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刘可可

2024-08-10

演讲稿-刘可可(精选13篇)

1.演讲稿-刘可可 篇一

演讲稿

真爱无声

弥河小学 五年级二班 刘诗雨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二班的刘诗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真爱无声”!爱,是什么?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今天,我这里的“爱”,是亲情!

世间,最美的东西是什么?

是爱,是亲情;是无私奉献的,是不求回报的。更是出现纯洁而神圣的!

爱,在哪里?

爱在我们身边,在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身上,在生我们养我们的人身上。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他们,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世间最无私的爱是什么?

世间最无私的是父母的爱。父爱如山,母深似海;父亲教你做人、教你知识,是你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母亲十月怀胎生下你,为你洗衣、为你做饭,把全部的爱全都倾注在你的身上。

父爱,很伟大,但是却最不易发现的。你也许会发现,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庝你、娇纵你,给你的大多是打骂。可你知道吗?他在打你的时候,比你还要疼。因为他恨铁不成钢,你可明白?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只有经得住生活的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只有父亲的严厉,才能磨练的你如钢铁一般坚硬,对你步入社会时,会有很

大帮助。现在,你可能不明白父亲对你为什么那么严厉;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父亲的严厉是对的。

母爱,大多都是溺爱,让你感到无限的温暖,同父爱比起来,你可能感觉不到父爱的温暖。母爱同样也是伟大的。母亲可以为了你付出一切的代价,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生命一人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极为宝贵;她为了你连生命都可以放弃,那么母亲对我们的爱究竟有多深是无法想象的!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周围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演讲稿-刘可可 篇二

那个法国女人是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她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建造了”La Pausa”,耗资1800万法郎,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当时指导她的,是她的情人、第二代威斯敏斯特公爵(Duke of Westminster)休·理查德·阿瑟·格洛斯芬诺(Hugh Richard Arthur Grosvenor),以及当时一名年仅20多岁的建筑师罗伯特·斯特莱茨(Robert Streitz)。

那个美国人则是温迪·利弗斯(Wendy Reves),一位前模特。她的第三任丈夫埃莫里(Emery)是一位出生在匈牙利的文学经纪人、作家、出版人、艺术收藏家兼金融家,他于1953年买下了”La Pausa”。可可在威斯敏斯特公爵去世之后不愿意再在那里度日,就决定卖掉这座宅邸。而温迪则在1981年埃莫里·利弗斯去世后继续留在了那里。到她2007年去世时,这座宅子便定格在了时光中,被严密地封存了起来。

如今,La Pausa标价4000万欧元出售——约合5200万美元,这里近两年来的第二次。(它在2011年曾经由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s]投入市场,但之后那年却因为未决的诉讼而被撤了下来。如今官司问题已经得到调解,伦敦的莱坊房地产经纪公司[Knight Frank]于5月初再次将它摆上市场)。

这一次的出售由一位在美国接受教育的荷兰人皮耶特·范·纳尔特维克(Pieter Van Naeltwijck)负责,他是备受电影明星和俄罗斯寡头青睐的房产经纪,在里维埃拉颇有名气。他开着一辆新的宾利在蓝色海岸一带出没——这辆车刚刚以30万美元购入,是他的汽车收藏里最新的一辆。他会说起曾经用直升飞机接载安吉丽娜·茱莉(Angelina Jolie)去看法国南部的宅邸,或者在夏天为林戈·斯塔(Ringo Starr)艰难地寻找出租的房子。上个月,他邀请我去参观“La Pausa”,我进而邀请了朋友,法国驻摩纳哥大使雨果·莫雷(Hugues Moret)同行。

这座宅子的灵感来源于可可的过去。质朴的石阶从入口大厅盘旋而上;庭院四周围绕着用柱子装饰的回廊;门和窗上的拱顶全都是以她从小长大的12世纪修道院孤儿所为模型建造的。房子的设计也在向香奈儿5号香水(Chanel No.5)致敬,由5个窗户组成的图案在整个宅子各个地方反复地出现。可可和公爵大人希望所有的一切都用最好的材料建造。她指定用手工制作超过20000块弧形瓦片,用于建造房顶,并用稀疏的白色和米色色块来装点房子。每一间浴室都有一个仆人专用入口,这样人就可以一边泡澡,另一边则有人把衣服拿去清洗和熨压而不会造成打扰。

她将宅邸命名为“La Pausa”是源于一个传说,在耶稣十字架受难之后,抹大拉的玛利亚从耶路萨冷逃离时曾在这里附近的一棵概榄树下歇息。“La Pausa”指的就是一个有人在此“停歇(paus e)”的地方。(2007年,香奈儿的香水设计大师贾克·波巨[Jacques Polge]创造出了一种以鸢尾花为底基的粉末状香熏,名为“法式别墅28号”[28 La Pausa],是他创作的香奈儿“珍藏香水系列[Les Exclusifs]”的一部分)。可可引进了古老的橄榄树,并且种植了“一片一片的橘子树丛,满坡的熏衣草,大片的紫色鸢尾花以及大片密集的蔷薇,”美国版《Vogue》在1930年就曾这样描写过这座宅子。这本杂志还称“La Pause”是“地中海岸边所建造过的最令人迷醉的别墅”。

那里有一个老旧的网球场,但是在这个占地六亩的府邸中,却没有一个泳池。“可可·香奈儿和温迪·利弗斯都不喜欢游泳,”莱坊公司摩洛哥办事处的房产经纪人弗朗索瓦·德·布鲁恩(Fran ois de Bruyne)说。

在花园里,我没有见到任何鸢尾花,不过可可的橄榄树仍然在那里。一幅属于她的线描画也还在,装裱在其中一间起居室里。那是让·谷克多(Jean Cocteau)创作的,在1952年10月献给了她,如今却似乎已被遗忘和遗弃。还有她那些大得可装得进人的橡木衣橱也都还在。(利弗斯夫妇改变了室内的装潢,但是建筑的原始结构,以及它的七个卧室、三个客厅、一个饭厅、两个厨房还有仆人宿舍等架构,都基本保留了原样)。

我所能到达的最能让我贴近可可的地方,就是那些仆人电动按键呼叫装置,当某个房间需要仆人的时候,那个电钮就会亮起提醒仆人。左上角的是对应香奈儿女士卧室和浴室的两盏灯。可可的房子里挤满了像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保罗·艾里布(Paul Iribe)、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 i)和卢齐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这样的艺术人士。埃莫里和温迪的宾客名单同样闪耀,却是另一番兴味;到访的人之中包括了诺维·考沃(No 1 Coward)、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埃罗尔·弗林(Errol Flynn)、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雷尼尔王子(Prince Rainier)和格蕾丝王妃(Princess Grace),以及亚里斯多德·奥纳西斯(Aristotle Onassis)等。温斯顿·丘吉尔爵士(Sir Winston Churchill)则是两位女士的座上宾,不过他在利弗斯夫妇买下这座宅子之后来得要频繁得多,并旦一来就会住上几个月,在这里画画(埃莫里·利弗斯是丘吉尔的海外著作经纪人和出版人)。

如果说可可喜爱的是简约和优雅,那温迪喜爱的就是华丽与缤纷。当人们把“La Pausa”称作可可·香奈儿的宅子时,温迪会怒发冲冠。“她总是会说,‘这是我的宅子,不再是可可·香奈儿的房子,’”如今86岁仍在继续管理这座宅邸的管家伊丽安·布兰克(Eliane Blanc)说,“‘别再提可可·香奈儿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迪把她和埃莫里一起收藏的艺术品(包括一些罗丹[Rodin]的雕塑和塞尚[Cezanne]、雷诺瓦[Renoir]、高更[Gauguin]、梵·高[Van Goghl、毕沙罗[Pissarro]、修拉[Seurat]、马奈[Manet]和莫奈[Monet]等人的画作,总值数亿美元)都捐献给了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allasMuseumofArt),博物馆也照“La Pausa”的样子复制了好几个房间来摆放这些作品。

留在房子里的是温迪收藏的许多物品:俄罗斯圣像、陶瓷盘子、水晶香水瓶、心形玻璃、古董太阳眼镜、皮带扣、贝壳、浮雕、画扇、德州纪念品、绣花枕头(上面写着各种字句,比如“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和“富贵需要花费”等)。温迪还喜欢豹纹,于是整个房子里都有各种(似乎全都是假的)豹皮地毯、枕头、衬垫沙发和抱枕等等。在其中一间客厅的一张边桌上,一个瓷器杯子里放着几根有滤嘴的香烟。她的黑色蕾丝晨袍正挂在她浴室旁边的衣帽间里。她的皮毛围巾有一个专用的衣橱。“每一样东西都和她去世时留下的一模一样,”德·布鲁恩说。

不过这些家居摆设不会跟房子一起出售。它们最终的归宿仍然未知。那买下“La Pausa”的将会是谁呢?好几个俄罗斯富豪都表达了兴趣,有一个还想将宅子改造成一家餐厅。不过这里是住宅区,而旦有区域限制的规定。可以预见,要成立一个非营利机构,比如一家博物馆或者基金会之类的,都会需要从市政当局和法国政府那里获得批准。

法国大使莫雷被“La Pausa”的历史地位所震撼,他建议香奈儿公司可以行动起来参与维护它。“这是法国历史遗产的一部分,”他说,“我们必须想办法将它保存在家族的手中。”

新的主人将需要给它安装中央空调、新的供热和电力系统、新的流水管道、新的窗户,一个现代化的厨房和现代浴室,一个游泳池和池畔小屋。通往宅子的路和石阶都需要维修,花园也需要造景布置。甚至莱坊的彩色物业手册上也承认,“La Pausa”并不意味着完美。“这座别墅,”它说,“正需要一些现代化改造和更新。”

3.刘艳丽的演讲稿 篇三

在辽阔的松嫩平原上,有一座美丽的石油之城。五十年前,一批批开拓者,胸怀着一颗强国之心,沸腾着满腔争气热血,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迎难而上,艰苦拼搏。继往开来的不息奋斗,终于使“大庆”这个名字响彻了整个祖国大地。

不曾忘记,是那样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是他们,让第一股原油在这方黑土上喷涌而出,从此,中国人扬眉吐气地摘下了贫油的帽子。

不曾忘记,干打垒下你疲惫的身影,也不曾忘记手捧窝头你幸福的笑容„„

不曾忘记,烈日暴雨下你笔直的脊背,也不曾忘记数九严寒你红通通的脸庞„„不曾忘记,危急抢险的纵身一跳,也不曾忘记病魔正折磨着你脆弱的身躯„„

不曾忘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也不曾忘记47年因天妒而太短太短„„

不曾忘记,从荒芜到繁华的变迁,也不曾忘记你已远去的背影„„

不曾忘记,这一幅幅感天斗地的画卷。

我随着大庆的繁荣昌盛而茁壮成长。当我有了思想,学会了思维和观察,就有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幼稚评价。

我眼中的大庆,是伟岸强悍的巨人。不说城市的繁华广大,也不说采油树的美观和炼油塔的壮丽,仅说为国家所生产的原油首屈一指,为国家上缴的利税在同行业堪称第一。而今天,在又好又快发展的进军中,人均生产总值是少有的,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说是巨人,其实毫不为过。

我眼中的大庆,是无坚不摧的勇士。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鼓舞下,一代代创业人和建设者,没有攻不下的难关,没有不敢闯的禁区。5000万吨原油稳产20年成为罕见奇迹,三次采油攻克世界难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技术开发应用走在前列,英雄勇敢的大庆人一定会再创佳绩,创造出4000万吨稳产再10年的奇观。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这座年轻城市的宝贵财富,是她指引着我们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她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她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她是“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验”的科学求实精神;她是“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诠释了大庆精神的内涵,“三老四严”承载着铁人精神的底蕴。我们因大庆而骄傲,因为,有一种精神将世代传诵。

有一群人,他们用时间守候着寂寞和清贫,他们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腔赤诚,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实现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用行动传递着责任,他们用汗水体会着收获,无私奉献是他们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时代需要伟人,时代更需要平凡,统计人——正是这个伟大时代中的平凡,一天天,一页页塑造着自己的数海人生。

大庆是精神之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是这座城市的骨气,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根基。大庆是包容之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汇集在这里,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石油奉献青春、奉献智慧,甚至献出生命。大庆是绿色之城。大庆人在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投身于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大庆是青春之城。大庆是那么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就是财富,就是实力,年轻就有无限可能,就有无限生机,就有无限未来。大庆是爱心之城。大庆关爱生命,奉献爱心,有仁者之心,有仁者之义,无私地为外来打工者奉献爱心,不计报酬地帮助有难者,千里迢迢地去灾区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大庆是美丽之城。秀美的湿地,迷人的湖畔夜色,丰富的广场文化,别具特色的楼宇,人们灿烂而又可爱的笑容,构成了大庆美丽的面容。

学习大庆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救死扶伤的宗旨;弘扬以院为家,以患者为中心的敬业精神;秉承诚信服务、创新技术、和谐医患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负责的同时,以统一的着装,礼貌的问候,规范的服务,温暖的笑容将医院的形象根植于患者心中!

大庆精神,沸腾了中国石油工人的血液;铁人精神,坚挺了中国石油工人的脊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中国石油工人前进的不竭动力!我,很平凡,但正因为灌注了大庆精神,所以我不平庸!我,很普通,但正因为传承着铁人精神,所以我顶天立地!

我爱你,大庆!

一个到处是铁人、创业、奋斗、会战字眼的城市,一个到处是抽油机与广场的城市,一个拥有东北最大大学城、最大广场、最大中学、最大医院的城市,一个非常重城市夜晚形象的城市,一个坐车上电梯会排队的城市,一个能给老人让座的城市,一个全年大部分时间是蓝天白云的城市,一个建成只有30年的城市,一个发展中的城市,一个人才外流的城市,一个淳朴的城市,一个我出生长大的城市„„

4.晨兴创投刘芹演讲稿全文 篇四

1993年,刘芹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1999年获得中欧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刘芹2000年加入晨兴创投,2008年刘芹联合创办了晨兴中国TMT基金。他在中国的互联网、无线、媒体、游戏娱乐、消费服务等领域投资了许多早期项目。同时,他担任了基金投资的多家公司的董事。

晨兴创投是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也是最早投资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晨兴创投投资已成功上市的企业包括搜狐,携程,九城,正保远程教育,凤凰网

以下是刘芹演讲稿全文:

昨天雷总和大家分享了关于他的一些创业总结,提到了所谓的台风和猪的理论,其实本质上是讲战略的意思。沿着这个战略的话题,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我今天先要谈的是在战略选择上,首先要客观冷静捕捉大的市场机遇。

我觉得小米的雷军10年前就一直在思考和捕捉这个机遇。那天晚上他和我打了12小时的电话,当时我们很快就做出这个决定。我比较理解他为什么想干小米,我就开玩笑和雷军说:“我就一直在等着你什么时候给我打这个电话,说我晚上睡不着觉了,这个机遇来了。”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这个机遇思考他花了多长时间,甚至是在过去和我们一起合作做投资的过程中,那只是一种形式让他去思考。我想对于雷军来讲,再做一件10亿美金的事,已经没有意义了,他要做的事情一定是足够大。我们在座当年出发时都是精挑细选想做一个足够大的机遇,但你要随时审视,来问自己今天你所处的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行业的规模是不是足够大。如果这个规模不是足够大,是不是值得你花那么多时间,是不是有时候应该要做变动。

有时候我们陷在不值得花时间的领域里面,我们是因为太爱自己的付出,无法自拔,无法客观冷静的去审视自己的所处创业环境,不能真正的客观的面对自己所处的市场,有时候快速的决断开启一个新的市场是一个更正确的决定。我有时候经常讲一个观点:早死早超生,再找下一个巨大的机遇口。但如果有时候你发现仅仅是你自己的执行问题,事实上这个行业是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那你就要检讨你自己的执行了。

第二点是所谓的市场机遇的时机(Timing)。

所有趋势性的大机遇其实都和时机有关系,因为太早你可能还没等到这浪真起来,你已经没力气,没资源,没士气,你抓不住。太晚,我们今天再去谈电商,马云已经是2000多亿市值的公司了,你现在再谈这件事就已经太晚了。所以捕捉正确的时机真的是极其关键。

我们做早期投资的,花了很多脑细胞去思考去预判大潮,因为我们往往都是提前布局,我自己抽象点来讲,提前半步。雷军的小米在09,10年那个时候开始考虑手机这件事,他一定是当时的少数派,因为他提前于整个市场的先知先觉。什么叫Vision,就是你比别人提前捕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的机会。但是你不能提得太前,所以时机的判断与选择,其实有时候是你在思考战略选择时候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第三点建立竞争壁垒建立护城河是做战略思考每天都要问自己的事情。

今天在中国做投资非常的Tough,我看在中国每一个细分的创业领域,基本上都红海,像团购都是千团大战。怎么办?在你的创业的第一天就需要思考你的竞争壁垒,如何把你所处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格局转成蓝海。

我们小公司刚出来的时候都会受质疑,在座诸位每次融资的时候都在讲故事,那故事的背后可能有一些合理性,就是我们在帮大家挖掘和整理的就是你的竞争壁垒。这个壁垒性的东西有很多,对互联网公司有的是平台级的就叫网络效应,生态系统。有的是属于你是不是能真的建立将用户的订单转化为品牌的忠诚。不管你做什么业务,其实反映到最朴素的原理里面,就是用户对你忠诚,他不断的回来找你。

剩下的问题是你怎么做到这一点,这都是你接下来在蛛丝马迹中寻找,建立自己壁垒和护城河的深入的思考。因此除了要做漂亮的成绩单,还要做一些正确的事情,这些正确的事情的判断,来自于你务虚的思考。这是关于战略我给大家的三个建议。

在方向战略想清楚后,最重要的是找人。

你的战略想得越透,你对所规划需要找的人的描述就越清楚。所以找人这件事情,其实非常考验你对自己创业方向的思考深度。

第一,找人一定不容易,你花多少精力和心血以及你对找人有多重视,我觉得每个人见仁见智,但我时时提醒我们基金投资的创业者们,其实你对找人的重视程度充分反映在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和精力以及你对这个品质的要求,跟你自身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是挂钩的。

第二,你是不是尽可能找到你所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我有一个定语,你所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有的人会说你讲的这个经验对我们没用,我又不是雷军。2010年的10个月里面,雷军给我打电话说他很痛苦,和一个人谈了5天,每一天10小时以上,我说服不了他加入。我想和你讲的是雷军找人也挺难的,不是因为你叫雷军你的创业就不经历九九八十一磨难,不是因为你是雷军你一个人就能包打天下。我觉得雷总对于创业有足够的敬畏以及对做成一件事的难度有充分的估计。

我想讲的意思是不管你有多优秀,你都要尽可能找到你身边你能找到的最优秀的人。我想呼吁一下,找人其实和你的战略思考深度关联,它跟你是不是认同别人的价值深度关联。

第三,找人这件事情是你建立公司执行力的第一步,还有个好处在于,我也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我非常欣赏今天的互联网是精益创业(Lean Startup)。

什么叫精益创业,我觉得有几个特征:因为你找的人都是自驱动的人,最好的管理是不用管理,因为他比你还打了鸡血要让这件事情成功。小公司找团队不要找需要被管理的人,要找有自驱动力,他被你的Vision所感化,他志愿加入。人数越少越好,我不知道要多少,有的可能10个人就够了,有的30个人,有的可能更多。如果你自信你找来的个个都是特种部队,其实不需要太多人。我比较反对创业公司找一帮需要花时间培养培训的。

在这件事上,我和有些创业者是有不同意见的。我的不同意见不是对于培养人的反对,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对于小公司现在去从头培养是不是太奢侈,是不是把精力放到去找足够优秀的人?当每个人都很优秀,其实你不需要很多人。人一多,效率就低,事就复杂,人少容易突破。

讲完了找人,我想讲讲0->1创业的一些方法。

第一,0->1试错,单点突破。互联网有一句话叫世界是平的,这个意思中其实隐含着一个道理:一个极小的单点,稍微往下按一点点,这个压强的小洞旁边的东西全部都聚过来。压强越强,往这边聚过来的速度就越快越多。什么叫世界是平的,核心的地方就是交易成本的降低。

第二,跟用户零距离甚至拉他们入伙,众包式的跟他们在一起,共同定义产品。MIUI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首先想清楚你的产品目标人群的客户到底是谁,描述清楚,且找到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然后用《参与感》这本书里所提到的叫“零距离沟通”众包的方法把用户拉进来共同来做产品经理。

小米的目标人群就是对性价比及其敏感的人群,当年就是叫发烧友,发烧友未见得真的是没钱的屌丝,发烧友其实就是极客。这些极客在哪里,我当时记得还蛮清楚的,那时候雷军大量的去PDA中国这样的论坛,手机发烧友这样的社区去交朋友,其实MUI的第一批用户是从手机发烧友和IPAD这样的发烧友论坛里一点一点转换过来的。

第三,克制提炼出来,一定要提炼。其实有时候做营销很关键一点就是提炼出来,你能不能把你产品最核心的价值用极简洁的语言2-3秒把他说明白。如果你做不到,说明你没有提炼清楚。像小米手机核心价值是什么,就是性价比。那个时候老跑分,就是强化性能认知。为什么是1999,是性价比价格的承载。刚才说到用户参与感,你把用户拉进来有时候比较嘈杂,用户会给你很多反馈,噪音很大,产品经理真正的是和用户一起定义产品,但是提炼出关键的点是产品经理自己的工作。

第四,要充分利用第三方社交平台。互联网是平的,里面有个很核心的能力:第三方社交平台。那个链接就是facebook和微博一个一个的用户的链接关系,其实那个链接很像核裂变,一个原子撞击另外一个原子,变成两个原子,这两个原子再撞击另外两个原子变成四个原子,这是密次效应,这就是facebook和微博的巨大的爆发力秘密之所在。当然我是一个反例,我是一个最被批评的例子,就是特别不善于利用第三方平台营销。

第五,一旦找准全力以赴。全力以赴这个事情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我在提醒大家,当你全力以赴拉开,你是以增加你护城河的方式在增加你的用户规模。时时提醒自己,你在务虚时候所思考的护城河有什么新的东西和发生了什么变化及时总结。我最近提到一个词叫“守阵出奇”。有些公司跑过来和我说我的用户量很大,你看我特别会推广,把各大切口位置全部拿到,我认为这叫“奇”,不叫“阵”。阵是有系统性思考之后的市场份额的增长,是跟你的护城河效应和竞争优势壁垒的建立是有关联的。

所以我总结一下0->1突破的方法论就是聚焦找点,提炼核心价植,与用户零距离沟通,拉用户参与进来,找到那些意见领袖一起来玩,最后借助他们和充分利用第三方社交平台,全力以赴的同时增加护城河和竞争壁垒。

关于那个点,我再多说几句。雷军为什么会讲做小米主要是运气好,一出门就碰到了互联网手机这个品类。我觉得这个话从另个角度看就是说即使牛逼如雷军,有时候要祈祷自己运气好,是因为0->1这个点寻找极不容易。这是为什么我经常和在座的一些创业者聊,即使你很牛,有极强的野心和宏大的叙事,也找了一群很牛的人,但是找那个点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互联网都是从小事做起,如果你一上来就想干大事,谁都知道的大事,在BAT的核心射程之内,你就悲催了。所以寻找一个小事,大公司没关注到,勿以事小而不为。第二如果你发现你的点没找准,不要轻易的拉开,拉开只会让你浪费资源。第三如果你觉得你的方向你怎么也试不出来,别沮丧。创业五万分之一的成功概率,不丢人。“早死早超生”,咱再找下一个。

5.演讲稿-刘可可 篇五

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

刘智强

e-mail: sxl82118211@126.com

一、为什么要建立“学术主题报告”制度? 1.建设名优教师队伍的需要

2.寻找学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支撑点的需要 3.解决深层次教学问题的需要

4.建立新的教师研究工作机制的需要

二、怎样做学术主题报告 什么是报告

“报告”一词是指(1)把事情或意见正式告诉上级或群众.(2)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上级或群众所做的正式陈述。----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2.报告的种类

调查报告

述职报告

工作报告

实验报告

读书报告

财务报告

审计报告

学术报告等等 3.什么是学术报告

把事情既所做的学术研究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上级或群众正式陈述。 如: 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

------《百年科技回顾与展望: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 路甬祥 科技百年的回眸与新世纪的展望

哈罗德·瓦姆斯 21世纪的生物学和医学

哈特姆特·米歇尔 分子生物科学的未来:大型平行技术的重要作用 费里德·穆拉德 一氧化氮生物作用的发现和其细胞信息传递的探讨 杨振宁 量子化、对称和相位因子——20世纪物理学的主旋律

李政道 物理学的挑战

丁肇中 我所经历的20世纪实验物理学

乌立·施瓦茨 生命科学:我们的今天和明天

王夔 从分子应答到细胞应答:走近生物系统的复杂性

汪品先 深海研究和新世纪的地球科学 胡文瑞 空间科学展望

 如:

特级教师学术报告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吴家澍

面对新课程的思考

北京数学特级教师张思明

怎样通过有效的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福建省数学特级教师任勇

高三复习教育管理探索与研究 山东省特级教师傅大明

“四位一体”、语法教学及其它 福建省数学特级教师周荣铨

试题的编制及其演化趋势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家瑾

怎样上好一堂课——开场的艺术及其他 4.中小学学术主题报告

学术主题报告是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学术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有:对教育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致力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实验报告,探索学科教学有效途径与方法的总结报告,对某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科教学理论的研究报告等。

学术主题报告须以教学实践探索为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创造性,是学科教学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的研究、探索及展示。报告内容应当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报告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富有新意。--------绍市研字[2005]81号

 如:一批绍兴市中小学“学术主题报告”备讲目录选 马小华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池国龙

语文教学病例分析与矫正策略 陈柏良

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

刘智强

新课程下有效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

韩国元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材教学处理的策略探讨——以湘教版教材为例 陈建荣

化学课内外短期与长期课题作业相得益彰 赵卓青

阅读“发现教育”中的微型写作 陈士军

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如何实现数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祁玲娟

有效朗读:在“琅琅书声”中的冷思考

马孝花

儿童作文:追求“自由表达”无须抛弃“训练” 5.需要注意的问题 基础:聚焦问题 追求:有效教学 立场:实践情境 关键:个人感悟 要领:切合实际

6.做到“六个性”的统一

实践性

指导性

操作性

可行性

创新性

可听性 7.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报告一般不予推荐申报 属纯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体式的 缺少教学实践基础的

缺少教学创新性的,缺乏对一线教师教学指导意义的 撰稿人未参加“学术主题报告”专题培训的------关于申报中小学“学术主题报告”的通知 8.教师需要怎样的“学术”引领?

能帮助教师引进教学方法的新方法、新战略

能触发感悟,引起共鸣和联想的新认识、新观点 能开拓视野、指点迷津的新思路 9.学术主题报告的来源

资料研读、教学反思——问题的发现与梳理 主题教研活动——问题的探讨与认识 小课题研究——问题的跟踪与解决 10.学术主题报告的表述

 张思明:怎样通过有效的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我们的学生会学吗?爱学习吗?结合大量调查数据和精警案例。新课程究竟新在哪里?

我们的教学应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改善?结合数学教学的丰富实例,在课程方法论意义上进行阐述。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 吴家澍 : 面对新课程的思考 为何教 教什么 怎么教

 章建跃: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教育观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涵 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

第一层级----

第二层级---

第三层级-----理解函数单调性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结构的选择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结构: 原理 + 操作+例子

三.中小学教科研论文的撰写  题目的确定

要围绕研究的核心问题来确定 如:《函数单调增加定义教学的三次改进过程及思考》

《谁的设计比较好》 _____从四位老师对椭圆定义的不同设计谈起 “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行动研究” 其中心问题是“怎样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可以分解出一系列课题相关论文题目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索》

《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培训的有效方式探索》  要围绕实践的体会来选题 如《课堂教学应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她的课上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有效地引用了课堂评价栏 后改为《发挥评价栏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 其写作提纲:一是评价栏内容的设计及运用 二是评价栏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 三是评价栏在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 四是评价栏在规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五是评价栏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 选定的相关论文的题目要新颖、活泼 如:《谁的设计比较好》

_____从四位老师对椭圆定义的不同设计谈起 《四个数学老师和一个典型例题》

 选定的相关论文的题目要准确、简短

如《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比较实验》 改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三种教法的比较实验》

《通过原版电影创设英语课堂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的研究与探索》 改为《通过原版电影创设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相关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

 要紧扣相关论文题目的中心来选好论题 如:《教师应过好课题研究的“选题关”和“计划关”》 先由中心论题构思出两个分论题:“选题关”、“计划关” “选题关”的三个子分论题:

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中选题 从教师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中选题 从带超前性的教育热点问题来选题 “计划关”构想出六个子分论题: 要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 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 要确定好研究的具体内容 要详细指出研究中运用的方法 要设计好课题研究的步骤 要写出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 要根据每一个分论题(或子分论题)选好论据 如: 《初一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

题目所包含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分析  要运用多向思维,确定写作提纲 3.论文具体内容的写作

 要围绕着选定的论题及论据进行写作  要注意论题、论据和论述的逻辑性  要注意典型分析和一般分析的有机结合  要注意数据和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 4.常见的几个问题  选题过大

如: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学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 重于理论研究

如:学生智慧发展的研究 脑潜能开发的研究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

外语特色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研究 改为“某某学校外语特色教学的研究  题目表述不明确

如“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

研究如何优化教师行为,还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果两者都研究,研究的切入口、研究的重心又在何处?  内容不切题

如“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研究”

原来的内容是: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②世界、我国及我市面临的环境问题;③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 策。

改为:①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研究。②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③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策略和途径的研究。比如,研究如何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处理好地理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地理教学中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环境教育。 研究方法运用不当

如滥用实验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实验的设计采用对照组实验,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实验的一个重要因变量

滥用量化的方法:“在这短短的12周,学生长跑的优秀率猛增了42%。”

四.我的一些研究和体会 1.教科研情况 课题

1项课题获浙江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

1项课题获绍兴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绍兴市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1项课题获绍兴市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1项课题获绍兴市教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005)主要发表论文(50篇18万字)目录

主题一:有效教学设计(核心概念、核心思想的教学设计)《函数单调增加定义教学的三次改进过程及思考》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 《谁的设计比较好》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4 《例说课程下有效教学设计》

《福建教学》2007.2 《圆锥曲线概念教学的创新设计和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中学数学教与学》收录2004.1 《一节数学课的改进过程及所想到的……》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数学教学》2005.3 《少些“直接抛”

多些“再创造”》

人教社教材研究所《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第3期

《中学数学再创造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现代中小学教学》2006.1 主题二:新课程、新思考

《在新课标下对中国古代算法思想的教学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通报》2005.5 《关于在新课标下进行算法教学的思考》

人教社教材研究所《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24期 《信息技术与算法思想在研究性学习应用二、三例》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2003.2 主题三:高考研究

《近三年上海高考创新试题特点分析及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数学教学》收录2003.2 《高考应用问题的条件设置与难度控制》曲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杂志》2002.1 《高考应用题的分析、对策及教学建议》四川大学《天府数学》2001.4 《直觉思维解2000年高考客观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数学教学》收录2001.3 《设置新的问题情境 考查创新发展潜能》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1 《注重高考应试策略 防止答题隐性失分》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6 《高考数学给分原则及启示

》哈尔滨师大《理科考试研究 》2000.6 2.几篇文章的发表、几个问题的研究过程 例1:《函数单调增加定义教学的三次改进过程及思考》

来源:一次课例活动

问题: 定义发生过程

处理: 三次改进

为什么:四个关注 第一次教学设计:

同伴讨论:----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进行定义发生的过程教学 第二次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片断):

学生的回答仍都基本停留在自然语言性态的描述,最后,教师只能自己给出定义,时间上约化了38分钟。同伴讨论:成败的关键在于这个桥是否铺设的恰当。第三次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片断):

第一个关注的问题是要不要进行定义的发生过程教学,第二个关注的问题是怎样进行概念的发生教学,回答是基于感性,发展理性。第三个关注的问题是怎样由图象、自然描述转化到数学符号描述。这是这个定义发生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回答是铺设恰当的认知阶梯。

第四个关注的问题是新课程下还要不要讲究课堂教学45分钟的效率?

例2:《谁的设计比较好》

_____从四位老师对椭圆定义的不同设计谈起 一、四位老师的四种不同设计

二、谁的教学设计比较好的依据

1.教学设计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并明确指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这里圆锥曲线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十分注重情境的运用,通过数学的现实性实现数学化。在这里---3.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再创造”活动。

4.教学设计要塔建一个好的“脚手架”,要讲究恰当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活动。

三、对四种设计方案的评说

例3:平时的实践+再创造思想+典型案例=自己的设计东西+观点 《圆锥曲线概念教学的创新设计和思考》 《少些“直接抛”

多些“再创造”》 《中学数学再创造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 例4:新课程下有效教学设计的主题研究过程 点到面

系列化

系统化

主题化 例5:“算法教学的思考”的过程

捕捉新点

+ 观点支撑

+ 新拓展

《在新课标下对中国古代算法思想的教学的思考》 《关于在新课标下进行算法教学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算法思想在研究性学习应用二、三例》 例6: 《关于在新课标下进行算法教学的思考》 1.什么是算法

2.为什么要在新课程中增加算法并作为必修内容

2.1算法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优良传统2.2算法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是数学机械化的核心,理应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

3.对新课程标准下算法内容要求的定位理解

要结合数学教学和案例的分析、通过模仿、探索、设计、操作,把算法思想渗透和贯穿于数学之中 4.1在概念、公式的教学中,渗透程序框图,用程序框图疏理逻辑关系,使之更具直观、形象 4.2在数学问题的情境设计中,融入程序框图、程序语言等,使之成为一体

5.对中国古代算法思想的教学建议5.1要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法”和“术”,要挖掘其内在的算法思想脊髓

5.2中国古代数学中有哪些东西可以列入算法的教学内容 4.3要在问题解决中渗透算法思想

5.3要结合中国古代数学的典型案例,通过阅读、分析、研究,让学生了解、领略、感悟中国数学中的算法思想,及其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和对现代计算机算法的影响

例6: 圆锥曲线概念教学的一种创新设计 1.1抛物线及其相关概念的构建 1.2椭圆、双曲线概念的构建

1.3课外活动 对教学设计的思考2.1要在教材的深加工上下工夫

2.2数学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

2.3数学教学应有利于学生学会数学化

3.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清代王国维引用三句古词来形容成大学问人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演讲稿-刘可可 篇六

关键词:“非主流”,流行文化,“洛可可”艺术

大多时候, 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所谓的历史, 往往是大众版的历史, 而不是以历史的真相为历史。非主流当然是针对主流而言的, 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 树立什么, 划定什么, 保持什么。

当下, 在青少年中, 一种被称为“非主流”的审美文化正在悄然流行。“非主流”的标志性特征是追求绚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繁复重叠的装饰。在服饰方面, 它往往以一身松松垮垮的T恤、女孩的烟熏妆、男孩的白净秀气的皮肤、无镜片的黑框眼镜为标志。它逐渐成为年轻人——尤其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审美文化的代名词, 并愈演愈烈,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这样一种新兴的流行文化, 我们应当如何准确地认识与把握它、以及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它, 是笔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非主流”审美文化进行细致的审视, 我们可以发现它和西方美术史上盛极一时的“洛可可”艺术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将“非主流”与“洛可可”进行比较, 以推断“非主流”文化的发展脉络与趋势以便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并引导它。

一、主流与非主流两种模式的碰撞的历史沿革

主流的文化价值观, 对外通常显稳定结构。顾名思义, 主流并不是指时尚潮流的追求——而是一种已经被绝大多数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接受真正的主流观点的, 不是时下被称为非主流的社会现象中的跟风者——而是指尼采等理想主义哲学家) 。非主流 (非常规流动模式) :小众文化价值观, 与现实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卧轨自杀的海子, 举枪自杀的梵高, 都是非主流小众文化价值。

1、18世纪的“非主流”-洛可可

在历史上, 审美方面的潮流运动, 永远是时尚与反时尚交替进行。如18世纪的欧洲由巴洛克风格装扮艺术脱胎而兴起的与新古典主义审美观点截然相反的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 (Rococo) 一词来源于法文, 它的原意是指“贝壳”, 后来演绎成为用小石头和贝壳作装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样式。18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兴盛起来, 自由平等的思想风起云涌, 人们的生活变得轻松、愉快, 舒适和豪华, 思想上压抑、威严的东西遭到了排斥, 小巧的、风雅的、富有生气的东西体现在了服装、语言、礼仪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洛可可艺术就反映出了此时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它的风格特点是具有精致、甜美、幽雅、华丽、繁缛的装饰性, 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 喜欢用弧线、S形线和艳丽的色彩作装饰。注重精致, 纤细秀美的装饰效果。由于它是在宫廷和贵族阶层产生发展起来的, 因此带有宫廷的享乐主义色彩, 呈现阴柔和矫揉造作之气, 它的艺术工艺及其精湛, 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同巴洛克艺术一样, 它绚丽的色彩, 细腻的装饰工艺, 很快遍布到欧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2、洛可可审美观在服饰上面的体现

在女性服饰上, 追求一种威严的豪华感和优雅的女性气息。女性服装内部依旧流行“束缚”——紧身胸衣, 外配饰有华丽刺绣, 蝴蝶结等饰物的“V型胸前饰片”, 以体现女性形体的柔媚与性必备要素包括夸张的裙撑、打褶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印花布料。在造型设计上多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 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 洛可可风格放弃了略显沉重的灰黑白, 而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在时尚的画布上一一呈现, 最适合阳光明媚的春夏季节。在男装方面, 服饰以“娇气阴柔”来表现优雅的气质, 服装采用带有洛可可风格图案的高档考究面料, 饰以金线或金边刺绣;在衬衣袖口与门襟都饰有蕾丝或细布做的飞边装饰。同时, 这一时期的男性普遍佩带假发, 其制作精美、造型各异, 并且绑以蝴蝶结做装饰。样式已经定型, 是现代西装的原型, 1760年后男装改变的重点为:第一、男性外套逐渐变成直线条, 常伴随前短后长的设计;第二、男性外套出现领子的设计;第三、袖子变成贴合手臂;第四、背心长度变短、无袖、及有翻领的设计。

3、洛可可与享乐主义

在法国路易十五统治时期, 洛可可艺术盛行。路易十五曾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他的这种注重享受生活的统治则更加纵容了洛可可艺术的产生。而17世纪快乐主义者的箴言“现在一周的享乐胜过死后八百年的光荣”也变成了18世纪上层社会的生活信条。封建贵族遗老遗少已经厌倦了他们往日享乐的方式, 需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兴奋剂。而富有的、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则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布置他们的生活环境, 用轻松、明朗、亲切的风格来装饰他们的住宅。同时, 这些被享乐主义思想充斥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来表达他们内心情感。因此, 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绘画应运而生。从前那种华丽、严肃的标准被艳丽、轻盈的新标准所取代, 深刻的艺术思想被表面的感官刺激所更新。追求视觉愉悦和舒适实用的装饰性效果成为洛可可艺术的主要倾向。

4、当今非主流现象

“非”仅仅是单纯的否定词, “非主流”原本只是对一切违背常规的审美观念的理念的统称, 并非现在的含义。从一个简单的中性名词发展到如今特定的含义, 经历了复杂的过程。“非主流”是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出生的一代中国年轻人, 喜欢违背主流审美观念, 追求变幻的色彩、夸张的造型、怪异的行为方式, 试图突破传统生活模式束缚的现象。他们标榜“非主流文化”, 形成以“非主流”文化为共同爱好的圈子, 在自己的社交圈内使用某些特定的符号、语言、典故、玩笑。“非主流”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文化概念。它们是当代中国青少年自发创造的文化产物, 有广泛的群众性、普遍性。“非主流”一词现在有时候也指代那些“喜欢并坚持‘非主流’文化的人”。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网络社区里看到有人在问:“你是‘非主流’吗?”有时, “非主流”一词也可用作形容词, 表示“具有‘非主流’文化特性的”, 如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一些年轻人说:“我很/很不‘非主流’”。

5、当今“非主流”审美要素的特点

第一, 绚丽的色彩。“非主流”爱好者们特别喜欢色彩艳丽的视觉效果。

第二, 夸张的造型。造型是造成视觉冲击力的另一有效手段, 在通常我们见到的“非主流”图片中, 都可以看到画面中的人物摆出幅度很大的动作, 面部表情超出一般现实生活。

第三, “可爱”的感觉。由于“非主流”文化产生于80年代末以后出生的年轻人群体, 而这一代人的共同特点是过度依赖父母, 即俗话所说的“长不大”, 因此在他们的审美理念中, 总是喜欢努力地营造一种“可爱”的感觉。“非主流”们在营造“可爱”的视觉效果时甚至不惜采用一些矫揉造作的手段, 使得很多“非主流”作品看上去明显低龄化、庸俗化, 趋于病态。譬如一些年龄较大的女性依然喜欢将自己打扮成小女孩的形象, 穿小孩的衣服、梳小孩的发型摆出小孩子的动作、噘着嘴巴, 用photoshop一类的图片加工工具将照片渲染成粉红或柠檬黄的色调拼命地将自己塑造为一种“娇美、可爱、小巧”的形象。这也是“非主流”审美观念在社会上颇受非议的主要原因, 甚至在许多地方, 一些反对“非主流”的人士公开地指责“非主流”文化是一种“脑残”文化、将“非主流”视为“颓废”的代名词, 这么说或许有些欠妥, 但我们从中可以充分看到“非主流”文化对当今社会, 尤其是依然坚持传统审美观念的人群造成了巨大冲击。

第四, 张扬个性, 突出“自我意识”, 努力使自己有别于大众。这一点, 我们在很多“非主流”服装打扮中可以充分地看到。我们常会看到一些“非主流”青年男女, 穿着明显异于常人, 服装色彩格外绚丽, 搭配往往超出通常的服装搭配, 制造一种服饰上的不和谐感, 这种服装有一个特定的称呼:“混搭”。

二、“非主流”审美文化与“洛可可”艺术的比较

纵观洛可可艺术的发展史, 我们可以发现, 洛可可艺术与“非主流”有着诸多的相似:

第一, 它们都强调小巧、可爱、玲珑、稚嫩的感觉。1709年3月, 欧洲第一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 此后, 欧洲上流社会便大规模地流行用精致、易碎的瓷器取代厚重、结实的金银器皿, 欧洲迅速涌现了塞弗尔窑、维也纳窑、斯普特窑、麦森窑等一批高水平的瓷窑。同时商业资产阶级崛起, 他们急切地要求摆脱宗教艺术的精神束缚。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 瓦托、布歇、德拉克洛瓦等人, 用女性的娇柔妩媚和富有青春活力的性暗示, 取代了沉重的宗教题材艺术和雄伟的巴洛克艺术。

第二, 它们都诞生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阶层, 洛可可艺术流行于法国中小贵族阶层, 而“非主流”文化流行于中国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中。这其中也有追求享乐主义的思想在里面。

第三, 它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女性的柔和上。不同于巴洛克时代人们推崇金碧辉煌和力量之美, 洛可可艺术喜欢描绘男女青年嬉戏的场面, “非主流”文化也清楚地和他们的父辈——革命时代崇尚英雄的审美观念划清界限, 努力追求女孩子的“可爱”、男孩子的“忧郁”。

第四, 它们的发展都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 在发展的初期, 洛可可艺术和“非主流”艺术都带有极为强烈的“反传统”情绪, 对传统审美观念造成的巨大冲击总是引发舆论的热议。法国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甚至指责洛可可的艺术家们“不要再用女人的屁股毒害我们的青年”。与之类似, “非主流”审美文化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下半期在中国形成的英雄主义的艺术风格的激烈逆反, 从2007年开始, 网络中出现数番针对“非主流”或是“90后”青少年的批评热潮, 甚至不惜使用“脑残”、“智障”一类激烈的言辞。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今天备受争议的“非主流”审美文化, 或许可以被我们看作是300年前曾在欧洲风靡一时的“洛可可”艺术的异地复生。或许我们可以从“洛可可”的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中, 揣测“非主流”审美文化将走向何方。

三、关于非主流审美观念的态度

任何审美观念的形成, 都需要社会性的大背景。既然非主流审美观念被一部分年轻人接受, 那么就说明, 目前有诞生此种审美观念的环境。

1789年,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波旁王朝的统治, 也随即消除了法国宫廷艺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力。奢靡、娇贵的洛可可艺术迅速地被恢宏、壮丽的新古典主义取代。它的辉煌与法国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和骄奢的宫廷文化密不可分, 自然也会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变而逐渐走向没落。对照洛可可的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看出, 今天流行于中国的“非主流”审美文化亦是时代的产物, 我们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应当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

首先, 我们应当认识到, 这是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它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 新生代知识分子群体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主流价值观失落, 从而产生了对传统的反叛, 这使得“非主流”审美文化的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合理性。

其次, 我们可以看到, “非主流”审美文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有限, 它的产生、发展和扩散毕竟还局限于青少年群体当中, 不足以撼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朴实、崇尚节俭的价值观。同时, 我们应当注意到, “非主流”审美文化中存在着消极的一面。而这些, 就需要有效的引导和宣传了。

参考文献

[1]马福运, 高校校园非主流文化探析[J], 文明与宣传, 2002, (5) :38-3。

[2]矫宇, 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冲击与应对[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 (6) :35-38。

[3]韦春北, 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的现象、影响及其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 2001, (2) :154-156。

[4]陶凤华, 等, 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负面影响与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6) :33-34。

[5]刁艳红, “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及其应对[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116-115。、

[6]江丹.“非主流”的审美阐释[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 (2) :52-55.

[7]傅雷,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M], 北京:三联书店, 1998。

7.演讲稿-刘可可 篇七

机电工程系刘庆《培养良好习惯 成就美好人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餐桌?有时候,收拾好自己的餐桌就能给你带来成功的契机。因为收拾好自己的餐桌不仅是获得

文明餐桌那么简单,即使没有获得,我们也该坚持,因为坚持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桥梁。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说过“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即使你哪一天没有一点事情,甚至好长时间没有一点事情做,那也不要等着别人找事情给你做,要学会自己从生活中找事情给自己做,无论是大事、小事,哪怕是捡垃圾、摆自行车还是其他我们看似平常的小事,因为小事是成就你大事的重要基础!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总结她的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拼搏成就梦想,习惯铸就明天。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思想。始终坚持刘院长提出的“为生活而学习”思想,培养良好习惯,有了好习惯,我们还怕做不成大事吗?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同学们,“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金秋十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的季节,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播种季节。让我们将好习惯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用良好的习惯,奠基美好的人生,成就生命的精彩!最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良好的习惯之花常开四季,永不凋零!

8.《可可西里》影评 篇八

《可可西里》影评

本片叙述的一群藏族志愿巡山队员在队长日泰的带领下为保护葬羚羊进入可可西里腹地与大自然和盗猎者对抗,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故事中警察尕玉为了调查为了调查藏羚羊猎杀状况,他假扮记者身份,随考察团来到可可西在那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极低的人类生存的“禁区”里,尕玉目睹了一幕幕人性的贪婪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狂暴冲突,先是队友被杀,而后又目睹一只只鲜活的羚羊变成累累白骨,在心里忍受巨大考验的时候还要去凶残的盗猎者周旋,在这巡山队员和尕玉斗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他们靠信念依然坚持。与自然的斗争

9.演讲稿-刘可可 篇九

一、巴洛克的女性美

巴洛克艺术指流行于17世纪的一种艺术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的主要的特点是浮华、奢侈、繁艳、奇异、矫饰, 主要用曲线造型, 追求动态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情感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 情感与理性的统一, 而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 表现为戏剧性, 动态性和夸张性, 巴洛克更注重表现情感。巴洛克时期的女性绘画也不例外, 鲁本斯的作品《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是巴洛克风格的典型, 画面中两个女主人公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坏了, 她们身体扭曲, 无助地伸出双手, 画面中人体和马匹呈放射状的分布, 充分利用巴洛克时期常见的对角线构图造成人仰马翻的纠缠场面。丰腴的人体和色调的反差, 体现出狂热的戏剧情感。鲁本斯的作品极善于表现任务肉体的美, 特别是女性肉体的美。他的作品色调极为鲜艳, 感官刺激极强, 这除了他善于运用色彩外, 与构图上追求戏剧性有关。鲁本斯作品肉体丰腴的人物造型来自米开朗琪罗风格主义的人文情怀, 热情饱满的色彩承继了威尼斯画派的世俗情韵, 激情洋溢充满戏剧性的画面构图延续了卡拉瓦乔的细腻情感。那么巴洛克在绘画艺术的代表鲁本斯那里, 则主要表现对肉体生命的讴歌, 它将其燃烧的热情全部倾斜给了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与执著, 巴洛克艺术的激情风格, 在鲁本斯的作品里明显地得到了最为集中和完美的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 多表现为精神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女性形象具有多是严肃、高雅、庄重、稳定、和谐的视觉感受, 均匀的比例, 优美的面容, 成为西方古典艺术的楷模。巴洛克风格恰恰是打破文艺复兴的和谐稳定, 塑造一种富有激情, 动感的女性形象, 其实质是人对神或宗教的一种摆脱, 是人性的解放。

二、罗可可的女性美

18世纪, 由于法国宫廷的审美要求主导了绘画风格的变迁, 宫廷审美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直接导致产生了具有奢华的贵族气息的罗可可风格。这种风格多为反映贵族的生活情调和谈情说爱, 花前月下的生活, 或者是女神悠闲自得的情景。罗可可风格的绘画多以柔和的笔法, 浮华的色彩来表现女人体的肉感, 塑造娇柔的女性美, 符合当时贵族的审美情趣, 罗可可风格的代表画家布歇的绘画作品中一直贯穿享乐主义思想。《维纳斯的凯旋》描绘了在太阳初升的早晨, 维纳斯和众神在碧蓝的大海中玩耍, 碧蓝的海水衬托出维纳斯和其他女神妖艳的身体, 如闪闪发光的明珠一样色彩照人。《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中, 布歇描绘了一个俯卧在沙发上的少女裸体, 丰满的体态, 柔和的曲线, 用白色的衬布突出粉红的身体, 突出女人的娇艳无比, 给人一种视觉冲击, “布歇对享受的、肉欲的、性感的效果的追求没有一个‘罗可可’画家可以相比, 他直接把满足感官享乐和对生命之赞美作为自己的目标, 而且敢于大胆地表现出来。”5布歇对感官之美真实大胆, 富于情调效果的追求, 成为了那个无忧无虑, 奢华萎靡时代的图解。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风气由17世纪的古板专制转向了多情的路易十五时代, 上流社会对绘画的要求也一改古典主义的规范理性, 主张强调视觉感官刺激, 强调色彩的抒情。这时期绘画中女性形象, 继承了巴洛克的动感与激情, 并且更加融入真实社会,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具有神的气息, 而是社会中的鲜活的个体人, 其实质同样是人对神或宗教的一种摆脱, 是人性的解放。从这个角度而言, 17世纪巴洛克风格是依赖宗教发展起来却力争反抗宗教的一种艺术形式, 而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则是在资本主义审美要求下, 以感官刺激的形式推翻宗教在作品中的影响, 二者都是时代所赋予的风格特色。

几千年来, 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交流与发展, 绘画从中世纪的圣画像开始经历了古典主义、巴洛克时代、罗可可时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再到现当代变化多端的艺术现象, 它也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变化。可是, 不管流派如何更替, 西方绘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人类文明进程的方方面面血脉相通, 是时代生活的折射和思想智慧的闪光。绘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女人的风姿绰约的身影也都能给人美的感受。绘画是一种静态美, 而女人是另一种美——动态美。可以见的绘画于女人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 绘画正式把画的静与女人的动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一。不管怎么变, 唯一不变的是画中的女人。画家用手中的笔绘画出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 她们是温和的、优雅的、美丽的、勇敢的、坚强的……在画家的眼中, 女人一直都是美的象征, 是艺术的源泉。西方绘画中的女性大多代表的是“美的女神”, 同时又代表人类最基本的欲望。这些不同时代的、不同画家的艺术作品, 使我们再次领略到这些艺术作品的荣光。这些作品中的女性美是震撼人类心灵的美。这些不同时代的画家们更大程度上脱开了旧思想的束缚, 以最大的热情赞颂了女性的美, 并以此肯定女性美的价值所在。

摘要: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以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风格为主流。两种风格的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是不变的题材。本文针对性地对比两种风格中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巴洛克风格力求打破文艺复兴的和谐稳定, 塑造一种富有激情, 动感的女性形象, 其实质是人对神或宗教的一种摆脱, 是人性的解放。洛可可风格则是在资本主义审美要求下, 以感官刺激的形式推翻宗教在作品中的影响, 二者都是时代所赋予的风格特色。

10.小兔可可作文 篇十

有一年的中秋节,嫦娥姐姐和玉兔妹妹来给大家送月饼,看着玉兔蹦蹦跳跳,很快乐的样子,可可突然羡慕起了玉兔妹妹的生活:可以跟着嫦娥姐姐到处去旅游,多幸福啊!于是,可可就呆在家里,天天等着嫦娥姐姐的到来。

小熊贝贝来找可可玩,可可摇摇头:“不空不空,我在等嫦娥姐姐呢!”

小鸟晶晶来找可可去听音乐会,可可摆摆手:“不空不空,我在等嫦娥姐姐呢!”

小鹿甜甜来找可可去早锻炼,可可躲在被窝里:“不行不行,我在等嫦娥姐姐呢!”

终于,第二年的中秋节又来到了,嫦娥和玉兔来到森林王国,给大家送月饼。小兔可可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嫦娥姐姐,我不想要月饼,我想跟你去月球。”嫦娥姐姐笑眯眯地说:“可可呀,我知道你等了一年了,我送你两个愿望吧,不过你可要慎重考虑之后再许愿哦!”

于是,小兔可可许下了第一个愿望,来到了月球上,过上了玉兔妹妹的生活。一个月下来,可可发现嫦娥姐姐和玉兔妹妹非常地忙,整整一年都在做月饼,根本没有时间到处去旅游。可可好奇地问道:“玉兔妹妹,你和嫦娥姐姐天天做月饼,不觉得很枯燥吗?”“不会啊!”玉兔回答说,“嫦娥姐姐做月饼皮,我做月饼馅,做出各式各样的月饼,到中秋节那天,我们就把月饼送给地球上每个小动物,大家分享到了我们的辛苦成果,我感到非常快乐呀。”

11.可可历险记 篇十一

可可继续在河里漂着,这时,一只叫花花的蝴蝶飞了过来,着急的说:“可可,螳螂在追我,让我躲在你的后面吧!”“好的。”于是花花躲在了可可的后面。

这时,螳螂大叔来了,他看见了躲在可可后边的花花,他说:“可可,你有没有看见花花?”“没有。”可可回答。

“到底有没有?”螳螂大叔再次问道。“没有。”可可说。

“可可,你太让我失望了!”螳螂大叔说完,就举起镰刀,把可可割成了碎片,吃掉了花花。

12.演讲稿-刘可可 篇十二

有人看完《平衡》这样评价:影片使我感到真实和震撼,然而“真实”得有点都残忍了。然而,这种“真实”得有点残忍的真实里,昭示出导演彭辉纪录片创作中所蕴藏的创作理念和智慧。总体来说,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又是一部环保题材的影片。

继《平衡》之后,2004年横空出世了一部由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可可西里》。它不仅在中国有很好的反响,在美国和阿根廷也同时上映,赢得全世界的好评。此影片共获得四大奖项: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影片、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第25届中国金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1

该片由陆川执导,由多布杰、张磊、奇道等主演,同样以可可西里地区频频出现盗猎为背景,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长日泰和队员刘栋及队员们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

一、电影兴媒

电影作为艺术品的表达方式之一,近年来深受大家的喜爱。从2007到2013年,国内电影票房CAGR2为39%,华语电影票房CAGR也高达36%,高速发展的电影业,不得不让我们去探究这快速发展背后的原因。艺术品电影,在艺术体制影响下,生成了一套多层兴辞结构系统,它以兴媒为物质载体、以兴辞为呈现方式、以兴象为核心内容、以兴格为区别特征。每件艺术品的具体存在形态均包含兴媒层、兴辞层、兴象层、兴格层四个层面。3

艺术兴媒,是指可以承载艺术家感兴并能触发公众感兴的艺术媒介。在此,媒介是感兴的媒介,感兴是媒介的感兴。我们在欣赏任何艺术品,最先接触到的并非艺术符号或者形象,而是某种可以触发感兴的物质媒介,这就是艺术兴媒。作为多层兴辞结构系统,艺术兴媒造成的兴媒层是艺术品结构的第一层面,直接影响着艺术品的创作效果与接受体验。对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而言,电影兴媒是通过电影的类型和影片的质量来体现的。在著名纪录片导演彭辉拍的影片《平衡》中,电影媒介是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开创了电影,也开创了纪录片这种形式。

在这部影片中,彭辉更多的是偏向于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的思想。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日本三里家农民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反对政府修建成田机场的斗争,在十一年中,小川绅介摄制组一直与农民生活斗争在一起,同步记录下他们的抗争,形成小川绅介的“三里家”纪录片系列4。其实小川绅介完全可以不必和农民生活在一起,他只要保持和农民紧密的联系,在关键的时刻到达现场,仍然可以创作出一部比较不错的纪录片,因为在记录片中最具有戏剧性的镜头总是事件矛盾冲突最为紧张的时刻。但小川绅介认为,事物的本质是潜藏在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之中的,你只有身处其中,在不断的观察中才能发现,任何的疏忽或漠不关心都会造成创作的偏离。彭辉与他有异曲同工之妙,在1996年到1998年期间,不断出现有外籍记者断言中国没有环保的言论和可可西里的保护神“西部野牦牛队”的事迹。让彭辉开始了长达3年的拍摄,其中只有短暂的补给和维修机器,其余时间都与西部工委的“西部野牦牛队”生活在一起。在只有一台没有防风防雨功能的摄像机、一个脚架,两个摄像助理的情况下,坚持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与保护藏羚羊的“战士”一起战斗着。

看过《平衡》的观众不难发现,整部影片中只有对扎巴多杰的采访和对客观事件的情节描写,没有画外音、没有解说词。这正是采用了“真实电影”的创作手法。这在纪录片中,并不常见。由此我们将它归为采访式的纪录片。采访与叙事性画面形成了一种队列的关系,互为补充,很好地阐释了主题,尽可能地保持原貌并客观地呈现给观众。

二、电影兴辞

艺术兴辞,是指具有调整、畅达个体体验和理想与现实生存境遇间关系作用的符号表意方式。人们通过创造特定的带有实践意向的符号表意形式,以实现个体体验和理想与现实生存境遇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和畅达。在此,修辞是感兴的修辞,感兴是修辞的感兴。艺术兴辞涉及艺术品的符号编码规律,它所造成的兴辞层正是艺术品结构的第二层面。在电影艺术品方向,我们用画面和音乐选取来判断电影兴辞。

(一)画面

在纪录片《平衡》中,导演彭辉常用远景、全景处理拍摄画面。优点在于拍摄地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面积大、海拔高、自然条件严酷,人类无法长期居住,因此可可西里绝大部分地区至今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

缺点在于,画面冗长,让人不知道重点。有数据证明,人类的注意力只有10秒,在10秒内如果没有更好地抓住人们的眼球,那么人们就会换频道。笔者认为这也是“真实电影”类纪录片的弊端。在影片最后,西部工委第三任书记梁银权和他的队员们抓捕盗猎者时,画面表现混乱,摇晃和快速移动使得观众眼花撩连,只听到枪声和队长用青普话喊话,真实中掺杂混乱。

对比剧情片《可可西里》,陆川导演则是根据不同的剧情、不同的表现“匹配”了不同的景别和画面。这就是叙事纪录片和纪实性剧情片的最大区别。在拍摄之前,可可西里的美景和盗猎者的频频出现就引起了陆川导演的关注,随后,他就准备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光剧本就编改了6遍。拍摄更是用了100多天的时间。一个画面可以拍摄N次,不同景别、不同角度、不同摄像机都可以同时进行。在影片的最后,巡山队员刘栋在补给回来的路上,遇到流沙,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可可西里这片美丽的无人区。1分钟的叙事运用了11次景别的转换,使用大量中景、近景、特写的景别,刻画了人物掉进流沙的无助和无奈。

(二)音乐

《平衡》使用了少量音乐,大多是自然音响。风声贯穿全片,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即便用了防风罩,依然抵不住肆虐的大风,真实直接地表现了西部野牦牛队的工作环境。同期声贯穿整部影片,巡山队员抓捕到偷猎者后,在回去的路上情不自禁地唱起他们本民族的歌曲。歌声质朴、原生态。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但是通过他们的表情,我们很快便也能理解了。

与《平衡》不同的是,《可可西里》大多采用后期配音,这样做可以保证影片质量,增加影片的可看、可听性。

三、电影兴蕴

艺术对观众具有兴味蕴藉效果。这也是中国艺术理论及美学传统赋予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兴味,是指艺术品要具有深长的感兴意味;蕴藉,又写作“酝藉”,来自中国古典美学。“蕴”原意是积聚、收藏,引申而为含义深奥;“藉”原意是草垫,有依托之义,富于涵养。5而在电影领域,多指电影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情感。

(一)开头

纪录片《平衡》采用了白描式的开头方式,使用镜头语言为观众展现了广阔无边的青藏高原及雄伟壮丽的昆仑山脉,最后出现在屏幕上的则是自然环境严酷、气候恶劣,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可可西里无人区。

笔者认为,开场的三分钟可以被理解为是最真实的自然风光片。接着切入主题,将观众带入保护野生动物的故事中。影片的顺序则是事件发生的顺序,故事在一代又一代的“西部野牦牛队”的队长更换中展开,表现出了传承的精神。

剧情片《可可西里》以接触矛盾式开头,同样用接近于3分钟的时间,用镜头语言描述了一个巡山队员被穷奢极恶的盗猎者绑架杀害,盗猎者用机枪扫射大批藏羚羊的画面。这样的表现方式与《平衡》完全不同,将可可西里的矛盾直接展现给观众,而不是采用采访的方式告知可可西里的现状。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所要表达的兴蕴也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前者更像是一部可可西里的保护史,想通过对事实的描写告知人们,有这样一群人保护着我们的大自然,保护着可可西里,他们成为了当时中国唯一的一个民间组织的环保小分队。

(二)结尾

纪录片《平衡》在结尾处承上启下,从第一任书记索南达杰逝世到第二任书记扎巴多杰逝世,再到第三任书记梁银权,他们就算死也要将偷猎者赶出可可西里。如果可以,彭辉导演还想通过拍摄《平衡2》让“西部野牦牛队”的故事永远被人们记住。

剧情片《可可西里》以主人公“日泰”的死结局,风雪、冰河、流沙、缺氧,这片土地被真实地展现在银屏上。“日泰”在可可西里这片夹杂着风雪、沙河的热土上永存。有人说,这部影片同样是一部环保题材的电影,笔者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部影片更像是一个小人物平凡的英雄事迹。导演简单、冷静地处理了结尾,让人们看到了生和死。因为这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东西,就是生命和死亡。

运用中国古典美学的分析方式,我们对现当代的华语电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在导演背后、影片背后所想要表达的真正的兴蕴。责任与义务伴随着我们所有人,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摘要:艺术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纪录片和故事片这两种不同形态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同样客观事实的背景下,导演和编剧将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兴蕴。本文将从艺术兴媒、艺术兴辞、艺术兴蕴这三方面对纪录片《平衡》和故事片《可可西里》进行深入分析,说明在同样题材下,影片的处理手法不同,最终所想表达的意义也不同。

13.可可西里影评 篇十三

电影中有两场营火晚会,其中,如果有一次能听到日泰或他的队员唱起这首歌,或许,你更能明白在这片「无情荒地」中,就是有这么些深情人,默默地捍卫着他们的梦,他们的根。

========

一部绝对能够让人倒抽一口气的片。

姑且不论片头一开始巡山队员意外地”迸”一声脑浆四溢的画面、藏羚羊一只只被剥皮、骨头能够堆成山的景象,《可可西里》真的是一部能够让观众的心灵随着壮阔、真实的画面而震撼的电影。

由真实情节改编的的《可可西里》,叙述了一个北京记者实地采访了巡山队员保护藏羚羊、追捕盗猎者的经过。

想讲一下,片中的情节让石小石所联想到的一些东西。

首先想讲一下记者葛玉。

当然没有要探究他身份的意思,也不想像抨击台湾媒体一般猜疑他是否真正地表现出了事实。

身为一个记者,北京的记者,能够说得上是”娇贵”的身分,竟愿意跟着巡山队员四处追寻盗猎者、帮忙推车、看守人犯、渡过雪山、目睹一桩桩生离死别,即使这只是一项报社交派的任务,石小石仍然相当佩服葛玉的勇气跟行动。

片尾最后提到了:葛玉将他所见到的这段事写成了震惊世界的报导,使得外界知晓了可可西里的情形,促成了自然保护区的成立跟藏羚羊的复育。

为什么?

为什么非得等到有人牺牲、有人深入去探究这件事,世界才愿意去正视这件事呢?

为什么要等到发出的悲鸣是如此沉痛,世界才愿意去倾听呢?

因为人们都习惯地去忽略某些事情吧?

因为习惯,所以更觉得这理所当然。

有没有人在穿上毛皮时想到,这些毛皮是从一大群被冲锋枪击毙的羚羊身上残忍地剥下的?

有人会在拥着毛皮享受温暖时想像起羚羊的骨骸被秃鹰啃食的只剩下骨头的画面吗?

有人会在向友人炫耀身上的高级皮草时,想起那些被残杀的生命、以及为了保护这些生命而牺牲的人们?

当然没有。

因为这些东西都离我们太遥远了。

因为距离是如此的远,所以能够被视作不存在。

因为被屠杀的,不是后院里可爱的猫狗,而是几千几百里外那些没见过面的自然生命们。

不论是西方或是东方,只要是人,连石小石也不例外,必须会做出这种事。

这就是人类可悲的习性吧…

之后想讲的,是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浅薄想法。

观赏《可可西里》算是石小石第一次看了不是由西方导演掌镜的环保议题片,觉得是个相当珍贵的经验。

至于观赏西方环保议题片的经验可多了,不管是威鲸闯天关三部曲、跟中国有关的熊猫片、保育海豚…等等,这种片子其实只要你待在电视前看个一星期,好歹能够看个两三部(前提是要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西方的动物保育片,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永远是由西方人来主导这个保育行动、以及永远不灭的理想主义。

像是威鲸系列,跟鲸鱼们建立起友谊的都是些西方的金毛小鬼,如果这么简单就能够建立起友谊,那鲸鱼从被抓来到遇到主角前,早就交游满天下啦,干嘛去理这个离家出走的小鬼头?

再说到熊猫为题材的片,这就更扯了…

众所皆知,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其保育地也为在中国,为什么片中的保育中心充斥着白人?为什么中国人登场机会不是跟在主角身边的指路员就是企图窃取国宝熊猫求财的坏蛋?

更扯的是,区区一个没有电视跟巧克力就活不下去美国胖小子竟然能够凭着自己在都市所学到的一些阿里不达的常识把迷路的小熊猫带回到几百里外的保育中心?少盖了~~~~

要是保育动物这么简单,那为什么还有濒临绝种的动物?呸!

而且不可免俗地,西方小鬼在拯救动物时必须会遇到困难(但是跟《可可西里》比起来根本就是小儿科)。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周遭的群众就会因为受到感动而群起共同守护动物的生命……………再呸!

最好会是这样啦!

西方电影就是十分喜欢这一套,虽然很容易感动观众,却更容易让观众忽略感动的背后所代表的好处。

何况这根本就是一种对人性本善的过高期望,到底是真的对人性有过多幻想,还是想藉此对其他地区的民众洗脑,以洗脱西方强势国家对其他地区剥削的丑恶事实,目的便不得而知了。

说到底,人类还是种就应灭绝才会对其他生命有所助益的生物。

再谈一下为了可可西里这一块美丽的高原,自愿组织起来的巡山队员。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老师、计程车司机、木材检查员…各个不同的躯体,却同样有着一颗愿意为了可可西里奉献生命、岁月的炙热的心…

没有英雄史诗般的剧情,也没有故意赚人热泪的矫作演出,真实地呈现了这些人的生活:他们共同吃饭、一齐欢笑歌唱、乘上卡车追赶盗猎者。

最后,有人死去,有人活着并为死去的同伴哀悼。

他们卑微,他们不是光明磊落的英雄。

看他们拿着枪,急吼吼地冲向盗猎者,拳打脚踢地对盗猎者动粗只为问出情报,忘掉他们巡山队员的身分,会觉得他们跟盗匪几乎没有两样;甚至,为了维持开支、为了维护性命,他们务必把没收的藏羊皮拿到黑市出售。令人想起某些官吏,虽然带着官的头衔,做的却是盗贼的行为。迫于情势而不得不做出这种行为,却是一个更令人心痛的状况。

生命的矛盾、一个我们很难遇上的矛盾,就这样活生生地上演在中国的青海地区。

见过朝圣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肮脏的很,但他们的心却个性干净!

见过的。

在这群人身上,见到了人性的矛盾跟冲突,也见到了为了保护心中最重要的事物而愿意脏了双手的情绪。

不论是一个人住到人烟罕至的野外三年的阿旺、片头的一开始就被盗猎者枪杀的擎巴、求救无门陷入流沙中默默死去的刘栋,还是最后被盗猎者像杀羚羊一般杀死的队长,他们都只是一般的藏民。

为了可可西里~代表着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的这块土地~付出所有。

上天无眼,让他们如同被舍弃的刍狗般,随着被捕杀的藏羚羊一同消逝在他们所爱的土地上。

他们卑微,却很伟大。

上一篇:国际贸易与商务英语专业个人简历下一篇:复习提纲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