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精选12篇)
1.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一
会计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 2011-11-10 来源:网络收集 编辑:川聘人才网 [加入收藏]会计人才,是各行各业所需的。会计工作同时也给个人的职业道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首席执
行官中,大约有9%的教育背景是会计专业,有35%是从首席财务官(CFO)升任的。
会计的教育或者职业背景为通向高层管理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会计确实是充满机遇的职业,造就出无数成功人士。会计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方向一 外企或大型企业高级财务人员。
财务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又非常稳定的职业,如果选择把财务作为职业方向,首选的职业目标是做外企或大型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
财务高管人才大都处于企业的核心层,他们不仅要求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还要在企业的经营投资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按照目前的经济环境,这类公司所需要的高级财务人员一般有财务副总裁、财务总监、财务经理、高级财务分析经理、财务主管等。当然,这些职位对人的要求也会比较高。一般要求资质至少是在会计师以上,不少于5年的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等。对于许多初级财务人员和准备走这条路的人来说,从毕业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不要想当然认为有个两三年工作经验就好找工作了,仅会做凭证、会报税、出报表这类纯粹的会计是远远不够的,这在财务领域来说是属于较低层次的。唯有从财务管理、预算、分析、决策等全方位提升,注重沟通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培育管理视野和全局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使职业生涯提高一个层次。方向二 专业财务公司
以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专业财务公司,也是大量吸收财务人员的一个就业领域。从某个角度看,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能使个人快速成长的学校,其培训、工作和管理机制会令从业者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审计从业经历也会为将来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独特的视角。
不过,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是非常巨大的,加班和出差是家常便饭,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很多人难以将之作为终生的职业方向。
这类专业财务公司更适合两种人:高层管理人员和年轻人,前者重在发挥管理能力,而后者主要是学习和锻炼。对于刚走出大学校园、又准备在财务方面发展的年轻人来说,先进入会计师事务所锻炼一段时间,等积累了工作经验后再转向企业将会是很不错的选择。方向三 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资本运作在企业运营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有不错的金融知识背景,投身银行、证券、风险投资、保险等金融行业,做专业的财务人员也会有广阔发展的空间。譬如,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证券分析师的收入相当丰厚,而奇货可居的保险业精算师可以说是金领职业。
总之,不管具体从事哪个方向的财务工作,都要争取向高端发展,要做专业和资深人士。低端的财务人员几乎遍地开花,而高级财务人才却始终是行业内的紧缺人才。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川聘人才网(Job1688.com)提供参考
【加入收藏】【
2.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二
一、药学专业主要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早在人类社会产生的初期就有了原始的医药学知识,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以及中医药学典著中的《黄帝内经》等都是现代药学专业发展的鼻祖。药学的产生来自于人与自然、人与疾病之间的斗争。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存发展的需要, 医药学在结合先进经验、技术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 并在人类疾病治疗领域取得可观成就, 是人类文明事业进步的重要标志[1]。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职业类院校均有设置药学专业, 这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体现, 也是现代教学专业发展的特点。药学专业学科性明显, 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的医药知识和用药技巧, 要具备医德, 始终将病人的病情和健康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药学专业发展中, 职业院校不断增加理论知识的专业讲解,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医药领域, 大批量地接受药学知识培训。专业课程上主要是构建完整、全面的教学理论体系, 并设置一定的医药实践操作课程,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药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专业价值取向不当
传统的药学专业教学理念就是强调学生的药理学知识, 在课程教学计划中, 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放在理论课程上。学生接受再多的理论知识, 无法实现学科之间的交融、贯通, 一样无法具有专业的医药知识。药学专业的价值取向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医药、药理领域, 需要加强临床操作知识的培训, 医学领域的知识具有相互的关联性和可参考性。职业院校设置药学专业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流水线一样的单一性人才, 而是培养学生综合医药知识和医学水平, 真正投入专业学习中。
(二) 教学目标与岗位脱节
职业院校设置药学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 要与实际中的岗位要求连接, 促进药学专业的社会性、实用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专业的用药调配人才岗位缺口较大, 尤其是静脉用药调配方面, 但是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在设置药学专业后, 并没有在课程设计或是实践操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静脉用药调配知识的教授, 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实验强化操作训练。从这一点来看, 职业院校设置的药学专业对教学目标设定不够理性, 没有实时参照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2]。
(三) 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职业院校设置的药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 但是在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相较于其他本科类院校专业, 强调实用性和社会性要比学术性多。因此, 主要的教学课程设置偏向于实践操作类, 在构建教育课程体系上需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例如, 可以增加设置药学、化学实验课程,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际药理性质研究, 对实验现象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 才能在实际用药中审慎而行。药学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工作, 根据专业发展规律, 需要不断借鉴先进经验, 强化教学体系, 从理论和实际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总之, 药学专业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也是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要求, 职业院校在药学专业设置上, 需要了解我国基本的教育体系发展现状和医药学发展特点, 总体把握药学专业发展态势。从长远来看, 我国药学专业发展前景乐观,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医疗服务和药学专业化需求也不断加大, 因此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时时整合这些社会信息, 在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设定上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合理, 为专业医药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也为我国药学专业的长久进步、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只有建立一个适合社会民情的医学教学体系,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发展[3]。
摘要:职业院校中开设药学专业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教学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处于不断细化的阶段。在此基础上, 主要研究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分析药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社会价值,社会效用
参考文献
[1]潘伟男, 邓水秀, 吕毅, 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 2014 (1) :38-39.
[2]邹明静.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22) :2833-2834.
3.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 专业发展 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31-03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指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共同举办,或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举办,面向职业在籍学生和专任教师,围绕职教专业和相应岗位要求组织的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我国的职业技能竞赛得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于2006年4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以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发现和选拔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分成中职和高职两大组,从2002年起,教育部先后在长春、重庆、天津等地举行技能大赛,天津从2008年起确立主赛场的地位,由其他省、市承办分赛场的赛项。我国的职业技能竞赛总体特点是规模越来越大,从2010年到2012年竞赛项目数和参赛学生数都翻了一番,高职院校的参赛热情也越来越高,管理规范和赛项结构更趋于合理,企业参与度更广更深。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精神风貌和熟练技能的一次大展示,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检验。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比赛过程中的各项规则和要求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积极引导和推动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所以研究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教学和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的功能
基于ZPW-2000A的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是由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铁路行业性质的职业技能竞赛。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中的铁路高端装备制造和轨道交通其他装备制造产业,主要任务是铁路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该赛项对于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组织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入铁路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引导铁路行业职业院校关注和吸收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通过研究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的主要任务和内容的交流,使铁路行业高职院校对我国铁路信号特别是高速铁路信号技术发展趋势和铁路企业对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深入研究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准确定位,为促进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强交流可以确立适应铁路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铁路企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
(二)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竞赛紧扣市场需求的专业领域,所以成了职业院校的引领和“坐标”,铁道信号控制系统竞赛任务中对选手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可以引导铁路行业职业院校对铁道通信信号的教育教学改革。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是通过对铁路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明确铁路行业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对信号设备提出的要求和轨道电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而后设置的赛项。该赛项的任务充分体现了铁路企业电务部门特别是高速铁路ZPW-2000A轨道电路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依托此赛项,促使铁路行业高职院校将ZPW-2000A轨道电路新的技术要求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和其他的职业技能竞赛一样,信号控制系统赛项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进行,真正能体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该赛项的任务和要求根据生产工作现场的ZPW-2000A轨道电路安装、调试和维护过程中的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其中故障查找部分占比例较大,更好地注重对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这就要求铁路行业职业院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例如增加实训课程或者将课程中的实训课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来选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的任务和要求中融入了理论题目,这主要考虑到虽然职业技能竞赛重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但是也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支撑,这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课程改革的启示是要注意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教学中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不能忽视理论教学。
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的设置有职业素养的要求,考查参赛选手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就要求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开设能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人文素质和公共选修课程。
(三)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国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成绩和基础较差,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智力和能力不足,主要原因是自我约束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不强,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感,意志力薄弱,不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上;根源在于自信心不足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信和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和目的显得尤其重要。
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竞赛机制激励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学生利用这样的心理学原理:完成任务和达到目的的心理前提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集中和指向,当意识到目标快要实现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冲动,充满期待和成就感,从而使意志力和自信心增强,目的明确,潜在的能力就会被激发,做事效率也会提高,当一个人的努力得到有效的结果后,内心会充满责任感,可以激励人继续产生行为努力,这样就会形成上升的螺旋效果。根据这一心理学原理,通过铁道信号控制系统等专业相关的竞赛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竞赛项目中增强自信,从简单的任务做起,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同时有信心能够完成,这样就会将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集中在竞赛任务中,每完成一个任务进行鼓励,从而锻炼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动机。当前一个竞赛任务得到认可,学生就会受到激励,自主地就会参与到下一次更难的任务中,这样可以通过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可以依托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社团来开展,从而为社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以铁道通信信号为主的信号协会,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很好地引导信号协会开展活动,社团成员之间通过竞赛项目开展各种活动,从而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对于专业教师,尤其对新进的年轻教师来说,参加技能大赛相当于到企业锻炼,可以促使他们迅速融入专业氛围,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学校建立了长效激励机制,对参加指导技能大赛获奖教师进行奖励,并以此作为优先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因此学校形成了浓厚的职业技能竞赛氛围。
(四)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职业技能竞赛具有该行业知名和权威的企业广泛和深度参与,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交流和对接提供了最佳的契机,高职院校应抓住机会,广泛地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和共同开发职业技能大赛,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竞赛的各个环节,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同时也可以为企业产品做宣传。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可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企业可以从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中进行选拔优秀合适的人才直接到企业工作,建立长期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赛项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科远洋公司合作的项目,以该项目为纽带,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二、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促进专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设计体现着铁路行业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学生的标准和企业要求,着重考察选手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但以赛项的目标来看,赛项旨在推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需要对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赛项促进专业发展进行研究。
(一)职业技能竞赛和专业发展紧密结合。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是面向铁路企业和现场生产岗位的活动,引进了铁路行业电务维护部门的高新技术和技能,根据信号设备维护的职业标准编写了实施方案和实际操作规程,且由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讨论和编制,所以能推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这要求铁道通信信号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的任务和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采用项目式和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树立质量、成本和安全等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技能竞赛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满足铁路企业对学生就业零距离对接的要求。
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的实施还需要教材作为支持,所以要编写满足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的教材。进行教材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紧扣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的任务和要求,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宗旨,依托技能大赛的项目,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后习题等,更多地重视实验和实训;还要考虑铁道通信信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的需求,以及高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他们的特点,采用阶梯式编写教材的方式以适应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特点以及企业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按照现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比赛,所以指导老师要刻苦钻研,利用假期进行培训,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提高训练指导学生的技巧。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社团的作用,使这些社团能得到及时和有效地指导,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可以建立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团队工作室,团队由技能精湛、知识渊博并具有丰富职业技能竞赛指导(下转第74页)(上接第32页)经验的指导教师负责,并广泛宣传,促使新教师加入,实行老带新、传帮带的良性循环运行模式。团队工作室的职能是指导职业技能竞赛,平时要注重对技能大赛的主要内容、技术发展和对高职院校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和调研,解决技术难题,研究和指导如何将职业技能大赛融入教学改革,同时研究如何将职业技能竞赛的技术转化为教学项目加以推广,促进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发展。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对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来说,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必要的保障。为了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好地实施铁道信号控制系统职业技能大赛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实践教学环境与真实的职业环境尽可能一致,以有效地进行职业技能竞赛的训练和教学。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探索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案,引进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课教师,承接企业培训,引进企业文化,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制度建设,融合企业文化制定管理办法,保障职业技能竞赛的实施和促进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发展。
总之,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时机,要牢牢把握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因素,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加快和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真正促进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发展,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云.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王绍章.论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J].成人教育,2011(7)
[3]李士丹,尧有平.新形势下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
[4]田崇峰.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影响[J].辽宁高职学报,2015(3)
[5]张敬玲.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
[6]黄日强.韩国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基本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基金项目】2015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立项课题(2015-A02)
【作者简介】陶汉卿(1983- ),男,广西钦州人,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学院讲师。
4.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四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单选题
1.(__)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
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本.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以人为2.(___)简言之就是在对个体基本条件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个体奋斗目标并努力加以实践的过程。是对职业目标的探索过程,是对自己职业路线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A.职业发展 B.人生规划 C.职业培训 D.职业生涯规划
3.业定向的心理偏差中,(___)是指在认识方式上只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不考虑社会实际。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选择上表现为唯我独尊|个人至上。
A.自卑心理 B.自负心理 C.虚荣心理 D.从众心理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___)相适应。
A.人类文明 B.国情 C.社会进步 D.改革开放
5.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中,(__)是主体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创新所需要的一般技能内在整合外化的结果。《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A.创新思维能力 力
B.创新智力化能力 C.创新人格化能力 D.创新能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及作用是(___)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和保 谐社会建设能够解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突出问题 谐社会建设 D.以上都是
B.社会主义和
C.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推动促进和7.职业生涯规划的(_______)是指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工作,并不是指制定一套规章程序,让专业技术人员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让专业技术人员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创造组织效益的目的。
A.时间梯度原则 则
B.发展创新原则 C.全程推动原则 D.全面评价原8.美国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中,(___)的特点是对个体一生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的重视,强调就业指导在不同阶段中应不断完善,强调个性化和本土化。
A.就业指导理论的初建时期 的转变时期
B.重视个体发展的时期 C.就业指导向生涯辅导D.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熟时期
9.美国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中,(_______)的特点是不再提出直接的建议,而是强调个体自我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现的能力,充分尊重个性自由发展的权利。
A.就业指导理论的初建时期 的转变时期
B.重视个体发展的时期 C.就业指导向生涯辅导D.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熟时期
10.国家建立激励与(_____)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A.奖励 B.处分 C.精神 D.约束
11.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___)管理
A.分批分类 B.职级分类 C.职称分类 D.分级分类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及作用是(___)。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和谐社会建设能够解决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突出问题 和谐社会建设 D.以上都是
B.社会主义
C.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推动促进13.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中,(__)是主体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创新所需要的一般技能内在整合外化的结果。
A.创新思维能力 力
B.创新智力化能力 C.创新人格化能力 D.创新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14.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中,(__)是主体所具有创新特质因素的思维和多种创新思维形式内在有机整合体。
A.创新思维能力B 15.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
A.6个月 B.9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16.1968年主持了对斯朗特职业兴趣量表的修订工作,增加了基本兴趣量表和一般职业主题。
A.库德 B.坎贝尔 C.霍兰德 D.弗洛伊德
17.指在人的头脑中所实现的一系列认识活动,如利用某种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A.动作技能 B.技能 C.知识 D.心智技能
18.是专门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的人员。
A.职业规划师 B.理财规划师 C.管理咨询师 D.物流师
19.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尺度和核心要求。
A.促进共同发展 涯的促全面发展
B.保护生态环境 C.组织追求经济利益 D.进职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20.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原则和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A.以人为本 B.民主集中制 C.为人民服务 D.人民当家作主
21.简言之就是在对个体基本条件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个体奋斗目标并努力加以实践的过程。是对职业目标的探索过程,是对自己职业路线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A.职业发展 B.人生规划 C.职业培训 D.职业生涯规划
22.的任务包括调整心态,迎接变化;学会和接受权力|责任和中心地位的下降;培养年轻人,着手退休准备。
A.职业生涯早期阶段 业 D.职生涯后期阶段
B.职业生涯中期阶段 C.职业生涯中后期阶段23.组织心理学教授施恩将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24.指同一信息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同时或先后在不同的地域分布取得相应的知识产权。
A.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非物质性的信息 B.知识产权是对世权 C.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可以分地域取得 D.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
25.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基本走向。
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人为本
26.是经过金融保险监管部门认可其从业资格的个人。在凡是需要处理风险的领域,他们都能发挥作用。
A.游戏工程设计师 B.电子商务工程师 C.精算师 D.公关经理
27.是个体基于对自己(个性特征|专业潜力)和社会(职业需求|家庭|社会因素等)两方面的评价比较而表现出对未来职业的实现和人之匹配的期望强度。
A.职业期望 B.期望值 C.职业期望值 D.职业前景
28.指的是新近出现的,有着与众不同的工作活动|技能和知识的职业。
A.传统职业 B.新职业 C.正在形成的职业 D.热门职业
29.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30.是指运用理财规划的原理|技术和方法,这对个人|家庭以及中小企业|机构的理财目标,提供综合性理财咨询服务的人员
A.职业规划师 B.理财规划师 C.管理咨询师 D.物流师
31.是由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且在统计上具有高相关的题目组成,因此,这种量表属于同质性量表。
A.主题量表 B.基本兴趣量表 C.职业兴趣量表 D.管理指标量表
32.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工作任务的动作方式。
A.知识 B.技能 C.态度 D.品质
33.就是要分析职业内容|职业活动特点|职业环境|职业地位及经济收人等有关情况,从而找出欲从事的某种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具体要求。
A.认识自我 B.了解职业 C.人职匹配 D.以上都对
34.的个人心理特质包括职业认同感受到冲击;承认时间有限和生命有限的事实;意识到职业机会有限而产生焦虑。
A.职业生涯早期阶段 职业生涯晚期阶段
B.职业生涯中期阶段 C.职业生涯后期阶段 D.《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35.在文章中提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列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霍兰德 D.斯朗特
36.是组织用来帮助员工获取目前及将来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的一种方法,是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教育等活动。
A.职业发展 B.职业规划 C.职业培训 D.职业生涯
37.是知识产权区别与其他财产权利的最为主要的法律特征,知识产权的其他法律特征,都以此为根据
A.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对象是非物质性的信息
B.知识产权是对世权 C.知识产权的保护
D.知识产权具有收益性
38.(___)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以人为本
39.(___)是从职业人的个体利益出发,结合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源,给予客户有关职业的适应、发展等方面的专业咨询、辅导、判断、建议和解决办法的专业人才。
A.理财规划师 B.职业规划师 C.管理咨询师 D.物流师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测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60.00 总时间:60分钟
40.(___)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A.加强社会建设
5.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五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核心能力
随着卫生、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适应临床护理的需求、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各卫生类高职院校引进大量青年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已经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青年教师成为教师群体的中坚力量和发展希望,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卫生类职业院校的未来发展水平,其专业化发展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拟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探究其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组成,注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性。
一、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现实困境
目前,从高职院校教师招聘条件来看,卫生类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医学类高校,绝大多数都要求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着以下现实的困境:
1、专业理论知识较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缺乏
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刚走出校门,缺乏医学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强。
2、学历起点较高,教育理论缺乏
青年教师学历起点较高,但多数刚从医学院校毕业未获取高校教师资格却需要立即走上讲台,缺乏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高度认识不足,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存在着畏难情绪,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也不能与具体教学实际有效结合。
3、成就欲望较强,现实认识不足
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成就欲望较强,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社会,身份转换及角色认知定位需要时间。青年教师一般有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大多承担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比较杂乱,容易把日常教学变成机械重复的简单劳动,敷衍了事。青年教师工作年限较短、对教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断冲击着他们,如果不能从自身寻求突破,就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4、创新热情较高,耐挫折能力较弱
青年教师学习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敢于面对改革和挑战。但有些青年教师缺乏规划与反思意识,容易受挫,消磨其自主精神和创新热情,降低青年教师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认识。缺少奉献精神等因素也限制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核心能力构成1、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依教师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根据教师专业结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等级。”
2、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构成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与义务教育的类型相比,卫生类职业院校兼具“教育性”、“职业性”两大特征,需要将职业性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之中。因此,卫生类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的两大核心能力是: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
三、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
核心能力的确立对于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青年教师改善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1、教育教学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可控的课程实施能力、强烈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是教师结合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分析本课程的性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所起的作用、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等,并综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将“以知识为逻辑线索组织教材内容”转变为“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设计”,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如何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将采取什么策略、方案,进行一系列的系统设计与安排。课程实施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际效果,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教学实施能力构成课程实施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的各项基本能力,如,组织教学的能力、反馈调控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单向文化传递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需要建构起双向主体间的互动模式。教师为了确保自己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因而,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否则,教学将只能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教学反思能力实际上就是立足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反思能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通过自我诊断,才能有效提升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影响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信息化技术手段等。
2、专业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专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操作能力、专业科研能力等。卓有成效的教学常常基于对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的通透理解,对专业课程内容能准确驾驭,能构建起融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培养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主动贴近专业发展,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等。职业教育强调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熟悉工作过程,更要求教师具备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影响专业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宽度和完整性,专业实践能力的精深等。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是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大核心能力,学校是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态环境,除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自主发展外,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调控、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在机制的发展路径和质量。
【参考文献】
6.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六
摘要: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又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就业形势也将得到一定好转。因此,学习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规划是要依据个人的特殊情况、特殊才能,考虑社会背景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结合职业发展的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和教育的一个综合体系。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合乎现实的职业规划,不仅能帮助我们学生在进入职场时省时省力,还能帮助我们能健康发展职业能力。在大学阶段,为自己规划一条职业之路是很有帮助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而建筑职业特殊社会环境又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由于中国的建筑科学发展较晚,建筑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建筑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建筑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建筑人才。因此企业建筑职业市场广阔。关键词:大学生 考研 就业 能力培养
引言:考研还是就业,怎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给自己寻得一席之地?
正文:生命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轮回和重复,每一个生命都应以独特的方式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希望我的人生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或人,都要做自己。下文是我的建筑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现在的社会一般环境是这样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大学生将来面对的无非就是找到一个好职业,那就需要我们在现阶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无论作何打算,大学生都要对毕业后究竟是继续考研、出国留学、自主创业还是求职就业等进行必要的抉择。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背景下,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于决定求职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现在必须要对自己的就业地区、求职领域、应聘岗位、薪酬待遇等因素加以思考和判断。尽管许多选择都有各自的诱惑力,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因此,尤其是要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明确自己今后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扬长避短、有所取舍。在职业选择的岔路口,优柔寡断、盲从和趋众,除了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付出大量的无用功外,还很有可能使你忽略了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并丧失了其他较好的机会。尽管影响大学生求职的因素很多,但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更多考虑的因素便是职业能力和素质。可以说,能力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本条件。因此,大学生在眼下阶段的就业求职,更应突破自己所学专
业传统就业领域和学校所在地域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视野和领域去发现就业机会,去求职应聘。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是建筑学的最终目的。建筑设计是一种技艺,古代靠师徒承袭,口传心授,后来虽然开办学校,采取课堂教学方式,但仍须通过 设计实践来学习。有关建筑设计的学科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总结各种建筑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建筑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对职业自我的分析和职业信息的搜索,我对自己,对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将职业 自我和职业信息的匹配,我初步判断出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合适的工作方向。进一步规划,让我对适合自己 的行业和公司类型有了了解。思索自己的职业环境要求和职业目标计划,让我对职业有了一个细致的描绘。现在我比较清晰的理清了自己的职业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职业规划,拨开迷雾,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 的职业之路。但是我也了解现实变化很多,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所以我有了心理准备, 面对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职业规划的细节,长期目标是明晰的,职业自我系统是明确的。我会有原则的根 据现实实施自己的职业规划。
就考研方向来说建筑学考研分4个方向,分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作为建筑院校必开设的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综合型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建筑知识,还需要掌握许多中外历史知识。考试科目一般包括中外建筑史、中国古代史、建筑设计等。第二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作为最能体现建筑技术含量的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该专业毕业生是建筑设计专门人才,也是考建筑师、设计师的主力军。该专业入学考试偏重于设计,而构造、原理、法规,大量的理性数据及设计规则则是该专业的基础。考试科目主要包括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设计。第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该专业的硕士点,但需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学校其名称也各不相同。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工程技术设计素质与技能,能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同时具有地理科学理论基础和区域科学、城市科学学术素养,能从事城市发展研究;还能应用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城市总体及详细规划、城市各类公共中心
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及旅游风景区规划设计、城市生态环境及生态建筑学、城市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保护与更新等。除了城市规划设计等部门、建筑地产公司、设计院外,去高校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也是毕业生不错的选择。第四是建筑技术科学,建筑技术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属于一门新兴专业。它以较高的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为依托,一般包括生态建筑、人居环境保障、建筑节能、智能建筑、特种建造、绿色建筑等热门的高科技建筑技术的研究。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住上高科技的建筑,但这却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未来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第五是景观规划设计又叫景观建筑学,理论上讲,一个成熟的房地产消费者不会把择房的重点放在小区的景观上,大部分的购房者更关注房子的硬件;但实际上,很多开发商会把景观作为楼盘广告的主要亮点,这是因为开发商认为很多楼盘的硬件区别不大,若想让自己的楼盘更出彩,必须在区位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景观独树一帜。所以从近期来看,景观专业的毕业生显然更受企业的青睐。从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开发商的广告引导,景观必然会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第六是设计艺术学,如何把握一个空间环境,向参观者直接或间接地传递某种气质,让使用者对环境产生归属感,是一个专业室内设计师的使命。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系统地掌握应用心理学、社会行为学、基础室内物理学等理论知识;熟悉建筑学以及环境艺术学;不断跟踪世界范围内装饰材料与家具陈设的设计与创新动态;不断地从工地与实际生活中补充实践经验与实际生活体验的不足;对新的生活方式、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就我自身的考虑而言我选择毕业直接就业。
建筑学专业就业前景:建筑是一个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专业毕业生是建筑行业专门人才,也是日后成就事业的主力军。一般会在建筑设计单位、设计所、工作室、等相关单位从事工作。内容可涵盖各种民用与工业房屋及群体的综合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建筑修复、建筑雕塑、有特殊建筑要求的构筑物的设计,成为了建筑师一般从事建筑设计技术咨询,建筑物调查与鉴定,对本人主持设计的项目进行施工指导和监督等专业技术工作,目前国家建筑师的缺
口很大,完全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并且由于它的专业性极强和无可替代性。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已经结束,建筑行业的市场在中国以及其他尚未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国家比如中东,因此,出国留学可以,可能还是需要回国工作。在高度商业化的事务所,可能会需要你特别精通某一方面,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尝试各个业务单元,因为工作以后,你的工作面可能会很窄。在校期间应该广泛涉猎,尽可能拓宽知识面,不局限于建筑领域,文学、美术等领域都可以涉及。工作以后再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就好了。
7.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篇七
一、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 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指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 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这就是在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科专业知识, 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都要时刻保持一个学生姿态, 去学习和接受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目前, 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多样化、开放化、个性化的教育, 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教育理念应该从以往的一次性传授知识技能方式转变为终身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每个人的心理变化, 一个人一生可能要从事多种职业, 这样, 以往的单一职业能力培养就会成为他们转换工作的障碍, 如果在终身教育方式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以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为目标。职业能力不仅仅包括操作能力, 还包括在完成职业任务时所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多方面, 同时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还要具备当任务失败时所承担风险的承受能力, 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学生要想获得这一切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都要源于教师, 为此, 为适应社会的变化, 教师首先就应该学会这一切, 用实际的技能来武装自己, 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全新理念的应用型教师,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不断的锤炼自己, 使自己不但是理论的传授者, 更是技能的培训者。
二、使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师资匮乏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 每名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 教师只有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的前提下才能拿到课酬, 有的高职院校给教师分配的工作量达到每周16节的课时任务, 甚至有一些新上岗的教师在每学期要承担2-3门的课程, 每名教师都忙于备课、讲课, 这就严格的限制了教师增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时间, 要想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水平, 必须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 为此, 每个高职院校的领导也要合理的安排每名教师的任课情况, 让他们能拥有时间进行下厂锻炼和提高。
当高职院校的教师真正的进入到公司学习所授课程的相关理论与经验, 这样, 当他们回到课堂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授课, 使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相关联, 会在课堂上摒弃掉那些无关的内容。社会上对高职学生的要求重点在实践上, 所以他们不会过多的考虑学生的理论性知识, 一般都会是让学生具体的操作, 也就是考察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将教师培养成专业化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 近几年高职教育改革的视野中, 对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已经被纳入进去, 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已经有所提高, 业务素质方面也有所增强,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技能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是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 还要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的操作技能和技巧, 要像工厂的师傅一样, 让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效果, 再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 这样, 不但使学生学会理论内容, 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 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上。
总之, 增强教师自身的业务技能, 不仅要求教师本身拥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 时时地进行自我提高, 自我发展,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和学校安排的培训项目, 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更需要学院领导们给予关怀和帮助, 合理的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教师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发展, 提高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也会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改善学校教育质量的战略抉择。
参考文献
[1]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职业技术教育, 2006/28.
[2]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啥?还缺啥?中国教育报, 2007年4月28日, 第3版.
[3]找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视角.中国教育报, 2006年11月16日, 第8版.
8.论陶艺专业在高等院校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陶艺专业;高等院校;人才;发展
陶艺包含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也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它既有使用价值、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然而就目前来看,陶艺的推广与普及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是培养陶艺创作型人才的摇篮,它培养的人才的优劣将对陶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推动陶艺专业在高等院校的发展势在必行,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陶艺创作人才,这对整个陶艺事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高校陶艺教育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趋势
面向21世纪的国际教育研讨会确定了素质教育的标准:①积极进取,开拓精神;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⑤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⑥有多种个性和特长;⑦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中国传统教育严格按学科专业分设,课程体系相对封闭,学科之间很难实现交叉与跨越,致使学生的思维狭隘。而现代课程要求把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完整及时地充实到学科中,促进各学科高度融合,走课程综合化和多元化发展之路。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践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人文是科学的导向,科学是人文的基础。陶瓷艺术涉及自然、社会领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陶艺作为一门艺术,属于人文范畴,但它却打破了文理专业壁垒,融合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改变了学生知识的单一结构。
(二)陶艺教育的模式
陶艺不像音乐、绘画仅有欣赏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是文理艺工融合的典范。陶艺教育有利于资源配置、观念更新,教育模式可概括为:一条主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实践能力;一个动力:优化陶艺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两个方式:实施层次化、开放式教学,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支撑平台:一是教学管理机制平台;二是人文资源应用平台;三是创作实践保障平台;学生要增强创新精神,强化探索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学院要通过实验研究,锤炼师资队伍,使陶艺特色教育水平步入新台阶。在社会层面要形成陶艺教育的新模式,为实践型教育改革提供范例。
陶艺教育兼顾造型、制作与原料、烧成,从“由技入道”到“由理入道”,重技法,有思想,强调体验性,做到科学和文化结合、实践和理论结合、中西和古今结合。陶艺创作指导分三个步骤:①创作选题,依据陶艺创作原理,首先选择设计性题目,学生可用手工或计算机完成;②不仅要考虑到科技的先进性、完整性,还要估计艺术创作的可行性;③考虑学生的差异和实践的难度,安排难易不同的选题,让自学能力强、兴趣浓的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反之进行基础设计。
二、高校陶艺教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1.在高校陶艺教育中,首先应该应当通过规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加强教师队伍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和人文修养,使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爱国主义相结合来提高认识。在当今青年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自身的国学文化还十分薄弱,尤其对传统陶艺文化还知之甚少,对西方的现代陶艺文化也是一知半解。因此,要提高和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是我国陶艺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另一方面,在现代陶艺教学方法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传统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陶艺的宣传和全面再认识,并坚持不懈地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并用之于陶艺教学中。
2.在高校陶艺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的文化理论、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创作设计的能力。在陶艺教育中,人的理论、人文修养是至关重要的,而其影响则是深远的。我国早期的艺术教育家们,大多有较好的国学功底,又有较好的西方文化的功底,他们都普遍注意到文化理论修养的重要性。“艺品如人品”,艺术到最后,就是看一个人的思想和涵养高低层次了。而在一定的情况下,陶艺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有难以分开的模糊性。在陶艺的创作中,又常常会涉及到造型的设计,整体的装饰设计,而且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看,一切艺术创作都是设计艺术,即使是雕塑、绘画、建筑,都是视觉艺术设计的组成部分。而陶艺教学中的设计意识,其艺术水准的要求也与时俱进,愈来愈高。但不要单纯地停留在设计的要求上,而应该在培养学生的陶艺综合性创作能力上。
3.在高校陶艺教育中,应该主张以坚实的美术基础教育作为陶艺专业的基点。特别是关于造型基础训练,它是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因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都具有优秀的创造能力、高雅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学识修养。实际上,坚实的美术造型基础,并不仅只体现在绘画和雕塑的造型能力上,更重要、更内在、更深入的是体现在对其他诸多艺术形式的形式美感、审美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上。这种能力和修养的培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对学生进入陶艺领域之后,提高其陶艺创作、设计的审美判断能力,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对于我国陶艺教育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陶艺教育相比较来说,诸如韩国、美国,他们对于入学的学生,首先是重在陶瓷工艺技术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注重技术的学习和把握能力,是西方陶艺教育的优势之所在。尤其是在韩国,陶艺教育的重点在手艺、技艺上,而我国的陶艺教育重点则是在艺术的造型和整体把握上。艺术和技艺,虽然内涵有相近之处,但其本质的文化内涵是有差别的。我们应当将两者相结合,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文精神为特质的文化内涵所具有的东方文化精神。
高校陶艺教育促进了如火如荼的现代陶艺的发展。人的美感本能和智能都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而艺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也在发展着。在开拓独创性的陶艺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去创造新的艺术表现语汇,拓宽陶艺创作和设计的表现手段,运用中华民族独特的造型体系去表现,创造出既富有审美价值的又具有现代魅力的陶艺。
【参考文献】
[1]吕品昌.现代陶艺[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2]白明.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9.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九
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虽然很大,但是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缺少自主创新的思维模式,这使得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质量达不到社会企业的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难处,所以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使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息息相关。首先,学生会选择就读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成绩不理想,也就是说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而且在学习上也不够努力,一些从高中毕业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经过了高中三年“痛苦”的学习后,很让自己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特别是高职时期并不会像高中一样有老师管着、家长陪着,学生在学习上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并且经常会出现逃课的现象;第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认识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在普通家庭中也随处可见,大部分学生都懂一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可是要系统的掌握好计算机专业知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加上计算机理论课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想学知识,可是却又不知道从哪学起。另外,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的学生在学历上还是有区别的,从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分析,有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心理上多少会有一点自卑,特别是对那些高中成绩优秀,只是高考中未发挥好的学生来说,他们有较强的思维逻辑,可是常常会因为自己是一个高职生,心理状态常常不够好,从而影响到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的现状
随着教育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已经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被使用,但是目前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虽然我国在大力的倡导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却对此还没有重视起来,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落实好,在平时的教育中,只是在表面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宣传,或者是单独设置一门课程,以听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没有将这种教育模式与计算机教学活动融合起来,缺少系统的教学活动;第二,教师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往往只在课堂上对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讲给学生听,并没有鼓励学生自主去进行实践,也就是说“纸上谈兵”,学生对知识点也缺少系统的了解,对实际就业中并没有什么帮助;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是为了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有的学校只是让学生自愿去参加创业培训,而且并没有将培训的目的告知学生,没有对培训进行宣传,对这方面不懂或者不感兴趣的学生就失去了去进行创业培训的机会,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中更好的落实,首先,应该要注重理念的发展,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新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单单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具备动手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计算机的教学中,要系统的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以及发散思维作为教学目的。第二,结合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堂中就接触创新创业思想,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除了理论课外,学校还应为学生设置实践课,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本身就非常注重动手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是技术,技术除了要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外,还需要从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术。在课堂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动手中了解计算机的构造,让学生通过动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外,为学生创造一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落实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重点,计算机技术运用是非常广的,学生要创新创业就需要一个平台,学校可以建立一些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也可以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进企业去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工作性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比赛,例如:软件设计、网站开发、动漫制作等,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设计领域的广泛,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更好的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四、结语
10.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十
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高职特色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培养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方式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出应用型而非研究型人才为培养方向。然而,许多院校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却并没有突出高职特色,教学体系仍旧是偏向于理论教学,教学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缺乏新意,仍旧照搬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课缺乏激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许多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不惜将教学内容压缩,许多知识并没有讲透,学生听的也是一头雾水;在课堂教学中,仍旧以“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为主,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缺乏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无法培养他们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滞后于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它受市场发展变化的影响,知识的更新速度和推陈出新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它作为一门边缘化的学科,课程涉及的领域广,诸如艺术设计学、景观学、植物学、工程控制学、建筑学等都是该专业课程包含的内容,因而,任何一个领域的更新都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做出相应的知识调整。然而,受教学条件和教材本身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并不能在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置,因而落后于市场发展额需要;再加上许多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习惯于采用单一的授课模式,课件内容无法及时更新,案例设计也比较陈旧。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遇到了困难,许多用人单位也抱怨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不强,知识水平不高,因而不愿意录用。
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实践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合理的实践教学安排和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和动手操作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院校虽然都安排了实践课,但授课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条件有限,模拟出来的实践环境与真实的环境相差很大;任课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学方式传统,实践课的授课内容也与现实脱节;学生在设计方案时,过多地看重艺术表现力,而忽视了实用性和可行性,仅凭感觉对待设计任务,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出现许多常识性错误,漏洞百出。
4.教师构成单一,不能满足学科融合的需要
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本专业人才,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相关的从业和实践经验。他们也许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还比较如鱼得水,但是到了实践课的时候,就会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除此以外,由于这是一门边缘化的学科,许多时候,科班出身的教师在讲授一些有关建筑方面的课程时,远远不如建筑专业的教师讲得透彻。师资队伍的构成也是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二、改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对策
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确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教育观。在教育方法上,改变以往的程式教学,变填鸭式的教学为探究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探索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进行创新探索,在教师提供引导和帮助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和发问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不同想法,让不同思想在讨论中交锋,最终得到真理性的认识。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形式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的才能得以施展和发挥,同时培养他们对本专业的好感和学习热情。更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家级、省级的赛事,以开阔他们的眼界,通过和优秀的专业人才进行比赛,收获更多的实战经验。
2.注重教学内容联系专业实际发展状况
为了降低由于教材内容更新滞后带来的损失,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师应该在教授课本的同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或者网络资源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制作课件切忌懒惰,不能讲陈旧的内容重复使用。为了保证学生所学内容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专门订阅了一本适合高职学生阅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刊。每一期的学刊我都会认真地研读,并且将其中能够被学生理解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文章复印出来,分发给学生阅读。这样,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期刊,就能够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陷。
3.建立健全的实践课程体系
为了让实践课程有实质性的进展,我校专门与一家专业公司联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收获实战经验。这样,学生每隔一个月就有机会到该公司参观学习,并且在学期结束之后还会安排学生去该公司实习,由专门的人员带领。学生通过向这些在专业岗位上奋战多年的工作人员交流和讨教经验,渐渐学会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加强。
4.优化教师队伍
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师录用时,可以适当录用一些诸如建筑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出身的教师,这样能够增强教师之间的互补性。同时,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能够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讲解知识。不仅如此,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也十分重要,这是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这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才有能力上好实践课,才有能力教好学生。因此,不妨聘请一些行业高级从业人员来担任教师。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因此,教师也要时常参加一些研修班来丰富自身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入手,总结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专业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M].人民大学出版社,.
11.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十一
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现状
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现状,笔者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一般来说,要了解学校某一专业的整体现状,需要对教育要素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如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组织管理以及教师的科研水平等等。但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对某一专业的现状最了解的还是学生,由于学生是直接参与各种计划的被教育者,学生的反馈信息直接表达了其教育效果。基于上述假设,笔者设计了针对某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各年级学生的问卷,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192份,抽查比约为21%。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处理,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 学生存在着学术与实践的“双重失落”现象。一方面,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很少有学生关注本专业的学术问题。仅有3.1%的学生经常阅读学术论文,60.4%的学生很少阅读,有36.5%的学生从来没有阅读过。另一方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很少。有23.4%学生几乎从来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有60.9%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够。
2. 学生普遍认为需要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有52.1%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理论偏多,实际操练不够。有59.9%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内容陈旧,专业性不够。此外,学生也普遍要求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对教学时间进行调整,如调整课时安排,增加专业课时和小课课时等。
3.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不乐观。有81.8%的学生认为自己就业时要有一个过渡期,需要一段时间培训才能应用所学知识。此外,学生对继续深造的要求也较高,有67.7%的学生打算毕业后继续深造,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不一致。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综合音乐教育内容和学校类型等特点,笔者把高等音乐教育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系统Ⅰ为专业音乐教育与非专业音乐教育;系统Ⅱ为研究生音乐教育、本科音乐教育和专科音乐教育;系统Ⅲ为高师音乐教育、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和高职音乐专业教育。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属于系统Ⅰ的专业音乐教育,属于系统Ⅱ中的本专科教育,在系统Ⅲ中,它与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都有所区别。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以市场需求为导航,紧密联系社会需求。
三、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特色
1. 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单一的或高深的培养目标难以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目标要体现社会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技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 培养规格的应用性。培养的人才要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需要,因而要加强实习环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培养艺术通才,学生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然后以某一特长为主要发展方向。
3. 培养模式的多元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体现综合性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宽厚的知识储备,有广阔的文化视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要求音乐专业学科内容的综合,如专业知识(如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教育等)与相邻专业基础知识(如影视、戏剧、舞蹈等)的综合,专业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如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学等)的综合。
4. 培养对象的普及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普及性是相对于专业音乐教育而言的,它一方面有利于更多的学生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训练,受到专业音乐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也体现社会发展对艺术通才的需求。高职音乐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出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通才,这正是体现其特色的关键所在。
5. 培养效果的即时性。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与社会的紧密接触,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习,边学边干,在做中学。此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要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联。
总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航,体现其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培养规格的应用性、培养模式的多元性、培养对象的普及性以及培养效果的即时性等特色,以培养实用性、大众化、技能性的复合性人才为目标。在明确定位、突出特色的基础上,我国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2.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篇十二
一、创新新任教师成长制度建设
《教师资格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等理论课考试、教学能力 (讲课) 评定、普通话等级测试、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 它是达到一定学历认可教育教学工作的上岗资质, 也是一项刚性要求。这一制度的实施, 对规范教育教学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人类认知的规律,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 从教师成长规律来看, 现行的教师上岗机制以一证定终身, 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片面性和极端性。而目前, 我国对于新任教师的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还不系统, 常常流于形式, 这必然影响对新任教师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人类的认知存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道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才生产的承担者, 既担负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责任, 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 同时又肩负社会责任感。教师既是一份职业, 又是一个专业, 树立专业理想, 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 形成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的理想信念, 成为教师专业理论的支点。这些教育教学的深刻认识, 岂可用一证代之, 岂能是一证之功?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 除了树立教师的专业理想之外, 还有专业知识拓展及专业能力的发展, 最终实现专业自我。专业知识的拓展既包括量的增加, 又包括质的飞跃, 最高境界是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又对主攻学科提出独到的见解、感悟和经验总结。专业能力的发展包括教学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专业能力是教师信念实力的体现。
这些专业能力的培养并非仅获《教师资格证》即可实现, 还需要综合的制度跟进、给力, 实现动态的硬性过程管理。在实行基本的教师素质考查之后, 对新任教师实行试用制度、专业进修制度、自我提升制度等等, 从一证过渡到多证, 实现新任教师成长过程的有效管理, 强化培养、培训, 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 培养出一名或一代能符合时代要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对学生负责, 对教育负责, 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
二、新任教师实现从“受教者”向“教育者”的角色转变
一名大学生自取得“教师资格证”, 初为人师, 实现角色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这一转变既包含角色意识的转变, 还包含着角色行为的转变。新任教师面对的新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 迫使新任教师需要尽快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 承担起人民赋予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 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对于这一角色意识转变, 新任教师难免会出现各种角色困惑。因此, 对新任教师的培训, 应紧紧围绕他们可能出现的角色困惑, 对其可能会在今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使其更加顺利地实现由受教育者向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在角色意识逐步清晰后, 新任教师角色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师从自身所展现的精神风貌、职业形象, 逐步到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作为自己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 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体, 同时又是学生认知的客体,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无不反映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才观, 无不反映教师的精神追求、道德形象、个性品质, 而教师的这些心理特征会伴随着知识的传播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鉴于此, 年轻教师更应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做学生榜样,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而以往仅采用灌输式的培训方式向教师传递教师的职业道德并无法让其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情感、态度、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力, 也无法让每个教师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个体情感、道德和专业伦理方面与合格教师的差距所在。因此, 对新任教师的培训应该在多元的、复杂的教育环境下, 指导教师运用多种实践能力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并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改变不适宜的情感、态度及行为方式, 以最终从角色意识到角色行为方面均实现一名教育者的角色转变。
三、新任教师通过教育实践, 实现向成熟型教师的业务过渡
从教师的形成规律来看, 自取得《教师资格证》开始, 一个专业新手成为一个称职的专业教师, 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或达到最高水准教育家型教师, 是一个长期的、艰苦交杂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有艰辛的苦涩、泪水和彷徨, 又有成功的喜悦、鲜花和掌声。而这一转变, 需要新任教师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完成。因此, 要加大对提高新任教师实践能力的关注。
1. 教学试讲
这一阶段由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组织行为, 即所在学校教研组 (室) 指导教师。另一方面是新任教师的个体行为。学校或通过教研组 (室) 采取案例教学、现场观摩课、优秀教师教学录像、指导教师的常规教学、新任教师随机听课, 使新任教师团体或个体进入真实的课堂情境,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直接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 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2. 微格教学
新任教师要严格按照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 先以较少学生为对象, 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少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训练, 体验课堂教学气氛和环境。听课的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并通过录像回放, 使新任教师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 发现个体化的问题以得到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学组织训练
要教学, 就要进行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的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取, 新任教师要提高了解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风格、班级环境等各种信息, 然后进行组织教学的各种设计。如果设计恰当, 符合自己的期望和学生的期望, 就可以继续自己的行为, 如果设计不恰当, 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教学反思
反思是新任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分析自己做出的决策设计等教学行为结果。教学反思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日志、观摩课分析, 教学组 (室) 活动、合作研究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
5. 教育教学研究
新任教师要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去, 理论联系实践, 选择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选择理论与实践不相一致的问题, 选择专业教学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从学中做到做中学, 再到做中研。
四、新任教师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和自我教育, 实现其专业成长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在解决教学中的各种矛盾时, 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新任教师要懂得“交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 实现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知识积累过程。因此, 在通过一定时期的教学实践后, 新任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是通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发展趋势的学习, 满足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需求, 分享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 培养新任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继续教育可以采取脱产、半脱产、函授远程网络、计算机网络、外出考察参观、自修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充分发挥师范教育、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的综合功能。
而新任教师的成长过程, 同样离不开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反思是教师成长的起点。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新任教师需要在学习学校的相关规定, 学习教材, 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 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中, 利用多种反馈信息, 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只有具备不断反思的精神, 才能成为自我引导的学习者。
【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推荐阅读:
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研究论文10-19
计算机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实习报告07-08
浅谈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10-30
职业院校书香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论文09-10
中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08-29
职业院校师资建设07-31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08-19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 1-6分11-11
国家中等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8-17
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