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8篇)
1.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苦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一类生字,12个二类生字。
2.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细腻的心里活动的描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当时条件下,生活的艰难,同时明白,生活总是在变化,今天的生活更值得珍惜。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
一、生字
拴:shuān 扌6 用绳子等系在物体上,再打上结。拴住
挨:i 扌7 遭受,忍受挨打、挨饿、挨骂(注意写法)ai挨个儿、挨家挨户
拈:niān 扌5 用两三个手指头夹取(东西),捏(做动作)拈轻怕重、拈香
撮:cuō 扌12 用手所撮取的东西一小撮、一撮盐、撮合(注意写法)
梁:ling 木7 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屋梁、桥梁、鼻梁、梁上君子
凳:dng(形声字)几12 有腿没靠背的专供人坐的家具凳子、方凳、板凳、竹凳
二、解词
神物:神奇的东西。
怔怔:形容发愣的样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习生字。
四、指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指读思考:你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5段
1.白糖本来是留在端午节吃的,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指读2——5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我”为什么要偷吃白糖?
3.找出描写白糖滋味的句子,指导朗读。
4.当“我”想象白糖滋味的时候,心情如何?(狂喜:极端高兴。)
5.默读3、4段,划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1)“我”的心为什么缩了一下?
(2)“怔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发呆、流泪?
6.作者把自己偷糖吃的动作、心理写得细致入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
7.端午节这天早上,弟弟妹妹会想些什么?爸爸妈妈呢?我呢?
8.可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9.妈妈为什么发呆?为什么没有责怪我?
(三)学习课文第6——7段
1.指读思考:这件事对“我”有怎么样的影响?
2.“我”为什么很少吃白糖了?——苦糖
3.想象一下,作者长大以后,第一次拿着白糖回家时的情景。他会和母亲说什么?
(四)小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你有类似经历吗?如果有,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课文
三、做课后习题
1.读一读,写一写
2.理解“在”和“再”的意思,进行区分。
()见()长春()一次
想好()说()劫难逃健()
3.读句子,谈感受。
四、板书设计:
1—3 苦糖
狂喜
糖甜—偷吃心 缩了一下—母亲发呆—苦糖
怔怔
五、作业:
1.写生字、课后词语。
2.预习《汉字家园(1)》
2.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小学语文课本中, 含有大量词组, 理解掌握实非易事, 尤其是期末的复习, 令人生厌。于是, 我们又想到并尝试将这凌乱的、大量的词组, 也整理编成较朗朗上口的韵文。虽然难以对仗, 但也力求有韵律感;也求意义关联、营造生活情境———不过因材料与数量的受限, 难免牵强。但即使如此, 却也利于诵读积累, 且立竿见影。多年来, 用于各年段的复习, 很受欢迎, 可寓教学于愉悦之中。齐读吟诵, 韵律鲜明, 那顿挫抑扬之声, 又仿佛使人回到了当年的私塾情境。
我们拟将二年至六年级各分册所含绝大部分词组或原编韵文, 整理或重组, 编写成成套的韵文而陆续呈现 (每册文中与文后出现的应掌握的几乎囊括在内, 也有个别的凑合) , 对使用长春版教材的各年段的单项学习和复习, 可以提供参考或能有所裨益, 亦为发表之初衷。
小学语文三年级 (上册) 四言之词组韵文
(1)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山花红紫, 万紫千红。宛转悠扬, 百啭千声。有影无形, 景物朦胧。转弯抹角, 无影无踪。
(2) 成群结队, 展翅高飞。海角天涯, 天南海北。一动不动, 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破浪乘风。波涛澎湃, 翻滚奔腾。大浪滔天, 浩瀚无边。
(3) 烈日炎炎, 十万火急。汲水灌溉, 鞭长莫及。湖水碧绿, 清澈如溪。隐隐约约, 奇特魅力。蒙蒙细雨, 淅淅沥沥。狂风暴雨, 百年不遇。建筑清晰, 名胜古迹。山环水绕, 古朴美丽。目不暇接, 高楼林立。光芒四射, 风光秀丽。景色奇异, 微风习习。白雪公主, 不期而遇。
(4) 稻谷飘香, 一片金黄。收获喜悦, 甘甜清香。滚圆可爱, 光明锃亮。硕大无比, 馋涎欲滴。又香又脆, 直流口水。口沫四溅, 又软又香。物产丰富, 梦寐不忘。无穷无尽, 车载斗量。
(5) 日月星辰, 永恒不泯。目光短浅, 闭目养神。目中无人, 心急如焚。横竖勾勒, 挺拔如峰。目不识丁, 目不转睛。毫不在乎, 迷迷瞪瞪。目瞪口呆, 怒目圆睁。头昏脑涨, 腰酸背痛。迫不及待, 脑清目明。为之一振, 萍水相逢。眉清目秀, 昂首挺胸。书读百遍, 成竹在胸。肃然起敬, 高山景行。浩瀚如海, 锦绣文章。萤雪夜读, 点点灯光。手不释卷, 凿壁借光。苏秦刺股, 孙敬悬梁。耐人寻味, 悠然神往。开卷有益, 书声琅琅。
(6) 庞然大物, 四脚朝天。后羿射日, 沧海桑田。神通广大, 女娲补天。牛郎织女, 仰天长叹。窃窃私语, 鹊桥相见。骨肉至亲, 骨肉相连。平安无事, 国泰民安。
小学语文三年级 (下册) 四言之词组韵文
(1) 大惊小怪, 里应外合。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丢三落四, 缺衣少食。长吁短叹, 有气无力。继往开来, 前赴后继。横七竖八, 声东击西。南征北战, 开天辟地。街头巷尾, 欢天喜地。 (这是一对近义、一对反义词组成的几组)
(2) 头重脚轻, 前仰后合。生死存亡, 悲欢离合。寒来暑往, 避凶趋吉。深入浅出, 大同小异。舍近求远, 先人后己。 (这是两对反义词组成的几组)
(3) 认认真真, 端端正正。的的确确, 工工整整。结结实实, 欢欢喜喜。观察观察, 修理修理。研究研究, 整理整理。不骄不躁, 自言自语。载歌载舞, 多才多艺。安慰安慰, 任劳任怨。活动活动, 新鲜新鲜。绘声绘色,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神气活现。似信非信, 接二连三。信心十足, 接连不断。商量商量, 较量较量。哆哆嗦嗦, 急急忙忙。不折不扣, 揠苗助长。
(4) 碌碌无为, 威信扫地。一拐一扭, 转来转去。筋疲力尽, 积劳成疾。进退两难, 守株待兔。幡然醒悟, 发奋读书。踏破铁鞋, 一见如故。如愿以偿, 心满意足。张冠李戴, 顾此失彼。情不自禁, 身不由己。全神贯注, 乐此不疲。如获至宝, 如醉如痴。熟能生巧, 深思熟虑。融会贯通, 长久之计。亡羊补牢, 自强不息。
(5) 浑水摸鱼, 挖空心思。担惊受怕, 近在咫尺。死灰复燃, 蠢蠢欲动。察言观色, 按兵不动。七嘴八舌, 雷打不动。暴跳如雷, 怒气冲冲。忍无可忍, 义愤填膺。大动干戈, 磕磕碰碰。坚贞不屈, 一呼百应。招兵买马, 草偃风从。疾风劲草, 德高望重。如雷贯耳, 皓月当空。执法如山, 雷厉风行。惊弓之鸟, 孤单失群。将心比心, 枯木逢春。墨守成规, 邯郸学步。励精图治, 大刀阔斧。普普通通, 入乡随俗。
(6)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春光万里, 晨光迷蒙。辽阔草原, 水清草美。争奇斗艳, 彩蝶纷飞。一泻千里, 一湾碧水。人影憧憧, 健步如飞。水村山郭, 无限风光。错落有致, 金碧辉煌。千里莺啼, 婉转嘹亮。引人注目, 微波荡漾。随波逐流, 劈波斩浪。天空海阔, 浩浩荡荡。
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能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教学准备
PPT、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这落花生啊,其实就是我们常见常吃的花生,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吗?谁来说说?(学生交流)是的,这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同学们请看,花生在地上开花,花败之后形成子房柄,子房柄钻入土里发育成果实,这就叫落花而生。所以,花生又叫“落花生”。明白了吗?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1.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词语会读吗?(出示词语)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两个小组展示、评价)?全班齐读。
2.大家来看这个字“茅”,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哪个自然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哪些自然段写了吃花生、议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1
吃花生 议花生2—15
(指着板书中的数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学生能说得有详有略。
预设二:学生说不出。引导:大家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其余的自然段都是写吃花生、议花生的,这就是有详有略。
那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学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叫详略得当。
(三)品读文本
1.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示)谁来读?大家看这个词“居然”,什么意思呢?种花生收获了是很平常的事情呀,怎么就意想不到呢?(学生谈理解)透过这个词,你能体会到“我们”心情如何?
大家再看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读一读,平时词语和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隔开,在这里为什么用逗号呢?如果我换成顿号,谁来读一读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再来读一读原来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用逗号不用顿号了吧?对啊,这4个词语代表着4个过程,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花生收获了,大家聚在一起吃花生、议花生,他们在议论花生的什么?(学生交流)请大家默读6~15段,画出描写花生好处的句子。(学生读文、交流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可父亲说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10段)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句子中有个词“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一见桃子、石榴、苹果就产生爱慕之心呢?生谈理解。(出示图片)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桃子、石榴、苹果吗?那花生呢?(出示花生图片)我们来看文中怎么说的?找到描写花生的句子再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花生的果实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鲜红嫩绿吗?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并不好看,用一个词形容:朴实无华(板书)。花生不但没有华丽的外表,它还矮矮地长在地上,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默默无闻(板书)花生虽然不好看,但它仍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果实,正如父亲所说(引读: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就是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既然要说花生的好处,为什么父亲还要提到桃子、石榴、苹果呢?(生说)这是对比的写法,是为了衬托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3.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生: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
师: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用的人。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呢?生说。(出示第13段)
什么叫“体面”?你们看,老师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白衬衫,好看吗?这就叫“讲体面”。那什么是“只讲体面”呢?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
是啊,我们应该做有用的人,引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正是因为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四)学习写法,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借助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大家请看微视频(借物喻人)。你还从身边的哪些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4.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勇敢去面对,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小牛妈妈话语的含义,懂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准备:
配乐课文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小朋友,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当遇到困难时,你们是害怕、退缩,还是勇敢面对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叫小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3、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牛?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听乌龟伯伯的劝告了吗?是谁帮助它克服了困难,结果怎样?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学生回答自学要求3提出的问题。(小黑板出示相关词句)
(1)刚出生的小牛四条腿很软站不稳
(2)算了吧,牛娃。谁怕跌倒,谁就永远站不起来。
(3)乌龟慢慢地爬到草地上。小牛站得稳稳的,正在练习走路呢!
(将生字加上着重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同时对课文内容又有了整体感知。)
2、试读课文。
可采用指名轮读(一人读一段)和分组读。
四、范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观察插图,将课文内容与插图结合起来。
五、写字.
a)师范写6个生字,生书空写。
重点区分:来——米还——坏
b)用6个字口头组词。
c)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
三、自主读书,深入探究。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画出相关词句。
(2)同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这头小牛站起来不容易。
生2:这头小牛不害怕,跌倒了又爬起来。
师:是啊,这头刚出生的小牛虽然腿很软,站不稳,但它不怕困难,跌倒了再爬起来,第二次、第三次……
这时小牛会怎么想呢?快速读这一自然段。
生:唉,站起来真不容易啊!
师:范读这一句(重读“真”、“啊”)。
分组赛读。
全班齐读。
(过渡:站起来这么不容易,那么我们的小牛会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它会听乌龟伯伯的劝告吗?接下来它会怎么做呢?)
2、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生1:小牛没有被困难吓倒,没听乌龟伯伯的话。
生2:因为它记住了妈妈对它说过的话。
小黑板出示小牛妈妈的话:
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也是跌了许多跤才站起来的,谁怕跌倒,谁就永远站不起来。
师范读该句。
师生赛读该句。
(2)生反复练读该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牛妈妈小时候很勇敢,也是摔了许多跤才站起来的。
生2:小牛也会像妈妈一样勇敢,不怕跌倒。
生3:我们也要像小牛一样,遇到困难不害怕,谁怕跌倒,谁就不会成功。
(过渡:我们的小牛听从妈妈的教导,勇敢战胜困难,最终它成功了吗?)
3、学习4、5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牛站起来了吗?乌龟伯伯心情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生1:小牛站起来了,站得稳稳的。
生2:小牛正在练习走路呢!
生3:乌龟大吃一惊。
(2)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想:乌龟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3)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课文总结。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牛说些什么?你又想对自己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五、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同学们,当乌龟和小牛第二次见面时,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仔细想想,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把它写下来。下一节语文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编得好。
板书设计:
小牛站起来
(腿很软)(听从妈妈教导)
摇摇晃晃 → 跌倒了 → 站得稳稳的
5.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五
一、课内阅读(32分)
鹿柴
空山,但闻。
复照上。
1、把诗句补充完整。(5分)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4分)
()()()()鹿 柴.深. 林人 语.复.
照
3、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4分)
3、诗中的“但”的意思是(),“闻”的意思是(),“复”的意思是()。(6分)
4、前两行诗句的意思是()。(5分)
5、这首诗运用()写法,突出了深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8分)
二、课外阅读(68分)
我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栖息生活。因此而得(déde)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绿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huíchuī)柳,在微风的吹.
(cuīchuī)动下,柳条迎风起舞。湖水映衬出垂
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ènnù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面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给短文加个题目,补充在短文上面的横线上。(3分)
2、概括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5分)
3、哪个词语能说明湖水很清?(2分)
4、第二自然段先写了湖水______、_______再写湖的四周有_______,接着写树下有
______和_______,最后写湖上有。(12分)
5、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8分)
()的湖水()的树木()的草地()的小桥
6、划去短文中带点的字()内不正确的读音。(8分)
7、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8分)(1)吸引人的注意力。()(2)指鸟在树上停留或休息。()
8、选择正确答案,打上“√”,错的打“×”(9分)(1)短文主要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都有什么。()(2)短文主要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3)短文主要讲了家乡的天鹅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赞美之情。()
9、用“~~~”画出一个拟人句。(3分)
10、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4分)
6.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六
402班
陈俊英
第一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罩、屹”等27个生字,会写“潮、称”等27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7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课时安排:
1、《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
5、《语文园地一》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4课时 2
第二单元
一、单元教材简说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9、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10、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2、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3、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时安排:
5、《古诗两首》
2课时
6、《爬山虎的脚》
2课时
7、《蟋蟀的住宅》
2课时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5课时
第三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5、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7、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8、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 供参考。
9、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三、教学措施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
四、课时安排
巨人的花园
2课时 幸福是什么
1课时 去年的树
2课时 小木偶的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5课时
第四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学习目标 :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2.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动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喜爱的动物。7.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
8.通过阅读4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述动物形象的特点。9.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二是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四、课时安排:
白鹅
2课时 白公鹅
1课时 猫
2课时 母鸡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6课时 共计:
14课时
第五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包含了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这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的照片,展现了中华文化深刻内涵,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文物的保护展开交流、以写导游词为内容进行习作练习;“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相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的资料。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崇、旋、殿、廊、誉、瞰”等32个生字,会写“隔、屯、柱栽”等32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写认26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5.《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名胜古迹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6.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结合对重点词句的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语 言理解的水平和能力。
7.培养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进行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的经历,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以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四、教学课时
1、《长城》
两课时
2、《颐和园》
两课时
3、《秦兵马俑 》
一课时
4、《语文园地五》
四课时
第六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而展开,内容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正确读写39个词语。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6、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7、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三、教学措施
本组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
四、教学时数: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搭石》
2课时 《卡罗纳》2课时
《给予是快乐的》1课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课时
第七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是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进行编排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是综合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6、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7、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8、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3、对文中的人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
4、学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及写法。
5、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6、围绕成长的故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四、教学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课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课时 《乌塔》
1课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5课时
第八单元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呼风唤雨的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四、课时安排: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
30、《 电脑住宅 》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
《语文园地八》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7.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小学语文是学生脱离幼儿教育后接触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与性格上都未定性, 对于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 自制力很弱, 常常会由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 讨厌一个教师而抵触一个学科。对于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说, 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与学生建立起紧密而信任的关系, 让学生从心里愿意接近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意化, 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又爱动爱闹的, 其情绪变化大,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非常明显。“三分钟热度”是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特征, 他们会因为一个情绪而开始特别努力地主动学习, 也会由于一点教师眼里的小事而开始不爱学习。小学生敏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的态度应是全面而细致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心情应全面掌握, 在课堂上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以开放鼓励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回答。而情境教学法就是针对于当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设定的教学方法, 它与传统性语文教学中以文字和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不同。情境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全面展示,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场景、视频等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把课文中的知识“演活”。相比传统意义上单调的讲解与中心思想解读, 情境教学法贴近学生心理, 强调学生的感官体验,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与看法。如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严苛且冷淡”,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倾向于“沉默和应付”。如果教师展示给学生的课堂是“生动且活跃”, 那么学生也就会表现得“积极和兴奋”。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文字内容的描写非常多, 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还处于积累学习阶段, 而其感官上的印象却是最深的。教学中, 笔者首先就在进行教学引入时, 就向学生们提问:自己去过的绿色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学生们纷纷把自己曾经去过的山、去过的湖边、去过的森林感受全说了出来。接下来, 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选择了《阿凡达》里的树屋、九寨沟的山水等各种风景优美的视频片段, 并且进行介绍与讲解。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 学生的情绪已经紧跟着视频里的内容而起伏, 此时笔者再切入网上所找到的《鸟的天堂》中相关的图片与资料, 配上各类的鸟鸣声让学生听。每个片段中还放入一段课文的原话, 并且提示学生, 待会儿要把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勾选出来。良好的情境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对于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场景, 也得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让学生整堂课都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走, 而且还让学生在各种感官体验中静思文字之美, 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 也大大提升了整节课的教学有效性。
二、情感融入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语文的教学单位就是一篇又一篇的课文, 而这些课文都是饱含作者情感在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汉语抑扬顿挫的声调特点, 带有感情色彩地去带读, 把文字之美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投入情感, 把呆板枯燥的文字句子用充沛的情感去表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古诗的教学内容也占了一定比重。对于诗的教学, 小学语文阶段并没有对其体裁、几言律诗、平仄等进行要求, 而只是让学生进行积累与背诵。针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 笔者对于古诗的教学与传统的《千字文》、《三字经》一样, 通过不断的诵读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其性格特征, 强制性地要求其去背去读, 只会让学生对其产生“任务式”教学的反感。只有通过情感的带入, 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包含的文字之美, 情不自禁地去吟咏才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文字底子还处于积累阶段, 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对诗中的情感引发共鸣, 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感受到情感共鸣。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 笔者先在教学开始前, 进行了情感铺垫。让学生们想一想除了父母自己最舍不得的人是谁,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有说奶奶的, 有说同学的, 有说邻居小朋友的。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们想一想:如果这个最舍不得的人今天就要离开你去到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开始嘈杂, 慢慢沉默, 接下来就开始想自己的情感表达。当笔者挑了几位平时情感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形容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学生的回答中, 不舍是主要, 但还有祝福, 更有期待未来的见面。当情感铺垫到位后, 笔者开始介绍诗中的作者与送别人的关系时, 学生的情感很快与诗人取得了共鸣。甚至有学生说, 诗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感觉, 自己形容不出, 但诗人却说出来了。特别是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他特别感同身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真实而针对性强的情境化教学创设, 寓教于乐, 让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是全身心的, 教师不仅仅应从传统的听说背上去作创新, 还应运用图画、音乐、动手等各种感官接触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增加其情感体验, 进而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陈慧云.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2) .
[2]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05) .
8.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八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9.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九
一、易读错的字
垂(chuí)下 白玉盘(pán)云端(duān)似(sì)乎 ....
笑盈(yínɡ)盈 .高寿(shòu)红彤(tóng)彤 镇(zhèn)静 偏(piān)偏 揉(róu)眼睛 .....虽(suī)然 .便(biàn)利 .
熟(shú)悉 .
船舱(cānɡ)窗(chuānɡ)前 ..花瓣(bàn)绿荫(yīn)..
二、易写错的字
垂:第三笔是竖,最后一笔横最短。疑:左边下面的“矢”最后一笔是点。
低:右边的第四笔斜钩要写得长,不要忘写最后的点。必:第二笔是卧钩,第四笔的撇要长一些。候:不要忘写中间的竖。投:右边上面的第二笔是横折弯。
三、会写词语
白兔 垂下 玉盘 捣药 云端 瑶台镜
怀疑 必须 高寿
一匹 似乎 低头 家乡 虽然 方便 时候 怀抱 静寂 谈话 常常 投在 摇摆 要求 讲故事
四、多音字
(相似)sì似 shì(似的)
(放假)jià
假 jiǎ(假话)
(模范)mó
模 mú(模样)
窗前 庭院 假如
五、形近字
(白兔)兔tù 免miǎn(不免)
n(盘子)盘pá
n(水盆)盆pé
(必须)必bì
心xīn(心里)低dī(高低) 底dǐ(底下)ng(安静)静jì 净jìng(干净)
n(谈话)谈tá
淡dàn(淡绿)
ng(经常)常chá 赏shǎng(观赏)
i(关怀)怀huá
坏huài(坏人)
六、近义词
匿笑—窃笑 假如—如果 沉静—安静 摇摆—摇晃 开放—绽放 仿佛—好像 模糊—恍惚 镇静—冷静 柔和—温和
七、反义词
微小—庞大 光明—黑暗 忘记—想起 开放—关闭 静寂—热闹 梦幻—现实 柔和—强硬
八、词语搭配 1.量词搭配 一(匹)马 三(颗)星 一(条)大狗 一(朵)金色花
一(头)大狮子 一(片)菜园
2.(红彤彤)的火烧云(静寂)的夜(悄悄)地开放
九、词语归类
(半明半昧)的星(威武)地蹲着(暗暗)地匿笑
【与月亮有关的成语】
闭月羞花 春花秋月 披星戴月 烘云托月 花好月圆 日月如梭 水中捞月 众星捧月 月明星稀 月中折桂 【与星星有关的成语】 寥落晨星 星移斗转 星月交辉 月朗星稀 众星捧月 【与云有关的词语】
彤云密布 云海茫茫 风卷残云 云卷云舒 天高云淡
十、句子积累
1.排比句: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2.比喻句:(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拟人句: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十一、考点提示
1.背诵:古诗《古朗月行》(节选)《咏柳》。2.课文《金色花》中“我”是怎样的孩子?
10.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断扩大自主识字成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教学难点: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断扩大自主识字成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出示:学习伙伴的话】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出示:生字条中的生字】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字,让学生试着认一认【出示: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出示:读读记记】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5)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出示:我会填】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出示:图片】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3)学生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出示:故事】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
【出示:“识字交流站”】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己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己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加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出示:故事会】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及优秀评论家。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
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难点:
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准备交流
同学们,你们爱看动画片吗?
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部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的老爷爷和小孙子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怎么回事,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认真看、认真听,他们来了。(播放课件:《骑驴》)
故事讲完了,请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动画片中的情节,关于爷爷和孙子骑驴这件事,故事中的人有哪几种说法呢?
别着急,让我们打开课本81页,再认真读一读《骑驴》这个小故事,看谁能找到这些说法,一会儿能和大家说清楚。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就读到这里吧。故事中有哪些说法呢?(出示:不能都骑、爷爷骑、孙子骑、不骑太笨)
这么多说法,老爷爷到底应该听谁的呢?我们快来给老爷爷出出主意吧。(出示课题:应该听谁的)
二、搭建平台指导交流
1、初步交流。
你们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别着急,先想一想怎样来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
想好了吗?试着和同桌说一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
2、小组合作交流。
同学们,你们交流得真好,我听到了好多说法呢。有同意不能都骑的吗?请举手。同意让爷爷骑的在哪里?同意让孙子骑的?有支持菜农说法的吗?没有举过手的同学是什么意见?大家看,我们的意见也不一样,那老爷爷该听谁的?这样,我们意见相同的人组成一组来交流,不管你想什么办法,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大家认真听后互相补充,然后,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汇报给大家听,好吗?
分组:同意爷爷骑的小组坐这里交流,同意让孙子骑的小组一会就可以聚在这里交流„„
3.小组汇报。
同学们先交流到这里。下面是各小组汇报时间。哪个小组会说得又清楚又明白呢?我们注意听。哪组先来?
大家认为他们汇报得怎么样?
能说说你听懂他们想让谁骑驴吗?
他们能为孩子着想,找到的这些理由还真有道理呢,表现不错。还有哪个小组急着想和大家说说?
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每个小组的理由都这样充分,那让老爷爷听谁的呢?这太难办了。就这样吧,听他们组的,让爷爷骑,行吗?
大家做裁判,看谁能说服谁?
你们两组一组想尊敬老人,一组想爱护孩子,要我看那,就别争了,干脆两个人都骑,问题不就解决了嘛,听他们小组的吧。
让爷爷骑驴吧,孙子累;让孙子骑驴吧,爷爷累;两个人都骑吧,驴累;都不骑又太笨。所以,我们组想出的办法最好,爷孙俩换班骑,或者借辆车,或者借头驴,这样爷爷和孙子都不累,驴也不累。
5、角色对话,感悟升华。
同学们,你们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不但老师很受感动,就连故事中的老爷爷也很受感动,来到了我们中间。快找一找,他在那里? 【出示课件:孩子们,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孩子,你们说得太好了,我会动脑筋想问题,做个有主见的人的。】
6、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骑驴的小故事真是滑稽有趣。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不知道应该听谁的才好的事呢?想一想,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帮你出主意。
三、感悟道理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上得开心吗?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不但能帮老爷爷和同学出主意,还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老师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做个有主见的人。最后祝愿同学们在今后和别人的交流中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应该听谁的四种说法:(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
(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
(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11.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一
使用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已经三个学期了,总的感受是一个字“新”,版式新,体系新,内容新,练习新。它在继承和发扬人教版特色的基础上锐意改革,体现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跨越式发展。
1.外观设计新颖,富有童趣,孩子们喜欢
首先表现在课本尺寸变大了,版面和字号扩大了,而且印刷得特别精美,让学生有新鲜感。其次是让人有一种想一次翻看完的欲望,尤其是一些细小的改变,如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色彩鲜亮的主题图,给儿童以美的享受。
2.编排体系新颖、合理
小学二年级仍然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除了系统识字的“汉字家园”之外,在其他板块中,多以识字为核心,不仅有字串识字、韵文识字等,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字理识字”,如书上给出的字理图,不仅让儿童记住了这个字,而且也知道了这个字是怎样产生与发展来的,让学生同时了解祖国文字的演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范文的选择富于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范文的选择上,文章题材多样,内容健康,文风朴实,篇幅较短,不仅“有用”,而且“有趣”“有味”,为儿童喜闻乐见。
二、使用教材时发现的一些问题
1.每一册教材的容量太大
第三册和第四册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十二个板块,每个板块有三四篇课文,几乎每天就要学习一课,没有复习和巩固的时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2.有些课后习题与本课教学内容关联不大
如,第四册第六块“我们爱科学”的第一篇课文是《植物妈妈有办法》,安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自然,乐于了解科学知识的兴趣。课后习题却安排了积累几个外国科学家的名言,和这首极富童趣的儿童诗反差太大。我觉得这个练习安排在第三课《神奇的镜子》一课后更加合理。
3.识字、写字规律不明显
教材在安排生字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由易到难,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感兴趣。而教材中的一些生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学过后生活中也不常用,无形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焚、斩、呐、渭、趟”等要求会认即可。
4.课文中有的图文不相符,给学生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带来困难
如《春天来到深山里》有一句话是:“送给你一束花,快点回家吧。”旁边配的图画上是小鹿的角上插着一朵花,“束”又是本课的生字,由于图画的干扰,学生对“束”的字义会产生疑问。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力求做到图文统一。
12.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二
《“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鸟类的环保主题。教学这篇课文,首先,要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字、写字,运用光盘中学习伙伴的交流作为引导提示;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和光盘中的学习伙伴进行赛读、赛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第三,引领学生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借光盘中的精彩动画将学生直接带入文中情境进行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
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识记字形,读背课文。将光盘中的师生活动和本班的师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光盘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红领巾”真好》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教学光盘主要进行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利用光盘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播放光盘:展示画面,听一位学习伙伴交流观后感。
( 2)自由交流:看了录像,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3)播放光盘揭题。引导针对课题质疑。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光盘中活泼的动画片能迅速地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轻松、有序的学习。)
2.利用光盘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播放光盘:按电视老师的要求初读课文。
(2)播放光盘:给学习伙伴正音。
(3)播放光盘:和学习伙伴赛读课文,其间按电视老师指导读准“叽叽喳喳”等词语。
(4)放光盘:展示画面,引导理解“红领巾”是谁,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
(5)放光盘:观看电视师生引读第一节。
(6)师生引读第二、三节。
(7)同桌互相引读、试背。
(8)播放光盘:学生和学习伙伴赛背。
(设计意图:光盘中的老师指导学生对每一小节都进行了感情朗读,可让本班学生随机开展朗读比赛,有助于学生读懂、读好课文;而通过光盘中师生的引读示范过渡到本班师生的引读、再到同桌互读、互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背诵的积极性,提高背诵效率。)
3.利用光盘识字写字,掌握方法
(1)播放光盘:听学习伙伴谈识字方法。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播放光盘,游戏巩固识字:“开火车”、“抢读字”。
(4)播放光盘:听学习伙伴谈写字的注意点,看电视老师指导书写“领”和“跃”。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数笔画。
(6)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请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写字。
(7)学生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光盘中的老师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可直接播放让学生模仿;而光盘中的学习伙伴所提到的识字写字的方法,则可以和本班学生的交流互为补充。)
[我的执教过程]
在让孩子们和电视学习伙伴打过招呼后,这节光盘教学课正式开始了。
导入新课,笔者先播放光盘,电视上立刻出现了树林、小鸟和人类和谐相处的优美动画。发现此时孩子们一个个睁着大大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坐在座位上。看完动画,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孩子们尽情地交流起自己的观后感受:“我觉得这座大森林太美了!”、“我看见了许多小鸟,它们真可爱!”、“动画中还有许多小朋友系着红领巾,他们可真精神啊!”……笔者知道此时孩子们都已被动画带入课文情境,便趁热打铁让他们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进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之中。
文本学习阶段,笔者先利用光盘引导孩子们进行初读。在电视老师提出初读要求后按下“暂停”键,让学生复述要求,并按要求自由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随后,笔者再次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听学习伙伴的朗读并默默跟读,随后进行评价。孩子们有的说:“我觉得学习伙伴朗读得很认真、也很整齐。”有的说:“学习伙伴读得很准确,没有读错的字。”还有的说:“学习伙伴只有六个人,我相信我们全班一起读,一定比他们读得更好!”呵,真够自信的。在几个回合的朗读后,学生已对文本比较熟悉了。在此基础上,笔者便开始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当“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笔者先通过播放光盘,让学生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分节赛读课文,并跟电视老师读“叽叽喳喳”等难读的词语。其中,在学习伙伴朗读第二节后,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评价,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学习伙伴读错的词“捕捉”。笔者知道此日时的学生已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能这么快地找出错误的读音,既巩固了读音,又树立了自信心。笔者高兴地朝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随后,笔者再次利用光盘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直观认识到“红领巾”是谁,进而引导学生交流:“小鸟为什么夸奖‘红领巾’真好?”教室里顿时又热闹起来:“‘红领巾’来帮小鸟安家了,小鸟们都高兴坏了!”“‘红领巾’这么爱护小鸟,当然值得表扬!”“我们也要向‘红领巾’那样,做一个爱鸟护鸟小卫士!”……看到孩子们涨红的小脸和闪闪发光的眼睛,笔者知道此时他们已完全入情入境,当“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也完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了出来。
接下来是文本背诵环节。在这里不仅要教给孩子们背诵的方法,也要调动起他们背诵的积极性。笔者再次发挥了光盘的示范作用,首先引导孩子们观看光盘中师生如何引读第一节,接着笔者问孩子们:“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第二、三节呀?”“我!”“我!”……孩子们跃跃欲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笔者再让同桌同学学着互相引读、试背,教室里顿时乐开了锅。最后,笔者再次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和学习伙伴进行赛背,此时孩子们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已融为了一体。
在文本朗读、背诵之后,就到了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的环节。笔者让孩子们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谈识字的方法、写字的建议;指导孩子们在电视老师指导下书写、笔者亲自范写后练习写字,并引导他们进行评价交流,发挥了光盘的示范、启发作用。
教学的最后环节,是主体参与、引导实践,即引导学生投入到爱鸟护鸟的实践活动中。他们的点子可真多:“我们决定制作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小组要搞一次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小动物!”,“我想设计一个漂亮的鸟巢放到树上做小鸟的家!”……整节课就这样在孩子们热烈的交流中结束了。
[我的执教感受]
通过运用农远资源中的教学光盘,笔者真切感受到了教学光盘中教学理念的先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它帮我有效解决了《“红领巾”真好》这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但是,教学光盘的使用并不是光盘内容的机械播放,也不是固定模式的全盘套用,关键在于教师有无精心选择和科学设计。这其中,讲究教学程序的合理安排,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预见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适时地利用“暂停”键、“播放”键和“快退”、“快进”键,空出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其一,在解决重、难点时“暂停”。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学光盘中师生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光盘中老师教读生字读音、学习伙伴提出识字、写字建议时,及时使用“暂停””键,让本班学生跟读识字,或根据识字方法识字、依照注意点写字等,这对于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学好普通话、正确书写生字、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都能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其二,在情感体验时“暂停”。语文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才能更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电视老师播放录像、引导体验时,及时按下“暂停”键,让观看光盘的学生们也来交流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那么,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从而进行轻松愉快、自然有序的学习。
其三,在想象留白处“暂停”。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想象力的培养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利用光盘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目光去了解电视中学习伙伴的精彩想象,而要及时按下“暂停”键,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充分地交流、分享想象的成果。否则,只能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其四,在互相评价中“暂停”。这是加强电视中学习伙伴和本班学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方法。让本班学生在电视中学习伙伴的朗读、交流后进行评价找错。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和电视中学习伙伴的朗读比赛、对学习伙伴的评价找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比电视中的学习伙伴差,从而有效消除盲从的心理。
此外,对于教学光盘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如学习伙伴的自由朗读、自由写字时间),可以用“快进”键跳过,甚至在教学光盘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程序或教学环节的修改;而对于教学光盘中有关学习重难点的内容(如电视老师对生字的书写指导),则可以用“快退”键和“播放”键让学生重复观看。
1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6、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7、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8、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9、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本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3、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4、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14.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作者是德国作家柏吉尔,他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介绍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4自然段)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中3~12段讲述了挂在老松树上的松脂球的形成;
13、14段讲述松脂球变成化石,即琥珀的形成。其中包裹着一对天敌,说明这块琥珀很少见。第二部分:(15~19自然段)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渔民确认了它是琥珀,并且说“这是很少见的”。第三部分:(20自然段)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全段共4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层层推理,得出最后的判断。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培养想象能力;二是继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要紧紧抓住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一重点来突破,围绕着“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让学生讨论。文章内容和课件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明白琥珀的成因和形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个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琥珀形成过程,培养、提高学生想象力。4.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琥珀形成的过程,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汇报预习
1、出示琥珀图片(或者实物),简单介绍相关资料。
2、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3、字词汇报
读准字音:松脂 渗出 拂拭 澎湃 看准字形:辣 湃 拭 黏
4、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14自然段)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其中3~12段讲述了挂在老松树上的松脂球的形成;
13、14段讲述松脂球变成化石,即琥珀的形成。其中包裹着一对天敌,说明这块琥珀很少见。
第二部分:(15~19自然段)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渔民确认了它是琥珀,并且说“这是很少见的”。
第三部分:(20自然段)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
二、学习琥珀的样子
通过父亲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块非常罕见的琥珀,那么,这块琥珀到底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4、指导朗读。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
(出示琥珀图片)德国作家柏吉尔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进行了科学的推测和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作者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否合情合理呢?
二、阅读课文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段,并试着把这段分成两层。(学生活动)
(松脂球的形成、琥珀化石的形成)
2、请大家默读第一部分,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几个 条件?(天气炎热、松树、苍蝇蜘蛛巧遇、大滴的松脂不断滴下来)
在学习的过程种,重点研读描写天气炎热的句子;描写松树的句子;w w w.x Xjx sj.CN
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3、作者对它们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找找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4、学生独立赏析课文。
①“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②“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③“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④“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
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又是那样传神。
5、了解松脂球变为化石所需要的条件。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是否也具备了几个条件,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儿石。)
赏析: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这部分讲化石的形成,为什么又提到了苍蝇、蜘蛛?(时间那么长,苍蝇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两只被包住了,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颗琥珀太少见了。)
板书设计:
琥珀——推测 松脂球 天气炎热
老松树
苍蝇、蜘蛛巧遇
松脂不断滴下来
化石 时间漫长
15.革新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探究
新课标改革推行之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读书、写作、交流沟通和整体性学习本领等领域都对学生制订了很高的标准。为了应对这一状况,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时刻对讲学方式进行变革,探究更有意义的创新性讲学方式,从而更好地达到新课改的标准,提升讲学质量和讲学效果。
一、转变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开展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进程中,老师要着重考虑到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爱好、特点和兴趣特点,为小学生创设更大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思考本领和创新本领。老师可以在讲课中放小学生喜欢看的电影,使电影情节和教学重点密切相连,用来指引学生对讲学知识点做进一步思考,令小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加入课堂活动,从而加快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2)加强小学生的自我认可度。四年级是小学生逐渐具有自我认可度的重要时期,在受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时,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自己满怀自信,才能对学习满怀兴趣。总的来说,老师应该在课堂讲学中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赞扬和肯定,让学生提高其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二、教学要和当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
当今时代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指引学生掌握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经纬天地的语文课程内容是当下的任务,由于计算机技术设施在课程讲学中的应用,将教学行为与计算机技术相联系,逐渐作为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运用计算机设施,可以运用更为良好的形式和题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广大的学习天地和更宽广的学习角度,可以促使学生领略更多的内容。运用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深厚求知欲,有效地提升课堂讲学的水平和效果。
三、提升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语文的听、说、读、写四部分有机结合。相较小学一、二、三年级,四年级的知识点难度会大一些,学生对各个领域的内容理解能力均不相同,这就使得老师在课堂讲学时,要有机地结合听、说、读、写,提升学生在各领域的学习本领,进而让学习语文的成绩得到综合性加强。在课堂讲学中,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对文中的知识点要做诵读,在诵读开始前最好设立几个问题,指引学生全神贯注听讲的同时好好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同时依照教师诵读的知识逐一答题,训练小学生的听课和思考问题的本领;教师可以动员学生依据某个话题说几句话,经过他们的深思熟虑,认真策划好想要说出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本领和逻辑思维本领;在语文讲堂上,教师还能够动员学生选用比较有意义的文学作品和诗词进行诵读,让他们挑选几句比较喜欢的抑或经典的句子抄写并反复诵读,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语文内容的积累作用。
四、训练四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用一句简便的话来说便是要养成优良的学习行为。”一个优良的行为方式,它的涉及面是非常广泛且持久的,优良的行为方式能够让人终身获益。只要具备优良的学习习惯就可以让学生切实地将其所学内容全部转变为自己的素养。新时代下小学生优良语文学习行为培养的关键点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以及合理性,应该训练的是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恰好和训练学生学习语文优良习惯的主动性要求相适应。准备上课前对即将学的内容做课前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新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课堂上不至于一头雾水,带着问题来上课,全身精力来听自己不明白的重点、难点,这样就能够大大提升课程讲学效率。
五、在学习时使学生拥有选择权
在讲授小学四年级语文时,教育者要转变过去教育中独专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选择权。以便让学生身处一个比较平等与民主的讲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的奋斗精神。
总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讲学有了新的指标,以这些指标着手,做好小学四年级语文教育工作,需要变革过去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教育观念的变革、教学氛围的整改和当今计算机技术在课堂讲学中的运用,都是改革教学的有效方法,对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普及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茹.完形填空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测试题型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6.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六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给人启迪的事情.格言及漫画等,在交流中得到启示。
2.引导完成词语盘点的内容,学生朗读并积累格言。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启示,在交流中学习作人.做事的准则。【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富有哲理的作品,格言、座右铭以供交流。
一、词语盘点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记清词语的字型,注意易写错的字,用笔画出,全班交流,加深记忆。
二、交流平台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选择一篇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容和所得到的启示:
1.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
2.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3.拓展:
说说学了这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例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联想,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等。)
三、日积月累 方法:
1.自读自悟。2.组织交流:
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例子,谈谈感受。形式1: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2:每个小组选代表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是一句汉族谚语,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等。(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要性。(3)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中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量,自然:理所当然。这句话说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锋:锋利,磨砺:摩擦使其锐利,比喻磨练;苦寒:极端寒冷,严寒。这句话的意思是: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换得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和这句话谚语相似的说法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等。
在理解.诵读之后,可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谚语的运用语境。如,讲述相关故事:大书法家王羲之七岁时就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每次练完字都要到水池里洗毛笔,坚持练了两三年,结果水池变成了墨池,他写字的技巧也日渐娴熟,但他还是坚持不懈的练习写,最后终于成了颇负盛名的大书法家。这个事例说明什么?这与哪一句谚语的意思是一致的?让学生比较.体会,用“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一句比较恰当;如若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亦可。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请学生创设情景,让大家来选择对应的谚语,以促进理解和运用。3.背诵,摘抄自己感兴趣的格言。4.拓展:
补充交流课文积累的名言佳句或警句等。5.延伸:
建议学生课外继续收集警句名言,有条件的,鼓励他们分类摘抄,以方便查找引用,或者做成卡片,作为座右铭置于书桌、床头,用来经常提醒.激励自己。
四、成语故事
本单元安排的成语故事是“水滴石穿”的典故。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意的转换。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①让学生自读故事,然后同桌交流:“水滴石穿”是谁在什么时候对谁说的话?它的意思是什么?
②“水滴石穿”这一成语现在一般用在什么方面? ③从故事中画出与“水滴石穿”意思相近的成语。④再读故事,说说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⑤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⑥复述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如有可能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这一成语故事的体会,并练习用上“水滴石穿”来说几句话。
五、课外拓展
1.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2.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建议学生继续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主题,选择课堂上没有采用的角度,学习别的同学的长处,再次写作。学会在人生的路上小心地收藏起令自己心动的点点滴滴,将来它便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六、资料链接
贝壳虽然死了,却把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给予永远比接受更快乐。
17.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七
整个教学设计,对于教学过程的描述十分详细,每一步如何进行教学,展示的思路清晰明了,但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来主导,课堂不是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而是以学生的认识进行,因此为了让课堂更具活力,让教学更落到实处,我们的教学设计还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成。
二、重点字句的理解不够到位。
文章中很多词句都可以充分说明我对鹅内心的害怕,恐惧,如“贴着墙壁”“我吓得腿都软了”……教学设计中也找到了不少,但对这些特别能体味出来的词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品品,读读,议议。正因为我内心的恐惧才造成鹅对我的欺负,所以对鹅欺负“我”的一些词语也应该紧紧抓住,细细的`体味。这样就有利于后文听了金奎叔的话后,给我启发,让我认识到只有胆大,战胜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鹅,觉得鹅一点都不害怕奠定了基础。
三、钻研教材还不够到位
18.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八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 语文阅读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7-02
前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我国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到要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阅读能力就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指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课堂教学过度依赖教材
和语文其它方面的教学相比,阅读教学的灵活性更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不是让他们背诵课文,所以教材中的文章只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许多语文教师是“教材写什么,课堂讲什么”,对于教材中的重要学习课文,不论必要与否先让学生把大段的文章背诵下来,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对阅读资源的开拓和创新,过于流于形式[1]。
2.教学思路落后
当前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同时过于强调学生的刻苦学习。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爱听,是否有疑问,是否有意见。这样以来,一方面教师讲的十分辛苦,另一方面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重视课外阅读积累
阅读教学的教学素材不应该只关注教材的内容。教师在利用好教科书的前提下,需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去主动搜集资料,阅读课外文章,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生词、生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关生活经验或者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在开展“叩响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时,引导学生搜集他们喜欢的诗歌;在讲解“人物描写一组”时,可以指导学生读简版《西游记》或者《水浒传》等,指导学生摘抄印象深刻的内容,并且简单做读书笔记。这样以来,既能让他们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他们写作技巧的提升,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2]。
2.设计有效的阅读形式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了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熏陶,教师需要对文章的重点和精华部分进行示范性的阅读。如果文章中含有比较难理解或者负责的段落,教师需要的使用领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读顺、读通,让学生才不同的声色和声调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对于自然多较多、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可以指导班级学生进行连续读。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和其中的线索,并且提取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默读,并且细心品味句子。同时,也可以使用小声自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描写生动、语句优美、含义深远、画面集中的地方。对于故事情节和对话居多的文章,可以应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而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理解文章内容。对于精彩语段、诗歌、警句,可以使用齐读的方式,进而活跃气氛、激发灵感、强化记忆。阅读的方式有很多,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并且选用合理的阅读方式,进而让学生读通、读熟、读懂,进而在阅读文章中收获知识。
3.重视“写”的训练
在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还有精美规范的语言,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明确的是:阅读教学中所说的“写”和写作教学中的“写”具有不同的内涵[3]。阅读中的“写”指的是根据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而写出的片段性的感想,属于一种练笔,这种练笔耗时少、收获大、目标明确,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并且把握文章中的语言形式。所以,这样的“写”,“言之有情”,“言之有物”,同时和“读”相得益彰。比如在讲解《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手指悄悄的合拢,拢住了蝴蝶,她的脸上充满惊讶,这个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她想说什么呢?他的眼前是什么样的影像?教师可以抓住此处的语言空白,让学生动笔写,进而进入课文的语境当中,道出文中人物的心理独白,进而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思维的花火,水到渠成的体会到此时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且把握好文章中向往光明和生活美好的主题。能够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课文有许多,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心内容,并且融洽的、合理的加入“写”的训练,让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
三、结论
综上所诉,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它方面语文教学的成效。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思路,并且加强对创新教学策略的应用,从而切实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沙华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听《李时珍》课后对京、苏两派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08).
[2] 李洁.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5):30-31.
[3] 丁立强.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才智. 2013(01) :97-98.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0-26
长春版语文二年级上册08-13
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11-02
长春版语文教学计划10-12
三年级语文《美好的愿望》小蓝裙的故事教学设计长春版11-10
长春版语文《对子歌》教学设计07-09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5.《一路花香》教学设计09-18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5、 猫09-25