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共8篇)
1.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篇一
同志们: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在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怀憧憬的时候,市委决定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暨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表彰大会,学习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表彰全市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研究部署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年底,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春节以后,中央举办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接着省委也举办了专题研讨班并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定决心。在今天的会上,市委将对三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进行隆重表彰,晓亭、为加同志还将就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安排。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立足基本国情、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更快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认真贯彻。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总抓手。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快了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不断强化“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论断,进一步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央立足于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总体判断,适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形成了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更完整、更清晰、更科学的思路和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想,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面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发展和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注重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仅注重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注重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带动;不仅注重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不仅注重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注重谋划长远,建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标志着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从更多地立足于农业和农村本身向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转变,工作部署从更多地注重单项突破向总体推进的重大转变,发展目标从更多地注重农民收入增加向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变,必将给广大农村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重大变革,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首先,从我市实际情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我市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人口在全市总人口中占75%,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目前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4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5.6个百分点,农村整体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小康。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更为滞后。因此,我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更低、难度更大、任务更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进一步提升“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性,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其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与全国、全省一样,我市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520元,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2.3:1(全国为3.2:1,全省为3:1),但我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7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66元,反映出我市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较低,我们同时面临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总量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艰巨任务。我市区域发展同样不平衡,发展较好的峨眉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43元,而最低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只有1956元,差距达到2倍。农村内部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同一县域、同一乡镇,人均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之外,区域差别和农村内部的差别也比较明显。只有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全面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别,才能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当前,影响我市农村发展稳定的矛盾大量存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不断增多,协调处理涉农利益关系的任务十分繁重。比如,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工程建设等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既影响稳定,又制约发展。此外,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失地无业农民、移民等特殊群体数量比较庞大,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繁荣我市农村经济,加快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总体思路,提出并实施了推进产业化、实行标准化、提高组织化和转移富余劳动力的“三化一转移”工作举措,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我市农业产业化对农户增收的带动面达到55%,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39元。我们经过多年经济结构调整,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18.3%,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52.4%,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总体而言,XX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但是,从经济工作的全局来看,发展不够和后劲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其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较大等矛盾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为农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特别是随着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必将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奋斗,我们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树立长期奋战的思想。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紧密结合实际,切实做到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坚持工业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努力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抓住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关键,农民增收是核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要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加快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一要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一转移”。农业产业化是构建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增特色、创品牌的思路,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强的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突破。要坚持“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抓好骨干龙头企业建设,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鼓励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要大力提升现有国家、省和市重点龙头企业,特别要抓好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打造知名品牌,增强竞争优势。在“十一五”期间,要努力打造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要立足资源优势,依托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的产业化加工项目,努力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面,到“十一五”末,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要努力达到50%以上。要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扎实搞好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产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力争全市80%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到纯收入的70%以上。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抓手,也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2005年,我市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增长15.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要重点抓好技能培训,提高针对性,扩大培训面,着力解决农民缺乏专业技能,外出务工困难,务工收入低的问题,使劳务输出成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二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扩大农民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剩余时间多的问题。农业本身的就业容量非常有限,扩大农民就业,必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大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最大程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事实表明,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就比较高,增长也较快。比如我市县域经济相对较好的市中区、峨眉山、沙湾、五通桥和夹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一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最为现实和重要的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坚持工业强县,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尤其要加快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切实增强城镇对农民的吸纳能力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力。要坚持三次产业互动和城乡经济相融的思路,进一步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三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去年我市第一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52%,依靠种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当前的现实选择。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种粮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要紧紧依托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和组织化,围绕林竹、畜牧、茶业、蔬菜、中药材五大产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优势产业和优质农产品的比重,特别要进一步突出林竹、畜牧、茶叶产业发展,运用市场手段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质农产品集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提高比较效益。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改善生态环境。
(二)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能力弱是城乡差别的突出表现,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变这一落后面貌。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不仅要缩小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更要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上的差距。要树立抓农村基础设施就是抓农村生产力、就是抓农村发展的观念,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促使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明显改观。一要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和能源建设。目前我市已经实现乡乡通公路,通公路的村达到95%,但硬化率不到10%,还有108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因此,乡村公路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从今年开始,市上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区县也要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全市要新建、改建1000公里,其中硬化300公里,各地要引导农民加大投入,力争多建多改,尽快改善农村特别是丘陵、山区和民族地区的交通条件。要大力实施红层找水工程,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进一步完善农网改造,特别要立足农村实际,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二要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要科学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中衔接好新村建设用地问题,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要注意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愿意,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不能一刀切,搞成千村一面,更不能一哄而上,盲目铺摊子。要积极引导农民加大投入,大力推行“户办工程”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环境。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效,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小流域治理,切实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三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和三江流域堤防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土,扩大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标准良田面积,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增加农业生产资料,拓展发展空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既要靠政府投入,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全面免除农业税的新形势下,要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原则,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新型农民,既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还要追求进步、遵纪守法、团结群众、乐于助人,热心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外,还要全方位地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切实保证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继续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校校通”工程。要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推进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努力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要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抓好乡镇卫生院改造和新建,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以县为龙头、乡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同时要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下力气抓好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供硬件支撑。二要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建工作,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要大力挖掘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本地乡土人才,扶持发展各种文化团体,积极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和群众性艺术演出,充实、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文明新风。三要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基层干部要适应农民群众民主意识增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新形势,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方式,动员组织农民积极投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促使农民增强法治观念,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为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环境。
(四)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保障,也是落实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坚如磐石,与基层组织是否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群众是主体,干部是关键,没有全市广大基层干部的真抓实干和艰苦奋斗,新农村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我市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能够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发挥作用的,近年来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继前年表彰19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之后,今天市委将表彰3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他们都是我市基层干部的先进代表。但是毋庸讳言,我市相当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明显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在关键时刻缺乏应有的坚定性和战斗力。有的同志面对利益关系,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问题时,不能正确把握,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失去群众的信任,无法正常推进工作;有的同志为了一己私利甚至站到党委、政府的对立面,关键时刻不能为我所用,起了很坏的作用。因此,第三批先进性教育要在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上狠下功夫。区市县委要切实抓好乡村组三级干部队伍建设,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的实际状况,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和基层工作的关键,岗位非常重要。乡镇党委书记不强,工作不仅抓不上去,关键时候还可能出大问题。在乡镇党委书记的选配上必须强调三条。一是政治上要强。乡镇党委书记必须有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立场,任何时候都要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同时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形象,做到与党同心、与群众贴心,真正成为党在农村的执政骨干。二是抓发展的能力要强。乡镇党委书记缺乏领导发展的能力,工作就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也很难赢得群众的真心支持和真诚拥护。建设新农村,对农村基层干部抓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乡镇党委书记一定要努力做到懂农业、懂农民、懂农村、懂市场,抓农村经济发展要有思路和办法。三是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要强。基层面临着大量的问题和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乡镇党委书记要配强,村支部书记也要选好,对其他村组干部的选任,在尊重和保障群众民主选举权利的前提下,也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确保组织资源始终掌握在我们手中。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大力发展青年党员,注意培养吸收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青年农民入党,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乡镇干部长年奋战在第一线,工作任务繁重,面临矛盾繁多,工作条件艰苦,我们一定要更加关心爱护他们,支持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待遇,积极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励他们立足基层,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努力干出一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三、加强领导,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当前,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党委、政府加强指导、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结合地方和部门的实际,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新农村建设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力求有所突破。
(一)健全工作机制,科学制定规划。
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头绪较多,必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服务者,要切实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搞好组织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具有深入、持久的生命力。要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和阶段性工作目标。各地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尊重规律,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抓好试点示范,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规划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阶段,应该各所侧重,经济上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基础设施特别是村庄建设不能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坚决防止增加农民负担,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二)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和省委对农村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按照要求积极推进,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要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等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税费改革后,乡镇的职能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要通过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乡镇的职能定位,严格控制乡镇编制,提高运转效率,切实增强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中央和省委要求乡镇机构编制五年内只减不增,各地一定要执行到位。要高度重视乡镇债务问题,市委、市政府一再强调要严格控制乡镇债务,坚决禁止乡镇举债搞建设,各地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要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体制,确保乡镇运转的基本经费保障。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失地无业农民、移民和农村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要进一步改革农村户籍制度等限制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促进城乡经济互动相融。
(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建设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中央明确提出,今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省委在加大投入上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我们也要适应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相应地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对农业的投入将在去年基础上翻一番,区县也要增加支农资金。政府投入的方向和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等公益性建设项目,而农业生产、农民建房等事情,应该主要由农民自己来投入。要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尽可能地把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资金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拓宽社会参与渠道,通过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手段,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建设新农村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事业,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工作艰巨、涉及面广,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结合部门特点和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推动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要切实抓好宣传发动,促使干部群众加深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特别要注意宣传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事例,增强示范和带动作用。要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全市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篇二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集团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七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团结带领广大员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通过实施集团发展战略,“抓运营、调结构、创模式、强执行、促转型”,努力将应对后金融危机的过程,转化为推进集团发展上水平的过程,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过程。一年来,集团战略转型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有序进行,经营质量稳步提升,效益逐步增长;金融、地产“两翼”取得开拓性进展,集团全年销售总额、进出口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指标。
一、生产经营情况
2010年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7.6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进出口贸易总额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完成年度经营计划的106.9%。利润同比增长18.4%,圆满完成国资委2010年度下达的考核指标。
二、主要工作特点
(一)稳增长、调结构,业务转型有序推进。
全年进口增幅超过出口9个百分点,大宗商品、大客户数量进一步增加,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10%,自主品牌出口同比增加20%。丝丽国际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筹备广东-俄罗斯贸易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展示、清关、销售、仓储、结算的完整服务,加快推进业务转型;纺织股份优化提升“大客户”经营模式,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和供应链组织者角色,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狠抓经营风险防范。进一步强化了对风险管控的组织和机制建设,各企业结合自身业务情况,从制度、程序、监管等层面强化风险防范。
(二)发挥优势,立足广东,辐射南中国,产业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协助和推动省内茧丝绸行业行政管理职能、尤其是蚕桑业管理职能落实到位,发挥蚕桑业在县域经济、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致力于建立全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维护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在国家茧丝办、省茧丝办的支持下,集团关于建立我省省级厂丝储备制度的建议,得到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为推动行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我省茧丝产业发展。各蚕种生产企业根据集团部署,认真做好蚕种生产,抓住去年茧丝价格大幅上扬,蚕农普遍增收,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的有利时机,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省力化经营,积极发动蚕农做好桑园管理,巩固我省蚕桑发展。
打造南中国茧丝绸产业带,西进南拓战略取得新进展。在整合我省蚕桑资源,加强粤桂、粤湘联动的基础上,积极部署海南蚕桑发展。琼中全县桑园面积达2.3万亩,成立了海南中丝公司,配套的蚕桑科技园建设已初具规模,蚕桑业被列入海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汪洋书记、华华省长12月底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赴海南考察期间,两省书记、省长对我集团在海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两翼”项目取得初步成效
强化跟踪管理,各项目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三亚项目、始兴项目一期实现较好收益;保亭、成都、顺德中丝园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阳普医疗成功上市后,实现部分较好回报。抓住“三旧”改造机遇,积极盘活资产。
(四)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执行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建立健全集团多层级的会议纪要制度和督办、催办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跟踪检查;建立集团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规范投资程序,增强对外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修订了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和外派人员管理规定。
二是落实发展战略,深化企业改革。纺织股份结合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形势变化,推进自营业务整合,加快公司专业化发展;雷州国宝源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激发了企业活力;医保公司通过投资阳普、固志等企业,逐步完善医药科研、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综合实力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五)重研发,强品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完善集团“技术研发品牌中心”架构,增设了八个分中心,充实技术研发力量;丝丽国际创新内销模式,成功与广州大学设立我国第一家体育产、学、研概念店。“丝丽”、“庄姿妮”、“雅迪斯”等品牌国内销售店(柜)达250多家,品牌产品内销达4亿多元。
(六)加强党建工作,营造和谐氛围,推动集团转型升级
一是认真做好集团公司党委、纪委换届工作,严格按照党代会的相关程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对口扶贫村人均纯收入从去年的1785元增加到2481元,增长了39%,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二是认真落实监督职责,通过纪律教育月、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安全维稳工作。
三、工作体会
回顾2010年,我们在应对后金融危机中,经受了重大考验,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四点体会: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寻求推动集团快速发展的新思路、新做法,才能扫清障碍,取得发展新突破。
(二)不断探索经营模式创新,逐步摆脱传统粗放经营模式的束缚,积极调整贸易结构,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才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持之以恒抓风险管理,警钟长鸣,落实“三个到位”,即风险管控认识到位、组织措施到位、检查落实到位,才能有效避免重大失误,保障企业安全运行。
(四)坚定不移推动集团发展战略与管控体系落地,统一思想认识,做到有思路、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强化执行力建设,才能确保集团战略转型扎实推进。
2011年工作部署
2011年集团的主要经济指标是:
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其中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桑园面积88万亩,蚕种110万张,以上指标均力争增长10%以上。
2011年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以汪洋书记对集团的批示精神为动力(汪洋书记在集团的报告上批示:“十一五”十分不易,成绩斐然;“十二五”继续努力,再上台阶),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坚持贸工农一体化,推进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建设“幸福丝纺”。
为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1年工作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发挥优势,做强做优大贸易链业务
(一)突出贸易结构调整,提升经营质量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一是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做强做大丝、绸等主营产品的出口;二是培育牛仔、童装、毛衫、家纺等核心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机电类、轻工类等大商品,积极培育医药、文化等新兴产业商品。同时,紧紧把握我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快调整贸易结构,大力拓展进口、内销业务。
(二)突出抓好工业板块经营,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依托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贸易出口的带动作用,结合广西蚕茧生产优势,加强“两广联动”,形成厂丝经营的新优势,增强行业经营的话语权。成立广东省省级厂丝储备中心,推动茧丝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突出整合资源,完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
茧丝绸产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省政府以粤府办1号文的形式下发了《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对于做大、做强、做优茧丝绸产业,全面提升我省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省府办1号文阐述了推进我省蚕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要加强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创新经营模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蚕,提升蚕业发展水平;强化综合开发,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加强蚕种质量监管,维护桑蚕市场秩序;加快发展下游产业,提升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多渠道筹措资金,运用奖励补贴等多种形式,保障蚕桑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省府办1号文精神,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巩固、发展、壮大现有蚕桑生产基地,以百亩千亩连片、专业村镇为依托,全面提高蚕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从源头抓好蚕种质量,加快培育适合广东热带亚热带条件的桑蚕新品种,实现桑蚕种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的新突破,确保我省蚕种在华南地区的领先水平;三是以培育龙头企业为目标,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四是充分挖掘和发挥桑蚕资源在食品、保健、医药等方面的价值,提高加工水平,拓展保健饮料市场,横向延伸桑蚕资源应用的产业链、提高茧丝绸业综合经济效益。
加快拓展产业发展腹地。继续加强对广西丝绸集团的支持,把企业做强做大。继续提升湖南丝绸集团的平台作用,加快搭建海南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平台,形成以琼中为中心,辐射中部山区县市的蚕桑产业布局,谋划建设海口总部基地。云南省有发展茧丝绸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要加快推进粤滇茧丝绸产业合作项目。
二、力促转型,加快“两翼”发展
对内和对外并举,全力做好在手项目。以推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为实现集团“十二五”规划目标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推进海南保亭、始兴、成都中丝园项目,茂名大厦、阳江商贸城、南海桃园商贸城要加快建设;积极做好海岛中丝园、顺德中丝园及惠州项目前期工作。“三旧改造”要有突破性进展。加强资本运作能力。
三、强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充分发挥技术中心优势,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充分发挥技术中心作为集团创新主体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载体的功能,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丝源集团技术中心要积极争取认定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组建技术支持中心,作为纺织服装自营业务的支持系统,支持做大做强自营业务;进一步加大对新药研发中心的投入,尽快申请省级技术中心,创造条件申请建设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
(二)强化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模式
落实集团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品牌技术中心优势,统筹产业链上中下游品牌发展,提高设计研发的能力。继续加大“丝丽”、“雅迪斯”、“庄姿妮”等品牌的营销渠道建设,到年末新增专卖店50家,使集团在全国的专卖店数量达300家,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四、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扶植优质资源做强做大,培育上市平台。加快整合资源步伐,打造主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的专业化集团,积极培育企业上市。一是整合集团茧丝绸资源,加快做强茧丝绸核心业务;二是抓住国家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重点培育医保板块上市;三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同时,探索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向上、下游产业拓展,围绕主业实施相关多元化。
完善二级企业的股权结构。通过优化股权,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对集团内部带有普遍性的企业加以推广,切实做好集团深化改制工作,推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五、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执行力
强化财务管理。利用财务结算中心,加强资金统筹管理,克服资金紧缩等困难,合理制定融资策略,确保集团战略转型和正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通过与省国资委对接企业动态财务监测系统,以及在ERP系统建立健全风险评审系统,突出财务监管的过程监控,有效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控制风险和减少损失。
加强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国资委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以打造管理驾驶舱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完善ERP、OA及HR系统,建设统一的协同办公门户平台;做好HR系统薪酬管理、人才管理、教育培训等功能模块的应用与开发。加快推进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争取在年内完成接口开发工作,确保与国资委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顺利进行。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为“两翼”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向集团重点业务和转型新业务流动。四是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六、加强党的建设,为完成集团各项工作提供政治保证
3.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篇三
今天,我们隆重表彰在全省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对于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全省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省文化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文化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我省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成为全国唯一的“示范省”,并荣获2009年度“文化部创新奖”。
——文艺创作演出成果丰硕。创作了《李二嫂改嫁》、《奇袭白虎团》、《红嫂》、《丰收之后》、《苦菜花》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方荣翔、王玉梅、郎咸芬、张春秋等一批成就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先后有20多个剧目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十大精品剧目奖”、“文华大奖”等奖项,一大批美术、书法、摄影、相声、小品、曲艺、音乐、舞蹈等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
——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国家级、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分别达到29个和72个,民间艺术之乡49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今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为国庆60周年和第十一届全运会营造了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文化竞争力与影响力明显提升。尤其是通过成功举办全运会,充分展示了齐鲁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提高了山东文化的软实力。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拥有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8处,世界遗产3处,文物藏品130多万件。先后有14项考古发掘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120项,有9个单位和618项古籍分别入选“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近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正在崛起,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发展到6家和71家,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成为全国四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临沂、潍坊、威海、烟台、滨州等市建立了三局合一、统一执法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省、市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3家县级院团完成了整体改制。
——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完善。网吧管理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运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文化市场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聪明智慧。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自觉承担起先进文化建设的崇高使命,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充分说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队伍,是先进文化和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志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发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号召,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最近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创造新业绩,推进文化建设实现历史新跨越。
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推动文化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二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责,力量再集中,措施再强化,投入再加大,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抓好文化重大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基层农村文化设施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统筹搞好城乡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要以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繁荣发展我省艺术事业。中国艺术节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会。经国务院批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在我省举办,这是推动我省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机遇。我们要以筹办艺术节为契机,精心筹划、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着力抓好场馆建设和剧目创作,努力建设一批现代文化设施,产生一批优秀作品,培养一批艺术人才,把文化强省建设提升到一个“有硬件与软件发展实力、有历史与现代文化影响力、有率先发展号召力”的新水平。
四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编制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和优秀文化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搞好文化市场管理,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五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的部署要求,全面展开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工作,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尽快建立起三局合一的统一执法体制。
六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切实把文化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深化用人机制改革,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要重点建设好四支队伍:熟悉现代文化发展规律、具有开阔视野、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驾驭全局、真抓实干的领导干部队伍;情操高尚、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队伍;既懂文化、又懂现代经营管理的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熟练掌握现代科技、创新意识强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
4.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篇四
在这个美丽的金秋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共同庆祝第31个教师节,表彰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先进单位。首先,我代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教育正在稳步崛起,必须增强信心,趁势而上。
人与社会的发展是两个相辅相承又亘古不变的宏伟课题,社会的发展包罗万象,人的发展承载一切。因此,古往今来,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始终把教育放在极其重要而特殊的位置。一个国家、民族如此,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同样如此。除此之外,***教育之重要性还有其特殊的背景,这个背景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有社会的,也有教育本身的。这个原因我以讲过多次,大家也是感同身受的。时至今日,***教育的大背景依然存在,但我想说的是,形势已大不相同了。这个不同并非今年高考有了大的突破,也不是义务教育有了大的飞跃,而是我们的教育已经站稳了新的台阶,步入了新的阶段,我们足下坚实、羽翼渐丰,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去憧憬更广阔的天空,去奋斗更美好的未来。这种感觉不是一次偶然的成绩能带来的,这是全县教育人和各级各界一步一个脚印,历经坎坷、。
突出。教育已成为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成为迫切需要我们办好的公益事业。从外部发展形势看,我们与周边县区还有较大差距。从内部制约因素看,影响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突出表现在:一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农村基础教育薄弱,部分农村小学教学水平较差,教育教学管理亟需加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压力大,超班额、超大班额问题严重。二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名优教师相对较少,缺乏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和领军人才。三是教育教学管理仍需加强。一些学校管理不够规范,在教育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不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部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抓得不紧、抓得不实。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狠下功夫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迎难而上,奋勇争先,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教育事业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统筹、和谐发展的理念,突出教育质量核心地位,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群众信赖的教育。
(一)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教育承载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梦想,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的教育如何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关键还在于转变教观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办名校、出名师”的目标,坚持用改革的方法推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要敢于向高的攀,勇于同好的比,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办学理念,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我县教育的亮点和特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体、音、美等薄弱学科评估测试制度,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快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紧紧抓住当前良好的政策机遇和市场需求,走“校企合作”的路子,整合培训资源,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要持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教师准入、资格认定和培训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评价、竞争和淘汰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要着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导向,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切实加强困难群体教育工作,完善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的教育政策,真正让每个孩子都有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
(二)加快项目实施步伐,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追求,学龄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很多农村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家长还住在县城陪读,下了很大功夫,也导致了城区幼儿园、学校人满为患。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口流动的趋势,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和幼儿园布点规划,加快城区幼儿园建设步伐,尽快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改造,有效缓解群众“入园难”和城区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为群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及时捕捉政策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主动跟进,努力作为,加强沟通衔接,积极争取教育项目资金,充分吸纳社会资金,整合教育项目资金,为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供投入保障。二要加快城区学校扩容建设步伐,扩大城区学校教育资源,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解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三要推动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要结合农村薄弱化学校改造,实施农村中小学操场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同时,要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数字化校园网、校园电视台等各类设施设备,抓好学校幼儿园绿化、美化工程,确保办学条件逐步达到标准化要求。
5.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篇五
话
(2012年9月10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第28个教师节。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身上,在来到会场接受表彰的80位教师代表身上,我感到我县教育大步前进充满希望和力量。在此,我向受到表彰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节日的慰问,向关心支持我县教育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等会儿,某书记将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三层意思。
一、实事求是地总结成绩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帮助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带领指导下,全县教育人以“提升教育形象,创办满意教育”为目标主线,按照“树权威,强管理,优形象,提内涵”的工作思路,改革创新,团结拼搏,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具体表现为:
1.最直观的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重大建设全面完成,2009 年以来,中央投资6190万元,建成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程47个;2010年以来,中央投资661万元,建成我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6个。争项引资富有成效,我县成为全市今年唯一获得“湖南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区县。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完成了一中综合楼和操场建设,以及詹乐贫中学和东正街小学教学楼等项目;二中、詹中校门顺利南开。合格学校稳步推进,2008年以来,共投入6211.5万元,建成合格学校50所。设施装备不断改善,2008至2011年,我县统筹500万元,各校自筹710万元,用于“班班通”建设、电脑室新建或改造等;目前我县所有乡镇中心学校均开通了校园网;一中由于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硬件装备较好,网站水平较高,成为我市唯一的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9月28日将代表湖南省参加教育部在深圳举办的展示会;南岳路实验学校、詹乐贫中学有望率先建成“班班通”。
2.最欣慰的是,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大力推进名校名师工程,坚持开展“魅力教师”、“师德标兵”、“教学能手”、“四个十佳”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推介名优教师、班主任和管理骨干;2010年以来,在县教育信息网上推出“月典型学校”。县一中2009年通过了省示范性高中验收,县二中2010年获得了全市同类高中综合办学水平评估第一名,县五中2011年综合办学水平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三,县詹中成为全县初中窗口学校,南岳路实验学校成为全省知名小学,龙池实验中学成为了全市民办教育亮点,在2011年全市一般高中综合办学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先进教师典型不断涌现,有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中马云老师,国家级优秀教师月明潭刘建春老师,省级优秀教师一中胡蓉老师、二中熊伟君老师、施白云老师等,以及一大批市县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株木山的邓振炎、月明潭的刘建春等老师的事迹将推荐到省市媒体进行宣传,洋淘湖中心学校的曹美跃老师的事迹被《三湘都市报》、《湖南教 2 育》、《常德教育》等媒体争相报道。湖南龙阳助学基金会对优秀教师群体给予了极大关注,连续两年对全县遴选出的“扎根农村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表彰。
3.最实在的是,教育公平得到彰显。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四年来,争取中国爱心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新猎鹰集团、湖南省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湖南龙阳助学基金会等单位团体捐助500多万元,用于援建岩汪湖等乡镇学校,资助千余名学生。认真办好惠民实事,2008年以来,县财政共投入616.41万元,为义务教育新生配备标准课桌椅44190套,让孩子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上学不用自带课桌椅的便利;学前教育公办园和普惠园建设,合格学校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均在加紧进行,并能如期完成。持续开展结对支教,2008年以来,在严控教师逆向流动的同时,大力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共选派233名城区及高中教师到农村学校对口支教,对支教教师提供优惠政策;努力推行部门结对支教,2009年以来,全县有75个单位结对帮扶学校,给予结对学校物资和资金支持总额337.9万元;成效显著的单位有县农业局、烟草局、财政局、人社局、政府办、城投公司。
4.最可贵的是,工作局面保持稳定。安全工作有新成效,教育系统人员多,摊子大,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做好安全工作担子很重、责任很大。我们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开展联合行动,强化各种整治,有力地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营造了安全的教育环境。通过保投入,强协调,各乡镇学校安装了150个摄像头,95名校园保安全部到位,校车公司化营运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信访维稳有新进展,由于各种历史和政策原因,原民师、水产幼 3 师班、05级师范生家长上访问题层出不穷,但教育局和各学校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畅通诉求渠道,强化包保稳控,应对处置得力,较好解决了水产幼师班、个别离退休教师的上访问题,及时遏止了05级师范生家长和有关人员牵头组织的全省民师到省集访事件,妥善解决了各种突发性或群体性事件,有力地维护了教育形象、保障了我县稳定。
5.最突出的是,教育工作连续领先。近年来,教育局不管是 参加县里组织的红歌赛,还是篮球赛,不管是党务公开工作,还是创先争优活动,不管是中心工作,还是业务工作,在全县都是名列前茅的。县教育局2008、2009年被评为全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10、2011年被评为全县目标管理红旗单位。各种国家、省市的荣誉我们也收获颇丰,譬如,我县连续几年被评为湖南省高考组考工作无差错县、湖南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我县教育信息网在首届教育门户网站评比中被评为“全国五十佳”。上述各种荣誉,说明教育局的工作是不错的。由于队伍作风总体务实,各项工作得以齐头并进,高考成绩也是年年进步,2008年首次突破千人大关,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前两年上线率连续突破37%,今年的上线率超过了40%;清华大学录取6人,飞行学员录取17人。
二、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
1.要充分看到有利因素,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从 宏观层面来看,有利的因素不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并落实到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行动上,从教育投入到保障机制,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4 从校车安全到营养计划,指标越来越明确,措施越来越具体,推行越来越有力。从我县县域来看,创强的氛围较好。在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县级财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县委、县政府将“建设教育强县”纳入十大实事,对迎接“三评合一”省检高度重视,对教育质量和队伍建设也高度关注。从教育自身来看,发展的基础较牢。教育局党委班子思路清晰,勤勉务实,教师队伍敬业奉献,较有活力,教育的美誉度和满意度在不断提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抓住政策环境机遇,乘势而上。
2.要冷静应对各种压力,进一步明确目标,攻坚克难。近年来,尽管我们憋着一股劲,作了大量努力,但周边的兄弟区县也是毫不松懈,来势迅猛。就综合水平而言,石门、澧县、临澧的整体办学水平,高中教学质量比我们好,尤其是清华、北大及高分段人数明显多于我们,这是我们的短板和弱项。就职业教育而言,澧县、桃源、安乡的职业教育走在我们前面,他们基本不存在招生难的问题。就省级示范高中而言,石门一中、临澧一中、澧县一中,包括桃源一中,教育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教学质量一直领先,其他区县一中也正在奋起直追,努力赶超。自己和自己比,我们确实在进步。但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尤其是跳出我县看我县,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对于这种千帆竞发的激烈形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那就是“义务教育要夯实基础、继续进位,普高教育要办出特色、实现突破,职业教育要办出水平、走出困境”。
三、齐心协力地推动发展
教育既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 5 各种资源,集聚各个力量,才能实现我县教育的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我县教育的跨越发展。
1.要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决定兴衰。要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幸福我县”的战略目标,教育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增强发展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我县教育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近年来,虽然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县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加快我县教育改革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迟效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以教育的率先发展推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以教育的率先现代化推动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共为,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做到主动关心教育,深入研究教育,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要齐抓共管,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各个部门配合、各类学校互动、人民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2.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教育投入是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以优先投入保障优先发展。今年,在教育投入上,党中央和国务院承诺一定要实现财政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省委省政府明确今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财政总支出的 6 16%。我们一定要按政策要求完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落实好本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分解指标,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落实到位,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要求。同时,要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的资金投入体制,通过吸引民资、利用外资,多渠道增加教育经费。要突出经费保障重点,重点保障好教师工资待遇、学校建设及发展、特色教育打造等方面的投入,使增加的教育投入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相适应。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通知要求,专题研究助学助教活动,开展助学助教捐赠活动,想方设法为教育发展排忧解难、给予扶持,尤其是部门结对支教活动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按照方案,强化工作职责,做到100%完成结对支教指标任务。县委、县政府将在9月下旬进行专项督查。我们不能够像以往还有半数单位认识没上来,工作没动静,我县教育是我们大家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事情。
3.要进一步掀起创建热潮。要讲掀起建设教育强县的热潮,就不得不讲“三评合一”。可能很多同志还不清楚“三评合一”是怎么回事。“三评合一”省检是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牵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实施,对区县政府的教育工作情况和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实际上就是原来的“两项督导评估”加上教育强县工作、县级政府职业教育工作考核。武陵和津市已经接受了评估,武陵评为优秀等次,津市反馈情况也很好。其他7个区县市将于明年4月份接受评估。7个区县市同时迎检,既体现整个常德市的水平,决定常德在全省的位置与排名,更关键的是区县之间要 7 比脸,直接反映了每个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尤其体现了在座各位干部的人文素养和工作能力。除了检查规格高、检查追责严外,“三评合一”省检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检查时间长,共有4天;二是涉及面广,涉及各乡镇和教育局,还有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三是检查形式多,检查评估细,涉及5个方面,180个评估要点、368个采分项、11个统计表。从自查的情况来看,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特别是在经费投入与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还比较突出。因此,全县各乡镇、各科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要“明确目标,倒排工期”,按照我县县“三评合一”迎省检工作方案,对照考核细则,明确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逐个解决问题,确保“三评合一”迎检顺利过关。
4.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把教育骨干队伍建设成为忠于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把干部作风建设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行政服务质量问题和家教家养、收费补课、歧视差生等热点问题,进一步建设满意教育,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要以教育教学和学校安全工作为重点,加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逐步实现学校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确保教育大局和谐稳定。今年,全国学生溺水等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对我们既是警示,也是考验。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本着党性、本着良心、本着对老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落实措施,严格监管,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这里,8 我还强调一下学校稳定问题。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讲大局的高度,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确保校园安全、和谐、稳定。
5.要进一步保障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促进教育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力度。强化对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的保障措施,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接受基础教育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要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的扶困助学体系,整合助学资源。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通过政府补助、建立“助学基金”、完善助学贷款政策以及扩大助学金、奖学金规模和覆盖面等办法,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要落实好各项帮困助学的惠民政策。今年,国家决定对中职教育实行全面免费政策,对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并要求进一步扩大大学生生源地贷款范围,对这些新的惠民政策,要广泛进行宣传,认真抓好落实,让党和国家的每一项助教惠民的政策都能家喻户晓,让我县的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应助尽助。
各位老师,同志们,教育是决定未来的事业,教师是塑造未来的职业。希望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继续发扬默默耕耘、开拓创新的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勤于钻研,扎实工作,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再创佳绩。同时,也希望各级各 9 部门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共同为我县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6.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2011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亿元,引进县外国内资金达到8亿元;财政收入增长60%,达到6000万元,明年争取跃居“亿元财政”乡镇(街道)行列。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镇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乡镇(街道)位居前列。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2011年我街道将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作风纪律整顿,抓好队伍建设,创新机构机制,构建新型服务管理体系
一是积极开展作风整顿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按照集中学习、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三个阶段,分步推进。活动实施过程中注重实效,强化督查,及时通报学习整顿情况,集中解决一些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思想真解放,问题真解决,作风真转变,本领真提高;二是立足新形势,围绕新目标,创新机制机构。按照“社区建设,党建先行”的组织建设思路,建立“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为框架,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以计划生育、就业保障、综治维稳、公共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服务体系。实施“大社区”制,将全街道划分为4个管委会、11个社区,在社区设立党总支,做好村级换届工作,做好社区党总支和村(居)支部的衔接工作,让机关工作人员下沉到一线,关口前移,变管理为服务,全力服务于社区、村(居)群众;三是转变管理理念,创新服务体制。成立综治维稳中心,将信访办、综治办、610办公室等部门整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街道和谐 1
稳定;建立群众服务中心,在“三资”清理基础上,整合经管站、党政办、民政、残联、农合农保、财政所的部分服务类工作,集中到服务中心办公,切实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服务时效和服务质量。
二、强化城区建设服务,配合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抓好新型社区建设
一是配合做好新城区的道路绿化、项目征地、**河南段的治理工作及老城区断头路的打通和**、**、**景区三个片区的拆迁改造工作;二是全力做好街道辖区内38个县重点项目的配合服务工作;三是扎实做好去年开工的五个城内社区的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做好今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的四个社区的规划及十里社区的启动建设工作,力争完成十里社区30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工程建设,三年内将我街道现有村庄全部改造成新型农村社区。
三、强化经济工作中心地位,促进经济全面跨越发展
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亿元项目进园区招商任务。在商贸物流园区内,形成以金宇建材家居工业园、申科汽车城等一批新型大项目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集群。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扶持壮大本土企业。加大对诚强贸易、盛奥车业等本土企业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促其发展壮大。三是大力引进和培植税源,促使财税持续增长。对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项目的各类税收,做到应收尽收;注重财源和税源培植,着力促进城市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壮大。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新理念,按照建设“森林城市、生态乡村”的要求和“北林、南果”的城郊现代生态农业格局,规划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园区。城南以周庄保护地葡萄栽培为依托建设万亩葡萄园区,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年内扩种到3500亩;城北大力发展苗木经济,建设苗木园区,利用煤矿坍陷区建设湿地公园,培育旅游农业。2011年,我们
计划在苗木园区,建立一处300亩的苗木基地;投资500万元,成立现代花卉公司一个。
四、强化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带动做好土地挖潜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一是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平台,积极做好节地挖潜工作。努力做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大力实施合村并点,年内完成十里管区5个村庄的土地复垦和置换工作。二是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全力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围绕“严整治、上层次”的工作要求,按照“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度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7.县委书记在科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篇七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2004-2006科技表彰大会,这是我县的一次科技界盛会。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获得2004-2006科学技术进步奖的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xx光电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几年来,我县科技工作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实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技术进步效果显著,科技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政府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产生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我县2001-2002、2003-2004连续四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累计组织申报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8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00多万元;选育创新了x稻68、x稻89、x稻90、旱丰1号、小麦系列中粳99-
13、中籼R99-6等农业新品种,申请专利20多项,授权专利10多项。其中自主选育的中粳99-13和中籼R99-6新品种,今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粳稻新品种R96-
2、旱丰一号旱稻新品种培育正在进行全省区试;x稻68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863科技项目,并作为优质品种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截至目前,全县共累计引进新品种150余项,引进新工艺有40余项。我县已经建成省级科技园区1个,市级科技园区4个,县级科技园区2个,县级科技示范场7个;先后建立了xx等科技咨询网站,提供科技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实现了网上办公,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工作是满意的,对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这与在座各位和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向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工作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技术支撑还远远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完全确立;对“科教兴县”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主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滞后,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下面,我就今后全县科技工作重点强调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从本质上来理解。九二年邓小平在南巡时曾经用一句精练的话语,即科技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掌握:
首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对生产力提高起主导作用。它的注入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节约了资源。过去人们挖沟打渠都是成千上万人,还要耗时几个月甚至半年,现在只要一台挖掘机几天功夫就能完工。从两者的差别可以看出科技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精力。科技的融入还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直接提升了产品的档次,使产品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日本、韩国的汽车、电子产品能卖到全世界,就是因为在行业科技上他们远远处在领先地位;
其次,科技的进步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两千多年前,青铜器出现标志着农业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但很快蒸汽机被发明出来,农业社会就被更高级的工业社会所取代,随后电的发明,又将社会化的大生产推向了轰轰烈烈的电器化时代,今天,计算机网络的运用,高新技术在一日千里迅猛发展,生产已经进入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这里面,青铜器、蒸汽机、电、计算机等都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由此可见科学技术能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也就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它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
总之,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作和生产中依靠科技、发展经济,齐心协力把凤台县的生产力水平推上更高的层次。
(二)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的观点。
前几年,企业改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企业有资本、科技,没有科学的、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体制不行,同样,光有资本、体制,没有先进的技术,也不行。因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技术含量,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要么就是技术设备太老了,生产成本太高了,赚不到钱。我们能从经济学的理论中找到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资本、体制、科技三个要素中,科技是重要组成,绝不可落后。其实,不仅仅哪一家企业,就是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一门手艺,都离不开先进的科技,它们的发展壮大都要靠科技提高生产力水平来实现。科技对生产力水平起主导推动作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当地经济水平的高低,是一个推一个的关系,所以,科技实际上是在支撑
和引领经济的发展。国内专家已经对我国科技水平分布格局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科技进步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经济的发达水平也越高。而且,经济上去了,也会反过来推动科技的发展,二者是互相作用的。所以,我们xx县的经济建设就要依靠科技,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抓好科技工作,通过科技对经济的推动提升我们的经济水平,使我们县达到全国经济百强县的水平。
(三)牢固树立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必须依靠科技的观点。
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即率先在全省建成小康县和率先在全省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今后几年的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各项生产靠常规打法,跟在别人后面发展肯定不行,必须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增长。引进、采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实现经济跳跃式增长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尽快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此,我们的经济才可能赶超发达地区。
二、抓住重点,明确任务
(一)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
科技成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鉴于我县科技基础力量薄弱,完全自主创新,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我们提倡“拿来主义”,用最少的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新的技术。因此,我们要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以催生新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既节省了成本,又站在了市场前沿,立于不败之地。
在农业上,首先是要加快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从目前农产品市场来看,多数农产品过剩,是品质结构的过剩,优质产品仍然供不应求。因此,要抓好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高全县农产品的良种覆盖率,优化农产品品质。
其次是要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农产品加工,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的重要渠道。要引导龙头企业依托本地农业资源进行产学研结合和技术创新,围绕粮食、肉类、禽蛋、水产、木材等大宗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创品牌,以品牌争效益,以名牌占市场。
三是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学习、推广、实施力度,指导农民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行先进的动植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高效低残毒农用药品,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工业上,要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矿山机械、建材、煤电化等产业,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力度,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开发具有我县产业特色的新产品,提升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和技术含量。要大力引进、发展高新技术,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旧老的企业,要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力度,握紧拳头搞技术改造,实现扩产增效,让老树开出新花。
(二)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抓经济必须抓科技,抓发展必须抓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长盛不衰的源泉。从我县目前的情况看,技术创新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大力气。
一是要大力开发新产品。在当今买方市场形势下,企业必须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干,在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扩大现有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要不断适应市场需要,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跟踪行业技术前沿,引进和发展电子信息、高档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和落实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是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重点骨干民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引导企业与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合、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
今天我们表彰的xx通光电有限公司研制的高频无极放电灯,就受到了国内专家的一致称赞。日前,韩国客商专程过来联系合作事宜。还有县水稻原种场自主培育的“x稻68”水稻新品种,xx乡农技站自主选育的“旱丰一号”旱稻新品系都经过了全国良种鉴定,有在全国大面积普及的趋势。产生这样全国领先的科技成果是我们整个xx县的骄傲,我们要再接再厉,搞好科技创新,为中华民族争光。
(三)大力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人才技术市场、信息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创新经营机制,使科技中介服务组织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二是健全科技信息网络。继续加强“科技之窗”网站、各乡镇信息网站建设,建立科技信息数据库,实现企业的科技需求与各类科技计划、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供需的交换互动,逐步实现科技社会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服务。
三是加强科技培训体系建设。要发挥乡镇农技站、林业站、畜牧站等基层农技单位的作用,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开展以推广运用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利用远程教育、能人带动、公司带基地联农户等新手段,帮助农民掌握实用新技术。
四是加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科技特派员”就是我们在全县范围内选拔出的能力突出、热心科技工作的干部,他们在包村的工作中一直勤勤恳恳,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希望他们能继续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县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抓点带面,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1、抓科技园区。科技园区是促进生产要素聚集,加快科技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要高标准来建设科技园区,在继续加强园区软硬件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产业入园发展;要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把现已入园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做大做强。要加快农业科技园建设,扩大优质种苗繁育面积,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把农业科技园建设成为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基地。
2、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市场有很强的把握能力,能及时收集并向群众传导市场信息,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技术上做到经常性指导,积极组织龙头企业与省内外科研单位、院所的技术交流、合作。要积极跑市跑省为其争取项目和资金,帮助其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壮大发展规模。要提高龙头企业产品开发能力,通过不断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按市场的需求生产出高品质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引导,使龙头企业给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做到种苗送到户、饲料送到户、生产技术送到户、收购到户,从而带动群众开展经济活动,实现共同富裕。
3、抓项目带动。要扎实抓好科技项目工程,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势,选准一批创新水平高、规模大、效益好、利农惠农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同时要积极跑市跑省跑部,掌握上级对科技计划项目的投入政策和重点支持领域,争取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项目实施,使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以加快我县科技进步。
三、加强领导,提高管理水平
(一)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选准、配强主管科技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工作的实际问题,确保科技经费到位、人才待遇到位、产业政策到位。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配套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建立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把促进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主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会参照《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办法》的规定,重点对领导重视、科技管理队伍、科技投入、科技服务体系、科普设施、企业创新能力、科技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推广应用等情况进行考核,定期公布考核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作为科技项目支持的依据。
(二)逐步增加对科技的投入。
加大投入是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的保障。要切实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县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安排的科技投入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到2010年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科技经费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各类科技平台的建设及国家、省、市安排的科技项目的配套等。各乡镇也要按照优先投入、适度超前投入的要求,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全县财政性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积极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逐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市场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要加强科研体系、技术开发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机构相互连动的创新网络及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和推进科技推广机构和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内部组织结构、人员结构和专业结构调整。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抓好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四)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全县从事科技管理的干部职工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增强全局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求实创新,与时俱进。要加快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企业服务,为农村服务,为促进自主创新服务。科技项目管理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科技项目专家论证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加强跟踪服务、跟踪检查和绩效考核,确保科技研发经费真正用在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上,将项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认真落实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县政府颁发了《县“十一五”科技专项规划》,明确了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全县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凤台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和本单位实际加大落实和执行力度,加强基础性工作,确保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工作扎实推进。
同志们,2007年是我县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很快就能实现。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为我县的科技事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8.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篇八
同志们: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前夕,我们在这里召开庆“七一”总结表彰大会。刚才,等先进单位和个人介绍的经验,内容丰富,很有先进性,让人听后深受启发,催人奋进,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会上,还对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个先进集体、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充分展示了公司党建工作取
得的丰硕成果。会议开得很好。在此,我代表公司党委和公司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观,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
⒈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谋求发展”的热潮。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公司党委制订和下发了地录党发号、号文件,对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部署。学习活动紧紧围绕“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等专题有序展开,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了“两个条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等必读文件和书目,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做到了学习时间、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人员、学习考核的“五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学习十六大精神与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相结合;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与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与生产经营的实际相结合。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了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和依法治企的能力等“五种能力”。为保证党员干部受教育面率,公司党委还组织了广大党员参加的“庆祝建党周年网上知识竞赛”,名党员干部参加的“党内监督条例问卷答题”。通过知识竞赛和问卷答题,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了党建理论基础知识。
二是深入开展“学、转、谋、见、争”活动,坚持发展不动摇,咬定发展不放松。在转变观念上,公司党委一班人根据“创建国际一流录井公司”的发展目标,倡导树立“八种新观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新任务,自觉树立与市场化经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在谋求发展、见到成效上,公司党委和公司密切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把今年确定为“基层建设年”,实施了技术、队伍管理、市场经营、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整合发展模式,全面落实扩大公司经济总量、加快录井信息化建设步伐、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主题活动等“三大任务”,不断深化“”经营战略的内涵,提高了公司的战略管理水平和核心能力。认真开展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以基层建设体系、质量体系、体系为基本框架,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单位、部门、个人的基本职责和行为准则,夯实了基层队伍建设的基础,基层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局检查团的好评。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构想,大力开拓外部市场,支录井队伍站稳南方、东北、西部新区等国内市场;支队伍进驻伊朗、吉尔吉斯斯坦、阿塞拜疆、蒙古等国际市场,外拓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把握主线,突出重点,深化活动,凸现亮点”的整体思路,“基层建设年”主题活动、专题形势任务教育等已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皆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借鉴标准和学习型组织的思想,策划建立了基层建设体系,在全油田属于首家。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验证了公司党委提出的“学到深处、转到细处、谋到新处、见到实处”的思路,是符合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更适应了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
⒉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公司党委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党的组织建设,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成功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地质录井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总结了公司八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研究确定了公司今后五年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目标及总体思路,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国共产党地质录井公司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健全了党的组织体系,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抓好干部的选拔、调整,干部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公司党委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对传统的选人用人办法进行了改革,制订实施了《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和《副总师暂行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公司党委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新提拔科级干部人,其中正科级干部人,副科级干部人;调整交流名科级干部到新的岗位任职,充实了基层领导班子和职能科室;民主推荐和选拔了名副总师,进一步充实了公司领导层。三是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下管一
级的原则,公司党委制订下发了《关于下放干部管理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基层党委任用和管理干部的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强化了基层党委的管理职能。对基层党组织坚持月检查、季考评,使基层领导班子合格率为,一类班子达标率为,无三类班子。特别是在个基层党委建设方面,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党委领导班子,健全了制度,下放了权力,使基层党委形成了
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四是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执行《公司党员发展规定》,全年新发展党员名,转正名,为党组织增添了新的血液。五是高度负责地抓好稳定工作。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积极做好家属、协解人员、离退休人员、职工待业子女等特殊群体的稳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维护了公司发展的大局,充分体现了各级党组织坚强的战斗力。公司党委深入开展“信访法规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对有就业愿望的名协解人员和名职工待业子女全部进行了安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
⒊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了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公司党委坚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和新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积极组织了“纪律、作风、形象”党风廉政教育主题活动,集中开展了“两个条例”的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制订实施了《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方案》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系列规定,坚持落实各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在制度监督和约束方面不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三是加强反腐败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工作,坚持“教育为先、从严监督”的方针,全面实施了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普及主题教育、对外部市场的科级干部靠上教育、对重点岗位领导干部严格教育、对新任领导干部谈话教育的“四种教育”方式,增强了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召开新任干部廉政教育谈话会,对名新任干部进行集体廉政教育谈话,教育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四是严格监督检查,重点抓好了政治纪律的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干部人事管理的监督、实施厂务公开的监督,公司党政领导干部每季度向公司党委报告个人廉洁自律的基本情况,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公司党政领导带头遵守“约法三章”,班子成员不接受对方馈赠,不插手与自己无关的项目,不以权谋私、为家人和亲友办理公司范围内的业务;模范执行“三权分离”的约束机制,决策层不插手具体项目的运作,执行层不脱离职能部门的监督,监督部门关口前移,实行全过程监督,用制度约束权力运作,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年来,公司各级党组织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和促进了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得益于广大职工群众含辛茹苦、舍家忘我的工作;也充分体现了各级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心做好公司发展的大文章。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因此,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公司快速发展、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具有指导性、根本性的重大意义。
⒈发展要有新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持牢固树立“八种新观念”,即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观;树立“再苦不能苦培训,再穷不能穷科技”的科技观;树立“以质量树信誉,以信誉铸品牌,以品牌占市场”的市场观;树立“心往基层想,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投,根往基层扎”的基层观;树立“战略管理、精细管理、科学管理”的管理观;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树立“学习创新、文明科学”的文化观;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深刻理解发展的全面性、人本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⒉发展要有新思路。年初,根据“创建国际一流公司”的目标,八届一次职代会对公司今后发展进行了新的筹划,并经职代会代表认真讨论通过,确定了技术、队伍管理、市场经营、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整合发展模式。确立并实施这一发展模式,是公司党政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形成的一个结果,既是公司实现新发展、再创新辉煌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具体行动。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公司“五位一体”的整合发展模式和“创建国际一流录井公司”的基本思路是坚定不移的。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这一整体思路,牢牢把握发展的主题,精心谋划和实施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抓住机遇,赢得历史性的发展。
⒊发展要有新举措。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以创新性的工作措施,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经济发展是公司发展的中心任务,要通过壮大主业,扩大经济总量,为公司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科技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强大支撑,要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思路,加大科技投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核心技术制高点,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着力打造与国际一流公司相匹配的技术优势。基层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基石,要按照公司“基层建设年”的主要任务,严格执行基层建设体系文件,各项工作必须按标准、规范、程序去执行,进一步规范单位、部门和个人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形象,确保基层建设达到“着眼五个提高、提升四力、实现四化”的基本要求。文化发展是公司发展的百年大计,要坚持贯彻“标本兼治,软硬结合,重在建设,贵在做功”的方针,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向“四化”方向延伸,充分利用“五个一”和评选“优秀员工”等活动载体,用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凝聚职工,用“三个识别系统”展现良好形象,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教育职工,使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真正实现“内化、外化、习俗化和社会化”。
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努力建设“负责任、有能力”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党要管党,首先要管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初局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局党委提出了选拔“负责任、有能力”的干部,建设“负责任、有能力”的领导班子。负责任才能靠得住,有能力才能干成事。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身体力行,模范实践,切实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干事创业的本领。
负责任,就是要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对应的,有多大的权力就意味着有多大的责任。为此,公司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对党和事业负责,又要对本单位和职工群众负责。要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上为公司党委和公司尽责,下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敢于负责的人。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最近中央集中下发了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其中《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要求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旦出现失职失误,就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进行自我追究。
有能力,就是要强化实干意识,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上下功夫。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循序渐进的积累。我们要创建国际一流的公司,没有长期的精力和智慧的持续投入,是万万不行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才能突破难点,开拓创新;一定要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实干,才能干出点成绩;一定要少琢磨些人,多琢磨些事,才能不断提高我们执政的水平,为公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二,要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形成,需要在“会干事”上得以体现。我们不仅要会谋划,而且要会操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自觉做到脑勤、手勤、眼勤、嘴勤、耳勤、腿勤,提高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本领,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发展一方,造福一方。第三,要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干成事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做出的决策不执行,规划的蓝图不实施,确定的思路不落实,那么一切理想境界、美好蓝图都只能成为海市蜃楼、水中月亮。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愿望,会干事的能力,更要有干成事的本领。要真正把精力集中在抓落实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凡认准的事情,要千方百计去办,绝不能疲沓拖拉,座失良机。要把握全局谋大事,集中全力抓实事,调动力量干成事,在干成事中努力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打开工作局面的能力。
要把讲学习放在首位,这是建设“负责任、有能力”领导班子的关键因素。我们党的历史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学习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讲学习,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工作忙闲,都必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挤出时间认真读点书,刻苦学习,思考和研究重大问题。要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学习,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学得更深、更系统一些,领会得更准确、更全面一些。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各项基本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涉及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的许多新观念、新知识、新内容,我们还知之不多,掌握得不够,制约了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学习和掌握各类新知识,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习不是给自己装潢门面的,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应用于公司新的实践和发展,应用于解决分管工作、分管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做,学习才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打牢党的工作根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党的基层组织是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⒈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三同步”的原则,在驻外单位、特殊群体中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根据公司外闯市场队伍不断增多的实际,要探索形成驻外单位、驻外队伍中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加强外部市场党建工作。坚持“三个倾斜”,进一步提高在生产一线、青年和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比例,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要建立基层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大力培养选拔一批思想过硬、敢于负责、文化层次高、业务能力强、热爱党务工作的年轻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目前,从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部分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些弱化,这主要是由于思想观念上不重视造成的。为此,公司各级党组织必须增强管党意识,牢固树立“不抓基层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基层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做到基层党建与生产建设“两个目标一起制定,两个责任一起落实,两项工作一起检查,两个成果一起考核”,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切实形成在公司党委统一领导下,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⒉要认真落实党的基本制度。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党的基本制度包括组织制度、生活制度、监督制度和工作制度等方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对于促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党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制度,严格执行二级单位党委任期五年、三级单位党委(总支)任期三年、党支部任期两年的换届选举规定。要规范落实党的委员会制度,完善党的各级委员会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委全体会议的作用。要切实组织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搞好个人的述职述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要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注重质量,避免流于形式。
3、要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党组织是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基层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为此,基层党组织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的历史重任。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当前,利益格局的调整引起的各种思想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基层党组织要注意把握职工思想脉搏,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教育。要坚持个别谈心、走访慰问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把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做细做实,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职工心悦诚服,气顺劲足,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让每个职工都积极主动地为公司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⒋要切实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党员教育管理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局党委和局纪委的部署,下半年要广泛开展“争做党风廉政带头人、争当党风建设信得过部门”教育活动,选树一大批廉政先进集体和个人,以扩大影响,弘扬正气,实现群众监督的制度化和经常化。各单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调查,摸清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和强化党性观念;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暂行规定》,切实抓好非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三是组织好油田优秀基层“三会一课”评比活动,展现公司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的优秀成果;四是高质量完成公司党建工作创新成果的申报工作,力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五、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抓好人才工作重点,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企以才兴。全面落实创建国际一流公司的目标,必须要有一批党政领导人才、一批经营管理人才、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一批岗位技能人才、一批党务政工人才做支撑。根据公司发展实际,今后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公司人才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
一要牢固树立“四种人才观念”。树立科学人才观,是做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各类人才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快公司发展、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按照中央、山东省、油田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首先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第二,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第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第四,要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要抓好人才引进、培养、用好三个环节。引进人才是补充人才、解决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充分利用油田政策入手,坚持高起点引才原则,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公司发展需要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同时,要积极引进智力,可以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灵活方式“引智”,加强与国内名牌高校、研究院所、国外大公司的合作,建立和保持学术交流、工作联系。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我们要用战略眼光、发展眼光,舍得花力气、下功夫、出本钱,把人才培养好。要坚持把复合型、外向型、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切实做到优秀人才加强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骨干人才重点培养,后备人才超前培养,力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用好人才是人才工作的目的,使用得好,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们既要有识才的慧眼,更要有用才的气魄;既要重视有高学历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才,也要重视实践经验丰富、有真才实学的“土专家”;既要重视经营、技术人才,也要重视党务政工人才;既要重视引进外来人才,也要重视培养公司内部人才。要通过合理使用各种人才,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乡镇党委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党员大会上的讲话07-14
在入党宣誓仪式上的讲话:党委领导07-17
在卫生局党委换届上的讲话09-16
在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党建党委08-20
刘书记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讲话08-04
在全县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班上的动员讲话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