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2024-12-27

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精选13篇)

1.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篇一

我国建筑模板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

近20年来,我国建筑模板技术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飞速发展,特别是从94年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作为建设部在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的10项新技术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至今,取得了显著成效,既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普遍提高,又促进了施工效益显著增长,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液压自动爬模技术的研究成功和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建筑模板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1、我国建筑模板技术的进步

1.1 模板新材料、新产品

1.1.1竹木胶合板模板

竹木胶合板模板的幅面大,自重轻,板面平整,保温性能好,便于锯截加工,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施工中。木胶合板模板,是用酚醛树脂胶浸多层木单片经热压固化胶合并经酚醛树脂覆膜或酚醛树脂浸渍牛皮纸贴面覆膜而成的优质胶合板,常用的厚度为12-18mm。经特殊胶合成型工艺和表面经过有效处理的优质木胶合板,其耐水性能和板面平整度提高,层板粘结力增强,作为模板使用时不易脱层脱皮,并能延长使用寿命。

我国竹胶合板模板的材料资源丰富,其密度和强度都于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的生产工艺基本类似于木胶合板模板,是用竹单片经过不同的编织工艺组坯和酚醛树脂胶合热压成型并经过酚醛树脂覆膜或酚醛树脂浸渍牛皮纸贴面覆膜而成的优质胶合板,也有在竹胶合板的外表面用单片木面覆膜加工成木面竹胶合板模板,常用的厚度为12-15mm。

1.1.2 钢框竹木胶合板模板

竹木胶合板模板除了单张使用外,可锯裁成定型模块,经过封边处理后,与模板钢框组装成一体,作为中型组合模板使用。钢框的高度主要有55mm、70mm、75mm、90mm。板块尺寸常用的有600mm*1200mm、600mm*1500mm、600mm*1800mm三种。

1.1.3平板式玻璃钢圆柱模板

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俗称,它的自重轻,强度高,弹性和韧性好,耐磨、耐腐蚀,是理想的建筑模板材料。根据在圆形筒模中混凝土浇筑初期处于半液态时各向

力学性能相同的原理,采用平板式玻璃钢圆柱模板替代定型的玻璃钢圆柱模板,既节省加工定型圆柱模的专用胎具,又简化了支模和拆模工艺,劳动强度降低,工效提高,施工效果良好。

平板式玻璃钢圆柱模板,是在平板式胎具面上加工制作的厚度为2-4mm的长方形玻璃钢平板,它的长边尺寸依柱高进行设计,短边为圆柱外径的展开长度,两短边缘呈L形的翻边与紧固螺栓用的角钢垫板做成一体。

1.14无背楞大模板

大模板是板块尺寸较大模板的俗称,由面板、骨架、支撑、作业平台及附件等组成。模板骨架又由边肋、次肋、主肋等组焊而成,从模板骨架的结构层次上分为有背楞大模板和无背楞大模板两种类型。

通常所说的大模板是指有背楞的大模板,它的主肋(背楞)与边肋、次肋不在一个结构层次内,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横后竖型大模板,它的次肋方向是横向设置而主

肋是竖向设置在次肋的外侧;另一种是先竖后横型大模板,它的次肋方向是竖向设置而主肋是横向设置。在工程应用中,由于后一种的背楞(主肋)为横向设置,便于穿墙螺栓灵活配置而应用较多。无背楞大模板是指模板骨架的主肋、次肋与边肋的截面高度相同并组焊在同一中心平面内,模板骨架外侧不再设置通常的背楞,面板可为钢面板或木竹胶合板模板。板

块之间相互组拼时,使用短小的附加背楞夹紧背平即可。与有背楞大模板相比,无背楞大模板的自重较轻、刚度较大,并且穿墙螺栓的长度较短,同时它的通用性、互换性以及工艺性等优于有背楞大模板。

1.15胶合工程木梁与工字梁

用胶合工程木制成的矩形木梁和工字形木梁,是用圆木经过旋切、板张制作、胶合与高温加热加压等工艺制作成的层板胶合木制品。其强度与刚度远高于相同规格的实木锯材制品,尺寸稳定性好,克服了实木翘曲、收缩和开裂等问题,同时又保留了木材的天然特性,可作为工具在模板工程中周转使用。比如可替代型钢与木竹胶合板拼装成模板使用,或替代方木作为木竹胶合板模板的水平支承梁使用等。

1.16铝合金梁与铝木组合梁

在模板工程中,用铝合金梁或在铝合金梁上镶嵌小方木替代型钢或钢管与胶合板模板拼装在一起使用,可减轻模板自重,也是替代方木节约木材的一种有效途径。上海宝冶三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种铝木组合梁,上部中间有一凹槽可镶嵌小木条,以便与木竹胶合板模板连在一起,下部设有特殊的滑道,通过安装T形扣件与钢管连成一体,能同时与胶合板模板和钢管配套连接使用,组合成的板梁式模板组合灵活、连接快捷,操作简便。

此外,还有玻璃钢模壳、改性聚丙烯塑料模壳及塑料平板模板、电梯井模板等模板。

1.2模板新工艺、新技术

1.21 早拆模板施工工艺

早拆模板施工是指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以上时,将小跨度(<2m)支撑范围内的模板和水平支承梁先期拆除,支撑系统中的部分杆件也可在拆除模板之后先期拆除,而小跨度范围内的垂直支撑通过支撑柱头的顶板依然支撑着楼板,待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时再拆除。一般称这种工艺为早拆模板晚拆支撑工艺,简称为早拆模板。早拆模板的实现,关键是在进行支撑柱头的构造设计中将直接支承模板的机构与直接顶着楼板的柱头顶板在构造上分开。具有这样功能的支撑柱头称为早拆柱头或早拆托座,其构造形式有多种,如卡板式、丝杠式等。

早拆模板的垂直支撑体系可以是门式架、碗扣架及其他各种支撑,而门式架支撑体系的优点较多,尤其是在支撑系统中的纵横通道更便于支模和拆模,其工效更高。

1.2.2 新型支模架

用于现浇混凝土楼盖的支模体系,除了常用的独立式钢支柱和门式架、碗扣架以及扣件式钢管支架外,近几年涌现出不少新型支模架。

(1)梯形支模架,它是门式架的一种形式,由于它的高度比门式架高,与住宅建筑标准层高的尺寸相适应,所以使支模、拆模更简单快捷;

(2)八角盘轮扣式支架,无锡速接器模板公司将台湾产的圆盘轮扣式支架开发成八角盘轮扣式支架并有较大发展,它主要由带有八角盘连接节点的立杆、横杆和斜杆等部件组成,杆件表面镀锌;

(3)模块式支架,由北京安德固脚手架公司引进法国CRAD模块式支架成套技术,在不少重大工程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主要由带有可同时安装水平杆和斜杆的十字形连接节点的立杆、横杆、水平斜杆、竖向斜杆等部件组成。后两种新型支架的共同特点主要有:立杆材质为Q345低合金钢管,立杆上的连接节点采用特殊材质制造;支架设有自成体系的斜拉杆自锁系统;支架承载力较高、稳定性较好、安全度较大、适用性较强;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加工生产。

1.2.3 悬空支模与桁架支模技术

现浇混凝土水平结构的施工,大都采用传统的满堂支撑架施工工艺,即便采用早拆模板技术施工,虽然模板一次投入量减少较多,但由于支撑间距较小而用量依然较多。如果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利用已施工好的竖向结构或已架设好的水平型钢梁,采用桁架支模施工方法,会使支模工艺得到进一步简化,并能提供可利用的空间,以便于立体交叉作业的快速施工和安全施工。

1.2.4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爬模施工综合了大模和滑模两大施工工艺的优点,是高大竖向结构施工中理想的一种施工工艺。在爬模施工中,继模板与模板互爬、模板与架子互爬两种爬模形式之后开发成功了模板与爬架连体爬升的新形式。它主要由附着装置H型钢导轨、架体系统、模板系统、液压升降系统以及吊篮设备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等部分组成。这种新型爬模是用液压为动力的自动爬模新技术。其主要特征是:(1)架体由主承力架、施工作业架和装饰作业挂架组装而成,能连体上升完成爬模施工,可分体下降进行在结构施工期间同时要进行的装饰作业,如不做装饰作业时可不安装吊篮挂架,使架体高度降低更利于爬升;(2)附着装置具有附着承载、爬升导向和防倾覆等多种功能;(3)主承力架的作业平台宽度不小于2m,能使模板向外移动0.5-0.7m,便于支模拆模和清理模板;(4)由附着在H型钢导轨上的上下爬升箱和液压油缸、油泵等组成的爬升机构与爬升系统,爬升功能和防坠功能合一,爬升平稳,爬升速度快,爬升安全。

2、我国模板技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自从94年建设部把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作为建筑业重点推广的10项新技术以来,虽然我国的模板技术有较大发展和长足进步,并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在推广应用和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研究开发的模板新技术还不完整

由我国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模板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经工程应用表明还不完善、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推广应用。

比如,竹胶合板模板和钢框竹(木)胶合板模板平整度和厚度误差在不少厂家还未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竹木胶合板模板的封边处理技术以及胶合板与钢框间的缝隙处理技术等问题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周转使用的次数较少,常常有开裂现象等达不到使用要求。又如,模板早拆技术,虽然研究开发出多种形式的早拆头,但与之配套的模板支承梁等部件还不配套、不完善,使用不灵活,不利于拆模,不利于不同型号模板的使用等。

再如,爬模架的水平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连接,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螺栓连接,实际操作中是拧得紧了又紧。这样的规定是否科学,这样的操作是否得当,是否利于安全爬升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模板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不广泛,推广应用投入的资金不足

我国虽然开发出不少模板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曾经有一个时期不少省市、不少地方、不少单位也在工程中积极地推广应用,但持续性地、大面积地和广泛性地推广应用与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去说不发达地区的推广应用情况,就是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的推广应用情况也不能令人乐观,常常是新老材料、新旧产品、新老工艺和新旧技术同时并存、同时使用得较多。一些小的承包公司不情愿投入资金用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就是一些较大的集团公司想投入资金用于推广应用新型模板,但由于投标中标过程中的种种原因和进行工程总包与分包过程中的种种情况,也不得不投入较少的资金,在应用新型模板的同时较多地使用不先进的技术,比如密林似的满堂红支架到处可见。

2.3 模板管理机制和模板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

在模板的经营与管理方面,虽然已经涌现出一批生产、销售与租赁的专业厂家或专业公司,并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但大都是属于单纯的租赁性和经营性质,像发达国家模板公司那样既能研究设计和专业加工新型模板产品又能承揽模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厂家和公司为数很少。同时,不少生产厂家的加工设备陈旧,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工艺

不合理,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质量难以达到使用要求。即使是少数厂家有一二套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但使用率很低。

2.4模板工程专业性的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还比较滞后

虽然我国的模板技术有不少的进步,但相应的专业性的施工规程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安全技术标准等行业性标准的制定工作进展缓慢。尤其是混凝土楼盖模板的支撑安全技术标准已编制快20年了,至今还未出台。有的标准虽已发布实施,但由于编制周期较长,等编制好台而又由于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显得不很适用或需要进行修

订补充了。

3、我国模板技术的发展方向

模板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增加施工效益和文明安全施工,也关系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3.1、以清水混凝土为中心,积极完善现有的新型模板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性能良好、价格合理、安全适用和环保节能的各种清水混凝土模板

为防止抹灰脱落直接伤人砸物,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其害,要大力推广应用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而清水混凝土模板并非是指某一种模板,因为通俗地讲,凡能

使浇筑成型后对其表面不再抹灰就能达到清水混凝土建筑或清水混凝土结构相应的质量要求的混凝土的模板,均可称为清水混凝土模板。目前推广应用的新型模板,一般来说只要精心设计和精心加工、精心管理和精心施工,皆可达到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的质量要求。但要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和不断完善,提高其性能,合理使用,满足使用要求。

3.2、因地制宜,研究开发和创新发展质量轻、强度高、刚度大的新型模板材料及节能、环保、适用的新产品

(1)要充分利用我国竹材资源的优势,继续深入研究

由我国自主创新的胶合板模板,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加工工艺,提高竹胶合板模板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要提高对板面平整度和厚度的精度要求,生产优质高档次的竹胶合板模板,努力促进其推广应用;与此同时,要继续创新,研究开发与其他材料的复合技术及其高新产品。

(2)要充分了解我国木材资源的劣势(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1/8),积极贯彻节约木材的方针,在模板工程中要

合理利用木材和尽量做到节省木材。特别是在木胶合板模板的生产中,一方面要采用速生林木做原材料,另一方面要生产高性能高档次的木胶合板模板。此外,在工程应用中要周密地做好配模设计,避免或减少随意性切割,要合理切割和合理使用,并做好封边处理,增加周转使用的次数。

(3)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研究开发替代工程中大量使用的原木方木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铝合金梁和铝合金组合小梁,因其自重轻和刚度大,可作为工具进行重复使用。它既可替代方木作为水平模板的支承梁使用,也可替代型钢或方木与胶合板模板组装在一起作为拼装式模板使用。与模板拼装使用时,可减轻模板的自重和增加模板的整体刚度并可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开发好又要使用好。工程木因其强度高、刚度大和寿命长并又有天然木的优点,在国外用得较多。从新加坡进口的工程木木梁已经在奥运工程中使用,效果良好我们要结合国情,学习这一先进技术,利用速生林木加工工程木木梁,这是我国在模板工程中既要使用木材又要节省木材的最好的途径之一。此外,要因地制宜,研究开发其他人造板模板材料及其新产品。

3.3、大力推广应用早拆模板成套技术,积极研究开发悬空支模技术

经过20余年对模板早期拆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表明这项技术既是模板工程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安全技术,又是节省模板工程材料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应用早拆模

板的好经验和好作法,同时要继续完善和发展这一经济实用的先进技术。

与此同时,要积极深入地研究开发水平楼盖施工的其他支模方法,比如一些单位已经研究开发的悬空支模技术。悬空支模技术一方面把楼盖施工时的各项荷载传递到已浇筑成型的竖向结构上,同时又把其下面的空间留了出来,为立体交叉作业及早投入运行提供了条件,从而大大简化了水平楼盖的施工工艺,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如果把上述两项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将模板早拆的核心技术融入到悬空支模架上,进行 深入研究、开发和创新,将会取得更佳的效果。

3.4、推广应用和深入开发大模板和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经30余年的不断研究与应用,表明大模板施工技术是一项经济实用的技术,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在小流水段工工艺中,它不仅由于板块尺寸较大便于安装与拆卸,而且由于可以流水使用而能减少一次性的模板投入量,同时用它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表面板缝少,墙面平整光洁,能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应继续推广应用。但在应用中应注意:(1)大模板应走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加工的方向,要注意节约,不要单纯地去追求一面墙只用1块非标准模板的作法;(2)设计大模板时,模板的刚度宜大不宜小,板面可以是钢板面,也可以是竹木胶合板模板或其他材质的面板;(3)对板缝及板底等容易漏浆部位要采取有效的防止漏浆措施,提高施工质量;(4)拆模后及时对大模板进行清理,并选好用好脱模剂。

爬模具有许多优点,如前所说它只是在初次安装和最后拆除时才需要塔吊配合,而在爬模施工期间不再使用塔吊,从而使塔吊专门用于其他工艺的施工需要。液压自动爬模能平稳、快速和安全地爬升;爬模用的模板,其构造形式不受限制,即各种构造形式的全钢大模板和各种形式的拼装式模板都能用;拆模装模用的施工平台宽度大于2.0m,非常有利于安全作业,备受各界欢迎。在开发应用中应注意:(1)要结合工程结构与所用模板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爬升机位,安全储备宜大不宜小,即在验算爬升负荷时不要满负荷或超负荷配置;(2)爬模架在爬升过程中是一动态脚手架,为便于同步和稳定爬升,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已经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宜刚柔结合,即竖向结构的刚度要大些而横向则小些,因此在施工现场安装时,附加在爬模架上的用于加强作用的斜杆宜少不宜多。

3.5、研究开发计算机在模板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监控重荷载及高大空间施工中支撑系统的受力情况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融现代设计技术与计算技术为一体的一项高新技术,它的应用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企业现代化科学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CAD在高层建筑墙体模板的设计与配模技术发展较快,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今后应继续结合不同的工程与使用要求,不断完善应用软件的功能。此外,为了避免或减少支模坍塌事故的发生,应开展对重大荷载或高大空间施工时支撑系统进行实时测试、分析和研究,为优化支模方案和安全施工以及为相应规范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

3.6、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模板公司现代化管理技术

积极发展模板专业化研究设计、专业化加工供应、专业化施工与管理的模板工程专业化公司,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施工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水平,走承揽、承包或分包模板工程的专业化道路,促进我国建筑模板业有较大的发展。·

2.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篇二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 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 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 (IT、汽车、轻工、医疗等) 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 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 国际生产工程学会 (CIRP) 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 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 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 不仅光洁度高, 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 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 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 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 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 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 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 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

二、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1、数控技术主要成绩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 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

a.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 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 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 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

b.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的基础上, 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业基地。

c.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

虽然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 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从纵向看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 但横向比 (与国外对比) 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 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 即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

2、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水平

从国际上来看, 对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估计大致如下。

a.技术水平上, 与国外先进水平大约落后10~15年, 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则更大。

b.产业化水平上, 市场占有率低, 品种覆盖率小, 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及成套能力较低;外观质量相对差;可靠性不高, 商品化程度不足;国产数控系统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 用户信心不足。

c.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 对竞争前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滞后。

3、原因分析

分析存在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认识方面。对国产数控产业进程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市场的不规范、国外的封锁加扼杀、体制等困难估计不足;对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及能力分析不够。

b.体系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多, 从系统的、产业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少;没有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的配套体系、完善的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

c.机制方面。不良机制造成人才流失, 又制约了技术及技术路线创新、产品创新, 且制约了规划的有效实施, 往往规划理想, 实施困难。

d.技术方面。企业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能力不强。机床标准落后, 水平较低, 数控系统新标准研究不够。

三、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1、战略考虑

我国是制造大国, 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 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 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 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 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 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 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 首先从社会安全看, 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 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 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 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 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 “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2、发展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 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 用系统的方法, 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 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 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 以整机 (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典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 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 (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 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 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

在高精尖装备研发方面, 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 以“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标, 按国家意志实施攻关, 以解决国家之急需。

3.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E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96-2

0 引言

经过我国专家多年的探索,我国石油的钻井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钻井技术还是比较落后,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亟需解决,比如,钻井速度有待提高、缺乏石油储藏层的保护研究、固井质量不足等。

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和人们生活的需求,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大对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研发,保证石油开采的安全稳定进行。

1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现状

1.1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取得了一定成就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石油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石油钻井技术的研发。从目前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现状来看,油钻井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三维多目标水平井、水平井钻井技术(胜利油田)、自动化钻井技术等。同时,在我国深海钻井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深海钻井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图1所示。在石油开采中,如果使用深海钻井技术,就能克服恶劣的海洋环境,并且具有抗腐蚀性能。由此可见,这样的钻井科研成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些石油钻井技术的例子:

水平井及大位移井的钻井技术在我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它是我国钻井技术中比较常规的一种钻井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种油藏之中。与水平井相比,大位移井的钻井技术更适用于深海之中,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斜井段很长,减少了钻柱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在我国石油钻井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很多年前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就被提了出来,但是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限制,使得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没有被研发出来,现如今,随着我国专家多年来的研究,科技的进步,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它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它能够不让境内的液体流入地层,减少了石油开采的污染程度。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也在我国的石油钻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在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和多分支井之后研发出来的一种新技术。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成本很低,结构与其他钻井技术相比也比较简单,容易操作,未来在我国的应用中潜力很大。

1.2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2.1 钻井速度有待提高

通常情况下,我国石油企业在开采石油时使用的是PDC型号的钻头,但是随着开采石油的难度越来越大,这样型号的钻头已经跟不上环境恶劣的变化速度,严重影响了石油开采的进度。因此,提高石油开采的速度,就必须提高钻井速度,提高钻头的强度等指标。

1.2.2 缺乏石油储藏层的保护研究

在我国的石油开采中,还要注意对石油储藏层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石油企业一般都是比较重视开采技术,忽视对石油储藏层的保护研究,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石油开采的效率。

1.2.3 固井质量不足

在钻井的过程中,固井过程非常重要,如果固井的质量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石油的开采进度。在固井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由于自身缺乏工作经验或者缺乏规范的操作标准,都是使得固井中出现质量问题,同时,我国的固井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的固井技术,提高固井质量。

1.2.4 特殊工艺井技术欠缺

目前,虽然我国的钻井技术有了一定的进展,石油钻井技术也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针对钻井方式的工艺研究来说,缺乏一套理论参考研究知识,也缺乏有相关钻井技术的专家,严重制约了特殊工艺井技术发展。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应该多聘请一些有经验的外国专家,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学习钻井方式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针对以上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石油钻井技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相关技术负责人应该总结经验,不断地对我国石油钻井技术进行创新和研发。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都有哪些。

2.1 石油钻井设备将会朝着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钻井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完善,为了使得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能够在深海地区作业,所以我国的石油钻井设备朝着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已势在必行。同时,石油开采技术朝着交流变频调速电驱动石油机方向发展,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又提高了我国石油开采的质量和效率。交流变频电驱动石油钻机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它能够更好地适应石油开采环境,并且机械结构更加的简单,方便操作;再如,它还能够提高石油开采过程的安全系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2.2 现代信息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给石油钻井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的操作环境,就必须朝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石油钻井中运用3G无线视频监控技术,不仅能够传输石油开采的准确数据,又能简单易行,方便技术人员的操作。与此同时,比如,对于河流及山川等这样复杂的地形,也不会影响3G无线视频监控的使用情况。由此可见,在深海石油开采中,运用3G无线视频监控技术,不仅能够保证石油开采的安全性,又能更加清晰地掌握现场情况。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

2.3 石油钻井技术的智能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在我国石油钻井中,如果运用智能化技术,不仅减少了石油开采的人工成本,又能提高石油开采的安全性和质量。比如,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随钻地震采集装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和采样的精度。从目前我国石油开采的发展现状来看,石油钻井技术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也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智能化钻井技术能够及时地监测油井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石油的开采效益。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开采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总结石油钻井技术的不足,结合我国市场的需求,加快钻井技术创新,为我国石油开采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师璟,吴萍,罗坤.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2(08):161-162.

[2] 黄悦华,任克忍.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J].石油机械,2007(09):157-160+182.

[3] 徐东洋,冯雪晶.国内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9):96.

[4] 洪波.浅谈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4(24):39.

[5] 张雯.浅谈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化技术,2015(09):173.

4.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篇四

近年来,随着保险公司数据大集中的深入推进,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IT)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未来,我国保险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信息技术对行业的发展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保险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将成为企业决策分析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传统的联机事务处理已经不足以让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保险公司必须对其自身业务运作以及相关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方能做出正确决策,不被市场淘汰。当前,保险业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为主的手段去处理,很难发挥其价值,也无法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保险公司只有依靠强大的信息技术,规划先进的系统架构,建立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由联机事务处理向联机分析处理转化,全面、多维度地解读各类信息,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才能准确把握市场,制定符合未来发展态势的决策,为企业的明天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可以为行业产品创新提供保障。产品同质化严重,容易被复制是保险业内部一直存在的现象,这些大大影响了公司的创新积极性。同样作为金融服务业,浦发银行却依靠信息技术的优势规避了这一问题:将产品创新完全架构在功能强大、设计理念领先的IT系统上,不仅使企业能够快速相应市场的需要,又提高了复制的门槛。竞争对手要想复制类似的服务,除了要了解产品的设计模式,还很可能不得不修正自身的系统,这显然大大增加了复制的难度。浦发银行的成功值得保险业借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创新,而且还能保护创新成果,以推动全行业的创新意识。

强大的信息技术有助于保险公司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辟新渠道。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在《中国保险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与变革》中指出:到,中国的保险企业会采用新的渠道模式赢得客户,新兴的电子渠道将演变成一种重要的销售渠道。新兴的电子渠道包括:网络、电视购物频道、移动设备、自助售货亭等。目前,我国保险业已涉足网上销售,其他的电子渠道也在探索之中,这其中有许多的问题,如交易的安全性、销售中双方的交互以及后续服务等,都需要依赖信息技术来解决。谁率先取得突破,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同为金融业的招商银行正是由于较早开始项目攻关,才在国内首家推出“一网通”和网上托管银行业务,成为同业中的佼佼者。招行的成功充分证明,信息技术将成为保险业争夺未来销售渠道的重要武器。

信息技术有助于提升保险业的服务质量。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多,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服务质量成为保险公司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强大的信息技术可以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快、更好、更安全的服务,从而直接提升行业的服务质量。证券业的成功案例就充分证明了这点,,证券市场交易量猛增,但各公司的业务系统经受住了考验,以稳定、方便、快捷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据业内人士称,自开始,各大证券公司都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成功完成了系统的扩容升级,从而保障了大行情来临时公司业务的顺畅。目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业务规模增长迅速,要保证未来的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样必不可少。

信息技术将推动保险业的专业化、集团化发展。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可能向专业化经营转型,而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则可能实现集团化、跨行业发展。专业化保险公司对内必须经历业务单元优化、流程优化,最终实现企业优化,对外则需要加强与外部伙伴的合作,而内部优化和外部合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集团化发展的保险企业则可能涉足银行、证券等各个领域,实现跨行业经营,这就要求在内部不同系统间实现标准化信息传递。同时,随着跨行业数据的高度集中,系统在逻辑架构、稳定性、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管理方面也会出现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一切,都会对信息技术提出新的挑战。

保险业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展望

加速保险业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进程。保险业是数据和信息密集型的产业,充分利用全行业的数据,才能构筑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因此,推行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行业的信息共享势在必行。我国保险业的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起点较高,必然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笔者认为,行业在推进标准化的过程中,可采取由外而内的方法,先在市场规模大、技术力量强、业务有代表性的公司之间建立统一的外部信息交换端口,然后逐步改造公司的内部系统,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行业统一信息标准,成熟后再全面推广。

培养技术与业务能力兼备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金融业内部还存在这样的现象:业务部门认为技术部门不能完全满足业务需求;而技术部门则抱怨业务部门需求不清,对项目的可行性考虑不足。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分歧是保险业信息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公司可以挑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之全面掌握业务架构和流程。他们将兼备技术和业务的才能,一方面在部门之间协调、沟通,确保相互间顺利配合;另一方面对项目开发全程跟进,在实践中随时调整需求,并承担后期的系统测试以及培训等工作。

细分客户群体,找到价值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挖掘。建立多维数据仓库,深入开展数据挖掘,是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保险业的数据仓库建设尚未高度成熟,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挖掘,才能产生较高的效率。承保利润率低是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根据20/80原则,金融业的绝大部分利润(80%)是由少部分客户(20%)创造的。公司在开展数据挖掘时,应将重点放到这少部分客户的搜索和分析上,锁定范围,深入研究,挖掘优质客户的内在价值,提高企业的业务质量。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进一步拓展网络销售渠道。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网络成为了新销售渠道的重点。当前,公司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信息技术的攻关:加强系统安全策略,保障网络通讯安全,增加网上交易过程中双方的互动环节,使网络销售渠道进一步成熟完善,得到客户的普遍接受。同时,对一些单均保费规模小,但发展空间大的险种(如家财险),可重点考虑作为网络销售模式的试点。

5.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篇五

黄榕

(琼州学院理工学院 海南 五指山 572200)

摘要: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对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工程技术的概念也特点以及我国表面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关键词:表面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0 引言

表面工程是个涉及面极其广泛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发展不仅在学术上丰富了材料科学、冶金学、机械学、电子学、物理学、化学、摩擦学等基础学科,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在实际应用上,为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各种设备零部件表面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材料的失效,如,疲劳、磨损、腐蚀、氧化、烧损以及辐射损伤等,一般都是从表面开始的,表面的局部损坏又很快造成整个零件失效,最终导致设备停产。由表面失效带来的破坏和损失是很惊人的。中国机械工业每年所用的钢材,约有1/2是消耗在备件的生产上,备件中的大部分是由于磨损寿命不高而失效的。因此,采用表面技术,根据需要,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会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资源,提高生产力,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表面工程技术也逐步发展成为新型材料制备工艺,其中,既有作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如,电铸成型、气相沉积特种材料(热解石墨、六方氮化硼、碳化硅)、喷射成型等,又有薄膜和微细加工工艺。后一类技术正致力于向更低的特征尺寸扩展,使得先进的微小尺度特征表面工程技术正在逐步成为支撑IC产业发展的微/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面工程具有学科的综合性、手段的多样性、广泛的功能性、潜在的创新性、环境 的保护性、很强的实用性和巨大的增效性,是当代材料科学技术、低温等离子体、真空科技等高技术的重要交叉领域和发展前沿。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1]1 表面工程

1.1 表面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表面工程,是经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工程技术复合处理,改变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等,以获得所需要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表面工程是由多个学科交叉、综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以“表面”为研究核心,在有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零件表面的失效机制,以应用各种表面工程技术及其复合为特色,逐步形成了与其它学科密切相关的表面工程基础理论。表面工程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以多种方法制备出优于本体材料性能的表面功能薄层,赋予零件耐高温、防腐蚀、耐磨损、抗疲劳、防辐射等性能,这层表面材料与制作部件的整体材料相比,厚度薄,面积小,但却承担着工作部件的主要功能。

国家的节能节材“九五”规划中曾将表面工程应用作为重大措施之一,并列为节能、节材示范项目。材料表面改性作为传统材料性能优化的基础研究也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优先资助域。由于表面工程的显著作用和重要地位,许多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及其基础理论研究被列入了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例如,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的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家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表面工程适合当今国际社会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近年来,复合表面工程和纳米表面工程已成为表面工程领域新的研究发展方向。1.2 表面工程技术体系

20世纪60—70年代,电子束、激光束、离子束技术的实用化并进入材料表面界面加工技术领域,使表面技术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表面工程技术在机械制造、冶金、电子、汽车与船舶制造、能源与动力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中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表面工程已成为世界上20世纪80年代10项关键技术之一及20世纪90年代加强研究的9项科技项目之一,并形成了跨多种学科的一门边缘科学,成为涵盖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冶金、机械、电子与生物等领域的新型的交叉科学。

表面工程技术的体系如下图:

[3][2]我国表面工程技术发展

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至今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对钢进行淬火,并利用大豆中分解出来的N,C元素富化烧红的铁剑表面,以增强其强度和韧性。但总体上看,表 面技术的发展是缓慢的,种技术也局限于具体的应用中而互不关联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系统。直至20世纪后半叶,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的表面技术蓬勃发展,各种学科和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表面工程学应运而生。目前,表面技术在制造业中举足轻重,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关键技术之一。[1]2.1 复合表面工程技术

表面工程技术的复合,能够形成新的涂层体系,并建立表面工程新领域。单一的表面工程技术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日益苛刻工况条件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发展了综合运用两种或多种表面工程技术的复合表面工程技术,或称为第 2 代表面工程技术,这种复合表面工程技术,通过最佳协同效应,获得了“1+1>2”的效果,解决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发展中特殊的工程技术难题。

目前,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如热喷涂与激光重熔的复合、热喷涂与刷镀的复合、化学热处理与电镀的复合、表面强化与喷丸强化的复合、表面强化与固体润滑的复合、多层簿膜技术的复合、金属材料基体与非金属材料涂层的复合等,复合技术使本体材料的表面簿层,具有了更加卓越的性能。采用金属―油漆涂层,可以在不需要维修的情况下使用25—40年,使油漆层获得最充分的应用年限;此外还有,对金属基体进行先期淬火渗碳处理,然后在渗碳层表面再进行钛沉积;采用加热和热化学的方法对表面淬火层进行抛光;综合应用渗氮处理和渗硼处理;采用PVD和CVD的方法进行真空沉积涂层,并同时进行离子注入;等离子加热与渗碳结合同时用于处理材料的表面等复合技术。

复合表面工程技术将在新世纪中不断得到发展,今后将根据产品的需要,进一步研究运用各种表面工程技术综合或复合,以达到最佳的优化效果。2.2 纳米表面工程技术

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纳米表面工程”的新领域应运而生。纳米表面工程是以纳米材料和其它低维非平衡材料为基础,通过特定的加工技术或手段,对固体表面进行强化、改性、超精细加工或赋予表面新功能的系统工程。表面工程中纳米材料研究的基础问题:①纳米材料覆层与基体的表面、界面问题;②纳米材料在表面工程覆层制备动态过程中的冶金、化学、物理等过程;③表面覆层中纳米材料与其它材料之间的协同效应。

从1997年开始,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内首先提出了“纳米表面工程” 的概念,并开展了纳米粉末表面工程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纳米粘接剂技术、纳米电刷镀技术、纳米添加剂技术、纳米固体润滑干膜技术、纳米热喷涂技术和纳米涂料技术等。2.2.1 纳米热喷涂技术

热喷涂技术在表面工程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如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高速电弧喷涂、气体爆燃式喷涂、电熔爆炸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和真空等离子喷涂等。纳米热喷涂技术就是以现有热喷涂技术为基础,通过喷涂纳米材料而得到纳米涂层。

热喷涂纳米涂层可分三类:单一纳米材料涂层体系;两种(或多种)纳米材料构成的复合涂层体系;添加纳米颗粒材料的复合体系,其中添加陶瓷或金属陶瓷颗粒的复合体系较容易实现。目前,完全的纳米材料涂层由于技术繁杂、难度大,离应用还有相当距离。大部分的研究开发工作集中在第三种,即在传统涂覆层技术基础上,添加复合纳米材料,可在较低成本下,使涂覆层功能得到显著提高。

纳米热喷涂技术为零件表面强化提供了最新技术手段,提升了装备再制造的技术水平,扩大了装备再制造的使用范围,使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成为可能,效果非常显著。

[5]

[4]2.2.2 纳米电刷镀技术

电刷镀技术具有设备轻便、工艺灵活、镀覆速度快和镀层种类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表面修复与强化,尤其适用于现场及野外抢修。纳米电刷镀就是在镀液中添加了特种纳米颗粒的新型电刷镀技术。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纳米电刷镀复合涂层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尤其提高了耐高温磨损及抗接触疲劳性能。例如在快速镍镀层中添加经改性处理的纳米Al2O3、SiC和金刚石粉后,其显微硬度和抗微动磨损性能明显高于传统快速镍刷镀层。纳米电刷镀层的硬度是不含纳米颗粒电刷镀层的1.5—1.7倍,耐磨性是1.6—2.5倍,抗接触疲劳寿命由105周次提高到106周次,可服役温度由200℃提高到400℃。纳米电刷镀技术已在装备再制造中得到具体运用,解决了重载车辆、舰船和飞机发动机再制造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2.2.3 纳米固体润滑技术

固体润滑是指利用固体材料本身的润滑性来减轻接触表面之间磨损程度的润滑方式,它是对流体润滑的有力补充,一般用于高温、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氧化和强辐射等特殊工况。固体润滑不仅可用于无油润滑的千摩擦场合,也可以广泛用于有油润滑的情况,形成润滑效果更好的“流体+固体”的混合润滑。对黑色金属材料进行低温离子渗硫处理,可在材料表面得到厚度不超过10um,并具有纳米结构特征的FeS固体润滑涂层。纳米固体润滑技术已用于发动机缸套一活塞环、喷油嘴针阀及滚动轴承等精密偶件的减摩,寿命延长均在1倍以上。2.2.4 纳米粘接技术

纳米粘接技术是指将特殊功能纳米颗粒和常规填料(如石墨、二硫化钼、陶瓷粉末等)与高分子聚合物相混合并涂敷于零件表面实现特定用途(如耐磨、抗蚀等)的一种表面工程技术。例如,含纳米金刚石的胶粘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很高的胶接强度,耐磨性和胶接强度随着纳米金刚石粉在胶粘剂中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加入量为8%时,耐磨性是未添加的2.2倍,拉伸强度可达50 MPa,比未添加的提高27.5%。[7]

[6]3 表面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3.1 不断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到表面工程领域

为了追赶世界科技发展速度,使我国的科技发展立于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我国不仅要把先进制造技术列入国家“十五”科技计划体系,实现制造强国和制造大国的目标,而且针对我国国情,更要进一步把“再制造工程”列入国家重要科技发展专项计划中,才能真正使这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任务落实在实处。要促进表面工程的发展,就必须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应用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在表面工程领域中将不断应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发展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表面工程技术,并完善表面工程技术设计。

推广机械化、自动化的表面涂层制备方法,特别在加工复杂形状零件及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时,推广将十分有益。

3.2 发展节能、节材、降耗、少污染的表面工程技术

20世纪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任意开发和对环境的无偿利用,造成全球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其中机电产品制造业是最大的资源使用者,也是最大的环境污染源之一。据统计,1996年全球有2 400万辆汽车报废 到,2000年全球将有2000万台计算机被淘汰。随着21世纪到来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为目标的先进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节能、节材、降耗、少污染的表面工程技术成为社会的重要课题。

低能耗的表面工程技术,例如通过大气或真空等方法代替盐浴池处理;采用高能量(但能耗低),光束方法及技术(如激光、电子、离子、等离子体),在表面工程技术中尽量减少涂层材料及基体材料的消耗。[4]4 总结

随着人们对低成本、高性能产品的追求,对产品外观的美、对环境协调美以及生态平衡美的追求,21世纪任何工程、任何产品的设计将会也必然会将表面设计纳入总体设计中,表面工程技术也将会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同时,这种理念也将进一步反作用于表面工程学,使其自身得以更为迅猛的发展。[3]参考文献:

6.我国湿地概况与发展趋势 篇六

湿地是内部过程长期为水所控制的`水-陆过渡的复合生态系统.综述我国湿地资源的概况,指出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但存在较为严重的湿地退化现象.从湿地功能和效益开发、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恢复与重建三方面总结了国内湿地研究的重点,并对未来湿地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 者:张静 江生荣 钱振晗 陈红威 ZHANG Jing JIANG Shengrong QIAN Zhenhan CHEN Hongwei 作者单位:张静,ZHANG Jing(新沂市林业中心,江苏,新沂,221400)

江生荣,钱振晗,陈红威,JIANG Shengrong,QIAN Zhenhan,CHEN Hongwei(新沂市林牧业局,江苏,新沂,221400)

7.我国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七

1 采矿技术现状

目前, 我国常用的采矿方法以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充填采矿法为主。新的工艺、技术以及设备, 使我国的采矿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

1.1 空场法

由于地下空场采矿法大孔、深孔、空场、大采场和阶段出矿的特点, 所以, 在地下采矿的过程中被使用的几率很高, 尤其是在南非和加拿大等地有着绝对的优势, 尽管其中的落矿方式会有不同, 但是均是空场采矿法, 加上大型的转载设备, 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开采的强度。这一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在我国很快也得到推广应用, 使得采矿强度和工效大大地得到提高, 出矿的成本也降低很多, 真正地实现了高效率、高效益的采矿。

1.2 崩落法

在冶金地下矿山应用达到80%的比例的是无底柱2分段崩落法, 这是另一种安全、高效的采矿方法。目前在我国的发展长达十年之久, 由最初的小参数逐步的加大, 使得每一次的崩矿量大大地增加, 采取大参数及其综合技术措施之后, 不仅提高了全员的劳动生产率, 减少了工作量, 而且大大地提高了采矿的强度和降低了成本, 获取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所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未来的采矿应用中将会更加的广泛。

1.3 充填采矿法

充填采矿技术具有各工序和机械化及设备大型化的特点, 尤其是在落矿、支护以及出矿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充填工艺技术中, 胶结充填技术发展非常快。从分级尾砂胶结充填到全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 再到不脱水、不收缩的全尾砂胶结充填, 经历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在回采工艺方面, 提高分层分段高度直至发展大孔落矿, 采场结构参数的改进, 实现了盘区机械化充填, 这样充填系统就进入了半智能化的阶段了。近些年, 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充填采矿工艺在我国试验成功, 日益进步的采矿技术, 填补了我国采矿领域的许多空白, 使得我国的地下金属矿的被动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扭转, 矿山大规模、高效以及低成本的开采有了新的途径。同时, 也预示着我国的采矿技术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1.4 原地溶浸采矿法

将采、选、冶技术结合起来, 并且直接从地下提取金属的开采工艺非原地溶浸采矿法莫属, 常见的有20多种金属矿床都可以应用溶浸采矿, 例如铀、铜、金、银等。

2 金属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推进了我国采矿工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采矿经济的同时, 对于社会的责任也不容忽视, 需要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并加以控制, 来适应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所以, 采矿技术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2.1 采矿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高效化

目前, 虽然我国的采矿技术有一定的进步, 但是, 全盘地实现机械化还是极少数的, 这样低水平的工艺制约了我国的高效率采矿。所以要加大研究大孔穿爆设备、中深孔全液压凿岩机具、井巷钻进机械、以及铲运机为主体的装运设备、振动出矿和连续采矿及与之配套的辅助机械等系列设备, 实现无轨化、高效化和半自动化、自动化是矿山设备的发展趋势。

2.2 深井采矿技术

随着我国浅部资源的日益枯竭, 需要不断地向深部挖掘, 对于深井的采矿虽无明确的概念和定义, 但是, 一般把深度超过1000 m的矿山称为深井采矿。由于矿藏埋藏较深, 地压增大, 岩温增高, 所以, 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曾遇到过的技术难题, 比如矿山的提升、排水、支护、通风等诸多方面的困难都会随之增大, 这样就要求采矿工艺技术和机械设备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只有不断地提高采掘技术和矿山机械设备性能, 发展安全、高效、低耗采矿技术, 才能开采越来越多的深矿资源。

2.3 发展绿色矿山

在采矿的过程中, 不但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 也会遗留许多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物如果处理不好, 将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 国内外环保专家都呼吁对矿山环境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 寻找废物利用的方法, 保证低环保费并强调建立无废料矿山和洁净矿山。最后就是将无废和少废采矿技术纳入国内外采矿技术发展规划, 成为国内外金属采矿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4 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矿山

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为采矿工艺技术带来的革命性的突破, 其在采矿工程设计、生产调度、系统监控及灾害预报等方面的应用潜力还有待深度的挖掘, 得到长足发展。数字化矿山是对于整个矿山整体的数字化再现和认识, 以矿山各个应用技术软件为工具, 以高效、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为手段, 最终实现高度信息化、自动化、高效率, 以至实现无人采矿和智能采矿。矿山高速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了采矿现场的各个工序的实际采集数据并实施监控, 使各种采矿工序融为一体, 对于各工作环境可以做出灵敏的反应, 并实现可靠和准确的智能化实时管理。这是一项涉及许多技术领域和组织生产部门的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虽然这项工程还有点遥远, 但那是只要我们肯实践、肯钻研, 抓住机遇, 迎难而上, 就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数字化矿山的开采和建设, 从而使得我国的采矿产业发展成为一条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采矿信息技术也将是国内外金属矿山的共同发展方向。

摘要:就目前常用的采矿工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为我国的采矿行业指明发展道路。

关键词:采矿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滑晓晖.采矿技术发展六大趋势[J].江西地质, 2001, (3) .

[2]聂辉成, 子彦.日本采矿技术研究新进展[J].采矿技术, 1994, (3) .

8.浅谈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八

关键词: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机械制造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向机械产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成套化的趋势发展,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

一、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首先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第三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第四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首先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其次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第三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第四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三、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总之,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9.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篇九

(1)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将不断完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加大,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将会更加强劲。电子商务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将促使全社会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不断增强,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法规将不断出台,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将不断完善。同时,也促使物流、信用、电子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更全面的展开,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

(2)电子商务应用将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电子商务交易额呈现稳定持续增长态势;在区域发展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东南沿海的电子商务在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辐射力也逐渐提高,将促进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在企业应用方面,在国家、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协助下,将促进企业由非支付型电子商务向支付型电子商务发展、协同电子商务的发展,深化企业应用水平。

(3)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加大,加速形成经济竞争新态势

在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占据综合类B2B领域绝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在综合网站市场之外寻求专业化细分领域的发展。电子商务正在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入的融合,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电子商务服务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带动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服务形成的从低端技术环节到中端支撑环节再到高端应用环节的电子商务服务链在我国结点饱满,一个全新视角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群正在形成,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5)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电子商务新的应用领域

10.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篇十

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尤其是高净值群体的增加,财富管理作为一个新概念越来越受到金融投资界的重视,不仅以渠道业务为传统优势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等机构纷纷宣称致力于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而且以主动投资管理为传统优势的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也纷纷制订了向财富管理机构转型的目标。那么,什么是财富管理,财富管理在我国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又是如何?本文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什么是财富管理

对于财富管理的概念,目前业内尚无共识。借鉴国际经验,财富管理一般是指财富管理机构根据高净值客户(个人和企业)不同人生(发展)阶段的财务需求和收益风险偏好,为客户进行相应的财务规划,通过现金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保险保障、税务筹划、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等手段,对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帮助客户达到满足财务需求、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

依此定义可见,财富管理和目前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或个人金融业务)、信托、券商、第三方理财等机构从事的渠道业务是不同的,财富管理更强调的是管理机构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而这些机构是大多不具备这个能力的,它们目前所做的主要是金融产品代销,更像一个 VIP 金融超市。

不仅如此,财富管理与目前金融投资界的资产管理或投资管理是也有区别的:

首先,范畴不同,三者之间是依次包含关系,财富管理包含了资产管理的范畴,后者又包含了投资管理的范畴;另一方面,财富管理机构与客户的主被动角色不同,财富管理业务中管理机构是主动角色,根据客户情况主动为客户提供财务解决方案,而在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中是被动角色,均是在客户制定了财务解决方案后被动接受客户的投资委托。举个例子,客户甲面对财富管理机构乙丙等,财富管理是乙或丙为甲量身定做财务解决方案,例如根据市况提供包含股票、债券、外汇、房地产、保险产品等投资工具在内的大类资产配置计划,并组织实施;投资管理是甲在决定了财务解决方案后在实施过程中,乙接受甲的委托投资股票产品,丙接受甲的委托投资债券产品,等等。

其次,服务形式不同。财富管理依托的是服务,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依托的产品。

最后,服务宗旨不同。财富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

二、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严格来讲,我国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财富管理行业,但若把金融产品渠道销售、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业务涵盖进来,则财富管理主体众多,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渠道业务为传统优势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等机构,另一类是以资产管理或投资管理为传统优势的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

依各财富管理主体不同,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大致如下:

1.商业银行年代恒久远

笼统意义的财富管理业务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6 年,财政部通过银行等渠道向个人发售国债。当然,如果把银行储蓄也算在内,历史则更久远。

2、90 年代夭折的萌芽

年代股市创立之后,有一些萌芽状态的财富管理主体出现,如淄博基金等老基金(有别于现在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各类投资管理公司以及券商委托理财等,但行业发展混乱,如非法融资、挪用客户保证金、恶庄横行等乱象横生,最终被清理整顿夭折收场。

3、公募基金—期待涅槃者

1998 年规范后的首只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成立标志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真正萌芽,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股票投资管理领域发挥着主力军角色,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98 年-2006 年:依靠制度优势、人才优势与政策保护(牌照垄断)迅速占领了 A 股投资管理市场,获得第一次的快速发展;

2)2006 年至 2007 年:依托 A 股大牛市,以股票二级市场投资的相对收益模式为主,管理规模爆发式增长,规模一度高达 3.27 万亿,获得了第二次的高速发展;

3)2008 年至今:由于信托制代理机制弊端显现、人才激励机制缺位、股市低迷导致相对收益模式已渐落伍、牌照垄断消失竞争者涌入、产品同质化、渠道单一化、投资行为短期化等原因,公募基金发展已遭遇瓶颈,人才持续流失,管理规模相对于银行理财和信托等其它竞争者不进反退,目前已减少 2.5 万亿元,行业地位已由独步天下演变至六分之一,公募基金业务江河日下趋势已定,诸如专户业务和基金子公司等非公募业务刚刚艰难起步,今后唯有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产品创新化、客户定位差异化、财富管理业务多元化等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成功“凤凰涅磐”。

4.私人银行—谋动者,信托公司—整固者

2009 年以来,在 4 万亿刺激政策及其后续紧缩效应的助力下,银行理财和信托获得猛发展。由于股市持续低迷,公募基金缺乏赚钱效应,负利率环境、银根收紧、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融资的大规模扩张催生了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其中银行理财规模短短 3 年就由 2005 年的 2500 亿元突破到了 2012 年的 7.6 万亿元(销售额 16.5 万亿),信托业资产规模已由 2007 年的3500 亿元左右增至 7 万亿元。

由于掌握渠道和客户优势,银行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先天优势最为明显,但目前无论私人银行业务还是个金业务均还停留在金融产品代销的初级阶段,销售佣金和利差还是其主要盈利手段,导致“客户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缺乏土壤,真正获得投资者认可并向财富管理机构转型尚需突破转变盈利模式、分业经营政策、提高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激励机制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瓶颈限制。

信托公司是 09 年以来规模发展最迅猛的金融机构,目前大有一举取代保险公司成为中国第二大金融机构之势,这一方面源于它特殊的行业地位(当然,这也是最尴尬之处),监管是基于货币市场的,但它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同时涉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投资等多领域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2009 年以来金融脱媒和银行表外资产大扩张的环境使得这种特殊的监管体制如鱼得水。但值得指出的是,信托业务这几年的爆发基本附属于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张,而且仅发挥着“融资渠道”功能,缺乏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今后在货币条件变化、监管政策变化以及资本市场创新政策实施后又将面临券商、公募基金的直接竞争的环境中,姑且不谈发展,信托公司能否整固目前行业地位业已面临着严峻考验。

5、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后发抢跑者

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一直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一员,在整个 90 年代基本处于管理混乱时期,违规融资、违规投资、挪用客户保证金等乱象相伴相随,一直到 2005 年券商清理整顿后才步入规范时期,但由于缺乏盈利模式一直没有起色,2011 年底规模仅 2600 亿元左右。

2012 年以来,随着信托公司现金管理类业务受到政策限制,券商资管开始接棒对接银行理财池业务,仅短短一年时间规模突进,至2012年底规模已达1.89万亿,但绝大部分是通道业务,主动投资管理型业务仍无起色,通道业务不仅赚吆喝不赚钱,而且又涉及银行资产归表的政策风险,2013 年以来重又面临被清理规范的窘境。

由此看来,虽然 2012 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鼓励券商创新,政策环境最为有利,而且券商又是除银行外极少拥有渠道优势的金融机构,并具有经纪、投行、研究、资管等多业务协同便利,因此资产管理业务普遍被看做是券商创新业务的重点,认为其在众多财富管理机构中有后发抢跑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券商资管仍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内部资源整合缺乏体制创新、人才匮乏、业务单

一、缺乏产品创新、资本市场环境不佳等,券商如何解决这些瓶颈,实现资管业务突破仍需摸索。

6、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先天优势者

自 2003 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诞生以来,依托于中国第二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2012 年底已达 6.8 万亿元),已成为除主权基金外中国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其管理资产规模目前已近4 万亿元。

保险资管的优势主要有三,一是资金优势,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背靠保险母公司天生不差钱;二是投资业务领域日趋广泛,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全面覆盖权益类投资、固定收益类、外汇投资类、产业投资类等高中低不同风险业务领域的资产管理机构,尤其是固定收益投资能力在国内应属领先;三是以绝对收益为主的投资盈利模式符合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除此之外,保险资管 2012 来又频迎利好:之前由于政策限制仅能管理保险业内资产,2012 年保监会出台政策允许对外发展受托资产管理业务,2013 年新基金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发行公募产品,这意味着保险资管可以打开大门做生意了,政策环境极为有利。当然,保险资管打开大门与其它财富管理机构直面竞争尚需解决好其传统顽疾—体制僵化,估计尚需时日。

7、私募基金—灵活创新、方兴未艾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的类别主要有证券投资类、股权和风险投资类、第三方销售类三种。

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自诞生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展十分快速,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培育出了像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这样的投资大师。在我国 2003 年规范的阳光化证券类私募基金开始出现,并依托 2006-2007 年的 A股牛市获得一定发展,但由于新生行业经验不足,尚未找到自身适用的发展模式,业务领域以 A 股二级市场投资为主,并采取相对收益的投资模式,基本属于公募基金的附属品,不仅不能满足投资者不同收益风险的偏好和投资目标日益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而且在相对收益渐失人心的市况下,2008 年以来的股市持续低迷导致行业整体陷入困境,管理规模一直徘徊在 1700 亿元左右并略有缩水。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 基金、并购基金): 在中国出现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9 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银行,真正引发市场关注始于 2004年美国的新桥资本(New bridge Capital)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控股权(严格讲属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的并购基金领域),之后国内外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开始风起云涌,如凯雷、黑石、KKR、鼎晖、红杉、弘毅等。2009 年开始的创业板造富效应引发了全民 PE 热,市场一度传言有2万亿的 PE 资金逐鹿创业板,但2012 年开始的 IPO 暂停给予 PE 热以重大打击,大量 PE 产品到期无法退出,目前整体行业已陷低迷,后续发展高度依赖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进展。相对于PE 基金,并购基金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整合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可追溯到 1985 年政府主导设立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但由于违规、亏损等原因以关闭告终。VC 的真正兴起始于 1998 开始的网络热,网络股泡沫破灭后一度沉寂,但 A 股市场分别始于 2004 年和 2009 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造富效应又重新激发了行业活力。

经历困境后,私募基金行业经营经验积累迅速,在财富管理各细分领域均有成功探索经验,尤其是已逐渐认识到绝对收益的重要性。由于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具有经营团队激励机制到位、经营机制灵活、业务创新便利、发展基数低、政策空间渐次宽松等竞争优势,尤其是新基金法在规范鼓励的监管政策基调下,允许私募公司发行公募产品,私募财富管理公司目前渐成产业资本进入金融产业的热点领域,私募基金行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份额将显著提高,投资模式绝对收益化、产品设计创新化、公募私募融合化将成为显著特征。

三、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

从上述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已经走过萌芽期而步入成长期,在现金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细分领域已有众多机构进行了有益探索,主要包括以渠道销售业务为主的私人银行、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以及以主动投资管理业务为主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

从各类财富管理主体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严格讲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真正的财富管理行业,原因如下:

1、尚处于狭义的产品销售和投资管理阶段,还不能满足客户包括现金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保险保障、税务筹划、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等在内的整体财务需求;

2、尚处于“以产品为中心”阶段,以向客户推销产品为主,还没有实现财富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缺少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定制化”服务;

3、从事主动投资管理业务的财富管理机构大都业务单一,或以权益类投资为主、或以固定收益投资为主,为客户独立提供大类资产配置服务的能力欠缺,尚不能满足客户高中低不同的收益风险偏好;

4、以渠道销售为主业的银行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盈利模式不利于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因为其盈利主要来自利差收入或销售提成,而非客户端收费,因此“以客户利益为主导”不过空话一句;

5、财富管理所依托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备,比如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等尚未完成的背景下,金融投资工具匮乏,业务创新空间受限;

6、市场竞争同质化;

7、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不完善。

四、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仍不成熟,但从制度红利释放、居民财富积累、金融市场发展、管理机构日趋成熟等角度看,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一)新一轮制度红利释放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时代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其“增长红利”的基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的释放,其中制度红利有两次集中释放,第一次是市场化改革,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和 92 年南巡后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为标志,第二次是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

当前中国经济的调整已不仅仅是周期性调整,而是已进入潜在增长率趋势性下降的被动转型期,由于中国经济存在制度政策改进空间大、区域经济发展有再平衡动力、人口消费潜力大等有利因素,因此转型成功大有希望。在人口红利已渐消失的背景下,经济“浴火重生”高度依赖于第三次的制度红利释放,即由“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转向“制度和劳动生产率红利”的释放,其在经济领域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金融改革: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重点是破除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资本攫取的不正常超额垄断利润,倒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的利益再平衡;

二是放松垄断:理顺要素价格扭曲、提高效率,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三是土地改革: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四是完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税体制。万事开头难,以金融改革破冰来释放改革红利已成当务之急并已悄然启动,在此方面,政府近年来依轻重缓急已经并将采取三项政策举措:

一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包括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等;

二是利率市场化,包括贷款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允许设立民营外资银行等;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包括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下开放。

在金融改革方向明确的背景下,还存在一个政策效力的实施主体问题。对此,指望银行这个既得利益者“革自己的命”显然不切实际,其政策效力必然也只能依赖于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充当融通中介功能的众多非银行财富管理机构来实现,如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资管、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等,因此,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那么,现在开始将迎来财富管理行业的黄金十年。

可见,面对新一轮制度红利释放的时代机遇,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二)居民财富积累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1、中国高净值群体数量迅速增加

首先,伴随 30 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积累了大量财富,其中更是涌现出了大量的高净值群体阶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更将扩大居民财富增长空间;其次,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产业资本领域出现了大量闲置资金;最后,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预期的消失,居民财富配置将逐渐由不动产转向金融资产。这三者共同催生了大量的财富管理需求,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有资料显示,截至 2012 年底,中国个人拥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 73 万亿元,其中在 600 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共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 21 万亿元之巨。同时,居民财富积累正以较高速度增加,例如 2008 年国内资产超过 600万的高净值人群达 30 万人,共持有 8.8 万亿的可投资资产;2010 年达 50 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 15 万亿;2011 年达 59 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 18 万亿,2008 年至 2011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均达 30%,2012 年增速虽有下降,但也达 17%,可见高净值人群及其可投资资产增速之快。

不仅如此,就亚太地区而言,高净值人群(拥有 100 万美元以上)2011 年底达到 337 万人,已超过北美的 335 万人和欧洲的 317 万人,中国及亚太地区居民的财富总值和理财需求大幅增加。

2、目前中国高净值客户的共性特点:

1)资产配置极端化。一方面,喜欢持有现金或流动资产(获取安全感),另一方面,偏好有形资产,如房地产或实物资产等(与近几年资产价格上涨有关);

2)投机性及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喜欢股票等高风险金融产品(07 年牛市致富情结的延续);

3)期望低风险高回报(30 年来财富积累高增长的思维惯性);

4)控制欲强(主角情结,与个人创业背景有关);

5)投资理财观念加强。与父辈偏好储蓄相比,年轻一代的“有钱就投资”的观念迅速加强;

6)财富管理出现外包趋势。随着财富规模增加和投资所需专业性的加强,财富管理已出现由 DIY 向外包服务的转变趋势。

3、居民财富配置的结构变化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了新课题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居民财富的配置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房地产投资占比趋于下降,金融资产占比趋于上升。房地产在富裕人群投资组合中的占比已有 2006 年的 24%降至 2012 年的 15%。

2)从金融资产的分布结构角度看,受股市低迷以及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高成本融资迅速扩张影响,2009—2011 年三年间,基金和股票等权益类投资占比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下滑 7%和 5%,而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占比以年均复合增长率 78%和 60%的速度高速增长。

3)另类投资受到关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结构性产品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其中结构性产品在过去两年的增长率高达 160%。

4)配置区域全球化。居民财富配置出现外移趋势,流向北美、西欧、亚太地区的投资占比都在明显提升。

5)短期来看,随着信托理财、信用债等产品隐性刚性兑付的终结,以及股市投资吸引力的恢复,居民财富配置有望阶段性地由固定收益类向权益类转移、由货币市场类向资本市场类转移。

由上可见,从结构上来讲,未来居民财富配置将在权益类资产与固定收益类资产之间、货币市场类资产与资本市场类资产之间、人民币类资产与外币类资产之间视阶段性的投资吸引力不同而发生转移,随之即发生的将是管理资金规模在上述各专业性财富管理机构之间进行转移,这将给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开展不断带来挑战,而这也正是具备前瞻性视野、注重专业性塑造等核心竞争力的财富管理机构的商机所在。

从规模上来讲,未来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尤其是高净值人群的不断增加,财富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增长,有机构预计未来 10 年将达到 30 万亿至100 万亿元,中值 65 万亿元左右。

(三)金融市场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提供了日趋丰富的投资工具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投资工具日渐丰富,例如股市原来单向做多的交易机制也已改变,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衍生工具也已出现,使得股市投资者在各个经济周期阶段和不同市况均能获利成为可能,如此等等,这些都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提供了日趋丰富的投资工具和交易方式,也为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广阔空间。

在此背景下,财富管理产品伴随着投资者的收益风险需求和金融市场的演变日趋丰富,逐步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资产配置也从区域化向全球化转变。比如早期的投资工具仅限于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房地产等,交易方式只能单向做多,近年来逐渐增加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货币市场工具、QDII 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另类投资,国债期货、转融通、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金融工具也即将出台。

(四)我国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方向

面对由30年改革所带来的巨大财富管理需求,以及由金融改革开始“破冰”的第三次制度红利释放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加之众多财富管理机构 20 多年来的艰难探索经验,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黄金运势”已到,如果说过去十年的掘金之地是房地产和矿业,那么未来十年的掘金之地将是财富管理业。

虽然行业前景看好,但是具体到各细分领域的财富管理机构个体来讲,面对纷纷涌入的众多竞争对手,需塑造客户认可的核心竞争力并采取适宜的特色经营策略方能成功。未来能够长久立足的财富管理机构必将具有如下特征:

1、目标是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高、中、低不同风险—收益关系的财富管理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双平衡的经营战略: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平衡发展;权益类投资、固定收益类投资、另类投资及海外投资平衡发展;

3、“全天候”的稳定盈利模式:在双平衡的经营战略基础上,寻求自身专业性定位的突破方向,做到“有点有面”,既有专长的业务领域,又有多业务储备,以免出现“单条腿”走路过于依赖单一业务的窘境,目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过于依赖股票二级市场的相对收益的经营模式而陷入全行业经营困境的教训尤为深刻;

4、树立某一或两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影响力:手中没有刀、出门必挨刀;

5、渠道变革:面对高净值客户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如果缺少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和甄选投资管理者的专业能力,目前以代销模式为主的渠道销售模式将消亡。未来将出现三种渠道模式:第一种是第三方销售机构模式,拥有甄选投资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推荐合适的财富管理团队,或者是 MOM(Manager of Mangers)、FOF(Fund of Funds)、TOT(Trust of Trusts)等模式;第二种是自建渠道模式,类似于家电行业中的格力电器(000651)自建渠道,如美国的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在全球就拥有强大的零售网络,可以摆脱或减弱对渠道的依赖度,但由于这种模式投入巨大,并非所有机构能够适用;第三种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即财富管理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结盟,如最近支付宝与天虹基金销售货币基金的合作,但合作形式会更趋复杂,这种模式将会和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式相结合从而产生出若干种新模式。

2013 年 7 月

作者

鲁万峰

11.我国连铸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篇十一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11

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我国的农业科技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已经成为了当前世界农业的普遍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旧体制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论是在推广理念、职能分化上,还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都适应不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力度早已迫在眉睫。

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和成果

1.1 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针对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困境,部分基层推广单位将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推广相分离,将无偿农业技术推广与有偿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并通过试行技术承包、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结合的形式,来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部分农产品主产区开展了以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以市场为根本导向,以完善服务自制建设、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近些年,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断实践与经验总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该制度以农民的实际科技需求为重要依据,由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挑选出工作认真、吃苦耐劳、业务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到农村担任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和企业及农民间建立一个直接联系的平台,以在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同时有效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1]。

1.3 探索新型推广组织形式,促进农业科技与农民和企业的直接对接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各地便相继开始涌现出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推动了农业科技园的形成,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此同时,还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并逐渐塑造出了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对我国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既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是一个气候多变、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类型多样,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便决定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然要朝着多层次、多类型、多种体制共存的复合型农业推广体系发展,这也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应将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视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重点,对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整、完善推广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建立起高效、快捷、灵活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教育间的联合,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间的合作,以将推广成效进行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能让广大农民采纳并接受新农业科技的工作方法,将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与组织化程度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进行结合[3]。例如,利用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来组织农民切身参与到推广的过程中;又如利用项目带动推广模式,以促进区域发展和农业开发为根本目标,将水利、农技、信贷等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农民提供系列化的推广服务等。

3 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相关单位要想在新时期内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就务必要在科学、合理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的具体实际为重要依据,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我国逐步形成市场型、公益型、混合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存的格局,进而将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赵武军.“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2,(04).

[2] 杨连志,唐玉琴,郑维莲,闫士环.区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改革与探讨[J].天津农林科技,2012,(03).

[3] 吴春梅,陈文科.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中的政府支持与公共服务职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02).

12.浅谈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十二

1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的数控技术发展的比较快, 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研究数控铣床阶段, 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阶段, 数控技术的生产和试用阶段, 稳定发展阶段。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及研究, 促进了我国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已自行研制了具有工艺处理能力的加工中心, 并且还研制开发了三轴、四轴及五轴联动的数控系统等, 而且数控机床的品种已经超过了500种, 金属切削机床品种的数控化率已经达到了20%以上。虽然我国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可观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高端数控技术尤其是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 与现实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数控技术体系结构的发展

首先, 体系结构的网络化。通过机床联网的形式, 可以在任一台机床上对其它机床进行操作、编程、运行、设定, 而且不同机床的画面可以同时显示在每台机床的屏幕上。因此, 机床联网可以进行无人化操作和远程控制。

其次, 体系结构的集成化。采用高度集成化的RISC、CPU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EPLD、FPGA、CPLD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 可以提高软硬件运行速度和数控系统的集成度。而且应用FPD平板显示技术, 还可提高显示器的性能。

2.2 数控技术的性能发展方向

首先, 工艺复合性及多轴化。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 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经一次装夹后, 通过旋转主轴头、自动换刀或转台等各种措施, 完成多表面、多工序的复合加工。

其次, 性能的高速高精高效化。速度、精度及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采用RISC芯片、高速CPU芯片、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以及多CPU控制系统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 如同时采取改善机床静态、动态特性等有效措施, 能够使机床的性能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2.3 数控技术的功能发展方向

首先, 科学计算可视化。可以将科学计算可视化用于高效解释和处理数据, 使信息的交流不再局限于应用文字语言来表达, 可以直接使用图像、图形、动画等可视信息。

其次, 插补及补偿方式多样化。多种插补方式如圆弧插补、直线插补、空间椭圆曲面插补、圆柱插补、极坐标插补、螺纹插补、多项式插补等。多种补偿功能如垂直度补偿、间隙补偿、螺距和测量系统误差补偿、象限误差补偿、温度补偿、与速度相关的前馈补偿、相反点计算的刀具半径补偿以及带平滑接近和退出等。

3 总结与思考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国民经济的市场需要以及战略需要出发, 以提高我国的机械制造和装备业综合竟争能力及产业化水平为目标, 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来选择能够主导目前我国制造装备业升级发展的关键技术即数控技术, 以实现我国制造业及装备业的跨越式发展。应该先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提高我国的制造装备技术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技术、支撑技术, 充分实现制造装备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 应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也就是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 以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 其重点是解决相关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的生产规模和可靠性的问题。如果没有规模就不会具有高可靠性的产品, 而且中国的数控装备也最终难以有发展的空间。而且在数控技术方面, 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能够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数控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 在高精尖装备的研发方面, 应该强调产、学、研与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 按照国家的意志攻坚, 以备国家之需。

参考文献

[1]田春霞.数控加工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3.我国当前分销渠道问题与发展趋势 篇十三

有人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做过这样的概括:“中国市场有四大特点,一是大:市场容量大,市场发展空间大,区域差异性大,消费者需求变化大;二是乱:市场秩序乱,商业规范不健全,假冒商品多;三是躁:短期行为导向严重,大起大落,过度竞争,浮躁心理,短视惯性,销售唯量论;四是快:市场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进程快,消费增长快,消费者需求变化快,营销模式和营销理论变化快。

中国,这个博大、混乱、高速、持续的市场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市场,世界史上以前没有产生过,以后也不会再出现。

目前中国营销渠道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来自经销商,由于受几千年小农意识的影响,中国的市场经济,鼓舞个体经营,广大经商户化整为零,各行其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普遍存在经营意识落后,管理差,虽然近年来大有进步,但总体成分还是参差不齐;第二方面来自终端形势的变革,大型连锁、商超占据了主要终端和市场话语权,许多新营销渠道的诞生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渠道已经进入微利时代;第三方面来自企业,由于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统筹设计能力、调整和把握能力,理论指导和管理控制体系,导致许多企业的营销渠道是脆弱的,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和管理控制体系处

渠道存在的问题很多,各种表象纷繁复杂,归纳总结起来有: 1.企业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统筹设计能力

企业身为制造商,却缺乏对渠道的统筹设计能力,许多企业不知如何进行合理的统筹设计,认为作为厂家就应该依照经销商——批发商——销售终端这样的传统渠道,只着重于对经销商的招商即可,可事实证明这样做销售额很难和产品质量成正比。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不同的资源投入,不同的目标市场,应采取不同的渠道营销模式,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改变这种传统的惯性,缩短销售渠道,直接在销售终端下功夫,使销售终端得到更大的利润,同时也可直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缺乏对分销渠道的调整和把握能力

企业不愿意改变已经建成的渠道,因循守旧,该调整时不进行调整,结果使得经营越来越被动,问题也日积月累,越积越多。3.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理论指导和管理控制体系

企业缺乏对分销渠道先进有效的理论指导,使分销渠道过分依靠经验而缺乏正确的引导;同时对分销渠道的管理缺少系统的控制,过于放任自由,疏于规划。

4.经销商普遍经营意识落后、管理差 作为影响,普遍存在经营意识落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对渠道的控制管理能力,给市场的运营也带来了极大的阻碍。5.各行其是,宁为鸡头不为马后

经销商习惯于各行其是,宁为鸡头不为马后,宁可少赢利也不愿意受他人支配或与其他经销商协同经营。6.由于渠道促销和返利带来的窜货问题

企业为了长期保持与渠道成员的业务关系,往往会使用促销和返利等各种手段,但当这些手段使用不当或是使用过多时,就很容易引发窜货等相关问题,常常会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使企业的利润受损。7.经销商不具备对品牌的运作能力和市场的控盘能力

许多经销商目光比较短浅,只顾及销售产品产生的利润而不重视在其代理区域内对其经销产品的品牌进行推广和运作,使得渠道建设不系统和对整个区域的控制乏力。

8.经销商开发市场的运营能力不足、推广新产品缺乏积极性

经销商对产品的运营,包括对新产品的推广往往缺乏积极性。很多企业的新产品,都是自己组织力量去推广,经销商在这方面的配合往往是不够的,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企业通过大量广告和自身的推广运营才愿意花费精力去推销,因为此时才能保证赢利。9.渠道成员对厂家的忠诚度下降

许多经销商不能按照厂家的规范操作,甚至货销完了也不还贷款;而一些品牌厂家又不能以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待经销商,经销商政策由强势的品牌企业说了算,经销商没有话语权。

10.大型超市、连锁化发展带来复杂的零售终端管理问题。

有些大型超市、卖场“店大欺人”,产品的进店费,堆头费高得离谱,交易谈判条件不平等,目前还没有行业规范来约束。11.电子商务、网络团购、电视购物等新型的营销渠道应运而生,终端业态和营销模式的复杂性加大了渠道的管理难度。

我们不仅要看见我国营销渠道现有的主要问题还要把握中国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它有助于我们对营销渠道的系统理解,特别是要做好渠道的合理设计,有效管理与创新,就必须高瞻远瞩。

1.横向趋宽。即有多少传播渠道就有多少销售渠道。比如医药保健品,其渠道就远远不止医院、药店、商超、美容院、专卖店等,近几年兴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议营销(单层次直销)就把渠道做到了会场、目标消费者家中和炕头;以安利为代表的多层次直销公司更是把渠道做消费者的家中和消费中的心中,消费者已经成为利润分配中的一份子。

2.纵向趋扁。降低渠道成本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缩短渠道层次,因为,渠道层次越多,渠道费用就相对越高,甚至会发生不该发生的费用。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在为一家企业做营销诊断时就发现,该企业的湖北省分销商在向襄樊发货时由于托运时的包装原因,多次造成了商品的破损,给生产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因此,未来的渠道趋势,近期内,一级分销将会逐渐淡出,二、三级分销成为主流,然后也将淡出,最终将以终端渠道、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替代其他所有中间商,成为“企业—消费者”多对一或一对一式直销渠道。具体操作手法如:电话营销、电子商务、直接邮购、人员直销、社区直销、服务直销等。如药品和保健品企业的社区小型健康咨询活动,公园、广场中型免费检查活动,宾馆会议室健康讲座,专家全国巡回报告会,康复明星座谈会,康复明星趣味运动会,康复明星旅游度假活动等。这种渠道就是销售人员与消费者的沟通现场,没有任何的中间通路环节,不会出现货款积压和窜货问题。

上一篇:店庆活动策划完美方案下一篇:教师健康状况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