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共11篇)
1.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一
建筑消防设施
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根据该工程现场勘察情况结合现行消防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对该
工程消防设施改造制定施工方案及报价单。
一、依据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84—2001(2005版)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J50242-2002)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1、流程:按装修格局施工图定位支架吊杆安装办理停水手续
关闭主阀门 打开本楼层泄水阀放水 喷淋头拆除改位施工管道冲洗试验观察各丝扣接口有无渗漏组织物业验收。
2、施工顺序
A、施工前准备工具、套丝机、割管机、管钳、接水桶、放水管等。
B、办理停水手续后与大楼物业部结合将该楼层区域之阀门关闭后,从该区域末端排水,确认末端压力表没有压力后。开始组织施工。
C、按装修平面图位置将原喷淋支管及喷淋头拆除并将新喷淋支管及
喷头安装在各区域划分吊顶中部,喷淋头与吊顶板底部平整。
D、当天下班前将未完成的喷淋支管封堵,检查各支管口确认封堵后
与物业部结合将主阀门开启,同时开启末端排气,确认管内没有存气后关闭未端阀。
3、支吊架的安装
(1)按核对无误的管道单线图,实测管线标高、走向、支架位置,选择正确的支、吊架形式,按国标图集制作。
4、管道预制加工
管道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5、消防系统冲洗
(1)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应将管道冲洗干净,应对其进行严密性试验,无渗漏为合格。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1安装办理停电手续装消防控制室联动编程组织物业验收。
2、设备定位
根据装修现场格局及现行消防验收规范对报警探测器进行开孔定位。
3、布管线
改造中感烟探测器穿线线管采用金属软管辐射于吊顶内,保证线路畅通达到报警系统要求。
4、安装设备
(1)感烟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2)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3)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5、系统调试
(1)火灾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先分别对每个感烟探测器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3)现场设备正常运行后要与消防控制室报警主机进行联动调试,与物业部结合进行联动编程和调试。
2.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二
广东大厦工程位于广东中山市金融中心区地块, 基地总面积约20202.20m2 (用地红线面积) 。拟建的广东中心大厦为超高层摩天大楼, 结构屋面建筑高度566m, 主楼总高度为623m, 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中心大厦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 使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 塔楼区域开挖深度约40.20m, 裙房区域开挖深度约33.50m。本工程平面控制点成果采用城市坐标系。
2 方案编制及测量依据
前期测绘单位已在现场四周马路布设施工控制网, 因此, 进入现场立即开展对该控制网复核、接收的工作, 待确认后方可作为永久测量一级控制网使用。测量依据指测量工作所执行和参照的技术性规定, 除本工程相关图纸、技术核定单等之外, 还将按照以下条目开展测量工作:
a.业主和设计所指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b.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c.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d.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e.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
f.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JSB304《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
h.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3 施工部署
测量仪器的选用以工程施工所需的具体精度要求和时效要求, 同时结合考虑可操作性为标准。仪器均应检定合格, 并在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 应及时校正来保证测量精度 (见图1) 。
4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先确定平面控制网, 后以控制网为依据, 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测量方法要简捷, 仪器使用要熟练, 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 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明确为工程服务, 按图施工, 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 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 本工程设置测量精度等级为二级, 测角中误差20秒, 边长相对误差1/5000。
5 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本工程测量定位工作较为复杂, 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红外测距仪, 经纬仪、水平仪;根据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 确定各个轴线控制点, 组成轴网控制, 并将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的区域上, 且采取混凝土加固保护措施, 定位工作由专职测量师完成。定位程序: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布置控制网由于该控制网主要用于打桩桩位的测量阶段, 工程的工况变化很大, 控制网布置于现场内部, 容易遭到施工破坏或者变形移动, 所以具有短期使用性质。该控制网的使用需随时根据施工阶段的场内变形情况调整。必要时也可根据施工情况调整布网位置。所以每次投放轴线前必须依据一级控制网重新测量其数值, 复核无误后方可投放桩位轴线。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施工现场随时调整。轴线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 互相之间应进行校核。同时可检验偏差情况, 以及时纠正。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 布设主要主控轴线。主控轴线定位时, 均布置引线, 轴线控制点可投测到围墙上或设置定位桩, 均用红三角标出, 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 加以妥善保护。高程控制网的作用是为长期的工程结构施工提供一个稳定、统一的标高参照系统。其标高值按城市高程系统取值。本工程使用业主提供的基准高程控制网。考虑到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 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互相联测。高程控制每次测量以基准水准控制点为依据, 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 将高程引测至现场的临时水准点处来使用。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后, 由施工单位进行复核, 复核无误后提请监理复测, 并做好书面签证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 对于地面变形沉降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及时进行修正。
6 测量方法
将DJ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 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 (轴线标志) , 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上, 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 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 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垫层、车站楼板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 以平面控制线为准, 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 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 投测允许误差±2mm。建筑轮廓轴线投测闭合, 经校测合格后, 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 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 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L<30m 允许偏差±5mm
30
60
90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 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 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7 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7) 》进行。测量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 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标识保存完好。施工图、测量桩点, 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所有测量作业完后, 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 上报质量总监和项目工程师核验, 最后向监理报验。自检时, 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核验时, 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 保证几何关系正确。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 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 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 防止用错和破坏。
8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使用的测量仪器应符合计量要求, 并做好计量台帐。施测人员持证上岗, 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 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 以免掉物伤人。轴线投测完毕, 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操作仪器时, 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 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 须有专人看护, 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 忘记仪器不管。施测过程中, 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 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 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 由专人负责保管, 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 不能扭转折压, 测量后应即卷起。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 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结束语
3.建筑施工测量方法与方案 篇三
关键词:建筑施工 测量 方法 方案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从适应现代化城市环境需求来考虑,在建筑设计中既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注重建筑外观造型,许多外观造型复杂及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物应运而生,在这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测量方案是否合理,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测量人员专业水平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程及质量。建筑工程测量的项目愈来愈多,工程规模愈来愈大,内容愈来愈复杂,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必将愈来愈高。因此为满足测量工作的需要,测量工作者除了努力提高有关现代测量理论与技术水平外,还应学习必要的土力学和土木工程知识。下面结合工作实践着重谈一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
一、建筑施工控制测量主要方法
对于建筑施工测量,首先是建筑物轴线测设,一般应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给出的建筑物设计位置进行定位,建筑物的定位是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将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轴线的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作为测设建筑物桩位轴线的依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建筑物定位测量。由于在桩基础施工时,所有的角桩均要因施工而被破坏无法保存,为了满足桩基础竣工后续工序恢复建筑物桩位轴线和测设建筑物开间轴线的需要,所以,在建筑物定位测量时,不是直接测设建筑物外廓主轴线交点的角桩,而是在距建筑物四周外廓5m~10m,并平行建筑物处,首先测设一个建筑物定位矩形控制网,作为建筑物定位基础也就是把建筑物的墙轴线交点标定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交点进行详细敖样,建筑物轴线的测设主要有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建筑物轴线和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建筑物轴线两种方法。
(1)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审查核实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红线关系是否得到城市规划部门的批准;检查核实规划部门提供的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的关系以及平面控制坐标的准确性;检查设计总平面图坐标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根据规划红线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并要求施工单位在轴线的延长线上打制桩,以便在开挖基槽后作为恢复轴线的依据。
(2)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检查核实设计总平面图上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已有建筑位置的关系,及坐标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已有的建筑物可采用延长直线性、直角坐标法、平行线法来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
建筑物的主轴线测好后,应进一步详细复核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中心桩),测设时,应检查复核房屋轴线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2000)。
在多层楼房施工中,控制桩也是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布设的控制桩钉在槽外2m~4m的地方。如系多层建筑物,为了便于向上引点,可设在较远的地方,如附近有固定建筑物,最好把轴线投到建筑物上。
二、建筑工程测量方案
1、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1)校核起始依据
定位测量前,应由甲方提供三个衣刷相互关联的坐标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點,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30√Lmm(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
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校核。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坐标,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12〃;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为1/15000。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10mm√n(n为测站数)。
2)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7米的矩形平面控制网Ⅰ Ⅱ Ⅲ Ⅳ(见附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2、主轴线的测设
1)主轴线的选择
该工程的结构主体分为裙房和主楼两部分,裙房为3层,主楼为26层,中间留有后浇带。因此,定主轴线时,按流水段的划分将该工程分三部分进行主轴线的控制。选择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作为X方向的主轴线;B轴、G轴作为Y方向的主轴线。
2)主轴线的测设
根据图纸尺寸在Ⅰ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Ⅱ点,在此方向上量测出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桩点,再后视Ⅳ点并量测出B轴、G轴桩点。同样在Ⅲ点架设经纬仪,分别测设出东侧、北侧的主轴线桩,并分别测设出引桩。测设完的主轴线桩及引桩应用围栏妥善保护,长期保存。
3)高程控制
利用高程点进行附合测法在场区内布设不少于八个点的水准路线abcdefgh,这些水准点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3、±0.000米以上施工测量
1)轴线竖向传递
工程的轴线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法。在首层地面设置投测基点。在首层地面钢筋绑扎施工时,在欲设置激光投测点的位置预埋100×100mm铁板,铁板上表面略高于砼上表面。激光投测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流水段的划分,分别在3轴、6轴、12轴东侧、5轴、11轴、14轴西侧;G轴南侧、B轴北侧布设激光投测点。各点距主轴线距离均为1.000米。
施工至首层平面时,对各主轴线桩点进行距离、角度校核,校核合格后再进行首层平面放线。放线后,再将各激光投测点测定在预埋铁板上,并再次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每层顶板应在各激光投测点相应的位置上预留150×150mm的接收孔。投测时将激光铅直仪置于首层控制点上,在施工层用有机玻璃板贴纸接收。每个点的投测均要用误差圆取圆心的方法确定投测点。即:每个点的投测应将仪器分别旋转90°、180°、270°、360°投测四个点,这四个点形成的误差圆取其圆心作为投测点。每层投测完后均要进行闭合校核,确保投测无误,再放气其它轴线及墙边线、柱边线。
2)高程传递
首层施工完后,将±0.000米的高程抄测在首层柱子上,且至少抄测三处,并对这三处进行附合校核,合格后以此进行标高传递。
±0.000米以上标高传递采用钢尺从三个不同部位向上传递。每层传递完后,必须在施工层上用水准仪校核。由于高程超过一整尺,因此,在十层标高投测后,精确校核,合格后,以此作为十以上结构施工高程传递依据。
标高传递误差主楼不应超过±15mm,裙房不超过±10mm,且每层标高竖向传递的不应超过±3mm,超限必须重测。
每层结构施工完后,在每层的柱、墙上抄测出1.000米线,作为装修施工的标高控制依据。
4、放线质量检查工作
每次放线前,均应仔细看图,弄清楚各个轴线之见的关系。放线时要有工长配合并检查工作。放线后,质检人员要及时对所放的轴线进行检查。重要部位要报请监理进行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
5、精度要求
轴线竖向投测精度不低于1/10000。平面放线量距精度不低于1/8000,标高传递精度主楼、裙房分别不超过±15mm、±10mm。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四
10.3.1说明
正常溢洪道泄洪闸启闭机房,泄洪涵洞控制房的房建工程是在泄洪闸、泄洪涵洞主体工程已完工,其下部基础已施工的情况下,安排施工的。此时,闸门已吊装,启闭机,临时线路等已就位。因此,施工时应采取严格而周密的保护措施,使控制楼平台、闸门上不掉入施工杂物,以保护闸、阀门的启闭正常、设备的整洁。拟采取如下措施。
10.3.1.1 搭设防护脚手架
在泄洪涵洞启闭机房两侧用钢管各搭设一道悬挑脚手架,挑出宽度为1.2m,上满铺竹笆,兼作施工脚手及防护,立面也作防护。
10.3.1.2设备保护
对于已就位的设备,采用塑料布、花雨布包裹严密,并在顶部设置顶盖,以防落物砸坏设备、管道,和污染设备等表面。
10.3.1.3施工时,严格按图施工,执行规范
10.3.2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泄洪涵洞控制楼、正常溢洪道泄洪闸启闭机房均为单层结构,房建工程层高均不高,因此施工较为方便。
10.3.2.1 临设布置
结合其他工程施工时的临时设施,住房、钢筋场、木工场仍然利用。粘土砖,砂浆等可直接送至施工现场。支撑系统及脚手架全部采用钢管。
10.3.2.2人员组织
施工时选我公司曾参与过省“用户满意工程”的专业施工队(20人)进场施工,此队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能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10.3.2.3砌体施工
砌墙选用普通砖,标准为240×115×53。砌墙前,先对砖强度指标进行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方可采用;砌筑前,砖必须充分洒水湿润;砖墙的灰浆采用中砂,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砂浆应随拌随用,砌墙时,按规定留置砂浆试块;砌墙时采用立皮数杆拉准线砌筑,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和竖向灰缝宽度
控制在10mm,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5%;砌墙时竖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10.3.3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泄洪闸、泄洪涵洞启闭机房的装饰工程主要有外墙涂料、内墙涂料、铝合金门窗、层面防水等。
10.3.3.1人员组织:选我公司有曾参与“黄山杯”工程施工的作业班组(15人),进场施工,该队伍人员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确保该工程质量达到“黄山杯”的要求标准。
10.3.3.2装饰涂料施工
10.3.3.3在做基层(刮底糙)前,要提前24小时洒水湿润;
10.3.2.3外饰施工前,对结构从上到下做垂直度检查,确定底糙厚度,然后做灰饼冲筋、刮糙(刮糙需分层进行每层厚度7-9mm),涂料施工前,质检员要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
10.3.2.4 施涂前应将基体或基层的缺棱掉角处,用1:3的砂浆修补,表面麻面及缝隙用腻子填平补齐,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污垢、溅沫和应清除干净;
10.3.2.5 基面磨平后即进行涂刷,涂料施工应分段进行,同一墙面应使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每层厚度不得过厚,涂刷应均匀,颜色一致。
10.3.4铝合金门窗安装
10.3.4.1铝合金门窗框、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不同的产品,表面不得有玷污和碰伤的痕迹;
10.3.4.2铝合金门窗装入洞口应横平竖直,外框与洞口应弹性联接牢固,不得将门框直接埋入墙体;
10.3.4.3横向与竖向组合时,应采取套插,搭接形成曲面组合,搭接长度为难10mm,并用密封膏密封;
10.3.4.4安装应有收缩余量,一般比门窗的装配边长20~30 mm,在转角处应斜面断开,并用胶粘剂粘牢固,以免产生收缩缝;
10.3.4.5安装后的门窗应有可靠的刚性,与墙体的缝隙应填塞密实;
10.3.4.6注意成品保护,安装后的门窗应严格避免因车撞、物碰引起的位移和损伤。10.3.5屋面工程
10.3.5.1找平层施工前必须将屋面混凝土表面清理、冲洗干净,洒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找平层必须保证坡度准确;
10.3.5.2防水层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有质保书和合格证,防水层施工前,必须请监理工程师对基层进行验收,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10.3.5.3防水层施工,必须按节点构造要求做好各细部构造。
⑴开关、插座安装应平整、牢固、位置正确、高度一致;
⑵成排开关、插座安装高度偏差应符合规范;
10.4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0.4.1砖砌体缝面不直、墙面不平,砌砖采用小面跟线。挂线长度超过(15~20m)时应加腰砖。墙面预留脚手眼,挂线应由下面一步架墙面引伸,以立线延至下部墙面至少500mm。挂立线吊直后,拉紧平线,用线垂吊平线和立线,当线垂与平线、立线相重,即“三线合一”时,则可认为立线正确无误。
10.4.2装饰工程
10.4.2.1墙面空鼓、开裂、渗水现象
①施工前,砖、混凝土等基体表面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先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各种施工洞眼要堵塞密实。
②砂浆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和振动。
③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并在湿润的条件下养护。
10.4.2.2涂料起皮、流坠
①认真清理基层,表面浮灰等在刮腻子前清扫干净。
②选择合格的乳胶涂料,确保胶料的粘结强度符合要求。
③涂料在涂刷前应搅拌均匀,涂刷按顺序依次进行。
5.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篇五
一、编制依据
1.1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
1.2《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1.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22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总建筑面积79480m,主
22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建筑面积36400M,地上43080M。建筑物檐高23.45m,室内外
高差1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m。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11.60m,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243.6米×79.200米。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3.4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H4.900)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3.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4.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2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4.3±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4.4±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0.000以上结构采用横向多次砼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4.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4.6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50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4.7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50标高线,要求制校核。
4.8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五.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5.1基础工程
5.1.1将DJ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5.1.2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5.1.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承台、柱、墙体、楼梯、电梯并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5.1.4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60米<L≤90米允许偏差士15mm(即1~30轴线)90米<L允许偏差士20mm(即A~L轴线)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5.2±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5.2.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5.2.2士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坑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坑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500线。〈500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
5.2.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5.2.4土方开挖测量方法
5.2.4.1基坑开挖由1轴向30轴推进,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1.5米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
5.2.4.2开挖到槽底标高30cm处,在基坑边①轴处架设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控线,在木桩上钉铁钉,确定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然后,在基坑边A轴处架设经纬仪,以同样方法确定主控线。当纵横主控线投测交叉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修整槽边。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及边线。5.3地上结构施工(-10.3以上)5.3.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5.3.1.1标高-11.3米基础底板混凝土及地下二层顶板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墙体)及伐板上,同时以钢尺测弹出所有轴线及柱、楼梯梁柱、电梯墙轴线及外边线,同时在每条轴线外500处弹出控制线。5.3.1.2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5.3.1.3地下一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5.3.1.4地下一层楼面基点上不得堆放料具,平常以木板覆盖钉牢并定期检查,以防破坏。5.3.1.5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体,保证通视。
5.3.1.6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5.3.2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5.3.2.1基本要求
5.3.2.2竖向投测精度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设备的技术的状态。从这两方面着手控制投测精度。5.3.2.3测量人员经技术培训,持证上岗。5.3.2.4测量人员施测前认真理解方案。5.3.2.5仪器需有检定合格证。5.3.3竖向投测程序
5.3.3.1架设仪器于各层放线孔,将控制点引至楼层。5.3.3.2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
5.3.3.3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柱外框、电梯墙体边线轴线等,并设置偏轴线500的控制线。5.3.4测量精度要求
5.3.4.1距离测量精度:1/5000; 5.3.4.2测角允许偏差:20″; 5.3.5垂直度控制。
结构施工中每层框架柱及梁板砼施工完毕,应检测建筑四大角偏差并记录,并弹出竖向轴线;填充墙体砌筑后也应测量外墙垂直偏差记录及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5.3.6竖向测量允许误差 层间:2.5mm;
全高: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5.4标高竖向传递 5.4.1标高传递法
依据现场内6个永久标高控制点,(1轴线和30轴线各设置一个,A轴线和L轴线各设置2个)每段在外墙设置6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标高为+0.50米,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米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50cm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内中心位置,并进行精密安平。5.4.2标高传递技术要求
54.2.1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5.4.2.2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5.4.2.3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5.4.3标高允许误差 层高:±2mm;
全高: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5.4.4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5.4.4.1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5.4.4.2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
六、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6.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或轴线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梁板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梁柱支模板时,以此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柱角与下一层柱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6.2柱、墙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填充墙及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板墙、柱位置,弹出板墙及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5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
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6.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6.4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50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七、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7.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7.1.1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20m1/7000(相对误差);
≤20m±3(对于轴线小于±3mm)
7.1.2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7.1.3标高小于±5mm。
7.1.4垂直度层高≤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7.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7.2.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仪器限差要求。
7.2.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7.2.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去,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7.2.4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7.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7.3.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7.3.2细部测旦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7.3.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7.3.4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7.3.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八、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8.1.1根据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时进行观测。8.1.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1:
8.1.3沉降点布置按照设计图纸设置,并加以保护,定期检查,防止破坏。
8.1.4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8.1.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地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8.1.6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
8.1.7工程竣工后,第一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8.1.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8.2护坡桩的位移观测
8.2.1在基坑开挖后,在边坡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10m左右)并在所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经纬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别其变形位移量。
8.2.2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于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土层下0.5m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8.2.3变形点观测频率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8.2.4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
九、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1、控制材料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的叙述中进行。
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4、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全站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6、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十、仪器的配备及人员组成表10-1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10.2测量人员组成 测量班长:1名 测量技术员:1名
十一、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试,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再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
7、水准尺寸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十二、测量管理制度
1、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上岗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公司技术部制度的《测量管理制度》基本方案。
3、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可进场。
4、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
5、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
6、经常与技术干部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
7、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
8、有关外业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
9、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6.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篇六
一、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1.校核起始依据
定位测量前,应由甲方提供三个衣刷相互关联的坐标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30√L mm(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
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校核。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坐标,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12〃;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为1/15000.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10mm√n(n为测站数)。
2.建立建筑物控制网
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7米的矩形平面控制网ⅠⅡⅢⅣ(见附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二、主轴线的测设
1.主轴线的选择
该工程的结构主体分为裙房和主楼两部分,裙房为3层,主楼为26层,中间留有后浇带。因此,定主轴线时,按流水段的划分将该工程分三部分进行主轴线的控制。选择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作为X方向的主轴线;B轴、G轴作为Y方向的主轴线。
2.主轴线的测设
根据图纸尺寸在Ⅰ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Ⅱ点,在此方向上量测出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桩点,再后视Ⅳ点并量测出B轴、G轴桩点。同样在Ⅲ点架设经纬仪,分别测设出东侧、北侧的主轴线桩,并分别测设出引桩。测设完的主轴线桩及引桩应用围栏妥善保护,长期保存。
3.高程控制
利用高程点进行附合测法在场区内布设不少于八个点的水准路线abcdefgh,这些水准点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三、±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
该工程的基础标高为-15.80米。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挖土深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挖。
在基础施工时,为监测边坡变形,在边坡上埋设标高监测点,每10米埋设一个,随时监测边坡的情况。
清槽后,用经纬仪将3、14、B、G四条轴线投测到基坑内,并进行校核,校核合格后,以此放出垫层边界线。
按设计要求,抄测出垫层标高,并钉小木桩。在垫层砼施工时,拉线控制垫层厚度。
地下部分的轴线投测,采用经纬仪挑直线法进行外控投测。垫层施工完后,将主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先在垫层上对投测的主轴线进行闭合校核,精度不低于1/8000,测角限差为±12〃。校核合格后,再进行其它轴线的测设。并弹出墙、柱边界线。施测时,要严格校核图纸尺寸、投测的轴线尺寸,以确保投测轴线无
误。
地下部分结构施工的高程传递,用钢尺传递和楼梯间水准仪观测互相进行,互为校核。
四、±0.000米以上施工测量
1.轴线竖向传递
本工程的轴线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法。在首层地面设置投测基点。在首层地面钢筋绑扎施工时,在欲设置激光投测点的位置预埋100×100mm铁板,铁板上表面略高于砼上表面。激光投测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流水段的划分,分别在3轴、6轴、12轴东侧、5轴、11轴、14轴西侧;G轴南侧、B轴北侧布设激光投测点。各点距主轴线距离均为1.000米。
施工至首层平面时,对各主轴线桩点进行距离、角度校核,校核合格后再进行首层平面放线。放线后,再将各激光投测点测定在预埋铁板上,并再次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每层顶板应在各激光投测点相应的位置上预留150×150mm的接收孔。投测时将激光铅直仪置于首层控制点上,在施工层用有机玻璃板贴纸接收。每个点的投测均要用误差圆取圆心的方法确定投测点。即:每个点的投测应将仪器分别旋转90°、180°、270°、360°投测四个点,这四个点形成的误差圆取其圆心作为投测点。每层投测完后均要进行闭合校核,确保投测无误,再放气其它轴线及墙边线、柱边线。
主楼高85米,为保证竖向投测的精度,轴线投测采用两次接力投测。在十层砼施工前,先在北侧投测点的南侧500mm处;南侧投测点的北侧500mm处预埋四块铁板。待地面轴线投测完后,精密校核,合格后将原投测点分别向南和向北移动500mm,将这四个点作为十层以上轴线投测的起始点。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不应低于1/10000,且每层投测误差不应超过2mm。
2.高程传递
首层施工完后,将±0.000米的高程抄测在首层柱子上,且至少抄测三处,并对这三处进行附合校核,合格后以此进行标高传递。
±0.000米以上标高传递采用钢尺从三个不同部位向上传递。每层传递完后,必须在施工层上用水准仪校核。由于高程超过一整尺,因此,在十层标高投测后,精确校核,合格后,以此作为十以上结构施工高程传递依据。
标高传递误差主楼不应超过±15mm,裙房不超过±10mm,且每层标高竖向传递的不应超过±3mm,超限必须重测。
每层结构施工完后,在每层的柱、墙上抄测出1.000米线,作为装修施工的标高控制依据。
五、装修施工测量
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要求将装饰施工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1.地面面层测量在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100cm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标高控制线。
根据每层结构施工轴线放出各分隔墙线及门窗洞口的位置线。
2.吊顶和屋面施工测量以1000m线为依据,用钢尺量至吊顶设计标高,并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控制线。对于装饰物比较复杂的吊顶,应在顶板上弹出十字分格线,十字线应将顶板均匀分格,以此为依据向四周扩展等距方格网来控制装饰物的位置。
屋面测量首先要检查各方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实测偏差,在屋面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3.墙面装饰施工测量内墙面装饰控制线,竖直线的精度不应低于1/3000,水平线精度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外墙面装饰用铅直线法在建筑物四周吊出铅直线以控制墙面竖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面的位置。
4.电梯安装测量在结构施工中,从电梯井底层开始,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准,及时测量电梯井净空尺寸,并测定电梯井中心控制线。
测设轨道中心位置,并确定铅垂线,并分别丈量铅垂线间距,其相互偏差(全高)不应超过1mm。
每层门套两边弹竖直线,并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水平度一致。
5.玻璃幕墙的安装测量结构完工后,安装玻璃幕墙时,用铅垂钢丝的测法来控制竖直龙骨的竖直度,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以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相配合,对其误差应在分段分块内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积累。幕墙与主体连接的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其测量放线偏差高差不大于±3mm,埋件轴线左右与前后偏差不大于10mm。
六、放线质量检查工作
每次放线前,均应仔细看图,弄清楚各个轴线之见的关系。放线时要有工长配合并检查工作。放线后,质检人员要及时对所放的轴线进行检查。重要部位要报请监理进行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
所有验线工作均要有检查记录。
对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
1.当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差小于1/√2 倍的限差时,放线成果可评为优良;
2.当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差略小于或等于√2 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3.当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差超过√2 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重要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七、精度要求
轴线竖向投测精度不低于1/10000。平面放线量距精度不低于1/8000,标高传递精度主楼、裙房分别不超过±15mm、±10mm。
八、仪器选用
该工程测量选用TOPCON电子全站仪一台,2"级经纬仪两台,DS3水准仪两台,50m钢卷尺两把。激光铅直仪一台。
九、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7.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篇七
1在实践应用中,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它是一个经济性的问题, 其与工程的质量, 工期的运作情况等密切相关, 其相互制约并且相互影响, 工程造价的控制涉及到施工的整体过程。通过对工程造价控制方案的优化, 更有利于实现工期、质量、投资等的控制满足目标系统的控制需要, 保证工程造价体系的健全。
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应用中, 需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 进行工程建设方案的优化, 积极做好相关的综合分析工作, 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造价控制, 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良好控制, 这里涉及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的工作。
通过对目标控制管理机构的优化, 可以进行专职人员的选配, 这需要进行目标控制的工作体系的健全, 进行目标控制人员的协调, 进行激励机制的建立, 保证员工的目标积极性的提升, 实现团队建设体系的优化, 积极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等。这都需要进行控制过程中的措施协调, 进行恰当的组织措施的选择, 实现组织工作的明确性、完善性, 从而保证其目标控制效益的最大化。
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 通过对技术的应用, 可以实现问题的解决。这里需要进行经济措施的应用, 实现项目目标的资金保障。为了提升目标的效益, 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进行跟踪工作、收集工作、加工工作等, 进行工程经济信息及其数据的整理, 实现目标的计算计划性、科学性, 这也需要进行工程变更方案的优化, 积极做好相关的经济分析, 进行计划目标的控制。这也需要针对工程概算、预算进行审核, 进行资金的使用计划的编制, 积极做好工程的付款工作, 实现项目的积极控制, 实现工程造价目标的优化, 实现工程质量及其进度目标的协调性。
2在工程应用中, 工程建设的单位是非常多的, 比如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单位等, 其需要与业主进行设计合同的签订, 进行施工合同、供销合同等的签订。健全承包设计体系, 做好项目设计工期、项目设计工作, 保证项目的经济性及其适用性的提升, 保证建设施工任务的有效完成, 这里需要做好材料及其设备的准备工作, 实现其综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在预期质量标准优化过程中, 需要针对资金的情况进行变化。针对工期的缩短或者延期情况, 进行资金及其资源的投入控制。针对那些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等, 需要做好造价的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 比如施工技术、组织因素、方法因素及其环境条件因素等。这就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的合理化的控制, 实现其工期的合理化, 保证其施工组织设计体系的健全。
二、工程造价及其目标控制方案的协调
1在工程造价应用中,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通过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的控制, 更有利于后续工程及其永久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实现施工质量的优化。这都离不开前期准备工程的目标控制工作, 这需要做好施工规划工作, 保证施工整体布置环节的优化, 保证工程的施工方案的优化, 保证施工整体进度的控制, 需要保证其材料应用的科学性、协调性、可靠性, 保证其满足生产产品的应用需要。
在工程应用过程中, 需要保证其总进度计划、年度计划等的协调, 这需要由业主做好相关的组织审查工作, 实现其协调性, 这需要监理单位做好相关的审核协调工作, 保证不同工期的计划协调性。实现季度计划、年度计划乃至月计划、周计划的协调性。
在工程建设应用中, 关系的协调是必要的, 这里面涉及多方面的关系, 比如施工干扰问题、各个方的协助及其配合问题, 通过对人员矛盾及其组织矛盾的解决, 更有利于进行这些关系弊端的解决, 这需要保证其协调性, 积极做好相关的协商及其沟通工作, 保证计划目标的优化控制。
2目前来说, 我国的工程造价体系是不健全的, 很多的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经济观念, 其把经济工作仅仅看作是预算及其财会人员的责任, 很多的概预算人员及其财会人员并不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办事, 或者不熟悉工程技术知识, 不利于施工过程中的活动关系及其问题的解决, 不利于进行工程造价及其目标系统的控制及其管理, 这就需要进行技术应用观念的更新, 保证其知识面的开拓, 从而提升目标系统的有效性及其管理效益。
为了保证施工方案的造价控制, 进行分析设计、施工方案设计等的协调是必要的, 这需要应用到价值工程的理论及其方法, 降低费用, 保证其功能的完善性, 缩短工期, 保证回收投资的控制, 进行施工规划方案的优化。
通过对工程造价整体应用方案的分析, 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 解决技术问题及其经济问题是必要的, 这需要做好相关的分析工作, 保证项目目标的控制, 这里面可以进行网络计划法及其香蕉曲线法的应用, 实现工程进度及其造价的控制管理, 更好的进行工程进度及其造价的控制, 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只要工程实际进展和投资在香蕉曲线范围之内, 则说明进度和造价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 否则, 说明进度或造价出现了偏差。并根据实际曲线 (工期~进度, 工期~投资) 在香蕉曲线范围内走向偏离趋势, 可超前提出预防措施, 以防出现偏差。
结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方案的优化, 更有利于解决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这需要健全造价整体体系, 保证造价体系的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 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的提升, 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所滨立.龙华建筑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2]胡波.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8.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案探讨 篇八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场管理;措施
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通常发生的问题
1.1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粗放型行业,从近几年才开始进行注册执业制度。很多时候还沿用了建筑行业早起的一些落后的管理方式。项目经理大多是包工头出身,通过再教育学习行业知识,甚至一些人是通过挂靠等手段取得了职业资格。对于施工中劳务作业涉及的农民工,更加难以保证人员素质。取得大学学历的毕业生大多不愿加入到劳务分包工作中去,造成了,施工人员多是初中、高中甚至更低的文化程度,近些年更呈现出年龄偏大的问题。为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安全等多项目标的实现买下了隐患。
1.2 建筑材料质量不稳定
在施工现场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有些施工企业对材料管理不重视,无材料计划、无材料制度、无材料标准的三无问题普遍存在,现场管理混乱。各种材料、工具、设备没有安排专人进行管理,造成材料乱堆乱放,没有制定防潮、防火等措施,材料浪费十分严重。更有甚者,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采购人员收取供货厂家的好处购买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材料、设备,不但大大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问题,更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安全隐患问题。
1.3 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混乱
1.3.1 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项目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应当按照现行相关的技术规范、现场条件及合同的要求,进行详细规划编制。但是很多施工单位根本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施工规范、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和现场条件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按照以往的经验安排施工组织管理,很容易出现管理失控的局面。
1.3.2 施工准备不充分。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施工的整个过程,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施工安装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才不至于出现窝工、返工、停工甚至重大质量问题的情况。准备工作中,首先是规章制度的问题,施工企业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就无法对工程人员进行约束、激励和考核。其次是对图纸的理解问题,不能充分读懂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会对后期施工布置造成很大麻烦。再次是施工预算的编制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很容易出现费用超支,成本失控的现象。最后是重视技术交底的问题,每一项工作内容都需要详细的技术交底,不然,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也难以保障。
1.3.3 现场管理资料不重视。现场管理资料是施工管理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记录施工管理过程,提交质量合格证明的原始依据,当发生工程变更或不可抗力时也是向业主索赔的有力证据。当施工日志、技术交底记录、材料检验报告,设计变更、质量验收报告等现场管理资料不能完整的收集整理的话,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这种损失通常是难以承受的。
1.3.4 施工管理监管不严格。近年来,工程监理工作基本得到落实。但是建筑项目涉及的金额数目庞大,现场监理因为驻场长期和施工单位的人员共同工作、生活,久而久之就与施工单位关系密切,时常发生现场监理人员为施工单位提供便利,谋取私利的情况。缺乏严格的监管力度,虽然不一定就造成施工现场马上出现问题,但是对工程的后续阶段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案措施
2.1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现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因此,加强现场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增强操作人员的即使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安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具备技术实力强、思想品质过硬、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优秀品质,以确保施工人员的综合实力。
2.2 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
对于应用在工程上的各种材料,必须严格把关。从材料采购到用于工程都要有一整套的检验措施。采购中,层层监管,确保采购人员买到最经济、合理的物资。材料运输过程中要妥善保护,避免运输当中的损耗。材料进场后,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证明,对于需要现场检验的材料,按照规范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接收。在材料存放过程中,加强仓储管理,避免受潮、受损、并定期进行检验,以保证材料保质保量地应用于施工建筑。
2.3 加强现场的施工组织管理
2.3.1 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指导施工,安排进度,布置现场,进行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地先进合理可以减少材料用量,缩短工程进度,大大降低高处作业等危险性大的工作量,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避免工程返工、窝工、停工的发生,不但能够极大地降低工程成本,更能够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3.2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每个施工项目,施工工艺通常都比较复杂,材料品种多种多样,施工人员数量多,应用的质量标准不同,想要将施工工程顺利完满完成,必须做好大量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熟悉工程资料,熟读图纸,掌握施工当地的市场情况,包括材料市场价格和临时用工的市场价。同时要研究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与建筑施工有关的法律法规,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将施工准备工作做实。
2.3.3 加强施工现场资料的管理。制定施工资料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对于发生的工程变更、突发事件、以及任何与合同不符的情况都要清晰完整地进行记录,需要进行签证的及时请监理工程师做出签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索赔时首先在有效期内向业主提出索赔意向,然后提出足够的索赔证据。将现场资料管理工作从单纯的归档转变为可以为企业实实在在地创造价值。
2.3.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管。严格安装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施工项目采取工程监理制度。在加强自身检验的同时,借助于监理方的检验,实现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严肃处理,一定确保施工工程按照科学规律顺利进行。
2.3.5 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加强文明施工管理,不但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改善施工人员在现场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提倡安全、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建设理念。在推行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人员的精神文明是时代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现代施工技术不断进步,工程设计规范化模式化,施工企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势必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将美好的工程蓝图付诸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管理过程的循环进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通过对现场人员的管理、材料、设备的管理,施工组织和文明施工的管理,为将建筑施工从粗放型、大能耗的产业转变为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卢秀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策略及其创新方法分析[J].资治文摘, 2010(06).
[2] 虎少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举措[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5).
9.小型建筑拆除施工方案 篇九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难采储量倒班点建设项目三通一平工程,本工程拆除房屋为砖混结构的平房5间面积126.7㎡、拆除活动水泥板房7间建筑面积196㎡,其他拆除钢管结构石棉瓦、拆除砖砌院墙、拆除水沟、拆除邵真分部院内暖气管线并恢复。故拆除楼层低,高空作业少,施工难度不大,但为确保施工安全及进度,在拆除施工时还应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1、2、3、4、工程名称:难采储量倒班点建设项目三通一平工程 拆除施工范围:甲方规定范围内的所有房屋包括基础。工程地点:江都市邵伯镇。拆除要求:①所有建筑物拆除至±0.000;②安全文明施工,工完料尽场地清;③所有建筑垃圾由拆除方自行处理并外运。
5、工程期限:开工之日起进场_15_个工作日内竣工。(雨天顺延)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进入现场进行实地查勘,仔细掌握每幢拆除房屋内部的结构构
件材料。
(2)对已变形的构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对外围的扭曲变形进行实况
测量,以便明确作业区的安全系数。
(3)在施工场地外围设置警戒线,出入口挂好警示标牌和宣传标语,悬挂施工管理组织领导网络等。
(4)清除施工场地中的障碍物及垃圾,确保道路畅通,便于施工机
械设备安全、快捷施工。
(5)准备好工程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及器具,建立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配备技术经验丰富、素质优良的施工人员进场,准备施工。
三、工期目标:15天内完成四、总布置施工:
1、现场布置
本工程施工现场情况正常,在施工期间:
一、在有行人出入的地方要做好警示标志;
二、要派专人负责监管,以防高处落物伤及行人。
2、主要施工机械配置情况
3、施工中劳力安排
4、现场运输
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由挖掘机运至自卸式汽车,将建筑垃圾外运。
五、工期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部由公司骨干、技术员、施工员组成,确保本工作高
速、优质、安全、低耗的顺利圆满完成。
(2)保证每日施工作业计划按时有效的完成,采取分段分组的作业
方法,保证每人作业段连续作业。
(3)根据工作特点以及各段的工作量,合理配备施工机械和充足的劳动力,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4)组织精干的运输队伍,各工种配合到位,配备性能良好、数量
足够的机械、车辆。
(5)协调好各种机械、设备、车辆,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机械车辆
不间断施工。
(6)分工明确,由专人指挥施工确保拆除、清运按期完成。
(7)清运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各工种持证上岗。
(8)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由专人负责安全。
六、总体安全施工措施:
(1)根据该工程特点,设立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与工作特点
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使该机制与工程施工的需要相识应。由乙方组成现场指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调度,确保生产和机械作业的顺利进行。
(2)项目指挥部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施工安全,加强安
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施工作业有章可循。
(3)机械进场前,必须认真进行检修,充分保持机械性能和车况良
好,保证安全施工。
(4)拆除时做好防护设施,然后是楼房的对其采取自上而下、循序
渐进的方法分层拆除。
(5)平房在拆除时应先拆屋面,再拆檩条、梁、自上而上的方法拆
除。
(6)在气割设备辅助施工时,必须注意上下作业面的状况。
(7)以目标进度为依据,科学制定日计划,机械劳务及时调整。根
据该工程难度大、要求高、时间紧的特点,以加快工作施工进度。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
(8)项目经理部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施工安全,加强安
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施工作业有章可循。
(9)总体按设计方案施工,作业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10)做好协调工作。项目经理部和工程指挥部及时沟通,密切
关系,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1)施工前,彻底调查摸清施工现场周围的地上的各种管线管
网的位置、型号、状态、以及相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充分考虑出现意外时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
(12)施工各种机械、车辆和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入场教育,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接受有关能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13)根据周围群众的上下班规律和生活规律,适当调整施工时
间,尽量避免扰民现象。
(14)每台机械始终一名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切实负起安全责
任,确保机械在安全的情况下正常施工。
(15)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否则不允许进
入作业现场。
(16)项目经理部以及确保拆除质量为总目标,分解为设计、机
械破碎、钢筋分检、装车清运、残值处理等几个质量分目标,实行过程的施工管理。并将分目标分解为责任单元,实行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17)明确特殊情况应急保护措施组织领导,专人负责,在拆除
施工过程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采取果断、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若遇重大问题,实施公司的紧急预案,确保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七、拆除残值处理措施:
(1)根据该工程特点,设立组织管理机构。
(2)安排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高效率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该工程的施工、劳务和机械的高度。
(3)以目标进度为依据,科学制定日计划,机械劳务及时调整。根
据该工程要求高、时间紧的特点,人员和机械的使用上,合理调配,提高机械和人员的作业效率,以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确保整体目标的实际。
(4)做好协调工作。项目指挥部和工程指挥部及时沟通,密切关系,作好协调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严格易燃物品的管理,禁止乱烧各种垃圾。
(6)禁止在施工时焚烧油毡、橡胶、塑料、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毒气体的物质。
(7)及时清运现场拆除废弃物,防止产生霉变,污染环境,防止导
致细菌的传播和传染痛的发生;为确保不发生污染事故,应采取防治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以及切断污染环境的源头。
10.建筑工地施工围挡方案 篇十
施工围挡
施
工
方
案
xxxxxxxxxxx项目部
xxxx年xxx月xx日
目录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2二、工程范围.............2三、工程筹划及施工技术方案.............23.1工程筹划..........2
3.2施工部署
3.3施工方案要求..............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1.2.3.一期围挡现场勘察情况。施工图纸及相关规定。为更好的指导施工以及便于内部管理,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
工程计量管理,满足xxxxxxxxx的相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二、工程范围
本次实施围挡范围为一期围挡。
三、工程筹划及施工技术方案
3.1工程筹划
本工程围挡按照高度2.0m,砖砌围挡总长10000米,1.0mm 厚的彩钢板,后做方管骨架。
3.2施工部署
1、人员配备
生产经理:1名
技术负责人:1名
质 检 员:1名
安 全 员:1名
工长:1名
普工:人
2、测量工具
水准仪一台、经纬仪一台、3、工期要求
接到开工通知后天内完工。
3.3施工方案
1、围墙定位
依据业主下发的施工平面图和现场状况,对临时围挡进行测设定位。放完线后,请业主予以确认,与图纸不符部位及时进行调整。
2、立柱及板块制作
依据图纸及现场测量尺寸,计算出需要制作立柱与板块的数量。钢材进行防锈处理,刷红丹防锈漆两遍再将彩钢板用铆钉连接到方管龙骨上制成板块,制作好的立柱及板块龙骨都要进行防锈处理,涂刷两遍防锈漆。
3、基础施工
首先,根据弹设好的围墙位置线及设计图纸要求,开挖基坑,基坑最小尺寸600mm*600mm*600mm,开始浇筑C20混凝土基础;同时将制作完成的预埋件安装固定,预埋板采用400mm*400mm*12mm钢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施工。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并养护。
4、围挡板块安装
待基础砼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立柱、板块安装。,均匀分隔,焊机焊接,全部焊接完毕后,对焊接情况进行验收,合格后进行板块安装。彩钢板厚度为1.0mm,彩钢板间骨架横向方钢规格20mm×40mm,纵向方钢20mm×20mm,在每3米加焊斜撑,围挡门按砖围挡工艺施工。
5、围挡的维护:围挡的安全作用的发挥以及良好的外部形象的体现关键在于日常的维护。安排一组人员进行维护。日常维护包括:破损的维修,人员分别安排1名安全员带领2名维护工人进行巡查维护。在夜间施工期间以及特殊天气期间增派人员进行巡查维护,确保安全。
2﹑质量保证措施:
1、围挡的搭设应整齐、严密、牢固、美观。
2、围挡施工过程中,彩钢板不能出现锈迹,要涂有保护材料。
3、围挡施工完毕,彩钢板与钢管之间、钢管与钢管之间必须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4、围挡施工完毕,板与板之间衔接平顺,直线段要在一条直线上;板与板之间不能留有明显较大缝隙。
3、安全文明施工
1、对所有进场的工人都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2、合理选择制作安装场地,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污染。
3、作业时,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及灭火设施。
11.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方案的优化 篇十一
【摘要】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方案是土建企业进行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和前提,随着时代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土建的规模、范围不断地增长和扩大,科学制定和全面优化造价控制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作为平台,在深层次研讨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方案制定和实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了做好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模式建设,强化土建工程验收环节等对策,希望为优化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方案有所启迪。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控制措施;控制模式;工程验收;控制方案
1、前言
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是土建企业综合效益和经济目标实现的基础,实施全面性、市场化的造价控制,制定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的方案也已成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企业的根本需要。因此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的研究,要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实施过程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建筑工程土建造价设计与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整合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过程与要点,建立适应实际的优化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指导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
2、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模式单一
单一的建筑工程土建造價方案,孤立的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模式是当前造价设计、造价方案、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设计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的环节中没有对市场化的全面考量,不能充分尊重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的实际,导致设计的建筑工程土建造价难于在系统性、过程性和体系性方面做到全面,更多的僵化习惯和陈旧思想体现在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之中,既不能有效实施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具体工作,也会带来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实际问题。特别在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模式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关注要点没有放在对人员的控制之上,出现人员制约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水平提升,具体工作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约束不力的实际问题,形成系统性、控制性、功能性的疏漏和障碍,不但阻碍了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职能、经济功能的发挥,也难于体现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日常工作的价值,音响建筑工程土建造价职能的体现和发挥。
2.2实际执行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问题
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的质量制约着实际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由于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执行性不强,在实际建筑工程土建造价中出现细节不突出、管理不到位,特别在建筑工程土建项目工程量,建筑工程材料、土建项目人工等方面会存在漏算、超算和重复计算等问题,使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没有实际应用的基础,给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具体执行和实施上造成隐患和问题。
3、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方案优化的基本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的模式
优化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完善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应该以宏观的角度出发,以体系和模式的建设作为新时期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的前提,进而建立控制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基础和平台。要在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的设计中确立系统性、全面性的基本模式和原则,体现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对实际的价值,强化工程量清单这一关键要素,建立起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模式和体系,确立建筑工程土建经济和管理的目标,协调、管理和规范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实际环节,将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更好地融合与建筑工程土建项目的具体实施,有效地防范建筑工程土建出现浪费和损失,达到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科学化、系统化。建筑工程土建造价要建立综合的控制模式,要协调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细节,做到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进一步地综合,避免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细节出现失控和缺位,预防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系统性地确实,打造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主旨思想和行为准则,更好地指导具体的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
3.2落实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的具体执行
要结合施工过程、监理哦你工作和竣工验收等关键步骤和执行过程切实落实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要确保建筑工程土建造价过程对工程建设全方位的覆盖,做到对信息和资料的系统性、全面性手机,达到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结算等关键环节的优化,力争不出现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工作中不产生重复计算、漏算等问题,突出预算定额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价值,确保工程经费在足额的基础上得到准确地计算,在过程上确保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有效优化和提升。要建立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信息库,收集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全面信息,指导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具体工作,做到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的有效优化,打造符合市场经济和建筑工程土建实际的造价规划和设计体系。要将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的执行与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优化做到有效整合,实现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队伍的整体提升,通过反馈、评价等措施使建筑工程土建造价设计人员了解到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真正价值和功能,更有效地刺激建筑工程土建造价人员参与学习、训练、培训的实际工作之中,达到对建筑工程土建材料、人员设、备造价进一步地控制,延展其参与、设计和实施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具体、综合的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方案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实际功能和综合效益。
4、结语
建筑工程土建造价要将工作的目光和要点适当提前,要突出方案阶段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控制的基础性和先决性,要以市场化的角度综合地看待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各类问题和各种情况,以设计和实施为基础全面发挥出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功能和价值,不断地优化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方案和设计,以此来适应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实际工作的需要,做到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的有效保证,在经济和管理上为建筑工程土建项目的开展提供支撑和基础。
参考文献
[1]游琴.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4).
[2]王宇星.经济体制下的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02).
[3]杜国法.建筑工程土建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
[4]印明星.建筑工程土建地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推荐阅读:
建筑采暖工程施工方案08-07
建筑工程临时供电施工方案11-01
建筑工程监理服务方案09-10
陕西建筑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07-31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杨东11-1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09-01
工程建筑施工流程11-07
建筑工程施工经验12-1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资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