班级的班主任就是辅导老师。因为四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能力,能力强、知识面广的学长更易赢得学弟学妹的认可,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很多事还不懂怎样做,班主任希望有丰富经验的学长来指导学弟学妹出板报和队日志。综合考虑后,我们把六年级每个班的55名学生分成11个小组,5人一组,能力强且知识面广的派驻高年级,有耐心且经验丰富的派驻到低年级。

安排就绪,学长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学长履职班调研,学弟学妹的需求真是不少,而且各有不同:一、二年级不仅需要绘画高手帮助出板报、队日志,还需要学长教学弟学妹搞卫生,帮助纠正坐姿、整队,带队上科任课等;三、四、五年级希望学长除了完成日常工作,还能够指导朗读,检查古诗、成语接龙的背诵情况,教会学弟学妹制作幻灯片,批改简单的听写、口算作业……

“学长日”于2013年3月11日正式开始。学长们每周二、周四下午履责,负责筹划和协调课间活动,管理班级大小事务。如遇突发事件,他们会及时协调处理,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每到履责那天,学长在班级吃过午饭,12:30准时到履责班级,帮助老师看午休,到1:10带领学弟学妹听广播,然后跟学弟学妹一起上下午的两节课(或者留在班中完成学长老师分派的任务)及下午的管理班,下午4点回到本班,向辅导老师汇报工作。

“学长日”触动同学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感恩让他们真正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懂得回报,明白人生并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给予。同时也明白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有了优秀的集体,才会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个人的不断提高,才有集体的巨大进步。

四月:活力周课程

活力周课程包括篮球赛、啦啦操展示和军训活动,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养成自律精神和团队精神。

四月,春风和煦。学生们也躁动起来,于是我们顺势开展了班级间的篮球赛、啦啦操展示活动。这一次老师们只是排出赛程,担任裁判,其他事情交给学生们。从比赛上场球员和替补的安排,到课余训练;从啦啦操的编排、服装的定制,到寻找适合的排练场地……所有的环节都是学生们自己安排协商后,征得老师同意后去做的。热火朝天的篮球赛让全场热血沸腾。比赛的间隙,啦啦操队员抖擞精神跃动上场,带给大家美的享受。同时,孩子们还把学长履责班的学弟学妹邀请来助阵,场上激战难舍难分,场下助威呐喊声嘶力竭。篮球赛、啦啦操是一把热火,点燃孩子们的热情和朝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篮球赛让学生的内心更加躁动。恰巧这时各中学招生开始了,他们要收束心情,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人生的重大抉择。考虑到这些,我们决定篮球联赛后开始军训。学校请来武警支队的战士,在校园里用下午的时间进行六年级军训。

正值四月底,阳光已经有了一定的威力,又是下午在操场上军训,孩子们感到这比“学长日”、篮球赛枯燥,没劲,而且更辛苦。可是,看到武警战士严明的纪律,整齐规范的军姿,他们明白了军训不是单单练习站姿和齐步走。军训就是清泉,濯洗他们的内心,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孩子们拥有“百花争艳我先开”的气魄和坚持到底的毅力、意志。

学生在毕业手册上写道:“活力周赋予我们活力,朝气,青春。让我们体验到奔跑的舒畅,感受到团队的重要以及勇敢拼搏带来的成就感;而军训,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造就了我们的阳刚之美,英雄之气。”

五月:创意月课程

创意月的活动丰富多样,包括创编课本剧、数学综合实践、英语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同时学会合作,形成责任感。

课本剧展演和数学综合实践的汇报活动集中在五月底。这一次老师也是以参谋的身份出现,不再事事亲力亲为。我们的原则是: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包办代替;学生难以完成的,老师帮助出谋划策。为了捧出详尽、科学的实践报告,学生们从三月初就开始选题,调查。他们自制调查问卷,认真统计。他们的视野开阔,从微波炉的安全问题到学校新校区使用,都纳入他们的调查之中。统计结果出来了,他们把分组合作、调查过程的试卷图片、调查结果制成幻灯片,在本班、学长班介绍宣讲。

通过创意月的活动,孩子们对责任有了深层的理解。责任促使他们全力出演,大胆创意,团结协作。责任越大,能力也越大。压力使他们付出了努力,锻炼了能力,激发出了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自我潜能。

六月:毕业季课程

毕业季课程包括出版文集和毕业典礼。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学校文化,传承中关村三小的优秀作风。

学生即将毕业,心中难免有千般不舍。学校发给每人一件纯白的文化衫,孩子们要在上面精心勾画出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的未来。这不是他们第一次画画,可却是画得最辛苦,费神的。落笔,描画,精心构思自己的成长之路,构思未来。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中关村三小是学生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在母校精心的培育下,他们热爱班级、乐于奉献,富有责任心,敢于担当。有了母校的培育,他们将飞得更高更远。

至此,2013届毕业生的毕业课程全部结束。孩子们向学校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无论是“学长日”的积极服务、模范作用,还是篮球场上的奋勇争先、团队配合,抑或是课本剧展演中的投入演出,无不体现孩子们昂扬向上的精神以及高涨的集体荣誉感。正如校长在毕业寄语中说到的:毕业课程让我们经历的是一段学习的旅程。你会发现,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和教室里,在你全心投入、用心体会、耐心品味时,学习就已经发生了。

毕业课程的开发、实施,使一个巨型年级(学校两个教学部共计22个教学班,一千多名学生)在即将毕业的一个学期里平稳前行。孩子们顺利度过小升初的焦躁期,他们的热情、精力献给了毕业课程,变过去的“老师让我做”为“我要努力做好”。于是教育的意义不再只是保安全求稳定,而是毕业生们主动追求卓越,展现自己的价值,证明他们是有责任感,懂得感恩,富有同理心、团队精神的,他们不惧怕困难、挑战,迎难而上才是他们的本色。

学校是帮助孩子面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知识、能力和品质建构的学习场所。所以,我们追求的境界是:为三小学子在学识能力、责任心、胸怀气度乃至品格信仰等方面奠定“大家”根基,使每一位成员拥有感恩、善良、进取、真诚的心。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并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但我们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三小大家庭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要像那涓涓流水,无论孩子离开母校多久,即使在千山之外,都会在孩子心头流淌,滋养他们。

12.高职工科学生毕业设计探讨 篇十二

关键词:毕业设计,改进

一、改进后的毕业设计

(一) 选题原则。

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宜选择研究型课题和开发型的产品设计, 应选择正在生产的中、小型产品的改进设计、工艺规程的改进、工装夹具的改进作为课题, 即设计的量要适当, 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 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 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 结束时遗留很大的尾巴;又不因任务过少, 造成学生空闲, 以致达不到基本训练的要求。

(二) 选题类型。

1、真题真作。把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对企业现行产品、工艺规程或工装夹具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2、假题假作。按传统方式, 由教师自拟课题分组进行毕业设计。

二、对原产品的改进设计

学生在熟悉设计程序、学习设计方法的同时, 还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对现行产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找出产品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改进后的产品要比原产品更优化, 其技术性、经济性、工艺性、可靠性、安全性更好。

我院2004级学生确定的毕业设计课题, 就是与南浦机械厂压力容器分厂联系, 在与企业充分协商后, 将其正在生产的产品 (可倾式夹层锅) 分成了6个课题, 每小组 (4-5人) 设计一个课题。在改进设计中, 学生运用外压球壳设计理论对夹层锅锅内壳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 (夹层锅主要用于蒸煮食品, 锅内壳必须使用不锈钢材料。而锅内壳受的是外压, 其破坏形式是失稳, 造成失稳的主要因素是壁厚。) 认为原设计计算书的许用外压力[P]远大于设计外压力P, 说明设计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议减薄设计壁厚, 由4mm减少为2.5mm再进行计算。

通过改进计算, 许用外压力[P]=0.334MPa>设计外压力P=0.32Mpa, 合格。经改进后, 每台产品节约不锈钢材料33公斤。

三、改进后毕业设计产生的效果及效益

(一) 经济效益。

效益式毕业设计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 所以企业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 降低了设计成本, 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产品的改进设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上例中学生对夹层锅的改进设计就很有价值。在和该厂技术人员一起认真分析、讨论之后, 又对该产品作了如下改进:

1、将设计壁厚2.5mm的0Cr18Ni11Ti材料改为3mm的ICr18Ni9Ti材料, 这主要是根据市场的供应情况确定。因为壁厚为3mm的ICr18Ni9Ti材料, 供应较为普遍。根据这一改进, 锅内壳材料为60.5kg, 和原产品83.5kg相比, 节约了23kg。按市场价不锈钢3万元/吨计, 每台节约690元。

2、对产品的图样、技术资料进行重新整理, 然后投入生产, 该产品经制造、检验, 最后作水压试验, 没有出现失稳, 完全合格, 这说明对该产品的改进设计是合理的。 (经过两年的生产, 每年产值一百台, 两年共为工厂创造了十多万元的经济价值。)

(二) 社会效益。

13.毕业典礼学生演讲稿(精选) 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够代表毕业班全体班主任老师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六年前的夏天,我从鲁东大学外语系毕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台下的各位,我是你们的师姐。今天,姑且放下教师的身份,放下班主任的身份,而仅以一位师姐的身份,和即将迈出蓬师校园的我的学弟学妹们探讨“毕业的喜与忧”。

骄阳六月,毕业在即,青春散场,逝者如斯夫!这让我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第82首“生如夏花”。英文原文是:”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我国著名翻译家郑振铎将此译为“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不只是折射短暂与匆忙,毕业不只是充满感伤与怀恋。我倒更喜欢歌手朴树在歌曲《生如夏花》中的理解:“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我是这燿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夏花、火焰、惊鸿一瞥,虽然是一样的短暂,却都有不一样的美丽。所以,毕业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毕业喜忧参半。

这儿,我说的“喜忧参半”,“ 喜” 是指在蓬师的五年,你所学到的东西。“忧”则指迈出校园,你将怎样去回报社会。也就是给大家诠释了两个问题:“蓬师的五年,学校教会了我什么?”,“迈出了蓬师校园,我又能做些什么?。”大学毕业的时候,顶着省级优秀毕业生和鲁大优秀实习生的光环,我放弃了学校推荐的曲阜师范大学的就业机会,选择了蓬莱师范,至今也坚定这份选择,还

记得应聘的时候校长问我“为什么选择蓬师?”,我说了两点:第一点,蓬莱的天很蓝,蓬莱师范的天更蓝,这是学校的地理环境;第二点,”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做文明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深深吸引着我,这是学校的人文环境,我不可抗拒。于是才有了我们生命中5年的美好回忆。

而今,青春散场,先说第一点,毕业的喜:母校给了我什么?我想用两个字概括:“成长”。“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却没想到成长”,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话。几年前,杨澜女士在厦门大学新闻学院的演讲中对这句话作出了让人回味的诠释,她说“成功是一个点,它是外在,源自外界评价,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则是一个过程,它是内在,是一种内在知觉,并在内心愉悦存在。我们担心失去的成功往往转瞬即逝,而让我们经历痛苦的成长却不被剥夺,成长属于自己,虽然缓慢,但却充满自信。”杨澜女士的这番诠释让我回味良久,也引发了我对

于成长的思考。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我们可以不成功,但决不能不成长。我想就算没有成功这个点,我们也依然可以享受成长的过程。关于这点,5年的在校学习,我想大家也会感同身受。蓬师的5年,我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收获了成长,这段学习经历将会受用终身,因此我称之为“毕业的喜”。

接着讲第二点“毕业的忧”。迈出校园,踏入社会,我能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遇到了问题怎么办?这些无疑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所以我称之为“毕业的忧”。“我能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这点我想引用范校长在05级实习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四点做以回答——“有目标,有信心,有干劲,有方法”,虽然简单,但很精辟,对于这12个字的精髓我想大家需要反复琢磨,悟出其中的真谛,并在生活中,工作中去体检,去实践。有句话说“希望如火,失望如烟,人生就是七处点火,八处冒烟。”,生活中遭遇困境在所难免,那么碰到了问题

又该怎么办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而今,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存的诚信。如何对待浊世横流?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我想,作为即将迈出校园的我们,凡事都要以道德为底线,自省他省,三思而后行,坚定信念,迎难而上。“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便是我对自己和大家的期许。

末了,此情此景,想推荐两首歌,大家可以下载试听,第一首是罗大佑的《爱的箴言》,用来表达5年来,我们师生之间彼此的爱。第二首是美国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scarborough fair》,用来表达我对同学们的期待与警示。我衷心的希望大家能把“今日我已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落到实处。

最后,用我们学校老校长位校长的话结束今天的发言,那就是“你的心可以在天上,可你的身必须脚踏实地。”。

毕业典礼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xx届本科毕业生赖x,今天很荣幸能在此进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各位辛勤工作的领导和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时光荏苒,韶华易逝,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落下帷幕。当我们蓦然回首之际,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禁浮现脑海,历历如在眼前。想当年,轻轻地,我们来了;看如今,悄悄地,我们又要走了;我们挥一挥衣袖,却带不走无尽的眷恋。

我们忘不了,忘不了母校的滔滔恩情。母校就像我们的家乡,不管我们将来身处何方,不管我们是得意还是失意,它依然在那里,不离不弃。

我们忘不了,忘不了学院的点点栽培。学院就像我们的家庭,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见证了我们的汗水和欢笑,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

我们忘不了,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就像我们的家长,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教会我们怎样为人处事,让我们得以成才和成人。

我们忘不了,忘不了同窗的浓浓情谊。同窗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悲欢与共,风雨同舟,即使以后各奔天涯,我们也将心心相连,情意相牵。

同学们,我们即将从象牙塔走向花花世界;我们既是离巢的小鸟,难免依依不舍;但也是出海的帆船,应该迎风远航。

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社会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无论将来我们是鱼翔浅底,还是鹰击长空,都应该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奋斗,以厚德载物的品德来修身。人生在世,我们应该有所追求。

第一,我们应该追求“外儒内道”的境界。“外儒”就是在行动方面,要体现儒家的入世情怀,努力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道”就是在思想方面,要秉承道家的出世精神,努力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外儒内道”的境界,要求我们不仅要独善其身,而且要兼济天下。我坚信,我们能做到!

第二,我们应该追求“外圆内方”的境界。“外圆”就是在做事方面,要讲究灵活性,做到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内方”就是在做人方面,要讲究原则性,做到尽心尽力,善始善终。“外圆内方”的境界,要求我们不仅要不拘小节,而且要深明大义。我坚信,我们能做到!

第三,我们应该追求“外实内虚”的境界。“外实”就是在对待生存问题时,要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追逐利益,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内虚”就是在对待生活问题时,要采取理想主义的态度坚守道德,知其不可而为之。“外实内虚”的境界,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物质生活,而

且要重视精神生活。我坚信,我们能做到!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将来我们是从商从政还是从文,都应该关注家事国事和天下事,努力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一个有担当的文化人,应该认真观察和分析民众生活以及社会现象,给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改善民生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这样,就能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把理论转化成实践,把个体融入到群体,做到“知行合一”,促进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请在座的所有同学,跟着我一起举手宣誓,一起朗诵北宋理学家张载写的四句话。全体起立!请大家举起右手,跟着我一起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请坐下。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篇一:毕业典礼学生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今天,我们要离开这个熟悉又美好的校园,开始自己新的人生,这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而在这重要的时刻,各位老师就是我们的见证人。从最初进校时的稚嫩,到如今的成熟,这四年来,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培养,是他们见证着我们一步一步迈向成熟,最终走进社会。所以我才在开头说到,今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刘禹锡在《秋词》里一开头就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似乎秋天在大家心中总是悲凉寂寥的象征。但是刘禹锡却不认为如此,所以他紧接着在第二句写到“我言秋日胜春朝”,他认为秋天更要胜过春天,这就是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而如今我们就是要拥有这样的心态去迎接毕业季。

毕业季虽然是在初夏时节,但也和

“自古逢秋悲寂寥”一样,每逢毕业季,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毕竟分别总会令人难过,当要告别自己那熟悉的校园、敬爱的老师、以及亲密无间的同学时,总会有些不舍和眷恋。但人总是要向前看,我们应当将已经过去的事,变成回忆,怀揣心里。然后放眼未来,再脚踏实地的向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迈进。所以我也借用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个观点,认为这毕业季,不应该是忧伤,因为它不代表结束,而是表示一个全新的开始。

曾经我们有的人为挂科所困扰;有的人为奖学金所烦恼;也有的人因为周末上课,而抱怨不止;还有的人,因为遭遇到各种不合理的事情,导致自己心烦意乱。但现在当你再回想过往时的那些不满、失落和郁闷时,是否发现那只是过往云烟、不值一提。再大的事,随着时间冲刷,也会变成故事。

从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被一时的烦恼所困惑,因为

问题总是能解决的。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最终目的是什么?可能在通往这个目的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令人不愉快的事,但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左右了你,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不尽人意。

所以我们要学会平和,学会宽容、包容,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有效用的事物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当我们把抱怨、咒骂、争吵的时间用来思考和拼搏时,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是多么的优秀。

最后,我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顺心!祝愿各位同学前程似锦,万里鹏程!苟富贵,勿相忘!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篇二:毕业典礼学生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二班的石婧玉。

在这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我们最后一次欢聚在母校的操场上,欢聚在母校的怀抱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在“滴答、滴答”的钟声中悄悄地流逝。岁月的风铃在校园中回响。一眨眼间,六年的小学生话即将结束了。每当想到这里,一瞬间,许多美好的回忆都浮现在我的眼前,像放电影一般掠过:运动场上留下过我们矫健拼搏的英姿;语文课上回响过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校园里留下过我追逐嬉戏的背影……这些生活的缩影,将在我的记忆深处永存。

同学们你们记得吗?在升入小学的第一天。那可是我记忆银河中最难忘的一颗小星星。伴着第一次听的音乐我带着好奇与紧张四处张望校园。脑海里浮现着“同学、老师”这两个陌生又感到亲切的词语。

同学们你们记得吗?在操场上第一次升旗。面对着一个个陌生的大哥哥大姐姐,接过他们手里递过的鲜艳的红领巾,想起它象征着国旗的一角,便庄严地举起手,高唱国歌。歌声仿佛回荡到很远很远……

同学们你们记得吗?在校园的第一个愿望。看着从我身边走过的六年级哥哥姐姐们,总觉得他们很高大、威武,总盼望快点长大能和他们一样……每升一年级就更高兴因为离我的“成功”就更近了一步,可是真的到了六年级,才知道,六年级并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样。因为学业会非常紧张,因为马上就会到了“黑色六月”,因为马上就要面临分别,就会觉得一丝恋恋不舍……

我是今年六年级开学转来的新生,面临了两次分别——在曾经的五五班和现在的六二班,我觉得和这两个班的同学聚在一起,便是缘分。我们一起为班级争光,一起嬉戏打闹,一起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这些宝贵的时光是说忘记就可以忘记的吗?

我永远忘不了,那次四年级的田径比赛,同学们是那么的卖力;我永远忘不了,那张五年级上学期没有考好的期中卷,老师是那么的关心我;我永远忘不了,那堂六年级的口语交际课,同学

们是那么的团结!

忘不了,忘不了,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幕生动的画面,那一个个感人的事物,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

往事历历在目,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我记忆银河中璀璨的明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我们就要告别多姿多彩的童年、告别鲜艳的红领巾,进入多梦的少年时代,进入新的学校,去迎接团徽的召唤。

再见了,敬爱的母校!再见了,敬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光阴已一去不复返,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快乐的六年时光!

初三年级毕业典礼学生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今天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三年的初中生涯在今天即将结束。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在座的大家一样:纵

然有着欢聚一堂的喜悦,也有着掩藏不住地回忆和留恋。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初三同学,向关心教导,辛苦培养我们的领导、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三年以来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传道,授业,解惑,你们与学生迎难而上;快乐,伤心,奋进,你们与学生形影不离。是你们深情的凝视,给了我们最坚定的信心;是你们关爱的目光,使我们从容地走进考场。感谢你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也许我们曾经任性,让您难过,也许我们曾经调皮,让您伤心,但请原谅我们,那是我们经历青春,走过成长的真实故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难忘老师的精心培养。此时此刻,我谨代表初三的全体同学在这里向你们道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你们精心培养的鲜花,现在该是让每一个花瓣都散发芬芳的时候了。我想所有拼搏的汗水与理想的希冀,都会化做频传的捷报,如期而至,飞到

你们的案前。我知道,那是对你们长期以来无私奉献的最好报答……

有人说,初中的生活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是的,三年的时光 —— 一千多页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匆匆翻过,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生动的细节,那么多精彩的片段。我们用勤奋和智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编织了温馨绚烂的初中生活。课堂上,有我们专注的眼神;运动场上,有我们挥洒汗水的飒爽英姿。在一个个飞驰而过的日子里,我们默默地传递着关爱和友谊,凝聚成了充满友爱、充满昂扬斗志的班集体。回顾这三年,我们已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理智,从浅薄走向充实。

同学们,后天大家就将走进中考的考场,迎接人生第一场重要的挑战。在此,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沉着冷静,积极应战,发挥正常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以平常心来对待中考,虽然中考重要,它能够影响和改变我们人生的轨迹,但

是,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因为,心若在,梦就在,年轻没有失败!同学们,初中三年,时光很短,人生的路,还很漫长,但是,衷心祈愿,初中三年的时光已经点燃大家未来人生路上的那盏明灯,照亮大家,坚实前行。同时,也衷心希望,初中三年我们大家结下的师生谊、朋友情天长地久,地久天长!明天更辉煌

最后祝愿:母校前程似锦,老师青春永驻,同学鹏程万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够代表毕业班全体班主任老师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六年前的夏天,我从鲁东大学外语系毕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台下的各位,我是你们的师姐。今天,姑且放下教师的身份,放下班主任的身份,而仅以一位师姐的身份,和即将迈出蓬师校园的我 的学弟学妹们探讨“毕业的喜与忧”。

骄阳六月,毕业在即,青春散场,逝者如斯夫!这让我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第82首“生如夏花”。英文原文是:”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我国著名翻译家郑振铎将此译为“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不只是折射短暂与匆忙,毕业不只是充满感伤与怀恋。我倒更喜欢歌手朴树在歌曲《生如夏花》中的理解:“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我是这燿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夏花、火焰、惊鸿一瞥,虽然是一样的短暂,却都有不一样的美丽。所以,毕业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毕业喜忧参半。

这儿,我说的“喜忧参半”,“ 喜” 是指在蓬师的五年,你所学到的东西。“忧”则指迈出校园,你将怎样去回报社会。也就是给大家诠释了两个问题:“蓬师的五年,学校教会了我什么?”,“迈出

了蓬师校园,我又能做些什么?。”大学毕业的时候,顶着省级优秀毕业生和鲁大优秀实习生的光环,我放弃了学校推荐的曲阜师范大学的就业机会,选择了蓬莱师范,至今也坚定这份选择,还记得应聘的时候校长问我“为什么选择蓬师?”,我说了两点:第一点,蓬莱的天很蓝,蓬莱师范的天更蓝,这是学校的地理环境;第二点,“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做文明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深深吸引着我,这是学校的人文环境,我不可抗拒。于是才有了我们生命中5年的美好回忆。

而今,青春散场,先说第一点,毕业的喜:母校给了我什么?我想用两个字概括:“成长”。“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却没想到成长”,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话。几年前,杨澜女士在厦门大学新闻学院的演讲中对这句话作出了让人回味的诠释,她说“成功是一个点,它是外在,源自外界评价,由别人去评论;而成长则是一个过程,它是内在,是一种内在知

觉,并在内心愉悦存在。我们担心失去的成功往往转瞬即逝,而让我们经历痛苦的成长却不被剥夺,成长属于自己,虽然缓慢,但却充满自信。”杨澜女士的这番诠释让我回味良久,也引发了我对于成长的思考。是非审之于己, 毁誉听之于人,我们可以不成功,但决不能不成长。我想就算没有成功这个点,我们也依然可以享受成长的过程。关于这点,5年的在校学习,我想大家也会感同身受。蓬师的5年,我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收获了成长,这段学习经历将会受用终身,因此我称之为“毕业的喜”。

接着讲第二点“毕业的忧”。迈出校园,踏入社会,我能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遇到了问题怎么办?这些无疑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所以我称之为“毕业的忧”。“我能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这点我想引用范校长在05级实习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四点做以回答——“有目标,有信心,有干劲,有方法”,虽然简单,但很精辟,对于这12个字的精

髓我想大家需要反复琢磨,悟出其中的真谛,并在生活中,工作中去体检,去实践。有句话说“希望如火,失望如烟,人生就是七处点火,八处冒烟。”,生活中遭遇困境在所难免,那么碰到了问题又该怎么办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而今,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存的诚信。如何对待浊世横流?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我想,作为即将迈出校园的我们,凡事都要以道德为底线,自省他省,三思而后行,坚定信念,迎难而上。“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便是我对自己和大家的期许。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全体初三毕业生向我们的母校道别,向十九中的老师们道别,向朝夕相处的同窗们道别,也向这段不能忘怀的岁月道别。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既有毕业的喜悦,也有掩不住无限的回忆与留恋。三年的生活,我们过的充实而美丽,我们流过眼泪,却伴着欢笑,我们踏着荆棘,却嗅得万里花香。

曾经记得三年前那个浅秋,刚踏进十九中校门时,懵懂无知的我们怀揣的那份好奇与欣喜。在逸夫楼中,我们一起拼搏,一起努力,带着初来乍到的青涩,一起为了未来打拼。初二,在黄楼中,我们挥汗苦读的间隙里,也不忘站在碧绿的窗台前眺望蓝天,畅想未来,为了一道题而争得面红耳赤、善不罢休的我们,成了这个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初三,主楼中,被淹没在题海中的我们却突然清醒地发现,我们对初中的印象,不再是堆叠如山的试卷、做不完的习题,而是对初中,这个令我们心动、也抚育我们成长的知识殿堂的感激和热爱,是双眼触及“十九中”这个熟悉名字时的强烈感应和随之涌上心头的自豪之情。回望三年来学习中的每个镜头,老师们在课堂上或滔滔不绝,或循循善诱,或旁征博引。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老师,您用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教会了我们分析与思考,丰富与凝练,合作与竞争,继承与创新,也让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如何不断超越、突破自己的极限而成长,把“攀高思远,自强不息”的校训融进了我们的血脉、我们的生命。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表达我们对您——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更是亲人的尊敬和爱戴。如今我们就要毕业了,所有这些温暖的记忆都将铭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细细珍藏。未来又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魔方,需要人们更多去拼搏,去努力。初一初二的学弟学妹们,在即将迈入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波折和考

验,你们要微笑着去面对,平静地去迎接,勇敢地去较量。即将远航的初三同学们,再过一天,我们就要踏上征程,此时此刻,我们要做的,即是调整好心态,在一天后见证奇迹的考场上,让生活绽放一次笑容,让生命澎湃一次潮夕。拿出最好的成绩,来回报母校对我们的培育之恩。让我们带着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耕耘三年的收获奔赴八方,在高中及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书写新的华彩篇章!

上一篇:春游六年级700字作文下一篇:食品复检申请如何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