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精选12篇)
1.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 篇一
信息化能力建设学习心得
这次的信息化能力建设网络课程以《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为基础教材,学习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分析与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领域信息化、信息化能力评价、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网络安全等内容。在信息化能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上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有以下心得:
信息技术融合于医疗的实施主体是一线的医疗工作者,而不是医疗信息化工作者。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一线医疗工作者对医疗信息化的理解必然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各地方发展差异和信息化水平的不同,医疗信息化在各地区被接受的程度也必然不同。在具体落实中,更要考虑到一线医疗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情况和需求,引导他们内发的、主动的开展医疗信息化创新,应用医疗信息技术,真正的利用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医疗的质量。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而医疗信息化对医院医疗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对转变医疗思想和医疗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都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医生,如何在医疗信息化面前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病者的需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首先,要树立现代化医疗观念。医生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使用
者转变为医疗的组织者和传播者,即对病者的多种病痛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病者自我医疗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其次,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医疗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医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学习必需的软件,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做到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络教学。
再三,信息化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医生是医院医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医疗信息化离不开广大医生的积极参与,因为在如今的社会里,人人已经置身于信息化所覆盖的环境之中,从举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假如没有一些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恐怕会处处遭遇难堪。
最后,信息化能力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每个人在接收、适应、应用信息化的工具时候也各有不同,个人的基础和水平不一样,也不是一两次的集中培训学习就能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的工具,信息化的能力也必须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保持良好的进步,如果停止学习和实践,就会很快被新的信息技术所淘汰。
2.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 篇二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势必需要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富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具有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学习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协作能力、信息创新能力的员工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
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 为企业输送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因此, 高职院校围绕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 进行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既是国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对接, 为企业培养信息人才,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应用, 高职院校信息化的建设已使高职院校从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化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实现科学育人提供了条件。目前, 随着国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提高, 高职院校已普遍将信息化建设任务提到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上来, 大部分高职院校能够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实施统一规划、分步分级实施, 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使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均利用校园网络, 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 提高了效率, 但从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学生的信息素养角度来看, 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 高职院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校园网络等信息化硬件建设发展较快, 但信息资源建设较欠缺
校园网络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硬件设施建设到位可以保证网络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的平稳运行, 为学生学习、研究、活动提供高质量网络服务。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信息化硬件建设, 肯于投入资金,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网络服务较为完善, 部分学校无线网的建设已经覆盖了校园, 网络教学环境均大幅度改善, 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夯实。但相比硬件的建设, 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 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的培训还较为欠缺, 缺乏对应于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有效应用设计和相关的应用培训, 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 信息化资源建设内容单一, 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还未在大多数学科中普及应用, 信息化技术并未充分与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效结合, 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对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率不高。
其次, 信息资源共享效率较低, 整合度不高, 利用率还都处于较低状态, 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低效的传递性, 信息化建设往往缺乏多部门合作的统一规划, 各部门各层次建设多处于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状态。
再则, 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不到位, 责任不清。对于已经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的教学资源, 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 更新不及时, 有些课程已根据需要进行了课程改革, 但配套的资源库建设却未进行即时更新, 内容已陈旧, 许多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期和闲置荒废现象。各部门往往重视利用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信息宣传等较易完成的收效快的工作, 但对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平台, 开发适合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自主学习等形式的综合利用方面投入精力不足, 教师对资源平台的使用大多局限于课件的下载、教学资料的上传, 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交互、教学活动反馈等活动, 平台的利用率和使用情况缺乏监管, 并没有切实起到促进师生教学学习的预期效果。
1.2 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功利性, 造成资源建设的浪费
许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 而是为了完成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标要求, 为了评估的需要而建设, 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攀比性, 建设目的并未从长远角度充分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设施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 不能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 往往为了建设而建设, 许多资源都是低水平设计和重复建设, 或是书本教材的搬家和简单的素材堆积, 造成资源的堆积重复。如许多院校为了充实教学资源建设, 将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任务强行布置给教师, 缺乏合理的激励措施, 一些微课、幕课的建设按照课程硬性分配建设指标, 教师在被动中完成工作, 积极性不高, 往往是应付了事, 一些不适合进行微课、幕课学习的内容也被滥竽充数地填充进来, 实际教学中很少利用, 也无法做到资源的整合和互助, 形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网络环境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资源的建设中, 大多是购买或对外部资源的引用, 依据学生特点自我开发的优质教学资源较少, 没有形成规范、高质量、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开发理念。
1.3 信息化建设与专业发展建设结合不足, 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 许多院校还未从一定高度上做好信息化建设与专业发展建设相结合, 进行特色发展的合理规划, 信息化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一直存在, 这两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往往各自规划, 分头建设, 优质的硬件资源不能及时高效地用于专业建设中, 重复建设情况也时有发生。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 大力发展改革专业建设, 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信息素养提升方面有待提升。
1.4 信息化建设中缺乏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整体实施方案
21世纪是一个强调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网络信息时代,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已不仅仅是信息技能层面的问题, 而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协作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和主动教育共同参与下逐渐形成的, 不是通过一、二门课程就能简单实现的, 学校应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氛围和建立合理的培养模式,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目前, 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建设往往有明确的整体实施方案和目标, 但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社会输送人才, 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形成促进学生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培养方案, 还有待于完善。
2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远、漫长的过程, 信息化校园建设还需从网络硬件为主的建设时期向硬件、软件资源齐抓共管的阶段迈进。
2.1 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有效结合, 努力建设数字化校园
高校信息化建设正推动着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变革, 从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应对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 成立工作小组, 做好责任分工, 将国家对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建设标准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 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重视信息化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网络体系化、教育资源管理平台互融共通等多个信息技术构建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建立高覆盖率的无线校园网络, 无线网络的建设可以节约建设成本, 突破有线网络节点限制, 加强网络应用的方便性、灵活性, 无线网络的建设是高校进入现代信息化校园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加强网络应用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结合教育教学开发网络教学系统, 开发信息交换的公共平台, 加强信息系统为主的建设, 实现信息发布自动化;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 做好资源建设的合理规划, 将其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制定激励政策, 促进教工进行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信息技术团队的建设, 做好硬件设施及软件资源的维护更新, 做好多元化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办公和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维护等信息技术服务支持。
2.2 做好信息化资源建设整体规划, 加强学生网络学习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 考虑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将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密切结合, 采取不同的网络平台支持, 促进学生网络协同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综合素质。
建设网络协同学习平台, 促进学生网络协同学习, 让学生通过网络, 于身处不同地区的网络学习者进行交流与沟通, 在互助学习中完成作业任务、课题研讨、热点讨论等, 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 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 发现学习中的新问题, 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建设交互性网络平台, 促进学生网络探究学习, 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环境,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发展的探究中获取知识,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调查、说明、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建设教学资源库, 促进学生利用资源主动学习, 教师进行课内外课程或活动设计, 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 学生根据问题解决需要和教师提供的引导资料查询相关资源库资料, 收集信息, 在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信息加以分析与判断推理, 找出问题的答案, 然后提交讨论, 在教师的监督、引导和评价反馈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对解决和探究未知领域的方法积累了经验。
2.3 完善校园网络一卡通系统的建设, 促进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
现在国内许多一流大学“校园一卡通”建设已经卓有成效, 通过身份认证, 实现了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一卡通的建设可以避免重复投入, 提高建设进度, 为系统间的资源共享打下基础。学生凭借“校园一卡通”, 可以完成网络教学学习、持卡消费、借阅图书、参与管理等所有事物, 感受了信息技术的无处不在, 在一卡通的使用中, 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对信息化设施的熟悉和使用, 为参与信息化的建设服务打下基础。
2.4 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使其成为学生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图书馆的使用除了包含纸质图书和文献资料的使用, 也逐渐过渡到更多的其它的信息资源, 如电子图书资料、图像、声频、影像、数据等数字信息的使用查询, 学校图书馆需要不断运用现代化信息来处理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 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 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系统, 进行图书馆间的区域、资源共享, 共同开发利用, 使得图书馆具有多功能、大型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功能,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给学生信息传递网络化的便利条件, 提供多种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服务, 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利用和整合这些快速发展的信息资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获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最新的资讯和最前沿的信息将越来越重要,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使用将使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快速提升, 使学生就业竞争的有力手段。
2.5 积极探索专业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相互融合促进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能够积极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融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为人才培养服务。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科技用于校企共建、专业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目前, 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 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四合一”。但资源的缺乏和企业参与的困难阻碍了这一模式的实施, 可以考虑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
①校企共建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按照企业岗位调研, 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联合开发基于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设网站, 编制教学资源, 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 形成企业和学校资源的共建共享, 学生通过这种资源共用的信息化平台网站资源进行学习, 及时了解课程内容, 了解企业文化, 熟悉岗位职责, 自主参与企业培训, 从而节省了师徒制的面对面培训时间。
②信息化技术如网络视频会议的引入, 可实现跨越校企教学的空间距离, 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场景可通过视频会议现场直接展示给学生, 一些富有经验的师傅操作技能的展示也可通过该种方式实现共享, 还可实现教师或企业师傅对学生现场操作的远程实时控制, 实现资源无时间、空间限制的共享, 实现远程学徒制, 把学徒制的现场引到学校课堂, 有限的优质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也可部分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2.6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成功与否, 除了上述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师信息能力的提升也是关键性因素, 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是教师, 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更新, 都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 学校应制定激励措施, 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尝试和改革, 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才会将信息化建设真正在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从而使学生在多元化学习方式中提升信息综合素养。
摘要: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具有信息素养的员工作支撑,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从硬件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有效结合、加强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规划、完善校园网络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探索专业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相互融合、加强教师培训几方面加强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从而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企业,高职,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 (四)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 2013 (15) :1.
[2]胡小勇.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 篇三
一、培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中
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手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响应市教育局对教师全员培训的指示,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了培训力度。我校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开展了多次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信息化校园管理平台、优教班班通、人人通、录播室、电子书包的培训等。为了使教师学有所用,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学校电子阅览室全天候开放,为教师培训后的练习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同时,学校安排信息技术方面的骨干教师随时为教师们解疑答惑,使教师提升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独立而熟练地运用网上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課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121主体参与性”教学模式是高新一小有效的课改新教学模式。“121主体参与性”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做好导学案,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将课本当中抽象的概念借助图片、动画、声音、文字,形象直观、动态地呈现给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拓展延伸的作用。而且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由于学生的认知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第三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知识的检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任务堂堂清。
三、信息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的技能得到提升。利用网络快速通道,利用优教通资源,更快更好地下载课件、教案和参考网络资源,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量节省出教师的备课时间。借助网络,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可以更快地进行信息的传送与沟通,教师可以将学生近期学习状况向家长及时反馈。借助电子书包,实现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转变现有的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学生看电子图书、搜集资料,扩大了知识面,达到向课外延伸的目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古诗文、背诵古诗文,渐渐学会创作诗词。一本本《诗韵飘香》班本教材在教师当中传看,尽管学生的语言不那么流畅,语句的工整对仗还待加强,但他们已经学会了用诗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信息技术的推广
首先,通过互联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孤立的封闭的课堂,使学生突破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材“活”起来。
其次,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交互式学习、共享课程、无线网络覆盖等,这些逐渐走进校园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正悄然改变着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电子书包有它的优势,轻便环保,易于携带,极大地减轻了学生书包的重量。而且内容丰富,灵活生动,可以用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表现形式比传统书籍更加丰富,做到了无纸化教学。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推广应用,使教育教学搭上信息化高速公路,是现在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正在不懈地探索中!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高新第一小学
4.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 篇四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纲要,提高我省护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护理部的关心支持下,2016年9月18日至19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贵州省人民医院组织的“护理信息化与护理质量内涵培训班”。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护理前辈们讲授的一堂堂精彩课程,像暗夜里的灯塔照亮了我,仅仅两天的学习,使我对护理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更新了观念、拓宽了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为期两天的学习,我感触很深,体会颇多。这次培训学习内容主要涉及几个方面:“十三五”护理战略目标制定思路、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难点、护理信息系统及移动护理信息化应用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等。开课第一课是由贵州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刘志远讲解等级医院复审标准中难点重点指导。刘处长教我们利用追踪检查法、医院信息数据做统计评价、开展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等评审方法,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大家为了评审而改进、应付工作的态度,真正从医疗环节的每一步加强管理。解读了所涉及《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涉及的章、节、条、款内容。着眼相互学习,注重内涵建设和持续改进,多措并举,积极迎评,努力达到以评审促管理、以评审促改革、以评审促建设、以评审促发展的目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丁炎明主任在“十三五”护理战略目标制定思路与实施方案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护理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护士队伍不断加强,医护比逐步提升,护士学历不断提高,护士的素质、能力和权益都在不断加强,护理服务得到改善。十三五期间护理服务领域需要不断拓展,探索长期护理,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护理事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深化医改为发展护理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各级医院要积极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推进优质护理,持续改善护理服务,通过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护理管理能力,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在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延续性护理、加强老年护理人员能力建设方面着力推进。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勇兰主任对信息化与护理质量管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护理信息化发展及其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信息化发展是护理质量改进的基础,是充分挖掘和有序整理全院护理工作量数据的关键,同时也是护理创新管理的新模式。护理信息化管理涵盖方方面面,如:护理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士绩效考核、护士长日常事务管理、科研教育管理、出院病人管理、信息交流平台等。作为一位现代护理管理者要善用当前有限的各种管理工具,实现护理质量标准化、无纸化管理。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科科长李娟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解读,从十三个敏感指标逐一进行分解,敏感指标不仅可以有效评价护理质量,而且能正确地帮助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指标推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信息化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井店一中
苏新英
阅读理解在试题中所占比例最大,即使是听力、完型填空、书面表达、选择和填空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如完型填空,如果学生不能读懂短文的大意,就无法正确地填上所缺的单词。因此,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
持之以恒,广泛阅读。
英语学习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文章读得多了,就能够培养语感,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幽默短文来读,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鼓励学生适当地选读一些地理、历史、人文知识方面的短文,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还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多了解当前的热点话题和国内外大事,细心观察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这样有助于对阅读短文的理解。例如,2006年的中考阅读理解题是一篇关于青藏铁路开通的短文,如果学生在考前通过报纸、新闻了解了此事,那么阅读这篇短文就轻松了。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不求每次阅读时间和文章篇幅很长,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读下去。可要求学生每天抽10~15分钟的时间阅读一篇短文,并且要求大声朗读,通过大声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的速度。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井店一中
平卫华
培养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至关重要。有些学生一拿到文章就盲目阅读,毫无目的,尤其是在做一些根据阅读回答问题或选择判断时总是错误百出。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首先,垒到短文后先要求学生进行泛读,了解文章大意或故事梗概;然后根据文后问题再进行精读。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这样阅读既有针对性又节约时间,而且做题的准确率也会提高。对文中的关键句子要仔细思考,重点翻译,而与文后问题无关,生词又多的句子可略读,知其大意便可。其次,阅读必须要有良好的习惯,阅读时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可对学生进行一些限时阅读训练,如在每节英语课前五分钟,以做值目的形式,要求一位同学朗读一篇短文,以求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井店一中
杨朝红
学会猜测生词,不逐字翻译。
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生词是难免的,没有必要查阅所遇到的每一个生词。猜测是阅读短文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句中遇到生词,首先根据句子大意及其在句中所处位置来猜测它的词性。如一些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名词,可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它是人名还是地名,没有必要知道其确切的含义。如在句中充当谓语的动词,可根据发出动作的主语和承受动作的宾语来猜测其意思。还有一些文中出现的生词是已经学过的词加了前缀或后缀,这种词可根据构词法的知识猜测出其词性和词义。而对于个别难以猜测词义又影响短文理解的生词,可查阅一下词典。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及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
阅读理解能力
井店一中
单爱萍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反映了学生直接应用英语的能力。在中考中阅读理解题占总分比重的1/3,也就是说英语中考总分120分,而阅读理解就占了40分,所以初中生必须认识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如何能更好的完成阅读理解题呢?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我认为:
首先树立自信心
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很棒的完成任务,不要有压力,轻松上阵。只有轻松冷静地去做阅读理解题,才能圆满的完成任务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首先,粗读全文,从整体上理解短文的大意及中心思想,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切忌人为地将短文搞得支离破碎,逐词逐句地去感知材料,看一句或几句做一个题目。遇到生词时,应学会猜词义。如果是专有名词,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它是人名还是地名,或是其他组织的名称。对于这些词不认识关系也不大,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又如有些词的词干是学过并且掌握的,只不过是加了前缀或后缀转换了一下词性或词义而已,或者是两个单词和在一起的合成词,等等,那么就可以通过构词法来分析判断。对于这些词只要有构词法的知识就能够猜测判断出它们的词性或词义了。另有一些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语气来判断它们的含义。只要掌握这些方法,就可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不至于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
阅读理解能力
井店一中细读重点,一举突破 冯晓洁
掌握阅读理解短文大意后,认真看短文后选择题,此时可选择跳读的方法。因为初中阶段大多数阅读理解题相对简单,很多选择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只要跳读短文,寻找所需正确信息,并在文中勾出重点句来,就能顺利完成选择题。
学会推理,正确解题
如果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遇到较深层次的题型,在短文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那么首先要排除自身的生活经验、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然后要冷静分析推理,研究细节暗示,推敲作者意图,理解文章寓义,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狠抓基本功,熟记单词,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其次要多朗读课文,每天早晨至少抽出15-20分钟时间,养成“天天读,大声读”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进行辅导讲评。总而言之,只要平时刻苦努力,不断总结做题方法,那么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最终就一定会产生质的飞跃!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井店一中
常瑞瑞
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
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二、要提高视读的速度,考阅读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考的是考试速度。因此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去推断。
三、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切记:一想当然,就会出错。
1.审视标题,抓住中心
试题中有的文章有标题,有的没有,拟题人是有所考虑的。标题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聚。它能给我们启发和想象,想象文章的内容和走向。这样做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能提高做题的效率。
2.浏览全文,掌握全貌
如果时间紧,至少要快速通读全文,尤其是首两段。再把标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全文的梗概便一目了然了。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井店一中
任慧敏
细读题目,抓住要点
对整篇短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要马上看短文后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选择或判断答案。要确定所需查找的信息范围,并注意所查找信息的特点。例如:如果问题或选项涉及到人名、地名,就应该找首字母大写的单词;如果问题或选项涉及时间、日期、数字,就应该寻找具体的数据。另外还要注意试题难易,应暂时绕开那些少数较难的题目,先做最有把握、最熟悉的题目,也就是该类题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文章中找到的。而对于那些要通过对文章归纳判断、逻辑推理的题目,需要再对全文快速阅读,仔细分析思考,反复比较、推敲选出正确答案。若文章短可先读短文,后看文后题目;如果文章太长,你可以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以帮助你去掉杂念,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性。要善于找关键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头一句话,往往就是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题。此外,还应该细读文章,因为有时的试题是考细节。可以边读边用铅笔做点标记,把有关的画出来。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
4.细读文章,掌握细节
这次应细品,不可一晃而过。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记录,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经过这样的处理,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会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井店一中
钟良辉
理解大意,初选答案
一般短文都设有五个题目,对那些表层理解的题目可以断然选定。对那些深层理解的题目,应再查阅原文,但决不是简单重读,应找出依据,把所答案代入文中,再确定正误。在确定答案时,对文章和题中的词语应结合上下文思考其确切意思,切忌望文生义,作出错误的判断。
复读全文,核对答案
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那些未获解答的题,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
瞻前顾后,首尾突破
对一具体问题不要局限于一词一事,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这样,可减少“钻牛角尖”和“繁琐分析”。而且,在中考试题中,即使是事实和细节题,也是“围绕或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大多数短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或议论文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常包含了全文的主要信息或基本观点;而结尾部分常是结局或结论。寓言或幽默文字的结尾也往往是点晴之笔或值得玩味之处。因此,抓住首尾往往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6.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心得 篇六
论考试,在学习形式上坚持自学、集中学习和局领导亲自授课等形式,局党委中心理论学习组每月不少于1天进行学习讨论,每周五下午为局机关全体干部集中学习日,在时间上确保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建设制度型机关。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针对目前民政机关中存在的松懈、懒散的工作作风,潍坊市民政局注重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规范人,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首先严格执行请假报告制度,规定:自10月19日起,2天内的事假、病假由个人填写《请假报告单》,科长(主任)审核后报分管局长审批,超出2天的必须分别由分管局长和局长审批方可;其次建立局领导每天出行记录、机关干部每天上班上午和下午两次签到、每周出勤情况于下周一通报制度,尤其对驾驶员进行了严格管理,对车辆停放、运转、用油、维修登记造册、每月公示通报,保证了机关用车,降低车辆费用。这些制度和措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效果良好,整个机关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建设创新型机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内容、创新政策体系、创新活动形式,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关爱功臣、关爱特困官兵家庭、关爱“小、散、远”驻军单位、婚姻登记、城乡低保、敬老院规范化建设以及城乡社区全覆盖示范市、慈善救助、民政救助直通车等活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
建设服务型机关。要继续贯彻落实“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推行“一线工作法”,促进工作在基层落实。深入开展“
十、百、千、万”活动,并继续组织开展“满意在民政”、“真情服务在民政、干事创业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作风转变。开通“民政直通车”和热线服务电话1063666,一旦困难群众需要救助,及时派人赶赴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施救,进一步提高救助效率和服务水平。
7.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 篇七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教师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需求, 许多学校出现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专业结构不合理, 教师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只依靠大规模的培训、进修显然是难以实现的。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教师定位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育界提出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 能够创建一个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集体, 大家通过学习活动, 突破个人在教学、科研能力上的局限性, 汇聚成更强大的教学科研实力, 同时还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为学习型教师团队而建立的信息技术环境能够实现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 为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新型的团队学习、沟通、合作平台。通过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形成团队整体能力。在教师团队建设中实现个体式学习向组织性学习转向, 形成新型的教学、科研能力,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 更需要建立起一个学习型教师团队可以使用的信息技术环境。
一、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形成教师团队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型教师团队, 必须要在团队中形成学习进程的长期性、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同时增强学习者的主体性、增强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创造性, 保持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数字化信息渠道为实践者提供了一种超出常规学习的非线性技术, 模块化结构。
1、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教师团队成员形成主动、持续的学习行为。
任何组织和团队都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学习和沟通行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各位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得、学习效果很容易得到展示, 形成自我鼓励, 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打破原来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消极情绪。同时,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由于各自独立型的存在打破了传统的成员关系, 新老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民主, 分析讨论能够更加具有突破性, 最终形成更加和谐的交流学习研究气氛, 有利于集体智慧的产生。
2、信息技术环境能够提供学习型教师团队所需的综合知识。
在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中, 各位教师不再是独立个体, 在学习中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专家, 重叠建设, 而是更加提倡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教师个体化的特点容易得到展现, 呈现出自己最具优势的一面, 能够有效地控制教师游离于团队之外的情况, 组织教师进行合作学习。
3、信息技术环境能够实现教师团队的沟通性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所提供的大容量信息以及民主的环境, 能够使每一个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学术兴奋点进行开拓性的学习, 关注专业前沿、热点问题, 通过团队内和团队外的沟通学习, 将外来的转化成自己的, 实现联合学习、共同研究, 形成集体智慧。对于一些重大项目, 可以实现团队内部或者团队之间的联合攻关, 形成更具有开放性的学习研究气氛, 经久不衰, 保证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生命力。
二、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构建新型团队关系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的新型关系, 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助, 甚至给以公平的评价、反思与完善, 弱化传统团队关系中的人际关系, 平等的讨论专业、教育教学、科研等问题。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每位教师都能够在学习中掌握自己独具优势的知识体系, 在合作分工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从而实现整个教师团队的成员行为改变, 能够在更加民主的环境中发挥自我, 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教师团队内最大限度的沟通和发挥, 建立起良好的团队协作分工精神。
1、信息技术环境能够使成员成为创造性个体。
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各位成员的学习既是团队学习, 又是个人学习。个人学习依托于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建立在个人学习基础之上, 个人学习要实现彼此配合, 直接或间接为达到团队目标努力。这种学习能够更加有效的展现个人的观点, 使成员在学习中能够成为创造性个体。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放, 能够成为教师团队智慧的强大支撑, 形成团队特色。
2、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建立团队内部的新型合作关系。
传统的教师沟通交流及科学研究, 一般以老带新为主, 甚至有些新人完全得不到帮助。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各类资源信息扑面而来, 只要具有一般的综合分析整理能力, 就能很快进入正确道路。同时团队中的沟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加方便快捷, 老教师对于新教师的帮助也变得简单易行, 而不再是繁复艰巨的工作, 有利于实现新老之间的良性沟通, 从原来等级分明的地位关系很容易上升为新型合作关系。新老教师发挥各自专长, 通力合作, 工作学习共同进步。
三、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实现学习型教师团队的长效发展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是融合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来进行的, 如果改革过程中出现力度不够或者其他因素, 往往会导致建设工作虎头蛇尾, 缺乏实效性。而信息技术环境可以为这一工作提供长效性保证。
1、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提供前瞻性和开放性思考。
任何一个能取得良好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学习型教师团队都是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的。前瞻思维是一种对于自身来说具有突破性的想法, 这一想法的出现也必然需要开放的视野空间, 大量的前沿知识, 丰富的领域信息, 而信息技术环境所能够提供的丰富资讯、有效获取和多元思想, 以及有效地沟通协助, 能够为前瞻思维的产生提供大量支持。
2、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实现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不断进步。
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教学与管理的改革过程, 需要持续的改进, 需要“无中生有”、“有中求变”, 同时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
3、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发展特色。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由于信息的现实性使得教师在学习中所做的创新不再是为创新而创新, 而成为更具有实践意义的“为价值创新而创新”。摒弃了表面式的高调和标新立异, 提高创新品质, 实现了学习、科研过程的从传统到现代的优良转变, 能够形成团队自己的教学科研特点, 形成新型的学习、科研关系, 从而建立起教师团队独有的发展特色, 并使之不断发展。
4、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学习型教师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能够有效地将知识进行搜集组织、储存分享, 这种知识体系的丰富和积累, 形成了教学团队的整体财富, 供团队整体进行创造及运用, 保持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
8.信息化教育学习收获心得体会 篇八
对于“教学法”,我们除了学习必要的理论,主要还进行了两次实践:每位同学都亲历了一次“说课”和一次“试教”;课堂上我们也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
在“说课”时,同学们都能清楚明白的说出要教的内容,也运用了一些教学法。而我在说课时,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同时对比其它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经验。我认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效果较好,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说课”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两点:
(一)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
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另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此,我在上课的导入时,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还要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刺激。
(二)在采用“任务驱动”发的时候要设计好任务
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四点:
1、教育性,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传授或渗透给学生的思想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内容,做到寓德于教。
2、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由浅入深、合理安排。
3、实用性,任务的实用性指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计算机的一些简单任务(如电脑绘画、文字处理、电子报刊等)。
4、开放性,设计任务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在“试教”的过程中,我结合了见习时的经念,把“建构主义”和“戴尔经念之塔”理论应用在课堂上。我想,构建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学法”的辅助。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认识计算机》的“试教”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形象教学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大家都怀着一种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用来干什么的,想亲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将学生引入趣味的计算机世界。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比喻教学法
对于刚开始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甚
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三、操作实践法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对某一方法、步骤反复实践从而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也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主要途径。例如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由于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还在培养之中,教师讲授的方法他们不一定都能理解。比如指法、鼠标的使用,如果教师只叙述,不演示,他们很难领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先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过程,接下去就让学生作相应的模仿操作,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以增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原因也是他们对科学有深厚的兴趣。根据信息技
术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形式真正的学习兴趣。
9.信息检索学习心得 篇九
通过学习信息检索,打破了我们学习的局限性,能够从更多的途径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在开通了信息检索这门课程之前,就开始涉及写论文。写文献综述论文过程中,查找资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刚开始,一般是在百度上搜,输入关键词,然后直接检索,信息比较复杂,而且有点乱,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而且资料也不全面。而且发现很多的论文下载时需要收费,后来通过介绍开始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在图书馆的万方数据上搜索,万方数据也不错,但是就算用高级检索还有太多杂乱的信息,在图书馆还可以在解锁机找一些科学心理学杂志材料,也是只输入关键词,呈现的材料也相对比较有限。
开通了信息检索这门课程,学习一些信息检索的方法,找资料比以前快,而且找的资料也比较有价值。我们可以在找到的论文后面的相关链接中找到更多的相关资料,这相关链接也是很有价值的。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国外的一些网站上搜索,如果要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得关注相关杂志,毕竟,有很多成果最先是发表在纸质杂志上,然后才被录在电子资源里的。我在查找资料方面,还是缺少方法,效率很低,今后要多多学习
来提高找资料的效率。通过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根据我们的需要将它们梳理,找出原来分散的信息间内在联系。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检索技术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以及所需的相关知识是分不开的。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还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网站,通过这些网站我们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搜到更多有价值、更符合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对以前的网站也了解的更深,比如对百度和 google,以前只用它们最基本的搜索项目,学过之后才发现原来它们有那么多的功能,比如旅游、购物、地图、翻译等等。通过学习信息检索,打破了我们学习的局限性,能够从更多的途径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还有就是对数据库的利用,数据库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要熟练地利用它还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在学习之前,我也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搜索过一些东西,认为搜索文献很简单,但是经过学习信息检索后,我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利用数据库搜索文献是要了解很多事情的。例如:要知道各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哪些特点,要抓住关键词,等等。最重要的就是抓准关闭词,因为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索出来的文献会相差很大,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这是使用数据库首先应该学会的。
以前,我以为文献、信息检索是单纯的查找,经过图书馆学习才发现以前对信息检索是一知半解。这里,每一条信息,每一篇文章都系统的归类,划分范围类型,而检索的途径也很多种,如有作者途径检索、分类途径检索等,检索式更是分类齐全繁多,如我这次选的是“张艺谋及其电影”,如
果通过分类检索,首先要查找 J--艺术,再是 J9 是指电视、电影艺术,而J90 是关于电影、电视艺术理论的。还有就是学会了利用学校图书馆内的FTP 和馆藏搜索,在这里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是否存在、是否被借出去,以及所需书籍的具体位置,并且可以有多种检索方式,在输入检索词后,可以选择检索字段,还有检索模式,例如,前方一致、精确匹配、任意匹配。还可以选择馆藏库位以及文献类型。不用在像以前那样盲目的去找,费时还不一定可以找到满意的书籍。
面对自己要写的论文或者需要的资料,我们都希望找到类似的,学习他们写作的格式和大概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有快速、及时、准确的掌握资料和信息以及情报的能力。有时候,自己也很困惑,经常迷失在资料堆里,网络里,以及好像没有穷尽的信息里,所以很想找到一个收集资料的方法,希望能够按图索骥,掌握知识,而不是让它来控制我。
总之,经过这九周的学习,我对信息检索这个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如何选好关键词这个重点、难点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的信息,尽可能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所以掌握数据库的应用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会很有好处的。到图书馆借书的时候更方便,更节省时间,信息检索的用处非常非常的大。
篇二
一、对科技信息检索的熟悉
科技信息检索能帮助人们快捷、正确、全面地获取所需知识,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我们的信息检索过程变得事半功倍,更使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飞快建设,使得信息产品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信息的产出量呈指数级增长,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当今社会生活的人,几乎天天每时每刻都与信息打交道。可能我们已经感觉到有的人做事往往轻易成功,而有些人则不易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者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能够把握较多的信息,对所做的事情能够作出正确的判定,因而他们的成功率也就比较高。反之若信息意识差,不能及时收集信息,作出的决策往往会有偏差,成功率也就不会很高。
信息检索方法是为实现检索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操纵方法或手段。检索信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图书馆仍然在使用这样的分类层次来对收躲的资料进行分类。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构建大型索引成为可能。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检索策略,既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和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检索。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计算机已是普遍,人们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的多些。
信息检索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发展的。信息检索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低级阶段我国最早出现的检索工具书是汉代的《别录》,而当时检索工具书主要是以图书目录为主,而且只为极少一部分人服务。第二是手工检索阶段,信息检索的真正发展是在 18 世纪以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大量增加,同时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文献,如图书、报纸、期刊、会议纪录等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手工检索工具――目录、索引和文摘。第三是计算机检索阶段,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也在发生变革。1946 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不久就被用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检索。第四阶段是网络检索时代,网络的出现,使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都发生了变化,使人们真正进进了信息社会。
二、对科技信息检索的收获
信息检索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它能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正确全面地查找所需信息。可以说信息检索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知识宝库的作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信息检索可进步效率,节省科研职员的时间,减少人力或投资方面的用度;获取知识的捷径和终身教育的基础知识的不断增长,正逐步加快原有知识的老化程度。有的专家以为,大学生一生所用的知识,知识百分之十左右是在学校学来得,而尽大部分要在工作中不断地获得;它帮助研究职员继续和鉴戒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或少走弯路。
在当今信息量极大、通讯业极为发达的时代,把握信息更加重要。对于治理者在治理工作中所做出的正确决策,经营者在经营方针上做出的正确抉择,商贸者在谈判中能做出正确的判定等,只要能够及时正确、全面获取信息,他旧能够获取成功。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们把握了信息检索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旧能进步我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进步。面对以前的检索,才知道那即使是成功的,也不过是信息检索中的网络 Inter 检索的一小部分,对于现在则是小巫见大巫了。而何况那是一种完全部成功的网络检索,面对的是成万上千的数据,往往
遭到我所需要的数据时,是经历了无数次的阅览及无数次错误信息的筛选,就终极找所需题目而言,那都是中辛酸的乐果而已!
对于现在的学习了信息检索的感受,是应该可想而知的了。尽管,我并没有学得很好,有很多的东西我都不懂,但我能从中感觉到很多的东西,那是自己需要长时间学习或是自己长时间都不好学的东西。然而最宠信地将我震动的是关于学校的图书馆的使用,明白了一点,图书馆的文化就是大学里文化的大部分,是最大于有别于高中学习的特点。
我明白的在深的便是关于信息检索的那种应有的气氛和氛围,素质。我很喜欢信息检索,不仅仅是由于他是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素质,使自己应该具备的!
三、对信息检索的应用
书本检索工具具有查阅方便的特点,但同时有时受出版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反映最新的资料。期刊式检索工具能反映最新的资料,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又不能全面反映资料的历史内容。查找学科方面的专题资料,首选的是专业性检索工具。由于它反映的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文献,专指性强,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要留意使用综合性的检索工具。由于综合性的检索工具能反映各个学科的内容,对于开拓知识面和视野具有极大的作用。
现代学科之间的渗透很多,查检综合性检索工具有时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国内的一些检索工具,往往采用分类进行编排,一些跨学科的文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类目中。因此,更要留意利用综合性检索工具。在检索中要留意将专题书目与综合性书目、专题索引与综合性索引、专业
数据库与综合性数据库等配合起来使用。中文检索工具只能反映国内的研究成果,因此,要留意充分使用外文的检索工具,获得世界上最新的研究动态。只有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才能使论文具有较高的水平。如对书目的查找,除查找国内的《全国总书目》、《中国国家书目》外,同时还要查找美国的 BIP、英国的 BNP 等书目,则能把握世界范围的研究动态。
在学习信息检索课的过程中,我固然对信息检索还不是够了解,把握的也不是很熟悉,但我基本能运用信息检索中的知识来查找到我想要的文章或书籍。在每次的实际课程中,我都能够找到相关的书籍,在实际中有着很好的应用。这对以后我们要写毕业论文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到了工作岗位上我们也需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学了现代科技信息检索教程后,我对自己想要把握的知识来源都有了了解,在生活中,我能通过信息检索查到我想要的资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真实受益匪浅!
篇三
信息检索,在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自己还不是很理解它所包含的内容不知道如何去运用。之前没听说关于这个,更别说运用了。心想肯定是一门很有用的知识,于是选修了这门课程,希望学到有关信息检索的知识,了解运用信息检索,为自己更方便检索各方面的信息与知识,带着期待的心情学这门课程。
刚学了几节课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悉心讲解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最起码是我感觉很有用,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这很短暂的时间把这门课学好。
数据库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练地使用它还是要进行认真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在学习之前,我也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搜索过一些东西,认为搜索文献很简单,但是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知道我先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利用数据库检索文献是要了解很多事情的。例如:要知道各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那些特点,要抓准关键词,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准关键词,因为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索出来的文献会相差很大,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所以选好关键词是使用数据库首先应该学会的。
在以前,我以为文献、信息检索是单纯的查找,经过在图书馆学习,才发现以前对信息检索是一知半解。这里,每一条信息,每一篇文章都系统的归类,划分范围类型,而检索的途径也很多种,如有作者途径检索、分类途径检索等,检索式更是分类齐全繁多,如我此次选的是“张艺谋及其电影”,如果通过分类检索,首选要查找 J――艺术,再是 J9 是指电视、电影艺术,而 J90 是关于电影、电视艺术理论的。
前几节课里,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对检索工具进一步地熟悉和试用,对于文献检索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在哪个网站检索,最重要的还是关键词的选择。关键词选的“关键”,不仅可以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大大提高了检索结果的质量,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或文献资料,总之要缩小范围,除了关键词以外,还可以检索信息的外表特征,诸如:作者名、文献出处名等。必要时还需明确所需检索的文献信息的类型,诸如:期刊论文、书籍文献、专利文献、会议文献、标准文献等,以此确定检索工具的类型。
通过对信息检索的学习,不仅让我真正懂得了信息检索的深刻涵义,更了解到怎样选择正确的检索词来构成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策略的选择。检索词选的精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
书本检索工具具有查阅方便的特点,但有时受出版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反映最新的资料。期刊式检索工具能反映最新的资料,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又不能全面反映资料的历史内容。查找学科方面的专题资料,首选的是专业性检索工具,因为它反映的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文献,专指性强,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要注意配合使用综合性检索工具。综合性检索工具能反映各个学科的内容,开拓知识面和视野。
总之,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信息检索这个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如何选好关键词这个重点、难点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更多的信息,尽可能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所以掌握数据库的应用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会很有好处的。到图书馆借书的时候更方便,更节省时间了,信息检索的用处真大。
10.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 篇十
1 当前,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面临的问题
1.1 思想理论认识准备尚不充分
学习型党组织是以党员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最终以其素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目前, 国内对于学习型组织理论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仅凭对字面意思的理解, 把学习型组织简单的理解成为对组织成员的教育与培训[1]。很多单位把创建活动看做是日常工作加上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帽子或标签, 形成“泛化”的态势。同时, 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颇和误区, 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 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2], 缺乏学习的紧迫感。由此可见, 缺乏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就不可能在实践中真正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1.2 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具体的创建活动中, 这却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因此往往出现难以贯彻实施的尴尬局面。到目前为止, 我们党对长效学习机制的建立还处于探索阶段。例如, 在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没能给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监督机制方面, 缺乏求真务实, 忽略了实际效果;激励机制方面, 缺乏必要的保障, 没有将学习列为业绩考核、晋升和提拔的考察方面, 没能有效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 将学习转化为内在动力。在具体工作中, 我信息所党组织制订了一些学习制度, 如安排每周三下午为固定学习日, 各支部按照要求进行政治理论学习, 但在具体执行时, 存在走过场现象, 往往因为与业务工作发生冲突而延期或者取消, 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1.3 缺乏创新性学习观念
其一, 学习意识不够浓厚, 学习观念落后。有些党员干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仅流于表面形式;有些党员把学习只看作是知识和信息的再获取、再吸收过程;把学习与工作相分离, 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些观念都不利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立。其二, 学习面窄。在学习过程中, 有的党员干部一味强调业务知识的学习, 造成知识面比较窄, 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全面提高, 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三, 学习方式有待创新。缺乏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的特色学习方式, 无法真正调动党员学习的积极性, 没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1.4 党组织成员民主意识、民主建设有待提高
民主制度的建设是党员发挥主动性的重要保证, 而目前在一些党组织中民主制度尚不健全, 党员在党内民主实践中缺乏热情和主动精神, 民主生活意识淡化。在这样的观念支配和氛围中, 党员虽然有了一定的权利、义务观念, 但二者尚未有机地统一起来, 导致党组织的民主生活气息平淡。
1.5 忽视党组织自身的许多优秀传统和特点, 忽视本单位的实际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不断创新的政党组织, 从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并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成功地指导了伟大的中国革命。我们党历来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注重求真务实和理论联系实际, 始终把党的建设理论落到实处, 这些都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而我们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 没有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 而是直接套用理论, 致使学习型党组织失去了根基。
2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与途径
2.1 提高对学习的认知,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对于我们的党和党的干部来说,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有高的理论水平,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 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所以, 抓好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工作是各级党组织重要任务, 要真正把干部的学习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确立发展依存于学习的理念, 学习不仅是个人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单位事业进步和发展需要,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发展。二是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来适应新环境、新形势和新挑战, 做到终身学习。三是确立学习与工作相辅相成的理念。把学习融入工作中, 把工作当作学习的过程, 并将学习转化为不断完善自我、开拓创新的动力。四是确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活动是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需要我们结合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来创新、发展,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3]。
2.2 科学选择学习内容和载体, 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要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必须在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从实际工作出发, 结合自身特点, 科学选择学习内容, 使党员干部树立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 时刻从集体利益出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并且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深入学习研究本职业务, 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 增强研究解决重点实际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学习载体, 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原有学习载体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学习载体, 通过对学习载体进行灵活多样的设计和拓展, 满足各个层面党员干部的学习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媒体技术, 拓展学习空间和学习形式, 增强学习效果, 为组织学习和党员个人创造便捷的自学条件。
2.3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学习长效机制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责任机制。根据“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切实负责好“组织、指导、保障、督促”等方面的责任, 确保党员干部学习落到实处[4]。建立学习反馈制度, 定期听取和分析学习动态, 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做到每周集中学习一次,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总结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 作表率。二是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采取灵活的形式, 对党员的理论学习态度、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理论应用于实践情况、学习任务的执行与完成情况及政策落实的质量与效果进行定期考察与评价。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必须把学习作为判断干部素质和实绩的重要内容, 把学习与干部晋升和工作考核结合起来, 把学习从“要我学”、“被动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学”。同时,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通过对先进事迹和先进党员的表彰和宣扬, 在党内营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2.4 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 强化学习应用于实践
学以致用与用以促学, 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良性循环。根据我单位的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党组织自身的作用, 灵活采取相应方法来学习。以学用相长为目的, 进行“应用式”学习[5]。在学习过程中, 逐步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实际能力, 努力做到学习成果向思维模式和综合素质的转化。让党员干部感到每参与一次活动, 就增长一个方面的知识;每解决一个难题, 就掌握一个方面的技能;每完成一项任务, 就精通一个方面的业务。同时, 以困难攻关为主线, 进行“研究式”学习。学习贵在运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围绕实际, 勤于思考, 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和素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 注重团队精神, 培养合作意识。
3 突出三个重点, 推动卫生信息事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 着重做好“三个增强、三个提高”, 推动卫生信息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卫生信息服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树立卫生信息服务机构新形象, 我们强化卫生信息服务行业作风与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 做到明确职责, 狠抓落实, 强化监督;通过经常督促检查, 使制度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责任制, 确保制度的真正落实。认真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党支部与各位党员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治理责任书》, 信息所与各科室、科室与员工相继签订了《行风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责任书》, 以制度和规定告诫、警示卫生信息服务人员的行为。二是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卫生信息服务质量。坚持利用每周三下午为集中学习日, 交叉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每位同志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交流经验与心得。通过学习, 不断提高政治与业务素质, 同时定期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 通过考察学习, 我所员工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工作热情不断提高。三是增强所文化建设, 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我所“以创建和谐院所为目标, 以提高思想水平、文化品位、人才素质”为重点, 积极推进所文化建设并提出“至德、立信、博学、拓新”的所文化精神。在构建和谐院所进程中, 党总支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 进一步发挥群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所以尊重人为出发点, 建立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依靠人等工作模式, 使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 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力正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群山。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阻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 2008, 23 (10) :25-27。
[2]刘英辉。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 2010 (4) :83-84。
[3]施佩刁。关于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 19 (4) :18-20。
[4]张化斌。关于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0 (4) :39-40。
11.法制建设学习心得 篇十一
今天(12月10日)上午,何主任在广播上给我们讲法制教育讲座,讲得非常精彩。
他主要讲了怎样做好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比如校园内的安全问题,上楼和下楼时要靠右走,不要争先恐后,否则很容易会摔跤。还要注意饮食问题,甲流高峰期不要吃生的饭菜、瓜果……小摊的食品不要吃,因为非常不卫生,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还要追交通安全,平时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马路不要嬉戏、打闹,不要分心;坐公共汽车时不要你推我,我推你,这样会影响司机开车。还要主动让座给老人家。还有要注意陌生人,遇到事情要机智、勇敢,有陌生人敲你家门不要开门,不要请外人到家里吃饭,你卜认识的人不要跟他走,有陌生人叫你,你不要相信他。
何主任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得头头是道,也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何主任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12.建设高效团队-学习心得 篇十二
通过学习“建设高效团队”课程,我对于团队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我认为公司要持续发展,要不断提升业绩,需要建设高效的团队作为支持。同样只有公司不断发展和进步,团队成员才有发挥能力、一展所长的平台。那如何将我们的管理团队打造成一支高效团队呢?通过学习和理解,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我认为建设高效团队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高效团队要有共同目标。
企业创建之初,因为创业者都是因为志同道合走到一起,很容易确定共同目标。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整个大团队将会由很多小团队(部门)组成,如何将团队的共同目标传达到位,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理解认可这个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明确企业发展的长期使命,并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宣导,通过各级团队领导者的言传身教,将企业使命持续不断的传递给每一个团队成员。并能过组织团队活动,确立他们的集体认同感。让每个团队成员在加入团队时就知道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期望的结果是什么,目标明确才能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作,才能推动团队健康发展。
其次,团队成员要集体协作。
角色分工和任务协调是实现高效运作的关键。团队成员必须采取合作的态度,而且他们的行为应该体现出他们是紧密合作的,这就是团队精神。高效团队的成员应该使用通用的专业术语,统一管理语言,才有利于沟通交流,能更快更准确的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另外,高效团队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团队成员各有所长,他们可以独立完成自己专门负责的工作任务,但是又不会各干各的,而是在工作需要的时侯能够通力合作。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安排自己工作的权力,但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愿意与彼此进行沟通,分享问题和解决方案。高效团队的成员之间既要紧密联系、团结协作,不断增加团队凝聚力,又要避免群体思维倾向,所以要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发表新观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高效的团队要有团队领导者。
【信息化建设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现代护理信息系统建设学习心得体会09-0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学习心得09-03
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09-03
2023暑期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心得06-14
信息技术素养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0-12
信息化建设总结06-11
信息化建设汇报07-13
部队信息化建设08-05
信息化建设材料09-01
工会信息化需求建设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