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

2024-10-04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19篇)

1.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 篇一

1.从研究内容的确定上入手,发动教师在教材外广泛搜集整理优秀的音乐教育内容。

2.确定在小班组开展以音乐游戏为主,中班组以韵律活动为主,大班组以打击乐为主,各年龄班侧重歌唱的教研实践。

3.将不同水平教师划分小组,充分挖掘教师之间的经验互补、有效突出专业引领作用。

4.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研”,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积极性,通过集体的智慧,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实现教学模式最优化。

5.营造开放、民主的教研氛围,增进不同园所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观点表达、思想碰撞中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

2.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 篇二

园本课程教育宗旨的提出,势必让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寻找融合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培养探究意识。所谓融合性,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不单一,也不只是对一种知识的学习,而是整合在一起的。只有将学习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能力,包括幼儿的探究能力。探究性,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幼儿,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幼儿认知的特点及音乐感知的规律,引导幼儿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发现学习知识的方法,它是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幼儿的探索发现的有机的统一。而在我们音乐教学摸索过程中,很多教师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1.音乐活动中,教师缺乏幼儿探究性培养的意识

在组织科学活动等这类探究性比较强的活动时,更能体现或注重幼儿的探究性。而在音乐活动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考虑的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传授歌曲知识,显得不那么单调,而其过程缺乏对幼儿探究性的培养。

2.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性

很多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只注重单纯的歌曲知识的传授。随着园本课程的展开,音乐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能够体现教学的融合性、激发幼儿的探究性,但很多模式还是过于重复,没有创新。

3.没有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来挖掘幼儿的探究性

音乐自身有很多的特点。摇篮曲,抒情、优美、静谧,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进行曲,节奏清晰,强弱分明,节拍规正,雄壮有力、刚健豪迈;流行音乐,有的清新明快,有的低沉哀怨、缠绵婉转,具有鲜明的通俗性和娱乐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般运用比较、倾听等方法去感受音乐,而运用多种形式的方法却很少。

二、研究策略

(一)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性的影响因素

1.了解幼儿音乐学习的特点

对于儿童而言,音乐是一套有联系、相互依赖和个体化的活动,也是其个体发展的一种表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以音乐内在的特性和感染力来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具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来挖掘幼儿的探究意识是一种必然、有效的方法。如,音乐欣赏《老鼠减肥》音乐,当幼儿听到最后一段快速音乐时,便情不自禁地做出快速摆手、快速蹬腿的冲刺动作来表示,这说明幼儿能听懂音乐的内容,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气氛。于是,就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的动作。

《老鼠减肥》是一个三段体音乐。三段音乐节奏分明,通过倾听音乐,可以让幼儿区分音乐的不同。而鲜明的节奏,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反应,这就是音乐给予他们的感受。当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后,就发现了节奏的快慢,于是,就与胖老鼠和瘦老鼠对上了号,慢的音乐是在说胖老鼠,快的音乐是讲瘦老鼠,而中间不快不慢的音乐讲的是老鼠减肥的故事。

音乐的特性,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特点。于是,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就将《老鼠减肥》的三段分开练习,让幼儿听音乐配上合适的动作。孩子们理解音乐后也能给音乐配上好看的动作:如A段音乐,胖老鼠用摇摇摆摆的动作;B段讲的是老鼠减肥过程,是音乐的重点部分,孩子也想出了很多的运动项目,然后讨论改编成易于表现的舞蹈动作;C段音乐,则是用轻巧的动作来表现。这样的听音乐寻找合适动作的表现过程,也是激发幼儿探究的过程。

2.运用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音乐本身具有一个需要表现的特点。自然,学习音乐必然需要幼儿的表现与参与。这就需要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

如歌曲《小鸭洗澡》,以游戏形式进入主题,教师先演述小鸭跌倒、弄脏衣服的事,然后自然地引申到“帮小鸭洗澡”,让幼儿思考“怎样帮小鸭洗澡”的问题。在学唱歌曲时,也还是和做游戏一样,让幼儿帮助小鸭子洗澡,然后再围绕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展开、结束的,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掌握也快。

(二)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探究的方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图谱和课件):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形象化、直观化。而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图谱可以直观地将音乐内容展现出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而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是在对音乐的感受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激发幼儿的探究性,要让幼儿理解音乐,图谱的作用在这点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如音乐欣赏《老鼠减肥》,我们用图谱脚印的大小、绘画运动标记等,让幼儿对ABC的三段体音乐进行理解,而中间空白的部分可以让幼儿用“做运动”来创造节奏。

而节奏练《做糕点》,也是用巧妙的方法,将难点部分用图示加以明朗化。让幼儿知道儿歌中特殊的地方,“摸‘一点’”和“磨‘细’一点”的时候是要跟好朋友进行合作,而其他的地方根据儿歌节奏做糕点的动作,在图示的地方提示幼儿再进行合作,可以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又可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敲打进行尝试。

(糕点、糕点、糕点、糕点,假如你要做麻球;敲、敲、敲啊敲,敲啊、敲啊、敲啊敲;然后把它抹一点水,抹一点、抹一点、抹一点水;然后把它磨细一点,磨细、磨细、磨细一点。)

三、成效

教学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激发幼儿的探究性是我们园本课程提出的宗旨。在课程进行中,我们在音乐活动的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上都会考虑到幼儿探究性的发展,而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音乐活动中表现的学习是轻松有效的。但不同的音乐活动适合怎样的教学模式?音乐活动中怎样的收放形式有利于师幼的互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融合,寻找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长期摸索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素质的要点。教师可用何种方法来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探究性?怎样用音乐自身的特点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如何来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阐述了影响幼儿探究的因素有:教师的选材、对幼儿音乐学习的了解、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性的方法有:运用信息技术、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引用有效的提问,详细地论述了教学实践中所运用的融合音乐与探究性的策略及教学例说。通过教师的实践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关键词:融合性,探究性,音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 篇三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启发幼儿感知音乐、表现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幼儿创造音乐。

关键词

奥尔夫 完整性 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下面以一则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小白船》为例谈谈奥尔夫音乐在我的实践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注重幼儿音乐生命的完整性

首先给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选材上,要求结合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等内容,因为这种音乐更易被人们所熟悉,更为人们所接受,通俗易懂。因此我选择的歌曲《小白船》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已久的朝鲜童谣。歌曲描述了孩子们对神秘宇宙的丰富想象与探求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鲜明,三拍子的韵律描绘了月亮船在夜空中荡漾的生动形象和美好神奇的意境。

奥尔夫音乐教育观认为:对于处于个体发展原始(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不能只定位在知识、技能方面,应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而且正如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所确认的:音乐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加到音乐中去,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同时体验、感受其中的内涵,并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参与到音乐的欣赏、理解、表现当中,获得对音乐完整的感知。

下面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小白船》来分析一下幼儿音乐活动中的目标设立对音乐生命完整性的关照。

音乐欣赏《小白船》的活动目标是:

1.感受三拍子乐曲的柔美、悠扬的旋律,理解歌曲内容,知道可用图画来记忆歌词,并学习制作歌词图谱。

2.尝试用动作大胆表现乐曲中的情景,和体验三拍子的强弱弱节奏。

3.在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中,体验音乐欣赏活动的乐趣。

目标1:是教学活动的重难点。这是因为:(1)从音乐本身的角度分析,本首歌曲的教学价值就是让幼儿充分感知歌曲的旋律特点。(2)从幼儿的发展状况分析,要让幼儿体验歌曲的感情,首先要理解歌曲内容,因此借助图谱的运用和设计,有助于幼儿对歌曲内容的把握。

目标2:的提出是为幼儿更好地、更丰富地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体验,也是艺术活动情感性的要求。

目标3:具有整合性。因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所以教学活动的过程必须注重幼儿艺术活动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以上目标的制定,体现了对幼儿音乐的感知、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的完整性。

二、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激励幼儿音乐学习的自主性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因此,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他们乐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为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性,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让幼儿有自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小白船》中,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谈话讲述晚上天空中你会看到什么引出课题,接着让幼儿带着一颗宁静的心去聆听歌曲旋律,使幼儿慢慢进入一种与主题相吻合的情境中,想象音乐世界各种奇妙的情景。听后,教师可引导幼儿想象音乐中的情节,幼儿肯定会讲解出各式各样的音乐画面,我想由于先前的导入可能有的幼儿会讲出:我好像看到了星星和月亮,当然肯定会有不少的幼儿会讲出其他的情景,这一幅幅他们想象的画面正是体现了幼儿对音乐理解的独特性,教师可以根据对于幼儿的理解和幼儿自身音乐的体验不同进行点评,保护他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音乐世界。接着通过聆听老师的歌声,使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音乐活动的自主性,要给幼儿留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体验自身感受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因此当幼儿对歌词基本理解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图谱,在设计图谱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充分的想象,去表达自己的主观愿望。由于幼儿时期的学习都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歌词中的抽象事物更易被幼儿理解和记忆,教师引导幼儿绘画出歌曲中描写的情境和事物,既是对幼儿一种技能上的挑战,又是在认知基础上,提高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只有教师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创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环境,放手发动幼儿,使幼儿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才能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促进幼儿音乐体验的创造性

奥尔夫教育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在音乐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因此当幼儿对歌曲基本理解,通过制作歌词图谱,创设意境后,教师引导幼儿按照图谱吟诵歌谣,可先作提问:吟诵歌谣时用二拍子节奏还是三拍子节奏好呢?为什么?让幼儿根据歌曲的意境设计节奏,通过讨论与尝试,使幼儿觉得三拍子节奏更符合晚上月亮和星星出现时的这种舒缓宁静的感觉。让幼儿根据歌谣的意境确定用三拍子节奏吟诵歌谣,从而自然导出歌曲的三拍子节奏。随着对歌曲的进一步熟悉,教师可引导幼儿用声势动作表达歌曲的节奏,用身体作为乐器,以跺脚、拍腿、拍手、弹舌和捻指等身体律动来进行节奏训练,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动作,并注意选择强拍和弱拍的不同动作,但要求动作合拍。当幼儿对歌曲基本熟悉,幼儿逐渐脱离图谱,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根据歌曲情节自编动作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对音乐具有创造性,在听到美妙的声音时,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并能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当他们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等代替乐器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音乐的创造性。

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每个幼儿表现自己真实体验和感受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并实施于自己的活动中去。幼儿的学习难度层层加深,能力培养逐步渗透,在快乐中积累经验,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得发展,体现了在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使我们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器官,音乐游戏、歌唱、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而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在亲身体验和表现中体验到乐趣,获得了自信和成功感。

4.幼儿园角色音乐活动方案 篇四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背唱歌曲《好朋友》。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音乐实践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歌曲,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和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加入声势演唱歌曲。

2、创编歌词演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分别问三名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

生:做游戏、学习……

教师:一个人没有朋友行吗?对,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都需要好朋友。老师现在给大家听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歌曲,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感悟新知

1、声势和动作感受歌曲。

聆听《好朋友》范唱。

师:歌中都唱了什么?

生:我们都是好朋友等。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表现好朋友们在一起游戏、歌唱的。

师:乐曲中除了演唱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生:拍手的声音。

教师评价并再次提问:对!我们来听听,共有几处拍手声音?

学生听辨拍手次数并回答。

教师总结,提出听赏要求:在歌曲过门处随音乐一起拍手(3处)。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在过门处拍手。

师:小朋友们在游戏时兴奋地喊叫起来。你听到了吗?出现在歌曲哪里?

生:“嘿嘿”在歌曲最后一句演唱完。

欣赏歌曲《好朋友》动画,按要求在过门处拍手并在最后一句后有节奏地轻声喊出“嘿嘿”。

三、情感体验

1、出示《好朋友》歌词谱例,带领学生拍手读歌词。

2、学生分句跟随教师节奏法读歌词。

3、教师总结评价,请学生自己完整读。

4、学生拍手节奏法读歌词。

5、演唱歌曲。

6、教师播放《好朋友》范唱。

7、出示《好朋友》歌曲谱例。

8、学生跟随范唱轻声模唱歌曲。

9、教师分句教唱,学生分句学唱。

教师总结,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不能喊唱。

学生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四、快乐自我

师:在小过门处除了拍手,能不能加其他动作?

生:可以加一些拍肩、拍腿、握手等动作。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后练习。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五、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可以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歌唱,还可以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演唱创编后的歌曲(将“游戏”、“歌唱”改成“跳舞”、“画画”)。

提问:听听老师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听后回答。

出示《好朋友》歌词创编曲谱。

要求学生在红色字的部分进行改编并演唱。

学生创编练习。

教师评价总结。

学生加入声势和动作完整表演创编后的歌曲。

5.小丑当大厨的幼儿音乐活动方案 篇五

一、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嘻哈音乐,该曲有鲜明、强烈的节奏,歌曲里幽默又特别的唱腔吸引了幼儿,孩子们都觉得音乐里“有着一个搞笑的人’。

同时,作为嘻哈音乐,是幼儿很少接触的新事物,对他们来说是新奇的有兴趣的,同时也能丰富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有利于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

小丑,这一特殊的角色,正好体现了幽默、搞笑、滑稽的特点,于是我选择了讣丑的角色,借助小丑这个角色充分去感受音乐幽默风趣的特点。而整个活动以‘‘小丑当大厨”的情境为背景,以“切菜”的脉络贯穿其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幽默滑稽的风格,并能创造出多种切菜方法。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l、感受音乐幽默滑稽的风格,伴随音乐学习小丑得意、走、看和选菜的动作。

2、在了解4/4X X XX XO/这个节奏的基础上,伴随音乐创编出与该节奏相匹配的切菜动作。

3、体验当厨师进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已经用该音乐玩过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情节,模仿学习情节所匹配的动作。(幼儿围圈坐)

l、在教师动作、语言的引导下初步学习基本动作。

①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看看我是谁?(教师戴上小丑的红鼻头)

肚子好饿呀,我要去厨房做一顿香喷喷大餐,(做得意的动作),进了厨房,我走走走走走 /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发现了我最喜欢的菜(做指菜动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准备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②配乐,教师完整示范动作两遍。

③幼儿完整模仿学习两遍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有节奏的随音乐做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切的动作

②连续完整游戏(两遍)

第一遍游戏: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切菜的节奏

第二遍游戏:教师重点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做切的动作时候的节奏

(二)用4/4X X XX XO/节奏创编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用替换的方法创编片和拍的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片鱼的动作,幼儿在圈上按顺时针的方向移动,完整玩片鱼片的游戏(关注幼儿在移动时候的节奏和空间距离的调整,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节奏,以及片鱼片的节奏。)

②重点练习有节奏的拍姜的动作,完整玩拍姜的游戏

2、幼儿自由创编切菜的动作

①幼儿创编不同菜的切法

②教师引入魔法菜板,进一步激发孩子创编的兴趣

③配乐完整游戏三遍

3、结束

师:现在,端上我们切好的菜吧,跟着老师走,咱们炒菜去吧。(幼儿假装端菜状,离开)

活动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变化:高、低、左、右、前、后

6.幼儿音乐活动方案篇 篇六

目标:感受2/4音乐的乐曲的欢快与活泼、渐慢与渐快;能够互相合作及配合进行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准备:小草帽若干、音乐

玩法: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和着音乐的节奏找好朋友跳舞,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教师将一顶草帽随即戴在幼儿头上。当听到渐慢的音乐时,幼儿在教师的周围围成一个亲密的小圆圈盘腿做好。当听到渐快的音乐时,教师与幼儿共同做举起右手拿起帽子戴在旁边的同伴头上的动作。当音乐结束时,拿到帽子的幼儿为大家表演节目,游戏重新开始。(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不断增加帽子的数量。)

7.音乐活动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七

一、营造民主和自由的情境氛围,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的心灵如果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之中, 他们就会非常自然地生长起来。“肥沃的土壤”是指适宜的环境和令人愉悦的学习情境。创新意识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发芽, 因为年龄特点, 儿童的创造不会在命令与强迫下出现, 只可能在毫无心理负担的宽松环境下出现。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主张提供给幼儿民主、自由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由许多情境组成的, 每个情境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情感, 可唤起幼儿不同的感受。可以说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生动的情境氛围。

1. 以乐悦情

音乐教育以音响的情境魅力带给人们各种感受, 音乐的旋律起伏变幻、抑扬顿挫。在迂回曲折中, 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运动中, 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如学习蒙古舞组合《小牧民》时, 我和孩子们一起扮演老马与小马的角色, 跟随着生动形象的音乐, 我带领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奔驰 (户外草坪) , 时而快、时而慢、时而低头吃草, 时而俯卧休息, 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 身临其境, 高兴极了。在幼儿情绪高涨的时候我不失时机地说:“美丽的大草原上, 住着许多新疆人。那里的孩子们都会‘动脖子’, 你们想学动脖吗?”幼儿都欢呼着大声说:“想!”“好, 让我们一起来学跳新疆舞《新疆好》。”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激起, 他们扭来扭去的模样非常可爱, 一个个虽跳得不是特别优美, 可兴味十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配合音乐的情境感染性让每一个幼儿都如痴如醉, 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从而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

2. 以乐导行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 每个正常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赏美就是乐于受教的表现, 人的精神畅快了, 才会产生积极地创新思维。如音乐游戏《小鸟飞》, 我让幼儿听着优美、轻快的音乐在户外小树林里模仿各种小鸟飞行和捕食的动作, 幼儿跟着音乐一会儿学小燕子轻巧地飞来飞去, 一会儿学啄木鸟在捉虫, 一会儿又学孔雀抖抖羽毛开屏的样子……他们在音乐丰富多彩的感染力下尽情而大胆地表现着自我, 潜移默化地向我们展现了美的声音 (各种鸟叫的声音) —美的形态 (鸟生活的日常形态) —美的动作 (鸟飞的动作) —美的“世界” (鸟类世界) 。

也许孩子们这种最初的表现自我的行为在严格意义上称不上是创新能力, 但是由于情境教学本身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 使得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提供给孩子们民主、自由、轻松、活泼的情境氛围则必定会让幼儿的创新行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深根发芽, 茁壮成长。

二、激发想象和求异的发散性灵感,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我们习惯约束幼儿, 认为教师说什么幼儿都得听, 都得照着做, 久而久之使幼儿养成了盲从的陋习, 形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 抑制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孩子们回答问题常是众口一词, 没有丰富的想象, 失去了自我。陶行知先生提出:“我们要想创造新民族, 只能提倡科学的看, 科学的说, 科学的听, 科学的动!”因此, 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经常启发幼儿多看、多说、多听、多动, 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培养了幼儿进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1. 鼓励自由想象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们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解放小孩子的嘴, 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践证明, 幼儿可以自由发挥的原因是在音乐的创造性活动中没有对或错, 不会造成幼儿的挫折感, 反而会让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因此, 在日常生活、教学当中, 我就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如:一次我无意中播放了一首乐曲, 一开始音乐旋律十分优美, 继而旋律转为低沉、阴森。于是我用此曲, 让幼儿欣赏并启发她们进行想象:“你想这首乐曲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孩子们立即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有的说:“有大雁, 有天鹅, 像是一片落叶。”她们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 (继续放音乐) 因为突然转为低沉, 孩子们表现出惊慌的样子, 有的抱肩扭缩在一起, 有的做出凶恶的样子……而卫泉宏“爬”在地上一扭一扭的, 嘴里还说着:“我是青蛇。”当音乐结束时, 我请孩子们给音乐起个名称, 她们有的说:“叫狮子王吧!”有的说:“叫森林里的动物。”“凶猛的动物。”我都一一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充分发挥想象力, 表现出多种动物的姿态。在活动中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行为都给予了极大肯定, 就有如阳光、雨露是幼苗生长所必需的物候条件一样, 成人的肯定和认同为幼儿想象的创造田地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使幼儿得以自由茁壮地成长。

2. 提倡标新立异

新纲要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同样, 孩子间的禀赋品性也是各不相同, 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就应以欣赏的目光去接受每一位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有创造倾向的孩子往往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和“鬼点子”, 喜欢在成人和同伴面前表现自己, 特爱标新立异。于是, 我们打破单一的评价标准, 以培养和保护幼儿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唱歌曲《一分钱》的教学活动中, 我首先把歌曲编成一个故事, 在故事的结束处留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捡到这一分钱你会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交给警察叔叔。”这时看到刘艳玲在旁边自言自语地说一分钱太少了, 现在没有一分钱了, 最少的是一毛。我笑着接过她的话题说:那你捡到这一毛钱你会怎么做呢?“给可怜的乞丐吧!”“好, 那就把我们想到的主意都编到歌曲里面去唱一唱吧。”由此, 《一毛钱》的编曲展开了……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认识的事物越多, 想象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广, 就越能激发孩子们的灵感, 产生新的创造, 这就是发散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多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才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提倡参与式和多感官的情感体验,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马斯洛曾充满信心地说:“几乎所有的儿童, 在受到鼓舞的时候, 在没有规划和预先意图的情况下, 都能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一种游戏或者比赛。”我们不妨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 假若你放音乐, 他 (她) 便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并不用你教, 而是与生俱来地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你给他一件打击乐器, 他会在上面随意地敲打起来, 这在大人们心中被看做是“乱敲”、“乱跳”, 但在孩子的心中是最直接的对音乐的表白。

1. 参与式体验

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学好一个歌曲, 更重要的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我记得又一次上音乐活动表演《狮王进行曲》时, 我让幼儿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我先让幼儿反复听这一段音乐, 然后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情感, 再让他们大胆地用角色表现音乐、描绘音乐。扮演狮王的孩子随着音乐声用动作展现了狮子大王自信的心理和威武的神态, 眼睛瞪得大大的, 走起路来也是神气活现, 扮演老虎、狐狸的幼儿就用眼睛表现出小动物们见到狮子时又怕又敬的样子, 有的干脆躲到大树底下;扮演其他小动物的孩子用嘴巴颤抖着说:狮子来了, 狮子好可怕……我知道孩子此时已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音乐使他们置身在大树林中, 仿佛小动物们都在看着森林里发生的一切, 音乐使他们产生了创造力。

2. 多感官体验

一些看似简单的音乐游戏, 给人们的启示却很多。一次, 我在上节奏课时, 请孩子们听音乐用身体发出声音。有个平时做淘气的孩子大声地告诉我:“老师, 脚也能唱歌。”孩子们不认为唱歌是用嘴的, 而是认为能发出声音的地方, 都叫做唱歌。虽然孩子们的这种想法在长大后会觉得很可笑, 但更证明了音乐不是单纯的听、记、唱的过程, 而是与各种因素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需要用心去感受。

孩子的举动使我产生了极大的灵感, 使得我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有了新主张, 比如我主张调动孩子的耳朵、嘴巴、手、脚, 多感官一起参与。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唱歌、游戏、创造活动, 让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来进行训练, 使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增强。比如唱“网小鱼”, 则让孩子们充分想象自己是小鱼正在水里做什么, 这便是先通过动作感受歌词, 用自己即兴的动作感觉音乐, 这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法。问问孩子刚才小鱼在歌里唱了些什么?孩子们会给你多个不同的说法;不管怎样, 小脑袋都没停下, 小手也没闲着, 小腿更是卖力地动着, 小嘴也没停地“说说”, 这样全身心地去唱, 去演, 比以前简单的教教唱唱要快乐得多。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使课堂教学生动、丰满起来。

8.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情境创设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情境创设

一 “教学情境”简要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情境,情境中的“情”是学习者的情绪、情感与体验

“境”其中的环境,具体的说幼儿园的情境创设是教师为了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或布置能引起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幼儿能“置身其中”的具体而生动的情境。

“情境”二字勾勒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音乐教学所特有的情感境界音乐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可以让幼儿视听感触动的环境氛围。师幼共同分享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世界,幼儿本身的年特点也决定了音乐活动的水平,必须在情境中进行、在情境中提高、在情境中升华。一般来说幼儿音乐活动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由作品本身的需要和幼儿年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所以说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情境创设是不可或缺的。

二 一般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情境创设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生动的情境可以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能在客观上出现一个问题情境自然引出问题,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幼儿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中。

2情境的创设对幼儿逆向思维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多方面发展.幼儿思维活跃是思维灵活的一种体现即善于改变思维方向,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这是思维品质的一方面也是衡量幼儿思维水平的标志,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中要精心的设计安排为幼儿设置许多的发散点,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3指导幼儿探索和发现规律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是情境创设的另一种功能幼儿对亲自实践中发现的事实和规律印象更加确信不疑。在活动中幼儿不是现成结论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发现者,发现的喜悦使幼儿在活动中更专注更积极更有兴趣。

4、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师在组织活动有时把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提问的方式,有目的的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三、在音乐活动教学中如何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悟,通过自身的知、情、行、意整体参与,一般来说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情境创设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图画创设情境。美术与音乐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借用,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适当的运用图画、图谱、对幼儿音乐活动的创设大有裨益。

2、语言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使用语言,会发挥神奇的妙用,如在欣赏小提琴的演奏的世界名曲《梦幻曲》时教师选用了童话《梨子小提琴》来进行配乐朗诵,优美的语言将幼儿带柔美抒情的梦幻世界。

3、桌椅创设情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幼儿桌椅的摆放也是一种情境的营造。如在欣赏《叫卖小调》时用桌椅摆设的变化巧妙的设计成集市的一角,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小街两旁模仿小贩叫卖的声音,幼儿很快找到了感觉,气氛一下热闹起来。在桌椅变化的集市中,孩子们玩着、乐着......平淡无奇的桌椅摆放让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产生了生动的效果。

4、光线创设情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光线,不仅能增加音乐的明暗效果,更主要的是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更准确的体验音乐表达的情感。

5、音效创设情境。音效是指现代音乐活动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而选用生活中的自然音响素材。如利用废旧矿泉水瓶装上豆子、沙子、小石头等发出不同的声音,揉撮报纸模拟风雨声,敲击盆、桶发出雷电声等。音效创设出的情境即能帮助教师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活动的氛围,又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如在大班开展古诗新唱活动。

6、墙壁装饰创设情境。墙壁装饰是幼儿园环境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之一,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多数幼儿园活动室的墙壁上都有装饰,主要用来美化环境和反映教育内容。按季节的变化,墙壁可布置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7、调动感官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幼儿在活动背景中学习音乐,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幼儿探索音乐世界的欲望。例如在主题活动“我和动物是朋友”中,有一个音乐活动“龟兔赛跑”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在自由的敲击中感受,听辨声音的强弱。

生活是由许多情境参杂在一起的。每个情境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情感,可唤起幼儿不同的感受。为此我也在尝试把我班的音乐教学活动情境化,选出与本班主题活动相匹配的形式多样的作品,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与人、环境、材料的关系,促进幼儿与音乐之间的互动。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的重要价值,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将幼儿的发展落到实处,不同的情境教材服务于不同的教育目的,它在幼儿艺术领域内的开发余地还相当大,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郭莉.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8)

[2]纪佩汝. 节奏乐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3]郭靖. 情趣教学法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2(31)

9.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九

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

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

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

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

10.《小鸭小鸡》小班的音乐活动方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感受扮演角色与节奏游戏活泼、愉快的情绪

2.注意唱准歌曲中的休止,唱得短促、干脆

3.拍准以下节奏:OⅩOⅩOⅩO|OⅩOⅩOⅩO‖

活动准备:节奏图一幅

活动过程:

1.进入活动室:唱《幸福拍手歌》

2.复习歌曲《小鸭小鸡》

今天,老师带着鸡宝宝和鸭宝宝来到这里玩游戏,他们很开心,开始唱起了自己的歌。

3.分部出示节奏图,进行练习。

⑴出示OⅩOⅩOⅩO|OⅩOⅩOⅩO‖

你们看到了什么?今天,小鸡小鸭出来散步,它们在干什么?

像蝌蚪一样的`符号呀,是他们打招呼时说的话,我们来学一学。用手拍一次(老师点一次,我们就拍一次)

⑵出示ⅩⅩⅩOⅩⅩⅩO|ⅩⅩⅩOⅩⅩⅩO‖

他们遇到了之后就玩起了好玩游戏,你追我,我追你,玩得可开心啦!他们在跑的时候动作是慢还是快?

⑶完整展示

在完整拍完节奏时,先跟老师口头念歌词打节奏,再分别出示手与脚的图示,让幼儿根据图示分别用拍手、跺脚等方法把节奏各拍一遍(边唱边拍)

4.复习音乐游戏“找小猫”结束活动。

附:小鸭小鸡(节奏图)

Ⅹ―Ⅹ―|Ⅹ―Ⅹ―‖

OⅩOⅩOⅩO|OⅩOⅩOⅩO‖

ⅩⅩⅩOⅩⅩⅩO|ⅩⅩⅩOⅩⅩⅩO‖

11.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途径

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含義,现存在教育价值取向和音乐价值取向两种,前者是以教育为本位,以音乐作为教育的手段和媒介;后者是以音乐为本位,以教育为手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课程目标,教育专家提倡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应以教育价值取向为主,以音乐价值为辅,二者互为补充。在这种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幼儿园中的音乐教学活动将不再拘泥于专门开设的音乐课程中,而是将其渗透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里。

一、专门的音乐教学

幼儿园五大领域不仅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而且也是相互渗透的,但尽管相互渗透,也有“专业”和“业余”之分,在专门的音乐课程中,教师要提前制定教学目标,精心准备音乐道具和精心设计活动过程等,可以说整个音乐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握中,显而易见,这样的音乐活动衔接性、效果都比较好,幼儿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其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二、情境中的音乐教学

音乐活动作为艺术领域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四大领域的活动来说,重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及对音乐敏感度和审美等能力,如果仅仅是靠教师规规矩矩地将音乐知识讲授给幼儿,那么这一目标将很难达到。教师可借助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区分强拍和弱拍等节奏变化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今天,米布爷爷的店里新到了一批美味的巧克力,小老鼠们听说了,计划着去偷那些巧克力,可是米布爷爷店里住着一只大黑猫,所以我们得悄悄地行动。”在这个情境下,老鼠的动作就是弱拍,猫的动作就是强拍,游戏情境再伴随着音乐,幼儿更易融入音乐活动中。

三、游戏中的音乐教学

“教学”是单纯地追求目的和结果的活动,“游戏”是追求活动过程本身的活动,如果仅仅单方面地采取其中一种活动方式,整个音乐活动的组织、实施、结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可将音乐活动与有趣的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渗透音乐知识,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几点:第一,音乐知识是渗透在游戏中的,而不是教师强行植入进去的,因此,教师要保证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和掌握音乐知识;第二,既然是音乐活动,那么游戏肯定是伴随着音乐进行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音乐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选择轻音乐,即没有歌词的音乐,比如:律动音乐,这种音乐的好处在于在没有歌词的情况下,教师和幼儿可以无限想象,将不同的游戏加入到这个音乐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和维持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四、区域活动中的音乐教学

音乐区角作为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幼儿欢迎,究其受欢迎的原因在于音乐区域活动的主导者不再是教师,而变成了幼儿,在这样相对自由的音乐空间中,幼儿的情绪状态和探索欲望都是相当积极的,因而在较为浓厚的音乐世界中,幼儿获得的音乐知识将更为丰富,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将更加深厚。因此区域活动中的音乐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在组织幼儿开展音乐区角活动时要注意几点:第一,创设一个精致的音乐区角环境,对于直观形象性较强的幼儿来说,颜色鲜艳、直观性较强的环境才能第一时间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在音乐区角上张贴或悬挂有代表性的音乐象征物品,如:音符,音乐盒等;或为幼儿创设一个诸如音乐城堡的区角环境,或是创设一个主题性的音乐环境。第二,兴趣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教师要了解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需要,就必须深入幼儿的生活,耐心倾听幼儿对音乐的想法,只有这样,教师在投放音乐材料时才会“迎幼儿所好,投幼儿所需”。第三,区域规则的制定是区域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中。

综上所述,幼儿园有效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除了专门的音乐课程这一主要途径外,还有情境中的音乐教学、游戏中的音乐教学和区域活动中的音乐教学等多种“业余”的音乐教学途径。尽管两者着重点不同,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音乐教学活动都要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为主,尽其所能地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只有这样,幼儿园音乐领域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曾彩娜.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策略的运用[J].教育前沿与探索,2009(12).

12.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 篇十二

一、意识导向: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课前导向意识。

如, 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 在教唱这首歌曲时, 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片, 把自己看到的讲出来, 然后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在一个农庄里, 一位王老先生有块地, 他在地里种了许多辣椒、茄子、大白菜, 看到辣椒、茄子、大白菜长得那么好, 他每天嘴里高兴地唱着小曲“咿呀咿呀呦”。为了消灭地里的虫子, 他在田边养了许多小鸡, 这些小鸡每天捉虫子, 做游戏, “叽叽叽, 叽叽叽叽, 叽叽叽”地叫着, 快乐极了。这样就给幼儿创造了说的机会, 自然也就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互动导向意识。

在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 加大师幼的互动———幼儿亲自参与讲故事。由于“课前导向”的激趣作用, 已激发了幼儿的说话欲望, 这时只需幼儿大胆地去讲。期间, 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地以奖励“智慧星”、拥抱、送大拇指、鼓掌以及口头表扬等方式给予肯定, 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举手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幼儿, 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 而是要进行个别交谈, 一步一步地去引导, 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 最后大胆地与人交谈, 让幼儿在“互动导向”活动的支配下自觉地发展语言。

3. 游戏导向意识。

在游戏中学习语言, 特别设置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交流, 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如, 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的音乐教学, 让幼儿学做小鸡游戏“叽叽叽, 叽叽叽叽, 叽叽叽”地叫着。然后提问 (1) 故事里的谁在唱歌? (2) 你听到王老先生唱了什么?请幼儿说说、唱唱。 (3) 还有谁在唱歌? (4) 小鸡是怎样唱的?当幼儿学会唱这首歌后, 就让幼儿模仿编歌词, 引导幼儿说出看门的狗“汪汪汪”, 抓老鼠的猫“喵喵喵”, 让幼儿边说动物边编歌词和动作。在每次音乐教学活动中, 多给幼儿留一些机会, 让他们进行想象, 进行表达, 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关系导向: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 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幼儿歌曲, 既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 又体现语言学的初步生成规律和特点。这是幼儿绝好的语言学习材料, 所以, 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如, 在教唱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之前, 先选一段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和小脚》:小手小手拍一拍, 小手拍一拍, 小手小手藏起来, 小手藏起来。小脚小脚跺一跺, 小脚跺一跺, 小脚小脚停下来, 小脚停下来。正好和《王老先生有块地》的节奏相符合。教师先和幼儿表演这段节奏操, 第一遍边说手指游戏边打节拍, 第二遍边说儿歌边打节奏。在幼儿玩得最高兴的时候, 教师引出活动主题, 这时幼儿学习兴趣很高, 歌曲的旋律又与游戏关系密切, 学唱歌曲时幼儿自然也接受得很快。在学会歌曲后, 让幼儿戴上小鸡头饰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幼儿边游戏边唱歌, 最后, 让幼儿自己创编歌曲、表演歌曲。这样, 幼儿学唱歌曲就不会那么枯燥乏味, 同时, 也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

三、渗透导向:把语言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 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活动中, 可以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 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如, 在欣赏乐曲《郊游》时, 当幼儿初步欣赏了几遍, 感受理解了乐曲的情绪后, 让幼儿根据乐曲自编故事, 并相互讲述, 有的幼儿会编得特别好:“春天来了, 大地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 有一群小朋友手拉着手去郊游, 他们来到了小河边,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河水哗啦哗啦地流着, 小燕子在天空飞来飞去, 小朋友们高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通过教学, 使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 幼儿通过感受音乐,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 既发展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梦中的世界 篇十三

该活动选用优美、舒缓的乐曲,借助丝带的五彩颜色、柔软质地与音乐相吻合的特点,充分表达音乐所体现的情绪、情感,以此引领孩子们展开想象,大胆表达,尝试创编。活动以“梦境”为主线,利用天使、彩虹姐姐、太阳公公等幼儿喜闻乐见的童话人物,把孩子们带入奇妙的“梦”世界,孩子们又用彩虹丝带、神奇光圈等各种礼物,大胆地表现,自由地创意造型。整节活动为孩子们留下了最大限度的想象及表演空间,创设了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

2.技能目标:尝试运用丝带创编动作,多方面表现音乐的内涵,对丝带、呼啦圈组合展开积极的联想。

3.认知目标:了解乐曲优美、舒缓的特性。

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

2.难点:尝试运用丝带进行动作创编。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在幼儿中开展以“梦”为主题的谈话活动。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梦中的世界》、呼啦圈、丝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欣赏音乐,尝试用语言、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

师:“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第一遍音乐,并欣赏音乐)

二、展开部分:进一步感受、体验音乐,积极尝试用丝带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第一环节:听音乐并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倾听感知,尝试表达。

师:“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轻轻地晃动着身体,还有的闭上了眼睛,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请你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2.介绍乐曲,情境激趣。

师:“有的小朋友说听着曲子都要进入梦乡了,其实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梦中的世界》。老师现在就是梦王国里的梦天使,你们愿意当梦王国里可爱的小天使吗?”

3.再次欣赏,启发想象。

在谈话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那好,我们闭上眼睛,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梦乡,想象一下你的梦中都有哪些有趣、好玩的事情。”(播放第二遍音乐)师:“请把你梦里有趣的事情讲给旁边的小天使听一听。哪个小天使想把你的梦讲给大家听听呢?”(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第二环节:尝试用丝带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进入情境。

师:“(出示课件:小天使画面)那么这个小天使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呢?宝贝们猜一猜!你们瞧,她梦见彩虹姐姐请所有的小天使来到了美丽的天空,还送来了彩虹丝带作礼物。那么美丽的丝带,我们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呢?对,咱们还可以用它来跳舞呢!现在请小天使每人拿一根彩虹丝带,试一试,自己来编几个好看的动作,看看谁想出的动作最多、最美。”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单根丝带进行表现。

①幼儿自由表现,尝试创编。(播放第三遍音乐)

②幼儿个别展示。(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尝试总结单根丝带的表演要领)

③幼儿集体表现。(教师启发幼儿表演更加丰富的动作)(播放第四遍音乐)

第三环节:教师引导幼儿用两根丝带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师:刚才你们用一根丝带表演得很美,彩虹姐姐又送给大家一根丝带,她让小朋友试试怎样用两根丝带编出更好看的动作。

1.幼儿自由表现,尝试创编。(播放第五遍音乐)

2.幼儿个别展示。(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尝试总结两根丝带的表演要领)

启发幼儿说出表演时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让动作看上去更舒服、更优美(表情、力度、眼睛与动作的配合等)。

3.幼儿集体展示。(播放第六遍音乐)

第四环节:师幼合作游戏,用光圈进行造型表现

l.币幼互动,创意造型。

师:“梦里的世界很美很奇妙!你们瞧,太阳公公也给我们送来了神奇光圈作礼物,你们瞧,它像什么?我们一起来试试还可以用它摆出哪种有趣的造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表现)师:“现在我想让小天使帮我变出美丽的孔雀造型,你们想想办法,商量一下可以怎么变。

三、结束部分:进行互动游戏“木马转转转”

师:“你们看,现在的造型像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玩‘木马转转转的游戏。跟随音乐的节奏,音乐慢就慢走,音乐快就快跑,音乐停就停下来摆出造型。”

师:“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让我们把这个好玩的游戏教给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开心、快乐,好吗?”

四、延伸活动

14.大班音乐活动方案 篇十四

近阶段我们开展了《离园倒计时》这一主题。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的小朋友既渴望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小学生”,又舍不得离开幼儿园里亲爱的老师和同伴。在音乐教学方面,《友谊天长地久》就体现了珍惜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友谊天长地久》这首歌曲的音域跨度比较大,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这次活动,我把重点定位在让幼儿感受歌曲中依依不舍的情感,初步学唱歌曲,难点定位在能较连贯地演唱歌曲。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唱歌曲,表达朋友间的眷恋情意。

2.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珍惜朋友友谊。

重点难点:感受歌曲中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初步学唱。

活动准备:歌曲《友谊地久天长》、PPT、字卡;认读过部分字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我们的友谊。

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了。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二、听友谊的歌:体会歌曲的情意

1.播放ppt,引导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唱的最多的是哪一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1.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背靠背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还可以一边轻轻的哼唱,一边轻轻地跟着节奏摇摆我们的身体。

2.提问:听了这首歌,让你想起了在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哪些有趣的事?

三、歌唱友谊。

1.歌颂友谊的歌曲当然要唱给你的好朋友听,那你觉得我们在唱这首歌时,要注意什么?(有感情的唱,不要太快…)

2.幼儿集体看着图谱初步完整学唱歌曲。

四、告别时刻。

友谊地久天长,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在最后相聚的日子里,你想怎样和你的朋友道别呢? (出示ppt)引导幼儿以握手、拥抱、拉勾、击掌、干杯等方式表现与好朋友道别的情景。

五、延伸活动:友谊卡送给我的好朋友

15.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策略探微 篇十五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 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 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在音乐欣赏课前, 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基本的调查与了解, 评估欣赏的内容是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匹配。若不相匹配, 教师可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 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例如, 给生活在南方的幼儿欣赏表现东北大雪纷飞的音乐。我专门把冰块刨成冰沫洒向孩子, 并对他们说:“雪花落到身上就是这个感觉。”然后, 再让孩子欣赏音乐, 他们就更易接受。

二、选择适宜的音乐作品

欣赏音乐须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 并富有童趣。对幼儿来说, 欣赏音乐主要包括歌曲和器乐曲两种。歌曲因为有通俗易懂的歌词, 所以, 小班的孩子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另外, 我选择一些比较流行的民谣, 让大班的孩子演唱, 录制后放给小班的孩子欣赏。然后, 我告诉小班的孩子, 这民谣是大班的哥哥姐姐唱的, 于是, 小班的孩子不仅悉心聆听, 更认真演唱。

器乐曲一般分为有标题器乐曲和无标题器乐曲两种。一般而言, 教师应选择有标题的音乐, 有标题的器乐曲通常具有一定的内容和情节, 往往描述某件事或某个情景。例如《龟兔赛跑》《骄傲的小鸭子》和《彼得与狼》等有标题器乐曲都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音乐童话。由于孩子对童话的内容非常熟悉, 所以对音乐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还有一些有标题的器乐曲是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 例如《小鸟》《熊跳舞》和《扑蝴蝶》等, 由于兼具歌曲和器乐曲的特点——节奏明快, 所以非常适合幼儿欣赏。

三、设计音乐教学语

音乐教学语, 即音乐欣赏活动中点缀性的音乐语言。针对幼儿的音乐教学语主要有三种。

1. 节奏语

为了使幼儿感受音乐的速度和力度, 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可让幼儿伴随音乐拍击身体。例如, 在欣赏《瑶族舞曲》时, 它的主要节奏是X X X (拍肩一下, 连续拍腿两下) , 变化节奏是XX XX (连续拍腿两下, 停, 连续拍腿两下) , 结束句的加强节奏是X X (跺脚两下) 。此外, 还可编排其他动作, 诸如碰手指、拍手和左右摆头等。

2. 手势语

在欣赏音乐时, 教师用一些生动的手势代替语言, 反而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 在欣赏《小鸟》时, 教师既可用手势模仿小鸟飞翔的样子, 又可引入“手影”教学。“手影”教学, 即拉上教室的窗帘, 打开一盏台灯, 对着灯光用手模仿各种小动物, 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幼儿看到屏幕上的手影, 会立刻兴奋起来, 伴随音乐的播放, 他们会和教师一起用手模仿各种小动物。“手影”教学不仅使教师和幼儿的情感变得融洽, 更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3. 体态语

音乐教师要善于使用体态语言, 向幼儿传递情感。最常用的体态语包括眼神和脸部的各种表情。例如, 在欣赏《狮子进行曲》时, 教师可通过凌厉的眼神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引导幼儿想象狮王威风的神态。当然, 肢体语言也同样重要。幼儿正处于善于模仿的年龄, 因此, 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启发幼儿发挥想象。例如, 在欣赏《小鸭的舞》时, 教师可模仿小鸭子走路的样子。等音乐播放第二遍时, 大部分幼儿就会一边欣赏音乐, 一边学小鸭子跳舞。

四、多感官参与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好的音乐可以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听觉形象, 而听觉形象往往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 才能感受。为了帮助幼儿形成听觉形象, 体会音乐欣赏的乐趣, 教师应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注意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

1. 视、听结合

音乐是通过声音模拟事物、事件和情感。若能将视、听结合, 则大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例如, 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 教师可让幼儿边听边看动画, 以利用视觉的表象促进幼儿的听觉感知。

2. 听、动结合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 若让他们在音乐中动起来就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因此, 充满动感的音乐游戏颇受幼儿的欢迎。例如, 在欣赏《勇敢的小白兔》时, 教师可先让两个幼儿上台表演。扮演小兔子的幼儿随着节奏蹦蹦跳跳, 等到紧张惶恐的音乐一起, 扮演大灰狼的幼儿立即张牙舞爪地出现, 并发出叫声。这时, “小兔子”装作瑟瑟发抖的样子躲到草丛后面。这样, 两个幼儿的表演将听、动结合, 使音乐欣赏变得妙趣横生。

3. 听、想结合

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若能展开想象, 那么获得的听觉表象便能发展成视觉表象, 因此, 教师应鼓励幼儿合理想象, 听、想结合。例如, 在欣赏完一首乐曲后, 教师可要求幼儿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在欣赏《解放军进行曲》之后, 有的幼儿说:好像是解放军叔叔打胜仗回来时的音乐;在欣赏《波尔卡舞曲》之后, 有的幼儿说:仿佛很多人围在一起跳舞。在听、想结合的基础上, 我还尝试“音画”, 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例如, 在欣赏《森林音乐会》之后, 我先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听音乐, 再让他们把所听、所想画出来, 目的是让幼儿总结、归纳音乐的主题, 并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最后, 我收上来的图画作品里有“阳光照耀下的青青草原”“小猫小狗一起跳舞”和“打滚儿的大老虎”等。这样, 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综合运用教育方法

幼儿的音乐欣赏教学需要将各种教育因素有机融合, 以最大限度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1. 整合教育手段

幼儿需要依靠音乐活动感知音乐, 因此,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 教师应将唱、动、奏和演等巧妙结合, 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以引导他们感知音乐。例如《拍皮球》这一作品节奏明快, 教师可先让幼儿用动作和乐器分别表现, 再让幼儿说说更喜欢哪种表现形式。

2. 整合教学工具

幼儿的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 为了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具, 为音乐欣赏课作好充分的准备。基于此, 教师既要善于整合传统教具, 又要重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欣赏课中的独特作用。例如, 通过多媒体技术, 教师不仅可为幼儿展现恢宏、逼真的场景, 更能为幼儿随机播放各种音乐, 从而带给幼儿视听、动静等多方面的体验。

3. 整合教育内容

音乐欣赏活动既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又发展幼儿的智力, 还有助于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因此, 音乐欣赏活动要与语言、美术、体育、常识、数学和品德等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欣赏《森林音乐会》时, 教师可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在欣赏《龟兔赛跑》时, 教师可让幼儿编讲故事等。

16.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 篇十六

关键词: 幼儿园 音乐欣赏活动 幼儿教育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指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一些条件的限制,如音域窄使得他们无法演唱某些难度大的歌曲,很多幼儿无法演奏乐器,但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远远超过他们再现音乐的能力,他们无法演唱、无法演奏的歌曲,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到。通过音乐欣赏活动,能够使幼儿接触更多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幼儿的欣赏经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能够愉悦幼儿的情绪,启迪幼儿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发现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倾听、感受音乐

(一)倾听,体验。音乐欣赏是一种安静的聆听、感知活动,幼儿天性好动,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很差,集中时间短,幼儿很难长时间静下心来听。教师应如何尽量地吸引幼儿安静地注意倾听音乐呢?

1.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科学选择一些中外名曲及器乐曲作为一日生活的背景音乐,然后让幼儿自己选,从而调动幼儿听音乐的积极性。这样既能供幼儿欣赏,又有提示的功能。久而久之,幼儿会懂得,不同的音乐可以代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受,也能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来园时播放一些愉快、轻松的音乐,午餐时听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使幼儿置身于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之中

2.可以让幼儿听一些幼儿所熟悉的动画片的曲子,有些动画片的插曲是一些经典音乐,很不错,加之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幼儿会很感兴趣。

3.在组织幼儿散步、出游等户外活动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比如看见一只小鸟,就说:听,小鸟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于是,孩子们都转过头,竖起小耳朵很认真地听起来。孩子很兴奋地模仿起小鸟的叫声,有时还让他们把各种声音编成儿歌念。如:小猫喵喵喵,小鸟喳喳叫,流水哗啦啦。从中让幼儿体会各种声音的不同之处。

(二)感受,理解。要使幼儿在听的基础上充分地感受、理解音乐,这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分不开。首先,教师要正确把握好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并把它表现得恰到好处。用教师自身的情感感染幼儿,使幼儿产生听音乐的欲望。比如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以逼真的表演把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其次,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欣赏音乐作品《秋天》时,老师在活动室墙面上布置了许多表现秋天的图画,在地上洒满了落叶,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秋意,欣赏时自然更加投入了。又如在欣赏音乐作品《快乐的小厨师》时,在活动室内布置了许多食物的图片,还准备了许多炊具、厨师的服装等,让幼儿感受到厨师的工作,欣赏时就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录像、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作品。

二、想象、创造音乐

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绝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欣赏音乐,而需要更多地依靠外显的操作活动感知、欣赏音乐。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创造音乐呢?

(一)我们可以给幼儿一段熟悉的音乐,启发幼儿为它匹配相应的动作、节奏、画面、语言等。例如在欣赏音乐“突破封锁线”时,给幼儿三幅疏密不同的线条画,让幼儿说说哪幅画比较适合该段音乐?为什么?反之,也可以给幼儿先讲述“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然后给他们听曲子“突破封锁线”、“摇篮曲”,让幼儿从中选出一首与故事相匹配的曲子。又如先让幼儿欣赏散文“梨子小提琴”,然后让幼儿在“狮王进行曲”和“梦幻曲”中选。幼儿根据自己以往的音乐经验,对曲子的理解、情感体验,能很容易找出与之相对应的音乐材料。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多种感官充分表现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幼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现、创造音乐。

1.通过语言感受音乐。对音乐的感觉和想象,让幼儿用语词表达出来。例如在欣赏“摇篮曲”时,有幼儿说:“我好像看到一个人在散步。”也有的说:“我好像看见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幼儿在讲述过程中感受到了音乐的语言美。

2.通过身体律动感受音乐。在欣赏音乐“担鲜藕”时,当欣赏第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担鲜藕的情形(如吆喝、讨价、还价等)并根据音乐节奏进行表演。欣赏第二部分时,先请幼儿即兴表演卖藕的情形,然后根据音乐编出卖藕的动作。欣赏第三部分时,启发幼儿表现卖完藕回家的情形(挑着担、摇着蒲扇、边走边唱等),从而使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3.通过绘画、符号感受音乐。用绘画形式感受音乐的视觉美。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引导幼儿用颜色(色块图)表现乐曲速度的快慢,使幼儿在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艺术的美,更好地达到欣赏目的。

4.通过打击乐演奏感受音乐。比如在欣赏音乐“突破封锁线”时,可以让幼儿探索用小铃、响板、铃鼓大胆创编配器方法,表现曲子的速度、力度的变化,感受乐曲的节奏美。

5.通过表演感受音乐。通过表演,幼儿能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能在与他人合作的动作表演中,获得交往合作的快乐,从中锻炼自己,获得成功感。

17.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篇十七

为了搭建展示学生才艺特长的平台和阳光精神面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亲近艺术,展现朝气的少年的健康形象,同时立足舞台向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发出邀请,使更多的学生与音乐交上朋友,特举办此次音乐会。

二、主题:“走进20xx”贺新年音乐会

三、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同学及任课老师

五、活动时间:12月31日下午(如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六、活动内容过程

1、选好主持人(两男两女,每班选一对组持人)。

2、每个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必须准备好节目,而且要保证有一定的质量。歌唱类可以是联唱、小组唱、大合唱、表演唱、器乐伴奏唱、歌伴舞等,舞蹈,相声,小品等。老师也会准备一个节目。

3、提前一周上报节目,主持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节目串词并提前预演。

4、布置音乐会会场,每个班从卖废纸的班费中拿出一部分钱买点零食,但要注意不要破坏教室卫生。

5、微机老师准备好音响设备

6、评出优秀演员,优秀节目,并且颁发奖品以示鼓励。

七、活动反思与总结

18.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案 篇十八

1.能用不同的方式(身体、椅子和杯子)进行节奏游戏。

2.能与同伴积极合作探索,尝试在__ _|处与边上的小朋友交换杯子。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准备:

1.手环人手一个戴在手上。

2.纸杯42个:21个蓝色,21个红色。

3.音乐:木瓜恰恰恰。活动过程:一、律动《木瓜恰恰恰》,导入活动:

教师:上次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木瓜恰恰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二、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椅子和杯子)进行节奏游戏:

1.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什么东西可以发出声音:

教师:这首歌曲有个地方特别有趣,重复出现了好几次,是哪一句啊?

除了拍手还可以拍什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拍出__ _|)

那么除了我们的身体可以发出声音还有什么也可以发出声音呢?

小结:那我们用让小椅子和我们一起表演吧!

2.引导幼儿用椅子进行节奏游戏:

第一、二次:引导幼儿要跟着节奏敲椅子,声音要轻一点,要爱护椅子。

第三、四次:引导幼儿在__ _|处敲右手(戴手环的手)边小朋友的椅子。

3.出示杯子,引导幼儿用杯子进行节奏游戏:

a教师:看谁来了?小杯子也想跳舞,怎么让它发出声音呢?

小结:对可以敲敲小椅子,杯子就发出声音了。(请幼儿试一试)

b引导幼儿听着音乐敲杯子,和上面的用手敲椅子方法相同。(2次)

三、与同伴积极合作探索,尝试在__ _|处与边上的小朋友交换杯子。

1.引导幼儿掌握换杯子的方法:教师: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杯子?今天老师要交你们一个新本领,就是和好朋友换杯子,怎么换呢?(教师边说边进行操作:老师唱歌词时请你在自己的凳子上敲,唱到恰恰恰时把你的杯子放到你右手就是戴手环的那边的小朋友的椅子上敲,敲玩__ _|以后就将杯子留在那个小朋友的凳子上,是不是换换了一个杯子了?)

2.教师唱第一句,带领幼儿进行练习,引导幼儿探索换杯子的方法:

a将杯子传过去后,敲完__ _|要马上放下,然后拿起自己凳子上的边上的小朋友传来的杯子。

b速度要快一点。

c要注意将杯子放在凳子上,不让它掉下来,否则别人要去捡要来不及的。

3.组织幼儿完整表演:第一、二次:跟着放慢的钢琴伴奏进行表演。

第三、四次: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19.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方案 篇十九

应用倒计时、骰子、擦除、图层、透明、探照灯等效果和技巧,可以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歌唱活动,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活跃气氛。如利用倒计时功能开展竞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任务,比一比哪个小组或是个人最先胜出,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又培养了幼儿抓紧时间做事情的好习惯。又如,在活动中利用擦除功能设计一个“显示镜”。把“显示镜”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孩子可以透过一样东西看到其内部特征,也就是说可以看到外面看不到的东西,原来呆板的教学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再如当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事先不出示问题,而是在幼儿举手后,利用交互式白板的骨子功能随机抽题,这样,新奇有趣的提问形式就能调动幼儿情绪,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就会高涨。

二、记录过程

以前,随着时间的流动,我们一次活动很难用音乐由始至终地引导幼儿感受,活动过程中的闪光点极易随之消失,很多内容我们都需要留下再探索,再感受,再去表现。白板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她强大的储蓄功能,可以记录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探索过程,方便随时记录,随时回放,在回放过程中幼儿可以对呈现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教师也可以通过点击页面随时回放前一环节的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巩固幼儿认识。

例如:在中班节奏游戏“金元宝”中,教师可以通过白板制作节奏图谱,无序地呈现给幼儿,幼儿通过多次倾听,通过白板的拖拽功能将节奏进行排序,白板的储蓄功能将其保存,然后播放音乐进行对照拍节奏,在边听边拍节奏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现问题,这时我们可以随时调出进行再次补充和修改,经过多次对照后,幼儿通过自主地探索排列出正确的节奏图谱,在基础的节奏下,幼儿还可以变化节奏,进行再创造,这样一来活动就会更有意思,源源不断的继续下去。

三、有效整合

信息时代,各种教学资源遍布网络及生活,如何有效整合这些资源成为我们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实现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的灵活整合,填补了我们教育活动中的空白。白板技术使教师应用资源库中的资源自我生成数字化教案的过程变得非常方便。

如在小班音乐活动“月亮婆婆”中,教师就可以将幼儿与家长共同搜集的图片收集好事先存放在资源库中,当进行此环节时,直接用幼儿搜集的图片,丰富幼儿知识经验的同时,幼儿也参与到其中,看到自己找到的图片被展示出来,情感上得到满足,同时也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更多的关于各方面的知识,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方面,使幼儿对某一段音乐能够深入地感受和了解,从而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使音乐活动更加丰富,其独特的附件功能让教师在活动中不但可以像在传统黑板上那样在白板上书写勾画,还可以进行图片和声音编辑,对所有内容执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动作。当“黑板”填满内容后只需要新建另一个“黑板”即可,节省了大量翻找图片,固定图片,擦除书写痕迹的时间,教师可以把所有要用的有关图片、视频、动画、音乐放在附件中,只需很轻松地在白板上双击图标,有趣的画面就会呈现在孩子面前,使抽象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得到正确的启发,领悟到音乐的美妙。

例如:在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很多有关狮子的知识和视频,使幼儿亲眼目睹狮王在吼叫时的威猛,感受狮王的神态、姿态,从而为即兴表演做铺垫,幼儿在已有经验上进行再创造效果会让我们成人吃惊。白板在此的运用,丰富了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信息量,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运用电子白板这项技术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幼儿音乐教学模式,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幼儿、教师、电子白板三者互动,并力求使每个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一反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知识的机会留给每一位幼儿。第二,整个教育过程以幼儿自主游戏、自主探索、自主实践为主导,充分地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尝试—发现—成功!”的认知过程。第三,教学的目的不是在于传授音乐表现技能知识,而是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与表现美的愿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第四,追求多领域的知识渗透、全方位的立体感知,使幼儿在优化的、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中形成各具个性色彩的表现能力。

上一篇:护士职业发展前景下一篇:名人战胜挫折的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