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2024-06-18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共10篇)

1.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一

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点滴

1.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专兼职心理老师对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健康团体辅导,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三个年级不同的心理发展需要,有侧重点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七年级:入学适应、学习方法指导;八年级:青春期心理调试;九年级:升学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方式: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等。

2.建立平度市初中第一个心理咨询室,重视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次参加平度市、青岛市、山东省、全国的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专家讲座,拥有平度市首批心理学科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承担平度市、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3.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与文化知识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开设心理知识教育课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辅导或作专题讲座;与班主任工作结合,通过班主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4.每年11月份心理健康周。活动主题每年根据情况设定,内容包括心理知识图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及心理社团成立大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社团团体活动、许愿林活动、心理问卷、心理手抄报评比、黑板报评比等。同学们在活动中系统学习了心理健康知识,在参与活动中加深了体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5.为了真正掌握沙盘游戏治疗的真谛,专程到城阳王京平老师处学习沙盘技术,学习分三个阶段进行,回校后积极参加平度教体局组织的沙盘教研活动,并利用周一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对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进行培训,购置了心理沙盘,开展小组团体辅导。

6.学校校本课程编委会于2009年12月编写了《心灵的对话》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二

虽然,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改革获得了可喜进展, 但和发达国家相比, 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是个高校体育教师和高校领导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日、美、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教育的发展重视, 而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分析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 对于我国高校摆脱旧的教学体制的束缚,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服务于终身体育, 实现个人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国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 对于培养终身体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 据研究发现, 近年来学生因学习、生活重负, 而导致运动能力、体力和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 根据随机抽取的我国十所高校大学生2210份调查问卷, 实收2030份, 有效2000份, 据调查显示。如表1

男、女大学生平均身高:170.2cm和159.6cm, 平均体重为64.5kg和54.8kg, 男、女体重正常比例只有31%和36.1%, 营养不良和体重较低比例分别为27.3%和31%, 超重肥胖比例分别为41.7%和32.9%, 这都与平时生活习惯、学习压力、缺乏锻炼有关。其中近视在300度以上的男、女比例分别为73.3%和83.4%, 有睡眠障碍的男、女比例分别约为20.4%和32.5%。

其中, 随机抽查200名大学生的1000m (男生) 和800m (女生) 跑步训练, 数据显示如表2

根据数据显示, 高校男女体力测试不及格的比例接近20%, 身体素质严重下降。

据调查数据显示, 业余时间, 男生约有24%的学生能够每周锻炼两次, 还有18%的男生根本不参加锻炼, 女生则更少, 31%的女生认为体育锻炼没必要, 每周活动2次以上的仅占10.5%。其中, 约有48.3%的人在体育场馆进行 (男生51.3%, 女生44.7%) , 其次, 是在空地进行, 约占19.4% (男生18.4%, 女生20.6%) , 所以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对大学生锻炼的效果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引起上述种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其一, 是因为青少年在中学阶段缺乏锻炼。现在中学教育由于家长和教师只注重成绩, 关注升学率, 体育教学早就名存实亡, 中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 缺乏相应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又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饮食结构失衡, 肥胖数量激增, 照成学生健康水平的急剧下降。其二, 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是以运功项目为主的编排体系, 加之体育场地、场馆。器材等的陈旧和缺失, 高校开设的课程项目少, 而且和中学课程重复率较高,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教学只注重体能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进步, 缺少对体育意识的培养。其三, 高校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被占用, 大约90%以上的学生认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就业竞争的加剧, 为了满足用人的单位的要求, 适应社会需要, 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 获取各种证书, 如, 英语四、六级证书, 计算机证书、注册会计师证等, 这使得本来由于中学学习压力大就没能好好锻炼身体的学生, 身体要么因缺乏锻炼而偏胖, 要么身体消瘦, 体质弱、视力下降, 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难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

2. 国外高校体育教学分析

2.1 美国高校体育教学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各项法规体系都较为健全, 高校体育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服务于美国经济社会, 并进一步推动着美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美国高校体育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 也没有规定必修的课程, 一般由各个州自行规定, 美国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繁多, 教学内容不拘泥于形式, 并没有指定的教材, 由学生自行选择运动项目和教师, 体育课形式非常自由, 如果条件许可, 学生甚至可以背着旅行包去爬山、野营。美国高校注重学生体育理论的掌握体育意识的培养, 如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一些运动生理、体育常识、个人卫生、急救等理论知识。体育课的考试形式也很自由, 不拘泥于形式, 没有硬性的评价指标, 理论考试大多采用平时作业的形式, 针对性强,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体能测试注重学生体育基础和进步的幅度, 没有统一的规格。

2.2 日本高校体育教学

早在2世纪70年代, 日本就提出了学体育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目标, 并提出了把培养终身体育和自主运用知识技能进行运动以及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日本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分为理论保健课和实践课, 理论保健课主要讲授营养与卫生、安全教育、体育理论知识、疾病及其预防等。实践课主要以专项课的形式开展。理论课约占整个体育课程的1/4。其课程设置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思维能力。日本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 达到增强学生健康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 融入了更多的具有终身体育性质的项目, 注意体育的娱乐价值, 让学生更多的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之外, 体育活动多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内容丰富多彩,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日本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健全, 评价方法趋于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终结性评价也包括过程性评价, 突出学生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因素, 重视学生对体育的感情学习, 同时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突出显示了日本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优越性。

2.3 俄罗斯高校体育教学

我国的体育教学和俄罗斯的体育教学一脉相承, 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我国早期的体育教学大纲和前苏联的体育教学大纲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上, 两国的体育教学都有相互学习的必要。俄罗斯的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严格教学,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坚强意志品质的目的。俄罗斯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两种, 其中, 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两个学时为必修课, 两个学时为选修课;三年级以上学生, 考虑到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每周四学时的选修课,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3. 启示

通过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高校体育教学的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当前大学生实际, 在我国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俱乐部耦合联动的教学模式, 既可以避免课内课外体育锻炼相互脱节的现状, 又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运动健身的乐趣, 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 为终身体育做好铺垫。结合国外的教学经验, 为实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俱乐部耦合联动的教学模式,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当前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3.1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重实践轻理论

中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重实践轻理论, 重视体育技术、技能的提高, 不注重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更不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评价指标也是以严格的指标考核为主, 不重视理论考试, 以致理论考核名存实亡, 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高校构建体育课程教学与课外俱乐部耦合联动的模式, 可以使得高校能够专心在体育教学中设置专门的体育理论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提供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增加一些体育时事动态消息等, 使得课堂教学的理论能够与实践相结合, 并能终身受用,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为提高高校大学生锻炼热情, 保证高校体育教学与俱乐部教学的正常运转, 需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与俱乐部运动教学的一致性, 体育部的教学信息要及时通过教务部门传达给学生, 然后学生通过选课系统进行选课, 在教课过程中, 体育教学要和俱乐部教学保持一致, 保证在课堂内的教学能够在俱乐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充分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 保证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同时, 要加强高校体育部与俱乐部的联合, 相互监督, 共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并注意改进俱乐部体育设施和场馆建设, 使其保持与高校教学的一致统一。

3.3 建立高校体育协会、社团

通过高校俱乐部, 可以建立高校体育社团、协会, 具有相同运动项目爱好的学生组织在一起, 成员之间相互交流, 切磋, 另外, 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体育老师或者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同时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体育项目的文化背景、体育时讯, 举办各种体育比赛, 激发成员体育兴趣, 培养顽强的意志, 通过体育锻炼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营造大学校园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使得大学生协调发展, 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

3.4 俱乐部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在高校教学和俱乐部训练中, 教学内容要真正实现趣味性、娱乐性,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要分层次教学, 按照学员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然后根据每个学员的个体差异, 进行分层次教学, 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员都能得到进步和重视, 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5 增加体育项目和选择任课教师的自由度

高校体育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自己喜欢的任课教师,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校的课程安排, , 在高校体育教学与俱乐部耦合联动的模式中,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任课教师和运动项目,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挑战, 这样引进竞争机制, 使得每个任课教师都不敢懈怠, 保持一种危机感, 就会促进任课教师认真钻研业务, 提高教学水平。

3.6 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注重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从终身体育的的观点出发,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 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并围绕终身体育观念, 使得体育项目能够延续到中老年, 同时, 注意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 设置一些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体育项目, 比如:工程测量等一些经常野外工作专业的学生, 可以安排一些中长跑训练、武术以及一些野外自救技能, 以培养学生艰苦环境的生存能力。理论课程课适当安排保健课, 以便学生进入社会后, 面对社会压力, 能够自行保健缓解。

结论

美国高校体育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体育运动来挖掘学生的潜力;日本高校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中心, 来推动快乐体育的发展, 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兴趣和能力;俄罗斯高校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教师的严格教学, 要求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身体素质, 从而锻炼器意志。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本着以人为本, 满足社会需要的发展方向, 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我国高校的实际, 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俱乐部耦合联动的教学模式, 通过体育教学强化学生体育意识, 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在课外, 通过俱乐部的技术、技能训练, 激发参与者的锻炼热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把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相结合, 在娱乐中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刁元斌.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0.15.

[2]包铁全.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9.10.20.

[3]高进, 邵锡山, 李健康等.山西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模式构建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9 (3) .

[4]高银华.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三

关键词: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

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一线教师率先发动,继而政府推动,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2001年以来,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由教师“个体”的自发行为转变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行政行为,依托行政力量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经过几年的跨越性发展,目前,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级组织网络基本完成,心理辅导课有了相对固定的课时安排,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日趋规范,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实现了从自发、自愿的“教师游击队”向专业化队伍的飞跃。本文拟就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验、问题与反思作一番阐析,作为一个发展的案例求教于同仁,以共同探讨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验——以专业化为核心

2001年以前,浙江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部分教师与学校的自发行为,缺少专业指导以及统一部署。2001年,浙江省教育厅设立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依托行政力量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由此,零星的、自愿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式开始转向有计划的、行政推动方式。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近几年来,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化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一)完善制度建设,组建四级组织网络与专业支持网络,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发展

浙江省依托行政力量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主要从以下两条途径进行:

1.完善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鉴于2001年以来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个“量”的扩充阶段,这一阶段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的重心主要集中于组建组织网络与建设教师队伍。2001年以来浙江省指导中心颁布的10个文件中有7个涉及组织网络与教师队伍建设。在量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后,下一阶段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的重心将转向考核评估制度的完善。

2.组建组织网络。在组织网络建设方面,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大鲜明特色:一是组建四级(省、市、县、学校)组织网络,将学校一级纳入行政组织网络进行建设;二是组建专业支持网络,诸如公益性的辅导热线,弥补行政管理下辅导资源的缺失。

(1)组建四级组织网络。2001年,浙江省教育厅成立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求各市、县在三至五年的时间内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同时要求学校设立心理辅导机构,统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省指导中心的推动下,2001~2005年,浙江省进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的快速组建期。到2005年12月,浙江省市、县、学校一级辅导中心的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72.8%、54.5%,全省层面的四级组织网络基本建成,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各级指导中心的人员组成基本上是以兼职科研员为主,中心主任一般由教育局领导担任,中心成员由各处室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组织队伍的地域特色决定了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色: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教育局的统筹下整合各方面资源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组建专业支持网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的推进不仅需要行政组织网络的保障,同时还需要一套专业机构(诸如心理教研网络、心理辅导站或心理热线等)的支持。因此,浙江省部分市、县(如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等地)在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组建工作后,开始在常规的心理辅导途径之外尝试开设心理热线或心理辅导网站,利用晚上或周末休息时间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心理咨询。

浙江省各地的心理热线基本上由市教育局组建,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具体工作,是一种公益性的热线,主要利用晚上与双休日时间提供服务,服务对象的主体是学生。热线的工作人员由各市受过专业训练并有丰富经验的来自学校一线的心理辅导员组成,由于缺少经费的支持,他们基本上是凭借一腔热情,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不计报酬和收入。

浙江省筹建市、县一级的心理热线与辅导中心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为学校心理辅导站难以覆盖的部分群体提供心理辅导或心理援助;另一方面则在于为学校的心理辅导特别是个别辅导工作提供更高一级、更专业一级的转介及督导的支持网络。

专业支持网络作为浙江省一股重要的心理援助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行政管理之下辅导资源的缺失,满足了教师、家长与学生对心理辅导的强烈需求。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浙江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支持网络还存在明显缺陷:一是结构松散,基本上是以自愿的方式组织。缺少资金与制度的保障;二是功能单一,覆盖范围有限,目前,专业支持网络的指向对象以学生群体为主,主要承担辅导工作,尚不具备对其他辅导机构的督导功能。

(二)参考国际经验,完善上岗资格认证制度的设计,使心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浙江省以专业化为核心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上岗资格认证制度,即资格准入制度。根据各国对心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浙江省的学校心理教师上岗认证制度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重心进行设计:

1.细分专业要求。学校心理辅导有两个专业内容,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团体辅导以班级活动课的方式进行,个别辅导以个别咨询的方式进行。我们认为,相对于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具有更高的专业要求,应该有专门的咨询理论与技术的训练,因此,要求我们在培训、认证中引导、细分这种专业要求。

2.强调实践操作。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培训,更需要一定的实践操练,新的资格证书的专业等级应该与教师的实践积累挂钩,还需要一定的督导。

3.注重专业督导。上一级资格证书的持有者负责对下一级资格证书持有者的活动课设计以及个案辅导的督导工作,以保证辅导工作的有效性。

因此,浙江省的心理教师上岗认证制度,分A、B、C三个等级,并具有以下两点鲜明特色。

(1)在职责划分上:A级资格证书的发放对象为县(区)心理辅导中心的负责人,负责对区域内B证教师的督导;B级证书发放对象为学校辅导站站长,负责对本校C证教师的督导与考核;C级证书发放对象为一般的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三个资格证之间职责明确。形成一个有梯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

(2)在认证设计上:A级资格证书培训与认证的重点在于个别咨询的理论与技术;B级资格证书的认证重点在于心理辅导课的操作实务;C级资格证书培训与认证的重点在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三个专业等级之间的晋升有一定的实践积累要求。如,申请B级资格证书,需获得C级资格证书后个别辅导的实习时间累计超过20小时且心理辅导课累计超过30课时。

浙江省心理教师上岗资格认证制度的设计,参考了西方各国对心理辅导人员的从业要求,从专业培训与实践操作两纬度对专业等级进行划分,并通过建立常规的督导机制引导教师的专业实践与发展,是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一支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从行政层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证。

(三)以心理辅导站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

浙江省的学校心理辅导站是一个综合的载体,是学校一级的组织机构,涉及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规划,其中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的配置、辅导课的开设与辅导室的建设等方面。

2001年以来,浙江省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以研究促发展,通过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以浙江台州为例;二是以基地促发展,通过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与实验基地的方式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宁波为例,参考的是台湾模式;三是以评选促发展,通过心理辅导站的评选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以杭州为例。在这三种发展模式中,第一种出现了中断与停滞;第二种影响有限,仅限于宁波等地;就实践效果而言,第三种发展模式最佳。目前,浙江省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主要借助的是第三种发展模式,兼顾第一种模式。

以下,本文将着重介绍浙江省学校心理辅导站建设中心理辅导课的开设以及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情况。

1.心理辅导课的开设。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性目的为导向的,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保证心理辅导课的正常开设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2001年以前,浙江省各区县对心理辅导课的开设尚未有明确的规定,基本上由学校自行安排。2001年开始,浙江省部分地区通过心理辅导站的等级标准对学校心理辅导课的开设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但实施的自主权仍在学校。

由于缺少统一的课程设置意见,浙江省学校层面心理辅导课的开设相对增幅缓慢,根据我们的统计,到2005年12月,浙江省只有25%左右的中小学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目前,浙江省高中阶段开设心理辅导课的学校比例最高,其次是初中和职高,小学比例最低,任课教师基本上是以兼职为主,平均每周3—5节。在年级安排上,小学与初中基本上覆盖所有年级,或安排在中高年级;而高中则基本安排在高一年级。

在心理辅导课的开设方式上,浙江省大致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一是校本课程中设立心理辅导课,由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授课,两周一次或一个学期不定期安排一些主题,这是部分特色学校的行为;二是在班队活动中开设辅导课,由班主任授课,这部分学校占大多数;三是在地方课程安排辅导课,这类学校的数量目前在逐步增加。

在教材使用方面,浙江省的心理辅导教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有省编地方教材(《人自然社会》).有上海、北京等地的教材或读本,也有学校自编教材,多数情况是心理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参考有关辅导资料组织教学。

综观上述,浙江省中小学的心理辅导课开设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课时安排,在班队活动、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中安排课时,并且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日益繁荣。其主要的困难在于学校心理辅导课基本上是单独设立,没有融入整个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缺少统一的、以校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同时,由于评价标准的缺失,心理辅导课的实际效果也难以评价。

2.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截至2005年,浙江省约30%的中小学已设立辅导室,高出开设辅导课的学校数5个百分点。从分布上看,目前,浙江省中小学辅导室主要集中在初中、重点高中及职业高中,在地区分布上,杭、宁、温三地占大多数。

在设立辅导室的学校中,高中设立辅导站的学校比例最高,接近半数;其次为初中与职高,约三成左右;小学设立辅导室的学校比例数最低,不到两成。在开放时间上,高中与职高一般是在中午与课外活动两个时间段开放辅导室,每周的开放时间在6~8小时;小学则一般每周安排两至三天的中午开放辅导室,每周开放时间只有2~3个小时。

在人员配置方面,设立辅导室的学校一般配有2—7名辅导员,轮流值班,以兼职人员为主,其中初中、高中与职高有部分专职的心理辅导员。在年接待率上,大多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年来访者在100人次左右,平均每天接待1~2名学生。

在硬件配置与资金投入方面,浙江的学校心理辅导室发展领先。随着浙江省校舍改造工程的完成,学校的办学条件已显著改善,目前我省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室基本上都是单独设立,建筑面积在10—30平米左右,并且配有电脑或测试软件。

综观上述,目前,浙江省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有30%的中小学已设立辅导室。从辅导室的配置标准来看,多数学校配有独立的辅导室、有固定的时间保证、有一支相对专业的辅导员队伍,基本能够承担起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任务,每年100人次的接待率基本能够证明这一点。但由于缺少相关制度的保证,目前,浙江省的心理辅导室在年接待率以及辅导工作的规范化方面尚存在较多问题。

二、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反思与展望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游离于学校的整体规划之外,并且缺少发展的保障制度与督导机制

2001~2005年是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全省11市100%建成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除台州、丽水两市之外,其余纳入统计的市、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组建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总覆盖率达72.8%。但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到2005年12月,全省只有25%左右中小学开设了心理辅导课,30%的中小学设立了辅导室。

学校层面的心理辅导站建设推进缓慢,原因如下:

1.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尚未真正转变观念,未充分认识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有部分学校领导尚未转变以“升学”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仅仅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辅导功能,或作为一支“救火队”,未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进行整体的规划,并以学校课时紧张为由,拒绝将心理辅导课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2.相关制度的缺失

(1)在职称方面:浙江省学校心理教师的职称系列一直未能解决,影响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以及专业建设的进程。2001年,省教育厅在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之初就提出,要从2001年起,将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范围,但具体的人事制度一直没有出台,期间有人数不少的专职教师辞职、转行。直到2005年浙江省教育厅的职称评定文件中同意部分优秀的心理教师申报德育教师系列,心理教师的职称问题总算基本解决。

(2)在课程设置方面: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少统一的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每学期开多少课、课程的安排与导向,基本上都是由学校自行决定。学校自主安排活动课的开设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特色,兼顾本校学生的需求,但其弊端是显然易见的,缺少内容的系统性,同时在时间上也难以保证。

3.缺少后继的督导与评估措施。在学校层面,由于没有将辅导站建设与等级学校、示范学校的评估挂钩,学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少动力。在教师层面,由于没有跟进的督导与考核机制,没有将教师的辅导实绩与资格等级及职称挂钩,有许多获得心理健康上岗资格证书的教师并没有在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便教师有兴趣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缺少制度的保障,多数学校的心理教师仍以单兵作战为主,没有形成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团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缺少定期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全省中小学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缺少调研与监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校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个体的状态,而不是一种基本的能力。因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根据本地或本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选取辅导内容与辅导策略,一种“适切”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校为本”的,应该由学校根据指导纲要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并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修正。为了制定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学校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美国、香港等地都为新入学的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监测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时,各州或各区域还会定期发布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指导本州或当地的心理辅导工作。

目前在浙江省内,虽然有零星的课题研究关注了本地学生或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有组织的,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对中小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几乎是空白。在学校层面,仅有杭州部分学校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但目前其功能主要限于为辅导教师重点监测部分学生提供依据,而没有将其作为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依据。在区域层面,鲜有对本县或本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与监测,因此,对这些群体的心理干预往往缺少有针对性的措施,极大地影响了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成效。

此外,在2001—2005年的发展过程中,浙江省还缺少对全省范围内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的监控。作为一种行政推进的手段,2001年浙江省教育厅为全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个五年规划,但由于省指导中心缺少对全省范围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的监控,因此,在2001—2005年期间,省指导中心并没有对五年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对实施策略进行调整,最终在2005年底的调研中发现,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与省五年规划落差极大,区域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差距显著。

区域间:据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2004年统计,杭州市除滨江区以外,各区、县(市)886所中小学中,已经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站的有622所(占学校总基数的70%)。而据发展速度较快的温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2005年统计,全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仅有360所(占学校总基数的24.3%)。而像丽水、衢州、台州等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更加缓慢。

区域内:即使在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的杭州几个县、区之间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市区的5个城区: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100%的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心理辅导站。县(市)的情况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富阳、淳安2个地区100%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站;桐庐、萧山、余杭3个地区55%-70%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站;而临安、建德仅有39%、21%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站。

可以说,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前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全省范围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监控的缺失,使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年发展规划的执行大打折扣,影响了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发展进度。

(三)学校心理辅导课的开设缺少以校为本的发展计划的支持,心理辅导室的设立缺少制度与标准的保障

目前,浙江省学校心理辅导课的开设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总体课时数较低,并且缺少保障。平均每学期安排3~5课时,基本上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由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师自主决定课时;二是游离于学校的整体教育体系之外,缺少以校为本的发展计划的支持,课程内容与年级安排上缺少系统性。如高中年级的心理辅导课基本上安排在高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还只是作为升学导向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2.浙江省心理辅导室建设尚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辅导室的设立标准尚未确立,接待率有待提高。如何提高接待率是浙江省心理辅导站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总体而言,目前浙江省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接待率不算低,每年有100人次来访者,但问题在于可能有许多来访者并没有心理问题,而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没有被发现,也就是说,目前浙江省的学校心理辅导员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在心理辅导室等待来访者,少有通过筛选、排查进行主动的干预。

二是相关的工作条例(辅导员守则、个案的辅导记录与回访、督导等)尚需建立与完善。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对专业伦理也有要求,作为一个基本的要求,辅导员应尊重来访者,并为来访者保密,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保证,辅导员很容易突破规则,对来访者造成伤害。

4.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四

我考的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方向,2011年考了365分(英政综合74、78、213)。

必须引用的是:时光如梭呀!感觉还没多久,下一轮的考研报名时间就要到了,想当年,到处找心理学的各种信息,个中辛酸相信大家目前正在体会。早些时候就想着,等我考上了必定要上网发帖,让下面的学弟学妹们不要想我当年一样呀!哎,都是那么些个苦命人,大家坚持一下,忍忍就过了!

其实,考研时间和结果成正比的说法未必...是吧?所以,如果你现在才开始准备考研,不要紧张不要慌张!因为严格地说,我也是很晚才开始复习的。

10年5月1号,我在宿舍睡觉;5月2号,我跟朋友一起游离于兰州的大街小巷,蓦然,朋友来了句“你嘛不考研呢?”我愣了一下,回学校又打了两个电话,觉得是哦,大家都学习,我自己连个伴游的人都木有,要不也考研吧!于是就买了本英语词汇,准备开始。但由于5月22号有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所以五月基本没开始准备。

6月,开始记单词了,我买的是《淘金高阶》的一本词汇,看着很厚,着实吓人。但里面有句子,差不多是适合我这种不爱学习的人。这本书的词汇刚好分成了30单元,所以每天刚好一单元。说来惭愧,我看书的速度非常慢,所以几乎除了上课时间我必须用一天才能记完一单元。然后晚上的时候9点吧,在把今天记得这单元回顾一下。第二天早上再看看头天的单元才开始记忆当天的,晚上在回顾...这样其实还是比较牢固的,我基本上所谓的二轮词汇已经弄得很马虎了,但大多数还记得。六月后半月,我某天做了个真题阅读,发现单词一个个还都认识,连一串嘛都不知道了,于是又买了本长难句(其实也就看了1/4,吧,后来我发现黄宝书上也有长难句,所以您要是有了就别浪费钱了),每天早上再抽时间背十来个句子,晚上回顾完单词就默写一遍这些句子。不难说,因为背的都是些个阅读完形的真题句子,所以后面做真理都记得讲什么了,so easy!

7月,因为北方学校放假晚,下旬有考试,我又贪图奖学金,所以这个月全应付考试去了,只是偶尔瞄一下单词。

8月,上半月回家了,下半月回学校还是打算好好学习。别的童鞋太努力,心理上伤不起呀!差不多这时候开始看专业课了,我也是每天只看专业课,当然每天还是碰一下英语,我好像基本上是一套真题做三天不写作文。就这样,八月完了。

9月,大家都开学了,生活算是又回到了正轨。因为我们专业安排的是九月到十月上旬实习,所以同学大都没来。心里是想着还是要考试的嘛,就决定在学校健康中心实习一下好了,于是那么四十多天的工作日里,我和另一个童鞋每天在办公室上网喝茶聊八卦,尽管心里还是深深的责怪自己不该,但还是每天那样过日子,罪过呀!所以,这么长时间,基本上只有晚上和周末去上自习,进度自然也慢。所以,你要是现在才复习,每天日以即日,完全赶得上。好像这个月完,专业课的那几本书也过一遍。

10月,我有点忘了,但知道有报名。十一出去逛了一天就收心了,也把政治第一轮排进日程。基本上是早上英语单词,上午政治,午觉,下午英语真题(把不记得的单词写本上,尤其是看着熟悉不知道意思的),晚饭,晚上专业课,再晚点回宿舍前看看难词。

结合11月上半月,差不多政治一轮和专业课二轮是完了。说一下,专业课和政治的一轮要快,这时候不用开始记忆,只要知道有哪些东西就好了;第二轮需要整本题,看一单元做一单元的题,开始记忆;第三轮(不再看教材看大纲解析就好了)就要知道哪些是重点,着力有意识的记忆,但不是死记硬背,理解(我只能说,看的次数多了,不想理解也理解了)很重要,轻松不费力哦!

12月,开始紧张了。基本上开始做题,然后对应书本查漏补缺。不得不说,这个月必须要做的:背英语作文!不建议背模板,要背就背好文章,当然要聪明的背。比如11年考的那个主题是吧,估计不能接着考吧?所以,你省了!当然,各大名家会打靶一些主题啦,有选择的相信一下吧。我记得我背的有环保、道德、低碳...忘了呀!当然,不是一层不变的背的,同一主题的N篇文章,好的句子弄出来组合成一篇,背完后再默写才叫无敌。后半月,看看人家考研班童鞋的最后冲刺,看看人家打靶的那些重点,选择你毫不知情的重点记忆一下就好了。值得一说的是政治一定要往多里看,看到自己都不知道几遍了差不多就记住了,所以不用背了。

1月,不用说了,做点题呀、卷子什么的,重点看看不会的。然后,吃饱喝足,考试去!!不建议放松警惕,不想看书,睡觉也得去自习室睡!

推荐阅读

西南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西南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5.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五

赤峰市松山区第四中学

我校成立于2007年8月,是赤峰新城区的一所初级中学。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实施自主教育,让每一位师生都享有快乐、自信与成功。”努力把学校办成教育教学质量优秀的现代化、有特色的品牌初中。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校明确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开始在我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有效,学校、家庭、社会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健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管理,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政教主任、总务主任任副组长,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主阵地,科学、规范地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业务咨询服务,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心理健康教育和谐氛围

在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密不可分。因此,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它工作的整合,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我们提出对教师、学生、家长实施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的每个过程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机,提高校园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在教师方面,学校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营造宽松管理氛围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和教师培训相结合,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职业,提升职业幸福感。让教师缓解了压力,放松了心情,提升教师对集体的归属感,促进了学校和谐心理氛围的形成。

在学生方面,我们本着贴近学生实际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提出向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质量,给常规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促进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家长方面,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我校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化很强。有的很孤僻。“单亲家庭”也不排除,子女的家庭教育不仅很难保证,有时甚至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我们通过教师家访、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等活动,引导家长学会理解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肯定鼓励孩子,学会与老师配合,赢得家长对学校的支持。

教师、学生、家长,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我们始终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本身就应包括这三者,而我校也正是注重了整合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了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取得了工作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我们尝到了成功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学校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我校的李某同学,男,15岁,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反应很快。自控能力差,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学习成绩明显滑坡,班主任找他谈话,请家长配合,他也是听过算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家长和老师都十分头疼。

案例分析: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认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平时过于溺爱,和孩子的交流很少。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家校合作效果好:首先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了解李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尊重他,信任他。

2、长坚持心理疏导:我们任课教师也正确对待这个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经常找他谈心,让他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要常抓不懈。李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3、闪光教育找优点:班主任利用李某在文科方面比较强的特点,让其担任组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4、自身努力多调整:自身调整很重要,要他自己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犯,老师经常督促,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李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成绩有所提高。上课经常故意讲话,做小动作的次数少了,最后基本不再出现了。

三、打造专业教师队伍,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

1.建立了一支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成的骨干队伍。目前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1名。学校选派一些热情高、自身心理素质较好、乐于交流沟通的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由她们协助专职教师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建立了一支具有较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能力的班主任队伍。他们主要承担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我们鼓励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这样彼此才能产生亲近感、认同感,相互间的吸引力也就越大,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同时,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更好地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四、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完善工作途径,提高工作实效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能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院治疗部门。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和完善工作途径。

1.辅导活动深入。每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开展心理辅导。在普及和团体辅导中发现的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积极地进行个别辅导干预。

2.课堂教学延伸。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当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后,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我们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贯彻“激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对教育内容的学习、理解、分析之中,帮助学生接近心育目标,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欲望。

3.文化活动渗透。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演讲比赛、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教育,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她们的个性、特长及潜力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同学和老师的赞扬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此外,各年级还组织了做自信中学生主题班会评比等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还让学生在主体参与,实践体验中身心健康得到了发展。

6.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六

可能每个人的大学生涯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期,那段时间里,我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四处模仿他人并且收集人生的范本,只能干巴巴的仰望别人。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那时候好像身边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为我羡慕的对象,好像大家都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那种心情持续了好久,后来遇到了一些人,经历了一些事,我才开始真正思考我应该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对于我来说,考研不仅仅是我的一个阶段的目标,更是我人生目标的一个踏板。

学弟学妹们,我想把这段话写在我的经验分享之前。考研是一场孤独又单调的旅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你没有时间聚会放松,也没有时间谈情说爱,你会和你的好多朋友渐渐疏远,远离人群的日子会使你说话打字都变得困难,你会经历无数次的情绪崩溃,这些你真的考虑好了吗?考研不是心血来潮的决定,如果你真的非常坚定的回答:我准备好了,那请你未来一年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记住刚刚的回答。

在我的复习进程中,勤思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最开始接触勤思是在网上找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张老师的联系方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了张老师的QQ,其实刚开始没有打算报班的,但是问张老师问题张老师一直都很耐心的回答。后来开始正式复习后发现自己跨专业复习起来真的有点吃力,就和张老师报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视频班。在复习过程中,我都是以讲义为主,搭配视频老师的讲解,使我在基础阶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真正开始复习的时间是2017年的3的月份,我把我的复习阶段分为三个部分:

3月-6月 这个时候是打基础的时候,真的不要听信有些学长学姐3个月突击考上研究生的经历,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而且对于心理学这样的专业来说,专业课书太多,突击真的记不熟。这个时候的英语要注意背单词,理解长难句,当初跟的赵敏老师的长难句,非常非常推荐,而且在这段时间也可以开始做早一点的真题;专业课要尽早开始,吉大的专业课书只有两本,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跨专业考生来讲还是有困难,所以划重点,专业课真的要尽早开始啊!!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跨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最好先跟视频了解书本的大概思路,然后自己整理笔记,题真的不着急做,二轮复习的时候再做题真的完全来得及。

7月-8月 这段时间是暑假,我选择了回家复习,好多学弟学妹可能会在学校和家里复习中纠结,但是我觉得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暑假的时候我就开始跟勤思的政治视频课,在两个月里跟完了基础班和强化班,最初对政治的内容有了基础的了解。这段时间我认为对政治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就好;对英语来说这时候我才开始做2000年以前的真题,并自己做了笔记总结老师的出题思路;专业课这时候已经背第二遍了,并且自己总结框架。

9月-12月 这几个月大部分时间我也是呆在家。政治开始再过一遍视频课,根据视频课画出重点,整理笔记并结合肖1000题巩固;英语开始做近年真题,当时是把阅读的文章打印下来自己翻译并对着答案翻译修改;专业课还是反复背,这几个月背了不下10遍,这个时候勤思的强化讲义应该拿到手了,要注意讲义上有但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点,今年初试的时候就有一道联想律的题是书本上完全没见过的,所以一定要把握这些重点啊。

对于英语的复习我没啥太大的发言权,后来想想我英语的进度安排有些问题,真题做的时间太晚了,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尽早开始做真题啊。英语阅读的出题套路有许多共同的地方,熟能生巧,多练肯定没错。而且英语的单词和长难句真的太重要了,开始几个月对这方面的复习直接决定了你后面英语的复习进度。我认为英语从头至尾只跟一两个老师就完全够用了,每个老师的做题思路不同,听太多老师的课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导致思路混乱。对英语作文来说,在10月份我开始自己练写作文,并把每一类的文章都自己写了一遍并背诵,根据白字墨老师的作文模板总结了几个自己常用的万能句型,其实不用太听信市面上流传的作文押题,因为考研英语作文题目完全是出其不意的,经常练习总结出自己常用的模式以不变应万变。

政治方面我是从7 8月开始复习的,早点复习后面的时间也很充裕不至于手忙脚乱。政治的复习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 8月份,这时候我是看视频打基础;第二阶段是9 10 月份,这时候总结了笔记,用时间线串联重点,结合讲义做肖1000的选择题,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还是再溜一遍讲义;第三阶段是11 12阶段,这时候主攻答题,除了肖4,我还背了勤思的冲刺和点睛的讲义。但是政治的分数主要是靠选择题拉开差距的,前期还是把重点放在选择题上。

至于专业课,3 4月份复习的时候溜了勤思的讲义,标注重点注意理解;5 6月份复习的时候才开始做题,并总结出自己的框架;到了7-8月份,继续背书标注重点;最好9 10 月份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真题,真题还是要多练的,每过几年真题还会有重复。因为吉大的心理学系属于哲学社会学院,所以考试的时候真的要超级重视理论,理论要背的超级全面而且要层次清晰。专业课真的没有什么技巧,背的遍书越多记得越牢固,要说技巧也是最好形成框架,尽量在背的时候多默写,这样答题的时候也有逻辑。

我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了各种各样的经历分享,但是还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已经看过了那么多人的成功,为什么下一个成功的不能是自己呢?

7.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七

面对大学教育国际化趋势, 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于1999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 开启了博洛尼亚进程, 创建了欧洲高等教育空间。通过此进程目标的达成, 欧洲大学教育的结构和体系将趋向一致, 从而促成了欧洲大学教育的一体化。博洛尼亚进程的整体目标, 即创造欧洲高等教育空间, 在欧洲高等教育框架内实现具有可比性的文凭制度, 实行本科三年 (即会考后3年) 、硕士两年 (即会考后5年) 、博士三年 (即会考后8年) 三阶段的“358”培养体制, 实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 促进人员流动与合作, 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空间的吸引力。

对博洛尼亚进程的研究, 为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借鉴。

一、借鉴外国经验, 完善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中, 首先要解放思想, 认真总结和接纳外国先进教育思想, 借鉴外国成功的教育改革案例, 为我所用。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为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很多启示。在欧洲高等教育空间的框架下, 力求学制的一致、学分体系的对接, 促进了学生的流动, 加强了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合作, 从而体现出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优势。因此, 我国的大学教育国际化应该从教育观念国际化、办学思想国际化入手, 建立国际化的教育政策和教学规范, 促进我国大学教育与国际接轨。

其次, 在积极地促进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同时, 又要防止中国大学教育被全盘西化, 也就是要处理好大学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大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要求各国大学教育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 并与其他国家在大学教育的诸多方面取得更大的一致与协调。在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 既要积极促进大学教育与国际接轨, 又要注重本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兼顾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

大学教育国际化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有利于丰富信息来源, 拓宽文化视野, 有利于提高大学的国际声望与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在兼收并蓄的同时, 也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 保持民族特色, 探索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大学教育国际化理念。

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制

在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 法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法国大学逐渐向世界开放, 加入了推进建立欧洲高等教育空间的博洛尼亚进程, 实行欧洲统一的“358”学制, 其目的是使在法国大学获得文凭的时间能够与在欧洲其他国家所获得的对等, 学生的学位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承认。由此来看, “358”学制改革不仅是与欧洲高等教育接轨的国际化政策, 也为法国高等教育增添了活力。

在教育视野越来越广阔的今天, 我国很多学生, 不论是高考生、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希望到国外继续就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我国当前的学制是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 与欧洲实行的统一学制, 即本科3年、硕士2年、博士3年并不能很好地对接。这对我国学生出国学习, 以及外国学生到我国就读造成了困扰。因此, 学制与国际接轨成为了大学教育向国际开放的必要途径。我国在英语等专业上实行了学术型硕士3年制和应用型硕士2年制两种学习年限, 学制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也便于与国际接轨。

另外, 学分体系的国际接轨, 同样有利于学生的流动、教育的国际化。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一项改革措施就是欧洲学分转换系统, 此系统支持欧洲高等教育空间框架内的学分转换和累积。就法国而言, 法国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三阶段学制可分别以欧洲各大学相互认可的欧洲学分计算, 修满不同数量的欧洲学分就可获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文凭或学位。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支持欧洲内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转换, 也支持欧洲与非欧洲教育区间的转换, 使不同国家、不同学校间学生流动更加便利, 同时又对不同文凭提供了衡量依据, 增加了欧洲大学教育的吸引力。我国幅员辽阔, 高校众多, 各学校之间的学分系统并不能完全得到互相认同。因此, 积极探索既符合我国大学教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学分体系, 是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三、充分发挥区域协作优势

法国一些大学看到自身规模小而不利于国际竞争, 在“358”学制改革之际, 采取了扩大校际合作的重要策略。马赛大学和艾克斯大学签订了“艾克斯——马赛大学”的合作合同, 里昂第一大学、里昂第二大学和两所高等师范学校之间也开展了共同教学与合作科研。

法国大学不止步于国内校际合作, 也与国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欧洲的伊拉斯莫计划要求欧盟各大学设立联合课程和联合学位, 使教学与科研增加了国际合作的色彩, 为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动力。

长期以来, 我国各大学之间基本属于互相封闭状态。随着改革开放, 大学教育视野逐渐放宽, 我们认识到国内的大学之间不应只是竞争关系, 更应是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国大学整体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法国校际之间合作的实例, 我们发现积极寻求临近省份大学协作不失为更便利、更经济的联合方式。目前, 燕山大学、河北理工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9所秦皇岛和唐山的高校达成协议, 支持师资互聘, 为国内高等院校区域协作提供了范本。

此外, 中外联合办学也是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式, 其显著的优势就是能迅速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成功典范。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把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移植到了中国, 前3年的预科教育由北航教师和法国预科教师共同承担, 之后3年的工程师强化教育全由法国中央理工大学的教授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员承担。6年学习结束后, 学生同时取得法国的工程师文凭和北航的硕士文凭。实践证明, 引进优秀海外人才、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为推动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 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大学教育不断进步, 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体系。而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使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大学教育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大学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下, 要使人才国际化, 加强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大学教育就亟需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 完善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制, 充分发挥区域协作优势。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想增强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就必须借鉴外国经验, 完善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制, 充分发挥区域协作优势。

关键词:大学教育,国际化,欧洲经验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大学教育国际化:走向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02 (1) .

8.美国大学继续教育的基本经验  篇八

一、教育理念终身化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无论人生何时,都能自由地选择学习机会进行学习,其成果能够获得适当的评价。美国大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一步努力充实和扩大社会成员的学习机会,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担负起重要作用,努力成为高水平、系统、连续学习机会的提供者。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部门称为‘职业教育中心”。该中心为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方面开设了250余门继续教育课程,每年有6000多名在职人员在保持工作的同时通过夜大、函授、网络等形式获得硕土学位或博士学位,每年接收近15万人次的学术访问、短期进修、讲座或培训。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美国大学重视是有其深刻社会背景的。乔治·华盛顿大学职业教育中心业务主管斯科特·巴特勒先生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和学习进程正日益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因此,21世纪国际竞争焦点将是人才资源,而决定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对个人而言,学校毕业将仅仅意味着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终结,就业之后仍将需要终身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在空前加快,人们的工作变动越来越频繁,因而每—个社会成员者嚅要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终身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从时间上来说,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随时都需要和可能接受教育,在美国高等学校没有年龄的限制,向所有年龄的人敞开求学大门。1910年,哈佛大学率先对校外各年龄者开放文学学土学位,获此学位后即可攻读校内各专业的高级学位;1982年,二年或四年制学院正式注册学生中,39%为25岁以上的成人;1998年起,有319所大学实行了在正常的招生制度之外,以成人为对象的特别选拔制度,有5243人受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继续教育学生中,最小的是25岁,最大的有75岁的老人。不少65岁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老人虽不工作了,但也不甘寂寞,想学点新东西以便自己充实起来,获得人生乐趣。从空间上来看,突破了全日制教育的框框,函授、夜大、多媒体、网络教育等,都成为适宜的学习形式。

二、教育形式多样化

美国大学的继续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112所大学设置了短期大学或夜大部,其中有13所大学的夜大部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有上万个各种类型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其经费、师资、房产、设备等都得到政府与企业的支持赞助。南加州大学的继续教育有三种形式:—是不授予学位只发结业证;二是颁发学士学位;三是颁发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前两种没有入学要求,报了名就就能入学。第三种要求有学士学位,但申请也并不难。乔治·华盛顿大学职业教育中心设有50个专业,各专业都突出实用性,尤其是和职业紧密结合的知识及其应用。每年大约有5000余名继续教育学生,大多数来自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等地。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坐地铁来上课。有的短期课程吸引了全国的学生,他们常常为了一天的课程飞来飞去。当然,大多数课程安排在晚上、周末,即使是暑假班也如此。许多大学实行了允许社会成员进修部分全日制教学科目的制度,开设了函授教育课程或讲座,从而把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成果直接向社会开放,绐社会公民提供高水平的学习机会。 继续教育的对象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要求接受继续教育的大学毕业者,也有硕士、博士获得者,既有二寸儿岁的年轻人,又有六七十岁已退休的老年人,既有乡村的农场主、白领阶层的专业管理人员,也有工商职员、企业经理和政府官员等。乔治,华盛顿大学职业教育中心的金融计划专业学生,年龄—般在50岁左右,这些人想在退休前学习一些与商业、金融有关的矢帜,准备退休后在金融服务行业再显身手。

继续教育手段也日益走向多样化。南加州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已普遍采用现代化手段,包括通讯卫星、计算机模拟教学实验、自动化实习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育等都已被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有助于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并改善了教师备课、教课、考核的效果,促使学员更力口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为继续教育的个性化,即课程、进度、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提供了条件。

三、教育层次高级化

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及高科技在生产中普遍应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美国继续教育培训层次呈现出高移的趋势。美国企业科研人员大多数受过本科以上的教育,甚至是硕土或博土毕业生,这决定了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必须具有—定的学术水准。

斯坦福大学为企业科研人员开展的继续教育,通常是让企业科研人员在与大学研究所合作过程中实现进修提高。企业对大学的某个利研项目提供资助,让企业科研人员与大学教师一起进行研究。企业科研人员通过对这些项目的研究,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向,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技术需要,迅速进行应用‘睦研究,或者企业交纳一定的费用,让企业科研人员在大学院所的实验室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通过与大学等实验室的研究者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开阔视野。这种方式对大学和企业业都有利。企业只需交纳少量费用就能提高本企业科研人员的水平,得到最新信息,大学也能获得—定的科研经费。

斯坦福大学也经常为企业科研人员开设高水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和短期培训。美国有各种以大学和企业合作为目的而设的组织,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兴建的企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地方政府组建的大学——企业研究共同体以及大学自身设立的“工业联合办公室”等。企业每年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成为这些组织的成员,就可以参加他们提供的讲座、短期培训,参力口研讨会,并能得到大学的学术期刊、著作以及各种软件等。通过这种方式,企业科研人员可以与大学等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更新知识,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为适应继续教育层次高级化的趋势,美国大学通过与企业联网,为企业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便利。“硅谷”的大部分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电视教育网的成员,旧金山海湾区35英里以内的企业科研人员还可以接收到斯坦福大学利用微波传输系统播放的课堂现场,斯坦福利用交互或双向音频返回系统,使企业员工在企业内就可以如同教室里的学生—样向老师提问和剔咐论。广播区域以外的会员公司则使用斯坦福大学的讲课或演讲的录像带,聘请一位导师给员工上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还可以从高速网上点播大学的教育课件。 斯坦福大学还与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联盟,每所大学各投资300万美元开办了‘远程学习”,向他们共同的500,000名校友提供文理科方面的远程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为其毕业生使用学校资源提供便利。这四所大学联盟将提供在线课程和交互式研讨会、多媒体项目、专题网站,包括链接研究信息、校园发言人的实况转播或录音磁带、展览、磁带上的讲课及其它内容。联盟学校及其教师将控制课程内容和提供其它教育产品,以确保达到最高标准。这四所著名大学的联盟将为世界各地他们的校友提供最好的高等教育,丰富他们的生活,并促进他们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教育管理法制化

美国从教育一体化观念出发,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立法工作。1966年颁布《成人教育法》,经1970年、1974年和1978年三次修改补充而逐步完善。1982年制定了《职业训练合作法案》。法案规定由总统任命—个成人教育咨询委员会,常年调查研究各州成人教育,提出有关问题和改进意见。各州要有一二所大学负责培养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师资。同时相关法案中也涉及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实施。

美国继续教育立法的特点是:继续教育立法归属联邦或地方政府。在保证继续教育基本方针的前提下,已将继续教育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下放到地方。美国实行“社会人员特别选拔制度”、“大学公开讲座制度”、“夜间部和昼夜开讲制度”、“通信(函授、网络)教育制度”、“大学入学资格鉴定制度”等,从而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进入高校学习。大学入学资格鉴定制度是对没有受过高中教育的人,通过接受资格鉴定,在规定科目合格的情况下,给予准人大学的资格,以扩大大学教育机会的制度,1998年因该制度的实施全美有9.7万人受益。

美国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干预始终是间接的、有重点的。如1991年佛罗里达州6000人因东方航空公司破产而失业,劳工部即拨款100万美元给该州的一所社区学院,委托它对这些人进行培训,以使他们重新就业。美国各级政府主要以立法、拨款等形式重点资助有关全局的、福利性的和紧急的培训,对培训机构具体运作则很少干预。

五、教育服务产业化

在管理上,美国继续教育重视尽可能为学员服务。在学习前,为学员提供咨询与指导被视为教职工的基本职责。在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设备、环境及学习资料方面充分满足学员的需求。在课后,为学员提供辅导等善后服务。

在师资上,继续教育课程主要由校内各专业教师兼职和志愿服务承担,也从企业或政府机构聘请兼职教师任课。继续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继续教育的对象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继续教育学生中藏龙臣唬者多。95%的学生有学土学位,约1/3的人拥有硕土学位,甚至还有博士。这些人来学习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是要在现职中干得更出色,他他只想学技术、接受培训,而并不在乎拿学位。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学相当不易,为此,学校从各大公司以及政府部门请来不少“重量级”人物担任授课教师,而且不少课程是进行—对—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为了学以致用。年轻的学生有的是因为以前经济拮据中断了学业;有的是为了多学点东西,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有的是公司派来培训的。年老的学生很多是退了休还想找点事做,因而来学校继续求学,拿个学位或结业证,以便继续工作。公司或政府部门与学校签有合同,为它们培养所需要的合掐职员。专业和课程设置都由公司、政府部门自己定。大部分专业的开设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变化,即使有的专业名称不变,内容也会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新。

继续教育大门向每个人开放,终身教育体系在美国已基本形成。名牌大学的继续教育由于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而深受欢迎。乔治,华盛顿大学职业教育中心的专业就变化很快,基本上紧跟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的需求。—些公司及政府部门为了节省开支,不愿在许多领域雇用专家来培训职员,因而来职业教育中心看看目录,若有符合他们的专业,便要求教育中心修改课程以符合他们的需要。公司、政麻部门需要这样的学校为其服务,因此继续教育在美国已完全市场化、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9.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九

两年前,高考失利,我上了江苏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校,心里很是不甘心;两年后,考研成功,我被211南京师大录取了。我以382分,专业排名第五进入复试。一年的考研里,我经历无数曲折,期间心酸可想而知,但为了我的考研梦我不曾放弃。现在我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们,希望可以帮助你们少走弯路。

择校篇

1.南师大心理学比较成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开始筹建于2011年10月,正式成立于2012年9月28日。现设有1个系、3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中心: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和心理学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强大,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530人。

学院现在拥有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心理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江苏省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此外南师还是211院校。

2.南师退出统考后难度降低

14年是南师退出统考第一年,基于我考研的经验,南师退出统考后的难度降低了,也就是说考上的几率提高了。

①竞争压力大大减小传统的看法认为,统考命题思路更容易把握,而自主命题容易出偏。基于这种想法,更多同学选择统考,无形中加大统考的竞争压力。南师每年学硕的招生人数变化不大,14年拟招生50人。事实上也是的,14年人数大大减少,分数线也降低了,明显竞争压力减小。

②初试可以甩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统考复习虽有大纲,但是要面面俱到,几乎囊括所有。而南师的初试只需要考五门,普通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统计、测量和实验。因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又多又散,复习起来很繁琐。所以南师初试复习起来时间充足的。

③命题中规中矩从南师2007年统考之前和14年的命题来看,南师的命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基本不会出现偏题和无从下手的题目。例如14年考了如何减小误差?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简述开窗实验?这些都是平时复习的重点。

3.自己对南师大的向往。

本科时候,经常有南师的硕导,博导来我的学校做讲座,如江苏省心理学会会长傅宏教授、谭顶良、邓铸、郭本禹等心理学界名人,当时就很羡慕南师大强大的师资队伍。

一切的曲折现在想来都是值得的,感谢当时自己的勇敢与执着,你们也可以哒,学姐在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njnu.yantubao.com/zykzl?fromcode=2014

南师等你们。

我考研的时候,从论坛这里获得了各位大神的帮助,考完后也略表心意希望在这里帮助更多的童鞋。最后祝愿考研的你们,通过一年努力,能够如愿以偿。

10.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篇十

一篇文章对自己是否有价值,取决于自己能否提取其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付诸实践,不然你就只是打着学习经验的幌子浪费时间。即便是一篇经验贴,你依然可以做笔记,世界绝不会让用心的人空手而归。

也许你也曾怀疑自己,认为自己有着巨大劣势而不敢朝真心所向的学校前进,觉得低人一等,即便初试通过,也会被歧视而最终失败。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我们身上都存在无限的可能,只要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就一定可以收获一个满意的结果。

关于自己:

我是一个二战双非三跨。本科化学,属于理科,所以方向选择了偏向于理科的基础心理学。

大学的时候首先接触了一些关于心理学的社会畅销书,虽然感兴趣,但也有许多困惑,于是想看看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到底在学什么。于是开始寻找专业书籍,但是我是理工大学,根本就没有心理学专业,所以整个的探索之路很是艰难。不断地接触后,我感到自己找到了兴趣所在,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从事的工作,所以想、也只能通过考研来跨到这个领域。

关于华东:

心理学强势的高校有很多,加上我喜欢上海这个城市,于是决心报考华东师大。好学校好城市好专业好老师,就是考研的意义。我知道自己劣势很大,但是人生就是这样,如果你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一味的用所退而求其次、差不多、也行吧的方式安慰自己,那就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当然,好学校竞争很激烈,今年华东基础、发教复试比例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1.9和1:1.8,因为初始分数都很接近,很多相同的分,自然是要多筛选一些人了,可是这对于进入复试的同学压力会更大,明明初试分数很高,却还是可能因为复试的失误而与华东失之交臂,这种失败令人惋惜。这样的事情确实是发生了,也算是逆袭成功。

二战双非三跨,是什么让我击败那些本专业、好学校的学生呢。毫无疑问是在复试中的表现。举一个点说,复试的内容,尤其是面试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脱离了课本,如简述fMRI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在课本中本来也是作为边缘考点的fMRI,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知道优缺点,跟ERP、MEG等技术的区别等来应付选择题。然后老师要求我使用fMRI设计一个实验,题目非常自由,课题方法都不设限,目的就是考察我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和积累,若只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是完全无法应对的。这里的应用、实验设计其实是在文献中才会大量出现的内容,课本上只是基本的介绍而已。初试后,我阅读了中英文献加起来约100多篇,其中详细做了笔记的约20多篇,虽说看的方向只是按照我个人的兴趣,但也会涉及到一些前沿的技术如fMRI、fNIRS,于是这类题目对我来说便是将看过的内容简单陈述一下便可,当然过程中老师也会追问,但是有积累有准备让我从容应对,整个复试的专业问题老师必然是满意的。

换位思考,老师为什么要招研究生?我要这个人有没有用,他来了能不能干得了这事,这就是老师评价学生的标准。录取你,就是帮他做研究,所以他研究的方向你懂得,他要做的事情你能做,这就足够了。每年都有学生初试高分复试被刷,本科985211的学生也不例外,就是因为准备复试的时候太过于依赖自己已经比较熟练的课本知识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扩展,更有甚者不准备,以为自己是前几名稳稳能进。结果复试的时候没有表现出老师需要的样子,那即便是本科厉害又怎样,这个人进来以后研究不了解,实验不会做,思路不开阔,说来说去都是课本上的内容,那淘汰你也是必然。

来华东复试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名校的自信。不管你以前学什么,学得如何,只要你具备我要求的知识、能力,就要你,就带的动你。华东的老师见过太多好学生、高分学生,所以从来也不缺优秀生源,这样反而让老师们能以更加公平的方式考察每一个人的水平,也就更不存在歧视的问题了。所以如果你决心来华东,请务必具有配得上它的蜜汁自信。

有困难就克服,失败了就总结,考华东怕不怕?怕归怕,该上上。

关于集训:

这一个月是整个考研期间最累的一个月,在这里要系统学习所有的初试内容,白天上课晚上复习,确实令人倍感压力。虽然在集训之前我已经有了一战的基础,但是在跟着老师梳理的知识的时候才发现有许多细碎的东西自己根本没有注意,但是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反而就是这些不被注意的小分。集训中每科的老师都有自己的讲义,除去课本内容框架,还有许多拓展内容,尽管说拓展的知识不会成为大题考察,但是如果你要考名校,这些就成了你超越对手的法宝。

具体的集训生活不必多说,主要谈谈我的收获。这一个月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思路,简言之就是学会提问。

学习是个输入的过程,而提问就是输出,你提出的问题的质量反映了你学习的深度,课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抽象的,结论性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地探讨结论背后的过程,它是怎么来的?与其相关的实验是怎么做的?直接问老师自然是简单粗暴,但是老师的答案往往是简练的、口语化的,找到相关的文献或书籍则是更好的方法。举个例子,彭老师的《普通心理学》是312指定参考书,那么若有搞不清楚的地方就可以去查阅梁宁建老师的《心理学导论》的对应知识点。每一科都有许多书可以参阅,不能拘泥于指定参考书的内容,往往这本书轻描淡写的结论在另一本书上却有详细的推导过程。但是,为了提高效率不必全本精读,作为知识扩展即可,你会发现最后帮你最多的、能突破自身瓶颈的反而就是这些扩展。专业课知识点多、杂,机械地背诵不仅效果差,加上近年来考试题目愈加灵活,更需要提高自己面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在作答的时候不是背诵答案,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阐述答案,会让批卷老师看到你的理解、你的思路,对越难的题越有效,要记住你是不可能因为把简单的问题背滚瓜烂熟而考上研的。到了临近考试的时候可以再看看课本的描述,让自己的答案加入一些专有名词,看起来专业一点,而不像是大白话。

另外集训期间老师会训练作答的格式,这实在是太重要了,无论你有多少干货,如果写在纸上的是一团乱麻,分数一样是很低。当老师看到的答案有头有尾,1234条目井然,若有可能字迹尽量不要缭乱,那么拿到高分自然不成问题。

关于公共课:

312统考公共课只有英语和政治。我是二战,所以是有一些基础,关于复习的时间节点在网上一抓一大把,我建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即可,一般来说需要在英语上多花些时间,因为语言总是需要日常的积累。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对于专业课公共课之间如何平衡的理解,也算是脱离了学习的具体内容,以我自己的复习经历做的总结:两个字:连续。当你决定考研,需要每天都拿出时间来复习,可是有时候会出现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干扰你,所以,需要我们对自己每天的学习量、专注水平有很强的把控能力,从而使这些干扰的负面效果降到最低。

首先拿出5-7天左右,保持正常的考研复习状态,但是需要详尽的记录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并对自己的学习专注程度加以评定,有没有学10分钟,看5分钟手机?学的认不认真,有没有左顾右盼?这样在7天之后就可以计算正常情况下每天的平均学习时间,例如是8小时(上午3+下午2+晚上3,如果你考研复习时间都不到这个数就要努力了)。好,到这里你就有了一个基线时间,学习8小时,但更重要的是计算专注时间,比如其中5小时是保持专注的。

当你遇到一些事情,占用了自己学习的时间,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基线时间来安排剩下的时间,保证每天都会保持5小时的专注学习。如果拿不出5小时,也要挤出时间学习一会,哪怕就看看昨天的笔记、错题,这一点特别重要,保持学习的连续性,类似于游戏的每日签到。不然你会发现,去自习室擦桌子的时候,书的位置竟能让自己回忆起上周的事。知识可以再学,但是这种失落感可能会怂恿你下周再来擦桌子。

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计划的是如何在基线时间上加内容,例如一开始你可以提高效率,使专注时间从5小时变成6,再到7,亦或是增加学习的时间,从8小时增加到12小时。这是一个量的过程,制定每周的目标就可以了。一开始我们不是详细记录了一周的学习生活么?那么看看你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吸引了注意力吧。十有八九是手机,那么也许你该卸载一下那些让你欲罢不能的软件或游戏。对我来说,有时候我也忍不住去玩,但每次玩完的时候我都会卸载,直到下一次去玩的渴望超越了重新下载的懒惰,看起来这个循环很蠢,但却能训练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提高专注学习时间,毕竟一般在自习室是没有WiFi的。正如杀死一首好歌的方法是单曲循环,花一上午的时间玩游戏到腻然后卸载它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上一篇: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下一篇:企业会计的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