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生产工艺

2024-09-28

粉丝生产工艺(精选8篇)

1.粉丝生产工艺 篇一

天涯、微博最美好的地方就是UGC,你不需要自己完成全部内容生产的工作,只要引导运营的好,就会有用户为你制造高质量的内容,那么,在微博上,你如何引导你的用户,鼓励你的粉丝为你生产优质内容呢?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末句引导,一类是活动鼓励;

如何引导你的用户与你互动?

将无关变有关,将原本无联系的华师(华南师大)学生与华师(华东师大)校友刘翔联系起来,引起用户讨论“原来刘翔也是华师的,可惜是华东师大的”等等。

末句留下一个疑问,引导网友讨论,而网友讨论往往会出现各种亮点的转发评论,请用好这些内容。

收尾来个口气强烈的反问句,会带起用户情绪,转发和评论,让他们来生产内容,

如何鼓励你的粉丝们展现才华?

如果没记错,@杜蕾斯 的粉丝活动曾经做过一期中英文翻译的,给一句英文,让粉丝翻译成中文,评优质翻译给奖品,而这些英文的内容的要求:1.与你的微博定位相关;2.足够有趣,能够吸引用户参与;操作上要求:遇到有才的内容,请转发出来,作为一个粉丝,很享受被明星转发挂出来的感觉。

最粉丝活动,对诗。

谁不想获得“高手”名号呢?

@杜蕾斯 的每一个→_→就是将网友的优质内容转发出来

有才网友千千万,再有才的作家,也比过数以万计的网友,高手总是在民间,引导用户产生优质内容,包你事半功倍!

最后,推荐大家关注@果壳网 的微博,他们也是精于此道的高手。

不论是矩阵运作,顺着热点运营,还是利用UGC,果壳网的微博都是做的非常好的!而且做的非常用心!值得学习!

作者:@叶落孤舟

2.粉丝生产工艺 篇二

的确, 当《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分手大师》、《小时代》系列、《后会无期》等一众演员、作家执导的影片, 轻轻松松就让票房过亿元, 甚至突破10亿元的时候, 或许就在宣布中国电影业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粉丝经济”和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电影过往的游戏规则。

“粉丝”就是生产力

最近正在被热炒的一名“跨界”新晋导演有望很快出炉。

虽然被当事人以“呵呵”作为回应, 不过, 湖南卫视“头牌”主持人何炅将导演作《栀子花开》可能已经板上钉钉。

作为一名成功的主持人, 何炅也将跨界做导演, 应该是受到此前已有的成功案例吸引。

从2013年《小时代1》到今年《小时代3》的上线, 在一片争议声中, 由话题人物郭敬明担纲导演拍摄的系列电影刷新了国产片票房纪录。有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8月5日, 《小时代》三部系列电影总票房已经超过13亿元。

“《小时代》如果不是郭敬明自己拍, 估计没几个人敢投资。”面对《小时代》系列傲人的票房, 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那么, 面对导演圈的“新人”郭敬明, 是什么理由促使投资方敢于投资?

博大创投董事总经理曹海涛给出的答案是:数“粉丝”数。

“他们的微博上有几千万粉丝, 那只要有1%的粉丝去看电影, 这部电影就赔不了。”据曹海涛透露, 投资一部电影之前, 投资人首先要拿到不同公司给出的从导演到主要演员的粉丝力的调查结果。

而这背后是, 社交网络发展起来之后, 明星的号召力被直观的数据予以展示, 一个人红不红, 网络上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认为, 社交网络的发展给这些跨界的明星和投资方以信心保证。明星很直接地感受到自己的影响力可以带来的价值, 而投资人也已经见识到这一点。

“最近有消息称, 齐秦将加盟电影《大约在冬季》, 如果齐秦没有在这部电影里面有所作为, 我相信看的人会少一半。”曹海涛补充道。

不过, 上述业内人士称, 这些跨界触电的明星、导演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做“导演”, 不少拍摄方面的专业问题需要由技术指导、顾问、副导演等专业人士来解决, 挂上导演的名字更多可能是出于营销的考虑。

尽管并不情愿将自己的《小时代》定性为一部粉丝电影, 郭敬明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每一次发书都有精准的数据, 我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人喜欢这本书, 包括杨幂、郭采洁、柯振东的粉丝, 我们都有做调查。”

而艺恩咨询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 《小时代3》首日票房排名前十的省市中, 与郭敬明个人粉丝地域分布排名前十的省市中有八个重合, 且除北京和广东外的其他六个省市的票房占比与粉丝分布占比非常接近。

相比之下, 同样是乐视影业参与投资的电影, 拿下超过2亿元票房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 由于没有《小时代》中郭敬明、杨幂等明星的粉丝光环, 曾在影片宣传上一度困难重重。

据乐视影业CEO张昭透露, 刚开始做《老男孩》的时候真的很困难, 也没有完全想清楚如何让娱乐媒体给肖央上头条。本来这部影片定在5月1日上映, 因为宣传量不足, 没有办法如期上映。

“后来我说再赌一把, 回到视频, 我们做了4个MV, 第一个先推的就是《小苹果》, 没想到一下子火了。”张昭解释道。

“明星导演”=产品经理

在手握大量粉丝之后, 这些跨界的新晋导演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充分满足粉丝的需求。

有意思的是, 在《小时代》系列公映前, 有人预测该片的票房会呈“4、3、2、1 (亿) ”递减的趋势, 因为从传统电影行业的商业模式看, 《小时代》负面口碑强, 看的人会越来越少。事实上, 在拍《小时代》第三、第四部的时候, 郭敬明也找到张昭, 商量怎么拍接下来的故事。

“如果你拍得更加成人, 把世界观往成人世界摆一摆, 压力就小一点。”但张昭清楚地知道, 这一系列电影的商业模式的依据是基于粉丝经济。“我们跟粉丝沟通的方式是让粉丝告诉我们, 在第一、第二部当中, 他们有什么不满意的, 结果是他们觉得还不够‘小时代’, 所以我们就遵从了粉丝的意见。”

而对于韩寒、郭敬明这些具有粉丝经济的导演, 影片的宣传发行也要从粉丝的角度开始。

基于良好的互动性和传播性, 微博被认为是目前开展粉丝营销最理想的平台。

有报道称, 《后会无期》从1月6日宣布立项开始, 直到7月9日影片上映前15天的184天内, 据不完全统计, 韩寒共发布了84条相关微博, 约两天一条。

与之相对的是, 从2012年11月9日在微博上宣布《小时代1》立项起, 到2013年6月17日影片上映前10天为止的220天内, 据不完全统计, 郭敬明在个人微博上也发表了相关微博计148条, 约每一天半一条。

曹海涛表示, 现在有很多电影宣传发行团队主要的作用就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制造话题, 从互联网用户的角度进行传播, 相比买地铁、公交广告等传统方式, 这些互联网传播手段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对此, 张昭称, 在一定层面上, 郭敬明不是一个导演, 而是成功的产品经理, 《小时代》是这个产品经理做出来的电影产品。“他做了一个真正的电影产品, 一个粉丝经济的经典案例。其他导演也可以当产品经理, 但大多数不愿意, 因为产品经理需要放下身段完全为用户体验服务。”

超高回报下的双刃剑

不过, 相比影片的创作、宣传发行过程, 最让投资方兴奋的是这样新晋导演影片的投资回报率。

按照目前的影片分账原则, 制片方能分得约40%的票房收入, 而去掉宣传发行、税费等各种支出, 制片方的纯收入一般在票房的20%~30%。而业界流传的数据是, 一般情况下, 一部电影票房收入至少是投资的3~4倍才能回本。

而徐峥、赵薇、邓超、郭敬明、韩寒等“新人”的小成本电影作品, 呈现出的却是惊人的票房成绩。

其中, 徐峥导演的作品《人再囧途之泰囧》以超过12亿元的票房成绩, 让光线传媒一举成功晋级顶级制作公司之列。

“票房是投资的10倍, 是我们做互联网电影公司追求的目标, 《小时代》的投资回报率远高于此。”张昭日前预估, 等到《小时代4:灵魂尽头》2015年春节档上映后, 这一系列电影的票房将达到20亿元。

“我们习惯把张艺谋、冯小刚等导演看作是重要的传统产业, 而韩寒、郭敬明这些新晋导演则代表着互联网新媒体产业, 他们以互联网的思维去做制作、宣传发行, 而我们也想去投资这样一个新兴的行业。”曹海涛解释道。

有行业人士坦言, 粉丝掌握的是用户, 而用户是互联网产业的根本。未来只要有粉丝经济或者占有大量用户, “奶茶妹妹”、京东、聚美优品或者世纪佳缘、百合网等都可以去拍电影, 利用用户再配以合适的互联网宣发团队。

而在曹海涛看来, 今年上半年, 从投资角度看可以算是中国电影的小年。尤其是在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电影收入都不太理想的时候, 新兴的互联网模式、用户至上的粉丝经济理念在这个电影的小年更加吸引眼球。

但眼球经济的缺点是热点稍纵即逝, 使得互联网的可持续性有待检验。有统计数据显示, 从2009年到2014年这5年来, 最火的国产电影分别是《让子弹飞》、《失恋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和《大闹天宫》, 没有一部是相同的班底和题材。

3.2007 生产工艺总结 篇三

时光荏苒,2007年很快就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这一年以来,我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现简要回顾总结工作重点: 一是100#工序的漏检及误判和新标准实验;二是上半年120#工序工艺规程的制定及监督;三是下半年030#工序的机台调整及自检。

在这一年中100#工序漏检现象一直存在,所以如何减少漏检品一直是我的工作重点。通过长时期的摸索管理,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管理100#工序的方法。先从外在因素减少漏检品,如操作手法的合理规范、合格品及不良品的及时区分。然后对员工漏检品的及时教育或扣罚方法:(1)对于那些贪快及有侥幸心理的操作者要进行严厉扣罚,不能让她们只重视产量而忽视质量,让她们做到全面仔细的检查;(2)对于那些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且有改过的以教育和鼓励为主,如还有漏检情况的应找出其漏检原因并做出有效措施;(3)对那些屡教不改的,漏检严重的扣罚加重,视情况取消岗位资格或调离至其他工序。抽检可以让操作者感到压力,抽检工作在这年中我做得不是非常好,加强自己的本职工作——抽检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每天坚持抽检1~2小时左右。也要注意抽检方法,不是盲目的抽检而是有针对性的抽检如漏检严重的员工和易造成漏检的主体。最后是改善好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要让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多让员工自身得到深刻的教育。通过一年的努力将漏检数控制在最低状态。

误判是影响产品的合格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造成误判的因素有:(1)操作者怕漏检而过分的将标准抓严;(2)操作者贪快而未做到全面正确的判断;(3)有些操作者以自己的经验标准来判断主体是否合格;(4)自己教给操作者的判断标准就和理想标准有一定的偏差。在这一年中针对这几点就做出相应的对策:先是经常去抽检她们的不良品以做到直接教育;针对难判断标准多以实物样品形式教育和判断方法,如D接管内断焊;对于屡教不改的要进行扣罚;然后通过不断摸索和学习将自己的判断标准理想化。务必将误判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

120工序在上半年出现过多起断刀事件。最为严重的一次是120MG5的两把01型刀具被撞碎。分析其原因有:(1)操作者不小心将机台工作滑台的回程感应器触发;(2)操作者手动操作不当;(3)机台自身问题。为了防止该类事件再次发生制定了一系列的工艺措施:所有120机台由全循环状态操作转到半循环状态操作、机台上不能有任何的杂物或主体、操作时要等刀具正常进入主体后方可做其他事情、操作者要随时留意机台运转情况等等。在执行及监督的过程中,通过抓几个典型违反工艺规定的进行扣罚以达到警示作用。就未出现过断刀的事故了。在对新员工培训的时候,要多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断刀事故,以达到防范于未然。

在上半年中120工序的主体拉伤情况非常严重,经常出现几百个的主体拉伤不良品。我虽然已要求操作者做好自己的自检工作,但光靠我平时的监督还远远不能将拉伤不良率降到最低。因为我没有以扣罚为警示,员工就没有实质的利害关系。导致的情况是工艺员在现场监督的时候员工就自检一下,工艺员不在时候就没有人会主动的做好自检工作。当正式通知未做好自检的视情节进行扣罚之后,通过监督之后拉伤不良率降到0.5%以下了。

下半年托架预焊工序回到了新车间。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和自己的摸索,总结了自己一套快速调整机台的经验。此工序经常出现问题就是托架预焊不牢。影响其的因素主要有:(1)上电极头碰触面的形状;(2)上电极头与主体的相对位置;(3)下电极的形状及平衡高低;(4)操作手法。此问题常是因为上电极头磨损造成的。通过长时期修磨上电极头经验得出两种形状的电极头(如右图)调整较为快速方便。主体被托架压出的两个凹圆点反应了上电极头在主体上的受力分布情况,正常情况下两个凹点应大小一样。

然后通过托架预焊后前后翘起情况来调整上电极头的前后位置(正常情况为平行贴于主体表面)。当电极都调整至正常情况下还是出现预焊不牢的现象,再去考虑其他的情况。如主阀体压件、主体、D凸台定位会的配合问题、操作手法、弹簧预压力、气压和电压的大小等。

托架预焊工序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去调整机台,而是去管理其预焊质量。本工序不比其他工序,当预焊一出问题的时候而没做好自检工作的话,那不良品就会是成百上千的出现。象之前出现过较多的01型的托架前倾不良品。为了加强员工的自检,已要求操作者每做一箱测两只主体的中心尺寸,连续性的检查4只主体的前后倾4次,然后每做2层主体就可快速的检查多只主体托架的预焊是否牢固,最后目测托架的间隙几是否歪斜多只。做好监督和抽检工作,这样就可以将不良品降到最低的状态。

贯穿所有工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只要做好自检,就可以将本工序的不良率降到最低,做好互检就可以将不良品及时遏制。提高员工的自检意识就只有靠我平时的教育及监督。我以奖励和表扬的方式来提高各个工序的互检意识。

4.大米生产工艺 篇四

基本工艺流程。大中型企业工艺流程灵活性强,适应加工不同原粮品种、不同原粮含杂、不同成品质量大米;适应加工有色米及食用糙米;适应加工回机米;适应加工配置米。大型企业采用双生产线或多生产线,同时生产不同品种大米或不同质量等级的大米。

稻谷清理与稻谷分级。我国稻谷大部分来源于个体农民生产,品种多杂;收割、干燥条件差,原粮含杂较多;给稻谷加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针对这种现象,稻谷清理工艺设计多道筛选、多道去石,实际生产中依据原粮含杂灵活选用筛选、去石的道数。加强风选。保证净谷质量。不能依赖色选机在成品阶段把关,控制成品含杂。大型厂在清理流程末端将稻谷按大小粒分级,分开砻谷、碾米,合理选择砻碾设备技术参数,减少碎米。大小粒谷分开包装,有利于提高商品价值。

回砻谷加工与糙米调质。大型厂采用回砻谷单独加工。砻谷后未脱壳的稻谷经过一次辊压,承受辊压力能力减小,将这部分未脱壳稻谷(回砻谷)并入主流稻谷进入砻谷机再脱壳,易产生爆腰、碎米。选用一台砻谷机单独加工回砻谷,合理调整辊压及线速差,既减少糙碎米、爆腰粒,又降低胶耗、电耗,还方便操作管理。

适宜的糙米碾白水分为13.5%-15.0%。糙米水分低,加工中产生的碎米多。采用糙米雾化着水并润糙一段时间,增加糙米表层的摩擦系数,有利于糙米皮层的碾削和擦离,可降低碾白压力,减少碾米过程中的碎米,提高出米率,同时有助于成品大米均匀碾白。

多道碾米与大米抛米。多道碾制大米,碾米机机内压力小,轻碾细磨,胚乳受损小、碎米少,则出米率提高,糙白不匀率降低。

大米抛光是加工精制米、优质大米时必不可少的工序。抛光借助摩擦作用将米粒表面浮糠擦除,提高米粒表面的光洁度,同时有助于大米保鲜。生产有色米、食和糙米时,借助抛光作用,除去米粒表面粘附的稻糠粉。

碾白与抛光道数设计:加工精制米、出口米,选用3-4道碾白,2道抛光;加工标一米,2-3道碾白,1-2道抛光;加工有色米、食和糙米,1道碾白,1道抛光。

大米色选。色选用于除去米粒中的异色粒(异色米粒及异色杂质),是生产精制米、出口米时一道重要的保证产品质量的工序。大型厂设计色选流程时,考虑到副流(异色粒)量较大,单独选用一台色选机处理副流。中型厂直接选用带副流的色选机。

配制米。配制米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大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作为一种大米产品。通过将不同营养,不同口感的大米混合,实现不同大米理化性能互补,从而提高大米的营养,改善大米的口感。例如将黑、紫、红色米与白米配制来提

高白米的营养;将优质籼米、粳米与普通籼米配制来改良普通籼米的口感。配制米并非单纯地将碎米配入整米。

5.工艺生产管理制度 篇五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组织职责

2.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 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 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 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工艺变更

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 工艺变更程序

4.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技术科,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技术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厂长审批。

4.2.3工艺变更后,由技术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科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工厂技术审定委员会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管理

5.1 技术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5.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技术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5.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技术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5.4 关键过程管理

5.4.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5.4.2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科定期检查。

5.4.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

状态。工艺事故的管理

6.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6.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6.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6.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7.1 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7.2 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7.2.1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7.2.2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7.2.3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杠改率≤3‰。

7.2.4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7.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工艺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负责收集保管,技术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保管。奖惩办法

8.1 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奖励办法按公司及工厂有关文件执行。

8.2 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对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人员进行考核,按《专业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都一样,有没有质量部的我厂工艺员的工作标准

主要职责:

1计划与规划

1.1参与制定本车间生产工艺、工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2参与制定本车间生产工艺改造、节能降耗规划,并组织实施。

1.3参与制定本车间员工技术练兵的工作计划。

2组织

2.1根据本车间生产装置特点,确定各工序的中控指标及产品的质量指标。

2.2协助车间主任制定详细的工艺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领导

3.1组织对本车间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生产过程要素的控制、管理;ISO14000环境体系中的能源管理。

3.2对车间员工的操作技能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评估及反馈。

4控制

4.1 参与制定本车间工艺安全管理各个要素的规定并监督实施情况。

4.2 每日对运行参数进行校准、分析,使生产安全、合理地运行。

4.3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和工艺技术管理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向车间主任反映。

4.4协助车间主任编制本车间各岗位的技术练兵卡,并进行培训、考核。

4.5 参与处理生产运行中发生的事故,及时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图纸,并提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

4.6 掌握本车间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对生产装置出现的工艺、质量异常波动,参与公司各部

门进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4.7 了解国内外生产工艺动态,结合车间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引进新工艺、新技术的建议和方案。

4.8对车间的生产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向车间主任汇报。

4.9 及时完成车间主任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其实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那么对于工艺管理来说,主要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艺制度和操作规程,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规程以及工艺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必须对工艺记录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相关讨论之后再制定工艺指标以及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工艺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造。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简单讲。其具体内容:工艺管理责任制、工艺设计文件审查和会签制度、工艺管理、工艺定额管理、现场工艺管理、工艺工作控制等工艺卫生与文明生产规范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

工序质量控制点

三、职能部门工艺责任

工艺定额管理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分类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三、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四、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五、燃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六、动力消耗定额的制定

七、其他各类用途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

二、工时消耗构成第5讲 现场工艺管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内容

一、加强工艺技术服务

二、切实加强工艺纪律

三、加强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

四、推行定置管理

六、现场文明生产

2工艺管理交流

---我在一家化工厂主管生产,觉得设备管理好抓,因为设备故障是刚性的,很容易发现和解决,但工艺上的问题不易发现,有些问题甚至威胁到安全生产和系统的稳定,如何能抓好工艺管理?工艺管理主要看工艺参数。工艺纪律管理

装置节能管理 装置达标管理 质量管理 装置非停工管理 联锁台帐 工艺审查制度

设备管理不仅是跑冒滴漏,许多工艺参数的变化都是设备引起的,它们之间密不可分。好的管理人员是全才,不分专业。

做管理主要看你怎样用人

如果你手上有有能力的人,帮你做事,管理起来就会很轻松

做任何事都不要自己一个人抗着很累,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主要是工艺参数的执行情况、操作人员的巡检情况、工艺台账的记录、工艺报表的记录、现场运行情况(有无跑冒滴漏现象等)、工艺节能情况等等

1.我觉得各种生产记录性文件很关键,它们是说明生产工艺操作的关键性证明,做好了这些原始资料的控制,也就对生产上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了如指掌。

2.各种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生产上的工艺台帐等都要认真、仔细的去做好、做细才行啊。

设备也不好管,只是你没有入围罢了,每一项都有自已的难处,我先后管过生产、工艺、设备。做细,做勤,坚持不懈

做工艺管理,先要做好工艺台帐,跟踪观察,做好记载,考核入手,及时分析,及时调整。以人为本,集思广义,才能做好工作。

踏踏实实干好现在,不要见异思迁.这是我的工作体会.

研究、工艺技术和工艺设备三者集成起来,就是大拿了,还企望什么?

3车间工艺技术员

大家来讨论一下车间工艺技术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是什么?除了管理好装置的正常运行,还有什么?技术员都上来说说自己的经验相互交流一下,为自己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基础.车间工艺技术员工作十分繁杂,除了每天生产情况记录、操作情况检查、技术月报、季报、年报编写、生产情况汇报、操作波动分析、工艺纪律检查等日常工作,还要对装置的操作进行优化、根据装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总之一套生产装置运行的好坏与工艺技术员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厂工艺员的工作标准

主要职责:

1计划与规划

1.1 参与制定本车间生产工艺、工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2 参与制定本车间生产工艺改造、节能降耗规划,并组织实施。

1.3 参与制定本车间员工技术练兵的工作计划。

2组织

2.1 根据本车间生产装置特点,确定各工序的中控指标及产品的质量指标。

2.2 协助车间主任制定详细的工艺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

3领导

3.1 组织对本车间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生产过程要素的控制、管理;ISO14000环境体系中的能源管理。

3.2 对车间员工的操作技能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评估及反馈。

4控制

4.1参与制定本车间工艺安全管理各个要素的规定并监督实施情况。

4.2每日对运行参数进行校准、分析,使生产安全、合理地运行。

4.3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和工艺技术管理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向车间主任反映。

4.4 协助车间主任编制本车间各岗位的技术练兵卡,并进行培训、考核。

4.5参与处理生产运行中发生的事故,及时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图纸,并提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

4.6掌握本车间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对生产装置出现的工艺、质量异常波动,参与公司各部门进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4.7了解国内外生产工艺动态,结合车间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引进新工艺、新技术的建议和方案。

4.8 对车间的生产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向车间主任汇报。

4.9及时完成车间主任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其实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那么对于工艺管理来说,主要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艺制度和操作规程,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规程以及工艺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必须对工艺记录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相关讨论之后再制定工艺指标以及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工艺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造。

工艺管理制度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组织职责

2.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 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 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 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工艺变更

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 工艺变更程序

4.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技术科,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技术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厂长审批。

4.2.3工艺变更后,由技术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科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工厂技术审定委员会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管理

5.1 技术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5.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技术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

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5.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技术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5.4 关键过程管理

5.4.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5.4.2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科定期检查。

5.4.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工艺事故的管理

6.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6.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6.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6.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7.1 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7.2 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7.2.1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7.2.2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7.2.3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杠改率≤3‰。

7.2.4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7.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工艺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负责收集保管,技术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保管。奖惩办法

8.1 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奖励办法按公司及工厂有关文件执行。

6.箱包生产工艺流程 篇六

为强化生产过程管理,规范影响生产进度和过程质量各个因素的控制,使生产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意向锁定后,从订单评审签订开始到成品入库/交付为止整个生产过程控制。3 职责

a)业务部:订单产品报价成本分析,提供材料(定额)清单,样品制作和确认,签发生产通知单,协调产品发货,销售款项催收结算。b)生产部:参与订单评审,审核业务部提交的生产通知单、材料定额,审定工序(工步)流程和工时定额,下达采购指令、生产指令,协调督导采购、车间、设备、检验包装和仓库落实职能工作,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c)采购科:根据材料定额和生产部下达的采购指令组织原辅材料的采购,保证质量,按期入库,确保生产用料。d)品管科:根据程序执行进料检验、成品检验和出货检验,确保出货产品的品质。

e)车间:执行生产部下达的周生产进度计划,分解工序,调配生产要素(人员、材料、机台等),组织均衡生产,督导落实制作工艺流程,按期完成生产任务。

f)仓管组:物料的进库、保管和发放及资材帐务、票证管理。g)其他:办公室、财务部按照职能开展工作。4 业务洽谈和销售合同

4.1 业务部销售人员应通过原有的市场网络和电脑网络,多渠道搜集客户需求信息,主动联系,扩大业务触角,争取更多的目标客户。4.2 客户联络应建立完整记录,对总经理室锁定的目标客户,应保持跟踪联络,及时通报洽 谈的进展情况,必要时,应提报总经理室介入洽谈,形成合同意向。

4.3 业务部与客户洽谈合同,应对合同要素(如款式、单价、交货期限、付款办法及质量要等进行认真评审,财务部、生产部应配合成本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4.4 销售合同应按规定格式拟制,报经总经理室签发。

4.5 合同意向达成(或签订合同)后,业务部应向技术科下达样品制作,并交付客户确认。确认的主要内容包括包袋的结构样式,布料质地和颜色,装饰件及辅料,外观视觉效果及验收标准。

4.6 样品经客户确认后,业务部应提报总经理室组织合同执行评审,明确采购周期、生产周期和检验包装周期、确定计划交货期,并提供材料(定额)清单。生产计划和生产准备协调工作

5.1 销售合同经执行评审后,各部门应按规定期限落实生产准备工作,为车间生产创造良好条件业务部提供材料采购清单及耗用定额,经生产厂长审核,报总经理室审定,交采购科组采购。

5.2 采购科接到审定的材料采购清单后,应分解选择合格(定点)供应商,洽谈(“货比三家,选优择省”)有关采购合同要素(包括材料品种、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单价、交货时间、付款办法等),拟定采购合同,报总经理室批准执行,在计划时间内采购到库。

5.3 业务部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指导生产的样品,交付车间生产控制参照。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业务部技术科应对提供作业指导文件(或工作联络单)予以明确。

5.4 车间主管应对拟批量投产的产品进行工步分解和工序划分,编制生产工序流程,拟定计件工资工序(工步)单价,报生产部审核。5.5 生产部在审核计件工资单价时,应控制工序之间的平衡,计件工资总额超过业务部核定的工资成本时,应及时反馈业务部,必要时,应提报总经理室审定。

5.6 车间作业人员原则实行计件工资,必要时,经厂部核定,部分勤杂辅助人员可实行计时工资,但应严格控制编制。5.7 生产部根据定单合同和车间的实际产能,编制周生产计划,经周例会审定,下达各部门、车间执行。

5.8 因市场客户需要临时紧急插单需要调整生产计划,业务部应提报总经理室组织评审,并对订单的生产顺序提出相应调整方案。5.9 临时插单一般会影响车间正常生产计划,给车间管理带来一些困难。但车间管理人员要以公司全局出发,无条件的配合销售业务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条件执行厂部的计划调整指令,以满足市场客户的需要。

5.10在订单大于产能时,业务部生产应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争取在交货周期取的客户的支持和谅解,为生产车间创造必要的环境。5.11各车间根据周生产计划调配人员、材料和机台设备,仓库、机修等保障人员密切配合,保障按期投产。

5.12每天上班,车间管理人员提前10-15分钟上班,下达每个工序人员的“派工单”和加工材料、产成品。、每天下班前,车间管理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产量指标、工序均衡的需要,合理调配作业人员,确定次日每个工序人员的定额产量,填制“派工单”。6 生产过程控制

6.1新订单投料后,车间应对每道工序进行首件确认,确认的内容包括材料质地颜色、样式结构、加工质量和外观效果(参照业务部提供的样品)。

6.2 首件确认由车间主任或组长或半道检牵头组织,本工序作业人员参加,首件确认必须要 有记录。

6.3 首件确认发现重大不合格(如材料不良、色差超标、裁减尺寸超差、线的配色不符要求、款式不符及外观重大不良等),应及时纠正合格,方可批量投料生产。6.4 车间管理人员应按规定程序手续,协调材料申领、材料发放、成品移转的交接点验,保障生产物流顺畅贯通。6.5 车间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做好巡检,控制过程质量,纠正违章作业和不合格,关键工序应做好转序检验。

6.6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材料不良率或制作不良报废超过规定指标,应及时报告报告厂部组织相关人员评审,提出解决办法。

6.7 车间应把成品送至包检车间,由品管部组织检验。成品全检必须对送检成品进行逐个、逐项检验。发现不合格,应标识不合格项目和部位,予以剔除隔离,返回车间责任工序进行返工,并经再次检验合格。成品必须经全检合格方可包装发货。

6.8 车间管理人员应强化督导隶属人员遵守劳动纪律,做好本岗位的整理整顿,不窜岗、不闲聊、不喧哗、不擅自离岗,自觉维护生产秩序和环境。作业人员下班,应整理本岗位的卫生,随手关灯、关电扇,切断机台电源。

6.9 车间各工序作业人员应完成“派工单”下达的定额产量和进度,每日下班时,把经车间管理人员签证的“派工单”投进工单箱,作为工资核算的依据。

6.10车间应按厂部下达的日生产指标,未经厂长同意,车间主任不得在未完成日生产指标擅自宣布停产下班。

6.11厂部人员应深入车间,检查生产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时协调处理生产现场的出现的缺料、产成品转序堵塞、重大质量不合格及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控制总体生产节奏,提高效率,按时交货,减低损耗。7 物流管理 7.1 物料采购依据

7.1.1 业务部业务员应根据客户提供或确认的样品,对材料厂进行分解,编制材料预算表。7.1.2 材料预算表中的布料应提供下料的计算尺寸,供核对。

7.1.3材料预算表对应的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型号应用意规范(具有唯一识别性),必要时。应提供材料样品。7.1.4材料预算表应经专业审核人(暂定厂长)审核,作为采购依据。7.1.5材料预算表经审核,由业务主管填制单价后,报总经理室备案。

7.1.6生产需要零星物料采购由生产部或车间填制申购单,经厂长审核,100元/批次可直接作为采购依据,超过100元/批次应报总经理室签批。

7.2 材料采购合同

7.2.1采购科主办接到《销售合同进度计划评审》表和材料预算表后,对合格(定点)供应商搜索和市场调查,就交货期、单价等要项比较,选择相应供应商。

7.2.2 采购科主办根据材料类别,分别与供应商洽谈合同要素(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交货时间、结算方式、付款办法及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不良品的处理办法等),拟制采购合同,报总经理室批准。7.2.3 采购合同经总经理室签发后,采购主办应把采购合同和材料清单印发相应部门:

采购合同 供应商(原)财务部(原)仓库组(复)总经理室(复)采购科(原)材料清单 生产部 财务部仓管组 业务部 采购科

7.2.4 外购材料到库时,先放置在指定的“待检区”,通知品管科进行进料检验(大宗材料来不及检验,可以先办理入库手续)。并通知采购组和生产部。

7.2.5 仓管员进行入库点验,应持采购合同(或请购单)与供应商客户提供的随货“发货清单”比较核对,并对实物包装标签进行逐一点收确认(必要时,应进行计量验收)。

7.2.6 采购合同、随货单及实物“三者”相印无误,可直接开具入库单,与送货人签证确认。“三者”相印出现“不符”,若仅属数量不符,可按实填单入库。

7.2.7 属供应商发错料或重大质量缺陷,应立即通知采购员与供应商联系处理或拒收退货。

7.2.8 仓管员应认真填写“收料单”,对有关要素(如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到库时间等)应认真审核,字迹清楚,涉及数据的不得擅自涂改。入库收料单一式四份,分别送供应商、财务部(经采购主办签审)、总经理室和仓库存根。7.2.9 材料入库后,应在当日进行登帐。并标识入库单的编号。

7.2.10仓管员应保管好帐本和有关原始票证,定期缴交财务部,作为核算依据和归挡。7.3 车间生产用料出库

7.3.1生产部签发的“生产通知单”,作为仓库备料、发料的依据。

7.3.2发料时,仓管员根据车间的生产进度和“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标明清楚订单合同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出库时间及出库数量等要素。材料名称规格要与采购合同的(采购材料清单)对应。

7.3.3出库的材料数量累计未超过“生产通知单”的定额数量,由仓管员与车间领料员直接办理出库交接,车间领料员应在“领料单”签收。7.3.4车间领料达到“生产通知单”的定额数量后需要“补料”,由车间主任申报,仓管员填写“领料单”,并在单上标识“补料”,交车间主任(或领料员)提报厂长审批,到仓库补料。订单完成后,仓管员应汇总本订单发生的补料“领料单”提报厂长处理。7.3.5“领料库”一式三份,仓库(存根)、车间和财务各一份。7.3.6车间领料出库,仓管员必须在当日登帐。7.4 车间成品移转检验

7.4.1生产车间应完成生产部下达的日定额成品产量计划,按批次(一般装满一车为一批次)及时移转检包车间。

7.4.2生产车间成品由领料员负责移转,与检包车间指定人员点数交接。成品移转登记表生产车间与检包车间各持一份,相互印证。7.4.3检包车间对车间送检的成品进行全(逐一逐项)检,剔除不良品,标识不合格项的位置,作为车间返工的依据,并进行不合格品总数统计及返工工序统计。返工不合格品一般应在该批次检验完毕,接车间新的批次时与车间领料员交接。

7.4.4返工不合格品的交接,品管科应建立“车间返工不合格品交接记录”,标明不合格品的数量、返工工序名称和数量等要素,双方签证确认,作为车间质量指标考核的依据。车间对品管判定返工的标准有异议,依照检验标准商定,商定不一致,车间应先执行品管科意见,但可持样品提报生产部厂长申诉裁决,必要时,请业务部配合判定。7.4.5合格成品的数量一定要满足订单的数量。7.4.6成品必须经全检合格,方可包装装箱。7.5 外协加工材料出库

7.5.1生产部下达的“外协加工协议”和“外协生产通知单”是仓库备料、发料的依据。

7.5.2向外协厂发料时,仓管员根据“外协生产通知单”填写“出库单”,标明清楚外协加工协议编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出库时间及出库数量等要素。材料名称规格要与采购合同的(采购材料清单)对应。

7.5.3出库的材料数量累计未超过“外协生产通知单”的定额数量,由仓管员与外协厂的领料员直接办理出库交接签收,必要时,由送货人代办与外协厂接料人签收。

7.5.4外协厂领料达到“生产通知单”的定额数量后需要“补料”,由外协厂主管向厂长申报,由厂长通知仓管员发料。仓管员填写“出库单”,并在单上标识“补料”,提报厂长审批后,与外协厂领料人或送料人办理交接签收。订单完成后,仓管员应汇总本订单发生的补料“领料单”提报财务部处理。

7.5.5从仓库出库给外协厂的材料,若属材料本身质量不合格被筛选退回的,经品管组确认签证,予以退库(办理不良品退库手续),并予以“换料”出库。换料出库给外协单位的“出库单”由仓管员填单,经厂长审批,并标注“换料”。

7.5.6“出库库”一式四份,仓库(存根)、外协厂、财务和门卫各一份,门卫保安应在下午六点前把收缴的“出库单”交厂长备案。7.5.7外协发料出库,仓管员必须在当日登帐。7.6 外协加工成品或部品入库

7.6.1外协加工成品直接由品管组接收。对客户分批交付的,由品管组填制“收返成品单”记录交接,订单完成后,进行汇总填制“收料单”进行结算。“收料单”一式三份,外协单位一份,财务部一份,品管组存根一份。

7.6.2外协加工部品(如丝印、商标、半成品等)由材料仓库接收,由仓管员填制“收返部品单”(附件)记录交接,订单完成后,进行汇总填制“收料单”进行结算。“收料单”一式三份,外协单位一份,财务部一份,仓管组存根一份。7.7 材料不良品退库和退货

7.7.1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筛选剔除的不良品(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及时分类,填制“不良品退库单”,经品管检验确认,属材料厂本身质量不合格的,予以退回仓库;属作业不良需报废的材料、半成品,经厂长签证,予以送达品检车间处理。

7.7.2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率或裁减工段不良率明显上升,应立即报告厂长,由厂长组织评审,及时向供应商反馈,追补入库,保证订单按期执行需要。

7.7.3应退回供应商的不合格材料主要有:一是进料检验判定不合格(且不能让步允收)的材料;二是车间生产(包括发给外协加工)过程中因本身质量缺陷被筛选退库的不合格材料。

7.7.4向供应商退货,由仓库填报退货清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进料入库的时间或批次,数量及不合格原因),经品管检验员签证,送采购组,由采购组通知供应商。

7.7.5不合格材料退货,仓管员应开具退货“出库单”,办理交接手续,退货“出库单”一式四份,分别送供应商、财务部(经采购主办签审)、总经理室和仓库存根。7.8 成品的出库

7.8.1成品发货由检包车间与业务部协调处理。

7.8.2成品按订单(或生产通知单)完成后,由检包车间通知业务部,业务部填制发货清单,经总经理室签发,通知检包车间发货。7.8.3 检包车间按发货清单内容填制“出库单”,组织点验装运。

7.8.4 短途汽车运输由包检车间负责联系,长途运输及出口装运由业务部联系落实。7.9 样品的管理

样品(包括客户提供的样品和自行开发的样品)管理由业务部登记管理(具体办法由业务部拟定)8.0 设备(工器具)的管理 8.1 设备(工器具)配置的依据: 8.1.1 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指标,需添置; 8.1.2 开发新产品需要添置; 8.1.3 超过使用期限报废,需更换; 8.1.4 工器具磨损/毁坏/遗失需补充; 8.1.5 其他情况需

8.2 生产设备(工器具)的申购

8.2.1 机台类设备由生产部门编制配置计划,报总经理审订,由总经理室安排购买。

8.2.2 车间生产需要的工器具由车间主任填写申购单(设备维修使用的零配件由设备组主管填写申购单),经生产厂长审核,按审批权限审批(100元以下由厂长审批,500元以下由副总经理审批,500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

8.2.3 业务部样品开发组需要的设备和工器具由开发组长填写申购单,经业务经理审核,按审批权限(200元以下由副总经理审批,200元以上报总经理审批)。

8.2.4 设备采购到厂后,属机台内的,由设备组负责试机验收(填制试机报告),生产部设备台帐登记;属工器具类的由仓库通知申购人,会同验收入库,登录仓库工器具分类帐。8.3 设备的保管

8.3.1 机台设备由所在车间班组负责保管。

8.3.2 车间班组使用的工器具由车间(主任)班组(组长)负责领用。属公共使用的由车间主任或组长负责保管,分配个人领用的工器具由领用人负责保管。

8.3.3 机台设备发生损坏或故障,由使用人提报车间主任或组长,通知设备组维修,必要时,应填写维修申报单,实行限期维修。8.3.4 工器具损坏、遗失,保管者应提报原因,经车间主任签证,报厂长审批,方可补领。属保管者失职或使用者责任,应予以赔偿。8.4 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8.4.1 机台设备的操作使用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独立操作。

8.4.2 对操作比较复杂或属危险作业的机台设备,生产部应要求设备组编制安全操作规程,作为培训内容,要求操作人员应知应会。8.4.5 设备组负责机台类设备的安装、维修和保养。车间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拆修机台。8.4.6 设备的维修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带电维修,防止发生工伤事故。

8.4.7 设备组应以保障生产为目标,车间班组提报维修的设备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做到限期服务,优质服务。8.4.8 设备保养,应利用车间停产或修时间,不得占用正常生产时间。8.4.9 重要设备维护和保养,应建立记录。8.5 设备的调配

8.5.1 生产车间设备右车间主任或班组长调配。

8.5.2 生产部隶属车间的设备需跨车间调配,由生产厂长下达调配指令。

8.5.3 公司部门之间的设备调配由副总经理与部门经理协商一致,下达调配指令。9 5S管理

9.1 5S管理的内容:整理、整顿、清理、清扫、素养。9.2 生产车间应经常性开展5S管理主要内容的活动,具体有:

9.2.1 车间人员应注意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车间的环境整洁和卫生,发现物料掉落,立即拣起,保持同道畅通。9.2.2车间人员不在车间吃零时,不随意吐痰,不随意丢弃纸屑垃圾,不踩踏物料。严禁在车间、仓库吸烟。

9.2.3 作业人员每日下班前,做好本岗位的整理,包括机台擦拭、器具收管、产成品的整理、工作台及岗位周围环境的清扫,并关闭照明电源、风扇电源及机台电源。

9.2.4 车间每日应安排值日员,负责通道、备料区、产成品区的整理和清扫,保持车间整洁。

9.2.5 车间每月应安排一次大盘点、大扫除,对车间的物料进行一次盘点整理,分类处理,对车间的天棚、墙、门窗进行全面的擦拭、清扫。

9.3 仓库参照上述要求执行。

7.葡萄酒生产工艺论文 篇七

关键词:干红葡萄酒 工艺 控制

前 言

世界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由于受经济、酒文化、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葡萄酒工业生产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考验,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较为正规生产轨道。葡萄酒的种类很多,风格各异,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将葡萄酒分为若干类。我们谈到的干红葡萄酒和干白葡萄酒。

虽然葡萄酒的种类很多,风格,口味各异,但其主要生产工艺和主要成分却大致相同。葡萄酒的生产酿造,离不开葡萄原料,酿酒设备及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技术,三者缺一不可。要酿造好的葡萄酒,首先要有好的葡萄原料,葡萄原料奠定了葡萄酒质量的物质基础。葡萄酒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葡萄原料的质量,因为不同的葡萄品种达到生理成热以后,具有不同的香型,不同的糖酸比。其次要有符合工艺要求的酿酒设备,第三要有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原料和设备是硬件,工艺技术是软件。在硬件规定的前提下,产品质量的差异就只能取决于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1.葡萄酒的起源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clete)。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研究分析,确切的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今天。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疆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西亚(Aal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1.1 据考古记载

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古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墓穴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希腊阿波罗(Apollon)和胜利女神(Vlctolre)共向造物主(God)贡献葡萄的景观;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的那黑特(Nakht)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面(Fresco),上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一方而穿衣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起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左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而右则为一美丽年轻的侍女,他们各执一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头上浇葡萄酒之状。

1.2据史料记载

约离现今,耶稣基督生4000年时,由于海陆交通,缩短了时空距离,酒文化通过文人笔下的文章或诗歌流传开来。此时的埃及,虽然他的农业、手工业和航海已很发达,但其进步的曙光才刚刚露头······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传埃及神话中的地狱神的奥西里斯(Osiris)被公认为葡萄树(Vl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在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娜托利亚(Aratoll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已成为部落的群居去。这是由于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与土地肥沃,所以远离该地区的原始部落族人,纷纷迁移至此定居。在绿树成荫的山丘地带种植葡萄树,而在平原地区的广阔田野,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日渐向远方流传。

至于对法国而言,从历史上的长河中,这与邻国的意大利,日后成为世界四大陆上,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最发达的国家,并从中得益匪浅。当然,法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适宜葡萄的生长。从8月开始的三个月中,从南向北,整个法国处于喜悦的葡萄收获期。在此期间,法国的葡萄产区,沉湎与品尝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欢乐之中。据法国两位名画家的作品显示出

公园1574年到1665年,法国画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画的一幅画:秋天,一群从巴勒斯坦来的打工者,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为一头大狮子。此外,法国学者在墓葬中发现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贩正在出售葡萄酒给一位消费者的场景。

综上所述史话,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说,已并不重要,让它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讨的学术问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饮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为人类创造了一份不小的财富。葡萄酒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世界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在我国也

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记》中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由此可见葡萄酒历史之悠久。我国现代葡萄酒业是从1892年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建设酒厂拉开帷幕开始的,但由于受经济、酒文化、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葡萄酒工业生产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考验,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较为正规生产轨道。

我国葡萄酒消费由干红葡萄酒的带动掀起了一股热浪,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全国蔓延。据对各地大型超市调查数据,2000年国产葡萄酒成为酒类市场的消费热点,销售增幅排第三位,增长153.9%。

未来几年是葡萄酒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酒业“十五”规划中,到2005年葡萄酒的产量将达到50万吨。回顾我国自1980年以来的葡萄酒行业发展史,虽几经波折,均未呈现强势的增长。对比茶饮料、果汁和啤酒的行业发展,葡萄酒行业的井喷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外大资本纷纷抢占、垄断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销售模式:厂家—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多层次的销售渠道制约了产品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使企业销售投入增加,使代理商利润过低。这种区域之争、低价之争已成过去,意识之争、管理之争、服务之争、市场份额之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为顺应当前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及营销模式,实行强势联合,形成强大的战略联盟,实现双赢。及时推出了新的营销模式:城市直销网合作加盟——直通快车。

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同殖民者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一样久远,葡萄酒作为殖民主义的一部分进入澳大利亚是在1778年。澳大利至今没有土生的葡萄品种来酿制葡萄酒。在过去的三十年内,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发展惊人,并取得了葡萄酒质量的国际认证。著名的英国葡萄酒专家汉格·约翰逊(Hugh Johnson)认为澳大利亚红葡萄酒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红葡萄酒之一,澳大利亚葡萄酒海外贸易权威和高标准,在国际组织上已被证明。统计表明,1986-1987年,澳洲葡萄酒产量在世界上约排第十六位,产量为367百万升,同时期全世界葡萄酒总产量为32510百万升。

上最先进的葡萄酒技术国家之一。如:白葡萄酒发酵前葡萄汁的前处理,部

分或完全加强葡萄酒。使用低温和惰性气体,从温度和氧化上控制葡萄酒的质量,二氧化硫的使用更加合理化。葡萄酒酿造稳定、成熟、装瓶上技术更成熟。许多葡萄酒厂在选择乳酸菌接种到干红葡萄酒,触发并监测苹果酸—乳酸发酸上取得成功,淘汰以往依赖苹果酸—乳酸发酸的自然触发。

在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发展史上,许多葡萄酒企业被兼并、收购或联合。这些变化的结果是澳大利亚约80%的葡萄酒被12个葡萄企业生产。在澳大利亚约有550家葡萄酒厂,但大约75%的葡萄酒企业每年处理200或不足200吨葡萄,仅占总葡萄处理量的3%。虽然如此,他们对于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业却是重要的,它们中有的生产出相当著名的葡萄酒,保证了葡萄酒的多样性,满足了消费者对葡萄酒风格和个性的不同要求。纵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发展的历史,再来看目前中国葡萄酒的市场状况。中国今日的葡萄酒销量、习惯及市场状况与澳大利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相似,葡萄酒业发展迅速,但葡萄酒消费市场没有真正运动,葡萄酒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未能进行很好的沟通,中国葡萄酒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应做如下努力:

(1)一葡萄酒标准,使它与国际接轨,尽快制定有关葡萄及葡萄酒的法律。

(2)正确引导消费者,普及葡萄酒方面的知识。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认识的加深,必然经历一个白葡萄酒比例迅速上升,并占据很大比例的这么一个阶段。

(3)针对于中国人的习惯及特点,葡萄酒企业应从葡萄酒口感、包装、价格上着眼,开发出适合国人要求的葡萄酒,使葡萄酒能进入寻常百姓家。

(4)学习国外先进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在葡萄酒质量上还应多下功夫。

(5)应尽快进行中国葡萄酒的气候区划。

(6)加紧对葡萄酒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2 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 2.1 工艺流程

进料→分选→破碎→去梗→调整成分→主发酵→分离→后发酵→换桶→新干红葡萄酒→陈酿→下胶→过滤→成品→灌装→贴标→装箱 2.2 工艺要点 2.2.1 葡萄原料选择

葡萄原料可溶性固形物达到22%时采收,成熟度好无腐烂及污染,好果率占95%,并且是色泽良好的酿酒葡萄。

2.2.2 主发酵

经破碎后的葡萄浆,经调糖、调酸后用泵及时送到发酵池内,但切不可装满以防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把果汁溢出,应留出20%的空间。注意进行打耙,用木耙把浮起的皮渣压入汁液中,打耙工序可使皮上的色素以及香物质溶于汁液中,使上、下液温均衡;使附着在果皮上的好气性杂菌浸入汁中,从而抑制了杂菌的危害;可放出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氧气进入汁中。如有压帘则可减少打耙工序只要进行两次捣池就可以了。主发酵最好控制在20-30℃之间,以25℃为适温,总计需要5~7天。如果此时温度过高,则易败坏。必要时采用冷却器冷却以求安全。2.2.3分离

主发酵结束后,就快些把酒汁分离出来,否则酒会有苦味和涩味。把自流汁、压榨汁以及二次压榨汁分别贮存。以自流汁为制造干红葡萄酒的原酒。压榨酒含单宁多、色泽深、涩味大、酒质差且混浊,只适于蒸白兰地用。2.2.4 后发酵

利用发酵汁中的残糖和分离时带进的氧气恢复酵母的活力。后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由于糖少且些时的温度已下降,发酵也就缓慢下来了,故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以含残糖0.2%为标准。2.2.5 陈酿

对新的干红葡萄酒进行酒度测定和调整后,加50-100mg/L的二氧化硫二15~10℃条件下贮藏一年左右时间。在陈酿期间,果酒内进行酯化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从而达到澄清目的。酒逐渐成熟。2.2.6 下胶澄清

在葡萄酒内添加一些蛋白类物质,促使其产生沉淀。使酒中的悬浮物及果肉渣等一块沉淀下来,使酒质得以改善。在100L酒中放二个蛋清或15~20g明胶,事前必须先在汁中添加3~5g单宁。2.2.7 精滤

将混浊的葡萄酒,经过机械滤过后变成澄清果。2.2.8 贮藏

在贮藏期间要保持低温、通风,并应每3个月换桶一次以便清除酒脚。贮藏

多于秋末冬初和春末夏初季节进行。若长期贮存产品,每年须进行二次换桶,三年以后可视酒质状况进行不定期换桶就可以了。3 干红葡萄酒的特点

(1)有自然宝石红色、紫红色、石榴红色等。

(2)有该品种干红葡萄酒的典型性。这取决于葡萄的完好性和成熟情况,一般葡萄汁的相对密度至少在1.090-1.096的条件下,才能形成。(3)葡萄酒含酸量应在5.5-6.5g/l,最高不应超过7.0g/L。

(4)葡萄酒中单宁含量少,不应使葡(中国酒品牌网9ppw.com)萄酒产生收敛过涩的感觉(在发酵过程中,渣与酒接触时间长,酒中会溶入一部分单宁)。(5)葡萄酒应尽可能发酵完全。残糖量在0.5%以下。

(6)有浓郁回味悠长的酒香,口味柔和,酒体丰满,有完美感。(7)葡萄酒味浓而不烈,醇和协调,没有涩、燥或刺舌等邪味。4 干红葡萄酒的作用

(1)有抗衰老和失眠的作用;

(2)对心血管有防止作用;

(3)能养颜美容、减肥、预防痴呆症;

(4)抑制糖尿病;

(5)有滋补和助消化的作用;

(6)能增强内脏机能,有杀菌作用。5 干红葡萄酒生产的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势力的日益增强以及与国外文化等的频繁交往,葡萄酒消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被涉及到,而遍布各大葡萄产区的葡萄酒厂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在这些的酒厂中,干红葡萄酒作为一种高档葡萄酒的象征,在生产中无疑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酿造优质的干红葡萄酒,如控温发酵、二氧化碳浸渍、热浸提、木桶陈酿等等,除了这些酿制葡萄酒的重要步骤之外,人们往往忽略了葡萄在发酵之前的质量控制,而且我们需要根据葡萄本身不同的物理特性确定应该采取何种最完善的处理工艺。目前比较成功的技术有皂土、明胶、蛋清、自然冷冻、人工冷冻、高速离心澄清等方法。这样澄清过的原酒或成品酒还需用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及超滤膜过滤,最后使成品酒达到晶亮透明。注意事项

(1)严防进厂原酒为经检验实为不合格的原料投产。

(2)不能不经小试而又为进行澄清处理的原酒配制成品。

(3)不能随意将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质量的原酒进行混合。

(4)禁止用易污染葡萄酒的容器、管路、酒泵、设备及用具,严格防止铁、铜、铝、铅金属的接触污染,更要严格不锈钢材质型号的选用。

(5)在干红葡萄酒生产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安全、卫生工作,保证无菌、清洁卫生。

小 结

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首先肯定一点是初具规模前景无量。随着人们生活一天天接近小康水平,饮酒习俗向国际化发展、向高层次的酒文化发展成为必然。

虽然红酒提供了大量的抗氧化物, 但是, 每天超过两杯的红市酒是危险的, 法国人的红酒消耗量几乎是美国人的10倍, 一般公认他们比较不受心臟病之苦, 但是, 法国人的肝硬化, 胃癌与自杀人数, 却是美国人的一倍以上.而中风的法国人也比美国人高出50%。如果您能饮酒, 每天一杯的红酒远比其它酒类為佳,并且能够品尝这种法国国宝所带来的口感乐趣,(当然, 產自世界其它各地的红酒也都含有大量抗氧化物), 如果您不善举杯, 试试传统的红葡萄汁, 虽然它所含的抗氧化物只有红酒的1/3, 但是它可以让您不必担心酒醉与肝疾的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高玉荣,王霞.低醇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1,(1):58-59 [2] Roger B.Boulton等.葡萄酒酿造学原理及应用[M].中国轻工出版社.北京:2001 [3] 王咏丽等.干红葡萄酒生产关键技术解析[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9):57-5 [4]邢小鹤.吴高俊.葡萄酒的控制:食品工业科技,2000 [5]陶红.粱岐.张鸣镝.葡萄酒的历史:中国油脂,2003

致 谢

敬爱的老师,您好!我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指导毕业论文。您那不厌其烦的指导,灵活的思维方法,渊博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工作认真的态度和那强烈的责任心,让我对您充满了感激和敬意,再次感谢您,感谢学校的的其他领导和老师,认真而不知疲倦的教育我们,您们不仅重视我们如何学习,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使我们得到了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也感谢学校在这三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这里充实的完成了三年的学业,也更好的锻炼了自己,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实习基地,培养了我的独立性,增强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对人生和社会的判断力,并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会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踏上社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在入党志愿书上的承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8.聚乙烯吹膜生产工艺 篇八

一、概述

塑料薄膜是常见的一种塑料制品,它可以由压延法、挤出法、吹塑等工艺方法生产,吹塑薄膜是将塑料原料通过挤出机把原料熔融挤成薄管,然后趁热用压缩空气将它吹胀,经冷却定型后即得薄膜制品。

用吹塑工艺成型方法生产薄膜与其它工艺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设备简单、投资少、收效快;

2、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厂房造价低;

3、薄膜经拉伸、吹胀,力学强度较高;

4、产品无边料、废料少、成本低;

5、辐度宽、焊缝少、易于制袋; 与其它成型工艺比其缺点如下:

1、薄膜厚度均匀度差;

2、生产线速度低,产量较低(对压延而言);

3、厚度一般在0.01∽0.25mm,折径100-5000mm;

吹塑薄膜其主要用原料:LDPE、HDPE、LLDPE、EVA、PVC、PP、PS、PA等。

二、聚乙烯吹塑薄膜成型工艺

吹塑薄膜工艺流程,物料塑化挤出,形成管坏吹胀成型;冷却、牵引、卷取。在吹塑薄膜成型过程中,根据挤出和牵引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吹、上吹、下吹三种,这是主要成型工艺也有特殊的吹塑法,如上挤上吹法。

1、平挤上吹法

该法是使用直角机头,即机头出料方向与挤出机垂直,挤出管坏向上,牵引至一定距离后,由人字板夹拢,所挤管状由底部引入的压缩空气将它吹胀成泡管,并以压缩空气气量多少来控制它的横向尺寸,以牵引速度控制纵向尺寸,泡管经冷却定型就可以得到吹塑薄膜。如图所示。适用于上吹法的主要塑料品种有PVC、PE、PS、HDPE。

2、平挤下吹法 该法使用直角机头,泡管从机头下方引出的流程称平挤下吹法,该法特别适宜于粘度小的原料及要求透明度高的塑料薄膜。如PP、PA、PVDC(偏二氯乙烯)。如下图所示。

3、平挤平吹法

该法使用与挤出机螺杆同心的平直机头,泡管与机头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流程称平挤平吹法,该法只适用于吹制小口径薄膜的产品,如LDPE、PVC、PS膜,平吹法也适用于吹制热收缩薄膜的生产。

以上三种工艺流程各有优缺点,现比较于表 工艺流程 优 点 缺 点平挤上吹 泡管挂在冷却管上,牵引稳定 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 易生产折径大,厚度较厚的薄膜 要求厂房高、造价高 不适宜加工流动性大的塑料 不利于薄膜冷却,生产效率低平挤下吹 有利于薄膜冷却、生产效率较高 能加工流动性较大的塑料 挤出机离地面较高,操作不方便 不宜生产较薄的薄膜平挤平吹 机头为中心式、结构简单、薄膜厚度较均匀 操作方便、引膜容易 吹胀比可以较大 不适宜加工相对密度大、折径大的薄膜 占地面积大 泡管冷却较慢,不适宜加工流动性较大的塑料

三、吹塑薄膜成型设备及结构特点

吹塑设备一般采用单螺杆挤出机,从工艺可知,吹塑薄膜成型的主要设备有挤出机、机头、冷却风环、牵引和卷取。

1、挤出机:

一般使用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直径Ф45-120mm,Ф的大小由薄膜厚度和折径大小决定。产量受冷却和牵引两速度影响,薄膜窄的用小型挤出机,薄膜厚而宽的用大型挤出机。

挤出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传动装置、加料装置、机筒、螺杆、机头和口模等部分。挤出机的好坏,关键在于螺杆结构和螺杆的长径比。

螺杆结构有渐变螺杆,突变螺杆、带混炼图的螺杆。对于PE这三种螺杆均适用,带有混炼图的螺杆效果为佳。螺杆的长径比,过去由于受机械加工的限制,螺杆的长径比较短,它对于塑料的塑化受到影响,一是产量不高,二是质量不好,现在长径比发展到30:1以上,长径比长,对于产品生产,产量高,质量好,长径比宜在25以上为佳。螺杆热处理的好使用寿命长,最好是38CrMnAI,经氮化处理。挤出机的生产能力与螺杆的直径大小成正比 挤出机的生产能力与挤出机的转速成正比 挤出机的生产能力与料筒和螺杆的间隙成反比,间隙应在0.25mm以下为好。

螺杆直径与挤出量,薄膜折径及动力的关系省标

螺杆直径mm 最大挤出量kg/h 吹膜折径mm 动力(HP)机身加热量kw M1=0.2-1.0重包装料 M1=1.0-8轻包装料5 50-300 3 2 2 45 10 100-500 7.5 3 4 50 20 400-900 10 5 6 65 30 500-1000 20 7.5 9 90 50 700-1200 30 15 24 120 100-2500 75 25 36 150 150-3000 100 40 54 国外 螺杆直径 mm 最大挤出量 kg/h 吹膜折径 mm 动力(HP)机身加热量 kw M1=0.2-1.0 重包装料 M1=1.0-8 轻包装料 40 15-25

15-25

5-10

30-40

10-20

45-75

20-40

100-180

50-100

2、机头和口模 用于吹塑薄膜的机头类型主要有转向式直角型和水平方向的直通型两大类。直角型又分为芯棒式、螺旋芯棒式、莲花瓣式、旋转式等几种。直通型又分为水平式和直角式两种,该类特别适合熔体粘度较大和热敏性塑料。2.1 芯棒式机头 优点:机头内存料少,不易过热分解,适宜加工PVC,结构简单,易制造,操作方便,只有一条合缝线;缺点:芯棒易产生偏中,使直角拐弯处料流缓慢,易产生薄膜厚薄不均。

2.2 螺旋芯棒式机头 优点:机械强度好、稳定,不易倾斜偏中,薄膜厚薄均匀;缺点:体积大,设计不合理,导致薄膜合缝线多,易降低薄膜的力学强度。2.3 莲花瓣式机头 优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造价底,易操作清理;缺点:合缝线多,易降低制品强度。

2.4 中心进料机头 优点:薄膜厚度较均匀,不易产生偏中现象,适合加工PE、PP、PA;缺点:机关内存料多,合缝线多,操作不方便。2.5 旋转机头 优点:薄膜厚度均匀,不易产生偏中现象,可使局部不超标的部位的薄膜,分散卷于轴卷上,使卷曲的薄膜平整,便于印刷,质量高;缺点:结构较复杂,造价高一点。

3.1 模头间隙和膜厚之间的关系 口模间隙mm 膜厚mm 0.5-0.75 0.075以下 0.75-1.25 0.075-0.3 注:上表模头间隙对生产LDPE而言,对于生产HDPE则间隙要大些。

3.2 模头直径与膜管折径以及吹胀比的关系如图示 模头直径、膜管折径、吹胀比查对表 直径m/m

300 1.1 1.3 1.6 1.9 2.2 2.4 2.7 2.9 3.2 3.5 3.7 4.0 250 1.3 1.6 1.9 2.0 2.5 2.9 3.2 3.5 3.8 4.1 4.5 4.8 200 1.2 1.6 2.0 2.4 2.8 3.2 3.6 3.9 4.4 4.8 5.2 5.7 6.0 150 1.1 1.6 2.1 2.7 3.2 3.7 4.2 4.8 5.3 5.8 100 1.6 2.4 3.2 4.0 4.8 5.6 75 1.1 2.1 3.2 4.2 5.3 50 1.6 3.2 4.8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折平宽度(英寸)1英寸=25.4m/m 注:线左边适合吹制LDPE;线右边适合吹制HDPE。3.3 模头直径、膜管折径、吹胀比查对表 吹胀比为膜泡直径与模头直径之比,对于LDPE膜,以控制在1:2.5左右为好。吹胀比--膜管口径与机头口径之比 δ=h/rb 即r=h/δb r--吹胀度 δ--薄膜厚度 h--口模间隙 b--为牵伸速度 折叠宽度=DΠ/2

3.4 模头电热量,视模头体积大小而定,一般要求为CM2为2-3WV。3.5 吹胀比一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吹胀比过小产品纵横向强度不均匀,吹胀比过大,难易操作,产品厚薄匀匀度难易控制 对LDPE而言,一般控制在1.5-2.5为宜 对HDPE一般控制在3-5之间为宜 对PP膜,控制在1.5-2.5之间为宜 对PA膜,控制在1.5-2.5之间为宜 对PVC膜,控制在1.5-3之间为宜。

4、冷却装置 在薄膜的生产过程中,泡管的冷却很重要,从口模到牵引辊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泡管就要达到一事实上的冷却程度,否则热料经牵引辊压紧容易粘着,风环的种类很多,有普通风环、负压风环等。

4.1 普通风环,一个出风口的风环是最常见的风环,制造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

4.2 负压风环比普通风环结构复杂,但冷却效果好,泡管稳定(有双风口)。4.3 冷却风环与口模距离为30-100mm,现也多大贴在模头上,风环内径一般为机头直径的1.5-3倍,出风口缝隙宽1-4mm。4.4 冷却方式随工艺的不同有水冷、内冷等方式。

5、牵引装置 牵引装置是将人字板压编的薄膜压紧并送至卷取机上,以防止泡管内空气漏出,保证泡管形状及尺寸稳定。牵引装置的要求

5.1 牵引安装压辊中心要与人字板中心和机头中心对准,否则会造成薄膜各处至牵引辊距离不等,而引起的皱折现象。

5.2 口模与牵引辊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泡管直径的3-5倍,不然,膜冷却不了,会粘连。同时,由于膜管由园变平时,泡管园周不同点到牵引辊之间之路程差使薄膜压扁后易产生皱折和变形。

5.3 夹辊,一边应为钢辊,一边应为胶辊,胶辊橡胶硬度应控制在50-60度为宜。太硬时,如夹辊变形时,由于压不紧,易产生漏气,使薄膜会产生宽窄不均。5.4 夹辊两边的弹簧要能调节自如,不然会产生夹辊一边紧、一边松,会将薄膜拉偏变形,易产生折皱。

6、人字板 人字板是起稳定泡管,并将园泡管导向为偏平膜引入牵引。人字板的夹角大小对于收卷膜的平稳度起重要作用,平吹一般控制在30°为宜,上吹、下吹一般大至控制在50°以内,夹角大易操作,但会造成薄膜折皱,有荷叶边。

7、卷取装置 卷取装置的作用是将产品平整,两边整齐的、松紧适度的卷到卷轴上,因此要求卷取装置能提供可靠的无级调速的卷取速度和松紧适度的张力。卷取有中心卷(主动卷)和表面卷取(被动卷)不 管是中心卷还是表面卷均要求卷芯要达到静平衡,这样才卷的平衡。

四、吹塑PE薄膜原料性能及要求

聚乙烯(PE)有LDPE、HDPE、LLDPE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塑料品种之一,约占世界塑料总产量的30%。它性能优良,容易成型,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发展速度快。LDPE的熔点为105-110℃ HDPE的熔点为132-135℃ 作为吹塑薄膜有重包装膜、轻包装膜和农用膜。PE树脂的分子量用熔融指数M1的大小来表示,M1小的,其分子量较高,拉伸强度也较高,当M1大其分子量轻音乐上,强度也较低。作为工业重包装膜要M1小一点的,轻包装要M1大一点的,农膜也要求M1小一点的。M1只代表PE的分子量而不代表分子量的分布分子量和支化度的大小,因此一般也看一下密度。对PE而言,温度不能过高,薄膜发泡强度下降过低,塑好不好,产品无光泽,透明度下降,强度也下降。一般机尾120,机身前160℃-170℃ 机头-150℃

五、吹塑薄膜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5.1 拉不上牵引(管坯易拉断)原因:机头温度过高或过低,解决办法:调整温度 单边厚度相差大 调整单边厚度 机器不出料 调整检查

5.2 泡管歪斜 原因:成型温度过高,冷却速度跟不上,薄膜厚薄不均匀,解决办法:调整模头 牵引夹辊两端夹力不平衡 调整夹力 冷却风环出风口未调平衡 调整它

5.3 晶点多 原因:材料本身分子量大小不均,解决办法:选择对型号的原料 加工T℃偏低 调整T℃ 过滤网稀或破洞 更换 机器本身L/D过小 适当提高T℃ 5.4 皱纹多 原因:模头加工精度不高,解决办法:提高光洁度 分解物粘污,口模周边 清理 5.5 道痕 原因:因有杂物和焦化物夹于模口内,解决办法:挖掉 5.6 水纹 原因:T℃低塑化不好,解决办法:提高T℃

5.7 薄膜厚薄不均匀 原因:模头偏中,解决办法:调整 模头周边温度不均匀 调整 吹胀比过大 减小 人字牌与模头中心不对中 调整 模管园周外来空气影响管坯摆动 隔离

5.8 皱折 原因:机头与人字牌中心不对中,解决办法:调整 薄膜厚薄不均匀 调整 冷却不均匀 调整 人字牌夹角大小不适应 调整 牵引夹辊两边夹力不平衡 调整 卷曲张力不恒定 调整

5.9 透明度差 原因:机身、机头温度偏低,解决办法:调整 冷却速率低 加大风量

5.10 合缝线痕迹明显 原因:模头流通设计不合理,合缝阻力大,解决办法:修正 模头压缩比设计不合理,压缩比过小 修正 模口内含有杂物卡住 挖掉 5.11 有疆块 原因:原料分子量分布过宽,解决办法:换之 加工温度过低 提高 5.12 膜管成竹节状 原因:牵引速度有波动,解决办法:调整 5.13 膜面粘联 原因:原料不对型号,解决办法:调换 加工温度过高 降低 冷却速率低 加大 吹塑薄膜机组开车应注意的事项

一、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主机马达是否处在低速位置,特别是整流子电机要分外注意,高速启动会损坏电机,或者高速启动会扭断螺杆。

2、检查机身的温度是否达到控制温度,开车前最好用玻璃管温度计校核一下,防止假相温度,对T℃要校正调好。

3、注意检查料斗内是否掉进杂物和铁物。

4、开车一定要在低速下启动。

二、开车时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机器不出料,料斗口温度过高,有料熔融结块,将料口粘住影响下料(清理)。

2、马达皮带扩滑,主机未动,解决办法,张紧皮带或打防滑腊。

3、铰连之间漏料:铰连未上紧或未上平,对角上紧上平;过滤板不平变形,更换。

4、进气咀堵塞,不进气,清除漏料,分流梭与模之间有间隙压紧。

5、夹辊漏气导致薄膜卷取不平,调整间隙,将皮辊车平。

三、模头清理应注意的事项

1、模头清理应谨慎操作,要保持高的光洁度。

2、清理时一定要使用紫铜工具,不能用铁制工具。

上一篇:紫藤树的养殖方法下一篇:激励孩子成长的励志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