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总结几个常见问题(6篇)
1.下面总结几个常见问题 篇一
下面我简单总结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收获:
1、我确实认识到新课标的优越性以及整体把握教材的重要性。
2、认识上和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这也是本次网络培训的优越性,专家设计的程序,还有视频和全过各地的老师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所在,这种形式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3、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多,易于接受,从而也认同了培训内容,我从内心愿意接受这样的培训。
4、在本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文章,评论,特别是每天老师的文章和评论得到老师和专家的点评指导,及时的反馈信息。我在阅读中也得到了学习,及时的写出反思。
5、本次培训学习了专家的讲座内容,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
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学生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有动力的、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
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此次的学习,形式多样,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在网上与专家与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十几天的学习终于坚持下来,我的意志品质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历练,使我在这短暂的学习中获得了一笔精神财富!不仅如此,培训学习所获得的更是一笔精神财富!
2.鼻子下面就是路 篇二
上小学时,班主任鼓励我好好学习的一句话至今还刻在脑海中——不要怕,鼻子下面就是路。多问,只有问题多,才能学得多,学英语也是这样。昨天中午,我要出去理发,随口对Barry说:I'm going for a haircut。他立刻纠正我说,刚才最好不用haircut,我问为什么,他说你的头发比较短,这时最好说:I'm going for a hair trim。这让我对理发的认识更深了一步,这不挺好吗?
《双语时代》在九月份开通了读者亲情热线,就是希望读者多和我们的外籍专家交流,虽然我不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我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效的锻炼英语的机会。上个月,四川的Lydia女士给Rudi打电话说,她希望我们做一期关于理发方面的栏目,本期我们就策划出来了,希望能对她有所帮助。
我只能代表部分读者的想法,所以,新年来临之际,希望明年有更多的读者,通过亲情热线也好,通过读者意见调查表也罢,把您的想法告诉我们,《双语时代》很快就会满足您的要求。
还是那句话,你我共享——鼻子下面就是路!
下面的一段话和一个故事或许能对您新的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有帮助——
(1)有一个有名的“三八理论”:一天24小时中,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度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是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于利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2)陈阿土是个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送早餐的服务生在敲门时大声说道:“Good morning,sir!”
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陌生人见面一般都会问:“您贵姓?”
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 morning,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复:“我叫陈阿土!”
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 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死人了。
于是,陈阿土便反复练习“Good morning,sir!”这句话,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又一天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 morning,sir!”
与此同时,服务生叫道:“我是陈阿土!”
3.下面几种花不要买 篇三
下面几种花不要买:
刚上盆的花 购花时如见盆内是新土,茎干往上一扯就动,那么这盆花是刚上盆不久还没有长出新根的。这样的花买回后很容易死亡。原因是有些经营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还没有来得及腐熟的有机肥直接混入土壤,这种肥料一旦发酵,花的根系就会被烧死。也有时他们为了省工或抢时间,将花根不作任何整理就栽入,甚至将根伤得过重、根本不能成活的花木草类装盆上市。
两棵或多棵合栽的花 部分经营户抓住买主喜欢花繁叶茂的心理,将不理想的花苗两棵或多棵合栽在盆中,以次充好,销售给没有经验的买主。这种花买回后长出的枝叶会一天天变瘦、变弱、变黄,花越开越小。原因是营养不足,且盆内根系过多,容易板结,还可能因排水不畅、通气不良而烂根致死。
有根无茎叶的花 有些个体商贩在秋冬两季上山挖取野藤、杂树根冒充花木出售,因无茎无叶,很难鉴别。他们为了保湿,用苔藓包扎着,并取一些奇怪的花名,专门欺骗无经验的买主。
图片上可开多种颜色的花 少数不法商贩为了牟利,给不能开花的植物上插上各种颜色的假花,然后拍照制成图片,取一些洋花名,欺骗初学养花的朋友。
将枝叶用铁丝捆扎成各种形状的花 花木经营户为了卖个好价钱,有意将松柏类等常青树的枝叶全部用铁丝扎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形状,然后拿到市场上作为盆景高价出售。这种盆花当时好看,时间一长,随着植株的生长,形态就会发生改变。而且,将植株全部枝叶同时捆扎,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容易产生病虫害,对植株的生长十分不利。
4.寻找泡沫下面有支撑的股票 篇四
大盘在4000点附近出现了高位震荡的态势,不少投资者有些无所适从,究竟是抛空呢还是继续买入?对此,普通投资者应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大胆参与,注意风险。大胆参与就是在理性分析的支持下,不要被市场的疯狂吓住,但是也要细心观察市场的反应,充分注意风险,并关注市场转变前的警示信号。”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李旭利表示,“在股市涨幅已经较大、且逐步开始脱离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投资者不要总想着赚最大的钱,而是要考虑风险的问题。”
特征转换
李旭利认为,当前,市场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从投资向博弈的转化。
“说得通俗一点,赌博的成分比投资的成分更重了。那投资的风险在哪呢?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过度投资后的下跌,第二就是过早撤离后的机会损失,就是在2000点撤了,现在却涨到4000点。这也是风险。”李旭利在接受采访时说。
李旭利对中国股市现状用6个字概括:高估值、高投机。
他认为,中国A股市场的投机性已经越来越明显。这在两个指标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一个指标是市场换手率。在全球主要市场,包括美国、英国,也包括印度和中国香港地区,它们的换手率大体上都在100%到150%的水平,而A股市场现在的换手率高达800%。即便在资本市场全部流通的情况下,A股市场的换手率也超过了绝大部分国家的水平。
另一个指标是市盈率。从中国A股和其他全球主要市场以及历史上最高市盈率的一个比较上可以看到,除了日本在泡沫最疯狂的时候市盈率达到过74倍、中国台湾地区曾经到过64倍外,其他市场上基本很少出现非常疯狂的资产泡沫的状况,而A股目前40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明显高过其他市场。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得很清楚,目前A股市场的投机性很强。
“投机现象主要还是来自于散户投资者。”李旭利说。
2006年以前,市场上更多的可能是机构和机构之间在博弈,大家也认为市场的进步比较大。但从去年年底开始,股票市场完全变回来了。老百姓直接入市的比重远远大于通过基金入市的比重。现在每天的市场成交量大概有75%以上是由散户而不是由机构创造的,因为很多机构仍能保持理性。
从市场供求来看,由于股改,过去一年估计增加了接近2万亿股的小非流通股和大非流通股的流通供应,而其实后面的供应还是比较大的。今年证监会在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计划会占到社会总融资的4%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至少要融资4000亿元到5000亿元,这是基本目标。到现在为止,一季度融资1300亿元,后面还有2700亿元到3700亿元。这样的一个融资量比较起往年来是很可怕的,已经超过纽约交易所的融资量了。”
难以持续
与很多研究员看好企业长期盈利不同,李旭利认为,目前的企业高增长很难持续。股市的上涨有一部分是来自企业盈利预期的增长,但企业盈利的增长基本还是属于比较明显的周期性的变化。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盈利性呈现出的是一种曲线的变化。
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达到82%,这个速度在过去大概6~7年的时间内从来没有过。这也就意味着很难维持下去。
李旭利回忆说,2003年一季度的时候,由于并称为五朵金花的钢铁、煤、电、油、运等企业利润的大幅度增长,当时的企业盈利达到76%,但很快从当年二季度就回归到了20%多的水平。到2005年的时候连续5个季度企业盈利增长都是负值。
“我们不知道到哪个时候会往回调,但比较确定的是,盈利增长的速度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下是必然的。”李旭利显得非常理性,“估计上市公司盈利的拐点会在三季度出现,盈利的增长速度将可能会降下来。”
从宏观形势来说,GDP的高速增长是可以持续的,即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但为什么企业盈利的高速增长是不可以持续的呢?因为GDP对应的是企业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增长是可以持续的,但利润和现金流增长是不一定可以持续的。而对股票基本面有影响的,是企业利润和现金流,而不是收入和收入增长。买股票是买企业赚了多少钱,而不是买企业卖给我们多少东西。
另外,企业利润的波动度远大于GDP的波动度,GDP波动可能只有1个百分点,而企业盈利可能在80%和20%之间波动,甚至更大。
看好蓝筹
说到泡沫,李旭利认为,资产泡沫化有轻度泡沫、中度泡沫和高度泡沫之分。当年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把市盈率炒到六七十倍。中国现在蓝筹企业的市盈率还在30倍左右,加上垃圾股和题材股的话,现在整体市盈率已经有40倍了。大家都知道过度泡沫化之后泡沫一定会爆掉,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掉,而我们知道的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精神的迷失。毕竟,如果炒股票能挣大钱了,就没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工作了,这样的话整个社会的实体经济会受到影响。
“如果从短期两三个季度来看,像资产重组、资产注入、挂牌上市这种重组或者是乌鸡变凤凰的事情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但三季度或年底的时候市场就会重新回到蓝筹企业的盈利增长上来。”李旭利判断。
从估值的角度看,蓝筹股是相对便宜和安全的,其市盈率大概为30倍,市值是比较低的,它们是相对被低估的。当然,在现在的情况下,只能算相对便宜,不算非常便宜。在这个阶段,如果建仓选择蓝筹股的话,还有一些基本面的支撑,是相对安全的。
它的安全性在于,它下调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采用更安全的投入方法,其实仍然可以找到足够多的投资标的来进行投资。
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下一步会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呢?李旭利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找到泡沫下的基本面支撑。就是要找到泡沫下哪里是有东西垫着的,哪里是无底深渊。看中重组股的话,要寻找重组中的安全边际,要买既有上涨空间、下跌时跌幅又不会太大的股票。
二、要认真观察管理层的意向。因为资产泡沫到一定阶段政府一定会强力控制。管理层一直不希望出台任何言论来过度干预这个市场,但市场太疯狂,逼得管理层没有办法了就出招了。
三、要观察散户行为和心理。在最近一个季度里面,股票账户、新开户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当散户入市的热情下降,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
四、保持理性的思维。就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对自己买的东西和投资的工具,有多大的风险和成本做到心里有数。
5.下面总结几个常见问题 篇五
阿乙
原名艾国柱,70后新锐作家,新近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并当选“中国未来大家TOP20”。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随笔集《寡人》。其首部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于今年年初面世。
从县城青年艾国柱到知名作家阿乙
26岁前,他是小警察艾国柱,32岁后,他渐渐长成作家阿乙。
如果你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人,可自行参照贾樟柯早期的电影如《站台》、《小武》,设想一下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内陆小县城——
一片片管线蚀渗的老房子,所有人都对所有的街道了如指掌;所有人都认识所有人,叫得出每个店铺老板的名字,甚至知道彼此的身家底细、家谱分支、姻亲关系,以及中午在家吃了啥;街道两边的店铺门口常常有大音箱声响震天,无非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吆喝或者爱过去爱过来的流行歌;仅有的一家新华书店满壁满柜都是教材教辅,仔细翻找才能从积灰里扒出几本古典名著和世界名著;KTV作为灯光晦暗的新兴事物有点半掩半藏的暧昧;文化馆的舞厅门口常年聚集着身份不明面目相似的社会青年,对着过往的年轻女性打着唿哨。
一切犹如因年代久远而脏兮兮发霉的梦,破碎的梦境中有一个叫艾国柱的小警察,刚刚从警校毕业,像所有怀揣梦想的社会新鲜人一样心怀世界,成天憧憬出走。在一篇叫《艾国柱》的短篇小说里,一次打牌的经历加速了艾国柱的出走日程。那天他、副主任、主任以及调研员按东南西北4向端坐,鏖战一夜后,调研员提出换位子,重掷骰子,4人恰好按照顺时针方向往下轮了一位,艾国柱就是在这时看见极度无聊的永生:20来岁的科员变成30来岁的副主任,30来岁的副主任变成40来岁的主任,40来岁的主任变成50来岁的调研员,头发越来越稀,皱纹越来越多,人越来越猥琐,一根中华烟熄灭了,还会点起烟头来抽。那夜之后,26岁的艾国柱下定了决心离开。
辞去公职离开县城的艾国柱,到了郑州,到了北京,数年之后,成为了作家阿乙。究竟是先有了艾国柱离开县城才有了作家阿乙,还是先有了作家阿乙才有这篇叫《艾国柱》的县城故事里叫艾国柱的角色?原本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关系,由此你可以知道,写作可以是一个自我再塑造的过程。
在自己的所有小说里,阿乙一遍一遍无限贴近过去的县城人生,带着抽离之后局外人的超然,飞掠而至,俯视过往,文字的羽翼几乎可以卷起地表的尘埃。内陆小县城,这个让年轻的艾国柱恨其封闭、怒其狭隘的大背景,既是作家阿乙的写作源泉,又是他笔下所有小人物活动的舞台,就好比奥康纳笔下的美国南方。在旧时自己无限熟悉的县城土壤上,阿乙精心构筑起虚构性的叙事:谋杀、偷窃、意外、因自卑而无望的男女欢爱、结构精致的连环局,阿乙也承认,这些都与他做县城小警察时的破案经历有关。
世界上存在阿乙这种人
世界上存在阿乙这种人,他努力地去生活,虽然他遭受了很多无聊、烦闷、悲惨的现实。
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阿乙长相神似歌手朴树,文艺范儿十足,但他身上实际上极少文艺青年的矫情。他备受粉丝追捧的文字,用他自己的话说来,都指向同一种倾向:“我努力地想告诉我的读者,世界上存在阿乙这种人,他努力地去生活,虽然他遭受了很多无聊、烦闷、悲惨的现实。”
无聊、烦闷,大概是所有70后都经历过的一个心理历程,而唯独阿乙用文字将它们表述了出来,于是一时得到众多的共鸣。
从县城走出来的艾国柱,飘荡在大城市,混迹于媒体,写过专栏,当过体育编辑。在26岁以前,他读的都是《杂文选刊》、《青年文摘》,后来发现“它们毫无逻辑性,丝毫解决不了自己的困惑,觉得中文读物没有营养,很失望”。离开县城之后,他接触到外国文学,博尔赫斯、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大家点亮了县城青年艾国柱的视野。他渐渐以书不离手的形象著称于京城饭局,直到在其中一个饭局上,遇到牛博网创始人罗永浩。古道热肠的罗勇浩被这个年轻人的文字所打动,自告奋勇帮忙联系上海三联书店,在他的帮助下,艾国柱用阿乙这个笔名成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集《灰故事》。然后,一鸣惊人。
诗人北岛如是评论:“就我阅读范围所及,阿乙是近年来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他对写作有着和对生命同样的忠实与热情,就这一点而言,大部分成名作家都应感到脸红。”
看他的小说,就像看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硬朗、快节奏、画面感强,情节和基调有时甚至比电影《杀死比尔》还血腥,许多故事让读者不禁倒吸冷气。但即便文字冰冷,并不代表着作者的冷漠。阿乙说,他其实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把所有底线都抛出来”,让人有从极冷的冬天走到一个温暖春天的感觉,会格外觉得春天很温暖。
从极冷的冬天走到一个温暖春天的感觉,在刚刚迈入今年这个迟来的春天之后,相信每一个成都人都感触良多。而阿乙自己也新近迈入了自己生命中的春天,遇到一个美丽的姑娘,将她娶为了自己的妻。谈及妻子的时候,阿乙脸上掠过难得的温柔,他说:“很感谢我的妻子,她很年轻,感谢她的大度,没有以生活为武器,来和我作战。她实际上是在照顾我,帮助我,同时对我没有索求。”
阿乙谈婚姻与生活>>>
小矛盾会增进感情
Q=《成都女报》 A=阿乙
Q:生活中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A:生活中我奉行的原则是少打扰人,少干涉人,少麻烦人,不想找人借钱,也不想借钱给人。写作很符合我的性子,写作是自己征用自己,自己统治自己,搞得好搞得不好都由自己。做电影可能就麻烦很多,需要和很多人合作。我在很多单位打过工,得到的最珍贵的教训是:人是最难合作的。与其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和比自己愚蠢或者比自己聪明的人交流上,还不如回家写写小说。写小说挺简单的。
Q:《下面,我该干些什么》里男主人公眼中的生活无聊到让人无法忍受,这里面有多少你自己的影子?
A:大多数时候,我们时间充沛,没人监管,没有父母,没有老师,没有孩子,但是我们没有能力去处理这种自由。打牌是常见的办法,还有持续性上网,打台球,等等。我自己也常常很无聊,但是我相信每个理性的人最终都能找到办法,他会勇敢地撑起船,勇敢地穿越无聊和烦闷的汪洋大海。现在,我写作也是在抵抗这种无聊的侵蚀。我觉得人都应该去建造一些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要有一种艺术的心态,哪怕是编织一只篮子也好。
Q:从业媒体之后的生活,会不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你今后的创作?
A:感谢意外看到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作者梅尔文·门彻,我当时在报社做编辑,抽空看了,迷进去。媒体生活本身没有给我什么有价值的原料。一个编辑和一个小镇青年比起来,在小说感上差了很多很多。一百个编辑就是一个编辑,一百个小镇青年是一百样的哈姆雷特。白领、小资在小说里没有质感。
Q:对于孤独久了的人来说,婚后要习惯和另外一个人朝夕相处,会不会很难?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对于婚姻你是如何看待的?
6.几个未决问题 篇六
到目前为止,尽管浙江大学和李连达院士在媒体上都已经公开表了态,但整个事件依然存在下面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李连达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16篇问题论文的作者不尽相同,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所有的论文中,那就是李连达院士。李连达说他不知情,是其名字被人盗用了。
我完全可以相信李连达本人没有参与造假,毕竟,作为兼职不少、社会活动繁多的院士,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具体的科研,即使要造假也犯不着亲自动手。但是如果说李连达此前不知道这些论文,到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名字被“盗用”,则很难让人相信。这些论文有的已发表了一两年,占了李连达课题组近年来发表的论文的绝大部分,代表着该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的李院士怎么可能不知情?没有这些论文,他如何总结、汇报课题组的进展?
有些院士忙于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并没有时间、精力从事科研,却还要带几十名研究生,想管也管不过来,连学生写好、投稿的论文都未必看,只管署名、签字,有时连签字也让人替代。在论文没有出问题时,把它们当成自己的科研成就,出了问题,就要完全撇清自己的责任,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在论文上署名,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作为课题组负责人,要比一般的论文作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是否天士力与李连达之间的恩怨?
有媒体报道称最早揭露李连达课题组论文有假的是“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祝国光,由该组织的专家组做了鉴定,派遣祝国光回国打假。李连达则反驳说祝国光是天士力公司的顾问,是由于李院士将揭露该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有问题而对他进行报复。按“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是一个与天士力公司关系密切的民间商业组织,主席是荷兰神州天士力集团的董事长,该事件于是被描述成了天士力公司与李连达院士之间的恩怨。
事实上,公开出来揭露李连达课题组论文问题的,最早是一位化名“打假斗士”的人,于去年10月在新语丝网站发出文章;其他问题论文也是新语丝网友陆续揭露出来的,这些人与“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或天士力公司并没有关系,大概也与李连达不存在个人恩怨——退一步说,即使是出于打击报复,只要揭露的是事实,也改变不了事件的性质。
为什么学术造假如此泛滥?
16篇问题论文中,有3篇发表在国内中医药期刊上,13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那些国内中医药期刊的质量固然不用说,那些国外期刊也全都是档次很低的,审稿流于形式。这些论文即使没有问题,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国内学术界称之为“垃圾期刊”“垃圾论文”。为什么国内科研人员会热衷于在这些“垃圾期刊”上发表“垃圾论文”,甚至还不惜造假、一稿多发?
中国科教界在评职称、评课题时还在采取一种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评估体系,不是具体看研究工作的质量,而是统计发表的论文数量,只要是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都算数。这些期刊再“垃圾”,好歹也是被SCI收录的,也就可以为我所用。论文数量不够,就靠一稿多发、剽窃、造假来凑了。
李连达院士承认自己对学生管教不严,虽然是浙江大学药学院的院长,但长期在北京,一年在浙江大学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这种情形并不罕见。浙江大学的其他学院(例如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院、动物学院、农学院)的院长也都是由外地院士兼任,否则宁愿让院长一职空缺。有的院士在多个机构兼职,打“飞的”也轮转不过来。
为什么大学乐于授予这些不管事的院士高官厚禄?为什么院士明明管不过来,却能招上几十名学生?这和中国科研体制的弊病有关。在中国,院士不仅有崇高的学术荣誉,也有巨大的学术权力,科研资源集中在院士手中,有院士坐镇,就意味着能申请到重大科研项目。因此某些时候一名院士就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能让多少人跟着分沾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能指望大学去处理出事的院士?那不是等于要他们赶走财神爷吗?
大学不愿管,国家机构就应该管。但是,虽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都有科学道德委员会,却从未见过他们对涉嫌造假的院士进行处理,最多是内部通报批评。科技部在2007年年初成立了专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颁布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有关条例,但是两年过去了,没有见到它公布处理过任何事件。造假的风险成本很低,获利却很大,学术腐败怎能不泛滥?
【下面总结几个常见问题】推荐阅读:
小班数学《上面和下面》09-14
下面疯狂猜歌所有答案08-19
高中物理化学几个重要实验总结08-15
个人经营地方人才网站的几个经验总结06-17
面试常见问题总结11-16
运放使用常见问题总结12-10
常见审计问题的总结09-12
巡视问题总结06-27
销售问题总结07-14
具体条款问题总结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