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白居易(10篇)
1.高考移民白居易 篇一
根据黑龙江教育厅公布的文件,高中三年均在黑龙江省就读的外省籍随迁子女,提供父母工作和住所证明即可在当地报名就地高考,这项政策自2013年高考开始实施。(新京报11月11日)
这意味着黑龙江成为我国第一个开放异地高考的省区——此前,虽然山东、福建均已公布异地高考方案,且开放条件也都差不多,可是这两个省要到2014年才实行异地高考。对于黑龙江能这么快推进异地高考,一些人感到疑惑:山东能放开异地高考,主要原因是其流入人口少、高考竞争异常激烈,没人会因其开放而去山东高考,可黑龙江的高考竞争没有山东激烈,如此放开,不会引来高考移民吗?
这就需要分析“高考移民”和“随迁子女当地高考”两个概念的差别了。高考移民,顾名思义是指为参加高考而移民;随迁子女当地高考,其前提则是“随迁”。按照黑龙江的政策,如果一个外地学生到黑龙江参加高考,其父母必须在黑龙江工作至少三年以上,学生本人也必须在黑龙江连续求学三年高中,如果某个家庭愿意这样做,就是举家迁徙,而非“高考移民”了。只把子女移到黑龙江求学,是不可能享有在当地的升学机会的。
事实上,黑龙江的高考竞争也是很激烈的,2012年,该省高考报名人数20.8万,一本录取人数为19500多人,一本率不到10%,面对这样的一本录取率,打算全家移到黑龙江工作、生活,以便高考的人,会有多少呢?
毋庸置疑,放开异地高考,确实可能会引发高考移民,但在笔者看来,在绝大多数省市开放异地高考,只要严格鉴定“随迁子女”身份,信息完全公开,杜绝某些权势阶层因此钻空子——比如,为子女空挂学籍、在当地搞到工作证明——是可以防患异地高考引发高考移民的。更何况,如果更多省市开放异地高考,建立以学籍为主的报考制度,在现行高考制度框架下,各地的招生计划指标将动态调整,那些以为到了某个省就可以上好大学的人,有可能踏空。因此,所谓的“高考移民”,并不能成为推进异地高考的借口。黑龙江开放异地高考,并立即实施,给类似的省市做出了积极示范。当然,对于异地高考问题比较复杂的北京、上海等地,由于人口流入很多、当地的高考竞争也不激烈(北京和上海的一本率超过25%),因此,如果按照黑龙江的开放条件,北京和上海将会增加很多考生,而且,也确实会引发高考移民问题。但这并不表明,上海和北京就没有好办法推进异地高考。
北京和上海等地,平衡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的矛盾,不适合简单采取放开报考条件的方式,但却可以将高考改革和推进异地高考结合起来。这就是打破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实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目前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推进,其一,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只要在目前试点自主招生基础上,取消自主招生和高考的嫁接即可,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如此,高校自主招生可以面向全国任何地区的考生,没有任何户籍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自主招生的三大联考,就是面向全国考生的,各地的考生考一张卷,之后再参加大学的面试。其二,高职高专申请入学、注册入学,考虑到高职高专的现实处境(存在生源危机)和解决异地高考的需要,高职高专完全可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只要有高中学历,即可申请。
其实,推进异地高考,扩大教育公平,只要下定决心,各地根据自身的情况,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办法。其中,将异地高考和高考改革结合起来,将成为全国各地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期待异地高考矛盾复杂的地区,能率先启动高考改革,深入推进自主招生,这既是破除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建设和扩大受教育者公平权利的必然。
2.高考移民白居易 篇二
关键词:高考移民,异地高考,文献,综述
“高考移民”现象是在我国高考制度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它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2005年由于“海南高考移民事件”凸显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高考移民”不仅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 而且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层次的反映。目前, 我国学术界已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一、概念界定
我国的学者对于“高考移民”概念的界定并没有较大的争议, 观点比较一致。李若衡和陈志霞认为:“所谓‘高考移民’就是指那些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教育基础较好的省份的毕业生, 通过转学、迁移等各种途径和方法将父母及本人户口转入 (空挂) 到录取分数线低的省份, 以求达到在高考中凭借原有的较好的学习基础和转入地较低的录取分数线来考取理想大学的现象。”[1]尹海华、张晨郁、潘彩霞、贺彩英、王惠玲、王毅和王焕玲认为:“高考移民既是一个群体, 同时也是一种现象。高考移民作为一个群体指的是为了提高进入高等院校或重点高校接受教育的机会, 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将户籍从录取分数线较高且录取率较低的地区迁往分数线较低且录取率较高的地区;或者是利用国家的政策漏洞, 通过改变国籍避开我国严格且竞争激烈的高考, 以留学生的身份轻松跨过留学中国的低门槛, 从而进入中国高校或重点高校上学。”[2]
二、关于“高考移民”流向的研究
对于它的流向方面, 我国学者郑国龙认为:“总体上来看, 高考移民的流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京、沪等经济教育发达但高考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二是海南、安徽等经济水平低且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低的东部省份;三是经济和教育水平低而高考录取分数线更低的西部落后地区。”[3]与此同时, 夏泉和于保山认为我国除了“国内高考移民”外, 还存在着“国际高考移民”现象[4]。
三、关于“高考移民”影响的研究
“高考移民”作为一种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对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缪愫生认为, “高考移民”给考生和社会都造成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受到了损害, 还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破坏了教育公正制度, 产生了更为严重的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但是, 从反面来看, 它也是考生和家长对现行不公平考试录取制度的消极抵抗。[5]琚四化的观点比较独特, 在对于“高考移民”的影响问题上, 他不光看到了这种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还指出了它的积极作用。他认为:“‘高考移民’本质上是以一种人为的方式对抗制度所造成的差异。它不仅可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 而且可以破环这种制度给落后地区提供的保护, 从而促使教育落后地区更快地发展。”[6]
四、关于“高考移民”成因的研究
既然“高考移民”现象造成了这么多的影响, 那么它的成因为何?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它进行了分析:
1. 社会学视角。
黄慧和吴建伟认为“高考移民”产生的原因为“户籍制度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作为唯一评价制度”, 其中后者被认为是造成“高考移民”的根本原因。[7]樊本富则分别从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社会行动论和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对于“高考移民”的成因进行了分析。[8]
2. 公平效率视角。
陈静从历史原因、制度原因和社会原因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历史原因:早在科举考试中就有了“冒籍”现象的存在;制度原因:重点城市招生名额优势, 处于优惠照顾特区及民族地区考虑, 给予相对较高的招生名额;社会原因:对于学历盲目追求的价值观念。[9]
3. 经济学视角。
李爱良从利益的角度分析了“高考移民”中的利益链条, 并分别针对它们阐释了利益背后的诱因。利益链条针对三大主体进行分析:对于移民考生, 是教育利益落差的吸引;对于地方政府, 是经济利益的刺激;对于接收学校, 是声望提升的驱动。它们分别对应的诱因为政策设计的缺陷、经济指标的束缚、声望提升的压力。[10]
4. 结构化理论视角。
张俊浦、陈经富和王海洋根据结构化理论, 做出如下假设:“‘高考移民’是在行动主体和结构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 在这里, 行动主体指考生, 结构指各种政策制度。在高考移民形成的过程中, 国家政策和考生自身是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国家政策中的“高考政策”、“户籍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都是促成“高考移民”的原因。对于个人本身, “对上大学的热切希望”、“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个人或家庭的社会网支持”又是此现象的形成条件。[11]
五、解决高考移民对策的研究
正如针对“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从多视角进行分析一样, 我国的学者对于缓解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也从多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1. 历史视角——从科举制度角度。
张学强和张建伟通过对于明清时期存在的“冒籍跨考”现象进行分析, 结合中国古代政府采取的措施, 针对高考提出了三种策略:一是通过提高高考的报名门槛来控制由于“高考移民”造成的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和教育的状况, 调整相对应地区的高校招生的政策方法, 使得招生政策与生源地发展相适应;三是通过发展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合理发展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当地的教育文化软实力, 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文化格局, 从多方面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需求。[12]
2. 法学视角。
缪愫生从法学的角度, 较为系统地针对“高考移民”现象提出了解决措施: (1) “通过宪法的完善, 使教育平等权在宪法中得到确认”; (2) “加快国家立法步伐”; (3) “发挥司法机关在监督行政和保护考生权利方面的作用”[13]。
3. 政策学视角。
邹东升和耿俊峰从政策学的角度提出了“全国知名高校按各省人口比例招生”、“大力支持一般高校, 营造高效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兴办民办高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严把外国留学生入校关”五点建议。[14]
六、总结
3.“高考移民”与教育公平 篇三
“高考移民”现象由来已久,但它的走向从来就没有多大改变,即从低录取率省份向高录取率省份,从上大学难向上大学相对容易的省份“移民”,从而达到升学的目的。只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也即全国范围内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造成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它是教育不公平的产物。而“高考移民”的出现,又损害了移入省份考生的利益,挤占了其他省份的教育资源,必然遭到移入省份的抵制,各省也因此采取多种措施查处“高考移民”。与经济上的地方保护主义相比,这种地方保护的举措,似乎具备了一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因而“高考移民”得以与高考中的其他作弊行为一起,被列入“严肃查处”的范围。但同时,越查越多的现象说明,在这种看起来似乎是个人“舞弊”的背后,其实是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一种另类“抵抗”。
如果说在一省范围内的教育公平是一種局部公平的话,那么,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平就应该被视为全局公平。没有一个全局的公平,局部的公平也就很难保障。就高考制度而言,这种全局的不公平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省市的高考入学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有些省份却只能在40%左右徘徊,这种巨大的反差才是“高考移民”屡禁不止且越禁越多的根本原因。目前的分省命题似乎掩盖了过去全国统一考试而不统一录取的问题,但并不能改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因而也就形成了全局的不公平对局部公平的冲击。只要全局不公平的现状得不到改变,“高考移民”现象就会长期存在,无法根除。
所以,用单纯的违纪违规来看待“高考移民”现象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对这种情况的查处,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弄清其存在的体制和制度上的根源,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目前“阻击”“高考移民”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现行的户籍制度,而现行户籍制度所体现的人生依附和等级差异等弊端,早已受到广泛的批评和质疑,户籍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而作为依附于现行户籍制度之上的就学制度,究竟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和多长的时间内,继续为这种教育的“地方保护主义”提供有效的支撑,虽然还不能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延续太久,因而我们也就不必指望在教育不公平的前提下,靠某些政策和措施来解决“高考移民”问题。
4.曝光高考移民有何必要? 篇四
中国经济时报-05-13晏扬
据《中国青年报》5月10日报道,为了清查、封堵“高考移民”,青海省通过群众举报、审查询问等方式,累计查出“搭桥生”、“空挂户”、伪造学籍及不符合条件的省外在青海报考生173名。青海省教育厅日前向社会公布了这173名考生的名单。
对于“高考移民”现象是否合理,以及高考录取分数线应否统一,人们持有不同的看法。笔者曾经在报上撰文呼吁,各地的“高考移民”政策不能说变就变,应该给这些外地考生一定的缓冲、腾挪时间,因为眼下临近高考,那些被驱赶的外地考生回到原籍后,已经赶不上当地的高考报名;外地考生们的权益同样需要保护,因为“高考移民”现象的出现,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政策疏漏造成的,而政策疏漏的责任显然不应该完全由外地考生及其家长来承担。
笔者认为,即便抛开“高考移民”现象是否合理、各地是否应当封堵“高考移民”这些问题不论,那么像青海省这样将不符合报考资格的外地考生的名单公布于众,这种做法不仅没必要,而且欠妥当。既然已经清查确认了这173名外地考生没有报考资格,有关部门只需给他们所在学校(或报名时所挂靠的学校)下发通知,由学校通知考生及其家长,然后在高考报名册上删除这些考生的`名单即可(目前各地高考报名已经基本上结束),有什么必要将他们的名单公布于众呢?
将173名外地考生的名单公布于众,其出发点也许是为了接受社会监督,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样做却存在侵犯这些外地考生隐私权的嫌疑。这些外地考生在“移民”过程中钻了政策的空子,只是一种投机行为,并不构成违法犯罪。取消他们的报考资格已经是相当严厉的处罚,他们已经为自己的过错(如果这是一种过错的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将他们的名单向社会公布,几乎相当于张榜示众、公开羞辱,在客观上会使得这些外地考生及其家长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名誉权和隐私权受到了相当的损害。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外地考生,他们虽然不符合在青海报考的条件,但其本人及其家长以后可能还要在当地居住下去,公布他们的名单将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有关部门显然是欠考虑的。如果接受社会监督以损害这些外地考生的权益为代价,那么这样的社会监督不要也罢。
5.高考移民白居易 篇五
袁贵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要有条件准入。要根据家长的条件、学生的条件和城市的条件,积极稳妥推进。第一,考生父母应在当地就业。第二,考生要有当地的学籍。第三,要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人口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条件。
袁贵仁强调,要确保符合条件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防止高考移民,避免引起教育工作的混乱。
增加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有一些省市在高考录取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袁贵仁介绍说,教育部门这几年来采取了一些举措:为高等教育欠发达的省份新增招生指标,把招生指标拨给教育发达的.地区,用来专门招收中西部地区的学生,今年还确定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每年有约1万名学生成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受益者。
袁贵仁强调,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今年全国高考录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国的平均录取率已经相差不大了,各省录取率差距在明显缩小。今后将通过合理编制招生计划,扩大有关项目实施规模,特别是增加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多措并举进一步促进所有考生入学机会的公平。
严禁以奥数成绩作为升学依据
针对社会热议的奥数培训与小升初利益链挂钩问题,袁贵仁强调,择校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薄弱学校。二是均衡配置校舍、图书、仪器等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区域内公办学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学区化管理,鼓励集团化办学。四是办好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五是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好免费就近入学政策,严格禁止以奥数成绩等特长和收取费用等办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与入学的依据。从根本上取消以奥数或者别的竞赛作为入学条件。
下一步防止幼儿园小学化
袁贵仁介绍,纲要颁布之后,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学前教育,现在毛入学率超过了11.4个百分点,已经达到了规定的指标,入园难的问题相比两年前有所缓解。
袁贵仁强调,下一步工作不仅仅是解决入园难的问题,要解决的是科学保教的问题,防止小学化,防止把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前移到幼儿园。将要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强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保障所有幼儿都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推动边远农村中小学特岗津贴
6.高考移民白居易 篇六
中国青年报 -04-09 作者:晏扬
近来,许多往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区,纷纷加大了清查、打击“高考移民”的力度,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就查出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外地考生358名,而无奈地离开海南省的内地考生多达余名。
笔者注意到,一些省区不久前才出台了新的封堵“高考移民”的政策规定,清查、打击“高考移民”也是按照新的政策规定实行的。譬如在内蒙古自治区,那些本人和父母户口从外省迁入,但本人不在自治区上学和居住的.考生,根据往年的政策是可以在本区参加高考的,今年自治区出台的新政策却禁止他们报考普通高校;再譬如,一些来自内地的高考生,几年前就把户口迁到了海南,他们原本符合在海南参加高考的条件,但今年海南省出台的新政策却让他们的打算落了空。
笔者以为,“高考移民”现象不合理,各省区有理由、有必要拒绝“高考移民”。但如此突然加大清查打击力度,且纷纷出台新的封堵政策,也是可质疑的。眼下离高考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各地普通高考的报名工作已基本就绪,这些“高考移民”返回家乡后能否赶得上今年的高考报名,还是个未知数。“高考移民”政策说变就变,让这些外地考生和家长措手不及,一下子陷入了窘境。他们完全有理由质问,为何不提早(比如去年秋天)出台新政策,提早进行宣传和清查,给他们更为宽裕的缓冲时间?“高考移民”政策突然变化给他们造成的权益损害,应该由谁来负责?
实际上,“高考移民”现象由来已久,各省区的有关部门不可能不清楚,却始终没有限制,而是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听之任之。有相当一部分“高考移民”,之前是按照正常渠道办理迁户手续的,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许钻了政策的空子,但是政策疏漏的责任显然不应该完全由学生及其家长来承担。并且,“高考移民”们当初的“移民”请求,也得到了接收地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默许甚至欢迎,因为接收外地较好生源可以提升当地学校的升学率和知名度,可以收取借读费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出售积压的房产。也就是说,“高考移民”的大量涌入,当地政府和学校也有相当的责任。现在“高考移民”政策说变就变,难免给人“翻脸不认人”之感,也难免让人感到新政策的出台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高考移民”们为了迁入户口、买房定居、插班借读、打通各种关节(包括支付中介费用),已经花费了大量钱财,有的学生家长不惜辞去原来的工作,变卖原籍房产陪伴子女一起踏上“移民”之路。现在“高考移民”的钱花了,房子买了,户口迁了,却不让他们报名参加考试,这显然不合情理。他们同样有理由质问,政策变化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埋单”?
笔者认为,各地清查、封堵“高考移民”不应该只考虑本省区考生的利益,还要站在“高考移民”的角度,为他们的切身利益着想。各地“高考移民”政策说变就变,很难说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也必然让人对封堵政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产生怀疑。
7.海南保亭高考移民案内幕 篇七
这是海南省检察机关查处的第一例“高考移民”的渎职犯罪。
近年来,每当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评卷工作正在进行,海南省众多的考生、考生家长和关注高考的人们在等待“发榜”的同时,对海南省出现的“高考移民”无不议论纷纷。
尽管海南省政府、省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措施加以遏制,但在一些单位和个人因各自利益的驱使下,高考移民还是屡禁不止,屡查不绝。2007年高考刚过,海南省保亭县人民检察院从海南省一媒体获悉一则高考移民考生被取消录取资格的消息后紧抓不放,一查到底,终于揭开了这起涉及5案6人的高考移民案的黑幕……
媒体曝光,引起检察机关重视
2007年高考刚过,海南一家权威媒体披露一则“保亭25名高考移民考生假户籍被取消录取资格”的消息。
消息一出,在保亭县城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这事在保亭县人民检察院干警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的说,每年高考前后都有高考移民被取消高考录取资格的情况,这是海南省考生录取分数低于外地考生所致,被查出的移民考生被取消录取资格是他们运气不佳。有的则说,移民考生直接侵犯了海南本地考生的权益,外省考生千里迢迢费尽周折能到海南参加高考,那些公安户籍部门,教育局主管高考的部门难道真的不知情?还是知情不报?还是沆瀣一气,共同所为?
这些议论传到了保亭县人民检察院领导的耳中,他们立刻召开党组会,讨论分析媒体披露的那则消息及干警们的议论,得出的结论是高考移民问题关乎民生,检察机关责无旁贷,高考移民的背后很有可能隐藏着职务犯罪问题。
院党组统一认识后,一面向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汇报,一面展开调查。很快,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海南省人民检察院领导的支持,派员赶赴保亭县人民检察院听取汇报并现场指导办案工作。
2007年7月9日,办案人员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以涉及高考移民的假户籍为突破口展开侦查。当日传讯了保亭县南茂农场派出所负责办理户籍工作的符馨月。
使办案人员大喜过望的是,符馨月很快就承认了其“不辨真假”,从2007年1月20日至1月23日,先后3次为25名高考移民考生办理户口的事实,还坦白交代了在这年4月至6月间,又为这25名考生办理了居民身份证。并一再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虽然符馨月说她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但办案人员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她一个小小的户籍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她定有难言之隐。
7月11日,保亭县人民检察院决定以符馨月涉嫌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并采取了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8月22日,根据海南省委卫留成书记对此案做的要深挖此案背后的职务犯罪的批示,海南省人民检察院领导深入保亭县人民检察院认真听取案件情况汇报,组织成立了“7·11”专案组……
初战告捷,涉案人员全部亮相
专案组办案人员围绕假户籍和假学籍这两个问题,立刻对相关人员进行排查,提取有关书证、物证,开展银行查询,侦查活动全线展开。
8月24日,办案人员将保亭县教科局招生办负责高考报考资格审核登记的办事员李沿“请”到了检察院。
“我们就县里发生的25名高考移民考生被取消录取资格一事,向你了解情况。”办案干警开门见山地说。李沿听后惊出一身冷汗,立刻明白了检察院传唤他的意图。
早在7月初,李沿从报纸上看到保亭县25名高考移民考生被省考试局取消录取资格的报道后,他便预感到他的问题即将暴露,接着又听到农场派出所管户籍的符馨月被检察机关采取了强制措施,更使他整日惶恐不安。
面对办案人员的询问,李沿心知肚明,瞒是瞒不了的,作为国家公务员他清楚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心想,交代了,退出不义之财,检察机关也许会从轻发落。无奈之下,李沿交代:2007年7月下旬高考报名时,肖福强、刘晋玮从省城海口来保亭找我帮忙办理湖南省25名考生报名参加海南省高考,承诺每办一名给5000元。不过,只能先给2500元,高考结束后再给2500元。我知道这是在铤而走险,但在金钱的诱惑下,又怕得罪肖福强,我最后答应了肖福强的要求,为25名考生办理了假学籍和让他们通过了报名资格审查。事后,还按刘晋玮的要求,为其中的16名考生体检疏通关系。两次接受肖福强送的现金7.1万元。
与此同时,羁押在看守所的符馨月反省了几天后,终于不愿再替人受过了,她鼓起勇气供出了是派出所副所长徐涧楠指使她办假户籍,还供出了南茂农场卫生防疫站蓝雪峰为这25名外省籍考生办理在保亭县出生的假出生证。
传讯徐涧楠、蓝雪峰!
9月4日晚,蓝雪峰到案,交代了他按徐涧楠的要求办理了25张假出生证,收取了2400元的事实。当日徐涧楠外出未能到案。9月5日下午,自知难逃法网的徐涧楠主动到检察院交代了其替肖福强办事,肖福强给了他2.25万元的犯罪事实。
金钱开道,学籍户籍都搞定
案情于是向纵深发展。
李沿的交代,使这起高考移民案的幕后黑手肖福强、刘晋玮浮出了水面。
肖福强和刘晋玮都在海南省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肖福强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晋玮是学院招生就业处办事员。
原来,在2007年1月,肖福强和刘晋玮就想介绍25名湖南籍考生到海南省保亭县参加高考。为了实施这一计划,肖福强想到了他在保亭县当高考巡视员时认识的保亭县教科局招生办的李沿。
这天,肖福强和刘晋玮驱车到保亭县,在新风酒店订好包厢点好饭菜,等候李沿来赴宴。酒足饭饱之后,两人又将李沿请到了金都茶艺馆喝茶,接着,在停车场的车里,肖福强向李沿说明了来意,请求李沿为他们办理外省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相关手续,承诺每办一名考生给李沿5000元。同时要求李沿把保亭县上一届毕业生的名单和学籍样本提供给他们。
李沿听说办一名考生就能拿5000元,心中不由一阵暗喜,但转念一想,万一事情败露,定会自毁前程,又害怕起来。但在肖福强的一再劝说下,李沿的侥幸心理最终占了上风,答应“愿意帮忙”。
2007年1月22日上午,肖福强和刘晋玮又来到保亭县找李沿要高考考生报名卡。肖福强先打电话邀李沿到保亭星河大厦二楼茶艺馆包厢,当李沿带着25份高考考生报名卡来到包厢交给肖福强后,肖福强当场将准备好的6.5万元现金给了李沿,说,这些钱是给你的,先付一半,等到学生录取后再给你一半。李沿接过钱便匆匆离去。
办理高考移民考生的学籍自有李沿
帮忙,接下来,必须打通办理考生户籍的关口。几经周折,肖福强、刘晋玮经人介绍找到了保亭县南茂农场派出所副所长徐涧楠,在县城新风酒店宴请了徐涧楠,推杯换盏之后,肖福强要求徐涧楠帮忙办理外省考生的户口用于参加高考报名,并问办一个户口需要多少钱?徐答,办一个要2000元,但要回去看看再说。肖福强告诉徐涧楠,办好后先付一半钱,另一半钱等高考结束户口迁出时再付清,徐涧楠表示同意。
送走了肖福强和刘晋玮,徐涧楠回到派出所指使户籍管理员符馨月办理了25名湖南籍考生的户籍入户手续和户口簿。
为了尽早拿到违规办理户口的好处费,徐涧楠将办好的户口认真检查了一遍后打电话通知肖福强来拿。2007年1月25日晚9时许,肖福强从海口赶到保亭,在星河宾馆门口,徐涧楠在车上将25人的户口簿给了肖福强,肖福强兑现了先给一半钱的承诺,给了徐涧楠2.5万元。
缜密侦查,奔波千里拿嫌犯
就在肖福强、刘晋玮自以为此事各个环节都无任何纰漏无任何破绽之时,却被海南一家媒体曝了光。
闻听风声,刘晋玮感到事情迟早会败露,一连几天寝食不安,思想斗争非常激烈。大学毕业刚工作3年的他不止一次地掂量过,向违法办理户籍、学籍的人行贿将意味着什么,搞不好,我这一辈子都完了。他后悔当初财迷心窍,不该踏上肖福强的贼船。
事到如今,刘晋玮才真正体验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含义。但他不甘心坐以待毙,他要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
就在办案人员传唤肖福强的当晚,刘晋玮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尽管检察机关派出干警到机场、码头、车站布控,采取追逃措施,然而仍不见刘晋玮的踪影。
纵观全案,能否抓获刘晋玮,直接关系到能否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顺利将涉案犯罪嫌疑人都起诉判刑。因为,如果抓不到刘晋玮,本案的行贿、受贿人就是“一对一”,一旦他们在法庭上翻供,将没有有力的证据予以反驳,很可能使案件搁置下来。所以必须抓到刘晋玮,提取其与肖福强共同向他人行贿的口供,方能起诉。
为将此案办成铁案,保亭县人民检察院召集办案人员开会研究,院领导明确表示,此案社会影响大,省领导也非常关注,如果侦查取证不全面,案犯未全部到案,会影响办案效果,当务之急,追逃事大,刻不容缓。
于是,在2007年11月中旬该院先后派出两批人员奔赴湖南、上海、江苏等地追逃。办案人员多方侦查发现,刘晋玮已潜逃回湖南老家,办案人员依靠当地检察院协助,多次做刘晋玮家人的思想工作,让其家人劝说其归案。刘晋玮在多方压力下终于在2007年11月23日到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人民检察院投案自首,如实供述了他与肖福强向李沿行贿4.5万元,又为了让16名考生顺利通过体检,请李沿疏通关系后又向李沿行贿6000元的犯罪事实。
刘晋玮的归案,完善了全案的证据链条。
案情大白,亡羊之后论补牢
保亭县人民检察院办案干警历经6个月的连续奋战,深挖细查,外出追逃,相继侦查终结了此案涉及的5案6人,使这场高考移民案落下了帷幕。原来,是肖福强、刘晋玮等人与湖南某中学的25名学生家长联系,以每名考生收取2万元至2.5万元为条件,帮助这25名考生到海南省参加高考。
此案侦结后,保亭县人民法院从2007年12月19日至2008年4月2日,4次开庭,分别以滥用职权罪判处符馨月有期徒刑一年零6个月,缓刑二年;以受贿罪判处李沿有期徒刑5年,徐涧楠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以行贿罪判处肖福强有期徒刑二年,刘晋玮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还要提及的是,保亭县教科局副局长兼招生办主任周川,不能认真履职,被李沿在2007年高考报名前擅自从电脑中挑出33个历届高考学生名单和3份档案样本,提供给肖福强、刘晋玮,使他们伪造出25名外省高考考生的学籍档案,造成25名外省考生不但取得了高考报名资格,而且还顺利通过了资格审查,参加了高考。
保亭县人民检察院认为,周川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依法追究其玩忽职守的刑事罪责。已于2008年4月下旬向法院提起了公诉。
令人庆幸的是,当这25名高考移民考生采用虚假材料骗取户籍获得高考报考资格,拿着准考证一一到考场之后,监考工作人员发现了端倪。
使监考人员难以置信的是,这25名考生用的都是临时身份证。他们立即将情况报告了有关领导。最终决定,先考后查。
正当这25名移民考生和他们的家长,还有涉案的肖福强、刘晋玮、李沿等人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结果之时,保亭县教科局等部门也在迅速调查核实这25名考生的户籍、学籍等资料。结果证实:这些移民考生的出生证、户籍、学籍都是假的。随即海南省考试局取消了他们的报考资格。此事很快被新闻媒体曝光。
那么,为什么“高考移民”要舍近求远、费时费力地到海南省参加高考呢?海南省教育部门一位资深人士说,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海南省基础教育水平同外地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外地基础教育水平发达的省份进不了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在海南省报考就能进录取分数线;在外地基础教育水平发达的省份上不了重点大学的考生,到海南省报考就能上重点大学。另外,国家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上对海南省等基础教育欠发达的地区进行了适当倾斜,海南省每年的高考录取比例高达83%,5个考生中就有4个能够上大学,而在外地一些基础教育发达的省份高考录取比例一般只有50%左右,2个考生中只有1个能够上大学。这就使得一些内地考生及其家长滋生了投机心理。
对此,海南省一些考生、考生家长和关注高考的人士认为,高考移民严重挤占了国家分配给海南省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从保护海南省本地考生的利益出发,应当制止高考移民潮。
为解决高考移民问题,海南省人民政府制定了相关规定,但高考移民远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这与海南省的一些教育机构、学校负责高考报名的少数工作人员唯利是图不无关系,为了乘机敛财,一些不法之徒铤而走险,不但损害了海南省本地考生的利益,也损害了移民考生的利益——因为一旦查获,移民考生将被取消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错过一次高考机会。解决之道,除了高考移民流入省份要进一步加大“封堵”力度外,还要同高考移民流出省份加强协作,从源头上堵塞高考移民违规流动的漏洞。
8.高考移民白居易 篇八
北京 -06-25(中国商业电讯)--6月中旬,高考刚过,教育部发布了今年的最新数据,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人,比去年减少18万人。据悉,这已经是自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以来连续第4年保持下降趋势。除了生源减少的因素外,放弃高考学生的增加也成为参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学生放弃高考的普遍原因在于家长已经提前为他们规划好了海外教育。这其中有的是“先移民后留学”、有的是直接留学,由于“先移民后留学”具备录取率高、专业选择面广、无学费(或极低)、毕业无忧居留、就业等优势,近年来,“先移民后留学”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
那么在这些弃考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已经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子女规划海外教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先移民后留学”又具备哪些优势呢?
移民专家:移民多为子女教育
为了解答家长们的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移民业内权威机构太平洋(601099,股吧)加达移民公司。太平洋加达移民顾问部总监石诺拿出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调研数据,数据显示80%以上的客户将子女教育列为选择移民的第一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社会福利、全球投资、生意拓展、生存环境、国际身份等。
据太平洋加达移民顾问部总监石诺介绍:“抛开枯燥的数据,事实上,在我日常与客户的交流中,我也能明显感觉到咨询子女教育问题的客户是最多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家长们也都意识到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优势。早些年,我的父母也特意将我送到英国留学了几年,为的就是增长我的见识,让我体验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回想起来,这段经历使我受益终身。”
但石诺也谈到,直接送孩子去海外留学也有一些弊端,比如留学生独自在海外的安全问题、留学生选择专业限制问题、留学生留学期间社会福利问题、留学生与父母交流断层问题、毕业后的居留、择业问题等。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先移民后留学”来解决。可以说,“先移民后留学”是更加立体、更有延续性的终身海外教育解决方案。
专家提醒:“先移民后留学”需提前规划
不过对于想要“先移民后留学”的家庭而言,移民一定要提前规划,太平洋加达移民顾问部总监石诺介绍:“由于移民申请往往需要一定周期,因此,我们一般建议有这类需求的客户提前3-5年进行规划,一般而言,办理加拿大投资移民需要2-3年,再加上到当地购房、找学校、适应环境的缓冲期,3-5年是比较合理的。”
不过,近段时间以来,加拿大、美国等主流移民国家的政策也有了一定收紧,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移民部长已经明确表示,今年的联邦投资移民配额将不超过700个,而到,该项目的`投资款还有可能涨价至150万加币,一次性投资款可能涨至40万加币,比现在贵了18万加币,约合110万人民币。
对此,太平洋加达移民顾问部总监石诺分析:“今年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的政策暂时还维持在之前的水准,也就是仍然要求申请人具备160万加币资产,投资80万加币五年后返还或一次性投资22万加币不返还。但由于配额稀少,因此肯定只有提前备案的客户才能获得移民机会。”
据悉,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门槛的提高除了以涨价形式以外,今后还可能要求投资者创造就业、要求投资款持续多年等。想要规避这些政策风险,最好即刻申请办理移民。
石诺表示:“今年是加拿大投资移民涨价前的最后一年,为了确保广大客户的利益,太平洋加达移民已经开启了提前备案绿色通道,现在签约的客户,我们将确保在联邦投资移民开门收案的第一时间帮您抢占700配额中的宝贵一席。”
9.高考移民白居易 篇九
异地择偶,为女儿前途选择高考移民
马丽娟,今年40岁,是河北省唐山市某单位的一名工程师。她拥有靓丽的外表和不凡的气质,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女人。10多年前,马丽娟与丈夫离婚后一直独自带着女儿晓茜生活。期间有很多热心人帮助马丽娟张罗过婚姻大事,但都被马丽娟一一谢绝了。已经尝够了婚姻苦果的马丽娟对婚姻生活心灰意冷,她不想因为个性不合而互相指责,更不想因为维持外表的温馨与和睦而改变自我。和很多有个性的知识女性一样,不向不幸婚姻妥协的马丽娟,决定将单身生活进行到底。
为了让女儿晓茜将来出人头地,马丽娟可谓是煞费苦心。好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女儿的每次考试都在班上位列前茅。女儿的优秀表现,让马丽娟的同事很是羡慕,“瞧人家马丽娟的孩子,多让大人省心啊!”
马丽娟内心深处日益膨胀的“清华、北大”梦,在女儿考上一所市重点高中以后达到了顶点。这所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年年达90%以上,女儿这么有出息,周围的同事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她。
然而,女儿晓茜考上这所重点高中以后,成绩不再像小学、初中那样显山露水了,毕竟考进这所中学的学生都不是等闲之辈。这让马丽娟很是着急。
女儿进入高三以后,马丽娟的整个生活都围着“高考”转。一天,同事跟她说起了“高考移民”的话题,说前些年南方一些省份高考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人为了避开激烈的競争环境,纷纷把孩子的户口迁到新疆、西藏等地。这些孩子有的在本省只能考一般本科,有的连一般本科都考不上。户口迁到新疆、西藏等地后,这些孩子都考上了很好的学校,甚至包括清华、北大。
“北京、天津这几个直辖市竞争也不太激烈,比咱河北低七八十分!像你们孩子那成绩,要是在北京、天津,考清华、北大跟玩儿似的!”同事说。
同事的一句无意的玩笑话,让马丽娟心里七上八下地翻腾!马丽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自己嫁出去,然后通过婚迁、投亲把女儿晓茜的户口迁出去。经过再三权衡,她把目标锁定在与唐山毗邻的天津。
打定主意时,离高考还剩下不到5个月的时间。为了尽快实现“高考移民”,马丽娟一气来到好几家婚姻介绍所,像“清仓大甩卖”那样,几乎没有门槛地将自己低价“甩卖”。什么年龄、相貌、收入、身高,这些常人看来必不可少的应征条件她统统放到了不能再宽的地步,在应征者看来,只要具有天津市户口的男士即可。
2005年2月,在婚姻介绍所的安排下,马丽娟很快与应征者见了面。经过短暂的交谈,马丽娟了解到:眼前这位结实、黝黑,从里到外都透着土坷垃气息的汉子名叫尹长林,今年50有余,离异,现被人雇佣跑营运。
这次见面,令马丽娟五味杂陈。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怎么可能与眼前这样的人同床共枕呢?要是让亲戚朋友特别是单位的同事知道自己嫁给了一个农民,他们会怎么想呢?在回来的路,马丽娟犹豫了……
然而,她很快“想通”了:自己之所以这般“下嫁”,不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婚嫁,来实现女儿的“清华、北大”梦吗?和女儿的锦绣前程相比,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已经为女儿的高考前景急得焦头烂额的马丽娟顾不了那么多,对她而言,当务之急是尽快把女儿户口迁到天津市。就这样,2005年3月,农民尹长林走进了女工程师马丽娟的生活中。
机关算尽,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
然而,令马丽娟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当她拿着结婚证书来到有关部门为女儿晓茜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她顿时掉进了冰窖里:“你孩子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按照有关户籍管理规定,无法接收。”
在回来的路上,她为自己的愚蠢行为深深地懊恼着,她恨自己太冒失了。在马丽娟看来,既然女儿的“高考移民”的梦想破灭了,那么她和尹长林之间这段荒唐的婚姻也应该结束。但女儿晓茜正处在高考的冲刺阶段,这桩荒唐的婚姻本来就瞒着女儿,眼下若让女儿知道这事,岂不影响情绪乱其心志吗?马丽娟决定等女儿高考结束后,再将其与尹长林之间的婚姻作个了断。现在,她要做的事就是疏远尹长林,让他有所觉悟,知难而退,所以,马丽娟跟尹长林领取了结婚证后,却找了很多借口躲避着尹长林。
然而,马丽娟再一次打错了算盘。
和马丽娟的悄悄结婚不同,尹长林恨不得拿着小喇叭满世界广而告之。虽然他们的结合没有像年轻人那样大操大办,但尹长林娶了一个比他小10岁的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一名工程师的传闻,在十里八乡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人们用羡慕的目光看着尹长林。而如今,好不容易在乡亲们面前挣足面子的尹长林,岂能容忍新婚之妻的冷落与疏远。其实,尹长林已经看出了马丽娟心中的猫腻:不就是想借和自己结婚达到把女儿的户口迁到天津市的目的吗?现在,这个目的没有达到就想撤?没那么容易!尹长林决定上唐山找马丽娟。
尹长林的到来是马丽娟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女儿正处在高考的紧要关头,她不想在这个关头与尹长林闹矛盾。为了稳住尹长林,更为了女儿的前程,马丽娟选择了忍让。尹长林每次来找到她时,她都极不情愿地回到尹长林的住处与其同居。尹长林似乎发现了马丽娟的软肋,尝到了甜头的他,只要马丽娟稍有不从,就到她的单位和家里去找去闹。尹长林隔三岔五的捣乱,严重影响了女儿晓茜的学习成绩。本来十分优秀的晓茜在2005年的高考中成绩平平,别说清华、北大了,就连理想的重点本科也没有她的份儿。
高考结束后,再也无法忍受的马丽娟,决定与尹长林立即了断,可是遭到尹长林的强烈反对。在双方几次协商仍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万般无奈的马丽娟想到了法院。于是,2005年11月,马丽娟一纸诉状呈到宁河县法院,要求与被告人尹长林离婚。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告与被告的婚姻根本没有感情基础,这段婚姻完全是原告出于个人目的,骗取被告信任以后形成的,原告马丽娟对婚姻的破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法庭调解,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马丽娟拿出2万元钱补偿尹长林的经济损失。
至此,一桩令人啼笑皆非的婚姻闹剧终于拉上了帷幕。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后】
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不同是“高考移民”的“始作俑者”,作为考生家长,本文主人公“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想利用这种不平衡为孩子争取更好的前途。但是达到任何目标,手段和途径都必须合法,热衷于“投机取巧”的人,说不定哪天就会闹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笑话。
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在现实情况下,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干预是具有一定道理的。针对“高考移民”现象,2005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对于凭虚假材料报名、在不同省份重复报名或通过办理非正常户口迁移手续后报名的考生,一经查实,应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考试或录取资格,已经入学的应取消其学籍。
10.高考移民白居易 篇十
对此,教育部、公安部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高考移民”投机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高校考试招生环境。 近几年,部分人员利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高考政策,通过非正常学籍迁移、空挂学籍、违规落户、提供虚假学籍证明材料等手段在一些省份获取高考资格。这种“高考移民”投机行为通过不正当竞争挤占了有关省份考生正常的高校入学机会,引起有关省份群众和广大考生的不满。
《通知》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招生考试机构和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治理“高考移民”的主体责任和主要任务。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督促高中阶段学校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重点发现和纠正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的现象。各地公安机关要进一步严格户口迁移办理程序,加强跨省户口迁移监管,全面实行户籍管理首接责任制和终身责任制。地方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严格进行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按照本省(区、市)高考报名条件,以及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对在校学生参加高考的报名资格、各学年的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进行严格审查。高中阶段学校要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如实进行新生学籍注册,认真落实“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人籍合一”的要求。
《通知》强调,各有关地方、部门要严肃查处“高考移民”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以及对“高考移民”包庇纵容和为不符合条件的考生违规办理报名的有关人员和单位,要依法依纪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和追责,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国家公职人员的子女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证明材料造假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有关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对当事国家公职人员给予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并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对于实施和参与“高考移民”活动的党员干部应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党纪处分。
【高考移民白居易】推荐阅读:
美国EB3职业移民—移民美国之路06-16
美国EB-2职业移民申请条件【容德移民】12-28
水库移民工程01-03
澳洲硕士毕业移民08-23
水库移民个人总结11-18
农办移民工作总结06-11
感受美国的移民文化08-07
投资移民德国简介08-15
移民办三定方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