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十二大秘诀 垃圾分类误区

2024-06-11

垃圾分类十二大秘诀 垃圾分类误区(精选16篇)

1.垃圾分类十二大秘诀 垃圾分类误区 篇一

纸类(报纸、传单、杂志、旧书、纸板箱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金属(铁、铜、铝等制品)、玻璃(玻璃瓶)、饮料瓶(可乐罐、塑料饮料瓶、啤酒瓶等)、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胶及橡胶制品、牛奶盒等利乐包装。

注意点:

1、纸类回收前,要先除去塑料封面、胶带、线圈等非纸类物品;

2、纸箱或纸盒要先去除胶带、拆开、压平后回收;

3、铝箔包要先将吸管去除、压扁后回收;

4、金属容器要先倒容器内残留物,用水略为清洗后回收;

5、玻璃、塑料容器先去除瓶盖、吸管,倒空内容物并洗净擦干后回收;

6、塑料类制品取出残渣,略加冲洗后再回收。

2.垃圾分类十二大秘诀 垃圾分类误区 篇二

可回收垃圾: 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 值得注意的是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厨余垃圾: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3.垃圾分类十二大秘诀 垃圾分类误区 篇三

一、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现状

2000年-2013年,德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几乎持平,年产生量约为5000万吨,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617公斤,明显高于欧盟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481公斤。由于2005年的垃圾填埋禁令,生活垃圾不能直接填埋。生活垃圾中纸张、玻璃等物资被循环利用,不能被循环利用的部分需要经过生物机械处理或焚烧处理,产生的残渣或建筑垃圾才允许填埋,因此生活垃圾填埋量急剧下降。目前,填埋场主要填埋矿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仅有0.2%左右用于填埋,比例很小。

据统计,2013年,德国生活垃圾回收率达83%,其中的65%被循环利用,另外的18%通过焚烧回收能源。从2000年到2012年,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由50.1%提高到65.2%,《循环经济法案》所提出的“2020年后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保持在65%以上”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培训团所考察的柏林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柏林部分垃圾运往勃兰登堡州EMAB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置。该厂为柏林和勃兰登堡州共同持股,属国有性质,接收两个州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由于勃兰登堡州规定从2000年起生活垃圾不允许焚烧,因此进场垃圾需要进行机械生物处理后填埋。该厂总填埋容积为100万立方米,年处理18万吨垃圾,经机械生物处理后,6万吨残渣进行填埋,12万吨进入回收循环系统或被制成燃料棒。该厂还建有一座焚烧工房,主要处置医疗废物、油漆等有害垃圾。

港口地区的Schwanebeck 生活垃圾机械生物处理厂和鲁平县废物管理联盟有限公司(AWU OPR),前者每年垃圾处理量为75万吨,其中25万吨来自于本地,另外的50万吨来自于柏林市。进场垃圾经破碎、分选后筛下物进行生物堆肥处理,稳定化之后填埋,工艺相对简单;后者为收运转运公司,县政府占股51%,欧绿保集团(OLAB Group)占股49%。管理车辆40台,作业人员52人,除基地外还包括一个转运站和一个空箱暂存地。2015年清运量为25000吨,其中生活垃圾7000吨,包装类垃圾5000吨,玻璃类3000吨,废纸类7000吨,另外还包括粪便清运、道路清扫、除雪等业务。

二、生活垃圾法律体系及演变

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生活垃圾管理,是德国垃圾管理与处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德联邦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达8000多部,是世界上拥有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体系的国家。这些法律均是德国政府为适应不同时期生活垃圾的性质和时代要求所制定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垃圾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为推动生活垃圾管理,1972年,德联邦政府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推动垃圾从无序堆放逐渐走向集中处理。1986年,德国政府对《废弃物处理法》进行了修改,改名为《废弃物避免及处理法》,开始引入“避免和减少垃圾产生及再利用”理念,垃圾治理的理念从末端治理向前端治理转变,垃圾治理的战略方针确定为优先考虑避免和减少垃圾的产生,垃圾的再利用在垃圾处理对策中具有优先权,对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才能进行最终填埋处理。1991年正式通过的《包装法令》要求所有的制造业,当他们的商品包装被消费者废弃后,企业必须负责收集、回收或回用这些包装物,以此促使企业对商品包装承担物资终身循环的责任,同时鼓励企业从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如何避免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1994年颁布、1996年生效的《促进废弃物闭合循环管理及确保环境相容的处置废物法》(简称《循环经济法》)是一部有关垃圾处理的核心法律,也是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该法将资源闭路循环的理念推广到生产领域,规定对废物处理的优先次序为“避免产生、回收利用、最后处置”,并确定了“污染者付费”、“生产者付费”等原则。

2005年,德国全面禁止原生垃圾直接填埋,以此避免垃圾中的有机物对填埋场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对于无法填埋处置的垃圾,焚烧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焚烧成为德国垃圾处理的“支柱”。

德国对生活垃圾管理的理念也影响了欧盟生活垃圾管理的思路。2008年,欧盟实施垃圾处理框架指令。指令中将垃圾管理按照以下五个层级逐级选用,即:避免产生、重复利用、回收利用、焚烧和填埋。此举标志着欧盟国家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了完善的“顶层设计”。由于这一设计的存在,产品的生产者在生产设计和生产阶段将最大程度地减少原材料消耗,尽可能地回收所用材料,以此促进前端减量。

2012年,德国将本国法律和欧盟垃圾处理框架指令相衔接,出台了《循环经济法》(KrWG),提出了“end-of-waste标准”,废物处理五级优先次序,以及从2015年1月1日起有机垃圾必须单独分类等更严格、更精细的要求。

三、生活垃圾分类及废旧物资回收

目前为止,德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合理的体系。可以说,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德国人的生活习惯。

德国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图1)。在柏林,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划分为四类,一是塑料等轻质包装废物(黄色垃圾桶);二是纸张(蓝色垃圾桶);三是厨余垃圾(棕色垃圾桶);四是剩余垃圾(灰色垃圾桶)。在这四类垃圾中,仅对剩余垃圾收费。

玻璃分类收集桶一般在道路等公共场所摆放,质地为铁质收集容器,容器上贴有不同玻璃种类的同色标签,按照颜色分为白色玻璃、绿色玻璃和棕色玻璃,进行分类收集。

nlc202309080842

除玻璃、纸张等外,在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废旧衣物及饮料瓶回收设施(图2)。饮料瓶回收实行押金制度,通过预付费和回收后退回押金等方式,有效提高了饮料瓶的回收率。其它大件垃圾、有害垃圾等定期进行收集,一般一年两次。

据统计,德国每年可回收塑料2100万吨,纸类15400万吨,玻璃1.92万吨。这些材料经过回收,由废物变为原料,产生了可观的利润。德国在该行业的营业额超过2000亿欧元。

四、生活垃圾的市场化机制

德国的垃圾管理采取了纯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政府无需财政补助,企业是垃圾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主体。为了实现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德国政府制定了各种经济和产业政策,包括垃圾收费、押金制度、对再生资源行业补贴等政策。

德国垃圾处理厂有“两端”收入。一是前端收入,也就是政府在进行项目招标时,合同所约定的收入或者是每年经核算的费用。在德国,每家每户都要缴纳垃圾处理费,就像水费、电费一样,按季度收取。德国很多城市采用按垃圾箱容器计量收费制。一些回收价值较高的垃圾,如纸张、玻璃,不收或者收很少的处理费(根据城市的不同)。而处理难度大的物质、有害物质和未经分类的物质,则会收取较多的费用。从居民手中收上来的垃圾处理费,政府进行透明管理,用于支付垃圾处理厂的日常消耗。二是尾端收入,即再生资源的出售收入。比如,用有机物制成的肥料,焚烧垃圾产生的发电量,以及从电子垃圾中提取的金属物质等,都可以作为二次能源与再生资源,再次进入流通领域,并且很多二次矿产的价格与一次矿产的价格相比会更便宜且纯度更高。不过,垃圾处理厂由于需要不断更新设备,需要高技术人才的支撑,所以尾端的收入远抵不上投入。特别是一些有害物质和较难处理的物质,基本上是在亏本处理。因此,垃圾处理厂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前端。德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平衡的系统,如果后端处理成本过大,就会有相应较高的前端作为补充。所以,追溯到源头,居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时,管理部门也才会根据居民遗弃的垃圾种类,收取不同费用。许多垃圾处理公司纷纷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期获得更多的垃圾处理权。通过市场化运作和财政补贴,德国政府使垃圾处理变成了盈利的事业,从而实现了政府、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三方都得利的局面。

五、垃圾处理新技术与新工艺

2003年,柏林市政府决定不再续建垃圾焚烧厂和垃圾填埋设施,在欧洲招标垃圾处理新技术,欧绿宝公司以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中标。此后,欧绿宝公司与柏林市政府紧密合作,于2005年建成运行了两座垃圾处理厂。如今,这两座垃圾处理厂已处理柏林市50%的垃圾。

培训团在欧绿宝公司考察时,该公司介绍了他们对垃圾处理技术的认识理念,认为垃圾处理技术分为三代(图3):第一代是填埋技术,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第二代是焚烧技术,易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第三代为“绿色煤炭”技术。“绿色煤炭”技术的学名为“机械物理/生物稳定化技术”(Mechanical Physical/Biological Stabilization),是指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无害资源化处理,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有价值的材料,剔除危险废弃物和惰性物质,并最终将剩余物制成垃圾衍生燃料,广泛应用于电厂、水泥厂等工业企业的技术。

绿色煤炭技术的核心是分拣。第一步:垃圾接收与存储(垃圾储坑);第二步:机械预处理,将垃圾中的金属物质进行分选再生利用(粉碎、磁选、光选、风选);第三步:烘干(通过生物热烘干降低含水率);第四步:分选。一方面,将PVC塑料进行资源回收(其它种类塑料不进行分选),另一方面,分选出沙石玻璃等惰性不可燃物,制成建筑材料;第五步:将剩余种类的塑料、橡胶、纸、木、纺织物,以及有机生物质等高热值组分,通过微生物活动产热并借助风力实现脱水,形成稳定的“垃圾衍生燃料(RDF)”;第六步:将“垃圾衍生燃料(RDF)”通过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垃圾焚烧技术采用机械炉排炉焚烧处理技术,并配套相关烟气净化系统及渗滤液处理系统。

据欧绿保公司介绍,通过分离出PVC材料即可减少绝大部分二恶英的排放,同时分选出的沙石玻璃等惰性物质可以有效改善燃烧工况,有利于控制污染物排放。

六、德国生活垃圾管理及处理技术的启发与思考

此次,培训团通过实地考察德国生活垃圾管理及处理技术,并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在几个方面引发如下思考:

(一)政府政策推动、相关产业贯彻执行、民众参与支持

德国垃圾分类程度很高,是本次培训学习的重点内容。除了培训讲授外,在日常出行和参观处理设施时,培训团都非常关注垃圾分类设施。对比我国与德国在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方面的差距,我们认为,德国的“制胜法宝”是它的“黄金三角模式”——政府政策推动、相关产业贯彻执行、民众参与支持。在管理方面,德国采用了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纯市场化运行的机制和政府控股或参股管理的思路。德国没有“物资回收”这个行业,垃圾不能卖钱。但是,德国通过“包装物押金制度”和“绿点制度”,成功地将经济手段引入垃圾减量环节,其效果远比行政管理手段见效。德国家庭生活垃圾分为四类,一是塑料等轻质包装废物;二是纸张;三是厨余垃圾;四是残渣(剩余垃圾,类似北京的其它垃圾)。家庭处理大件垃圾需要预约,玻璃瓶等分类后可投放到公共场所设置的玻璃瓶回收箱内,其中只有残渣一类收费,并且收费标准很高,无形中提高了公众自觉减少这类垃圾(残渣)的产生量,达到了垃圾分类的目的。德国的这些管理手段都值得北京在推行垃圾分类和可回收物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借鉴和思考。特别是作为政府一级的管理部门,如何在垃圾分类中做好引导工作,利用政策推动并引导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很重要。

(二)设施一般远离居民区,操作严格规范

此次实地参观的两处垃圾处理设施已运行多年,采用的处理工艺谈不上最新最先进。但是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各个工艺的运行相当规范。

德国垃圾含水率低,发酵臭味小,而且设施一般远离居民区,因此厂内部分设施为露天,臭味明显的生化处理车间、进料分选等车间则采取密闭化,关闭车间密封门后,站在车间外闻不到一点儿臭味。在焚烧烟气排放方面,德国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德国吉宝西格斯公司宣称,其设备排出的气体质量优于环境空气质量,至少在二恶英这一公众最为关心的污染方面。这要归功于其垃圾焚烧厂有适当的预处理和在烟气处理方面采用了更多的处理工艺,并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环保设施设备按要求运行。目前,北京市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有焚烧厂、填埋场、堆肥厂、综合处理厂等。特别是焚烧设施,大部分为进口炉型,在工艺类型上与德国差距不大。但是在规范化运行和管理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学习德国先进、严谨的管理经验。

(三)垃圾处理技术世界领先

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面,德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焚烧垃圾处理技术,德国马丁公司、JFE均是垃圾焚烧界著名的炉排供应商。特别是马丁公司,掌握焚烧炉设计和制造核心技术,并对运行的设备提供长期咨询、改造与维护服务,在余热利用、烟气净化等垃圾焚烧方面也有技术优势。除垃圾焚烧,在有机垃圾处理方面也是较强的一个领域。例如,欧绿保公司的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智康环保公司的二段式固定床沼气工艺。这些我国急需的技术和设备都可以考虑引进。当然,还要考虑国内外垃圾成分差异,以及技术的适用性等因素。

(责任编辑:李静敏)

4.垃圾分类十二大秘诀 垃圾分类误区 篇四

2、爱社区,护老幼,互礼让,好习惯,需发扬!

3、随手分一分,社区美十分!每拾每分,美时美分!

4、爱社区,从每一个细节开始!

5、垃圾分类从一点一滴做起,美丽社区需你我来呵护!

6、举手之劳,美丽社区!

7、做好垃圾分类,还子孙一片净土!

8、爱社区,从你我一个小小的举动开始!

9、多一个动作,少一份污染。

10、实施垃圾分类,你我共建美好社区。

11、我们的举手之劳,将成就社区更美好的明天!

12、你的小举动,让我们有大改变。

13、爱社区,细分类,点滴行,美家园。

14、美丽社区需要你我来呵护!

15、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同的垃圾也有不同的坑。

16、垃圾分一分,社区美十分。

17、海岛要保护好,垃圾分类少不了。

18、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生活更美好。

19、爱社区,爱家园,我和你,共创建!

5.垃圾分类十二大秘诀 垃圾分类误区 篇五

| 郝利琼

上海爱芬环保项目总监从事NGO工作10年,从2008年正式投入社区环保的工作,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

一、我们面临的垃圾问题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川西平原上,距离我家十公里左右的地方曾经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山谷。不幸的是,十几年前它却成了本地县市的垃圾填埋场,昔日的美景不再有,从这里散发的恶臭铺天盖地,十里之外都能闻得到。居民们对此苦不堪言,而指甲盖大小的绿头苍蝇们却视它为乐土,在腐烂的垃圾丛中喜滋滋的繁衍后代,日渐兴旺。两年前我回了一趟老家,发现填埋场依然如故,而紧挨着填埋场,一座垃圾焚烧的发电厂,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建造当中。于是我的眼前开始浮现出这样的景象:家乡的土地上竖起了一根高耸的烟囱,没日没夜的喷吐着黑的、灰的、青黄的浓烟,从此,再无碧瓦蓝天、再无白云出岫、再无飞鸟还巢……我相信,不仅仅是我的家乡,很多人的家乡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

在中国,很多农村和城市都在大量地修建填埋场或焚烧厂,这些填埋场和焚烧厂会直接影响当地环境状况,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尽管很多人反对建焚烧厂,但是我们这么多的垃圾要怎么解决?怎样为这些垃圾找一个更好的“出路”?却也是令人困扰的难题。

国际上有一个普遍的做法。首先,我们自身要减少垃圾的产生。少购买、少消费、少产生垃圾,是个人对环境最负责任的行为,除减量外,我们还应做好垃圾分类。在全国的垃圾总量中,大约有80%是可以被回收利用、进行再生产的。如果将这部分垃圾分类生产,就可以减少大量的填埋或焚烧,留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二、个人如何应对垃圾问题

个人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呢?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将垃圾分为四类,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以我家为例。首先,我会常备一个小盒子,用来存放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灯管、温度计等,当集满之后便在社区回收日当天将它送到指定的地点,由环保部门进行专门回收。其次,家中会备一个较大的纸箱,专门用来放置可回收垃圾,例如纸张、衣物、金属、玻璃等。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东西都要保持干净,只要是干净的,就可以把它放在一块。我会把这些垃圾分类存好,隔一段时间再将它们送给楼下的保洁员或者是将它们卖掉。再次,我会把厨余分出来,厨余又叫湿垃圾,即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些有机物,例如果皮、菜叶、剩饭菜,以及过期食品等。这些垃圾回收之后可以用来做成肥料改善土壤。如果你所居住的小区已经实行了垃圾分类,厨余有地方安置,那当然是非常好的。可如果你们小区还没有实行垃圾分类该怎么办?因为我家有个很小的花园,我在家里便会用堆肥桶自己来做堆肥,将家里中的厨余垃圾置于桶内,加入菌粉,过一段时间后它就可以变成营养土,再播撒到花园中。最后是其他垃圾,也就是除了上述有害、可回收、厨余之外的垃圾。这些垃圾会由市政系统运去填埋或焚烧。在我家,因为进行了有效的分类,所以其他垃圾非常少,一般三五天才会产生一袋,把它投入楼下垃圾桶便可以了。

三、环保人士和志愿者如何应对垃圾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志愿者或环保人士,想在小范围的地方来推广垃圾分类,比如在学校的宿舍,在楼栋或在单位的办公室。又该怎么做呢?例如在一个六层的楼栋里,计划向在这十二户居民推广垃圾分类。便可进行如下四个步骤:第一,做硬件的改造。在楼栋的门口放一个大箱子,贴上醒目的标识,或者邀请楼栋里的居民们创作一些小画,贴在箱子上,使这个箱子让更多的人产生拥有感。门口箱子放两个就可以,一个大的放可回收物,一个小的放有害垃圾。第二步,做宣传。如何让这十二户居民都知道该怎么分类呢?选择某个晚间或周末,带上你的小卡片,然后到楼栋去敲门,告诉他们楼下正在进行垃圾回收活动,向他们讲解什么是可回收物,什么是有害垃圾,并发送宣传卡片。第三,确定好如何处理垃圾。有害垃圾如何处理?可回收物又如何处理?有害垃圾的话,可以打电话给当地环卫或环保部门,请他们来帮你运走。或是在社区回收日当天,交至专门回收有害垃圾地点。可回收物的话,可以分类装好之后直接卖给当地的保洁员或回收公司,卖得的钱还可以用来买一些小礼物,回馈参与活动的居民。第四步,进行不断的回访和监督,让这个系统可以持续运作下去。建议每一至两个月,再做一个上门的宣传。也要告知居民们卖可回收物所得的金额,以及这些钱用到了什么地方,这都可以很好的与居民产生互动。

我相信完成这四个步骤之后,大家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便能较好地推动垃圾的分类和减量了。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所居住的社区并没有进行湿垃圾的分类,你也不要贸然进行湿垃圾分类的推广活动,因为湿垃圾后端的处理比较复杂,一定要有后端的前提下,再在楼道中进行。

四、社区和环保组织如何应对垃圾问题

如果是一个环保组织或社区组织,想在一个二百户、五百户、一千户甚至更大的小区来推动垃圾分类的工作,该怎么做呢?

1、选择合适的社区。什么样的社区比较适合推动垃圾分类的工作?我们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看。从硬件上来看,这个小区它得有基本的硬件配备,比如有比较合适的垃圾箱房,或者是有比较好的垃圾投放点。高层有桶的小区最好不要选择。在软件上,我们希望社区的居委会、业委会或者物业中有一方或者几方愿意做这件事情。因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后期需要大量的去仰赖当地的业委会、居委会或物业的协助,以及一些志愿者的协助。

2、明确进入社区的角色在进入社区之前,需要再次强调我们的身份和角色,我们不是一个执行者,不是一个代替社区去做具体工作的人,我们是一个垃圾分类的推动者,这个角色非常重要。我们进入社区是为了未来我们可以退出社区。

3、垃圾分类导入期的工作在导入期的时候,首先,要对社区进行调研。了解社区的硬件软件、人员、居民等情况。一般我们会进行问卷调查或居民面访,了解居民的态度、意识和能力。第二步,我们会在社区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这个小组包括垃圾分类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包括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包括志愿者的负责人、居民以及街道的一些人,也包括环保组织相关人员。工作小组是整个工作的决策者,所以非常重要。第三步,进行硬件改造。很多小区的硬件条件并不足以满足垃圾分类的要求,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一些基本的改造。如果有垃圾箱房的,可以让箱房更人性化(装上水池或灯,提升箱房周围环境,或者让标识更清晰醒目等)。如果小区没有箱房,有很多的投放点,那就需要工作小组对这些投放点进行合并,以方便后期的管理和工作推进。如果小区是高层有桶的话,需要把高层的桶撤下来,放到一楼,合并成一个点,只有这样的话,才会便于志愿者日常的监督和物业日常的管理。硬件改造会改变一个社区居民的习惯,所以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居委会、业委会做大量的居民动员、说服工作。第四步,安排宣传和教育。在社区里有很多传统的宣传方法,喊小喇叭、写黑板报、贴告示或者上门宣传,这些方法很接地气,也很好用,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用到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中。当然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产品进行宣传,比如用电子屏幕,也可以用微信群来给居民和业主进行垃圾分类的培训和信息的告知。第五步,培训。帮志愿者团队培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志愿者该如何进行日常的指导。也可以帮物业甚至保洁员进行培训,指导如何让他们做好日常工作等。

4、执行期的工作在执行期期间,需要邀请小区的志愿者,穿戴志愿者的服装、手套,拿上工具,站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垃圾箱房旁边、垃圾桶的旁边,向邻居们来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一般来讲,居民们会很乐于去接受一个邻居的宣传,当隔壁的阿姨叔叔告诉我们该怎么样进行垃圾分类,怎么样进行投放的时,我们的接受度会比较高,所以志愿者值班是一个非常有效和重要的方法。在志愿者值班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垃圾的后端清运会有一些难度,或者居民有很多的情绪,或者小区物业有一些跟不上等。这时候就需要召开例会,让垃圾分类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来参加。大家坐下来,共同讨论所遇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办法。志愿者在值班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被鼓励。大约两个月的执行期结束后,我们要召开一个小结和表彰会,主要是表彰那些出色的志愿者,他们为社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倾注了他们的对社区的爱。同时也要表彰那些居民楷模,他们的行为值得更多的人去效仿。

5、维持期的工作在经过了前几个月长期工作之后,垃圾分类工作会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这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可以长期持续和自主的运行。那么,要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团队长期支持这个工作。志愿者团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志愿者不断地进行上门宣传,对新住户进行宣传教育,让新住户尽快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其次,社区的很多制度也需要进行调整和确认,特别是物业的制度,因为垃圾分类工作会直接导致保洁员的工作流程发生改变。社区的保洁制度会发生调整,所以我们需要跟社区来共同制定一个适合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开展的制度。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跟居委会、志愿者团队来讨论长期的宣传和教育的问题,使社区的这些工作可以不断档,持续的进行下去。完成以上工作后,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就到了尾声。我们也鼓励社区举办一些环保的创意活动,例如在社区举办跳蚤市场,举办制作堆肥、制作酵素活动……这些活动都能够很好推进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知。

6.垃圾分类优秀作文 垃圾的自述 篇六

那次地震后,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就被海浪带到了这里太平洋。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们当中谁也说不准下一秒这海水会将我们带到那里,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太平洋上静静地漂流。在我们漂流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海洋垃圾撞上了我们,我们对于这也习以为常。直到

这天,经验丰富的船长查尔斯摩尔,驾驶他的阿尔圭特号驶向我们。他惊呼:喔,哪里来的这么大一团垃圾?水手们也指着我们议论起来:那简直是一锅超大码的塑料汤!经过他们许久的讨论,才为我们定下一个名字:垃圾岛。科学家们形象地称我们为第八大陆,因为我们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有约1000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也就是大约140万平方千米。

随着我们的面积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鸟类真正将我们当成一个新大陆了。它们来到我们这里啄食,将一些小的塑料垃圾碎片当成幼虫衔回去喂给幼鸟。幼鸟咬不断,它们就慢慢的把垃圾啄碎,在喂给幼鸟吃。幼鸟吃下去了,往往会被这些垃圾划破食道,或者是因为垃圾而造成窒息,最后免不了的结果就是死亡。鸟类因为食用我们,数量在逐步减少,以此下去会导致海洋毒性不断浓缩,将会给沿海的人类带来无尽的麻烦。

随着我们向日本、中国海域越漂越近,认识到我们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决我们的绞尽脑汁的人越来越多。年初,海洋远航机构启动一项海洋拯救计划海星项目。208月5日,这个机构的创办人玛丽克劳利向第八大陆进军,进行为期30天的科学考察。年8月底,他们就驾驶着船从美国的旧金山向我们进发了。到现在,海星项目还在进行着。

听那几个瓶盖说,那群海星计划的成员筹集了200万美元,正把我们当中的40万吨分解并制作成燃料。后来从脏兮兮的易拉罐那里得知,荷兰的科学家想把我们改造成一块真正的大陆。一直在一旁玩扑克的望远镜告诉我,他看到荷兰鹿特丹WHIM公司的人在我们附近取材,填进中空的漂浮物里,造成一个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里、可供50万人居住的漂浮岛。

7.深圳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 篇七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处理

1 引言

垃圾分类是对传统的垃圾收集处置方式的改革, 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 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 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减少垃圾处置量, 改善生存环境质量, 是当前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 近年来深圳跟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一样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局:一是垃圾产生量剧增。据统计, 深圳近年来的垃圾产生量年均增幅约为8%, 目前处理量已达13100t/d, 按此增长趋势, 预计2015年将达到17800t/d。二是现有处理设置严重不足。深圳现有的三座卫生填埋场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 无害化处理率呈下降趋势, 如:深圳市下坪填埋场设计处理能力为2000t/d, 实际处理量在3500t/d以上, 高峰值达到4 500t/d;深圳市宝安区老虎坑填埋场设计处理能力为1800t/d, 实际处理量在3500t/d以上。三是新建处理设施困难大。近年来焚烧厂建设举步为艰, 如深圳市白鸽湖垃圾焚烧厂 (1000t/d) 、南山垃圾焚烧厂二期 (800t/d) 项目建设, 均因环评原因, 进展缓慢。

目前垃圾问题逐渐成为深圳可持续发展的阻力, 并日益引起公众忧虑和社会矛盾, 垃圾分类作为源头控制的典型措施、减量化的重要手段, 被重新提上议程。

2 深圳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深圳市政府自1998年以来就已经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在2000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8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 出台了《深圳市环卫设施总体规划 (1996~2010) 》, 提出深圳2005年至2010年的城市垃圾分类率达60%~90%, 垃圾回收率在2010年达到30%。10年过去了, 深圳垃圾分类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没有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立法体系。我国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缺乏配套政策, 现有立法缺乏执行力, 总体操作性差。深圳出台相关的法规对如何分类、如何收集和末端处理等实施细则没有加以规定, 导致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在实施上的作用与预期有相当的差距。

(2) 缺乏资金保障。“没有前期投入就没有垃圾分类”这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无论是宣传、设施建设及设备设立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但这方面的投入没有落实到位。

(3) 缺乏统筹机构。深圳的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由市城管局负责, 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由原市科工贸信委负责, 有毒有害垃圾和电子垃圾由市人居委负责, 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 缺乏统筹。

(4) 公众认知度低。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 73.3%的受访者没有垃圾分类意识或习惯;55.6%的受访者不了解垃圾分类, 不知道该如何分;还有44.8%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没有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1]。

(5)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不健全。在收集、运输、处理和回收利用方面均缺乏配套的设施设备, 垃圾分类流于形式。

3 推行垃圾分类的对策与建议

3.1 积极完善政策法规, 推进相关政策体系建设

深圳应尽快完善城市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将垃圾收集、中转、运输、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理等各个环节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3.1.1 加强配套制度政策研究

在不断修订完善现行法律的基础上, 制定垃圾分类回收的管理条例, 详细规定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各级职能部门垃圾分类的管理职能、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垃圾收费制度等。垃圾的属性不同, 回收利用方式也不一样, 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性质及资源回收利用的不同情况制定对应的各种配套法规, 如《电子垃圾回收管理办法》、《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管理办法》、《食品垃圾回收办法》等。

3.1.2 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细则

结合自身区域条件和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其中垃圾分类应按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环境影响和不同的处置方式, 分成若干种类。由于现阶段垃圾分类工作基础薄弱, 分类技术工艺不成熟及处理方式不完善等因素, 分类类别宜由简到繁, 由粗到细, 并将居民厨余垃圾列为重点处理对象。在居民小区以垃圾干湿分类法为主要垃圾分类方法, 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 (俗称“湿垃圾”) 、有害垃圾 (社会危险废物) 和其他垃圾 (俗称“干垃圾”) 等4类。从深圳万科金色家园、塘朗雅苑等试点情况看, 垃圾干湿分类法简单易懂, 居民容易接受, 不但便于前端收集也有利于后端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3.1.3 推进生活垃圾排放按量收费制度

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方式与垃圾排放量关联度不高, 通过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促使垃圾减量的效果不明显。根据日本、德国、台湾等地的经验, 经济杠杆是促使垃圾减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有必要对现行的垃圾处理收费方式进行检讨和研究, 实行生活垃圾排放按量收费。制定有利于源头减量的政策规范, 如推进清洁生产, 禁止超薄塑料袋的生产和使用, 限制一次性用具的使用。

3.1.4 出台餐厨垃圾管理专项法律法规

让餐厨垃圾管理摆脱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步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同时, 根据专项法律法规实行了餐厨垃圾行政许可制度, 通过政府授权或招投标方式确定收运和处理运营主体, 让资质水平较高的运营企业从事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理服务, 并配合运营单位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进行源头执法。

3.1.5 明确回收义务, 建立行之有效的制裁机制

在我国许多企业对回收义务不积极不主动甚至采取回避态度, 深圳作为中国的特区应敢于先行一步, 建立行之有效的制裁机制, 应立法指明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 明确规定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义务。同时, 对于违法行为视程度的不同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经济上的制裁甚至追究刑事责任[2]。

3.2 整合资源, 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因此提供资金保障必不可少。在起步阶段, 需要政府投入的资金非常庞大, 包括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 增设垃圾分类和收集器具, 改造现有生活垃圾混合收运系统, 建设垃圾分选设施, 以及清洁工人增加劳动量、增加管理成本等运行维护费用等, 都需要前期投入以保障顺利开展。

工作启动后, 应以市政府投资为主, 适当吸纳部分社会资金, 并建立垃圾分类专项基金。同时完善市场机制, 加强市场在分类中的作用, 扶持具有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收运企业和回收公司, 扶持资源再生利用示范项目。政府应适当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 主要包括垃圾收费制度、押金返还制度以及实行环境税收政策等。通过各种市场和经济的手段, 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大量减少居民的生活垃圾的排放量, 而且可以为生活垃圾的处理产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3.3 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

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完善的机构建设是坚强的后盾。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到城管、公安、工商、市场监督、环保、农林等多个部门, 协调管理的难度很大, 仅仅靠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很难管好。但深圳目前基本上仍属于各部门条块分割式管理, 环卫部门在承担相应管理工作时遇到了明显的权责不对等现象。另外, 人口结构倒挂, 外来流动人口约为1200万人, 家园意识较弱, 难以配合政府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涉及面广, 环节众多, 协调工作量大, 应当成立市领导牵头的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委员会, 成员单位包括市城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委、市经贸信委、市人居环境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 负责综合协调、研究政策和监督落实, 建立长效的综合协调管理和联动机制, 形成政府综合管理合力。在市城管局成立专门的垃圾减量和分类管理机构, 负责全市垃圾减量和分类的日常管理工作。

3.4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工作也是垃圾分类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必须认识到, 垃圾分类离不开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电视、电台、海报、公交、地铁等传统宣传手段普及分类知识, 指导公众按照分类细则进行垃圾分类;政府部门可通过发布官方微博、撰写博客、建设网站等网络传播手段与公众沟通交流, 编写并定期发布垃圾分类简报、召开新闻发布会、居民座谈会, 引导市民积极参与[3];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为垃圾分类工作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体系

3.5.1 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系统

(1) 进一步完善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酒店、商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区域应按照标准配置可回收物贮存设施。居民小区设立具垃圾减量分类咨询、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预约回收服务等功能的资源回收服务站。

(2) 居民小区产生的厨余垃圾。区域范围内设置了小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 分出的厨余垃圾可就近处理。未设置的, 由专用车辆运至大型厨余垃圾设施进行集中资源化处理。

(3) 餐饮业产生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实行行政许可制度, 由获得行政许可的单位单独收运和处理。在餐厨处理设施建成前, 可先实行收运许可证制度, 待处理设施建成后, 再给予运营企业处理许可证。特别是要先将废弃食用油脂收集, 消除“地沟油”重回餐桌的安全隐患。

(4) 有害垃圾使用专门的容器收集。定期交给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按照目前垃圾收集、运输方式运至垃圾处理设施处理。

(5) 对现有垃圾收集车更新改造, 安排指定颜色的垃圾车辆负责相应的垃圾进行收运, 避免混合收运。

3.5.2 加快末端利用处理设施的建设

通过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特殊处置, 达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因此垃圾分类关键是后续处置系统与源头分类是否匹配。目前, 深圳无法保证分类出来的垃圾有出路可去, 这就容易造成“前端搞分类, 后端大杂烩”的恶劣影响。因此加快末端利用处理的研究及处理设施的建设极为迫切。

3.5.3 制定以垃圾减量为核心的废品回收政策和计划

整合规范现有废品回收系统, 对一些如利乐包装、玻璃制品等低价值的废品实行专项补贴, 扩大回收物品目录, 以减少末端垃圾处理量, 杜绝获利大的抢着收, 获利小的收得少, 没有利益的无人收, 造成二次变废。通过完善市场化运行体系, 逐步建立规范有序、适度竞争、监管有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回收利用体系。

参考文献

[1]蔡志军.垃圾分类处理, 深圳准备好了吗[N].深圳晚报, 2011-02-21 (4) .

[2]余洁.关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 (4) :13~15.

8.极致的日本垃圾分类 篇八

东京大学学术博士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

副所长、研究员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三是人人自觉,认真细致。

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四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这不过是再次重演了一个成功的故事而已。回首战后几十年,日本瞄准技术高峰急起直追,“日本制造”终于达到了笑傲世界的境地。日本民族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往往把一个危机思考为十个,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

我的一位年长的日本友人曾被长期派驻西欧,他说起过每年回国探亲时逐年难买礼物的“尴尬”。这是因为,他的亲戚、朋友由原来追捧西欧产品纷纷变得喜爱精工手表、丰田汽车、尼康相机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国产品了。如此成就的取得,除了有高效、合理的管理体系外,靠的就是广大民众的精神与干劲。而垃圾分类中透射出的那种认真精神,无疑是其中最放异彩的一个部分。

日本人最讲认真、细致,这在众多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东京都各商业区人行道上的地砖几十年都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筑师要求楼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整洁光滑,等等,不胜枚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给我们很多启示。仅就垃圾分类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硬件还远不能与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还是在软件上,即在于政府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在于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建设上,也在于每个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真细致精神和环保节能意识上。由此引申开来,只有大家都摒弃嫌麻烦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维习惯和安于中流的低标准,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消灭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专人来治理脏、乱、差的现象。

9.垃圾分类方案(定稿) 篇九

“我的生活我做主”德育实践体验活动 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探索学校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行途径,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提高我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掌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常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每人每天都要产生一些垃圾,如废纸、旧书报、食品包装、厨余物品等,其中以废纸为最多。这些垃圾如果混杂在一起被运走,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浪费,如废纸、塑料等完全可以再生利用;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废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少数学生平时乱扔垃圾,既影响校园环境,又会养成不良的习惯,这也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学生影响家庭、社区,为我校实施垃圾分类打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以创建垃圾分类质量为目标,整合全校各方面的力量,围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主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师生、家长认识到垃圾分类是要从源头上分离出来,并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人人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四、工作重点

1.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10月15日-10月30日)。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橱窗、横幅、黑板报、班会课、展板、分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大规模的持续深入的校园宣传动活动,使全校师生人人皆知生活垃圾分类活动。2.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1月1日—11月28日)。以“我的生活我做主-垃圾分类”活动为载体,在全校内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通过少先队活动开展“小手大手齐动手、垃圾分类记心头”活动,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3.验收评比阶段(2013年12月)。针对各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学校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班和优秀个人(含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范围,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成绩显著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校领导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切实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我校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出特色。学校制定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推进计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2013年9月28日前提交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计划。2.2013年10月份校园内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3.2013年11月份开展垃圾分类体验活动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抽查。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班级宣传栏或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使垃圾分类人人知晓、深入民心,营造师生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

(三)加大投入,落实保障。在校园内增加垃圾分类设施的购置,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操场、校门等地方放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师生分类投放,提高师生参与程度,并加强垃圾分类设施的日常维护、保洁。学校后勤要做好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

六、具体工作安排

(一)人员配备

1.加强领导,由德育处牵头,各部门协作,办公室负责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和监督计量工作。

2.各班由班主任、环保小卫士负责,各办公室由校办负责,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监督执行,每周进行小结,每天定人、定时进行垃圾清倒。

(二)工具配备(办公室负责)

1.每层走廊放可回收、不可回收2个垃圾桶。

2.学校室外摆放垃圾收集箱,分别为可回收、其他、有毒垃圾三种。

3.学校向每个班级发放垃圾桶2个,分别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垃圾袋也由学校统一发放。

4.食堂配有厨房垃圾回收桶若干和专门的牛奶盒回收桶。

(三)垃圾收集的方法

1.走廊的垃圾桶为家长、领导来校,以及师生在课间活动中产生的垃圾时存放所用,教室产生的垃圾不得倒入其中。由清洁工每周清理数次,其中可回收垃圾交学校统一处理。2.教室产生的垃圾分类后送交学校垃圾收集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由专门人员统一计量,不可回收垃圾统一由环卫所来清理。

3.废旧电池由学校统一收缴后交环保部门处理(废旧电池一定要放在专用收集箱内,家中使用的电池也可带来)。

4.文印室的废墨盒由文印室人员统一保管集中处理。

5.厨房垃圾一部分堆肥使用,另一部分每天进行专门处理。

(四)统一分类收集时间

1.每天上午、中午、下午放学前由值日生清理教室垃圾。2.办公室定期对可回收垃圾送废品回收站。

3.办公室对有害垃圾不定期送交环保部门专门处理。

10.垃圾分类宣传资料 篇十

一、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进行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二、我国垃圾分类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二)、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三)、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四)、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三、垃圾分类的优点

垃圾处理的方法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蚊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四、垃圾分类的意义

1、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处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2、将高含水率的厨房垃圾分离,提高了其他垃圾的焚烧热值,降低了垃圾焚烧二次污染控制难度;

3、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

4、将不同类别的垃圾进行了分流、使最终进入卫生填埋的量大大减少,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5、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6、普及环保与垃圾的知识,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11.垃圾的分类调查探析 篇十一

随着资源日愈匮乏,环境问题成为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今“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人的真实行动。但总有人会有各种疑问,归根到底就是“要怎么做才能使生活做到真正低碳?”其实很简单,最基本就是做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垃圾分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真正的垃圾分类,即使是有分类的垃圾桶,也有许多人“视而不见”。做此垃圾分类调查,希望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活动准备

方案A:在“问卷星”网站上设计一份问卷,问题包括“能做到垃圾分类吗?”、“什么情况下可做到垃圾分类?”、“有垃圾分类意识吗?”等问题,向所有人开放。

方案B:在天一中学随机抽取10名学生做调查采访。

方案C:在街头随机采访几位老人。

方案A主要是将这个调查向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开放,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及全面性;方案B是为更好地了解同年龄段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做法及看法;方案C是为这个社会的特殊人群——老年人准备。

这次调查涉及多层面与年龄段的人,可更好地找出“无法垃圾分类”这一问题的主要来源。

3.活动过程

方案A:实行比较顺利。将调查问卷贴到网站首页,说明意图,做好不泄露个人隐私的保证。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白领与在校高中、大学生,也同样对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十分注重,都填写了问卷。短短两天,收到七十多份填写认真的问卷。在此向这些人表达衷心感谢。

方案B:实行有点波折。首先一些学生对待此问题不是特别严肃,而且有些同学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反复给他们强调,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根据自身情况回答即可,平时没有做到的,现在知道重要性,就从现在开始做。于是有许多同学敞开心扉,调查也得到很大收获。

方案C:最难实行。首先老人对环保本身不特别重视,“垃圾分类”也许未听过;而且很少有老年人愿意接受采访。面对这种态度,首先选择看上去比较“和善”的老人。在一位老人接受采访后,又有许多老人愿意接受采访与调查,方案C告一段落。

分类整理得出调研结果。

方案A:78%的人有垃圾分类意识,但其中只有5%能做到真正垃圾分类;剩下95%中,有70%人认为,使用大街上的分类垃圾桶可做到垃圾分类,而家中的单个垃圾桶则不能做到,理由普遍是使用多个垃圾袋比较麻烦和浪费。

方案B:大多数同学都有垃圾分类意识,但10名学生中只有1名能做到真正垃圾分类,有4名平时基本能做到垃圾分类;7名同学认为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是应当为地球做的保护措施;3名同学认为垃圾分类对于环保的意义不大。

方案C:老人普遍不太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也很少有环保意识,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将家中所有垃圾归于一个垃圾桶,所以基本不能做到垃圾分类。

4.活动收获

分析产生“垃圾不能分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公民垃圾分类意识普遍不强。大多数公民家中只一个垃圾桶,所有垃圾全部扔进其中。尽管有许多人在有分类垃圾桶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垃圾分类,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分类垃圾桶。

学生与年轻人基本都有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意识,而中年人半数有环保意识,老年人则基本没有环保意识。因为学生与年轻人在校园和网络等地接受宣传与教育,耳濡目染,对环保有一定了解;中老年人较少参加社会活动,有许多老年人连“环保”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点值得反思。垃圾分类设施不够完全,社会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渠道不完备,小区收垃圾的垃圾车把所有垃圾都归在一起收集,按照这样收垃圾方法,和没分类又有什么两样?同时,收好的垃圾是如何回收和处理的也无从知晓。所以,要想做到“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需要完善。

5.活动总结

这次活动不仅使其更加了解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而且培养了的能力与兴趣。这是一次极好的社会实践,也是步入社会后会应用到学习外的能力。▲

12.垃圾分类讲座报告 篇十二

初一(9)班

崔智茵

周一下午的有关垃圾分类的讲座,同学们都能以认真的态度去听来自美好服装城义工队的两位老师演讲,投入并了解了垃圾分类的一些知识,老师生动的演讲脱离了枯燥无味的说教,用生活中的例子宣传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相关的一些资料。

1.通过这次讲座,让同学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与价值。讲座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看实物、与老师进行互动的方式,对生态、生态系统、生态破坏、循环经济、垃圾分类、降解、垃圾填埋等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2.通过这次讲座,增强了我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通过深入环境问题与原材料的污染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关注起小区的垃圾分类问题与自身是否做到自己遵循垃圾分类,乃至于监督他人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这次讲座,我们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所经过的场所设立更多的一些形象的垃圾桶分类指示牌会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社区或单位、学校,通过发放手册,张贴海报来辅助宣传。所以,我们要自己做好垃圾分类,为他人树立榜样,监督家人、朋友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不要让下一代成为“垃圾上的花朵”。

13.创新垃圾分类 创建优秀城区 篇十三

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自2010年以来,全区街道系统已有800余个居住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共覆盖52万户、161万人,垃圾分类覆盖率大于55%。2011年,在全市1200个小区中,朝阳区涉及330个,连续两年任务量超过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

创新工作之一:坚持全过程分类,推广三种工作模式,强化厨余(餐厨)专业收运

2009年9月,朝阳区率先在“三街两乡”开展试点工作,为全区乃至全市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供重要借鉴。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生活垃圾作为固体废弃物的一部分,其管理过程包括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处理和处置多个环节。长期以来,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中只重视了垃圾的前端收集和末端处理,而忽视了中间运输环节。因此,在以往宣传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经常有居民反映在家分类了,可是环卫工人又混在一起运走了。这就大大打击了市民的分类积极性。科学的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必然是全过程的分类,实现垃圾从收集、运输、转运到处理全过程的分类模式,这是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首要前提和条件。

朝阳区结合不同小区情况,大胆创新,试点了三类垃圾分类运输的工作模式,坚持按照“绿灰蓝”三条线进行运输和处理。第一种模式是环卫作业关口前移,桶换桶,垃圾不落地。在团结湖街道和麦子店街道,采取将环卫作业关口由垃圾楼前移到垃圾桶站的模式,采用专用电瓶车进行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第二种模式是充分利用现有作业主体。按照花钱少、效果好的原则,在原清运主体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电动三轮车来解决垃圾分类运输问题。第三种模式是尝试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劲松街道利用回收公司承担二次分拣及运输工作,节约政府成本。三种模式的有效探索,为朝阳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厨余(餐厨)垃圾,强化专业收运,配备餐厨废弃物收集车辆38台,组织成立由80人组成的餐厨废弃物收集队伍,餐厨废弃物收集体系初步建立。在推进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中,2010年朝阳区全面实施了垃圾分类“2010工程”。其中“20”指的是两个“零”目标,即:可回收物“零废弃”,餐厨垃圾“零私运”;“10”指的是参与活动的每个社会单位至少设10名垃圾分类指导员。2011年,朝阳区作为唯一代表北京市参加申报的城区,详细编制了《朝阳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同时,向国家发改委郑重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基本构建起完整的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统筹餐厨废弃物和废油脂的一体化处理,采取必要措施,规范“地沟油”的收运、处理和利用,保障食品安全。

创新工作之二:改造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配合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重点对辖区的垃圾楼、垃圾桶及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和配发。目前,已整体改造了98座垃圾楼,配发垃圾分类公用桶37626个、户用桶106.1万个,分类电动车630辆。对不具备分类收运的单体垃圾楼,实行就近组合方式,确保将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实现分类收运。

基于全过程管理的思路,末端现行,建成了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环境优美、集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教功能为一体的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南部,前身是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是北京市唯一初具规模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和循环利用产业园区,绿色北京新八景之一,稳步迈进了北京市乃至全国固废处理行业的“领头兵”行列。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设施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医疗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

在北京率先建立起了完整的垃圾处理系统,高安屯卫生填埋场日设计填埋规模为1000吨,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北京市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600吨,是目前亚洲单线处理规模最大的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53.3万吨,余热发电每年额定发电量2.2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7万吨标准煤。高安屯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心设计日处理能力400吨,整个项目运行后,可基本解决朝阳区餐厨垃圾处理问题。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实现分类垃圾的分类处理提供设施保障,并且为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立下汗马功劳。

为实现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的长足进步和跨越式发展,朝阳区还投资7000余万元进行高安屯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先后完成“垃圾大坝”治理,实现园区绿化美化、景观公园、雕塑小品、喷灌系统等系列工程建设,彻底改变了高安屯地区脏乱差环境,以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初步形成。

创新工作之三:抓管理,强化“五员”,监督考核,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成效

朝阳区创新工作,建立“五员”工作制和多方联动加强考核来确保工作效果。“五员”指分类指导员(志愿者)、二次分拣员、巡视监督员、街道联络员、业务管理员。

分类指导员(志愿者),主要负责入户宣传教育,让居民充分认识到垃圾的危害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会居民怎么分类;二次分拣员,负责桶站垃圾的二次分类,对于分类不好的居民给予指点;巡视监督员,负责对前两员上岗情况及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街道联络员,每街道一名,负责了解情况、监督检查及协调推进;业务管理员,负责对垃圾运送单位、时段、产生量、种类等进行记录。同时制定“五员”的各项工作规范和指导意见,为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正确投放率奠定坚实基础。

nlc202309010836

此外,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多方联动,监督考核,先后制定下发了《朝阳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试行)》,初步建立朝阳区市政市容委、社会办、城管监督中心共同参与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检查考评和通报,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效能监察,形成街乡争先创优的积极局面。朝阳区达标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已经纳入区网格监督系统,对各街乡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检查结果纳入朝阳区《城市环境建设管理综合考评办法》和考核奖励依据,对各街乡进行加权考核,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通过对“五员”的考核,对“街乡”的考核,整个区的垃圾分类管理进入一个良性轨道,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责任到人,责任到小区,责任到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创新工作之四:绿馨小屋变废为宝,垃圾值多少

走进朝阳劲松中社区公园,您肯定会被门口左侧的“绿馨小屋”所吸引,在小屋里,摆放整齐的分类垃圾桶上一尘不染,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热情地接过居民手中的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经过称重后,折算成相应的积分并进行认真记录。通过积分换购建立社区分类奖励机制体系,评选居民垃圾分类先进者,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劲松中社区,大约有800户居民,在绿馨小屋,工作人员会指导您分类、称量、回收,最后会折算成相应的积分。每月每户可累计400左右积分,可兑换价值50元的礼物。小屋还设置了小书架,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

这个“绿馨小屋”是朝阳区劲松街道引进中环创新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以“垃圾值多少”为宣传口号,设立的一站式垃圾分类站,是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一种新形式。绿馨小屋作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窗口,通过直观的宣传指导,引导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达到预期效果,就此拉开了垃圾分类回收企业模式进社区的序幕。同时,开展形式多样、覆盖范围相对较为全面的宣传方式,使广大居民对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从漠不关心到参与其中,从有所了解到有所认识,再到有所行动。

创新工作之五:垃圾分类党员包干制

听说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头一次听说垃圾分类也能包干,具体来讲,就是居民党支部包片、楼委会包楼、示范户党员志愿者包户、包院、包楼门的党员包干责任制制度。发明人就是殷金凤,呼家楼街道呼北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兼主任。

呼家楼街道呼北社区是一个五六十年代建成、没有物业公司服务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小区有34栋居民楼,四个平房院,社区共有3000多户居民,其中已有572户成为垃圾分类示范户,70%的垃圾实现了分类。这是个老旧社区,但干净整洁的路上没有任何垃圾,垃圾桶外没有任何残余垃圾,这是与其他社区垃圾桶内扔垃圾、垃圾桶外堆垃圾不同的地方。

自从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呼家楼街道社区居民的观念和自觉习惯逐渐在提高,现在社区里除了能看到几个不固定的二次分拣员,各类志愿者们的身影已逐渐退出。现在,这里垃圾桶周围的脏乱垃圾不见了;频繁更换损坏的垃圾桶的现象没有了;垃圾桶变干净了;垃圾站没有异味了;清理垃圾时也不用倒桶了。居民居住的环境改善了,文明素质提高了。

作为社区主任,殷金凤充分发挥党员的能动性,要求示范户党员人人做到三个明白:明白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意义,明白减量的办法,明白分类的方法。人人做到三个带头:带头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头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实行垃圾减量,将低碳生活方式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带头从自身做起搞好垃圾分类,为身边的居民做好榜样,做好示范。通过党员示范户、环保小卫士的榜样示范监督工作机制,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一点一点普及,一点一点渗透,一点一点扩展,慢慢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全覆盖。

(责任编辑:赵静)

14.垃圾分类教案 篇十四

陈娟璐

【教学目标】

1、认识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废旧电池”的标记,知道它们的含义。

2、初步了解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

3、知道垃圾分类可保护环境,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具准备】

小卡片、垃圾筒图、自制垃圾筒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认识垃圾箱上的相关标记。出示黄色和蓝色垃圾筒图在黑板上,并请生说出黄色与蓝色垃圾筒代表的意思。

师:这画的是什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名生答。

2、颜色不同,黄色和绿色分别代表什么?(相机贴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志)

指名生答。

3、揭示课题:《垃圾分类》

二、解惑新知

1、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师:“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答。

师小结: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垃圾。

2、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答。

师小结:不可回收垃圾就是指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的垃圾。

3、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出示卡片:废纸、果蔬皮、泡沫塑料、剩菜剩饭、破损书籍、废铁、口香糖残余物、树叶等,请生指出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并把纸片贴到相应位置。

指名生答并把卡片贴到相应位置。

4、还有哪些垃圾也是可回收垃圾呢? 板书:废纸、塑料、玻璃制品、金属、布等

师举例:像用过的面巾纸和卫生纸已经被污染了,没有办法再利用,而且这些纸很容易被水溶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6、还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指名生答。

师小结:厨房里的剩菜剩饭、菜叶、骨头,瓜皮果壳,树叶等很容易在自然条件下分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7、认识有毒垃圾。

老师这还有一张卡片,谁能告诉我它应该回哪个家? 出示卡片:费旧电池

(1)废电池属于什么垃圾?为什么会单独放呢?(出示废电池回收箱——有毒垃圾)

同桌讨论,指名生答。师小结。

(2)除了废旧电池你还知道哪些是有毒垃圾呢? 指名生答。师小结。

8、说说垃圾分类的益处。指名生答。

三、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家里会产生哪些垃圾?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分别写在两张小卡片的正面上,然后我们分组上来把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15.生活中的垃圾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篇十五

(信息组)

(信息组成员)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

欧美发达国家与国内城市的垃圾分类经验告诉我们: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是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 厨余垃圾: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

主要包括:剩菜剩饭与西餐糕点等食物残余、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

其它垃圾:除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总称。主要包括:

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纸杯、照片、复写纸、压敏纸、收据用纸、明星片、相册、卫生纸、尿片等)、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贝壳、烟头、灰土等。

可回收物:再生利用价值较高,能进入废品回收渠道的垃圾。

主要包括:纸类(报纸、传单、杂志、旧书、纸板箱及其它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金属(铁、铜、铝等制品)、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胶及橡胶制品、牛奶盒等利乐包装、饮料瓶(可乐罐、塑料饮料瓶、啤酒瓶等)等。

有害垃圾: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主要包括:电池(蓄电池、钮扣电池等)、废旧电子产品、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品、染发剂、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废弃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废打印机墨盒、硒鼓等。

厨余垃圾主要的处理途径:堆肥、制作饲料。

其它垃圾主要的处理途径:可燃部分焚烧发电,不可燃部分卫生填埋。可回收垃圾主要由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进行回收利用。有害垃圾主要的处理途径:安全填埋、焚烧。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

1.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16.分类处理破解农村垃圾难题 篇十六

垃圾分类,被公认为是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国内众多城市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却纷纷以失败告终,一些城市管理者甚至感慨垃圾分类是“世上最难做的工作”。不过,当城市垃圾分类工作难以为继之时,国内部分农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却进行得如火如荼,而且收效甚是明显。

垃圾变宝农村环境大变样

“10公斤玻璃换一瓶白醋,8公斤农膜换一瓶酱油……”在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农村环保合作社的环保超市里,当地农户兴高采烈地把生活垃圾兑换成了生活物资。

2008年开始,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果园镇开始探索农村环保合作社的运营模式。2009年,全国首个农村环保合作社在果园镇正式成立。作为全国首创的环保合作社,果园镇环保合作社勇趟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的“深水区”。

果园镇的农户生活垃圾一般被分为3类: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当地保洁员李大姐介绍,可堆肥垃圾由村、组保洁员督促农户丢入垃圾池中进行堆沤,待发酵后再还田处理;可回收利用垃圾以及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垃圾,由村保洁员以政府指导价到农户家上门收购。

据了解,果园镇共有7个村、3个社区,分为10个环保合作分社。每个分社又分为3到4个片区,每个片区安排3至4名保洁员,负责垃圾捡拾和回收。每个分社一个星期清理一次,把分好类的垃圾运往镇上的生态环保合作总社。对于可回收利用垃圾,全镇统一运往汨罗的垃圾资源化市场进行资源化处理;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则运往长沙县汉山垃圾填埋场进行专业的无害化处理。

果园镇的生态环保合作总社旁还建立了一个环保超市,这是一个可回收垃圾物资兑换处,村民可以把一些可回收或者有毒有害的垃圾打包带来总社,根据回收价格,兑换相应生活物资。“上次10多个农药瓶换回一瓶洗洁剂。”对于用完的农药瓶,金江新村的李世平现在每次都会带回家收好,而不再是随便乱扔在田边或塘里。

“其实,农村90%的生产生活垃圾都可以‘变废为宝’。”果园镇环保合作社负责人彭长兴算了一笔账:农民把废品卖到环保合作社之前,就已经把垃圾总量的60%就地堆沤分解掉了,合作社向农民收购废品后再次分类,将30%的可回收垃圾卖给回收公司,这样经过两次减量后,只剩下10%的不可利用垃圾被送到垃圾场进行填埋。

“通过分类处理,镇域内生产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镇垃圾中转站中转的垃圾,现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减。”果园镇党委书记鄢兴杰指出,这一举措大大改善了垃圾包围村庄的“脏、乱、差”局面。

由于成效明显,果园镇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在长沙县得到全面推广。现在,长沙县每个镇都有一家农村环保合作社,建立起了“分户收集、分户处理、村民自治、政府补贴、合作社运行”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

市场主导垃圾产生大效益

“一氹两池三桶四筐”,这是湖南攸县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精练总结。

一氹”即设置在果园里、稻田边、菜地里或者山林边的凼肥坑,用来处理厨余垃圾;“两池”指各户设置的垃圾焚烧池和各村设置的有害垃圾收集池,用来焚烧纸杯、卫生纸等不可回收垃圾和收集电池、废旧灯具、过期药品、化妆品等有害垃圾;“三桶”放置家中,用于临时收集和运输有害垃圾、填埋垃圾和焚烧垃圾;“四筐”用来分类存放玻璃、塑料、金属和纸张等可回收垃圾。

为了有效对接农村“一氹两池三桶四筐”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攸县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投资1200万元成立了攸县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按照“一乡一站、一村一点”的网络布局,设置19个乡级再生资源回收站、123个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和一个垃圾分拣中心,以“六定”法原则,形成“农户——村回收点——乡回收站——县回收公司”的统一回收网络渠道,有效回收利用生产、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化害为安。

所谓的“六定”法原则,即定地点:全县原则上“一乡一站,一村一点,一点一人”,各回收站点统一挂牌,公布相关信息,方便居民及回收人员送售和收购。定时间:回收公司、回收站、回收点分别负责编排和公布到各乡镇、村、村民小组回收时间。定种类:按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对废弃物资分类,分别处理。定价格:根据实时市场行情,在全县范围内公布各类废旧物资收购指导价。从农户到县资源回收公司,整个回收环节户、村、乡镇、县各级均按市场机制确定合理差价。定规则:全县废旧物资由回收公司安排回收人员持证按统一价格、种类、时间和地点依规收取,无证、违规收取的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罚。定职责:明确回收公司、站点、回收人员和各乡镇以及城乡同治办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县回收公司+乡镇回收站+村级回收点+流动回收人员(保洁员)”的运作模式,形成“户分类、村(社区)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运行机制。

除了回收有一定价值的废旧物资外,攸县还对那些白色垃圾(如一次性塑料杯、塑料袋等)和有毒有害物资,在收回储运上也建起了适当奖补办法。比如,采取给乡镇社区收废员每人每月100元收储误工补贴等激励措施,调动起收废员的积极性,从源头上保证了全面回收城乡居民的白色生活垃圾及有害有毒废弃物。

据湖南省环保厅统计,攸县年产生活生产性废旧物资约20万吨,采用这一管理机制以后,8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就地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可回收垃圾潜在价值5亿元,通过精细化处理,可实现产值约10亿元,将产生良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提高意识分类政策好落实

“可用的,卖钞票;能烂的,变肥料;剩下的(不可回收的)才倒掉。”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朱塘岸村的张大爷今年已经70岁了,原来根本没听说过垃圾分类,现在,他用这简单的顺口溜就把垃圾分类的原则记得很清楚。

nlc202309021443

走进横溪镇朱塘岸村,随处可见路边放着蓝、绿、橙3种颜色的大垃圾桶,上面标明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示意图。同样,随便走进任何一户村民家中,也有这样3种颜色的垃圾桶。按照设计,塑料、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将进行资源回收;果皮、菜叶等厨余可肥化垃圾,收集后,将经过沼气池“变身”化肥;其他不可回收垃圾,则运到镇中转站,进行统一处理。

规矩定下来,可是如果村民不遵守,垃圾分类也可能只是摆设。“我们有两大法宝。”横溪镇副镇长吴伟锋介绍说,一是“捆绑式”责任联包工作机制,各级干部明确包干任务;并联合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活动,以学生来带动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处理中。二是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村规民约,村民互相监督,做得好的村小组每月可领到小礼品,不自觉的村民要受到全村人的指责。镇里也不定期抽调镇勤廉跟踪督评小组部分成员和社会上威望高的人员,组建“找茬组”进行检查监督。

在这两大措施下,横溪镇垃圾分类已初现成效。吴伟锋提到,自今年3月以来,10个试点村已分类处理垃圾1320吨,回收利用垃圾835吨,回收利用率达63.3%,产出生物有机肥12.5吨,垃圾分类误置率控制在5%以内,每天运往县垃圾中转站处理的垃圾较过去减少60%。

在浙江桐庐县横村镇杜于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一黄一蓝两个垃圾桶,按规定村民们把“可堆肥垃圾”倒入蓝色桶,把“不可堆肥垃圾”倒入黄色桶。而不同的垃圾则有不同的保洁员进行收集、处理。“不可堆肥垃圾”直接运到镇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可堆肥垃圾”则由保洁员运到村垃圾处理站进行堆肥处理,将垃圾变成肥料。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垃圾桶上还清晰地标着数字。村干部姚兴军说,在他们村,每只垃圾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实行“一户一号”,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每家每户实行垃圾分类的情况,并进行积分评比。每个季度村里将根据村民积分情况进行奖励,而且到年底,表现好的村民还可以拿价值几百元的奖励。

据统计,该制度推行以来,该村每天可以收集到“不可堆肥垃圾”一吨左右,每2天收集到“可堆肥垃圾”半吨左右。“同时,村里每个月由网格长带队按网格分布上门例行检查,管理人员积分与网格长积分形成月结积分,月结积分在村务公告栏张贴通报,每季度按农户垃圾积分进行鼓励表彰,并设一二三等奖,按名次奖励分发洗衣粉、肥皂、牙膏等小礼品。”姚兴军说,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不仅使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也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

今年3月,浙江开化县也开始启动垃圾不落地工作,树范村率先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分管卫生工作的村支委徐革洪说,为治好垃圾,树范村两委出了“狠招”:将原先10多个垃圾池全部打掉,分区划块设立了18个生活垃圾投放点,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写入村规民约。

此外,为了防止建筑垃圾乱堆,每户村民建房前必须先缴纳5000元垃圾清理押金,一旦发生垃圾乱堆乱放,清理费将从押金中扣除……

村民程月清说,一开始对生活垃圾分类、定点定投并不习惯,但村里“盯”得紧,违反者不仅要受到批评,屡教不改者还将受到重罚。一段时间下来,村里人逐渐养成习惯,不仅家里干净了,原来垃圾发臭、蚊蝇飞舞的情况也不见了,村庄干净整洁,人住着更舒服。

“农村生活垃圾种类比较少,如果分类做得好,将会大大减少末端处理压力。”不少环保人士提到。在农村生活垃圾中,塑料瓶、纸皮箱等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村民一般都会自行挑拣出来卖给回收机构;餐厨垃圾,可以用于喂猪、养鸡等;烂菜叶、瓜皮等,可以用于沤肥之后作为农用肥。经过这些分类之后,剩下需要收集处理的不可回收垃圾已经大大减少。这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同时健全垃圾收集处理的渠道,使村民不仅愿意参与垃圾分类,而且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我们基层的领导干部集思广益、因地制宜,通过制定各种村规民约、政策规定,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政府引导、市场参与,构建起畅通便捷的回收处理渠道,从而将垃圾分类在农村更好地普及开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上一篇: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自查自纠情况汇报下一篇:张爱玲的简短爱情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