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2024-07-02

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15篇)

1.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篇一

地理课,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分清,详略要得当,根据不同底内容选用适当的方法和多种方法来讲授;其次,还要注意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跃课堂的气氛。再次要从语言上进行总结,讲究语速、语调,语言的精练和直观,让学生听的懂,听的明白。

一、注重备课,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能力的高低,归根到底还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理解和应用的程度,是对各知识点的学习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备课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要把握教材在全册书中地位,它对其它教材的重要性、影响性。还要弄清各册教材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规定。教师要依纲扣本,把教材与大纲联系起来。有重点的进行“双基”教育。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情况,各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要吃透学生。切实做到眉目清楚,心里有数,因材施教。备课时备教材,要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理清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题目、回答题目尽量用课本的文字或材料里的文字作答,答题效率就有可能提高。

二、关注社会生活,联系实际,特别社会是焦点、热点。

通过联系一些社会生活,将地理应用于实际之中,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很有用的,是有必要学习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能够积极参与。做到把课本与社会生活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能反映地理学科获得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的知识;介绍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最新地理学科进展和科技成果,开拓学生视野;还要有意识地把所学得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用它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比如在讲“西北荒漠化的防治”时以“大河之旅——环保中国·黄河万里行”活动的新闻报道为背景,以及大量西北地区沙漠化的图片,引起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思考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在学生踊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了沙漠化形成的主要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针对出现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然后总结应该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构建防护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多方面治理荒漠化。并以不要让人类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这一宣传标语提醒大家要注意用水,从而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保护环境的作用,由衷地感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挂图、地图册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内含大量的信息,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

2、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地理略图,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在画地理略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且随着老师的粉笔和语言自然转移,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的直观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

2.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篇二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一、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 强烈的挑战欲望和逆反心理是他们普遍存在的共性。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若能抓住这一心理特征, 并在地理课堂上巧设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 便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好基础。

(一) 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正所谓,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地理教师, 我们应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个人魅力。如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 赏心悦目的板书及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板图等, 都可以让学生产生敬佩之心。

另外, 教师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用心灵去关注学生、爱护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关怀, 从而使学生喜欢地理课。

(二) 注重语言教学艺术

教学语言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智慧美。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 在讲授深奥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时, 仅用一句幽默的语句, 便可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得到启示, 受到教益, 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此一来, 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教学效率自然也将明显提高。

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效果

(一) 转变教学观念,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 树立新的角色意识, 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活动为辅的观念, 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新的角色意识, 让学生大胆发言, 直言自己的见解, 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洞察学生的所知所想, 及早解决学生思想、能力及知识上存在的问题, 还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和配合, 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其次, 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当前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会拘泥于课本,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进入“跃跃欲试”的状态之中, 这样就会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增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 转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式学习的方法, 其主要以学生对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动机为前提, 学生只要有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教师就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首先, 利用地理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新教材书前配有彩图, 文章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中包含着许多信息, 它们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插图进行教学, 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发现、探究色彩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

其次, 利用新教材在课文中间专设的一系列多层次、多类型的探究性栏目, 如“问题研究”“活动”等,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究地理问题, 初步体会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领悟教科书上的内容。这样一来,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提升了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评判能力, 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由此可见,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 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 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 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教学准备, 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另一关键所在。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一般而言, 富有经验的地理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正因如此, 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只注意授课内容的系统化, 只看重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 并不重视学生的反映和接受效果, 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想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备课前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具体的教学任务, 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 以了解学生为前提

除了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 掌握学生的现阶段的心理状态,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 为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做好准备之外,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知己知彼才可能轻松驾驭课堂。

(二) 以分析教材为基础

作为地理教师, 要善于捕捉有应用价值的教学资源, 习惯以生活中的材料为线索, 并时刻根据学生的反应与参与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尽量让地理课堂活泼有序, 这就需要教师对选用的地理教材和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在掌握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 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学生必须掌握到什么, 要心中有数。当前的地理教材, 与之前教材相比, 虽然有难度降低、知识点少、内容浅显的倾向, 但这并不等同于教师的课好上了, 如果不认真地去挖掘, 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 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展现知识。

(三) 把双向互动作为关键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把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并将其恰当、灵活地组织穿插于课堂教学环节中, 本着教学相长的心态, 与学生积极互动, 尽可能地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

(四) 以教学方式为保障

地理教学中要以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为依据, 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还能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曹生平.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师需要完成的三个转变[J].学园, 2010 (7) .

3.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篇三

关键词:地理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效率

地理课现在在初中被大家当作副科看待,中考所占分数比值小,梅州市的中考地理科只占40分,比体育分还少,初三每周只开设1节地理课,课外时间几乎都被主科霸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只能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当务之急,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精心备课,才能打有准备之仗,才能确保课堂高效率。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制定好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好周密细致的教学环节,有时甚至要细分,什么时候学生做什么,学生可能会提什么样的问题,哪些问题应由学生集体讨论自己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可能解决不了,需老师指导,这些都要精心设计、系统安排,这也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足工夫。

二、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课题。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事情充满好奇心,对未来的世界充满憧憬。

如在教学“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客家人的传统民居是什么?等学生回答完再问,我们客家祖先为什么要把房子修成圆形的围龙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猜想。接着我再问,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此时我才告诉学生,客家人是由中原南迁而来的,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当时各种凶恶的野兽较多,还有就是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辱……最后由此引入新课: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居住、饮食、穿着习惯也会不一样,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三、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地理学科知识跨度大,空间性、综合性强,知识比较抽象,加之初中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都还不够成熟,很难理解某些地理知识,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的声、光、电、视频资料、图像变化等手段,可以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直观中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动漫视频,把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的过程演示一遍,学生还不清楚,可重复几次,通过几次观察,学生自然就能领悟其中的道理: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以内进入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四、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地理教师应拥有丰富的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地理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各种常识穿插其中,无所不有。因此,我们还应该广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博采众长,在讲解枯燥的地理知识时,补充一些和所学知识有联系的课外知识,学生最喜欢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自然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气氛就活起来了,学生也有了激情,课堂教学效率还会低吗?

如学习“长江”时,书本上只是一些枯燥的数字,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自然昏昏欲睡,教学效果自然很差。而我在讲这节时,先提问学生:有谁能背诵出李白写的有关长江的诗?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提问几个学生后,我再和学生讲了长江三峡有关的一些典故:刘皇叔托孤、八卦图等。最后,让学生欣赏《长江之歌》,加深印象。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学生兴致有多高,学起知识来自然轻松得多,教学效果肯定好。

总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作为地理教师,我还需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7.

[2]刘艳.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6).

4.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篇四

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 王芳(地理)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发式地理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地理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在现代教育中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地理教师必须放眼未来,从地理学的发展,地理素养的提高,甚至于民族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其重要性,认真做好新课改在地理教学上的实践。对于我校艺术生来说,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摒弃无效教学、改善低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是扎实有效地开展高中地理新课程实验的重点和关键。而地理教师是有效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关键,如何做到“教(教学)、研(研究)、训(培训)”一体化,让教师在教学中搞研究,在教研中做研究,从而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及实践新课程的能力,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仅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而且对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高我校的地理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地理课程改革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教材的设置上由以前的“一纲一本”改为“一标一本”(即课标只有一本而教材可呈现多本),因此现在倡导依据课程标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那“教什么”是教师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对“教什么”有更清楚的认识。

2、进一步改进地理教学方式的需要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倡 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们如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落实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而有效教学的研究又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设计。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要发展,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有效地课堂教学才能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探索方法,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有效教学是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学设计的撰写、说课稿的撰写、课件的制作、说课的实施都将成为教师的基本功,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教、研、训”一体化的研究,教师们在做中学、在共同的研究中成长。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课堂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教学。这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有创造性的见地,出现了高分低能。

2、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长期以来对地理学科的偏见加上初中地理侧重于学生记忆,学生认为地理学习只需要死记硬背,而高中大多数地理教师往往只是重视知识点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淡然处之。这样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地理越来越难学,从而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失去学好地理的信心,进而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新课程理念使我们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也逐渐转化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者也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被代替,教学过程不再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师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新课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着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 新的“学习共同体”,倡导合作学习。

作为艺术生,本身的文化课底子比较薄弱,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巩固知识。比如在讲解《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的欣赏》一节内容时,对于黄山四绝的成因,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去理解和消化,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还让他们学会了表达和倾听,这样就会有很好的课堂效果。

新课程给老师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领悟其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2、努力开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传统的地理教学,就是利用书本、地图、挂图和地球仪等教学工具,加上教师的“满堂灌”,长久下去,使学生失 去的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它的时代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特别是地理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地条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展示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它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

新课程的地理教材有很多地图,但对于艺术生来说,有些图片很抽象,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去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力图去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板块构造教学时,把教科书中的《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中,把地理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制作成三维动画的形式,来模拟地球的运动状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理解地球的运动,还有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动画的形式。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课程标准倡导现代地理课程要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形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注意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

(1)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科学的重要工具,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自学地理知识的时候,还应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理解、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寻求各种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规律和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这样长期坚持,在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形成区域性思维方式。

(2)整理地理素材,运用地理理论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较凌乱。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笔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后整理、补充笔记,尤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因此,要让学生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去探讨它的相关问题,便于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认识。例如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通过整理,将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相关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将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有关的各类问题。

(3)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基于此点的重要性,新课程注重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有关地理问题,提出探究的方案,与他人展开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来帮助他们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文素养。

地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收集生活 中的地理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更加活跃和全面。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又可以与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顺应高考地理试题的发展模式。

5.论文《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篇五

本文主要就新课改形式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出几点粗浅的见解。新形式下已不再是过去的“多讲、多练”,而是“精讲、精练”,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里充分感知、理解、掌握、会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我们就要在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习惯、教学评价等方面认真的思考、研究。下面就是我在这方面的一点见解。

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我们对许多新的理念、做法已不再陌生。如何才能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提高效率呢?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1、更新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就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追求老师对他们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他们行为的中心动机和迫切需求。因此,对孩子的这种朴素愿望加以因势利导,构建亲密无间、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怎样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呢?

一、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作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决不讽刺、挖苦、体罚学生,而是耐心的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另外,特别要注意不偏袒优生,冷落差生。

二、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课间可以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拉家常等,掌握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了解他们的所急、所需、所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道德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行为的标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的工作态度,文明的举止,时时注意言传身教,在与学生频繁的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他们不会感到老师盛气凌人,而会默默地向你看齐,很自然地模仿你的一切。当一个学生喜欢你了,他就会很主动的学习。

2、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地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地态度,而不动情感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地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地负担。”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绪高昂、智力振奋地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地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学位置的练习时,我对学生说:“只要你能说出你的好朋友的前后或左右时谁,我就能猜出你的朋友是谁,不信的话,你们就试试。”这一番话,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兴奋的活动起来。当学生发现老师说出的答案非常正确时,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这时候,我就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小组内研究交流。

3、用微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

有适宜的氛围。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微笑可以为教师创造出良好的授课心境,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水平,同时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提出的不着边际的、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予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鼓励他们,有意识的培养他们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基数、序数”时,我让学生看“老鹰捉小鸡”的情景图时,有个学生提出“穿花衣服的小女孩为什么不高兴呢?”我没有否定他提出的问题,只是问其他的学生为什么呢?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她怕老鹰吃了她。”还有 一个学生提出“有一个小朋友踩着别人的脚了。”面对这些问题,我没有批评,只是给予亲切的笑容,积极的肯定。慢慢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看不到学生无所事事、无聊的样子。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为学生大胆提问题提供了条件。

4、引导学生“会问”

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多个“为什么”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主动的去探索研究,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好奇“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现象探索研究的,我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幅情景图时先将情景图编成了一个故事,然后讲给学生听,在讲的时候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问: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会挠耳朵?有的学生说:“因为它的桃子滚到河里去了。”还有一个说:“他在想为什么青蛙都跳到河里去了?”用这个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情景图、提出问题。另外,我在教学“基数、序数”时,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穿花衣服的小女孩为什么不高兴?”等等。我并没有打击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提问题,接着有一名学生提出“扎小辫的小女孩排第几?”这时我及时表扬该同学提的好,又提出“老师排第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应该提些什么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

5、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向老师提问题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他也许会从此失去提问的兴趣和勇气,成为一个不善思考的人。相反,如果老师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保护好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也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尊重。如果展开有关问题的讨论,有时还能帮助大家找到新的思路,获得新的发现。如在做55页的练习题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两棵大树上一共有几个小叉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我没有忽略掉,先让学生说说应该怎样数?然后解答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提问题的乐趣,还巧妙的练习了学生按顺序数数的知识。另外,我还把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比较精彩的或以后要解决的问题放入他们的成长记录袋中,如在教学10时,有一个学生问我“为什么10与1、2、3、4、5、6、7、8、9这些数字不同,由两个数字组成?”这一问题,我就放入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6、努力寻找评价的契机,紧抓不懈

课上,每当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精彩的,我热情地激励;声音洪亮的,我不遗余力地表扬;而回答不对的,我会鼓励他认真倾听其它同学的回答,从中寻找答案;紧张的,我会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你不那么紧张,你一定会回答的最好,等会再试试看。好吗?”于是,我班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对于作业,只要正确认真,我总是给打上娃娃脸和五角星,作业本上的得奖绿高的话,就可以参加班级的作业展览,更可以得到每个小伙伴儿的赞美。平常的小测验,如口算我都是让学生自评自查后上交。作业本上,我从来没打过一个错号,而是轻轻地一圈,这样学生感到对他的尊重,也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一举三得,科学而合理。

6.课堂教学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篇六

木头凳明德小学侯志伟

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了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我们所教的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使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主权,学生在课堂里的行为问题就会屡屡发生。

7.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篇七

一、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习内在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俗话也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人的学习认知而言,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 学习、求知才会成为主动的行为, 因此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在于兴趣的激发。初中阶段的学生, 其认知水平尚停留在感性阶段, 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而言, 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教师在课堂上, 应当充分引导、发挥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 捕捉和创造兴趣点, 调动学生对整个学习以及对某一具体知识点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的学习, 从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追求, 在主动求知的过程中, 教师则扮演引导、启发的角色, 经过这种求知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最终可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认为, 以下的几种做法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一) 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初中学生学习某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对该学科任课老师个人魅力的认同感, 也就是所谓“吸引眼球”。而一个任课教师如何吸引初中生的眼球?很大程度上要靠该教师的个人魅力。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应该包括:大方、得体的形象气质;幽默、精湛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有创意的环节设计;百问不倒、“无所不知”的知识储备等等。假若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使学生对老师的个人魅力极度佩服, 甚至崇拜, 那么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将会空前高涨。就本人的地理教学实践而言, 本校学生来自全国许多不同省区这一特殊条件, 就成为地理教师展示个人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平台, 通过与学生“海阔天空”地谈论其原籍地的地理、风物, 加之以风趣的语言表达, 既可以充分地展示教师的知识储备, 激发学生的佩服心理, 又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吸收关于该地的知识点, 而不感到乏味, 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现在各科教学都已经不再处于“一张嘴一根粉笔三尺讲台”的时代, 而几乎都已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 这种充分发挥感性认知能力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强学生对具体知识点学习的主动性, 使其更加容易地吸取知识, 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作为一个图示、演示本来就占有重要地位的学科, 地理学科的教学方式更应走在多样化的前列。

记得笔者中学时代, 除物理、化学、生物等需要实验器材的学科外, 地理就是率先使用教具, 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而且, 新课改背景之下的地理教学对于教学方式又有了更多的要求, 如何在不同课时合理运用不同教学方式, 是提高课堂效率应该讲求的一种手段。比如, 学习地球自转与公转时运用教具演示法, 这是笔者中学时代地理教学就已运用的手段, 当时的教学吸引着全班同学的注意, 老师将太阳、地球、月亮在运转过程中的不同位置关系这一复杂问题讲授得清清楚楚, 试想, 如果这一处于教材开端的课程只是滔滔不绝地讲授, 不仅知识点的掌握很成问题, 而且同学们对于本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挫伤。

二、发挥学科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地理学科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又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 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而初中地理因具有一定的普及性, 故所涉及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初中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 能够懂得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的学科优势, 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因而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并且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地理学科优势, 笔者认为, 可通过以下几点:

(一) 依托地理素材趣味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往往会涉及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风土人情, 这对于好奇心强的初中学生来说, 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西北地区“早穿棉袄午穿纱, 抱着火炉吃西瓜”的习俗, 白居易诗中所描述“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特殊现象, 无一不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点, 笔者因势利导,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探求这些有趣现象背后的气候因素、地理因素, 从而将原本平淡抽象的知识———“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昼夜温差大”、“垂直高度对气候的影响”等———化为具象, 使学生易于接受, 乐于接受。因此, 只要地理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发挥地理教材中的趣味例子, 并且通过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 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 这样就不愁学生不喜欢地理, 更不必担心地理课堂效率了。

(二) 凭借地理知识的生活性

地理学科所涉及的许多内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能够遇到, 但作为理性知识欠缺的初中生, 他们或对此习焉不察, 或对此有所疑问而不知所以然。而若能结合生活常识讲授地理知识, 就能使得地理教学更加直观, 通过探赜索隐的方式, 达到令学生恍然大悟的效果, 就能使地理教学更为有效。比如, 可以结合生活讲授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这会让学生明白白天, 黑夜如何形成以及昼夜气温为何不同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又如, 可以结合生活讲授南北水热条件差异对于农作物栽种的影响, 这会让学生了解南北饮食习惯为何不同等有趣的现象。发挥地理学科优势, 通过联系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能保证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能寓教于乐, 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地理是生活的地理, 是有用的地理, 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三、地图的辅助作用

地图在地理学科中, 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文字载体, 其直观可见的优势以及信息的丰富多样性都决定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认知水平还停留于形象思维的初中学生, 理解地理空间特点的难度较大, 而地图对于他们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所以对于地图的合理运用, 将对课堂的有效性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地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

(一) 图文结合,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地理教学图文分离, 大量抽象晦涩的文字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 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学生在感到无趣的同时对于整个地理学科的学习逐渐消极, 学习效率低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采用图文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 以形象、直观的地图进行讲解, 这样不仅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记忆,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 引导学生理清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通过对地图的阅读、研究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判断各种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 从而让学生更了解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 在《台湾省》一课的学习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地形图以及气候图的研读和判断, 可以让学生推断出台湾农作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让学生从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出发, 推断出台湾省的城市以及工业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学生将各相关信息串联起来, 形成一条较为明确的学习线索,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在地图教学中,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教学理念, 通过对地图的灵活运用, 帮助学生建立图文结合的良性思维习惯, 经常借助地图工具, 从而更为准确地解决地理问题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 在地理学科价值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较从前优越的物质条件, 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 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以期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地理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 又具有贴近生活、实践性强、可利用地图这些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笔者已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 如果能够恰当地挖掘运用这些优势, 则激发学生学习具体知识点的热情, 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 并非难事。

摘要:在地理学科价值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 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 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 又具有贴近生活、可利用地图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如果能够恰当地挖掘运用这些优势, 则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具体知识点的热情, 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兴趣,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广君.对“有用”地理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0 (12) .

[2]吕琴.如何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高效化[J].学周刊, 2012 (12) .

8.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篇八

关键词:初中地理;备课;能力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从教学的几大元素入手,做好每一环节。从积极备课到生动讲课,再到总结复习课程几个过程都要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教学前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

一、积极备课,准备充分

精心备课,方能精心上课;精心上课,方能精心学习。备课是教学的前奏,就像在音乐中一样,一个好的前奏能够引起共鸣、激起激情、渲染氛围、提前将观众带入美妙的乐章中。在初中地理备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特点,宏观把握所要讲的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顺序;使用有趣的课前引导,让学生先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这样才能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环节的衔接要恰当、顺畅,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很自然的过渡,不会感觉到知识不连贯,教学突然,不容易接受;设计板书或是多媒体的形式,仔细考虑两种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契合,保证选择的形式能够让知识最大化地在学生面前呈现。

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持学生最佳学习状态

一节课45分钟,是最佳的学习时间,但是在这个学习时间学生并不是时刻都能集中精力。科学研究表明,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是上课后5分钟到20分钟之间。这就需要教师将重要的知识安排在这个时间段进行讲解,在课堂中间还要设计一个休息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个关于地理的趣闻、笑话等等,稍微放松之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样又会出现一个5到20分钟,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化发挥,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讲课时,如果看到学生比较疲惫,就要以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让学生放松一下,激发学习状态。

三、活跃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手段

地理教学还是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的,因为无论是美丽的景色,还是人文故事,或者是风俗习惯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更要应用地理的这个特点,发幽探微,吟诗绘情,声情并茂。引用诗句,让地理特点更容易被记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讲述庐山瀑布的美景雄壮;“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讲述桂林山水的诗情与画意。还可以采用趣闻引导的方法,例如讲述某地山上桃花开得比山下开得晚时,一位得道高僧曾探寻原因,却只能总结为天之做。让学生自己来解释原因,这样就能够自然地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发现山体高度和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能够解释出原因。还可以拓展为海边和内陆的区别、纬度不同的区别等等。

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认识地貌、了解地理特点上,还要帮助自己去探寻世界,甚至对日常生活的环境认识也要有所帮助。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努力,更多的是长远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将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知识能够更加直观地被看到、被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够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查和巩固,要多以提问的方式来询问旧知识,多以引导的方式来引进新知识。在地理学习的实践方面,要将目光深入到生活中。例如在学习地图时,布置一个绘制自己家周围的地图作业,要求至少有五座明显的建筑。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其他学生根据绘制的地图找到自己的家。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不仅仅让学生学会看图,更学会绘图,自然对地理图的掌握会更深一些。

五、做好课堂总结,守好最后一关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的一个总述,应当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下节课需要预习的知识。首先在总结重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做介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个总结,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做好课堂总结,给课堂教学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同时也为下节课做了一定的知识准备。

总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郑继辉.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J].考试周刊,2012(22).

9.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篇九

一、结合教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学生愿意学习的情景,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的环境,是激发学生最好的方法。

1、导入过程,创设审美气氛。

2、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创设情景。比如《卖油翁》一课,我让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里面,会复述课文。

3、教师应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借助录音、电脑、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可以突出语文教材的文章美感。

二、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的机会。学生 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跟着老师走。

1、设置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不断思考。让学生动脑,就要让他们积极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进行引导。

2、让、学生动嘴动手,就减少了他们走私的机会,注意听讲。

3、动手,让学生做笔记,可以了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接受新的知识。

10.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

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

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已由“教的主体”转变为“学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

也就是说,原来站在课堂边缘地带的学生要站到课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课堂。

教师要真正地让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因此,我认为,备课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

(一)备教材

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

要让学生有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想,作为教师,博览群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知识修养,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才是我们思维之渠,清亮如许的活水。

课前,教师要先吃透教材。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只有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才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堂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备课中除吃透教材外,还得吃透学生。

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

1、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如何认识及处理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成功的课堂的关键所在。

2、其次,要把握提问艺术,给学生成功的愉悦 。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

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

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

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

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

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能正确答出问题的学生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

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最后,教学方式要直观、灵活。

根据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不长、好动、急躁等身心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多媒体教学,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有利于其掌握教学内容,特别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课内精心上课

素质教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因而,我们应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法,减少教师的教和讲,增加学生的思和悟。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己应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教师应把握好“讲”的尺度,千万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一人唱“独台戏”。

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课堂教学效率就不高。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活动太少。

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课堂上,教师更大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 ,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要在学生如何“学”上做文章,重在让学生“悟”。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悟”。

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其实有好多知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

教师讲的少,就要精讲,把握好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需要讲。

课堂上教师如果滴水不漏,大讲特讲,反而会将学生引入迷魂阵里,教师应让出一些时间给学生“悟”。

但是,教师要把握好给学生“悟”的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总体智力水平,设计好“悟”的时间,不能只提一二个问题而整节课让学生一直在“悟”,这样,教师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提不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像我校(长泰二中),一部分优生被别的好学校录取了,另一部分又去私立学校读,剩下的在校生,总体智力水平为中下等,在这种实际情况下,我认为:一是,要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只有课前预习了,才能在课堂上教师提问时不会一问三不知,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教师提的问题不能太难。

太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解答不出来的。

三是,提问的学生应有层次性。

较难的,提问优等生;不太难的,提问中等生;容易的,提问后进生。

教师不能老是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而忽略了或不重视后进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的后进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

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些方式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是,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悟”的时间,若是在短时间内学生“悟”不出来,教师则要不时地启发,而不能让时间白白地流逝。

若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仍回答不出来,我认为,这时候,教师只好“教”了,让学生课余时间再“悟”吧,不然,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的。

这一点,教师应灵活机动把握好。

五是,要努力创设“和谐情境”、“乐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1.浅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一

[关键词]地理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效率

教学的目的不在教师“教出去”,而在学生是否“学到手”,是否听懂、学会和熟练掌握。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追求的最终目的。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地理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在教学“西亚和北非”一节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在这盛日炎炎的夏季,大家是否曾想过撑着伞,头部枕着救生圈,悠闲自在地漂浮在大海上,多么惬意!不知世界上是否有这种地方?”这样导入,一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带着好奇的心理兴趣盎然地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二、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精心备课,才能打有准备之仗,才能确保课堂高效率。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制定好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好周密细致的教学环节,有时甚至要细分,什么时候学生做什么,学生可能会提什么样的问题,哪些问题应由学生集体讨论自己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可能解决不了,需老师指导,这些都要精心设计、系统安排,这也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足工夫。

三、全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原因有二:一是学生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二是学生觉得知识过于简单浅显,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具有挑战欲望、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每节地理课始设计出形式多样、巧妙有趣的导语有利于迅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之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绪进入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多年来,我在授课前都会提出一些引起学生思考和联想的问题,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的目的,实践证明,此法对教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冰冷冷的形势和姿态呈现出来的。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佐证的。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相割裂有关联。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视频以及计算机教学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

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作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 主编.

[2]《中学地理教学法》 曹琦 主编.

12.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篇十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提高地理教育教学的催化剂, 因此,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地理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地理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联系起来, 运用多种形式的课堂导入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比如, 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时, 笔者就曾经采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介———多媒体进行教学, 利用互联网下载的图片, 展示少数民族的景观以及风土人情,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能够刺激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知识内容, 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其快速进入课堂, 进入最佳的学习地理的状态中,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学生的感知效应

初中地理学科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地理景观, 这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比较难学、难懂, 很难在感知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从而影响了地理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效率的提升。因此, 初中地理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学生的感知效应。众所周知,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地理现象的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此优点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达到感知清晰、思维活跃的境界,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转变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是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说, 学生在台下被动接受, 认真的学生在听, 不认真的学生就会管不住自己, 去玩、走神等。而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其也会降低学生听课、记忆的效率, 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 当下我们要求教师要用新课标理念武装自己的大脑,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处于引导者的地位,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环境观。

总而言之, 要想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教师还需要转变态度, 认真钻研、备课, 坚持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作用, 以上是我的看法, 希望与广大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三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今天,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意见,供同行参考,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要设计好导入环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事物的现象,进而产生某种认识倾向,萌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运用各种器官将信息注入大脑取得成倍的效果。所以,一堂课的开始非常关键,导入好了,学生感兴趣了,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故事、谜语、唱歌、复习等形式调整情绪,进入你预设的学习“陷阱”。

例如,当我们教到《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让会唱唱这首歌的学生来唱,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唱中充分的感悟作者的感情。当然也可以找一些影视作品放映给学生观看。总之,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既能萌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教师讲课的神色和语调要富有激情,带有一定的感情。如果老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肯定没有兴趣来学习。所以,我们要善于用眼睛来表达情感。如赞许或批评等。不宜在课堂上过多的进行批评。否则,会影响整个课堂气氛,影响教学任务和目标。

第三、教学形式要多变,不能一成不变。如语文教学的“读”,要有技巧,不能只是“齐读”,可以进行自由读、表演读、带读、分角色读等等。上课过程,不要只追求片面地课堂热闹。很多老师说就新课改可是要体现一个“热闹”呀。可是如果仅仅如此,学生是很难学到知识的。所以,讲到重点部分,或者关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教学,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尽可能的要求学生在课堂掌无握好。否则,后进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努力创造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亲其师,信其道”,引发情感共鸣。在情感调控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发挥微笑的威力,避免批评与训斥。其实,微笑的力量是最大的。在教学中,我们的微笑,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略带点头的微笑则是对学生的肯定与支持,促进学生朝前的步伐迈得更大;摇头的微笑,能激发起学生改错的信心,使学生在笑中纠正了错误,获得进步。笑中教,笑中学,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

此外、应该还学生一片蓝天。如果学生能看懂弄通的不讲,让其自学,旨在培养能力。否则老师集中精力去讲,形成依赖性。长期的依赖性,就变成了惰性。这样“启智”是不成功的。但是每课的重点、难点老师要毫不吝惜地去点拨,犹如“拨开云雾见太阳”学生心理充满喜悦,“老师真高一筹”。

14.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篇十四

1.传授法:

在学生学习美术新知识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有时往往就会以讲授为主,想信好多的美术教师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笔者根据不同的美术课堂类型,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于一定的操作,经过读、记、看、想、动等多个环节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美术欣赏课通常会以讲授为主,在小学教材中五六年级的欣赏课就是这种以讲授为主并加以一定的操作的这么一种类型的课程。在传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利用图片、幻灯等直观教具,或介绍欣赏的各种图片及大师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国传统的绘画到国外西洋油画等各种画种都让学生了解。在传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穿插故事,使美术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变得乐学、乐听,当然对于这些美术知识也就记得更加牢固了。

2.直观演示法: 在传授学生绘画技能的时候,往往会运用到这种方法——直观演示教学法。通过直观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看得仔细,看得明白,看得透彻一点。在演示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学习绘画的方法步骤,以较为直观的印象忘记下来。以水墨画教学为例:虽然学生在学习绘画之前已经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如果让学生马上进行绘画水墨画,就会弄巧成拙,就有可能会使课堂变得一团糟而无法控制。假如运用直观演示法后,将会很好的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先仔细看老师的范画究竟是怎么样画的?在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同时在演示范画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的一个好时机,不时的讲一些名画名人故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作热情。在演示过程中的直观性制作,可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画上,而且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有了绘画的动力,在演示的过程中就可能很好的解决在绘画过程的注意点,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

3.实践法:

学过程之中,还经常会运用到实践法,通过实践这个方法,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就拿现在的新教材来说吧,一至四年级中,许多的课程中就安排了学生学习泥塑。对于泥塑,它属于雕塑的一种,而雕塑是一个独立的立体艺术形式。让学生初步接触泥塑,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物体的立体特征,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的感知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先简单介绍有关泥塑的方法和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塑造一个立体的形象,可以是生活中看到的动物、植物等。学生在初步实践中,运用掌握的泥塑的方法,正确地表扬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塑造出来的形象,解除学生对想象的约束力,放开心中的顾虑大胆地进行创作,塑造出了许多形态有趣的形象:如扁平的公鸡、曲线的恐龙、正方形的人物等等,这些作品无不闪烁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以伦比的创造力。这些泥塑成果,体现了学生能够掌握用泥来塑造事物,学会了立体对待自然形态中的各种事物形象。在教学的最后,对学生提出几个要点,如:塑造事物是要饱满,要塑造出事物的立体感,指出有些地方的比例不对等等。通过泥塑的多次实践练习,学生就能掌握泥塑的要求,塑造出许多形象生动的作品来,通过实践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还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协调起来。

15.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篇十五

一、创新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在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一旦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出来,其参与地理课堂的动力会倍增。但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将学生的动机激发出来。新课改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全面优化设计,以独特的导入,吸引学生关注,诱发学生参与课堂。以往的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教师多是交叉使用复习导入、直接呈现的方式,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强。为此,导入时,融入一定的创新元素可以收到“良效”。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化》这一课时,教师以新颖的导入,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以中国国际大都市———上海为例,利用生动的对比图片展示城市化前和城市化后的上海图片,从而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冲击感。在图片中,教师以上海的建筑、街道、人口、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等的变化为主,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城市化的影响。在对比图片的刺激下,学生“蠢蠢欲动”。教师趁势引出相关的问题:( 1) 通过图片感知,你认为什么是城市化? ( 2) 你认为应该如何衡量城市化? ( 3) 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积极讨论。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摒弃传统直接引进城市化的方式,而是以对比图片辅助情境创设,引出问题,从而活跃学生大脑,促进课堂有效参与。此外,教师还可以以设问、游戏活动等新颖的方式创新导入,给地理课堂增添活力。

二、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影响“学”; 教与学相互渗透。高中地理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最为常见。虽然新课改已经得以深入推进,但落后的理念仍然影响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方式,因而教学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并引进多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参与地理课堂,共同构建高效率的地理课堂。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这一课时,教师摒弃灌输的做法,而是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国的人地思想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最初的崇拜自然,到现在的谋求人地和谐,几经发展变化,也体现了人类思想的进步。为此,在本节课中,教师并非逐一介绍各阶段演变内容,而是将学生组合成各个学习小组,主动探索人地思想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后果,再以报告展示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生本教育,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因而积极性非常高。

在展开合作学习时,教师也要走进学生内部,与学生交流,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除了这个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体验式教学、互动教学等。

三、优化课堂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地理课堂中,提问最常见,往往贯穿于教学始终。通过提问,教师和学生可以有效实现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等。但以往的地理课堂提问中,学生“答”的兴致低下。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提问有时过于简单,有时过于难,没有掌控好一个“度”。为此,教师要均衡问题设计,全面优化课堂提问,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带动学生回答。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这一课时,教师以“问题串”形式进行提问,促进学生参与回答。为了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教师进行提问互动。师: 荒漠化的含义是什么? 有哪些类型? 简单的提问,让学生有答的兴致与劲头。紧接着,教师继续出示问题: 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荒漠化的形成? 这一问题实质上就是提问荒漠化的成因。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提出深层次问题: 荒漠化的危害有哪些? 你认为怎么样可以防治荒漠化? 从含义、类型,再到成因、危害、防治方案,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最后,教师再设计开放的问题: 你的家乡是否有荒漠化现象? 如果有,你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开始大胆讨论起来。

案例中,教师设计了“问题串”,引发学生的回答兴趣。尤其在最后的结合家乡谈荒漠化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学习氛围被成功营造起来。

四、开展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来实现。中规中矩的课堂学习只能给地理教学平添乏味。为此,教师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让活动点燃地理课堂,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带动全员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设计旅游活动》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谈起“旅游”,为众人所爱。设计最佳的旅游路线,需要时间和深度了解。只有精心设计,才能让旅游更顺畅,更舒心。为此,教师引导学生首先了解班上同学的旅游愿望,再分组设计本地的一日游路线,进行组间大PK,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旅游设计最多人选择。这样具有竞争的设计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本地旅游的了解,还考验了学生的各种能力。PK活动开始,学生自主组建小组,开始设计。在设计时间结束后,各组展示自己的计划,再评比。

在地理课堂中,由于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因而学生基本都能圆满完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辩论活动、知识抢答活动等。

上一篇:客运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作文:珍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