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经验交流

2024-09-11

物理中考经验交流(精选10篇)

1.物理中考经验交流 篇一

物理中考复习经验交流提纲

合肥三十八中学朱仁举

一、考纲解读

(一)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解读

1、命题依据

2、学习业绩分类:A知道(A)(相当于了解和认识)理解(B)会

3、基本的稳定性、正确的导向 ............

(二)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变动部分

1、删除的考点:

2、增加的考点:

3、措辞细微变化的考点:

(三)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分析

1、理解层次的考点:

2.、经历过程的考点:

3.、B类层次的考点

4、A类层次的考点

5、A类层次的考点

二、中考试卷分析

1.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结构

2.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考点分布

(1)近几年的实验、计算题分布规律(5分以上的考点)

(2)高频考点

3.中考试卷命题的原则

(1)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的物理概念、公式、定理等)

(2)联系社会、联系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关注科技和能源

(4)考查过程与方法

(5)考查实验探究

(6)基本计算问题

4.近几年安徽考题的特点

(1)基础题的考法

(2)区分度大的试题

5.近几年安徽考题部分试题来源猜想

三、复习安排

(一)一轮复习:章节课的复习

1.网络知识结构填空

2.重要实验回顾

3.针对性练习,消除盲点

4.适当的分类对比,深入掌握

5.章后习题课

(二)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1.作图题的突破策略

2.实验题的突破策略

3.简答题的突破策略

4.计算题的突破策略

(三)综合模拟

1.精选模拟试卷,不要一边找题,一边扔题

2.如何自制模拟卷

四、复习经验交流

(一)一些难点的突破方法

1.凸透镜成像

2.机械效率

3.动态电路和电路故障

4.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1、注意卷面上的不经意丢分。

2、强调审题

(三)加强学法指导,把握学生心理,恰当调节疏导

五、2010年中考试题命题预测

(一)学科内热点

1、需要关注的高频考点

2、公式推导题

液体压强公式推导

电功率比值推导

机械效率推导

„„„„„„.3.初、高中教学衔接:

欧姆表的原理

电流表的扩量程

电阻率

熔化热

„„„„„„.(二)适当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

1.上海世博会;

2、合肥四体会;

3.低碳

4.高铁

„„„„„„.

2.物理中考经验交流 篇二

一、科学的学校管理是备考的根本保证

学校自创办以来, 一直秉承着“学生成才、老师成长、学校成功、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在管理中始终把学生成才放在第一位,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把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使广大师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人人都能以校为家, 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为班级争光, 为学校添彩。人人都能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地为中考服务。

在教育教学上, 我们始终把“务实高效、卓越创新”作为核心的价值观。课堂上, 我们讲究务实高效, 教研上我们追求卓越创新。我们课堂内外的学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学校内外老师的教研课组织得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我们海桂人正以这种昂扬的斗志, 奋发向上的精神开创着新的事业。

二、精细的备考举措为中考扬帆起航

语文科的中考备考就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多, 范围广, 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为此,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有特色的举措来备考:

1. 周密计划、早作安排。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中考备考更是如此。我们早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备考的宏观规划。即充分利用各种时间, 争取在今年2月底前完成新课的学习。从3月份至6月份, 我们科学地安排3轮的复习。因为我们计划得早, 安排得早, 所以今年的备考就显得从容而充分。每一次的中考备考研讨会后, 当我们有必要对教学训练进行整改时, 在时间上我们就有了保证。实践证明效果也非常好。

2. 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多年以来, 一直倍感自豪的是我们备课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全组的老师相处得犹如一家人一样, 无论大事小事, 都能齐心协力、共同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教育中遇到的状况, 都成为我们课余交流探究的话题。这种交流已经突破了科组活动时间的界限, 而且是随时随地的, 常态化的、全天候的。所以我们语文组的办公室里时常是笑声朗朗的, 这种笑声是思想智慧撞击出来的火花, 是分享教育教学成果的全羊大宴。在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 达到共赢的效果。

3. 把握动向、及时调整每一次的中考备考。

明确备考的方向, 主要包括:考试的目标和要求, 范围和内容, 命题的原则, 考试的方式和考点的分布, 试卷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然后依纲扣本、精讲巧练, 严格落实各个考点。我们注意与时俱进, 积极参加省级、市级的各种备考研讨会, 及时了解把握好中考的新动向。尽快组织我们的老师进行学习研讨, 查找问题、探究方法;然后付诸整改操作, 调整落实。对中考中所涉及的新的考点, 进行强化训练。绝对不可疏忽懈怠, 造成因小失大。

4. 质量分析、双管齐下。

一直以来, 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月考情况的分析, 这是对我们教学情况最基本的反馈, 对促进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因此, 每次月考后的科组会议, 我们都以评卷的题号为序, 让每一位评卷的老师对学生答题的情况作分析。包括:好的表现, 存在的问题, 整改的建议等等。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做到扬长避短、不留后患。同时, 我们还设计了一张学生月考成绩分析表, 让学生分项填写, 科任老师作分析。使科任老师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两种分析, 我们是双管齐下, 效果更佳。

5. 夯实基础、稳扎稳打。

海南省语文中考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分值较高, 所以夯实基础就成为我们备考的重要一环。客观地说,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不只是靠中考备考这几个月的努力就可以成功的, 更重要的是, 我们三年以来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严抓苦练、日积月累。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平时我们能严格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就为我们的语文中考备考减轻了压力, 减小了难度。效果会很好。其中的古诗与文言文考点的落实又成为重中之重。我们的策略是:分散消化、不丢一分。其他的考点也要认真训练, 不留死角。有如:成语的使用、病句的修改、仿写的训练、各种文体文章的阅读及写作的基本功等, 都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指导落实。这样的稳扎稳打, 为中考备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研讨中考、常抓不懈。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 我们还特别注重指导学生优化答题的技巧, 提高答题的能力。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写作的能力。为此, 每年的备考, 我们都组织开展了多次的相关的中考研讨课。让全科组的老师都参与其中, 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并能及时地用以指导我们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使我们学生的答题做到更准确、更快速、更科学、更完美。而且我们的研讨课曾多次在我市的中考备考会上进行展示交流, 深得大家的好评。

7. 作文指导、升格突破。

作文是中考的半壁江山, 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中考成绩的高低。所以, 我们非常重视作文的指导与训练。特别是备考中的升格突破训练。我们主要分成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 我们要指导学生明确一篇合格的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是怎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切题、结构完整、字数达标、书写工整等。然后对照自己的习作, 寻找需要改进的问题。接着进行整改训练, 在训练中逐一的解决自己的问题, 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而且必要时, 还可以反复训练。

第二步, 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作文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审题, 即审定题干的要求, 所做的文章必须符合题干的要求。题干要求有的限制时间, 有的限制地点、有的限制人物、情感等等。一般来说, 学生审题的难度不大, 但粗心大意的不少, 还得提醒学生仔细认真为要;立意, 即确定写作的目的。要表现什么?或证明什么?大体的要求是要正确、积极向上;选材, 即选取能表现主题的素材。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阅读积累的材料或是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构思, 即列提纲, 设计文章的总体框架, 安排段落层次等等, 并辅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

第三步, 在备考中, 我们要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进行升格突破。每一个方面都要进行细致的指导, 让学生找到自己最近的发展区域来突破。力求一课一训练, 一课一突破。经过几次的训练后, 学生的作文会有很大的长进。

另外, 在作文讲评上, 我们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表彰的方式进行, 这样既有活力又有动力, 效果不错。

三、真抓实干的作风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中考备考贵在落实。如果不落实, 即使有再多再好的方法措施也是枉然。所以就有了那句至理名言:“喊破嗓子, 不如甩开膀子”。一直以来, 我们的老师都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所以, 在备考中, 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能落实得很好。可以说, 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 都是我们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结果。可见, 真抓实干的作风非常重要, 是我们备考成功的关键。

徜徉于海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道上, 放眼龙腾虎跃、欢呼呐喊的运动场, 备考中的动人情景仿佛又出现在眼前。这一切总是那么的令人心花怒放、慷慨激昂。我们海桂人正用奋斗去撷取丰硕的果实, 以拼搏去铸就人生的辉煌。谨以此与大家共勉。

摘要:在2014年的中考中, 海桂学校, 语文科有596名同学达到A等级, 名列全省第一。回顾备考经验:科学的学校管理是根本保证, 精细的备考举措是重点, 真抓实干的作风是关键。

3.中考物理对应策略 篇三

1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所谓知已:对自己过去的物理学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1)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该记的有没有记住,该理解的有没有理解,该学会的有没有学会。(2)解决各种题型的基本方法是否掌握。有了水泥、黄沙、钢筋、石子,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它变成高楼大厦。不同类型的物理问题有着不同的解题方法,如串联要多从电流考虑,并联则多从电压人手,例:2008年南通市中考物理第21题杠杆问题,此题只考查了杠杆平衡一个知识点,因为没有直接告知力臂,觉得比较难。学生觉得困难的思维障碍在于生活经验的匮乏,虽然知道杆秤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但很少或从没有使用过,对0.5 kg、2.5 kg刻度线的含义不理解,也就无法从分析力及与之相对应的力臂了。(3)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分析能力达到什么程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要关注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研究的方法,并能对实验方案和结论作出适当的评价。(4)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高不高。不少学生物理成绩下滑是从密度开始的,主要是不会单位换算、负指数运算。把数学上的X换成物理专用符号,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都不会解了。(5)生活常识性知识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烧一壶水用30万度电,大气压强为9帕,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5 m/s。等等,也不感到意外。(6)阅读理解能力不强,文字表达能力差。对试题中的关键词不敏感。如:一块冰放在0℃房间的0℃水中,水和冰的质量如何变化?

所谓知彼:精心研究复习范围和要求,明确中考考什么,中考不考什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减少无用功,务必做到到位不越位。尤其要精心研究近三年所在省、市物理中考试题,知道中考怎么考。

2正本清源,参实悟透

课本是中考试题之母,回归教材是中考致胜法宝。我们回顾10年南通物理中考试题共22个课本原图,7个比较熟悉的图,只有2个我们不熟悉的图。选择题所有的文字正确选项中,都能够从课本中找到原话。多数所谓难题就是直接来自课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例:南通市物理中考试题第13题小孔成像,直接来自于苏科版物理教材八上P68 2、3两题,仅仅是将窗外的景物换成了灯丝;第20题来自于八上P112活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题图则是将P118的图5—30中的苹果换成了纸锥;第2l题与九上P102第2题一模一样,但与课本试题的考查方向、能力要求不同,且考查的知能要求与高中有效衔接,正确解答出该题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试题注重回归课本,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能力、考物理思想方法;试题贴近生活、有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立意考查生活物理。在解答题中主要考查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大家应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要在平时复习过程中多翻阅课本,不能死抱中考题,要注意对课本重要例习题的加工、改造,做到举一反三,抓纲务本。

3温故纠错。查漏补缺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试卷结集,红笔批注,保存备用。在回归课本的同时,还要对照中考教学要求与自主练习,查找自己是否有盲点、空白和漏点,及时矫正,填补自己的知识漏洞。另外对中考教学要求与自主练习的中等难度题进行琢磨思考,体会其命题意图,提高解题思维能力。

对我们曾使用过的各类复习检测卷、模拟卷要整理、分析常见错误,查找典型错误原因,深刻认识到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及学习能力上还存在哪些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矫正补偿,强化训练。应该要求学生把自己做过的习题和考试题中的错题进行收集和汇编,写出详细的分析过程,在近期的复习中定时回顾,促进自己的反思。

4记忆理解,标本皆重

反对死记,不是反对记,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该记的内容一点不能马虎。记忆是把人的左脑的逻辑思维与右脑的形象思维相结合,把人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自信心,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结合记忆规律,用各种方法把枯燥乏味的记忆材料转化为生动易记的物像,并通过有趣的奇特联想串连起来,来强化记忆效果,以物像为根本,以联想为关键,以奇特为秘诀,以谐音为窍门,用有趣的记忆过程达到准确的记忆目的,再结合科学的复习方法,达到记忆快速、长久、牢固的目的,从而高效记忆、高效学习。(1)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如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2)巧记妙忆。凸透镜成像规律,滑轮组的绕线起点,近视眼、远视眼,法拉第(发电机)。

5难题相对,化难为易

5.1熟实为生

例1(2009年江苏)如图1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评析这是一道源于教材的题目,是学生熟悉的情景,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基础,要求了解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但此题变化是将球透镜变为圆柱透镜,学生可以从题意中知道这种透镜的特点,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或喜爱观察、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获得好的成绩。引导学生,在考场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于盛有白开水的玻璃杯观察试卷上的文字,通过直接体验来正确区分。

5.2生实为熟

例2(2010年哈尔滨)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可知: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实验装置

评析此题将发电机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整合,看起来是新情景,但是通过分析,图中的左边就是课本介绍的电磁感应原理图,而右边也是非常熟悉的电动机原理图。对试题这样分析,可以将这个陌生的问题转化为大家熟悉的问题。

4.中考物理复习经验介绍 篇四

----2014年中考复习备考会

一、分析【标准】,研读【说明】

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科考试说明》,清楚: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明确复习的广度。

其次,要研究近几年的河北中考试题和葫芦岛市中考试题,感知复习的难度。

通过研究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发现:葫芦岛试题越来越接近河北省试题;无论是知识点的分布、难易程度、还是题型都是越来越相近,几乎就是姐妹题,说白了,就是从河北省的中考题中扒下来的一套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通过研究试题,就能明确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底。

再次,切实关注“三点”

(1)把握重点(突出四个理解)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

【惯性】【功率】 【机械效率 】

(2)关注热点(实验探究、新技术新材料方面、创新题型、信息题)

(3)弥补弱点(语言的表述、解题和作图的规范性、知识的准确性、数字的运算等)复习中的疏忽点也是备考薄弱点和失分点。比如:基本常识:光速、声速,密度、热值、电阻与比热容的物理含义,清洁能源,无线电通讯等。

第四:围绕考点,突出 “重点”

一是重要知识点:“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功率和机械效率”,“欧姆定律”,“电功率”,“能量”,“内能”,等等。

二是重点实验点:“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实验”“水的沸腾、比热容、熔化实验”等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

二、激发复习兴趣,改变知识呈现方式

复习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我们讲过练过的知识和方法在学生脑海里沉淀了多少,而不在于我们讲过练过了没有。

物理复习虽然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但也是不断地重复,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上,物理知识点比较繁多,规律和公式的应用又较为困难,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队伍里几乎产生了厌恶感,因此,必须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物理,那么怎样呈现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呢?这应该是所有老师想探讨的问题,也是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说几种方法,与各位老师共勉;

第一、可以就某一核心问题、典型习题、重要实验等入手,然后逐一展开,也可以发动学生能够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样以点带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便于掌握和应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可以将知识点通过口诀、简笔画、概念图等重新梳理,并且尽量的让学生展开,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物理成绩;

第三、教师在复习新知识之前,可以精心选择一套难度较小、有一定梯度,不要过多但知识面较全的习题事先发给学生,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讲解习题,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总之,在复习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复习备考采取四轮复习方法

第一轮:单元系统复习---抓双基(5月10日前)

第二轮:专题板块复习---抓重点(5月31日前)

第三轮:针对强化训练---抓应试(6月10日前)

第四轮:考前调整,稳定心态(考前一周左右)

第一轮: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考试不理想的原因:

 主要不是难题得分少,而是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失分多。

 好的同学与基础弱同学的最大的差距就是基础题得分率高低。

 中考拼的就是基础,争的是细心。

从3月到5月初,单元复习阶段:紧扣“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抓纲务本,夯实双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以“考试说明”为标准,按一定的单元顺序,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考的重点,也是考生的主要得分点,在复习时要花时间、花大气力进行系统扎实的复习,要克制浮躁情绪,避免浏览式的复习。要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深入理解和挖掘课本上的重要信息,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重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大量的插图、图表、信息快递、演示实验、探究活动、生活〃物理〃社会、课后习题、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库等内容,地毯式扫描清查,不留漏洞!

方法一:将插图以问题的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呈现,充分利用插图的功能,进行扩展、综合性的复习。

方法二:精选考题,归纳集中,进行综合性的复习,也切实让学生认识它们的重要性。方法三:精选考题,联系对比,迁移升华,提升能力。

方法四:自编练习题或模拟考试题,查漏补缺,全面检测。

第二轮: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1.在扎扎实实的进行了第一轮全面复习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根据时间和学生实际,组织专题板块复习,按照中考内容所包括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两部分,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总结。针对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整合单元知识,进行专题强化,紧扣主要考点,查漏补缺,力求全面,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练习、训练,突破难点,一节课一个主题,节节课有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通过重点复习促使学生提高认识理解水平,提升分析应用能力。

2.要针对一些典型问题开展深入地研讨和训练,如估测、估算题,研究方法问题,图像分析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为此我们学校制作了十个专题:

1、动态电路;

2、机械与效率;

3、密度测量;

4、力学实验;

5、电学实验;

6、力学计算;

7、电学计算;

8、估测与简答;

9、作图;

10、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第三轮:仿真模拟,体验中考

在这一轮复习中要达到的目的是:针对训练,查补漏缺,提高水平,培养能力。

1.精选练卷,最好备课组集体组合试卷;

2.严格要求;要有创新训练,并重点训练审题方法、分析思路、规范格式;

3.及时评价、反馈;针对个别进行训练;

4.习题设臵要有梯度,但最后一次要比较简单,给学生以信心。

5.加强模拟、提高能力。

6.要针对中考“热点”、“频点”,有创新训练,提高实效。要能够筛选和组编重要素材,结合本地特色,设计训练。例如:

(1)“频点”训练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逐步扩大,考点逐步涉及到两年教学中的绝大部分重要知识点,频繁出现的有:1)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3)力的概念;

4)二力平衡;5)密度;6)压强;7)比热容和热量计算;8)串、并联电路的特点;9)欧姆定律;10)电功率等10多个重点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要再现重要知识点、联系各知识点,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知识,而是在学完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块知识后的再现,是在一定高度上的再现、是在一定知识层次上的再现。要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譬如:重要知识点中“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能量”、“内能”等;重点实验中的“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

(2)“热点”预测

要时刻关注热点,让物理课堂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并精挑细选热点专题,让能力在专题讲练中提升。专题材料要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一定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接近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相吻合;要和《中考说明》所考察的范围相吻合,要体现教材知识的重点,结合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概念、重要原理观点)引导学生分析热点问题,特别注意每个重大热点问题与教材中哪个知识可以联系起来;一定要和物理课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相吻合,对重大热点问题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3)规范学生行为

填空要完整:绝对不写错别字,答完后要通读前后句,优先采用物理术语或按题中提示答案书写;留心题目中是否有单位或根据题中单位填答案;比例题可采用特殊值法。

作图要规范:按题中要求作图,不漏画不多画;关注题中的定量或相互制约等隐含要求;注意直角、虚实线、箭头、粗点等特殊标记

计算要分步:分解题干难点,分步书写计算过程;公式的选择和变形要完整规范;公式书写关注字母、下标、数值的对应;数据处理要注意单位统一,结果要准确

审题要细致:审题时要逐字逐句的看,要认认真真地思考,甚至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和条件的用意,避免“会而不对”现象的发生,牢记“审对题是做对题的前提“!

第四轮:考前调整,稳定心态

 考前一周6月12日到6月18日左右

 要求:回归教材,自学为主,个辅为辅;

适度训练,轻装上阵.总之,中考物理专题的复习,要突出重点,更要突出方法;突出知识,更要突出能力。我想只要我们及时把握中考信息,研究中考命题趋势,通过精选、精讲和精练,使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和解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谢谢各位!

5.2013物理中考备考交流材料2 篇五

2013年中考物理学科备考经验交流

活龙民族中学杨通俊

一、学校高度重视,备课组精心安排。

教学质量的好坏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每年的中考又是社会、家长、学生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对中考备考高度重视,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就拟定中考备考方案。今春开学伊始,学校便把备考作为第一要务拿上工作日程,及时召开了师生动员会,备课组制定了相应的备考计划。在物理总复习中,我们采用了“三轮复习”:第一轮基础复习,三月下到四月底。本轮的内容是全部的物理基础知识,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夯实基础,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重现、重建上,注重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落实、基本方法的再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轮专题复习,五月初到五月下旬,专题复习是指在总复习阶段,打破章节,站在整个初中物理的高度上,把相关的各章节的、零散的,但属于同一系列的知识点按内在联系重新进行归纳和整理,将原来一维的知识网丰富为多维的立体的知识网络,从而使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第三轮综合训练,五下旬到六月十五日前,主要是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

二、研究2013年恩施州物理考试大纲和近四年我州中考物理试卷,用好用活中考总复导习导航,把握命题方向。

今年的考试大纲明确了今年中考物理试题命题的性质、依据、原则,对考试所希望达到的能力目标、内容目标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试题类型分布上今年和去年的一个变化是,选择题占了40﹪,28分,估计有14个选择题。教材和中考总复导习导航是命题人员命题时手中唯一的参考资料,在复习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教师用好用足教材和《中考导航》。同时我们还组织了物理组的教师认真的研读了熊老师作的近三年的《恩施州物理学科质量分析》和《恩施州2012年中考物理诊断报告》,领会其中的精髓和熊老师的物理思想以及他对物理教学提出的建议,以增强对物理复习是有导向性的。

三、云集智慧,群策群力。

我们物理组共有五位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教学不保守。我们坚持每周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同组老师相互讨论后,由一位老师负责一个章节的教案、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理,并把该章节的复习内容制成课件,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增加知识的容量;通过实验情境再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这样既减轻了教

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效率,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我们物理组的集体智慧和集团作战精神。

四、以“能力立意”,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对近几年物理中考试题研究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强调“能力立意”。试题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的考查,回避了考查死记硬背定义、条文。我们州近几年的物理中考题,对学生阅读能力、读图作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的考查较多。现在的考题,几乎是每个题目都有一段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能快速地从中找到所要考查的知识,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来审题、解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都很高的。

五、重点知识、薄弱环节专题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专题复习通过对物理知识体系作各个专题的分类归纳,让学生从分类专题中找共性、寻规律、明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综合题,多数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要通过重点知识的专题复习,(如设计了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等专题),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难理解的共性问题,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进行释疑解难。如我们设计了电路故障、实验、作图读图、数据处理等专题。专题复习过程中,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素质。

六、复习中关注社会热点。

近几年中考物理有几热点问题:如(1)、估算、估测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如中学生身高、质量等。(2)、科学方法题。主要考查物理概念、规律形成、知识获取的思想方法。(3)、情境信息题。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境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有关的信息解题。(4)、涉及节能减排、新能源、科技前沿、航天技术等社会热点题。

以上是我们进行物理复习时的一些做法,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同行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6.物理中考经验交流 篇六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与你们一起交流中考物理复习的一些做法,感到非常高兴,中考的复习,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但均有法(教法、学法)可依。

我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我们学校初三物理备课组复习全过程:

一、制定计划

关于计划的制定,我们在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的基础上,首先对学习态度和心态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和心态的调整,确定复习目标和策略,由于本届初三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原因。所以我们的复习策略主要是:对大部分学生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过关,对基础相对好的学生进行关注热点和盲点的指导。同时就复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整体指导,例如让学生知道如何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最后我们对第一轮复习进度进行了详细的安排,落实到每天每节课的复习内容及复习习题。

二、充分备课

我们物理组为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进行集体研讨、共同备课。

为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达到群策群力、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备课组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定时定点进行集体研讨、备课,活动中组内成员共同研讨如下内容:①考点②重、难点③教、学法设计④单元中问题、典例、习题设计⑤中考热点⑥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所考到的知识点。我们在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六统一”的教案,即“统一学习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案”、“统一预习作业、当堂反馈、课后习题训练”、“统一板块测试”。通过研讨,物理组每位教师统一了认识,充分感觉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感受到了研讨带来的实惠。

集体研讨后,由个人根据六统一写好教案,再由教师对教案,依据个人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修订、删减、增添,即二次备课,切实提高教案的使用有效性,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为保证复习课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上课程序

我们物理组上课是根据市局要求的“15/20/10”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学生根据《中考作业本》的考点扫描,对书本知识有侧重点的进行回忆,并且对知识点进行练习,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上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相关知识点,教师补充并对考点进行适当的解释。例如根据“知道、了解、理解、会”等关键字进行难度系数,考题出现的可能性的指导(可依据上次在百杏中学学习的《中考命题方向》)。这样可以起到全面复习考点的目的。然后针对这些考点进行典型例题的练习,一般是以《中考作业本》中课堂巩固为主,当然还要用一些2010年的中考题或其他资料上找些题目作为考点的补充。在完成典型例题后要进行展示,就要让学生简要说说本题所用到的考点。最后针对这些考点,选择几道练习题作为本节课的当堂反馈,并收上来进行批阅,以发现问题进行课后补救。

四、布置作业

由于本届初三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物理组对作业的布置有如下要求:课后作业少而精,即做题目不一定要多,做过的题目不会再做,但一定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具有时代气息;课后作业有层次,即作业分层次布置,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教基础的题目,不要求对题目进行拓展,而基础好的学生不但要完成这些题目,而且要进行相应的拓展,以满足优秀学生的需要,这样又可以起到培优补差的效果。

五、教研活动

为了物理组教师专业发展上的切实进步,真正意义上实现“同伴互助”。物理组在对组内教学公开课、研究课的评析方面切实做到了少说客套话、少吹捧、少迎合,对优点,点到为止;多谈不足和缺点,对不足之处、缺点所在大家共同思考,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且作相应的记录。

六、培优补差

我们物理组在培优补差方面主要做以下工作:培优方面立足课堂,尽量不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这些学生主要进行学习自觉性思想教育,学生可以在课余利用时间做一些课外资料,在发现问题时再到老师那里询问,或者几个学生讨论解决,当然也可以由教师查看他们的课外资料做题情况,然后做适当的辅导;补差主要放在中午或适当用一些下午第三课退后的时间,让学生把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给掌握,而且对学生进行心理和目的性疏导。

7.浅析中考物理估测题 篇七

一、了解试题特点, 临阵不乱

1. 题材大多来源于生活, 与实际联系紧密。因此要学以致用, 同时要从生活中学习物理, 力求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

2. 文字简洁, 条件极少。要学会展开联想, 发散思维, 挖掘隐含条件。

3. 较隐蔽的物理过程和所对应的物理模型。用“抓主要因素, 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来简化过程, 并根据实际情况抽象出简单的物理模型, 以便于我们的估测。

4. 重“理”轻“数”, 即数字不是问题的关键, “数量级”才是最重要的, 确定答案时, 要以“数量级”作为选择的标准。因此在运算时将数据取近似值, 将会大大提高运算速度。

二、谙熟必备知识, 胸有成竹

1. 正确地认识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如1m、1dm、1cm有多长;1kg、1g是多少;1h、1min、1s是怎样的时间等。

2. 熟悉物理量的计算关系, 如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与质量关系式、压强定义公式、功率定义式及热量计算式等。

3. 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如初中学生的质量、身高;步行的速度、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教学中要求我们必须记住的数值, 如水的密度、家庭电路的电压、干电池的电压、光的速度、g的值等。

这些必备知识的获得, 最主要的来源是生活, 平时要注意积累。其次要注重物理课本, 了解或掌握课本中“表格”和“小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三、掌握试题解法, 游刃有余

在做“估测题”时, 一定要牢记“估测题并不是靠估计的”, 而是要靠科学的解题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判法、排除法、转换法、参照物法、公式法等。

1. 直判法, 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来判断和选择的方法。

例1在下列的动物中, 质量可能是2kg的是 ( )

A.一只老母鸡

B.一只老鼠

C.一匹马

D.一只麻雀

解析:质量是2kg, 即4斤, 根据生活经验可以直接判断B和D太小, C太大, 故A是正确的。

2. 排除法, 就是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 再进行选择的方法。

例2小明用天平测得一块学生用的橡皮质量是20, 但漏写了单位, 这个数字后面的单位是 ( )

A.N B.g C.kg D.m

解析:A和D不是质量的单位, 很容易排除掉, 在B和C中, 因为20 kg即是生活中的“40斤”, 学生用的一块橡皮质量不可能是40斤, 进一步排除C。答案为B。

3. 转换法, 就是当估测的量难以直接判断时, 将要判断的物理量转换成其他比较容易判断的物理量, 再进行判断的方法。

例3通常一个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 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

A.10Pa B.102Pa

C.104Pa D.106Pa

解析:这个题看上去没法选, 因为我们对压强大小没有感性认识, 但是一般中学生的质量及人脚的面积我们都有感性认识, 因此只要转化为估测一般中学生的体重和脚的面积再去选择就容易了。正确的是C。

4. 参照物法, 就是找到一个我们熟悉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利用该物体的相关物理量和所要判断的物理量进行比较, 从而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例4下列物品的尺度, 最接近15cm的是 ( )

A.橡皮的宽度B.课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长度D.圆珠笔的长度

解析:由于待选择的项目都是与文具有关的, 在众多的文具中, 我们最熟悉的是刻度尺, 而刻度尺的长度都大于或等于15cm, 所以选刻度尺作为参照物, 这样, 我们就很容易确定D是正确答案。

5. 公式法, 就是利用物理公式对估测量进行计算得到结果的方法。

例5一杯开水, 从刚倒出到可以喝的这段时间内, 放出的热量大约是 ( )

A.5×102J B.5×103J

C.5×104J D.5×105J

解析:本题要用公式Q=cm△t进行计算, 其中m可选用一瓶矿泉水来参照, 可以在240g左右取值;开水的温度是100℃, 如果水的温度是40℃左右的话, 就应该可以喝了, 故△t可以在60℃左右取值。将上面分析估计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数量级为104,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

一般情况下, 一道题用一种方法是不能求解的, 通常要根据题目灵活选择多种解法才能达到正确求解的目的。

8.中考物理复习技法管窥 篇八

一、回归教材,全面夯实双基

近几年来,中考物理试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本上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考查,并且考查的方式和重点转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上。但初中物理知识点较多,容易混淆。为此,复习时,应以《考试说明》为向导,通读加精读课本,重温课后练习,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通过学习,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进而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这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解决知识的覆盖面,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在广度上力争不留疑问,切实抓好“双基”。

二、抓纲彰目,注重专题复习

由于知识点较多,学生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为此,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在打基础、抓重点的同时,可以把学过的知识进行专项训练。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实验等几个大板块,并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把各板块的知识联系起来,结合学过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验”复习中,要熟悉课本中每一个实验的原理、使用的器材和操作方法,特别是一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本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三、查漏补缺,强化实战演练

这是中考复习最关键的阶段,我们认为中考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强化效果。这个阶段主要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量训练,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可以从侧面引导,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四、熟悉题型,活用解题技法

目前,中考物理命题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作图题目、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六大类型。各类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知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运算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些项目的测查,在中考中都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具备过硬的物理基础知识,又要指导学生对不同的题型都要掌握相应“特殊有效”的解题技法。比如,对计算型填空题,只求结果,不求过程,可以采用特殊赋值法、比例性质法等求解,过程简单省时;选择题有答案,但需慧眼,可以采用差异排除法、极端假设法等求解,提高解题效率;计算题如果演算步骤复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解题中用“依题意得”、“解之得”等语言包装,简化解题过程,“言”简“意”赅。其他题型同样可探索一些“偷工减料”的解题方法,使之在解题过程中达到异曲同工之效。

五、关注热点,把握考试动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试题更注重考查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较少出现偏题、怪题。近两年来,物理考试强调知识与科学技术、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考查探究学习的过程,包括依据情境、信息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态度。所以双基的复习,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前沿科技;关注信息题和开放性试题,学以致用,活化物理知识;同时,要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整合,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融合与渗透。

总之,在复习迎考中,要做到复习全面仔细,知识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热点,概念牢固掌握,方法灵活运用。当然,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能迷信某一特定方法,各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复习方法,提高学生中考复习效果。

9.中考经验交流材料 篇九

今天的汇报我将以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学校的支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教研室的指导明确了方向

三、备课组的团结协作、创新工作是关键 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汇报。

一、学校的支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近几年来在大力推行“导学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需要提前印制导学案,经过这几年我校教师的编写修改,我校的导学案已基本定稿成型,但是,在每学期印制导学案前,学校还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导学案进行修订和补充,这样可以保证我们所使用的导学案是最新的,是紧跟中考步伐的。这些都为我们的高效课堂和学生们的有效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2、学校形成了规范化的备考方案:定期召开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和学情分析会进行经验交流;坚持月考和质量分析制度,及时查找问题,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和目标。

3、学校大力支持毕业年级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中考信息会和中考备考会,不管在哪个地方举办,都会派老师参加,这样方便我们老师提前获取中考信息,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提供方向。

4、学校初中部领导也特别注意帮助老师收集中考信息。每年中考之前,都会与外校互相交流经验,交换模拟试题,给我们第三阶段的模拟训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学校组织全体初中部数学老师进行押题、猜题,然后以这些押题、猜题卷为基础,再组织有经验的老师编写模拟试卷,组织学生进行三模考试。这套集全数学组老师之智慧的三模试卷为今年的中考优秀成绩起了很大作用!

二、教研室的指导明确了方向

进入紧张的初三复习以后,我们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每一次中招经验交流会、备考会、一摸分析会等活动,总结、梳理出近五年来中考数学试题的难易比例、试题容量、试题类型及各知识点在中考试题中的常见命题形式,总之,通过教研室的指导,避免了我们浪费时间多走弯路的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我们也从中受益匪浅。

三、备课组的团结协作、创新工作是关键

1、研究《课标》、《说明》,把握复习方向

我们省数学中考命题是以《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的。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考试指导思想,掌握了中考命题方向,在复习中能把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有效地提高了总复习的教学质量。

2、钻研中考试题,认知试题原型

每年的开学之初,学校都会为我们初三老师集体购买《天利38套》、《中考45套汇编》,以方便我们研究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为什么要研究全国中考试题呢?

3、提前做好规划,强化集体备课我们每周坚持一次集体备课,我们的集体备课是在周三下午,时间为一下午,在每次的集体备课中,我们都提前确定有主讲人,主讲人主要从下周各章各课时的主要知识点、重点内容、中考考点、考试方向,甚至主要考试题型等方面进行阐述。然后其他教师就本周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交流,交换自己备课时发现的新题型、探讨教学过程中的疑惑、介绍自己的教学方法、共同准备复习材料和课件,一起研究第二天要考的测试卷,分析试卷质量,总结得失,是否需要修改等等。集体备课时,大家毫无保留,广泛地进行教学上的交流和研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教研的质量。这样不仅对促进年轻老师的成长,而且对达成各班教学的平衡,实现课堂的高效,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三轮复习,步步为营 第一轮复习我们以“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为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按照知识系统把各册书中的同类内容统一讲解。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把分散的各知识点归纳整理,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用好例题, 分析例题结构特征,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复习内容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运算,进而发现新的关系。要对每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反复提炼,使其程序化,具有可操作性。如:方程问题的求解步骤,函数问题的解法,几何图形的分析方法等等。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我们以专题训练的方式对后几道大题进行归纳、总结、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理顺解题思路,甚至有时针对填空和选择编写专题。专题训练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要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在做题中引导学生多悟,多总结,关注思路、方法和技巧,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盲目地做题。比如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总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把综合问题分解为若干基础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考试中时间最宝贵,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和技巧,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错。

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学生查漏补缺,模拟中考,考前练兵。考前我们除系统地考了市教研室印发的五套综合模拟卷外,还对学校收集到的外地市的一模卷、二模卷及各重点学校的模拟卷加以整理,然后印发给学生检测使用,除此之外还针对学生在前阶段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漏洞,利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能意识不强,对某种题型不够熟悉等,自编测试卷进行检测。

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还通过平常的检测和试卷讲评就学生考试心态的调整、解题顺序的确定、解题速度的把握、演草纸的使用、解题后检查的策略等进行训练,要求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要“能写即写,先解决会解决的部分,能写几步就写几步”。例如: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未知量为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画出图形等。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就及时讲评,并辅以专项训练,及时解决问题。

为了鼓舞学生士气,我们还经常和学生谈心,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要和所有学生分别谈心,分析试卷,制订下一步的学习重点,让学生明白基础的重要性,做到会做的题一分不丢,绝不允许失误;对于重点的学生更是加强沟通和交流。所有这些做法,既加深了师生感情又及时地帮助学生保持自信。

5、分层布置作业,促使不同学生及时达成自己的复习目标。例如,如让基础较弱的同学每周末将错题集中订正,重新复习,提醒他们要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填空、选择和中招试题中21题以前的知识点上。对优等生的指导,则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多把重心放在考高分的知识点上,如每天或每周进行几个压轴题的自我训练等等。

6、重视学生作业的订正反馈,确保学生没有遗漏知识点或方法。对于学生平常在作业或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若不能及时订正,久而久之就会对这一类问题形成知识的障碍和方法的欠缺,因此在平时我们注重学生对作业的订正反馈,每天学生的作业批改后都要求订正的学生面批面改,这样既进行了知识、方法的弥补,更加强了思想认识的强化和师生交流。同时还要求学生将作业和试卷中的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经常翻看整理,避免相同或相似的问题犯第二次错误,并且告诉学生相同的问题不犯第二次错误也是进步。

7、注重对学生做心理疏导,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般情况下,初三学生的压力非常大,我们经常抽时间与同学交流沟通。哪怕篇二:中考经验交流材料 中考经验交流材料——数学科组交流材料 土门关中学赵生铭

这一学年中,我紧紧围绕我校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求实创新的原则,扎实有效地搞好教学教研工作。发挥集体优势,加强集体备课,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科的特点,结合现有学生的素质,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狠抓教学质量,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了突出的佳绩。下面我向领导和老师们汇报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不足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一、加强集体备课,协调好组内工作。

作为科组长,我严格按照学校的部署和要求,一丝不苟地抓好各项教学工作的落实,努力做到五个统一。

(一)计划统一。在制定学期计划时,我主要是按校历及教学进度,各备课组统一制定教学进度表。

(二)备课统一。充分备好每节课是教好课的关键。首先按照学校计划在每周三下午的科组活动时间全组集体备课,每次提前一周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由他谈谈自己对这一周授课内容的见解:比如每节课的教学方法、重点和难点、教材深度的把握和理解、选哪些典型练习题、实行哪些教学改革等。其他的人边听边讨论,边改进,边补充、完善,使每位教师先理清本周的工作思路。其次我们组利用课间或备课的时间,组织在一起商量本节重点如何讲解、难点如何突破、这节课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作业要求和课堂练习的内容,以及用的课时量等,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

(三)练习题统一。集体精心研讨课堂例题、练习题、作业题,精练精讲,不搞题海战术,在复习时,教学信息共享,资料共享。

(四)作业量统一。每次的作业量基本保持一致。

1(五)测试统一。每单元授课结束后,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复习,精心挑选、设计单元复习题,在题目设计上紧扣教材,既注重基础,又符合提高能力的要求,既考虑到优秀生,又照顾到学困生。每次单元测试或月考后,必将认真批阅,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补救。

二、认真落实学校中考备考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

学校领导从学年初就精心筹划、科学安排初三年级的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初三备考工作,校长经常和主管教学的领导共同研究备考方案和具体措施,找初三年级老师谈话进行具体指导。校长多次主持初三年级全体教师会,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策略,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进行精细化管理。我们初三备课组还一起确定重点抓的学生名单,进行导师带教,个别辅导,切实做到“抓两头促中间”;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课后分层作业、分层推进落实到具体学生,收到了显著效果。

三、利用学校网络优势,进行资源共享。

四、改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我们在处理像概念、定理、公式等较为枯燥、抽象的知识点时,不是采取以往的满堂灌、死记硬背,而是转变教学方式,采取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学新带旧——根据学生的知识欠缺随时补充,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心胸宽广无私。大家知道,教学上的成绩不可能人人都是第一,即使每人都好,还得排出个第一、二、三名。我们组的老师在看到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时,不是冷嘲热讽,嫉贤妒能,而是自己要奋发图强,积极进行听课、评课,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找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自己给自己加压,该加强辅导就加强辅导,自己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努力追赶其他老师,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的良好风气。

六、“团结协作,积极拼搏,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2我组教师相信这样一个道理——“学校整体发展了,每个教师才能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更好的发展;教师单打独斗只能使自己赖以工作的环境越来越恶化,越来越贫瘠,每个教师最终将失去动力的源泉。”“站在高台上的每一个人最终都会高出站在地面上的高个子”。老师们心往一处想,毫不保留的交换教学经验和教学材料,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密切协作,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表现出了极强的集体凝聚力。

七、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我们还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学教改经验、教学信息,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发挥科组的集体优势,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以上是我在平时工作中的几点做法,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全组教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归功于我们的团结协作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我们全组成员以后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好的教学成绩。

3篇三:思想品德中考经验交流材料 思想品德中考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同仁下午好:

去年和今年我都担任了初三思想品德教学任务,一直都没有好好地系统的整理一下中考复习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懒,也没有很好的思路,这次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总结一下,感谢孙老师和此次联合教研活动给我提供这次机会。这届是我初三才接的。所以我就重点谈谈我在初三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连哄带骗

今年这届是我初三才接上的,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学生搞好关系,要教好政治,不能一味死教苦背,因为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枯燥乏味,这样很难调起学生学习的胃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习政治可以让人变得聪慧”“学习政治可以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学习政治可以修身、齐家、治国”等话语鼓励学生,在平时放下架子,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时候我甚至真的是连哄带骗的诱导学生学习,因为学生非常重视分数,所以我在平时再过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和考试分时挂钩,一次不过扣三分,刚开始学生以为我说着玩的,没想到第一次月考下来有的学生竟然得了-

24、有-19的总之有好多了得负分的,学生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我说的是真的,从那以后学生多少积极性还是提高了一些,有的下课还会追着我过知识点,让我多少有点小得意,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就是不给我过我们也拿他没办法;但是有一点没有骗他们就是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这是我一贯遵循的原则,学生这一点还是比较认可的,我重点强调课堂上落实和完成。

二、吃透课标及考试说明,以此引领教学 夯实基础(教师)

这里面一定是自己要先对考试说明里的考点熟识,教学中要注意精讲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并告诉他这些都是今年的考点,不是没有用的知识。这里的重点即贴近课标及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因为历年的中考经验告诉我们:绝大部分考题不会超出考试说明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熟悉考试说明,紧密结合,找到切合点。自己一定要有个计划,这些考点怎样让学生吃透,而不是靠死记硬背,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三、注重时事,联系实际,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法,也是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命题的基本原则。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都注重了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并与课本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如:案例、漫画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进行创新思维谈亲身体会、感受和对个人的启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围绕重点知识,收集国际国内科技、经济、政治社会上的热点时事材料、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并通过专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科技发展成就、关注环保、关注人文,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交给学生答题的方法,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很认真,对基础知识点把握也很好,但考试成绩却不怎么理想。经过我的调查发现:一是学生掌握知识过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太差;二是学生对不同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欠缺,答题时往往未审好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急于答题,其结果是张冠李戴,答得很多,却得不到高分。针对学生中的这些弱点,我对出现的不同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是什么”类型题包括概念类、说明类、表现类、反映类等题型的变化。“为什么”类型题包括原因类、意义类、地位类、作用类等;“怎样做”类型题包括方法、做法、渠道、措施等。在平时上课时我尽量把每个知识点归属哪类题型讲清,再将这类题型的具体解题方法要领细讲,让学生明白只有审好题型,用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解题才能得分、得高分、得满分。经过上学期一学年的反复强化训练,很多学生的审题答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到这个学期我在做练习的时候还会反复追问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问得多了学生就能铭记于心了,最后我问到什么他们都能脱口而出。

训练是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强化平时训练,要做到训练有素,在教学中要注意选取一些开放性试题进行细致研读,感悟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要求,摸索解决开放性试题的思路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分析、拆装”整合各种知识点,让学生学会审题,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评析材料中人物的言行”这类典型试题,此思路一般是“定性(什么性质的行为)找依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有什么影响亮观点。可见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要切实抓好总复习这一重要环节。

中考总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是初三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中考成绩。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全面复习就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系统的复习教材的各个知识点。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始终遵循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决定思想品德中考成绩优良与否的首要因素是看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脱离基础知识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2、重点复习,挖掘考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挖掘考点。在复习过程中,我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中考指导,通过对照比较,找出三者的切合点,这些切合点就是当年要重点复习的考点,并对这些考点设计典型体例,进行强化训练。

3、要正确处理社会热点问题

与时政热点紧密结合是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鲜明的特征。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不难发现,它们都注重了教材内容与党和国家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以热点材料为背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总复习时,我通过多方面收集材料、信息,然后让学生找出教材中与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最后,我进行归纳总结,并设计典型题例进行训练,这样让学生熟悉了教材,把握了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加深了对时事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复习效果。

4、以历年套卷进行整体训练

进行考前整体训练至关重要,并锻炼学生翻书的能力,强调选择题不翻书,材料题必翻书的理念,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又有利于了解试题的发展趋势,在中考前我让学生做了一定数量的模拟试题,(这个试题主要还是围绕学校定的8套模拟试卷),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开放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持之以恒,落实每一项具体工作。另外,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 1.学习和实践我校“三二六”自主学习模式,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发挥高效课堂的作用,但绝对不能让他们盲目复习,有计划、有目的,要基于一定任务的前提下来复习。

2. 每时每刻严抓答题规范。无论是在课堂、课后的做题中,还是每一次考试中,都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答题习惯,涂卡规范、书写整齐、写清“答”,标清序号,答题要有条理和层次。

3.总结时事政治,让学生在每节课前,反复大声朗读,做到三个时事选择题不丢分。

4.临近中考的最后几天,我一般会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一年的学习和复习,适当的进行押题,并让学生掌握。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10.中考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

——用策略来提升效率

杨智刚

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以下就今年中考数学复习谈谈我们黄麓镇中心学校数学组的实施方法,希望能带给大家些许启发,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基础知识复习约用7周时间:3月22日始,5月15日结束。(含两次模拟考试)第二轮复习的时间:专题复习约用2周时间:5月16日始,5月31日结束。

6月综合训练、模拟考试,重在学生心理的调节,为文科让路。

(一)第一轮复习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中考考查内容为:(1)知识点考查(约为90个左右,约占总知识点的百分之四十)(初中数学内容共29章,螺旋式呈现,从属于三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共计复习课时为42课时。2)数学思想方法考查(3)学习能力的考查(信息的采集、内化与应用)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牢记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理解就没有深刻的领悟,没有深刻的领悟,就没有准确灵活的应用。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过基本计算关:如方程、不等式、代数式的化简,要求人人能熟练的准确的进行运算,这部分是决不能丢分的。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做到对每道题要知道它的考点。

2、具体要求与做法:

(1)选一本好的复习资料作为复习的蓝本。我校选择的是《全品》,它主要包括听课部分、课时作业、综合练习三部分。特别是听课部分,包括知识点的归纳、应注意的问题、典例分析,相当于教学案的综合,使复习更具操作性,利于提升复习的效率。

(2)备好课。(1)研读课标(特别注意课标中可操作性语言,对“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做出具体界定),以课本为依据,深钻教材,不随意扩展范围和提高要求.据课本内容将有关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及基本运算、基本推理,基本作图,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通过网络结构,体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现知识的联系,体现知识的应用功能,做到遗漏的知识要补充;模糊的概念要明晰;零散的内容要整合;初浅的理解要深化,易错问题要强调。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双基”所蕴涵的数学本质及其在具体情况中的合理应用。(2)研读近两年我省中考试卷及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熟悉中考命题的趋向,也就是要研究:中考必然要考什么?可能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包括哪些基本考点?哪些是重点?应该坚守的基本东西是什么?(3)倡导集体备课,集体讨论,统一备课思想。

(3)选好题。选题注意:(1)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及《考纲》要求(2)注重挖掘课本习题的功能,抓住基本题型,学会对基本题目进行演变。(3)选题要符合复习轮次的需要和学生实际,尽可能不涉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4)以《全品》为主,适当补充。(可多浏览资料,发挥集体力量,划分任务,作为公共资源共享。)

(4)上好课。(1)借助数学教研活动,做好经验的交流与传承。由上届九年级数学教师作经验报告,推荐一些好的做法。(2)复习伊始,多安排九年级教师的随堂听课,集体讨论交流教学中的优缺点,逐步达成共识,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帮助授课教师把好度、用好法,提升课堂复习效率。(3)课

1堂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提问、多关注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多参与课堂,不断展现自己,获取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调子一定要低。(4)课堂教学教师不能满堂灌,形式一定要多样,要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5)教师对于知识点的梳理,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合理的删减,突出重难点,穿插以适当的练习。(6)应以典例来引发对知识的回顾与理解,不能一味的复习知识,人为地将它与应用隔离,效率较低。

(5)分层作业。在练习的操作上可以分层次布置,基础的练习要全部过关,有难度的题目可选择性的布置,待进生(占百分之三十)只做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核心的练习,中等及其以上(占百分之七十)学生可要求全部做,或选做多数题,题量要适中,三轮复习下来的训练量大约在800到1000 题左右。以此来减轻学生的负担,避免学生被各科作业拖垮。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的发生。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定要亲自做题,对试题的难度、练习的时间、试题的取舍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练习,提升作业的效率。

(6)经常性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反馈作业问题。对预习内容,不要只布置不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出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和完善,确保预习质量。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让学生获得教训和反思,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夯实基础,要做到全面系统,也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力求作到“竖成线,横成片”。将基础知识经过系统梳理和归纳,不仅使知识更加系统。还能看到知识间的联系,加深理解,激活思维。使学生思路更清晰,知识更扎实。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综合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3、第一轮复习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综合而轻基础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复习时有的教师喜欢把着眼点集中在“综合题”、“新颖题”上,而忽视“小题”、“常规题”,这样易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也易造成只为班级少数同学服务的复习模式。实际上有的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不是大题、难题上丢分多,而是在貌不惊人的“小题”上出错,特别是60分的客观性试题。因为不能呈现解题过程,这就需要解题过程必须非常“准确”,而这种“准确”是平时训练养成的良好习惯,仅凭在考场上提醒自己要“细心”是没用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铁环,综合题就是环环相扣的铁链,如果铁环出了问题,铁链就会断裂或很脆弱。数学思想和方法就像把铁环制成铁链的加工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不是要打造一条特别长的铁链,而在于每一环节相连的基本功

误区二:重题型而轻质量

有的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味的追求让学生多见一些新题型,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1)片面强调题型训练已造成思维定式,产生“负迁移”,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题型训练易造成学生“模仿多、记忆多、分析少、思考少”的不良局面,即缺乏质疑、逆向思维与创新。

误区三:不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

有的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过分依赖课堂,轻视学生的课前准备,结果只会让教与学脱节。一堂课的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所复习内容的提前预习上。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可以加强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把握重难点,形成知识网络,总体上把握教师课堂教学的脉络,使听课更加具有针对性。

误区四:忽视学生的心理调节与激励。

在整个的复习阶段,由于受难度上和时间上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会出现几次拐点。第一个拐点是:《函数》,这是数的拐点;第二个拐点是:《四边形》,这是形的拐点;第三个拐点是考前一两周,这是心理压力的拐点。在这些拐点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的激励与调节,助其树立信心,平和心态,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顺利渡过难关。

中考第一轮数学复习基本思路是:回归基础,低起点,多层次;重视知识的整合,在变式中逐步提升;抓好中档题,保住基本分,盯住中等生,带动两头学生发展。

(二)第二轮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二阶段主要为专题复习。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按知识点顺序复习的话,那么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这种复习是打破章节界限,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梳理、归纳、糅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轮复习中,应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防止单纯的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防止过多搞难题等。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专题复习,就是从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加以展开,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2)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3)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4)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三)第三轮复习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阶段主要是进行模拟中考的综合训练。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却是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特别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的具体要求

(1)我们安排专人出模拟题,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 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9)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

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四要以题代知识。

二.实施策略

1.夯实基础。

教师对考点心中有数,注意搞好落实工作。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就是能力!在双基教学中,网络中的“结点”是最重要的,是双基的核心。

2.加强解题研究,增强教学的选题能力。

(1)课本中典型习题、例题的辐射作用;

(2)近几年安徽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

(3)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的借鉴作用;

(4)关注新课标下的中考命题趋势。

3.重视解题训练,强化模式识别能力。

(1)适度的训练必不可少,相信熟能生巧,注意解题速度的提高,坚持每月一次的模拟训练;

(2)运用变式训练,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克服熟能生笨的毛病。注意对典型问题的知识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解析,力争“做一题,会一片,懂一法,长一智”。

(3)专题训练(特别是区分度较强的试题的专项得分训练),强化通法,淡化技巧;

(4)考点归类,解题方法总结,特别注意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5)注意基本图形和基本结论的运用;

(6)重视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图表语言)的互译的教学。

(7)学生易错题的纠正与强化。

4.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主要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方程、基本图形等思想,特别是转化思想; 常见解题方法有:配方法、公式法、待定系数法、割补法等。

在教学中应该选取一些好的问题进行能力训练。好的问题一般有如下几个标准:①具有较强的探索性;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③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④可以引出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思考;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

5.加强数学应用,关注社会生活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获得对数学的理解,体会数学的价值。注意方程、函数、统计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6.加强学会审题训练,重视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总之,夯实基础而不失能力训练,策略得当而不失计划周密,实为冲刺阶段的有力保障。以上发言有不到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学校:黄麓镇中心学校 教师:杨 智 刚

上一篇:白发的伤感美文下一篇:3月大学毕业生思想汇报: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