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2024-10-16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共9篇)

1.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一

浅谈“文化强企”战略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全会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模式、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也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灵魂。

企业文化紧扣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具有约束作用、辐射作用、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

当代企业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难把握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共同的企业文化观念形成的群体意识的驱动下,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会逐步加强,这样的良好文化氛围,对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能够不断提供巨大的激励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在集体智慧中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企业文化的系统性,全员参与、全员受益,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在发展实践中逐步提炼和升华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企业主导意识。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目标是努力形成一种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共同理想,将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精神的旗帜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精神渗透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使职工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自豪感,形成群体的心理效应,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动。其信念的结果,使职工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向心力,使企业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和考验,把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文化含量日益加大,商品竞争的背后是文化含量的竞争。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固然要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时还必须靠自身的高文化素质,靠文化的软投入,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合力。所以,有效的软投入打造全新的文化竞争力,有形的硬投入是有限的,无形的软投入是无限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硬要素逐渐减少差距的形势下,哪个企业的软要素投入越大越有效,哪个企业就越有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可能性也越大,文化竞争力就强,文化这种软投入可以给硬投入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经济和文化的结合,达到 “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企业声誉靠文化来传播,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高”。

工程建设企业又因工作环境艰苦、条件恶劣、常年漂泊不定,以致人员流动大。如今,好多高校毕业生把在施工单位的工作看作为一次基层历练的机会,往往干两到三年学到东西、拿到本领、积攒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跳槽改行,造成企业培养了“人”,没有用得上“人”。因此,打造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人才支撑的稳定、和谐的企业文化,已迫在眉睫,施工企业不仅要用事业聚集、物质吸引、情感管理人,更重要的是要用文化凝聚人、留住人,充分发挥文化的驱动作用,形成一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欣欣向荣局面。

美国《财富》杂志曾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管理战略也无法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走出一条发展快、效益好、整体素质高的协调持续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建设企业更应主动顺应历史潮流而动,要逐步把“文化强企、文化兴企”理念提升到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与“人才强企,人才兴企”战略相结合,双轮驱动,优势互补,为企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中交一公局一公司武罐十标:姬晓鹏)

2.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二

国企改革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二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一方面, 国企改革推动了国企企业文化的发展, 使企业文化更加适应于新形势下的价值观、管理机制、文化氛围等;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具有激励、凝聚员工的作用, 同时还提供了目标与导向, 对于促进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企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回顾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研究其发展趋势, 国企的文化建设必须与当代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势相适应, 因势利导。从国企发展的长远角度看, 企业文化建设应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去推进。

1.20世纪80年代国企文化的模糊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 市场经济虽然已经出现, 但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认为计划经济才是最适合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再加上受到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 直至1978年, 国有企业依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 以各种指标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之后, 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 国企的经营模式开始由传统转向科学。然而, 在改革的过程中国企仍然无法摆脱历史遗留下来的陋俗, 不合理因素依然存在, 而这些因素的改善尚且需要随着国企的发展逐步完成。在这个时期里, 国企的企业文化既保留了传统文化, 也有适当的改革创新, 但是员工依然缺乏自主意识, 不能主动了解工作的意义, 没有创新的想法, 只是机械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2.20世纪90年代国企制度的完善阶段

从1994年至今, 随着国有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 自主管理模式已占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和自主管理的双重要求下, 国企面临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的双重任务, 企业文化也渐渐呈现出灵活度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员工之间互相配合, 有个性又有责任感的员工大量涌现。企业的价值观也随着企业文化渐渐转变, 既保证整体效益, 又尊重个体利益, 鼓励创新思维。至20世纪末, 国有企业已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企的文化建设也逐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结合。

3.21世纪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阶段

进入21世纪后, 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成为了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的整体, 各国的文化也发生了交融和碰撞。不同国家在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会体现在其管理思想中, 中国传统管理理念喜欢用情义道德来约束员工, 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 更注重将集体和组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西方国家的管理注重法制, 相较于中国式管理而言, 更看重所在组织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利益。国有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大潮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清楚的了解自身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去粗取精, 实现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国企改革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精神面貌,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企业活力, 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外在竞争力。在国企改革过程中, 必须遵循文化建设方向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原则, 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实现国企改革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深化国企改革的良性循环。

1. 独具特色的国企文化, 能够增强企业生命力, 促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其自身历史发展、地域环境、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之上, 不能片面的理解成“墙上挂着, 嘴里喊着”的口号。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 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保持基业长青, 除了盯紧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 更要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通过文化规范员工行为, 凝聚员工发展共识, 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 有认同感的国企文化, 能够凝聚人心,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提高企业凝聚力, 其根源在于员工对于一致性文化的认同感, 是自动趋向而不是被动灌输。首先, 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盲目, 要经常检验效果, 不断调整方向, 使其上能适应企业发展、体现企业形象;下能顺应民意、凝聚人心。其次, 企业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带头践行企业的价值规范, 格于言行利之于众, 实现对员工最有效的引导和激励。再次,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符合自身发展实际, 能够将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上, 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人性化的国企文化, 能够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 提高工作效率

文化建设在于给人们精神上的熏陶, 充分发挥人们的潜能, 通过企业制度将人的欲望迁移和凝聚到实现企业目标上来, 所以恰当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员工都具有个人思想, 因此国企在进行制度建设的时候, 要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让制度更具人性化。企业可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文化培训, 多角度地引导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消除抵触情绪, 主动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动国企文化改革, 增强综合实力的途径

1. 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柔性化,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执行

柔性文化的终极体现是以人为本, 在企业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中, 企业管理制度是与员工日常工作联系最密切的, 制度本身除了要有明确的规范作用之外, 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柔性的制度文化能让员工从被动服从变成主动执行, 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拓展和人员潜能的开发, 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干劲, 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立足当前, 放眼长远, 提升企业文化的高度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 国有企业若想做强做优做大, 并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力地位, 就必须放眼未来, 把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将企业的现实状况与外部经济环境相结合, 以思想信念和伦理道德作为辅助, 打造出既符合自身特点又适应国际环境的文化氛围。要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广泛引进西方文化, 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企业文化, 推动企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为深化国企改革奠定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

3. 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国企文化

随着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愈发频繁, 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也逐渐显现, 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企文化建设过程中, 处理好文化差异是一项重要课题。国有企业应该以独特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等作为依托, 整合不同地域的文化资源, 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融合国外的先进思想理念,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特点的国企文化, 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当前,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积极转型的重要时期, 国有企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此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国企深化改革、做强做大、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应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密切联系国企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 不断提高国企竞争力, 使国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

摘要:国有企业是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经济支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国企时刻面临着国内外众多企业的挑战与竞争, 因此通过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 是保障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在力量。成功的企业文化突出企业自身特色, 认同感强, 能在凝聚员工的同时激发其责任感与创造力, 从而提升国企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增强国企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改革,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青, 陈永忠.企业文化辞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2.

[2]张德.企业文化建设 (第2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张文魁, 袁东明.中囯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3.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三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

能够塑造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意识。廉政文化从内容上主要表现为道德和制度两个层面。廉政道德文化的目标是培育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廉政制度文化的目标是建设清正廉明的社会秩序。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乐的形式,可以把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更深的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中,从而进一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使其消除腐败意识。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内各项民主制度,通过廉政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使社会公职人员按规定权限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使广大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处于平稳和安定状态,使不同利益的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使社会安定有序,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进步。

是预防腐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我们党执政的文化根基,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的营养。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为党的执政能力服务的观念。要运用文化的力量,让廉洁的观念转化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上,从而进一步净化党的执政主体,筑牢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是落实廉政制度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措施。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一项重要措施。廉政教育要以文化为载体,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从广泛的意义上说,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先进文化建设,反腐败斗争就是用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斗争。要把预防腐败工作体系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应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力度,在“求实”上下功夫;其次,要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在“深入”上下功夫;第三,要不断拓展建设形式,在“创新”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拓宽视野,提高层次,才能达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预期目的。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廉政文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廉政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功能,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思想阵地,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廉政文化是解决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具有深厚的渗透力。廉政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明确的目标性、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以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可以开阔党风廉政教育的视野,拓展党风廉政教育的思路,丰富党风廉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4.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四

酒店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感召力量,能在酒店中构建一个氛围,通过“文化优势来创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建立酒店内部的动力机制,影响并统一员工为实现酒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始终不渝地共同努力。酒店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其导向、凝聚、约束、稳定、融合、辐射、纽带作用己逐渐形成共识,在这里仅就其对酒店经营发展的作用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酒店企业文化是酒店经营的灵魂。有调查表明,酒店企业文化会对以下几方面产生深刻而综合的影响:(l)酒店的市场观念和经营行为。(2)顾客的购买心理、行为和习惯。(3)酒店中的所有人对工作的态度。(4)酒店的组织关系和人际关系。(5)酒店的资本、经营和员工对相互关系的判断(如雇佣、劳资、领导和被领导等)。(6)酒店企业文化的外现(企业形象、产品、服务、酒店活动等)。可见,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其次,酒店企业文化是坚忍不拔的竞争意志。21世纪酒店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会有拼搏精神,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衰败、淹没。酒店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酒店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有人说,可口可乐公司一旦在一夜之间烧掉,但只要品牌在,企业很快就能复苏。可见,可口可乐已经演化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具有非凡的意志。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酒店文化存,则酒店存;酒店文化兴,则酒店兴;酒店文化亡,则酒店亡。

第三,酒店企业文化是创新的动力。21世纪是一个不断学习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酒店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将是决定酒店是否能够生存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地,酒店环境在创新,客房装饰在创新,客房用品在创新,菜肴在创新,服务在创新,娱乐项目在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创新,营销也在创新,酒店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永生。因此,酒店创新是无止境的,并将从一次创新发展到持续创新,从少数骨千创新发展成全员创新,酒店文化就是要改变过去单纯对员工行为管理的重视,转变到充分注意员工的思想管理,即心智管理,寻求酒店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倡导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酒店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创新能动性,满足宾客个性和追新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

第四,酒店企业文化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酒店服务质量是指客人在入住酒店期间享受各种服务后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满足程度。酒店服务质量是通过硬件设备质量和软件服务质量来体现的。硬件设备质量取决于酒店的设施设备质量、环境质量、服务用品质量、实物产品质量。一个拥有独特企业文化的酒店,必然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酒店建筑风格,内部环境,卫生环保的客房设施,而这些是满足客人心里期望的很好的途径。软件服务质量则反映在酒店员工的劳务活动上,酒店的企业文化可以塑造酒店员工的价值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感,酒店员工扮演直接与客人接触的角色,其所提供的服务直接影啊客人对酒店的印象,因此拥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的酒店可以提供令客人满意的软件服务。因此说酒店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饭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企业文化理论是管理科学的大综合。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制度上升到文化层面,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最新阶段,它正在把对人与物的管理以及被西方历史传统分割开来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努力统一于企业管理之中。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种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的公司。而作为旅游产业的支柱之一的饭店业,是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其进

行文化管理更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饭店业较之一般的工商企业具有更高的文化含量,旅客在接受饭店的服务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文化享受。优秀的饭店文化,不但加强了饭店的管理效率,同时也在为饭店创造着额外的“文化附加值”。因此,饭店文化的建设较之一般企业,更具有重要性,紧迫性,也更具有实用价值。

(1)饭店经营包括了吃、住、娱、购等各个方面,其服务是直接面对旅客的,而饭店接待的客人既有来自海外的旅游者、商务人员,又有来自国内的旅游者和商务人员,因而饭店最需要营造一种温馨的、最富有人情味的氛围,需要一种文化能“海纳百川”,广泛吸收并兼容各种异质文化。

(2)现代饭店的功能日趋多样化,不仅具备客房、餐厅、酒吧、·商店等基本功能,许多饭店还综合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超级市场以及报告、演出、社会服务等功能,成为面向社会各个层面的综合中心。饭店规模的增大与综合功能的增强,便相应要求增强饭店内部的凝聚力和百觉性.而良好的饭店企业文化正是加强饭店凝聚力的最佳武器.。

(3)当前饭店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星级标准评定与标准化服务日渐完善,服务的物质属性日渐趋同。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属性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上升至首位,饭店企业管理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经营”、“文化公关”、“文化促销”等渐渐成为企业致胜的祛码.在这种趋势下,企业文化含量的高低往往成了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4)我国加入盯0之后,旅游饭店业面对着国际竞争,联网经营将是我国饭店业的大势所趋,这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组建饭店集团的世纪。作为一个饭店集团,拥有共同一致的企业文化是其显著的标志.一个饭店只有真正融入了集团的企业文化之中,才能成为其真正的一员,才能拥有一个饭店集团的竞争实力。因此,组建饭店管理集团关键是建设饭店管理集团的饭店文化。

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酒店引入企业文化管理思想源于西方酒店集团。西方酒店集团起步较早,受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它的发展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中经过了洗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店集团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竞争阶段—文化竞争阶段。当前我们国内的酒店也进入了文化竞争时期。不管是国内酒店还是国外酒店均都引入了企业文化,原因是什么?之前,我国酒店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酒店硬件没有问题,管理层都是高学历高技能型人才,为什么酒店经营效果不理想?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明白,酒店企业文化的应用是在当前及未来我国酒店业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因为,它对酒店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酒店企业文化是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顾客的消费品位越来越高,服务也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是21世纪酒店业成功的关键。酒店引入企业文化管理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提高有赖于员工素质的保证,因此,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首先在于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酒店企业文化从员工选择就可以发挥作用,招聘符合本酒店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人才,按照本企业的理想目标进行培训,包括超前培训和跟踪培训,让员工遵守酒店指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给予其各种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适时对工作业绩作出评估,从而实行激励措施,并给予合理的利益分配。让所有员工感觉自己是企业的一部分,自觉自愿为顾客和企业负责。

2酒店企业文化是增强酒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增强核心竞争力是酒店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酒店希望通过实施文化战略能够实现的作用之一,这是企业文化对外的一个目的。在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店企业也提出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核心竞争力是指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在这个概念中,我们得知,竞争力不仅指当前的竞争力,还指未来市场的竞争力。这个概念告诉管理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任何优势资源,它相比竞争对手,没有任何资源上的优势,它所靠的是,创业人共同达成一致的一套法则。企业文化可以从战略的高度,提高组织个体及团体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工作的自主自愿性,最大化的给予个体和团体责任和权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满足人的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让员工愿意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在劳动密集的服务为主的酒店行业中,人的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这是酒店在市场上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

3酒店企业文化是树立酒店良好品牌的保证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谈品牌(brand),每个企业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把品牌做好,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媒体也在传播各种品牌理念。但是很多人对品牌的认识并不清晰,造成其塑造品牌的行为模糊、随意,产生的品牌结果自然也是不如人意。“品牌”不是“商标”。“品牌”指的是产品或服务的象征。而符号性的识别标记,指的是“商标”。品牌所涵盖的领域,则必须包括商誉、产品、企业文化以及整体营运的管理。因此,brand不是单薄的象征,乃是一个企业总体竞争,或企业竞争力的总和。品牌不单包括“名称”、“徽标”还扩及系列的平面视觉体系,甚至立体视觉体系。但一般常将其窄化为在人的意识中围绕在产品或服务的系列意识与预期,成为一种抽象的形象标志。甚至将品牌与特定商标划上等号。在商业社会,品牌被人们推崇和信仰,更多的是因为品牌背后传达的意义与文化。像LV、苹果、保时捷、星巴克,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商标或名称那样简单,而是成为了某种生活方式的象征。除了满足消费者对该种类别产品的需求之外,更多的带来的是消费之外的文化体验。正因为此,品牌成为了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是酒店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酒店建立竞争优势和未来盈利的基础。品牌来源于酒店所有人对工作的态度,饭店的组织关系和人际关系,酒店的市场观念和经营行为,饭店企业文化的外显,而这几方面正是企业文化对酒店产生的影响。通过酒店建立的企业文化理念,首先从价值观上对所有员工及管理者是一个统一和融合。在酒店这个组织中,所有人员的价值观都是一致的,都是围绕酒店最高的目标而努力,从而形成高效的融洽的工作氛围。在良好的大环境中,对控制力差的员工是一种约束,管理的重点也就转移到少数责任心差的员工身上,组织不用费大力气,在严谨的大气候中,每个人都会谨小慎微,从而减少出差错的几率。这样的状态对形成良好的饭店形象无疑是有利的,在众多的客源中,能够保持长久的良好形象,酒店的品牌形象就得到了树 立。

4酒店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宾客对酒店品牌的忠诚度

顾客是酒店的生命,任何一家酒店都想获得最大的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的酒店市场上,大多数酒店的客源都来源于忠实顾客,即酒店的回头客。要想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只有提高宾客的忠诚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宾客消费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消费个性化,二是消费价值化。酒店应有意识地为顾客创造一个让其身心愉快、难以忘怀的体验,营造符合顾客消费个性化和价值化的企业文化。而一旦顾客对酒店的企业文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自然会对该酒店的服务形成强烈偏好并持续光顾,成为真正的忠诚顾客。

品牌的定义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富含丰厚的文化底蕴,品牌才可以历久弥新。享誉全球的众多世界知名品牌之所以能够被消费者认可并追随,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其品牌独特的文化取向,也即其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在品牌中的体现。独特的文化是品牌在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代表了企业和宾客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文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传统文化与品牌的总和。

一般来说,酒店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即把酒店员工引导到确定的目标上来;(2)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店规店纪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3)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酒店全体员工上下团结;(4)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中去;(5)辐射作用,指企业文化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顾客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酒店企业文化的功能

2.1 激励功能。积极的、向上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行为动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越明显,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倡导企业文化的过程,正是帮助员工寻求工作意义建立社会动机,从而调动积极性的过程。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及文化传统本身,就是一把员工自身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对照自己的行为,找出差距,从而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

2.2 导向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2.1 对企业成员个体的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作用,即对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

2.2.2 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不同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组织制度,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类型的企业。

2.3 凝聚功能。凝聚力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效运转的关键。一般来说,好的企业会使企业员工感受到很强的归属感,并对其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在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里,各种管理缺少秩序性,员工一盘散沙,企业发展乏力。

企业文化对酒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以下重要作用:

1.1 凝聚员工思想的作用

企业文化像一条纽带,把酒店员工的思想和企业本身的追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企业中造出“爱店如家”的和谐气氛,使每个员工都产生归属感。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酒店企业创业开拓之时和面临危难之际更能显示出其巨大的力量。

1.2 激励员工行为的作用

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的情感,凡事都以职工的思想为首要方面,多关心,多鼓励,使员工感到受人尊重,员工们自然就会加倍努力工作,以报答企业,这样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3 展示形象的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展示着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扩大了企业良好的美誉度和社会信任度。

酒店企业文化的功能

2.3.1导向功能

酒店文化为酒店经营活动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酒店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正确确定和贯彻实施等都取决于整个酒店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同时,酒店员工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年龄、经历和文化背景。但是,酒店对于员工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意识的要求是统一的,酒店文化就是统一和协调这种差异的力量,新员工通常情况下会比较容易融入到企业的优势文化中,酒店企业精神可以为员工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酒店文化统一员工自我发展与酒店整体发展的方向;酒店的部门经营与整体经营也受酒店文化的主体文化的导向。深层的文化影响形成强有力的共同目标,指导着酒店员工自觉的按照这个目标的方向努力。

2.3.2凝聚功能

先进的酒店文化所培育出的良好的酒店工作环境,如同强有力的磁场一样,能将员工吸引在这里,使员工感觉到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工作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通过酒店目标向员工和社会公众表明酒店群体行为的意义,成为酒店全体员工努力奋斗的方向,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称之为目标凝聚;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使酒店内部存在着共同的目的和利益,从而把员工牢牢联结起来,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而聚合在一起,同心同德,共谋酒店的发展,使酒店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势,称之为价值凝聚。

2.3.3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在受到社会大文化影响的同时,一个好的有文化内涵的表现形态也将会被人广泛的借鉴、仿造和复制,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应功能,影响社会,服务社会,成为社会改良的一个重要途径。先进的酒店文化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员工的思想行为及服务过程来体现,向社会传播和扩散酒店文化。

2.3.4激励功能

酒店文化的一个核心就是重视人,把员工看作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人”,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并力图在酒店经营管理中满足员工的多种需要,进而使每个酒店成员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和奋发进去的思想观念,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员工心中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激励企业员工的士气,使员工自觉的为企业而奋斗的目的。可以说,向员工宣传和倡导酒店企业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酒店员工寻求工作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所以良好的酒店企业文化能在员工的心理及行为中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

2.3.5约束功能

酒店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精神、理念和传统等无形的因素,对员工形成一种文化上的非强制性的“软约束”,这种约束来自于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区别于制度式的“硬约束”,给酒店员工造成强大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进而使其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把法律法规、酒店规章制度等他律转化成员工的自律行为,这种约束比有形的约束力量更大,更容易让员工接受并付诸实践。饭店企业文化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饭店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饭店业的竞争也由质量竞争转变到文化、品牌竞争。优秀的饭店企业文化有利于改善饭店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提高饭店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饭店企业文化的建设在饭店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凝聚作用。饭店企业文化在饭店的成长过程中像一块磁铁,把员工紧紧的吸引在饭店。

这是因为特色鲜明的饭店企业文化所彰显出的、优秀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员工感到一种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2)激励作用“。以人为本”是饭店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因素。因为饭店所提供的服务是人际之间的面对面服务,所以员工是饭店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饭店企业文化强调最大限度的尊重每一位员工,相信每一位员工,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协调作用。饭店企业文化的形成对企业职工有凝聚、激励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因此,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大家能趋于一致,这样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使饭店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顺畅协调。

(4)约束作用。饭店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这个约束是强制性的外在约束。而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支配的,因此,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除外在约束,更重要的是内在约束,使其成为自觉的行为,而内在的约束就是通过饭店企业文化来实现,形成自觉的自我约束,从而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5)塑造形象作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根本的出路在于创新企业文化,从而塑造良好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的体现和象征,能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占领市场,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酒店企业文化的功能

酒店企业文化贯穿酒店经营的全过程,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尽管酒店企业文化可能不是直接的表现因素,然而其对酒店的发展具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和融合等重要作用。

1.3.1 促进酒店持续经营

酒店企业文化的直接功能是采用文化经营方式,使其与目标市场文化对接,向社会展示企业价值观,满足顾客文化需求,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促进酒店持续经营。

1.3.2 为酒店经营指引方向

酒店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规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导向功能。优秀的酒店企业文化具有崇高的经营理念和追求,引导酒店向健康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经营方向发展。拙劣的或弱势酒店企业文化引导酒店去迎合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需求,最终使酒店经营失败。

1.3.3 协调酒店内外关系

酒店企业文化使企业具有社会价值观,从而增强酒店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使政府、相关者和顾客信任酒店;同时酒店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上下级和职工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

1.3.4 增强酒店凝聚力

5.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五

一、套期保值的作用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用其拥有或掌握的资源去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经营,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产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提高。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把握市场供求状态,特别是能否正确掌握市场下一步的变动趋势。期货市场的建立,不仅使企业能通过期货市场获取未来市场的供求信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产,而且为企业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提供了场所,在增进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归纳起来,套期保值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如下:

①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

②利用期货价格信号,组织安排现货生产。

③期货市场拓展现货销售和采购渠道。

④期货市场促使企业关注产品质量问题。

二、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1)回避价格风险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最为直接的是价格波动的风险。价格无论向哪个方向变动,都会给一部分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造成损失,因此,产品能否以预期价格出售,原材料能否以预期价格购进,经常困扰生产者、经营者。而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就可以按预期的价格出售商品,也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进原材料,这就是期货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

(2)发现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是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来进行经营决策的,因此,其所接收到的价格信号的真实与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在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产生以前,生产经营者主要是依据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进行决策的,但由于现货市场多是分散的,只能代表少数买方和卖方的供求情况,且价格信号又是滞后的,难以正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及未来市场价格变动趋势。而期货市场是成千上万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通过交易所按既定的规则进行的激烈竞价,集中反映了全社会的供求关系,所以能发现真实的价格水平。

三、套期保值的规律

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有助于回避价格风险,达到保值的目的,是因为期货市场上存在一些可遵循的经济规律:

(1)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虽然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市场,但由于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在同一时空内,会受相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这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关系,分别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做方向相反的买卖,取得在一个市场上出现亏损的同时,在另一市场上盈利的结果,以达到锁定成本的目的。

(2)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存在两者合二为一的趋势。

期货交易的交割制度,保证了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接近,最终合二为一。期货交易规定合约到期时,必须进行实物交割或差价结算。到交割时,如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不同,例如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就会有套利者买入低价现货,卖出高价期货,以低价买入的现货在期货市场上高价抛出,在无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这种套利交易最终使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趋于相同。

正是上述经济原理的作用,使得套期保值能够起到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风险的作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进行。

四、套期保值的应用

生产经营企业面临的价格波动的风险最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担心未来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另一种是担心未来某种商品价格下跌。因此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可以分为两种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即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

一、买入套期保值

(一)适用对象及范围

买入套期保值是那些准备在将来某一时间内必须购进某种商品时价格仍能维持在目前自己认可的水平的商品者常用的保值方法,我们最大的担心是当我们实际买入现货商品或偿还债务时价格上涨。买入套期保值一般可运用于如下一些领域:

1、加工制造企业为了防止日后购进原材料时价格上涨的情况。

2、供货方已经跟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货合同,将来交货,但供货方此时尚无购进货源,担心日后购进货源时价格上涨。

3、需求方认为目前现货市场的价格很合理,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或缺少外汇或一时找不到符合规则的商品,或者仓库已满不能立即购入现货,担心日后购进现货,价格上涨。

(二)买入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

企业先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合约,其买入的商品品种、数量、交割月份都与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入的现货大致相同,以后如果现货市场价格真的出现上涨,他虽然在现货市场上以较高的现货价格买入现货商品,但由于此时他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原来买进的期货合约进行对冲平仓而获利,这样,用对冲后的期货盈利来弥补因现货市场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完成了买入保值交易。例如:在2011年7月1日,某铜加工企业一个月后需采购铜原材料500吨。当前铜现货价每吨69800元。为锁定成本,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该企业在当日买进8月份交割的铜期货500吨,价格是每吨69820元。到8月1日时,现货价格涨到每吨72350元,期货价格涨至72720元。此时该厂卖出已持有的500吨期货合约,平仓盈利是2900元,即该厂在期货市场共赚145万。同时,该厂在现货市场买进500吨现货作原料,而此时的现货价格每吨已涨2550元,所以,在现货市场又多付出127.5万。最终企业盈利17.5万,不仅避免了价格波动的风险,还有盈利。

(三)买入套期保值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1、能够回避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风险。

2、提高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3、对需要库存的商品来说,节省了一些仓储费用、保险费用和损耗费。

4、能够促使现货合同的早日签订。

二、卖出套期保值(针对库存)

(一)适用对象及范围准备在未来某一时间内在现货市场上售出实物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为了日后在现货市场能够售出实际商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仍能维持在当前合适的价格水平上,这个时候我们最大的担心就是当我们实际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现货商品时价格下跌。为此,我们应当采取卖期保值方式来保护其日后售出实物的收益。卖出保值的目的在于为了回避日后价格下跌而带来的亏损风险。具体来说,卖期保值主要用于下面几种情况中:

1、直接生产商品的生产厂家、农场、工厂等有库存产品尚未销售出去或即将生产、收获某种商品实物、担心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

2、储运商、贸易商手头有库存现货尚未出售或运储商、贸易商已签订将来以特定价格买进某种商品但尚未转售出去,担心未来出售时价格下跌。

3、加工制造企业担心库存原料价格下跌。

(二)卖出套期保值的操作方法

企业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合约,其卖出的商品品种、数量、交割月份都与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的现货大致相同,以后如果现货市场价格真的出现下跌,他虽然在现货市场上以较低的现货价格卖出现货商品,但由于此时他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原来卖出的期货合约进行对冲平仓而获利,这样,用对冲后的期货盈利来弥补因现货市场价格下跌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完成了卖出保值交易。例如:某铜加工企业计划在2011年9月份卖出500吨铜杆,当时(8月1日)现货价格为72350元,期货价格为73560元,由于担心9月份铜价下跌造成损失,于是该企业在8月1日以每吨73560元的价格卖出9月份交割的铜期货进行保值。一个月后,铜现货价格跌至每吨68100元,期货价格跌至每吨68390元,现货市场发生亏损4250元,在期货市场获利5170元,最终企业盈利46万,不仅避免了价格波动的风险,还有盈利。

(三)卖出套期保值的优势:

1、卖出套期保值能够回避未来价格下跌的风险。

2、经营企业通过卖出保值,可以使保值者能够按照原先的经营计划,强化管理、认真组织货源,顺利的完成销售计划。

3、有利有现货和与的顺利签订。

五、套期保值的方法

1、企业生产者的卖期保值

不论是向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的农民,还是向市场提供铜、锡、铅、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的企业,作为社会商品的供应者,为了保证其已经生产出来准备提供给市场或尚在生产过程中将来要向市场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经济利润,以防止正式出售时价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损失,可采用卖期保值的交易方式来减小价格风险,即在期货市场以卖主的身份售出数量相等的期货作为保值手段。

2、企业经营者卖期保值

对于经营者来说,他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商品收购后尚未转售出去时,商品价格下跌,这将会使他的经营利润减少甚至发生亏损。为回避此类市场风险,经营者可采用卖期保值方式来进行价格保险。

3、企业加工者的综合套期保值

对于加工者来说,市场风险来自买和卖两个方面。他既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担心成品价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价格下跌局面的出现。只要该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后的成品都可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那么他就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综合套期保值,即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买期保值,对其产品进行卖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后顾之忧,锁牢其加工利润,从而专门进行加工生产。

经典案列:2008年出现的单边暴跌行情,铜从70560暴跌到21940,这对于很多加工贸易企业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以至大伤元气,有的甚至面临倒闭。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早做准备,在期货市场做好套保,风险是可以回避的。在7万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在期货市场上做卖出保值并分批建仓,尽管后续一路下跌,库存现货不断亏损,但是在期货市场做的卖出保值是不断盈利的,这样在库存上面的亏损就可以从期货市场的盈利得到弥补,风险自然而然就避免了。

策略性套期保值的目的:使企业的利润曲线平滑,并超过行业平均利润

策略性套期保值的操作:

1、分析供求关系判断价格中级趋势

2、资金面分析应证趋势的研判

3、技术分析确定入市的价格区间

6.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六

摘要:本文简略概述了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从提高硬件建设、强化培训宣传、加强制度约束、拓展活动形式、突出以人为本、实现全员参与、创新安全理念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安全文化意义建设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企业逐步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由此涉及的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下面我就简要地谈一下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概述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的优化,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我认为,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是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生命、实现员工价值的文化,是最终得到企业每个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安全价值观。

企业安全文化一般分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态的安全文化。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运行规程,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动作给予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第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及对员工行为的安全引导,培育“三不伤害”观念,强化“我要安全”意识。这三个层次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的,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资载体。

在现代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高科技的运用在给企业带来效益、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观念。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奠定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看,他们为了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把企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想安全文化建设上倾斜;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需求早巳超越了解决温饱的时代,他们对获得尊重、实现价值、自身发展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非常重视,他们需要企业提供更加宽松、舒适、安全的软硬件工作环境,而现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人才,是关系到企业盛衰存亡的大事。为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但企业安全

文化作为一项新的安全管理方法,目前,由于没有系统配套的理论作支撑、典型成功的经验也很少,其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进而直接影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进一步建设。若想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我们应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找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2.1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的高效健康发展也包含了人的素质的提高,要保证企业高效健康发展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的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与教育形式,注重培养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品德、修养,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和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和安全价值观。这既为员工健康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又相应地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2.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安全管理由经验型、事后性的传统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是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转变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这种新型的管理形式能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企业新形象。

2.3 创造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安全文明生产是最为可靠的保障,而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将安全教育摆在一个较高的位置,牢固树立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的理念。安全投入应算是一种间接的投资,是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和持续地进行。这种投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和职业病,而这个结果是企业持续生产、保证正常效益的必要条件。简言之,安全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

2.4实现管理规范化

企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可分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两类。其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被管理者的态度。如果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漠视或抵制,必然会体现在不安全行为上,而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事故发生。但安全管理人员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监督每一位作业人员遵章守纪,这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而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职工的安

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从而使职工从被动执行管理制度转变为自觉地按章操作,进而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提高管理绩效,实现管理规范化。

2.5 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文支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特的“现象”,不仅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指导着每一位员工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方式,而且对企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要制定一个个战略目标,而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通常内含着企业生产管理所必需的理想、目标、方式途径、精神动力和员工认同等要素。由于企业的生产运行离不开一定的人文基石的铺垫和支撑,而这种人文“支撑”需要借助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并去逐步强化员工对企业理想的心理体验,更加坚定实现理想的态度。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提供安全的硬件环境

人们在进行工业生产时,不停地同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打交道,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要搞好现场文明生产、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安全,使职工干标准活、正规活、放心活。这就要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不断采用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向技术创新要安全。总之,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器设备安全运行,可以为文明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

3.2 加强培训宣传,营造“安全文化环境”

安全思想教育要面向全体员工,不断进行引导、教育、宣传,唤醒人们对安全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觉悟和安全文化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企业各部门应紧紧围绕“安全就是品牌、安全就是保障、安全就是责任、安全就是效益”的主题,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舆论工具,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园地,积极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故事演讲赛、技术比武、劳动竞赛,邀请同行或专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实行安全事故经验分享等,多开展一些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职工参与面广的培训宣传活动,优化环境和浓厚氛围。

2.3 拓展活动形式,强化安全文化行为建设

枯燥的、单调的教育会导致麻木或者厌烦,而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会增强教育效果。因此,拓展活动形式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点。比如,开展安全竞赛、危急事故演练活动;对违规事件召开现场会;张贴安全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总之,要拓展活动形式,努力让员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个感官体验领会安全文化,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境界。

3.4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文化制度建设

人行为的养成,既要靠教育,也要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机制,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各个部门要认真贯彻和执行QHSE体系,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企业成立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对重点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并对隐患项目进行鉴定,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奖罚切合实际、注重实效,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

3.5 深化理论研究,形成全新的安全文化理念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建立较完整的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体系。因此,必须发动广大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工作者,深入开展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研究。这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新举措,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要树立安全就是企业最大效益的观念,只有实现安全才能确保企业稳定的生产秩序;最后是要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

3.6突出“以人为本”,抓好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方法,因而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提倡以人为本。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员工是最积极的因素,他们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要在管理中发挥员工的作用,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尽力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能够使安全工作从被动变成主动,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质量。

3.7 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致力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培训等各项工作,只有职工广泛参与,各级组织齐抓共管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抓实抓好,这就需要领导重视,企业各层次人员要学习和掌握企业安全文化理论,提高认识水平,并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力求实效的方针,使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发挥应有作用,形成一致的认识。三者合为一体,相互制约和监督,全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

7.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七

一、群众舞蹈的基本概念

群众舞蹈与专业舞蹈相对,是群众自我创作、自我表达的一种娱乐方式,具有业余性、自娱性、群众性等鲜明的特点。群众舞蹈多为群众发起,群众参与,内容多是表现人民群众的自我情感,反映群众生活实际,是一种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群众舞蹈场地不受限制,公园、学校以及一些日常的公共场所都可以成为群众舞蹈的舞台。就目前的发展形式看,群众舞蹈今后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专业性变强,舞蹈是需要创作的艺术,在群众舞蹈的发展过程中,群众不断发挥创造力,可能已经不满足于随意舞蹈,而是追求更高的发展,把群众舞蹈与专业性舞蹈结合起来,使群众舞蹈的观赏价值和表演性得到提升。二是自娱性增强,群众舞蹈表现的主要是群众的生活和和工作,是群众情感的集中表达,容易获得广大群众的共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群众舞蹈的队伍中。

二、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1. 实现对群众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有着多种多样,风格迥异的民间舞蹈,群众舞蹈做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群众舞蹈的发展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时代特点,另一方面又发挥着继承传统群众文化的作用,各地的群众舞蹈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融合了各地民间舞蹈的缘故。

2. 在群众文化中发挥着先锋作用。

群众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群众舞蹈只是其中的一种,但群众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已经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流行开来,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群众舞蹈能够让人们自由的将喜怒哀乐,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舞蹈做为群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群众舞蹈的发展会带动群众文化的前进,带动其他群众文化形式的兴起,因此,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起着先锋作用。

三、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意义

1. 促进了群众生活的丰富多彩。

群众舞蹈对丰富群众的生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陶冶群众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舞蹈是一种依靠肢体语言来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群众舞蹈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群众舞蹈没有固定的舞蹈套路,也没有规定的舞蹈动作,群众在舞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情感随意发挥,自由的表达自我。同时,群众舞蹈还具有随意性的特点,从场合到参与人员到参与时间体现着这一特点。宽敞开阔的公共场所都可以开展群众舞蹈,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加入,也可以随时离开。群众舞蹈大多场面火爆,气氛热烈,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被感染,放松自我,变得愉快。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是群众舞蹈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有利于群众强身健体。

现代社会的生活都是快节奏的,人们忙于协调繁忙的工作与琐碎的生活间的关系,很少有时间进行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群众舞蹈具有强烈的自娱性的特点,在有限的空闲时间内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愉快的精神享受,也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人们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肢体,能够促进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有效锻炼自身的平衡能力。此外,舞蹈做为一项有氧运动,有帮助消化,消除疲惫,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长期坚持对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高活动能力等有明显的功效。

3. 有利于群众精神文化建设。

舞蹈做为一项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活动,能够带给人们美的熏陶,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审美能力,提升自我审美水平。学习舞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耐力和毅力做为支撑,群众在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要保持平静的心态,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学好舞蹈。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人们容易养成坚韧、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是对自身精神境界的一种升华。同时,群众舞蹈是以集体创作、集体表演的形式呈现的,人们在舞蹈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沟通交流的目的,还能够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增强互助意识。总之,群众舞蹈对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促进群众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4. 有利于我国舞蹈文化的传播。

群众舞蹈打破了我国舞蹈掌握在专业人士手里的局面,让舞蹈走向大众,拓宽了舞蹈的群众范围,使其跳脱出传统舞蹈的局限,变得雅俗共赏。群众舞蹈让舞蹈这一先前离群众比较遥远的艺术形式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使大众也能接受舞蹈文化的熏陶。此外,群众舞蹈与群众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群众舞蹈使舞蹈平民化,带给群众福利的同时也扩大了舞蹈参与范围,有利于我国舞蹈文化的普及与广泛传播。

结语

群众舞蹈的发展是群众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群众精神文化建设和身体健康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做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表现形式,我们期待它的新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除了物质生活的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多姿多彩。群众舞蹈就是近年来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自我娱乐,自我修养的重要方式。本文简单介绍群众舞蹈的基本概念,主要探究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群众舞蹈,群众文化,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新.群众舞蹈的文化功能浅论[J].音乐时空,2014,(07):54.

[2]刘晓峰.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4,(05):261.

8.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八

关键词:财务会计 企业管理 作用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运作系统,是由人、财、物三部分有机组成,通过各部分的密切联系,促进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完成预期的工作目标,实现企业运行所要达到的功能和目的。对于整个企业的管理而言,只有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相关职能,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会计不仅仅是对企业经济运作的控制,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公司的运作,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尽管会计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提供与企业决策以及策略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却发挥着促进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会计的主要职能依然是提供企业管理的相关信息,而不是直接对企业进行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运作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合理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企业财务管理与决策的重要内容,因此,财务会计在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构建的企业价值信息系统,是企业正常运作,健康发展的保障。

一、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职能分析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运用和发展,企业已经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品生产商以及经营者,只有不断促进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运作,才能实现企业在流动中的保值、增值。因此,现代财务会计需要充分发挥核算以及监督职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以及国有资产的增值发展。

现代企业的理财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资产增值,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与监督制度,做好相关的资产核算以及记录,不断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明确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种类与实际价值,严格控制企业资产收付以及转让操作。通过加强财务会计监管,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运作效率,最大限度的促进企业资产增值。

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职能,就是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以及现金的流动情况,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管理分析,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必要的分析以及评价,这也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其他管理工具不能替代的。在利用会计对资产进行评估,并对股东资产进行考核时,不仅可以发现是否出现浪费性投资,并且通过相关报表以及数据分析,可以知道企业资产的利用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核查,对其是否出现违法经营以及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的行为进行审查判断。通过相关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

二、企业会计对管理的实际作用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其相应的会计控制主要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企业在正常运作过程中,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确保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就是发挥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对企业内部存在的违法以及舞弊行为,做到预防以及及时发现,对其进行纠正,保证企业资产以及相关人员利益不受损害。而企业会计控制会受到会计控制方法的引导,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方法,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这些会计控制方法,明确相关职责,优化岗位设置,构建相互制衡机制,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严格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进行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情况,建立健全适合自己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工作规范,保障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管职能,实现更好地系统控制;同时不断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分析、考核环节的处理与控制,明确相应预算标准,对预算差异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处理,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同时,通过定期盘点、财产记录以及账实核对和财产保险等措施,加强企业财产风险防范;积极地构建风险防御系统,及时的建立风险预警以及识别机制,做好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分析工作,提供真实的风险报告,更好地完成风险处理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并做好风险防范以及控制工作,通过建立以及不断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反映出企业运行的实际状况,对相关业务活动提供真实且重要的信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性以及时效性,积极发展企业会计的信息化,进行会计操作的现代化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操作方式,减少人为操作因素的不良影响,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作业的良好实现。这将会是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极大提升,有助于推动企业全面、健康发展。

三、构建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需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建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制度模式,才会获得新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构建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新时期的企业发展模式,就需要根据财务会计的预算,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强化成本核心,以实际效益为核心,严格依据相关财务会计政策,将企业的财富利益最大化体现在整个财务会计运行机制中去。

(一)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中,资金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高流动性的资产,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资金管理方式也要随之变革,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资金管理方法,做到优化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找出最佳经济效益,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使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深入研究聚财、生财和用财之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加强成本管理,完成企业成本控制目标

企业成本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力的强弱,因此提高财务会计部门对成本的管理水平尤为关键。首先应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发挥好财务会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优势。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销量,减少无效劳动,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寻找适合企业产品特点,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把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的“源头”,实现财务会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其次应建立以财务会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成本管理的重心应侧重于成本控制,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在企业内部划小核算单位,设立责任成本中心;推行责任成本网络控制办法,建立以料、工、费为主要内容的劳资部门管理责任中心,以材料采购为主要内容的材料成本管理中心,以技术改进更新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管理责任中心;以费用总额为主要内容的财务会计管理责任中心。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在内部实行模拟市场核算,从而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建立起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加强预算考核,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财务会计部门的期末决算要和财务会计预算相互衔接,依据各责任部门对财务会计预算的执行结果,提出绩效考核意见,可实行月度预算考核、季度兑现、年度清算办法,清算结果奖惩到位,把财务会计预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预算委员会要及时针对预算执行的正负差异,分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及时纠正偏差,必要时可调整部分或整个预算方案,从而使下期财务会计运行能够有的放矢,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企业制度的运用,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优化,而企业财务会计的职能也更加重要,只有完善运作机制,加强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企业内部运作,构建以财务会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才会在新时期满足新要求,获得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业凤.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财经界.2010(12)

[2]何钢民.提高财务会计水平 加强企业管理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04)

9.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篇九

作者:张晓梅

文章出处:论文网

发布时间:2009-6-15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文化制度”的时代。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代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拥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拥有落后文化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用先进文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能形成先进企业理念。先进企业文化在提炼核心价值观时,应该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为根据,努力使企业的价值观切合企业实际,显现企业个性,反映企业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它的灵魂,是一种理念力。这种力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成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企业的品位、品格和文明程度。

2.企业文化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有人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概括为七大要素: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激励员工开拓创新,这七大要素无一不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

3.企业文化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先进的企业文化强调把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把先进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4.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精神的提炼、培育乃至倡导、发扬,需要企业制度的全面支持。在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熏陶下,通过树立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使企业具有了生命力。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围绕企业目标建立健全乃至创新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使员工的各种活动、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行为效果的评价等都有章可循。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

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性要素,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论文网 ]

三、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建设企业文化

1.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泰勒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企业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零部件,把人当成物来管理。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这对于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的首要工作。重视员工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重视人的资源性管理,解放被管理者,是营造“人本管理”的文化与环境氛围的必然要求。

2.创新知本经营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出一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

3.着力营造百年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是学习力的竞争,或者说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世界500 强企业发展的历程表明,思想比资本更重要,领先时代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而思想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4.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5.要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锤炼企业的根本在市场,打造企业的关键则在体制创新。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企业文化的提升和转型,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用这种文化确立公平竞争原则,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构建企业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的机制。

6.要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相融合。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国外企业的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要围绕市场竞争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1.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员工思想道德、心理状态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一种价值观被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接受,并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构成。这样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塑造创新理念增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3.把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企业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而且,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创新应该植根于传承,以传承和创新把企业文化带到未来。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

4.实施文化制胜战略。文化制胜,已经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变革的新趋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文化制胜还必须有效地同企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企业文化建设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经营理念影响企业管理和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的构建,不仅与企业制度和管理构成一个互补的整体,而且独创了一种管理意境,以一种柔性管理的文化形态,构筑了个性约束与柔性导向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从而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上一篇:小班奥尔夫音乐优质课下一篇:《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