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居建筑(12篇)
1.中国民居建筑 篇一
采
风
报
告
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班级:2012级艺术设计2班
姓名: 谢庚子 学号:20120268
采风--苗族民族建筑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清朝的俞蛟有诗云:“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而这次我们学校组织的这次采风活动中让我感触颇多的就是苗族的民族建筑--吊脚楼。
而了解一个民族的建筑就不得不先去了解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和习俗。
每个民族的建筑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正是他们的生活传统间接地影响着当地族群的生活习性。
在这次外出采风的路上,我们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待了几天,让我也有机会近距离的观察苗寨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建筑风格。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湘西苗族多居山区,山高林密,就地取材建造民居及为普遍。木屋房、青石墙、黄土墙、黑瓦房和古色古香的吊脚楼是湘西苗族民居的主要风格;这里的苗族一些上层人物和富裕人家也修筑砖石木结构的风火墙壁的四合院落,舒适、宽敞而幽深;也有苗族一些贫寒人家建起简陋的石板屋和树皮或茅草盖顶的茅屋。
山寨,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以改为瓦顶。
而苗寨的主体建筑为黑瓦房和吊脚楼。苗族民居的黑瓦房通常分五柱六挂、五柱七挂、五柱八挂、五柱九挂、多者达五柱十一挂;少有四柱三挂。木制结构房屋,在花垣、吉首等地一般人家两侧和后边用竹子编封外糊泥墙。保靖吕洞山区及花垣、吉首、凤凰等地部分经济条件较好人家,木板房上盖小青瓦,板壁全用桐油反复涂抹,风吹日晒,乌黑发亮。屋前多用青石板砌成坪场,现在也有用水泥砌成地面;平场主要用于休息或晒谷物。屋前后栽有凤尾竹或枫香树。
苗族住房方位有一定的习俗规定。跨门进堂屋,正中埋有“龙宝”,后边用木板装为房间,为主人房间,其它为客房或收藏东西。中间为堂屋,堂屋的左右有一间多铺以地板,是房屋中最神圣的部位,即祖先的方位,是主人家祖先神灵的集中地。因此,这个方向是长辈和老人的座位,年青人不允许坐这个地方。苗家的堂屋与火塘屋,是苗家住宅室内的中心空间,它充分显示了苗家的民族意念和虔诚的信仰。苗家对于火塘有着特殊的感情。
据《风凰厅志》记载:“当时苗民被迫,迁徒深山老林,无房居住,只好栖身岩穴,或者搭棚为屋,避风躲雨,因为穷的没有铺盖。所以借助火塘烧火御寒”。因此,各地苗居不论那种样式的住宅,都设有火塘,而且是不分昼夜、季节、长年不熄。以象征苗家兴旺不熄,它培育了苗家亲切、温爱、安全的特殊感情和群体精神空间的共识心理特征。火塘上悬有坑杆,挂满了薰黑的腊肉、野味。火塘中间立有生铁铸的三角架。供劳作归来的苗家人围着火塘煮饭炒菜。如有亲朋好友来访,大家围在火塘边饮酒放歌,唱一曲曲古歌,情动远古;唱一曲曲生活,情趣无限。火塘内放的三角铁架象征祖先,故不能踏脚;一家人围坐在它的周围。在祖先的庇护下,充分体现出家的温暖。实际上苗家人对三脚架的崇拜,应看成是一种原始的图腾,即对“天地人”象形模式的崇拜。上面圆形的铁圈象征着天,下边的方形火坑象征着地,有“天圆地方”之意。三只着地的铁架象征地柱,三根连接铁圈支撑锅鼎的铁柱象征天柱。“天”之下,“地”之上,两侧分布着世俗凡人;三脚架里蕴含着丰富的苗族原始哲学。对于火塘的设置很讲究。通常用条石镶成之后,又用椿木在周围围成正方,然后在火塘周围用硬木铺成离地面约一尺左右的“地楼”。苗家称之为“帮的中心”。有的还用桐油将火塘、地楼上油,平时擦碍明光闪亮。火塘的安置要与中柱屋脊相对为标准,偏前偏后俱非相宜,极边一排中柱下方,是安家神的位置;苗家人称之为“涵的歌好听”。平常供祭时。向该处烧香纸,以酒敬之,所以在围火塘烤火时,主宾有别,坐规有序,立规以循;即以中柱一边为上方长者座位,下方坐主家晚辈,其它两方不论。火塘旁的祖先灵位处是神圣的地方。因此不准生人随便上去。
吊脚楼为苗族建筑的主要形式,有“吊脚楼”和“吊脚半边楼”之分。建在斜坡之上,把地基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之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取平,横梁上垫上楼板,作为房屋的前厅,下为猪牛圈,或存放杂物。台上主房又分两层:第一层住人,上层装杂物。屋顶盖瓦或盖杉树皮,屋壁用木板或砖石装修。这类房屋台上台下浑然一体,非常美观,称为“吊脚楼”。另一类是建在空阔、向阳、宽敞之地基上。多建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就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上级屋基竖较短柱,使前面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基平行,形成半边楼;因最外一柱悬齐上层屋基处,故有“吊脚半边楼之称。这两种形式建筑都是竖装板壁,堂屋正面面壁都往后退一柱装封,形成”吞口“,“吞口”正中设”大门",两边均留窗户,普遍装木质窗椽。
在中国历史书上有“北人穴居,南人巢居”之说。中国建筑分为南北两大系。南方从巢居发展为干栏式建筑,已发现的最早遗存是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苗寨吊脚楼正是其先民传承下来的古老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经过逐步完善的重要体现。苗家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为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图型。如万字格、亚字格、喜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吊脚楼一般为分两层,上下铺楼板,壁板油漆发光。楼上向阳开窗,鸟语花香。窗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球等。吊脚楼的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造形。吊脚楼的下层多作贮藏粮食的谷仓或摆放家具农具。楼上则为主人居屋或客房。楼外长廊为妇女们绣花挑纱、打花带、晾纱、晾衣的场所。
湘西苗族吊脚楼是湘西苗族先民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辗转迁徙所带来的古老干栏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逐步完善的,是苗族建筑文化的载体。在我国民居建筑中,吊脚木楼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位,它是苗族等少数民族安身立命、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
我们此行的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族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西江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这里现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汉语言文字,尽管汉语言是西江苗族与外界交流的必备语言工具,但苗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仍然使用传统的苗语。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这也是黔东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美人靠
在这次在西江千户苗寨中我却看见了民族融合的产物-----美人靠。“ 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吴王靠”,学名“鹅颈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着十分舒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据传美人靠是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徽州古民宅往往将楼上作为日常的主要憩息和活动的场所。古代闺中女子轻易不能下楼外出,寂寞时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或窥视楼下迎来送往的应酬,故雅称此椅为“美人靠”。
不管传说多么美好,美人靠在苗寨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客观条件的。我在苗寨中和一个施工的工人口中得知:“我们(施工者)不是当地的工人,我们都是包工头带来的。”很显然外来的施工者不仅带来了山外边的工人,也带来了外边的建筑元素。徽州建筑中的美人靠在苗族的民居上得以运用。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侗族同胞聚居的地区,被誉为“世界苗侗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这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吊脚楼每排木柱一般九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中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西江千户苗寨和郎德上寨,它们的小路全都是用鹅卵石铺设,寨中满是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吊脚楼上装有“美人靠”供来客休息。“美人靠”平时也是姑娘们刺绣的好地方。
风雨桥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贵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2008年西江修建的风雨桥有五座,是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风雨桥、主道一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大寨对面的也薅寨二号及四号弓形水泥风雨桥、连接南贵弓形水泥风雨桥,由于以前的风雨桥的建造属全木式结构,容易被大水冲垮,现所修建的风雨桥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后来我们离开的时候湖南记得导游介绍道:在湘西地区,过去,有些苗族地主还修有大型的四合院,屋外四周有砌砖墙围护。屋内大厅的门上、柱上,镶着镀金匾联,金碧交辉,很有气派。不过在房屋材料上各地均有所不同,因为黔东南苗族地区木材较多,经济条件较好,所以木房、瓦房较多,草房土墙房较少。大多数为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墙房兼有,大体上草房、土墙房最多。千户灯夜景
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就亮起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可以看到苗寨呈现那牛头的形状。为使游客更好地观赏西江千户苗寨夜景,景区在路边修建了观景台,还开通了观光车。
总结
苗族建筑艺术,积淀有很多纯粹的苗族文化成分。平时的生活、生产劳动、亲朋聚会、宗教话动,如纺织、刺绣、婚宴、祭祀等都在这里进行。这些文化成分直接呈现在建筑形式的表层。或隐含在建筑形式之内部。
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是其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它以传承的物质形态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而苗寨吊脚楼正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兄弟民族民居建筑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后记
采集来的元素不能白白浪费
我在看到这种建筑结构的第一眼,我就在思考这种建筑格式是否可以移植到当代都市中很显然作为民族风格十足,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在都市的高楼大厦中独具一格,可以赚足游人的眼球,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改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民族特色饭店、乃至一条商业街的招牌!
假设方案:占地面积960㎡;在苗族吊脚楼的结构基础上放大,底部的基座,改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增加强度并适当加高;增加地下负一层作为车库;一层大厅作为中型超市,两侧布置电梯连接上下;二楼茶餐厅和商铺;三楼为KTV和娱乐中心;(1、2、3层作为基座)4、5、6层作为民族风酒店主体,采用钢筋混泥土整浇,外包防火木质材料,将上层建筑的木质墙体改用贴有滤光膜的高强度玻璃幕墙;顶部沿用苗族的瓦形式顶,加以水泥固定。
酒店4、5楼以长桌宴和自助餐结合的方式运营,特色在于在用餐时间增加民族风情服务:民族乐器演奏和民族习俗互动。6楼为包厢式服务,4、5、6楼均提供民族特色餐饮和其他各种美食。
2.中国民居建筑 篇二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就像一个高速发展的大熔炉,中国也在这个大熔炉中融合与生产。在现代建筑浪潮的冲击之下,纵横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幅幅绮丽多彩的华夏民居风貌逐渐暗淡。在以“人居与生态”为契机的时尚议题之下,我们幡然醒悟,开始在遗忘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寻找那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绿色建筑技术”。
2 窑洞民居建筑简介
窑洞建筑是由原始穴居中的横穴发展演变而来的,是中华民居史上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文化瑰宝。黄土高原上一望无际的黄土地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并且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窑洞的修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千百年来,窑洞文化一直在黄土高原上兴盛、流传,窑洞建筑也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传统建筑标志。其渊深的文化积淀和朴素的人文精神至今都被人们所陶醉与痴迷。
3 窑洞的绿色建筑思想
3.1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建筑垃圾是生活中常见的却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一种垃圾(表1)。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各地新修建的建筑随处可见。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已达至4亿吨,成为了世界建筑垃圾排放最多的国家。减少建筑垃圾,以及建筑内的能源消耗已成了当今中国的热点话题。
相对于现代建筑,窑洞的建筑材料以生土为主体, 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在材料的运用和建筑修建上,既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土”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污染。修建窑洞的时候,除了门窗会用到少量的木材以外,钢材水泥基本上可以不采用,甚至无需开挖地基,修建墙体。倒塌或拆除的窑洞所产生的建筑垃圾, 经历了风化作用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涵养过程后, 生土变成了富含腐殖质的“熟土”而回归大自然, 形成绿色良性的建筑材料循环(图1)。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取之自然,融于自然的理念是极符合现代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
3.2 保温隔热,冬暖夏凉
窑洞建筑最大的优点就是保温隔热,冬暖夏凉。时至今日,谈及黄土高原窑洞就必然联想到“冬暖夏凉”,仿佛“冬暖夏凉”已经成为了窑洞建筑的标语。那为什么窑洞具有“保温隔热,冬暖夏凉”的性能呢?其实古人在窑洞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动物在地下冬眠和管道的地下敷设。
据有关研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模型来解释:
设为u (t, z) 在t时刻距地面深度为z(向下为正方向)处的温度,因为从地表向地下传热是一个热传导过程(图2)。求得公式:
其中,A为地表温度变化的振幅;
ɑ=(ρcω/2k) 1/2, k为土壤
的导热系数,ρ为密度;
c为比热容;
ω为地表温度变化的圆周率;
B为地面平均温度。图2
根据公式,地下温度变化与地表存在一个相位差ɑz,即地下温度的变化在时间上要落后于地面,地表温度的变化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到地面以下的土壤层中。土壤层越深,这个落后的时间也越长。而就窑洞建筑而言,其顶部的覆土厚度一般达到7至10米,在这种覆土厚度下,窑洞建筑室内外温差可以达到10℃左右 (表2) 。生活在黄土地区的人们正是利用了土壤传热的之一特性,建造了中国传统的绿色建筑窑洞。根据统计和调查,窑洞采暖或制冷比普通房屋要省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费用,非常的节约与环保。
此外,当地的人们为了更进一步的营造良好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在建筑的一些细部设计和处理上采用了一些细小而高明手法。每一孔窑洞往往都在门洞处砌筑高高的圆拱,并加上高窗(图3)。这种窗洞的处理方式,可使冬天的阳光进一步照射到到窑洞的内侧,从而使室内充分地接收太阳辐射。
3.3 节地环保,生态和谐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少,当地的人民在建造住宅时充分地考虑到了保护耕地等问题。千百年来,一直秉承着节地环保,生态和谐的观念。修建窑洞是凿洞,不占或很少占地表,是向地下争得居住空间,并且窑多建在不宜耕种的陡崖部位,例如靠崖式窑。图4中为现代建筑建造和窑洞建造所需要的基地面积对比图,可以看出,窑洞类似现代建筑中提倡的覆土建筑,向下争得建筑空间,而将地上部分归还给大地。
4 窑洞建筑的“古为今用”
虽然我们可以在传统的窑洞建筑中找寻到绿色生态的建筑价值,但“古为今用”向来都不意味着一味的照搬照抄。我们必须承认其存在着一些影响居住环境质量的问题,解决好这些传统中的“糟粕”问题,为传统加入了新的模式语言才是我们现今建筑的发展之路。例如加强窑洞的稳定性,利用自然空调改善和有效利用太阳能等。
在现代建筑潮流的冲击之下,传承中国传统建筑,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将我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新的涵义,创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品建筑,才是中国建筑行业未来的真正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李峥, 裴雷.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土”文化——窑洞建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01)
[2].党安荣, 郎红阳, 冯晋.黄土高原北部窑洞民居建筑的变迁与保护研究[J].世界建筑.2008 (09)
3.中国民居建筑 篇三
这些不同的建筑有什么样的语言?我们怎样理解这些民居建筑的独特语言?
通过对一个普通的湖北民俗文化村的民居建筑分析,让人们从内到外了解到建筑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对中国民居的形成原因及建筑特点有一个更深入的把握。
关键词:心灵;民俗
堑下罗家村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关刀镇新建村八组,属典型的丘陵地貌地形。此处有龙形山,有壮观的瀑布。山上树木种类繁多。门前一条小河,河上有古小石桥一座。此地民风淳朴。在林间,生长有各类可以吃的蘑菇和天然的野菜。当然也有各种动物和蛇类出现。堑下罗家大屋,是全县至今保持相对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的自然村落。大屋共有房屋五进。分三期建成。
清乾隆十五年首建现今之第二、三、四进,19世纪30年代末又紧靠原屋南侧扩建住房数间、堂屋两个及大小天井数个,形制与原建筑稍异.与此同时,又在第四进后添建了包括堂屋、天井的第五进。
这些彼此连通的建筑使堑下大屋成为一座外观雄伟、内部结构紧凑、布局精巧又左右大体对称的大屋场,其占地约9000m2,居住人口最多时近300人。
大屋建筑整体为砖木结构,青砖墙体,屋顶盖烧制的匙瓦。
大屋内共有各式房间(正房、厢房、偏房、厨房等)100余间,大小天井26个,大小堂屋14个,纵向走廊5条(其中封闭式2条),横向走廊6条(均为半封闭式)。这些纵横走向的大小走廊,使屋内勾连相通,人们无论从哪个大门口进入大屋,均可避开风雨,不沾半丝水迹。
一、民居建筑中的内在语言
在教学中,关于民居建筑内在语言的分析中,关于人类的心理需求如何表现在建筑中是比较有难度的一个章节。民居建筑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针对不同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或者靠山,或者依水。
其实,除了地理位置对民居的影响,人类的心灵也要有一个安全的归属地。
(一)心灵的归属地
村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表现在建筑中就是对“神”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对勇敢者的崇拜,反映了当地人的心理需求。
男神——土地公公,即土地菩萨。这是职掌一方土地的神灵。老百姓民间建宅及家庭祸福等都需问土地公公。堑下罗家在屋侧樟树园供土地庙一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是对自己家园、土地的尊重与敬畏。
女神——灶神娘娘,又称灶王菩萨,与外地“灶神爷”是男性有所不同。
为什么会有女性的灶王?其实这是村民想象中美好的家庭团聚时刻。全家人过年的时候围着干干净净的灶台,灶台上有着丰富的美食。
“民以食为天”,一家中最美好的日子应该有美食相伴,就像我们的母亲给我们做出的美食。
所以,腊月二十三晚以前,也就是小年前,家家需将灶台清洗得干干净净,屋把内壁上、楼脚下、厨房里的灰垢刷干净,俗称“打扬尘”。以此迎接美好的明天、春天。
灶神是想象中存在的神,没有神像神位,无需供奉。故民间俗语云:日日和灶神娘娘打交道,没见过灶神娘娘是什么样子。
这是本地认为的灶神娘娘,有了灶神的庇佑才能开锅做饭,这分明就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英雄——百合将军,相传系汉刘备麾下大将赵子龙,现有雕像敬于大屋上堂屋。
可见,老百姓骨子里有对英雄的崇拜心理。其实表现的也是两个主要意思:勇敢和忠诚。
罗家村地理环境有山有水,山中有猛兽、毒蛇,水中也有鱼有浪。勇敢者才能生存。忠,是历代村民对人品品行的最高评价。
建筑中周围的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和功能,它们也是建筑的一个部分。
(二)大自然的节奏
山地多树木。人为寻找最适宜生存的温度:一是夏天有树遮荫取凉效果好;冬天的时候,大部分树木叶子落了,阳光直接照入室内,这样可以提高室内温度。
以前树木多种在房前屋后,池塘边及田边地角。有桃、李、油桐(俗称桐子树)、乌柏(俗称木梓树)、棕榈(俗称“棕树”)、泡桐(俗称“水桐树”)、枫香(俗称“枫树”)等树种。
树木繁多成为村民最丰富的生活来源。
二、民居建筑的外在语言
民居建筑的外在语言是我们可以看见的外在形式、结构、装饰等。
(一)结构与情感的表达
堑下大屋是一座占地约9000m2的前后五重的清代民居。
主要结构:
1.“大连三间”式,即大门口进去是堂屋(客厅),左右各有一间正房(卧室),房门口均朝堂屋,适合小户人家居住;也就是一厅二卧(左右各一)。
2.“明三暗六”式,即大门进去是一个大堂屋(客厅),堂屋左右各有正房二间(左右各二卧),堂屋后面再用砖隔出一小间做厨房,正房门口均朝堂屋(一厨),猛一看三间(一厅二卧),其实6间(1厅4卧1厨)。
3.“明五暗七”式,即大门口进去是一条向左右延伸的包弄(走廊),包弄两边各有正房二间(一走廊左右共2卧)(2走廊4卧),其中间用厅堂隔开(也有将包弄设在正房房屋后面的)。
4.“明五暗十”式,即大门口进去是下堂屋(副客厅),左右各有正房二间(共4卧),正房后为一左右延伸的包弄(走廊),包弄之后又是左右各二间正房(又共4卧),其中夹着上堂屋(正客厅)。
后两种款式适合人口较多的家庭居住。
可见,民居建筑一般都有明暗两部分组成。明为可以一眼看见的外在结构,暗为一眼看不见的内在结构。
从这种建筑语言,不仅人人都有自己的居住空间,如果可能,还可以有自己的隐秘空间。
就像一个人,有外在的一面,还有自己隐私的一面。
(二)材料与品行
罗家村民居使用的材料大都就地取材,用的最多的材料就是砖和木头。
1.砖的语言——质朴
堑下罗家土木结构的砖瓦房,材料用量最多的是砖。砖分土砖、熟砖。
土砖用的是耕作泥土。比较结实耐用。
搭架子砖,用人工挖泡犁底层土所得,美观不太耐用,用来搭架子比较好。
土砖一般规格“三六九”,即三寸厚,六寸宽,九寸长。
熟砖是把架子砖通过烧制而成,名为青砖。一般人家做房子只能在靠近地面的墙壁少量使用熟砖。
近年来,还有轻型灰沙砖,防地震效果好。
总体说来,砖是当地建筑中用的最多的材料,原料就地取材,分不同高度、不同作用,用不同的砖。
2.木的语言——敦厚、温和
用料最多的是木料。门框、窗户、檩子、楼脚、椽皮,多为杉、松或其他杂木。
木雕、木门、木窗等装饰是建筑中最温饰品。木头也是就地取材,木头不仅有年轮的历史记忆,还有冬暖夏凉的温和品性,更有自己独有的花纹、香味和颜色。
配上木工的精细雕刻,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
(三)装饰的语言——想象
在房屋四角及厅堂、大门口两旁墙角,习惯横竖各砌一块长条石,俗称“傍角石”。
外墙均以彩釉砖装饰,住着既舒适,又美观。
图案在木雕,陶瓷中刻画较多。
纹饰繁多,有形状各异的鱼纹、人纹等。
当大自然节奏韵律感和建筑相吻合时,才能表现出它自己的语言。
三、建房习俗与民俗民风
建新房子,对当地人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有以下习俗:
(一)吉利——情感的寄托
建置住宅,在起墙、做大门框、嵌厅堂屋脊的正梁时,一定要选定吉时吉日。
下石料、扶大门框正梁时,有的人家在下石料时,在四角的第一块石料底下压一根长鲜竹或压一枚古铜钱(铜钱用绳线拴住),待四个角的石料均放置妥当时,在选定的吉时里,同时抽出压在石料底下的鲜竹枝或古铜币,谓之“压青”和“抽青”。
据说,古铜钱有化煞挡灾的作用。乡俗认为,用鲜竹枝、古铜币嵌入石块底,表示屋基或大门框被竹枝或铜币撬住,未与大地接触,土地神管不着。待鲜竹枝或铜币抽出后,建筑物才算作与大地融为一体。
(二)石块——平稳
村民建房,大门框多选用石块,少数人家用木大门框。石大门框经久耐用,美观大方。两边石墩子上竖立石柱子,石柱子上各放石肩起平衡固定作用。肩上压放石梁,俗称“过砖”。
大门横梁放置妥当后,鸣鞭放炮,主家请人(一般由石匠或为首的砖匠)站立于横梁后面,将事先准备好的糖果、花生、硬币之类物品从高处抛向围观的人群,同时,口中念念有词示贺,俗谓之“抛梁”。
(三)风水——对地理位置的选择
新做房屋所朝方位,一般要请“地仙”(即风水先生)看地形。
整座房屋的向址,习惯以厅堂前后的中心线为基准线。如过厅堂中心线所朝方位有避免不了的不利地形地物,则稍微移动更改厅堂外前墙,即大门口所在的那堵墙的位置,以让前墙中心线代替厅堂中心线,避开不利障碍物。
(四)忌右边高过左边
旧习惯,建房忌右边高过左边。俗语称“左青龙,右白虎;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意思是说,房屋的左边是青龙星,房屋的右边是白虎星,左边的房屋不论做多高也不论比右边的房屋高过多少,对房屋的右边不造成伤害。但是右边的房屋最多只能与左边的房屋保持相同的高度(一般以地平面和二层挑梁为标准),高了则有碍左家。
这可能和太阳东升西落、和光线及阳光照射有关。
由此可见,湖北民居建筑有自己的语言,它把大自然的节奏感和温和、敦厚的品性带到了民居中,也在建筑中表现出了当地特有的民风民情。
在教学中,对民居建筑的式样的讲解不能光靠外在的装饰和结构判断一个民居的建筑语言,要更多地去了解建筑背后的民俗民风。
作者简介:
4.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 篇四
东、西方两大文明交流撞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冲突日趋激烈。
现代建筑在设备、舒适、卫生等方面确有其高度的科学性、先进性,但现代建筑的千篇 一律给人们带来了在精神上的乏味,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的缺失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简直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的布局特点。
在广大的住宅房屋中,东北地区民间居住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和形式。
1、东北民居建筑的整体布局形式
因为地区情况复杂,虽然类型变化简单,但材料的运用、建筑的设计手法和局部处理却是很丰富的。
特别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居住所积累的经验,具体的处理和变化是多方面的。
其中的一些建筑手法今天仍可适用,东北民居建筑的布局更是如此。
例如沈阳这样的东北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西、南、北四塔四市等等,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其有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和明确流线层次格局。
东北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
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
东北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
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
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
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
因此在规划布置一幢宅院时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渐进层次,从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进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后达到最私人性质的部分。
2、东北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形式
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各民族的民居住宅尤其注重御寒防冷的问题,并因此形成了东北民居特有的居住习俗。
住宅的平面布置以正房为主,一般为一正一厢,房屋面宽,院墙多用木板围成,大门开在中轴线上;房屋用木构架,外墙用土筑或用树枝编笆涂灰泥,内隔墙多用木板,屋顶为双坡瓦屋面或覆茅草,方格窗棂糊白纸,室内标准平面布置俗称为“三间草房四铺炕”。
大型宅院平面纵向长,横向短,布局类似三合院或四合院。
大型住宅采用木构架,砖墙瓦顶,尺度宽阔,造型雄伟,装饰华美,用料考究。
例如,大门口设上马石,大门上装狮头铜门环,院心影壁、正房的前廊、窗棂,外墙面以及屋脊做各种花饰,明柱下设石刻柱础等等,都显示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审美情趣。
在北方汉族房屋南北朝向有着“天地定位”、“顺应天道”、“大吉大利”之说。
但是东北满族建房有“以西为贵,以近水为吉,以依山为富”之说,盖房时,须先盖西厢房,再盖东厢房,落成的正房,也以西屋为大,称为上屋,上屋的西炕更是敬祭神祖的圣洁场所。
东北满族民居在平面上大都是前后长而两端窄,口纵长方形。
宅与宅之间均有又厚又大的墙分隔,大墙每面都与房屋建筑有较宽的距离,房屋在院子中间分布松散,厢房分布在正房两侧,不遮挡正房光线。
《白山黑水录》中记载 :“满洲房屋构造之制,南面设堂,左右为厢房,前面为客房,外设衡门,积砖为墙,室中有炕”。
所以满宅布局不仅讲究尺度与空间,而且中轴线两侧建筑对称,房舍、院落在整齐中见变化,于简朴中显幽雅。
实际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对房屋的要求是尽可能多地吸收阳光,因此,防寒保温是民居的最主要功能。
此外,墙体要求厚实紧密,地基牢固。
就是说,开间要宽大,阳光才能充足;进深要浅,可省材料;室内光线好,后侧不潮湿;宅地高出正负值,便于防水防潮;室内墙要矮,便于保温等。
3、气候影响下的东北满族民居建筑布局形式
合理的建筑布局形式是创造适宜的建筑微气候环境的基础,对建筑单体的保温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选择布局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大的气候环境,采取不同的布局方式。
处于湿热气候区的建筑组群疏松的总体布局,采用了松散布局以加大空间尺度来增强通风防湿的效果,而位于干热气候区的建筑组群,则采用了较为紧密的布局方式,以利于创造建筑之间的阴影空间。
东北地区的满族民居在总体布局时,虽然也是采用疏松的布局形式,但与湿热地区布局不同,主要是为了更多的获取阳光。
不同气候区域建筑布局形式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同时也能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朝向是指建筑主要房间所处的方向。
对东北满族民居而言,正房的方向就视为建筑的朝向。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为了满足漫长冬季的日照采光需要,建筑朝向大多坐北朝南,并将主要出入口设在南面。
采用这种朝向的原因可以从日照和主导风向两个方面来分析。
夏季太阳光线与南向墙面的夹角很小,因而墙面上受到的太阳辐射热就相对较少,同时太阳高度角大,导致太阳辐射直接通过建筑洞口照向建筑室内的深度和时间都相对较少。
相反,冬季时,南向房间无论在太阳照射的时间和照射深度上都要强于其它朝向,因此南向的房间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对于处于严寒地区的东北满族民居,虽然希望夏季能避免过多日晒,但相比较而言,更希望在寒冷的冬季能尽量多地获得日光照射,正南向基本是冬季获得日照量最大的朝向,也是最适宜的朝向,东西向获得的热量不但远小于南向,根据热工计算,其获得太阳热量不到南向的一半,而且夏季日照量又远大于南向,不利于防热。
在适应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民居演进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的东北民居建筑布局形式,其充分体现了东北居民的聪明智慧和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创造环境的能力。
而老祖宗留下的报告财富,为现代居住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面对现代中西方民居建筑设计的文化冲击,我们只有不断挖掘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才能创造更加舒适、合理、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民居建筑。
参考文献:
5.中国民居建筑 篇五
关键词:传统;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
何为传统?不同语境下传统的内涵和界定不尽相同。在建筑学及其所在的地域文化语境中,传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特质,在地域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传统可认为是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而这个遗传基因主要通过传统在地域文化的点滴记录和一脉相承来体现,传统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更是地域文化的秉承之魂。
1 传统是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
1.1 传统是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
文化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地区性的。地域文化作为地区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区域文化,根植于区域特性,受当地的自然、经济、政治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有很大差别。而在地域文化的种种影响因素中,传统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特质,使人们在千古流传中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习俗、道德、制度等相关的有形的无形的行为方式和制度。在这种时代延续的传统中,可以追溯到地域文化的发展踪迹,更是可以通过这些踪迹去进一步寻求和探寻地域文化在当今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根植于传统特质,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变得愈加清晰,而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愿景也变得有迹可循。
1.2 传统是地域文化的秉承之魂
6.中国民居建筑 篇六
关西新围的建筑文化内涵
文/燕凌高健婉
围屋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是中原文化与南方山地
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互碰搜产生的特殊文化载体。
关西新围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竣工于道光七年(1827),位干江西
省农南县郊.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面积
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翰南客家方形围屋。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是世界客家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指定参观点.关西新围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中国设计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客
家人的聪明和才智。它是设计文化中的“人本观念’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机和
谐结合的设计思想的完美结合体.它除了其建筑形式有其鲜明的特点,在设
计中还体现粉深刻的建筑文化内涵。
一、关西断圈体现的民俗文化观念
1.宗族意识。首先,从内部布局来看宗族意识.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建筑
中的宗庙建筑部分,关西新围也是这样,祠堂在其建筑格局中占有一个很重
要的地位。关西新围中象征家族和子孙繁衍的祠堂位于整个围屋的正中心,是圈中最紊华、最考究、最宽敞的房间.以它为中轴线,中心建筑依次为下
厅、前厅、上厅,前后三进,五组并列,十四个天井,对称分置十八厅,四
周筑以坚固的围墙。处在中心的宗祠就像有特殊内涵的华表或图腾一样.起
到核心作用。
祠堂对于客家人,不仅仅具有常规的祭祖和礼仪活动等功能,我认为还
有更深层次的精神隐喻性。
它是奋进精神的象征。客家人受异地文化的冲击和生存的挑战,他们具
有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供奉祖宗神位的宗祠,目的是鼓励、告诫
后代不忘“祖业.,使之更加发奋图强,荣粗家族.它是客家人乡愁的归宿。客家地区山多地少.迫于生计,客家男人不得
不远走他乡去闯荡天下。建立家园和回归故乡是他们永远追求的梦想,而象
征粉家族的宗祠则成为他们精神回归的离所。
其次,从供奉门神来看宗族意识.客家人比较注重对“门神”的祭拜,所以大门的侧边都供有神台.客家有传说,人死百年之后会回家,来保佑他的后代。而供门神的目的.就是希望门神在祖先百年回家之时,只放祖先回
家,不放其他的邪神进围屋。
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和崇祖遵礼的思想意识,造就了发达的宗祠
文化,并由此派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居住习俗文化,使得客家围屋有着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审美价值.2.风水观。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是中国古人的建筑思维和建筑观念的反
映。其中,有很多经验性的因素,有的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以及实用价值,但是其中也有相当的迷信色彩,应该加以批判、吸收、研究、利用.关西新围的构造有点类似北京的四合院的设计,是明清时请一个北京的“风水师”设计的.正因为它是风水师设计的,所以它的设计中必然包含了
浓厚的风水学理论。
关西新围的选址和朝向体现风水观。几百年前,初到南方的客家先民弱 小无援,有着祈求兴旺发达的迫切心愿,风水学中的“天人感应”恰好满足 了客家先民的这种心理需求,因而聚落的选址、朝向及空间构造便成了能否 兴旺发达的先决条件。客家有句俗语:“山旺人丁.水旺财。”关西新围选在 三面环山而仅留一向出口的壶形盆地上,就是希望自己的宗族越来越兴旺,井且这种特殊的地势给人一种心灵的归依感,起到了辟邪的作用,是风水学 中“四地神”的最好典范.盆地中央有一条南北流向九曲十八弯的小河,人 们只能看到水流来,看不见水流走,这就是离惫财源滚滚来、钱财永远不会 流失。关西新围是坐西南朝东北的。它本应坐北朝南的,不过如果那样就正 面对着公路了。而在风水学上.房屋的正面对,公路是相冲的。于是它坐西 南朝东北,就化解了犯冲的可能。并且,人们以传统的五方、八卦观念来坐 镇邪祟,营造中原式庄严、平和气氛,把围屋建成平衡、对称、井然有序,从而驱逐心中恐惧不安因素。
关西新围的半月池体现风水观。它象征着聚财。水代表财,半月池把水 储存在围屋正前方,就是窝意围屋的主人会财源滚滚。它也称“墨水塘”,窝意后代有知识。围屋的先人都是读书经商之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把家族更加的壮大。
关西新围中“z”形的排水设施体现凤水观.因为客家有句话:“山不放
直水。’水代表财,放了水就等于是放了财.把排水的路径变成z形就是为了 减缓流速,象征不走财。
关西新围祠堂大门两旁阵着的雌雄大石脚体现风水观。雄狮左脚握“官 印’,象征的是子孙官运、家运发达.雌狮右脚抓“元宝”,象征的是未来 的家族财源滚滚.雌狮子身上附着的两只小脚子,象征围屋子孙满堂.以上阐述的民俗文化观念,不论是宗族意识方面还是风水观方面,都体 现了关西新围设计文化中的“人本观念”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结合的设 计思想。
二、关西断圈设计中体现的防御外敌作用
客家先民身处深山,为了避免异族和山贼的侵扰,于是设计出来的关西 新围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首先,关西新围5米以下的墙体材质是三合土。三合土:石灰、沙石、黄泥,掺杂濡米汁、桐油。它们在以一定比例调制时,硬度甚至超过水泥.选择三合土作为墙的材质,当敌人进攻的时候客家人只要待在像小城堡一样 的围屋里面就安全了。在外敌人侵粮食用尽又不能出围屋的时候,把三合土 放入水在锅里煮,过池之后就可以食用了。这个功能可能在全世界的房屋的 功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其次,当敌人进攻对外防御时,半月池就相当干一个城池。
第三,关西新围的门有三道机关,第1和3层形成夹层,可灌水,可用 火攻术击退敌人。
第四,关西新围的炮楼设计的防御结构极为严谨。它是根据四周地形的 不同在四角建造了4座炮楼,东面两座为2层.西面炮楼由于正对起伏的丘 陵地形,炮楼为3层,二、三层有门与围屋相通,两侧房屋多用来存放武器 弹药等战备物资。在四角炮楼顶层的抹角处建了单体小堡垒,完全消灭了死 角。一般的炮楼只能攻打远距离的敌人,而关西新围的炮楼,就算敌人到了
城门底下,围屋的居民还可以站在炮楼上攻击。
三、关西析围的生活实用价值
关西新围规划设计、建筑技艺和环境的选择均着力于创造一种“天人合一、阴阳协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很、调节阴阳 等功能。其显示了客家围屋军事功能与住宅要求有机结合及建宅人高深的建 筑修养。
首先,关西新围深处丘陵,旁边有山有水,天气宜人,属亚热带况润季 风气候,十分适合人居住.住在围内的居民使用水和寻找或种植食物都十分 方便。
其次,关西新围内完备的排水蓄水防火措施.半月池、环绕围星的有一
条排水沟、房屋前摆放的大水缸都有排水蓄水防火的功能。祠堂里的排水措 施非常的人性化,祠堂内地面的排水措施是z形的,是为了使沙石沉淀,减 缓水速。沟里面养了许多只小乌龟,它不仅是招财长寿的象征,还有一个非 常实用的作用.就是除污。它形成一个自然的排污生态系统,清洁排水沟里 面的杂物,使排水沟不至于堵塞。这点也做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
第三,关西围屋内的通风排气措施非常好,在各个房间都留有排气孔,使 屋内的空气常年保持清新。围屋内的设计可谓是处处替人着想,以人为中心。第四,关西新围内部还有供人看戏的戏台。是当年围屋的主人供他的苏 扬小妾看戏用的。由此可以看出关西围屋设计的人性化。它是集居住、娱 乐、防御为一体的经典建筑。
客家围屋不但是供人居住的古老建筑,更体现了设计文化中的“人本观 念”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结合的设计思想.它从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中国 设计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客家人的聪明和才智。
如果要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品,传统民居的设计是可以作 为重要的借鉴与参照系。所以,迫溯民居的历史、研究民居的内涵,是十分 必要且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吸收传统民居中的建筑设计精华,为当 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服务。
燕凌.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7.近代辽宁民居建筑文化管窥 篇七
一、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
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明清时期的古城之内或较为偏远的乡村小镇,以院落式的民居为主,有四合院、三合院,还有的只有单纯正房和院墙。所用的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常用的材料有砖、瓦、石材、土坯、木材、草等。在地域上,由于年降水量不同,辽宁西部地区的民居多以囤顶为主,墙为青砖或青砖与毛石合砌,木架泥顶,多为南炕,屋顶上可以晾晒农作物,多为五间或三间,带东西厢房及门房,也有硬山顶的,多分布在西北部山区,数量很少;辽宁的其他地区因降雨较多,房屋为硬山顶,干插瓦,清水脊,多为毛石墙体,也有用青砖与毛石合砌的;也有草屋顶、泥墙的,多为南北炕或“万”字炕。
根据房主的社会阶层和物质条件,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可以分为豪宅、名人居室、大杂院和乡间草房这四大类。其中文忠堂府邸和恒知府宅第即辽沈地区豪宅、名人居室的代表。文忠堂府邸的宅主文祥,满族,正红旗人。1845年考取进士,历任工部主事、户部侍郎、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文祥之家几经翻建,同治初年已经是院落两进、坐北朝南、四周高墙、山门两重的豪宅了。院内奇石、假山布置精巧,丁香、皂角树影婆娑。头道门,石狮蹲立,钟鼓蹬、上马石分列门外,石基砖楣单檐的福字影壁横亘门里。二道门,垂花木雕上彩,两侧为砖花隔墙。一进院,门房、厢房均为接待、用人和侍官等人用房。二进院为上院,北房五间为正房,高台房座石条镶边,青砖小瓦,硬山到顶,前后围廊,附建东西耳房。东西两厢各五间,分由家人居住。所有房屋青砖抹缝,山墙正面顶部附有番莲花纹砖雕。1877年五月,文祥病死于北京,归葬于沈阳大东边门外北侧,与生前宅院东西相隔仅里许。后文忠堂府豪宅渐次衰败,至清亡颓倾。
恒知府宅第是位于沈阳大东关的一处名人居室。主人恒泰,满族,正黄旗人。道光年间拔贡,后考选知县,再本籍外任为四川成都府知府。其间,人在外地,家族未迁,建起了沈阳这处大宅院。院落两进,出门两重,坐北朝南,以二进院为上院,以北房为正房。正房起建于石阶围砖石条边的基座之上,一栋三开间二层楼房,前书廊檐后出梢,雕梁画栋。楼的东西各带两间耳房。二楼是卧室、餐厅;一楼是大客厅,厅内布置讲究,陈设古玩字画。两侧厢房各五间,分由家人使用。整个宅院四周高墙,房舍豪华,有一种比清初盛京十座王府还要奢华的贵族气派[1]68。
大杂院是传统辽宁民居中的典型,也是数量最多的。它们没有豪宅、名人居室那样的规模、严整,但开放、和谐是其民居文化的主旨。“天南海北的各色人们汇聚于此,有在外佣工的泥瓦匠和干杂活的,也有捡破烂的、卖黄土的,但就是没有为官做宦的。可以说大杂院并不杂,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百姓。在这里没有繁文缛节,没有以邻为壑,有的只是相帮相爱的邻里亲情。”[1]69大杂院的家居简陋,有的可能全家都没有一张囫囵的炕席,没有年节的新衣服,但却不缺少大院里孩子们的童乐童趣。大杂院里的人们吃的是苞米面、咸菜疙瘩、白菜汤,但留给人们的一片真情却成为永驻的历史鲜香。城内一些名门、豪宅破落了,有的成了大杂院。边城内,一些家族变迁,房主易人,或分家分户成了大杂院。关墙外,一些闯关东的人们会聚一起,投亲靠友搭建简易房也成了大杂院。放眼整个沈阳城内外,南关的王家大院,西关回回营的杨家大院,东关的津桥大院等都是有名的大杂院。
传统上的辽宁乡村民居与城市民居不同,其最大的不同是乡村民居主要是草房,也有少量的瓦房。所谓草房就是“椽上盖以苇笆或秫秸,上覆稗草,铺置平整,久经风雨,草作黑褐色,修洁朴素”[2]2278。乡民为了节省造房成本有的用坯土砌墙,有的房屋前脸用砖砌成,而两面山墙和后墙则用坯土砌成,即民间俗称前浪后不浪的房屋。乡村民居的堂屋大都兼做厨房,灶台与火炕相通,生火做饭的同时,可以达到炕热屋暖的效果。乡村民居的厢房多作为储存粮食、柴草、杂物之用,有的也住帮工。房屋四周用石头、砖或者是土坯砌成围墙,富户人家还会在围墙的四角修筑碉楼,用以保卫自家安全。乡间草房和城市的大杂院才是传统辽宁民居建筑中最具普遍性的真实存在,它们展现着传统辽宁人的普遍生活状况。
二、侵入的西式建筑
1861年,营口开港成为商埠,营口港的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营口开港不仅打开了辽宁了解世界的窗口,而且加速了整个东北地区近代化的步伐,“营口开港,促进了东北资本主义发展”[3]47。正是这一时期,在辽沈大地上,近代西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并与故有的中式传统建筑一较高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侵入,古老的沈阳城也出现了第一批西式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沈阳南关天主教堂。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始建于1878年,由法国人方若望筹划,梁彦利神父设计建造,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1912年复建。整栋教堂总占地面积9264m2,整体建筑占地面积3213m2,所有建筑均建在东西80米、南北112米的青砖院墙内[4]80。该教堂是东三省最大的天主教堂,其整体建筑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分为东中西三个院落。“东院为修女住宅,中院为主教堂,西院为天主教神学院。中院主教堂建筑面宽17.2米,南北长66.3米,主体钟塔高40米。砖混结构,素面青砖。”[4]83正立面结构分割三位一体,门窗高大通透,饰以天主教所特有的浮雕,正面东西屋顶两个锥形尖塔庄严耸立,顶部冠以天主教圣物十字架。教堂内部采用哥特式建筑曲肋尖拱式骨架,两排圆形石柱支撑着拱形屋顶,正前方的天主祭台上放置圣龛,两侧各有两个“告解亭”,以供信徒忏悔并请求天父宽恕保佑。堂内空间高阔明亮,庄严肃穆,四周白色墙壁上挂有《圣路善工》图像十四幅,可同时容纳1500多人进行礼拜活动。
甲午战争后,辽宁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日、俄殖民者接踵而至,辽宁地区成了外来建筑发展的“沃土”。这个时期的西方建筑突破了原有的宗教建筑范畴,进而影响到民居建筑,中西建筑文化的矛盾冲突表现得十分明显。1900年,义和团烧毁了沈阳南关天主教堂,捣毁了沙俄盛京铁路公司,掀翻了沙俄修建的铁路。义和团失败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被焚毁的教堂得到重建,更是在附属地及租借地上建起了领事馆、洋行、高级住宅、商店、娱乐中心、俱乐部等一系列西式建筑,强行把西方建筑文化移植到辽沈大地上。“在西方建筑文化强行侵入的同时,辽宁城市建筑文化被迫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中蕴含着竞争和反抗,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觉醒、虚心和进步。”[5]205
三、中西结合的近代辽宁民居建筑
辛亥革命为近代辽沈大地送来了近代文明的“二度春风”,“说它是‘二度春风’,不过是指辛亥革命以后沈阳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面貌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变化给沈阳带来了新的生产力、新的城市繁荣及向近代化转化的加快”[6]149。伴随着这股近代文明的“二度春风”传统的辽宁民居建筑文化开始向西方建筑文化学习,吸收融合了某些西方建筑文化的优点,辽宁地区的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一些中西结合式的新式建筑,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和世界建筑文化的近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要数“东北王”张作霖及其子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居住的张氏帅府了。
1916年4月,张作霖以“奉天人治奉天”为口号,驱逐了拥护袁世凯称帝的段芝贵,当上了盛武将军、奉天督军兼代奉天巡按使,督办奉天军务,一跃成为东北的统治者。随后在大南门里原盛京通济仓附近建起一座三进四合院宅邸。整幢宅邸坐北朝南,青砖墙体,硬山到顶,雕梁画栋,豪华程度宛若王府。两年后,在四合院的东北方向又建起一座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同时兼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三层青砖大楼,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张氏帅府大青楼。该楼青砖墙体,白色水泥抹边,黑白相映,显得十分高雅醒目。楼下底座高约一米,南面和东侧各有一个“八”字形垂带,九级台阶[7]。一楼正面开门三处,中间是半圆形上亮过道门,两侧为半圆形群体组合门。正面二楼平台与三楼的两个突出半圆体阳台都是水泥花格,装饰以三角纹、半圆形、瓶式栏板、廊柱、圆形柱头等花饰,内部房间的装饰壁画技艺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南侧与之相对的是有着“园中花厅”美誉的小青楼。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1918年,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又与大青楼相邻,为区分方便俗称小青楼。它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小青楼建筑面积450m2,小巧精美、造型独特,整座楼体呈凹字形,中间为两层高门楼,二楼有外廊式阳台,其正面朱漆廊柱、雕梁画栋、彩绘雀替,体现出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等手法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作为张氏帅府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它采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来装饰,两侧壮头的垂帘砖雕,以寓意深远的松、鹤为主画面,另外饰以代表吉祥、喜庆的中国结,整组构图搭配和谐,布局严谨对称,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和浓郁的中国韵味。另外,在张氏帅府的东墙外,马路东侧有一座二层中西结合式几何形单体建筑,即赵四小姐楼,这是张学良专门为赵四小姐修建的寓所。该楼占地547m2,建筑面积428m2,独立成院,清幽雅致。整幢小楼装饰精美别致,这里既有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雕刻廊柱等欧式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其室内陈设则以法式家具为主,尽显豪华气派。
张氏帅府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堪称民国时期东北中西结合式建筑的经典之作。它似乎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东方建筑文化的共同喜爱,同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东方建筑文化的自醒与包容。
从传统的大杂院、乡间草房到外来的西式建筑,再到以张氏帅府为代表的一批中西结合式近代城市建筑,辽宁近代民居建筑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变化到主动改变的渐变过程,这个过程是固有的中华文明与外来的西方文明正面碰撞的结果,它展现出当古老成熟的中华文明与青春活力的西方文明相遇时所发生的冲突、对抗与融合,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自醒和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盛京古城风貌[M].沈阳出版社, 2004.
[2]王树楠, 吴廷燮, 金毓黻.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点校.奉天通志[M].辽出临图字[1982]第8号.
[3]佟冬.中国东北史.第五卷[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4]刘长江.盛京寺观庙堂[M].沈阳出版社, 2004.
[5]赵亚平, 王志强、刘毅.辽宁文化通史.近现代卷[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6]张志强.沈阳城市史[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
8.我是古民居建筑师 篇八
■目标
1了解闽南古民居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激发学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废旧纸箱的回收再利用,培养学员的环保意识,训练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
■方法
对废旧纸箱进行艺术改造,感受变废为宝的艺术魅力。
■准备
闽南古民居的欣赏图片、废旧纸箱、剪刀、裁纸刀、双面胶、水粉颜料等。
■实施
1参观感受。组织学员参观闽南古民居建筑,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民居风格进行分析总结。闽南民居极具特色,每一座建筑都装饰着精美的雕刻作品,每一处雕刻都是一个故事,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闽南民居的独特风格尤其体现在屋顶上,正脊两端如燕尾飞翘,中间低平,呈露宋代曲线屋顶的传统意味。
2设计构思。如果让你当一回“古民居建筑师”,你要怎样设计呢?
3创意制作。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把收集到的废旧纸箱用裁纸刀或剪刀裁成建筑房子所需形状,用双面胶粘贴固定;最后用颜料或彩纸给建好的房子做墙面装饰。(图1-图4)
■评价 “建筑”是否体现出了古民居特色;装饰效果是否到位;制作过程是否精细。
■拓展
其他地方的学员,你们还记得自己家乡的老房子吗?你们是不是也能将它们画出来或是“做”出来呢?
9.中国民居建筑 篇九
川西藏族民居的装饰技法在雕刻的技艺上吸收了大量汉族雕刻的工艺,然而从装饰色彩、装饰题材及其文化内涵上带有独特的地域性。本文以道孚民居为例,剖析在道孚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下,受康巴文化的影响,雕刻的选材和内容如何体现出和谐的康巴文化内涵,分析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如何不丢失传统民居的民族特色,使新民居建设对传统雕刻艺术在创新的基础上得以传承。
川西特有的高原风貌在建筑中如何渗入雕刻装饰艺术,并对当地民居装饰起到巨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同时,传统雕刻装饰中的表现技法花样繁多,而现代装饰流行着简约时尚的风格,如何从繁到简并且不失地域文化特征是新民居建设中需要探寻的问题。新民居雕刻装饰充分使用砖、木、瓦、石等传统材料表现地域文化特色,而雕刻技法创新不只表现在技艺上,应当侧重于最后的表现形式,即康巴文化精髓在道孚民居中的体现。
1. 道孚传统建筑装饰因素分析
1.1 自然因素
道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河谷断裂带,地理上显现出典型的高原地貌特征。其年平均气温8.2℃,昼夜温差大,降水并不丰富,全年平均日照时间较长,属于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地区高海拔引起的紫外线特别强烈,建筑的装饰起到了许多功能性的作用,以避免紫外线对人和建筑内部物品的损伤,如门窗上方“凸”型小椽的排列可以有效的遮挡紫外线。寒冷的气候中生活,人们通过雕刻在窗檐、崩科等部位的装饰,一般用涂料抹刷上暖色调,还增加了防腐性和耐久度。道孚地处地震频发的地带,民居内部一般以坚实的木材作为主要承重结构,不同大小的木材之间搭接穿插组合,这种叫做“崩科”的结构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有很强的`抗震作用,同时雕刻艺术也运用其上。
1.2人文因素
农业和畜牧业是道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雕刻装饰的内容素材也深受其影响,但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长期受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其民居雕刻装饰带有一定的独特性。反应农牧业生活的动植物图案纹样,是居民装饰中经常所采用的,比如牦牛、羊、苍鹰、鹿、狗等。也有人们追求吉祥安康的图案纹样,比如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等。
道孚位于甘孜州腹心地带,康巴文化的熏陶对道孚的传统民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康巴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以藏文化为主的多种民族文化和谐统一,其核心是人与人、人和自然和谐共存,因而多民族共荣成为其基本格调。除藏文化以外,具有民俗色彩的汉文化的装饰图案,也成为这片高原上的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钱纹、回纹、兽纹、八卦图等抽象的符号造型图案。一些具有象征寓意的图案纹样,比如石榴、莲子、梅兰竹菊、蝙蝠、佛手、喜鹊、葫芦、长寿老人等各类动物与人物图案在道孚传统民居装饰中也很常见。
2. 道孚传统民居雕刻装饰实例分析
2.1 雕刻技法概述
建筑雕刻装饰是要通过雕、刻、塑等基本造型方法在各种建筑材料上的运用,创造出在建筑空间上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表达建筑物主人的日常生活、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雕刻是一种介于绘画和雕塑之间的半立体表现艺术,它同时带有绘画和雕塑的优点,即能表现出绘画宏大的意境又具有写实震撼的表现力。
藏族民居的雕刻工艺和汉族地区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由于选材和内容上的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从空间上讲,雕刻不会占用过大空间,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空间,富有极强的表现能力,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装饰之中,是一种不可取代的装饰技法。
雕刻技法的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雕刻所用的材质上,不同材质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建筑装饰雕刻上,所用的材质通常是木、石、砖、瓦等材料。而木雕已经在川西藏族民居中普遍性的使用。同汉族传统雕刻装饰相比,藏族民居的装饰手法上,雕刻和彩绘密不可分。由于木头容易受到高原气候的影响,彩绘的颜料使得雕刻造型的木材质抵御环境变化的侵扰,使得建筑结构经久耐用。而没有彩绘,也就会失去独特的韵味,藏族民居雕刻装饰擅用丰富的色彩可以表达更深的文化内涵,而雕刻通常伴随着彩绘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表现。
2.2 道孚民居雕刻细部研究
2.2.1门、窗雕刻装饰
10.拓展阅读:客家民居 篇十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 2
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11.潮汕与闽南民居建筑形态的渊源 篇十一
关 键 词:潮汕民居 闽南民居 形态
一、渊源
民居形态在一定时间范畴内存在和发展有其因缘关系,它们在文化、历史、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出现又有其必然性。闽南、潮汕两地因地理位置的相近,其文化在各个层面上有着千丝万缕的交融。闽南地区和潮汕地区的族群来源基本上都是中原汉族的迁徙进入与本地居民长期融合而成。中原文化对两地原住居民产生影响及相互吸收而逐渐整合,形成闽南文化和潮汕文化既有自身特色又有着相同和相通之处,这是其历史渊源所在。闽南和潮汕两地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人文等关系十分相近。因此不管是饮茶习惯还是方言上的互通,亦或是宗教信仰,侨乡文化,海洋文化两地都甚为相似,同时也有着长期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着建筑构造,反过来建筑也是人们生活、思想的写照。由于潮汕与闽南所处于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条件的影响而逐渐形成潮汕与闽南自己的独特的地方风格可算是在我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
二、闽南民居与潮汕民居比较
1、选址
潮汕与闽南选址都受风水影响,在选地与营建时总要事先请人相地,看风水,定阴阳五行。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术中择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通常选门前有水之地,没有也会挖土开池。据说:“门前有水,财源茂盛”“大门迎水而开,面向河流上游,表示财势源源而来”。先民们在无能耗的条件下因势利导的创造出良好的自然通风、宜居的生活环境。民居大部分是坐北朝南;背风向阳;靠山面水;沿路边桥头而建造。其实所谓的“吉利”也就是要争取就近取水、采光良好,空气通畅,交通方便。
2、建筑平面布局
2.1、主观因素
潮汕与闽南的祖先都是有从中原直接迁入的,两者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是有着中原的影子在。其建筑表现在:在平面布局、结构体系、外部造型以及细部装饰等方面,保持中轴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重体系和装饰体裁等我国传统民居的共同特征。格局体现了父权制度,男女尊卑,主仆有别的伦理秩序。潮汕地区也有先从中原迁徙到福建以短暂驻足后,再迁入潮州的。因此潮汕民居也有受闽南文化影响,两者民居的平面布局颇为相似。(如图1)
不管是潮汕的下山虎还是泉州的“三间张”其布局是大同小异。进门是前厅,前厅两侧各有一间房为晚辈与仆人住。中间天井,天井左右两侧做有回廊,若是潮汕的“四点金”则天井两旁各有一间为厨房和柴草房,闽南则称为榉头。后面大厅无论是潮汕还是闽南都是祭祖,接待客人的地方,两边的房间是长辈居住。大房前为走廊设有通往外面的侧门,在潮汕称“子孙门”为多子多孙出入之意。总体上是外部封闭而内部开敞,映射出强烈的“中心”礼制观念和聚合“向心”的潜在文化意识。
2.2、客观因素
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较大,潮汕与闽南地区都处于沿海,台风影响较大,海风带有盐碱,对建筑侵蚀较大,夏季火热潮湿,因此建筑还得有良好的通风与隔热,同时要防台风。这就要求其在建筑平面布局要开敞,室内外空间相互连通,避免太阳直射,房屋进深相对较大,出檐多,设外廊以此取得室内阴凉效果。利用天井等室外环境,布置庭院绿化,建筑周边植树木,以通过它们自身的蒸发作用吸收了周围的热量,以达到民居的通风降温的目的。建筑前面往往有埕(晒谷场),埕前面有水塘,这种特殊的空间设计其实是形成热压通风的一种设计方式。埕上的温度因太阳直射温度较高,水塘则在阳光照射下升温最小,而且在水的不断蒸发中带走了热量,这种设计能产生特定的温度差,气温高的地方与气温比较低的地方相互对流补给,从而形成了建筑群落中的局地风,起到通风降温效果。另外,三座落里或是多座落的,则每进递增三级石阶,既突出主要厅堂,也为了不让前一进遮住后一进以确保后进的采光。
潮汕与闽南民居的平面布局基本模式是一致,主要是“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型或是“四合中庭”型为核心,平面方整,中轴对称,天井狭小有别于北京四合院;封闭,有护厝,入门多为凹斗门。其空间的分配关系也受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习俗及思想观念的制约。空间主要分割为厅堂,卧室,廊道,庭院,天井。“三合天井”在漳州即称为“爬狮”或是“下山虎”就与潮汕所称的一样。在泉州同样的“四点金”建筑形式则被称之为“三间张”或“五间张”也把此类建筑称为“皇宫起”。唯有后厅两旁房间略有差异,在闽南后面房间会多分两间为后房。
3、立面处理
在立面处理上,两地区大门都呈凹斗状都注重其装饰处理;外形规则严谨;正面基本是对称的。(如图2)
潮汕民居建筑主色为灰白;正面窗亦有亦无,窗体较小,一般会在山墙面上开气窗或其他小窗,大的窗户只开向内院天井。形成外封闭的立面造型特征。大门呈凹斗状,左右两侧有“壁肚”,以利收气。“财气”从大门入后积聚于天井,再通过各房门窗“吸”进屋里。若房间对外开窗就会使财气外泄。造型变化,主要依靠外观的组合,协调比例、线条的排列组合、材料的变化,及细部装饰等手法来调整。另外,墙基不明显;屋面左右高低不明显,且多为两边因山墙而围合的高于主体建筑;侧面上,前低后高,步步抬升,这在闽南也有同样的处理手法。(如图3)
从正面上看,闽南的建筑造型主从分明,前低后高,中间高两边低。建筑主色为砖红,左右对称,有节奏,使得立面并不单调。闽南相对于潮汕民居正面基本是有设窗户,且窗体较为大,窗体材料以石材为多。在闽南立面墙体上的墙基比潮汕要明显突出一些,在闽南建筑基层主要以条石构筑,例如有白石或青石。(如图4)
4、屋顶造型
屋顶造型多为硬山顶和悬山顶。硬山式可防止台风侵袭,有的还在瓦上压砖。以不同的屋脊分出主次与前后并加连接,使得大型民居连体不松散,富有韵律,丰富了立面。主辅屋面组合手法是,中轴线不变,步步升高法。屋顶作叠层,有做假叠层,也有双叠层。
闽南以棕褐色屋顶、白色山花、朱红山墙和绿色的琉璃花饰或者是红砖墙加红瓦为主调,色彩艳丽。在屋顶处理手法上较有特点,屋顶是双曲线,屋面和屋脊也是曲线。屋顶曲线富有变化,曲线从房屋中点开始向外向上起翘,正脊多半呈弧形曲线,向两端翘起如同燕尾,因此也称为燕尾脊。闽南把硬山做法着意于鲜艳色彩,把山墙与檐墙组合在一起,两端或作硬山或作卷棚、歇山,形象与曲直的对比打破造型的单调。
潮汕则以硬山封檐为主,外形较为封闭呆板,故多在入口披檐、屋脊端部和翼角起翘上做较多装饰,将墙头做成直、曲、折多种样式,并有金、木、水、火、土之分。黑瓦白墙相托衬,呈现出一种朴素之美。
在垂带、厝头、脊上嵌瓷。嵌瓷应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民居建筑装饰工艺。是以灰塑为基础,用色彩斑斓的釉彩瓷片嵌贴。常在屋脊上塑置各种花卉,神仙瑞兽和戏曲人物。闽南屋脊一般为灰塑嵌花式,两地部分民居屋脊也都有砌筑雕孔花砖做法,这既减少了风的阻力,也减轻屋盖重量。同一做法但出来的效果并不一样。
5、材料与构件装饰
潮汕与闽南都采取就地取材,民居巧妙地应用“土”,突出地表现天然和地产材料。闽南主要是砖、木、土为主,辅以石、瓦。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能,顺应功能、结构、构造的需要,恰当地用于不同的部位。闽南民居常用坚实而且避水的石材做墙基或底层。民居精雕细凿的砖木结构居多。多采用朱红砖墙、棕褐色或是红色瓦顶,墙体主要以青砖,红砖为主,白色石基。室内则为传统的穿斗木架。闽南盛产石料和精细的粘土砖,制砖历史之悠久,特别是红砖炼制水平之高,因此拥有丰富多彩砖花,由砖拼砌的精美图案。建筑的梁柱,楼梯,门窗框,建筑地基,基层甚至外墙都会用上白石或是青石构筑。(如图5)木材多以杉木为建材,主要是在柱子、屋架,椽条,楼板,隔墙,屋面也用,且不施油漆,完全清水,暴露木纹的天然之美。
潮汕的民居材料多以采用红土和砂砾搅拌后筑成墙体,然后用泥沙和贝壳灰搅拌后涂于墙面,也有部分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或以毛石,贝灰,砂,碎砖砌筑而成。石材则多用于建筑构件的门框、抱鼓石、台阶、柱础、井圈等,梁多为杉木。在民居门楼、窗框、门廊上方和墙楣上常用贝灰塑(如图6)。
构件装饰是建筑形态的一个要素,可为建筑形态起到画龙点精作用,丰富建筑形态美感。潮汕与闽南根据当地特有的技术与材料把实用与艺术,结构与审美结合起来对民居进行装饰设计。装饰媒介主要以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嵌瓷,彩绘在民居的门窗,屋脊,山墙,梁枋,柱础等部位装饰。所用的题材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寓意与反映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这在两地区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在闽南用砖雕砖花的比例偏多,而潮汕用嵌瓷偏多。
两地区的山墙装饰也多在山墙尖部位。墙头有金、木、水、火、土。闽南的还有其他类型山墙如燕尾脊,椭圆规山墙等,山墙常用彩画、灰塑、嵌瓷等装饰。虽同为金、木、水、火、土,但因材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如图7、图8)
三、总结
总体上来说潮汕与闽南的民居是功能结构要求做的较为务实,经济,且适应本地的气候地理,室内与室外环境能融合的比较完善,环境典雅,舒适宜人,以人为本并富有朝气。两地有着同根同源的文化因缘与地理上的牵连,民居建筑形态却似而非同地展现着各自的风采与魅力。潮汕与闽南的建筑可以说已成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国家,民族,地区在该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反映。
参考文献
[1] 吴卫光 《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年12月1日 72~95
[2] 黄为隽、尚廓、南舜薰、潘家平、陈瑜著《闽粤民宅》 华夏出版社 2002年1月 1~59
[3] 陆琦《广东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11月1日 102~149
[4] 戴志坚 《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 33~184
[5] 戴志坚 《福建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一版 50~133
[6] 高鉁明、王乃香、陈瑜的《福建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年5月
12.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篇十二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所有的有关人类活动的事物都离不开地理条件的影响, 也因此, 在对于房屋的构建方面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 下面, 就让我们说说东北地区的房屋建造的特点。
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在此居住的人们已经养成了一种能够与此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第一, 受民族因素的影响。对于房顶的建造上, 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有不同的方式, 大部分的满族人都使自己居住的房屋有一个坡度较大的房顶, 原因是满族人的居住地大部分都处于降雪量丰富的地区, 这样的房顶建造形式有利于排雪, 对于房屋的寿命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在该地区中, 有些地方居民不分是哪个民族, 他们都将自家的房屋建成平顶式, 这样的房屋能够抵抗强风的侵袭。因此, 不论是三角式的房顶构造或是平顶建造, 它们的形成都是为了能够在一个环境中生存下来而发明的。除了这些, 满族人喜欢将纸贴在窗外, 甚至可以说就连一个地方的动物生存的场所建造都与所处的地理因素息息相关。此外, 房屋的建造还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所以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都要比南方地区厚的多很多, 过厚的墙体是为了是降低室内所受外界寒冷的影响, 在该地区, 墙体的建造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温暖的需求。大体上来看, 由于北风的强硬和寒冷, 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 北面的墙体都略厚许多, 一般来看, 北面的墙的厚度约为45cm—50cm; 南面的墙的厚度大约为40cm—42cm; 山墙大多数都是由砖砌而成的, 它的厚度大约为37cm—38cm。在窗户的建造方面, 该地区几乎每个民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窗户都是朝南而开, 侧面和北面几乎不开窗, 但也有一些家庭开了一个小窗, 以用来通风通气。第三, 对于房屋的外观而言, 因为受到气温的影响, 使得墙体搭砌过厚, 使房屋看起来过于厚重。第四, 对于房屋的内部构造而言, “炕”——这个北方独有的且独具特色的发明建造, 女真族是最早使用“炕”的, 也可以说是现在的满族人首先发明使用的。最早的时候, 不论在哪, 只要有房子, 几乎都有一铺长炕, 而后, 又出现一种环炕, 炕, 这不只是只有满族人使用, 其他各民族人都在使用, 但各民族之间对于炕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也促进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进步。
二、体现民族文化的住居方式
建筑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事物的建造正是用实践践行着文化。所以说, 每个民族的建筑特征的形成都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 不论是地理上的, 或是人文上的, 都对各民族建筑特点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满族人而言, 在他们的观念中, 认为西南为最好, 所以将房间中的西屋视为最好, 甚至在建房时由西向东而建, 将西面的房屋视为最好的房间, 这样的房间也多数有父母居住, 以示爱戴尊重。所以, 位于西面的“炕”, 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坐的, 家中来的客人多数坐在南或北面的炕, 甚至不能够在西面的炕上乱放东西, 假若有一些不懂规矩的客人坐了西炕, 主人会十分不高兴, 甚至会将他的行为认作成对自家祖宗的不尊敬。除此之外, 教会也对东北地区的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满族人十分信仰萨满教, 每当他们进行膜拜之时, 都会将西屋作为每次活动的地点, 他们认为这样的地点和场所才是圣洁的。与满族人不同的是, 汉族人则是认为东面的屋子是最好的, 他们将西屋用作装置一些废物, 东屋是给父母们居住的地方。这样的一种差异也为东北地区的民居情况增添了一笔色彩。除此之外, 汉族人会将中心的地点看做成十分珍贵的地点, 这样的位置通常是用来安顿宾客或者用于人们平时活动。对于朝鲜族的人们在居住方式上的特点而言, 他们通常习惯让长辈居住大的、好的房间, 他们十分注重尊卑长幼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特点, 可以说是受我国的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此外, 即使在屋内的摆设等方面也同这种思想理念息息相关。
三、彰显建筑文化的传承交融
一种建筑的形成是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体现, 它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与象征。在每个时期, 人们都是在享受着老一辈人的建筑智慧, 在享受享有的同时进行着改进, 这样的行为不仅继承了我国的古老悠久且又极具智慧的建筑文化, 而且也在此基础上实践创新。此外, 东北地区还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移民地点, 闯关东等事件, 使得许多外来民族进入东北地区, 这为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该地区的建筑文化有了显著地进步与发展。满族人——作为该地区的最早居住的人们, 最早的生活方式十分落后, 但随着朝鲜族人们的进入, 使得满族人们开始学习“后来人”的生活方式, 直到今天, 他们的房屋的构建都在使用“后来人”的方法。在该地区居住的汉族人们, 他们也是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到这里, 在他们到来的同时, 又将中原的文化带到这里, 这对该地区的建筑文化、生产生活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特别是在明朝之后, 众多的汉族移民都是从齐鲁一带而来, 他们将手工业生产带到该地区, 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样的移民活动为东北地区建筑、经济、文化带来了众多的良好的变化, 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积极地影响。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