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精选3篇)
1.活用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篇一
【摘 要】相差关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既基本又重要的教学内容,其“生长点”是一年级上册的“比多少”。因此,教师在进行“比多少”教学时,可以在分析一年级新入学儿童原有认知实情的基础上,遵循以下教学建议:注重比多少关系句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关系句表达比较结果;加强关系句的变式训练,以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关系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巧设问题,增加思考机会,充分发挥每一道习题的价值;提前渗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教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把局部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中教学,让比多少学得更扎实,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认知实情 教材分析 比多少
相差关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既基本又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解题时却经常分辨不清该用加法还是该用减法,有的学生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其“生长点”――“比多少”的概念没有建立好。本文旨在分析新入学儿童“比多少”的认知实情,结合人教版(2012年)教材一上“比多少”的教学分析,谈一谈如何基于学生认知实情、灵活运用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的所思所做。
一、分析学情,深入了解学生原有认知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他强调了教师对学情了解的重要性。对于“比多少”,我们也应该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经知道了多少?有多少人已经知道?„„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情调查分析得到答案。以下数据就是笔者运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在2015年9月8日~10日期间对本校一年级的438名学生进行测试得到的。
(一)调查一:判断谁多谁少
本题学生的正确率高达97.9%。可见,一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足以解决数量在5个以内、“一一对应”呈现的“比多少”问题。
(二)调查二:用“谁比谁多(少)”表述比较结果
通过此题的测查、分析,我们得知:
(1)比多、比少句式理解是学生的困难点,约57.1%的学生能准确完成。
(2)给定前半句(图2)的准确率是64.6%,略高于给定后半句(图3)的准确率60.5%。
(3)“()比()多”的问句要比“()比()少”的问句约高出15%,“比多”的句式比“比少”更容易理解,约有16.7%的学生不能灵活转化“谁比谁多”与“谁比谁少”这两个句式。
(三)调查三: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
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是“理解两数相差多少”积累感性经验最有效的练习。笔者以图4为素材,增加了“□○□=□”这样的算式进行了测查,结果见表1。
从这一组前测数据来看,学生对相差数的填写没有大的困难,访谈中发现没有填或填错的学生主要是认字太少,题意不理解,当教师把题目读一遍后,几乎都能正确填写。困难最大的是如何用算式表达,正确率仅有26.9%,答案分布情况见表2。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算式的理解情况,笔者特地找了三位能够正确列出算式的学生进行访谈。
师:你能说说9-5=4表示的意思吗?
生1:不知道,随便写的。
师:那你的9哪来的?
生1:9是9个苹果,5是5个梨。
生2:苹果有9个,梨有5个,减起来就有4个。
生3: 苹果有9个,梨有5个,4就是苹果比梨多出来的4个。
显然,即使正确列出算式的学生,他们对这个算式的意思也表达不清楚。
从以上三项调查的数据分析得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在理解“谁多、谁少”以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知识比较容易,运用比多比少句式来表达比较结果和列式求相差量则是他们的“困点”和“难点”。
二、活用教材,切实帮助学生解“困点”、破“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知道他们已经“在哪里”,也知道他们将要“到哪里去”,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该“如何去”。那么,教师该如何灵活运用教材,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突破“困点”与“难点”?
(一)大花心思解“困点”
“比多少”第二阶段学习用“谁比谁多(少)”表达比较结果是近半数学生的“困点”,教师采用以下三点展开教学以便能有效解开这一“困点”。
1.整体架构,置“局部知识”于“整体知识”中教学。
人教版教材在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第二节课就安排了“比多少”(如图5),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我们已经知道:97.9%的学生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那这节课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怎样的提高呢?
图6是教材安排在第17页的第二阶段的“比多少”内容。这节课既要教学两个量的“比多少”又要教学两个数的“比大小”,承载的任务太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调整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合理利用两节课的学习时光,把学生的“困点”――关系句式的表达分解到两节课中教学,使他们学会正确表达比多比少关系句。现把调整后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设计意图进行整理,见表3。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关系句的理解与表述上,具体展开如下教学。
师:一只小兔搬一块砖,一次性完成了搬砖任务。再看小猪们,能一次搬完吗?
生:不能,小猪不够多。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3只小猪可以搬3根木头,还多出一根木头。(课件演示:一一对应)
师:小猪和木头比,木头多、小猪少,连成一句话该怎么说?谁来试一试?
生:木头多小猪少。
生:小猪少木头多。
生:木头比小猪多。
师:我们可以分两个问题来思考这个问题,先想谁和谁比,结果是谁多?(小猪和木头比,木头多)再进一步思考:木头比谁多?(木头比小猪多)
„„
因“比多”句式比“比少”句式容易理解,教学时先学习“比多”句式。片段中教师抓住句式的结构,以“谁多?”――“~比谁多?”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感受“比多”句式的表述,再以相同的方式完成“比少”句式的学习,并比较“比多”与“比少”句式叙述上的相同与不同,训练两个句式的灵活转化,看到一个句式就能说出另一个句式。
2.巧设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不思考的学习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而问题是知识的源泉,正因为有问题的出现,才有研究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主动学习过程。“比多少”教学时,如果按图
5、图6的方式,直接给出结论,那学生潜在的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只要换成调查二中图
2、图3那样,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因为图2与图3是把知识置于问题之中。因此,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困点”,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图6中的信息可以设计成如图7“―比―()”和“()比()多(少)”这样两类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多比少的关系句。数的大小比较也同样用问题形式呈现,如图8所示。这样,把教材中陈述形式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形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思考机会。通过多次训练,学生就能把“比多少”的句式纳入到原有语言系统之中,犹如平时讲话那般自然运用。
3.变式训练,有利于知识正向迁移、融会贯通。
变式训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还能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比多少”的变式训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内容上,呈现如图9这样的物体“比大小”“比轻重”“比长短”问题,虽然内容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完全可以迁移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拓宽学生“比较”的思路,还能激发他们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能力;二是思考角度上,提供如图10这种类型的题,可以促使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根据“谁比谁多(少)”的句式判断谁多、谁少,使“比多少”知识真正得以融会贯通。
(二)小步缓行破“难点”
知识教学应呈现小步缓行、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状态,促使学生在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后逐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前面学情调查可知:在看图求相差数时,仅有26.9%的学生能正确列式。如何巧用教材上的素材,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算理的“难点”?
1.提前渗透,充分感知。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倡导“最近发展区”理念,他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笔者在“比多少”第三阶段教学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以第一次出现的第33页虫子和小鸟图(如图11)展开教学,实现了一次成功的突破。
课件呈现第一幅图,师问:图中的虫子和小鸟比,比较结果怎么样?
生:虫子比小鸟多。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小鸟和虫子一一对应起来就比出来了。(课件对应演示)
师指第二幅图:这样对应起来,就能一眼看出结果是――
生:虫子比小鸟多。
师:虫子比小鸟多几?谁看出来了?(学生很快就举手了,有些忍不住的就说了出来:多1)
师:虫子有4条,怎么只比小鸟多1呢?
生:有3只小鸟,每只小鸟吃掉一条虫子,4条虫子就被吃掉了3条(课件演示第三幅图:斜线划去3条虫子),不就只多1条吗?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
有趣而相关联的小鸟和虫子组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享受了思考的乐趣。“4-3=1”的出现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是把这一情境融入到刚学习的减法意义之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跳一跳”,成功摘到了“果子”,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
2.多次积累,逐级递进。
学习知识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感悟的过程,在尝试“用算式表示出两个量的比较结果”后,还需要用同类问题进行巩固、提高。人教版教材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进行分散编排正迎合了这一需求。我们在借用“小鸟虫子”图展开教学后,第56页的“小丑帽子”图、第64页的“雪人萝卜”图以及第80页的“松鼠松果”图等都是巩固发展的好素材,“先知”学生在第一次教学后就能基本理解掌握,再由他们带领“后知”学生在第二次、第三次„„不断感知、积累,学生不但能借助直观图进一步理解比较量与相差量之间的关系,还能实现“一图一问”到“一图两问”的递进,为相差关系的系统教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读懂学生,了解学生认知实情,准确判断学习起点,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学;读懂教材,厘清教材编排体系,把握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关联,教学时才能做到灵活运用教材。
2.活用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篇二
一年级练习的是说一句完整的话。进入三年级, 开始真正与作文打交道, 首先要有段的划分, 句子要写正确, 表达意思要完整;写作文时, 不能天马行空, 要根据作文要求去写, 对此部分学生过渡困难。
学生心中储存的信息少、素材少, 写作文总感觉“腹中无墨”。常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的学生, 因为读的课外书少, 作业负担重, 接触的生活面也比较窄, 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生活范围狭小, 胸中无物, 心中无语, 视野也比较狭隘, 对外面的生活了解得少, 又怎会“吾手写吾心”呢?如何培养学生轻松愉快地写作文呢?解决这个“瓶颈”, 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下手。只有让学生胸中储存大量的资源, 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一、更新观念, 转变理念
作文练习, 有的教师认为就是为了应付语文考试, 平时可以放松要求, 敷衍了事, 等到临近考试了, 让学生按要求找一篇例文反复背诵, 考试时就如同倒豆子一般, 背着默写在试卷上就能得个高分。殊不知, 这样害了无数的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而且要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点,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有高屋建瓴之感。然而,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之一。教师要从思想上进行彻彻底底的“洗脑”, 摒弃错误、落后的思想, 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 积极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用创新务实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作文教学。总之一句话,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创新、转变”理念, 才能让作文教学走出抄抄写写、背背默默的误区;唯有“寻求、探索”的信念, 才能开辟出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让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大的提高。
二、合作搜集材料, 达到资源共享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学生对素材掌握得少, 感觉不知如何下笔, 心中有素材, 又不知如何合理组织、表达于纸上, 这些问题, 都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得以解决。
合作学习, 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解决个人的疑难问题。作文教学也可以这样操作。比如作文《一张旧照片》, 可以先让学生回家搜集整理自己家的旧照片, 通过精心比较, 选择出自己满意的照片, 带到学校里互相磋商。一个小组内, 每个人都展示出自己带来的照片, 互相欣赏, 学生眼界自然就开阔了;大家彼此介绍照片的来历, 以及对自己的意义。在倾听的过程中, 学生思维的枷锁就慢慢打开了, 作文素材的范围也扩大了, 心中就慢慢种下了《一张旧照片》的写作种子。“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 写出好作文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注重平时积累, 厚积而薄发
对于“作文教学”这个“钉子户”, 拔取它并不困难, 但绝不是说拔就拔, 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活用课外资源、课内资源, 汲取“万物之精华”“百花之灵气”, 方可有成效。我们得从长计议, 借用“百川汇入东海”的哲理来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有这样一个理想:“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 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 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 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这显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教育模式。将这种方法运用于作文教学中, 如果达到那样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 那真是好之甚好了。然而这终究只是一种理想的形式, 然而虽然我们暂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但这个理想模式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我们可以围绕这个目标, 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不断地靠近它。
(一) 听故事
巧用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听”是“写”的基础, 听得多了, 思维就会变得敏捷快速, 领悟能力也会水涨船高。我在让学生写《大自然的声音》时, 先让学生听了故事《巧儿姑娘》,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词句都是描述大自然的声音的, 如描写淙淙的流水声、啾啾的鸟鸣声、沙沙的细雨声、哗啦哗啦的树叶声、吱吱呀呀的开门声等句子, 认真聆听, 就把人带进了浮想联翩的世界。学生在脑中已经有了丰富的文字素材, 接着教师再讲解如何构思、选材, 学生心目中自然就豁然开朗了, 畏难情绪不复存在了。
课前我还安排了学生进行“三分钟故事”讲演活动。遵循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模仿表演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课前三分钟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作文选材能力, 降低写作文的难度。
(二)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学生的作文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多媒体这样的“高科技武器”服务于作文教学, 真是物有所值。我在教学《我喜爱的颜色》这篇作文前, 做了一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幻灯片, 使用了各种吸引眼球的颜色, 其中一张展示了一些描写颜色的优美词语, 一张展示了三组描述缤纷色彩的句子, 还有两张出示了一篇相关的例文。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听一听、写一写, 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脑海中拥有了大量的相关信息, 对这一次作文课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习作也写得非常成功。
(三) 阅读打开作文视野的大门
人们说:“得之俄顷, 积在平日。”每天坚持让学生读书半小时, 利用学校图书室的便利条件, 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籍, 在学校读、在家里读, 与书为友, 作文写作水平日积月累, 也会积沙成山, 集腋成裘, 写出有真情实感、措词造句恰如其分的好作文来的。
3.活用教材把握课堂观察生活 篇三
低年级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开始。那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究竟在哪里呢?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材编排特点,笔者做了几点尝试。
一、活用教材,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大胆选取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
1.借助插图,想象表演
苏教版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小雨点》这一课时,指导学生观察:雨点分别落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雨点可能落在房屋上,在房屋上唱歌;可能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怎么想就怎么说,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表演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语文活动,虽费时较多,却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戴好兔妈妈、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头饰,小组合作表演。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把小黑兔得了冠军的高兴劲儿和没得到蘑菇的不服气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表演不但再现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交际、合作的能力在演出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2.续编课文,填补“空白”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课文中许多地方都留有空白点,教者若能善于捕捉,并充分挖掘,就能点燃学生想象的火炬,让充满智慧的语言从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小嘴里飞出来。
如我在执教《水乡歌》一课时,我大胆让学生仿照课文优美的诗歌形式,用“金坛什么多”来赞美自己的家乡——金坛。学生的想法巧妙,不仅说得好,而且夸得实。有几位同学就是这样编的:
学生1:金坛什么多?鱼多。千个池,万亩塘,东西南北千万处,处处鱼儿满池塘。
学生2:金坛什么多?蟹多。千亩塘,万块网,纵横交错数不清,处处螃蟹映眼帘。
学生3:金坛什么多?茶树多。千棵树,万条枝,挨挨挤挤长满山,棵棵茶树都丰收。
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对精彩的语句我及时给予喝彩、鼓励,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把握课堂,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应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用武之地。
1.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
课堂上,我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转换成生与生之间的评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评语言。即语言是否准确、规范、用语是否恰当。二评思路。即评说话的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富有逻辑性与条理性。三评仪态。评他的声音是否响亮,仪表是否端庄,表情是否自然。如“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为了使他下一回讲得更好你对他还有什么建议?”这一次次表达的机会,既让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评价,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让交流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人人享有说话的机会。如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回答,太单调了。再加上班上人多,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于是,我把这次的口语交际变成了一次“向朋友介绍我的家”的交友活动。课前将教室布置成联欢会的会场,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交友环境。课始,先让学生说说想了解好朋友家的哪些情况,然后各自练习介绍自己家的情况,接下来再进行全班性的活动:学生自由寻找自己的朋友,互相介绍自家的情况。这面对面的交谈,增进了学生的友谊,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观察生活,开掘口语交际的源泉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教师只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国庆前夕,街上鞭炮声声,班里学生听着激动万分,我便相机引导:你听,这正是给我们祖国妈妈庆祝生日呢!让我们伴着这喜庆的鞭炮声,送上我们对祖国妈妈的祝福吧!学生热情高涨,畅所欲言。
新课标还强调,口语交际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此在母亲节来临时,我让学生做张爱心卡,并说几句祝福的话给妈妈听。班级获得了广播操第一名,我请学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朋友,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我还让学生平时在路上,认识路边的店名、广告牌,并设问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这样的活动学生乐于参加,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活用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推荐阅读:
生活反面教材事例10-17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11-12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08-19
用好教材中的彩图11-05
《行进中的歌》教学设计-新教材人音版11-21
浅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的插图及其运用06-22
浅析仁爱版教材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8-28
图式理论在高一英语新教材阅读课中的运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11-04
生活中的数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