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2024-06-20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精选11篇)

1.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篇一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

1.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5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6有理数的乘方

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二章:用字母表示数

2.1用字母表示数2.2列代数式

2.3代数式的值2.4整式

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建立一元一次模型3.2:等式的性质

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4:一元一次模型的应用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4.1:几何图形4.2:线段、射线、直线4.3:角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5.2:统计图

2.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篇二

一、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 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 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 而且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 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 教材的内 容可以看出, 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 总—分的传统 思维方式, 从一般到 具体, 先介绍中国的 产业, 包括上一 册的中国 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 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 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 内容繁杂, 追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 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 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 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 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 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 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 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 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 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 都体现了 “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 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 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 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 度的变化。旧 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 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 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 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 与旧版教材相比,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 图注更加清晰, 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 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 比如在教材第12页, 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 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 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 观, 具有历史 的厚重感 和更强的 说服力。除此之外, 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 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 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 时, 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 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新版教材也肯 定存在着 许多不足, 它是“十年 磨一剑”的成果, 现在又正 返回实践 中去接受 实践的检 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 “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 怀抱着这样的期望, 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 为依据,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 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 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篇三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35班数学教学,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整体而言,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分析能力不强。对于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并让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必用于生活,让他们感到学到的是有用的数学。

二、目标要求

1、掌握好本期的基础知识;

2、提高各种数学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严谨治学,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

5、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鼓励学生把它们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难点是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关键是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第二章

代数式

本章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关键是要明确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达与代数式之间的联系。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它的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

本章主要学习几何图形、线段、射线、直线、角,重在培养学生图形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数据的收集是了解情况的基础,说明问题的证据来源,各种统计图表是描述数据全貌的直观形式。

课本每一节配有A、B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A、B、C三组复习题。C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具体措施

1、教学中尽量采取从生活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与发展他们的能力。

3、引导学生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提高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数学的交流能力。

5、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

6、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五、进度安排

第一章

有理数

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课时

1.2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3课时 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6

有理数的乘方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小结与复习

数学与文化: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单元自我检测

第二章

代数式 2.1 用字母表示数

2.2 列代数式

2.3 代数式的值

2.4 整式

2.5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小结与复习

数学与文化

单元自我检测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3.2 等式的性质

1课时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2课时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小结与复习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单元自我检测

3课时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 4.1 几何图形

4.2 线段、射线、直线

4.3 角

IT教室

用几何画板画出中点和角平分线

小结与复习

单元自我检测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5.2 统计图

小结与复习

单元自我检测

期末模拟检测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3课时

4.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有关概念.2.会作出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3.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教学难点: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及从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知识

1.垂直的概念

2、经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作几条? 3.如何从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探究新知

1、经过一点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1)点P在直线AB上

(2)点P在直线AB外 2.讨论思考题:过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

垂线,可以作几条?是不是一定可以作一条?

如果有两条直线PC、PD与直线AB垂直,那么PC、PD的关系怎样呢?(重合)3.归纳:在平面内,通过一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垂线段的概念:

如图,设PO垂直于AB于O,线段 PO叫作点P到直线AB的距垂线段.PA、PB、PC、PD叫作斜线段.5.垂线段PO的长度叫作点P到直 线AB的距离.6.做一做

(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PO与PA、PB、PD、PC的长度,然后猜测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按教材P73的做一做操作.7.归纳结论: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续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8.垂线段的应用 P74的动脑筋

三、练习与小结 1.练习P74的练习题 2.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5.湘教版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篇五

建立个人档案 第1课时Word2003工作窗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 2003的方法;熟悉并能说出Word 2003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熟悉教材后多媒体演示并独立操作。德育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加强爱国、爱计算机科学教育。【教学重难点】 Word2003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Word 2003中文版是一个在WindowsXP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系统,它是微软公司出版的办公套装软件Office2003中文版的组件之一,使用它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稿的编排打印、表格制作、书籍编辑、小报制作等,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真、电子邮件、简单HTML和Web主页制作等多种功能。演示:用Word 2003制作的各种作品。如:公文样式、会议通知、多种形式的表格、科技论文的样稿、制作的小报等。

二、启动Word 2003

1、教师讲解、演示

方法1: 单击任务栏上“开始”按钮,指向程序,单击“Microsoft Word”,即能进入Word 2003窗口。

方法2:双击桌面上Word 2003的快捷图标。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Word 2003的窗口结构

(教师讲解)典型的Word 2003窗口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标题栏(Title bar)—— 位于窗口最上端,其左边显示正在处理的文件名和Word的软件信息,右上角的“ ”分别为“最小化窗口”、“最大化窗口”和“关闭窗口”按钮。

2.菜单栏(Menu bar)—— 位于窗口上端第二行,上有“文件(F)”、“编辑(E)”、„„“帮助(H)”等九个主菜单选项。每一主菜单项下又包含一个可折叠的下拉子菜单,其中包含了Word所有可用的菜单命令。

3.工具栏(Tool bar)—— 菜单栏以下的若干行为工具栏,最常见的有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它们以形象化的图标形式列出各个工具按钮,这些工具按钮提供了对常用菜单命令的快速访问。

4.文档窗口(Document windows)—— 位于Word窗口的中央,用于文档的输入和编排。其中闪烁着的竖线形光标称为插入点(insertion point),用于指示文字输入的位置。文档窗口的顶端及左侧是标尺,其作用是给文本定位。文档窗口的底端和右侧是滚动条,用于滚动调整在文档窗口中显示的内容。

5.状态栏(Status bar)—— 位于窗口最底一行,用于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状态信息及一些编辑信息。

学生自由观看、小声讨论交流。

四、退出Word 2003

1、教师讲解、演示

方法1:单击“文件(F)”菜单,选择“退出(X)”命令。方法2:单击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 ”。方法3:使用快捷键:Alt+F4。

2、学生练习: Word 2003的启动、Word 2003的退出、熟悉Word 2003的窗口组成。

第2课时 建立文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建立新文档、输入文本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演示、练习三步曲进行新知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建立Word2003新文档。

【教学方法】演练结合、个别辅导、集体讨论、分组竞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投影内容为“中国黄山”并配以图片的Word文档。

教师讲述:对Word2003有个基本认识之后,接下来几节课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实际运用,学会自己也轻轻松松地搞定屏幕上图文并茂的内容。你想试一试吗?请跟我来step by step吧!

二、建立新文档 教师活动:(边演示边讲解)启动Word2003自动打开一个空文档1,扩展名为.doc。文件名可变,扩展名不可变。形如:文件名.doc。

学生活动:听取、观察、稍作讨论 教师活动:边演示边讲解

方法一:菜单命令“文件”—“新建”—“选择一项”—“确定” 学生活动:听取、观察、两三个学生上台操作。教师活动:边演示边讲解

方法二:单击“新建空白文档”按钮 方法三:按Ctrl+N键

学生活动听取、观察。两到三个同学上台操作。

三、输入文本

教师活动:边讲解边演示

注意输入汉字方法多种多样,不应作具体要求。学生活动:两三个人上台操作。

四、空格和回车

教师活动:演示并提醒

1、每段首行空两个汉字位置,注意按四次空格键。

2、每行达到默认字符数时,计算机自动换行,插入一个标志“ ”,称“软回车”。

3、另起一段,自己按回车键,产生“ ”标志,称“硬回车”。学生活动:

观察对比第二部分内容中的软硬回车并实际操作。

五、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总结,生代表小结。

第3课时 保存和打开文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打开和保存文档的常用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教师启发、学生归纳加强理论付诸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实际出发,灵活应变能力。【教学重难点】面对多种情况灵活运用方法保存、打开文档。【教学方法】演练结合、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

投影课题:保存与打开文档 要求学生自读教材 观察、明确 自读教材

二、新知探究

1、(投影)提问,要求学生寻找答案

(1)当你打了一篇文章后,你如何保存?

(2)当你对这篇文章修改后,为示区别,想更改名字,怎么办?

(3)当你想对修改前后的文章进行对比时,如何让两篇文章都出现?

1、先自主阅读,然后两三人一小组自由讲座派代表举手上台演示操作。其它同学在下面观看,理解。

2、教师对刚才学生的操作点评,并稍加演示常规操作。

2、全班在下面听取,两到三个代表上台实践操作。其它同学观看。

3、投影操作过程并辅以语言讲解。打开文档:

(1)打开单个文档

步骤:①单击“文件”—“打开”

②“查找范围”③单击文档后“打开”或双击(2)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

单击“文件”—单击菜单中所需文件名(3)同时打开多个文档

①单击“打开”按钮或“文件”—“打开”②查找所在文件夹③选定文档④单击“打开”按钮。

观看后讨论并派代表上机操作。

学生活动

实践操作

注意区分Shift键Ctrl和键 Shift 多个连续; Ctrl多个可不连续

三、思考与练习

在Word2003中同时打开《中国黄山》和《中国黄山简介》两篇文章。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小结

第4课时 插入和修改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本增(插入)、删(删除)、改(修改)的基本操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观摩、操作使理论付诸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插入点的定位。

2、修改文本。【教学方法】演练结合、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无论是用Word进行文章或书稿的编排,还是进行小报的制作,都离不开文字的录入与简单的文字处理。本课将学习在Word中进行文字录入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对录入的文本作简单的文字处理,为以后文章的编排作好准备。

二、新知探究

文本的简单修改包括文字的增加、修改和删除三项基本操作。

1、增加文字 步骤:

① 定位“插入点”;② 置编辑状态为“插入”(底部状态行的“改写”为无效的灰色);③ 输入插入

内容。

2、修改文字 步骤:

①定位“插入点”;②置编辑状态为“改写”(双击状态行的“改写”使其颜色变黑);③输入修改内容。(或:先删除后再插入内容。)

3、删除文字 步骤:

①定位“插入点”;②按退格键Backspace删除插入点前的字符,或按Delete键删除插入点后的字符。

4、设置插入和改写状态(1)插入状态:(默认状态)

输入字符出现在光标所在位置,字符右移。(2)改写状态:

输入字符替换原有光标位置字符。

(3)Word窗口状态栏显示当前状态,双击“改写”进行状态转换。

三、本课小结:

本课学习了新文档的建立过程,输入文档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及文本的简单修改,并将文档内容进行了保存,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5课时 复制和粘贴文本

【教学目标】掌握复制与粘贴文本的简单操作步骤。

【教学重难点】选定、复制、粘贴文本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的课文《春》里有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盼望着”三个

字重复了两次,要想只打一次而出现两次相同的词或句子或段落该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本节所要学习的

复制与粘贴文本操作了!

二、文本的选定方法

文本的选定,是编辑文本常用的方法,可用鼠标器选定,也可用键盘选定。

采用鼠标器选定文本的方法如下表:

选定

单词/汉字

双击该单词/汉字

一行文本

单击该行左侧的文本选定区

多行文本

在行左侧的文本选定区中向上或向下拖动若干行

句子

按住Ctrl键,单击该句子的任何位置

一个段落

双击该段落左侧的文本选定区,或三击该段落的任何位置

多个段落

在选定区中双击并拖动

整个文档

在选定区中三击鼠标器

键盘的选定可用:Shift+光标来选定或用Shift+Home选定光标处到行首的块,Shift+End选定光标处到行

尾的块,Shift+Page Up、Shift+Page Down选定光标的当前页。

三、复制与粘贴

在编辑论文时,常常有相同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出现,我们在录入过程中,就不必重新录入,只要用复制

功能就可以了。

例:“盼望着”的复制操作。

操作方法一:

① 选定“盼望着”;

② 单击工具栏“复制”按钮;

③ 单击目的位置;

④ 单击工具栏“粘贴”按钮。

操作方法二:使用快捷按钮

操作方法三:使用快捷键

复制:Ctrl+C

粘贴:Ctrl+V

操作方法四:使用菜单命令

四、小结:

学会文字、特殊字符的录入是生成小论文的必备条件,熟练的掌握复制、粘贴能够提高录入的速度和编辑

能力。

第6课时 移动与删除文本

【教学目标】掌握移动、剪切、删除文本操作,会撤消、恢复操作。

【教学重难点】区分剪切、清除命令。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编辑论文时,将已经录好的一句话、一段文字或整篇文章移到所需的地方,可以省时、省力,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二、移动(Move)

例:“青天”一词的移动操作。

操作方法一:

① 选定“青天”②单击“青天”③拖动鼠标到目的位置④松开鼠标。

或①选定要移动的内容②单击工具栏“剪切”按钮③单击目的位置④单击工具栏“粘贴”按钮。

“移动”可以在同一文档中,也可在不同文档之间进行,且移动的内容可以是任意数量的文本,它可以用

前面二个方法中的一个完成。一般情况下,当移动距离较短时,用前面的方法,当移动的距离较远或在不

同的文档中移动内容时采用第二种方法。

操作方法二:

① 选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 单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③ 按Ctrl键不放,拖动鼠标到目的位置;

三、比较剪切与复制区别:

原文档中 剪切板中

所剪切内容 无 有

所复制内容 有 有

四、删除文本:

1、通用方法

按Backspace键或Delete键

缺点:对多字符删除使用麻烦

2、删除一块或一段文本

(1)使用剪切命令(失误可还原)

(2)使用清除命令(失误不可还原)

五、撤消、恢复和重复操作(只作简单了解)

第7课时 查找与替换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查找与替换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及自主探索尝试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查找与替换操作修改文档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情境导入

请大家帮老师看看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帮忙修改一下。谁会是我们班的改错小能手呢?

参考答案

将第一段移到第三段后面。

观察、讨论,1-2名同学上台操作。

参考操作方法

法1:选中第一段后拖动到第三段后面

法2:

①选中第一段;

②“编辑”—“剪切”;

③光标移至第三段后“编辑”—“粘贴”。

二、新知探究

查找《东方之珠》一文中出现的词组“香港”并将其全部替换成“Hong Kong”。

参考答案

可用“全部替换”操作也可用“替换”操作,替换的地方共有3处。合作交流;参考操作方法

①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②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要查找的文字“香港”,在“替换为”框中输入替换的文字“Hong Kong”;

③、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弹出下面的窗口,表明文档中共有3处“香港”,并且都已被替换成“Hong

Kong”;

④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三、议一议

1、提问:刚才我们在查找和替换的练习中,分别使用了“替换(R)”和“全部替换(A)”,想一想,它们

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2、在学生发言后再次演示操作并稍加补充或修改。思索讨论后个别代表发言

参考答案

“全部替换(A)”是对文中所有符合查找条件的内容进行替换(可多处),而“替换(R)”一次只能替换一

处位置。

四、巩固练习

第三章 排版制作文档

第8课时

设置字符格式

【教学目标】掌握设置字符格式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字形、字体、字号的设置。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大小一样、格式一样的文字,文章会显得呆板不美观。如果我们所做的论文也

向报纸或杂志一样,丰富多彩、赏心悦目,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

二、改变字的大小(字号)和字体

字的大小用字号来表示,通常分:初号、小初、一号、小一号„„小五号、六号、小六号、七号、八号,这16种级别,初号最大,八号最小。在组合框中又以5„„72数字表示字的大小,单位为磅。

注意:72磅不是最大字,在字号组合框中可以输入数字,直接定义字的大小,以便特殊的大字或小字。最

大为1638,最小为1。如果用A4纸打一个大字可设字号为450既可。所以字的大小是无级放大。

字体的默认值为宋体,WINDOWS下有四种基本中文字体: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如果需要更多的字

体,要在操作系统下专门安装。

例1 将书中《中国黄山》的标题设为一号字、黑体,摘要内容设置为楷体。

操作方法:

①选定标题文字;② 单击字号对话框的下拉钮

; ③ 单击“二号”;④ 单击字体对话框的下拉钮,找到并单击“黑体”,标题文字就变成了“二号”

“黑体”字。⑤ 选定摘要内容“中国黄山„„代表”;⑥ 单击字体对话框的下拉钮,找到并单击“楷体

”,摘要内容就变为楷体。

三、改变文字的格式

文字的格式包括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底纹、字符缩放这几个按钮。

例2:设置“市交流论文”为加粗倾斜,“摘要”二字加粗。

操作方法:

选定“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B”;③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

“I”;

④ 选定“名山”二字;⑤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按钮“B”。

(4)改变文字的颜色

例3 将论文标题中“中国黄山”二字的颜色设置为“青色”。

操作方法:

①选定“中国黄山”二字;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的“A▼”;③ 选定“青”颜色。

如果所需颜色在自动显示的颜色中没有,可选用下面的“其它颜色„”,出现“颜色”对话框后,在“标

准”颜色中选定,也可用“自定义”来设定颜色。

四、小结:

本课的内容是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字型、颜色、下划线、着重号、字符间距、文字效果,边框、底纹

等设置。同学们应在学习中,对“格式(O)”菜单中“字体(F)”、“边框底纹(B)”、“中文版式

(L)”、“首字符下沉(D)”中的各个选项逐步实验,细心观察各种效果,学会对文字设置的变化和美

观。

将《东方之珠》文章中出现的“海洋”一词替换为“sea”。

2-3名同学上台操作。

其它学生观察、讨论,五、反思小结

Word2003至此你学会了哪些操?

思索、回答。

六、自主练习

1、阅读教材P40“小知识”。

2、输入一篇含有“联合国”一词的文档,然后将“联合国”替换成“UN”。

自主探索

第9课时

设置段落格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段落缩进格式的设置,段落对齐方式设置,行间距、段间距的调整。

过程与方法: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务实求真的态度观、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行间距、段间距的调整。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篇文章的外观不仅与文字有关,而且与段落的格式有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段落格式进行修饰,使

版面自然、美观。

二、设置段落缩进格式

教师:边引导学生观看投影边阐述概念:

左缩进:段落中每行的左边第一个字符不是紧挨着版心的左侧,而是向右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其左侧空

出,而且各行空出的字符个数相同,这叫左缩进。

右缩进:段落中每行的左边第一个字符不是紧挨着版心的右侧,而是向左侧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其右侧空

出一些位置,这叫右缩进。

首行缩进:只有段落和第一行向右缩进几个字符,其他各行保持左对齐状态。

悬挂缩进:除段落的第一行保持左对齐状态之外,其他各行都向右缩进。

学生探究:例1 “摘要”段落首行缩进

操作方法:

方法一: 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落任一位置,使插入点在该段落;② 拖动标尺上的首行缩进标记,当缩进二个汉字时结束拖动。

方法二(用菜单的方法进行缩进):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落任一位置,使插入点在该段落;② 单击

菜单“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出现“段落”对话框;③ 在“特殊格式”框中选定“首行缩进”

; ④ 在“度量值”框中选定“2字符”; ⑤ 单击“确定”。

使用菜单可以精确缩进几个字符或多少单位。一般用五号字进行排版时,首行缩进0.75厘米,既为两个字

符的大小。

三、段落行距的调整

例2 对摘要部分设定行距为1.5倍行距。

操作方法:① 定位。单击“摘要”段;② 单击“格式(O)”菜单中的“段落(P)”命令,选择“缩进

和间距”标签;④ 单击“行距”下拉列表;⑤ 单击“1.5倍行距”;⑥ 单击“确定”。

四、设置段落对齐方式

1、段落对齐——段落中的各文本行与页边空白之间的相互关系。

2、类别: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

3、操作:

(1)选取内容

(2)单击“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五、格式刷的使用方法(选学)

格式刷,顾名思义,就是将已经设好的“格式”,套到未设的文字或段落中,使未设文字或段落与已有的

“格式”相同,从而简化“格式”设置的工具。

例4

如果将范文正文中所有的“青色”都设为“斜体、青颜色”

① 选中“青色”;② 设置“青色”为“青颜色、斜体”字;③ 单击“格式刷”按钮;④选中后面的“

青色”,则后面的“青色”的格式改变成与前面“青色”完全相同的格式。

第10课时

设置页面格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打印美观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由观察到实践再反思又改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实际动手操作。

【教学重难点】页面设置,打印预览。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文档编辑排版后,我们就可以用打印机将文档打印出来了。但在打印之前,还必须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使打印出来的文档更整洁、规范、美观。

二、设置页面

1、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方法一:“文件”——“页面设置”

方法二:标尺空白位置处双击鼠标。

2、设置

(1)页边距:页眉

输入所需

页脚

数据即可

上、下、左、右边距

(2)纸型

一般默认A4纸

(3)方向:横、纵两种

三、打印预览

1、启动方法:

方法一:单击“打印预览”按钮

方法

二、“文件”——“打印预览”

2、“放大镜”按钮操作

按下“+”:页面放大状态;

平面:编辑状态;

按下“—”号,页面缩小状态。

3、退出方法:单击“关闭”

三、打印输出

1、启动

“文件”—“打印”

2、参数设置(常用)

页面范围:可依据自己需要设置打印页

副本:打印份数

缩放:可对文档缩放打印

3、确定

四、小知识阅读

教材P59-60

五、思考与练习

对《中国黄山》文档进行页眉设置,有条件的将其打印出来。第四章 编辑特色文档

第11课时 图片文字混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图片的输入与调整、图片格式的设置、文字环绕风格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导入——演示讲解——练习——归纳——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计算机科学激情。

【教学重难点】文字环绕风格的设置

【教学方法】结合操作演示进行讲授,学生模仿练习。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常在报刊杂志中看到图文并茂地版面,一幅适当图片的插入可以使文档变得生动活泼,更引人注目,使文档更有说服力。本节我们就给《中国黄山》一文配上插图,让它更形象更吸引人。

二、插入图片

1、插入剪贴画

步骤:

① 光标确实位置。

②“插入”——“图片”——“剪贴画”。

③“图片”选择项中单击选择一种类别。

④单击自己喜欢的剪贴画后“插入“

2、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①利用光标确定位置。

②“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③ 选择想插入的文件名,单击“插入”。

三、调图片位置和大小

1、调整图片位置

① 单击所需调整图片(显示8个调整点)。

② 指针移至图片上变为“

”形。

③按住左键拖动到目的地后松手。

2、调整图片大小

选取(单击)所需调整大小的图片。

指针移到调整点上,变形为双向箭头。

③按住左键拖动达到目的大小后松手。

四、调整图片格式与透明色

1、设置图片格式

注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需后必须单击“确定”按扭才能实现。

2、设置透明色

五、设置文字的环绕风格

操作:

选择图片——图片工具栏上“文字环绕”按钮——选择适当的环绕方式

六、小结。

学生归纳小结,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第12课时 表格文字混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制作与填写表格并调整美化表格操作。

过程与方法:导入—任务提出—探索—反思—归纳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更丰富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美观地将表格与文字混合

【教学方法】演示、练习、讨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让学生打开书本,对照投影教师按引言部分讲解,学生边听、边看书。投影有文字、色彩的美观表格和原

始空表格,提出任务:制作表格。

二、插入空表格

方法1:拖动法制作表格

① 定位目标处。② 按工具栏上“插入表格”按钮。③ 按住左键拖动10×4表格。④释放左键。

方法2:菜单法制作表格

① “表格”菜单。② 插入表格„„ ③ “插入表格”对话框列数调整为4。④ 行数调整为10。⑤ 确

定。

方法3:手动制表法:

定位。② 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③ 按住左键。④ 拉框。⑤ 释放左键。⑥ 在框内画3根列线。⑦

在框内画8根行线。⑧ 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

三、定位

1.文章内定位:单击目标处。

2.表格内定位:单击目标单元格。

四、选定

1.选定单元格

方法1:① 指向目标单元格。② 单击左边框。

方法2:① 定位在目标单元格。② 表格菜单。③ 选定。④ 单元格。

(1)选定一行

方法1:①指向目标行左侧。②单击。

方法2:①定位在目标行。②表格菜单。③选定。④列。

(2)选定几行

① 指向目标第一行左侧。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最后一行。④ 释放左键。

(3)选定一列

方法1:① 指向目标列顶端边框。② 单击。

方法2:① 定位在目标列。② 表格菜单。③ 选定。④ 列。

(4)选定几列

方法1:① 指向目标第一列顶端。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最后一列。④ 释放左键。

方法2:① 选定第一列。② 按住Shift键。③ 单击最后一列。

任意选定一个区域

方法1:① 指向目标区域左上角单元格。② 按住左键。③ 拖动至目标区域右下角单元格。④ 释放左键。

方法2:① 单击目标区域左上角单元格。② 按住SHIFT。③ 单击目标区域右下角单元格。

五、合并和拆分单元格

1.合并单元格

方法1:① 选定单元格区域。② 单击工具条合并单元格按键钮。

方法2:① 选定单元格区域。② 表格菜单。③ 合并单元格。

2.拆分单元格

方法1:① 选定目标单元格。② 单击工具条拆分单元格按钮。③ 对话框中输入列数。④ 输入行数。⑤

确定。

方法2:① 选定目标单元格。② 表格菜单。③ 拆分单元格„„④ 对话框中输入列数。⑤输入行数。⑥

确定。

六、行列缩放

方法1:① 指向目标线左侧,出现双向箭头。② 按住左键。③ 拖放至目标处。④ 释放左键。

方法2:① 定位在表格内。② 表格菜单。③ 单元格的宽度和高度„„④对话框中选择行卡(或列卡)。

⑤ 设置值。⑥ 确定。

方法3:① 定位在表格内。② 指向标尺上的移动表格列按钮。③ 按住左键。④ 拖动至目标处。⑤释放

左钮。

七、拓展和探索作业:

制作一张课程表

第13课时 艺术字与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艺术字与图形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导入——演示——练习——反思——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美感与探索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插入艺术字、绘制和编辑图形。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的任务是制作一张贺卡。(在屏幕上显示贺卡,学生观察贺卡并指出贺卡中各组成部分。)我们将

选用绘图工具栏提供的有关工具绘制几何图形—菱形;为了使文字和图片更容易定位,我们将在文本框中

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

二、设置贺卡大小和边框(插入文本框学习)

① 插入文本框。在页面上插入文本框,单击鼠标切换文本框的未选中状态、选中状态及输入状态。在选

中状态,能设置文本框格式,移动、复制或删除文本框。在输入状态,能输入、编辑文字和插入、调整图

片。

② 设置文本框大小和边框。双击文本框边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打开“设置文本框格式”

对话框的另一个方法是在选中状态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文本框格式”选项),对文本框的

大小和边框进行设置。将高度和宽度设置成10㎝和5㎝,选中“锁定纵横比”选项。边框线条“颜色”设

置成“绿色”,“线型”设置成“4.5磅双线”。

三、绘制图形(手工绘图学习)

① 绘制“右三角”。选择“右三角”工具在文本框中拖动鼠标画出三角形。如果要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同时按住Shift键。

② 复制。用“复制”、“粘贴”工具复制一个相同的三角形。

③ 翻转和旋转。“翻转”对特殊角有用,任意角可以用“旋转”。本例用“水平翻转”和“旋转”工具

都能把选中的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º。为了熟练使用“旋转”工具,本例使用“旋转”工具。

④ 图形组合。把旋转后的三角形移近原三角形左边,按Ctrl键+方向键细调三角形的位置(强调此操作 的要领,引起学生的重视)。选中二个“三角形”对象“组合”成一个对象。同理,将双三角形复制、粘

贴、旋转、定位,四个三角形再“组合”在一起。

四、插入艺术字

步骤:

1、确定位置

2、“插入”——“图片”——“艺术字”

3、选择一种艺术字式样

4、“确定”后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

5、选择文字的字体、字号后“确定”

五、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范例制作贺卡文本框和菱形图案,巡回辅导。

六、小结。

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所讲文本框的创建,自选图形的绘制、旋转、填色等操作。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

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第五章 制作应用文档

第14课时

制作个人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Word2003的各种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以制作一篇“自我简介”为目的进行演示、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能力。

【教学重难点】文字与图形等多种对象的混合排版。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演示、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投影示例文档《自我简介》

生:交流讨论

如何实现如例上的版面设置

二、自主探索

2人一小组,探索实现《自我简介》的操作过程。

三、全班讨论

请代表发言,讲述如何快捷地完成《自我简介》的输入,明确步骤如下:

(一)输入文字并设置格式

1、新建Word2003文档

2、输入《自我简介》文字

3、选定标题文字,利用文字格式工具。

设置为“隶书”、“二号”、“居中”、“红色”

4、选定“地址”和“E-mail”行,设置“字体颜色”为“红色”。

5、“文件”—“页面设置”

设置:纸型 B5;上、下、左、右边距均为“3厘米”

“确定”关闭对话框

(二)插入图片并调整位置

1、“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图片

2、单击图片,调整大小。

3、拖动图片,调整位置。

4、选定图片,右击—“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

5、“高级”——“文字环绕”中设置图片距正文距离:

左:1厘米

右:1厘米

上:0.1厘米

下:0.1厘米

6、确定

四、思考与练习

生:制作一份个人简介,内含各科成绩和获奖图片。

师:巡视指导

五:课后阅读

6.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篇六

53. 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54.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自然增

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5. 世界上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

更为集中,如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56.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种人。

57. 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处于负增长。

58.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9.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60.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61.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62. 混血人种是三大人种通婚产生的。

6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

64. 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

65.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

66. 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

67.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已经超过4亿。

68. 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

69. ____、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70. ____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堂是高高耸立的,信徒总数超过10亿,

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对集中。

71. ____起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

72. 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清真寺是祭祀场所,特点是星月照应,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东南部和非洲的北部,全世界有教徒(伊斯兰教徒也叫穆斯林)7亿多人。

73.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

74.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庙宇是祭祀场所,特点是金碧辉煌,分布在亚洲,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

75.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76. 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77.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78.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79. 村庄是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7.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篇七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8.新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篇八

龙场中学 宋应贵

一、学生概况

我任教初一1个班,学生大约56人。通过初步摸底,该年级学生虽然美术基础较差,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没有专职老师辅导,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美术基础知识。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较高,这是学好美术的前提。在教学衔接上,困难比较大,所以教学定位宁低勿高,色彩常识、造型能力等边教边补。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4.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彩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2.应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四、教材分析

本册湘版教材的课目设计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教材共分8个单元,8个单元之间不存在知识的递进关系,而是有目的地选择不同的主题,每个单元需2—3课时完成。在版面的安排上与老教材和人美版有很大的不同,设置知识提示(用手指表示)、活动一活动二或活动

三、并在单元后设置“评价建议”、“资料库”、“学习大空间”三个环节,既保证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完整性,又提供学习的完善的迁移途径,教师可灵活把握。内容具有吸引力,以虚拟现实的手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就是生活性、社会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教材的内容选取更加广泛,涉及到视觉文化的广泛领域。不仅仅是素描、色彩、版画等。而是扩展到摄影、雕塑、现代设计、电脑、舞蹈、戏剧、影视剧本等。建立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表现的热情,以优美的情景诱发创造的动机。教材的安排给教师留有自我发挥和发展的余地,保留必要的弹性。

五、教学的重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感受美术的乐趣,学会基本的绘画、工艺和欣赏的方法。本册教材的难点是准备多种材料,并能制作一些美丽的手工制品、原始灯饰和设计作品。

六、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特别是每课前的材料准备。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七、课时安排:

第一周:画家笔下的风景

第二周:画家笔下的风景

第三周:黑白世界

第四周:黑白世界

第五周: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六周: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七周: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第八周: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第九周:千姿百态的水

第十周:千姿百态的水

第十一周:灯饰设计与制作

第十二周:灯饰设计与制作

第十三周: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十四周:书法的结构之美

第十五周:中国美术作品概览

第十六周:中国美术作品概览

第十七周:美术欣赏

第十八周:美术欣赏

9.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篇九

教学目标: 1,体验标志的艺术美,2.了解标志的分类与设计的基本规律,初步懂得标志设计的方法,3.能对标志进行构思及设计草图.重点:知道标志的分类于设计的基本规律。难点:标志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设计思路:欣赏可口可乐标志激趣,讲解标志设计从功能上、从图形类别上的分类,让学生自己欣赏熟悉的标志总结标志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教师演示标志设计的构思过程。学生进行标志设计。

教学过程及指导:

一、导入

生活中有一种图形符号,它很普通也很特别,人们不论国界,不论语言,不需要文字说明,都能理解.明白.甚至敬仰,赞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是标志.标志就是以装饰图案为手段来传递,代表和象征某一特定概念的图形符号.标志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你知道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标志是哪个吗?(可口可乐标志, 价值约有300亿美元)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标志设计

二、新授

1.现在,我们每天可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在那些地方见过标志?见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各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有些学生可能找到一些外包装.(出示标志定义)2.教师归纳:确实如学生回答的,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用,成为一种文化了.下面我们了解标志: [1]从功能上分: 商标: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商品标记.代表企业公司形象,代表企业产品品牌.商标必须经过注册才能使用,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出示图标)公共标志:贴近生活,服务社会,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如:规范人们行为的交通标志和散见于公共场合的服务性标志,达到提醒人们注意的警示作用.(出示图标)大事件或节庆活动标志:是以标志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此类事件或活动的性质、意义、目的等信息。(出示图标)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标志:它是表示单位,团体的性质,职能和基本理念等信息的一类标志如:我们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是象征意义的体现。[2]从图形类别上分:

具象型:形象自然,生动活泼,有直观趣味感(出示图标)

抽象型:造型严谨,寓意深刻是把无形的事物转化为有形的可表意的形象(出示图标)

文字型:(出示图标)

文字符号型:运用广泛,传播速度快。(出示图标)

3.接下来咱们来欣赏几个标志(出示一组学生较为熟悉的标志,并让学生试着说这些标志的含义和美感,教师边提示边补充.)4.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认为标志有那些特点?(学生讨论后分组回答:构思,新颖,巧妙.独特.表意准确.构图 美观.简练,适行,色彩:醒目.强烈.单纯.)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标志设计规律。我简单概 括为四个字:

简:简明易认,一目了然。准:内容准确,形象直观。

美:符合艺术美的规律,符合大众普通的审美情感。奇:独树一帜,不能雷同。

5.在电影史上有很多的流浪汉形象,然而,大家可曾想过:为什么这众多的形象中只有

卓别林留给我们一种卓而不群的艺术感受呢?原因在于它独特的形象设计和别具风格的艺

术表达方法。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艺术表达,即可产生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同样,既然

标志设计是艺术设计,那么它应运用一些基本的艺术表现方法,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 方法:

1对称 2适合 3反复 4渐变 5特意(分别出示图标)

三、指导学生分析标志设计的构成过程 通过出示百氏可乐演变图讲解

6.接下来我要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到的标志设计方法为我校的校徽或我们班的班徽的草图

.四、学生练习:

五、作业检测:

1、请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10.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 篇十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阅读课本56-64页内容)

1.结合57页图B,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结合57页图B及61页图F,掌握三级阶梯的大致界线(分界线处山脉的名称)。

3结合57页图B及59页图D,知道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以及主要地形类型。

4.结合58页图C,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及中国各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

5.记住课本61页图F五种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和弧形山脉)16条山脉的大致位置及名称。

6.结合59页图D,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的大致位置及名称。

7、结合课本P62-63图H和图J及文字部分,知道我国四大高原、三大平原的特征,知道我国全国面积最大的、海拔最高的盆地分别是什么。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阅读课本66-73页)

1.结合67页图C,总结气温日变化规律(一天中气温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时间)。

2.结合68页绘图题,总结气温年变化规律(最热月和最冷月)。

3.结合70页图G,总结我国冬季(1月)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结合71页图J,总结我国夏季(7月)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5.结合课本72-73页内容,了解我国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划分依据。

6.结合74页图O,总结我国降水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利与弊)。

7.结合课本75页图P,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8.结合课本76页图Q,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

11.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篇十一

82. 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83.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84.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的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85. 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

86.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87. 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88. 对流雨是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是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89. 世界降水的分布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90. 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

91.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表格、坐标图、等值线。

9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等。

93. 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夏至在6月22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

94.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

95. 春分、秋分:太阳与赤道(0°)成垂直角;夏至:太阳与北回归线(23.5°N)成垂直角;冬至:太阳与南回归线(23.5°S)成垂直角。

96. 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则相反;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97.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是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洲。

98.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99.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100.地球上的五带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01.一般情况下,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102.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103.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恶化,即全球气候变暖。

104.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105.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106.热带季风气候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107.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108.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是指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09.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111.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112.温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113.世界上除以上的气候类型外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上一篇:离任审计谈话记录下一篇:意识形态事件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