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精选7篇)
1.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篇一
文章标题: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发扬气象人精神,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翻开**气象事业的历史,看到**气象局于1950年建站,建站初期只有一间房子、几件简单的仪器设备,2名职工,主要开展物候观测工作。经过50年的发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大楼、现代化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职工总数已达6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9人,中级职称50人。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6人(其中研究生6人)。业务项目已经发展到四大类,天气预报方面有:短时短期天气预报、中长期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关键农事季节天气预报等;气象观测方面有: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地方气象事业:有人工影响天气、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兴农网);专业气象服务方面有:防雷检测与工程服务、天气预报自动答询和短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等。
经过50多年的风风雨雨,气象现代化建设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局集广域网、局域网、人工增雨指挥、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气象卫星综合应用、办公自动化等系统为一体,监测手段、天气预报准确率、服务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优质气象服务;基础业务质量稳步提高;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台站面貌;兴农网成了**农村经济工作的亮点。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目标管理“公仆杯”金奖或银奖。气象服务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我局为“省级文明单位”,全市气象系统为“文明系统”。
几十年来,几代气象工作者将青春年华奉献在这里,将心血汗水流淌在这里,将气象人的忠诚挚爱铭刻在这里,将艰苦奋斗、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记录在这里,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祖国气象事业的精神倾注在这里,一句话,将气象人的精神留在了这里。
多少气象人在工作中凝聚成一种精神,苦也气象乐也气象。**气象事业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气象人精神。何谓气象人精神,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坚定理想和信念,为祖国的气象事业献身的精神;在气象工作中,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畏环境艰苦,不怕吃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始终站在气象事业发展前沿的精神。
有人说,气象工作清贫、艰苦,整天和数字打交道,干气象没啥前途、没啥出息,气象人用自己的行动和事迹告诉了大家,气象工作虽然清苦,但苦中有乐,干气象照样可以为人民做出贡献。
下面,我讲一个气象人的真实故事。
那是199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气象局三楼一间办公室里,只见我们年轻的共产党员、气象台长一会儿坐下来查阅气象资料,一会儿站起来看看桌上的文件。似乎举棋不定。是啊,到底是坚持自己的预报结论:今年夏天黄河流域雨水偏少,还是听从国家局、省局的指导预报呢?这可是完全相反的意见阿!万一自己错了,那影响多大,凭着党性原则!凭着多年的预报经验!凭着自信!只见她拿起了电话:河南省气象台吗?请记录,**市气象局的会商结论,今年夏天黄河流域雨水较往年偏少。这一年,河南气象人都记住了这位共产党员的名字!就是她,凭着过硬的技术,敢于拿出了和全国其他省份、其他地市不一样的气象结论!就是她,准确预报了当年的汛期天气趋势预报。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气象人的精神,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具有的素质。
记得,她为了思考一次重大天气过程预报,在回家的路上,因为思考,竟怔怔站在路口忘了要去的方向。我们还记得,夜晚,气象办公楼内,别的办公室已经熄灭了灯光,唯独气象台值班室的灯火彻夜不息,在那明亮的灯光下,预报员们在她的带领下,仍在会商未来的天气预报趋势!这一年,我局被中国气象局授予1999年重大气象服务先进单位,同时,被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气象局联合授予1999年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
或许,我们身边确实有个别浑身软塌塌的干部,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立于时代潮头的好干部,我们熟悉的有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在我们身边,也有平凡的,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气象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实践着“三个代表”,在气象工作中,认真负责,不怕吃苦,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们就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脊梁!
记得去年7月5日,晚上22时,狂风突起,瓢泼大雨夹杂着冰雹倾天而降,风力达到9级,粗大的树枝被折断,电线也被砸断,横七竖八的挡在路上,共产党员、观测站站长和另外一名老同志,不顾个人安危,率先赶到值班室,带领大家排除了通讯故障,确保了重要天气报的及时发出。这是什么精神?是气象人精神鼓舞了他们,激励了他们。
2002年,也是夏天,由于连续高温天气,田间作物急需降水。政府着急,农民着急,气象人更急!我们一直严密监视天气变化,终于气象台预报:6月22-23日我市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那一夜!天气预报会商室的灯彻夜不息!那一
夜!我们的领导干部彻夜未眠!那一夜!我们的工作人员共出动了33门高炮,16台火箭,最大降雨量达到188毫米,彻底解决了旱情!为农民节约抗旱经费5000多万元。黄河故道的农民拿着鸡蛋和瓜果像当年献给人民解放军一样!来到了我们的工作人员面前,用最质朴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气象人的感谢!
展望未来,**气象事业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
煌,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钻研气象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气象工作中,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定理想和信念,增强党性和党员意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继续发扬气象人精神,做新时期气象人,加快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来源于,欢迎阅读气象局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演讲。
2.安徽省气象事业发展 篇二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气象局
皖发改规划〔2011〕870号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依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做好省级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编制《安徽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安徽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一五”期间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气象事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主线,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加快“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十一五”中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为推动安徽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 “十二五”安徽气象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公共气象服务效果显著。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初步建立了三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成1523个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安徽农网”构建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五级服务组织体系,网站日均点击率超过25万次,开展星火科技“12396”电话信息服务,促成网上交易额180多亿元,被广大农民誉为“致富金桥”、“科技之窗”。人工影响天气发挥显著作用,完善了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全省火箭发射系统规模增加了70%,实施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1511点次、飞机人工增雨28架次。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较“十五”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了4.2%,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了4.5%,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提高了3.6%,基于降尺度模式的气候预测业务不断推进。圆满完成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采取多种手段发布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接近90%。
气象防灾减灾作用明显。重大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明显增强。在应对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2009年初沿淮淮北特大干旱等重大灾害中,始终做到科学监测、及时预报、主动预警和有效防范,利用手机短信为全省行政村和学校负责人、信息员发送气象灾害预警达8万多名,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做出了重大贡献。
气象综合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全省气象装备建设投资总规模达2.37亿元。建成蚌埠、黄山、安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建成340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6个GPS/MET水汽观测站、82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7个闪电定位监测站、4个风能资源观测站、1套移动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建成164个交通气象观测站。启动省、市、县三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建成83个卫星广播系统接收站,升级省、市、县三级气象信息传输专用通信网。建成11个市级气象装备保障中心。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全面展开,多渠道资金投入1.98亿元,51个市、县气象台站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全面展开。初步建立了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价及评估等管理制度,完成安徽省风能资源普查,开展我省新能源示范项目风能详查和备选风电场选址踏勘工作,提供核电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启动“风力提水节能灌溉”试验。参与编制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开展了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全省主要气候灾害普查和面向社会公众的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宣传活动,完成了淮河流域气候资源对农业与水资源影响评估、安徽省雨雪冰冻和暴雨洪涝风险区划。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不断加强。加强“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等骨干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由省级科研、业务单位为主体的气象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气象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省高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123人,形成“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等5个创新团队。气象科技投入总经费4100余万元。主持和参加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科技项目18项。取得科技成果14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家一、二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4篇,SCI收录论文12篇,32项成果在全国或省级气象部门推广应用。与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14个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业务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交流机制,与淮委、国土资源等12个行业实现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气象依法行政取得明显成效。《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安徽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等地方法规正式颁布实施,《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气象标准化取得积极进展,成立了“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了1项国家标准、8项气象行业标准和17项地方气象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五年共办理各类省级气象行政审批项目2053件,按时办结率100%。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预报预测水平还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布局、自动化水平和技术保障能力尚待优化和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尚不健全;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仍待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尚需增强。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安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是提升气象综合能力、提供一流服务的关键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气候变化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趋增多,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对人民安全福祉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未来5年,国际社会普遍将更加重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更加重视多灾种早期预警和综合减灾。
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气象工作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气象事业面临新的形势和更高要求。国家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提供“一流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蕴涵了大量新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安徽气象事业更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安徽“全面转型、加快发展、兴皖富民”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十二五”时期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安徽“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关键阶段。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为气象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力的支撑。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安徽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更加依赖于气象事业的加快发展,亟待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城市(群)气象服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支撑能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 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安徽推动“双轮驱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主线,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第二节 基本原则
面向需求、服务引领。把不断满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科技、人才立业。强化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形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与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统筹发展。
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省、市、县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为各行业气象服务需求,统筹协调各项气象业务服务。
突出重点、效益优先。处理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利用有限资源、有限时间,解决重点问题,实现有限目标。加强系统内涵建设,重视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实现速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满足业务服务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较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气象法制、文化等事业发展环境,基本实现“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要求,整体实力位于全国前列。
建成产品丰富、服务全面、手段先进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稳定在90%,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时效平均提高5%,人工增雨作业效益增加10%。
建立以灾害性天气为主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系统。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7天,气象要素预报精细到乡镇,暴雨落区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以上,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3—5%,主要作物粮食总产气象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
建成覆盖全省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中尺度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在所有乡镇和街道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在中小河流、水库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主要公路和航道、旅游景点等关键地点加密建设气象观测站。
培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10名以上省级气象领军人才、全省100名以上气象科研业务骨干人才,组建5个以上能够承担重大关键科研项目的省级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建立方向明确、结构合理、持续稳定、精干高效的气象科技人才队伍。
基层气象台站气象观测质量和履行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其中全省达标率为90%以上,艰苦台站达标率到80%以上。
第三章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需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第一节 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各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基础。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重点加强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分析服务和影响评估。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加强学校、农村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地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等需求,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紧密结合安徽实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强化气象服务功能,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气象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交通、水文、电力、旅游等领域行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指标体系,重点围绕中小流域防汛抗旱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建设突发气象灾害自动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和山洪地质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和丰富气象服务手段,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广泛覆盖城乡。建设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天气预报预测能力。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建设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核心,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进一步提高0-3天预报准确率,增强4-10天预报可用性。建立和完善0-12小时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落区精细化预报业务。建立定量降水预报业务系统。提高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综合探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能力,重点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努力提高预测水平。建立完善水文、交通、电力、旅游等行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紧紧围绕预报和服务业务需求,构建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重点加强对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建设观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共享平台,建立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观测产品加工以及应用系统。升级气象通信网,建设网络安全及数据灾难备份系统,提升气象信息的共享水平。完善装备信息管理和运行监控系统,完善全省市级气象装备保障中心的建设,提升装备运行保障能力。
第二节 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围绕全省主体功能区、重大规划、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需要,根据气象灾害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及承灾体特点,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区域、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系统。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围绕经济布局、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气候系统综合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变化监测、诊断和影响评估业务平台。开展气候变化对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布局、种植制度的影响评估和决策咨询服务。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和研究,开展极端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研究,制定科学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围绕城乡规划、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等重点项目,开展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开展气候资源未来演变趋势及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评估,发展风电预报业务。
第三节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按照安徽农业发展需求,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示范能力建设,完善指标体系,开展适用技术和灾害防御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能力。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预报和信息发布平台,开展乡镇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加强面向农村、农民和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围绕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和风险转移气象服务。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开展乡镇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手段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农村气象灾情调查上报和评估业务。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开展农村地区防雷技术服务,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农业气候精细化区划和风险评估。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全省市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价和分类农业气候区划等,建立安徽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重点开展小麦、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和水稻高温、冬小麦干旱、涝渍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实现对气候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利用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围绕安徽农业发展,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和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支持平台,增加作业装备、扩大作业规模,加强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探测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森林防火灭火、水库增蓄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建立“政府主导、气象主管、部门联动、军队支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为辅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投入机制。
第四节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学科结构,持续发展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等优势领域,加强天气气候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安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需求,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与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加强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及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和淮河流域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建设。改革科研开发组织管理方式,深化部门合作,建立气象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与业务服务有效衔接。
气象人才体系。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转变人才管理理念和人才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引导、鼓励、教育和锻炼,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气象人才。以促进观测员队伍转型为重点,加强基层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高技能基层人才。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建设,吸引和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竞争力的领军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强化局校合作,加强气象业务和科研重点领域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第五节 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
基层气象台站总体规划。重点加强气象台站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在各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领导下,遵循“整体规划、全面改善、逐步实施、规范建设、功能清晰”的原则,按照“一流台站”的建设标准和未来事业发展的需求,在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的同时,把基层气象台站建设融入当地城乡总体规划中。
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环境。统筹安排基层气象台站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值班公寓、饮水、供电、交通等职工工作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气象职工的津补贴、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生活待遇问题,把艰苦气象台站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重点。加快无人自动气象站建设和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第六节 加强气象依法行政
推进地方气象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推进地方气象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推进气象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气象标准化体系。建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和气象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气象法律意识,规范各类气象活动。健全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和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第四章 “十二五”期间气象重点建设工程
第一节 中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二期(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气象保障工程)
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通过中尺度气象监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处理与装备保障系统四部分建设,提升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能力,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形成由监测、预警、发布、保障等系统有机组成、相互协调、快速响应的中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
中尺度气象监测系统。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小河流和大中型水库建设若干个气象观测站、雨量观测站,建设3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布设13部风廓线天气雷达。升级国家级自动气象(气候)观测站,建设若干个便携式移动气象站、太阳辐射观测系统、高山梯度观测系统和典型区通量观测系统。在全省主要公路和航道、重点旅游景区建设若干个气象观测站,在重点山区建设输电线覆冰示范观测系统,在全省建设若干个雷电实时定位系统和大气电场监测小网。
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省、市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与发布平台、省市县三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全省交通气象预警发布平台、省级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心。建立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系统、省级电力气象监测预报业务系统、省市级旅游气象服务系统、重点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完善省级气象影视制作中心,建立数字视音频卫星车直播系统。
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立和完善与高密度观测资料相适应的乡镇级精细化要素预报业务系统,提供全省24小时内空间分辨率5公里、时间分辨率1~3小时的天气预报。建立安徽省气象灾害数据库、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省级和淮河流域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中小河流水文气象预警中心、地质灾害防治气象预警中心。
信息处理与装备保障系统。升级省级气象信息处理业务平台和气象信息传输网络、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设施,建立省级核心业务异地实时备份系统、网络运行实时监控平台、中尺度观测数据融合处理平台,完善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气象资料实时共享系统。健全省、市、县三级装备保障体系,建立省级气象装备检定中心和备件仓库,建设市级气象装备移动检定与维修维护平台和县级维护维修作业平台。
第二节 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保障服务工程
通过农业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粮食生产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人工增雨防雹服务系统五部分建设,建立及时、准确、高效的农业气象跟踪监视、诊断分析、预警预报、评估和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粮食生产气象保障服务业务,提高大宗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提高人工增雨抗旱、防雹能力和水平。为安徽实现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农业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在江淮分水岭以北建设若干个小麦(玉米)气象观测站,在合肥以南建设若干个水稻气象观测站,全省增设若干个土壤墒情监测站,建设不同粮食生产示范功能区的农田观测试验站,分别建设小麦、玉米和水稻农业气象试验站。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建立省、市级粮食生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业务平台、农业气象灾害实时调查系统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完善历史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数据库。建立省级农业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实验室和小麦、玉米、水稻气象适用技术试验基地与防灾减灾示范区。
粮食生产气象服务系统。制定水稻、小麦、玉米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流程和周年服务方案,开发粮食生产、加工、储运等全过程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建立省级和市县级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用天气预报业务、针对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和省、市小麦、水稻、玉米产量动态预报系统。建立主要农作重大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及风险转移实验室、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系统。
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建立小麦、水稻、玉米农业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评估与区划系统。建立安徽省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系统。建立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等气候敏感区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布局影响调查和评估系统。建立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系统。建设我省长序列的光、热、水资源数据库。建立主要粮食作物旱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阴雨渍害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系统。
人工增雨防雹服务系统。建设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和黄山云雾观测基地。购置人工增雨飞机,增加若干套火箭发射系统、火箭发射牵引车,建设若干个标准化作业点,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特种监测系统,增加机载粒子探测系统、车载双偏振雷达系统、雾滴谱仪系统、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系统、激光雨滴谱仪系统等新型监测设备。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支持平台建设。
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农业保险天气指数产品研发。继续依托“农村脆弱地区天气指数农业保险国际合作项目”,借助于国外专家提供天气指数的设计理念、方法,与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为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科学支撑。
第三节 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
按照“一流台站”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层气象台站气象观测质量和履行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完善“十一五”期间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科研业务用房和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续建工程、推进“十二五”期间省气象培训中心、市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新建工程,全省气象台站的业务用房、观测场室、附属用房、值班公寓、水电设施、道路、围墙、护坡、绿化、业务用车等基础设施及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省达标率90%以上,艰苦台站达标率80%以上。
第四节 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以安徽农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按照“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整合与集成涉农信息资源,构建农村综合信息共享资源数据库,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分布式集成及信息传输的上下互动。普及乡(镇)村信息终端站点,完善乡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形成6~8种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建立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市场运作、多方共赢、农民受益”的目标。
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建成省级依托安徽农网,整合省、市、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门户,聚合各类涉农信息服务数据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全省农业专家信息库。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专职信息员,建立乡村信息员队伍,培育懂技术、用信息的新型农民。
农村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研发农村实用信息服务系统,推广价廉实用信息终端,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实现农村用户终端与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采用电脑上网、网络电视、电话咨询、视频问答、短信问答等方式。
六大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应用农村社区服务系统。推广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应用系统。建设多部门农村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农村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平台。
拓展呼叫中心服务功能和范围。利用农村固话用户建设“星火科技12396”热线信息服务系统。利用农村手机用户开发移动短信服务系统。建设农业信息网站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远程服务和现场服务的联动。
推广乡村综合信息服务自助终端。在全省所有乡镇、行政村推广应用多功能、低价位、系列化的信息终端设备,开发应用融合电话、手机、广播、电视、信息机、电脑终端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信息服务自助终端。开展远程教育和网上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专家问答、政务浏览等服务。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规划设计和实施的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气象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气象为安徽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合作协议》精神,建立本规划与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交通、水利、农村信息化、地质灾害防御等专业规划和建设项目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机制。统筹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
第二节 完善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全面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建立和规范与现代气象业务相配套的业务流程。继续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省级科研、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改进科研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和科研成果业务试验评估方式。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建立与现代业务相衔接的教育培训平台,加强人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和创新管理方式。
第三节 保障重点项目资金投入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其他资金为辅稳定增长的气象事业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国家与地方对各类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比例,保证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管理,严格财务监管制度,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气象重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建设内容的科学论证,建立科学、定量的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第四节 建立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
以提高气象事业正常维持运行的公共财政保障率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和地方两级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将本地区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层气象事业所需的基本支出以及设施建设、运行等专项经费,除中央财政拨付等以外的部分,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
第五节 加强气象交流与合作
3.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篇三
丽江市气象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丽江市气象局局长
何其晶
2010年6月26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杨副市长:
2004年10月,在丽江气象事业发展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候,省人大到丽江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条例》、《云南省气象条例》的执法检查。那次执法检查对推进丽江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丽江气象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此,我代表全市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对省人大执法检查组、丽江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各部门领导长期以来给予丽江气象事业发展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又迎来了省人大对丽江贯彻实施气象“一法两条例”的执法检查,我们坚信,这次执法检查必将更有力的推进丽江气象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丽江气象事业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丽江气象部门基本情况
丽江气象事业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其前身为1942年“二战”时期因“驼峰航线”航空需要而建立的丽江机场航空气象站。全市气象机构大都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目前,全市有市气象局、玉龙、华坪、永胜、宁蒗县气象局5个气象机构。有在职职工8
5人;退休职工42人,大专以上学历63人,其中本科学历24人;有中级以上职称4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丽江拥有气象工作业务门类最为齐全,台站级别最高的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主要开展的气象业务工作有: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辐射仪器定标、气象卫星可见光通道定标实验、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气候变化监测评估等。丽江气象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努力实现公共气象服务让公众满意,决策气象服务让领导满意,专业气象服务让用户满意。在云南省气象局、丽江市县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丽江气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气象基础业务始终保持全省前列;气象预测预报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台站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建立。2000年全市气象部门建成“文明行业”;市局和华坪县气象局为“省级文明单位”;永胜和宁蒗县气象局为“市级文明单位”。
丽江市气象局:始建于1950年9月,目前,有在职职工44人,退休33人。下设办公室、业务科技科、计划财务科、气象台、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雷电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承担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规划计划和管理工作。主要业务有:多普勒天气雷达、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气候变化监测评估等。
玉龙县气象局(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2007年4月成立。其前身为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2004年丽江城市规划修编,城建规模扩大,丽江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遭到影响破坏被迫迁建。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云南省气象局的鼎力支持下,经过艰难的工作,2005年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中国气象局批复同意丽江国家基准气候站迁建。2006年完成全部迁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2007年1月1日在新址正式开展工作,丽江国家基准站迁建后从市局独立分设。同时,按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以丽江国家基准站为依托成立了玉龙县气象局。玉龙县气象局有在职职工16人,主要业务有: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辐射仪器定标、气象卫星可见光通道定标实验、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等。玉龙县气象局是国家最高规格的气象观测站,在全国乃至全球气候观测站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观测资料参与全球交换。在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上要求也是最高的。
华坪县气象局:建于1956年12月,国家基本气候观测站,五类艰苦台站。省级文明单位,有在职职工11人,退休职工2人。主要业务有: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等。
永胜县气象局:建于1956年12月,国家一般气候观测站。市级文明单位,有在职职工7人,退休职工5人。主要业务有: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科研等。
性改善。同时,依托雷达项目建设,华坪、永胜、宁蒗县气象局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丽江气象事业发展的另一重点项目是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迁建项目。该项目的推进实施更是得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关心和鼎力支持。为使该项目迅速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三次专题协调会议;委派市政府办公室领导到中国气象局协调搬迁事宜;无偿划拨了17.22亩的建设用地;协调解决了200万元的建设资金。2004年10月,在雷达项目和基准站迁建项目实施最艰难、最关键的时段,恰逢省人大到丽江进行气象“一法两条例”的执法检查,市人大向市政府及市财政、发改、建设、国土等部门提出了支持项目建设的具体意见建议和要求,为雷达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和丽江国家基准站的依法顺利迁建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制约丽江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2007年3月,市人民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快丽江气象事业发展问题,讨论通过并下发了《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年8月市政府又下发了《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通知》,有力的推进了丽江气象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气象部门实行的双重领导和计划财务体制在我市得到了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气象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按照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要求,全市气象部门的省和省以下出台的地方性津贴补贴由市县财政按标准全部列入了本级财政预算,得到全面稳定解决。气象事业发展能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项目经费能得到
步统计,164个人影防雹作业点覆盖保护烤烟面积约10万亩,经济林果约2万多亩。每年减少因冰雹等气象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1.5亿元以上。
2、旅游气象服务
旅游业是丽江的又一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旅游气象服务上,我们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加强旅游景区气象综合观测站点建设。在玉龙雪山冰川公园不同海拔梯度建设了4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在玉龙雪山牦牛坪建成了国家级无人值守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泸沽湖、老君山、长江第一湾等主要景区也建了自动气象监测站。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主要景区的气象监测网。二是多渠道发布旅游气象信息。1996年以来,先后在丽江电视台两个频道播出主要风景区天气预报;2001年建成“12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2003年在丽江纳西网站上设置了市气象台网页;2008年在丽江古城建成了旅游气象综合信息电子显示屏;2009年在丽江政务网上开通了气象资讯网页。多渠道的旅游气象信息发布,极大的方便了游客,使游客在出行前、旅游中都可以随时了解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行程。三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冰雪是玉龙雪山之本,水是丽江古城之魂。但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已造成冰川退缩、积雪减少,古城水源黑龙潭出水量减少、干枯断流等现象。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这些现实影响,我们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每年的降水、气候影响评价等气象信息,以便提早制定蓄水计划科学调度古城景观用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长效机制,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开展玉龙雪山增雪(雨)作业。四是加强旅游气象服务科研工作。完成了《丽江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参与了《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白水1号冰川退缩评估研究》。气候变化造成的冰川退缩、积雪减少,古城水源黑龙潭出水量减少、干枯断流等现象是游客和市民关注议论的焦点,直接影响丽江旅游的形象。我局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向游客和市民作出科学的宣传解释。向市委领导呈报了《丽江城区降水与黑龙潭断流对应关系分析报告》。五是切实做好旅游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发展旅游业,基础设施改善是关键。气象部门主动服务、积极配合,参与了丽江机场、大丽铁路、泸沽湖机场等项目的气象观测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展了云杉坪、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牦牛坪、泸沽湖等索道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并严格年检制度,确保防雷安全。
3、水电气象服务
丽江水能资源富集,实施“水能富市”是丽江重点推进的战略。近年来,丽江境内的金安、阿海、梨园、鲁地拉、观音岩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我局为全部开工建设的水电站开展了气候论证、环境评价、施工服务等全面长期的气象服务工作。为金安电站建了多要素人工观测气象站,开展了为期3年的气象观测。为监测金安电站建设对环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在金安电站坝址上游1000米高程范围内建设了20个5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通过网络、手机短信为电站施工建设提供雨情、汛情等气象信息。为丽江的水电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气象服务。
4、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
丽江高层到访接待频繁;高规
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在内的全市多数国家气候观测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已面临着新的更为严峻的形势。特别是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的环境保护应再引起高度重视,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一是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刚刚迁建完成,迁建时,站址是经中国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丽江市气象、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在既符合国家基准站选址条件要求和永久保护要求,又符合丽江城市长远规划要求的情况下选定的,属城市田园风光保护带,市规划委员会给予了永久保护的书面批复承诺。但目前,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周边已在建高层建筑,虽然尚未影响气象探测环境,但已面临再次遭到影响破坏的威胁。二是目前丽江正着手开展新一轮城市规划,在涉及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周边规划时,应留足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的保护空间。三是迁建后的丽江国家基准站已是观测环境较好,规划建设到位,台站基础设施一流的同级一流台站。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是国家最高规格的气候观测站,选址条件、保护条件、保护级别高,再次迁建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已绝无可能。目前,丽江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的观测环境是符合要求的,现在着手从城建规划上留足保护范围,控制建筑物高度,依法保护难度也不大,而且是正当时,关键是要真正得到重视,从规划建设上解决问题。
(二)防雷减灾行政管理需要依法理顺。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是国务院设定的气象行政许可项目。而目前气象、建设、质检等部门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存在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情况。
需要依法规范理顺。
(三)人工影响天气投入机制需进一步理顺。人工影响天气纯属地方气象事业,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地方经济最直接,见效最快的事业。我市的人工影响天气在全省是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但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体制刚刚理顺,人影事业发展相当滞后。存在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通讯不畅、缺少规划、建设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2009年就发生了人员伤亡的人影安全事故。市人民政府为理顺人影投入问题专门召开了会议,市级财政今年也预算下达了专项经费20万元,虽然很少,但已起步。人影受益单位的投入机制怎样建立?投在什么地方?有限的资金如何整合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人影事业发展难以长远全面规划,发展缓慢。
4.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篇四
灵宝市气象局范学林
(2012年3月25日)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气象发展史上研究深入、联系广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研究工作。共有4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多个学科的3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可见,规模之大、层次之高、涉及的学科之多是其他领域难以与之比拟的。这项重大课题研究,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脉搏,客观地分析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差距,提出了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清晰地描绘了气象事业的发展蓝图,为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战略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战略研究始终坚持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需求,充分把握气象事业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天然联系,坚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出发,提高气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服务的水平;第二、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精神。战略研究
邀请了经济、社会、科技、管理、资源、国情、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的专家,打破了部门、行业界限,开展了跨科学、跨领域、跨部门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凝聚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第三、研究内容突出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战略研究深入分析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加强了对国内外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领域科技进展和业务发展的调查研究;第四、战略研究坚持边研究边应用。
二、学习战略研究有以下体会:
首先,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指导思想,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科学技术对气象事业发展始终起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实现发展战略,3号文件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和人才强业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气象事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其次,坚持学习是发展的基础.县局领导班子,要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思路精研细读战略成果。根据实际明确全局的进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贯彻“人才强局”战略,积极提高在职职工学历教育,几乎每个县局都有在职函授大专、专升本的职工,专业涉及、大气科学、计算机、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工程等,这就为创建气象文化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我们可
以借学历教育为契机,对参加学历教育的职工根据所学专业和本单位气象事业发展状况制定详细的要求,努力提高气象科学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对专升本职工结合毕业论文提高论文写作技能和科研业务水平,提高职工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有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文化氛围,职工中就会产生崇尚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学习观念也会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树立将学习贯穿终生的理念。
再次,要抓住机遇,坚持走发展、科技创新的路子。作为县局,要结合本地的经济规划,将气象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实现气象服务从避害为主向趋利避害转变,从而提高气象部门的地位和形象。抓住一切机遇,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实现科技强局的战略思想。第四、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一是提高了我们在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创造性应用战略研究成果的能力和自觉性;二是对它的核心内容有了更深入的领会,并且搞清楚了发展战略与3号文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搞清楚我们进一步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将这次学习与技术体制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认真地完成好各项工作,把我们自己的科学素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三是对国务院3号文件的主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浓缩和升华,是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事业发展经验的高度提炼和
总结,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缩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气象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是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起“三个应对、三个保障”作用。即应对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应对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五是实现了国家推进气象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气象工作为军事建设、国防建设、经济建设服务,为防灾减灾服务,为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测报预报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战略任务是:
1、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2、发挥综合保障作用;
3、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4、推进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总之,战略研究提出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新理念,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和战略任务,凝炼了加强能力建设的重大工程,提出了向气象强国跨越的战略措施,对于促进中国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
5.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篇五
中国气象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概述了我国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与成就.介绍了即将发射的新一代风云三号(FY-3)极轨气象卫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以及配置的10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26通道红外分光计、20通道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微波成像仪、紫外臭氧探测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仪器的用途.给出了FY-2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任务、主要探测性能和技术特点,以及在研的新一代风云四号(FY-4)静止气象卫星的关键技术和遥感仪器.分析了国外新一代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与栽荷配置.总结了我国气象卫星业务系统的应用和取得的效益.
作 者:李卿 董瑶海 LI Qing DONG Yao-hai 作者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09刊 名:上海航天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SHANGHAI年,卷(期):200825(1)分类号:V474.24关键词:极轨气象卫星 静止气象卫星 功能 技术特点 有效栽荷 应用 效益
6.杨万里的诗歌及主要成就 篇六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昭君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春晴怀故园海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山行》
山行两日厌荒凉,田少山多多更长。
一望不曾亏碧草,半分何似借青秧?
《山居》
鬓秃犹云少,书多却道穷。
柴门疏竹处,茅屋万山中。
幽梦时能忆,闲题底要工。
7.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篇七
(一)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近两年来,我国政府以特别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投入在推进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要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内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民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有质量地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其成败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有关的政策导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是否正确和到位则是主要因素.完成《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内,要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先搞清楚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才能集中资源和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规定”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具体的指标是一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95%,两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80%,三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70%,在园幼儿人数将达到4000万.要完成这个“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在扩大。近些年来,尽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似乎要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减小,但是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根据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已达到5836.99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多。公告虽然没有提及学前教育的人均经费,但可以想象,差距可能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在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时会面临完全不同的情况。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问题。
在我国,同一地区不同儿童享有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以城市为例,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带着他们的子女进入到城入来,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但我国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为这些农民工子弟提供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至少没有提供和城市儿童同样的教育资源。随着农民工人数以及他们留城时间的增加,城乡二元体制可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甚至会成为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隐患。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如何相对合理地化解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在我国,城乡教育 资源泉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有研究表明,由于工资、编制等问题,各级各类教师越来越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即使是农村的教师,也越来越集中在乡镇或公路沿线地区。而在农村,完小以下的小学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更加稀少。《教育规划纲要》规定,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要“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问题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尤其是村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资源是否能有效到位?在那里,有资质的幼儿园教师到底有多少?据报道,我国如要完成《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任务,在未来的8年中还需增另80万名左右的幼儿园教师.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乡镇和村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乡镇和村的幼儿园教师问题。
要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学前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等固然具有重要价值;遵循幼儿身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等,固然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准则。但是,只是这样去理解学前教育,去实施学前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前教育还涉及“为什么”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对于“学前教育为什么”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如果离开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泛泛而论,是没有意义的。当今我国政府以特别的关注和前所未所的投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从宏观层面上看到了学前教育对于改善民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它也是当今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旨在通定这样的政策导向,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能体现在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项活动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之中。
事实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都将学前教育的价值主要放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等方面,并将此价值取向作为制定有关学前教育政策的依据。例如,在美国,政府出钱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为穷人服务的,而政府制定的教育目标中,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只有一务:为入小学做好准备。美国没有将学前教育归入义务教育,国家之所以出钱办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前儿童进入补尝性教育。因为没有这样的补偿性教育,那些儿童在上小学初期就可能会学业失败,就可能会辍学;因为没有这样的补偿性教育,以后政府就要花费成倍甚至更多的钱去发救济金,去应对犯罪,去建造监狱。相反,有了这样的补偿性教育,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就在部分被 扼杀在萌牙之中。数十年来,历届美国政府都因有这样的思路而出钱办学前教育。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成功的。当初在美国,许多学者和专家,特别是有儿童发展理论背景的学者和专家都反对政府这样做,甚至掀起了一场反对政府这样做的运动,但是在“什么为‘大’,什么为‘小’”的道理面前,这些学者和专家不得不向政府“靠拢”。在2009年版的,〈〈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第三版)〉(DAP)中,曾经竭力反对政府这样做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所发表的新的声明也开始接近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支持政府和推行的相关行动。
“什么为‘大’,什么为‘小’?”不用细说,宏观为大,微观为小;社会的根本利益为大,学前教育本身为小。
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做些什么 我国不是一个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我们是在运用占全世界比例极小的教育经费教育着占全世界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对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怎样的思考应该确定怎样的学前教育政策导向?应该如何集中资源和力量去解决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在〈〈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期限内,我国学前教育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有效地推进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工作,不仅包括教育经费和园舍的落实,而且包括教师的配置。对于能够安心在最基层的农村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包括地位和待遇;要提供充裕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切实可用的教育教学材料和培训。
有效地为我国大,大批进城的民工子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前教育,使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城市生活,逐渐融入新的生活。对于为这些民工子弟提供学前教育的机构,不是采取歧视、蔑视的态度,更不要简单随意取缔,而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扶持其发展与成长,使之逐步走向正轨。通过政策导向,打破业已形成的“利益链”,切实改变“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被“垄断化”和稀缺化“的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使原本不该出现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从源头上得以解决。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
(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要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我们急需集中资金源和力量解决的问题是:合理化解由于体制、机制造成的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在国家、地区等各层面上,为完成《教育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而制定的政策,其聚焦点是否准备确,力度是否到位,可操作性能否得以保证,都直接关系到这些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包括学前教育政策在内的任何政策并非普世真理的展现,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杠杆”。既然当今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所产生的问题,那么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必须找到“杠杆”的“着力点”,并把握用力的“方向”和“力度”。
制定政策,特别是在宏观层面上确定政策的基本导向,要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当今,在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在现有条件下,要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学前教育应该怎么样”“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以及如何协调好这三个“怎么样”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应该项怎么样
“学前教育应该怎么样”,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大凡学院派的学者都要会勾画一些美好的蓝图,倡导学前教育应该按照“浪漫主义“的路线去发展,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学前教育有其固有内核”“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律 ”,即使他们的主张在学前教育育实践中遭遇诸多挫折,他们也依然会坚持续,毫不妥协,并以“教育是一个需要理想的事业”加以自勉。
大凡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会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看成是其政治行为中的一个“砝码”,其“行政一盘棋”中的一个“棋子”,当作是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手段,他们会主要关注其政治利益,并不会太在意“学前教育本身应该怎么样”。
大凡没有很大权势和很多财产的家长都要会将学前教育看成是“起跑线“,尽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一句被人批评的口号,但是他们依然买它的“帐”;他们很无奈,他们也会认同“应该将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但是他们更担忧自已的孩子,“有了现在的快乐也许就会失去一生的快乐”。
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
“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这也是一个可以有多种回答的问题。大致上讲,有社会需要,有家庭需要,有幼儿需要等。这里不说社会需要和家庭需要,只是说一下幼儿需要。
就学前教育而言,任何人都无法准确而又详尽地了解幼儿究竟需要什么,也许从人的本性来说,幼儿需要快乐(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快乐)。应该看到的是,不同处境的幼儿对于学前教育有着不同的需要。当然,幼儿对于学前教育的需要不仅应该包括自身内在的需要,也应该包括为其一生生涯奠定基础的需要。
既然当今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那么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幼儿主要需要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案例: 在课题研究中,有个题为“创建中国农村婴幼儿综合发展基地”的研究引起了课题评审者的质疑:“这个项目是面向农村的,但是在农村如何来推动早期教育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农村人均收入很低的情况下,让他们花钱去买个充气的游泳池,再买个圈套在孩子的脖子上,然后进行游泳训练,这可行吗?有必要吗?再说农村孩子的动作能力本身就发展得非常好。孩子们在河里游游泳,在田野里跑跑步,他们很自然、很松弛的。回家的路上三三两两结伴行走,路边停下来采采野花,这些孩子心灵舒展的程度要比城市里被关起来训练的孩子好得多。人的成长环境本身是要讲自然的,我们城市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不够了,现在为什么又要把农村孩子拥有的一点自然的东西剥夺掉?”
这个案例可以引发我们一系列的深思:
农村幼用的需要究竟是什么?他们更需要游泳圈还是鸡蛋?是更多地玩,还是学点东西?
人的需要往往是与“缺少”联系在一想的,缺少什么,就会渴望什么。农村的幼稚儿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幼稚儿缺少的是什么?渴望的又是什么?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在本世纪初发表的题为“渴望学习”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一出世就渴望学习。”“在没有任何一种课程或教学模式被证明是完美的情况下,幼儿接受精心策划的、课程目标明确又能整合各个领域学习的优质早期教育,将使他们掌握更多更好的学习技能,为适应下一阶段学校教育的复杂要求打好基础。如果儿童生活在贫困、母亲受教育水平低、母亲患有抑郁症等可能限制他们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及资源的家庭中,往往会面临学业失败的危险。但是,如果他们能接受精心策划的优质的早期教育,就可能获得成功。”优质的学前教育课程应该让儿童学些什么呢?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在提出这个问题时,主要关注幼儿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内容,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些领域里儿童“能够学习的东西要比我们了解的更多”。我们可以从这个主导美国学前教育方向的研究报告中看到,在美国争议了多年的话题终于有了“一锤定音”的结论。
对于当今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幼儿,是关注他们自身的经验重要,还是给予他们优质的课程重要?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谁都不会赞同“幼儿教育小学化”。但是,反对幼儿小学化,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反对幼儿阅读(包括阅读一些文字)和做运算,这样做并非在帮助那里的幼儿处缩小与城市幼儿之间的差距,并非在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幼儿缩小与城市中产阶层以个家庭的幼儿之间的差距,反而会导致原本就存在的差距继续扩大。我们应该看到,只要有优质的课程和称职的教师,让农村的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和运算并非坏事,这恰恰是那里的幼儿所需要要的。
而今,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似乎正在亦步亦趋地追随着发源于城市公立教育(特别是城市公立教育中的示范性教育机构)的现成体系。如若我们制定的政策支持这样的状况存在,那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 “学前教育可以怎么回事样“这对于当今我国需要作出巨大努力去普及学前教育的地区而言,恐怕不会是一个有多种回答的问题。道路理很简单,是那些地区举办学前教育的条件使然,这无法回避和掩饰:
这些地区缺少有资质的幼儿园教师,甚至根本就没有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这些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基本难以得到培训的机会,即使获得了短期的培训机会,也基本解决不了他们难以成为称积教师的问题;这些地区的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一般不高,他们对教育自已的孩子一般不会具有优势;这些地区的幼儿由于缺少早期教育的机会,一般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学习方面的能力较差,甚至很差;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各种信息相对闭塞,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甚至极度匮乏。
什么样的条件办什么样的教育,学前教育也一样。这是思考“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脱离了这个基本点,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纸上谈兵“。
由此,我们在思考当今需要普及学前教育的许多地区的“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的问题时,应该有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对幼儿而言,能改善他们所处的弱势地位,能帮助他们为上小学打好基础,解决上小学的困难甚至辍学等问题,而不是在泛泛意义上去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让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始终处于云里雾里,无所适从。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对教师而言要具有“易操作性”。换言之,这样的课程不是简单地将小学的教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而要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这样的课程无需太高准入门槛,无需太多培训要求,能让教师只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上岗,就能“保底式”地实施教学。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既要有教育价值,又要低成本、低消耗。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
(三)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政策是有“时效性”的,政府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需要推进特定的政策,并以此确定期望达成的阶段性目标、为达成目标而需要完成的任务、必须遵循的行动原则以及与此匹配的步骤、措施和工作方式。政策是国家最高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和实践化的反映,包括学前教育政策在内的教育政策也不例外。
政策是有“正误性”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教育政策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错误的教育政策则会导致教育事业走向歧路,甚至毁坏教育事业。
正确的教育政策基于两个基本点:历史条件和国情,离开了这两个基本点,教育政策就有可能导致谬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是基于这两个基本点制定的。
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是当今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调
在当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概据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国情,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应该是当今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调,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应该朝着这个方向推进。
所谓倾斜,指的是政策导向侧重于某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规定“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等,这些都是政策上规定学前教育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的条文。
倾斜往往是不“平”、不“正”的,就是“故意往一侧斜去”,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更“平”、更“正”。例如,“给有户籍的幼儿入园给予补助”似乎是个“公平”的策,但是这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一个现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背景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教育政策;相反,“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看似是个“不平不正”的政策,但是体现的则是政府要通过“二次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应该说,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又如,“发展城市与农村学前教育并举”似乎是个“公平”的政策,但是当今我国城市的学前教育处于优势地位,农村的学前教育处于劣势地位,“并举”的政策只会造成优势的更优势,劣势的更劣势,这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教育政策;相反,“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看似是个“不平不正”的政策,但是体现的则是政府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行政的首位,这样的政策为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应该说,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谁是优势群体,谁是弱势群体
既然学前教育政策应该向社会弱势弱群体倾斜,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分清楚谁是优势群体、谁是弱势群体,然后才能有效地解决如何倾斜的问题。
优势群体与弱势 群体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一般而言,在城市中,相对于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而言,城市贫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进城打工的民工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有文化和技能的民工而言,缺少文化和技能的进城打工的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一般儿童而言单亲家庭的儿童、残障儿童等是弱势群体。
一般而言,在农村,相对于生活在富裕地区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贫困地区、边缘地区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居住在乡镇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居住在村庄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有劳动力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缺少劳动力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家长在身边的农民子女而言,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不仅是因为他们也是公民,应该享受公民应有的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是因为他们相对缺少教育,缺乏资源,是因为他们由此而缺乏社会竟争力,从而可能导致贫穷和处境不利状况的代际循环。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解决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不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不解决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教育的问题,社会和谐与稳定是难以实现的。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受益。换言之,任何一项政策总是会让部分人群受益,让部分人群不受益甚至受损。由此,在思考我国学前教的有关政策问题时,我们要时时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使他们能从政策的倾斜中受益。
将制定与实施政策的立场真正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 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让弱势群体真正受益,这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落实呢?
美国学者理查德.乔治曾说过,“所谓公正,就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权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不管是优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实施的学前教育应该与优势群体有所不同,并通过政策使这样的不同得到保障,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看似公正实质并不公正的事情。要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群体的幼儿缺少的不是“自发的、自主的、自选的,满足自身兴趣和需要的游戏”(也许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一日生活中已有的主要就是学者们所谓的本体性游戏),他们最需要的是做好“入小学准备”,主要是在语言、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准备,而不只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准备。因此,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应该趋向于保证处于弱势群体的儿童在入小学前做好入学准备,给予必要的、有效的“补尝”,在他们入学后不会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而辍学,特别是要能保证他们在入学后的最初几年中学习成绩不落后,以免他们丧失自信心。
由此,在为弱势群体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要强调的是统一的、确何底线的“课程标准”,要强调的是目标清晰的教学内容和材料,要强调的是可以测量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基于这样的思考,对属于弱势群体的幼儿,通过政策去反对他们阅读、理解文字和运算,反对他们去使用读本和操作材料等,那是“本末倒置”的。基于这样的思考,通过课后学校、辅导班等额外辅导帮助处境不利或能力有限的儿童增加受教育的时间,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等,都是可以采取措施;相反通过政策不分青红皂白地“封杀”,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要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弱势是相对而言的,要舍得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谁都知道,越是贫困的人群,他们对于改变现状的需要越为强烈,对于改变他们现状的能力就越为薄弱。在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曾签署过一个《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明确提出联邦政府能够而且必需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成绩差距,确保所有儿童在学业上都能进步,其基本保障就在于将教育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即社会弱势群体所在的地方。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前教育的资源匮乏,因此更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在最需要投入的地方,为社会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推荐阅读:
财政事业的基本成就09-12
成就事业的名人名言07-14
12个字助你成就事业09-22
在拼搏中燃烧青春 在奉献中成就事业07-21
发展慈善事业的对策研究07-17
形容气象恶劣的词语06-18
核能的安全与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12-05
地面气象观测的初步认识10-22
气象分析数字气象站07-30
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和谐发展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